教育方案制定

2024-10-16

教育方案制定(通用8篇)

1.教育方案制定 篇一

教育部今年将制定发布高考改革方案

新京报2月3日讯 (记者郭少峰)昨天,教育部公布了年度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要制定《中小学安全标准》,建立校车制度。

制定《中小学安全标准》

教育部20年度工作要点称,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积极推动并指导各地和学校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制定《中小学安全标准》。建立校车制度,积极配合做好《校车安全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卫生安全,严防发生食物中毒。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学生食堂工作。

今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教育部提出,今年要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目前自主招生、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落实、异地高考、分省命题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教育部表示,要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开展高职教育入学考试由省份组织试点,完善“知识加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示范高职单招、对口招生规模。指导高中新课程省份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高校要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教育部提出,制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方案,探索完善定向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去年,有关贫困地区或农村户籍学生进名校难的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另外,要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还要优化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结构,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中西部地区高校、民办高校和高职学校倾斜。

■ 要点

【经费投入】

成立“落实4%工作办公室”

工作要点提出,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投入政策,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按法定增长,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动制定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统筹做好高校和普通高中化解债务工作。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落实4%工作办公室。

【高校治理】

直属高校试点校长公开选拔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出台《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并抓好贯彻落实。印发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指导意见。开展直属高校开展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开展选聘委派高校总会计师试点。推进直属高校纪委书记交流任职。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研究制定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建立高校领导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升学考试】

研究随迁子女当地升学考试

切实推进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指导各地出台并落实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就读,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

【学校布局】

审慎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去年多起校车事故暴露了农村中小学撤并后带来的问题。教育部提出,要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继续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机制。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2.教育方案制定 篇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新生事物,正处在实践探索期,其主旨就是工程教育本质要求的回归,即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原则

(1)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遵循的规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作为高等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更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首要目标,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整个计划培养过程,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2)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要树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新观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工程理论教育与行业工程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期工程教育理论水平和工程人才能力素质同时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务必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岗位素质、创业与就业素质、职业迁徙和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注重工程人才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迁徙能力。

(3)以行业实际需求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旨就是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让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校园,进而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联合企业资深人员,全程参与,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前沿,依托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制定全新的富有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点就是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4)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的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安排第一课堂的实训(验)、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具体培养方式与制度要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有关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相关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份好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不只单纯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应当反映出创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1 课程设置必须达到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两项硬性指标,其一即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企业生产实践时间至少达到一年,其二即理论课的设置中,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同时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联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习或学习和学位论文等。

2.2 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开设研讨课科目,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内容,往往适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变成了观众。研讨课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大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第三,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研究状态。单独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和科学研究小组,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各方力量的相互协作中,学校应该是主导,培养计划制定的主体仍是高校,但是由于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在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需要企业人员的参与,两个主体的深度合作,反映在指导性的教学计划中,才能真正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才能顺利实现“卓越计划”设立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长陈希.让未来的工程师卓越起来.人民日报,2010-07-09.

[2]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3]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5).

3.教育方案制定 篇三

关键词:键盘时代;书法教学;学前教育;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8-01

一、键盘输入对书法教育的现实挑战

书法艺术随着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刀刻的甲骨文,峭拔、凌厉,浑厚博大的金文和石刻,散发着浓郁的金石气,简帛,进入了毛笔时代,而纸张更是将书法由写字变成了艺术,虽然每一次的变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钢笔的出现,又把书法将艺术变成了写字,但“书写”的根本没有变,而“键盘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敲击”代替“书写”,不是书写的优劣与强弱的问题,而是有无的问题,书写的价值受到了质疑,书写的必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对书写的美感产生了怀疑,认为书写的文字不美,不够“高、大、上”,印刷品才上档次,这当然有国民书写水平整体下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审美取向出现了问题,印刷品剔除了情感,消解了个性,没有认识到书写的美感和书写本身的书写感。

二、学前教育专业书法教育的培养方向

(一)书法教学与写字教学的关系。写字教学是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在古代使用的是毛笔,现代以钢笔、粉笔、签字笔等硬笔进行的教学都是写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把字写规范、美观。书法教学是以艺术为目的的教学,是提高。有时特指是毛笔字教学,但毛笔字教学未必都是书法教学,有时也是写字教学的一种形式,比如中小学的大字课。在使用毛笔进行书法教学的基础上,书写质量进一步提高,精进至法度和艺术境界的时候,写字也变成了书法;在进行书法教学的时候,也必将以写字为基础,日常写字的水平也必将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颇为复杂,可以说是,“写字里面包含有书法”“书法里面包含有写字”。

(二)学期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标的。学期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标的,幼儿教师未来的教学对象是学龄前儿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语言领域说,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具有书面表达的意愿和初步的技能,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在艺术领域里,对绘画、泥塑、歌曲、舞蹈及表演等做了一系列要求,而对书法没有做任何要求。在儿童教育里写字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只是写字教学,而没有提高到书法教学的高度。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书法课应该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字教学,而不是以艺术为目的的书法教学。

那么,幼儿老师是不是只要学习写字教学就够了呢?中职学校是不是不需要开设书法课了呢?当然不是。写字教学是我们中职学校书法课的重点,如前所述,但我们在进行写字课教学的同时,也应该部分的提高到书法教育的高度。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对写字是有一种精神引领的作用的,他是写字教学的方向,虽然不要求每位学生都达到艺术的高度,但是要让学生知道,写字的提高方向是书法艺术。

三、学前教育专业书法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规范学习范本。2013年,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并编写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中推荐了部分临摹范本。选择的每位书法家的作品,是他本人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教学中可以作为我们临摹和学习的范本。如果学有余力,在写字课的基础上还想进一步提高为书法教育的呢,可以加一些魏碑,清朝碑学中兴,丰富了书法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现在的书法家全学帖学的几乎没有。

《指导纲要》中还推荐了一些欣赏作品,为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了解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学习欣赏书法,特推荐部分作品,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行推荐其他优秀作品。推荐的临摹范本也属欣赏作品。

不建议使用集字字帖、图解字帖还有把拓本反印成“白底黑字”的那种字帖,弊端太多。

(二)加強师资建设。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书法教育效果的根本。而现在中职和中小学的书法老师大多是美术老师或语文老师和一些其他的书法爱好者来担任。从师资队伍来源进行说,高校的书法教育近几年也培养了一批书法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用人体制的问题,没能很好的补充到中小学和中职学校里,在人事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引进一些书法专业的毕业生。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说,选择一些能够胜任书法教育的老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和书法教育的方法与理念,提升书法教育的素养。让兼职变成专职,也是当前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是最重要的书法教学形式和资源,教师的书写过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具有很好的示范与榜样的作用。这些技能性的教学,只靠讲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怎么讲也是将不清楚,必须要亲自示范,做给他看,才能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比如说藏锋用笔,不管怎么讲,不管是看什么样的图解教科书,学生们总是画个圈或者形成一个墨团,只要示范一下,再略加指点一下技术要领,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做到了。

(四)大量实践让写字成为一种习惯。实践才是硬道理,纸上谈兵,终究写不出好字,阅读要在阅读中才能学习,写作要在习作中才能学习,写字也只有在写字的过程中才能学习。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仅在课堂上那一点时间是写不好字的,课堂上只能提供掌握方法的时间,要想写好字,必须在课后进行大量的练习,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提笔即是练字时”在上其他课的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只要在写字就是在练习书法,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学书法、用书法的机会,我们抓住每一个机会,久而久之,书写成为了一种习惯。

四、结语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写的感觉和快乐,敲击键盘是无法感受到的,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让审美成为一种下意识。书写不能提高效率,不能改善物质生活,书写获得的是一种适意的感觉,丰富的是精神生活,可以使人活得幸福。国家从文化传承和人文教育方面重视了书法教育,这是一个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4.制定方案还是制订方案 篇四

产生有先后,含义无区别

◆何文巧

查阅《汉语大词典》,可以发现,“制定”这个组合的历史要远长于“制订”。

《汉书·兒宽传》已用到“制定”:“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群臣之所能列。”而“制订”最早的用例在魏巍《壮行集》中:“在他的心里,应该给自己制订出一部宪法,应该给自己树立起一条明朗有力的生活的律条。”

两个词在出现时间上虽然相差甚远,但在含义上却无甚区别。《汉大》释“制定”:“拟订;定出。”释“制订”:“制定;拟订。”也就是说《汉大》认为:“制订”=“制定”,两者是一组全等异形词。

从《汉大》的语例看,邓小平同志是既用“制定”又用“制订”的。

①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二)

②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遗憾的是,已有的异形词整理工作尚未将“制订/制定”整理进去。缺少法规的引导,使用中的混乱在所难免。

既生瑜,何生亮

◆刘 阳

制、定、订,三者本义不同,但都有拟订、约定、使确定的引申义。

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断”(《说文》),本义是裁断、制作。引申出用文字规定的意思。

定,“安也。从宀(mi?n),从正”(《说文》),本义是安定。引申出使安定、使不变易的意思。

订,“平议也。从言,丁声”(《说文》),本义是评议、评定。引申出订立契约规定的意思。

制、定、订作为动词,均有约定、使确定的含义,它们组合而成的“制定”与“制订”,自然意思相同。《汉语大词典》释“制”用“制定”,《汉语大字典》则用“制订”解释“制”,这也说明“制定”与“制订”实可通用。

古人造词花开两朵,丰富多彩,今人用词却左右为难,无从割舍,难免生发“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若只有一个“制订”或者“制定”,该省却多少烦恼。

“制定”在变型

◆王 力 董鸿毅

根据《汉语大词典》,很容易得出“制定”与“制订”是异形词的结论,比如它们在意思上都表示创制、拟定计划(方案、条例等),在词性上都是合成动词,在结构上都是联合型的,等等。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制定”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制定”的“定”由动词变成了形容词,原来意思是“规定”,指一种行为,现在的意思是“确定的”,指一种状态。

其次,“制定”的结构从并列关系变成了动补关系,原来“制”即“定”,“定”即“制”,两者无主次之分,现在“制”为主,“定”补充说明的是“制”这个行为的结果。

不少由“定”构成的词语,都可看作动补结构。如“裁定”“测定”“奠定”等,其中的“定”都指一种结果或状态。

“订”没有形容词的用法,只能作动词,“制订”的结构仍是并列关系,不是动补关系。

因此,“制订规划”与“制定规划”略有不同,前者强调的是创制、订立规划,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行为过程,后者强调的是规划创制之后被固定下来不轻易更改。

如今已非异形词

◆李光荣 回喜砺

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整理了5组与“订”“定”有关的词语,即“订单—定单”“订户—定户”“订婚—定婚”“订货—定货”“订阅—定阅”。然而,并非所有由这两个字构成的词语都是异形词的关系。积极地区分“订”和“定”这两个字构成的词语,有利于表达的精密化。

该表的注释⑤说道:

“订”“定”二字中古时本不同音,演变为同音字后,才在“预先约定”的义项上通用,形成了一批异形词。不过近几十年二字在此共同义项上又发生了细微的分化:“订”多指事先经过双方商讨的,只是约定,并非确定不变的;“定”侧重在确定,不轻易变动。故有些异形词现已分化为近义词,但本表所列的“订单—定单”等仍为全等异形词,应依据通用性原则予以规范。

“制订”与“制定”如今不是异形词,而是近义词。二者除了结构不同、词义强调的重点不同之外,语气和语体色彩也不相同。“订”,经过研讨、议论而确定,确定的语气较弱,有平等、理性、灵活的语体色彩,如“制订作息时间表”“制订旅行日程安排”等。“定”,确定、不更改的语气强,有严肃、正式、庄重的语体色彩,如“制定宪法”“制定祖国统一大计”等。

《现汉》一语未中的

◆张怡春 陈阔宇

《现代汉语词典》注意到“制订”与“制定”在分化,没有将它们处理成异形词,而是有意地区分它们不同的搭配对象。不妨比较一下该词典的新旧版本:

【制订】创制拟定:~汉语拼音方案。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宪法|~学习计划|~学会章程。

——修订本

【制订】(动)创制拟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制定】(动)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宪法|~学会章程。

——第5版

新版本最大的变化是将“制定计划”调整成“制订计划”。然而,《现汉》是举例式的,其界线只能“意会”,没有“言传”。而且,《现汉》在“订”与“定”的释义上,尚未区分它们的搭配对象:

订①(动)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契约、计划、章程等)~婚|~合同。

定③(动)决定;使确定:商~|~计划|开会时间~在明天上午。

既然认为“订计划”和“定计划”都可以搭配,《现汉》将“制定计划”调整为“制订计划”就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了。

大政方针:制定

具体条文:制订

◆迟 兴

“制定”与“制订”的搭配习惯大致可概括为: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

制定,常常是定出具有强制性和决策性的法令、政策。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制订,常常是创制和拟定出具有制约性和商议性的条约、方案,如《汉语拼音方案》“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

制定的对象是具有强制性的,常常是政策、法规、方针等,具有一定的决策性和针对性;而制订的对象则具有制约性,常常是计划、措施、方案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当然,“制定计划”和“制订法律”也都不错。上面的概括,指的是多数用例。

一是权威性,一是创造性

◆蒋彩利

“制定”是结果确定下来,强调不可轻易改变的状态。“制订”是经过研究商讨而约定,强调从无约到有约的过程。因此,用“制定”体现的是权威性,而“制订”体现的是创造性。

①人民有了政权以后,就不仅依靠政策,还必须把成熟的政策制定为法律,依法办事。(彭真《谈监督政策和法律的关系以及改革等问题》)

②白天劳动上一天,晚上还要和当地团员社干部们开会,帮助他们修改跃进计划,制订新的增产计划。(马烽《停止办公》)

“制定者”多是具有权威性(甚至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集体,“制定对象”多是行政色彩浓厚的法令、纲领、政策、方针、路线、决议等。“制订者”多是要满足某一特定社会需要、实现某一现实目标的集体或个人,“制订对象”多是计划、办法、契约、合同等,它们是“制订者”根据需要创造出来的,也会随着需要的变化随时调整。

“规划”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举例有“制订规划”,《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举例有“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两个用例都不错,但意思不相同,前者意指“规划”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后者则指“规划”是权威的,不能任意改变。

制定=创订+确定

◆王悠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提示了“制订”与“制定”的不同:

“制订”是指拟议和创制的过程,不一定是定案;“制定”是指将拟议和创制的东西加以确定,使成为定案。

其中对“制订”的解释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制订”不仅指“拟议和创制的过程”,也指“拟议和创制的结果”。“制定”则既指“拟议和创制的过程”,也指“拟议和创制的结果”,还指“该结果已经权威机构确定”。

类似的“拟订”与“拟定”《现规》的区分提示换了一个角度:

“拟订”是指正在起草、拟议的过程中,用于进行体;“拟定”指“拟订”的过程已经结束,用于完成体。

从动作的时态上去区分是难以成功的。比如“有关部门正在拟订实施细则”,这个“拟订”固然是进行时,但换入“拟定”,说“有关部门正在拟定实施细则”,这个“拟定”就是完成时了吗?恐怕得不出这个结论。其实“正在拟订细则”和“正在拟定细则”都可以说,它们的区别在前者只包含将细则设计出来的过程,而后者不仅包含细则的设计过程,还包含细则的审定、认定、确定的过程。

因此,拟定(起草制定)=拟订(起草)+确定,它们的区别是意义上的,不是时态上的。

区别在于“定”

◆乐洪咏 吴校华

“订”强调把研究、商议好的内容用一定的形式(通常是文字)表达出来,“制订”就包含了研究、商议、表达等环节的过程,但不包含“定”的环节。“定”,即确定,指相关机构或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制订”的内容得以确认,从而获得在实践中施行的资格。不妨来看下面的例子:

①一般来说,标准的制定是将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结合,将其规范化、条理化,再通过一定程序进行审核,最终由权威部门发布实施。(《人民日报》1月31日)

“将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结合,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涉及研究、商议、表达诸环节,这就是“订”,而通过“审核”则相当于“定”。可见,“制定”比“制订”多了一个“定”的环节。

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纪委等正在酝酿制订《廉政法》。(《北京青年报》203月12日)

例②中必须要用“制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通过审定,具有了法律效力。例③中用“制定”也可以,但用“制订”更准确,因为《廉政法》尚未创制,审核决定是下一步的事。

突破平衡的“定金”

◆何明铭

说到“订”与“定”在最近几十年来的分化,不能不提到“定金”的作用。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定金”与“订金”本是异形词,可以相互替代,就像“定单”与“订单”的关系一样。然而,在现有法律当中,“定金”与“订金”已不能混为一谈。

我国《民法通则》和《担保法》,都规定“定金”是担保的方式之一,并明确了“定金罚则”:“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而“订金”的法律含义并不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见,“订金”的含义需当事人约定,未经约定,“订金”没有担保债权的作用,仅相当于预付款,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定金”与“订金”在法律上的明确区分,打破了“定”族词与“订”族词的力量均衡状态,加速了“定”族词含义的演变。含有“定”的词语,其确定、不移易的含义加强了,其严肃、权威的色彩变浓了。“制定”“拟定”“审定”等莫不如此。随着法律术语“定金”对日常语言的影响日渐扩大,“定”族词与“订”族词的区分界线必将日益明显。

编者附言

“制定”与“制订”的关系,历来是个让人头痛的“拦路虎”。辨析思路上,岔口颇多。

第一个岔口:异形词?近义词?

从历史上看,它们曾经是异形词。但随着“定”与“订”的分化,它们只宜定位为近义词。尤其是“定金”与“订金”在法律意义上的本质区别,对“定”与“订”的分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个岔口:差别在——搭配对象不同?词语含义不同?时态用法不同?

近义词是同中有异,两者相同之处一目了然,不同之处实费思量。

最明显的区别是“制订”是并列结构,“制定”是动补结构。但这个区别对实际使用时的选词,帮助不大。

通过搭配对象不同来判断选词,有一些帮助,习惯上确实大政方针用“制定”的多,具体条文用“制订”的多。走这条路有参考作用,但分得不彻底,两可的对象较多,如“规划”“计划”等。

通过词语含义不同来判断选词,这是正途。随着“定”与“订”的分化,“制定=制订+确定”的等式已经可以成立,并且由此形成了“制定”多于“制订”的趋势。由于“制定”凸现的是权威性,“制订”凸现的是创造性,两者侧重点不同,满足的是不同的表达需求,因此,“制定”不可能完全取代“制订”。

5.制定调研方案 篇五

在确认调查对象和建立评价指标后,就需要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方案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对象、样本规模和配额、研究方法、调研频率、调研执行时间、调研费用预算以及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时间等等。

在确定研究方式上,由于定量调研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面访(包括入户访问、拦截式访问)、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电话辅助式的邮寄调查等。其中入户访问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知道所有顾客的住址,另外,访问成本是最高的。电话调查要求知道顾客的电话,对于没有电话联系方式的顾客则会被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造成样本框的误差。邮寄调查的问卷回收期比较长,另外回答者的构成可能与实际顾客样本构成不一致。电话辅助的邮寄调查可以提高单纯的邮寄调查的回收率。拦截式访问的成本较低,访问比较容易受控制。结合本次调研项目的要求,最终决定采取社区内入户调查和超市门口拦截访问的方式,保证被访者分布的科学性。

2.设计问卷

为了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问卷采用了结构式和非结构式相结合的方法,所以调研问卷中同时使用了开放题和封闭题。

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顾客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等有关社会人口特征的问题,以了解消费者特征。

第二部分是有关顾客购买行为特征的问题,如何时购买、何地购买、购买何物、如何购买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测量部分顾客对不同档次超市的期望,采用从“高”至“低”的5级量表。第三部分为主体问题,以指标评价体系为基础设计了5级李克特类型的态度测量问题。被访者在5级李克特量表上表明他们的赞同程度,从“非常满意” 到“非常不满意”。

主体问题部分还设计了相应的开放题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顾客对超市行业的评价,以弥补封闭题难以详细的缺陷。

六、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访问

在此阶段,调研公司就需要按照调研方案中的时间进度、调查方式来实施研究的现场执行,在调研的过程中,超市市场部也可以派出相应的人员进行现场监控,以监督调查执行的可信度。

七、撰写顾客满意度报告

当调研现场执行结束后,经过数据的录入处理,最后由调研公司的研究员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包括技术报告、数据报告、分析报告及附件。

技术报告:抽样是保证顾客满意度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此部分将详述如何定义调查对象、其代表性如何、样本框如何构成、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具体的抽样步骤以及抽样中可能存在的偏差等;访问是保证结果真实性的关键。此部分还将详述访员的遴选、培训、督导中遇到的问题、实施进程,并向顾客说明如何对调查进行复核。

数据报告:将通过频数和百分比列表、图形、简单文字等说明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分析报告:将通过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中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用文字和图形来说明分析结果,采取的研究模型有因素贡献度分析模型、提高满意度行动原则模型和满意度比较模型等,最终报告描述了竞争环境的定量轮廓:本超市及其竞争者在评估侧面上的满意度得分和排序、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超市的竞争强势点和弱势点、超市在不同顾客接触点上的顾客满意度水平的内部横向比较。分析报告还将包含结论与建议,研究人员根据数据报告、数据分析、文案研究、个人经验给出本次满意度研究的结论与建议,这些可能会对决策者有直接的意义。

分析报告附件:包括项目计划书、问卷、开放题统计结果、二手资料及其它对调查报告中的观点有说明意义的材料。

举例:因素贡献度分析模型?

这是一种在国际咨询业普遍应用的分析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在于:

◎消费者对不同企业提供的同类服务(或产品)的满意度是有差异的,对某种服务的满意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消费者知道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知道自己对某项服务的哪些因素是满意的,哪些是不满意的;

◎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服务的改进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因此在众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中,区别出哪些是急需改进的是有重要价值的;

◎通过顾客对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和满意度评价,能够区分出四种类型的因素,其结果能够通过矩阵图清晰直观地显示。

2.要建立一组科学的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指标,首先要研究顾客的需求结构。经对顾客作大量调查分析,顾客需求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需求:包括性能、适用性、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学(外观)等; 2.功能需求:包括主导功能、辅助功能和兼容功能等;

3.外延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心理及文化需求等;

4.价格需求:包括价位、价质比、价格弹性等。

组织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均应考虑顾客的这4种基本需求。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消费人群对这些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强度。在消费后又存在一个满意水平的高低。当顾客需求强度高时,稍有不足,他们就会有不满或强烈不满,当需求强度要求低时,只需低水平的满足即可。

3.调查的核心是确定产品和服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欲望和需求。就其调研目标来说,应该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1、1、确定导致顾客满意的关键绩效因素;

2、2、评估公司的满意度指标及主要竞争者的满意度指标;

3、3、判断轻重缓急,采取正确行动;

4、4、控制全过程。

6.工作方案制定情况 篇六

工作方案制定情况:制定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修复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全市水环境安全,市政府制定了《盐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昨天,全市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对该方案进行了解读和部署。

【全市水环境质量将持续改善】

方案提出,到,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采用得到严格管理,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我市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3.5%。到20达到79.4%,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Ⅴ类的水体。到2030年,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以上。

【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

确保全市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等传统行业低端低效产能有效压减,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产能利用效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到年,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高端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产能层次和质量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建、扩建项目。

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制革、印染、造纸、电镀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底前全面取缔到位。

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项目。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确保在城市规划区内保留足够的水域面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实行占用水域等效替代制度,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少。

加快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年,全面排查城市建成区现有化工、印染、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原料药等污染较重企业,制定企业改造退出方案和清单。到2020年,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污染较重企业改造退出任务。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到,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到2020年,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9.2万立方米/日以上。

城镇新区必须全部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盐城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要推进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前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原则,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

既有建成区要结合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组织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小城镇、村庄等示范建设。

【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

各县(市、区)根据畜禽养殖发展规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划定禁养限养区。全面开展养殖业调查,摸清家底,明确规模化养殖场清单,列出禁养区需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清单,2016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禁养区关闭搬迁工作。

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有序推进大纵湖等重点湖泊退圩还湖、退圩还湿工程,控制主要湖泊网围养殖面积。各县(市、区)制定本地区百亩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方案,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规模养殖区域逐步建设尾水净化区。

加大有机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鼓励使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逐步增加农田有机肥使用量。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加快制定地方农膜使用标准,制定农膜使用和回收的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面貌,到2020年完成203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节约保护水资源】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市、县、镇(园区)三级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57.24亿立方米以内。

实施差别化水价、超计划加价收费,加大重点户监督。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到20,盐城市区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执行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

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通滴灌机械设备,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深入实施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加强有毒有害污染物管控。

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步实施,限期取消、归并小水厂,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全面实施现有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新建水厂一律达到深度处理要求。

7.规模化猪场药物保健方案的制定 篇七

1 药物保健的概念

药物保健是为使猪群保持健康而预防性用药, 主要指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者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没有进行免疫的细菌性疾病和血液原虫性疾病, 采取科学的药物保健预防措施, 能够有效防止猪群在受到应激或母源抗体消失后感染发病。

2 药物保健方案的要素

科学的药物保健方案, 主要包括药物种类、保健时机、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投药方法等几大要素。

2.1 药物种类

保健药物的选择既要合理科学, 又要考虑成本和实际应用效果。选择药物时要有针对性, 要根据猪场与本地区猪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和规律, 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效、安全性好的药物。它必须具备药效针对污染本场的病原、能提高猪群免疫力、抗病毒与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猪群无副作用等特点。驱虫药物的选择最好是在了解了寄生虫生活规律的基础上选用功能比较全面的复方药, 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保健药物的选择要适当考虑中草药制剂, 因为中药能够全面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且无残留、无耐药性, 对食品卫生无明显影响, 通过全方位作用防病促长。通过程序化使用中药, 能够有效地控制猪场常见病、多发病, 其研究愈来愈深入, 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保健药物的选择还要考虑药物的适口性。猪的味蕾是人的三倍多, 对饲料中丝毫气味的改变都很敏感。许多药物具有苦味等异味, 会影响猪的采食量, 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性能发挥。

由于当前规模化猪场疾病多表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 使病情复杂化, 因此要根据药物配伍的协同性考虑联合用药。进行药物保健时要侧重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做到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应激同时并举。同时要定期更换不同的高敏药物, 以免病原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影响药物保健的效果。

2.2 保健时机

规模化猪场的药物保健要用在关键之处, 即在疾病易发前就做好目的性预防。药物保健时机要根据不同阶段猪群的生理特点、气温变化规律、易感病原体、猪场饲养操作模式和猪场其他保健防疫措施的实施情况综合确定。例如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的是大肠杆菌病与伪狂犬病, 此阶段仔猪的免疫细胞及消化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 当存在应激条件时易受病原的侵害, 应当配合母源抗体的保护, 通过药物保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 保障仔猪的健康生长。通常在7日龄左右开食补料前后及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两周通过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保健, 起到杀灭或控制肠道、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后备母猪配种前25d开始进行药物保健, 有利于净化体内的病原体, 确保初配受胎率高、妊娠期母猪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生长。生产母猪产前与产后进行药物保健后, 净化了母猪体内的病原体, 母猪产仔后很少发生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及乳房炎, 乳水充足, 产下的仔猪健康、成活率高。

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提倡重点阶段给药, 从源头抓起。对于引进的种猪必须严格做好净化工作, 对于哺乳仔猪的疾病控制可从母猪着手, 育肥段疾病控制可从保育段着手等。例如, 仔猪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为母猪以及其接触的环境, 怀孕母猪可在产前两周进行驱虫, 切断母猪和仔猪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 对整个猪场寄生虫的成功控制极为关键。

2.3 用药剂量及时间

保健药物要正确掌握用药剂量、间隔和次数。大部分药物都有一定范围的安全限制, 临床上一般不用高限和低限, 而采用中限给药较为安全, 并要按药物说明书规定的有效剂量添加药物, 严禁盲目随意地加大用药剂量。鉴于某种病原抗药性较强, 给药时可适当加大剂量, 但不能超过中毒量。用药剂量过大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 增加成本支出, 而且会引起毒副作用, 引发猪只意外死亡;相反, 用药剂量不够, 会诱发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降低药物的保健作用。

用药剂量的确定还要考虑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与个体差异。不同猪群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 幼龄猪、老龄猪及母猪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猪和公猪要高, 所以药物保健时使用的剂量应当小一些;体重大、体质强壮的猪比体重小、体质虚弱的猪对药物的耐受性要强, 因此前者的用药剂量要比后者适当大一点。

大多数药物给药的间隔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定, 而抗生素抗菌药物还应考抗生素的后期效应 (PAE) , 考虑物的分布及药效与量效、药效时效的关系。2.4投药方法不同的用药方法, 可以影响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时间及维持时间, 甚至还可起药物性质的改变。保健用药常用的投药方法有混饲给药和水给药。国内猪场习惯于饲料加药物做保健预防, 饮水添加物做保健预防的大都局限于产和保育舍仔猪给药。猪场在生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 正确择保健用药方法。

3 制定药物保健方案需注意问题

(1) 保健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加剂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猪肉》等行业标准, 禁止使用违规药物。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用药品休药期等有关规定, 避免出现耐药性、药物残留及不良反应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 确保猪肉食品的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安全。

(2) 保健药物的添加要有较高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可通过实验室疾病检测、药敏试验等手段确定, 千万不能盲目用药, 导致耐药性菌株的增多。

(3) 母猪妊娠期间对药物安全性要求高, 用药不当易引起流产等其它异常危害反应。尽可能少用短时间内应用化学药物进行保健可选用支原净、强力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等安全性较高药物, 氟本尼考、利巴韦林和磺胺类药物需慎用。

(4) 实施抗生素类药物保健时要避开给猪进行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接种, 最好二者间隔一周以上的时间, 否则影响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5) 猪场的药物保健方案需要在生产中密切结合本场实际情况, 做好实施效果的跟踪分析, 不断地进行药物保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

随着现有猪病的不断发展和新的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增多, 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药物保健方案, 通过善用药物促进猪群的健康状态, 是改善猪场生产效益很有效的办法。同时,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药物保健在猪群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避免将药物当成猪场安全生产的保障的错误观念。生产者应该主要通过自身的管理努力去控制疾病, 而不是单纯的药物保健。关注猪场经营、关注猪群健康、关注动物福利, 有效控制猪场疫病, 需要科学合理的药物保健, 更需要良好的栏舍环境、均衡营养、科学管理与猪群主动免疫功能的提高。

《山东畜牧兽医》月刊 (邮发代号:24-231)

8.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过程 篇八

6种备选方案

上海解放后不久,我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业余参加倪海曙主持的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倪海曙告诉我,毛主席在苏联访问的时候,曾问斯大林,中国的文字改革应当怎么办?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主席回到北京,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研究制订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时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拉(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出台。

我写了些介绍各国古今字母的文章发表在《语文知识》月刊上,作为选择或创造字母的参考,后来编成《字母的故事》,1952年出版。我体会到,一种字母作为民族形式,需要极长时期的应用,经过约定俗成,方能成为稳定的民族形式,新创字母不难,但被广泛认可为民族形式极难。

1954年底,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组成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直属国务院领导。1955年2月,文改会内部设立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有吴玉章(主任)、胡愈之(副主任)、韦悫、丁西林、林汉达、罗常培、陆志韦、黎锦熙、王力、倪海曙、叶籁士、周有光、胡乔木、吕叔湘、魏建功。

1955年6月,拼音方案委员会分为甲、乙两个小组,甲组拟订汉字笔画式(民族形式)拼音方案,乙组拟订国际通用式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

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开幕。文改会秘书长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l954年这个期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摸索,曾经拟订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文字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

《汉语拼音文字方案草案初稿》现在已难以找到。我大致记得是这样:参加文字改革会议的代表们看到一份征求意见的材科,有6种方案草稿,4种民族形式,1种拉丁字母形式,1种斯拉夫字母形式。4种民族形式草案的设计者是:吴玉章、丁西林、黎锦熙(改良注音字母)和委员会秘书处(陆志韦、郑林曦)。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对这些草案没有进行讨论。

确定拉丁字母方案

文字改革会议以后,吴老向毛主席报告,说民族形式方案搞了3年,难以得到大家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主席同意,并在中央开会通过。此后,拼音方案委员会只研究拟订拉丁字母方案。

拼音方案委员会指定叶籁士、陆志韦和我三人起草一个初稿,作为开会讨论的基础。我们三人夜以继日拟成一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初稿”。初稿的主要特点是:1.完全用现成的拉丁字母;2.用几个双字母,但是尽量少用;3.标调用注音字母的调号,调号之外没有其他附加符号;4.“基欺希”由“格克赫”(g,k,h)变读。

拼音方案委员会开会讨论初稿的时候,除个人意见之外,还提出各个重要部门的意见。为了实现语言研究所提出的严格的“一音一母”原则,把初稿中6个双字母改为6个新字母(无点i;带尾z,c,s;长脚n;俄文“基”)。初稿经过这样修改之后,成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删除“文字”二字),在1956年2月12日由文改会发表,公开征求意见。

群众提出的意见,来路广,创见多,反应非常热烈。多数人不同意用新字母。邮电部门说,即使中国造出有新字母的电报机,也难于叫外国都改用同样的电报机,中、外设备不同,就无法通电报。

国内、国外群众来信4300多件,无法归纳成为一个草案,结果归纳成为两个草案,作为两种“修正式”,在1956年8月由文改会发表,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两式的分歧,关键在“基欺希”的写法。第一式由“格克赫”(g,k,h)变读“基欺希”。第二式由“知吃识”(zh,ch,sh)变读“基欺希”。注音字母的“基欺希”有专用字母,不用变读法。新方案可否也用专用字母呢?一早就有人建议,用“j,q,x”代表“基欺希”。但是拼音方案委员会不敢贸然采用,因为“q,x”读作“欺希”跟外文(主要是英文)习惯不同,不仅英、美有人反对,读过英文的中国人也反对。

拉丁字母的“国际音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本音域”,第二层是“引申音域”,第三层是“特殊读音”。“q,x”读作“欺希”是“特殊读音”,这要谨慎从事。

“拼音方案”诞生

拼音方案的制订是在十分慎重中进行。文改会提出的方案,都要再经过国务院组织“审订委员会”加以审订。《汉字简化方案》如此,《汉语拼音方案》也是如此。1956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在听取文改会拼音方案委员会的报告之后,决定采用“j,q,x”代表“基欺希”,解决了两式的相持。这个统一的草案叫做“修正草案”,由国务院在1957年12月11日公布,让群众先知道,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批准。1958年2月11日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经过3年的谨慎工作,《汉语拼音方案》终于诞生。

方案的名称从《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改为《汉语拼音方案》,删除“文字”二字,这在拼音方案委员会中没有引起争论。因为,委员们都知道,叫它“文字”,它也不可能代替汉字,不叫它“文字”,它也有文字的性质。从一套字母到成为公认的文字,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不是几十年的事情,而是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日本虽然让日语罗马字取得法定地位,但至今也没有成为真正的通用文字,与其有文字之名而无文字之实,不如有文字之实而无文字之名。周总理在1958年1月10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说明,“《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这是非常切合实际的英明政策,从而避免了无谓的争论。“拼音”不是“拼音文字”,它是汉字的助手,助手能做汉字不便做和不能做的一切工作。

可是,是否“文字”方案的问题,群众十分关心。不少希望有一个“文字”方案的热心人,不断创制“文字”方案,寄到文改会。从1950年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时期到1955年8月31日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之前,一共寄来655个“文字”方案。从1955年8月31日到1958年2月拼音方案公布,又寄来1000多个“文字”方案。从1958年2月公布拼音方案到1980年,还寄来1667个“文字”方案。群众创制的“文字”方案共计有3300多个。这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字改革的深切关心,这是中国特有的爱国现象。

中国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之前,苏联已经悄悄地废除拉丁化,改为斯拉夫化,蒙古文也是如此更改了。中国的拉丁化运动没有追随苏联。上世纪50年代,有些同志主张采用斯拉夫字母,跟苏联结为文字同盟。据说,苏联一位副总理跟陈毅副总理说,希望中、苏采用相同的字母。陈毅说,中国文化必须跟东亚和东南亚联系,东亚和东南亚都习惯用拉丁字母。

关于语音标准问题,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重新肯定1924年实行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方案。在此之前,拉丁化运动反对纯粹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北拉接近“老国音”而不同于“新国音”,并且提倡方言拉丁化。例如:北拉区分“尖团音”,“基欺希”写“gi,ki,hi”,“济妻西”写“zi,ci,si”。这时候,拉丁化运动团体解散了,不再谈方言拉丁化。

回顾历史,19世纪后半叶我国就有人主张用方言拼音文字。在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中,不少人提出了具体的方言方案。劳乃宣提出有名的“以南就北”的理论,瞿秋白把中国的方言等同于苏联的民族语言。这些主张的共同特点是,只看到中国语言的分歧现象,没有看到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已经高涨,群众迫切要求从“书同文”向“语同音”前进。《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共同语的拼音方案,它为推进全国人民向说话能彼此听懂的国语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XX年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自查报告下一篇:经费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