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通用9篇)
1.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一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为了生存而生活,生活需要自己努力用双手去创造,人生都在不断追求更新的目标,在不断探索渴望得到的,人生有很多渴望,当渴望不能成为现实,就有了太多的无奈,生活就像一首诗一样,一首激情澎湃诗,人生就像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画,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最美的画卷,就是多彩的生活,一路风景走来,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呀。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就是快乐的。这是人生的一种情怀。不再迷茫中挣扎,走出自我,走自己的路,看脚下,走好每一步,面对现实,走好自己的路.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和未来的下一代来说至关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何谓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根据自我生活的体验,在人的生存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1)首先要务实,记得前些年有这样的流行乐曲《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等。反映了对人生的不认真态度。人生是现实的,整日紧抓往梦的手,于现实有何益呢?
(2)其次要积极进取,不回避矛盾,勇于竞争.(3)最后要乐观自信,矢志不移。诸葛亮说的“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正在于此。要淡化自我,“心地无私天地宽”,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而自我中心、充满私欲的人,往往会患得患失,贪图小利而贻误大事。忙碌—赚钱—养家—传宗接代,每个人都在走„„人生的目标几乎相似,但是人生的境界却有不同。有人荣华富贵而精神贫穷,有人淡泊生活而性灵华丽。境界是一种无形的美,纯粹来自生命的体验与升华!
在当今学生中,不乏错误人生态度者存在:大致如下:
1、与世无争型:
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和纪律观,人际交往上独来独往,漠不关心他人,更谈不上交上挚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
2、享乐自私型:
抱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君不见,大学城外往往餐厅、舞厅、台球厅、礼品店、游戏机厅、卡拉OK厅生意兴隆。“消费发烧友”、“麻将先锋”、“舞林高手”出入其间。“甚爱必大费”(老子语),沉湎于物质追求,必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了。
3、惟我独尊型:
自认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别人被他认为是“阿斗”。“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中国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不借助他人,不依靠社会,个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啊!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这往往失去或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道德作标准,而损德利已啊。
我们应记住,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可想而知有品质作提前,获得的才是对我们是最有价值的无价之宝。
(1)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2)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3)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做指导。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并存,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多种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经济的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这些都必然会在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造成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合、动荡与生成的过程之中,要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重 “ 义 ” 与重 “ 利 ” 之间的冲突中进行艰苦的抉择。这其中既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和追求人生与社会真善美崇高境界的价值观引导,同时又有形形色色庸俗、消极、享乐和追求物欲满足的诱惑。大学生无疑是社会上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系统指导,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以鲜明的导向性和普遍的适用性来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我们每个大学生如何自觉地、科学地进行人生价值观的修养和培育,则是这一重大社会工程的基础,也是自身人生道路的必修课。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所谓价值观其实就是各种价值标准的总和。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导的价值观,我们要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而新价值观的生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要植根于中国实际,把握价值观变革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当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衡量自己实践的总的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是对价值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价值理论的形成。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价值学说,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适应了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是价值理论的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时代品格,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生产力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动力,因此,是否最终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成了共产党衡量自己的实践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即生产力标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不断形成和确立先进、正确的价值观,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斗争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的方向,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同时自觉地摒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庸俗的文化和价值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真正赋予新价值以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来不讲自己的私利,认为党的利益就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是否能真正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检验政党,也是检验一名党员是否具备了先进、科学的价值观的试金石。这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理论,就是要以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开拓创新为实观手段,以公平竞争为激励机制,以“三个代表”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价值观的基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价值观的灵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新价值观的核心。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价值观展开。
软件工程系
2.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二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 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成长于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面对竞争他们自信满满, 但残酷的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 分析辨别能力的欠缺, 导致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和复杂社会新问题的理解往往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 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独立意识普遍较强, 不再迷信权威并习惯于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审视问题。他们不愿受到束缚, 不愿与家长分享情感。但同时, 他们又不得不依赖于家庭的供养, 缺乏自立的精神。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 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过分关注个人的感受和收益, 从而导致在团队活动中为获得个人价值或满足感而忽略集体利益或其他成员的权益及感受, 缺少基本的团队忠诚度和责任感。
二、为什么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骨干力量, 也是具备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新世纪的人才, 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大学阶段不仅是进行知识积累的阶段,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确立起来, 完善起来的重要时期。
1.树立正确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的是人才, 而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有正确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着大学生今后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生活追求的道路, 故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操守, 清醒辨别是非, 坚定不移地朝人生正确的方向前进。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永恒动力
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就必须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永恒的学习动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才能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
3.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应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如果我们只是为自己或自己的小世界而活, 那人生的意义是很有限的, 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而奋斗的人生, 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才是光荣的人生。
三、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认识,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 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 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 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 这些认识的不同, 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
1.应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
作为一名大学生, 首先必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正确的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和矛盾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其次, 还要加强各门专业课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应对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 强化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除认真学习外, 最重要的是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 强化责任意识, 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 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克服任性和自私。对于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 做一个能担当的大学生。还要敢于质疑错误的思想观念、腐朽的生活方式, 要勇于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监督。
3.明辨是非, 把握好自己的言行
现在各种“文化”和“主义”充斥着整个社会, 比如非主流, 享乐主义, 等等。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 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灯红酒绿的形形色色的这些现象, 甚至有的学生沉迷其中, 还美其名曰“增长社会经验”, 等等。对于此类的思潮, 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明辨是非, 坚决抵制, 否则, 你原来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侵蚀 。
4.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大学生要利用学习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例如去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特殊学校等地做义工, 勤工俭学, 等等。一方面能够帮助别人, 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也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3.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三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状
2013年9月我们对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人的价值问题、人生最大的快乐问题、人格德行和知识才华哪个更重要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相对重视个人理想追求,有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也存在多种选择的情况,一部分人较趋于现实化、个人化,同时也表现出某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多元化、迷茫化。
1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大多希望致力于国家建设,以奉献为光荣。而如今,在社会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形成反差。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从一元到多元化的追求,打破传统思想束缚,更强调实现自我。
2责任感缺失
当代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把所获得的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不知感恩,很少思考自己应该为这个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拒绝承担责任。这种结果会导致他们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
3重视物质追求,忽略个人精神世界的构建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某些领域的道德滑坡现象使得人们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普遍产生情感矛盾、人格矛盾,以及道德观念上的冲突。他们心目中原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受到挑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他们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他们见到的现实世界似乎是矛盾的,五光十色的社会形态,很多不良诱惑已走进大学校门。物质重于精神已成为很多人的观念。在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下,失去个人本真的理想追求,自己精神家园变得荒芜。“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权利至上主义”慢慢腐蚀大学生的思想,使之迷失个人的发展方向。
4人生观价值观迷茫化、抗挫折能力差
很多人进入大学后,失去目标,开始迷茫、徘徊,丧失奋斗动力,遇到问题不具有分析、解决的能力,心里脆弱,内心没有一个更好更合理的人生规划。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认为上大学没有用,这些狭隘的观点,往往会损害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风貌和心理。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因素
1家庭因素
目前的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和冷漠、自私的人生态度。
2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各种新的思潮的不断涌入,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质疑。
3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困难等原因,高等教育越来越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校往往将知识的积累视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标准,有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导致生理和心理可能出现问题。教学方式方面,学校长期以来所遵循的教师—教室—课本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使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因此难以充分体现现实感和时代感,相对地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智力投资教育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时期,学生离开家庭,尚未步入社会,家庭教育因素变得逐渐弱化,社会教育因素尚未占据主导,而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大学阶段运用行之有效的智力投资教育理论开展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智力投资教育的内涵
智力投资教育理论是以智力投资为核心的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理论。智力投资教育通过指导、引导学生计算家庭、国家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智力投资总额,来教育学生树立成才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能够感恩父母师长、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2智力投资教育的特色
(1)多角度教育
一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教育学生。跟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点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德育教育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不再是空洞教育,而将实际的数据资料与学生自身的调查感受结合起来,达到了“明德育人”的目的。二是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教育学生。专业教师通过讲授专业技术,让学生自己算一笔教育成本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三是从教学管理部门的角度教育学生。即教学管理部门把“教”和“学”中的“师德风范”和“学品风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2)深层次教育
深层次教育特色,即教育内容层层深入,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教育。一是将大学四年分为“成才教育”、“拓展教育”、“创新教育”、“感恩教育”四个层次不断推进,教育的重点十分明显。二是思想感情上的不断感化。比如,先让学生感受“教育投资”数据,得出结论:学生今天之所以能上大学首先靠的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接着引导学生计算“教育成本”,得出结论:大学一节课成本50元/生。再引导学生从数据中谈感受,得出结论是:算账,算出了一颗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更感恩国家。再挖掘课堂典型,实行情感互应,得出结论:一堂课竟能改变一批人,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再逃课了。这种层层深入的主题教育内容削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弘扬了“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奉献社会的现代情操。endprint
3开展智力投资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计算学生的智力投资额,使广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概况以及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及重要性。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
大学生在上学期间通过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技能。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择业意识
在现代社会里,人才市场价值受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但不管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变化,人才智力投资总额总是构成人才市场价值的基础,因此,进行智力投资分析,有助于把握市场人才价格的底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合理决策的基础。
四智力投资教育理论实施的有效性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学义教授在他的财务分析课上,运用智力投资教育理论,尝试从专业课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计算出个人的教育成本,学生们通过计算自己的“求学账”,把国家、社会、家庭对自己的教育投资进行量化。当一项项确凿的数据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才意识到,他们能读到大学,教育投资总额至少要20万元以上,每节课的教育成本50元/人,而且国家社会的投入是家庭投入的1.1到1.5倍。计算结果触动了很多学生的心灵世界,很多学生原来都认为取得的成就来自家庭投资和自我努力,与国家和社会没有什么关系。通过智力投资教育让学生们明白,他们的背后不光有家庭,还有国家、社会的坚强支撑,这才使他们有了今天的求学机会。另外,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资产,国家、社会、父母所付出的投资是希望得到回报的,这样的教育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不懂得好好利用,不仅是国家和父母的损失,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那些不珍惜生命的学生能够起到一些惊醒的作用。
长久以来,教育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一本教育成本账,让感恩升华到理性,人生观、价值观不再是虚无缥缈罩在头上的美丽光环,不再是假大空的说教,而是具体而又实际地存在着,与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朱学义,朱亮峰.智力投资支撑理论及其效应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邢玉玲.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科技,2013(2).
[3]马向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4]关明伟.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和思考[J].丹东师专学报,2000(3).
4.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四
摘 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刻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成为一名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41-01
从教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而这个生活质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还包括精神世界的健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们能够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关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也充分暴露,许多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习”。
情景一:开班会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学习?”,一部分学生答到:“不用学习,将来出去打工也能养活自己”。作为老师我想再也没有学生会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
情景二:我把一个平时穿着时尚的女生叫到办公室说到,“你学习基础不错,老师希望你加倍努力,将有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位美女学生说:“我不想当学霸,太累了,将来嫁个有钱老公得了”,老师汗颜了!
情景三:面对初三学生我心急如火,叫来一个女学生做思想工作“你现在稍微努力一下,将来考个好高中,大学梦就指日可待了”。学生回答:“我妈说了不管我学习如何,都会让我上个技校,学一技之长,有口饭吃就行”。我点了点头。
情景四: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我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其中有位学生这样写到:“从小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懵懂的感觉到社会上许多人瞧不起教师这个岗位,一开始我还很犹豫不决,但最终还坚持了我的理想”。
一、新时代下中学生形成以上情形的因素
1、因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目标不太明确,总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威严下被逼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潮。
2、整个社会大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充满了物欲和权欲的无限渴求,经济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日益严重分层。网络及各种广告宣传纷至沓来,令孩子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因孩子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严重不足,极容易被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所迷惑。
3、一部分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往往认为将孩子放在学校里,学校及学校里的教育工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自己毫无教育责任。导致出现老师无法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教育问题。
4、父母在外打工。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思想无法与孩子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积极拼搏的共同理念。许多孩子虽然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但精神境界异常空虚。
5、一部分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往往认为将孩子放在学校里,学校及学校里的教育工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自己毫无教育责任。导致出现老师无法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教育问题。
6、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很多认识和沟通只停在表面,无法达成共识。国家和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仍然存在没有落实的现状,很多普通百姓只能望而生叹、望而生畏!
由此可见,新时代下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的教育也敲响了警钟,教育是兴国之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治国三部曲”,即“庶之,富之,教之”,如今,我国“庶”已不成问题,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即“富”已不成问题,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化工作,而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那么作为家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分清时非观念,能够健康地成长呢?
二、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要让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是说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人从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同样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客观地、中性地看待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唯我独尊,也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对事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智是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2、要让孩子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客观地看待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一事当前,既看到这一事物的长处、好处,也看到这一事物的短处、坏处。不盲从、不极端、不冲动。这当然不是说一个有着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就不能有感情,就不能有七情六欲,而是说我们需要在多数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顺境面前不忘乎所以,在逆境面前不自暴自弃,始终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保持清醒的判断和积极的态度。
3、要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人们都说:“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尽管我们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
4、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现在的教育,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知识的“灌输”上,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我们的教育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使得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少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责任心。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不但增长了孩子们的智慧,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感情;不但培养了学生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愿望,也提升了学生承担责任的信心和勇气。
5.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五
最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廉洁从政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深深的体会到,要做到廉洁从政,遵守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必须做到: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否则就会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就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钱权交易,最终迷失了自己。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廉政准则里面也提出了八个禁止和52个不准,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对于廉洁自律问题,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任何人,无论以前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如果躺下身子,不思进取,甚至不洁身自好,违反党纪国法,党和人民是不会姑息迁就,任你所为,而是定以严惩的;无论你在何岗,官有多高,位有多重,还是最基层的普通工作人员,只要你违了规、犯了纪、触了法,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三是,立足岗位,爱业敬岗。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必须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观念,诚实守信,清正廉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争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水务工作者,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过共产党员“要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此看来,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就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应该深刻检查、认真反思,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贯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始终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牢固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照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真正对待权利,地位,政绩,利益的问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努力钻研,努力创新,将活到老,学到老发扬下去。生活中,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理想而战,为了理想而生,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澄清模糊认识,为自己找准方向,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永远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跟随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要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习和发扬党的先进性,自然要用更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一,在任何时候,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要记住态度的端正,这样才能经受住考验。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树立更高的人生追求,以后的工作中,要正确的权衡权利利益,金钱的关系。要看到权力首先是一种信任,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就越大,我们要谨记。而且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种信任,然后再肩负这种责任。在工作中,要从基层做起,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然后更好的为组织,为工作,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会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把别人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像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那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为确立共产主义最高价值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将科学理论真正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与自己头脑中一切陈旧过时的、不科学的思想彻底决裂。加强理论学习,一定要端正态度,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从理论上真正弄清弄懂。要坚持把所学科学理论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工作中实践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三,要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要做一个有道德,重操守的人。一个人高尚不高尚,要看道德高尚不高尚,一个人有没有气节,有没有操守,主要是看他的道德气节、道德操守,良好的道德操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经常的反映和折射,必须大力养成。有的人很缺德,根本就不可能说他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人要有点操守,就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随波逐流。严格廉洁自律,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警、自省、自重、自励,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提高反腐拒变的免疫力,坚持防微杜渐,做到堂堂正正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清正廉洁。
第四,团结就是力量,以集体为重,坚守职责,做好本职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不能脱离集体,个人只有在群众的集体中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我们要始终发扬党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精神。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依然要记住班级的集体,学校的一个大集体,到了社会,到了工作岗位,我们更要把集体的利益作为首要的利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在学校,履行一个学生的职责,在工作岗位,履行好一个员工的职责。
6.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 篇六
姓名:王坤
学号:20101109324
班级:10环艺(3)班
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人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生的现象纷繁复杂。人生观不可能反映人生的一切内容和现象,不可能面面居到地回答人生的一切问题。人生观是人们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概括和总结人生的各种问题,形成的对人生的主要问题的观点。所以说,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在人的一生中,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也有失败带来的损失和痛苦。面对人生的种种结果,人们必然会考虑:同样都是人生奋斗,为什么有时成功而满足,有时却失败而痛苦;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的一生是幸福的,有的人的一生却是痛苦的。人们的思考经过不断的集中和深入,于是就开始探讨:什么是人生?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在这些人生的一般问题上,人们形成的一系列观点,就构成了人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 “价值观”,往往也指“价值观念”。在学理上,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理论、知识、学说体系,就像物质观、时空观、历史观等一样;价值观念则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立场、取向、态度等。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相当于宗教学和宗教信仰、伦理学和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学者研究的话题,后者则与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选择都有关。
构成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观念、精神形式,主要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和改变的,归根到底它反映了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等特征。价值观的深层基础是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和能力等具体情况,是人的价值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和积淀。价值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系统。
7.浅析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篇七
1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及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渴望投身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从90年代开始,高校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重点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当代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不再盲目、冲动,正逐渐学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看待问题,站在维护祖国民族尊严的立场上审视国际国内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通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斗争史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
当代大学生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已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大学生不再满足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这对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其人生价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在看到他们积极进取的主流和趋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
有些大学生把人生的价值逐步转向获取狭隘的自身和眼前利益上,出现了背离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总是把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贡献与索取是否相等作为衡量自我价值是否实现的标准。这种自我价值倾向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专业选择上,不是从国家与社会需要,而是从毕业后待遇高低出发选择专业,在对课程重视程度上,也以个人功利为目的,如革命史、德育等课程,逃课、应付考试现象较为严重;在毕业分配中,挑大城市、赚钱多、福利待遇高的涉外大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在与徐虎座谈时说,我们有理想、有激情,但在择业时往往不喜欢平凡的岗位,参加工作后不愿干平凡的小事。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既有贡献于社会的强烈使命感,重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又有着背离社会和集体利益追求个体价值的倾向。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这种人生价值观,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首要问题。
2 大学生价值观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的多年教育下,健康成长。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对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
(1)“个人主义型”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由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
(2)“势利型”价值观。大多数学生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部分学生从实用出发,讲求实惠,信奉“有用即真理”。
(3)“重才轻德型”价值观。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出现了“重才轻德”倾向。
3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3.1 把握好教育的层次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现实社会是动态多元的,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在经济状况、思想道德、生活经历等方面也是形形色色参差不齐的。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不可能是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而要充分考虑到其层次性。一是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要真正建立一套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德育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与中小学的价值观教育区别开来,避免内容重复。二是人生价值导向的层次性,注意将合法的价值行为、合理的价值行为与应提倡的价值行为区别开来。应当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及体现个性特征的价值观(如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达到了与其个体素质、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就不应求全责备。三是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对本科生与专科生,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的要求应区别开来,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只有充分考虑青年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把握好教育的层次性,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2 把握好教育的思想性,增强教育的知识性
高校德育工作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又有很强的知识性,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宽广的眼界、渊博的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旁征博引,阐明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知识,夯实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基础。然后在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基础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启发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没有扎实的知识作基础,人生价值观教育就会因为缺乏说服力而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思想教育目的。只有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性寓于丰富的科学知识之中,才能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3 把握好教育的理论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德育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成才观和修养观的教育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为主线,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应讲清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但是仅靠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还不足以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应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大学生在人生价值问题上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4 把握好教育的主导性,增强教育的主体性
人生价值观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神需求和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挖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潜能。对大学生种种价值观应从现实的社会环境条件出发进行分析,并加以科学评价,不要简单地划对划错,不是强迫他们一定要马上接受或放弃什么,而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判断和分析各种事实,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不断增强教育的主体性。
4 小结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他们又处在现今这个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人生价值观不稳定,容易迷失方向,出现一些不良的思想,从而影响当代大学生成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知识价值观,把成才之路与强国之路结合起来,大力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价值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在为祖国和人民积极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B/OL].北京新华网.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李萍.思想道德修养[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从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张宗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教育[M].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9).
[6]朱新均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初探[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8.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八
[关键词]历史课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热忱人文教育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市场经济给物质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了负面影响,如人情淡漠,自私、虚伪、享乐等思想膨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再加上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社会大变革、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时代,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界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技能和创新精神,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
一、转变传统应试理念,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学历史被看成是一门靠死记硬背的副科,尤其是近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认为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学生体会不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思辨力,使学生懂得怎样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更快地积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历史学家白泰彝先生认为:“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件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讲到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正确的价值观:屈原是在楚国亡国大局已定时,怀着“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的信念以身殉国的,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因为屈原之死唤醒了民众,昭示了真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为中华的腾飞而奋斗终生。
又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爱国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救亡保国之风盛行,大批父老乡亲奔赴抗日前线,并且出现了在豫中首歼敌寇锐师的抗日名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还有教材中像郑成功、戚继光、岳飞、毛泽东等爱国志士,像“闻鸡起舞”等爱国成语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用正面的爱国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深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那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的意境,学生大都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对其真正的内涵不够理解。面对如此状况,历史教育任重而道远,历史课堂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如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后著千古名作《史记》;孙中山为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尝尽流亡的艰辛;长征中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把天堑变通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古巴斗士”卡斯特罗不畏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而维护古巴民族独立等,都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良好素材。在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历史长河浩瀚无边,其中可以借鉴之处太多太多。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人类丢失了自己的灵魂”。他还说:“当整个国家‘忘记上帝的时候,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它不跌进深渊,除非是引力定律忘却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因此,在市场经济快速推进的今天,在众多社会负面思想膨胀的今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备课时精心挖掘,积极思考,努力寻找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历史课堂中巧妙应用,循循善诱,在历史课堂上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品质。
9.论成年早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九
成年早期,约从18岁开始到35岁,可分为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这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比幼稚型的儿童期和冲动型的青春期显得成熟稳重,而比保守型的老年期显得豪放。这一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等。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成年早期是人生观的萌芽时期。这时期的青年对人生能提出各种疑问,但不能经常主动地反思自己。进入青年中期以后,对人生问题思考更加主动但不稳定,到了青年晚期,人生观日趋稳定和稳固。
成年早期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对于儿童期、青春期的个体的有很大的差别。儿童、青少年时期有父母照顾、有同学协助,他们还没有开始融入社会,对社会的很多事情不了解,所以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就不会很稳定,会随着经历各类事情而慢慢改变,会在之后的不断成长中慢慢地体会,慢慢地稳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在青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不可避免的受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经历和生活经验会影响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念。成年早期的个体已经开始接触社会,在工作生活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对社会或是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之后一般变化不会很大。
但是对于不同的成年早期的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归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积极的,是亲社会文化的;而有的人是消极的,是反社会文化的。积极的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容易转换心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屈不挠的继续努力奋斗,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的成功。正如古人所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往往这类人会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看来,每个人活着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人只要生存就不可能避免遭受灾难,但是关键是应该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如何去解决所发生的灾难,怎样做才能让今后的生活更加的幸福。人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之慢慢地趋于稳定。也就是说人需要经历过很多的磨练才能够成熟,而大多数人都是在成年早期遭受各种各样的磨练。
而消极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是很容易退缩的,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或别人身上,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或是人格扭曲,导致在之后的工作中犹豫不决,使自己变得内向、怯弱。有的人甚至会自杀或是违法犯罪。这类人往往是目光比较短浅的,思考问题比较极端,不懂得转换角度去看问题。在他们看来,人的一生应该是一帆风顺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如意的,若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是自己的能力太差了,而且自己已经成年,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解决,不能像少年时期有父母照顾,一切由父母解决,不断遇到困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久而久之,他们受到挫败的压抑,有的人就会错认为人的这一生都是受苦受难的,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意义了。因此就会发生很多自杀的惨剧。有的人把过错归因于别人,进而对别人做出伤害行为,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贫困是因为别人把钱都挣完了,所以做出了抢劫、盗窃的行为。情侣间的分手,有些人就认为是对方太残忍了,不顾过去的情深,进而产生报复心理,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等等。
【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荐阅读: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09-1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价值取向06-30
初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08-07
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06-20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09-25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07-10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习心得09-12
大学生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0-26
人生价值观经典语句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