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2024-09-19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共8篇)

1.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摘要]: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现在大学已经是90后的天下,这一备受关注的一代,在社会上曾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校园问题,更有甚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跳楼、跳江、打架、杀人、自杀,各种报道频出不穷„„是学习、是家庭、是宿舍、抑或失恋?本文简单就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做出了调查,找出其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及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果解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展开,利用网络问卷方式,投放了50份问卷,收回46份有效答卷。以下是简单的结果解析:

(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调查分析显示,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错,自己很满意;37.50%认为关系一般过得去,但也有6.25%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很失败。

(二)大学与人交流的意向比较强

68.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性格不内向;问及“当你建立了稳固的朋友圈子后,你还愿意去结识新的朋友么?”68.7%的人选了愿意,另外31.3%的同学也选了视情况而定,没有人选择“不愿意”和“没想过”。

(三)大学生与朋友、家人的联系偏少

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通过短信和上网聊天来联系朋友。大多数学生的短信发送量在150条以下,更有的在50一下。和朋友家人联系比较少,感情变薄,心态不够积极。

(四)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

有报道和研究称,持续一个月平均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即可判为精神病。而调查显示,29.41%的大学生上网时间竟然在8小时以上!上网2小时以下和上网不多的大学生仅占10%。

(五)大学生的心理自卑和孤僻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交往主动性

不少的学生常觉得自己是孤单一人,即使身边有室友有伙伴。这体现出当代学生对交谈技巧的缺乏,在交际中不能正确地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孤单一人,不能和别人进行很好的沟通。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交际问题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校园环境的影响。

大学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吸纳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来适应这个环境。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桥梁,可以与社会人员交往,可以自由上网吧,在宿舍中直接上网。

2、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若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就会影响一生。大学生在校园里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迷恋游戏的同学,在“反恐”、“传奇”等界面中不能自拔,忽视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人际活动,因为实际的远不如虚拟的精彩。这样的大学生如果自控能力弱小,就会觉得自己不顺,甚至对别人出手。另外,不注意人际关系培养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社会中喜欢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3、家庭生活的影响。

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孩子享受的是爷奶、父母带来的呵护甚至溺爱,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坦诚的心态和理解偏激等等。

三、缓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和建议

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依赖于人际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但缺乏对学生有关知识的传授,更缺乏对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多是自然而然形成和发展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策略,对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自信心、保持好心态。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善于用积极的思维看待

事物的能力,提高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未来的路很长,但是要相信自己能走好,用乐观的心态去看人、事,会发现一切都不难,自己也能拥有很多朋友。

(二)主动结交朋友,主动打招呼。要有积极的心态,只要你向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会以诚心接待你。

(三)真心待人,不要斤斤计较。朋友,是温暖的,永恒的。需要用真心去换取真心,真挚地对待每一个人,真诚地付出而不计回报,真心地感激而没有任何虚掩,那么,就一定能换回一份真实的感动,与温暖。

(四)多运动,多听音乐,多参加活动,要学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彩,要给自己广阔的活动空间,去体验、去享受生活,去交朋友。

(五)保持微笑。多微笑,对自己微笑,善待自己;对朋友微笑,会让你有魅力,让大家与你相处时能感到轻松快乐;对家人微笑,即使是在打电话,也要微笑着与他们讲话,让他们知道你很好,让他们知道你很爱他们。

四、总结思考

在高中时代,我们期待高考结束,期待着早点到向往的大学。我们以为,大学是独立、自由、多彩、轻松的代名词。我们想象着和成群的朋友一起实践、一起组织精彩活动的场面。同时也会傻傻的想象着逃课、上课可以睡觉的大学学习生活。可是到了大学,不少大学生抱怨大学生活缺乏“感情色彩”、空虚无聊寂寞,很多人都迷茫,忘了最初的梦想。有人沉迷网络,有人热爱游戏,有人忙于兼职,有人只顾学习,有人赶时髦游戏爱情,有人真心投入遍体鳞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工作学习轻松。同时,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也为广大大学生观念的形成和健全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环境。人际交往是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科学性,其意义不言而喻。

以上便是这次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调查总结内容。总体来说,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还算良好,尽管还存在着交往主动性不高、与外界联系过少等问题。不过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和激情,用真心待人,身边会有很多朋友,家人也一直陪伴我们。

2.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篇二

一技术批判催生了马克思对传统实践哲学的根本变革

从理论来源看,以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真正促使马克思实现对传统实践哲学根本变革的,是把现实技术实践活动纳入哲学的视野,并以此为基点来深入解析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历史发展。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划分为三类:理论(理论思辨活动)、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和创制(劳动生产活动或技术活动)。理论思辨活动把握的是永恒普遍的原理,道德实践活动与劳动生产活动则与变动不居的东西打交道。同时,劳动生产活动以自身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为目的,因此不是自足的、以自身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实践活动则始终把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善作为目的,它自身的活动即是它自身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政治与伦理生活之中。他把知识区分为三种形式,即自然之知、技术之知和德性之知,并认为只有用以处理公共事务和个人生活的实践智慧才真正称得上实践。可见,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劳动生产活动或技术活动排除在实践之外,实践就等同于道德活动;同时,人的道德实践活动还仅仅停留在经验习俗的范围内,对其所遵循的普遍原则的反思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为我们无法通过对具体实践活动的探讨而获得普遍原理。

康德明确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即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前者关涉自然概念,在现象界范围内展开,其中起立法作用的是知性;后者则关涉自由概念,在本体界的范围内展开,其中起立法作用的是理性。康德指出,决不能把这两种实践混淆起来,“……如果规定因果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概念,那么,诸原则就是技术实践的;但如果它是一个自由概念,那么,诸原则就是道德实践的……”[3]。即是说,严格意义上的实践概念应当属于实践哲学或实践理性的范围,但流俗的见解把现象界范围内的活动也当成实践,如此就不得不区分出两种不同意义的实践活动:一种是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即科学技术或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另一种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即道德或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同时,康德坚持先验道德论,强调通过实践理性构建起来的先验自由王国不掺杂任何经验成分,其整个道德形而上学即是这个自由王国的展示。对自由的因果性与自然的因果性加以区分是康德的历史功绩,因为这就在理论哲学的身旁为实践哲学留下了地盘,从而也把西方实践哲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这种区分又使他的实践哲学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康德哲学的二元论特点使其无法把本体界与现象界真正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把先天的道德法则或理性立法置于意志的自由之前,也就使自由成了一个空洞的字眼。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康德也把技术实践或生产劳动排除在道德实践活动领域之外,而且这一分离状态在纯粹理性自身分化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后愈发凸显出来。黑格尔曾经明确指出,在康德那里,“正如理论理性同客观的感性材料相对立,同样,实践理性也和实践的感性、冲动、嗜好等相对立。”[4]也就是说,康德的实践概念实际上已经远离了人的基本的、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活动。

把技术实践活动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分析人的整体实践活动的首创者是黑格尔。黑格尔认为实践实际上就是精神通过“与自身相关的否定性”,不断展开自身、实现自身的形成过程和自我运动。也就是说,对精神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和自我运动就是实践,就是劳动,“推动精神关于自己的知识的形势向前开展的运动,就是精神所完成的作为现实的历史的工作。”[5]在他看来,精神之为精神,恰恰在于它的本性是实践的,这也就为历史的运动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论述了劳动在主奴意识中作为实践的中介意义,并强调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意识到劳动主体的自由本性,因此人的本质就在于劳动并在劳动中得到自我确证。也就是说,劳动在人完善自身的斗争中、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劳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劳动的对象化是对象性的丧失,对象性活动成了异化的力量。劳动的对象化实际上就是劳动的异化,异化是对象性的不断扬弃。因此,辩证法最根本的含义不是体现在抽象的、与人分离的自然中,而是体现在人改造自然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生产或技术实践上。当然,由于黑格尔把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纳入普遍的形而上学原理之中,他所谈及的人的实践活动只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超验、抽象的表现,因此,人的感性存在与实践哲学理论就始终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实践哲学就不可能实际地干预事物发展的进程。这样,黑格尔的实践哲学就仍然未能逃脱传统实践哲学的窠臼,“当思辨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它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观念、精神等等。”[1]265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实践哲学时,充分吸收了西方传统实践哲学的优秀思想成果。他继承了康德关于实践哲学优先于理论哲学的基本思想,并把实践与人的自由本性、追求关联在一起,但不赞成康德把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割裂分离开来;他吸收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不同意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而是把辩证法置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现实的劳动的基础之上,使人的历史性存在获得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他也不同意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实践概念的褊狭观点,即仅仅把实践解释为伦理、政治领域的活动,而是继承了黑格尔统一的实践概念,主张把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的活动都理解为实践,把康德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统一起来。但是,很显然,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即现实技术实践在哲学思考中的历史性缺席。人类的实践是一种整体性实践,包含多种实践形式。尽管黑格尔把技术实践活动纳入到了统一的实践概念之中,但他的技术实践活动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劳动,而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则干脆直接把技术实践活动排除在外。这一方面是由于哲学家们的理论视野、思维方式所限,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技术实践的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根本作用尚未得到凸显,实践还主要表现为一般的生产劳动。

当历史发展到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时,以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先导,产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蔚为壮观的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与急剧变革的生产关系,机械工厂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管理,人的全面异化和新形式的阶级斗争……;总之,人的存在方式在这一历史性境遇中被充分揭示出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关注人以及人的现实存在的意义,关注历史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技术必然会进入他的哲学视野并成为其关注的焦点。正如他自己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6]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技术的重大社会功能,以及技术在人的存在和历史发展中的首要地位,把技术置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管理的调整、政治制度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建立、城乡对立的形成、异化劳动的产生、道德生活的堕落、新阶级斗争的出现等等人的现实存在的广阔背景之中,以技术为基点对人的全部社会生活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批判,并把这一批判作为自己实践哲学的基础,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实践哲学的根本变革。

二技术批判凝聚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之所以赋予技术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因为在他看来,技术最全面也最深刻地展现了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它不仅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更是复归人的本质即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既然技术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而实践哲学的出发点是人的现实生存与全面发展问题,那么,技术批判就构成了实践哲学的逻辑起点,并凝聚着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

第一,人的现实生存是实践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技术在生存论意义上具有根本性。人类起源有其自然史前提,但由这个前提而导致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则是最初的技术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生产劳动构成了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显然,不管是简单的石器还是高度精密的机器,技术永远是实践活动的支柱。人类从事技术实践的历史可谓久远,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时,技术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如果我们把工业即技术看做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然的本质就会达到统一,“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193法国哲学家阿克斯劳斯认为技术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关键和核心,唯有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对技术之意义的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之意义的理解,才能有一种清晰的哲学认识:首先,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哲学,只有技术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并创造出新的需要;其次,基本的技术活动本身即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最初活动;最后,通过创造事物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即是人作为人的活动的开始。应当说阿克斯劳斯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正是人的满足生存需要的实践活动以及人在历史活动过程中对物质生活资料永无止境的需求,决定了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赋予了技术一种生存论意义上的根本性。

第二,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实践哲学展开的具体情境,而技术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具有首要性。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实践在自然进化、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整体图景中具有首要地位,其突出表现就是技术实践在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形态的历史更替中所具有的根本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527也就是说,技术作为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走向最终的“解放”即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基础。在考察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时,他们进一步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1]532-533这里的“生产方式”、“工业阶段”、“生产力”以及“工业和交换的历史”显然是包含在技术实践范围之内的。对于技术的首要性,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经作过一个经典表述:“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602美国著名学者N.罗森伯格指出:“马克思之所以对社会变迁分析框架的研究硕果累累,主要原因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认真的技术研究者。很明显,他不仅完全意识到而且坚持技术的历史重要性和社会影响,还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来描述技术的独特特征,他试图揭示并详察各种技术之间的内在逻辑。”[7]

第三,全部社会生活是实践哲学具体的研究对象,而技术在诸多实践维度中具有涵括性。尽管学界对于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关键意义并无异议,但对实践范畴的基本范式还远未达成共识。一方面,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要么依然在传统实践哲学的语境中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未能向下深入到技术实践的问题域,要么仍然在技术哲学的视域中讨论马克思的技术思想,未能向上提升到实践哲学的层面。另一方面,在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解释中存在诸多争议,形成了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生存论、交往论等多种维度,尽管均赞同统一的实践概念,但在多种实践形式的统一基础上莫衷一是。实际上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理论来源和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其区别于传统实践哲学的关键就在于技术批判的引入。马克思眼中的实践是一种以技术实践为统一基础的现实整体活动,作为人类最基本实践活动形式的技术包含着多重维度:从认识论的维度看,技术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条件,作为一种实践性知识体系,它不仅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而且还决定着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从本体论的维度看,技术直接地植根于人、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中,在人类文明、自然进化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具有首要地位,在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形态更替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价值论的维度看,回归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实现全人类的进步、发展、解放和自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技术不仅是人类走向最高自由目标不可或缺的原动力,同样也是克服异化的现实有效的途径;从生存论和交往论的维度看,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标志,技术是人类本然的生活方式,这种本然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社会交往上;从人类学总体性活动的维度看,技术首先存在于人的生产劳动之中,进而被涵括在人的所有现实活动中,体现出一种整体性的特征。

第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践哲学的终极关怀,而技术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真正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不是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恰恰是人的技术实践活动。因此,真正的实践哲学是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技术实践活动出发的。马克思把技术实践看做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的本质,而且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原动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工业的历史及其对象性的存在最明确不过地表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192。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实践形式——“机器和大工业”——的分析中,马克思从人的历史性存在中把握机器的发展,并从人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申出机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他强调作为整个机器大工业基础的现代技术的本质是直接与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的,已经完全展现为人的生存境遇。这样,人的存在方式就在这一历史性境遇中获得了充分的揭示:一方面,随着现代技术的本质在工厂制度中的完成,人的自我异化在这一境遇中愈发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如果现代技术的本质展现出来,那么整个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新以及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等都作为无法克服的自然历史规律为自己开辟着道路,这无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彼岸世界的梦想,技术实践的发展已经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正是通过赋予技术实践这样的内涵,马克思不仅把技术实践与人的自由本性、追求关联在一起,而且成功地实现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

三结语

对技术的哲学意义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关节点。一方面,马克思从“批判的武器”的意义上来理解技术,对西方传统实践哲学一贯漠视的现实技术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基于技术的生产方式出发,全面揭示了技术在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从而把哲学直接与技术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构筑起自己的实践哲学。另一方面,马克思还从“武器的批判”的意义上来看待技术,赋予技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首要地位,关注生产、经济、阶级、政治、道德、文化等具体生活领域,把人的全部社会生活作为技术批判的对象,并因此找到了“改变世界”、克服异化、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正是由于马克思把实践哲学建立在技术批判的基础之上,技术批判也表征着其实践哲学的内在特质:第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看来,在技术所导引的人类文明中,人的进步和发展是以其自身多样化的异化得到表现的;而异化的克服、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应当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巨大增长为前提,即以技术的发展为动力和杠杆,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第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把对技术的考察置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进化的总体历史过程之中,不仅从技术内史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技术的历史发展,而且以技术的发展为基点来分析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哲学立场。第三,辩证的整体主义思维方法。技术决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个纯粹的领域,相反,它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科学、道德等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一起构成了整体社会的具体内容。马克思把技术纳入与生产、经济、科学、管理、政治、文化、道德等各种社会现象辩证联系的现实场景之中,不论是对技术本身所进行的微观层面的分析,还是对社会系统所进行的宏观层面的理解,都表现出一种整体主义的视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不仅使自己的实践哲学真正与传统实践哲学决裂,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哲学的发展。一方面,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实践哲学传统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推进到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等各个领域,从而造就了以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芬伯格、威廉斯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另一方面,以技术的社会与哲学批判为特质的实践哲学也在技术哲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传统。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哲学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根本转变及其深刻内涵与革命意义,只有在技术批判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正确解读和全面揭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乔瑞金.技术实践: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竭源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50-56.

[3]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1.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92.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6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20.

3.探析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 篇三

首先,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资料,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就是——劳动。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来开了。“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也就是说,动物是按其本能,按其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而人的生产却是自觉的,有意识的生产和建造。一方面他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另一方面,他也能按照客观规律,按照人的内在的尺度——人的目的和需要来生产。这种人类劳动的自由自觉的能动创造性是人类本质的表现,也是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其次,人与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②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桥梁,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通过生产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如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④

最后,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关系。确切的说,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借助生产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实践是沟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⑤人类的生产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人与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进行。人们正是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结构,衍生出了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家庭的、民族的、阶级的复杂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毫无例外地作为过程而存在,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动物界到人类社会都处在恒古不惜的过程中。“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无穷无尽地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⑥把自然看作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在生成,一切又都在灭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历史本身就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产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⑦世界上的物质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一切物质处于流变的过程中。

总之,马克思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人类的实践活动入手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人们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界改变了人类自身。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同时形成了人与人的复杂社会关系。劳动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融为一体。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⑧

注释:

①②⑤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56,160,3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9.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7.

4.马克思原理实践调查问卷 篇四

2013年 5月

性别:_________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政治面貌:_____________

1、你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了解吗?

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了解一点 D 完全不了解

2、你平时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

A 课堂学习B 阅读相关书籍和报刊杂志 C 网上查阅 D 党课学习班 E 其他

3、你对马克思信仰的态度是 A 坚信不疑 B 半信半疑 C 高度怀疑

4、你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

A 政治经济学理论 B 哲学思想体系 C 世界观和价值观 D 方法论 E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F 众多学术中 的一种而已 G 大而空的理论,离生活实践遥远 H 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理论

5、你如何评价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A 充分发挥了作用,给予当代大学生很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B 有一定影响,但形式与风格陈旧,作用越来越小 C 内容 与学生需要存在偏差,大道理太多,一般不大接受 D 说不清楚

6、你认为大学应不应该开设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

A 该 B 不该 C 可有可无

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打败资产阶级 C 与时俱进 D 壮大无产阶级

8、你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

A 当作个人信仰来坚守 B 认为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但不可实现 C 不现实,没必要坚守 D 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9、你认为马克思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可能实现吗?

A 一定会实现 B 可能会实现 C 不能确定 D 绝不会实现

10、共产主义理想今天对我们来说有现实吗?A 有,意义重大 B 有,但作用不大 C 不确定 D 没有

11、你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有哪些?

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F 其他

A 难以解释现实 B 宣传教育形式化 C 私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影响 D 西方主流思想的影响 E 部分单位的领导不掌握

12、您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B 符合中国国情,是顺应全球化,走向自由主义经济的过渡 C 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远离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13、您如何看待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倾向

A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B 应当顺应新的呼声,以指导思想多元化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 C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应该根据现实发展的情况再作决定

14、您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

5.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篇五

但任何地方都不会十全十美的。在我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上大家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发传单,可是传单的效果又有多大呢,我们很多人都会在马路的各个地方发传单。而很多人都会选择忽略他们,管自己走路,还有些人虽然接下了传单,但他们不会去看上面的内容,只是随手接过,一转身他们就随手把传扔单进了垃圾桶,甚至有些人还随手把传单扔在了地上,所以当我们发完传单后,可以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纸张。这些都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变得差了起来。也给了别人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

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其中的人好了,城市或者国家还会真正的繁荣富强,给他人美好舒适的感觉。人们的素质高了,就不会有人乱扔垃圾,那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会整洁,使大家都开心快乐。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的缺点,这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克服这些缺点,使我们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扔垃圾,那居住的地方就会越来越美丽。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社会实践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实践的主题内容,还能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他是我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重要的一步。使我们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以后正式步入社会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把握好这次机会。社会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3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而且在那里工作,最令我感到震撼心灵的是和大家一起卸货。在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大家站成一条传货线,即使再多的货物,都很快地从一楼传到二楼。其实,上面的内容,目的都是说明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在同一结构里,假如每个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在一起,那么它们发挥的作用就会大于其总和。这家商店每天坚持这种问候方式,其实是想让大家彼此增强认识,使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更有利提高干劲;而搬运货物这种工作线的合理的安排,其实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使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加大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我工作期间,我还了解到同一货物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销售量,这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而且,货物要坚持“先进先出”的摆放原则,货架上摆放的货物要时刻整齐。的确,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处在一种联系当中。商店里一般都是讲同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而将能销售量较大的商品放到显眼易见的地方,从而提高商店的营业额。而且值得我关注的是,那家商店总喜欢开展特价活动,经常保持将最新的货品更新到货架上,这又恰恰反映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以一种运动状态。保持一种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势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每天劳累工作后,我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出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真正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书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没错,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还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当时只是大学一年级,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受益良多,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响出了动听的乐声,使整段曲谱增添了活力;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路,但它却独显出美丽的风光,使整段道路增添了光彩;它虽然是我画中的一笔,但它却勾画出画像的轮廓,使整幅画显得清晰而富有美感!

6.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篇六

下载地址:点我下载/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二)参观天津博物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学院: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参观天津博物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银河广场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2004年由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而成。馆占地面积约47,000平方米,拥有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建筑外形似从湖面振翅欲飞的天鹅,线条流畅,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是天津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馆藏文物达20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邮票等传世文物和历史文献、地方民间工艺及天津地区出土文物等多个门类,其中尤以古代陶瓷器、书法、绘画、砚台、钱币以及中国近代历史文物、文献最为突出。此外,还藏有各种专业图书资料20余万册,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馆内拥有大型历史主题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大型文物主题陈列《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和瓷器、书法、绘画、砚台等一系列古代艺术品专题陈列,展现了天津厚重的历史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中华百年看天津》大型历史主题陈列采用三维空间的展示手法,通过对大量珍贵文物、文献与历史照片的集中展示,力求展现出一个真切、完整的天津。《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通过馆藏107件文物精品的展示,揭示了天津文物收藏的历史特点和深厚实力。此外,馆内一楼大厅为共享空间,观众可免费进入,并设有咖啡厅等休闲娱乐设施,体现了博物馆的人文关怀。特别是2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每年可承办几十个临时展览,使观众欣赏到更为丰富多彩的国内外文化艺术。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据介绍,天津博物馆是本市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的博物馆,也将是本市文物精品的大荟萃。馆中的主要展品将是来自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座博物馆中馆藏珍品的集合,共有青铜器、玉器、名人字画等珍贵文物数十万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些甚至是我国仅存、很少跟观众见面的珍品。馆内布局初步确定博物馆内的展厅将分为历史厅、珍品厅、玉器厅等众多部分,其中历史厅初步确定将着重展示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直到解放前这段时间内,发生在本市的众多历史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城市的变迁。珍品厅中将陈列国宝一级的馆藏文物,历史博物馆和

7.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篇七

伴随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作为技术活动中心环节的技术设计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和焦点。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设计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西方学者的思想,如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芬伯格工具化理论、STS,但马克思实践技术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基石性作用没有得到阐释。本文将从设计主体、设计目的、设计路径等多视角探讨马克思实践思想之于技术设计的基石性和转折性作用。

实践是马克思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基点和新哲学诞生的标志。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1]马克思的实践,既反对黑格尔强调精神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存在的物质、规律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又反对费尔巴哈忽视人的主体性而强调客观物质性。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的统一,蕴涵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成性关系。基于马克思的实践方法、实践思维方式,我们发现了技术设计的新视域。

2 技术设计主体:多层次性、异质性

技术实践是一种极复杂的运动过程,是各种“力”交错互动的向量总和与总倾向,掺入了复杂的世界外在关系网和人的自由本质与高度创造性的精神因素,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目的性的实现,也是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物化,“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2]是人对自然条件(自然界的条件和人的自然属性)的突破和超越,内涵人的价值选择;具有主动的被动性和被动的主动性,表现出双向内化和外化及主客体双向互动的倾向与动力。技术实践不能无视技术设计的人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仅仅把技术当作自然规律的应用和反映,这是旧唯物主义观点,毕竟“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3]也不能忽视技术的客观性、规律性,仅将技术作为纯粹的人或社会、文化的建构物。技术是规律性与目的性共建的产物,是技术主体的客体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客体的非对象化活动的辩证统一,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马克思实践技术思想由此改变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观点,将技术纳入实践主体与客体互动的分析框架中,以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比喻形成技术的各要素的关系。人是技术实践的主导者和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马克思的现实人,包括多阶层、多元的人,因而,技术设计主体也是多元的、多层次异质的,包括个体的多元性、组织的多层级性,包含了:直接技术设计者和间接技术设计者,科技政策制定者,科学知识创造者,技术使用者、消费者和受技术影响的相关人士及企业,科研院所,国家甚至跨国家的联合主体。从最初的专家、权威作为技术设计主体发展到技术利益相关者(技术产品相关的商业代表、技术使用者),直至允许普通公众、边缘群体参与技术设计过程。进而,技术发展动力是多层设计主体的合力,有时为设计者的思想、有时是间接参与者的需求和思想,更多的是多层设计主体通过技术对话,由技术设计者耦合各种思想,在价值观整体考究基础上形成的合力。

从技术实践的关系性看,技术实践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意味着技术研究从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和历史性思维的转变,意味着在主客体的互动及联系中研究技术。技术实践具有关系性,并且超越了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聚集点和表现。技术设计是各种因素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建构过程,是具有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技术设计主体除了实体人、组织外,还有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者直接影响技术发展趋向。技术设计主体也实现了由实体向实体与关系组合的转变,原有技术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的线性关系转化成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各种异质技术设计参与者形成交互式网络行为,形成了以“公众共同参与技术设计”或“协商对话设计机制”的模式。

基于实践的双向互动性,技术设计提倡开放式对话,包括专家之间、专家与消费者( 使用者)的互动等。实践技术观还把应用者或用户整合到设计中,并要求技术设计者真正理解他者意向进行技术设计,这种过程体现为社会建构过程。相关社会群体聚焦于技术设计而相互博弈,导致技术设计的不同方向。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地影响技术设计, 只有经过相关力量的博弈,技术设计的趋向才固定下来。技术实践的整体性使技术设计者多层次、多角度地用系统的整体观点考察技术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技术设计与技术应用后果的关联,以推进技术设计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达到政治、社会、制度、文化等的融合。这为不同的设计路径保持了可能的开放空间,并为参与者联合设计行为和交互学习准备了平台。技术实际应用中暴露的设计者造成的巨大缺陷又反馈给设计者,进而在新技术设计中完善。

3 技术设计路径:民主集中制

在马克思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无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技术发展的导向。群众的思想、观点、需求按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途径反映在技术设计中。技术设计要尊重设计专家的意见,更要听取群众建议,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的需求中来,迎合群众的需求。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不仅是抗战制胜的法宝,也是科技发展的法宝。重视民间发明家,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民众参与技术设计、技术决策,网络技术、绿色技术是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结果,为公众参与技术设计提供了实践经验。因此,技术设计的民主集中制是从民众的现实需求出发,总结提升群众的要求,整合到技术设计中。技术设计最终回归到群众中,服务于群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技术的最终标准。

技术设计贯彻群众路线经历了一个过程。1978年前群众路线没有体现在技术设计中,技术设计是“政治挂帅,专家设计、政府拍板、公众接受”的模式。随着民主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步遭到淘汰。倾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呼声和意见,提高设计水平,形成以公众利益、价值观念为主导(公众兼具演员、观众双重角色),以具有良好素养的公众型技术专家为主体、政策制定者为辅的互动制约的设计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设计模式正在形成,此时群众路线很好地体现在技术设计中。这种技术设计实现了技术发展、民主、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良性运行的综合考量。“发扬民主、鼓励争鸣、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不仅适用于技术决策的制定,也应适用于技术设计。

群众路线在技术设计中有两种体现,即群众直接进行的技术设计和间接参与即专家汲取群众需求形成设计理念。直接进行的技术设计在经验型技术设计占据主导的古代,如鲁班发明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现代仍有部分技术是直接参与的结果,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利申请量的65%来自民间科技研究者或非职务发明人。山西农民王衡于2004年以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发明的产品和技术已在国内上千项工程中得到应用。直接的技术发明者组织起来形成了以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为出发点的民间组织——中国发明协会无疑会促进技术知识的发展;间接方式是公众实践经验为技术设计提供了经验基础和来源。

4 技术设计指向:合力耦合趋向

技术实践把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主动的和被动的力量都纳入自己的结构和不断再生的活动中,导致被卷入因素的再生和转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动态系统。它既受客观存在的现实和科学规律的制约,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科学规律的应用或技术经验的运用),又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劳动的产物。“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Westrum也说,马克思“强调了技术不是独立的。技术是被社会设置包围的,他们被用来实现社会目的,他们形成社会生活的轮廓、座架,因为他们是人类活动中给予关系以结构的一部分。技术设计中存在的不仅仅是赞助者,还有技术设计者、应用者和所有者。技术具有方向性,具有特定的设计目的。马克思强调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5]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环境造就不同技术设计,任何给定技术秩序都是一个朝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潜在出发点,最终哪个方向胜出取决于塑造这种技术秩序的文化环境。

技术设计的目标和价值指向遵循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是多种力量耦合的结果。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到:“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左右,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6]可以看出,历史发展是造就历史的多种力量或因素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合力结果,历史上发生的一切,均可归为历史合力作用,并可用历史合力说明。技术发展方向可以归结为技术设计合力的作用,是多种力量耦合作用的结果,也可用多种力量的耦合加以说明。

技术设计的合力是一种整体合力,个人的思想、需求对技术设计的作用不是单独地、孤立地发挥的,而是所有人的思想、需求和客观的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条件及规律融合成总体力量对技术设计产生作用。技术设计动力系统的多种力量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技术设计者的意志、利益相关者(包括人及各种组织机构)的意志等,它们对技术设计的影响是在交互作用中融合为系统整体,从而发挥整体功能。这要求必须重视技术设计的各种力量及力量间的协调,从而使技术设计处于良性状态,发挥技术设计的最大功效。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待技术设计的各种因素和力量,重视各种动力因素的作用,既重视技术设计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条件,也重视内部因素如技术发展逻辑和科学规律。技术设计不仅受技术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制约,还有多层次设计主体合力作用的目的沉淀。技术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不仅由社会、文化、政治利益等促成,也是技术发展逻辑的结果,特定阶段的技术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因素与技术逻辑的结合。

基于技术发展的合力趋向思想,技术目的和作用在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加生产,以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和操作自主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技术要趋向生态化、民主化与人性化,因为参与社会主义技术设计的各因素中,公众力量强大并且具有主导权。

5 技术设计程式:惯性与创造性结合

马克思的实践超越了自在世界的预成性和封闭性,具有生成性、敞开性,是自然、人、社会之间开放的、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自然是社会化的人生存其中的自然,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兼备的处于具体历史活动中的具有主动性的人,社会是正在生成的历史性概念,自然、人、社会构成了生成性实践的生动画面。实践观由此实现了生成思维方式对预成思维方式的超越。以实践的生成思维方式研究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既是多种因素协同的生长变化,又是质性相对稳定的、有规律可寻的。技术设计因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和客观规律的变化而具有差异性;另一方面,任何社会历史情境、任何客观规律都有一定的稳定性。技术设计既是生成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既要看到技术设计的生成性,又要看到技术设计的稳定性。单纯强调前者,技术设计根本无法存在,也就没有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单纯强调后者,会忽视技术的创新性,就没有技术发展。可以通过对技术设计生成性的把握理解技术的创新性,通过对技术设计稳定性的把握理解技术的继承性。技术设计既表现为技术发展周期的逻辑性,也表现为对外在社会条件的依赖。技术设计与事物的未知性、开放程度及环境差异等因素正相关,是自然规律进步、社会结构变化与人的目的的协同变动。

另一方面,技术设计具有创造性和溢出性。技术设计是设计主体的创造活动,既有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也有人的目的和客观规律的物化,人的创造力把个人与他人、自然、社会连在一起,将自然的、社会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以及主动和被动力量全卷入技术设计实践和技术的不断创造活动中,并在各种客观要素及其限制性和可能性空间中加入目的性,各种技术要素、客体规律和客体间的联系在技术设计中发生客观的、历史的有序重组和创造。就技术设计目的而言,技术设计的结果——技术物大于技术设计的主观前提,即理论预测和主观期待;就技术设计的物质前提而言,技术设计结果——技术物是对它所面临的初始条件的重构,这使技术设计的始态与终态出现了非对称性、非等价性,造成了不可还原性和不可逆性。技术设计结果总是存在着既“溢出”主体的主观期待和理论阈值,又“溢出”客观前提的全新规定。在这个意义上,技术设计是“发明性”、创造性的[7],总会有新的技术物体出现。技术设计实践由此不仅造就了一个新技术世界,也使旧技术世界在新技术世界内部得以复制,技术设计与反馈后的技术设计又导致被卷入因素的再生和相互转化。技术设计是生成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技术设计并非时时刻刻处于新质创生中,作为产生新技术物的技术设计实践要么发生在社会变革期,要么发生在技术规律的变动期。常规发生的主要是非跃迁式的惯性运转,是内在于人类历史的、人类有意识地改变技术结构的创造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技术设计表现为创造新质技术物的变革行为和重复原有技术物的惯性行为。技术设计一般都是从构序的创造性转向特定格局的稳态运转,从建构性格局潜化为惯性的隐框架。

总之,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实践方法和实践思维方式为技术设计研究的转型提供了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技术设计主体、设计目的及设计路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技术设计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摘要:伴随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作为技术活动中心环节的技术设计成为研究的中心和焦点。基于马克思实践技术观,技术设计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主体呈多层次性、异质性;设计路径贯彻民主集中制;设计指向表现为合力耦合趋向;设计程式采取惯性与创造性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技术观,技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5]WESTRUM RON.Technologies and society:The shaping of peopleand things[M].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1:4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9

8.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61-02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

任何理论体系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演进的进程,由不完善到完善、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为科学的实践观必然历经了一个艰难的历程,由思想的最初萌芽到深刻的酝酿再到最后的形成完善,才建立起了马克思的实践观。

大学时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阶段,是从1835年10月到1841年3月,主要是理论批判时期。这一阶段马克思的思想波动是很大的,因为正处于成长的时期,是正常的表现。由于感到用康德与费希特的抽象的理性去衡量现实与实际的现实存在矛盾,转而研究黑格尔,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向现实本身中去寻求观念”。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第一次使用了“实践”的观念,他说:“当意志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里走出来,转而面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着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量……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它在本质上来衡量个别存在,从理念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1]74。可以看出,此时马克思把实践主要理解为理论批判活动,是理论上的实践。

《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酝酿阶段,是从1842年4月到1844年3月,主要是政治批判时期。这一阶段马克思走出了校园,开始接触社会,卷入了政治斗争。由于深刻认识到政治制度和社会现实,有着对旧制度不妥协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和维护下层民众物质利益的需要,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认识到仅仅有理论的批判是不够的,思想的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通过现实的手段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他开始怀疑黑格尔,与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发生冲突,开始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马克思此时完成了许多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理论批判和实际斗争的关系、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市民社会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在说明这些问题的同时,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布·鲍威尔的思想,与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向唯物主义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在理论批判和实际斗争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所以,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作同一件事情”[2]417-418。不难看出,马克思此时把理论批判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本身。他已经把实践理解为物质活动,而不是思想上的活动。在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和宗教解放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1]425。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人的实际的宗教观念不可能马上就消除。他也指出“既然你们不必完全和无条件地放弃犹太教,也可以在政治上获得解放,那就说明,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2]435。这只是国家政治需要摆脱宗教的影响,而人类解放本身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消灭私有制。在市民社会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国家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一种理想的,即必然的属于国家本质的划分。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的构成部分,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的存在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为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3]251这与黑格尔的观点是相反的,黑格尔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由现实的理念产生的。可以看出,马克思更加注重现实,而不仅仅提倡精神。马克思的实践观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的进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一书,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最终形成的过渡。这一阶段是从1844年4月到1845年2月,其间,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的创作,为更好地阐述《神圣家族》中的思想奠定了基础。这时马克思彻底与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神圣家族》一书主要就是对布·鲍威尔的批判。同时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过渡,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的时期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最终形成和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845年3月到1846年,此时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彻底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影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208-209。在《提纲》中马克思集中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6科学结论。他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2]54-56。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实践观存在缺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而且,不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出的一本批判性著作。书中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以及“真正社会主义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影响做出了彻底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确立,也使马克思的实践观成熟。马克思的实践观不同于以往的实践观,有自己的全新的观点。第一,马克思的实践观揭示了实践观的哲学本质,克服了以往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只是“抽象地”“唯心主义地”发展了实践主观“能动的方面”,他们不了解、“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的”[4]3实践。他们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不重视物质活动。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缺点在于“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54他们忽略了实践的能动意义,不重视主体的力量。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所犯的错误是在实践观上割裂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都是片面的。而马克思弥补了这一缺陷,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现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同以往的实践观划清界限,形成了马克思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性相结合的全新的实践观。第二,马克思的实践观重视人的作用,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抽象地靠“单纯的直观”感觉把人理解为“累”,理解为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而不把人理解为“现实的历史的人”[5]48。马克思则认为,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及“感性世界”,也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到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3]48-49可见,人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是实践的主体。

至此,马克思的实践观已经形成并完善,被称之为“科学的实践观”,并为后人借鉴发展。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马克思的实践观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发展,可见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阐明了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实践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马克思克服了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缺陷,以其辩证的精神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问题,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实践观作为马克思的主要观点之一,必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主席著有《实践论》,是他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马克思的实践观写成的,对当时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也深受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国情他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观,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地位。总之,马克思的实践观值得借鉴,我们应以此为基础,正确把握新阶段的新情况,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的指导下取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聂世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探[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9-5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姚顺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3-100.

[7]朱书刚.试论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的形成及当代意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49-55.

[8]舒心心,包桂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7-58.

[9]舒英.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30-34.

[10]莫尔高.从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看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特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3.

[11]朱清如.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及其意义[J].科技咨询导报,2007,(20):181.

[12]庞仁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理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67-70.

上一篇:电杆基础与拉线下一篇: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