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2024-06-18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8篇)

1.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一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要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为本――“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乡下人家》的一自然段。谁可以把这一段话读通?

生:(纷纷举手)我可以。

师:不要吹牛,读通的要求是不能出错,我给一点时间,大家再试一遍,确实有把握了,再举手。

(这是第一读,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课文读通,让学生自由读,实际是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入状态。)

片段二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读。

生:(争先恐后)我来读。

师:但我有一个条件,读书的同学必须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答对了才能读。(有学生把手放下了)看来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对举手的学生1),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我要请三个学生来读这一段话?

生1:因为这一段有三句话。

师:恭喜你抓住了机会!这应该感谢你的自信。

(这是第二读,整体感受段落结构,并检查初读的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片段三

师:这么美的文字,老师也想读。(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生2:老师读得很美!我好象看到了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

师:是的,因为我的语气比较舒缓。

生3:我好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棚下。

师: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作者,我就站在瓜棚下呢。下面,请你们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试着用舒缓的语气读一读。

(这是第三读,用范读引路,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田园,感受读的美好,并在比较中感悟读的要领。)

片段四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句,想一想,你想向大家传递什么?

生4:“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5:我感觉那“绿绿的叶”很柔嫩。

师:是的,因为她把这里读得很舒缓。(对生4)你还能读出什么感觉?你觉得瓜架上的瓜多还是少?

生4:多。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

生4:……(把“一个个”读得突出了)

(这是第四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点拨性的读,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中提升读的品位。)

片段五

师:刚才,我们分三个部分读出了作者对屋前瓜架的喜爱,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把它们连起来读,一定会更加美好!还想读吗?

生:想!

师:好,请跟着音乐读。(老师起头,学生自然跟上……)

(这是第五读,是回归整体的读,从初读到这里是一个轮回。到这里,读的意境升华了,读的兴趣高涨了。)

五个层次的读,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思想。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每一次读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与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增强对文章的感性认识,通过朗读感知语言,包括语音、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地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伴其间,工具性和人文性浑然天成。这样的教学,让我想起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什么是语文的`问题?感悟、积累、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也。什么是语文的手段?那就是读!

二、授人以渔――“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师:(指名读第一句)请你在这句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生1:攀――爬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

生2: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师:是的,你读一读,看两个词可不可以交换位置使用?

生2:(默读)我觉得交换了不好。屋檐用“爬”很合适,而瓜架用“攀”更加生动了。

师:我也觉得这样用是最好的,可见,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用了心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注意读出作者的用心。

生:“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师:(读)轻轻地闭上眼睛,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绿绿的瓜藤在瓜架上攀援。

生4:我感受到了春天乡下的勃勃生机。

师:多好!我们把书背过来。

生:(教师起头,把学生自然带入背诵中)……

一个“攀”字把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瓜藤的轻盈灵动概括得精妙绝伦,又让孩子们的想象驰骋得无拘无束。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深挖并散开,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有效性不言而喻。四年级下册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但一节课的容量有限,方法的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训练点,以点带面。这个“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例子”用好了,便可“授人以渔”。有了方法,举一反三何难?

三、读写结合――教学生“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

师:(指名读第三句话)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1:这里用了对比。

师:为什么要这样比?

生2:要突出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的美。

师:城里高楼门前的旗杆和石狮子就不美吗?

生3:因为那是人工雕饰的,没有乡下人家的瓜架那种自然的美。

师:可我觉得,旗杆和石狮子也有一种庄严肃穆的美,你能说它们不美吗?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好,叫“青菜萝卜……”

生:各有所好。

师:对,有很多的喜欢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作者喜欢乡下的景物,或许是因为某种独特的经历,形成了这种偏爱。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样的对比的表达?

生4:“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学生读得平淡了)你一定不是那个乡下的孩子。谁再来读?

生5:……(把“可爱多了”读得很夸张)

师:对,就是这样,你读出了一种偏爱,读出了一种个性的喜欢,这就是对比写作的方法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我很奇怪,对于作者如此偏激的表达,我们怎么会没有反感?

生6:因为乡下人家的景色确实很美。

师:是的,因为有前面对瓜架的具体描述,我们才能自然地接受作者这样的表达。试想一下,如果“可爱多了!”这样的句子不是在段落的结尾,而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你觉得怎样?

生:那就不可信了。

师:是啊,就像我们的作文中出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非常美,美极了……”这些感叹,因为缺少具体的描述,所以显得不实在,不可信。

阅读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悟把握别人写文章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表达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遗漏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读写结合”也是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一直认为能力的提高不是“教”,而是“悟”,如果一定要有习作课,一定要说“教”,那么,就教孩子喜欢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他们“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

2.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二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语文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景象。而与此同时, 一些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教师们的面前:面对着纷至沓来的教学流派,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坚守怎样的基本行为标准?怎样既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 又能针对差异, 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类课文的教学怎样既体现语文教学的共性, 又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学层面最基础、最具体的问题如何与新课程理念进行对接……上述问题, 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一、调查分析

我们以县 (市、区) 为单位, 了解、征集到了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疑难问题34个。其中, 关于“有效教学”的疑难问题13个, 占所有疑难问题的38%。这些疑难问题如下表所列:

从表中可以看出, 怎样实施“有效教学”引起了三分之一以上教师的关注, 这反映了教师们既认识到了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又希望就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得到帮助;其二, 关于有效教学的疑难问题涉及的范围广, 有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也有关注了不同学段、不同学习项目的, 这说明对于有效教学, 在不同的教学视野中, 教师们都有自己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疑难问题;其三, 教师们对有效教学的追求, 是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年段,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们都有特征比较明显的问题。

对于这些产生于教学实践的问题, 我们解决的方法是确定重点, 立足课堂, 分步解决, 即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实例研究来分析、解决问题。因为基于课堂的研究对教师来说是最直观、受益面最大的, 这也是我们把“课例研究”当做解决问题重要途径之一的原因。

二、课例研究

通过对课例进行研究, 我们希望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实施有效教学需要关注哪些教学策略?

基于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 我们首先选择研究的是阅读教学课例。所选的文体有故事、说明文、诗歌、童话, 在课型上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各种文体的课文又分别选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下表) :

这些有效教学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让学生兴趣盎然, 主动地进行学习。读故事、赏诗句、说童话、品茶艺不仅让语文学习充满了乐趣, 更重要的是把特定的语文学习任务蕴含其中, 如理解、积累、欣赏、讲述、说明等。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让词语“开花”、让朗读“传情”、让段落“立根”、让思维“长翅”、让活动“添翼”等活动, 《说茶》一课中的“嵌入式练习”设计, 《七律·长征》一课中的诵读欣赏环节,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化解了学习的难度, 给了学生个体的活动空间, 延伸了学习内容和情境,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进行学习,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二是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中进行的。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 教师与学生关于用上“细长的葫芦藤”“碧绿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来“说一说”小葫芦的生长过程, 指向了“积累”“运用”语言的目标导向;而《说茶》一课中关于“介绍茶叶的品种”“说明品茶的方法”的互动, 体现了对说明方法和顺序的强调, 区分了记叙文教学与说明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小木偶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 “阅读与想象结合、概括与表达结合”策略与与之相呼应的“简洁地说”“具体生动地说”的教学设计, 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内容和方式。这些交流, 体现了教师的目标意识, 反映了教师对动态教学过程的关注,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教师能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

3.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型;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探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内涵

现今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将组织学习理论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得以实践操作的具体体现。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本质上讲,它并非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静态模式,同时在操作程序上更不固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予以充分体现,简单来讲就是学习过程和相应的学习内容两者之间属于同步开展,教师对学生予以一定的点拨,学生在此基础上接受并有效掌握新的语文知识,进而将学习能力予以提升的一种动态形式。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旨在利用系统思考并进行自我超越的同时将学生心智模式予以改善,最终促进学生形成较强主动学习能力并拥有创造性。

二、探析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特征

(一)灵活性特征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具备内在的灵活性,而该种灵活性主要是体现在授课环境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两方面上。语文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而要想将语文这门课程教好,教师课堂讲授以及备课都需要具备较高能力。简单来讲课堂讲授并非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加需要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予以良好培养。而在现今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多元化素材对学生展开多媒体相关语文教学,更可以依据课本内容需求将上课地点进行自由更换。

(二)生动性特征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具备灵活性,而且还具备了生动性。而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本质上讲,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引领并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之后教师予以一定点拨并良好总结的实际学习过程。而建立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则将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死板课堂予以了改变,整个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具备了积极性以及相应的主动性[1]。最终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动手实践以及学习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探析小学阶段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在识字课以及习作课中的应用

(一)应用在识字课

将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实际应用在识字课中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其一,寓教于乐开展识字课。通常来讲识字可以说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基础。而识字课对于小学生后续获取更多语文知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加减识字以及编儿歌或者编字谜等多样化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识字方式选择,同时更能够引起小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兴趣。鼓励小学生不断从同伴相关学习经验中实现识字量的提高和自我超越。具体来讲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风”这个字的时候就可以将其改变成儿歌,如“花儿见它摇摇头,草儿见它摆摆手”而小学生就会对这个字充满了学习兴趣,在老师儿歌的引导之下开动脑筋最终学会“风”字。

其二,纠错式开展识字课。在小学阶段中的语文课程中汉字本身具备较强的相似性,或者是读音相似又或者是字形相似,更有汉字有多个读音,而在该种背景之下小学生往往在学习的时候较为容易出现读写错误[2]。而这对该种状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识字课中对较为容易混淆的汉字提前进行归类以及总结,利用课堂教学将形声字以及形近字和相应的多音字予以区分,同时指导小学生对这些相似汉字举一反三。此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展课堂汉字拼写比赛,进而在汉字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并巩固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应用在习作课

小学阶段中开展习作课能够促进小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良好利用。而习作课更是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展现。可以说习作素材源于生活更能够将小学生实际生活予以反映,而学习型新型教学则强调了习作课需要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并且将每一个习作课教学环节予以整合将其构建成一个完整系统。现今小学阶段习作课主要是记叙写法,教师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对自身周边的生活变化予以关注,可以描写春天繁花盛开,也可以描写秋天枫叶成林等等,在积攒了较多的生活素材以及写作经验的时候,教师再拟定特定习作题目,而这个时候的习作则相较于小学生一开始撰写的习作在内容上更加拔高[3]。教师对拟定的特定题目予以一定的点拨,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以及以往写作素材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自身的自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是我国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客观产物,而且也是现今小学阶段语文课程良好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教学以及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将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识字课以及习作课更能够促进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赤子(中旬),2013(8).

[2]刘军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周刊,2015(9).

[3]石月兰.创建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3).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篇四

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

孔令国

邮编:526344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设疑导入法。

疑是提出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可这样导入: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找找答案。这种导入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创设出了探求知识的情境。

二、复习旧知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已经学过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旧知识,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例如,在教学《梅花魂》时可这样导入:你能背诵我们已学过的赞美梅花的诗吗?我们知道的梅花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梅花魂》。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紧密地联系了新授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这种方法更可广泛地用于第二课时的教学。

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我引导他们搞了个五分钟的赛诗会,学生情绪高涨,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再导入新诗的学习,学生无不跃跃欲试。

学习新知往往离不开旧知。语文教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虽不如数学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么紧密,那么明显,但是它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用心我们就会发现教材之间的联系很多:有的题材相同,有的结构相仿,有的主题相同或相近,有的作者相同等。导入新课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趣味导入法。趣味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

(一)故事导入。

教师运用一些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甚至自己编写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既可引起学生注意,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教师可讲述汉苏武牧羊的故事来导入。

(二)音乐导入。

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掌声》时,可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掌声想起来的心情怎样?再导入新课。

(三)猜谜导入。

小学生特别喜爱猜谜语游戏,教师可把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编成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画风》时可这样导入:小朋友们,老师让同学们猜一谜语,看谁猜得快?云见它让路,花儿见它低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猜完谜后再导入新课。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激情的语言、精美的彩图、录像、多媒体课件来导入,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情境中。

(一)背景介绍导入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于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如《月光曲》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一百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情景导入 所谓创设情景导入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它又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激情渲染导入法 2.悬问设置导入法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可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早9:5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亿万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中,当时,江青反革命集团不许人民悼念总理,但1月11日,总理遗体火化时,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满了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长安街送总理实况录像。

1、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就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祖国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现在我们一同来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2、激情渲染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32年前的事情,你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候,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悬问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课文《惊弓之鸟》的导入: 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 生:用箭射,用枪打„„

师:你们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的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悬念式开头是指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设疑布阵,引起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如导入《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教师先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善于变化的神技,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告诉学生孙悟空拔一把毫毛变一群的神话在今天已变成了现实,那就是神奇的——克隆。那么并非神话的高科技“克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悬念一下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喜欢孙悟空,现在孙悟空的多变竟与克隆勾连起来,谁不想循此追索下去,探究克隆的方方面面呢?

设疑式导入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或者制造悬念,或者制造一个美好的“圈套”,或者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或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它既可以是教师的课前的精心设问,也可以是学生面对课题质疑。

4、演示法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后知识联系法

“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过渡要自然连贯,既起到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为新课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作用;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导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册《古诗三首》都是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春晓》、《咏柳》等古诗,有的学生还一口气把这几首诗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6、音乐感染法

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5.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五

(2)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述形式。记叙文常见的形式是:文章记叙了……,赞扬(说明)了……精神(道理)。童话、寓言故事常用的形式是:文章通过……故事,告诉(说明)了……道理。写景、状物常见的形式是:文章描写(描述)了……景物(物品),表达了作者……感情。

(3)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即上文中“……”中的词语。

(4)掌握常用的抓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分析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如《伟大的友谊》,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伟大的友谊”。第二,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好和结尾往往和中心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开头总领全文,揭示中心思想,如《詹天佑》,开篇就点明中心思想:“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开头点明中心思想常见于采用倒叙写法的文章。有的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思想。这是常见的点明中心思想的方法。如《登山》,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列宁说的话就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第三,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这是最主要的方法。如《心愿》,文中有许多句子就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她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快变成中国迷了。”“是那些不会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做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赶花》一课中的句子“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是艰辛而又这样充满诗情画意!”“干咱们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这些关键的句子的含义,就能较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6.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六

【摘 要】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赞赏;期待;幽默;积极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进行激励性的评价,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一、赞赏的激励式评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赏识教育是一种真爱教育,是对孩子无条件看得起的教育,在赏识教育的教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闪亮的星星。老师要具备赏识的眼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这种“爱的教育”中得到鼓励和自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尽量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时,有个分角色表演的小练习,同学们的兴致很高,都想上台。我请了几个同学上去,其中有个叫王佳的学生,他说话吐字有点不清楚,学习成绩差,所以有点自卑。但我知道,他在表演方面有点天赋。果然不出所料,在台上,他把渔夫的懦弱神态和因害怕老太婆而断断续续的语言表演得惟妙惟肖,教室里不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表演结束,我对他说:“看着你的表演,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善良的渔夫。”王佳兴奋得小脸泛着红光,此时,他早已把自己的缺陷忘在脑后了。此后,只要有分角色表演的机会,他都很积极,现在他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的激励性评价,点燃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的确,成长需要激励,适时适度的激励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真不简单,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自身的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二、真诚的期待式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真诚地期待他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发言声音小了,我就对他说:“你的声音就像百灵鸟一样悦耳,说话的声音能不能再大一些,让全班的同学都听见,相信你一定行!”有的学生由于胆小或激动,老师一叫他,他竟把要说的话忘了,我就对他说:“别慌,等会儿想好了再说,好吗?”对待学习稍有起色的学生,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的更好。”对作业书写不认真的学生,我说:“你的本子保护得真好,如果字写得再漂亮点那就更好了。”

真诚的期待式评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又能诚恳地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有趣的幽默式评价,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课堂上,因为紧张,学生也许会词不达意,也许会一时语塞。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巧妙使用幽默试激励性语言,运用巧妙幽默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既能不伤害发言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能避免课堂出现冷场。

如学习《鲸》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鲸的生活习性。学生们踊跃的举手发言,有个学生可能是太紧张了,竟说:“鲸生活在陆地上。”这个错误的回答,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学生马上认识到自己说错了,羞红了脸,尴尬地站在那里。我没有立即否定他,灵机一动,微笑着示意同学安静下来,说:“他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我又转向那个同学,说,“老师知道你还要说下一句——‘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么现在鲸生活在什么地方,请你把话说完。”为师者一句机智而幽默的语言评价,巧妙的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避免了学生出洋相。

四、积极的情绪评价,可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教师的积极情绪评价,是一种唾手可得而又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了同桌,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信任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

积极的情绪评价,点燃着孩子的创新火花,使学生尝到学习的愉快,产生向上的动力。不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怜惜你真诚的爱,孩子们会悄悄地走近老师,走进课堂,走向知识的新境界。

7.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篇七

那么, 如何达成略读课文简约、高效的目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准略读课文中的切入点, 抓点推面、彰显精彩。

一、抓言语, 材料重组融体验

略读课文中, 有些常识性课文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但语言风格比较鲜明突出。而有些说理性课文, 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两类课文, 教师常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且由于学生角色思维模式的定势, 使得他们在学习时多把自己置于文外, 导致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 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为此, 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显性或隐性的语言进行思维角色的转换, 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并使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内涵, 由“旁观者”变为“体验者”, 使问题迎刃而解。

如《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与精读课文《鲸》写法不同。课堂上, 教师一般都会引领学生带着“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等问题进行自主阅读。通过比较阅读, 探究两篇说明文不同的写法, 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这样前引后导,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只是, 考虑到这是篇略读课文, 而且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对于松鼠常识的概括易如反掌, 不宜花大力气进行具体的汇报。我尝试着通过预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始就进行反馈。这样基于学生预习反馈基础上的教学, 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更重要的是, 教学的着力点马上就可放在学习语言表达上: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角度, 分组介绍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这种角色体验活动, 将言语材料进行重组, 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感悟, 让积累与运用浑然一体。

又如《顶碗少年》是“感悟生活, 获得人生启示”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阅读理解难度不大。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把侧重点放在“惊心动魄”这一词的内涵上。但如果教学仅停留于此, 浅尝辄止, 是不足以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思辨中“沉浸”文本, 可首先聚焦“惊心动魄”一词, 在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正面”和“侧面”的“惊心动魄”后, 置身场中切身体验———如果你就是其中的观众之一, 你可能会有哪些反应;随后聚焦“拼搏”一词, 随机呈现描写少年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 让学生转换角色, 自主发现少年内心的变化 (自信———沮丧———再度振作) , 并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说说当时顶碗少年的心理感受。在学生经历了足够多的切身体验后, 再以“顶碗少年”的身份描写这次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这是将顶碗少年“拼搏”心理历程的零碎信息进行整合呈现的读写结合练习。这样教学, 既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感悟课文内涵, 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二、抓语句, 言意融通促提升

有些略读课文, 情感性很强。这类课文教师常常会强调情意的体悟, 而忽视相应的语言训练, 这是语文教师的大忌。从学生方面来说, 他们对课文情意会有所感悟, 但可能不够细腻, 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口引导他们进入语境、激活体验, 提升语言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因而, 在教学中, 宜抓住提纲挈领的关键语句进行读写训练,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 同时使整个教学更加有序、紧凑、有效。

如《桂花雨》一文,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从“桂花香”和“摇花乐”这两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体悟情感, 但这样的教学常常会因着眼于“情感”而忽略了“语言”品读、语感培养。因而, 合理取舍教材, 做到略中求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紧扣“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让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重点品读“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和“摇呀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这两处语言, 并以一道填空题回顾全文: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这样的处理, 把前面的内容重新作了消化、吸收、重组, 学生在拓展运用文本语言的同时, 体会到作者对童年、家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既激发了情感, 又提升了语用能力。

又如诗歌《最后一分钟》的教学, 由于对诗歌文体特点的忽视, 又缺乏对诗歌特殊语言的准确定位,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重串讲分析, 轻学生的自读感悟, 导致学生对诗歌产生厌倦感。其实, 诗歌的教学应以“情”为主线, 以“想象”为基点,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感悟, 激发联想, 潜移默化地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在这一点上, 倪静川老师的教学值得借鉴。她先引领学生找出“欢腾一寂静”“痛苦一欢乐”“午夜一清晨”这三组词语所在的三句诗句, 让学生自主提问, 从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接着,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欢腾与寂静”这一诗句引导学生想象:从诗中,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欢腾的画面?又看到了哪些寂静的画面?然后, 让学生欣赏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并进行仿句训练:在你的眼里, 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呢?是绽放的礼花?是欢庆的锣鼓?用诗的语言说一说。这样的教学, 效果极佳。

可见, 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立足于学习方法的引领, 抓住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 紧扣关键句帮助学生入诗融情, 必能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想象的火花。同时, 开展诵读、仿句训练等切实可行的言语实践, 又能让学生发现和领悟诗歌的言语秘妙, 品味诗歌的浓浓情感, 提升学生品读诗歌语言的能力。

除了蕴含情感的关键语句, 教材中独具个性的语言、句式也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 抓住这些语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慈母情深》中有一段很有特色的描写:“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教学时很多老师都会抓这个句式进行理解感悟, 或进行句式比较, 或引导学生想象, 感受复沓句式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教学就此止步。其实, 如果在此基础上能继续以这个句式引领全篇,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带给自己震撼和感动的其他语句, 用上“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来表达, 这样的言语实践, 将着力点放在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上, 既有情感的体验, 又有语言训练的实施;既整合了文本的语言信息, 又深化了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练笔、研读水乳交融, 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同时使教学过程更简约, 达到了“略”而不“浅”的目的, 事半而功倍。

三、抓段落, 潜心会文深拓展

有些略读课文, 它的段落结构形式不尽相同, 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这类与众不同的特点, 当然值得我们细细琢磨、精心梳理、有效利用。以此为切入口来展开教学实践, 能将学生“只能理解感悟的文本语言”转换为“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积极语言”, 以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 不断夯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的基础。

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色彩丰富、生机盎然的园子和作者在园中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教学本文时, 教师一般都会引领学生借助学习提示学习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情境让作者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怎样?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在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就放在找句子, 品味语言, 交流体会上。如此细细地教, 重内容分析, 少自主体验, 实效不大。但是, 如果能选取语言比较有特色的段落引领全篇, 教学会简单、扎实而高效。笔者曾进行过这样的探究和尝试:

出示“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这段话,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段话的特别之处———反复的结构;随后找出这篇课文中具有相同结构的段落, 再次感受作者的心情;最后仿照课文写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写法, 来直接写一写“我”在园子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样以点带面, 读写互动, 从植物描写迁移到人物描写, 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言语风格的营养后进行外化表达, 促进了言语能力的发展。

又如《假如没有灰尘》一文第4~6自然段详细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先写特点, 再写作用, 结尾都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加以总结。教学本课时, 教师都会让学生借助表格自学, 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并体会说明方法。其实, 如果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段式结构并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会更有效:先让学生自主发现写法上的共同点, 在学生掌握了段落结构及表达层次后, 提供一些文字材料, 如鸟粪、电视、网络、一次性餐盒等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 以“假如没有”为题进行段式仿写, 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用笔思维”, 融会文意, 模仿语言, 又有创造, 最大可能地亲近了语言文字。

抓住略读课文中富有特点的段落作为切入口, 引领学生适当拓展, 在读中促写, 在写中悟读, 学以致用,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使略读课文教学简约、务实、高效。

四、抓空白, 情动辞发激想象

对于一些写人记事为主的略读课文, 教师往往都会把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对文本语言文字的体会与感悟上, 忽略了文本的“空白点”, 这样的教学重感悟轻言语实践, 不能较好地实现略读课文“简约而深刻”的教学目的。其实, 这些文本中留有的“空白”之处, 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学这类课文, 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巧妙利用这些空白点, 让学生根植于文本, 想象于书外,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纵深思维, 激发情感和想象, 一举两得。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 对岸英遗体归葬何处的艰难的抉择过程, 体现了毛主席当时极度复杂的心情。文章结尾精心留下的耐人寻味的空白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 同时又是教学本课的最佳切入点。我们可在学生通过自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文本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毛主席“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和“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一句, 引导学生围绕主席“常人情怀, 伟人胸怀”的主旨, 想象主席写批示时的神态、动作、心理并练笔:整整一个晚上, 毛主席又是经过了怎样的煎熬, 最终作出伟大的抉择的呢?这样依托课文情境, 找准训练点, 激发想象、放飞想象, 文中的这一空白点便会丰满鲜活起来,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训练, 课堂教学也势必充满活力。

又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 脉络清晰, 语言朴素却包含深情, 学生都能从文本语言中受到感染。但如果能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结尾的“空白处”引导想象:“苏珊去世前, 给汤米留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汤米,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在写下这句话之时, 苏珊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的训练充实了文本的内容, 使“情”“文”一体, 和谐共生。

另外, 像《毛主席在花山》《学会看病》《与象共舞》等或给插图配白, 或抓心理活动描写扩展课文情节, 或扣课题想象, 融合了学生品读课文的感悟, 诱发了学生对现实情境的“再造”, 学生收获的将是更灵动的思想和更丰富的表达。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略读课文亦然。文本不同、风格各异, 教学的切入点也应不同。而且略读课文不能贪多求全, 胡子眉毛一把抓, 而是要巧妙地抓住与精读课文相呼应的一两个点,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运用, 去实践, 以点推面, 使课堂更简约高效, 让略读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励汾水主编.实施有效的教学[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10.

[2]朱丹蓉.触摸“拼搏”背后的心理历程[J].小学语文教师, 2010 (1) .

8.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例析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散文,有“温柔的春雨姑娘”,弹奏出春雨“乐曲”;有“慈爱的竹妈妈”,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穿着竹妈妈给他的一件件衣服;有“大嗓门的雷公公”,敲响大鼓的春雷声音。课文从笋芽儿出发,引出春雨姑娘的“引发力”、竹妈妈的“束缚力”、笋芽儿自己的“奋发力”,形象生动地描写,有声有色地叙述笋芽儿成长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笋芽儿的自豪,感悟笋芽儿的奋发。

一、激趣导入

提问:同学们,大家见过笋芽吗?(多媒体展示笋芽图片,板书:笋芽儿)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竹子和笋芽的关系吗?

导入课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开了,草绿了,笋芽儿也开始探头出来,想要看一看大地回春,看一看美丽世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呈现笋芽儿图片,让学生了解竹子和笋芽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预习习惯。)

二、整体感知

提问:通过朗读课文,大家明白了什么?(展示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春雨呼唤,笋芽儿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儿往上钻;竹妈妈穿衣服,笋芽儿钻出地面。在大家的关怀下,笋芽儿逐渐成长,长成健壮的竹子。

板书: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

三、精读感悟

(一)课文一二段

春雨呼唤笋芽儿:朗读课文一二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课文中沙沙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下雨的声音。春雨姑娘奏响春天乐曲,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春雨姑娘的“话”,沙沙沙,读出春雨呼唤的低声语气。

(设计意图:展开学生联想,发挥学生想象力,有效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意思和感情。)

3.演一演,学习第二段内容。

让一位同学当笋芽儿,演一演,当春雨姑娘呼唤时,从沉睡中慢慢醒来,然后四周一片漆黑,原来自己还没有钻出地面。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课文内容“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文内容学习,尤其能加深学生对“沉睡”“漆黑”的理解)

(二)课文三四段

雷公公唤醒笋芽儿:朗读课文三四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春雷的声音。雷公公在敲响大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雷公公的“话”,轰隆隆,读出春雷声音的粗重。

(设计意图:这一段课文和前段春雷姑娘的写法相似,笔者采用“放”的教学方式,以读代讲,同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

(三)课文五段

竹妈妈看到笋芽儿钻出地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笋芽儿“穿”衣服,让学生朗读,读出竹妈妈的“语气”和“呼唤”。

笋芽儿终于在春雨姑娘呼唤、雷公公呼唤、竹妈妈关怀下,钻出地面。

(四)课文六段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教师提问: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展开大家的想象力,看笋芽儿还看到什么?让学生读出课文中的美好,读出“语气”。

教师为学生展示笋芽儿图片,笋芽儿会说:美丽的世界,美好的春光,多么明亮,我要快快长大!

让学生体会笋芽儿的高兴,带着情感朗读第六段。

(五)课文七段

让学生读一读,感悟课文,展开想象。

教师:大家朗读课文一二句,有什么感觉吗?

学生:幸福、温暖。

教师:再读一读,感受幸福、温暖的感觉。出示第七段内容,让学生朗读,感受笋芽儿在大家的关怀下,慢慢长大的自豪语气。

全篇通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可以明白什么?

学生:课文中通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感悟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我们用心观察,从美好春天季节发现美好事物。

(设计意图:在课文学习中,重点精讲段落方法,以读代讲相对简单的段落,在教学中结合读和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本文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精神,从课文中汲取力量,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本次教学设计从笋芽儿被呼唤,到笋芽儿慢慢钻出地面,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撷英[J].学苑教育,2016(1):43.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下一篇:扶贫济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