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案例

2024-09-06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案例(共9篇)

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案例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2.举例说出细胞中无机分子的功能。

3.通过“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积极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文信息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4.通过利用网络或期刊等媒体收集细胞中某些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的继续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搜集生物学信息的方法。

5.通过学习细胞中原子和分子组成,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认同生命的物质性。6.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地壳的组成元素比较,认识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教学重点/难点

1.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2.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苏教版,必修1,生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一个蝌蚪的过程教师结合上述情境指出,蝌蚪和绝大多数生物一样,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之所以能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与细胞的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首先从组成细胞中的元素开始。推进新课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板书)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呈现农民在玉米田间劳动情景。

师:人和玉米分别含有哪些元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人和玉米所含物质、生长所需营养等角度去分析判断)。生甲:人和玉米都含有H、O,因为两者都含有水。生乙:都含有C、O,因为两者都进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生丙:都含有N,因为玉米生长需消耗大量尿素等化肥,人吃玉米。„„

(教师应注意组织好学生讨论,科学合理的说法都应积极肯定)

师: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和玉米是由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出示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的对比表投影片)

师:从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的对比表可得到什么结论? 生:(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

(2)在相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师: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组成中,实际上除了表中所列9种元素外,还有Si、Cl、Al、Fe、Na、Zn„„据统计,在生物体细胞内至少可以找到62种元素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种(出示地壳和生物细胞元素组成比较表)。师:从地壳和生物细胞元素组成比较表中可以说明什么?

生: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表2-1一项关于“硒与克山病相关性”研究的记录表。师: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疼痛特征的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首先发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克山病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经过几代人大量研究,目前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到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及生物病因两大方面。

师:(1)从表中可得到什么结论?(2)硒在无机自然界是否存在?

生:(1)表中数据说明人体缺硒与克山病有明显关系。(2)硒是无机自然界中所含有的一种化学元素。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教师提出阅读提纲:

(1)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占多少?

(2)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3)水和无机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什么生理功能? 学生阅读教材P9~P10思考、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

(1)水分占细胞总质量的60%~90%,无机盐约占细胞总质量的1.5%。(2)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3)水的生理功能有:水是良好溶剂,运输作用,参与细胞内代谢作用,提供生化反应环境,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无机盐的作用:细胞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各种生命活动。课堂小结 提出讨论问题:

(1)水黾为什么没有下沉?(2)水面张力如何产生?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

(1)水黾依靠水面张力而在水面自由运动不下沉。(2)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水面张力增强。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演示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的过程。师:举例说明生物体因哪种无机盐过多或缺少而产生什么病症? 生甲:缺钙引起抽搐、软骨病。生乙: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生丙: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生丁: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

课堂小结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在考试中要求较低,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讨论、分析、总结为主,教师加以引导。

课后习题

1.合成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分子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A.铁盐

B.磷酸盐 C.钙盐

D.硫酸盐 解析:两者均含有磷酸盐。答案:B 2.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化学元素

B.化合物 C.水

D.蛋白质 解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必须有大量的物质来供给,这些物质包含广泛,需各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才能满足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答案:B 3.下列属于结合水的是()A.血液中的水 B.细胞液中的水 C.干细胞种子中的水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

解析:只有C中的水不具有流动性,其余3个均具有流动性特点。答案:C 4.抽搐是由于肌肉收缩造成的,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无机盐是()A.钙盐

B.铁盐 C.锌盐

D.铜盐 解析:肌肉抽搐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过高,从而引起抽搐。答案:A 5.占原生质总量95%的元素是()A.C、H、O、N、P、S、K、Na、Cl、Fe、Ca、Mg B.Cu、Co、I、Mn C.C、H、O、N、P D.C、H、O、N、P、S 解析: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H、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共占原生质总量的97%。答案:D 6.下列元素中属于生物体所必需的是()A.C、N

B.Mg C.Fe

D.以上三项都是

解析: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其中C、N、Mg为大量元素,Fe属于微量元素。答案:D 7.生物体内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有()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Fe

D.Mg、Mn、Cu、Mo 解析: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Cu、Mo、Cl、Ni。答案:C 8.对生物大分子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是()

A.C

B.H

C.O

D.N 解析:碳元素是组成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元素。答案:A 9.下列不是生物体大量元素的是()

A.C

B.N

C.Mg

D.Cu 解析: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答案:D

板书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二、细胞中的无机分子

2.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案例 篇二

关键词:初中化学,活动单导学,分子和原子,常态化,务实高效

一、背景介绍

课改十余年,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强。教学中注重情境设计和联系生活实际, 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等。课程改革催生了各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最早在我市的高中化学学科试点实施, 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乡镇初中, 规模不大, 生源不佳。自“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推广以来, 全校教师积极参加“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研讨课的观摩学习, 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 实施一年后, 我校的化学中考成绩一跃处于全市前列。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化学学科示范课的设计、听课、点评和录制的全过程, 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现将《分子和原子》这节课呈现出来, 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二、实例分析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上册) 》, 课题是第四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一) 设计思想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活动单”的设计, 虽然市教研室已经组织精英、骨干研制了配套的“活动单”下发到每个学校, 但我们对下发的“活动单”态度是把它作为依据但不拘泥于它。备课时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使用, 增减一些活动或重新设计符合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的“活动单”。“活动单”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目标、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对照课程标准, 我们首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分子、原子等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知道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过程与方法:1.能在活动单指导下与他人合作实验, 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2.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 运用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因篇幅有限, 目前我们印发给学生的活动单上仅显示精简概括的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了解分子的特性, 学习运用分子观点解释日常现象;3.知道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基于以上目标, 我们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主版块:感受分子、原子的存在, 了解分子的性质;知道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每个版块下又精心设计了若干个相应的子活动。在“活动单”的引导下, 学生活动按照既定的方案有序进行, 避免了老师的随意性和经验性, 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自己能弄懂的, 老师不讲。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还不能解决的老师着重讲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利用活动单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每个活动之间插入精简的过渡和精练的点评, 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二)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教师用滴管从烧杯中取出一些水, 逐滴滴入一个小喷雾器内, 按压喷雾器, 喷出水雾, 水雾一会儿消失不见了。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我们看这一杯水, 可以把它无限分割, 一杯水——一滴水——小雾滴——水蒸气——?我们看不到水蒸气, 是因为构成水蒸气的水分子很小且很分散。但利用精密仪器却可以证实其存在。科学家们早就证实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分子和原子 (板书:分子和原子) 。

接下来学生依据活动单进行自主学习。

2.活动一、感知分子、原子的存在, 了解分子的性质

(1) 观看课本第50页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感受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 阅读下面的材料, 说说你对分子、原子的认识。

现代化学研究表明,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如:氧气、水、酒精等物质由分子构成, 铁、汞、硅等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但是我们却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分子和原子。课本P50图3-6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百万倍获得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图像。据科学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 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3) 完成实验, 填写下表:

分析以上阅读材料和实验, 小组内交流对分子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 达成一致认识: (1) 分子很小;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3) 分子之间有间隔。教师小结并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分子的运动导致了物质状态的变化。升高温度, 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增大到一定程度, 物质就由液态变为气态;降低温度, 分子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减小到一定程度, 物质就由气态变为液态。

过渡:了解了分子的性质, 我们就不难解释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一些现象了, 并且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就请你来试试。

(4)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 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

(2) 酒香不怕巷子深;

(3) 乒乓球变瘪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恢复原状?

学生先进行组内交流讨论, 然后代表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再补充, 教师基本不用讲话, 学生解决了所有问题, 对分子的性质加深了认识。

师生互动:同学们刚才分析得很好,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分析, 水壶中的水烧开后, 时间长了会减少;电解水实验, 水也减少了。两者有何区别?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 怎样用分子观点进行解释?希望大家能从下面的学习活动中找到答案。

3.活动二、知道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观看课本P51图3-10几种分子的模型, 说说分子的构成。

很快, 学生交流发言: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过渡:同学们观察很仔细, 你们是否知道物质在发生变化时, 分子会不会变化呢?

(2) 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 回答问题。

(3) 看图分析。

(1) 图1水蒸发成水蒸气, 水分子本身有没有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怎样改变?

(2) 图2水分解过程中, 水分子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学生看图后很容易解决, 第二个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后也能解决, 但语言表达不精练, 甚至还有不少错误, 老师在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后给出了示范的答案:.水分解过程中, 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 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

师生互动:水通电分解后, 水分子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水的化学性质能否保持? (不能) , 为什么? (因为水分子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了) 回答很好, 因为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是不同种分子, 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所以,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师生互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改变了, 原子有没有改变?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图2 (原子没有改变, 但是发生了重组) , 对, 化学变化中原子没有改变是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因此,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过渡:通过一堂课的学习, 我们初步认识了分子和原子,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否实现了呢?请同学们完成“检测反馈”。

(4) 检测反馈。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 墙内开花墙外香。

(2)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3) 空气是混合物, 氧气是纯净物。

(4) 固体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碘蒸汽也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5)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参阅课本P51图3-11)

(三) 点评和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单”导学, 务实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符合教学常态, 贴近教学实际。目前许多公开课都是多次打磨后的“表演课”, 与常态教学距离较远, 难以复制, 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这些课无一例外地都要采用多媒体课件, 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也赞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但现实状况是像我们这样全国为数众多的乡镇学校, 全校接近二十个班才一个多媒体教室, 每学期每个班能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机率很小, 一般只有“表演课”才会用到。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却是可以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实施的常态课。它充分利用教材和“活动单”这些纸质文本的功能。我们把一些教材中需要补充的资料印在“活动单”上, 代替课件展示。如本课“活动一”里有关分子、原子的资料, “活动二”里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补充的学生实验等。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华丽, 却更适合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 有些资料、图片学生还没看清楚教师就已经翻页, 不少内容会随着下课铃声“烟消云散”, 这也是有些公开课表面热热闹闹, 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而“活动单”学生人手一份, 一直保留在学生身边, 可以反复阅读, 可以“回放”, 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复习, 是一个始终陪伴学生的老师, 所以它更符合教育的现状、教学的实际,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新课程理念。

2.以“单”导“动”, 以“动”导“学”, 高效达标。“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就是以“活动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 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起初的“活动单”设计的活动形式单一, 有些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 现在的“活动单”设计的活动无论形式、内容还是目的都有了很大变化。翻开第一代“活动单”可以看到, 学生活动基本以阅读教材、填充练习为主, 目标主要是为了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现在的“活动单”下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目的指向三维目标的实现。如本节课, 既有阅读教材、资料, 又有实验观察、现象描述, 还有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既有个人独立思考, 又有问题讨论、表达交流, 还有自我检测。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目标的达成, 还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上都是有效的。通过阅读资料、动手实验感受分子的存在, 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然后又通过对日常现象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分子性质的认识, 体验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比较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分析得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结论。

每节课最后都有检测反馈环节, 学生自我检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组内合作互助解决问题, 避免了课后炒夹生饭的现象。自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来, 我们化学课原则上不留课后书面作业, 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 也逼迫我们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什么是高效?符合学生实际, 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我们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正在朝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当然, 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如“活动单”的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过分依赖下发的“活动单”, 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使用, 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有些学生过分依赖小组内的其他成员, 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以致学习效果不佳;有些教师“穿新鞋, 走老路”, 拿着“活动单”上课, 思想观念却没有改变, 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活动单个性化设计”、“学生内动力的提升”、“学习小组的有效运作”、“学生活动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弛.县中与城市普通中学理科教学模式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 (3) .

3.让分子和原子唱歌 篇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门与纳米科技紧密结合的学科——纳米艺术学,也悄然兴起,并逐渐获得了艺术界与科学界的共同关注。

和纳米级的图画、雕塑,以及纳米题材的视频短片等纳米艺术形式相比,纳米音乐的发展相对缓慢。然而随着人们对纳米结构、DNA、核磁共振、化学键的形成/断裂等课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让纳米结构发声,让分子/原子歌唱,已指日可待。

碳纳米管收音机

自从1991年被发现以来,碳纳米管特殊的分子结构就引起了来自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医药等学科领域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2008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出了前一年的国内十大新兴技术。其中,碳纳米管收音机被公认为是碳纳米管在微波领域中应用的重大工程壮举。

碳纳米管收音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机:它的关键部件由一根直径仅为几十纳米(一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的碳纳米管构成,人们加上电池和耳机就能用它收听自己中意的广播节目。这种碳纳米管收音机比现有的普通收音机要小10亿倍。

碳纳米管收音机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家泽托教授2007年的杰作。在这个收音机中,碳纳米管承担了收音机的天线、调谐器、放大器和解调器等诸多部件的功能。碳纳米管被置于真空管中,一端被固定在电池的负极上,另一端(即自由端)和电池正极之间留有纳米量级的间隙。如果电极间的电压足够高,正极能将碳纳米管自由端的电子夺过来。当广播电台的无线电信号经过收音机时,产生的电场将不断“推”和“拉”纳米管的自由端,也就是碳纳米管随无线电信号发生共振,利用这种共振现象及回路中相应的电流变化就可以探测到无线电信号。回路中受无线电信号感应得到的高频交变电流信号最后会转化为携带声音信息的低频信号,进而通过喇叭等播出声音。

碳纳米管收音机的出现,使得纳米结构发声、甚至歌唱成为可能,为未来纳米声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纳米吉他与单弦琴

199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采用刻蚀的方法制作了一把极其微小的“纳米吉他”。它小得可以塞进一个人的红细胞内,这显示出当今的纳米技术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把小吉他只有10个微米长,相当于单个细胞的大小。每根琴弦只有50纳米粗,相当于100个原子的宽度,比人的一根头发还要细2000多倍。它可以弹出调来,如果有人有足够细小的手指的话。据康奈尔大学应用工程物理学教授哈罗德·克雷格海德称,如果能用某种技术拨动这把吉他的琴弦,它也能像普通吉他那样产生共鸣。

在制造这把微型吉他时,科学家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例如,观察琴弦与激光的干扰情况,测量琴弦的振动力等。最终,研究人员发现,纳米吉他发出来的声音频率已超出了人类的听力范围,人耳根本无法听到它的声音。尽管如此,通过某种频率转换,这把纳米吉他还是可以为我们演奏的。

2006年,另一位美国科学家辛格在两根钨探针中间连接了碳纳米管,制成了纳米尺度的锯弓(也被称为“纳米小刀”)。纳米锯弓被认为将来可能用于生物细胞的手术中。其实,这张纳米锯弓就相当于一把单弦琴,若利用激光脉冲拨动琴弦,使得碳纳米管振动起来,它也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来。

纳米粒子音乐

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一个粒子具有波粒二相性,因此,纳米粒子本身就是波的叠加。既然声音也被认为是波的叠加,那么,声音就可以用微观粒子波体系来描述。2001年,《Organized Sound》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纳米粒子音乐的文章。该文中,作者鲍勃博士经过分析粒子波与声音合成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进而从理论上阐述了利用纳米粒子波进行谱曲的全过程。最后,鲍勃博士认为,“利用粒子系统可以进行谱曲……在未来,粒子加速器就是乐器,粒子物理学家就是作曲家”。

核磁共振演奏

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因共振而大量吸收某种频率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是光谱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核磁共振通常是体检时,用来成像的。一般情况下,核磁共振光谱的频率远超出人类的听力范围,但是,当核磁共振遇见“好事”的音乐家,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最近,笔者发现,在一个自称为“磁共振遇见音乐家”(NMR meets musicians)的网站上,兰格·纽伦堡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核磁共振转化为声乐的全过程。在那里,即使像酒精这样普通的物质,其核磁共振谱也能奏出美妙的声响。

原子力显微镜弹奏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观察物体表面微观形貌的新型实验技术。它有一根纳米级的探针,被固定在一个可灵敏操控的微悬臂上。当探针离样品很近时,其顶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作用力就会使悬臂弯曲,偏离原来的位置。根据这个偏离量,原子力显微镜就能间接地探测出样品表面的形貌或原子、分子的大小。

现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科学家已经可以监听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原子与物体表面原子之间化学键形成与断裂的声响,他们还发现,不同化学键形成与断裂所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试想,如果物体表面的原子排列得如此巧妙,那么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和物体表面不同原子之间不断接触,化学键即会不断形成和断裂,那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完全有可能像弹电子琴一样演奏出美妙的歌曲来。

4.《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四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首先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的概念,并从中指出分子的构成以及得出原子的概念。该节课使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原子和离子打下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该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构成。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也能利用微观粒子去解释一些宏观世界的现象,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刚接触到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时从心理上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构成的理解上还是模糊不清、理解不能够到位;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构建微观粒子模型和微观粒子的规范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宏观实验使学生知道分子的概念。

2.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flash动画、投影图片、拖动原子模型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原子的概念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

3.通过分析、讨论、类比、推理、模型等方法,培养学生将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4.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艰难曲折的,并体会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统一性。【教学重点】

1.分子、原子的概念;2.分子的构成。

/ 8 【教学难点】 分子的概念。【课前准备】 1.课前作业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2.实验准备

①药品:碘、水、新鲜的馒头片。

②仪器: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圆底烧瓶、带铁圈的铁架台、镊子、钥匙、表面皿(3个)。3.媒体准备

①图片:集气瓶、水、铁锅、酒精分子、湿衣服晾干、分子间有间隔(3幅图)。②原子模型:氧原子、氢原子、铁原子、汞原子、碳原子、氯原子。③视频资源:氧化汞受热分解视频(2个)【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引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比如:氢气、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物质。下面请大家观察这三幅图,说说分子都具有哪些特性呢? 【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什么是分子、原子以及分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典型的图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二:构建分子概念

【师】首先我们就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碘为例来完成碘的蒸发实验,在这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些有关碘的性质。

【提问】这就是碘,请大家观察一下其颜色、状态? 【提问】没错,碘是紫黑色的固体,这是其什么性质呢? 【生】观察实验,了解碘的物理性质。

/ 8 【提问】对,是物理性质,那碘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了解一下,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用镊子夹住一块湿润的馒头片(其主要成分为淀粉)蘸取少量的碘。【PPT】背景资料——碘的性质

物理性质:紫黑色的固体。

化学性质:碘能使淀粉变蓝。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书中没有的宏观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碘的性质,为后续实验做铺垫。

【师】下面我们以这样一套装置来完成碘的蒸发实验:烧杯中老师已事先放好了少量的碘,下面加垫石棉网并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上面固定一个装有冷水的圆底烧瓶。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PPT】1.碘由固体变为气态的碘蒸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由此可知,在该变化过程中碘分子改变了吗?

3.碘的化学性质改变了吗?

【师】我们先点燃酒精灯,请大家注意观察烧杯中碘的变化。【演示实验】碘的蒸发。

【师】大家看到烧杯中的碘此时已变为了碘蒸汽,老师用镊子夹取一块湿润的馒头片迅速放入烧杯中,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师】实验大家看完了,那这三个问题有答案了吗?下面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分析、思考、回答问题。教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交流的能力。【PPT】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宏观碘蒸发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

【提问】那么大家推测一下:水的蒸发和品红溶于水的变化中它们的分子变了吗?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改变了吗? 【生】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对“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知识的应用和检测,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 8 【设问】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那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了吗?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师】我们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生】书写表达式。

【师】这是用电脑模拟的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PPT】1.该变化是什么变化?

2.在该变化的过程中HgO分子发生变化了吗?

3.若HgO分子发生变化,还能保持HgO的化学性质吗? 【生】观看视频资料并思考问题。【视频】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

【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该反应的微观过程,老师从刚才的反应中取两个氧化汞分子出来进行慢动作的演示,请大家注意观看。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微观flash动画,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学生更易理解。播放两个动画视频,是为了使学生不仅从整体的角度来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还通过2个氧化汞分子演示的慢动作视频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师】大家都看懂了吗?请你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相互描述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并且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合作回答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以及三个问题。教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交流的能力。【提问】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描述结果?

【提问】你的回答很正确。那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三个问题自然也就不难解答了,谁能来试试? 【生】回答问题。

【PPT】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改变了。

【师】综上所述,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分子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改变了,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就是分子的概念。

/ 8 【板书】

一、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提问】那分子为何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呢?

【师】因为一个分子是不能体现出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比如:一个氧分子是不能体现出氧气的状态和颜色,而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它的状态和颜色。

教学设计意图:对分子概念的再认识及拓展。

环节三:分子的构成

【提问】在刚才的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视频中,HgO分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提问】那么,生成物之一的氧分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师】我们在PPT上利用汞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模型来给大家展示它们分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意图:利用原子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分子的构成,使微观知识宏观化。

【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子是如何构成的呢? 【生】学生分析、思考自己得出分子的构成。【板书】

二、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师】由此可知,至少有2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分子。【追问】若老师问:“一个氧分子是如何构成的呢?”

【提问】对了,若谈到了分子的个数,则也需要说出原子的个数。比如:一个氧化汞分子是怎样构成的呢? 【生】分析、思考、回答问题。教学设计意图: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提问】嗯,点赞,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给大家一个惊喜。大家想知道幕布下有什么秘密吗?答案即将为你揭晓。大家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微粒呢?对,氢分子,谁能来谈谈它的构成呢?

/ 8 【提问】那么,当这许许多多的氢分子聚集在一起时,集气瓶中的物质就是氢气。我们接着揭晓答案,这是一个什么微粒呢?对,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谁能来谈谈它的构成呢?

【生】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师】你今天的表现很好,那当许许多多的二氧化碳分子聚集在一起时这个集气瓶中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

【PPT】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分子、原子聚集构成了物质。教学设计意图:利用化学资源将微观知识宏观化,构建微观粒子模型并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提问】请大家再观察一下我们刚才谈到的这几种分子的微观图示,请问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呢? 【生】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PPT】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教学设计意图:为后续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做铺垫。

环节四:原子的概念

【提问】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请问“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改变,什么微粒并未发生改变呢?”

【师】对,汞原子、氧原子。由此可知,化学变化中谁是最小的粒子?对,原子。【生】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自己得出原子的概念。

教学设计意图:进一步挖掘“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资源,从而得出原子的概念。【板书】

三、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师】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因此我们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师】现在人们已能利用飞秒(1飞秒=10-15秒)激光技术拍摄到化学变化的中间过程,使化学变化中分子怎样分解为原子,原子是怎样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成为可见,为整个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教学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8 【提问】在以上的学习基础之上,我们来看一下书51页讨论题。首先这里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怎样的变化呢?对,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的化学变化。请大家来看一下它们所对应的微观图示,氢气、氯气、氯化氢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物质?那你能谈谈这三种分子的构成吗? 【生】分析、思考、回答问题。教学设计意图:延伸应用上面所学知识。

【师】那请你依据刚才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以及书中图3-7,利用老师桌上给大家提供的原子模型将该反应的微观过程给展示出来。【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展示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提问】好,我看大家都展示完了,哪一组的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呢?

教学设计意图:再次加深、巩固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核对答案。

【提问】通过大家刚才的展示,请大家回答书中的问题: 【PPT】1.在该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子呢?

2.由此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小结】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______分解为______,而_____又重新结合成了新的_____,而新的分子聚集_____新的物质。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对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的小结,再次体会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

环节五:课堂训练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环节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了这些知

/ 8 识我们就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还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的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以及微观粒子的构成等。期待着继续与大家一起遨游神秘、美妙的微观世界。

环节七: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一、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环节八:课后作业

1.请大家上网查阅你所感兴趣的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完成《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的思维导图。3.请完成老师给大家下发的测评练习。

5.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案例 篇五

分子和原子

河南开封第十七中学 孙保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重、难点突破

1、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高科技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机会。

4、从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5、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策略

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首先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活动与探究,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结论。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分子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药品:浓氨水、酒精、蒸馏水、酚酞、冰糖等。

其他教学用具:沾有棉花团的“小树”、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

1、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2、敞口容器中的水逐渐减少; 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二)趣味实验、激发兴趣

[投影]盛开的桃花图片及古诗

设问: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能否在课堂上让“桃花”盛开呢?

演示实验:沾有棉花团的“桃树”,棉花团上滴有酚酞,在“树”下放半小烧杯浓氨水,观察现象。

播放动画:氨分子从氨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示意过程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 课本第48页活动与探究内容。学生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现象。播放实验的演示过程。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六)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投影]:议一议: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flash动画] 微观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七)继续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八)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一、课本52页:3(2)(3)(4)(6)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小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试一试:家庭小实验

将50mL黄豆和50mL小米混合,体积等于100mL吗?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一、分子的存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六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接下来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2017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汇总】,望大家喜欢。 范文一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范文二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最难的就是举例子,既要举能够反映微观世界的还要保证这个例子能使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特征长期有印象。 2、由于本课属于微观世界,所以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难以懂得分子和原子真正的涵义,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我在进行这堂课之前必须好好思量的。当然经过实际教学,仍有一部分同学还是不能理解物质的宏观和微观。 3、在教授本课时,我觉得还应加大实验力度,让同学们通过实验大胆猜想。例如除了书上品红的实验外,还可以做红墨水在水中运动的实验、蔗糖溶解的实验、将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4、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应该化难为易,让学生们热爱化学,懂得如何学习化学。 范文三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 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习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习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习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近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范文四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范文五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习。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习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7.分子、原子学习指导 篇七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正确理解知识

三、了解中考考查的特点

1.考查对分子、原子有关知识的正确理解

【例1】 (2007年上海)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不论是分子还是原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且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均保持不变,显然C的说法是错误的.应选C.

点评: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的性质.

2.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1)(2007年威海)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的事实或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2)(2007年厦门)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下图现象.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对于(1),由于夏天温度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但原子没有变,原子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远处之所以能闻到酒的气味,就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产生的;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正是由于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对于(2),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所以蔗糖溶于水后的体积小于蔗糖刚放入水中时蔗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答案:(1)A.(2)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少.

点评:把我们熟悉的现象或事实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是新课改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最好体现,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新中考考查的主角,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让知识活起来,要从化学的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周围身边发生的物和事.

3.考查对新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例3】 (2007年辽宁)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1滴水里大约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二: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说明分子另一条性质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

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将分子的性质很清晰地展现出来(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但描述的意义要一致):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明确了上述两条性质,回答出任何一个不同于这两个性质的分子性质均符合要求.

答案: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或分子很小;或分子体积很小;或分子质量很小等);分子之间有间隔:闻到远处花的香味(或海水中的水分子与自来水中的水分子性质相同;或二氧化碳分子与二氧化硫分子性质不同)

点评:试题呈现信息,考查观察、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运用微粒的性质分析与实际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化学内涵是这类试题的共同特征,中考中上述能力的考查几乎达到了100%,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总

结以及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化学的思维和思想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而这也是课标所要求的和化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4.考查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例4】 (2007年山东)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 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右下图所示,抽走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根据该反应,你能获得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__________,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一道蕴涵情感教育理念的理化学科综合题,试题首先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了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本质,要求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挖掘出隐含的有关化学规律,并将其归纳总结出来,在此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理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中渗透了环保教育——生产、生活和实验中要注意解决有可能对环境的污染.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能认识到该反应的微观变化本质以及宏观表现.由示意图知,从宏观上来说,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磺和水,这也就使得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少,气压变小,如果这个反应是在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进行,就会看到瓶子变瘪.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能得到许多信息和结论: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每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每1个硫化氢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等等.由示意图还可发现:每2个硫化氢分子恰好与1个二氧化硫分子反应,所以当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按照相同分子个数混合反应,二氧化硫有剩余,而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散逸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需要对它进行处理,可利用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将其吸收除去.

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2)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后,生成固态硫和液态水,使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所以塑料瓶变瘪了.(3)SO2;向瓶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点评: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宏观现象,或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的本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要学会从宏观现象中发现微观本质以及由微观的本质推出宏观现象的能力.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也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要求能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本题是体现上述几点的最好例证之一.

5.考查用实验探究微观世界的能力

【例5】 (2007年三明)在A、B两个均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3滴;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氨水呈碱性).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右上图).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A________,烧杯B____________.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到烧杯A,并溶解于水中,使水显碱性,碱使酚酞试液变红,但由于大烧杯罩住,使得氨分子无法进入到大烧杯外的小烧杯B中,所以B中的无色酚酞试液仍然是无色的.

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溶液仍为无色;烧杯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

8.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八

2、由于品红有毒,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改为高锰酸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增强了对比性,学生更加清楚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当讲到“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时,开始讲课只是叙述给学生听,虽然学生都为之惊叹,但是没有亲身体会。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以下修改:在讲完“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之后,先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里默数,然后问他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数了多少个数字,再告诉他们“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样,学生对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之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活动与探究”部分,开始时采用课本上的组织形式,先做实验1(即先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让学生知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之后,再做实验2(大烧杯罩两个分别盛有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由于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致回答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水的成分进入了酚酞溶液(因为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分子的有关性质),然后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对此,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将实验的顺序作了调整:方法一:直接做了实验2,并介绍氨水以及酚酞溶液的成分,让学生看到同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渐渐地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而氨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酚酞溶液在空气中静置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变成红色”、“酚酞试剂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反应,变成红色”、“玻璃烧杯中的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色”、“氨水中的氨分子进入了酚酞溶液,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的同学真的以为我在玩魔术!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然后就由他们讨论该如何验证种种猜测。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很快就提出了实验方案:(1)单独放一杯酚酞溶液在实验台上,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使之变红色;(2)用大烧杯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验证大烧杯壁上是否有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3)用大烧杯分别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和一个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验证水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在一杯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几滴氨水,验证氨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方法适合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

由于在验证大烧杯壁是否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时必须用实验2的大烧杯,这里不足之处在于:(1)大烧杯内充满了氨分子,难以说明实验前烧杯内壁没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2)拿开大烧杯后,使浓氨水露置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采取了方法二的探究顺序(见教学个案展示),同样也能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而且能让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些启示,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究。

5、分子间隔演示实验中,开始采用了酒精和水混合,从二者混合之后与混合之前的体积比较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只是接受了这一个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为了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课堂上先用等体积的沙子(盐),和等体积的绿豆(红豆)混合,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原体积的两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绿豆(红豆)空隙中的沙子(盐)。这时再来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由宏观的现象联想到微观世界中微小的粒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

9.《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九

叶县遵化店镇中学

牛爱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老师指导和与他人合作中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本课题的难点是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重点是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联系推理、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我们今天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播放:茅台酒的故事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酒的香味呢? 【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播放视频:糖、盐的碾碎,花的香味

生活当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水杯里的水会慢慢变少等等,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大胆提出猜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板书】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启发诱导 学习新知 1.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小,都有什么性质呢? 播放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提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一滴水里有多少水分子呢?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三)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

提问;小小的一滴水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水分子,这些分子还能自由的运动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来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

1.观察酚酞颜色,浓氨水颜色并闻气味。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氨水,然后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3.将几朵白色的用滤纸剪成的小花贴在烧杯内壁上,然后打开浓氨水的瓶塞,把烧杯罩在浓氨水上,静置,观察现象。现象:白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播放视频:氨分子运动扩散。

提问:小花为什么变成红色呢?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做运动。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是什么原因?开头故事当中提到了摔烂了酒瓶为什么会满室飘香?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问题情境: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比在背阴的地方干的快?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2:

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子,在两个烧杯中投入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

过渡:数学上1+1=2,但是在化学上却有1+1≠2的情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1:取一支试管管,分别将水(已经染成红色)和酒精大约各一半倒入试管中,做上标记,堵住一端,来回倒转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混合后体积变小 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提问: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间隔会发生改变吗? 学生活动探究2:

每组两个同学各拿一个注射器,一个吸入20毫升空气,一个吸入20毫升水,用手指顶住针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投影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隔的微观示意图:

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 思考: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过渡:我们了解了分子的特征,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分子的模型。投影:氧分子、水分子、氢分子的模型。

讲述:科学家发现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能不能再分了呢?同学们先来看这两个反应 1.水的蒸发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下面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看这两个反应到底有什么不同? 播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Flash动画 讨论:请你来谈谈这两个反应有什么不同?

水能灭火,氢气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不同物质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当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时候,水的化学性质还能保持吗? 【板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变化过程。

讨论:在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变成新物质的分子的?在此变化中是否存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 【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

反馈与练习: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2)香水、酒精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已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的速率越慢,如图所示为检测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与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两种气体相遇时形成白烟,即生成氯化铵晶体,白烟的位置大约在______处。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五)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说一说: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未知的世界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二 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故事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上一篇:厂区物业管理合同范本下一篇:足疗店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