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2024-08-15

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精选7篇)

1.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篇一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 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 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二)论教学原则 3条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 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三)论道德教育

4、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5、至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邪恶的倾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7.教育管理思想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和宝石还珍贵”

“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柔弱的心灵之中„„”

他称儿童为“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必然会发育长大,成为未来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由此,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1.胎教

认为教育应当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孕妇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孕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经常处于恐惧、愤怒、仇恨、悲哀、忧伤的不良情绪中,就会生一个怯弱的,易激动的婴儿,甚至可能造成死胎或生下孱弱婴儿。因此,孕妇的情绪要稳定,行为要谨慎、敏捷,生活要有规律。夸美纽斯在17世纪前期就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2.德育

他认为德育还应包括:节制、整洁、礼仪、尊老、不伤害他人、不嫉妒、质朴大方、爱劳动„„尤其要重视节俭和勤劳,这是一切品德的根基

在德育方法上他重视榜样、教导、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3.智育

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学方面;

(3)地理学方面;(4)时间和年代;

(5)家务和家庭;(6)国家及有关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直接的初步观念;发展语言能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给他们打下各种科学知识的最初基础。

4.体育

在体育中,他敢于向旧传统挑战(西欧中世纪学校中没有体育)。他提出:

“健康的精神高于健康的身体”;“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源泉”。

婴儿出生后的主要问题是合理喂养,饮食要有营养。另外,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为儿童以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乳;幼儿的食物应该是软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太强的食物;幼儿生活应有规律,情绪愉快;要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利用玩具、音乐、看图画等促使他们活泼健康的成长。

5.游戏教育

夸美纽斯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他指出,爱好活动、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游戏的时候,智慧总是在紧张的活动,甚至可以得到磨练;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儿童从游戏里可以学到许多日后所需要的有用事项。

因此,他在论述幼儿的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6.入学前准备

夸美纽斯还认为,母育学校还应该为儿童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工作。

首先,家长应以快乐的心情告诉儿童上小学将带来的愉悦,消除儿童对学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唤起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唤起儿童上学校学习的兴趣。再次,要培养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和敬爱感。7.教育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在教育方法方面,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强调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凡是儿童喜欢的东西,只要对孩子没什么坏处,就应当让他们从玩中得到满足。”他主张在实践中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观察进行学习,如学光学,可以观察太阳、天空、日月星晨、天空、颜色、镜子等。他主张教育时要注意适合儿童的方式。孩子是好动的,他的活动不应加以限制,最好是以游戏方式进行。

他认为这样做一则,可以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壮起来;二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最后还可以使儿童身心都能灵活起来。他认为“教与学的活动是另人高兴的和愉快的一种纯粹的消遣和心智的爱好”这种思想到现在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循序渐进原则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他认为从应当充分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导儿童认知事物的方法上,夸美纽斯主张“不要把这类的教导精确地分配在某几年或某几个月”,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特殊情况,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式,而每个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天赋能力不等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要给儿童太大的压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4)直观性原则

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他以玩具、图片教育孩子,注重材料的直观性,还亲自为孩子编了《世界图解》。这本书出版后译成多国文字,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各国也都为儿童编写了类似的儿童读物,对培育儿童德、智、体起着巨大作用。8.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2.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篇二

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 是一位17世纪的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生活在欧洲封建主义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代, 夸美纽斯继承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结果, 总结了自己四十多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代表作品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等。其中《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的一生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 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 直观性原则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并不是夸美纽斯首创。事实上, 在他之前, 欧洲的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伊拉斯谟、莫尔、拉伯雷等人就曾谈到过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进步的地方在于, 他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性教学。对于直观教学, 他认为, 教学应该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 对于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 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等。

我们现在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往往忽略了直观教学法的重要性。例如, 在《新标准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的Module One里面有这样一些形容词:enthusiastic、amazing、embarrassed等。在教授这些词汇时, 如果仅仅是简简单单地讲授这些词的读音、用法等, 或许并不能达到掌握这些词汇的最佳效果。这个时候, 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班上同学们听课的情景来恰当地教授这些词汇。比如, 看见班上某个同学原本不喜欢英语, 这堂课却特别认真, 就可以引导同学们用到amazing这个词汇, 或者可以把一些提前制作的表情图片带到课堂。

3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

夸美纽斯指出:“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 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 相反,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老师方面, 夸美纽斯特别强调, 老师应该用温和的亲切的语言和循序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 时常表扬学生。并且, 老师在讲授每门课之前, 必须使学生的心灵有所准备, 使他们能接受这门学科。

对于这一原则,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关键要落到兴趣这一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想, 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词汇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们能学得非常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的兴趣。谐音法就是其中一种。很多英语单词读音的汉语谐音常常令人发笑, 而学生听后则会记忆深刻。比如, 在教授shudder (发抖) 一词的时候, 有老师就联系到了该词的汉语谐音“吓得”, 吓得shoulder (肩膀) 发抖。

4 巩固原则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里面的第十八章的标题。这一章实际上就是论述巩固性原则。在他所列出的巩固措施中, 有几条特别值得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词汇时借鉴。

首先, 先学的词汇要成为后学的基础, 后学的词汇要能巩固前面的词汇。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 我们老师可以更加关注下整套高中英语教材或者高中英语教材与初中英语教材英语词汇的连续性。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去教授新的单词, 当新的词汇学习后, 又要引导学生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词汇。其次, 要训练、培养记忆力。一个好的记忆力有先天的因素的影响, 但更大部分还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一个好的记忆力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无疑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 要教授好英语单词, 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次, 所教的词汇要适当地反复练习。王蔷教授就指出, 一个新的英语单词, 在书上至少要出现七次才能很好地被学生接收。从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看出, 反复的练习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是多么的重要。

5 量力而行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如果学生“受到不适于他们的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 “他们便会在和影子搏斗上耗掉他们的时间”。如果学习的内容严重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 他们就会“产生恶心甚至痴癫”, 这也被夸美纽斯指责为“一种酷刑”。

在高中英语单词的教授中, 我们老师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 确定要教授的英语词汇的量。量力而行的原则也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个高中英语词汇教授的整体规划, 三年的总量是多少, 具体到每一年是多少, 再具体的每一节课又是多少。同时, 量力而行, 也要求我们老师对待不同学生要持不同的标准, 对基础好的, 可以适当要求多积累, 反之则要求少点。

6 循序渐进行原则

夸美纽斯根据“自然并不是跃进, 它只一步一步地前进”的法则, 以及一些动物的事例, 提出了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原则。他指出:“假如有人对任何一种艺术能够按照这里所指示的一步一步去进行, 他是不会得不到进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我们, 要把一个大的学习任务拆开, 然后, 一步一步, 慢慢去学习, 最后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在英语词汇的教授中, 老师不能操之过急, 一堂课就想让所有学生掌握好所有单词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急不躁, 有计划地教授学生单词。

7 顺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反对旧教育和旧学校, 提倡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时候, 提出了改良学校是可能的, 但这种可能性必须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上, 即“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主要强调两点:首先, 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其次, 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这两点我们在教授高中英语单词时, 都很值得借鉴。一方面, 我们可以根据一天中“一天之计在于晨”的观点, 把单词的记忆安排在早上, 以此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午11点多到12点, 学生已经学疲劳了, 加上早餐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 所以这时候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效果就不可能太好, 老师在此时就要适当地减少学生的任务量。另一方面, 高中学生显然已不能用儿童来称呼, 但是, 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天性还是有必要的。我们要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来教授词汇。

8 总结

夸美纽斯是世界级的教育学权威, 他的教育思想对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然, 夸美纽斯由于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限制, 其教育思想也必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而且, 我们今天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 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吸取到许多有用的灵感, 用以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摘要:词汇作为构成英语的基本元素, 学生掌握的程度, 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英语的学习。因此, 词汇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西方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来探讨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夸美纽斯,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琳, 格里诺尔 (英) .英语 (新标准) 学生用书:必修1—6[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7) .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7) .

[3]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1) .

[4]田传彬.GRE难词速记宝典[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8) .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

[6]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8) .

[7]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五卷) [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10) .

3.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篇三

关键词:夸美纽斯,道德教育,幼儿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杰出的教育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驱。他创立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在教育领域实现了“哥白尼式”的变革,开辟了教育理论发展的新纪元【1】。他所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所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以及对道德教育和教师地位的论述,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文献,当前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泛智论、课程论、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以及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等方面。然对夸美纽斯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少有涉及,尤其是阐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的研究论文尚未发现。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夸美纽斯儿童道德教育思想,揭示其对当前幼儿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以期更好的促进幼儿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中的头几年,就奠定他们的每种良好德行的基础。“成年时还未受过管理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3]p53因此,他十分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因为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匹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

(一)及早对儿童施行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道德教育要从幼年开始,“必须在很早的阶段,当邪念还没有主宰思想时,就谆谆教诲德行” [2]p194,就像种地一样,“如果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不出粮食,只会生出最坏的杂草” [2]p194。他希望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使德行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要求儿童在幼小的时候就练习饮食节制、衣物清洁、尊敬长辈、信仰真理、待人正值、乐于施舍、廉恭助人、彬彬有礼。夸美纽斯将人的大脑和蜡相比,认为蜡在柔软的时候能够轻易地改变和塑造,变硬了就容易断裂,人也一样,在幼年时期十分易感和柔软,适合接收它所接触到得一切形象,因此,在幼年时期就应对儿童进行道德训练,使他们在德行上取得顺利的进步。正如他所说 “人在其身心最早形成的阶段中,就应当接受一切肢体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终身应当成的那样。”[3]P24

(二)注重儿童基本美德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注重儿童基本美德的培养,强调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包括:节制、整洁、礼节、尊敬长辈、诚实、不损害他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等基本美德。(1)在节制方面:要求儿童应学习按照自然地需要吃、喝,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儿童必须锻炼耐性,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不是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使别人满意,从小他们就应学习约束自己的愿望。这与我国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不应因为儿童年龄小而纵容他,从小培养儿童理智的节制品质,对儿童终身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在整洁和礼节方面:饮食衣服以及身体都需要保持清洁,儿童应习惯于端庄有节。同时应让儿童学习端庄,以避免粗鲁或轻浮的行为或者不合适的外表,如此儿童才能学会谨慎地、优雅地做事。儿童在这样的德性中学习初步知识,便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称赞,养成良好的习惯。(3)关于尊敬长辈:儿童应该学着尊敬长辈们的行为、谈话和教诲,他们应当有礼貌并甘心乐意地服侍其长辈。由此可能会产生亲切的举动,儿童可以借此学习对人做出友好的举动,如祝贺问安、和人握手、跪拜等,或者因接受他人小礼品而向人道谢等。应引导儿童学会待人亲切,使人高兴,如此他们的心将落落大方,既不吝啬又不嫉妒。此外,儿童应当学习谈话,但也应学习在需要的时候保持安静,默不作声,例如,在祈祷时或别人正在讲话的时候,以示尊重。

(三)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方法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他所说的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一是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二是教育要考虑人的本性和心理发展规律。他出自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经院教育的否定,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1)榜样。夸美纽斯把榜样分为书本上的榜样和活生生的榜样。[4]他认为活生生的榜样比书本上的榜样更为重要,因为儿童對他们生活周围的人给他们树立的榜样反应更强烈,更有模仿的可能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让儿童模仿的榜样;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家长素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2)练习。在夸美纽斯看来,练习尤为重要,宜多运用。例如,在吃饭、穿衣服和玩玩具的过程中练习整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练习助人为乐;在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练习礼貌等等。因为道德的践行靠行为,而不是不靠文字。“他们可以从服从中学会服从,从节制中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坚定中学会坚定”。[2]p194(3)训诫和惩罚。夸美纽斯主张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但是他却要求从《圣经》和智者的对话集中寻找规则。他要求制定的行为准则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对待幼年的儿童,准则要简单易懂,便于执行。对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通过提出问题来使学生明白准则的意义。夸美纽斯在倡导温和的纪律及积极的方法的同时,对中世纪以来家庭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的体罚持反对态度,主张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鞭笞。(4)规则和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纪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不可能谨慎到不让任何恶事得到一个进口,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用来制止邪恶的倾向的”。[2]p195夸美纽斯主张对各种不信神的情形、顽劣和蓄意的恶性、骄傲与轻蔑甚至嫉妒和懒惰等施以严格的纪律。但是,纪律本身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惩罚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知道纪律的真正目的。夸美纽斯虽然反对体罚,但他也只是反对滥用体罚,他主张利用适当的体罚来维护纪律,只有在其他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时候才可使用体罚,而这一点却也反映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性。

二、夸美纽斯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我国幼儿园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重视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效果却不高,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德育目标远离幼儿生活的年龄特征,忽视幼儿的感受;道德教育内容空泛,流于说教,幼儿难以执行;德育方法不当,忽视幼儿的主体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自身素养欠缺,不足以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良好榜样。为此,我们借鉴夸美纽斯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这对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幼儿道德教育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重视幼儿基本美德的培养

在我国,培养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是幼儿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道德品质教育甚至是思想意识教育构成了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目前的幼儿道德教育内容跨越基础层面直接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甚至是思想教育,这犹如空中建阁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道德教育的低效。夸美纽斯强调儿童应该学习的道德品质中,节制和俭朴是最重要的,让孩子知道凡事不过分,执行起来容易,幼儿也易懂。因此,在我国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应将内容具体化,把道德教育做小做实。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幼儿体验高尚的道德生活,养成正确的社会行为。鼓励儿童参与德育生活,就是要引导儿童以真实的态度来体验德育内容,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儿童都必须达成同样的目标。让儿童在活动中表达真实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是培养儿童学做真人的基础。

(二)重视基本道德教育方法的合理利用

一直以来,在幼儿园一直所沿用的德育教育方法不外乎说服、榜样、行为练习、奖惩法。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这些原来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大不如从前,满足不了变化多端的社会需要。夸美纽斯把榜样分为书本上的榜样和活生生的榜样,并且认为书本上的榜样远不如生活中的榜样的影响那般深远。我国幼儿教师教师更重视对幼儿宣扬书本上的榜样行为,却往往忽视自身素养对幼儿所起到的示范作用。(1)在幼儿园中,教师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言行都会带给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幼儿会在无形之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会不自觉的去模仿教师。因此,教师应为幼儿營造融洽、文明、和谐的同事关系和班级氛围,以身示范,为幼儿真正树立良好榜样,起表率作用。教师必须像父亲一样对待学生,真诚地希望他们取得成就。在教育中,教师应将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必须一方面用严酷的办法使学生畏惧,“一方面用温和与情爱的办法去抬高他们。凡是能够结合这两个极端的教师就是幸福的教师,凡是够得到这种教师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2]p232(2)通过讲故事促动儿童的心灵。教师关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童年、自己旅游、自己敬爱的作家和敬爱的英雄的故事,对儿童的心灵具有强大的鼓动力,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自身榜样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并用作教育和说服学生的一种手段,灵活自如地加以利用。(3)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只有方法运用得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欲望,让幼儿主动学习和掌握“德”,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应立足于尊重并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5]。“从道德上讲,任何德育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个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 [6] 。”

参考文献:

[1]刘颖.论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理论贡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28卷第9期

[2] 夸美纽斯著,任钟印译. 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夸美纽斯著,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李社教.论捷克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4)

[5] 刘霞.我国幼儿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6] 威廉•K•弗兰克纳著,黄伟和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p247

[7]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夸美纽斯与洛克的教育思想对比 篇四

一、夸美纽斯的生平及思想基础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11世纪,捷克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它给捷克民族带来了苦难的生活。宗教改革时期,作为新教的“捷克兄弟会”由于反对天主教和德国的统治,又长期受到迫害。生长在“捷克兄弟会”成员家庭的夸美纽斯,从小就感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和宗教精神对他的熏陶。在兄弟会的帮助下,夸美纽斯接受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1618-1648年,欧洲爆发了30年战争,捷克丧失了独立地位。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理论的创作,他先后撰写了《语言和科学人门》(1631年)、《母育学校》(1632年)、《大教学论》(1632年)、《泛智的先声》(1637-1639)等重要著作。其中《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1]。书中还广泛论述了教育和教学的许多问题。以后,夸美纽斯主要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他先后去过英国、瑞典、匈牙利、荷兰等国,宣传泛智教育思想,创办泛智学校,帮助这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强调,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以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应使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能力学习和积累所有的知识,国家应为每个人设立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学校。从1657年起,夸美纽斯陆续出版了自己的《教育论著全集》。1670年,他在荷兰去世。夸美纽斯的一生,处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激烈斗争的时代,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在政治观上,夸美纽斯痛恨天主教和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忧虑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但他又幻想通过普及知识来进行社会的变革,改变人民的处境。在自然观上,他虽然信奉上帝创世说,但受时代的影响,他又重视大自然的存在及其威力,也重视人的积极创造力。在社会观上,夸美纽斯虽然认为现世生活是为来世生活做准备的,事物的和谐秩序是由上帝安排好的,但他肯定现世的生活,强调要延长人的生命,尊重事物发展的秩序。在认识论上,夸美纽斯虽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影响,但他坚信人有通过外物获得感性认识的能力。他强调,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自然和物质是研究的对象。在研究方法论上,夸美纽斯吸收了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并用此来认识和解释人和教育的系统,但他在研究中又往往把人和教育看成一部机器,带有机械唯物论的特征。总之,夸美纽斯的思想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这些都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受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夸美纽斯十分重视教育对于社会改良的作用,认为,“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2]。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他一生致力于泛智教育,就是要创办学校,普及知识,扫除愚昧和无知,使国家和民族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夸美纽斯也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和发展。他在《大教学论》的第一章中就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认为人具有生长和发展的机能,人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发展。因而,教育上不必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他原有的、潜在的东西显露出来,并注意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夸美纽斯关于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观点是一种内发论的教育思想。它强调人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内部,反对外部的、强制的教育,这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者所强调的思想是一致的。既然人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人的内在本性,那么这种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夸美纽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由教育去

形成。在他看来,由于上帝在人心中播下了三颗种子:知识、德行、虔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展它们。这种教育应当是一种合适的教育,这种合适的教育就是使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最后达到相同的结果,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使愚蠢的人去掉愚蠢。因此,他要求教师对儿童的发展要抱有信心,不要轻易把儿童视为难于教育而放弃自己应有的努力。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又受进步思想深刻影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现世生活和来世生活关系的问题上,也阐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超于现世的人生,达到未来的永生,现世的人生是永生的一种准备。但做好这种准备必须获得知识、德行与虔信,即必须通过现世的教育来完成。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世的人生服务,培养具备完全知识、完美德行和坚定信仰的人。在这里,夸美纽斯把现世的人生看成是向永生过渡的准备,这是他的思想的消极方面,但他更重视的是现世人生。在《大教学论》第15章中,他在论述生命的基础时,要求人们要注重生命的自然需要,反对把生命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要过好现世的生活。这为他关注现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全面运用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他称其为“秩序”或“事物的灵魂”。他把人也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教育的活动也应服从这一法则。“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提出也与夸美纽斯对教育现实的认识和思考有关。他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指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以致使“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①。他提出,“学校改良的基础应是一切事物里恰切的秩序”,“教导的恰切秩序应当从自然中借来。”教育只有模仿自然,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在《大教学论》的第16-18章中,他先后提出了29条自然法则来论证教与学的一般要求、教与学的便利性原则和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等。在论证中,他总是先提出一条自然法则,接着举出一些鸟类和植物生长的例子来说明这项法则,然后指出人类活动应加以模仿,最后推论出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法则。例如,他提出“自然遵守合适的时机”的法则后,列举鸟类在适宜的春天孵化小鸟,园丁也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种植等事例后,指出,适应自然的教育应从人类的春天——儿童时期开始,一天之中,早晨最适宜学习。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①他还说,“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教导”,教师的任务在于认识和保护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他对自然、社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其中许多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例如,教学科目的排列应适应学生的年龄,教学内容的讲授应与学生的心理相适应,学校的设置要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要等等。当然,他在论证中也有拟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如“自然遵守合适的时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等。而当运用自然原因不能说明问题时,他又陷入了神创自然的困境,认为在一切事物里面发生作用的都是上帝。夸美纽斯利用自然论证教育,同时又赋予自然以神启的色彩,这是他神学世界观的必然局限。不过,与前人不同的,他的宗教观保护他的自然观,他的自然观又保护他的教育观,使其教育观带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从而为他公开引证自然,全面阐述教育创造了条件。因此,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与其说是他引证自然的结果,不如说是他借用自然论证的方式,阐述教育经验的结果。

四、“泛管教育”论和学校教育体系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夸美纽斯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对“泛智论”的研究,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了宣传和落实“泛智教育”思想,他写下了《泛智的先声》(1637-1639),并在匈

牙利创办了“泛智学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成为他的学校体系思想的基础。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段。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从出生到6岁是婴儿期,儿童在“母亲的膝前”——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外部感觉。从6岁到12岁为儿童期,在每一村落设立国语学校,使儿童接受初等教育,培养儿童的内部感觉(包括想象力和记忆力等)。从12岁到18岁为少年期,在每一城市设立一所拉丁语学校,对儿童进行中等教育,培养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从18岁到24岁为青年期,在每一王国或省设立一所大学,对青年进行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意志力。夸美纽斯首次提出的这种前后衔接、统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限制,阐明了人的发展有序性和学校系统化的思想,这对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夸美纽斯十分重视通过设置学校开展普及教育工作。他说:“青年人应当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须的。”针对当时封建社会等级教育只注重富人子弟,而穷人子弟很少上学的现状,他提出:“所有城镇乡村的男孩和女孩,不论贫富和贵贱,都应该进学校”。同时,他还强调,也应当将初等教育普及到手工业者、农民、脚夫和妇女,使广大劳动人民有一定的受教育权。针对实施中等教育的拉丁语学校,夸美纽斯也提出。“拉丁语学校也不应当限定只有富人、贵族和官吏的子弟才能人学”。夸美纽斯关于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对象的主张,尽管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反映了他对民主和平等理想的追求。在论述学校体系和普及教育中,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他要求父母要亲自抚养子女,使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他说,“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应使儿童从小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小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共同的教育,防止过早的、人为的分化。何时,他要求所有的儿童都要先学国语,为以后学习拉丁语打下基础。在中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广泛地学习语言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在大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原著,利用讨论、听讲、辩论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大学生应是一个具有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

五、教学论 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近代教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他看来,教学论就是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教学论应该研究如何节省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如何使教师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如何使教学变得容易、彻底、愉快和有效等问题。正是从这个思想出发,夸美纽斯提出了有关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育用书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的丰富内容。

(一)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经院主义的教学原则只强调教学的强制性和繁琐性,把许多无用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把一年能学完的内容拖至5年甚至10年更长的时间,把艰深的内容让年幼的儿童来学习,这是一种脱离实际、残害儿童的教学。他主张教学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从直观、容易、彻底、有效上下功夫。(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要为儿童提供感知事物的条件,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一切事物都放在儿童的感官面前。他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如果有一件东西能同时在几个感官上留下印象,就应当用几种感官去接触。从直观性原则出发,他认为,教室内要布满图画,教科书中要有插图,教学要从观察实物开始。如不能进行直接观察,可利用图像或模型代替。(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序的,因而教学活动也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他主张,在教学上,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使每一学科的内容都仔细分成阶段,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在知识的安排上,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反对强制性教学。(3)彻底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运用,因而,学了知识没有巩固下来是不能发展儿童的智慧的。他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讲清事物的原因和理由,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此外,夸美纽斯还论述了主动性、自觉性、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丰富了人类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

(二)学年制和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认为旧教育的学校工作是十分松散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同时,旧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保守的、有限的个别教学。因此,应当改革这种旧教育的落后形式,建立新的学校管理和教学的组织形式。(1)学年制。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工作应实行学年制,各校应在一年的同一时间开学,同时放假。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学。同时,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计划好,使学校的全部工作有序和充实。(2)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个别教学低效的弊端,夸美纽斯主张实行班级集体教学。就是把学生由个人编成小组,再由小组组成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集体授课。为了组织好教学,夸美纽斯主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许多个十人小组,每组由一名优秀学生做“十人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他认为这样一个教师同时可以教几百个学生。夸美纽斯认为集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5.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篇五

论文关键词:夸美纽斯;宗教思想;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夸美纽斯是l7世纪的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包括不少关于宗教的思想。这些思想既是对教育的继承,也是对教育的发展。他提出教育为宗教国家服务,促进教育改革,从而改造社会;以积极的宗教思想作为教育内容,引导人们学习进步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利用宗教思想中的积极因素鼓励并劝说人们受教育,使其成为真正的人。

一、前言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是l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学习哲学与神学,师从爱尔斯底特,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并开始注意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后来他当过学校教师、兄弟会牧师、教堂和学校的主持人。由于战事,他不得不流亡于国外。在他奔波于各国的这段时间里写了大量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并且于1657年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其中《大教学论》在第一卷中首次出版。他的著作包括教育、哲学、政治和神学等各方面约有两百种之多,作为巨大的财富留给了后人。

从夸美纽斯的生平时代来看,当时1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是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是欧洲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的时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的斗争与发展时期,各国统治者与各派教会都把教育作为社会变革斗争的手段,用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信徒。在社会动荡的客观条件下,各国开始探索教育改革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时的思想较为活跃,宗教唯心思想与追求社会自由发展的唯心思想成为两种对立斗争的主要思想。

夸美纽斯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先进的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并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幼年起就受到宗教影响,基督教的世界观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作为自己的信仰,他决心为基督教国家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因此,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夸美纽斯矛盾地将宗教唯心思想与资产阶级唯物思想揉合于一身,形成了他的教育教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在他的最为人们熟悉的《大教学论》中包含了其主要的教育教学思想,包括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系统体系。但是,由于夸美纽斯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的影响,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宗教的思想成分,因而人们将其宗教思想作为对其教育思想批评的靶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必然是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继承与革新同时存在,但有时继承也许多一点。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是他发展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与理论基础,对其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以宗教的精神来实现教育改革的智慧更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二、宗教思想对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一)提出教育为基督教国家服务,促进教育的改革,以实现社会的改良

在《大教学论》的扉页上,他这样提出:“《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或使每一个基督教王国的一切教区、城镇和村落,全都建立这种学校的一种可靠的引导,使青年男女,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这样去学会现世与来生所需的一切事物。……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育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少些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最高教育目的是使社区和平、安静,其次是学校的快乐闲暇。夸美纽斯认为这一切取决于教育,即用教育去完成宗教的信仰。

夸美纽斯是激进派的资产阶级代表,他憎恨落后的封建体制,厌恶教会及贵族的糜烂的生活,极力想通过改革来实现这一目的。以教育改造社会虽然夸大教育了的作用,但是,对于当时急需教育改革的欧洲各国来说,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相当有益的。

基督教国家是他想要教育改革的对象,这是他作为一个基督信徒的分内之事。所以,夸美纽斯的教育是从宗教理想出发的为基督教国家服务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必然包含宗教的成分,这些宗教的思想成分使得他的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落后的宗教教育。然而,其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先进的、要求变革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因此,不能否认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是为教育服务。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宗教国家的教育问题,更是为了愚昧的宗教徒摆脱无知,力求实现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来实现基督教社会的改良。

此外,夸美纽斯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提出来,强调教育应该是美好的和愉快的活动,充满光明、和平与宁静。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教育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二)用宗教中的积极思想作为教育的内容,引导人们学习,并使其接受进步的教育

夸美纽斯把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宗教(或虔信)。他认为:“博学包括一切事物,艺术的和语文的知识;而德行仅包括外表的礼仪,他还是我们内外动作整个倾向;至于宗教,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崇拜。是人心可以借此归于最高的上帝。”

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博学,即关于一切事物的广博的知识。还要包括德行和恰当的道德。同时,他也把宗教教育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博学、德行、宗教作为教育内容的三大部分。其中宗教涉及人的精神领域,即用宗教改造人和塑造人的精神追求,或者说是一种人生信仰,显然是对几千年来宗教教育的继承。夸美纽斯虽然反对经院主义哲学,却因为自己的信仰而维护神学教育,这是他最大的局限,但也是必然的。他将知识教育与德行教育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创新精神。他借用《圣经》上的话:“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智慧篇》,第六章,l3、l5)希望人们去学习、探索,通过教育使人们变聪明、变诚实、变正值。他引用诗人未纽喜阿(Venusia)的话:“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这就是说,经过知识、德行和虔信的教育,人是能够被教化的。这三者在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当时西方的宗教信仰的社会中虔信与德行密不可分,它们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假如我们要去为上帝,为我们的邻人,为我们自己服务,我们对于上帝就必须有虔信;对于我们的邻居就须有德行;对我们自己就须有知识。但这三种元素是彼此密切相关的,一个人为了他自己的好处,不独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德行和虔信;为了他的邻人的幸福,不独要有德行,而且要有学问和虔信;为了上帝的光荣,不独要有虔信,而且要有学问和德行”。. 从这里可以看到夸美纽斯对教育的继承与发扬,将宗教思想中对人性善的教育――虔信列入教育内容,同时重视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他将宗教思想中的积极思想列为教育的内容中,以此来教化基督教国家的人民,力图为他们解开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宗教迷信的蛊惑。他接受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哲学思想,也肯定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教育的现实。他为宗教国家服务的教育理论必然会包容着宗教思想。然而,较之中世纪的神学教育,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宗教内容有益于当时的教育发展。所以说,他的`宗教思想是为教育思想服务的积极思想。

(三)用宗教信仰劝说受教育者,激励他们接受教育成为真正的人

夸美纽斯为了教育改革,为了得到支持,为使人们接受他的新思想,他用宗教信仰来劝说基督教国度的人们,希望他们接受教育,成为真正的完整的人。

首先,他是相信上帝的,但是他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肯定,带有唯物的积极成分,是对宗教迷信的反对。因为人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所以人应该受到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人们,使之变得聪明,使人本身所具有的智慧萌发,然后“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这显然是对宗教徒说的,要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了解世界万物,然后才能使自己皈依上帝。这虽然是不科学的劝说,但也许对当时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他告诉人们,人的目标不是今生,而是永生,所以今生需要受教育为永生预备。这种说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这是他以宗教为牵引,指引人们走向其认为的人的至高境界。

他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来形成。引这是对教育的肯定,也是对人的肯定。人在先天条件具备的同时,必须受到环境影响特别是经过教育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人。人的形成要在少年时期,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合适时期,夸美纽斯多次强调这一点。由此可见,对教育在教育人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是客观而且科学的,他坚信教育的伟大力量。

夸美纽斯运用宗教思想来说服人们相信教育的力量,希望人们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因为他是基督教信徒,人们同样也是信徒,他们的统治者也不例外。所以,这样说比较有说服力,也容易被接受。这也充分表现出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改革的不彻底性。在“致读者”中说到:“基督教的读者们,让我和你们说句心里话吧!凡是和我比较亲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一个能力很小,差不多没有一点文学和修养的人。我痛心时代的缺陷,我极力想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弥补这种缺陷,无论所用的是我自己的发现,或是别人的发现(虽然这要靠着上帝的恩惠才能发现)。”这些话是夸美纽斯为广大读者写的,他希望别人理解他、支持他,希望统治者阶级能实行仁政、改革教育,进而改变社会。这是一个仁慈的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革命战士的改良思想。这使我们明白为什么其宗教思想与教育思想能够共存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信仰上帝,而且他们有共同的愿望――基督教国家和平与宁静。

虽然夸美纽斯对上帝是虔诚的,但是,在他提出的教育方法中,处处体现了自然的法则。他强调“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障碍的”。他以鸟儿、果树等自然物的生长为例,解释教育的自然原则,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成分。所以应充分的肯定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不是挑毛病批判他,而是要学习他的智慧与精神。

三、结语

6.夸美纽斯的教育名言 篇六

2.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

3.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

4.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有知识就够了,你们要用你们的全力,去增进别人所得的教导。

5.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6.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7.学生之所以善恶学问,原因在教员自己身上。

8.没有德行,文学技巧算得什么呢?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一句古话说),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9.没有德行,文学技巧算得什么呢?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一句古话说),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10.我们应当知道这种灌输真正的德行与虔信的艺术怎样才能用一种一定的方法夫贯彻,怎样才能介绍到学校里去,使我们能够公正地把学校叫作“人类的锻炼所”。

11.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所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去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

12.啊,青年人的教导者,……你们应使你们的神圣的职业和以儿女付托给你们的父母的信任心变成你们身内的一团火焰,使你们和受到你们的影响的人都不止息,直到你们的祖国全被这个热情的火炬所照亮。

13.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

14.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

15.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再高尚的了。

16.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的优秀人物。

17.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18.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19.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20.耐心去打开潜在学生身上的知识泉源。

21.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

22.这些学者共同工作的目标应该是给科学彻底打定一个基础,把智慧的光辉散播到全人类,使散播的成绩超越既往的成就,并以新鲜有用的发明去给人类谋福利;……做这件事业一个人是不够的,一代人也不够,所以必需许多人一道工作,把前人的研究作为一个起点。

23.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4.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教学场所不是为学校而学习,而是为生活而学习。要使从这里出来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

25.(捷)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6.(捷)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27.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2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29.那些在语文与艺术上久已受到这种陶冶的人们,他们又有几个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世上其余的人们实行节制、仁爱、谦逊、慈悲、严肃、忍耐与克制的榜样呢!

30.父母、褓姆、导师和同学的整饬的生活的榜样应当不断地放到儿童的跟前。

31.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

7.试论夸美纽斯的教学彻底性原则 篇七

关键词: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教学原则 彻底性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第十八章开篇就指明了一个现象,“人们往往埋怨很少有人离校时受到了彻底的教育,埋怨大多数人所记住的只是一种外表,只是真知识的一种影子而已。”[2]93面对这一现象,夸美纽斯分析了其原因并找出了补救的办法,即遵循教学的彻底性原则,“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又能对于他的知识所涉及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2]93

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认为,打好基础是一门学科能够被学生彻底掌握的前提。这里所谓的基础,是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基本的悟性、独立的视角和学科的一般概念。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引起学生的真正爱好,才能让其渴望学习,“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的美好、有用、快意,是如何需要。”[2]96同时,悟性的获得也极为重要,“青年的正确教育,在使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心灵本身涌出一道活流。”[2]97只有通过学生主观的领悟,知识才有被掌握和内化的可能。

夸美纽斯还指出了一种情形,即“学校确实是教我们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2]98因此,他强调学生必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了解和考察事物本身,而不仅仅是接受别人对事物已作出的观察。此外,打好基础还需掌握学科的一般概念,“应当在仔细学习一门语言或艺术以前,先把它的一般概念告诉学生,使他刚一开始就能明白它的目标、限度和内部结构。”[2]96

与打好基础相辅相成的是循序渐进这一要求,正如书中所比喻的:“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2]88教育也是一样,按照事物本身发展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能力给予相应的教育。由此可见,打好基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性急更不可怠慢。

二.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教学务必使学生从实质和源头上对事物进行把握,“因为只有彻底地懂得,并且记住了的东西才能够叫作心灵的财产。”[2]100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学生“彻底地懂得”,夸美纽斯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用给予理由的方法去强化一切知识”,[2]101因此,在具体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应该涉及到它的原因和实质。其次,将知识化为“心灵的财产”,还需要不断地记忆。关于记忆的重要性,夸美纽斯强调:“记忆不应当得到休息,因为没有一种能力比它更易活动,能够从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2]101记忆的不断训练和强化,在儿童身上更应该给予重视,这样才能替可靠的进步打好基础。

所以,在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留有空间让学生去联想和反思,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让知识之间融会贯通。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因为他们的眼睛将看到一个非凡的范围,因为他们将养成一种习惯,能够轻易地、自然地从一件事情走向另外一件事情。”[2]102

三.温故知新,勤于练习

夸美纽斯指出:“所教学科若不常有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教育就不能彻底。”[2]103他认为,通过教导别人的方法来复习巩固可以将知识牢牢地记住,即通过传授知识来巩固知识。因为在教导别人的同时也教导了自己,并且对于所教的内容会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在提问、讨论和指导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以运用重述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巩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后,让学生重述,如若有错,应替他改正,然后依次让其他学生重述,直到人人都已明白了那节课的内容。他还指出,“先叫聪明的孩子,使愚蠢的孩子有他们做榜样,比较易于跟上去。”[2]105

以上两种方法可时时运用,多加练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待学习更为用心,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能够让学生更为彻底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并由此感到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夸美纽斯的教学彻底性原则为我们展现了真正的教学应具备的态度、原则和方法。对于任何知识,深入而透彻的领会所带来的将会是快乐而坚实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3]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

[4]郭余欢.中西呼应异曲同工——《学记》与《大教学论》关于教育原则论述之比较[J].新课程研究,2008(4).

本文为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学习体会下一篇:这次考试真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