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4-06-27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共8篇)

1.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一

《浅析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文献综述

陈小玲

前 言

当今世界竞争环境已日趋激烈,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世界各国企业都在寻求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和确立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各国企业运营的首要课题!而缺乏核心竞争力正是我国发展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企业在管理、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与世界级企业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拟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针对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探讨如何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正文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舞下,逐渐成长壮大。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蓬勃兴起,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是民营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问题严重;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组织结构调整滞后,管理混乱;忽视现代营销理念,凭经验决策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威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更使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发展的“严冬”,面临着产品出口难、产品积压的现状,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提出后,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关注点,也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此后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麦肯锡(Mckinesy)公司的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和帕特里夏·克里福德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奎因、道赖和帕克特(Quinn,Doorley,Paquette,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由于产品与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中所积累的、独特的企业专长(历史性的难以仿效的知识集合)。

巴顿(D.B,Barton)是知识观核心竞争力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不只是技术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其构成包括知识和技能、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行为,其重点是构建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2、国内研究

我国一些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李悠诚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由无形资产构成,是通过对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

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学者曾分别撰写文章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并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其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影

响。

程祀国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群因素,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规定及技能的有机组合。企业具备某些核心资产却不见得一定有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有了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指“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硬核心竞争力(以核心产品形式和核心技术或核心技能为主要特征)和软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的综合。

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顾客得到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品质与价值。简单而言,就是价廉、物美或是同时具有,是实惠的产品或服务。

左建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体制和制度是生产关系,现代企业体制与制度能保证企业具有永久的活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是企业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他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与核心竞争力共同组成了核心竞争力系统。

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有研究者经研究认定,“企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一些学者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等同于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背景和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其共同之处在于:与企业的外部条件相比,企业的内部条件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建立并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逐渐走向衰落,而有的企业却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这些企业有意识地构建、提升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小结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起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无庸质疑的。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民营企业来说,要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现代企业抵御危机的唯一出路。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需要配备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危机中生存和发展。可以说,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能力[M].哈佛商业评论.1990.

[2]林善浪.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孙霞.基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6

[4]舒化鲁.决战十大竞争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包晓闻,宋联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徐岚.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提升探讨[J].现代商业,2009.[7]林叶.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现代管理科学.2004.[8]张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威宁学院学报,2008.[9]张艳菊.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发展,2008.[10]小艳,龚晓凤,陈志鼎.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师,2003.[11]潇霖.试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阎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众商务,2009.[13]高一山,姚晓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J].消费导读,2009.[14]李虹,罗燕.无形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J].财会通讯,2009

[15]袁红梅.论应对金融危机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业经济.2009.

2.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二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西方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低成本优势, 是有效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存在平均主义和代理寻租, 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率的。

(一) 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观点主要从交易成本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和融资优势等角度切入。从交易成本而言, Alchian (1969) 对通用电气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更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更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 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通用电气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Stein (1994) 的研究认为多元化公司的分部能够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 从而相对降低了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成本, 并可以规避外部融资中由于过多投资者介入而出现的代理成本上升的问题。

从信息成本而言。Williamson (1975) 等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充分发挥企业激励机制和资金配置机制的作用, 拥有熟悉项目和经理人的信息优势, 能够从事挑选胜者活动, 比外部资本市场容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Gertner、Scharfstein和Stein (1994) 认为与外部融资相比, 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能够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首先, 从涉及的利益主体而言, 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只牵扯需要资金的部门与资金配置的控制者, 而外部融资则牵扯到多个投资者, 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信息搜寻成本要远远低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其次, 从控制权来看, 内部资本市场中, CEO对企业资源具有控制权, 可以确保CEO所掌握的投资信息得以充分运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信息获得和信息使用则由于控制权分散等原因受到限制。

从减轻融资约束而言, Lewellen (1971) 的研究认为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可以相互提供担保, 因此, 对于多元化的集团公司而言, 对外融资能力能够获得提升, 从而能够缓解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难问题。Fluck和Lynch (1996) 的研究认为, 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 单个企业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 而内部资本市场则能够放松信用条件限制, 在外部融资方面更为便利。Fumagallli (2003) 对多元化公司分部和单一公司的融资进行了分析, 认为多元化公司分部可以从公司总部的资金再分配方案中获得资金, 资金量由总部的配置方案决定, 总部可以通过内部资源的分配方式影响分部投资策略。对单一企业而言, 只有从外部融资, 融资时所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减轻融资约束, 便利企业融资作用。

(二) 内部资本市场无效论

有些学者的研究则认为, 企业普遍存在过度投资倾向, 外部资本市场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会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并且由于平均主义和寻租成本的存在, 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并不高。

从过度投资角度而言, Jensen (1986) 、Stein (2001) 的研究认为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为大规模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如果公司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 在委托代理关系之下, 公司管理层很可能会滥用现金流, 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因此, 内部资本市场带来的融资规模扩大将加剧过度投资行为。Stein (1997) 的研究认为, 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的结论建立在CEO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基础上, 但是多数情况下二者利益并不一致, 例如CEO的宠物项目, 该项目更多的是满足CEO的私人需要。Matsusaka、Nanda (2000) 通过建立权衡模型对内部资本市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但是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中缺乏强制的外部监督机制, 公司管理层对资金的控制权力过大, 资金在内部的转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不排除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过度投资。

从平均主义而言, 内部资本市场存在内部信息的不对称, 这种不对称会引发代理问题, 导致资源配置中出现交叉补贴和社会主义现象。Billett和Mauer (1998) 的研究认为, 内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存在会使得总部将资金配置于相对较差的部门, 导致好的部门投资不足, 差的部门投资过度, 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补贴或者社会主义。Shin和Stulz (1998) 的研究发现企业总部配置资金时习惯于按比例分配资金, 而不是根据资金的投入产出比率来分配, 这种习惯被Shin和Stulz称为黏性。Matsusaka和Nanda (2002) 的研究认为, 公司总部来决定资金配置的情况下, 资金的配置必然受到高管个人利益和偏好的影响, 导致资金配置的低效率。

从寻租成本来看, Meyer et al (1992) 建立了内部资本市场寻租的理论模型, 模型假定分部经理是寻租行为的代理人, 研究结论显示, 分部经理存在向总部寻租的动机, 因为寻租活动可以给该分部带来更多的资源。Edlin&Stiglitz (1995) 的研究则认为分部经理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Scharfstein&Stein (2000) 的研究认为, 在双层代理关系之下, 公司股东并不能代表股东利益, 而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业绩相对较差的分部经理会用较多的精力在与总部协调关系上, 也获得较多的资本补偿, 这种行为会导致资本配置的扭曲。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起步较晚, 以孔刘柳 (1998) 发表的第一篇内部资本市场的文章为起点,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集中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

(一) 理论模型分析

理论模型分析中, 学者运用委托代理模型、最优规模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对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状况进行分析, 认为代理问题和寻租问题等将降低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邹薇和钱雪松 (2005) 构造了两层次委托代理模型, 强调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 分析表明, 资本配置扭曲和资本使用效率低下的关键是外部资本市场运作不完善对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寻租行为的影响。融资成本偏低的外部资本市场不仅会促使企业CEO过分扩大融资规模, 而且会加剧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寻租行为, 导致资本配置不当、投资缺乏效率的不良后果。邵军和刘志远 (2006) 建立了中国企业集团最优规模的模型, 企业集团必须不断调整内部资本市场规模, 以达到公司内部与外部市场的均衡。

学者对国内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存在广泛分歧, 为了找到这种分歧的理论依据, 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王明虎 (2007) 认为, 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取决于集团总部管理者和成员企业经理在投资决策上的共同选择。在企业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低效的情况下, 总部管理者的创租和成员企业经理的寻租活动就成为必然, 这就造成了国有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李希富、袁奋强 (2007) 认为,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首先应关注层级效应, 确保第一层级的企业租金创造的同时, 力求第二、第三层级的协同效应发挥;其次要重视长期效应, 使企业组织租金的创造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之中, 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租金的长期增长。李彬 (2010) 对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对内部资本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规模与绩效是紧密相关, 企业总部应根据经营需要构建适宜的内部资本市场, 优化内部资本市场规模。

(二)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中, 有些学者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如徐敏、魏亚平 (2010) 探讨了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资金管控的意义, 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作为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平台有利于提高集团资金管控效率, 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钱效应、活钱效应等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陈德刚 (2010) 以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计划为例, 从内部资本市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大型企业集团和系族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能够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诸多弊端。中粮集团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和集团分拆上市,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以及整合资源, 实现了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公雪 (2010) 认为,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放松融资约束功能和利益输送功能, 在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下, 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在获取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过程中, 存在着融资约束, 内部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可能比西方更为适用。

但许多学者认为, 在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 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利的背景下, 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较低。邓路、王化成 (2009) 、陈祺、谭雄 (2010) 等学者认为, 国内企业由于非整体上市导致关联关系复杂, 造成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 而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大股东谋取私利的工具, 监管环境的不完善也使得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混乱。涂罡 (2007) 考察了山东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及对大股东占款的影响, 多元化经营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复杂, 公司更容易发生大股东占款;第一大股东在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后, 主要是利用内部资本市场侵占公司资金, 占款金额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无显著相关关系。为此, 应健全和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企业实际控制人责任制, 采取整体改制上市方式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此外, 学者基于双重代理关系和资金成本等对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谢军、王娃宜 (2010) 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角度对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 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 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 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 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 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 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李秉成 (2011) 的研究认为, 内部资本市场经营业务多元化能降低资金成本, 但在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方面, 随着交易性质的不同, 对资金成本影响也不同。因此, 中国上市公司应该大力培育内部资本市场以降低代理成本与资金成本, 同时要建立制度规范内部资本市场行为。

三、总结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探讨, 该领域中每一项研究成果的产生都使得我们对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机制与效率的认识更为清晰。上述研究的主要贡献如下:

(一) 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搭建了理论框架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模型的探讨将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融资约束等因素逐步引入模型, 使得模型不断完善, 也使得人们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认识不断清晰。代理理论和寻租理论的引入则为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为内部资本市场发展中降低代理成本和寻租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研究强调了内部资本市场会造成过度投资现象的加剧、交叉补贴和平均主义以及经理人员寻租带来的低效率, 这些观点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指明了方向, 也为企业和监管部门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经理人员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学者对中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则集中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问题, 揭示了大股东隐蔽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从而开辟了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的新领域, 也丰富了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的理论内涵。

但是, 应该看到, 现有的研究要么偏重于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和减缓融资约束, 要么偏重于内部资本市场代理成本和寻租行为, 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一个模型能够将二者融合起来, 对内部资本市场运作过程进行模型化, 模型的形式也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OE.Market and Hierarchies:Anala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M].Colluer Macmillan publisher, New York, 1975.

[2]Gertner, Scharfstein, Stein, J.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4) .

[3]邹薇, 钱雪松.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J].经济研究, 2005, (5) .

[4]王明虎.从寻租视角看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和资源配置效率[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7) .

[5]李希富, 袁奋强.多元化企业组织租金——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 (5) .

[6]涂罡.山东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对大股东占款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7, (1) .

[7]李彬.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规模与绩效相关性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 2010, (3) .

3.企业组织氛围的文献综述研究 篇三

关键词 组织氛围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1 组织氛围的概念

组织氛围的概念主要用来研究工作环境对人的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最早提出组织氛围概念的是心理学者k.lewin(1938)。①他首先提出著名的场地理论,该理论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了解行为发生的整个情景,而整个情景主要是指个人与环境,所以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组织氛围强调的是个体主观知觉的心理环境。Litwin& Stringer(1968)②认为组织氛围是工作环境中可被其中生活或者工作的人们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组可测的属性,这组属性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之后也有(Campbell,1970③;Schneider,1975④)从其形成原因角度进行定义。还有一些学者从组织氛围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阐述。Tagiuri(1968)⑤提出组织成员对良好的组织氛围的感知会引起满意度、工作投入、生产率的增加和离职率的降低。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组织氛围的概念,组织氛围的研究理论基础还是勒温场地理论。因此,组织氛围应该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来共同界定,是组织成员对组织所有特征的共同知觉。

2 组织氛围的维度

众多的学者都认为组织氛围有多重维度,而且认为组织氛围是可以通过一系列能被组织成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属性来测量。Litwin&Stringer(1968)将组织氛围划分为9个维度(结构、责任、奖励、风险、温暖、支持、标准、冲突以及认同)。Campbell(1970)将组织氛围划分为个体自主性、赋予职权结构程度、奖励指向、体谅和支持五个维度。Newman(1985)将组织氛划分为人员设备安排、工作性质、管理技巧、绩效与管理的关系、工作动机、工作环境、管理形态、生产压力、同事关系等九个维度。Daniel &Denison(1984)认为可以通过衡量组织内部成员的士气、态度、凝聚力来测量一个组织的氛围。Patterson,West& shackletoneral(2005)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最后将其划分为自主性、一致性、工作投入、上級支持、培训、福利、程序化、陈规化、创新及弹性、对外聚焦、自我反省、目标清晰、工作效率、努力程度、绩效反馈、工作压力、质量取向。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氛围的维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些维度都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证明。林佑贞(2009)的硕士论文主要针对饭店行业,设计了一套有关组织氛围的量表,他将组织氛围划分为制度清晰性、上级督导、工作自主性、成长空间、人际关系、温暖关怀和团队协作作为饭店组织氛围等七个关键维度,并且进行了验证,结果比较理想。

3 组织氛围的变量研究

3.1 组织氛围作为自变量

组织氛围作为自变量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满意度、员工的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3.1.1 组织氛围对满意度的影响

Robert D. Pritchard(1973)研究了组织氛围对管理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氛围显著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Janet D. Donohue(1986)在对医学院护士毕业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班学生感知的企业组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

Alessandro Ancarani(2009)进行了组织氛围与病人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严格的管理控制将降低病人的满意度。

3.1.2 组织氛围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A. Neal(2000)就基于安全氛围视角的组织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氛围通过安全氛围中介调节影响员工安全行为。

3.1.3 组织氛围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Barbara(1994)对组织氛围、组织沟通与员工角色紧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组织氛围和组织沟通显著影响护士的角色紧张。

Gregory A(2006)进行了组织氛围与员工循证实践感知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对一般实践与循证实践的感知。

3.2 组织氛围作为中间变量

Paul C(2002)研究了组织背景对组织革新的影响时发现,组织氛围在其中发挥了中介调节作用。

Jean-S€閎astien Boudrias(2010)研究了组织氛围和感知的公平在管理者授权对员工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在组织氛围和感知公平很高的企业,管理者的授权显著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

谢荷锋,马庆国(2007)研究了组织氛围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的影响。

黄盼盼(2010)就组织氛围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结构的组织氛围提升工作敬业度;高支持的组织氛围提高团队满意度;高标准和高责任的组织氛围促进工作投入度。

王端旭,洪雁(2010)对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支持性组织氛围与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3.3组织氛围作为因变量

有关组织氛围因变量的研究成果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组织氛围的自变量有个体特征、非正式组织、组织背景、组织文化等等。

4 研究述评

组织氛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于组织环境包括了方方面面,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组织氛围的概念,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概念。通过文献查阅,有关组织氛围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個阶段,将组织氛围作为一个整体,没有针对不同行业,只是笼统的研究它对组织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将组织氛围研究的内容具体化,开始在IT行业、制造业等行业展开研究。比如很多学者开始纷纷研究组织氛围对员工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离职行为、知识共享行为、创新行为等具体行为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组织氛围的中介作用,认为员工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员工个人层次自变量与员工工作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对组织氛围的研究更加具体化了,比如在更多的业研究组织氛围的作用与影响。细化了组织氛围的概念,从组织学习氛围、组织伦理氛围、组织安全氛围、组织服务氛围等角度展开研究。

注释

① Lewin K. The conceptual reprent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forces[M]. Durb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38.

② Litwin, G. H,R. A. Stringer,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M].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1968.

③ Campbell.The Roundabout: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What Are Psychologists in Organizations Doing? [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Volume 1, Issue 3, Spring 1970, Pages 285-286.

④ Schneider, B. Organizational Climate[J].An Essay, Personnel Psychology, Vol 28, 1975,447-479.

4.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篇四

摘要:企业文化也称为公司文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和研究者们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现对有关学者的综述如下: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价值

一、前言

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中分化出的一种新理论。一些西方学者认定“21世纪革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文化革新的方向——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1]。钱向阳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隐形资产,是影响企业稳定、和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17]企业家生命成长导师,企业文化建设与运营管理专家魏宪生曾说过:“一切管理问题,都是文化问题。”

二、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影响巨大。但是,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华为“基本法”的第六条提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海尔的张瑞敏也说过:“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都可以被带走,唯独无法带走的是企业的文化。”[2]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被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多数学者从观念形态着眼,以企业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实践来说明企业文化。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包含许多内容的复合体。它包括企业整体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3]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2][3]季如先,赢的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基本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等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4]

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5]

(二)文化的基本特性

1、企业文化的既定性

既定性指一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了一个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的连续性。一个企业有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好像“有一个‘已编好的程序’去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一个企业在产品、人事、经营方式上,随着形势变化,是很容易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文化却难以改变,因为一个企业文化传统是历经多少人物榜样、多少传奇故事等才能提炼出来的。对于一个新进公司的人来说,这个成熟的企业文化是既定的、早就存在的了,就像一个出生在东方的人(就像中国),儒家文化传统对他而言便是既定的、早已存在的了。

2、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尽管企业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既定性,但它并不是不能改的东西,而是可以塑造、改变和创新的东西。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既定性,最终都不会排斥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既要考虑到公司的传统——企业文化的既定性,又要考虑到时代的变迁——企业文化的可塑性。

3、企业文化的再造性

麻省剑桥Hammer and Company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海默和CSC Index顾问公司执行官杰姆斯·钱皮倡导了企业文化的再造性。企业文化的再造性主要是指是企业价值观上的革命,而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则是与企业文化的可塑性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当企业文化的既定性越来越无法适应新行势的变化,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时,就必须进行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构造,而不是对企业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6]

(三)企业文化的层次性

[4] 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6] 威廉.大内,Z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刘彩虹,企业文化的三大基本特性[E],华夏论文网,2006-06-03

由低到高可分为:观念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文化、认同文化、参与文化五个层次。

1、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的性质特征文化,通俗地讲就是能使得社会公众了解企业是做什么的,包括比较显著的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产品名称等;就像超市一样,因为它的名称和标志,大家立刻就能明白其是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自选商店,这就是企业观念文化的直接效应。

2、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指单个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区别开来的行为特征文化。理念文化要比观念文化更深入一层,但两者都是较低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因为一个成熟企业,无论它是否认识到,观念文化和理念文化都是它正常运行不可少的部分,有许多特征甚至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具备了。

3、素质文化

素质文化是规范和体现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日常行为等等的素质特征。

4、认同文化

认同文化是反映企业内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特征,具体来说,是指企业内部个体员工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乃至对整个企业的依赖、信任和热爱的程度。

5、参与文化

参与文化是最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程度和特征;二是指企业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和特征。[19]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中总结说:“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种功能: 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更考虑到组织利益;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黏合剂;文化作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7]

(一)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说过:“管理的任务就是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变为企业的力量和成就。”[8]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 [7][8]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郝趁义,现代中国企业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用;二是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一旦形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20]

(二)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李贤民提出:“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功德、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把企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继而达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22]

(三)凝聚功能

李岩提出:“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粘合剂。”[21]员工与组织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之外,还存在比正式雇佣契约更重要的心理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的工作效能,心理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上,是对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组织承诺的认同和维护。[9]

(四)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出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持久的激励效果。[21]

(五)辐射功能

左守秋和周其和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3]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9] 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重在领导的原则

要树立“管理者首位”思想,领导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德鲁克一再阐明,管理层不仅使资源成为活的生产力,赋予了企业使命,还体现着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管理层的能力、操守和绩效将对美国和自由世界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0]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理念的升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领导者应力图向人们“灌输企业生活中的一条新定律:文化中存在力量。”[11]

2、系统运作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铸基”和“铸魂”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管理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实践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上下戮力同心,协调运作,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25]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12]

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它需要强调对人的管理,并把强调“人”的重要性有机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标中去。

另一方面,赵静和梁洁慧说过:“企业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企业文化要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来极大地调动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最大限度的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与高质量。”[24]

4、讲求绩效的原则

刘文博和张淑东提出:“绩效是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传统的单纯以绩效为原则的企业已经慢慢丧失了活力,现在应转向发展企业的软实力,即将文 [10][11][12]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肯尼迪等编,公司文化[M],三联书店,1989

杨晓芳,和谐企业文化浅谈[J],商情,2014(1)化注入产品之中,以文化驱动绩效,以文化让企业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26]

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实施中起点要高,要力求同国际接轨、同市场接轨,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点突出,稳步推进。要使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务求实效,真正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

5、个性化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当今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看清企业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提炼和整理出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来,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27]

(二)培育共同价值的观念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等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样。陈维财提出:“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29]

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选择事业领域、确定长期奋斗目标和经营战略的基础,是企业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不断保持旺盛精力的源泉,是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判断事物的准则,是企业建立自己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利润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成功关键。[13]

(三)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吴凤英提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 [13] 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企业经营哲学通常应在代表企业精神的文字中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渗透,而且也便于顾客识别。”[30]

经营哲学确立的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创建有个异性的经营思想和方法。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集体信念在哲学意义上的高度理论概括,是指导企业行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企业精神的基石。”[14]

(四)构塑企业精神

吴凤英提出:“企业精神构塑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30]

企业精神构塑,一是确定企业的个性和经营优势,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而后增强员工的信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引导和培育员工服务至上、顾客第一的服务理念,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在企业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提倡合作团结精神;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计策;五是将企业精神提炼为文字表达,加强员工的理解和记忆,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企业形象设计

蔡卫东提出:“企业形象指的是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28]

企业形象设计一般有形象调查、形象定位和形象传播三个阶段。形象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认识、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程度对企业形象进行定位。形象传播是以广告或公关方式,将企业形象的有关信息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顾客认识和接受,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14] 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五、总体评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把员工的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企业文化,就意味着没有企业价值、企业精神和企业准则,企业就无从维系,无产业可谈,无发展可言。[15]“在进行国际合作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企业文化基因,努力形成独具本企业特色和由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软实力,转变为企业竞争力。”[16]

弯桂清说过:“企业文化不是口号,更不是摆设,我们决不能只把企业文化喊在嘴上、印在书上、挂在墙上,而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让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发展于企业、服务于企业。”[18] 一个人不学习文化,不会成为有用之才,一个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其建设将很难有大作为。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没有文化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狂乱旋转的机器”。只有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跻身世界强林。[29] 基于各个专家的研究成果,我认为现下的企业应当在了解本企业的情况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15][16] 李明克,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40~

41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季如先,赢的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基本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等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威廉.大内,Z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刘彩虹,企业文化的三大基本特性[E],华夏论文网,2006-06-03 [7]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郝趁义,现代中国企业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9]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肯尼迪等编,公司文化[M],三联书店,1989 [12]杨晓芳,和谐企业文化浅谈[J],商情,2014(1)

[13]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等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4]陈佳贵,企业管理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李明克,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40~41 [16]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钱向阳,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4):160~ 163 [18]弯桂清,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地”[J],商情,2014(2):269~269 [19]赵寿红,浅谈企业文化的层次性[J],上海管理科学,1999(2):135~137 [20]王冬岩、王春岩,试论企业文化的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S1):29~30 [21]李岩,企业文化的功能[J],工会博览,2012(20):27~27 [22]李贤民,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0(34):12~12 [23]左守秋、周其和,浅析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建设内容[J],硅谷,2008(5):180~180

5.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五

文献综述

题目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大学

2013年

文献综述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多环节操作的复杂管理模式,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项目管理的全部建设过程,从初期的项目决策到后期的竣工决算和项目分析,财务管理都渗透其中,对项目建设价值管理起监控作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财务管理是近一个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因为在商品经济初期,理财活动虽然是企业一项基本的管理活动,但由于财权的重要性,理财活动往往由企业业主亲自进行,财务管理并没有形成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大量出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资金急剧增加,财务关系逐渐复杂,财务管理部门才开始建立,并逐步形成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学科。但在20世纪初期,财务管理的功能以筹集资金为主以后,财务管理由筹集资金转向财务监督,由财务监督转向事前控制。财务管理理论由筹资管理理论发展成为以资产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理论。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财务管理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财务管理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财务管理方法体系的基础。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霍普伍德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等优秀著作问世。上述这些著作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了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财务管理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财务管理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1]。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起步晚并逐步转变思维方式的财务管理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企业虽都成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但由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利润基本都上交国家财政,企业财务中的资金筹集、资金使用、盈利分配等许多职能,都被国家财政所代替。企业财务完全从属于国家财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直到1978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自负盈亏以后,才有了独立财权,并有丰富的财务活动和广泛的财务关系,也使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学科有了较快发展。到

了1993年,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建立,但国内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2]。

宗绪平认为作为一项专业化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现代施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运作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资源配置的载体和市场活动的独立法人,它的根本目标就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并且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3]。

李永蕊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针对工程成本的管理方法,没有涉及到如何运用成本数据去改善进度和资金流安排的闯题。财务管理不仅涉及到成本管理,还涉及到运用成本数据去指导决策,改善采购和库存,妥善安排资金调度的闯题,并能从长远战略角度为施工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企业规模经济[4]。

李荣菊指出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现状主要是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管控手段落后,其主要原因是行业特点使施工企业在专业施工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参与程度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等[5]。

方鹏认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是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预算控制体系,基础管控薄弱,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财务信息延迟、失真,权、责、利不对等,考核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已经到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不断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6]。

Zongsheng Liu通过对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研究,解决当前财务管理的问题可以采用预算控制,保证财务策略的有效实施,也可以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7]。

刘勇认为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思想重视,其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全面推行预算标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最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8]。

王玉焕认为施工企业有必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并加大执行力度。在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加大执行力度方面,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我国商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包括施工组织预控、成本预测和财务预算,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全面预算的编制、预警控制、预算追踪、预算分析等,才能有效地建立起管理控制体系,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沿着预算管理的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9]。

徐美丽指出资金是保障企业项目高效运行的根本,良好的资金运行环境与管理状态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实现基本运行效用,在当今的企业发展环境中,其资金管理运行的好坏除了是衡量企业财务活动运行优劣的指标,还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运行好坏的重要方面。在施工企业中,在进行会计委派后必须对其工作实施考核监督,并适当实行轮岗制度。另外,还需同时考核被委派单位是否具备派驻财务的条件以及其是否接收被委派[10]。

张美英认为施工企业应加强资金的集中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认为明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岗位责任能极大地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人工、材料、机械都应实行相应的责任制,各项目管理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中对成本管理应尽的责任

[11]。

叶黎香认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对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尤其是材料费的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材料采购机制,实现经营方式创新,加强竣工后材料的核算,严格实行施工材抖管理奖罚及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及其他检查制度[12]。

综上各学者的研究成果,财务管理风险多样化、复杂化,如果想要在市场中占据着不败之地,首先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但施工企业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受客观因素制约多,实践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程度也不够,财务信息不准确,内部责任与权力不对等等,因此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就显得很必要了。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现状,主要存在财务管理中预算体系不全、资金管理水平较低、施工成本开支三方面的问题。施工企业可以建立并完善预算体系,加强资金的监测,并集中化管理,对于施工成本的开支,主要通过人工、材料、机械等三方面控制。

参考文献

[1]张蕾.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城现代化.2010,(第26期)

[2]俞文青.施工企业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5

[3]宗绪平.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2,(第8期).[4]李永蕊.财务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5]李荣菊.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中国经贸,2013,(第4期).[6]方鹏.浅谈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第7期).[7]Zongsheng Liu.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Enterprises[J].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2

[8]刘勇.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以及解决措施[J].新财经(理论

6.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献综述(模版) 篇六

摘要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目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显示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和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盈利分析。本文献综述主要归纳有关论述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分析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一、盈利能力分析的涵义综述

南开大学出版社,崔也光在2005年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有阐述。他说,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本钱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

陈红权在《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说:“盈利能力,也称为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黄明、郭大伟在《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说,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投资人)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二、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对象的综述

(一)洪国赐、卢联生著《财务报表分析》中对盈利分析对象有全面的阐述: 1.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 毛利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所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毛利率表明每一单位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可用于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的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毛利率高,说明企业取得相同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低,销售利润高,获利能力强。毛利率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成本高,可用于抵补费用支出的能力差,销售利润少,盈利能力就低。

2.总资产收益率是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综合利用资产获利的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利息)费用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利用债权人资金和股东权益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高就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

3.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期末股东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股东权益的投资报酬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从股东角度分析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高表明企业利用资本的能力越强,资本报酬越高,即对股东带来的投资收益就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盈利能力指标。

4.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期末股东权益总额与期初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股东权益总额/期初股东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股东投入企业资本完整性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小于1,表明资本减值。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表明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表明资本增值,股东权益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强。在实际分析中,还应考虑利润分配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张先治在《财务分析》一书中还对盈利分析对象还有所补充。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或主营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营业利润率表明在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利润占有多少百分比。

2、经营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个比率显示企业净利润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百分比。但是由于企业净利润不完全是由经营活动产生,所以它仅仅反映了一种比例关系。

3、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这个指标说明企业每实现1元的现金净流量所获得净利润的百分比。现金流量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的效果越好。

4、现金获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平均占用额

这个指标说明每一元现金及等价物可以获得百分之多少的净利润

(三)郭延琦在《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索》中提到以盈亏平衡点来考察企业的盈利状况

盈亏平衡点=单位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这个公式说明了现代理财方法的一个秘诀:尽量使固定费用变动化,将有利于降低产品盈亏平衡点

(四)罗伯特 C 希金斯在《财务管理分析》中提出:通过利润结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1、计算《利润表》中每个项目的金额÷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2、分析各个项目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合理?找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突破点。

3、计算以上利润的构成科目分别占此项利润的比率:每个科目的利润数额÷此项利润数额。

三、有关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综述

穆林娟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列出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出差异,研究和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借以考核有关计划完成情况。

2、本期实际数同上期实际数相对比,即纵向比较,借以了解有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增减变化情况。

3、本期实际数与同行业公司的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即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了解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差异。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由于分析的目的和角度的不同,比率分析法中的比率有许多表示形式。如仅从从反映财务状况的角度来划分比率,有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等。比率分析法具有计算简便、通俗易懂、可比性强的优点。但运用这一方法应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和对比标准的科学性。

(三)趋势分析法

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 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张金昌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中提到了下面两种方法:

(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因素分析法主要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等。

(二)图表分析法

图表分析法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数字采用图表的形式列示出来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图表分析法具有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的优点。严格来说,图表分析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财务分析方法,而是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直观表现形式,直观反映了财务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图表分析法的运用基础范围和种类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四、有关盈利能力分析局限性的综述

简东平在《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思考》中指出,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缺陷。主要表现在: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切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李玉周在《企业活动分析》中也说明了盈利能力分析的一些局限性。

1、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要求在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结转当期的成本、费用。因此,在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条件下,企业核算当期的利润只能基于已销售产品的收入和已销售产品成本之间的差额,而对于未销售产品的成本则未纳入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核算,而是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存在。相应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时,多是以当期的经营收入比当期的成本费用来测算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由此所引发的后果则是可能与当期收入所配比的成本费用很小,而尚未实现的收入所承担的费用很大。这其中既有人为调节各期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因,又有业务本身所自发引起的。

2、经济事项存在滞后性的特征。企业每年所参加的各种订货会所发生的会务费等实际并不能带来今年的销售额的增长而实际是带来明年的销售额增长,而会计上把当期所发生的各种期间费用都计入了当期的费用来进行核算。

3、从成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两部分。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的付出与企业的收入存在直接关系,顾客愿意为这部分成本支付价格,例如:企业的研发成本所带来的产品功能的增强,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使得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等;不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对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没有影响,顾客不愿意为该类成本支付价格,是一种无效成本。

五、改进缺陷的综述及思考

王彤在《对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以下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王化成.郭复初在《财务管理》一书中提出:

1、以基于事件的相关成本费用与非相关成本费用的财务分析来代替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期间应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财务分析。核算由于受到可靠性的,使得会计成本核算不能够体现取得与收入相关的全部成本,而是仅仅是与收入相配比的部分账面成本,而对于一些相关成本、机会成本并未纳入核算范围。此外,对于期间费用的核算,会计上并未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挖掘,笼统归入了发生当期,事实上存在许多本期期间的费用发生与本期的收入取得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下时期收入取得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当期收入取得的原因分析出发,用与当期收入取得相关的相关成本费用概念来代替应计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财务分析。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利润和费用进行重新定义,以便更好的进行财务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财务预测。新的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当期产品销售相关成本—机会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当期期间费用—当期无关期间费用)—前期相关期间费用,新的成本费用=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相关成本+当期期间费用—当期无关期间费用+前期相关费用

2、从形成收入的原因出发,对企业的产品价值形成过程进行深刻反思,明确区分价值创造的相关成本和价值创造的无关成本,对利润与两种成本的关系区别对待。对利润/价值创造相关成本而言,该指标反映了顾客对企业投入的价值创造相关成本所创造的价值的认可程度,顾客对企业价值成本所创造的价值认可程度高,则该指标将较高,相应顾客对该项成本所创造价值的认可程度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会偏低,该指标会偏低。由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于不同产品的顾客的关注重点不一样,对于同一类价值创造相关成本他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大不相同。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对无关成本的控制效率,表明了企业在取得利润时耗费了多少的无关成本,为企业未来的成本控制指明了方向,该指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在取得同样收入时,耗费的无关成本越小,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越好,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改进该指标的努力方向主要是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减少不必要成本的开支。通过收入/价值创造相关成本和收入/价值创造的无关成本两个指标,解释了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为考察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未来盈利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避免了因传统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便认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不强这样一种误区,避免了企业的经理人通过试图削减企业价值创造成本来降低该指标,损害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现象的存在。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之我见[J]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3 [2] 刘永泽.会计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先治.财务报表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伯特 C 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第1版 [5] 张金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 简东平,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思考.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7] 郑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经济管理.2004年03期.[8] 崔也光.财务报表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 王化成.郭复初.财务管.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第1版

[10] 王彤,对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11] 黄明、郭大伟,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林业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3期 [12] 陈红权,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学术天地,2005年第4期

7.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七

对企业异质性的研究首先源于对大量微观层面数据的经验发现, 同质性企业模型已经无法解释这种微观层面的贸易模式。由此应运而生的以Melitz和Bernard与Eaton, Jensen和Kortum (BEJK) 为代表的两类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 致力于解释上述经验数据, 成为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Melitz (2003) 在Hoenhayn动态产业模型和Krugman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的有机结合基础上, 提出企业异质性假设, 通过构建异质性厂商动态产业内贸易模型, 实证研究发现只有高生产率企业可进行出口贸易, 低生产率企业只能进行国内贸易, 并且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步展开会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 从而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率。Baldwin (2005) 以Melitz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的生产率, 认为高生产率对企业的出口是一种优势。与Melitz构建的模型不同, BEJK (2003) 构建的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法, 引入Bernard竞争而非垄断竞争, 研究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以及贸易自由化对美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Bernard (2003) 通过扩展李嘉图模型, 引入异质性企业假设, 认为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要素生产率。在这类模型中, 所有企业在李嘉图框架下采用不同技术生产同一种产品, 任何国家的消费者从全球所有国家的最低成本生产者中购买商品 (1) 。

国内致力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分别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高科技产业企业、浙江省的制造业企业等微观层面的数据, 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结果符合Melitz模型的理论, 只有极少数的国内学者在对中国制造业做实证检验时发现“生产率悖论”。李春顶、唐丁详 (2010)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计算我国制造业分行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并对其行业出口贸易增长率做计量分析, 得出我国分行业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孙俊新、蓝乐琴 (2011)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 通过建立非参数模型, 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做回归分析, 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同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汤二子、王瑞东等 (2011) 采用中国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作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生产率悖论”。

综上, 国外学者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大多国内学者暂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验证研究阶段。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认为, 高生产率企业会选择出口, 低生产率企业会选择内销。部分国内学者通过验证, 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 这主要和实证对象、计量模型等共同作用。

二、“自我选择”效应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但是这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是在出口以后高于内销企业呢, 还是在选择出口时已经高于内销企业生产率呢?这是研究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主要问题。为了解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为何高于内销企业,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 是由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使然 (Clerides et al, 1998) 。

自我选择效应, 是指企业出口会面临一个固定的进入成本 (用劳动来衡量, 是一个沉没成本) , 这些成本是的只有生产率水平高的企业才能顺利进入出口市场, 即企业的自身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是成为出口企业还是内销企业。Melitz (2003) 在文章“贸易对行业内资源配置与生产率的影响”中假设, 每个企业面临着出口的固定成本, 也面临着内生的生产率水平, 企业在了解自身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做出是否选择出口的决定 (2) 。BEJK (2003) 等也认为企业生产率具有外生起源的重要本质特征, 即企业在了解自身生产率高低以后, 会“自我选择”进入或退出国际市场参与或退出出口市场。Flavey et al. (2004) 建立了一个“两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这一模型包括两个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效率, 揭示贸易的逐步深化会强化“自我选择效应”, 提升行业的平均利润、效率 (3) 。

朱希伟、金翔荣、罗德明 (2005) 采用Melitz的模型解释中国出口强劲增长的“反常”现象, 引入国内市场分割和边际成本、固定成本之间的反向关系的两个因素, 证实中国出口的迅猛增长, 是由于严重的国内市场分割使得企业“被迫”出口。汤二子和刘海洋 (2012) 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为框架, 分析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 发现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且高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然而, “自我选择”效应并不是一直都成立的, 李春顶、王领 (2009) 通过以Melitz的模型为基础, 通过对Baldwin的方法进行简化, 研究发现中国内销企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出口企业, 存在“生产率悖论”。

三、“出口学习”效应

说明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高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企业如通过出口学习, 在出口中参与国际市场, 在竞争和技术溢出等效应的作用下致使企业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出口学习”效应是指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时从竞争那里获得新知识、技术等, 这一出口行为提高了其生产率水平, 形成与内销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

Arrow (1962) 认为生产经验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要素, 产出不只是要素的投入结果, 同样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从而建立“边干边学”模型。Romer (1986) 继承了Arrow的研究思路, 解释后发国家拥有“后发优势”是由于后发国家受益于国际市场中那些知识、技术比较先进的发达国家的溢出效应, 促进国内企业生产率提高。

对于“出口学习”效应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较为一致的选择的经验研究, 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Bernard和Jensen (2004) 基于美国1983—1992年的数据, 考察美国制造业生产率与出口的关系, 发现通过资源再配置, 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会引起制造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BEJK通过模拟, 得出在全球范围内削减5%的贸易壁垒, 贸易额会增加39%, 贸易增加15%, 且美国总体生产率水平也提高了4.7%。张杰、李勇和刘志彪 (2008) 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 实证考察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发现“出口学习”效应并不存在。但是, 在2009年, 张杰、李勇和刘志彪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做实证研究时发现, “出口学习”效应显著。

上述可知, 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可以解释为何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于内销企业, 这进一步的深化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 关于出口企业的效应分析, 并不是两种效应都同时存在, 这需要根据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软件、研究背景等共同作用。

四、简单评述

综上所述, 国外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Melitz和BEJK等学者对此问题已经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在新世纪全球经济背景下更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 极大地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为本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理论。但是, 现在的国内外文献很少提及贵州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 同时也缺乏对其实证研究以及对贵州企业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的描述性分析。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 以贵州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为研究对象, 针对企业异质性视角下的生产率与出口展开现状分析, 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贵州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做检验, 然后结合贵州实际分析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特征事实,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为提升贵州出口企业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章抒.企业出口贸易生产效应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6) :8.

[2]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杭州:浙江大学2012.3:87—125.

[3]马相东.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出口升级失衡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 第13页.

[4]李春顶, 唐丁详.出口与企业生产率:新新贸易理论下的我国数据检验 (1997-2006年) [J].国际贸易问题, 2010年第9期.13—21页.

[5]汤二子, 邵莹, 刘海洋.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12年第1期, 62—67页

[6]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Production[J].Econometrica, 2003, 7 (16)

8.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综述 篇八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新三板;模糊评价法;熵值法;DEA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成功率低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三大特点。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积极构建合理的多层次资本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2009年创业板开设,着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创业板财务门槛较高,很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并不能够通过创业板实现直接融资的目的。因此,真正意义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是空缺的。而新三板的大力推行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确定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扩大至全国,标志着新三板扩容至全国。新三板市场的推出为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挂牌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但挂牌企业是否己经享受到市场的福利,得到融资资金,其经营业绩是否得到改善却不得而知。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但由于我国新三板扩容时间较短,所以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很有必要对目前学者们对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将简要介绍新三板的融资情况;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介绍国内外对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效率的研究;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一、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情况

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债务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而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回资金。

权益性融资包括首次公开募股(IPO)和股权再融资。其中,股权再融资又分为配股和增发。目前,新三板中挂牌公司均是通过定增进行股权融资。根据东方财务统计:2011年,有10家挂牌公司通过定增融资,融资总额为6.4818亿。而在2015年,共有1887家挂牌公司通过定增融资,融资总额达1,273.2661亿元。(见表1)

债务性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租赁等。其中,新三板的债权性融资主要分为股权质押融资和私募债融资。截止2016年3月13日,新三板中共有23家挂牌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了29只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总额达66.698亿元。自2013年2月8日至2014年6月30日,全国股转系统共有73家挂牌公司办理了82笔股权质押融资业务,质押股数共66009.71万股,融资金额84730万元。

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效率研究综述

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上,国外学者往往侧重于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的讨论,少量与融资效率相关的研究围绕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经营绩效关系而展开。Jain&Kini( 1994) 认为,企业在IPO后经营业绩会存在明显的下滑,即企业普遍存在股权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 他们选取1979—1988年间进行IPO的682家美国企业作为样本,以经营现金流与总资产、经营收人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发现这两项指标在企业IPO之后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Loughran&Ritter(1995)以1970—1990年间增发新股的美国公司为样本,发现增发后五年内增发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要远低于同期没有增发行为的公司。综上所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融资后普遍会带来经营业绩的恶化。然而,他们对此的解释多集中于代理成本、融资机会、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等方面,这与我国新三板上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别。Terence Tai-Leung Chong(2013)等研究了中国银行间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发现低集中度能缓解融资的约束,其中股份制银行对缓解这种约束影响较大,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国有银行影响不明显。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另一类则采用模型研究方法。邓召明范伟(2001)通过对我国1992—1999年间进行IPO的企业在IPO前后三年的各项平均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发现,通过IPO募集资金虽然可以带来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收人的显著增长,但平均盈利能力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魏淼(2009)发现,2002—2004 年在A 股市场实施配股或增发、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在配股、增发或发行可转债的当年,大部分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均出现明显下滑。陆泱(2013)通过数据统计对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新三扳市场的融资情况并不客观的结论。模型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模糊评价法。胡竹枝、李明月(2005)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价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借鉴,但是由于模糊综合评价需要人为确定指标权重,因而评价结果有效性值得商榷。朱冰心(2005)利用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风险、融资主体自由度、资本市场成熟度五个因素进行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我积累融资效率最高,银行借款、民间借贷、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分别次之的结论;肖科、夏婷(2006)选取融资成本、资金到位率、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风险、融资期限、资金使用自由度六个指标,对运用民间借贷、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企业积累等融资方式的湖北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伍装(2006)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企业融资效率。董莉莉(2011)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中小企业内部积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五种融资方式,得出五种融资方式中,自我积累融资效率最高。蒋志川(2008)将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内的七类共H项指标纳人到综合评判模糊矩阵中,构建了一个中小企业融资效果评价模型。(2)熵值法。李冬梅(2007)从资金的筹措、融资成本、企业价值、融资的抗风险性以及公司的治理效率五个方面确立的23个指标建立了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黑龙江省12家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黑龙江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低下的结论。董丁铭(2012)运用熵值法评价 38 家环保企业上市公司 2008-2010 年的融资效率。(3)数据包络分析(DEA) 方法。刘力昌、冯根福等(2004)首次将DEA方法运用到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中,他们选取1998年在沪市IPO的47家公司作为样本,利用DEA方法评价了这些公司的融资效率,研究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公司无法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我国的上市公司整体处于融资效率低下的状态;高山(2010)通过整理2007年和2008年深圳和香港上市后的中小企业公司的财务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分析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孙丁杰(2012)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评价体系,运用 DEA 方法,选取 5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其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杨蕾(2007)、李海燕(2013)同样采用DEA方法,分别对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和2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同样得出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不高的结论;汪涛(2014)首次利用DEA方法对新三板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评价,选取了56只在新三板上市并且较为活跃的概念股,利用C2R、BC2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挂牌企业融资效率,分别从时间、行业和非有效性三个维度对不同企业融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DEA非有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此外,佟孟华等(2014)利用辽宁省多家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债权融资的融资效率高于股权融资的融资效率。

三、结论与启示

综合来看,现有研究不仅涵盖了不同的评价方法,还囊括了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在内的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得出了我国资本市场整体融资效率低下的结论。此外,部分文献还对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深人的探讨。然而,目前对于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的专门研究较少,尤其缺少针对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前后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不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邓召明,范伟.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实证研究[J].北京:国际金融研究,2001(10).

[2]蒋志川.中小企业融资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3]李冬梅.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4]李海燕.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上一篇:中班科学《小竹笋》教学活动反思下一篇:领导班子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