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共14篇)
1.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为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5月12日上午,兰州市气象局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这一主题,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积极参加省、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东方红广场举办的“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兰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了《气象灾害防御手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及《气象知识》等科普宣传材料2000余册,接受现场市民咨询30余次。现场工作人员向咨询的市民详细讲解了各类气象预警信号的涵义以及防御指南。“移动式自动气象站”更是吸引了很多市民的注意,工作人员认真向市民演示,耐心讲解气象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活动期间,“兰州气象”微博、微信也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
通过本次活动,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常识,提高了气象灾害防御意识,进一步认识到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同时也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
2.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二
1 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 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 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 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 与国内的2000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 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 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 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 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 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 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 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 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 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 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 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 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 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 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 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 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 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 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 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突出协调, 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 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 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发布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 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 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 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 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 以及社会的参与, 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 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 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 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 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 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 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 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 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 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 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 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 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 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 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性功能, 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 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 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 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 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 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 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 结语
3.云南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篇三
随着云南省级气候业务平台、地面气象一体化数据共享及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水电、道路交通、旅游交通、城市环境四大气象服务平台得到完善,气候基础数据分析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云南省气象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云南省气象部门共制作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产品8622份。在鲁甸6.5级地震、景谷6.6级地震抗震救灾中,云南省气象部门还首次开展针对同级党委、政府领导的“点对点”服务,首次承担震区地震、地质、水文和气象信息统一收集和报送任务。去年云南省气象部门组织完成10次重大山洪地质灾害抢险气象保障服务,省、州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86期。与国土部门联合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4起,转移人员1064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240万元。
同时,作为气象防灾减灾重要手段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也发挥出巨大作用。去年云南省人工增雨作业受益国土面积21.52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25.62亿方。昆明云龙水库常态化专项人工增雨增加蓄水0.83亿方;全省890个防雹作业点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保护以烤烟为主的农经作物1515万亩;采取飞机和地面相结合的立体作业方式开展森林防火增雨作业49次,受益森林面积1.54亿亩。
4.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篇四
SRT4-12-10标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和江苏天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 苏州SRT4-12-10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五月
SRT4-12-10标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苏轨集建字〔2016〕第12号-关于印发《建设分公司2016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情况,我项目制定了2016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6年5月9日-15日为宣传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在宣传周期间,根据项目生产实际情况,围绕今年的防灾减灾日的活动主题,针对项目面临的灾害风险隐患,在项目部及劳务队伍中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二)开展灾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结合近阶段省市政府、建设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部署,对施工现场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进行重点排查,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复查责任人、整改时间,并按要求整改到位,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以“防灾减灾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本项目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本项目综合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并开展科普宣传和灾害应急演练,不断提升作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和项目部防灾减灾能力。
(四)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的总结和宣传报道 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好的防灾减灾经验做法,并向上级单位宣传平台投稿,进行宣传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SRT4-12-10标项目部
5.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周二)上午8:40至9:30。
二、主办单位:
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富春街道鹿山社区。
三、活动地点:
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田径场。
四、人员分工:
1、组长:
2、成员:
3、现场主持:
4、人员疏散:
5、宣传报道:
6、后勤准备:
五、活动内容:
1、活动准备阶段:
观摩嘉宾到主席台,各班和居民代表做好准备。
2、疏散实施阶段:
由社区领导宣布:富春第七小学全体师生和社区代表开始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开始。
(1)警报响起,人员开始疏散。
(2)疏散到操场,各班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3)宣布急避险疏散演练结束,警报解除。
(4)疏散点评。
3、赠送活动资料:由鹿山社区领导给学生代表和居民代表赠送“5。12防灾减灾日”公民防控防灾宣传教育资料。
4、交通事故救护情景模拟展示:
(1)富阳区消防大队交通事故救护知识介绍和拆破救援。
(2)区中医骨伤医院医生专业救护知识介绍和展示。
6.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六
与系列活动方案
各县(市、区)地震办公室、教育局、气象局、科协、xx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市直各中小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我市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及面对灾害时的自救互救技能,经研究,决定举办“5·12”防灾减灾日“科学防灾减灾,你我共参与”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xx市地震局、xx市教育局、xx市气象局、xx市科学技术协会
2、承办单位:xx市科技馆、xx市气象学会、xx市地震办公室
二、活动时间
XX年4月30日-XX年6月10日
三、活动地点
xx市科技馆、xx市气象台、xx市地震科普体验馆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xx市科技馆活动
内容:
1、参观地震科学专题展厅,体验地震模拟振动平台;
2、参观“环保”、“生命与健康”等展厅,体验科
学互动项目;
3、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电影;
4、参观“防灾减灾”系列图片展。
时间:XX年4月30日-XX年6月1日。周二至周五期间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洪xx
(二)xx市气象台活动
内容:参观气象台,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时间:XX年5月7日上午9:00-12:00。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陈xx
(三)xx市地震科普体验馆活动
内容:参观地震科普体验馆,体验地震灾害防御互动项目。
时间:XX年5月3日--XX年5月6日。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李xx
(四)观后感征文活动
参加以上活动的各中小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观后感征文活动。
具体要求:
1、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字数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2、截稿时间:XX年6月10日;
3、报送方式:请各中小学校自行组织对作文进行初选,在此基础上,每校推荐作文数量不多于5篇。作文需在题目下标注作者姓名及所在学校、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各学校将推荐作文集中以电子文档格式发送到xx市地震局邮箱xx。
4、评比表彰:主办单位将对上报的作文进行审定,作文内容符合活动要求的,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特别优秀的作文,将推荐到“平安中国”网站上刊登展示,刊登情况将在xx市科技馆网站主页公布。
5、颁奖及证书领取
颁奖及证书领取时间暂定XX年6月30日,具体情况请关注xx市科技馆网页或微信公众平台。
联系方式:洪xx
xx市教育局
xx市地震局
xx市气象局
xx市科学技术协会
XX年4月28日
xx市地震局
7.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七
临安地形地貌复杂, 受复杂地形地貌影响, 极易出现局地性、突发性的恶劣天气, 致灾程度往往十分严重。做好临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不仅事关临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保障下游地区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的现状
2.1 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的主要途径
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 电视天气预报, 每天中午和傍晚各播一次气象节目, 晚上9点30后重播一次, 使得农民不会错过天气预报节目。 (2) 手机气象短信, 气象台每天通过短信平台向市府及各部门领导发气象预报短信, 另外向临安市26个乡镇的28个气象协理员发气象预报短信。 (3) "96121"电话, 农民日常比较少拨打"96121"咨询天气预报, 但遇到复杂天气会电话咨询天气预报。 (4) 广播电台、报纸, 村民可以通过广播、报纸获得气象信息, 但是现在用这种途径获得气象信息的比较少。 (5) 电子显示屏, 临安26个乡镇政府设有电子显示屏, 天气预报每天更新三次, 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气象信息, 但是由于位置的局限性, 通过电子屏了解气象信息的人数有限。 (6) 互联网, 气象网、农业信息网、市政府网均可查询气象信息, 但农村用互联网的人数很有限。 (7) 气象灾害预警平台, 当遇到复杂天气、灾害性天气时, 气象台及时向市府及各部门领导、农林专业户、学校领导、乡镇街道领导、村级领导、气象协理员、山洪灾害预警员以及旅游部门领导, 能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做好预防。
2.2 影响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的主要因素
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农村, 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取得了丰硕成果, 气象信息正在朝着综合化、个性化、精细化方向不断开发新气象信息产品方向发展。然而在偏远山区, 气象信息服务于农村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2.2.1 山区局地小气候明显, 气象信息难于满足农村需求
临安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东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西部清凉峰海拔1787米, 东部石泉海拔仅9米, 东西海拔相差1770余米, 为浙江省罕见。其复杂的地形地貌致使临安局地小气候明显, 特别是局地强对流天气更为明显, 目前的气象信息难于满足农村需求。
2.2.2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气象信息意识淡薄
大部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缺少技术, 不讲科学, 遇到自然灾害时没有利用气象信息和各种科学技术来防灾减灾的意识[1]。有些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 侥幸心理较重, 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外出较多, 留在农业上的较低素质的劳动力对农业防灾避灾知识、技术不容易接受和实施, 他们总认为灾害不会那么巧降临到自己头上, 在生产活动中很少主动地进行防灾避灾。
2.2.3 通信基础设施匮乏、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单一
在广阔的农村地区,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农村气象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电视、广播、大喇叭、人工传递及少量手机信息。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大多没有延伸到村民组, 农民得不到及时的气象服务, 特别遇到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就更难及时收到气象信息, 无法根据天气变化开展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的生产、生活自救。
3 气象信息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服务的几点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
3.1 政府部门要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建立政府主导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是健全服务网络, 拓宽服务覆盖面的必然要求。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契机,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拓展气象建设项目。同时, 健立建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灾害处理应急指挥系统, 优化政府部门职责分工, 加强政府协调组织功能, 促进部门协作与配合。各级政府要发挥防灾减灾作用, 特别乡镇村级领导要对村民加以引导,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抗灾救灾。
3.2 气象部门要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气象事业必须把防灾减灾放在气象服务的首位。要考虑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要为加快建立各种灾害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作出努力, 要不断完善预警预报发布、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要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警预报系统, 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及时预警预报。
3.3 防灾减灾要以防为主
气象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 台风、洪涝、山体滑坡能量非常大, 因此我们要根据各类灾害的特点提高防御能力。各乡、村要摸清当地的现状, 了解山体滑坡的隐患点、危房情况、河道、危险水库等等, 提前做好预防。另外,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采矿、山体植被、河床挖沙等进行管理, 加强汛期前的大检查活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 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
各地政府和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工作, 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要加强防范气象灾害的科普宣传工作, 普及气象灾害预防知识, 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加强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 可以免除灾害或减少灾害,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5 着力构建多样化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 实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宣传传媒上的及时发布、插播和增播。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服务方式, 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计算机网络、电子大屏幕等现代化媒体手段, 确保气象信息和各种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到农民手里。建议立项建设农村气象专用警报系统, 在乡 (镇) 、行政村、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自动接收系统, 切实解决气象信息传输问题, 实现气象信息"村村通"。
3.6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信息覆盖, 做好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在各乡镇建立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 下属每个行政村设1名气象信息员, 对信息员基本档案进行入库管理, 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培训。帮助解决农民气象科技知识贫乏、信息技术薄弱的问题, 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防灾减灾的能力, 切实发挥气象信息服务于"三农"的作用。
3.7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做好农村科学防雷宣传教育工作外, 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规范管理中, 在农房建设许可中把好防雷设计关和施工关, 建立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 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 要分类指导, 督促整改到位。
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 做好这项工作, 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 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 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 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摘要:我省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 每年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 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形势严峻。本文讨论了如何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及时做好预防。
关键词:气象信息,农村,防灾减灾
参考文献
[1]刘伟, 黄利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于"三农"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9, (7) :120.
8.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八
【关键词】气象信息;利用;畜牧业;自然灾害;防灾减灾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辽阔的天然草原,悠久的牧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优势,使新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放牧业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区。全区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市),占总数的68%。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基数越来越高,资源环节的约束不断增加,使草原生态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牧业防灾减灾和畜牧业生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管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重视研究利用气象信息,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抵御各类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气象信息在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畜牧业的发展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新疆畜牧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来看,草食家畜养殖的生产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天气,受气候影响的制约因素很大。气候环境是草食家畜生产的重要外界条件,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及变化特点决定着该区域牧草植被生长与恢复以及载畜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牲畜品种和产品质量水平。动物疫病的流行也往往与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有关。同时,气候条件也是引发草原火灾、蝗虫鼠害等灾害的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广大农牧区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持续严寒,冬春季严寒多风雪,对长期处于靠天养畜状况的牧区草原畜牧业造成的影响较大,是草原畜牧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发生区。新疆畜牧业自然灾害主要是雪灾、干旱、低温、火灾、虫鼠害、毒害草等,这些是引起草原生态破坏、畜群掉膘、感染疫病遭受损失的重要原因。特别以冬、春季节寒潮风雪灾害对畜牧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据历史资料记录,截至上世纪90年代,新疆牧业生产先后遭到8次较大的自然灾害,分别是1954年、1960年、1963年、1966年、1969年、1974年、1977年和1985年,均造成上百万头牲畜死亡。其中仅1966年的风雪灾害就使全疆牲畜死亡363.32万头,占当年年初牲畜存栏数的13.5%。196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雪灾损失牲畜近8O万头(只),占当年牲畜存栏的40%,畜牧业生产几年都难以恢复。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生产基础和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新疆牧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比较滞后,抵御中强度持续性灾害能力极其薄弱,其突出表现在为应对牧业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不完善;牧业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体系不健全;草原牧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在畜牧业生产管理实践中,研究气象条件与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包括研究气象条件对畜禽生育、引种、疾病防治、放牧和舍饲、牧草生长以及畜禽产品的品质和草原火险虫鼠害发生等的影响,是农业气象研究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筑畜牧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和制订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2 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2.1 雪灾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雪灾是新疆畜牧业冬春季最主要、影响最广、破坏力最大的气象灾害。特别是冬春季节,如果出现频繁的降雪天气过程,加之雪后强降温,其危害极其严重。一是由于积雪掩埋草场,家畜无法采食,得不到草料补充,造成膘情下降,抵抗能力降低。其次,如果降雪多、积雪深、时间长,会给冬春季转场带来困难,影响保胎保膘,造成母畜流产,老弱病残畜伤亡,畜牧业生产基础遭到破坏。三是大雪常常封路、封山,给交通运输、邮政通讯,抗灾救助造成影响。如2009年入冬以后,受多重灾害持续叠加影响,新疆北疆区域牧业普遍受灾,牲畜放牧困难,草料消耗迅速,道路多数中断,瘦弱畜急剧增加,重点地区牲畜死亡迅速增加,棚圈大量倒塌,严重威胁到牧民正常生产生活。全区共有9个地州31个县(市)52万牧业人口受灾,占全区牧业人口的45%,占当地牧业人口的75%,受灾草场面积达8000000hm2,占灾区冬草场总面积的92.3%,受灾牲畜661万头(只),占当地牧区牲畜总头数的70%以上。据统计,2009年,全区因灾死伤牲畜10.1万余头(只),牧业直接经济损失12400余万元。由此可见,雪灾具有灾害影响面广、灾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2.2 干旱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一是影响牧草返青、牧草产量及牧草品质。干旱时,天然牧草的正常返青时间普遍推迟,导致青草期缩短。严重干旱发生时,牧草生长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牧草品质及产量。二是影响畜产品质量,严重时会危及家畜的生存。干旱缺水破坏了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家畜的能量转化受到抑制,危及逐水草而居的自然放牧群众和家畜的生存,具体表现为干旱年份的畜产品产量和质量远不如常年。三是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进程。出现连年干旱不仅会加剧草场退化和草原沙漠化进程,還会对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的改良不利,从而影响草场载畜量、牧草产量和牧草品质。
2.3 气候条件对草原虫鼠害灾害发生的影响
草原虫鼠害灾害的大面积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宜其生长发育繁殖的气象气候条件。草原上害鼠的发生使植被结构发生变化,覆盖度降低,牧草产量与质量下降,载畜量减少,造成沙土流失。新疆每年因鼠害危害发生面积在4666667hm2左右。新疆草原上以蝗虫为主的草原害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等特点,每年虫害危害发生面积在2000000hm2左右。虫害发生除直接造成牧草损失外,有些害虫还是传播牧草病害的媒介。2012年,由于受异常气候和草地生态恶化等因素影响,新疆蝗虫鼠害呈中度偏重发生,涉及60多个县(市),其中,蝗虫害危害面积2064667hm2,严重危害961333hm2万亩;草原鼠害危害面积5167333hm2,严重危害2345333hm2,发生面积涉及70%的县(市)。
2.4 气候条件对草原火灾发生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和林草相依的生物性特点,新疆是发生草原火灾比较严重的区域,在天然草原中易发区占1/3。草原火灾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且给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以及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预料的损失。
2.5 气候条件对草原毒害草发生的影响
气象因素条件与生产方式是造成毒害草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2012年,新疆草原毒害草发生面积6710000hm2,严重危害1997333hm2。其中,牧草病害发生110667hm2,严重危害50000hm2,直接经济损失达87.7万元。
3 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畜牧业生产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施行以来,自治区畜牧厅把实施《条例》作为开展畜牧业抗灾保畜、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与建设新疆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发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我们按照自治区《新疆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制度》要求,积极与自治区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指导畜牧业抗灾救灾、开展草原火险、蝗虫鼠害气候条件趋势的预测分析和部署牧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气象科技在促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1 加强协作,信息沟通
多年来,自治区畜牧厅十分注重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信息沟通,加强与自治区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监测预警合作工作。如在草原防火方面,早在1997年就与自治区气候中心签订了《遥感技術专项服务合同书》,2006年与自治区气象台签订了《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预报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自治区气象台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制作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逐日预报,并进行实时服务。自治区气候中心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受处理地球观测卫星资料,对全疆及邻近地区草原火情进行遥感监测,提供出现火点的经纬度及火情遥感专题图,提供每年春秋两季的草原火情趋势预测及年度总结等,在对全区草原火险气候条件、天气等级趋势预测分析及动态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气象信息,合理安排生产
我们充分利用自治区气象部门《气象早报》、《十天天气预报》、《新疆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等信息资料,为各地开展畜牧业生产计划安排,分析气象条件与畜禽疾病防控流行、气象条件与牧草生长变化、气象条件与加强饲养管理要求等方面,定期进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天气变化趋势分析和预警工作,增强抵御气候灾害风险的能力。
3.3 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指导畜牧业防灾救灾工作
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主动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信息互通与业务合作。一是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措施,利用广播等媒介,确保信息能够及时通知到农牧户。二是加强对牧区牧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干部群众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充分认识气象信息在防灾救灾和指导安排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措施,搞好防灾救灾物资贮备。三是要求各地制定抗灾保畜预案工作。同时,还要严格监督检查制度,把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3.4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畜牧业防灾体系建设
3.4.1 加强对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求各级畜牧部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关口前移、“防”字当头,千方百计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切实加强领导,注重与气象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一旦出现牧业灾情,及时有序地启动抗灾保畜预案;要着力做好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强风雪、强降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应对防范,提前做好可能出现的动物疫病、火灾以及可能出现的草原蝗虫鼠害的防范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各环节的工作。
3.4.2 加快新疆牧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在各级地方党政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区初步建立了全区灾害预报传输系统,牧区灾害管理工作逐渐加强。但是,由于新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疆共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占县市总数的68%。为加强新疆牧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畜牧厅编制了《新疆牧业易灾县防灾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在自然灾害易灾区域新建草料储备库、牲畜棚圈、饮水点及牧业救助站等防灾设施,不断提高牧业防灾减灾能力。
3.4.3 切实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恶劣的天气灾害大都会引起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因此,灾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各地要做好疫苗、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调运、储备、发放工作,全力消除免疫死角,提高畜群免疫保护力,降低发病风险。同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严防疫情跨区域传播扩散,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3.4.4 扎实开展气象监测预报
利用气象信息,加强草原监测与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开展牧草高峰期生产能力监测、冬季放牧场牧草储量监测,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监测等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工作。同时,及时发布天然草原牧草长势、蝗虫鼠害发生情况预报,为草畜平衡、合理安排牧草储备及牲畜出栏提供决策技术支撑。另外,通过完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防治与生物防治并举的手段,及时指导灾后抗灾自救工作,进一步明确畜牧业防灾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全区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
4 建议
4.1 提高畜牧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建设
4.1.1 加快牧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工程的建设进度
通过建立完善寒潮风雪灾害监测预警、洪水灾害预警、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草地利用与生产力监测预警、火灾监测预警、虫鼠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六大体系建设,使新疆畜牧业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得到提高,有效防控灾害的发生。
4.1.2 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测体系机制
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州、县(市)草原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与控制三级体系建设。通过加大预警监测设备更新力度、改善工作条件、拓宽监测手段和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提高畜牧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建设。二是加强预警监测体系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各级测报和防治技术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真正建成一个预测预报准确、信息渠道畅通、覆盖面广的牧业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体系。
4.1.3 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研究分析新疆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发生的中长期灾害变化规律,建立新疆生物灾害的防治管理指挥系统,探索利用“3S”等新技术,提高草原生物灾害的预警监测水平,提高灾情短期、中长期预测预报准确率。做好草原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研究利用气象信息资料,通过对各区域气候要素的长期变化过程分析,研究新疆草原火险发生的气候背景特征,确定新疆区域的草原火险重点防火期以及重点防火区,从而达到对草原火险气候条件趋势的预报预测。掌握草原防火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增强草原防火和减灾能力。
4.2 加强气象条件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自然灾害是新疆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牧草、饲料作物的分布、生长状况、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以及放牧舍饲方式等,都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草食家畜疫病的发生与天气、气候备件有关;气候条件也是引发草原虫鼠害,草原火灾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很长一段时期,新疆畜牧生产水平还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管理的现实条件下,对依靠天然草场粗放经营为主的草原牧业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依然很大。因此,要加强气象与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掌握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趋利避害,把畜牧业与气象关系的分析研究列入重要议程,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地探索畜牧业生产的新途径,把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作者简介:
9.防灾减灾活动方案(通用) 篇九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灾减灾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减灾委《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鲁减电【20xx】1号)要求,和聊城市发电《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聊减电【20xx】1号)要求,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12日
三、活动主题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
我校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积极贯彻落实,积极参加活动。广泛发动师生和家长,努力形成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1、时间:20xx年5月9~12日。
2、内容和方式:充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校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情况和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成效,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三)开展班级防灾减灾主题活动。
在我校组织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板报宣传、专题片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教育,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工作,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六、活动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做好“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行、取得实效。
(二)结合“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各项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
防灾减灾活动方案2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地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切实树立起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消防安全逃生知识,具备自救自护的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快速地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学校定于4月19日(本周二)开展消防宣传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04月19日下午15:30。
三、活动地点:
食堂门口。
四、参加人员:
余杭消防中队教官、全校教师、保安、后勤职工、五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流程:
1、校园火灾逃生知识讲座。
2、师生体验灭火器正确使用。
3、参观余杭中队消防车。
六、人员分工:
1、主持衔接:邵森弟。
2、音响保障:姚清平(准备好移动音响和话筒)。
3、宣传报道:王德鑫(做好照片文字报道)。
4、后勤保障及灭火器准备:杨勇、高黎强。
5、学生队列及管理:沈海华。
6、活动后续教育:蒋文仙、班主任
7、横幅:雷巍巍(内容:20xx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悬挂地点:食堂正门口)
七、活动要求:
1、活动后各班要进一步做好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2、五年级学生下午15:20准时到食堂正门口集中,听从沈海华老师指挥站好。
3、各班主任是本班学生纪律、安全责任人,要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教育,不准嬉戏打闹,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4、演习时要与演习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人身安全。
5、通过培训,每位在校教职工均要求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及火宅逃生技能。
防灾减灾活动方案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减灾委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区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目的是进一步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二、活动时间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11日至17日是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各街道办事处要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能特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重点以《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应急避险知识宣传为主。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做好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防范应对措施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5月12日当天,区宣传活动主会场设在时光公园,各街道办事处也可设立分会场。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尊重科学,依靠法制,组织各社区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针对辖区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地震等频发易发灾害威胁,重点排查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生产经营场所、火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防灾减灾活动方案4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根据上级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订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范荣美
副组长:陈学华
成员:全体教师
三、活动要求
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把防灾减灾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长期抓下去,抓出实效。
四、活动安排
1、认真组织开展四个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听一堂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各班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为开展四个活动提供条件,推进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
2、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各班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台、防汛、防地质灾害及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时,要结合当地灾害风险隐患等特点,让每位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学校将组织师生,结合当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开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活动将从实战出发,保证全员参与,力求安全有序,进一步检验本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处置灾害的能力。
4、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学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尤其要结合季节特点,重点对校舍、厕所、围墙、档墙、排水设施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制订和落实措施,逐个消除。同时,结合近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深入排查整改接送学生车辆和安全保卫隐患,最大限度的查找问题,整改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防灾减灾活动方案5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切实做好我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抗灾救灾能力。
二、活动内容:
地震报警、应急疏散、指挥协调、现场控制、演练讲评。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演人员
1、演练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xx:002、演练地点:
3、参演人员:经管学院、师范学院当日上课全体师生,约400人。
指挥人:(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指挥长:
成员:保卫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校医院全体工作人员
五、演练分工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地震警报信号指示和演练总结评析(主要职责)、疏散到楼下的学生现场秩序维护(戴大华主要职责)。
2、楼道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两人主要职责:一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二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三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四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五楼引导疏散)
主要职责: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后,各班上课教师及学生干部应积极配合上述工作人员引导疏散,有序指挥学生从每层楼的安全通道有序离开教室,到达绣山B栋教学楼下广场,避免踩踏和拥堵。
3、安全警戒组
组长:
成员:保卫干部3名、校卫队员4名
主要职责:地震演练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疏散地震通道障碍物,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演练场地;学习结束后清扫演练场地,检查演练设施。
4、演练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横幅制作、摄像、简报等宣传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z(校医院院长)
成员:校医院工作人员2名、应急车驾驶员1名(待定)、校卫队员2名、以及学生志愿者。
主要职责:准备医疗器械,对伤员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配合120急救中心抢救重伤人员,并将伤病员情况及时向总指挥长报告。
六、演练前期准备工作
(一)总指挥长召集相关人员部署演练工作:下达演练任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确定疏散线路,明确应急疏散演练各小组职责。
为确保演练顺利实施,要求以下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1、保卫处做好绣山B栋教学楼的安全检查工作,制作疏散路线图;
2、学生处做好演练前学生组织工作;
3、各相关学院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要求师生明确疏散逃生线路,了解紧急疏散演练流程。
(二)组织相关教职工及学生干部进行前期培训。
1、明确演练项目:突发地震后的紧急疏散
2、指定紧急疏散现场责任人: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
3、假设突发地震,正在上课的各班学生,听从上课教师指挥,以最快的速度、不挤不乱撤离到楼下空旷广场处。疏散引导组成员在各层楼道:告诫学生,“不要慌乱,保持安静,按顺序撤离”,撤离后到楼下广场集合。
4、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学生干部根据指示进入指定位置、学生呈疏散撤离状态。
5、紧急疏散要领:反映迅速、命令清晰、组织有序、全面监控,学生干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保护伤者、保证通行,师生员工执行预案、听从指挥、自我保护、有序撤离。
6、相关部门、应急机构、责任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环境、充分准备、迅速反应、规范操作。
七、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一)防灾减灾逃生演练技术要领:警报声响起后,上课教师迅速反应,组织全体学生起立,离门最近的两名同学要及时将门打开,组织学生有序从前后两门疏散。
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疏散路线及疏散顺序(如逃生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如何疏散等),楼道中不要拥挤他人,人员众多时不要蹲下系鞋带等,提高警惕、防止踩踏。(二)疏散时,不出现拥挤,不出现间隔,配合合理,指挥得当,有残疾学生需安排专人主要职责:疏散。
(三)演练过程保持肃静,按要求列队依次快速下楼,注意不能拥挤、不能嬉笑、喧哗。
八、活动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证。
2、每组人员必须服从组长安排,若有异议可找组长及工作组协商。
3、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场地。
4、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活动现场要求全体人员维护好现场秩序。
6、活动前由工作组告知协会全体成员活动必须注意人身安全。
10.学校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篇十
20xx年5月10日下午1:302:50(学生1:55分之前入座报告厅)
二、活动地点
附小松风校区报告厅
三、参加对象
五年级全体班主任老师全程参与(提醒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保持安静,注意倾听。)
附小松风校区五年级学生(赵耐芳老师提前落实好各班学生入座位置,活动当日现场指挥就座位置;
五年级班主任尽量将周二下午第二调整为班队课或品德课)。
四、活动议程
1、1:30-1:50专家参观地震科普馆(朱建平老师负责,活动前将馆内坏掉的设备修好。当日提前开启馆内设备。)
2、1:55-2:05领导讲话
3、2:05-2:10学生接受赠书(赵耐芳负责,五(5)落实10位长短差不多的孩子,着班服,佩戴干净的红领巾,并提前模拟培训下接书的礼仪。)
4、2:10-2:45学生聆听安全自救的专家报告。
五、后勤保障
总负责:林常青
1、来宾接待:陆忠民、林常青
2、会场卫生、桌椅摆放:方俊杰(5月9日中午前落实好保洁员打扫好四楼报告厅会场,舞台上的桌椅全部拿掉,中央放一个论坛立台供领导致辞用;赠书仪式结束后,搬一张专家授课用的桌子和两把椅子)
3、茶水准备:陆喜(提供热水、茶叶、水杯等专家20人)
4、台签牌制作:曹雅敏(专家名单来了后再发过来)
5、音响、媒体:周云(周二上午调试好,周二中午1:00前再次调试。)
6、屏幕内容设置:周云(校门口大屏幕内容为:20xx年浙江省“5.12”防灾减灾日和《小学生防灾避险》读本全省赠送仪式暨专家报告会活动地点:修德楼四楼报告厅
报告厅电子横幅专家讲话、赠书时滚动播出:20xx年浙江省“5.12”防灾减灾日和《小学生防灾避险》读本全省赠送仪式暨专家报告会;专家开始讲座时横幅内容为:20xx年浙江省“5.12”防灾减灾日“青少年安全自救”专题讲座
7、活动录像:周云负责
8、摄影报道:马国强
11.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 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8;P4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危害较大,多年来国内外均对气象方面有不断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影响天气在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研制,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对空中发射干冰或碘化银等催化剂,创造降水效果。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伤亡损失数据较大,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根据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特征,气象灾害频发,常见的气象灾害有雷雨、冰雹、干旱等多种灾情,为解决天气问题,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多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候问题,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由此可见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为营造人类更加美好生活有重要帮助。
1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率高发、灾害种类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且近些年极端气候多变多发,严重威胁到各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为抵御气象灾害,减少损失,平顶山市曾多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比如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和防霜等作业手段,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平顶山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在全省名列前茅。
1.1 人工消雹
平顶山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境内地貌特征复杂,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据相关统计,20世纪80-90年代平顶山地区出现冰雹次数较多,20世纪初年冰雹出现的次数虽然有所减少,但其冰雹的强度较大,任何一次冰雹的发生都农业、交通、通讯等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平顶山市种植烟叶面积较大,冰雹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严重,经济损失数额大。为了防御冰雹危害,平顶山市气象部门曾在2005年开展了人工消雹工作,如在郏县的6个乡(镇)设立10个固定作业点和2个流动作业点,构筑了基本覆盖全县主要烟叶种植区的防雹“天网”。并利用气象雷达回波信息,成功实施了8次防雹作业,完成烟叶收购919万kg,烟农直接收益1亿多元,实现烟叶特产税收1 862万元。另外在2014年7月,平顶山市出现短时强对流雷阵雨天气过程,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抓住有利时机,成功组织实施了一次人工消雹增雨作业,有效地阻止了冰雹灾害的发生。为避免区域内冰雹灾害给农业带来损失,平顶山市气象局不断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力度[1]。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科学实施高炮火箭防雹增雨作业,以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1.2 人工增雨抗旱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平顶山市在春、夏和冬季易出现旱情,据统计20世纪出现干旱出书16次以上。尤其连续干旱对周边群众用水带来危及,使农作物大面积枯死,为了解决日益紧迫的水资源问题,平顶山市尝试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如在2004年麦收后,平顶山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严重,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2006年1月,平顶山市各地降水普遍偏少,林区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市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形势,成功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有效缓解了林区火险的严峻形势。2014年夏季,平顶山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干旱,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旱情,平顶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小组配合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实施飞机人工增雨和云物理探测,抓住18日凌晨有利时机,在多个县(市)标准炮位成功进行了5轮次增雨作业。此次空地联合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降低林区火险等级、促进夏玉米生长和改善空气质量均十分有利。实践证明,人工增雨相比其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相对成熟的技术,多次的增雨作业使增雨效果愈加显著,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开发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显著效益[2]。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一般采用飞机播撒碘化银、干冰或采用大炮将催化剂发射到低空云层中,使发生某种物理化学变化,从而达到降雨等目的。但该研究成本较高,目前,平顶山市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仅能满足应急抗旱增雨和防雹减灾所需,在科研、装备等需求方面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作业技术水平与经济建设需求不相适应,部分经济落后区更是无力承担该作业方式,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或降低成本的方式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充分发挥作用。
2.2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虽然作业次数多,规模大,但各地区普遍存在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低的问题,平顶山市出现的问题是市、县两级固定管理人员少,作业人员多为流动人员,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范化管理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
3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考
3.1 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人工影响天气是减灾防灾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通过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加大气候观测系统、天气雷达、雷电监测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增强气象保障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能力,寻找最佳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机,改善气候预演变化情况,使其朝着有利的气候发展。另外,充分利用各观测和作业设备,购置新应用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效果[3]。
3.2 增强后备力量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在现代化科技的基础上,依赖一批高素质技能人群,才能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因此,要增强该方面的后备力量,加快研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测、催化及效果检验技术。同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的综合培训,使其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知识,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于人工影响天气事业。
3.3 健全法规制度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确保各项科技措施正常运行的前提,对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对作业点进行考察,确保作业条件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好全面安全防患体系,制定应急对策,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作业规则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有效开展技术活动。
参考文献
[1]崔金刚.浅议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1).
[2]赵钢,周长征,姜永征,等.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0(12).
[3]孙彦富.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4).
12.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篇十二
一、SEM模式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当中的应用
SEM模式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其中包括测量和结构方程。测量方程主要是对气象发生过程汇总各潜在的变量和能够观察到的表面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而结构方程则是仅代表了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式主要是对理论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其结构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其本身包含有线性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研究路径, 被广泛用于多变因和多结果的因果关系分析模拟当中。其中测量方程为:, 而结构方程为:。上述两个公式当中的和分别表达的是外源变量和内在可观察表面变量, 而其中的和则分别代表外源和内在潜在变量;代表外源潜在变量和表面变量之间的关系;则代表内在潜在变量和表面变量之间的关系;代表的是外源潜在变量和内在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代表残差项, 是对方程式当中不能解释的部分进行表达。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 将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称为路径系数, 而将潜在变量和表面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称为载荷系数, 通过对两系数的研究就可以表达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效果。
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SEM模式的分类
(一) 预设模型
根据气象学研究显示, 不同的气象灾害有着不同的致灾因子, 因此在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时应根据实际地理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够提升服务效益。例如旱灾和洪灾明显与大气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应该选择不同重点的防灾减灾, 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旱灾应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而我国南方诸地的气候较为湿润, 尤其是进入雨季后降雨量大幅度提升, 因此必须加强洪灾监测工作。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特殊情况, 就是降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充足, 但旱灾也时有发生, 而这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这种特殊地点, 应采取相应的监测工作, 避免灾害对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造成威胁。综上所述, 为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 应利用预设模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分别对五种典型潜在变量进行体现, 包括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信息关注度、信息准确度、作用效果、服务满意度以及服务效益。
(二) 理论假设
根据上一点当中对潜在变量的列举, 其中共有四种变量能够对服务效益产生影响, 在利用SEM模式进行研究时, 可以假设其互相之间具有影响, 共可以得出六个不同的假设, 而这些假设的理论能够在实际应用时帮助研究者理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变量的解释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效益主要是取决于服务成本的投入和收益之间的比例, 从广义角度出发, 四种潜在影响因素都能够对服务效益产生影响, 因此在SEM模型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其引入, 并作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但是根据我国现代研究显示, 以群众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满意度对于其服务效益的影响较低, 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服务关系。而气象报道信息的准确度和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效果则会对服务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 其中作用效果对于服务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大, 同时这一因素也影响着群众对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满意度和关注度。之所以防灾减灾服务满意度对其服务效益不构成较大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国内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感到满意, 因此其也不会认为这项工作能够给他们带来效益, 这一研究结果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应该将其作为我国未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重点。
(四) SEM评估结果的分析
根据研究显示, 气象灾害信息的准确度对于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影响, 其说明了改善信息准确度能够有效提升群众对于该项工作的满意程度。但气象灾害信息的准确度却与其服务效益成反比,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半途效应”, 主要是当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互相作用的情况使得对象对于目标行为产生了负面的感知。在实际生活当中, 当气象信息越准确, 群众便约会认为气象灾害不会对其构成影响, 可如果单纯依靠信息的准确度是无法提升服务效益的, 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灾害发生时人们对于气象部门的满意度大幅度下降。
同时, 群众对于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关注度对于其服务效益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注度提升了就说明群众更加重视气象防灾减灾的服务工作, 因而会提升服务效益。但是总体上来讲, 还是作用效果对服务效益的影响最大, 这也说明了群众还是将工作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如果作用效果不佳, 也就不会有较高的服务效益。
结语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防灾工作之一, 其能够大大降低灾害到来时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根据SEM模型的研究显示, 气象部门应该重点改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作用效果,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其服务效益。
摘要:气象灾害一直是严重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防灾减灾工作也一直是我国基础防范工作当中的重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效益直接反映了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效果, 本文即是对这项工作进行研究, 探讨了SEM模型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当中的作用, 分别从预设模型、理论假设、模型变量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并从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满意度、信息关注度、信息准确度以及作用效果这四方面研究了SEM服务效益评估的情况, 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SEM模式,服务效益评估
参考文献
[1]姚秀萍, 吕明辉, 范晓青等.我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的现状与展望[J].气象, 2010, 36 (07) .
[2]王桂芝, 都娟, 曹杰等.基于SEM的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J].数据统计与管理, 2011, 30 (03) .
[3]黄大鹏等.安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J].地理研究, 2011, 30 (03) .
13.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篇十三
一、高度重视,突出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呈日益加大的趋势,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安全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突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这一主题,以“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提前谋划,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开展活动,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按照《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用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统筹思考防灾减灾问题,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构筑物和场所等设防水平,加强城市综合减灾潜力建设,增强城市抵御灾害风险和自然灾害应对处置潜力,为构建安全宜居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
二、丰富资料,加大宣传,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要不断完善民政、教育、国土、住建、水利、农业、林业、地震、气象等政府部门,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联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认真研究所在区域主要灾害风险,分析重点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薄弱环节,总结灾害应对的.基本知识,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十分态救灾相统一,建立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宣传教育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用心拓展宣传渠道,以城乡社区、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为平台,结合地域和行业特点,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资料,创新活动开展形式,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广播、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教育、警示作用。用心发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和场所的作用,组织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体验活动,确保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区分类别,加强评估,深入推进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工作,依据《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活动实施意见》和《建立标准》,整合各类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用心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深入推进社区灾害风险评估。认真研究所在区域主要灾害风险,分析重点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薄弱环节,结合区域或行业灾害风险特点,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重点做好城市机场、火车站、地下管网、燃气管道、危险化学品、学校、医院、大型商场、集市及老旧危房等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工作,全方位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和时间进度,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完善预案,加强演练,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应急潜力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市近年来自然灾害实际和预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级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明确灾害来临时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措施和应急避险场所的位置,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协调机制。确保各级各部门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资料完备、职责明确、程序清楚、可操作性强。要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等预案演练活动,让辖区内的干部群众明白灾前、灾中、灾后各个环节该做什么、怎样做,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应急潜力。
14.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的原则,紧紧围绕提升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这个主题,从我区教育系统实际出发,深入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排查工作,全面提高我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三、活动时间
5月9日—14日为全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1、各学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或海报、挂图),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学校要通过网站、广播、橱窗、黑板报及印发材料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效率,扩大舆论影响。
2、各学校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市xx0防空洞人防宣传教育基地或东湖广场人防宣传长廊。
3、各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展览和专题片等方式,讲授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开展校园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二)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
5月xx日当天,各学校针对本校的灾害风险,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减灾演练活动。
(三)扎实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
活动周期间,各校要着力实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排查建设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如山坡、水库、易受洪涝灾害的低洼地带、易塌陷地带等)的校舍。
五、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当前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来抓,落实组织、人员和资金等保障,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师生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和应急演练。
(二)各校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推荐阅读: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09-29
202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个人感想_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09-07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07-05
2023 年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07-21
全国防灾减灾日演练活动心得10-05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感悟06-24
202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06-30
朱子小学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总结09-30
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10-14
逸夫实小“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