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2024-10-11

招才引智工作方案(精选8篇)

1.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一

2020年在全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这既是强化目标管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总结表彰会,也是明确目标、鼓劲加压、落实责任的工作推进会,更是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奋力掀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高潮的安排部署会。刚才,X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会议为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单位、先进单位和优质服务单位进行了表彰颁奖,各乡镇(处)和县直相关单位递交了2019年招商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坚持目标导向,以先进为榜样,主动作为、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任务。下面,就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激励导向,总结成绩,坚定信心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两区”建设为载体,内挖潜力、外寻合作,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2018年,引进省外资金完成X亿元,占全年目标的X%;签约项目X个,投资合同金额X亿元,到位资金X亿。其中落地项目X个,开工项目X个,工业项目X个。2019年元至五月份,签约项目X个,合同金额X亿元。X等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产业落户产业集聚区,X等一批服装产业项目进展良好,X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火热开展等等,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领导带头招商。坚持“大员上前,点对点跟踪对接”的招商理念,县四大班子领导利用外出考察和客商来我县考察等时机,积极企业对接,主动上门洽谈项目,以诚心打动投资方,以行动拉来项目投资。2018年,成功对接X等项目。

二是利用节会招商。组团参加了X等节会,共签约项目X个。

三是开展“以商招商”。X开展洽谈,合作开拓环保产业市场。X合作做强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企业围绕产品、配套服务、产业链条招商能力正逐步增强。

四是委托机构招商。与X达成委托招商协议,变“走出去”为“请进来”,从异地拜访升级为实地考察,逐步改变招商渠道不宽、效率不高的现状。

五是外派驻点招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组建了X驻点招商办,由三名副处级领导分别担任主任,从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抽调X名同志组成驻点招商组,开展驻外招商。自驻点招商工作开展以来,共签约项目X个,落地项目X个,签约待落地项目X个,达成意向未签约项目X个。

六是招商机制逐步完善。成立了县工业经济与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和非公经济X个工作专班。成立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委员会,建立了招商项目准入评审机制,确保了项目引进程序化、评审制度化、决策科学化。2018年评审项目X个,已签约落地X个,X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审批监管、企业落地服务、“企业服务X”等工作机制,落实《X县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及奖惩办法》,明确了工作责任,提高了招商项目实效。

七是人才引进有序开展。成立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X县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招才引智备工作。建立X籍各类人才信息档案,将他们的学术状况、研究课题、成果转化、工作现状等内容纳入人才信息库,通过电话联系、亲友介绍拜访等方式加强外联。我县与X就在X探索设立院士工作站达成初步意向;积极参加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共邀约高层次人才嘉宾X人,现场接收报名高层次人员信息X余份,成功向与会人员推介了我县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建立绿色通道招聘高端人才X人;邀请X籍人才回乡指导,X,X,等等。

二、强化问题导向,提高认识,凝心聚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氛围不浓厚。全县上下对“双招双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对“双招双引”工作情况不清、落实不力;部分单位工作不主动,主要领导外出招商较少,统一印制的《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个别单位督催多次,仍未领取下发;部分单位工作不细致,找老乡工作安排多次,有的单位摸排不彻底,上报数据不完善,找到的老乡屈指可数。二是效果不明显。招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项目质量不高。2018年签约X个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个,投资X亿元以上项目X个,项目投资体量小,带动能力不足。主导产业集聚不强,环保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链条不健全,延链补链项目少,特别是环保产业项目没突破,没有形成集聚发展、协调发展的局面。三是服务环境不优。表现在项目落地工作机制不顺畅,导致项目落地难,没有形成高效协调的工作局面,少数单位服务意识不强,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全县“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距国务院要求的X%的目标差距很大。产业集聚区、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电、气保障不够,无法满足项目需求。招商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不健全,对各单位招商工作未进行定量考评,压力传导不够,招商责任人责任感不足、服务意识差,营商环境不优,客商投资信心不足。四是人才引进偏少。表现在引进的人才总量小、高层次人才少。目前共招引高层次人才数量,与X籍在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总量相比,数量偏少。在事业单位绿色通道方面,上报招聘的企业数量不多、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高学历人才岗位较少。存在以上问题,究其根源还是思想不够解放、环境不够优化。大家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重要意义、理解深刻内涵、正确掌握方法,破除不愿招、不会招、不真招的思想,用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充分认识“双招双引”工作意义,增强主动性。为什么不愿招,一方面,有的同志认为不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X县也能发展的很好。我国自改革开放,40年风雨兼程,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开放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一条,这都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目前,我县经济总量还很小、基础也不强,在新时代中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双招双引工作是关键,全县上下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一方面,有的同志说不敢招,与客商离得太远招不来商,走得太近害怕被说三道四,这种畏惧大可不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只要亲和有度,就会清白无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划出公私界限,企业信心坚定,投资创业的干劲就足,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二要深刻理解“双招双引”工作实质,增强针对性。为什么不真招,一方面,有的同志认为招商引资有招商办,招才引智有人社局,和自己没有关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是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责任,而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什么是招商引资?打个简单比方,就是把别处树移植到X的土地上,并且要茁壮成长。有的同志辛苦对接沟通,招引来了一个项目,由于供地、规划等因素迟迟不能落地建设,投资企业失去信心,不愿在X投资发展了,就像找来了一颗树种不下去,时间长了就枯死了。或者是项目建成了,但是服务没有跟上,相关部门不主动解决问题,甚至是设置障碍,树种下去了不但不浇水施肥,还要挖根剪叶,树也是活不成的。招商引资的最终目的是让企业做大做强、良好运营,以就业、税收带动地方经济。一方面,有的同志不懂招商,以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就是和客商拉关系、套近乎,招引过程中热热闹闹,实际签约时冷冷清清;还有的同志不管项目是不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是不是适应X实际,捡到篮子里就是菜,都招引进来,最后不符合环境保护评估,或是企业水土不服、发展不起来,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实质上是引进新变量,让引进来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观念、管理等要素,与我们既有的优势资源重新优化组合,创造出新的活力和效率,裂变出巨大的新动能。

三要正确掌握“双招双引”工作方法,增强科学性。为什么不会招,一方面是缺乏学习,适应不了新形势。当前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各个经济领域都面临着转型,招商引资工作也不例外。开展招商面临着“五大转变”,即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由点式向链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由小项目向大项目和优势项目转变,由单个项目招商向特色园区招商转变。我们要加强学习,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和招商方式的变化,不当门外汉,争取当行家里手,认真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我县实际的新路子。一方面是没有发挥好招才引智的作用。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招才引智是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通过引进人才提供技术、管理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带来好的资金和项目,促进招商引资;通过项目为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舞台,吸引人才来商创业,促进招才引智。坚持以招才引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我县各类战略合作单位的带动作用,招引产业项目、合作平台入驻X。积极引进用好专业人才或团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水平。要做好“引”的文章,突出“高精尖缺”和产业需求导向,打造靶向明确、精准发力的人才引进新机制。要做好“育”的文章,立足实际,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要做好“用”的文章,建立完善人才奖励政策,改革人才分类管理、优胜劣汰制度,加强人才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子女就学、落户居留等服务,真正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三、强化目标导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2019年,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要完成X万美元以上,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不少于X亿元,其中产业集聚区到位资金X亿元人民币以上。全县引进签约项目X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X个;产业集聚区、轻工业园区签约项目X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签约项目不少于X个。每个乡镇(处)至少促成符合入驻产业集聚区条件的签约或意向项目X个;至少完成X个投资额X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招引任务,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专项考评。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用实打实的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组织部署要到位。“一核两翼”招商是全县招商工作的重点,招商专班要立足“一核两翼”实际,摸清当地产业特点、发展规划、转移趋势,绘制精确产业图谱,增强招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力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X取得突破。县招商办、人社局既要履职尽责,做好承担的任务,也要加强培训指导,帮助各相关单位提升招引工作水平。各乡镇(处)要落实好“大员招商”,实行“二分之一”招商制,迅速成立招商专班,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专抓,一名副职主抓,对于重大项目,书记、乡镇长要亲自登门拜访、亲自洽谈,坚持把招商放在中心工作位置上去谋划、去落实;要抓好项目谋划,立足工作实际,围绕环保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文化旅游康养、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等内容,至少要筛选、论证、储备X个以上项目,吸引客商投资;要保障必要资金,把招商引资列经费入乡级财政预算,留出招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县纪委监察委要为在招商引资中真干事、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正确的导向,调动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产业招商要精准。要加强产业链招商,实施“基地型”“龙头型”高端战略,紧紧围绕我县环保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一是依托绿色农业招商,要细化优化产业链条,重点招引X项目,拉长农副产品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优质农业产业。二是依托节能环保产业招商,以X为支柱,深挖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左右关联企业,着力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注重配套企业集群跟进,培育特色鲜明的环保产业集群。三是依托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发挥X等示范作用,促进茶旅、文旅、康养等产业融链通链,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四是依托园区平台招商,工业园区是扩大招商引资最有效、最重要的载体,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孵化器,科学定位,超前规划,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集功能,确保大项目顺利落地和建设。今年要继续围绕产业集聚区、轻工业园区、服装产业园项目组装,引进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企业入园发展。

(三)回归合作要强化。持续抓好“回归工程”,继续完善外出工作、求学、务工老乡资源目录,分类建好人才库、信息库,开展精准招商。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找老乡专班,共收集X在外成功人士X人,这些人才资源是实施回归工程的基础,是外出招商的重点,要对接好、利用好。要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引导资源对路、产业对路、项目对路的X老乡返乡投资兴业,着力吸引企业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家。当前,沿海发达地区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以纺织服装为主的产业迁往内地已成热潮。市里已明确把纺织服装产业纳入县区主导产业,要求各县区组建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年底要入驻纺织服装加工企业X家以上。我们要抓住时机,积极研究回迁企业特点,出台专门扶持措施,谋划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改变我县纺织回迁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分布较散的格局,真正把纺织服装产业的档次提起来、规模大起来、优势发挥出来。

(四)招才引智要深化。要立足县域实际,出台激励政策,对引进的人才从生活、发展、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广泛联系人才、企业联盟、商协会、投融资等机构,发挥他们在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优势,打包招引人才和项目,实现引资和引智的双赢。延伸人才工作链条,在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基础上,深入挖掘高层次人才的人脉资源,动员他们为X引人才、引项目,为外地人才、企业投资X牵线搭桥,带动身边人才来X创新创业,形成“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积极支持开源环保等本土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利用行业整合、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实施技术改造催生项目,通过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围绕引领市场需求培育项目。

(五)营商环境要优化。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省、市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按照上级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制定我县优惠政策,根据新形势优化招引政策,不倚重土地、资本等优惠条件,坚持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本进入X工业企业投资。要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学习赴借鉴X考察学习的经验,落实联审联批、一网通办、容缺办理等制度机制,最大限度的方便企业办事,真心实意的为企业家搞好服务。由县纪委监察委牵头,县大项目办、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相关单位参与,认真研究优化行政服务流程,督促抓好各项工作机制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要健全落实招引项目工作机制,对意向项目,实行定期集中评审制度,凡通过评审,不再设置其他准入门槛;对签约项目,推行项目落地联席办公会制,由县处级领导牵头召开,对项目手续实行一次性集中办理;对已落地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由分管县长抓总,职能部门具体落实,解决企业落地发展难题。

(六)督导考核要严格。要建立招商引资定期通报制度和重大项目专项督查制度,对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月汇总、季通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关于促进我县工业发展的意见》《X县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及奖惩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引资总量、项目质量,实现每一项招商任务均可量化、可考核、可奖惩,树立聚焦招商、问责招商的鲜明导向。

2.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事工作,引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其教育理念要求其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此时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注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管理模式等鲜活元素显得尤其重要。

1 当前高职院校引智工作的内容

引智工作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外事工作之一, 在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智工作是当下高职院校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实用技术,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实践证明引进国外智力不仅可以节省时间, 节约成本, 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引进国外智力, 我们可以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最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等运用起来, 实现技术上的显著提升和管理上的飞跃发展;通过引进国外智力, 我们可以弥补国内高职院校教学及科研中的薄弱力量, 有效的促进高职院校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相互协调统一, 共同进步。

2 高职院校引智工作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虽然引智工作在高职院校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引智工作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2.1 没有合理的规划, 对于引进人才、智力、项目、技术比较盲目

许多高职院校跟风严重, 相互模仿, 盲目借鉴兄弟院校的方法, 忽视本院校的实际情况, 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引进。最终浪费大量金钱时间, 产生不了任何效益的局面。

2.2 没有相应的部门和合理的配套措施

许多院校没有专门的外事部门, 外事工作不能独立开展, 多由其他部门监管, 如依附于党办院办或教务处等职能部门。

引智工作完成后没有合理的配套措施跟进, 在人才或项目引进后, 人才的使用十分混乱, 没有合理的制度规范, 造成引进人才在生活上无依无靠, 无法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学术上没有监督, 没有要求, 最后对学院没有任何贡献。而在项目的引进上, 因为没有规范的制度, 没有合理人员配备、资源配备, 最终成为烂尾工程。

2.3 将引智工作狭义化

许多院校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将引智工作变成了纯粹的外籍教师的引进工作。只要是外国背景, 有相应的学历即可引进, 并不重视引进人员对学院能否做出贡献。引智工作变成了对外的面子工程。

2.4 引智工作开展困难, 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

引智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院校没有提供合理的条件是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

3 高职院校引智工作的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应当从高到低纵向的制定对策和方法。

3.1 学院的领导应当重视引智工作, 加大外事工作的投入

首先, 从机构上入手, 建立独立的外事部门, 赋予外事部门相应的权力, 使外事工作能够系统的开展, 从而推进引智工作。其次, 从人员入手, 不断充实外事干部队伍, 培养外事工作骨干, 加强外事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 增强外事干部对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 提高涉外人员的外事意识和执行政策规定、处理涉外事件的良好的组织和判断能力, 提升外事干部的综合素质。

3.2 建立合理、完善的引智工作配套措施, 保证智力引进后的合理的使用

例如, 针对外籍教师,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要有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 以保证外籍教师在学校能够起到智力引进的作用, 而不是面子工程。制定完善的外籍教师管理规定, 做好外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使其能够迅速的融入教学工作中, 减少因语言上的障碍造成的资源上的损失。

3.3 加大学院的对外宣传, 提高学院国内、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而起到吸引外籍专家、国际项目的目的

建立英文网站, 参加政府的各种对外项目, 利用与学院相关联的行业协会宣传渠道, 增加国际的交流, 从广度、强度上提高宣传力度, 吸引相关资源的注意力。

3.4 拓宽引智渠道

改变传统的局限的引智渠道, 从互联网、报刊杂志、政府协助、国际友好学校交流、出国访问等新渠道发现、挖掘人才。

3.5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筛选办法

引智工作不是单纯的引入, 要防止资源的浪费,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筛选办法。应当建立引智工作委员会, 专门对引进的人才或项目进行评估, 确保人才或项目的引进质量。

高职院校的引智工作应当立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学院实际情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引智工作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芊.对高校外事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J].公共行政, 2009 (7) :61.

[2]刘思作.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开创高校外事工作的新局面[J].科技信息, 2010 (12) :46-47.

[3]戴良整.试论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 (4) :45.

3.阿坝州积极开展引智工作 篇三

近年来阿坝州引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引智重点由单一的科学研究扩展到了技术成果推广、企业重大项目、旅游业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引智经费单一由国家和省外国专家局解决扩展到了州县财政配套,引智工作已由单一的项目管理扩展到了引进人才、智力和人员出国(境)培训归口管理。但高层次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回不来、养不起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会上,白理成要求要认真抓好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引智工作,努力实现全州引智工作新突破。一是要理清思路,明确引智工作目标任务。阿坝州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一些行业、产业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高层次创新型、企业家型、学科带头型人才短缺。因此,在加速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智力、技术,已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要突出重点,狠抓引智项目落实和推广。在全州新农村建设、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旅游二次创业、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上重点开展引智工作。今年要认真抓好已申报的引智项目实施工作,做好外国专家在州工作期间的管理服务。同时,切实抓好2009年引智项目的立项申报。三是要确保实效,积极开展出国(境)培训。深入调查全州人员出国(境)培训学习现状,研究提出加强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全州出国(境)培训学习的归口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出国(境)培训。四是要创新机制,确保引智工作顺利开展。在引智方式上,努力构建“项目-引智-基地”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引智新模式,加强与州内外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通力合作,努力构筑新的引智平台,形成以项目带引智、以引智促项目、以基地聚人才的良性互动机制。

会上,阿坝州引智工作先进单位——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4.近五年引智工作总结报告 篇四

国家外国专家局: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院)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开发类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和工程化基础。主要从事特种结构胶粘剂、密封剂、功能胶粘剂及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特别在特种结构胶粘剂领域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结构胶粘剂研发生产的领军单位。石化院的引智工作始于1985年,三十余年来,先后从日本和独联体国家引进先进技术30余项,累计引进外国专家80余人次。2010、2011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哈尔滨市国际科技合作先进单位”。2011年,获得国家外专局授予“航空航天用特种胶粘剂”引智示范单位称号。201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化工新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一.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近年来,石化院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开展了深入有效的国际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和联合研发,经过双方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两项引智项目的研制工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航空637所和航天529厂等多家单位,完全替代了国外同类产品,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1.“高性能无机磷酸盐复合材料的研制”项目

在省外专局的支持下,石化院获得了2010和2011省引智项目“高性能无机磷酸盐复合材料的研制”的立项支持。该系列技术研发意义重大,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高度关注。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复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财政资金220万元。此外,还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国-白俄罗斯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立项支持。

在省外专局的指导下,石化院严格按照项目节点管理,经费专款专用,项目顺利执行。2010年6月、8月和2011年4月,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拉普柯教授多次应邀来华,就磷酸盐基复合材料的研制项目与中方人员共同进行了联合实验。在石化院工作的几十天中,拉普柯教授指导中方科技人员进行了国产原材料的改进、纤维处理剂及其最佳处理工艺的确定,以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等工作。在拉普柯教授的指导下,本次联合实验中磷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得了较大突破,其中复合材料的常温弯曲强度为103MPa,600℃的弯曲强度为55MPa,顺利完成了全部研制内容。2.“耐高温无机磷酸盐绝热层材料的研制”项目

石化院承担的2012年和2013年国家重点引智项目“耐高温无机磷酸盐绝热层材料的研制”,是根据石化院承担的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耐1500℃高温绝热层关键技术联合研发”的研制内容提出的,目的是引进白俄罗斯先进技术,解决

我国耐高温绝热层材料的研制难题。2012和2013,通过引进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康斯坦金·拉普阔、瓦列里拉·巴尼克等多名专家到石化院进行多次联合实验,已经完成了本的研制工作。

耐高温无机磷酸盐绝热层材料是我国某些武器不可缺少的材料,严重制约着我国重大武器型号的发展。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暂时处于起步阶段,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耐高温绝热层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成熟应用到国防等领域;因此,引进白俄罗斯先进技术,研制耐高温绝热层材料,对于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2年1月、6月、8月、12月和2013年4月和10月,石化院引进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专家拉普阔、拉巴尼克、里昂诺夫和萨斯诺夫斯基等专家六次来哈与石化院科研人员进行联合实验和科研攻关,解决了耐高温绝热层材料密度和强度等问题、优化了材料的工艺性能,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磷酸盐材料,初步满足了我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该类材料的需求。在华工作期间,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专家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外国专家在工作中的求真务实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并鼓舞了我院科研人员,在外国专家的带领下,双方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极大提高,加快了项目的进展,满足了

航空航天领域中对该类材料提出的新要求。二.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执行情况

自2009年起,石化院先后承担了“宽频高性能无机透波耐高温材料的研制”、“耐1500℃高温绝热层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宽温液晶混合物制备技术”、和“高稳定性白色无机防静电热控涂层的联合研发”等四项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支持,累积国拨经费2170万元。截至2015年10月,四项重大专项均完成了技术验收工作,后续进展良好。1.“宽频高性能无机透波耐高温材料的研制”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宽频高性能无机透波耐高温材料的研制”项目是在引进白俄罗斯宽频高性能磷酸盐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而成。重点解决了制约我国磷酸盐体系发展的技术瓶颈:采用复合纳米氧化物对磷酸盐类材料进行改性,通过优化固化剂体系及工艺,解决了国内磷酸盐材料体系粘度较大,工艺性能及介电性能较差,力学性能偏低等问题,尤其是国内磷酸盐体系在1000℃以上对纤维腐蚀严重等问题。在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前提下,研制的无机透波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性能指标超过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白俄罗斯,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宽频高性能无机透波材料体系的技术封锁。项目于2013年11月通过了技术验收,研制的相关产品已在国内航空、航天等多家单位成功试用,可完全替代国外同类材料,对提

高我国XX系统的综合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2.“耐1500℃高温绝热层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

磷酸盐材料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绝热层耐高温材料之一,集陶瓷和金属优点于一身,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500℃。我国在此领域尚处于空白,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石化院从白俄罗斯引进了磷酸盐耐高温绝热层、玻璃微球改性低密度磷酸盐填充料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突破了现有技术瓶颈,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替代了目前国内使用的硅酸盐胶粘剂,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效益巨大。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该项目现已被国家确立为国家某重大专项工程配套项目,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2010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资金728万元。2015年2月,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验收。该项目的成功研制将对提高我国航天领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宽温液晶混合物制备技术”项目

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在平板电视、便携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提高,都表明液晶显示技术将主导未来的平板显示市场,并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成为市场主流。作

为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所采用的液晶化合物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性能。目前,在数万种液晶单体化合物中,还没有任何一种能完全满足液晶显示的需求,因此在液晶显示器中所用的液晶材料均为混合液晶。

近年来,石化院从白俄罗斯引进的系列“宽温液晶混合物制备技术” 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201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财政资金672万元。经过双方互派专家联合实验和共同研发,石化院研制出了在极寒条件和高温环境下(-40~85℃)工作的液晶材料。项目组通过采用氟取代、氰基取代和乙基桥键取代等方式,优化制备了具有宽向列相温度区间的四类液晶单体组成的混合液晶。该液晶熔点-70℃,20℃响应时间18.0毫秒,-40℃响应时间840毫秒,解决了国内宽温液晶材料向列相温度区间窄、响应时间长、阈值电压随温度变化大等关键技术,其性能可满足极端环境对显示材料的要求,尤其是低温性能满足了我国寒冷地区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填补了宽温液晶混合物制备技术的国内空白。4.“高稳定性白色无机防静电热控涂层的联合研发”项目

通过引进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无机热控涂层先进技术,石化院获得了2011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XX白色无机热控涂层的联合研发”项目立项支持,国拨资金550万元。项目执行期间,石化院引进白俄罗斯专家及关键技术,通过联合实验和技术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了“XX白色

无机热控涂层的联合研发”项目的全部研制内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制定企业标准2项。2015年10月,在省科技厅组织下,经专家质询和讨论,该项目通过了技术验收。所研发的白色无机热控涂层技术成果已在国内航天、电子等领域多家单位成功试用,可改善我国多种航天器的使用寿命、提高表面热控涂层的空间可靠性。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国家外专局和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石化院在耐高温无机磷酸盐胶粘剂、绝热层材料和宽温液晶材料方面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提高了新材料的研发水平,保障了我国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发展。

5.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五

论文关键词:高校 引智基地 服务

论文摘要:由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发起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五年来,通过聘请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来基地从事短期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从一位学院外事秘书,即最基层服务者的角度,结合在基地工作中实际情况,阐述如何做好高校创新引智基地的服务工作的一些体会,旨在能够对创新引智基地的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高校同行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辅助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高校合作科研方面的作用,2005年,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前100位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家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五年来,在引智计划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全国陆续建成1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津大学绿色化学化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作为2006年首批参与计划的26个引智基地之一,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聘请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来基地从事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开辟了国内以化工学科优势为依托,建设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先河。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作为中外双方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的平台,旨在为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国内科研骨干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使他们能够顺利并且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那么,如何做好高校创新引智基地的服务工作,如何使基地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使海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等学校是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一般由校级领导牵头,由科技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及相关下属学院共同参与日常工作和建设。在学院这个层面,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教师是与海外人才交流合作的主体,引智的成果也将会在他们身上得以显现,但他们往往容易忽略那些程序上的细节问题,加之中外双方理念、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出现分歧或不愉快就难以避免了。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出现,学院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就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责任感,本着“外事无小事,事事需请示”的原则,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协调、处理好这类外事活动,给来访人员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日后更加深入地开展交流合作谋求可能,争取更多的机会。

一、防微杜渐、提前预防

无论是海外学术大师,还是学术骨干,在来访之前都会与基地方面有关教师或工作人员联系沟通,安排日程。基地海外引智人员的工作性质与普通外教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来访的目的并不是来给学生授课,也没有与基地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来访前双方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时,就应该为其详细地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来基地工作期间享有的权利和所要履行的义务。在沟通过程中(尤其是初次来访之前),有些人会对某些规定或条款诸如涉及薪酬、外汇支付、税收、保险、居留等问题问得很细,很“抠”,对我们来讲甚至“不可思议”,对此,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不厌其烦地与之反复沟通,反复研究,本着“宜细不宜粗”的原则,才能达成共识,得到双方满意的结果。一旦双方认可,基地方面必须严格履行承诺,才能保证来访人员安心开展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国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另外,基地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来访人员的文化背景尤其是饮食上的喜好和禁忌。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吃牛肉,这点要招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同胞时尤要注意;英美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在宴请外宾时,尽量少点生硬需啃食的菜肴,因为他们在用餐中不太会将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这也需要顾及到。往往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在我们看来虽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宾的推崇。当然,菜品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来访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其它因素,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我们的诚意和盛情,使来访人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提前考虑来访人员的需要,为其制定来访日程,并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有些老师经常忽略这一点,认为基地请这些学术大师、学术骨干来,就是为了搞学术研究,而事实上很多来访人员都是一些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领导或负责人,他们来访的目的往往是希望能够继续拓展在基地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吸引人才,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来访日程中应多安排一些学术交流、宣讲会、参观等,使来访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达到他们的心理需求。从基地方面讲,这样做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充分准备接待活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避免忙中出错。・

二、健全制度,动态调整

高校海外引智工作会涉及到科研、人事、外事、教学、财务等多个层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一个问题往往不是靠单一部门就可以解决,加之中外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经常会使来访人员感觉到“和中国人打交道很困难”。从情理上讲,也不可能让他们自己出面和这些部门去直接交涉。作为联系中外双方的纽带,学院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必须兼顾双方的利益,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去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得出令中外双方均能认可的处理方案。院级、校级乃至国家级的部门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精诚合作,才能将基地的服务功能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另外,在基地成立之前,引智基地办公室已经根据外专局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过本校引进海外人才的相应政策。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展开,相当一部分政策和规定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所以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多观察、多动脑、多总结,密切跟踪已有的政策是否符合中外双方的需要,是否需要进行改进或调整;之前规定的办事流程是否可以简化,使得办事效率得以提高;有哪些条款容易引起质疑,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解释……这些问题往往是学校层面政策制定者更需要了解的,只有他们得到了反馈意见,才能在现有基础之上不断健全制度,并且将基层意见和基地的运行情况及需要及时反馈给教育部、外专局,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海外引智体系,与校外单位共同推进工作,争取打造以引进海外人才为核心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出现问题找不到能解决”的情况,提高海外引智工作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三、充分准备,遇事不慌

无论我们前期考虑得多么周全,也难免有意外或随机事件发生。诸如天气、交通拥堵等原因造成的航班晚点;来访人员因不能适应异国气候等变化而生病,致使原定计划必须变更或取消;来访人员因个人意愿突然改变计划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状况随时可能出现,并且因人而异,具有不可预见性。因为服务的对象是外籍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基地的科研骨干,时间都很宝贵,遇到这种意外事件难免会出现焦急、歉疚的心理。这时,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首先要保证自己心态平和,千万不能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一方面要做好来访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基地参与工作的人员做好解释工作,获得他们的理解,再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合理地调整接待日程。如果需要更改航班班次或帮来访者联系治疗、陪护,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这时可以安排语言过关、热心细致的学生来协助工作,千万不能有“凑合”、“差不多”的想法,因为这种意外如果处理得好,不但可以使损失或尴尬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且会在外宾身处异乡、感到无力的时候给予他们最及时的帮助,为中国人争取良好的印象,使他们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人、相信中国人,并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为日后开展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创造可能。

四、人文关怀,倾注感情

根据我的个人体会,创新引智基地不单单是一个代表国家之间学术上进行合作交流的工作场所,更是外籍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基地的科研骨干进行感情碰撞、思想交流的平台。

随着国内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地不断推进,高校教师的海外经历不断丰富,中外教师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正在由工作关系向朋友关系过度,这种朋友关系的建成势必会改善以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陈旧局面,使教师们的.眼光更加开阔,在教学、科研上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地到更大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案,朋友越多,范围也就越宽。

为了帮助双方更顺利地建立和谐的关系,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需要在工作上倾注更多的感情,加强对来访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西方重大节假日时安排联谊活动,当然,活动的规模要根据来访人员的数量和基地的承载能力而定。我们曾经接待过美国德州农机大学化工系三位教授带十八名本科生来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并开设合作课程,考虑到师生的心理需求,我们联合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给外国学生免费开设了中文课程,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中外师生到学校食堂包饺子、做中国菜,搞联欢;组织海河景观、古文化街一日游;给外籍学生安排生日舞会等。这些活动既给中外师生提供了训练语言、增进了解的机会,又加深了彼此的情谊,使大家成为很好的朋友。课程结束回国时,双方师生均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都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再来中国,外方也欢迎中国师生访问该校,这种做法为将来吸引留学生、派出学生出国进修以及巩固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关系,都是大有好处的。

五、材料齐全,以备查阅

在基地建设及运行的过程中,从来访人员的前期邀请、经费预算到后期的成果总结和经费决算,都要经过很多道严格的手续,相应地,会有大量的材料需要随时进行整理。这些材料也许在来访人员离开后没有任何意义,但作为基地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妥善地保存,定期地整理,以备上级部门和有关教师查询。对于预算环节中的每一笔经费支出和执行情况,学院外事助理或外事秘书有责任进行跟踪和监督,并最终配合进行经费决算,协助财务、外事部门做好相关经费的管理工作,保证经费的每笔支出都有必要的原因与合理的去处,使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运用。

此外,对于来访者可能像基地工作人员索要的各种材料,我们要有充裕的准备,比如,各项国家政策性法规,教育部、外专局相关规定,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等,做到问题出现时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讲。另外,一定要随时准备创新引智基地的宣传材料,在合时宜的情况下积极向来访人员介绍基地的政策和运行情况,宣传我们的创新引智基地,并请来访人员将书面介绍材料带回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这有利于与外方寻求更多的契合点,吸引更多更好、契合度更高的人才来基地工作。当然,宣传材料的内容要写得丰富,肯定得益于之前对每为来访者的成果报告的收集和整理,宣传材料的内容要定时定期地更新,才能保证宣传的时效性。

引智工作是高校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直接、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聘请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与国内高校科研骨干进行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弥补国内科研领域力量上的不足,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科研教学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以上是作为一名学院的外事秘书,一个创新引智基地的基层工作者,结合天津大学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引智基地的运行情况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普遍问题产生的一些思考,旨在总结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希望能够对创新引智基地的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兄弟院校同行们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之,我们我们要跳出引智看引智,跳出学校看学校,以开放的视野、开阔的心怀,主动吸纳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引智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主动走出校门和国门,既将引智工作放到全国、全球的维度中去考虑、去谋划、去把握,又要将基层工作做精、做细,使国外智力与基地智力资源形成强有力的互补,通过良性互动,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学术科研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2006-2010)

[2]唐健吾.论高校引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

[3]刘Z洁,王雨轩.金融危机形势下高校海外引智工作的思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杨明星.合理引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与探索,2010(3)

[5]陈瀛.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模式探讨,高教与经济,2009(3)

[6]余玉娴.高校外籍教师的聘请和日常管理,吉林教育,2009(19)

[7]王彦琳.论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文教资料,2007(32)

6.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六

科尔沁区选聘60名招才引智特派员

科尔沁区创新招才引智模式,从驻外招商人员中选聘60名招才引智特派员。一是一肩双责。从区商务局、招商局、经信局、工业园区以及驻京津、东北等地招商组中,选聘60名优秀的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兼任招才引智特派员,明确他们肩负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重责任,对招才引智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报告、年终有总结。二是一岗双职。招才引智特派员统筹兼顾,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招才引智,既依托现有的项目集聚人才,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又通过引进人才带来新的项目和资金,促进招商引资。三是一人双考。区委组织部联合人事、招商等部门,对招才引智特派员分别制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办法,建立目标责任评价体系,科学设定指标、权重和等次,做到量化评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提拔使用挂钩。截至目前,依托玉米淀粉深加工、铜铝制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共引进创新创业人才47人。(科尔沁区委组织部马海峰)

7.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七

2012年2月28日, 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郭俊民就会议的召开专门作出批示,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外专局局长、党组书记郭成全做工作报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王铁同志、郭俊民同志的批示精神和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交流2011年工作和经验, 安排部署2012年的工作任务。

会议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2011年, 河南省外专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开拓创新, 整体推进, 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完成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247项, 聘请外国专家1426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 来豫工作或访问的外国专家超过6000人次。执行出国 (境) 培训项目78项, 派出培训1515人次。新建国家级、省级引智示范单位2个, 新建“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10个。办理来华工作许可证548件, 专家证1007件。

会议要求, 要科学规划, 实现2012年引智工作的新突破。

坚持高层次和紧急人才取向, 实施“四大引智工程”, 在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实施农业引智工程, 加大强农惠农项目高端专家和智力引进力度。重点在推进黄河滩区和豫东、豫西南奶牛、肉牛, 沿京广生猪、肉羊生产;郑州、许昌、洛阳、开封等花卉生产、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林果业、蔬菜以及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方面, 引进先进种植、养殖技术专家, 引进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新品种, 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实施工业引智工程, 加大引进核心技术研发高端专家和国外优秀人才力度。重点在低碳技术、生物育种、生物医药、超硬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通过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要素, 支持以重点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 推进创新合作和开放。三是实施环保引智工程, 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项目扶持力度。在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控、城市生活医疗垃圾处理、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领域, 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成果, 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实施民生引智工程, 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目的扶持力度。重点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城镇住房建设等方面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做法, 加大支持力度, 体现普惠性, 使引智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切实提高出国 (境) 培训质量和效益, 在打造精品培训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提高培训项目的执行率。认真安排部署今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复的审批类、审核类项目, 尽早下发2012年度出国 (境) 培训项目计划。强化出国 (境) 培训联系人制度, 所有团组要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成行。二是持续运作, 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方面打造精品培训项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出国 (境) 培训, 重点支持8~10个培训项目, 在经费等方面进行倾斜。三是切实提高出国 (境) 培训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深化与国 (境) 外著名大学、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 严格出国 (境) 培训管理, 进一步规范出国 (境) 培训秩序。四是加大出国 (境) 培训成果总结推广力度。深入开展培训成果调研, 及时总结推广培训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 建立培训成果数据库。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成果交流活动, 搭建多种形式的成果推广交流平台。积极参加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出国 (境) 培训成果展。

突出地方特色, 注重实效, 在引智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强化引智成果的培育和推广。农业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农产品安全生产、检测和农作物种子领域的引智力度,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工业方面要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引进一批高技术外国专家,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加强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坚持存量做优、增量做强的原则, 对已命名的193个省级引智示范基地 (单位) 、“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等进行重点绩效评估, 重新考核认定, 统一命名挂牌。每年重点扶持5~8个重点引智示范基地 (单位) , 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适时召开全省引智示范基地 (单位) 经验交流会, 表彰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好、经济效益明显的先进基地 (单位) 。组织开展引智示范基地观摩活动。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力度, 建立联合共建的协调发展机制, 共同推进引智示范基地和引智推广项目良性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政策, 在优化引智环境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创新载体和平台。筹划重大活动, 搭建参与国外高层次人才智力交流平台, 提高引智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12年重点抓好“一个活动, 两个会议”。一个活动, 即借助河南大学百年校庆, 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河南省进行巡讲, 开展外国专家中原行活动;两个会议, 一个是开封超级小麦引智10周年国际研讨会, 另一个是安阳第三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二是建立大引智的新格局。加强与科技、农业、林业、工信、国资委、畜牧、南水北调办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建立工业、农业引智联席议事工作机制, 形成引智工作合力推进的新格局、大格局。三是加快法规政策建设步伐。抓紧出台引进国外智力“十二五”规划,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外国专家激励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组织开展外国专家度假、旅游活动。建立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专家顾问团。鼓励和支持省辖市政府部门设立地方友谊奖。四是构建引智资源合作共享机制。积极开展调研活动, 充分利用省外专局网站和《引智工作动态》, 设置外国专家供求信息专栏, 及时发布来豫工作外国专家信息, 充分发挥外国专家的作用。

会议强调, 要务实运作, 不断提升引智工作能力和水平。

抓基础, 苦练内功。加强机关“三基一化”基础建设, 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引智工作“进高校、进科研院所、进产业聚集区、进重大项目”活动, 了解和掌握河南省外国专家需求信息。建立来豫工作外国专家台账。加强项目库、专家库、成果库、培训渠道库和外国专家需求信息库建设。加强网站建设, 建立引智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河南分市场, 加强与国外专家组织和机构的沟通联系。

抓典型, 示范带动。项目方面, 认真总结近年来在引进人才项目、出国 (境) 培训项目以及引智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亮点, 发现典型, 培育典型, 以典型的榜样力量带动引智工作。专家管理方面, 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友谊奖”评选推荐工作。研究制定在豫工作外国专家表彰办法, 开展河南省“外国专家中原功臣奖”评选活动。

抓宣传, 营造氛围。与新闻媒体联系沟通, 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了解引智、关心引智、支持引智。组织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外国专家在行动”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出版发行《外国专家看河南》一书。围绕国家外专局开展的“抓管理、抓重点、抓成果”活动, 搞好宣传, 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8.招才引智工作方案 篇八

改革开放初期,受多年“左”的影响,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在思想、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障碍:怕和外国人打交道,担心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被视为“里通外国”,担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对外开放中热心于引进资本和先进设备,轻视、忽视软件和人才的引进;把引进国外人才与发挥自己人才作用对立起来,认为我国现有人才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为什么要引进国外人才等等。此外,还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涉外办事程序繁杂,层层审批,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实际操作中,专家所需经费、外汇从何处出,如何便利专家来华入境、旅行、居住,来华工作所需携带的生活用品、小型仪器、工具怎样顺利进出海关,在与专家合作中提供什么样的资料才不算泄密,凡此种种,既缺经验,又无章可循。面对这一现状,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从思想发动,建立工作队伍,制定政策措施,开辟对外渠道,落实引进项目等重要环节入手,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努力把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

用邓小平理论统一思想

面对重重困难,多种障碍,首先就是要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反复宣传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年30号文件精神。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意义: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落实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在于智力;引进国外智力,花钱少、收获大、见效快,从一定意义上讲比引进资金、技术、设备更为重要;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要依靠我们的科技人员去引进国外人才,引进国外智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我们民族的智力;站在科学技术巨人肩膀上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等等。用邓小平讲话和中央的指示统一各级领导思想。

建立工作体系和干部队伍

为使邓小平的指示落到实处,中央领导小组重视建立精干有力的引智体系和工作队伍,以便从组织上保证这项任务的顺利推进。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艾知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王维澄先后被任命为中央引智领导小组成员,以协助张劲夫工作。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中央引智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办公室先由赵东宛、郭树言任主任、副主任,后由王迺、武永兴、李明俊(兼)任主任、副主任。同时要求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区有一名负责同志抓这件工作。后来,根据工作的发展,各部委、省区市也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承担具体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的引智工作系统和网络很快形成,许多部委、省市领导都亲自负责此项工作。

对于引智队伍的建设,张劲夫一开始就提出要按“少而精”的原则配备干部,要选择符合干部队伍四化标准、有较好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热心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同志来从事引智工作,他特别强调要从留学回国人员和曾在国外工作过的人员中挑选一部分同志充实和加强工作队伍。按照这一要求,中央引智办逐步选调了一批符合条件并且有理工专业背景的干部,作为基本骨干。

经过几年努力,在全国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引智工作的专业干部队伍,为引进智力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章建制有章可循

针对开展引智工作急需解决的经费、保密、工资待遇、出入境手续、居住、旅行、海关进出境等方面的问题,由中央引智办会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外国专家局等部门制定了8个管理办法,相继于1984年年底前出台,明确了有关的政策界限。在财政部支持下,还建立了引智专项经费户头,引智经费在中央财政中正式列支,1985年这项费用达8000万元。这些办法的出台,使新时期引智工作有章可循,健康有序地发展。

广开对外渠道

为了引进国外智力的需要,开辟对外渠道十分重要。要优先重视发挥已有的官方、半官方、民间的以及各国际组织的作用,特别是驻外使领馆的作用。同时为了便于对外联系,做好聘用国外专家及出国实习培训人员的国外管理工作,为各部门、各地方服务,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1985年11月成立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作为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的对外窗口。人才交流协会成立后,随即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办事机构,与一些外国专家组织和境外的培训机构、学校、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协会和基金会以及在境外的办事机构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引进智力的重要渠道和为各省区市、各部门引进国外智力服务的重要公共平台。

定好项目 选准专家

引进智力成效的关键在于定好项目,选准专家。中央引智领导小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组织项目。对于引智的主体——企业,应当是经过整顿、领导能力较强、知识分子政策落实较好、具有外部协作条件、引进的专家能发挥作用的,具备这样条件的企业,实践证明引进人才效果显著。

在各部门、各地区党政领导下,在各级引智机构和引进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引智工作很快进入快速轨道,引智项目和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除随设备合同来华服务的经济专家和文教专家外,使用引智专项费用聘请的技术、管理专家从1984年的300人增加到1987年的2000人,4年累计达5000人,出国培训从1985年的900人增加到1987年的2500人,5年累计派出近5000人。

由于引智项目是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的,成效显著。农业方面,聘请国外专家帮助引进良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一个地区取得成功后并加以推广,促使农作物获得大面积增产。如黑龙江等省推广了由日本专家石本正一传授的地膜覆盖技术,几年之内增加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日本专家藤原长作、原正市等传授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使水稻单产增加一倍多,五年累计增收10亿多元。工业方面,一批企业借助海外专家帮助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家出口创汇,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在一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中,请国外专家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咨询,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工程进度,一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还有的在专家帮助下,吸收、消化引进的技术,加快了国产化进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利用毗邻港澳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引进国外和港澳人才,仅深圳就引进人才500多人,加快了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同样,在宏观决策、城市开放方面,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聘请海外专家担任顾问,国务院聘请了吴庆瑞、包玉刚担任沿海开放城市顾问,中国汽车总公司聘请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前副总裁麦克唐纳等11位高级专家担任顾问,这些顾问通过深入调查,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资金筹集等战略规划和体制提出一整套很有价值的建议,仅一汽改型的技术改造方案被采纳,就节约了投资1亿多元。有色金属总公司聘请刚退休的瑞士铝业公司董事长米勒博士担任顾问。煤炭部聘请联邦德国专家为咨询顾问,他们对煤矿的管理和开采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市聘请联邦德国退休专家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提高产品质量,引进现代化管理,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他的治厂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和我国经济界的重视。

引进国外智力应当请进来(请专家来),

派出去(派人出国学习)相结合

1978年邓小平就明确指示要扩大出国留学规模,到1983年每年派出约3000人,这时出国留学人员多为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工商企业派出仅占总人数的5.4%,且出国留学多为去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学习基础学科,许多人回国后,也主要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工农业企业生产中急待解决技术、管理问题,但企业中人才知识老化,需要知识更新。针对这一情况,1984年薄一波建议:在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帮助工作的同时,可考虑在“七五”期间派5万名或更多一些工商科留学生出国。中央引智领导小组根据这一建议作出决定,除继续使用国家正常预算每年派出3000名留学人员之外,再拨出一笔专款,资助工商企业增派技术和管理干部到国外对口单位学习实用技术和管理,每年3000人。这标志着我国派遣出国学习工作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使“请进来”和“派出去”相互配合,全面体现引进国外智力的方针。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打开了派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培训渠道,选派工商人员赴外培训学习。

1986年6月,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两年多的工作总结成《关于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中明确指出:与单纯引进技术、设备相比,引进国外智力确实是花钱少、收益大、见效快的好办法,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民族智力的开发。《汇报提纲》报送邓小平、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在批示中写道:“劲夫同志:没有想到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我们几年来作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可喜可贺,谨向同志们致敬”,“提纲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稳妥,措施得当,我感到很好。”并在多处做了批注。总书记的热情赞扬与鼓励有力地推动了引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工作,并将这一任务,列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之中。这表明邓小平的引进国外智力的战略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下一篇:六年级日记妈妈我爱你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