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复习资料

2024-11-07

4单元复习资料(8篇)

1.4单元复习资料 篇一

四——七单元知识点复习

课文填空:

1.《“番茄太阳”》一课中,“番茄太阳”一词:第一次指,第二次指脸,第三次指 明明善良美好的心灵。贯穿全文的还有作者的心情变化: 灰暗—温暖—喜欢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句话把盲姑娘明明是个 乐观开朗、感恩、善良,富有爱心 的女孩。从 她爱笑 看出她乐观、开朗,从 她说长大了把腿给“我” 看出她感恩、善良,富有爱心。

2.《第一次抱母亲》作者以为母亲有没想到母亲最重的时候才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小时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 年复一年,直到 我们长大。”就算作者长大后,逢有重担,母亲也总是 抢着挑。想到母亲用那么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作者心情十分 愧疚,于是产生了 抱母亲入睡 的想法。后来,好像睡着了的母亲留下了泪水,这是 幸福 的泪水、欣慰 的泪水……赞美母亲的成语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无怨无悔,赞美母爱的古诗或诗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萨沙的妈妈告诉他: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朝着蔷薇丛 走去。他 掀起 雨衣,盖在 粉红的蔷薇花上。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 蔷薇花,所以他问妈妈:“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雨前的蔷薇花 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雨中的蔷薇花 被冲掉了几片花瓣,低垂着头。形容雨大的成语 大雨如注、滂沱大雨。你是最弱小的人吗?举例说说: 我也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曾经帮助同学打扫过卫生,给摔倒的同学抹药等等。

4.大黄(dài huáng)白术(bái zhú)黄芪(huáng qí)黄芩(huáng qín)川芎(chuān xiōng)茯苓(fú líng)

请另外写出几种中药名: 板蓝根、金银花、当归、刀豆子……

5.“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这句话中的“公冶长”意思是:懂鸟语的专家。作者最喜欢和布谷鸟对话,在对话中我知道了要勤劳刻苦。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声像在报喜:“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 希望 和 安慰,给生活 增添 不少 乐趣。

作者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便以“ 知音 ”自居。他从终日忙碌 的燕子那里,认识到 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 的大雁那里,懂得了 纪律的重要;从 搏击风雨 的苍鹰那里,学到了 勇敢顽强的精神 „„

6.《天鹅的故事》中“破冰勇士”指的是的精神;在它的带动下,天鹅群一起破冰,最终取得胜利,看出天鹅群具有 团结拼搏 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人类学习。文中3次写到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第一次叫声是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第二次的叫声是说:“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第三次的叫声是说:“胜利啦!我们有食物吃啦!” 看到天鹅齐心破冰的场面,我们会想起“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名句。

7.《生命的壮歌》一文是由“蚁国英雄”和的生命壮歌,讴歌了动物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和献身精神。讲的都是动物的故事。其中,“蚁国英雄”指的是 蚁团外层的蚂蚁,它们在火中至死也不 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 岗位。它们 可贵的合作与献身 的精神实在是可歌可泣!“生命桥”指的是老羚羊为了给 年轻羚羊 生的机会,用自己的死亡作为桥墩,跳跃时划出的 一道道弧线。老羚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 的精神让猎人也 目瞪口呆,放下了猎枪。

8.“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文中重点介绍了这个城市。“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等词让我们感受到那里的环境十分 恶劣,但是并没有吓倒 阿联酋人民。“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句话既说明在那里培育一棵树十分 困难,也让我们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对 环境 的重视。正是因为他们像 爱护孩子 一样,精心 侍弄 着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沙漠才会被改造生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的美丽城市,人们才有了良好的 生存环境。文中最能体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非常精心的小事例是 园林工人给树木花草“洗脸”。

9.“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没有……更没有”体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因为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营造绿洲,所以说“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白花花的盐碱”“硬硬的壳”“不毛之地”说明了沙漠环境的恶劣,也说明建设绿洲困难之巨大。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说明了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也说明了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10.《云雀的心愿》一课中,云雀母子飞到,被迷得睁不开眼;又飞到看到 几处河堤 被冲垮了,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这都是因为人们 乱砍滥伐 造成的。云雀妈妈把 森林 比作大水库 ,因为树冠可以 挡住一部分雨水,树干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 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 土壤 的蓄水能力更大。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 空调器。夏天,枝叶可以 挡住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冬天,由于 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 热量 不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听了妈妈的介绍,小云雀产生了这样美好的心愿,那就是: 邀上小伙伴去沙漠上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课文写作特色:对话描写。

11.《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写的古诗。《池上》是代诗人写的,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写事的诗句是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不解”的“解”意思是 懂得。《小儿垂钓》是 唐代诗人 胡令能 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描写小儿外形的词语是蓬头稚子,诗句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表达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是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遥招手”的“遥”意思是 远远的,“不应人”的“应”意思是: 回答。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 怕得鱼惊不应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是:都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表现了纯真的童心,都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再写一句描写儿童的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2.学会鼓励

1)“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销售出的商品应保证质量,这种伪劣产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

2)“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两次失败算什么?总结经验再来,你定会成功的!”

3)“宗家伟,你一直都是最棒的!你目前这种状态属正常现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同学们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1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小女孩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收拾房间,爱因斯坦教小女孩做数学作业。小女孩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因为他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不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爱因斯坦也认为自己并不伟大,说明他很谦虚,通过阅读课文,你的观点是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它潜心科学研究,不拘小节,有童心,谦虚幽默。

14.《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特点(即借物喻人)

15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 常青,无论是 夏天还是 冬天,它们总是那么 蓬蓬勃勃。樟树最可贵之处在于有一种拒虫的香气,并且能够永久保持。人们之所以爱在那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是因为人们爱戴宋庆龄,她与樟树一样有着高贵的品质。第五段采用了 对比 的修辞手法。

16.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17艄公黄河,筏子,我,乘客)对比衬托。正面描写艄公的句子是: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8.“黄河的主人”指的是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因为他凭着战胜了 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 如履平地。他值得我们敬仰和 赞颂。文中写“我”害怕的成语有: 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写乘客轻松的成语是 谈笑风生,写“我”和乘客都是为了衬托

19.本学期我们认识了 刘备,清正廉洁的公仪休,唯才是举的祁黄羊,救死扶伤、舍生忘死的叶欣 ;《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这些课文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的重要性;《第一次抱母亲》让我懂得了 要学会关心、孝顺父母,《我不是最弱小的》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 天鹅、老羚羊、蚁国英雄 等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合作献身的可贵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问题解答。

1、“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答:“肝胆俱裂”指外层蚂蚁被烧焦而身体爆裂仍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外层蚂蚁们为了保护里层蚂蚁的安全即使烧焦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坚守自己的岗位,表现出一种英勇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所以,作者称它们为“蚁国英雄”。寄托了深深的敬佩之意。

2、为什么把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弧线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

答:这一道道弧线一条通往老羚羊的死,一条通往年轻羚羊的生,如果没有老羚羊坠入山涧前的那一刹那的支撑,年轻羚羊就不能完成第二次飞跃而获得新生,所以说这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做桥墩的生命桥。这一形象的比喻热情讴歌了老羚羊的献身精神。

谜语。

1. 有头不长发,记忆人人夸,你把问题提,回答全不差。-----电脑

2.矮个子,桌上看,我看书,他做伴,我要去睡觉,他先闭上眼。-----台灯

3. 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藕

4.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电视机

5.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鞋子

6. 老兄学问高,墨水吃得饱,说话先脱帽,休息再戴好。---钢笔

语文知识积累

1.植树的好处: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蓄水保土、降低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温„

2.植树节的标语:要想富,多栽树;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①(好的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笃学好古、学而不厌;②(坏的学习态度)三心二意、不求甚解、一知半解、马马虎虎、囫囵吞枣。

4.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魏、蜀、吴);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成语填空:

1.小明今天只考了个60分。妈妈问成绩,他 欲言又止、吞吞吐吐 不想回答,妈妈感觉不妙,更加严厉地追问,小明没有办法,只好支支吾吾说出实话。

2.大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 高谈阔论。爸爸们一说起股票就口若悬河,每个人都 妙语连珠 ;妈妈们谈起自己优秀的孩子,也总是眉飞色舞,得意忘形。

3.白衣天使 是护士的美誉。特别是叶欣那玉洁冰清 的品格尤其让人们感动。

4.父母亲含辛茹苦 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报得三春晖”。

5.面对“非典”恶魔,医生护士们处变不惊,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舍生忘死,就一定能战胜这个穷凶极恶的魔鬼。

6.如果你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囫囵吞枣,那么知识在你的脑袋里就会如浮光掠影,对所学的知识不甚了了,只能让你浪费时光,最后一无所获。相反如果你做事喜欢寻根究底,那就能熟能生巧,终有一天天道酬勤,你就能无所不晓。

7.旭日东升,活泼可爱的鸟儿们成群结队,呼朋引类 地来到茂密的森林里玩耍。它们一唱一和,时而轻快地飞翔,时而卖弄清脆的歌喉,欢呼雀跃,玩得如痴如醉。夜深人静 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倦鸟知还,昏昏欲睡,鸟儿们也纷纷回到自己温暖的家里。

1. 医生(寻根问底),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2.夏天,下过了一场雷雨,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情景真是(蔚为壮观)。

3.这次比赛,我输得心服口服,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4.清明节,想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先烈,我不由顿生崇敬之情。

5.我们班的王明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是(寻根问底),而不是(浮光掠影),所以,他对课内外的知识是(无所不晓)。

6.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但势单力薄,最终(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7.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与来势汹汹的“非典”展开了搏斗,这使我想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成语来形容这场景。另外,我还收集了歌颂白衣天使品质的成语:(玉洁冰清)、(救死扶伤)、(处变不惊)。

词语理解:

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战:发抖。

惊涛骇浪:凶恶而使人害怕的波浪。骇:惊吓。

如履平地:如同走在平地上一样。履:踩、走。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致: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

浊浪排空:排:除去,推开。妙语连珠:妙语,精彩而有趣的话。

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慕名而来:慕:羡慕,仰慕。

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雷声大作:作:起。

大雨如注:注:灌入。翻山越岭:翻:越过,越:跨过。身先士卒:卒:兵。声色俱厉:俱:全,都;厉:严肃,猛烈。斩钉截铁:斩:砍;截:切断,割断。处变不惊:处:处置,办理。

含辛茹苦:含:藏在里面;茹:吃。舍生忘死:舍:舍弃;忘:忘记。

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慕名而来:慕,羡慕,仰慕。

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青翠欲滴:欲:将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欠:缺少,缺乏。茅塞顿开:顿:立刻,立即。

秀丽宜人:宜:适合。三顾茅庐:顾:拜访。

初出茅庐:初:第一次。料事如神:料:估计,猜想。

2.4单元复习资料 篇二

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及砝码) 、锥形瓶、玻璃棒、气球

【设计实验】 (1)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 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2)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 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 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3) 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4) 取下锥形瓶,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进, 并将白磷引燃。

(5) 待锥形瓶冷却后, 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 产生大量的白烟, 放出大量的热。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玻璃管下端与白磷接触的目的:点燃白磷。

气球的作用:盛装锥形瓶里受热膨胀的空气和五氧化二磷, 避免因锥形瓶内压强过大把瓶子弹开。

没有安装气球的后果:橡皮塞被弹开或炸裂锥形瓶。

锥形瓶底部不铺上细沙的后果:锥形瓶炸裂。

二、探究实验:质量守恒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及砝码) 、烧杯。

【设计实验】 (1) 在100m L烧杯中加入30m L稀硫酸铜溶液, 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

(2)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实验结论】m1=m2。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文字表达式】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该装置不用密封, 因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中没有气体。

三、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 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化学反应中, 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 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四、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 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 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 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 (化学式) ;

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六、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改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方面: (1)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2)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意义) :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水。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2个水分子。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1)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五、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不尊重科学实验, 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化学式书写错误。

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错标或漏标“↑” (气体生成符号) 、“↓” (沉淀符号) 。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 而生成物中有气体, 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在初中阶段, 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 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

六、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一般情况下, 可以按照书100页上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 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 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刚开始配平, 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 全部变为整数即可。

在刚学化学方程式时, 要多做一些练习以熟练配平的方法。

例题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30g加热一段时间, 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4g, 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KCl O3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KCl O3的质量为24.5g。

例题2: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生成的O2的质量为x。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0.6g氧气。

【注意】如果没有完全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能代入计算。只有通过相关数据得知反应是否完全进行 (遇到“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适量”等话语) , 这些质量才可能有效。

遇到“足量”、“过量”、“一段时间”、“少量”等词语, 说明可能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四、带杂质的计算要进行纯量与不纯量的换算

五、计算时的常见错误

未知数带有单位。

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 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

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3.必修4 第一单元梳理与拓展 篇三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妮子(nī) 窦娥(dù) 看觑(qù) 繁文缛节(rù)

B.汗涔涔(cén) 绣闼(tà) 起劲(jìng) 燕侣莺俦(chóu)

C.棕榈树(lǘ) 红鸾(luán) 临邛(qióng) 鳏寡孤独(guān)

D.浣溪沙(huàn) 蟊贼(máo) 埋怨(mán) 宫商角徵(ji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计营生 宿怨 斟酌 枭下首级

B.心绪悠悠 楚洲 妆楼 行凶撒泼

C.姓什名谁 消魂 本分 举案齐眉

D.功名未遂 伏侍 烦燥 非亲非眷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想这样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也要等你们戴纱帽的来说才说的成!

B.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

C.次早开门,各官又进见,少师开口问道:昨日那位孟浪的官人在哪里?

D.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

B.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

C.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D.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楔子,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B.《窦娥冤》刻画了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形象,作家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控诉了官吏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C.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雷雨》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D.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著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奥赛罗》《麦克白》,早期创作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阅读理解(一)(共13分,共3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忆王孙

姜 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绸缪,缠绵之意。吟鸾,喻称夫妻。

6. 请赏析“冷红叶叶下塘秋”一句的意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三、阅读理解(二)(共20分,共4题)

我的邻居吴冠中

(1)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2)第一次见吴老,我问他:“记得吗?我们报纸曾编发过你的专版,有你一帧正在写生的大幅照片和年轻时在凡尔赛宫的一张……”吴老抢着说:“记得。”我说:“大标题很醒目——《鲁迅是我的人格老师》!你注重绘画和文学的沟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绘画,也更理解你的散文。”

(3)先前见过他在路边小摊上理发,后来在理发店也和他擦肩而过。这个“福云理发店”,四人座,优惠老人,只收五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他是那里的老顾客。

nlc202309011946

(4)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5)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没有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斗室,哎呀,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进入国际画廊。

(6)他和相濡以沫的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患脑血栓,严重失忆。他伴着她,寸步不离,肩并肩搀扶着,平和而亲昵。我遇上他,总是聊上几句,她也总是和我的小孙儿说几句话。

(7)吴老以前常在楼下买天津煎饼,近年来,他不吃了。那个卖煎饼的安徽妇女对我说:“老头想吃,可就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有一年,他送我一本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8)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次,吴老一大清早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9)多么珍贵的印章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釜底抽薪。

(10)一天,又邂逅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我便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谷足音。当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说:“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她成了婴儿’就打动人心。”他微微一笑。

(11)多次接触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特别注重用文字表现感情内涵。吴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千年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

(12)他丰满而瘦小,平易而固执,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理解。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亲”。回顾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读读他最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视鲁迅枕卧在杂花野草上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许会变得很容易理解。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 第1段中的“有人气”是人多热闹的意思。

B. 第2段画线句直接体现了吴冠中对那次报道印象很深,也隐含了他的理想追求。

C. 第4段画线句与上文吴冠中捐献名画的内容相呼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D. 第9段画线句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惋惜、惊讶、敬佩等感情。。

E. 第11段引用吴冠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绘画的表现力不如文学,技巧的重要性不如内涵。

10. 第10段中作者认为“她成了婴儿”普普通通五个字打动人心,根据本文分析其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分析第12段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lc202309011946

12. 本文标题“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对此加以评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2分)

13. 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原本美好的东西一个个毁灭了给人看!《窦娥冤》就是一部悲剧,请就窦娥的某“一个”“美好的东西”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曹禺先生说:蘩漪最具有“雷雨”的性格。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蘩漪的认识。要求:符合人物性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为下面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选自《中国青年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去哪儿了?因为一首歌,不少人在这个冬天开始自问时光流转的去向。面对倏忽而过的岁月,许多人心存惶恐,感慨徒有皱纹爬上眼角,似乎总在蹉跎中度日。对时间流逝的不安全感为何愈加强烈?

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想象、联想或感想,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历史必修一单元4复习纲要 篇四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1)政治军事:

(2)理论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3月; 地点:河北西北坡;

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3)组织准备: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7.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内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意义:它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10.文化大革命:

原因: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文革的指挥机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一月风暴(一月革命):1967年,上海;揭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之中。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人大和政协基本停止活动

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1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徘徊的原因?由于未在思想上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老一辈革命家纷纷提出要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内容: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改革开放决策;拨乱反正。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就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表现:(1)提出初步的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治国安邦总章程:全国人大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3)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13.一国两制

含义:一是指同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形成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成功运用: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回归条件: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增强;b.“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回归意义: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1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两岸间的真正停火——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停止炮击金门。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1980年后。

“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

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协议,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1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5.苏教版第十册第4单元复习 篇五

一、辨一辨

拱()拟()吏()峻()跪雅掺铠涯优埃垒陶燥帐轿搂辰怔漱穗傅嫌倭

供()似()史()俊()脆鸦渗凯崖悠挨磊掏躁账骄缕晨征嗽惠膊谦矮

二、理一理

1.描写名胜的成语: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美不胜收、巧夺天工

2.描写外貌的:春风满面、披头散发、虎背熊腰、相貌堂堂、眉清目秀、冰清玉洁、亭亭玉立、骨瘦如柴、大腹便便、仪表堂堂

3.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5.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全神贯注、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眉开眼笑、6.形容数量多的成语:星罗棋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数不胜数、不计其数、目不暇接、无穷无尽

7.表示“想”的二字词:思索、思量、思忖、思考、思念、寻思、反思

8.表示想的成语:胡思乱想、左思右想、朝思暮想、冥思苦想、百思不解、痴心妄想

三、填一填

1《秦兵马俑》全文按照“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众多,个性鲜明”来写的,这句括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4.根据“摇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婴儿睡觉的家具,如:妹妹坐在摇篮里睡着了。发源地,诞生地如:南通是奥运冠军的摇篮。

5.介绍世界名城:

对称的古都“北京”; “花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雾都”伦敦;

“沙漠古都”开罗;“佛”教之都曼谷; “狮城”新加坡;“绿色”首都莫斯科;“水城”威尼斯

6.仿写练习

有的微微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一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手举利剑,双目圆瞪,好像要与敌人一次胜负;

6.4单元复习资料 篇六

复习要点

1.珍惜、敬重、关爱生命。

2.赞美为救护他人生命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行为。3.叙事作品的关键情节、生动场面、精彩结尾。

4.“天地之大德曰生”、“履行做人之道”等富有哲理、情感的名句。

5.文言词汇、口语、成语、比喻、拟人、幽默笔法、准确译文等等对文章表现力的增强。

6.口述故事、编手抄报、采访调查、写调查报告,就“珍惜生命,关注动物朋友”开展一次说、写实践

内容概述

一、珍惜、敬重、关爱生命。

二、赞美为救护他人生命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行为。

三、叙事作品的关键情节、生动场面、精彩结尾。

四、“天地之大德曰生”、“履行做人之道”等富有哲理、情感的名句。

五、文言词汇、口语、成语、比喻、拟人、幽默笔法、准确译文等等对文章表现力的增强。

六、口述故事、编手抄报、采访调查、写调查报告,就“珍惜生命,关注动物朋友”开展一次说、写实践。

复习策略 《最后一片叶子》

一、课前布置学生做两种复述准备:一是前面练习过的一般的复述,不应该遗漏关键情节,尤其是作者着意使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一种是“概述”,即只需简要介绍主要情节,不必顾及关键情节中的具体描写,特别是细节。做这两种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取舍选择过程中,懂得如何整体感知,又如何发现和把握精彩的细部。

二、课上学生进行复述交流。教师讲评并做示范。

三、学生在课堂上就练习一、二做口头回答的准备。先做批注,最后写出回答要点,进行汇报交流。

四、布置课后完成练习三、四。练习三只需口头回答交流,练习四必须写成书面上交。提示学生:比较哪一种写法更好,应写出简要的理由。

五、教师批阅完学生作业并做讲评之后,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样本,印发人手一份,作为此类书面作业的一种规范。

六、可推荐阅读梁实秋和欧?亨利的同类有关作品。《天鹅的故事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一、课前布置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天鹅的故事》。完成练习一。

二、课上进行朗读交流,教师讲评、示范。

三、在汇报交流练习一之前,可先让学生说说这两篇文章(《天》和《猫》)分别赞美的是哪些值得珍视的生命情感。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内容和形式,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上一节课一样,讲语言风格时,既要准确,又要使学生明白易懂。

四、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练习三。可考虑分工,每人重点准备四篇中的一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之后,教师同样须做出规范的文字表述。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一句话,也可以略做解说。

《小地主“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小地主”》无论写灰喜鹊“小地主”,还是写照顾“小地主”的“我”,读起来都使人觉得十分可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两遍,再将阅读的体会(集中在“可爱”这一点)写成发言提纲,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汇报。

二、写一段文字,结合《“诺曼底”号遇难记》谈什么是应该履行的“做人之道”,约300字。教师批阅讲评后选择一些在班上交流。

复习反馈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趔趄(liâ qiâ)夤夜(yín)殚智竭力(dān)B.坍塌(tān tā)霰弹(xiàn)万籁俱寂(lài)C.莴苣(wō jù)窗棂(línɡ)如诟如詈(ɡîu lì)D.邋遢(lā tà)猱升(ráo)凶神恶煞(shà)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A.呐闷 颤抖 苔藓 错综复杂 B.穿梭

须臾 数落 转弯抹角 C.船桅

剖开 窗槛 唠唠叨叨 D.猝然

酣睡 肇祸 声色俱厉 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乔安西在胡思乱想,把自己比做一片弱不禁风的藤叶。B.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这瘟神简直横冲直撞,害起人来一动手就是几十个。C.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D.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一声地叫起来。

4.填入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_____________。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盘旋 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羽毛

5.下面对“最后一片叶子”的含义,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B.对琼珊而言: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C.对琼珊而言: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D.对贝尔曼而言: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绝笔”

6.选出对本单元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A.《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又名《最后的常春藤叶》。

B.欧•亨利、莫泊桑、马克吐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C.《“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D.《“小地主”》选自《斑纹》,是当代女作家周晓枫的作品。

7.选出对本单元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诺曼底”号遇难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力的崇高形象。

B.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我们初见到的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C.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表现的是对于动物生命的珍视。

D.《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对周久义和田立业这两个不同个性英雄的牺牲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7.语文单元复习的有效性 篇七

简单地说“就是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复习的有效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 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那么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如何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1. 以教师为主导

复习一个单元的全部内容, 即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生字、词语、写作方法、修辞手段。例如, 在一次单元复习中, 复习的内容全部由我分类按照常规讲完, 即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的听。结果是有一半的学生思维早已放飞, 还有几个在下面讲话。如果要让全部学生过关, 同样的内容要四个课时还完不成, 前面两个课时是为好优生而讲, 学困生在陪读, 而后两个课时是学困生在听, 学优生嫌烦, 其结果四节课什么也不会, 还觉得很累, 越学越怕。教师在备课时只备了自己预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而没有考虑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或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这就造成了整堂课死气沉沉, 未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2.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 存放着求知好学, 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单元串联复习式。单元串联复习式是指用直观、有效、简单的气泡图 (附图一) 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以课文为单位, 分板块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全部内容的归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进行方法指导, 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学生,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上, 学生感兴趣, 个个动手做复习图。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进行到20分钟时, 让学生把自己完成的气泡图展示在黑板上, 进行交流。让全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 又对气泡图作进一步的修改, 目的是再次加深巩固复习内容。学生既不感觉到累, 气氛又活跃, 效率很高, 在课内都能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复习归纳, 就连学困生都能积极地完成这次复习, 学生开心, 教师满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和口述表达能力, 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就能兴趣浓厚地、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课堂教学效率随之提高。

二、串联复习, 自己提炼

在复习归纳的过程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先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 这个环节是通过“看”来完成的, 这是第一次强化。其次是对内容归纳整理, 这个环节是通过“写”来完成的, 这是第二次强化。等同学们展示后, 观摩别人的作品, 这是通过“看”来完成的第三次强化, 而且是风暴式的强化, 信息的扩展, 看了多少人的作品就巩固强化了多少次, 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最重要的, 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最后再进行自己的气泡图修改完善, 这个环节是通过“想”、“写”来完成的。经过四次“看”———看课文内容;“写”———填写气泡图;“看想”———看别人的, 想自己的;“写”———再次修改自己的气泡图的操作过程, 整个单元的内容就成块状, 串联呈现出来了。

三、方法迁移、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例如, 我先想到的是由语文迁移到英语再到数学的复习。这一环节的进行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 能力强的能把三科 (语文、数学、英语) 归纳完整, 能力差的只要他能进行语文就行。这样一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复习课时, 教师要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 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 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单元串联复习的好处是形象直观不零乱, 学生容易记忆, 易于达到复习的效果。例如, 我对20人做过调查:16人喜欢, 4人说不清, 80%的人喜欢串联复习法, 20%的人两种方法都喜欢。

通过串联复习方法的尝试, 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机会, 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 努力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 达到“复习的有效性”。学生能够解决的, 教师不包办代替, 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复习的方法,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提高, 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8.4单元复习资料 篇八

1. elect v.

【点拨】 选举,主要指选举某人担任某职位。若所涉及的职位只有一个(即独一无二),则通常不用冠词。

Voters always elect the candidate most tuned in to their needs.

【拓展】 辨析:select, elect, choose, pick 此四个词都表示“选择”,区别如下:

choose 指一般的“选择”,强调选择者的意愿或对被选择的优点的判断,有时也指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进行“选择”。A friend of his chose to go and work in Shanghai. 另外choose 后可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elect 强烈地暗示着通常在两者之间作出挑选时的深思细想的“选择”。I elected not to go.

select 在许多东西中细致,慎重地“选择”最适当的,强调选择余地大和选择的精细;侧重于从许多不同种类中进行选择时的挑剔态度;后面不可以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Four skiers will be selected to represent each country.

pick和select 一样,表示选择时的小心谨慎且常用在口语中。I didnt know which one to pick.

2. oppose vt.

【点拨】 反对;反抗;妨碍;使相对;使对抗

The proposed new airport will be strongly opposed by the local residents.

【拓展】

opposed 常与to 连用,表示“强烈反对”。

Mary remained bitterly opposed to the idea of moving abroad.

opposing 对立的,对抗的

It is time for opposing factions to unite and work towards a common goal.

opposite 可以当形容词讲,表示“对面的,另一边的”

We live further down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oad.

opposite还可以当副词讲。

Theres a newly married couple living opposite (=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opposite还可以当名词讲,表示“对立的人(或物);对立面,反面”。

I thought she would be small and blonde but shes the complete opposite.

opposite还可以当介词讲,表示“与……相对;在……对面”。

The bank is opposite the supermarket.

3. suit vt.

【点拨】 适合,相配,合身

I dont think this coat really suits me.

【拓展】 adapt, adjust, fit, match, suit和go...with表示“适合,适应”的区别。

adapt 是指修改或改变,某物或某人做些改变以适应新条件。We have had to adapt quickly to the new system.

adjust是指借正当的判断或熟练的技巧调整调节以使两者互相适应。You cant see through the telescope until it is adjusted to your eyes.

fit表示衣服、帽子、鞋等的大小、尺寸等“合适”,有时也指物体的大小能够在某一空间容纳。The jacket fits me well and I decided to buy it.

suit表示“合适”的意思时,强调服饰等的颜色式样、风格和当时的场合吻合。Personally I dont think red and yellow suit me, so Ive got to change for a blue one.

match指大小、色调、形状或性质等相配或相称。A red jacket doesnt match green trousers.

go...with 与某物相配(或协调和谐),强调与……相配套。I want a pair of tights to go with this sweater.

4. expression n.

【点拨】 表达;表示;表情;脸色;声调;措辞;词句

I could tell from her expression that something serious had happened. 我从她的表情可以判断发生了严重的事情。

I sent them flowers as an expression of thanks. 我给他们送去鲜花表示感谢。

【拓展】 express及物动词。表达,陈述;表示。

Im afraid Im not expressing myself very clearly. 我恐怕我并不在清楚地表达我的想法。

express当“榨,挤压出”,后面常接from / out of等。

The doctor expressed poison from her wound. 医生把毒液从她的伤口挤了出来。

express形容词;快递的,快运的;明确的,明白表示的;专门的,特别的

Please send this parcel by express delivery. 请用快递寄送这个包裹。

express副词。用快递;由直达快车;特意地;专门地

Please send the parcel express. 请以快递方式寄这个包裹。

5. vague adj.

【点拨】 (形状等)模糊不清的,朦胧的,(想法等)不明确的;暧昧的,含糊的;无表情的

Im quite vague about what happened. 我对发生的事很不了解。

He was a small man with vague eyes. 他身材矮小,眼睛没有表情。

【拓展】 vaguely 副词;vagueness 名词

I vaguely remembered having met her before. 我隐约记得以前见过她。

6. straightforward adj.

【点拨】 一直向前的;正直的;老实的;简单的;易做的;明确的;肯定的

They took a straightforward route to the lake. 他们走了一条笔直通向湖的路。

The issue is not quite straightforward as it seems. 这个问题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拓展】 straightforwardly 副词。一直向前地;径直地;坦率地,直截了当

He explained quite straightforwardly that there wasnt enough work for us all.

他很直接地解释说没有足够的工作给我们所有的人。

7. competence n.

【点拨】 能力,胜任,称职;【律】权限

Her competence as a teacher is unquestionable. 她作为一个老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The young surgeon showed exceptional competence. 这位年轻的医生表现了非凡的能力。

【拓展1】 competent形容词。有能力的,能干的;能胜任的,称职的;充分的,足够的;令人满意的,合格的

I wouldnt say he was brilliant but he is competent at his job. 我不会说他很优秀,但他在他的工作上有能力。

She has a competent knowledge of English. 她已掌握了足够的英语知识。

【拓展2】 able, capable, competent用法区别

able 最常用词,多用于褒义,着重指多方面的,经常性的,或潜在性的能力。有时也指高超、非凡的能力。

He is an able man. 他是一个能干的人。

Id like to be able to read English books. 我希望能看英文书。

capable 语气弱于able,指有能力、有潜力或有条件做某事,常与of连用。

He is capable of managing well。他具有善于处理事务的能力。

competent 强调具有能胜任某项工作的足够技能或其他所需的条件。

We have to admit that hes a competent man. 我们得承认他是一个很称职的人。

Granted that he is not brilliant, he is at least competent and works hard. 他即使不是很聪明,起码也是能胜任肯苦干的。

8. thorough adj.

【点拨】 形容词。彻底的;完全的;周密的;彻头彻尾的

It was a thorough waste of time.

They did a thorough search of the area but found nothing.

【拓展】 thoroughly副词。完全。

I thoroughly enjoyed the performance.

二、短语

1. make up

【点拨】 1) make up 组成,构成;被动式be made up of...意为“由……组成”。

The doctor in this hospital made up (配制) a bottle of medicine.

The committee is made up of fifteen members.

2) make up 编写、捏造

The whole story that the boy often tells is made up.

She made up excuse to explain her absence.

3) make up 可作“弥补”“补偿”解释。

He soon made up the lessons he had missed.

We must make up for the lost time.

【拓展】 由make 一词构成的常见词组还有:

1) be made into 意思是“被制成”。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corn is made into power.

We can make glass into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

2) be made of原为be made out of, out 常被省略。这一短语表示成品制成后,仍保留了原材料的性状,制作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The cloth is made of cotton.

3) be made from 表示制成的东西完全失去了原材料的外形和特征,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从成品中已无法辨认。

Gas is made from coal.

This kind of wine is made from rice.

注意:be made of..., be made into... 可转换成make...into...。

Bread is made of flour.= Flour can be made into bread.= We can make flour into bread.

面包是面粉做成的。

2. for instance

【点拨】 for instance 介词短语,表示“例如”。

There are jobs more dangerous than truck driving, for instance, training lions.

【拓展】 for example,such as, for instance的区别

for example 和 for instance的区别很小。即使外国人也很难说清楚区别,通常看个人的喜好。但是在读书和日常交流的时候,会发现 for instance更加书面话和学究话。在严谨的学术上用得更多些。

such as 和以上两个的区别很大,比如它后面多放同类并列的几个名词,such as后面不接句子;such as不能像for example 那样用逗号隔开来引领后连的例子。

Some vegetables, for example, carrots and garlic, can help cure certain diseases.

Some animal diseases such as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uld be passed to humans.

3. translate...into...

【点拨】 translate...into...将……译成……;使以另一种形式表现;转化;改变;解释;说明;用……的语言表达:

He translated the French novel into English.他把那本法文小说译成英文。

Im sure well translate our dream into reality in the future.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会化梦想为现实。

His theory cannot be translated into simpler terms.他的理论不能用较为简单的措辞表达。

【拓展】 translate...into...与turn...into...的区别。

turn...into... 拐入,进入,走进,驶入; (使)成为,(使)变为,转变为;(风)转从……方向吹来

I saw him turn into the library.我看他走进了图书馆。

He turned tho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他把那些句子译成了英文。

translate ... into ... 把……翻译成……;使……体现为,把……转变为

He has translated the English poem into Chinese.他已把那首英文诗翻译成中文了。

We should translate the schemes into actions.我们应该把计划变成行动。

4. mend ones ways

【点拨】 mend ones ways改邪归正;改过自新

He pledged that he would mend his ways.他保证他将改过自新。

Oughtnt we to give him a chance to mend his ways?难道说我们不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拓展】 关于含way的短语。

by way of someplace途经某地;get in the way妨碍;show somebody the way为某人引路;lead the way带路;set in ones ways旧习难改;the way of the world世俗;just the other way恰恰相反;in any way无论如何;in no way;无论如何不;决不;put it another way换言之;in a / the family way不拘礼节地;go / take ones own way一意孤行;on the way在途中……

上一篇:普通话测试样题1下一篇:江苏省物价局关于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