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总结

2024-07-26

志愿服务总结(8篇)

1.志愿服务总结 篇一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现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助人,也是自助。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利益之外的行为,扩展着志愿者的心灵体验,扩展着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

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和理解了很多原来陌生的东西,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同时,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大学生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服务我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人,不管是志愿者之家的老师,还是其他学校的志愿者,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全运会服务这,能够得到这些不仅是我,我想是所有志愿者共同的体会。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要为观众答疑解惑,还要跟岗位上的公安人员协调好工作,因此这就需要们能够做好很多事情,能够学到很多道理。

我们志愿者的活动也并不单调,每次上岗之前我们要召开例会,表扬优秀志愿者,我们还有拓展训练这些都丰富了我们志愿者的生活,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为全运会服务。

总之这次全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将会在我的一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一生中作美好的一件事。再者就是全运会能够在淄博进行,而我作为一名淄博人,为淄博感到荣耀,为淄博能够承办这样的大型赛事而敢到骄傲.今天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在咱们八师143团将近半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我也很高兴与咱们在座的各位志愿者进行工作上的交流。我的志愿服务工作汇报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就半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汇报;第二、总结半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心得;第三、自我解剖和分析工作中的不足;第四、制定2006年工作计划。我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更多的、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半年来志愿服务工作汇报

(1)在工作方面

7月27日我开始了在143团志愿服务的720多个日日夜夜。开始时我对工作、工作环境不太熟悉,所以只是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琐碎的辅助性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我开始慢慢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熟悉这里的工作,并且逐渐地开展系统性的工作,而不再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业务。我主要负责团委的相关工作,包括每月的团委例会、团关系的转接、团证的办理、团费收缴等;另外,我还协助组织科各个领导完成对口的一些业务。9月3日团委开展2004年-2005年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活动,录入工作由我承担。9月12日我跟随领导到我科挂钩的20连督查拾棉花工作,吃住在连队这也使我有机会深入到基

层。我对新疆建设兵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第一,我真正地看到了我想象的西部--一个个黑洞洞的土坯房子,当我看到屋子里简陋的陈设和肮脏的时候;一张张求知若渴的稚嫩脸庞,当我看到这些失学儿童的会心笑容和用心去听他们天真的梦的时候;还有那饱经风霜和沧桑的容颜,当我和那些老人攀谈的时候;我的内心受到一种触动,西部真的是很贫困、很落后,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到这里志愿服务的原因。9月13日,很有幸!我成为新疆建设兵团中的一员参加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拾花劳动,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这样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在拾棉花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兵团人民的伟大。成千上万亩的棉花是我们的兵团儿女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一朵朵拾起的,在我看来这是人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我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鼓舞。10月28日师市团委召开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动员会,我开始协助团委领导邹书记、王健筹备我团活动材料,我感到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11月17日,我团开展一年一度的基层干部考评和政工检查工作,我负责基层团支部的2005工作检查。首先,这是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我了解了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知道共青团工作真正的应该做些什么,我也找到了今后自己工作的方向。其次,这是我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实践的一部分,这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和充满激情。此外,因为我学习的是经济学专业,所以,我经常利用下连的机会做一些经济调查;我也多次在志愿者之家网站发表文章来宣传西部计划。

总之,现在不像刚来的时候了,总是干着急、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自己可以去做自己计划中想做的事情,而且领导给了我很多的锻炼机会,也基本上进入自己的理想状态中。在经历了很多之后,我仿佛又找到自己生活的新坐标,我也正在准备着迎接在西部天空下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我的生命价值在这里得到体现!

(2)在生活方面

我已经学着自己整理自己的内务,自己做饭养活自己,自己处理自己的一切事。这也算是自己开始独立生存了!邹科长、巫副科长、王健哥、张大姐,包括我同宿舍的哈族同事,他们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和关心,在工作上的热心帮助和培养,都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都让我有一种在家里的感觉。这使我很快融入志愿服务的工作当中去,使我步入崭新生活的正轨。对于我来说,前面的困难和挫折还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个开始是非常好的,我也才发现真正的应该做些什么,这也使自己心情畅快了很多!

二、对半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心得进行及时总结

1。我初到新疆的兴奋正在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聚在内心的无限热情和充足的信心、勇气,也许我真正的在渐渐地变得更加成熟。这既不同大学里的我,也不同于想象中的我,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开始慢慢地熟悉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环境,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应该做的、并且学着怎样去做。也许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我内心却获得极大的充实和满足。

2。在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也正有一种与以前不一样的感觉,生活原来是这样的真切,真切的可以用舌头尝到,用鼻子闻到,用耳朵听到,用眼睛看到,用双手触摸到,用心感觉到,用脑子思考过,生活也真的在慢慢升华!虽然可能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我每天都感觉紧紧张张的,时间过得是那样的快,但是我相信自己很快适应并开始自己扎实、有效的西部志愿服务工作。

3。自从我参加志愿服务以来,我迈入了真正的社会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我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因为各方面的冲击,自己也暴露出许多缺点和毛病,有很多是与自己先前想象相悖的。因此,我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发展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4。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疆建设兵团的认识;我也很好的践行了自己的志愿誓词和承诺,深入到西部地区的最基层开始志愿服务工作;我也接受到锻炼,对工作能力的锻炼、对学习能力的锻炼、对意志和信念的锻炼。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自身的快速成长和成才,真正地实现

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宗旨。

三、进行自我解剖分析工作中的不足

1。现实的情况与我来之前的想象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这里的工作基本上还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起来也还算是轻松,但是我也感觉到有时候力不从心,尤其是电脑方面,我感觉到知识和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我需要加强学习和锻炼,这样也才能更好的服务好西部。

2。在工作过程中,我对工作的认识不够,对工作方法缺乏总结,做起事情来总是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常常是力气费了不少,但做了无用功。所以,在以后的日子,我应该把理论知识与自己现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四、2006年的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很快,我到新疆建设兵团志愿服务已经将近半年了。我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忙碌的工作,很好地完成各个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成为他们得力的助手。我感到工作起来比较顺畅,这也使自己进入工作角色。以前只是适应、磨合的“打杂”过程,现在是自主工作状态。我忽然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还是那句话:既然来了,就应该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就应该成点什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用自己真诚服务的每一言、每一行填充在西部志愿服务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

我还有几个目标没有完成,现在也应该是着手准备一下的时候了。

一、保持和壮大143团团委、增强团组织在“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的作用和在广大青年中的影响力;

二、在西部计划网上开通一个自己的个人专栏,有三个目标:1。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部地区,2。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西部计划,3。让我们的志愿者风采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用自己的生活补贴去捐助几名当地的贫困学生;

四、筹办几项我们志愿者自己的活动。我想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把这些目标实现,也将是我在新疆过的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两年。

2005年已成为累累硕果,2006年刚刚开始,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兵团的生产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不辜负领导的希望,不辜负兵团人民的期望!用我们年轻人所特有的激情和满腔热情书写一段壮丽的人生!做为一名优秀的2005年中国青年志愿者!

给你点材料,自己汲取有用的信息吧

1.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向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肩负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中文系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已开展多年,自活动开展以来,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系总支的精心组织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一、宣传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针对新生进行志愿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得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并对加入的学生每人下发青年志愿者证书以及号码。让活动系统化,正规化,人性化。

二、针对我们系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活动:协助校团委开展好义务献血活动,发动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为那些生命垂危得人贡献自己得一点力量。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为他们带去慰问品还有我们的欢笑声,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系范围内募捐,为因疾病而面临死亡死亡的校友和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校友贡献一点力量,让他们能够继续活下去,继续上下去。并在全系范围内募捐衣物为贫困山区和那些需要帮助得人送去温暖。在暑假期间,根据我们专业的技能,进行三下乡,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

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不仅应该努习书本知识,更应投身社会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是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从社会需要上来讲,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需要友爱,这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观念,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尤其要有清醒的认识,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发奋成才,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的更大贡献。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全系的志愿者在校团委和系领导的带领下,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使我系的志愿者活动走向新的辉煌。

志愿者活动是助人,也是自助。通过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其“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鲜明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

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做好事,这本身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为了做好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工作,应当赋予其崭新的内容并且在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应继续规范、创新。

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这样的论述:“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 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组织、指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有这样几点浅薄认识与思考:

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助人,也是自助

志愿者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者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特征。

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者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 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等价交换定律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仍乐此不疲地投入义工的队伍。把义工比喻为“送人玫瑰,手有余 香”,并总结出了这样的快乐守恒第一定律:当你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上的回报时,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快乐守恒第二定律:当代大学生具备奉献精神,愿意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能够引领社会新风尚。

2.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导向和旗帜,也需要一定的载体来落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要求出现的新载体。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规范和行为模式。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所树立的是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倡导的是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奉行的是从点滴小事做起和爱国、爱民、爱集体的道德原则,为社会奉献爱心,为人民办好事。它以雷锋精神为自己的旗帜,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最质朴、最诚实、最平凡、最伟大的传统美德。实践证明,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对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社会新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利益之外的行为,扩展着志愿者的心灵体验,扩展着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一个人只有为同时代他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

另外,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社区建设、扫除文盲等活动,可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和理解了很多原来陌生的东西,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同时,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

3.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利益的不断调整,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布格局已经凸显,这样容易产生社会的消极心理。如果没有社会缓冲机制,某些消极现象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劳动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先进青年总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社会思想的先锋,在引导社会进步思想的发展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青年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减少社会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

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恰似一首交响乐中最优美的旋律、一幅油画精品中最绚烂的色彩,他向全社会诠释出:人性的美。

另外,由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组成,他们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理念而集合在一起,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 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社会和谐,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应帮助同学建立持之以恒的思想,把志愿者服务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必须杜绝这种思想。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依赖于学校团组织的力量,在团组织的倡导下开展一些活动。平时没有任务干,来了任务赶紧干,集体活动一窝蜂。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上是目前最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一些需要长期服务的项目没有足够的力量组织参加,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性还比较少。

其次,应尽快赋予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崭新的内容。把青年志愿者行动看作学雷锋做好事,认为志愿者行动是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看成单方面的给予,在现实工作中,虽然青年志愿者行动年年搞,但往往把它简化成一些具体的劳动和事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应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果变成了行政命令或组织任务,既 挫伤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与志愿者行动的宗旨相违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志愿精神应当体现出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再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环境保护、法律帮助、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社区医院等等。

最后,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日前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 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相应地,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制度,对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给予价值肯定,比如:将其纳入学分制管理,在每学期设置固定的时间,给予足够的课时安排,确定指导教师,建立社会活动基地,划拨相应的经费等,同时,逐步建立起评价机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大学生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2.志愿服务总结 篇二

一、近几年来在探索农机经营与服务模式上的主要做法

1. 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农机经营组织化程度

1.1 2009年以前农机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之前,原有以个体农机散户和集体农机服务队为主的农机服务模式,难以适应家庭农场对农机专业化服务的需求。

农机装备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数量不足、机具老旧。机耕率已达到100%,但是收割机配置仅能满足全区收割量的65%,影响及时收种。农机具更新缓慢,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

农机服务形式以个体农机户为主、集体农机服务队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辅。个体农机户队伍松散、作业无序,新机添置力不强,缺乏竞争力。集体农机服务队由于机制体制问题,缺乏作业竞争动力。农机合作社刚起步,发展比较缓慢,农机配置薄弱,服务能力不强。

农机手收入低,队伍青黄不接。受外来农机跨区作业的冲击和油价上涨等因素制约,农机手人均年收入仅1万多元,农机手流失严重,加剧了农机队伍的老龄化。

农机具多无固定场所停放,存在安全隐患。露天停放,加速机器的老化;机库、油库与村民生活区混杂,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影响村容村貌与社会安全;农机库房房龄长,房屋破旧,有的甚至是危房。

1.2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自2009年开始,松江区着力探索与家庭农场发展相适应的农机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以“大机专业化、小机家庭化”为农机配置模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解决了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两大问题。

农机社会化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促进了农机有序更新。在农机购置补贴比例提高及农机作业收益稳定两大因素推动下,合作社社员积极出资购买农机具,耕作及收获环节农机化水平均达到了100%,并且向大型化、高效率、高性能方向发展。二是增强了农机服务能力,提升了作业服务质量。通过实行“三定一统”(即定签约服务、定作业内容、定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收费价格),有序开展作业调度、合理安排作业计划,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三是增加了机手收入、稳定了农机队伍。通过新机的高效率取得高收益、老机的保证作业量实现增收和合作社的承包粮田经营获得补充收益等多方面作用,使得农机手年收入在两年内实现翻番,人均达到3.5万元以上,稳定了农机手队伍,达到合作社生存有道的目标。四是推进农机三库一间建设,消除了农机安全隐患。全区30家农机合作社两年内共修建农机库房7000平方米、钢棚5000平方米、场地12000平方米,区财政以专项扶持资金形式共补贴310万元,三库一间的建设有力改善了原有农机具无固定场所停放、露天停放、油库与村民住房混杂局面,消除不安全隐患,给农机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实际运作中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一是农机作业时间短,农闲时间长,作业时劳动强度大,闲散时又无事可干;二是农机手年龄结构老化,多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又脏又累的农机工作;三是农机作业业务单一,农机手收入缺乏保障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 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新模式,推进“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两年的经营与服务情况表明,社会化服务的分工带来家庭农场需要高质量服务和农机合作社追求高效率作业之间的新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粮食生产+农机作业”相结合的“机农一体”家庭农场新模式,从而实现机艺融合、生产与服务一体。自2011年以来,松江区稳步推进以“大机互助化、小机家庭化”为农机配置模式的“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建设,使得家庭农场经营逐步向自耕农方式发展。

发展壮大“机农一体”户。截至目前,松江区“机农一体”户数由2012年的140户发展到 了175户,承包粮田面积由2012年的17835亩提高到了24216亩。

优先配置农业机械。目前机农一体户拥有各类农机286台(占全区总量的40%),其中主推久保田704拖拉机及888大粮仓收割机等高性能、高效率的农业机械。

提升巩固“机农一体”家庭农场的三种主要模式,即机农互助点模式,依托原农机大户,承包农田,增添农机具,聘用家庭农场为农机驾驶帮工,作业收益与帮工报酬采用收支两条线结算;机农互助小组模式,以有田的农机户为核心,共同出资购买农机,互助作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培育家庭农场人员学习农机操作技术,自己买机开机,从单一农机驾驶开始,积累经验,稳步发展。

二、今后“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方向

1.主推模式

经过三年来对“机农一体”家庭农场推进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家庭农场发展起来的新农机手存在驾驶经验不足、机具配置单一、作业效率低等因素制约,以单打独干形式短时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纯机农互助方式也存在结构松散、收支分离、个体差异等问题,难以发挥人机最大效率。因此,应以结构更稳定、管理更规范的“机农互助点”为主推方向。实行“以点带户、以户结点”的推进方法,依托农机专业大户,建立机农互助点,带动周边的家庭农场主共同实现机农一体化;整合拥有单一农机的机农一体散户结成机农互助点,通过“机型互补、作业互助”的形式,抱团发展。

2.经营机制

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机农一体经营机制,将“机农互助点”打造成为今后松江区农业生产中固定的单元,即每个互助点中粮田和农机犹如营房相对稳定,而家庭农场主则如士兵实行新老更替,农机如武器装备根据粮田面积和作业效率进行科学配置。农机的资产在家庭农场主退出时清算,由新加入户注资接盘,家庭农场的户数依据粮田经营规模来调整,规模逐步扩大则户数相应减少,甚至若干年后发展为1点1户独立经营。

3.规模配置

综合考虑“人、机、田”三个因素,互助点人员以4户家庭农场结点,其中1户农机经营户为主,3户家庭农场为辅(农机驾驶帮工),组成4名农机驾驶员和2-4名辅助工(家属务农者)。农机配置完整的耕、种、收、运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即1台收割机、3台拖拉机、1台直播机及配套机具若干,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家庭农场按种田经验和开机能力,承包100-300亩不等的粮田,形成共1000亩的粮田经营规模。同时鼓励选择一部分经营能力强、条件成熟的“机农一体”家庭农场经营小组扩大经营至2000亩规模。

4.规划布局

到2014年底,“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发展到1/3左右,再通过2-3年全区比例达到50%,在全区逐步形成80个“机农互助点”。随着现在50岁以上的家庭农场经营户到龄退出家庭农场经营,家庭农场经营的户数将减少到600户左右,每户经营面积扩大到250-300亩,到时可基本实现全区“机农一体”。

三、建立健全相应政策扶持及服务保障机制

优先配置农机装备,区级财政给予适当的购机补贴倾斜,使得机农一体户配置完整的耕、种、收、运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

探索农机合作社转型。一是合作社继续作为农机具的集中停放点;二是提供农机的维修与保养平台,以解决家庭农场缺少农机维修保养设备与技术的实际问题;三是承担区域内“机农一体”作业组之外的作业面积,做好人机的协调工作;四是落实农机作业的安全措施,组织开展农机培训和技术交流。

加强维修服务。以区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开展统一的保养维修服务,建立机农一体户农机信息档案,做到“保养前有提醒,维修后有跟踪”服务。探索制订“延保服务”和“维修基金”两项扶持政策,“延保服务”是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三包期后的农机维修人工费和上门费,维修基金类似农机的大病医疗保险,农机一旦发生大额维修,可从基金中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减轻农机手的负担。

加强培训,提升培训实效,一方面在家庭农场中培训新机手,另一方面对前几年取得农机驾驶证的家庭农场主分批开展驾驶轮训和田间实训,巩固驾驶技能。

3.志愿服务总结 篇三

关键字:暴雨,切变线,预报,预警短信,决策服务

前言

衡山县地处“南岳”衡山东、北部,地形总体呈中部高、东西低之势。衡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全省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众多。暴雨是衡山县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引发的次生气象灾害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历史气象资料整编得出衡山县暴雨集中在每年的5、6、7月份,主要原因是对流降水和台风影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2013年夏季衡山出现历史罕见干旱高温天气,而2014年5月份却出现了4次暴雨天气过程,超过衡山县5月暴雨次数历史记录;其中5月25日8时至9时的降水量为51.6mm,突破了衡山县历年来小时降水量最大值。本文就25日出现在衡山县的暴雨天气过程,根据常规气象资料进行一次预报诊断分析,并根据当时衡山局领导和业务人员所做的服务进行总结,为以后衡山局进行预报和服务提供参考。

1、预报分析

1.1、降水实况

2014年5月24日20时-25日20时,衡山县乡镇自动站17个中有13个降暴雨(一个站通讯中断没有数据,两个站雨量筒被沙子堵住),其中8个站降水量达100mm以上大暴雨,沙泉站达164.3mm为全县之最。衡山县城关本站降水140.8mm,达到大暴雨量级;其中25日6时到12时六个小时降水量有123.5mm,达到特大暴雨量级。空间分布上,降水从后山(南岳山以北)往前山(南岳山以南)发展;时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时段为25日07时-10时。短时强降水造成房屋倒塌,渠道受损,作物受灾,县城内涝,对衡山县的人民财产造成较大影响。

1.2、天气形势分析

对24日20时的天气形势实况进行中小尺度分析,得到下图1,图中有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影响形势。

(褐色双实线为700hPa切变线,红色双实线为850hPa切变线,黑色双实线为地面辐合线,红色箭头线为850hPa急流,褐色箭头线为700hPa显著流线,双紫色线为200hpa高空急流,绿色线为850hPa湿区)

如图1所示,24日20时地面有倒槽发展,中低层有暖式切变,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都处于湿舌湿区,充足的水汽通道从印度洋孟加拉湾不断输送过来,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在持续积蓄。云团为5月24日晚形成并逐渐移至衡山县及周边地区,25日清晨副高588线南退,东路冷空气沿着长沙、湘潭侵入衡山县,冷暖气流交汇产生强对流,衡山县开始出现强降水。并随着湘西地区的低涡东移,位于湘中、湘南的两个水汽辐合区合并加强,水汽通道源源不断的给湘潭、衡山及周边地区输送水汽含量,降水得到极大加强,衡山县城 8时至9时降水量就有51.6mm。25日下午随着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切变辐合的减弱,降水减少。

1.3、预报意见与原因分析

5月24日省气象台的预报意见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市台意见是多云转中雨。衡山局与市台进行会商后,预报意见是多云转中雨,跟实况差距比较大。这次预报失败主要原因是形式分析不足,没有考虑25日东路冷空气的侵入对降水所产生的影响,并低估了水汽通道的输送含量。从这次预报的失败可以看出,省台和市台的整体意见是没有错的:就全市降水情况来看,衡阳地区只有衡山全面暴雨,衡东县、南岳区和衡阳县部分自动站达暴雨量级,而衡阳市本站中雨,衡阳南部地区基本上是小到中雨;就全省暴雨情况来看,长沙、湘潭地区和湘西部分地区有暴雨。从这可以看出衡山局业务人员的预报水平有待提高,并且以后应在省台、市台意见的基础上做本地预报,结合本地地形分析天气形势,科学、理性、大胆地做出预报结果。

2、服务情况和总结

2.1、服务措施

在强降水之前,衡山局在24日17时就做了天气预报节目和对县内各级领导发布了预警手机短信,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山洪地质灾害的措施。在25日7时,衡山局就降水实况对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和提供了决策服务;并打电话给安监局负责人,提醒对县内矿场进行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措施。9时衡山局业务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再一次发布了降水实况,并发布了降水黄色预警。10时陈忠副局长携气象资料出席了防汛指挥部会议,向与会领导详细汇报了最新雨情及未来天气预报,为县领导避险救灾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13时,衡山局响应全市气象部门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立即进入暴雨气象灾害预警Ⅲ应急响应状态,并密切监视天气变化。14时衡山局办公室主任冒雨下乡调查灾情,获取第一手灾情资料。15时业务值班人员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通讯宣传报道。

2.2、服务效果和总结

此次强降水过程由于衡山局服务准确丰富,政府决策迅速,措施得力,快速转移了150民众,虽倒塌房屋41间,但救灾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水库、河道决堤,保住了一方平安。

可是此次强降水过程中衡山局服务还是有不到位的地方,最明显的是业务人员和局领导表现慌乱,没有成熟在胸的服务计划。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因为预报失误,夜间没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监测雷达回波图,直到降水情况出现明显变化时才引起注意,服务准备工作不足;二是受周末的影响,局领导不在单位,导致报送材料有点晚,本应该9时报送材料拖到了10时,导致县领导和防汛办的会议有所延迟;三是业务人员就雨势走向不能果断做出预测,转向市局业务人员咨询,浪费了宝贵时间,给政府领导心中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从此次强降水服务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两点:一是在暴雨判断失误的情况下,业务人员应该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不能放松紧惕,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监测雷达回波图和雨情,根据形势变化调整预报结论;二是业务人员对服务流程应该规范和熟练运用,遇到意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对应的服务,保住珍贵时间,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决策建议。

结论

(1)、有地面倒槽和中低层暖式切变的天气形势,在水汽通道源源不断给辐合区输送水份的情况下,冷空气的注入能够触发强降水,导致暴雨发生。

(2)、县局业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提高预报技能,结合本地形势,在省、市台的预报基础上做本地化预报。

(3)、在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准确、丰富的气象服务能够保住一方平安,降低人们经济财产损失。

(4)、当出现预报失误的情况,应及时调整预报意见,采取多种补救措施;业务人员应该熟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优质的服务。

4.志愿服务总结 篇四

我是第一次参加义务献血宣传,可是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的状态,并且在这次宣传中自我也了解到了很多献血的知识。

为了保证血源的质量,义务献血对献血者也是有很多要求的。首先就是献血者必须带身份证,不能有传染疾病,这是大家都了解的基本要求。可是义务献血还有很多条件可能是大家不太了解的,比如一周之内患过感冒、伤寒、痢疾或一周之内服用过药物;患鼻窦炎、近视超过600度;妇女经期前后三天;体重低于45公斤;喝了酒的人是不能献血的。这些规定不只是为了病人将来用血的安全,也是为了献血者自身健康研究。

有些人以为献血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抱着来了就抽,抽完血就走的想法。其实不是这样的。义务献血有其必须的程序:首先就是由志愿者询问其是否贴合献血条件,贴合条件的人要填一份义务献血表格;随后又专业的医生为准献血者测量血压;然后有医生为准献血者测试血型,志愿者给准献血者倒糖水,为没吃饭的人拿面包(有的人认为献血应当像体检一样空腹,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献血前应当吃饱);最终准献血者就能够上义务献血车等待抽血,成为光荣的义务献血者了。献完血之后,志愿者要为献血者拿牛奶喝,要他们在椅子上适当休息,并告诉他们一天之内不要做剧烈涌动,不要把粘针眼的创可贴拿掉,针眼三天之内不要沾水。医院将给义务献血者发放义务献血的证书和毛巾或水杯之类的小纪念品,物资虽轻,可是重在精神鼓励。

在宣传之中,我发现不一样的人献血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身体健康,因为半年左右献一次血对身体是由好处的;有的人是为家人研究,因为按规定义务献血者的献血量超过800毫升,则其直系亲属如患病需要能够免费用血;也有一个高中生,他母亲说有献血证对高考可能有好处,究竟事实是否如她所说我不得而知。当然,绝大多数献血者都是抱着献爱心、做好事、回馈社会的想法。

经过这次义务献血宣传活动,我才真正明白很多人对义务献血是不了解的,他们甚至对自我的身体也不是很了解。比如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自我的血型,有些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不明白自我的血型,我不明白他们是否从未做过身体检查。由于国人的健康意识和经济状况,每个人都定期做体检肯定是不现实的,可是义务献血可能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平台。因为采集的血样送到医院后肯定需要经过一些检查项目,如果义务献血者留下联系方式,医院检测出血样出现问题后便及时通知献血者,也等于说为义务献血者做了免费血检。这对义务献血者来说可是真真正正的实惠。可能医院方面要研究到成本问题,可是我们都明白义务献血是无偿的,而医院卖血给病人确是收费的,相形之下,医院自身应当不会有什么损失。

在昨日的四个小时之内,就有100人左右到我们做宣传的献血点义务献血。由此推想,如果真能对义务献血者实施血检工程,日积月累,受惠的人群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5.志愿服务总结报告 篇五

志愿服务时间:2017年寒假期间

志愿服务形式: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引导、讲解等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

还记得曾经都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博物馆参观,每次也总是走马观花的欣赏各个展馆的文物,总觉得来感受一下博物馆具有文化底蕴的氛围就可以从中或多或少的学到很多知识。后来我觉得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能把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于是就加入了博物馆的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一开始我对博物馆各个展厅都不熟知,后来通过学习青铜器、佛教文化等各展厅的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获益匪浅,从而更加热爱上了志愿者工作。其实,通过学习自己才发现不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每一种工作都必须通过学习、积累、实践才能胜任。

今年的寒假,我继续在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下面是我在寒假志愿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困难。有时候,我虽然挂着志愿者的牌子,一脸热切地希望能为参观者提供导览或是讲解的服务,但是鲜少有游客主动地要求我为他讲解。而当我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他们拒绝或是提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到了我的信心。那是一种不被人信任的感觉。这时候就不能气馁,要积极地从自身找原因。但是当我给他人提供了帮助,那一句“谢谢”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二、在做志愿者工作时,不免会花去自己的一部分的时间,但我每次到了博物馆,进入了自己的岗位时,就马上会进入到状态中,体验到助人助己,乐人乐己的快乐。整个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志愿者小分队。也许有时候会觉得这个工作太简单了点,有时我要做的不过是给游客指引方向,注意场馆卫生等一些小事,但简单的小事中包含的学问却真不少。怎样亲切地对待游客,怎样不给别人带来距离感,怎样与人沟通,这些都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学到的。做志愿者并不是为了成就惊天伟业,从小事做起,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调整好了就能克服。志愿者工作中也逐渐培养了这种调整能力。”这是一位导览岗位服务的志愿者。对于这一岗位,我们要做的不像讲解组需要专业的讲解,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要做好却也并非那么简单。正像这位同学所提到的,我们要具备的就是与人有效交流的能力。

三、我们身为志愿者当然有时需要为观众们讲解。还记得进行讲解考核时心里的那份紧张与忐忑,但也会感受到作为一名讲解员向别人传授知识的自豪满足;仍可清晰的想起展馆中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他们都记录着中国五千多年璀璨的历史,每一件生动的文物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还有那里工作人员的和蔼可亲,都会让每一位志愿者感受到无限的温情。这已经不单纯的是一项志愿者工作,而是一种学习的拓展,无限温情的传播与传承!

这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我确确实实地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服务到了他人。有句老话:有志者事尽成。这个“志”是不仅体现在服从工作安排的志愿上,更多的而是表现为为尽善工作而付出的心血上的。志愿者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无偿性、公益性和志愿性,是通过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服务质量完全是依托于志愿者的爱心程度和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

我想或许做志愿者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分任何形式。在许多人看来,也许这是一种愚昧的行径,但我要说只有自己亲身参与和投入,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而也许这些快乐与幸福是寄于苦和累之中,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以及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还有什么不值得呢?在接到考核通过的通知后,一方面我为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为能有这个服务社会的机会而感到光荣。我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为社会献出力量。

6.个人志愿服务总结 篇六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的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志愿服务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从其创立之初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当今社会,社会化越来越浓,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志愿服务,成为了许多大学生走出家门,体验社会,服务社会,感知社会的时间。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青年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以及志愿者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我也没闲着,这学期拿出一点时间参加了三次志愿服务活动,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首先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这样一个群体的成员之一。一个月前我第一次参加奉粥活动,从一开始就挺兴奋的。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小伙伴们赶赴进行奉粥志愿服务的地点。到那以后,负责组织活动的大姐姐热情地给大家讲讲解奉粥服务过程、细节和注意事项。接着,大家一起穿戴装备、诵读培训理念、学习手语歌,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平和、简单、快乐、毫无功利性。在奉粥正式开始之前,我已经体会到了自己参加志愿活动所追求的那种感觉。

面对陌生人,我其实是完全没有怯意的,只是担心戴着口罩他们看不到我的微笑,可是没关系,他们可以看到我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用双眼传递热情与温暖。第一次总是最令人难忘的,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个腼腆地从我身旁走过,在我的不断劝说下才接受这杯粥的女生;记得那个对我们表示好奇走远了又折回来特地要了一杯粥的叔叔;记得那个固执地用第一次的杯子去接第二杯粥的老奶奶,记得那个拿着大包小包一直对我说谢谢的阿姨。奉粥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传递爱心的活动,有很多人接受了我的粥,也有很多人微笑着拒绝但是他们都会友好地说明原因.大家都匆匆忙忙的,可是许多人都愿意放缓脚步来接受这份温暖,我想这就足够了。临近尾声,大家聚在一次吃早餐,宣布着这一早上奉粥服务活动的结束,小伙伴们都激动地表达着各自这早上下来的心得与收获。大家一手捧着粥,一手拿着馒头,吃出了一种特殊的满足。

这次的奉粥活动和其余两次活动都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感动,我很快乐,也很享受,我会坚持下去,坚持把这份爱传递给每一个人。

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我觉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其实并不多,只知道是无偿的,对志愿者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有耐心,有时间,等等。虽然我了解得不多,不过随着这几次志愿活动的参与,我对志愿服务的了解也在慢慢加深。

我参加志愿者协会的目的是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同时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在享受各方面的权利的时候是应该尽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社会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很羡慕他们有那么有意义的事做。或许我不能经常参加活动,但我都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哪怕贡献的力量不大。我也希望通过做不同的工作,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找工作做一下准备。

“施比受更有福”,我认为我的给予就是最大的收获。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我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让灵魂在奉献中不断升华。或许我不能像雷锋一样每时每刻帮助他人,但我想我只要心存一颗热心,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在车上让一个座位,哪怕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别人也会感到你的关心。尽管志愿者服务已经过去,但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与理念却是永存我心中,让志愿者服务成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行为,从身边做起,为他人,为社会,也是为自己行动吧!

其实我选修形势与政策志愿服务课程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

7.志愿服务总结 篇七

一、农业宣传工作情况回顾

(一)主要成绩

1、围绕中心抓宣传。一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宣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收入问题。我省农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速度较慢。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我们加强了对蔬菜、茶叶、马铃薯、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畜禽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情况报道。突出宣传蔬菜、茶叶、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做法,先后举办各类农产品展览、展示、展销活动,如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的茶文化活动利用图片、音像资料、民族歌舞、推荐销售等形式,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举办高端茶博会及万人品茗活动,展示贵州茶叶文化;在2011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国际国内应邀参展参会企业和客商达888家,产品交易1.3亿元,与浙江、上海、南京和香港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8亿多元,交易会涉及产品展示展销、企业专场推介、食品安全讲座、贴近生活访谈、百万产品优惠市民等活动。这些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集中宣传推介了产业优势、展示了农业成果、促进了交流合作、引导了健康消费,使我省农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活动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二是利用委内专栏宣传窗口进行宣传。农委的橱窗宣传文化,是宣传“三农”工作的一扇门窗。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专题新闻、领导讲话、政策解答、典型推介、调查研究等多种报道形式,将全委工作通过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展现在全委职工面前,共刊出专栏100多期。同时配合印发《贵州农业宣传》、《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新农村建设》等简报近100多期,得到全委干部职工上下一致的好评。三是围绕“四帮四促”、“三个建设年”抓宣传。为及时反映我委在水城结对帮扶点,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委领导及各处、站、室、校做到“五到”(心到、人到、规划到、项目资金到、技术措施到),宣传部门针对这些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将各种帮扶、助农增收的活动情况先后编发成《三个建设年活动简报》50余期报有关部门。

2、搞好策划抓宣传。一是大力宣传我省农业部门干部职工在旱灾中表现出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我委设计出抗旱救灾宣传报道方案,以常规报道、专题报道、网络报道等形式,邀请《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社、《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追踪报道,为抗旱救灾、推进春耕生产起到了积极的鼓动作用。二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去年以来,我省多次举办马铃薯、茶叶、蔬菜招商引资活动,各媒体就大会相关内容进行了追踪全方位的报道,为贵州农业特色产业走出深山、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在广大公众面前,充分展示了贵州农产品的新风貌。

3、加强合作抓宣传。一是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经常邀请记者参加各种重大活动,通报重点工作进展,为记者采访提供方便,与媒体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去年春季旱灾期间,为大力宣传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在抗旱救灾中表现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的牵头下,我委组织召开了省农委机关弘扬“贵州精神”、服务贵州“三农”研讨会。中央及省内有关新闻媒体共12家单位参与了会议采访报道,会后达成对冷洞村进行帮扶的意向项目五个,有效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增强与各媒体网络的互动。在中国农业信息网、贵州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媒体上,对我省农业农村二作最新进展进行适时报道,共在贵州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各类政务信息5100多条,新闻点击量938500次,新版网站自2009年10月9日上线以来,日访问量均达上万次,在2009-2010年度60家省政府组成部门共同参与的“全省系统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贵州农业信息网”获得综合评价排名第23位的好成绩。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安排委领导接受贵州电视台、贵州广播电台等媒体的采访达20余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在报刊广电刊登新闻208条(篇),其中《农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等发表报刊新闻70篇,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播出新闻68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播出70条,参与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阳光946”在线访谈2次,《贵州画报》、《当代贵州》期刊、增刊等发表新闻(图片)14条(幅),同时编发《农业宣传工作简报》50余期,将全省农业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有关强农惠农政策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各种渠道展示农业部门所做的工作,有效搭建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

4、提高素质抓宣传。加强信息员业务培训,7月中旬省农委举办了农业基点调查、热点报送工作相关知识培训会,通过以会代训形式,为调查员解答日常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升了调查员的业务素质,为我省更好地开展农业综合统计工作提供了保障。截止到11月8日,共收到各地报送的热点信息210余条,经审核,向农业部市场信息司编报或转发报送了69条,被《中国农村杂志社》采用1篇,为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较为及时有效的参考资料,受到市场司的表扬。

5、夯实基础抓宣传。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贵州农委信息网在完成升级改版的基础上,实现了省、州、市网站群联合,正在建设全省县级以上网站群,网络已覆盖了全省9个市(州、)和88个农业县(市、区、特区)。通过加强贵州农委信息网络建设,网站信息发布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有效增强。二是积极推进“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12316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建设。编制完成《金农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贵州省建设部分)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加快一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了农业部2011年三电合一省级项目建设资金70万元,与省农科院、移动公司合作,建设“12316”三农服务热线,共同开展“12316”农业信息服务。争取农业部“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基建项目在威宁县实施,65万元的设备已基本到位,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项目建

设。加快省地视频会议系统的改造工程,实现了部、省、地双向视频会议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6、办好杂志和制作“光碟”抓宣传。发行《贵州农机化》18期,共2万多份;发行《耕作与栽培》8期,共16000多份;编印《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宣传册10000份;汇编“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示范点总结材料《百村示点、百尺竿头》1000多本。制作《贵州名特优农产品介绍》光碟2000张。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在农业宣传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深入做好宣传工作,必须积极“创势”,主动“借势”,因时“顺势”,“三势”齐振,乘势而为。

1、积极“创势”,全力打造自我宣传阵地。一是深化共识,找准重点,大力度展示自我。去年以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和省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委实际,明确宣传工作思路,找准宣传重点,制定年度宣传工作方案。今年我们以一个“加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推进”(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三个“增加”(农产品总量增加、农业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为宣传重点,在“三农”工作实践中,撰写各类稿件百余篇(条),从多个方面展示“三农”工作风貌。

二是搭建平台,扣一造阵地,多形式宣传自我。通过《贵州农业宣传》、《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新农村建设》等简报,定期发布全省“三农”工作动态、政策制定、典型经验、开发成果等重要信息,让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全委工作情况;同时做好网络宣传,及时在贵州农业信息网上更新发布“三农”工作信息,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三农”工作状况。

2、主动“借势”,让权威媒体为“我”鼓劲造势。新闻媒体是“三农”工作鼓与呼的重要依托。去年以来,我们主动借助权威媒体,较好地放大了“三农”工作宣传效应。一是重视媒体,主动沟通,吸引媒体关注眼球。我们采取走进报社主动汇报“三农”工作,邀请记者来我委采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将“三农”工作计划、总结、重大活动、建设成效等相关资料,传到记者手中,与《农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经济信息时报》等国家及省级主流媒体,保持紧密联络与有效合作,吸引了一批记者关注我省“三农”工作的眼球。去年以来,各相关报社的记者,来我委就“三农”工作进行专题采访达几十次,特别是省农委组织重大活动期间,各报社头版大篇幅刊登“三农”工作情况,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是推介亮点,厚积素材,提高“借势”宣传效果。为使媒体来我委采访能有的放矢,我们经常向他们推介亮点,并厚积素材,供其取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在我省一系列特色农产品推荐展示等活动中,我们积极与各媒体联系,使我省特色产业化推荐等活动,真正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信息。

3、因时“顺势”,将“三农”发展的声音播向四面八方。去年以来,我们抓住农业部及省委、省政府在我委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或较大活动的机遇,因时顺势地开展“三农”工作宣传。一是编纂资料集(册),系统推介宣传。我们以贵州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基本,汇编了《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分送到省、市有关领导手中,对全省名特优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推介。二是制作活动展板,重点推介宣传。在各种重大农业活动及宣传周(月)期间,我们将“三农”工作成效、亮点工程及来年设想,制成图文并茂的活动展板,摆放在活动现场,向广大公众展示“三农”工作成果。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省农业宣传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之间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信息发布等工作滞后,不能适应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是省和地方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不到位。三是宣传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费投入不足。

三、2012年农业宣传工作的初步打算

新时期“三农”宣传工作如何创新,能更好地担负起营造氛围、凝聚力量、鼓舞干劲、推动发展的重任,这是一个需要全体“三农”工作者认真探索的问题。

1、要突出“三个结合”。进一步拉长宣传“主线”,让农业宣传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成为引导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力工具。随着宣传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的工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将宣传“主线”进一步拉长,把舆论“触角”进一步延伸,当前要突出“三个结合”:即农业宣传工作要与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出台的新举措、新部署相结合,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先天“弱质”农业转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成效相结合,让农业宣传工作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鲜明的主题、更加鲜活的内容开创新的局面。

2、加强“三个建设”。进一步拓宽“阵地”,让农业宣传工作在更宽的平台上,适应媒体格局新变化的需求。当前,新闻传播的新主体、新技术迅速发展,宣传对“三农”工作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也更加凸现。今后农业宣传工作要顺时应势,加强“三个建设”,建立一个以鼓劲造势为引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亮点频现、特色明显的宣传“阵地”。一是加强“内功”建设。贵州农业目前虽然没有自己的宣传“阵地”,但我们正在积极筹措,将原来的《贵州农机化》杂志更名为《贵州现代农业》,创建属于贵州“三农”的宣传平台,让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进一步“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推出一些指导性强、影响力大的优秀稿件,让自己的“载体”,成为宣传“三农”工作的势强阵地。二是加强“外力”建设。在借助权威媒体、释放宣传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的能力,倾力为媒体采访报道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及时掌握媒体的运行规律,敏锐找准宣传重点,加

强信息资源库建设,适时邀请媒体进来采访,借助媒体在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拓宽农业宣传阵地,放大“三农”工作的声音。三是加强“网络舆论场”建设。进一步加强贵州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快信息公开速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点击率,努力增加贵州农业信息的上载量,积极拓阔贵州“三农”工作网络舆论场地。

3、坚持“三个面向”。进一步放大“受面”,让农业宣传在更广的领域里,进发“同频共振”效应。一是面向“公众层面”,进一步引导主流舆论,努力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报道,推出先进典型,展现农业部门广大职工投身“三农”工作实践的精神风貌。同时及时收集群众对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思想动态,准确反映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想法、意见和要求,为领导了解舆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面向“三农工作群体”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通过组织报告会、知识竞赛、干群对话、开设专栏、编发简报、设立宣传橱窗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三农”工作更加关心,更加关注。三是面向“受众主体”。农民群众是“三农”工作的“受众”主体,要使新时期“三农”工作有新的突破,务必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用平实的语言向“受众”主体阐释道理,阐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三农”工作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8.国外的志愿服务 篇八

——编者

英国:历史最为悠久

英国是世界上志愿服务萌芽最早、发展最成熟、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目前英国志愿服务开展得十分活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进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英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

志愿组织“社区服务志愿人员”(简称CSV)于1962年由艾勒克·迪克森博士创建。在此之前,他已建立了海外志愿服务队。CSV可安排16~35岁的志愿者参加活动。所有的志愿人员都要直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他们帮助无家可归者、年老体衰者、犯罪的青少年以及精神和生理不健全者。工作场所包括学校、医院、监狱等,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作是帮助严重残疾的人,使他们能独立生活。有时由两三名志愿者对一个服务对象进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昼夜监护。有些志愿人员帮助一些家庭,使他们不必把自己的亲人送到公共机构(如医院或养老院等)中去。

英国志愿服务在卫生部门、教育机构和社区内一直在发展。在最初的30年里,CSV展示了非职业性志愿者的独特、积极而有价值的作用,也体现了志愿活动对青少年的价值。这一点在身有残疾的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参加活动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伦敦行动”这一项目安置了那些用尽各种医学治疗与心理疗法都无济于事的厌世者,让他们做志愿者为别人服务。一段时间以后,69%的人因为感到别人信赖自己而找到了生活目标。某监狱中上百名服刑人员在他们服刑的最后一个月里参加了CSV,最后有一半的人在已获得自由并可以离开的情况下选择留下来继续为CSV工作。

(赵明)

丹麦:志愿者可免兵役

丹麦政府为了激发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修订法律,规定适龄青年如在福利机构或政府注册的社会团体中提供志愿服务,即可免除兵役义务。政府的大力提倡,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据统计,丹麦80%以上的青年曾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志愿服务光荣的良好舆论环境。

(马君)

加拿大:服务项目繁多

加拿大的志愿服务项目繁多,青少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进行选择。这些项目主要有:

1.“加拿大世界青年”。该组织创办于1971年,主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组织17~20岁的青年到国外生活,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或加勒比地区等,在农副业、社会工作、教育、传媒等领域从事志愿服务。通过了解不同国度的环境、文化、价值观,增进相互理解,为所在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暑期挑战”。这项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暑期工作机会,使参加者既掌握工作技能,又获得工作经验。比如“学生商务贷款项目”,向暑期有志创业的青年提供经济援助,贷款最高额为3000加元;“暑期就业经历发展项目”,为雇主提供薪金补助以鼓励他们在暑期安排学生就业。

3.“指导性工作坊”。开设结合实际工作,积攒经验的实习班,鼓励参加者完成学业或特种技能的培训。

4.“加拿大海外大学服务”。该机构创建于1961年,主要服务包括向加勒比地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团体提供技术顾问、项目基金及后勤援助,并向其在第三世界的分支机构及基金开发项目派遣技术熟练的加籍志愿者。

5.“卡蒂马维克计划”。该计划自1971年发起,到1986年结束,大约有2000名加拿大青少年参与。其宗旨是:帮助17~20岁加拿大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为加拿大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加强大众的环境意识;让加拿大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活动形式包括旅行和服务、过集体家庭生活并承担家庭社会义务、学习实际工作技能等。

6.“保护环境青年队”。组织15~24岁的青少年从事环境保护项目,并从中学习新技能。

(孟少逸)

德国:高考后去当志愿者

德国高中生毕业后,男生通常服兵役,女生要做社会服务(即志愿服务)。男生在服兵役前先体检,通过后去当兵,通不过的话,还是得参加社会服务。

德国规定,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原则上年纪在18~28岁,即高中毕业以后。学生报名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比高考后申请大学要早。社会服务完成后,学生会得到一本带钢印的证书,不少大学在入学时要参考学生的社会服务成绩。在同等条件下,学生有社会服务经历可优先录取。

在德国,一半以上的学生会参加社会服务。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有两个选择,在国内或者去发展中国家。留在国内的学生常被安排在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和各种社会志愿者组织。工作种类有不少,如做儿童的小老师、慈善募捐、保护植物动物、垃圾分类指导、环境治理、救助流浪人员和难民、参加妇女保护组织、文化传播、手工制品制作等。选择去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被安排的工作和国内差不多,但最主要是支教或做些社会福利工作。目的地国主要集中在非洲、东欧、亚洲、南美洲的国家,无论是从适应生活环境还是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德国的社会服务项目一般由政府牵头的志愿者机构运作,流程严谨。根据招募流程,高中生在高考前就要上政府网站了解今年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如去哪里服务、工作内容、大致人数;确定好想去的地方和想从事的工作,然后去市政厅相关的办公室报名,说明自己的意向。报名完成后,递交相关材料,包括照片、简历、毕业证书等。

报名时,每位学生要交1800欧元费用(德国人一般的月收入在3000~4000欧元),生活困难的还可申请政府补助,政府補助的比例是75%,自己交25%的费用。学生在国外一年的时间,学生户口所在州的州政府将发给每名志愿者每月100欧元的生活费,另外的生活费用得志愿者自己出。

中学生每年5月底左右考完德国高考后,就开始做社会服务的准备工作。7月中旬左右,学生要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目的地国情、风俗文化、生活方式。这时学生也会收到自己前往国家的具体地址和时间。8月初前往被分配的国家或地区。

在目的地国,学生的住宿费用由志愿者机构负责,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申请学生公寓或普通公寓,另外一种是住当地人家里,这些家庭要通过志愿者机构的审核,会英语或德语,家庭条件较好等。

大多数德国人支持政府倡导的社会服务活动。德国政府工作人员说,教育是无价的,中学生进大学前先实践一年,是学生进入社会身体力行的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意义。把孩子送去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体验生活,同时也能促进这些国家的文化进步、社会发展。

(汉姆斯)

美国:不当志愿者不准毕业

美国有关部门规定,中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志愿服务,否则不能毕业。宾夕法尼亚州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马里兰州教育厅则规定,全州所有中学生都要志愿服务于社区或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25小时以上。达不到这一标准,任何学生不论任何理由均不能毕业。而要想进入斯坦福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西点军校这样的名牌大学,必须在申请就读时提供为他人服务或为社区服务的证据,如果证据有力,入读这些名校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美国的志愿者是有一定回报的。参加“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项目,服役期为一年,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9450美元,而且选择政府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而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都在18~24岁,10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可得到6000美元的津贴及2362.5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

美国有关官员表示,中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基本宗旨,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和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美国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帮助病人、残疾人、弱智者、无生活能力的人和孤寡老人料理生活;为贫穷家庭的人检查和防治疾病,为他们补习文化课程和传授科学知识;为街头流浪汉寻找住处;帮助酗酒者和吸毒者戒酒戒毒,等等。

目前,美国有5000多个全国性和地方民间志愿者团体,参加志愿者活动已成为众多美国人的自觉行为。

上一篇:老师改变了我作文600字下一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