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果汇报

2024-11-03

检查结果汇报(共15篇)

1.检查结果汇报 篇一

关于疫情报告检查结果落实整改汇报

×××疾病控制中心:

2012年1月10日上午我院接受了贵中心关于疫情报告的检查,发现疫情报告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把问题反馈到我院,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和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缺项、逻辑错误较多;

2、疫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表及网络上卡片不一致,请认真校对重新订正;

3、未进行疫情自查,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

4、门诊日志上未反映出传染病情况;

5、传染病登记地址太大,请详细道门牌号;

6、请1月17日前整改订正;

7、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我院疫情管理部门及时把反馈情况报告主管院领导,并及时把检查详细结果通报全院职工,院领导及时并召开相关人员专题会,重申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的重要性,要求一周内完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相关部门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所有医务人员熟悉掌握传染病的分类和病种,责任疫情报告人报告传染病范围、报告时间,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通过贵中心此次检查,指出了我们在疫情报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应引以为戒。今后我们加倍努力工作,特别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要重点监控,让贵中心领导放心和满意。

诚挚感谢贵中心领导给予我院的正确指导和意见!

××××××医院

2012年1月10日

2.检查结果汇报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 000例, 其中男1 102例, 女898例, 年龄16岁~82岁, 2006年901例中男506例, 女395例, 2007年1 099例, 男609例, 女490例, 均为资料完整的门诊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部不适、上腹痛、黑便、烧心、反酸、恶心、呕吐, 约有7.9%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只表现为食欲不好, 消化不良。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EVIS-240电子胃镜, 在局部麻醉下, 经口咽插镜的方法进行检查, 操作顺利, 未发生不良反应。每个患者都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给出镜下诊断, 对于178例十二指肠溃疡, 164例胃溃疡, 32例胃癌, 28例胃息肉, 302例糜烂性胃炎和154例萎缩性胃炎常规行病理活检, 排除信息不全数据和胃黏膜大致正常资料, 对2 000例胃镜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 000例电子胃镜检查病例中, 2006年901例, 2007年1 099例, 较2006年增加198例。

在8种主要疾病中浅表性胃炎例数最多, 为644例, 占32.2%;其次为糜烂性胃炎520例, 占26%;第三位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0例, 占15.5%。见表1。

2.2 性别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在2006年901例病例中男506例, 占总例数的53.2%, 女395例, 占总例数的46.8%。2007年1 099例病例中, 男609例, 占总例数的60%, 女490例, 占总例数的40%, 男性高于女性20%。男性比女性构成比高的病种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等, 女性比男性构成比高的病种主要有:糜烂性胃炎、胃息肉等, 见表2。

3 讨论

上消化道疾病是全球性疾病, 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各不相同。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仍然是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病种以慢性胃炎最多, 其次为消化性溃疡等, 恶性疾病较少。慢性胃炎常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 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渗出物, 黏膜皱襞可见增生或萎缩等[2];胃十二指肠溃疡多有典型的节律性和周期性腹部疼痛, 两者的区别是胃溃疡疼痛区域较广泛, 不易明确部位, 呈烧灼痛或钝痛, 多于餐后发作;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较局限, 可为剧痛或绞痛, 患者常能指出痛点, 常于空腹或夜间发作。早期胃癌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胃镜检查多不易辨认, 中晚期胃癌镜下则有典型改变, 多呈隆起菜花状或凹陷不规则状。因此, 对无明确胃病史、近期内有上腹部饱胀、黑便、呕血和消瘦等症状者, 或原有胃病史近期症状加重, 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 均应进行追踪随访,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纤维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腔内病变, 镜身柔软、设备简单、操作易于掌握, 检查时患者痛苦少、比较安全、适应证广并可摄像记录, 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因此对上消化道疾病 (如溃疡、感染、炎症、肿瘤、出血等病变) 仍不失为有诊断价值和最常用、最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3]。加上活检手段, 以及胃酸测定、粪隐血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等, 几乎可以确诊所有的胃及十二指肠病变, 指导患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 000例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2 000例患者中浅表性胃炎644例, 糜烂性胃炎520例, 萎缩性胃炎196例, 十二指肠溃疡310例, 胃溃疡234例, 胃息肉28例, 胃癌32例, 食管炎36例。结论我院成人上消化道病变以各种慢性胃炎为主, 其次为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电子纤维胃镜,结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98

[2]张亚历.胃肠疾病的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7 (2) :63

3.体检,别太盲从检查结果 篇三

【本刊记者】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怪事儿”:一个人明明体检时没发现什么问题,可过一段时间就猝死了,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武医师】 现代医学在科学仪器的帮助下能够更清楚地明确诊断,这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检查结果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人员都承认人是有生物节律性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都有高潮期和低潮期。假如检查身体的时候,正好处于身体的低潮期,那么一些指标很有可能不正常,可过一段时间再检查的话,它就会变好很多。还有一些人,可能这段时间身体处于情绪、体力、智力的高潮期,用现代的仪器检查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是过一段时间就猝死了。

所以说,检查结果给予人们安全感,也很有可能掩盖一些实质性问题。一个人明明身体很不舒服了,但是看着几乎完美的指标,也只有相信自己真的没事,反而耽误了休整和调理。

相信自己的感觉系统

【本刊记者】那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检查结果呢?

【武医师】 我并不是说大家不要看检查指标,而是不要盲从。你要相信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有着相当完美的感觉系统。如果你的身体不舒服了,就算各项指标正常,你也要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这样身体的自我调控机能才会慢慢地恢复,继续它的工作。

一旦检查指标出现了异常,也不要慌乱。前几天,一位好朋友来找我,他掏出一堆化验单,我大致地看了看,谷丙、谷草转氨酶超出了正常值许多,总胆红素也高出不少,其他的虽说也有一些偏差,但是整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我对他做了一番检查之后,发现他身体并没什么大问题。我问他,你最近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应酬比较多?他回答是。我告诉他,化验单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就是这段不规则的生活所导致的。我给他开了方子,重点让他改变生活习惯,果不其然,他过段时间身体就恢复了。

理性看待检查指标

【本刊记者】 看来,一些异常指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呀!

【武医师】 是这样的。但很多人看到这些结果,往往会被吓到。随之,他的“神”会受到很重的创伤。人的“神”受了伤之后,情绪、体力、智力就会一下子跌到低谷。这个指标极有可能就固定在这个水平上了。即使身体处于高潮期,也很有可能就定格在那里。所以,关于指标,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本刊记者】 非常感谢您的精彩讲解,让我们下期再会。

4.督导检查结果通报 篇四

商南县卫生局

关于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创先争优活动

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医疗卫生单位:

2010年11月1日至10日,卫生局成立以县直卫生系统总支书记琚卫国为组长的督导检查组通过听、查、看的方式对全县21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督导检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从此次督导检查的情况看,全县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对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能够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取得

习相关法律知识,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简单执法、粗暴执法,要站在全局、长远、可持续的角度认真对待创卫工作,确保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三)公开承诺,确保活动取实效。

督查发现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程序规范、面广、内容具体。一是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党员承诺比例均达到100%,县医院中医院还将领导干部的公开承诺制成展板放置于医院的醒目位置,接受广泛监督.各医疗卫生单位都能将党员干部的公开承诺书装订成册。二是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承诺书都能在支部会或小组会上讨论,做到贴近实际、切实可行。三是承诺的内容具体。每个党员都能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出发,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具体的承诺,确保了承诺的兑现成为可能。

二、存在问题。

虽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开局顺利,进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乡镇卫生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性不高,满足于开个会、写个笔记、办个园地的照搬照抄,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安排,没有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没有细化工作,使活动缺乏实效性和操作性;少数乡镇卫生院资料没有分类归档,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部分工作滞后。

(二)一些单位工作特点不突出。部分乡镇卫生院开展活

工”的“三满意”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不折不扣的执行国家基本药品“三统一”政策,坚决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三)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群众利益。

卫生监督所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打造过硬的卫生执法队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控、免疫规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打造过硬的疾病预防队伍;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管理,继续规范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和育龄妇女补服叶酸项目,打造过硬的妇幼保健队伍;各医疗单位要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快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评价与监督体系建设,确保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打造过硬的卫生队伍。

二0一0年十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创先争优

督导检查

通 报

抄送:市卫生局党办

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教党委 商南县卫生局 2010年11月16日印发

5.危急值检查结果通报 篇五

危急值的出现说明患者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使病情得到改善,确保医疗安全,所以危急值及时报告和处理非常重要,2017年6月16日,医务科对我院今年上半年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了检查。

按照核心制度中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各相关科室要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辅检科室相关人员知晓本科室“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诊“危急值”,危急值报告有记录;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

经过对妇产科、骨一科外科、内一科的危急值报告、登记、病程记录和处理的全面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各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格式不统一,登记内容不一致;2.各科均存在漏登,记录不详细及处理未在病程上记录的情况。

6.关于检查结果的通报 篇六

学校于12月7日(周三)、12月9日(周五)在全校开展综合大检查,涉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稳定、环境卫生等方面。现就综合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良好

(一)教学管理

1、教师

(1)整体教学秩序良好,教师按要求携带点名册、考勤表正常上课,板书工整、未发现私自调课、调教室问题。大部分教师都能认真执行课堂教学规范,按照授课计划执行,教学态度端正,讲课精神饱满、有热情。

(2)教师备课认真,准备充分,教学内容熟练,语言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解决办法清晰适当。

2、学生

大部分学生课上状态较好,课堂秩序良好,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较严格,教室干净整洁,桌椅摆放整齐。

会计一系和二系的学生自觉到班里集中上自习,并且班里秩序井然、学习劲头十足,体现出我校学生新风貌。

(二)学生管理

学生宿舍总体卫生情况较之前有了明显好转,绝大多数宿舍干净整洁。吸烟现象明显好转。

(三)环境卫生

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校内环境、办公室卫生整体良好,与以往相比有明显进步 。

优秀办公室:A-104信工学院、A-110-1学籍科、A-110-2就业指导中心房间卫生及摆放物品整齐干净。

(四)安全稳定

食堂总体安全情况良好,安全工作制度严格规范,落实到位。上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

1、教师:

(1)教师未组织学生按顺序坐好,存在前三排空位的现象。

(2)第一教学楼活动教室内个别桌子上放着椅子,影响后面学生正常上课。

(3)16轨道3、4班教师没有按规定提前10分钟到教室准备上课。

(4)16会计中3、4班教师教师上课照书念,无板书和ppt演示。

(5)移动平台电脑运营班的企业教师缺乏管理,因限号迟到。

2、学生:

(1)学生迟到较之前增加。

(2)个别学生带食物进教室上课。

3、其他:

部分教室卫生差、多媒体设备故障,影响教学。

(二)学生管理

1、楼道、卫生间、个别宿舍仍有烟头、烟味。

2、顶楼的宿舍普遍存在屋顶受潮掉皮、发霉长毛等情况。

3、白天睡觉的现象比较普遍。

4、四人间卫生情况不如八人间。

(问题宿舍详见附件)

(三)环境卫生

1、锅炉房外部环境杂乱,锅炉房人员休息室杂乱。

2、A-202会计电算化办公室,A-203会计教研室办公室,A-204-1会二系主任办公室存在房间有蜘蛛网、房间物品摆放不整齐、电扇脏的现象。

(四)安全稳定

1、消防设施损坏、被人私自搬动。

2、食堂存在电闸箱门损坏、私接乱接电线、插座损坏的现象。

3、学生公寓、A教与B教东机房存在私拉网线、电缆外露现象。

4、个别宿舍上课不锁宿舍门。

(五)其他方面

1、5号学生公寓原医务室牌子需摘除。

2、个别食堂人员私自搬动课桌私用。

3、5号教职工公寓与8号学生公寓之间的墙角处有晚归学生用堆放的水泥及木板。

三、整改要求

1、各二级学院定期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要求任课教师加强对课堂纪律和出勤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护好课堂秩序;任课老师和辅导员要加强沟通,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各二级学院要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把请假关,不定时巡查宿舍和教室,督促学生到教室学习,督促学生维护好教室环境卫生;重视八人间管理的同时不能放松四人间的管理;严格执行《宿舍物品摆放标准》,统一标准;加强禁烟工作力度,创新宿舍管理新模式。

3、现教中心要对学院教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维护。

4、对于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安全稳定处、学生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组织有关单位认真实施,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对于食堂商铺和临时工出台明确管理制度;将检查结果向院长办公会汇报;对于整改不到位或不积极配合整改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或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综合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依据,望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根据通报结果尽快制定好、实施好整改方案,确保我院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稳定、环境卫生等方面不断取得更好的效果。

xxx财经职业学院

7.2582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582例标本均来源于住院患者, 于入院24 h内留粪便标本并立即检测。

1.2 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即用生理盐水涂片检验, 滴1~2滴新鲜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 用竹签挑取可疑部分 (常为火柴头大小) , 取样时须先观察标本外观性状、颜色并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标本。外观无明显异常的应多点取样。混匀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悬液, 厚薄以能看清报纸上的字迹为宜, 盖上盖玻片, 先用低倍镜 (10×10) 观察全片, 检查寄生虫虫卵、原虫及包囊等, 再用高倍镜 (10×40) 仔细观察病理成分, 至少要观察10HP。金标法进行隐血试验。所有标本收到后1h内完成检验[1]。

1.3 质量控制

定期对医护人员就标本采集、运送及储存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发放检验标本采集手册、检验过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隐血试验每天都用阳性和阴性标本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后滞现象, 必要时将标本稀释后再检测。

2 结果

2 582例粪便常规检查共发现各种不同异常419例, 占16.23%, 其中涂片镜检白细胞87例 (3.37%) 、红细胞35例 (1.36%) 、巨噬细胞14例 (0.54%) 、恶性细胞3例 (0.1%) 、蛔虫卵6例 (0.2%) 、钩虫卵3例 (0.1%) 、绦虫卵5例 (0.2%) 、真菌210例 (8.13%) , 此外隐血阳性56例 (2.17%) 。

3 讨论

3.1 粪检一般包括物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三部分。粪便显微镜检验是临床常规项目之一, 通过显微镜检验可发现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卵、真菌、巨噬细胞、异型细胞等病理成分, 也可经检验了解消化吸收情况。

笔者在此次检测分析中发现白细胞87例 (3.37%) 、红细胞35例 (1.36%) 、巨噬细胞14例 (0.54%) 、恶性细胞3例 (0.1%) 、蛔虫卵6例 (0.2%) 、钩虫卵3例 (0.1%) 、绦虫卵5例 (0.2%) 、真菌210例 (8.13%) , 此外隐血阳性56例 (2.17%) 。其中真菌检出率达8.13%,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用药时间长, 抗菌谱广, 用药种类多、换药频繁, 不少药物仅用1~2d即换药, 这样很不利于杀灭病原菌, 却很容易导致二重感染。文献报道, 三代头孢菌素及三代氟喹诺酮类联合应用更易引起真菌感染 [2]。本文中发现肠道真菌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并发症:并发症越多, 机体抵抗力越差, 更易发生菌群失调, 导致肠道真菌感染。 (2) 血糖:血糖越高, 为真菌的感染、繁殖和致病提供了良好条件, 肠道真菌感染率高[3]。 (3) 抗生素的使用:联合运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多天, 尤其是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运用广谱抗生素可以改变体内的菌群平衡, 增加真菌的感染、繁殖, 且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 真菌感染率越高。因此, 选用抗生素时要考虑适应证, 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 疗程适当, 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 (4) 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3.2 临床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真菌感染的机会, 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对于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若存在基础疾病, 有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的病史, 出现消化道症状或原有的消化道症状恶化难以用一般的细菌感染解释, 应当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因此, 认为对有并发微生物感染危险的患者应早期做好微生物学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以便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素, 避免盲目滥用广谱抗菌素, 以防菌群失调;

3.3 蛔虫卵6例 (0.2%) 、钩虫卵3例 (0.1%) 、绦虫卵5例 (0.2%) , 所有寄生虫卵的检出均集中在农村住院患者, 其中3例绦虫卵的检出患者为习惯生食猪肉的周围农村住院患者, 说明饮食和卫生习惯对寄生虫感染的关系非常密切。3例 (0.1%) 恶性细胞检出者最终均确诊为直肠癌。

3.4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手段。治疗原发病, 加强支持治疗,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同时补充适量的益生菌, 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必要时使用不易被肠道吸收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 并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予氟康唑, 或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重新调整。加强管理抗生素应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 以及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真菌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住院患者真菌感染并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由此可见, 粪便常规检验对许多疾病, 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菌群失调症等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仍然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便的检验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现阶段本地区住院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 582例粪便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后镜检, 同时用金标法做隐血试验,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582例粪便常规检查共发现各种不同异常标本419例, 占16.23%。结论:粪便常规检验对许多疾病, 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便的检验之一。此外广泛、大剂量进行抗生素治疗患者, 粪检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粪便常规检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03-304.

[2]沈连香, 姜岩宏.525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 :16-17.

8.检查结果汇报 篇八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95-02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特征器官,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由于高频率高分辨力探头问世,使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已被广泛应用[1]。2007年6月~2008年7月,通过妇科普查、证实有乳腺肿块者280例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0例女性乳腺肿块均来自妇科普查,占普查人数1400例的20%,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4岁,其中部分病例通过跟踪随访,经手术与组织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PHILIPS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12MHz,采用直接法沿乳房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纵向、横向及放射状连续扫查,同时检查腋下。

2 结果

280例中,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增生症)124例,占44.3%;乳腺纤维腺瘤71例,占25.4%;乳腺囊肿32例,占11.4%;癌7例,占2.5%;脂肪瘤31例,占11.1%;脂膜炎5例,占1.8%;乳腺结核1例,占0.4%;叶状囊肉瘤1例,占0.4%;可疑瘤8例,占2.9%。

3 讨论

女性乳腺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受内分泌腺的控制,特别是垂体前叶及卵巢孕激素的影响更大。由于乳腺受卵巢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故亦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月经前期主要为乳腺增生性改变,乳房胀大,有轻微痛或触痛,经后缓解,消失后复原。故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考虑。

3.1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30~40岁妇女,表现为月经来潮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胀痛,逐渐加剧,扪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但月经过后,症状随即减轻或消失。声像图特点: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匀;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强;CDFI无特征性改变[2]。

3.2 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中青年妇女。20~39岁多见,约75%为单发,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活动度大,质地坚韧[3]。声像图特点: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呈弱低回声,分布均匀,少数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CDFI显示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少数有钙化,则呈颗粒状,由于退化性改变所致,同时可见肿瘤内液化坏死。

3.3 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开始发病时,患者有高热、寒战、乳房红肿及疼痛,炎症多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形成硬结,有压痛。继而软化形成脓肿,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明显增高。声像图特点:在炎症肿块上检查时,内部呈不均质的无回声区,但边界增厚而不光滑:慢性炎症或脓肿液化不全时,内部可呈不均质的光点或光团;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3.4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由于乳晕周围的乳腺导管阻滞,引流不畅、停滞,继而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如乳头出现血性或粉刺样溢液,病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等。声像图特点,乳腺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透声差,后方回声不增强,而往往轻度衰减;CDFI显示低回声区内多见点状血流信号,血流多位于病灶的中心处。

3.5 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声像图特点:癌瘤处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癌瘤后壁回声减低,内有微粒样钙化点;综合上述声像图特征,结合局部皮肤是否呈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乳头内陷隐痛等,如恶性可疑大,应建议尽早手术[4]。

4 体会

通过280例女性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典型的乳腺疾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改变,超声可以通过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图、彩色多普勒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还具有方便、无痛、无放射性鉴别肿物性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孙忠尧,刘管辉,王忠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 18(3):136-138.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52-154,156-157.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6.

[4]张青萍.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26-732.

9.乙肝三系统检查结果分析 篇九

1、HBsAg: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

2、HBsAb(抗—HBs):是由HBsAg诱导产生的,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标志着能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

3、HBeAg:是组成乙肝病毒核心的部分,它的出现是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传染性强。

4、HBeAb(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表明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

5、HBcAb(抗—HBc),也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包括抗—HBcIgM抗体和抗—HBcIgG抗体。抗—HBcIgM抗体出现早,但消失较快,持续时间短,故化验报告单上抗—HBcIgM抗体阳性可作为HBV感染及复制的标志。

乙肝三系定性定量检查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为乙肝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了精准的科学依据,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①乙肝三系统 135阳性,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呈阳性,俗称“大三阳”,意味着确定感染乙肝病毒,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②乙肝三系145阳性,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呈阳性,俗称“小三阳”,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复制低下,传染性弱。虽然小三阳病毒复制慢,但小三阳有一个更可怕的特点就是容易被忽视,产生癌变。

③乙肝三系全阴性,表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对乙肝病毒也没有抵抗力,此类人群属易感人群,需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按016方案完成接种。若乙肝表面抗体仍为阴性或弱阳性,需要继续接种,或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④单纯第2项阳性,是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康复的标志,或者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意味着人体内已存在保护性抗体,不易感染乙肝病毒。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保护作用也不是完全的,绝对的,若其滴度太低,或者是病毒大量侵入时,仍有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

⑤乙肝三系25阳性,表示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完全康复,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力,不易感染乙肝病毒,是治疗乙肝最理想的形成。

10.党建工作检查结果的报告 篇十

根据《党建工作督导考核办法》,党办于4月初通过查阅资料、实地督导等方式对各党支部一季度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体来看,大多数党支部能够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支部党建工作,主要表现在: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各党支部均安排专人负责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会议记录均比较规范,各项内容填写日益完善;能够认真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结合实际,细化业绩分评分标准,能够按时收缴党费、及时转接党员组织关系。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各党支部能够认真开展专题教育,均组织党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警示教育,开展了交流研讨。组织生活比较规范,各党支部能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对推荐党员示范岗、发展党员、补选支委等重大事项能够做到提交党员大会或支委会议讨论研究,均能够认真召开组织生活会、严肃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个别党支部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不够严谨,没有与时俱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是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够规范。个别党支部对主题党日活动各项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部分党支部开展交流研讨偏离主题,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按部就班的多,结合工作实际的特色活动少。

三是工作细节不到位。个别党员撰写的学习研讨材料质量不高,未能做到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想,甚至存在网络下载、不作修改、生搬照抄的情况。

三、工作要求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全面整改,推进支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一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建基础知识。各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反复学习《党建知识应知应会内容》,确保全体党员完全掌握党建基础知识内容。

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党支部要把深化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一项有效抓手,做实规定动作、做活自选动作,切实实现支部工作活力的持续提升。

11.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卵巢甲状腺肿

卵巢甲状腺肿是高度分化的单胚层畸胎瘤,分别占卵巢畸胎瘤和卵巢肿瘤的2.7%和0.3%,发病年龄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常单侧发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超声检查常应于卵巢囊肿、囊腺瘤、畸胎瘤、卵巢恶性肿瘤、脓肿、转移性瘤相鉴别。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卵巢甲状腺肿患者4例,平均发病年龄40岁。临床表现:下腹部包块并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下腹部包块伴腹胀痛2例,急腹症2例。发生于左侧卵巢3例,右侧卵巢1例,合并腹水3例。4例均为单纯性卵巢甲状腺肿,均无甲状腺原发性疾病,血清CA-125值正常。术前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有附件包块且体积中等偏大。

使用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经腹壁盆腔扫查,发现病灶并对其进行测量,记录病灶大小、部位、边界、形态、回声及壁的情况,见表1。

结果

本组病例子宫大小、形态正常,经手术切除,病例检查确诊。

组织学检查:①巨检:所有肿瘤均包膜完整呈结节状,表面光滑,肿块平均直径7.6cm×14.0cm,囊性3例(单房1例、多房2例),实性1例。剖开囊性,内为灰黄色黏液,剖开实性,内见琥珀色胶质样液体及少量残留皮质样物质,壁薄厚不等。②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甲状腺滤泡,滤泡上皮细胞为单层立方上皮,腔内见含量不等的粉红色胶质样物质,PAS阳性的类胶质。1例有玻璃样变,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例发生囊性变。

其中45岁病人超声显现,见图1。

讨论

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成熟畸胎瘤,50%合并囊性,31%合并囊腺瘤,17%的单纯由甲状腺组织构成。诊断标准为:①肿瘤完全由甲状腺组织构成;②肿瘤大部分(50%以上)由甲状腺组织构成;③甲状腺组织虽然未超过一半但有明显的甲亢症状;④在成熟的畸胎瘤标本中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组织。具备其一项即可诊断卵巢甲状腺肿。该病属于良性肿瘤,5%的卵巢甲状腺肿病人有恶性变,5%的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可转移到腹膜、肝脏等部位。常单侧发生。

临床表现:①无症状型:表现为与其他良性肿瘤类似的症状。如腹胀、腹痛、月经异常、盆腔包块等。②伴腹水型:约1/3的病人可见腹水,有时可同时出现胸、腹水,产生假Meigs综合征。但腹水的存在并不表示恶性,肿瘤切除后胸腹水可消失。③甲状腺功能亢进:卵巢甲状腺肿中甲状腺组织成熟并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可产生甲亢症状并抑制正常甲状腺功能,血清T3、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明显下降。手术切除后,甲亢症状迅速消退。④与颈部甲状腺肿并存型:极少见。⑤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型:罕见,是由类癌和甲状腺肿混合形成。

B超表现:附件去多房囊性或多房囊实性肿物,常单侧发生,体积中等偏大,边界清晰,外形不规则,薄膜较厚,囊壁内外缘光滑。囊实性包块内实性回声部分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低阻力型。可伴有腹水,发生扭转时,囊性部分可见细密光点回声,可同时伴腹痛,恶心、呕吐。

其他相关辅助检查表现:①血清T3、T4水平升高,CA-125水平正常。②MRI的T2WI中为极低信号或真空现象(与囊内含有黏稠的胶质有关)。③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见碘I特异性浓聚。

12.检查结果汇报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夫妇873对, 共1 746例。年龄21岁~42岁, 其中21岁~25岁占52.3%, 26岁~30岁占39.2%, >30岁占8.5%。

1.2 检查内容

采用全国统一《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表》, 由受检者自填检查表中的一般项目, 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学历和户籍地等;医生填写项目为病史询问, 包括疾病史、用药史、孕育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营养、环境危险因素等, 全身体格检查, 包括生殖器及第二性征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型、梅毒筛查、乙肝五项、肝肾功能检查、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宫颈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体、血清葡萄糖、TORCH (风疹病毒Ig G抗体测定, 巨细胞病毒Ig M抗体、Ig G抗体, 弓形虫Ig M抗体、Ig G抗体) 、甲状腺功能检查 (TSH) 、女性妇科B超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并分析存在的遗传与环境相关风险, 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以及妊娠结局随访。

2 结果

2.1 病史及生活习惯

1 746例中病史异常75例, 其中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酗酒) 占87%, 家族遗传史、传染病史和不良孕产史占13%。

2.2 体格检查

873例女性中生殖系统异常104例 (11.91%) , 最常见的是阴道和宫颈炎症92例 (88.46%) , 宫颈息肉11例, 阴道纵隔1例;873例男性中生殖系统异常15例 (1.71%) , 其中睾丸发育不良5例, 包茎6例, 隐睾2例, 单侧无睾丸1例, 精索静脉曲张1例。

2.3 实验室检查

2.3.1 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异常104例, 其中滴虫感染32例, 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 细菌性阴道病29例, 淋病双球菌感染1例, 衣原体感染1例。

2.3.2 血尿常规和血型、内分泌及肝肾功能检查

血常规异常16例, 尿常规异常7例, 空腹血糖异常34例, 甲状腺功能异常24例, 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1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3例, 肝功能异常89例, 乙型肝炎血清学异常96例, 肾功能异常17例。

2.3.3 TORCH检查

风疹病毒Ig G抗体阳性658例, 巨细胞病毒Ig G抗体阳性543例、Ig M抗体阳性2例, 弓形虫Ig G抗体阳性5例、Ig M抗体阳性1例, 梅毒8例。

2.4 妇科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异常87例, 主要为卵巢囊性包块和子宫肌瘤和盆腔积液。

2.5 风险评估

评估为高风险312例, 其中生殖系统疾病119例;男性和女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为56例和40例;血糖异常34例;女方甲状腺功能异常24例;梅毒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重度贫血1例;复发性流产3例;癫痫1例;生育先天性心脏病、苯丙酮尿症患儿各1例;女方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男女双方高龄21例。

2.6 随访情况

在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73例女性中, 有472例妊娠并进行了妊娠早期随访, 其中246例随访获得妊娠结局, 发现异常18例, 医学性人工流产4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5例;胎儿畸形2例, 均为神经管畸形并行治疗性引产;异位妊娠2例;死胎1例;早产1例;新生儿低出生体重2例;新生儿死亡1例。

3 讨论

3.1 出生缺陷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我国高发原因至少包括:

(1) 我国孕妇围孕期叶酸摄入普遍缺乏, 是神经管畸形 (NTD) 的高发国家。1986年—198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NTD发生率为2.74‰, 最高的省份为山西达10.23‰, 陕西为6.30‰, 河北为5.87‰[1]; (2) 环境污染加剧, 职业性危害、风疹病毒等感染对孕产妇和胎、婴儿健康的不良影响尚未得到基本控制; (3) 服用致畸药物; (4) 在贫困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婚配现象至今存在; (5) 我国局部地区存在异常高发的出生缺陷, 例如α和β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和西南省份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2]。我国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居高不下, 这一现状提示我们需要切实实现出生缺陷预防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3.2 孕前医学检查的意义。

每对夫妇从结婚到计划怀孕, 间隔时间不等, 婚后的身体状况可能发生变化, 如生殖系统感染、计划外怀孕、人工流产的概率增大;感染传染性疾病等。而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引产史、胎儿异常史的夫妇, 孕前查找病因、积极治疗、避免有害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更显重要。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了解夫妇双方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情况, 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 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3 加强孕前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本次评估高危人群中孕前检查的873例妇女中, 有104例 (11.91%) 患有各种疾病, 其中生殖道疾病最多见, 检出率最高的生殖系统疾病前3位是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 这可能与多次人工流产、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性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关系。其次评估高危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和携带者居多, 通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DNA) 测定分析及治疗, 指导受孕时机, 可减少新生儿感染率[3]。再次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血糖异常比例较大, 前者可造成不孕、流产、或死产的发生, 后者可致胎儿畸形, 孕期造成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并发症, 如在孕前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血糖可以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在查出有TORCH感染的妇女中, 有2例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 尤以妊娠最初3个月胎儿感染率最高, 胎儿宫内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死产、早产及新生儿死亡, 存活者可遗留神经性耳聋、永久性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因此, 可以通过孕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一些暂时不宜妊娠的疾病, 做好孕前优生优育指导, 可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3.4 加强孕前咨询和指导, 避免孕早期不良因素的危害, 减少出生缺陷。

强制婚检取消后, 婚检率下降, 那些没有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得不到有关孕前和孕期保健知识的咨询和指导, 不了解孕前和孕早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没有计划地怀孕, 常常因为在孕早期吸烟、喝酒、滥用药物、服避孕药而担惊受怕、情绪低落, 害怕胎儿发育畸形, 如果他们在怀孕前能到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和咨询指导, 多数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孕早期是胎儿各器官发育形成的重要时期, 此期受精卵对致畸因素的敏感性最强, 最易受致畸因素的影响。因此, 提高孕前检查的知晓率和检查率, 避免在孕前和孕早期因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袭而对胚胎造成的伤害, 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提高人们对孕前检查的认知度, 使准孕妇及其家人认识到孕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做到有计划地怀孕, 有准备地妊娠, 减少不良因素对胎儿的侵害, 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昆则.中国神经管畸形的流行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 1989, 69 (4) :189-191.

[2]宋新明.中国出生缺陷预防策略的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 14 (10) :584-586.

13.检查结果汇报 篇十三

在病案室终末病历中随机抽内、外、妇各2份,进行认真核查。现在的病历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变,大的错误越来越少;由于是电子病历,其优点较明显;提高了总体质量。但是,病历中仍然有以下的问题出现,让人遗憾:

1、长期医嘱混乱。

2、首页2张,出院日期不同,口角歪斜在大病历查体中未体现,首页出院日期为1月4日,病历中出院日期1月3日。

3、心电图示偶发室早,完右,诊断中未体现,12月20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高,病历中未分析。

4、阑尾炎术后,在腹部视诊中未描述切口情况,12月15日生化单中蛋白低,病历中未分析。

5、粘贴纸中无患者姓名及住院号。

6、希望各科认真整改以上内容,力求记录好资料,自我保护,增强医疗安全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做好“三满意”。

14.新密三高食品安全检查整改结果 篇十四

2014年5月21日上午8时,新密市政府蒋市长在教体局卢局长、药监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我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指导。经过蒋市长、卢局长等领导的仔细检查,发现我校的食品安全工作问题较多,在某些方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蒋市长指示药监局、教体局要对我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强指导。今天上午10时,药监局吴队长带队到我校餐厅进行现场指导整改,对我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整改意见。

我校陈校长对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师生会议,重新布置食品安全工作,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我校进一步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整改小组,陈福州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副书记、食品安全特派员任副组长,各段长、各处室主任、各班主任、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任组员,加强对学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2、针对我校“餐厅地面卫生打扫不彻底,有污渍”现象,我校要求餐厅立即进行彻底整改,在今天中午12时学生开饭前将餐厅内部的地面、墙壁、瓷片、窗台、餐桌、餐凳等处的卫生彻底清除干净,给学生提供一个明亮、清洁的就餐环境,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3、针对我校“操作间排气不畅,主副食库通风不好”问题,我校要求餐厅立即对操作间、主副食库增加换气扇等通风装置,必须在今天安装到位,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4、针对我校“餐厅操作间墙壁、屋顶有起皮、脱灰、黑色霉斑”问题,我校要求餐厅在暑假内将操作间、洗消间、粗加工间的墙壁用瓷片贴到顶部,并对屋顶进行防漏处理并重新装修,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5、针对我校“操作间正在加工的豆腐未向供货商索要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明,台账上未记录”问题,我校立即要求餐厅让豆腐供应商把相关证件的复印件送到我校备案,在进货台账上如实填写。并对餐厅强调:食品原料采购必须索证索票,索取供货商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建立查验记录制度,如实填写记录台账,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6、针对我校“下水道口防鼠网破损、排水明沟盖板破损、备餐间需增加紫外线灭菌灯、售饭窗口增加防蝇纱”问题,我校立即要求餐厅将下水道口的防鼠网、排水明沟盖板进行更换,在售饭窗口增加防蝇纱,本周内将紫外线灭菌灯安装到位,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经过蒋市长、卢局长和药监局等领导的检查督促,我校已经认识到前阶段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存在认识不足、检查不认真、落实不到位现象,今后我校一定按照教体局和药监局的要求,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严要求,从细落实,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预防食品安全事故,杜绝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将继续以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让我们的工作经得起上级领导和全社会的考验。

新密市第三高级中学

15.检查结果汇报 篇十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57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要求进行双乳超声体检的妇女(其中单位组织的集体检查有987例),年龄20~68岁,平均38岁。1357例中,自觉有经前乳房胀痛者432例,自行触摸有肿块者102例,有乳腺疾病手术史者15例,无明显症状者808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MINDRAY DC-6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0 MHz;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0~14.0 MHz。PHILIPS En Visor 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0~14.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乳及腋窝。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以乳头为中心呈扇面全面观察乳腺结构,观察双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发现病灶后,观察肿块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注意肿块内有无微小钙化灶,肿块边缘有无高回声晕。测量肿块的最大径与最小径。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下,观察病灶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及分布情况,如有血流显示,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阻力指数(RI)。

在所有检查者中,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者:(1)超声发现肿块较大或不论肿块大小但形态不规则;(2)肿块周边或内部血流信号丰富;(3)肿块内存在钙化情况;(4)扩张的乳腺导管内出现肿块样回声,均转上一级医院进一步做乳腺钼靶X线摄影或组织细胞学检查,对于直接手术者行术后病理学检查,并对转诊检查治疗者进行追踪随访。

2 结果

2.1 1357例妇女乳腺超声检查情况

双乳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226例,占16.65%。乳腺疾病检查情况见表1。

2.2 各年龄组患病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卵巢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的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及形态的异常,又称乳腺结构不良,包括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腺瘤样增生和乳腺腺病。乳腺增生以胀痛为主要表现,有时为刺痛或隐痛,严重时随乳腺活动或上肢活动而疼痛加剧,可能单侧发病,也可以双侧同时发病。本组资料中1例62岁妇女检出乳腺增生症,经了解与多年服用补品与关。因此,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如有需要增加补品,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其超声表现为:(1)双侧乳腺腺体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的小叶结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一般为双侧对称,但是有时局部乳腺增厚明显,临床触诊相应部位增厚,呈片状,质地韧;(2)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往往是终末小导管高度扩张所致。囊腔内呈有清亮的液体,有时因引流不畅而使内容物变得稠厚,使透声变差,而致囊肿内出现回声;(3)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实性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体积一般较小,彩色多普勒超声时常无血流信号出现;(4)可出现细小的点状钙化;(5)当出现硬化性腺病时,往往使得超声图像不典型,可出现小分叶状、边缘成角或毛刺,有时难以与导管内癌或浸润性癌相鉴别,需进行活检[1]。

3.2 乳腺纤维瘤

为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乳房中纤维组织和腺管上皮增生造成的。好发于青年女性,其发病机理不详。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水平过高、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高、高脂高糖饮食、遗传等有关。乳腺纤维瘤分为3型:(1)普通型:最常见,肿瘤直径在3 cm以内,生长缓慢;(2)青春型:少见,月经初潮前发生,肿瘤生长速度较快,瘤体较大,可致皮肤紧张变薄,皮肤静脉怒张;(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多发生于15~18岁青春期及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瘤体常超过5 cm,甚至可达20 cm。检查肿瘤呈分叶状改变。特点是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表面光滑,无触痛,活动度好,与周围皮肤无粘连。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表现:肿块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包膜回声完整,呈均匀的中低回声,少数回声粗糙不均匀,有时可见粗颗粒状钙化。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声影明显。CDFI可探及见周边型为主血流信号,体积较大者血流信号较丰富。频谱多普勒表现一般为低阻力血管,多数RI<0.7,PI<1.3。据文献报道,以RI≤0.7作为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与癌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6.6%[2]。

3.3 乳腺导管扩张症

多为双侧,有对称性,但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单侧明显受累。病变早期在显微镜下可见乳头及乳晕下输乳管和终末集合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管腔增大(大者直径>0.5 cm),正常皱襞消失,上皮萎缩,管壁增厚纤维化,甚至呈玻璃样变,管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碎屑和无结构的脂类物质,常见脂肪酸结晶,后期管壁破坏,周围有大量浆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甚至出现异物巨细胞[8]。典型超声表现为:(1)乳头深部大导管扩张,导管腔内回声不一,病变初期为脂性碎屑,可表现为无回声,晚期导管纤维性闭塞,则表现为中等回声;(2)受累导管管壁增厚,视炎症程度而有所不同;(3)受累导管范围可以从单一导管到整个小叶不等;(4)导管腔内及周围可见细小、点状钙化,有时与导管内癌坏死伴钙化难以区别;(5)部分患者导管腔内容物大量漏出导管外,可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引起大量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故文献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形成实性肿物,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与浸润性乳腺癌不易鉴别。本组检查人群中有1例66岁的妇女,因右乳触及肿块做超声检查,无其他伴随症状,检查时在右乳乳晕处见形态不规则肿块,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RI为0.54,超声考虑为乳腺恶性肿瘤可能,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见图1。

3.4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被认为是小叶退化的结果,小叶体的腺泡分化或微囊肿,可能扩张成更大的、临床明显的囊性乳腺肿块。囊性肿块通常较柔软,多发囊肿也很常见。临床检查时,囊肿坚实或有弹性,但通常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应用超声检查可建立乳房囊肿的权威诊断[3]。乳腺囊肿的声像图表现:(1)边界清楚、整齐、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单发多见;(2)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3)囊肿后壁回声增强,呈蝌蚪尾征,同时囊肿的两侧呈暗区,称侧方声影[4]。

3.5 乳腺脂肪瘤

为来源于乳腺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生长缓慢,病期长。触诊可摸到柔软、光滑活动的肿块,界限清楚。多位于乳腺皮下,也可位于乳腺深部,一般体积较大,约3~5 cm,有时可达10 cm以上。超声表现:位于乳腺皮下脂肪组织或腺体内可见卵圆形低回声、界清、规则、有较清楚的完整的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与正常脂肪组织回声相似,可见细小的线样的纤维状强回声[5]。

3.6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由于缺乏明显自我症状,自我发现是很困难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必须开展乳腺癌的普查和自我检查,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早已从中受益,原因是70%以上的妇女每年都参加一次乳腺专项检查,使得90%的乳腺癌被早期诊断。临床实践证明,乳腺癌如早期诊断,90%的患者可以治愈[6]。乳癌的超声表现:(1)腺内可探及异常回声区,多数低回声,分布不均。可见簇状或泥沙样微小钙化,小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2)肿块边界不清,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边界不清,有“恶性晕”;(3)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后方腺体回声衰减或消失;(4)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有粘连浸润;(5)探头加压无压缩性;(6)纵横比(L/T)大于1;(7)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瘤内血管走行弯曲呈分枝状。频谱多呈高速高阻型,RI>0.7;(8)乳腺髓样癌肿块:可有回声增强,有时可有侧方声影,硬癌肿块后方回声明显衰减,湿疹样癌肿块位于乳晕下;(9)转移征象:如患侧淋巴结肿大,皮肤受侵等。本组资料中在单位组织的集体检查987例妇女中发现1例原位癌,预后明显较临床有了症状后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好。

3.7 乳腺导管内乳头瘤病变

是一类较少见的乳腺疾病,由有纤维血管结构支持的上皮组织呈乳头状或树枝状生长构成,常见于乳晕区或主要导管内[7]。近年来,乳腺乳头状病变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增生趋势,常以乳头溢液或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无症状者均为体检中发现。乳腺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超声表现:沿着输乳管的纵轴检查时,可以看见扩大的输乳管内有一高回声肿瘤。如果输乳管扩大成囊状,则表现为“囊肿内乳头状肿瘤”。这些管内或囊肿内的肿瘤有时会有钙化点。见图2。

超声是一种最直接、简便的检查乳腺疾病的方法,具有实时动态、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而高频探头更可以提高组织分辨率,清晰显示乳腺各层次、各部位的形态学变化,在乳腺增生、乳腺肿块的定性及疗效观察方面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肿块血流分布、形态及血流参数情况,为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更多信息。

超声作为其监测手段,具有直观、明了、无创伤、无副作用、简便、安全的优点,在乳腺病普查方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缙熙,简文豪.超声检查答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63.

[2]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7-134.

[3]梁存河,王宇.乳腺外科查房释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3.

[4]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9.

[5]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46.

[6]张松山,孙冬梅,黄兴国,等.深圳市龙岗区乳腺病筛查分析及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10-111.

[7]王怡,陈曼,詹维伟,等.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BI-RADS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1):23.

上一篇:农业统计指标解释下一篇:老年健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