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2024-10-15

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精选9篇)

1.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一

科学课程的目标和特点

1.目标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小学、初中的科学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目标包含了以下几方面:能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养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知道以及理解常用的科学知识,能够用它们来解释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学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对客观世界整体的认识,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增进和加深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讲科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意识;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含义,初步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并且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2.特点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同分科课程相比,它试图去超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统筹设计和整体性的规划,它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知识之间,应该要存在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关系。开展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科学,认识世界,并且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以及各领域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出发,在头脑中,建立开放型的、不断发展型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开展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制定完整而长期的提升计划,让学生在学习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关注和全面地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能够学以致用,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处事风格和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二

一、微电影故事片中的悬念

(一)“设悬”和“释悬”

悬念是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关切和故事发展方向的期待心理,在剧情发展中设置一些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设悬和释悬是微电影故事片悬念形成机制最重要的两个部分。通过设悬、释悬增加剧情的吸引力,使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二)悬念机制的形成

在微电影中,悬念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观众的好奇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剧中主人公命运的关注;二是解开剧中悬念的欲望2。微电影故事片创作中悬念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悬念

情节元素是悬念类影片中应用最多的悬念机制。通过情节与情节之间的递进关系和情节之间的变化营造出更加强烈的悬念。比如在《疯狂的扇子》中,赵小虎从偷爷爷的扇子到去古董市场被骗再到被坏人盯上劫持这整个过程充满起伏,也让故事的结局充满悬念。

方式二:通过压缩和延伸悬念时间设置悬念

在微电影故事片中尤其是悬念类故事片,时间元素常常作为引起观众揣测、不安的悬念机制。通过缩短或者延长悬念时间造成观众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压缩悬念时间可以使得观众心理产生跌宕起伏的落差,延长悬念时间更会吊起观众的胃口,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产生不安的心理,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

方式三:通过视觉语言设置悬念

电影需要用视觉语言,来构建和表现悬念3。文学作品里面悬念通常需要借助非常细致的刻画、描述才能制造出紧张的悬念气氛。在微电影中则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虚实变化等方式来设置悬念。上述的第四种悬念机制就是通过小景别的镜头或者空镜头来实现,有时候也用镜头的虚实变化来表现。比如微电影《life》中用光滑桌面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即将面临的险境。

二、微电影故事片中的戏剧冲突

(一)冲突的界定和意义

冲突是戏剧的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剧中情节发展的基础。在理论界,冲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性格、观点、利益等方面的差异所引发的矛盾斗争。美国剧作大师麦基曾经说过若无冲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发展4。由此可见冲突这一元素在故事片中的重要性和推动性。在微电影故事片里,冲突这一元素显得格外重要,怎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故事讲的更精彩就需要各种戏剧冲突的设计。

(二)戏剧冲突与生活矛盾之间的关系

在故事片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戏剧冲突大多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矛盾,我们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影视作品中的生活更多的是被设计、被安排的,所以影视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也有别于平常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首先,在故事片中的戏剧冲突必须在整个情节发展的框架之内迅速形成、迅速发展、迅速解决。它不像生活中的矛盾非常分散,它需要将平淡的部分切去,然后将所有的矛盾集中起来统一展现,这样才会增强故事片中的戏剧冲突效果。

其次,对于平常生活矛盾的孤立和分散来讲,故事片中的冲突更加注重冲突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即每一次冲突都是由于上一次冲突引起的并导致以后的新冲突,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激烈。

(三)冲突与戏剧情境

戏剧情境的建立是形成冲突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有时候一个地点或者一个时间就能激发不同的戏剧情境,并引发不同的戏剧冲突。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情境一:发生冲突的客观环境

在某一个具体的时空里的种种客观因素,包括地点、时间、氛围等,都会使冲突赋有不同的色彩。

情境二:冲突与人物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形成戏剧冲突并不仅仅是指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时候各个角色之间微妙的关系也能形成具体的戏剧冲突。比如在爱情微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第三者与原配之间的冲突。

情境三:冲突与事件的发展态势

在事件发展的某一局面之中,有时候会形成一种困境,这种困境实际上也是形成冲突的一种困境,通过困难的局面来设置冲突。比如在很多影片中都会给剧中当事人设置许许多多的困境让他来解决,以此增加看点。

三、结论

微电影虽然时间短,故事内容也相对简单,但是用影视语言讲好故事很难。不仅难在镜头的运用,还体现在悬念和冲突的设置。微电影故事片不仅可以通过蒙太奇的剪接来讲故事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和建置矛盾冲突的形式来丰富故事情节,使得故事更有张力和吸引力,使得使得故事更能吸引观众,激发他们的观影兴趣,产生共鸣。但是在微电影故事片中悬念和冲突的设置也要注意不能太过于复杂,冲突和悬念也不能太多,否则适得其反。其实在故事片类型的微电影中,设置悬念,建置戏剧冲突也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灵感,想出好的故事创意。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吸引观众的影片。

摘要: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曾把戏剧冲突视为剧本创作的重要规律之一。没有悬念冲突就没有剧情的起伏,就失去了对情节的推动力。在微电影故事片中,悬念和冲突是增加影片故事看点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可以增加故事的波澜程度,使得剧情更加丰富,故事情节更有张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使得观众能够被影片所吸引。

关键词:故事片,冲突,悬念

注释

11.胡辛,邓煜.《数字特技彰显电影本性——"奇观"与奇观叙事空前繁荣解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P122-P127.

22 .章莹.《浅析剧本创作中改编剧的剧本构建方式》.武汉理工大学,2012:P51.

33 .马珂.《试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设置》.《电影评介》,2011(14):P13-P14.

3.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篇三

就是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属到一起,又依据某些不同的特点,将其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开发它们。

1.按照课程资源的分布空间,可以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学校网站等;包括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学生团体、校风校纪等;包括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讲座、文艺演出等。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参、练习册等。校外课程资源则是指学校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设施和场地,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场所,包括历史名胜、革命传统、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包括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技能的各方人士,还包括自然资源,学生家庭中也有各种可以支持地方课程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本论文中的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指校外课程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分为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指以印刷品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资源,其中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另外还包括各种图书、报刊等等。文本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浓缩,现在它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非文本资源包括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实物资源又包括自然资源与人工创造的物质两种。实物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活动资源包括师生交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活动资源形式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化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于丰富学生的认知途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3.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如生态环境、山川河流、日月天体、生物群体等,这些资源在学习自然、语文、地理、生物、综合实践等课程时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等,人类的各种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活动等也属于社会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课程资源。

4.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看得见、摸得着,是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各种物质条件资源,如教材、文献资料、网络、视听传媒、社会机构、科普机构等,还有历史名胜、自然景观等。隐性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俗风情、办学风貌等。这些课程资源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资源,如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条件性资源是指那些并不直接形成课程本身,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時间、设施和环境等。

当然,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资课程资源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许多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因素,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因素,比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

1.广泛多样性。地方课程资源是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地方资源,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所以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2.区域特征性。每个地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不同的地区可资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因而各个地区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价值潜在性。任何课程资源在未被开发和利用之前,其价值都是潜在的,但还不是现实的课程或课程实施的现实条件,其教育性不像学校正式课程那么明显、直接。只有在课程实施中被利用来达成课程目标的那部分课程资源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目前倡导的要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就在于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

4.实践活动性。课程资源的意义不是自觉产生的,而是经过教育者的开发实践活动才产生的。而且同一事物可以作为不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同一资源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课程资源的这些特性,要求我们慧眼识珠,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

了解地方课程资源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只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改变教师依纲照本的教学现状,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改变地方课程资源浪费和闲置的状况,使学校教育保持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四

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的建议的主要特点是:

(1)尽可能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

(2)教科书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

(4)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反映了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

5.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五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访谈录

■陈钟梁□方有林

□方:

陈老师,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

■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是人类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会议提出了把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提议。但是,当时国家教委没有通过。原因有二:一、当时其他学科都称教学大纲,如果语文学科叫课程标准,语文学科与其他各门学科就不一致了。二、尽管在武夷山会议上在教学大纲修订稿上增加了不少操作性的成分;即教与学双方的操作性,但总体而言,这些操作性的成分还不够具体,也不够系统,因此,还达不到名副其实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最后仍然称为教学大纲。

严格意义的课程标准,应从学的角度出发。尽管这样做是非常难的。现在,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和上海都将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目前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严格意义伪课程标准。比如,在总体的表述上,有时从教的角度出发,有时从学的角度出发;在表述语言上,也不完整,体现在表述上经常地陷入困境。但毕竟走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努力从教法研究的思路上逐步转变到学法的研究上来。

□方:您是怎样看待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的?

■陈:我认为比教学大纲表述有进步。应当承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但又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严格地说,二者非处于同一层面上。广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自然;狭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科学。可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谁都明白这里所说的“人文性”大体上的指向。它比“思想性”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光彩。这是目前大家(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表述。

□方:这次课程标准的颁行是建国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的产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写、组织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各门学科、对各个不同学段教与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具体的阐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当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普及性。正如布鲁纳所说,要让普通的学校教给普通的学生。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课程功能。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双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若不注重“双基”,是一种失误,最终会受到惩罚。前7次的课程改革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不能以“双基”作为唯一目标,还要以“双基”为基点,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正确的价值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所说:“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它表述得非常准确。最重要的不等于所有的,必须通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如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再教”这句话的理解一样。要达到不需要再教,要经过一个教的过程才能达到。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是课程结构。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学科过多的框架,要努力做到均衡、综合、选择。我认为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杂交。语文学科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正像其他学科发展也离不开语文学科一样。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

第三,是课程内容。岚清同志一再强调,课程要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要注意到:(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的社会实际,联系当代科学实际。比如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电脑和网络。(2)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3)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材料)。

第四,是课程实施。改变过去过分地或者说单纯地接受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发现”。

第五,是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不强调甄别和选拔,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与课程的改善。

第六,是课程的管理。提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就语文学习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1)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这是母语学习的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体验。(2)语文课程建构最有价值的是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论更宝贵。要倡导学生与读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3)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中的大量问题既有精确的也有非精确的,既有清晰的又有模糊的。学生就是在对这些精确与非精确、清晰与模糊的问题的学习中不断求得发展。因此,该精确的不能模糊,该模糊的地方不谈精确。这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特点。

□方: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标准?

■陈:语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同于哲学,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或历史学科,它是很有其特殊性的。因此,相对而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比较难写。这也是我们看待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态度。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既要看到其继承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发展的一面。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

□方: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怎样的?

■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一)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二)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知识与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方:五个板块体现出哪些新的理念与教育思想?

■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四个学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划分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它们又是互相沟通的;五个板块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三个维度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是围绕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具体而言:

一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注意到了写字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糊涂始”;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孩子认识生活、发展智力、早期阅读开发有重要意义。学生特别要先认识许许多多名词,正如孔子强调:“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张志公先生也说: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成功,因为教学的目标(识字)比较明确。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比如:“不能委屈孩子”和“委曲求全”。何时用委屈?何时用委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其症结是对大问题的讨论过多,对最基础的字与词的教学有所忽视。此外,我认为到一定程度还要十分重视成语的学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故事,一种人生哲理。可以说当代中学生文化底蕴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多少来衡量。如果一个中学生在一段长篇讲话中竟没有出现一个成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小学识字基本完成300字,而上海希望学生能在三年级前完成,这就为语文学习特别是早期阅读开发奠定了基础。

写字问题,社会上批评得最多的有“每况愈下”之说。分析50多年的写字教学,最大的失误是缺乏行楷过渡,即小学低年级的楷书,到高年级、初中的行书缺乏过渡。既无教师又无教材,更无教时。目前,上海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编写了行楷基本训练教材,又设置了等级考。写字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不敢有过高要求,但要达到课程标准的端正、规范、清楚的要求。

二是关于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过少,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由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资源很丰富的一门学科。新标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课程标准没有突出分析这个环节(有意地避开了“分析”这个词语),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比较长时间形成的弊病,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还非常强调背诵。黎锦熙先生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学语文只有背诵相当数量的篇目,才能形成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有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当然,这些背诵篇目是否科学,有待实践检验,但毕竟提出来了,这是一个进步。

此外,阅读不能仅仅限于教材的篇目,还应当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有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阅读总量要求达到4印万字以上。还有网络化阅读中的收集、整理、筛选、组合等能力的要求。

三是习作与写作。这次特别提出写作要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是社会语言学的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时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写作教学的总体把握当中要减少命题作文。写作上还要注意开创二个新栏目网络习作。

四是口语交际。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要普及社会语言学的思路:话是谁说的(身份),说给谁听的(对象),什么时候说(背景),

[1] [2] 下一页

为什么要这样说(目的)。口语交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教育,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这直接关系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势。这也是一种语言美,或者说在说话训练中要做到“得体”语言美的最重要的表现。

课程标准提到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说话。听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比较薄弱。听,不是听觉(纯生理现象),是听知(认知心理现象)。听的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品评力的培养。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五是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中最有新意的是设置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关于搜索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搜集能力);(2)分析问题策划活动能力;(3)组织能力;(4)表现能力;(5)研究能力。

综合性学习能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结构,让他们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初中生要学中做,做中学,开拓活动型教学,以发展探究性能力。这样,就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方:您认为课程标准有无不足之处,今后在修改中需要补充或加强什么?

■陈:我认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的阐述,似乎还可以多说几句。在“E教育时代”到来之际,学校垄断知识的地位已被打破,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课堂.、读本、教师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了。‘语文教学如何迎接面临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需要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现代化教育的呼唤。课程标准应有所反映。

6.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职业计算机基本的技能。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直使用的都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和演示,学生在下面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乏过于枯燥。将“微课程”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设计具有情景化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视频进行课程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策划者和设计者,学生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微课程”在网络信息不断普及且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目前技校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它向全体师生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1]

7.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七

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等多种强调过程性的方法来改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英语学习始终在汉语的环境中进行,缺乏相应语言习得的条件,使得思维与表达难以做到同步,英语教学容易陷入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境地。

基于此,笔者在七年级的拓展性课程中尝试进行英语微影音的开发,试图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问题;通过教学程序的整合,解决教学过程中语言合理输入和输出的问题,从而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要求[2]。

一、教学资源的整合

微影音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或音乐作品进行剪辑,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素材。微影音弥补了教材刻意为语言而语言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接触自然语言,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还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生动、活泼与真实的特性,有利于初中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展开主动的语言学习。

在七年级英语拓展性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的特点,结合学生使用的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开发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微影音。微影音的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适合当前教材教学话题的延伸和拓展,语言材料难度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首先,采集好相关的英语微影音,并进行分级。结合七年级上册课文主题,笔者挑选了《玩具总动员》《白雪公主》《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音片段和有关歌曲作为微影音的教学内容;结合七年级下册内容,选取《憨豆先生》《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功夫熊猫》等有关材料。

其次,对英语微影音合理取舍,并进行分类。教师在教学影音作品前,要认真研究微影音的内涵,充实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依照微影音类型和特点,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不同目标。动画、歌曲类:以视听欣赏和理解核心情节为主线,设计视听说任务,使学生感受微影音的优美语言,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习得跨文化意识。科幻、故事类:以挖掘影片内涵与加强情感渗透为主线,让学生体验情感,锻炼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能力,并运用任务型教学,设计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听、说、读、写等活动。

二、教学程序的整合

克拉申认为,“外语学习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有趣的且相关的输入。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这种输入,降低学生的焦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语言就会自然习得”[3]。而微影音的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也有它自身的体系。因此在实施中,注重知识的相关性,强调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关注课前的文化介绍和主题理解,课中的语言品味、语言学习与技能训练强化以及课后表演展示与评价等方面,梳理好素材和教学的关系,找出教与学的结合点,初步形成“3I”教学流程,即Initiation(引发),Inquiring(探究)和Imitation(模拟)的教学流程。

下面,笔者以动画片“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的第一篇章“Down the rabbit hole”的听说课为例,来说明微影音教学的“3I”流程。

(一)引发(Initiation)———整体感知激活语感

引发环节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熟悉相关知识的环节。教师可通过影像播放、图片呈现、游戏比赛等方式,把某个英语教学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教学搭建支架。在该案例中,笔者首先以讲故事来展开话题,通过视频媒体,以直观的方式叙说故事的来龙去脉,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构建相关的认知图式,触发学生思考性学习,培养语感。

1.Warming-up

(1)Present some pictures about a story of my daughter’s weekend.

(2)Ask and answer:What was she doing at different time of a day?

2.Find out which sentences are properly used in a story.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视听法教学,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笔者女儿周末活动的故事情境,在他们感观认知前,设置一个“找碴”的任务,引发他们的感性思维,并从中理解语言结构,体验故事叙述中过去进行时的用法以及讲故事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导入和铺垫。

(二)探究(Inquiring)———活动牵引思维链接

探究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具体实用的语言结构和文本内涵的环节。教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建立思维联系,内化语言体系。在该案例中,笔者通过呈现图形、音视频、文本等形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解读好童话故事中的对话内容,熟悉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明晰主要的人物、情节和事件,探究出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故事叙述要素。

1.Brainstorm about fairy tales.

2.Look at the pictures o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d say what you think is strange.

3.Put the pictures in the correct order.

4.Present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roles.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通过对童话故事的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外国神话和童话;结合谈论影视片段中截取的图片,在语境中教学词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图片的内容,寻解情节,自主排序,同时,通过视频播放,进一步熟悉具体场景中适当得体的表达方式。

5.Discuss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1)Was Alice interested in her sister’s book?Why?

(2)What happened to the rabbit?What did he do with the watch?

(3)How did Alice think?What did Alice do then?

6.Try to find their emotion and intonation of different roles.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通过问题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解读语言,在互相讨论和自主探究过程中,让他们熟悉文本语言和其中的情感表达,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循序渐进地体会语言在现实场景中的具体运用。

(三)模拟(Imitation)———自主建构学以致用

模拟环节是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与话题有关内容的环节。教师采用有意义操练形式,拓展相关话题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化环境,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在该案例中,笔者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说、学、演等方式,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记忆,帮助学生输出语言。与此同时,强调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内化知识。

1.Role-play:Imitate the real situation and act the dialogue out.

2.Assessment:Assess the students’performance among all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模拟了神话故事场景,让小组成员分配好角色,各自扮演Alice,a narrator,Alice’s sister,a rabbit,演绎所学对话,将文本知识转化为语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模仿,巩固语言知识。同时,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合理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最后教师总结,在评价的过程中,既注重学习过程又强化语言的自我完善。

3.Extension:

(1)If you were Alice,what would you do?

(2)Story time and games.

One student tells a fairy tale to all of us in English.He/She just needs to describe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Then other students need to guess the name of the fairy tale.

4.Homework:

(1)Try to retell the story by yourself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onation.

(2)Try to write about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展示和游戏等拓展活动,一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和续写故事;二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复述不同类型的童话,让其他学生来猜测,以此培养学生深层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在七年级英语拓展性课程中,通过微影音教学资源和程序的整合,落实了语言品味与主题理解,强化了语言学习与技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英语微影音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满足了学生心理需求,有利于增进对西方思想、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表达能力,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怎样做到适时、适量、适当地将英文微影音融入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由于初中阶段利用英语微影音进行拓展性课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实践的研究案例并不多见,故本研究只能算是一个初步尝试。况且,结合现代英语教育思想进行初中英语微影音的课程内容开发,也将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摘要:合理开发和运用英语微影音,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开发和运用微影音,教学资源突出“分级、分类”的多元整合,教学流程强调“引发、探究、模拟”的程序整合,这样就落实了语言品味与主题理解,强化了语言学习与技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影音,拓展性课程,语言能力,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8.微课程的特点和应用 篇八

关键词: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特点;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是政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大学生中开设《比较政治制度》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从而使其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了解各种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助于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自觉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研究比较政治制度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并且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政治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一门古老的学科,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因此,政治学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逐步起源发展起来。政治制度研究是随着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逐步从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比较政治制度则是政治制度研究再次分化的结果,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学科发展中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比较政治制度,顾名思义,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而比较则是指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范围。一般而言,政治制度研究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如本国的、外国的、或者某种政治制度。

与普通的政治制度研究不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是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它总是把两个甚至几个国家某种制度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比较英美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比较政党制度、比较选举制度等等。这是其特殊性所在。

(二)对比较方法的依赖性

在政治学的五大分支学科中,比较政治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比较政治制度则属于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政治学的学科构建中,比较政治学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中一个相当独特的分支学科。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它对比较方法的强调和依赖。如果说政治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主要是以独特的研究领域而划分,以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那么,比较政治学则主要是以其独特的方法论而有别于其他的学科,以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而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政治学则覆盖了其他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表现了特定的兼容性。因此,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就必须坚持比较这一个基本方法。

(三)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

比较政治制度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比较政治制度学科提供了学术支撑,推动了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发展。

政治学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源泉。比较政治制度与法学中的宪法学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政治制度与宪法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些共同的内容展开了研究,可以相互印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是政治制度生态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作用,可以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一些相应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因此,执教《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需要教师拥有较为宽泛的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

二、《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方法

决定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上述特点,可以运用下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在19世纪经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系统化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主义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要理解和判断某一事物的存在,必须观察这一事物所处的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方法注重宏观和整体,在观察事物时把这一事物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并注意该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它坚持普遍的、联系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并且试图寻找客观规律。“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指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在关注个体事物的同时,强调通过个别现象发现一般的规律,而不是被个别想象所迷惑。

因此,在讲述某一种政治制度的时候,应尽量采用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来讲解该政治制度形成的来龙去脉。通过逼真的还原制度形成的历史环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把握某种政治制度形成、发展历史以及该制度同当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以今天的某些观点来想当然的看待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时,先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英国王位的继承历史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国内的宗教纷争、英国历史上的政治妥协传统、英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形势,乃至英国国王的婚姻家庭状况等等。与此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书目,如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洛克的《政府论》等。

(二)大量采用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强调和依赖比较研究方法的课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比较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将比较看作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的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的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

比较是从对比和鉴别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和提炼理论命题的基本方法,也是从反复发生的现象中做出规律性总结并据以预测未来的方法。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斯旺森所指出的:“没有比较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进行对比,一切科学思想和所有科学研究,也都是不可思议的。明显的隐含的比较充斥着社会科学家的著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角色之间的对比,组织之间以及社团、机构、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对比,任何人都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

因此,基于《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建议主要采用的比较方法有国别比较方法(如中美比较,英美比较等)、专题或者专项比较方法(如比较选举制度,比较议会制度等)和注重价值的综合比较分析方法。在教学中还对政治制度进行纵向的历史的比较和横向的国家间比较来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除了着眼于政治制度本身的比较,还从制度的生长和运做环境的比较研究来阐明政治制度无法简单移植的道理。

(三)恰当设计授课内容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很强,需要大量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无形扩大了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

同时,《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本身就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就一个国家而言,需要讲解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元首制度、行政制度等内容,此外,在世界上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形形色色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基本政治制度。

因此,要想在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授课过程中,讲解如此大量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这几个途径来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凡是涉及到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地方,只是简要介绍其方法和成果要点为本课程所用,但是推荐有关的书目给学有余力和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课外阅读。

第二,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比较,着重讲解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客观的把握。

第三,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基本了解。

第四,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较为客观的价值评价,不但讲解课本上的基本观点,也讲解教师本人的认识理解,启发学生思考。

第五,运用基本的政治理论,结合中国政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预测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趋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和师生相互问答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总之,通过把握《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特点,采用正确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系统掌握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政治制度》的教学实践在历次学校教学评比中,均被评为优秀,获得了学生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5、(美)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9.微课程设计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九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地理;应用

引言

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不断改变社会各方面,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实践证实,微课程设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将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录制并保存。这样的教学形式可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现状,在课后利用微就复习。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板书相对比,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声图并茂的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某些地理位置,可在微课程中将地理位置体现出来,节省教师讲解实验时间的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讲解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位置。最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设计微课程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讲解火山爆发的时候,可利用视频展示火山爆发的具体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火山爆发的全过程,了解火山爆发的周期性。

二、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为更好的体现微课程的应用价值,教师在具体应用中还应注意使用策略。1.重视课题选择。设计微课程需将视频作为载体。但并不是中学地理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应重视对课题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微课程的应用体现在部分比较难以讲解的教材内容。如天体运动、洋流分布特点等等,需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效整合Flash动画、视频、实验室模拟等多种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辅以学习指南,引导学生学生。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时候,就可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大胖子与小瘦子的形象来代暖气团进行微课程的制作。利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加强微课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微课可适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强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认识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辅助性讲解,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地理水平。3.微课程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中学地理教师将微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应善于将其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如学生在判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时候,教师应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否则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利用微课程剔除,在设计动态岩层形成动画的时候,教师还可结合一些较为实用、简单、容易记住的口诀。如“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岩石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那么下面的岩层比较老,上面的岩层较新。由此就能够总结出背斜、向斜中部岩层的新老关系。事实上,就易错知识点应用微课程,可化难为易,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这样学生便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利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徐盛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三、结语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宁东第四小学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档案补办手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