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内容

2024-09-1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内容(共11篇)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原文内容 篇一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读。

⑵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还有谁愿读?

⑷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读。

⑵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看世界地图。(出现战争国家爆炸,有硝烟的图景)

⑸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⑹教师激情。(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教师范读。

⑵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和平!!和平!和平!

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二

◆ 以“媒”激情

通过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读与教师有机的导读激起学生情感,共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学生沿着小作者的情感阶梯,迈向情感高潮,产生共鸣,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 以“媒”拓知

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搜索信息的便捷性、呈现画面的直观性等特点,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以“媒”抒情

利用多媒体的快捷性和网络的交互性、反馈的实时性等功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如在专题网站的留言板上写下和平感言,短短的时间内,教师、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反馈,交流思想。不仅情感得以升华,而且实现了教学成果的共享。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个名叫雷利的中学生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父亲,并向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文章以点带面,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了全中国孩子的呼声,把一个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拉近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

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备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缺少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味课文,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资源及环境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专题网站,设有“课文内容”、“美好世界”、“残酷战争”、“动荡世界”、“和平之歌”、“参考资料”、“我的呼声”七个栏目。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以“媒”设境

在导入环节,通过放映美好生活片断,指名学生交流感受(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使学生感受和平的愉悦)

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但战争年代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痛楚。学生自主点击,网上浏览有关战争图片或视频,然后说感受。

师:是啊,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情的。它使人们流离失所,饱受煎熬,战争使人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网站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感受具体化、形象化、深刻化。和平的美好与战争的惨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整体感知,质疑解难

在本环节中,①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查询学习网站,初步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质疑:例如联合国指什么、什么是维和部队……

【设计意图】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公民应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

3.精品细读,以“媒”动情

师: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什么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吧!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出示课件):

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把描写父亲的句子勾画出来,选择一处你最感动的地方,写上批注,写好了在组内讨论,交流。

(1)自主学习,写批注。

学生批注1: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中看出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

学生批注2:从“两年以前……壮烈牺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中看出父亲是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

学生批注3:从“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中看出父亲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朗读感悟1: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读出父亲的万般柔情亦或志在必得的士气,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感悟2:通过临上飞机前的美好回忆和迎接父亲遗体归来的悲痛场景,体会“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浸”、“巨大”的意思。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低沉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把所思所感写在留言板上,再与全班交流。)

留言板留言:

生1: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生2: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师:同学们,骨肉分离这种痛带给雷利一家的只有无尽的悲伤。这种痛产生的不仅是悲伤,还有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呼唤。同学们,让我们用情、用心去朗读:(师生齐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配上低沉的音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将从“找、读、说”三个层次着手,让学生像作者一样倾诉怀念之情,达到同悲、同痛的目的。

4.搜索资料,以“媒”化难

师:爸爸壮志未酬,为和平而倒下了。那么世界太平了吗?

教师请学生默读第6至8自然段,并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为什么说世界并不太平?

学生浏览专题学习网站或上网查询资料,理解“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意思,汇报观后感受,交流对“世界并不太平”和“弥漫”的理解。

生一: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之间倒塌,死亡3000多人。

生二: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师:同学们,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我们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也许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上演着一场战争悲剧;我们正享受着和平的安宁时,也许有人却因战乱而失去了生命。和平之花是如此的娇嫩!雷利大声呼吁——(指板书,生大声说)要和平不要战争!(出示课件)

师: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生:不,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呼声。

师:这仅仅是全中国的呼声吗?

生:不,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师: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心声。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吧。(多媒体出示如下语段,播放《明天会更好的音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环节,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和交流,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5.即时训练,以“媒”导写

师:请在网站留言板上留言,写下你的感想:

生1:我想对那些恐怖分子说: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无价之宝,请爱惜它吧!

生2:战争是阎王派来威胁我们的恶魔,和平是上帝派来保护我们的天使,让我们赶走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

生3:和平就像一道七色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少了人们的维护,这道七色彩虹将不再美丽,愿全世界人们共同来描绘这道彩虹,让它更绚丽,更迷人!

(教师查看留言,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的留言都很精彩,愿和平鸽叼着橄榄枝,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自在地飞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有效地发挥教学成果的共享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开展更充分、更深入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沟通情感,分享智慧,将和平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田。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对语文教学的辅助功能: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我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景触情,以情促思,情景教学在网络的支持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2.转变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注意借助网络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突破“疑问点”和“重难点”。 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开展互动交流

教学中构建网上互动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地沟通情感,分享智慧。短短的时间内,教师、学生的思想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到呼应,情感得以升华。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给予、凯旋、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阿姨、弥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我感到他们的生活非常快乐!)2.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2.检查自学效果:

①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②开火车认读生字,个别生字重点指导。

3.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首先以一个中国的中学生、牺牲了的维和人员的孩子的身份,用真挚的、充满深情的语言,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倾诉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讲述了爸爸牺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然后,充满感情地向人们介绍了自己的爸爸──一位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发出了内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这个中国孩子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个呼声呢?课件出示带“却”“但”的一组句子: 1.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牺牲,心情异常悲痛)②“蓝盔”什么意思?(点击课件链接图片帮助理解。)③指导感情朗读,后半句读出悲痛的心情。

是啊,战争让这个中国孩子失去了父亲,他内心悲痛无比,他要大声呼喊——要和平不要战争!

2.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失去父亲悲痛万分)

②“我们如约”我们和爸爸有什么约定?(爸爸凯旋时,我和妈妈会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一定会送我一顶蓝盔。)③这个约定说明了什么?(对和平充满胜利的信心)

④指导感情朗读:这是一个多么催人泪下的场景啊!美丽的鲜花迎接的不是凯旋的爸爸,却是英雄的遗体,又一个孩子因为战争与爸爸永别了,为了更多的孩子不再失去父亲,这位中国孩子不得不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齐读)

3.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①读到这,你认为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人?(才华横溢,捍卫和平的勇士、可敬可爱的父亲)

②指导朗读: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这一幕能忘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一同去感受这难忘的一幕吧!(老师配乐朗读“痛失父亲”一段,学生想象画面)4.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①当今的和平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世界并不太平)

②“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世界还有战争)③课件出示一组战火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残酷。

5.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世界不少地方还有战争)

②你知道当前有哪些国家和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指名回答,生补充)

③课件相机出示: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乌克兰战火、阿富汗战争、也门局势动荡、多国遭到恐怖袭击„„

④“和平之花”这里把“和平”比作“娇嫩的花朵”说明了什么?(和平很美好,但很容易被破坏)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这位中国孩子要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齐读)

四、升华小结,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加利先生,收到这个中国孩子的来信你会说什么? 2.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请你代加利先生给这个痛失父亲的中国孩子雷利写一封回信。

六、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反思 篇四

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这些语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起战争滔滔不绝,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同时还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

由于现在的学生离战争年代远,对战争了解的太少,更没有切身体会过失去亲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点,我借助低沉音乐的烘托、图片的渲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另外对于世界并不太平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自己补充了资料,学生也补充了资料,这样使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到读透。最后一环节,指导学生通过全班交流,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反思 篇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雷利深切地缅怀父亲,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是现在的孩子对战争了解的太少,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和平的概念,很少数学生能体会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加入了图片的渲染,首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收集到世界并不太平的视频(课前学生也搜集了战争及危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总结爸爸是个勇敢、爱和平、爱家庭、知识渊博的人才。这样的一个父亲,让雷利感到骄傲和自豪。再让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和画面体会雷利的丧父之痛,从而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领悟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使孩子达到入情入境的目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雷利的情感,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适当补充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因我着急走完整套教学流程,使学生的“读”基本上流于形式,如我在引导朗读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时,学生对文中描写他的词句读得时间过短,难以体会雷利悲痛之中包含的骄傲、自豪之情。

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这一部分时,因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图片后先说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是直接把孩子引导到雷利的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限制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剥夺了孩子自由抒发心声的权力,虽然肯定会有许多孩子不约而同的说出雷利的那句肺腑之言。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2 篇六

府谷镇第一学区 张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 挚情感。

2、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教学方法:

运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同时融入诵读法、情景教学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引情

1.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维和英雄的孩子,当时只有11岁的雷利,在1996年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的开幕式上,宣读了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时光飞逝,虽然如今已经18年过去了,可是那坚定的热爱和平的声音却永远在我们的耳边回响,那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这位中国孩子发出的呼声是什么?(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封信,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板书课题)

二、精品细读,感悟内容──动情

1、师:我们已经知道雷利的爸爸在执行维护和平的任务中壮烈牺牲,那雷利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2-5自然段,听课文录音,完成导学卡定标自学中出示的问题。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文中勾画出来,想一想。

2、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教师:作者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①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多媒体出示)

“卓越”是什么意思?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词最能体现爸爸的卓越,是哪两个词?(人道与公正)所以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生答)卓越的观察员,让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大声地赞扬他。(齐读)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家人的好爸爸。(多媒体出示)

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深情地)“深情地目光可以看出爸爸爱家庭,但是为了和平,爸爸义无反顾地奔赴和平第一线,他对孩子这样说:“孩子——”(生齐读“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知道蓝盔象征着和平,从爸爸送一顶蓝盔给孩子你又体会到什么?(爸爸对和平的向往,他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和平的种子)

③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师:哪些词语最能看出爸爸的优秀?雷利有这样的爸爸,他一定会感到非常的自豪。指名读2人。

④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多媒体出示)

师:爸爸就要去执行维和任务了,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归来的那一天,我们一定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相约是多么的美好呀!可是再一次的见面却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播放视频,范读第4自然段。

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也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爸爸还能亲手把蓝盔戴在儿子的头上吗?我和妈妈带着鲜花来接爸爸了,可接到的却是(生答)“爸爸那覆盖国旗的遗体”。儿子不顾一切的奔向爸爸,哭着,喊着,可见到的却是——(生读: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

爸爸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此时此刻你是怎样一种心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齐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爸爸在呼唤什么呢?爸爸在牺牲的时候,心里想着的依然是和平,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位热爱和平的人。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读、指名读、齐读)

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了,他的死是光荣的,雷利为爸爸感到骄傲。让我们都来骄傲自豪地读这些句子。(齐读)

通过交流,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爸爸:爱家庭的爸爸、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爸爸、热爱和平的爸爸。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好爸爸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雷利怎能不大声呼吁——(生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交流资料,拓展内容──激情

爸爸在呼唤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吗?自由读6-8自然段,合作完成导学卡合作探究中的习题。

交流分享:

1、“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提示:联系现实)

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补充。(多媒体出示资料)·1991年海湾战争12.5万人死亡

·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近百万人惨遭杀害

·1995年阿富汗战争5万人死亡

·1999年科索沃战争6.5万人死亡几万人致残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至少三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三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3600多人。

·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

·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带来不断的仇杀。看了这些图片,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呀!战争就像一个恶魔,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夺取了人们的生命,所以雷利在给加利先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多媒体出示,生齐读句子)

2、“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提示:和平之花是用花来比喻________;娇嫩的“和平之花”,是说和平很容易________。“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指的是:只要有_______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和平,和平之花虽然美丽,但需要________来共同捍卫。)

3.“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提示:这句话中,“为战争敲响丧钟”的意思是_______,“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是指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小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实践,升华情感──抒情

1、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正在为维护和平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同学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让我们一同来呼吁吧!2、21世纪已经来临,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正在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关爱的家园。(多媒体出示《儿童和平公约》,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响起来)请同学们起立,共同宣读《世界儿童和平公约》。

五、作业:

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

7.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篇七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孩子深情的回忆爸爸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光荣牺牲的事迹,他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痛苦叙说了战争的危害,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读这篇课文时,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尤其在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 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会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花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经满了凝固的血”时,使我不由得想起小作者雷利以前的幸福生活:周末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郊游,一起到游乐场游玩……但是,现在爸爸却永远离开了他,再也不能陪伴他了,他以后该怎么办呢?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和平,多么幸福呀!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仍然还有祖战争,仍然还有许多孩子会失去亲人,失去幸福的生活,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可怜呀!我也要像小作者一样呼唤和平,代表全世界的小朋友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那些战争的发起者们,你们不是也有亲人吗?你们也同样热爱自己的亲人,你们也希望亲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请你们停止战争吧,为亲人,为人类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园吧!

作为幸福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维护团结的事,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祖国创造和谐,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创造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放飞和平鸽,让和平鸽在我们美丽的蓝天上飞翔,把和平之花洒满全世界!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你是否知道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你是否感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一个中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是否……

国孩子的呼声》。写的是一个因为战争而失去父亲的孩子,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见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如果世界没有战争,那么可爱的“和平之花”将不会受到子弹的威胁。

一直以来,我认为战争并不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危害。可是,学了这篇课文,我终于懂得了战争给

世界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父亲;妻子失去了丈夫……他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

我通过查资料,知道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无论远古还是现代。古代的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就给人民、军人带来了灾难,就这样人死伤无数。到了现代,美伊之战,这一场刚刚结束不久的战争,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动用了先进武器,把伊拉克整个城市都炸平了,使人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看到这,我想:为什么战争会发生呢?如果没有战争,人民不是就不会这样了么?如果没有战争,那么“和平之花”还会受到子弹的威胁么?想到这,我又想起了一位老爷爷说的话:战争的脚步虽然已离中国而去,但世界的某些地方还是不太平,所以我们要维护和平,消灭战争这个可怕的敌人!老爷爷说的对!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我们要消灭它!

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代表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呼吁:“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和平!和平!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周心甜

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和平,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和平、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读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的感触很深。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北京二中的雷利同学给联合国秘书长先生的一封信,他的爸爸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失去了生命。雷利在信中说:我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小时候,我也像他一样,常常梦想长大了当一名军人,守卫着祖国的和平。

我不禁想起当今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仗着自己拥有的先进武器,为了自己的利益,悍然发动了战争。不知美英当局有没有想过,人民在遭受着苦难,在伊拉克儿童纯洁的心灵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我看到他们拿着比自己的身体还要沉重的武器,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

每天晚上,我睡在松软的小床上,甜甜地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也许正躺在城市的街头或偏僻农村的某个角落里,因为受冻挨饿浑身发抖;也许刚刚合上疲惫的双眼,又被隆隆的炮声惊醒……

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的心

8.《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评课稿 篇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廖彩芳老师在执教本课有以下亮点: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情导入:

上课尹始,廖老师出示本单元习作中的一张照片,通过学生观察谈体会,调动学生情感,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取了亲人,无家可归!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课题进行质疑,再以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引入新课的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朗读形式多样

文章内容感人至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融入文章的情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教学中,廖老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指导朗读 “如今这顶蓝盔回来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时,廖老师先范读,然后学生多样式朗读,有些孩子因为入境而感动流泪。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听完这节课,感触很多,但总感觉这节课应该更精彩。不是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们,他们应该更出色些。是什么影响了学生?我觉得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考虑到以下几点,效果可能更好。

一、将语文与生活结合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如果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二、、应广泛利用教学资源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篇九

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三是适当补充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教完本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悟读交汇,深入文本——情感升华的基础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但课堂上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如果我在引导朗读“痛失父亲”这一部分,先让学生了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交流后指导朗读。又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我会想......带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读第三节。另外还有:过渡:是啊,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吁,让我们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声,一起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灵柩回来的情景,有的同学说,想象到当时机场沉寂得很,只有哭声;有的说,想妈妈失去了他所挚爱的人,一定痛不欲生,有的说,爸爸的嘴没合上,可能是在说:“和平、和平……学生的融入不够,自己是进到课文里去了,造成老师引导的过多的,学生体会甚少。体会甚少就造成朗读情感不够。我想应该是准备工作做的不够,让学生课余体会的不够多,造成情感的断层,以致使学生在上课文时有疙疙瘩瘩的情感,又点零星。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一个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到很多,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同时还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10.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篇十

孩子的爸爸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同时还身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他原本可以为人类做出更伟大的贡献,却再一次执行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了。

孩子永远也不会忘记,爸爸临上飞机前那不舍而又深情的的目光。孩子永远也不会忘记爸爸对他说过的话:“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会送你一顶‘蓝盔’!”

如今爸爸实现了他的诺言,但是,蓝盔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当捧着鲜花的孩子准备迎接爸爸的凯旋时,接到的却是爸爸的遗体!他张着嘴,好似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到了,别人也听到了,全世界的人都听到了。他在呼唤着:‘和平!和平!和平!我要和平!我希望和平啊!’

他的呼喊,也喊出了我的心声。是啊!谁都想要和平,谁都希望和平啊!

失去家园的痛苦,失去爸爸的痛苦,足以击垮一个人,足以毁掉一个人!

11.张美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十一

执教:王刚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

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学习内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信中对爸爸的描写的内容。

第二课时

课前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一)激情——凸显“呼声”。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评自改。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同学们,雷利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究的重点内容。

[意图:通过课前播放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那哀婉的音乐与悲惨的景象呼应,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了‚基调‛,又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激起学生的情感,凸显‚呼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感悟呼声。

1.默读课文,找原因。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动笔画一画,找出‚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读读有关句子,体会体会。

2.小组合作、议原因。

小组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3.班级交流,悟原因。

问题: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①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语句,教师点拔、领悟‚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并不太平‛。

②出示语句——‚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课后思考练习2)

③读句感悟

(a)理解重点词语‚太平‛‚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句子意思。(b)联系课文内容,互评促进,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c)交流具体事例,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d)观看录像图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④小结:同学们,大家从‚雷利的爸爸为维护和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收集的有关具体事实和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要和平不要战争)。

⑤过渡:‚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雷利的呼声,也是我们的呼声,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拿起课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一起呼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意图: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难点所在,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有关事例交流和观看录相图片中以评促学突破难点,使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延伸——内化呼声。

1.联系实际,写行动。

学习课文中的有关语言或句式小练笔。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生:(自由交谈)

2.内化情感,道心声。

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学生在班上交流,评价。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为了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我们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把我们的心声唱出来吧!(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下课。

[意图:通过自己写行动,交流评价道心声,意在读写结合,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内化情感,进一步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板书: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上一篇:母亲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蒙氏教育24个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