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泉州作文

2024-11-06

走进泉州作文(共13篇)

1.走进泉州作文 篇一

走进泉州鲤城

走进泉州鲤城区,你就跨入了海峡西岸最活跃的一个经济区域,踏上了一块蕴藏着深厚的经济文化宝藏的热土。鲤城形同跳跃龙门的鲤鱼。在中华文化中,“鲤鱼跃龙门”意味着事业的飞跃和幸福吉祥的到来。

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政府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鲤城区是泉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政府所在地,是古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鲤城国土面积53.74平方公里,人口31.9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要塞位置,地处泉州市地理中心和各城市组团的核心地带,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自古以来,鲤城就是外国和华侨资本与货物进入中国大陆的集散地。在这里,你可以凭借着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自由地进出中国内陆和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

历史上,人们说这里是“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今天,人们把这里称为“海峡西岸名城,多元文化的宝库”;而在西方世界,著名人士又称她为中国古代的“光明之城”。这里是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的城区。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泉州就是中国对外通商的四大港口之一,到宋元时期,刺桐港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此时的鲤城已是“梯航万国”,万商云集,货物如山,海外交通畅达东西大洋,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文化往来,成为中国古代一座“市井十洲人”的繁华都会。

宏伟精致的唐宋名刹,凌空矗立的宋代石塔,古朴沧桑的南唐古城门,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以及庄严肃穆的伊斯兰清静寺,都在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鲤城都是贤人名士向往的地方,都有着满街是圣人的辉煌景象。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流动着幽幽的南音、神奇的南戏、南少林武术的矫健步履和泉南建筑的经典旋律,也融汇着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斑斓色彩,是一座海内外罕见的世界宗教博物馆。名城重现出无限魅力,13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为泉州鲤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最为丰富的底蕴和资源。今天,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鲤城区迅速重现了当年“风樯林立、宝物如山”的繁华景象。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24.72亿元,比增15.4%;工业总产值124.51亿元,比增22%。几年来,鲤城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称号,居住在这座城区的人们,与鲤城一样焕发着生活和创业的勃勃生机。

鲤城区山水映衬,风景佳绝。一条10公里长的晋江母亲河穿城而过,把古老的城区与充满希望的新区分割为比翼双飞的南北世界。江北老区流淌着历史的经济文化血脉,街区的商贸已经重现了盛唐大宋时期的盛况;江南新区充满现代的发展机遇,金鸡南渠、南高渠和南低渠构成了新区三道靓丽的水景线。

鲤城的江南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有着10公里长的江滨黄金水岸,和6千多亩可供开发的江滨一类用地。

新区具备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载体。这里正在打造闽东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构建不同层面集群效应显著的物流网络。IT产品中心市场已经开始发挥着市场的集聚、辐射力,沃尔玛等大型流通企业已经正式营业,海峡电子汽配城、江南商贸物流中心、江南雅元商贸街等大型商业载体已经建成,蔬菜、水果、小商品批发等特色、专业市场正在运作。不久以后,591的亩的新区商贸服务区将为中外企业提供系统完善的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可的高新产业园区,是鲤城发展高新产业的最重要平台。整个园区致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汽配、纺织鞋服“三大百亿产业”,重点引进通讯设备、绿色照明、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产业等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高新龙头企业。

在新区的高规格建设中,江南高新园区已经聚集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的高新电子信息企业。金太阳电子是鲤城区与美国克罗拉、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合作开发的项目,其太阳能模组生产将跻身全国三强行列,走在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兴产业的高端。泉州微波通讯基地属国家火炬计划,是中国大陆无线射频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三大基地之一,其产品微波通讯功能模块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光微电子是中国同行的龙头企业,光微电子的设计、加工中心达到与国际最新技术同台竞争的水平。鲤城原本就是中国手机制造中心,江南高新园引进了埃立特通讯和三藕通讯等手机制造龙头产业后,更建立起手机基地型产业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手机制造产业链。火炬电子元件厂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军工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全国第四家军工生产企业,已经多次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提供元器件,在军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中享有盛誉。除此,园区内七星电子等企业开发的电力安装和节能变频设备,万科电子等企业生产的安防报警与交通保障设备,宝通电子等企业开发的视频传输与多媒体设备,都在同行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鲤城区还是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工程机械的“三轮一带”在国内市场与东南亚市场都占有30%的份额,汽车底盘紧固建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鲤城区已经是国内外汽车企业最关注的“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鲤城的纺织鞋服产业闻名遐迩,这里拥有3个“中国知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已形成了从纤维制备、纺纱、织布直到染整、制衣的系统产业链,是中国流行面料研发制造基地和福建省最大的棉纶生产基地。海天轻纺是这个基地的龙头企业。2003年,高新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被推选为“华东最具竞争力的创业园区”,江南高新园区也赢得了“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的称号。投资入驻鲤城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您持续发展高新产业的最佳选择。

晋江岸线,水天一色。长堤是人们休闲观景的最佳去处,堤外是万亩的江滨生态公园。这片春意盎然的江滨绿地,将成为集景观、生态、休闲、文化、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堤内将发展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高品位商住区,新区广场千亩通透的城市中心公园,更会是一道怡人的城市风景线。

郁郁苍苍的紫帽山,优美秀丽的乌石山,拥有丰厚宝贵的旅游和人文资源。这块城市中的天然绿洲,面积15平方公里,山水植被保持着自然完美的生态,是泉州这座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后花园。龙岭生态区将成为人们野外运动休闲的自然村庄,乌石山要成为人们健身、游乐和休养的山水公园。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形态丰富、建筑造型典雅的鲤城江南新区新形象,将出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

悠久的历史,瑰丽的传说,宏伟的规模,精湛的文物瑰宝,形成了鲤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独有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做强做大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为鲤城的发展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抢滩鲤城,你就拥有经济与文化、生活与创业的特殊地位和前程。

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鲤城民风纯朴,社会文明和谐,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有着“善拼敢赢,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这里的政府是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全心全意为投资者的创业兴业服务。鲤城欢迎您,欢迎您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欢迎你走进泉州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和我们一起更好更快地发展,一起再创历史文化名城的新辉煌。

2.走进泉州作文 篇二

签约仪式上, 美术与设计学院与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签订《泉州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 今后双方将在工艺美术产业规划、产品设计、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未来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项目上, 双方本着“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共谋发展”的原则, 依托各自优势, 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学术成果交流以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指导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协作, 助推泉州市工艺美术产业延伸发展。

第二届海峡两岸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共有30余名来自泉州各县 (区、市) 的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学员, 研修班邀请了来自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两岸知名专家学者, 采取圆桌式专题讲座及交流研讨的形式, 旨在强化学员在保护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 夯实学员的工艺美术理论基础, 提升学员的文化艺术审美素养, 促进学员创作思维的多元化转变和原创设计能力, 推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 增加文化产业含金量和科技含量, 从而带动泉州工艺美术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做到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

作为研修班的配套活动, “与大师相遇2015——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走进高校”也在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一楼展厅同时开幕。展览展出了由泉州市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包括木雕、石雕、陶瓷等50多件工艺美术精品。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3.泉州及泉州港的发展变迁 篇三

一、泉州始设及泉州港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今泉州地区开发较晚,汉以前的史书对泉州未有明确记载。据厦门大学蔡保全考证,汉以前此地主要是以捞贝为主的渔猎采集经济,六朝时才转为农业与手工业并举的生产经济形式1。晋“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作技术,促进了泉州地区的开发,其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当始于此,历史上闽南地区的第一个郡级行政单位南安郡建治。隋唐一统,政治上的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泉州由初步开发转为全面发展。开皇九年即有泉州之建制,但此时的泉州为今福州,唐初的泉州亦是今福州地。一直到景云二年(711年),泉州(今福州)改称为闽州,而武荣州改称为泉州(今泉州),泉州才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这一时期,泉州内陆腹地经济得到了开发,为开港做了准备。唐贞元、太和、元和年间曾大修水利,凿塘水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属县的采矿及冶炼业、陶瓷业、丝绸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兴盛。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州治东迁,由南安丰州迁至今泉州市区所在地,极大地便利了海陆交通。泉州虽开港较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8世纪中叶之前业已具备了开港的条件2。

泉州港区包括围头、安海、石井、后渚等地,泉州为主要外港;另有小兜、石湖、法石、宝林斯处设有军寨。泉州港还有福州、漳州两处外围港口3。唐初由于与西北突厥等民族发生战争,西北路上丝路受阻,通过海上丝路进行的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兴起了一批沿海港口。滨江面海的泉州港因其腹地经济的发展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迅速,外番贡使也多由此登陆,进一步繁荣了泉州港,使其迅速崛起为唐代四大对外贸易海港之一。泉州港与三佛齐、流求、越南、阿拉伯等地的商品互通有无,有力地促进了港口经济的繁荣。许多外国商人来到泉州定居,出现“船到城添外国人”4的景象,唐朝政府亦在港口设参军事对港口贸易及来华使节和商人进行管理,泉州地方财政也由此获利。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受安史之乱影响时局动荡,福建由于偏安一隅未受太大影响,泉州地方割据政权重视发展海外贸易,地方财政亦仰仗于此。泉州在王闽政权及留、陈二氏的积极经营下延续了唐初以来的全面发展局面,王氏政权在发展福州港的同时大力发展泉州港,泉州港的海外贸易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招徕海上蛮夷商贾的重要口岸5,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二、宋元时期的繁荣与鼎盛

入宋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完全阻断,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泉州在对外交流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北宋初期,泉州港较其前代虽依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此时其地位并未领先广州等历史悠久的古港之上。这从当时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初置于广州及两浙路却迟迟未在泉州设置即可看出,其时的大港为广州港和明州港。北宋中期,广州港出现中衰迹象,在仁宗天圣年间曾连续几年出现“蕃舶罕至”的情况。而此时的泉州港海外贸易却如日中天,朝廷政策的扶持使其继续发展,成为一个“有蕃舶之饶,杂货积山”的繁荣海港,市舶司的设置亦提上日程。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为适应泉州海外贸易发展需要,泉州市舶司设立,泉州港正式开放。但终北宋一朝,泉州港势头虽盛,但由于起步较晚,泉州的地位依然未能赶超广州,贸易“惟广最盛”6,但无可否认,泉州港已开始步入重要贸易港口的行列。

南宋时期,由于都城迁往杭州,泉州接近京城,政治地位提高,宋政府又实行开放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加上泉州地区本身的外贸型经济结构的补充促进,泉州港迅速发展,港口贸易活跃。自泉州港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和品种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总数达三百多种。据《宋会要辑稿》载: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从占城运进泉州的商品仅香料一项就有7种共63334斤之多。泉州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这些地区和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诸国,以及东非北非等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7。与之相适应的是贸易额的迅速上涨。据李军研究,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泉州市舶一年的收入即相当于建炎二年至绍兴四年(1128-1134年)7年的总和,贸易额接近广州。南宋中期,泉州贸易更是发展迅猛,此是泉州市舶收益已基本赶上广州。至南宋末期,泉州海外贸易额完全超过广州,而一度兴盛的广州则失去了第一大港的地位8。当然在此期间,泉州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南宋后期,由于地方官“征榷大苛”,泉州的对外贸易曾一度萧条,宋廷对此极为重视,采取种种措施终于使泉州港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两宋时期是泉州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泉州港经过三次飞跃,于南宋末年赶上并超过广州港成为第一大港。南宋时期的泉州侨民云集,他们主要聚集在城南,城东南还有公墓,“以掩胡贾之遗骸”9,可见侨民数量之多。侨民与当地人民一起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元代是泉州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任用蒲寿庚,大力发展泉州的海外贸易,形成以泉州为中心的海外贸易体系,蒲寿庚10、契玉立11等地方官员为泉州的鼎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时泉州为中外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中外商人大多在此交易。泉州还辟有色目人居住的专区,这些外国商人为泉州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泉州出现了一个由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组成的、渐趋中国化的独特的穆斯林社会。蕃民的到来也为泉州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泉州成为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道教等诸多宗教的汇总地,相应的宗教建筑也使泉州的建筑文化极大丰富。许多教士、旅行家也由此登陆,对中国进行考察。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抵达泉州,他认为泉州港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其游记记述了泉州的船舶、瓷器、丝绸的生产及贸易情况12,见证了泉州昔日的繁荣。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儿汉国也是自泉州出发。

在宋元时期,泉州港由普通港口发展为全国重要海港之一,继而到元代取代广州等历史大港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深受统治者重视。南宋至元,中国东南沿海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泉州三个外贸区,其中泉州是其中心。但泉州在港口商业繁荣的同时,农业却衰落了,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海洋性、外贸型的港口经济,社会亦发生转型,港口文化兴起。这一外贸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又对海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促使了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及国际大港地位的形成。

三、明清时期的衰落

元末,由于社会动乱不安,泉州港渐衰。经过十余年的战乱,泉州遭到很大的破坏。明朝建立后,行海禁政策,“贾海有禁”,特别是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泉州亦备受骚扰,为防倭海禁进一步加强。泉州港失去国际大港的地位,海外贸易极大受限,最终沦为一个地方性港口13,昔日的辉煌再难重现。永乐元年(1403年)泉州置市舶司,但只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并无管理海外贸易之职权。市舶司形同虚设,成了闭关锁国的附庸。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多次自泉州出发前往海外诸国进行朝贡贸易,但这种朝贡贸易没能给疲软的泉州经济以太多刺激。与此同时,福州渐盛,“蕃舶渐抵福城”,明廷遂于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移置市舶司于福州14,泉州的对外交通和经济贸易受到很大抑制。明末泉州虽出现如郑芝龙船队等海上武装贸易集团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但民间走私贸易毕竟是私人之举,难与王朝整体强大禁海趋势相抗衡,泉州港终于无可挽回地衰落了下去。为了生计,泉州对外移民以缓解生存压力,形成了清初对台湾的大规模移民。

清初为禁止泉州沿海居民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清廷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泉州沿海厉行海禁,为阻止向台湾的移民,朝廷规定泉州沿海人民要“尽迁入内地”,离海30例内均被划为界外,村庄船只一律烧毁,泉海一带“火焚二月,惨不可言”,由于泉州紧邻台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受迁界之劫最惨15,泉州由此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后两军在此地交战多年,其后殖民主义者入侵,泉州难逃衰落厄运。

明清时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市舶司的迁置、港口淤积及前代战乱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泉州港由宋元时期的国际大港急剧衰落,最终沦为地方性港口,泉州亦随之衰落下来,其发展历程不能不说是历代王朝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可见王朝的兴衰及政策对于港口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泉州港没有恢复发展的和平稳定外部条件,泉州持续衰落,依然是地方性小港口。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泉州港这个千年古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前期的搁置及破坏,泉州走得依然是以市兴港的被动路线。有专家指出,目前泉州港布局零散,档次不高,管理体制落后,这些因素制约了泉州港的发展,使其无名于中国沿海前20位主枢纽港。虽然如此,泉州港向前发展的势头是毋容置疑的,泉州港正努力向大港迈进。

注释:

1 蔡保全.地理、移民:泉州南朝以前经济形态特征[A].农业考古[J].2001(1).

2 刘文波.试析泉州港之开港[A].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2002,20(1).

3 房仲甫,李二和.中国水运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第188页.

4 薛能.送福建李大夫.全唐诗(卷五五九).

5 杨桂丽.王审知与福建海外交通[A].福建论坛(文史哲版)[J].1999(5).

6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7 申海田.宋元时期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概述[A].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2).

8 李军.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时期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港口发展之比较研究[A].南方文物[J].2005(1).

9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

10 吴幼雄.蒲寿庚家族事迹考评[A].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 陈桂炳.元末契玉立治泉州事迹钩沉[A].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J].2001,10(1).

12 许永璋.伊本·白图泰与泉州[A].阿拉伯世界[J].2002(1).

13 洪荣文.明清时期泉州港衰落的原因分析[A].哈尔滨学报[J].2004,25(5).

14 (明)高岐.福建市舶提举司志·艺文.

4.泉州十八景作文 篇四

——十八景之清源山

山路边,一朵朵烂漫可爱的鲜花吮着甜丝丝的空气,枝叶繁茂的大树伸展着翠绿的枝条。远远望去,浅蓝色的山群浸在乳白色的雾中,像一位戴着面纱的少女。清源山上的天湖如一块碧玉嵌在两峰中,天湖边一块灰色巨石上,便是赫赫有名的虎乳泉。相传,有一只母老虎生了五只虎婴,母虎没有奶给孩子吃,就带着虎婴上山找食,虎婴来到一汪泉边饮水,没想到后来虎婴竟然喝着泉水长大了,此泉如同乳汁一般甘香,登山的人们在泉眼下接一片细细的绿叶,清冽的泉水顺着“水沟”流进手心、瓶子里,喝下泉水,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流淌,一下冲开了困乏的大脑,清爽活跃。

——十八景之西湖公园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飘着几叶花船,湖边小路旁盛开着娇美的粉色木芙蓉,一阵风吹过,几片粉茸茸的花瓣悠悠飘落,如一位舞蹈家,旋转着,舞动着,轻轻落在湖面上。仰头一望,几只五彩缤纷的风筝“飞”在湛蓝的天空中。早晨,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草地上打太极拳,老奶奶则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起红扇。中午,人们坐在树荫下乘凉,少年们朗读着诗文。夜晚,月光洒在光洁的大理石广场上,一对对夫妇跳起华尔兹,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气氛。

5.泉州作文400字 篇五

双眼在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注视着这一本蕴含了所有泉州古迹的《泉州古厝》,望那吴氏大宗祠、蔡清故居曾经的雄伟,看那缺角进士衙、钱头状元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望不断古厝的尽头,先祖们曾经的荣誉令我惊叹,每一座古厝,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体会到了金埭“马尼拉铁业大王”黄念忆身在国外不忘家乡建了一座又一座似大海一般雄伟的古厝,为家乡建了许多自来水厂、电厂,令我至今仍然十分敬仰他对家乡的热爱。

泉州呀!我温馨的故土,似阳光一般温暖着我,每一座曾经雄伟的古厝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泉州的古厝,有的虽已破旧,但在我的眼里,风采依旧、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泉州特有的风景线。它们典雅气派、中西合璧,表现出我们泉州人对家乡的恋土情怀。

细细地品赏完这本书,我不禁为我们泉州一座座奇光异彩的古厝而喜出望外,并且还为我们泉州人的奋发图强、善良的性格而自豪,泉州的古厝,是泉州的象征,它在泉州不知坚守了多少年,不知曾经有多少辉煌的故事。静静合上《泉州古厝》,心中的思绪如千万米的绳子缠绕在一起无法解开,泉州的古厝,太令人痴迷。

6.泉州作文600字 篇六

自从我来到北京,就发现北京的环境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天是灰蒙蒙的,路上是喧闹嘈杂的,在这里每一抹绿色都是宝贵的。

在院子里的乐趣也远不及小时候在新疆时那么多。

来到北京的我,才意识到现在的我是多么的孤独与寂寞。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新疆,那里的天是蔚蓝的,空气清新,小草到处都有,一块块草坪随意地铺在楼前屋后,果树整齐的排着队,放眼望去,一片绿色,使人心旷神怡,别提多惬意了。

在部队如画的小院里,我乐趣多多。

春天,我和伙伴们总是成群结队的拿着收集来的枣核去楼下的空地上去种。

早晨清凉的露珠还挂在草尖时,我们便拿了铲子、耙子来到小空地上,刨个坑儿,撒下枣核儿,掩上土。

有时我们会忘了带喷壶,于是摘来一把青草,小心翼翼地将上面剔透的露珠儿抛洒到填埋好的土坑上,然后怀着无限期待,望着它们长出新芽。

夏天就更有意思了。

树叶和小草都已长齐了。

从窗子往外看,一片墨绿色甚是养眼。

叫几个伙伴扛上小锄头,到前院的草坪上挖蒲公英草。

这是可以吃的:凉拌、熬汤都行,只是略微发苦,去火是极好的。

因为可以吃,我们几个小馋猫挖得非常起劲儿,一个手拔,一个挥锄头,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会便挖了一大筐。

那时的我们还会不时冒出一些新奇的念头:水枪射蚁窝,水喷蜜蜂……玩久了便觉得乏味了。

这时不知是哪个坏小子提议,说用水枪喷隔壁的幼儿园!于是,大家伙齐刷刷地将水枪对准目标,只等口令一下便齐扣下扳机。

7.怎样让课文走进作文 篇七

一.让课文中的诗词名句走进作文

演绎诗词名句就是将平时积累的诗词名句演绎成一个文段或文章, 可根据诗词名句进行大胆想象, 从而虚构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可以诗词名句为线索, 串起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亦可将诗词名句堆叠在一起作为论证的材料。如一考生在《心灵的选择》一文中将四名句作为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框架, 显得匀称而和谐。示例: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将这些熟悉的人物和至理名言嵌入文章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厚重感。

二.让历史文化名人走进作文

在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名家名人可谓浩如烟海, 如果能够在文章中围绕这些名人的事迹, 如生平事迹、思想观念、艺术风格、诗词歌赋等, 将这些熟悉的材料演绎成一定的话题, 则文化味道呼之欲出。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地阅读他们所写的文章, 了解他们相关的事迹、言论、所持的道理。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对名人全方位的理解, 作文时筛选出与话题相关的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 写入自己的作文中。纵观历年高考优秀作文, 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作文, 甚至被称为“才子”作文, 其取材均出自高中语文课本和读本。

三.同一课文材料在不同话题中的运用

不同的话题、不同的作文站在不同的角度立意, 则可以运用同一课文中的材料。如我在教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 要求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怎样在同一课文中提炼出不同的话题。有的学生站在赵太后的角度提出: (1) 父母爱子女应该作长远打算, 这才是对子女的真正爱护; (2)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应高于个人利益。有的站在触龙的角度提出: (1) 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为国为民排忧解难; (2) 说话应讲究方式方法, 使对方易于接受。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激发, 课文的内容也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

四.根据课文内容去模仿、创新作文

今天时代是一个社会全面创新的时代, 做人要有创新意识, 作文同样也应该有创新意识, 既然我们阅读了几百篇中外古今的文章, 在这座文化宝库中吸取了不少精华, 有道是:“好作文是仿出来的”, 这不无道理。只要你留心生活, 善于积累总结, 你的作文将会笔下生花。例如2000年江苏一考生模仿高中课文第三册古诗《孔雀东南飞》一文写出了优秀之作。示例摘引:“五岁上小学, 九岁入省中, 十五游南大, 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 工作不愁找, 东家婆也夸, 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 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 传遍南京城”。这篇文章在语言形式上, 作者仿照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形式, 惟妙惟肖, 加之通篇运用五言句式, 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 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感受。因此, 学好课文, 恰当地用于作文中不失为一种最佳方法。

五.利用范文, 讲评作文

通常的作文教学, 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 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 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 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 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 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 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 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 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8.让作文走进生活 篇八

作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教师厌教,学生怕写,作文教学整体效益不高。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回归生活, 抓住精彩片段

鲁迅说过:“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导致考场作文虚假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生活。学生长期生活于学校、家庭之间,单调、乏味,缺乏鲜活的经历。即使有一些生活经历,也是熟视无睹,记忆淡薄。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积极进行实践体验,疏通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

对生活没有感悟,不能抓住生活的细节,就会感觉生活平淡、枯燥、无聊,这也导致学生思想的匮乏与感情的浅薄,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在平淡的生活中,蕴含着深广的人生哲理和独到的精思妙论。抓住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做好积累,才能使作文有真情实感。习作之树要想枝繁叶茂,必须底色常青。作文没有根,也就成了虚无飘渺的壳,失去了内在真实美。留心生活,融情于笔端。在写《早晨》一文的时候,让学生留心早晨的人、事、景,他们写出了许多活生生的早晨的人与事。有写晨练的,有写当街叫卖的,还有写人们早起之后那双朦胧的睡眼的,非常精彩。

其实,在学生的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很多。有一位教师从“六·一”儿童节着手,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六·一”联欢会后,学生们余兴未尽,因为是他们的节日,那张张笑脸洋溢着对生活的感受,对未来的憧憬。教师提议:不上课了,一起来写诗。于是在黑板上写道:花红柳绿,欢声笑语。我们的六一充满喜气。有的学生兴奋极了,举手续写:欢天喜地快乐无比,是我们给六一的赞礼。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黑板上出现了师生共同创作的《快乐的节日》这首诗。虽然诗的韵调不严格,但与学生当时的兴奋、对生活的赞美比起来,这真的不算什么。

二、细致观察,激发写作灵感

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习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按理说学生习作的内容也会很丰富,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内容中写得不具体,读来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观察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观察不仔细,不全面,也不深入。许多素材看起来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没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不经意间从学生的视线中溜走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中触发创作灵感。

传统意义上的观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它停留在为写作而被动地观察的层面上。这样容易使学生步入写作之前要观察、文章写好之后就不再观察的误区。因此,教师要淡化观察的功利性,从积累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增加观察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用心去体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人物,每一处景致。当然,大千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观察时要学生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体会其自身的独特性,在观察中品出平淡中的味,悟出平常中的奇,习作内容也因此丰富起来,留在头脑中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在一段时间里,一位学生仔细观察了一只小白兔后,写了《我给小兔相个面》一文,文中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发现:

“虽然它和鼠类是近亲,身体却比老鼠大多了,与老鼠十分相像,只不过耳朵长了些。它全身毛色不同,大部分是咖啡色和白色,只有在脸上有一闪一闪的几簇白毛。在那椭圆形的脑袋上嵌着两只小眼睛,红眼珠在眼眶里不住地转动着,似乎在寻找藏身之处。红红的鼻子下面还长着一张三瓣小嘴。你只要小心地、扳开它的嘴唇,就会发现两颗洁白而又细小的大门牙,难怪它能这么快地磨碎食物。

它性情平和,胆子小。每当我给它喂食,它总不肯出来,我只好把食物放在地上。等到我一走开,它便从屋里跳出来,拼命地咀嚼食物。”

从这篇习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认识了小白兔,了解了它的习性,从观察中触发了写作的灵感。

三、亲历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撇开学生缺乏观察能力等主观因素不说,就“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内容来说,生活体验太少确实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埋怨是无济于事的,教师能做的就是用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爱心,为学生创造一些“新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验、手工制作、扮演角色、游戏竞赛、自办手抄报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作文接力活动,让各小组购买一本硬面抄本,全班六、七本即可,每天让各小组的一名学生来写,作文的题材、内容、范围、形式不限,但必须是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对这六七本作文进行批阅,利用几分钟择其“闪光点”进行评赏。第二天,同一小组的另一名同学又接着写下去……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完后,又接着进行下一轮,如此循环,通过这种活动,写作资源就可以慢慢积累下来,择其一二就是一篇美文。

开展“新童谣”的征集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倡导良好的校园风气。让学生各自收集健康的儿歌、道德、三字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然后开展交流会,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介绍。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创作,写出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积极向上的新歌。有不少学生习作贴近现实生活,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如一位学生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同学之间有困难,大家齐心共帮助,你一言来我一行,集体生活乐融融。”

学校开展“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家乡,可以从家乡的名人、特产、风光、经济等几方面进行拓展阅读。然后开展读后感交流会,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了解家乡,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习作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提供平台,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语文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习作能力的高低更是天差地别。因此,关注到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都能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对于避免严重的习作能力的“两极分化”应该是有帮助的。

从三年级开始,笔者协助学生创办班刊——《新荷》,并设置了几个主题栏目:“生活作文”一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收集学生的成功之作,是学生习作兴趣培养的加油站。“写作小诀窍”一栏,主要是为习作水平相对一般和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设,摘录他们的单元习作、小练笔或周记中的较为精彩的句子或片断,让他们也享受成功的快乐。“精彩镜头”一栏,记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奇言妙语、精彩言论,尤其是平时学习水平一般的那些学生的“一鸣惊人”的妙语。这些栏目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的意識,使优生有了提高的机会,其他学生也有展示的舞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习作集里齐展精彩,使得全班同学都爱上了班刊。

9.泉州作文600字 篇九

春姑娘在泉州这一片大地走过,在大街小巷里打着旋儿的风儿拂过她的秀发,秀发飞扬,就像那迎风飘扬的垂柳,她的笑容就是那在枝头绽放的迎春花。笑意是那么淡,那么快乐。在她走过的脚印中,留下了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风信儿。一团团,一簇簇,那么快乐,又是那么不遗余力。我寻觅着,寻觅着泉州春天的足迹……

“万紫千红总是春。”你看,在泉州的古巷里,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花香里带着沁人心脾的甜味儿。在泉州的老街中,泉州市市花——刺桐花开了。快看!刺桐树上,火红的“小辣椒”绽开了甜美的笑容,好似一个美丽的姑娘,身穿大红袍,羞涩地坐在树上。每一朵红花里都藏着一朵象牙般的小花,像刚出生婴儿的皮肤那样细腻。啊!刺桐花美,泉州更美!

“天街小雨润如酥。”我最喜欢在绵绵的春雨中踏过古老的青石板,举着心仪的“猴”雨伞,看着从天上落下来的春雨,那一缕缕,一丝丝,像春姑娘织天的纺线。青石板上,雨水一滴滴地落下来,替青石板净了净身子。现在,几乎能照出人影来了。身旁的红砖古厝,有了雨水的滋润,也亮堂起来了。雨后的开元寺便笼罩在一片雨雾中,实在是太美、太神秘了,古语说:“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不是吗?雨中的泉州古城,仿佛天上圣境。

“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啊!春风像是大地的母亲,柔和地抚摸着我们。小巷里,老树下,阳光和煦,几个人围坐,一盏清香的铁观音,仿佛在述说美丽的刺桐城的故事。身旁的刺桐花树也微微摇摆,看样子,也在倾听美丽的传说吧!

10.泉州作文600字 篇十

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您那一道道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看,那座横卧在洛阳江上的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来到这里,让我领略了“闽中桥梁甲天下”的魅力。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府文庙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啊泉州,您丰富的历史底蕴,宽光广包容的胸襟,迎来了四方宾客,迎来了各方建设者,也赢得了我对您的热爱。

我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同学们在我的身边,就像一只百灵鸟围绕在我身边唱歌。每天,我在这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五祖拳,健身操,大课间跳绳……校园里到处是我们快乐的身影,我要对在故乡朋友自豪地说:“泉州很友好,我感觉我在泉州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也许生活并不平静。去年,我再一次意外中摔伤。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第一时间把我送到华大医院急诊。医生护士虽然不认识我,但是,不等在做临时工的父母的到来,他们马上给我紧急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避免了去大医院做手术。当后来得知真实经过的爸爸妈妈要感谢这些可爱的叔叔阿姨时,得到的是婉言谢绝和快乐的笑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泉州,我要告诉您,我在这里得到了真诚的帮助。

11.走进新材料作文 篇十一

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宿构现象。一出现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作文命题样式。2006年的全国Ⅰ卷、Ⅱ卷、山东卷,2007年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宁夏海南卷、北京卷、湖北卷等都采用了这一命题样式,今后一定时期这一命题样式将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未来高考命题的主流。

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限制语。

材料意蕴丰富,立意角度很多。可以是单则材料(如2006年全国卷Ⅰ),可以是多则材料(如2007年全国卷Ⅱ),还可以是图画材料(如07年全国卷Ⅰ)。2007年全国卷Ⅱ卷这则材料由两件事构成:材料1丛飞救助了别人,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材料2小李帮助别人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两件事构成对比关系,从正反方面反映了“帮助”主题。立意的角度主要有:讴歌宽容精神;批判社会良知的泯灭、人格的扭曲、人性的沦丧;赞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尚品格;呼唤“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的感恩图报的精神的回归……

限制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也就是说材料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材料中心不具有唯一性,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写作空间;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审题难度,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更有利于考生发挥。

其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这项规定其实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实现了作文的开放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最后“不脱离材料内容、含义和范围作文”。这是对写作范围的规定,即所有的立意都必须立足于材料本身,不能丢开材料另起炉灶,当然行文中必须能看到材料的意蕴和作文立意的直接联系,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套作。

【题型比较】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命题样式,兼具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

和材料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具有材料作文的形式,都由材料和限制语构成,不同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新材料作文的材料较材料作文意蕴更丰富,为多角度立意提供了基础。二是材料作文强调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立意,甚至追寻立意的唯一性,审题难度很大;但新材料作文更强调整体理解材料基础上从任意一个角度展开思考,哪个角度更适合自己就选取哪个角度,无所谓最佳立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和话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继承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原则,强调作文的“三自原则”,和话题作文不同的是:话题作文从材料里明确提出了话题,只能按照话题要求作文,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起到诠释话题的作用;而新材料作文则强调立意由材料中来,所以要弄懂材料才能提炼出好的立意,较话题作文审题难度要大,避免了套作现象。

【类型分析】

[类别1]图画类材料作文

材料为图画的作文形式由来已久,图画往往蕴含丰富,非一般语言所能涵括。加之今天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画作为一种对社会、世界的反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爱好。因此以图画为材料来命题既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对当前随意降低审题难度,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有力的反拨;而且又不故意加大审题难度,图画本身往往具有多向解读的可能,允许考生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不再单一化,具有很广的写作空间,从而实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考场宿构现象。所以这类作文模式必将受到命题者的亲睐。

[示例]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这则图画材料不仅给出了具体情景,而且给出了解说性的语言。审题时要两方面并重,画面上是一个人前行途中不断地拿到新的名片,认识到新的名字,而其身后则是无数散落的名片(或照片),这是“被遗忘的无数的面孔”。图文联系在一起,既予以形象地表现,又予以哲理性地阐释,两者相得益彰。画面内容其实已经暗示了我们不断接受新事物、遗忘旧事物就是我们人生的一种生命状态。画图者也没有给出相应的个人评价,只是表现了这一生命形式而已。所以给出的思维空间很广,主要有以下思维方向:

1.人生总是在不断面临新旧的抉择,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然要接受新事物,也必然淘汰掉许多旧的事物,即便对旧事物抱有太多的热情也是无能为力的。

2.接受新面孔、接受新事物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才能赶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才能成为时代的领路人,才不会被陈旧的规矩束缚住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局面,所以不要为人生中必然的遗忘感到惋惜,我们要扔掉因袭的重负,奋然前行。

3.为人们不断的遗忘而感到痛惜,我们不该遗忘太多的面孔、太多的事物,对历史的遗忘就意味着背叛,所以我们该为记忆保留应有的空间。

4.不断忘却和不断接受往往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漫游,这反映了现代人们的困惑。海量的信息让我们头昏目眩,对记忆的遗忘也常常让我们遗失人生的方向。不得不遗忘,又不能遗忘,这就是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处境。

[类别2]寓言类材料作文

寓言意蕴丰富,解读空间很广,以之为材料作文,往往可供选择的写作角度很多。而且命题者往往有意对寓言进行加工,使写作角度更为明晰,写作范围更为宽广,这样实现了写作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考生对寓言寓意的挖掘、角度的选取则足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深度,命题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智性含量”,这样完全避免了话题作文命题随意性过大的误区。所以也将成为命题者特别看重的命题样式。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材料乌鸦抓羊就是典型代表。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池塘内,一条鱼儿正游来游去寻觅食物,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团食物正徐徐落入水中。“谁说天上不能掉下馅饼呢?”兴致勃勃的它自言自语道。它奋力向目标游去,先用胡须触了触,后用眼睛看了看,觉得那就是自己所需要的美味佳肴,便一口咬住。糟糕!还未来得及尝一口味道,就被物中的钩子紧紧地勾住了嘴唇,已无法脱身了!“这是怎么回事?”它挣扎着,惊恐地说,“我仔细看过,没有钩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此题材料的中心是鱼,审题时要围绕鱼来展开,可以按照鱼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逐步思考材料的内涵;而这则材料又是则寓言,写鱼其实就是写人,鱼的经历也就是人的经历,在审题立意时,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应找出鱼和人的对应联系。此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生没有捷径可走。鱼兴致勃勃地认为“谁说天上不能掉下馅饼呢?”正是这条鱼太贪图小便宜,才误入圈套。所以我们要依靠自己,不能贪占便宜,否则就如鱼一样落入陷阱。

12.我爱泉州西湖作文 篇十二

提起西湖,人们脑中总会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浓妆总相宜。”这首千古绝唱。泉州西湖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却有“刺桐成行,白鹭纷飞”的景象。在我的眼里,泉州的西湖并不比杭州的西湖差。

听老人们说,以前泉州并没有西湖。这里俗称西北洋,是古泉州的滞洪区。杂乱无章的低洼地,长满了芦苇和野草,到处一片寂静,毫无生气,透着凄凉和寒意。

随着泉州城市的发展,西湖公园的建设逐渐完善。现在的它繁花锦簇,绿树成荫。你瞧,那一湖碧水,波光粼粼,和风吹拂。微波荡漾,泛舟而游如凡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不时翻身腾跃,让西湖充满了蓬勃生机。

湖中的.桃花岛上枝繁叶茂,栖居于岛山的白鹭,时而掠过碧绿的湖面,时而在蓝天盘旋,成为西湖一道亮丽的风景。三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桥梁,如玉带般横卧碧波之上;与桥相映成趣的是那座雄伟的刺桐阁,站在刺桐阁凭栏远眺,泉州的美景尽收眼底;再加上泉州

博物馆和著名的闽台缘博物馆就坐落于湖畔,给整个西湖平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现在,西湖公园又建成了水景喷泉,它是目前我省最高的人造音乐喷泉。浑然一体的喷泉,如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呈塔形、旗形、山形、扇形喷涌而出。激光水幕电影则是公园夜晚的一大景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观赏。

泉州的西湖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古老,但泉州人的敢拼会赢的精神,将会使西湖的景色越来越美……

13.泉州作文300字 篇十三

在东海泰禾广场上,有一架名叫泉州之眼的摩天轮,这架摩天轮处于广场的中间,很远的地方就能够望见。

吃过晚饭,广场上的灯光星星点点的亮了起来,很快就形成了美丽的夜景。我们为了登上泉州之眼摩天轮,前后已经来了三次,现在终于登上了摩天轮。摩天轮缓慢地转动着,一点,一点,东海展现在我们眼前:远处横跨东海的晋江大桥上,橘黄的路灯把桥照的清清楚楚,再看另一边摩天轮倒映在泰禾影城的玻璃上,摩天轮上不同颜色的光点顺着柱子的飞往中心,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光点,像一只大眼睛俯瞰整个东海。我们乘坐的轿舱上升到了摩天轮的顶部,这时可以看到整个泰禾广场的全貌,音乐声在耳边环绕、各种娱乐设施上LED灯光、颜色各异的气球、还有小贩手中拿着的各式各样的玩具灯,一起倒映在了中间的小河里,让那条小河变得五彩缤纷;再看远处,你可能会惊讶,这条街后面竟有许多条小街,还有从来没有见过且离自己如此之近的小店。摩天轮慢慢的下滑,所有景物都一点一点的放大,刚才还离你很近的小店,现在却已经不知去哪,再也找不到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摩天轮转动的速度似乎快了几倍,很快一切又回到了熟悉的模样。

上一篇:有雨的日子作文350字下一篇: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与大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