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

2024-10-23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共6篇)

1.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 篇一

重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重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环境问题是其中之.近年来,城市环境的治理逐见成效,但是农村的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共同参与,才能使城乡环境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加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才能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目标.

1调整环境政策,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并重政策方针

政策是行为的先导,当前的环境政策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作出适当调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1.1统一规划城镇、乡村环保设施.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科学规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修建统一的垃圾中转处理站,对垃圾、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集中排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1.2修订生态功能区划.按照“一圈两翼”的生态特征,加快修订《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功能分区落实在空间图集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全市的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风景名胜区、引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1]充分发挥全市生态功能区划对发展的指导作用.1.3适当调整税收政策.建立合理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对生产中产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征收生产污染税.对浪费资源征收资源税,对水资源也应收取水资源费.2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1调整城乡环境资源配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导致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破坏者、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权、责、利”不一致,保护者得不到应有回报、受害者得不到应有补偿,出现失去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地区的最大渴望.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区域,国家要加大补贴力度;对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发资源的企业,应当征收生态补偿费,专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2]对重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国家则应在项目、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积极探索河流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2.2探索完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部门之间横向协调机制,形成“区(县)—镇—村”三级环保管理纵向协调机制.优化和完善环保部门机构设置,充实力量.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执法队伍的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严格依法办事,严格责任追究,改变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执法效率不高的状况。

2.3完善统筹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整合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卫生、国土、气象等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建设一个统筹城乡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规范和引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转移环保支付,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采用补贴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污染物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扶持.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尝试区内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实行补偿.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企业和社会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促进环保建设现代化.加大“一圈”对“两翼”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补偿“两翼”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支持其保护环境.

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为农村的环境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建立建全符合重庆实际,比较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快制定三峡库区环境的准入制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奖惩制度.尽快出台规范管理农村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和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规范性文件,增加法律的覆盖面和针对性.5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生态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轻生态压力.[4]生态环境建设应当与城乡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并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一方面,用绿色技术大力改造城乡传统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推行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在招商引资时,注重项目引进的质量,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项目.培育新兴产业,转移当地劳动力,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资源保护和环境优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的建立农业生态体系,继续推进生态家园示范村的建设.利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大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在加强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搬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城乡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统筹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6突破城乡分隔,开展城乡统筹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农村成为调节城市生态的平衡区域,是城市工业化发展到现阶段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的必然要求.

6.1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持.针对重庆市河流污染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结合河流水文状况、水力特征、河岸及当地生产生活规律等,运用生态学成果通过河流的自净作用,实现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目标,建立河流污染综合治理评价体系;整治消落带生态环境,对开县、云阳、忠县、奉节等重点区段重大生态整治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加强长江沿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排污管道的规划和建设.[3]以长江船舶和漂浮物为重点,加强流动污染源治理.

6.2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城市环境整治着重实施城镇污染治理和生活污染治理.严格执行企业准入制度,三同时制度,对未达标的工业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未达标的责令停产.对城镇生活污染,重点加快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农村综合治理要切实将美化农村环境作为城乡统筹的重点来抓,通过“以奖促治”,在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建设一批环保型畜禽有机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花费和可降解农膜,减轻对农田、渔业水域和农产品的污染.同时,在农村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村”等活动,以点带面,尽快形成农村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7引入绿色GDP理念,着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绿色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对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科学统计.它是在现有GDP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等于GDP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降级成本后的净额.[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要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扣减,最终求得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引入绿色GDP的理念,迫使领导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中,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8加大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思想观念是统筹城乡环保的根本.政府要高度重视环保宣传,以世界环保日等特殊时间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法律法规.[5]同时,要重视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积极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从而增强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和学生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让环境教育进村屯、进企业、进农家、进课堂,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公布农村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曹光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新跨域[J].环境保护,2007(08):6-37.[2]贾后明.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J].可持续发展,2006(11):29-33.[3]梁福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回顾与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2):

[4]向定峰,蒲勇健.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措施的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6).[5]周富春.中国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1)

[6]王蓦,黎智洪.加强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推进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J].南方农业,2007,1(6):80-83

2.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篇二

关键词:城乡统筹 农民工 新农村建设

1 以城乡统筹谋全局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城乡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中以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发展中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

1.2 城乡统筹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推行,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影响。但从整体上来看,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社会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的,特别是城乡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农村的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生活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3 城乡统筹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内外经济等关系,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情况一般会影响到发展的全局,对其他关系的调整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1.4 城乡统筹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发展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最终使经济社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这意味着当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人口越来越多时,资源供需也会加剧不平衡,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落后趋势。

1.5 城乡统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城乡统筹不仅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对于整个发展的大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城乡发展始终是不平衡的,无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那么就无法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了明确的方向。所以,在城乡统筹中要不断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能够保障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努力搞好新农村建设,让更广大的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尽最大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铺平道路。

2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为城乡统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农村信息网络等。第二,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均等化。我们还要做好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的均等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大大提高。

农村职业教育不收取任何费用,进而让更多的农村人接受高中教育。认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汇集最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努力提高政府的以及农民的个人筹资标准,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他们带来的好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从整体上来看,财政支农资金比重还是在波动状态,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财政支农力度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财力的增长。只考虑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比重和口径。

2.2 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城镇化的根本标志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走向城镇,并且在城镇落户,最终成为市民户口,城镇化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新生代农民比较多,他们并不是非常依赖土地,他们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生活习惯上,或者是行为方式上都逐步向城市化方向发展,他们的意识里很想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根据农民就业和转移政策,我们可以将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的这段时间成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政策主要的侧重点在于消除离土限制。改革开放前,农民是不能自由转移就业的,八十年代我们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可以顺利的实现就地转移;九十年代的政策主要倾向于消除农民离乡的限制。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政策主要是针对农民工更顺利的在城镇定居,这是与亿万农民工的愿望一致的,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一致的。

2.3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 土地问题在城乡统筹中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还都是二元性的,农民的土地权利还不够完善。工业化正在不断的推进,城镇化也已表现出了较好的趋势,城镇建设用地也多了,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没有了土地。农业用地变成非农建设用土地的过程并不是平等的,它是一个未经协商的产权交易过程,由于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征地,又没有健全的征地补偿方案,征地程序也未很好的照顾到农民的意愿,农民的土地没了,生活也就变得没有着落,这样就不能能够很好的保证他们未来的生活。

近几年,国家的耕地保护制度不管是在制定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很严格,不少地区已经实施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办法,以此来增加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的土地。

3 如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3.1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问题就是资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进步一深刻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优先安排与“三农”有关的项目。

3.2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若要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村的民生问题。要在农村中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使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能够在实际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的改革城乡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体制,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

3.3 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村人口大范围在城镇就业,在城镇定居,成为真正的市民,这是城镇化主要要做的,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有帮助。现在的新生代农民比较多,他们并不是非常依赖土地,他们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都越来越向城市化方向发展,非常想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

3.4 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 近几年,国家的耕地保护制度不管是在制定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很严格,不少地区已经在实施宅基地和村庄整理的方案,从而增加城镇和工业建设使用的土地。农村土地整理对于工业和城镇的繁荣是非常有利的,将不断的推动着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但是还会出现不能很好的保障农民和集体土地权益等问题。现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较困难的一点就是健全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5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化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充分体现了通过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来推动城乡共同进步。不仅要做好城镇化工作,还要不断地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善力度,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4 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党中央在考虑了战略全局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决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寻找新出路,找准方向,防止走形变样。

参考文献:

[1]胥海军,赵景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探释[J].就业指导,2009(11),55-58.

[2]郝文波.对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创新,2011(7),123-124.

[3]周艳红,刘宏.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J].农业产业化,2009(10),102-105.

[4]于东.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研究[J].管理视野,2011(3),58-59.

3.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 篇三

转载日期:2012-7-18 22:52:00 来源:互联网

首先我们必须要对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究竟要面对些什么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面对问题对症下药出对策。下面我就根据我曾经策划而引起国家改变部分《三峡移民安置条例》和国家对三峡库区搬迁城市进行库岸治理的经验,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谈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必须面对解决的核心问题

必须理解城乡统筹的内涵“城乡统筹,容易理解‘城’字和‘乡’字结合,肯定是把城市要做大做强,然后把乡带动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的。目前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才能把城市做大做强,然后把乡带动发展壮大,要面对那些必须面对解决的核心问题。

1、必须解决增加进城人口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起码要有70%以上的城市人口,根据重庆目前的3200万人口中,现在大约有1200万人已经在城里居住,还有2000多万在农村,以后大约还要让1000万人进城成为城市人,首先必须解决这1000多万人进城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等问题。

2、必须发展壮大城市的产业问题。解决增加1000多万人进城的居住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等问题。必须要有稳定的产业来支撑,只要能解决农民进城有稳定的就业并在城里有钱挣,农民是自然愿意进城的。千方百计发展好产业是“城乡统筹”成功的关键,必须要让农民“能进城、稳得住、能自富”。

3、必须解决好农村问题。必须要解决好还剩余30%大约1000万左右农村人口的一切问题,包括农业技术、教育、卫生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进城的农民肯定经济条件是很差的群体,多数人进了城这少数的人在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维护使用上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不重视解决这个问题有可能出现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更大。在同一个试验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太大也直接影响试验区的整体效果。

4、必须解决三峡库区经济落后的问题。三峡库区总共有19个县,1400多万人口。重庆的比例很大按照60%计算应该有800万左右,这部分人口经济基础差文化也很低,解决这部分人口发展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但是,又必须解决好这一难题,国家给这个试验区的政策很可能考虑到三峡库区经济落后的问题,可以说三峡库区的问题直接影响试验区的质量。

5、必须解决好老龄人口和弱势群体问题。据介绍,重庆市于1994年底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早了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六。目前,重庆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430万人,占总人口的13.84%,并以年均3.86%的速度增长,每年净增老年人10万左右。重庆市老龄委预测,到2009年,重庆市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据全国的统计比例弱势群体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5%-6%,重庆大约有150万弱势群体人口,重庆的老年人口和弱势群体人口比例达到了总人口的20%,不解决好他们的问题也会影响改革试验的成果。

二、破解题难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在“改革试验”上做文章,要深度理解“试验” 二字。我理解“试验”是可以争取国家很多特殊的政策(所以又叫“特区”),所以我的意思是深度理解利用“试验” 二字来争取特殊政策,让“试验”出更好的成果。下面我就如何争取“特殊政策”更好的解决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出几不成熟的对策。

1、解决增加进城人口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达到“城乡统筹” 根据重庆目前的3200万人口将来要达到70%以上的城市人口,首先必须解决新增加大约1000多万人进城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等问题。

解决这个大问题,奇帆市长算了笔账。他表示,抛开基础设施不算,第二、三产业带动一个人正常就业需要投资30万,而15年来我们重庆工业、商业各方面产业估计有3万亿,很自然能带动千万人就业。今年6月,重庆“1小时经济圈”发展规划将出台。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王青在参加“1小时经济圈发展策略”专题报告会上说,到2010年,圈内将扶持100个重点镇,发展特色产业,以转移就业,让农民变市民。

目前政府对解决新增加大约1000多万人进城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策略,主要是即将出台的“1小时经济圈”和核心产业区。根据 “1小时经济圈”和核心产业区的发展策略很有希望解决增加进城人口的居住就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我觉得为了更加有保障让“改革试验区”出成果,还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2小时经济圈”或者“3小时经济圈”,“核心产业区”主要是现有的市民,“1小时经济圈”主要是新增加大约1000多万进城的人口。“核心产业区”和“1小时经济圈”可能样基本达到70%的城市人口,只要解决了70%的城市人口的居住就业问题,就很有保障的能带动30%的农村人口,这70%的城市人口所需要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完全能够带动30%的农村人口富裕。所以,我觉得应该规划“2小时经济圈”或者“3小时经济圈”,把30%的农村人口聚集到“2小时经济圈”或者“3小时经济圈”为70%的城市人口提供生活资料供应,很自然能带动千万农村人口共同富裕起来。

具体措施就是需要争取特殊政策。这里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农村承包林地以及房子变现流转的问题,这里就最好争取《物权法》原来准备实施农村农民房子可能同城市一样可以抵押买卖的政策。《物权法》最终审定时没有通过这个条款,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到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肯定还是要启动这个条款。按照重庆城乡统筹达到70%的城市人口完全能够带动30%的农村人口富裕起来,国家很有可能同意先作为“试验”,只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和农村承包林地以及房子变现流转的问题农民进城的问题就好解决。

2、必须发展壮大城市的产业。只有发展好城市的产业才能解决增加1000多万人进城的居住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等问题。必须要有稳定的产业来支撑,只要能解决农民进城有稳定的就业并在城里有钱挣,农民是自然愿意进城的。千方百计发展好产业是“城乡统筹”的成功的关键,必须要让农民“能进城、稳得住、能自富”。

根据“1小时经济圈发展策略”对产业发展有了很高水平的发展策略。如:江北、渝北、北部新区等三北地带将形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东部的茶园片区则形成装备制造、会展等产业集群。南湖片区、鱼洞等地将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食品、机械加工产业。沙坪坝、西永、西彭等西部片区则以软件、铝加工等作为主要产业支撑。

“核心区外的其它区域,将围绕成渝、渝黔、遂渝、渝武等4条高速路,形成汽摩,天然气、石油化工,综合性装备,材料产业,高新技术,综合性轻纺等6大产业集群。根据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王青在“1小时经济圈发展策略”会上透露,从2007年到2010年,我市将围绕“城乡统筹实验区”,完成投资1万亿元,并依托江河、交通、坪谷、资源集聚等4特征,扶持100个重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借助重点镇特色产业壮大,以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让农村劳动力逐渐到镇、城就业,农村则以粮油、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现代集群农业为主。

有了以上高起点的规划对发展产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目前就是怎样落实发展好的问题。产业发展主要是人才和资金问题,解决人才问题我建议多以知识参股来吸引人才,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让高科技人才用知识直接到企业参股,让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的股东。

解决资金问题重庆政府在这方面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担保公司和引进国际金融机构在重庆安家,政府并且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金融中心”,这给企业奠定很好的融资平台,特别是奇帆市长提出“企业重庆”的理念,政府有这样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精神粮食。企业更好稳定的发挥效益主要是要有强大的资金来源和人才队伍,我建议政府是否提倡企业在吸收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股东的同时吸收员工也到企业参股,这样企业才有了自己稳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目前有很大一批企业员工通过多年的打工有了一定的资金积蓄,他们也正需要发展,如果加强引导他们是肯定愿意成为企业的主人的。一个企业如果有30%的发起人股份,另外吸收30%的员工股份就增加了企业的自有资金,增加资金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企业有了自己稳定的员工队伍,将来企业多了,企业员工有可能很紧张,目前沿海一带的企业已经严重出现员工紧缺的状况,因此我们的企业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我觉得高科技人才和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政府应该出台保障政策和措施,专门对员工参股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监督管理,对员工参股企业,要给于更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是解决就业,将来解决了就业就要解决员工富裕的问题,其实这样对企业也有好处,特别是要对员工股份的保护,如果企业出现破产等问题要优先保护员工股份的利益。另外,就是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把一切对员工不利的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

政府要积极领导帮助企业上市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企业要有稳定的融资渠道,只有通过股票市场,有很大一批企业有了基础,但是重庆的企业很多不重视股票市场融资。目前,浙江、广东的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在积极引导企业到海外和中小企业版上市。浙江、广东都提出“证券”强省的战略,相信重庆政府对此也是很重视的。

企业上市我建议最好通过香港创业板上市,香港创业板的市场特色与现有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具有以下特色:

(1).以高增长公司为目标,注重公司增长潜力及业务前景;市场参与者须自律及自发地履行其责任;买者风险自负:适合有风险容量的投资者;以信息披露为本的监管理念;要求保荐人具有高度专业水平及诚信。

(2).香港创业板的市场潜力,是以有增长潜力公司为目标,行业及规模不限。创业板的主要目标是为在香港及内地营运的大量有增长潜质的企业,提供方便而有效的渠道来筹集资金,以扩展业务。

(3).创业板市场的交易与运作创业板将采用一套先进的交易系统及电子信息发布系统,以减低参与者的成本,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及家庭电脑直接进入联交所的交易系统进行买卖,直接落盘。买卖实行竞投单一价,交易分段进行,每一时间段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决定成交价格和成交委托,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交易方式。

3、必须要解决好还剩余30%大约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问题,包括农业技术、教育、卫生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进城的农民肯定是经济条件很差的群体,少数的人在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维护使用上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不重视解决这个问题有可能出现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更大。如果在同一个试验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太大也直接影响试验区的整体效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我觉得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把新农村规划建设好为农村人口的富裕打下基础,把偏远山区规划成为野生植物、药材、林业等项目,农民用土地和林地承包权与有资金的人参股成立企业经营。在国外农场是人人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农场场主是很多城市人羡慕的人。到一定的时期城市有钱的都愿意去农村发展,吸收农村的新鲜空气享受田野风光,当前政府应该重视规划好农村的发展,同时制定好相应的配套政策等待城市有资金的人去农村发展。

只要解决了70%的城市人口,就很有保障能带动30%的农村人口,这70%的城市人口所需要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完全能够带动30%的农村人口富裕。所以,我在前面建议该规划“2小时经济圈”或者“3小时经济圈”,把30%的农村人口聚集到“2小时经济圈”或者“3小时经济圈”为70%的城市人口提供生活资料供应,很自然的能带动千万农村人口共同富裕起来。

4、近几年来,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先后会同农业部编制三峡库区柑橘产业、草食畜牧业、水产养殖规划,与国家旅游局等6部委联合编制了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规划,2004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这些规划主要是由部门组织实施的,作为区域规划,缺少了一个统一协调实施的地方主体这一关键环节,规划的效用大打了折扣,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三峡库区竞相分食项目和资金蛋糕,由于资源的趋同性,更容易形成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布局、产业链发展和规模效益难以落到实处。

根据以上情况看出国家对三峡库区是很重视的,大家都知道成立重庆直辖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三峡工程”也不一定有重庆直辖,这次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应该与三峡库区有关系。所以,我觉得解决好三峡库区的问题非同小可。三峡库区总共有19个县,1400多万人口。重庆的比例很大按照60%计算应该有800万左右,这部分人口经济基础差文化也很低,解决这部分人口发展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但是,又必须解决好这一难题,三峡库区的问题可以说直接影响试验区的质量。三峡库区的人口经济基础差和文化相对比较低,在这次农民进城的机会中可能有很大一批靠主动进城的可能性没有其他地方大,我们必须做好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规划。重庆政府最近也专门请了王治刚策划大师对发展三峡旅游业做了高起点的策划,我相信对三峡库区发展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我首先在赞成王治刚策划大师观点的前提下对三峡旅游业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三峡”是已经有了国际品牌的旅游景区,名气有了,现在就是差人气,如何把游客吸收到三峡来旅游、如何让游客把钱用在三峡、如何让游客玩得高兴、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这就需要大胆策划。现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是以打造美食、美景、美女来吸引游客,能旅游的人都是基本有钱的人,他们的对美食、美女、基本没有兴趣了,现在只有美景对他们还有一定兴趣,美景也只有那么多地方有钱的人也看过了不少,所以我觉得要具有刺激的项目才能让有钱人感兴趣。

目前三峡旅游业在宣传上都各自为政,缺乏对三峡统一包装宣传,没有把三峡看成一个整体,应该由宜昌和重庆把三峡旅游业整体包装宣传,每年应该在三峡库区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大型比赛项目,例如:重庆每年的三峡旅游节都举办得不错。但是这个三峡旅游节就缺乏整体性,这样的节如果在三峡库区各旅游景区开展分会场,与旅游景区实行互动肯定能增加旅游收入和人气,有了人气还可以考虑象“黄山景区”一样收门票。对吸引旅游三峡的人气我有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可能让很多人觉得我是疯子,我在学策划时听老师讲策划人就是疯子,按照老师的说法我就提点大胆的想法。为了支持三峡库区的发展,国务院是否能给一个特殊政策,把澳门的“博彩”业政策应用到三峡,在三峡库区旅游景点开展一些有“博彩”性质的竞赛项目,或者在三峡库区部分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船上适当的开放“博彩”业,只允许国外或者外地有钱人的参与。

三峡库区是否可以利用三峡库区发展水产业,这个也需要争取特殊政策,因为考虑三峡库区的水质问题,目前基本上是不允许在三峡库区发展水产业。我想了一个办法可以发展水产可能不影响水质,同时对三峡水库还有利,三峡库区有很多支流小河可以发展水产业,可以把很多不通船的支流小河用石料抛江筑堤在堤内发展水产业,(云阳的支流小河很多)用石料抛江筑堤,水可以和堤外相通不影响库区蓄水,反之还可以把泥沙和漂浮物挡在堤内,(可以参照万州的天仙湖)这样可以减少三峡库区的漂浮物污染和流失的泥沙威胁三峡大坝。(这个项目还有可能争取国家大量的资金,例如:三峡库区云阳最先争取库岸治理资金,引发国家拨了大量的资金对三峡库区的地质进行治理。当初也是我大胆提出并且参与了策划)这样“山上发展旅游业,水下发展水产业”这就真正达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目的,三峡库区的人民就能很快能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

5、重庆市于1994年底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早了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六。目前,重庆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430万人,占总人口的13.84%,并以年均3.86%的速度增长,每年净增老年人10万左右。重庆市老龄委预测,到2009年,重庆市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弱势群体包括城乡低收入人员。这部分人员包括没有正式工作的、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据全国的统计比例约占人口总数的5%-6%;较早退休的人员,因其当初退休时工资水平非常低,加上各种补助也不过两三百元,只够吃饭,没有缴纳医疗等社会保险;及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到目前仍不能解决温饱,贫困农民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仍为3%左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病致困的人口。由于受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一人患重大疾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全家人生活水平一下子跌进贫困线之下。家有长期患病的病人和老人,医疗负担更重,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了解,“十五”期间,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迅速。在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24万城市特困老年人进入了城市低保系统,12万农村“三无”和“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逐年提高,105万农村老人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在老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5年来,政府共投入资金3.67亿元,建起了1001个“星光老年之家”。目前,全市已建起城乡镇老年活动中心、活动站、活动室4500多个,各类养老床位6万余张;为保证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重庆市有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近1200所,在校和结业的学员约30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经常参加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市老年人已超过100万人。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重庆政府已经高度的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很关心弱势群体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光重庆存在,目前也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我们作为改革试验区应该带头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想为了更好支持帮助这部分群体最好集中扶持,我建议在主城周围建设一个专门的园区来集中扶持。我目前正在策划一个全国性的老龄事业发展方案,有很多投资人感兴趣。这次改革试验是否可以探索运用,也许对我们国家解决老年人问题发挥作用。

(1)、主要依托新农村建设和老龄事业的相关配套政策。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导向,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新型的慈善老龄综合功能的连锁服务网络,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携手爱心护理基金合作开展,连锁服务网络建设的管理及项目的资本化商业运作,通过开发连锁综合项目带动连锁养老服务商业化品牌营销和特许经营项目,以其收入支撑连锁养老中心的运作,收入用以偿付连锁养老中心建设成本和持续发展的资金。

(2)、“连锁养老中心”作为老年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又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只有把慈善精神和市场运作机制结合起来,才能使之顺利长久地向前推进。所以,我们的连锁养老中心运作方针确定为:“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支持包括新农村建设和老

龄事业的相关配套政策、资金两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支持。在动员社会力量方面,主要还是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和民间的资金力量,为老龄事业服务。千方百计用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老龄办等十部门支持发展为老龄人服务的政策,民政部下发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机构的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

(3)、本项目提出的连锁养老中心,即除老龄公寓等专用设施外,加强发展一些可以对社会开放的商业和娱乐网点特许经营设施,一方面向中心老人群体提供优质优惠的多元化服务,一方面给农村农民提供了服务就业和农产品销售收入。据测算,这些收入不但足以偿还连锁养老中建设资金,还可以支撑农村和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这种新型的老龄综合功能中心,是以综合商业项目开发为导向,集老年公寓专用设施和服务中心商业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并具有承办爱心护理基金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功能的综合性工程。中心建设资金除地方政府给予的基本配套资金外,还可以申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基金筹款解决一部分,其余全部由民间资本和投资商解决。

(4)、由国家老龄委、爱心护理基金及投资人发起成立 “中国连锁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项目法定机构,成立后由“中国连锁养老服务中心”统一指导、统一规划下,具体实施并完成各中心项目的建设和后期的营运工作。

“中国连锁养老服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1)、指导农民利用新农村建设配套建设中心的房屋,利用承包耕地种植合适老人吃的蔬菜水果。(2)、成立专门的客户网络机构负责联系客源(3)、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培训服务人员和服务工作,协调并联合海内外知名人士筹措建设资金。(4)、依托各地方老龄委负责协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包括地方的政策支持、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支持。

根据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按照这个标准决定养老中心的建设规模,首批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近郊区选一个村庄作为试点,然后在各省、市、县城市近郊区选一个村。按照所在城市总人口的多少决定养老中心的建设规模,初步计划省会城市按照1万人,市级城市按照5千,县级城市按照2千人的规模。项目可以利用农民现有房屋包装和新建两种模式,试点运作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4.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 篇四

周德志 陈文梅

一、改革增值税制度,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

(一)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优惠税率,将两档税率改为一档税率

我国现行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实行两档税率,通常情况下为17%,对一些初级农业产品、农用机器和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以及小农具产品等实行优惠税率13%,购进免税农产品抵扣税率13%。国家制定这项政策的初衷之一在于给农民实行低税优惠,而政策执行的结果却很难达到效果,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两档税率带来的高征低扣现象使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企业税负高,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企业购进初级农产品的抵扣税率为13%,经过加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增值税销项税率多为17%,这样一来,对这类企业的增值额实际课征率比一般企业多4个百分点。不但没有体现增值税本应有的优势,还使这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随着传统农业逐步向商品农业转变,农产品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速度缓慢、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等新的问题,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范围,向加工业、商业、科技业拓展,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服务、销售的产业链,这种创新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它使农民从自给半自给封闭式的旧农业轨道走上了市场化经营的新征途,使农业经济融入了市场经济,融入了全球化经济。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企业的发展。重庆市目前有农业产业化企业2300多家,对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中央能减轻这类企业的税负,使它们轻装前进,发展得更多更好。

2.两档税率带来的高扣低征现象使生产农业机械、器具的企业长期无税,但农民没有得到实惠。按照现行增值税税制规定,用于农业生产(包括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各种机器和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以及小农具产品生产企业,其主要生产原料、燃料、动力的进项税率为17%,而销项税率为13%,中间相差4个点,只有当这类企业的毛利率达到31%以上,才有可能产生增值税。目前这类企业的全国平均毛利率一般在10%左右,所以,它们将长期无增值税。之所以给它们低税优惠,是因为政策制订者认为增值税是价外税,税低则转嫁给产品的消费者——农民的就少,农民就能得到实惠。事实上,无论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税收是否转嫁取决于产品的供求关系,如果某产品供不应求,征税的结果是消费者承担税收;如果与之相反,则由厂商承担税收;如果界于其间,则由厂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家对这类产品实行低税带来的利益往往被中间商挤占。中间商用低价从厂商买进产品,再利用占有市场的便利抬高售价,农民很难真正得到由于低税所带来的好处。我们建议对这类企业仍然按17%征收增值税,国家可以把这部分税款作为农民购买农用机械、器具的补贴,在购买时发放给农民,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现行增值税制度让进销农产品的中间商得到利益,农民没有得到好处。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农产品时,可以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而这种“买价”是含税价格,如果换算成不含税价格,进项税额的实际抵扣率就不是13%了,而是14.69%。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将其收购的农产品以原价销售出去,并且按照13%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那么,企业就会得到相当于不含税价1.69%的“倒挂”留抵税额。换言之,如果某一般纳税人进销一批免税农产品,那么,国家不但得不到1分钱的增值税,反而还得退给该企业相当于不含税销售额1.69%的税款。

综上所述,两档税率带来的不规范很不利于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有着广大农

村社会、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占有相当比重的重庆市。所以,目前增值税的两档税率制度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呼吁尽快调整增值税税率制度,对增值税仅实行一档税率,要么统一为13%,要么统一为17%。如果在全国统一改革难度太大,我们希望中央能先选择重庆作为试点,以支持重庆的统筹城乡发展。

(二)加快增值税转型步伐,提升第二产业升级换代的能力

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现实意义是能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资本有机构成加快的投资发展趋势。这点对于重庆尤其重要。重庆传统产业和产品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重低,以冶金、机械、兵器为代表的重工业在重庆工业中所占比重超过70%,结构不合理导致重庆市工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低,工业化进程步调不一。在重庆城乡统筹实验区率先实行增值税转型,一是有利于现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出口贸易增加,促使重庆市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有利于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增强三峡库区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力;三是推行消费型增值税所减少的税收收入,可以通过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可持续发展来弥补。2002年重庆市国税局曾经测算出重庆市当年减税数据是18亿元,但这个数据仅考虑了由于新增固定资产带来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值税的减少量,没有考虑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带来的产品增加而引起的增值税的增加量,所以实际影响数小于18亿,重庆市完全有能力承受。在当前增值税转型已经陆续在东北和中部地区试点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增值税转型能尽快在全国范围推广,如果仍然存在困难,希望中央能将增值税转型的政策率先落实到重庆。

(三)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

现行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是月销售额5000元,我们建议调高到10000元。根据调查,重庆市个体工商户的毛利率在5-20%之间。按照最高毛利率20%计算,月销售收入为10000元的个体户,月毛利为2000元,现行税费率为5%左右,小门面的每月租金平均按500元计算,这样一个个体户的月净利润为1000元左右,平均分摊到一家三口,人均月收入只有300多元,低于重庆市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并且,实行城乡统筹后,进城农民多,调高增值税起征点,从根本上讲有利于为广大农民进城从事个体经营减轻税收负担,使农民真正增加收入和得到税收优惠。另外,提高增值税起征点,还有助于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和提高征管工作效率。而且,从5000元调高到10000元,税收损失小,对重庆市国税收入的影响不大。根据测算,调高增值税起征点后,税收减少数约1.5亿元,相对于年收入达300多亿的重庆国税收入总量来说影响不大。

二、完善进城农民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以城带乡做好税收政策上的准备

进城农民指从农业部门转移过来的已经从事或者准备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包括农民工和从事其他非农职业以及已经进入城镇处于待业状态的农民。由于目前重庆市农业部门所占的就业比重较高,农业部门的收缩意味着很多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工商业和服务部门,预计近几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民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但是,现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所鼓励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是有所限定的,是指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并不包括进城农民。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补充完善进城农民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做好税收层面上的准备。

(一)通过制订与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发展

目前,重庆市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轻工、纺织、手工艺品和商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等量资金投入,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税收优惠政策应向这类企业倾斜,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减免税收政策,提高这类企业安置进城农民的积极性。另外,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服务性强、劳动密集的特点,对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有着任何别的行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

要政策手段,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第三产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地发展是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组织进城农民开展家庭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及其它服务业,通过一定期限内免征或减征此类组织或企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二)以人为本,税收优惠政策应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进城农民素质

从重庆市的现实情况看,进城农民普遍素质低下,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社会各产业对非技术劳动者需求大大减少。当前,从过剩部门调整下来的劳动力不能适应新行业部门技能要求,尤其农业劳动力,使得重庆出现失业人员日渐增长的同时存在着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人才缺乏状况。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竞争力的大小不再由先天继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那些越稀少、越难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高级生产要素(如高级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等方面)才是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进城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根本。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加强对进城农民就业前培训、技能培训与再就业培训以及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全面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三、注意运用间接减免,促进重庆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打下基础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已经在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的两法合并有利于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但是,两法合并并没有消除企业所得税原有的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弊端,主要是直接减免多,间接减免少。深圳曾在九十年代末期采取了一系列让企业得到实惠的政策: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2年,1年折一半,允许人员工资全部据实扣除,允许公益、救济性捐赠全部据实列支等。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针对重庆传统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弱的状况,可以借鉴深圳模式,除运用减免税和优惠税率等直接优惠形式之外,要加大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亏损结转、纳税扣除和放宽税前扣除标准如缩短坏帐损失确认年限,允许人员工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税前全额扣除等间接优惠形式的运用,以此推动重庆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辉煌历程1997-2007重庆直辖十周年经济发展巡礼》,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2. 姚荣玉:《浅论我国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中国税务报》2007.01.30。

5.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 篇五

一、北京新城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一)新城建设对周边镇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新城作为远郊区县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城城区拓展直接带动边缘农村的城市化。北京市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或者县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的,原有城市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新城功能定位的实现,因此11个新城的规划建设均涉及建成区的向外拓展。这样,原有城市周边的部分镇村就纳入了新城的规划范围,实现农村城市化。

二是新城开发与产业发展吸纳了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新城的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增就业岗位的快速增长,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周边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提高了周边地区农民的收入。

三是新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惠及周边地区。北京新城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与服务中心,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远远高于原有的县城标准,随着各项设施的逐步建成和完善,高品质、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必将惠及新城周边地区的居民。

(二)新城统筹城乡发展不足之处

一是新城规划缺乏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协调。北京市已由“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在远郊区县,新城规划、镇域规划和村庄发展规划编制任务全部完成,规划在地域上已经达到了“全覆盖”。但这仅是形式上的“城乡规划”,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北京新城规划尚未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仍主要谋划城市规划边界内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空间布局,对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重视不够。新城地区不同规划自成体系、缺乏统筹衔接。镇域规划和村庄规划盲目模仿城市规划,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农村特点和满足农民的需要。

二是新城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拉动不大,产业联系薄弱。新城与周边地区的产业缺乏统筹谋划,导致城乡产业发展自成体系,相互脱节。新城与周边镇村的各级产业园区由各自的辖区政府分头管理,在招商引资以及产业配套协作方面缺乏统筹协调,彼此没有联系,处于孤立发展状态。

三是新城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症结在于城乡生产要素二元分割,农村生产要素维持低水平传统生产方式。新城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求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有序流动,将市场机制引入城乡要素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

北京新城发展中尚未尝试突破城乡要素壁垒、构建城乡要素一体化平台。新城地区户籍壁垒仍然严格,人口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进入新城工作的本地或外地农村人口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诸多层面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依然突出。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分割,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未市场化。农业生产用地流转缓慢,经营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北京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仍未完全摆脱小、散、低的状况。农民仍然延续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技术进行耕作,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种分散经营体制,影响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及优化配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新城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发展仍然延续城乡二元模式。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规划区域为供给边界,而没有向周边镇村进行延伸,有悖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以亦庄新城为例,基础设施方面,新城未规划建设与周边镇村的连接道路,导致与其空间相接的长子营镇和青云店镇与新城间交通联络不畅,距离较远的镇村进入新城更加困难;镇村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道路工程建设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对接不顺畅,影响了道路系统的完整性和使用效率;供排水设施由乡镇自建,容量较小,难以保障水质;供变电设施未向周边配置,不能满足镇工业区用电需求;天然气与供热管道尚没有延伸到镇区;城乡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进程尚未起步。

二、北京新城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统揽发展全局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转变以增长为导向、以城市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传统发展模式,明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城功能定位,指引统筹城乡规划。

坚持“顶层设计”的视野,提升规划地位、拓展规划领域、深化规划管理。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和基础,实际上是通过提升自身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规律性,为各阶段、各部门搭建一个整合、前瞻的工作平台,引导和管理城乡形态与空间发展格局,发挥引领作用。

统筹协调新城地区城乡全域规划,探索多规协调,推进横向衔接,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可实施性。在明确发展思路上,政府要从规划的高度对新城及其所涉及和影响的周边相关镇、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谋划,既要考虑新城发展需求,也要考虑被占地和受影响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城市各领域、各部门、各层次的专项发展规划均会产生相应的空间诉求,这就需要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进行综合谋划、统一落地,通过统筹配置空间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各类用地出现功能冲突,增强各层级用地指标之间的衔接。做到总揽全局、联合编制、统筹布局、多规协调,统筹全域规划编制。

nlc202309010543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供给

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

首先,构建农村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框架,包括强制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考核机制。农村公共服务可划分为基础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科技信息七大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制度变革或建设标准目录。

其次,构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幅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财政投入比重,废除经济落后、财力较弱地区的公共服务项目配套资金制度,全额投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给予区县政府更大的资金支配权力,打破部门分散投资、分头管理的壁垒,整合集中财力,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通过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体系,使新城周边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降低城乡隐形收入差距,逐步消除尖锐的城乡对立与矛盾。

(三)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场机制

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体制,促进城乡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在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市场上有序流动和重组。

首先,突破城乡劳动力及人口流动限制,构建城乡人口完全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使劳动力从低效农业向高效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产业效率,同时对劳动力提供多渠道教育与培训智力资本投资,以及住房、医疗、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和社会设施建设等健康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其次,改革农村产权制度,还权赋能,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以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依据,促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通过土地异地置换,使农村、农民在城市化过程土地增值中受益。不同区位的农村和农民可以无差异地(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和搬迁意愿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异)、公平地参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交易,并赢得农村地区最为稀缺的资金,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

最后,构建促进城乡资本流转的体制机制。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包括公共资本下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改善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尤其要促进私人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及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服务业,包括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城市资本下乡是引导农村原有小资本有效规模经营的主要方法。

(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在城市管理中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核心。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必须将城乡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置于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做到整个城市的管理信息共创共享。

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应该至少包括:人口(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及日常城市运行信息平台。

推进城市常态化运行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各类公共服务由从无到有走向从有到优;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对外地人的职业培训,将培训与落户挂钩;探索产城一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和管理模式,完善产城互动的机制与做法。

(五)深化新城流动人口制度改革

中国长期割裂的城乡管理体制导致双重城乡二元结构并存,一是空间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一是两栖人口导致的城市内部城乡二元结构。目前在探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时,大部分是以行政辖区为界的,即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本地农村发展问题,但对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即流动人口问题,还缺乏一整套系统的体制机制。

北京新城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空间,有良好的条件在流动人口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并且应当把这项工作与当前重点强调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更为博大的胸襟承担起中国城市化空间载体的责任。从顶层制度设计着手,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新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常住人口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速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建设,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点和突破口。

(六)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城乡一体的制度体系包括人口流动制度、土地制度和公共财政及公共服务制度等。

改革农民落户新城的政策,加快农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远郊区县户籍农民在新城和小城镇落户的基本条件是购买商品住房,这一条件限制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建议出台新的户籍政策,对于在新城有相对稳定工作和居所(包括租赁房屋),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如5年)的本地户籍农民,可以根据其意愿转为新城城镇户口居民,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待遇。

通过土地确权颁证、鼓励流转等制度改革,让农民的土地真正发挥出资本的作用,为在农村引入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现代化生产方式和推进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为农民多元增收创造可能;通过逐步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特别是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收益向农民倾斜,可使农民“带资进城”,加快城镇化建设。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财政投入问题,也是制度问题,应建立规划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以公共服务供给为中心的官员政绩评价机制。

最后,随着城乡各项制度的一体化,城乡户籍制度完全一体化水到渠成。农民可以进城,同样城里愿意迁到农村的个人和企业可以“带资带技术下乡”,在农村生活、工作、投资。

综上,在城乡一体化制度基础的支撑下,城乡要素实现合理有序双向流动,城乡深度统一的市场逐步形成,一个范围上覆盖城乡、运行中规范有序、政府职能合理定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形成。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3(1):1-9.

[2]叶裕民,焦永利,朱远.统筹城乡发展框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5):118-127.

[3]白雪,杜宾宾.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增长:内涵、识别及限制[J].经济体制改革,2012(4):38-42.

[4]车生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3):13-16.

[5]陈光庭.城乡一体化与乡村城市化双轨制探讨.规划师,2002(5):14-17.

[6]冯晓英.北京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报告[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增):1-13.

(摄影:龚林杰)

(责任编辑:赵静)

6.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篇六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推荐阅读: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维度观及微观研究的缺陷07-18

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06-21

上一篇:专门协会会议主持词下一篇: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技巧分析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