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2024-06-17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共11篇)

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一

浙江大学:改革融合创新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0月10日,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紫金港校区召开。会议梳理并分析研究生教育各个环节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浙江大学要面向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通过改革、融合、创新,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努力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过去五年,浙大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协调、稳步发展。全校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十二五”初期的6334人增加到的7591人,增长了19.85%;通过推进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和导师自主遴选等多元化的博士生招考模式,招收具有研究潜质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五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逐步确立,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国际交流渠道逐年拓宽,研究生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启动了工程师学院建设,深入推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校长吴朝晖在听取专题汇报后,从宏观层面对浙大研究生教育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加强研究生招生工作规范化建设,要充分尊重相关学科的特点,给予支持和完善;在权利下放院系的.同时确保对院系招生职权的监管监督。第二,教学改革要充分认识导师的主体地位,鼓励导师教学方式改革和教法创新。第三,加强科教协同,通过多学科汇聚、开放办学等途径,探索培养体制层面的融合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副校长严建华对下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要求:一、倡导重构学术生态理念;二、优化院系主体作用发挥空间;三、改善课程教育环节;四、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五、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共享途径,构建开放式学科体系。严建华说,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加强学位论文质量把控、打造多元化的国际化培养模式等将是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希望研究生院与各院系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将我校打造成研究生教育质量顶尖品牌。

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立忠主持,浙大各学部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主任、秘书,各学院(系)相关负责人,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本科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宁波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求是高等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二

一、创新意识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首先,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起参与,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对问题的解决有创新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达到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呢?在教“几何体”时,我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实物,并且自己动手,把课堂上要用的几何体自己做出来,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具,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课堂教学中,我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真正将数学学习当做一种快乐时,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达到我想象的要求。

三、教师的激励是学生不断进取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对学生不断地提出新要求,不断地激励学生,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地努力,动脑动手,勤于思索,不断地完成计划,并且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总之,教学并不是一项普通的工作,而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真正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培养社会综合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篇三

关键词:精神环境;创造性思维;解决方案;复习课;数学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

创造过程不仅是激烈的智能活动,而且是强烈的情感过程,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友好的和谐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多鼓励、多指导、多点拨。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勇于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不要怕说错,要敢说,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自身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

二、重点设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恰當设疑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的实践证明,质疑能启发思维,是创新的开始。例如在做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当把一根洁净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时,过一会儿在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的物质覆盖,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①这层红色物质是什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什么反应?在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又如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应该是由上向下缓慢插入?这样不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针对实验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常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给实验增加了难度,甚至是危险性。对于这些有难度甚至危险性的操作,一般教师都是避开的,而只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殊不知,在这些操作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来供给学生创新,用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如果向浓硫酸中滴加水会有危险,但如何让学生看到该操作的危险性呢?直接向一烧杯的浓硫酸中滴加水,由于沸腾而飞溅出来的水滴非常小,并且持续时间短,所以沸腾现象不明显,不足以说明问题,此时可启发学生进行改进。例如:可将浓硫酸放在培养皿中,将一大漏斗内壁上贴几条湿润的石蕊试纸,然后罩在表面皿上,用吸管吸足水,从漏斗管中插入漏斗中,接近浓硫酸液面时,将水滴下,立即沸腾,虽然飞溅的液滴仍然很小,但留在试纸上的红色斑点却能把飞溅的液滴记录下来,这种设计形象、富有启发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复习课,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归纳法是复习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归纳法就是将学过的知识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调整、排列、整合,使其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一过程就包含着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到发散思维的创新思维。如复习酸、碱、盐这一章时,就可以抓住各自通性及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这一主线进行,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设置阶梯问题,抓牢基础知识,并不断转变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这样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创新的愿望,培养了学生探索、求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增强了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五、用数学理念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和数学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把化学和其他学科隔离开来,用数学理念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恰当地运用,不仅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解题速度,而且可以进一步优化思维品质。比如,数形结合法、不等法、极值法、平均组成法等方法的运用,就使化学知识中的某些问题变得易理解,并能逐步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今有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已知硫的质量分数,求铁的质量分数。若用常规法解,比较繁琐,分析其组成后,利用平均组成法,就可找到硫与氧的质量比关系,进而求解。

4.创新常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四

永定区崇实实验小学

一年来,在区教育局、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创新常规教学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师生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办学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很好地发挥“示范学校”窗口、示范、辐射作用。

一、获得成绩

学校一年来获得的成绩显著:学校集体获奖11项,课题研究5项获奖,3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获得市级一等奖,发表文章30篇,论文获奖5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45人次获得市级奖励,赛课12节获得省、市级奖励,辅导学生电脑制作获得7人省、市级奖励,尤其是李生国辅导的电子报刊《成长》获得省级大奖(张家界市共2人获奖),辅导学生近100人次在市区级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60名学生参加永定区举行的知识与能力竞赛60人获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二、主要特色:

特色之一:制度管理创特色。

学校创立了“三级十环”校本研究管理制度。提出“备、教、批、辅、考、学、记、研、学、听、思”常规教学十字制度,每个“字”都有具体的要求。这项制度从十个方面把校本研究与教师日常教学有

效的结合起来,该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常规教学、教学研究、队伍培训有机的整合,形成了教、研、训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可循、在制度的指引下,一切都显得科学高效。

特色之二: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为了缩短新任教师的专业适应期,学校开展七届“新秀工程”,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这一优质资源开展“师带徒”活动,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位师德高尚、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导师,全方位指导新教师开展工作,让新教师在导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新秀工程”师带徒活动贯穿本学期师训工作的始终。首先师、徒根据“师带徒”活动计划拟定师傅指导计划和徒弟学习提高计划,然后通过举行常态下的推门课,教研组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多次活动不断锤炼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这项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刘晓华校长工作十分繁忙还亲自带徒弟共6名,李娟副校长带徒弟4名,欧梦莲副校长带徒3名,一年来听评课将近200节。导师不仅对培养对象的课堂进行指导,还对培养对象备课、作业设计与批改、班级管理等全方位的指导,短短的一个学期,大多数新教师很快适应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不少新教师越来越优秀,逐步成长为崇实小学教学骨干。

特色之三:科技活动育新人。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10月27日该校南北校区4000多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度第七届科技节。本届科技节共展出学生作品3250件,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创造、科幻画、手抄报充分展现了学生奇思妙想、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青蛙跳水”、“吹蜡烛”、“欢乐不倒翁”、“鸡蛋撞地球”、“吹球接力”、“四驱车比赛”等科技趣味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2009年12月永定区科技作品品比竞赛中,崇实小学南北校区获奖38项,接近全区获奖总数的二分之一。

特色之四:专业引领品味高。

学校现有小学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名优教师4名等,学校的名优教师阵容强大,对教师的专业引领适时、适当、适度。开学初学校刘晓华校长作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专题讲座,为全校教师作好了思想上的引领,校长认真谋划、准确定位,奠定了崇实的高品味,大发展的格局。刘世才副校长作了《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讲座,李娟副校长作《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专题讲座,开学的专业引领为教师新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4名校长都是教育教学行家,一年来每人听课评课将近200节,并亲自带徒弟,上示范课,给全校教师很好的专业引领。

特色之五:课题研究出成效。

学校现有省级立项课题3项,省级规划课题1项,市级立项课题2项,课题研究涉及到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语、数、术科各个学科。如《新课程背景下少先队活动探讨》、《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信息环境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研究》、《发挥信息化边际效应,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研究》、《小学体育分组教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等,其中3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获得市级一等奖,3项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准备2010年3月结题。学校教师人人

参加课题研究,个个有课题成果,尤其是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中有近100多人研究论文案例获得省市级奖励,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全面开花。

特色之五:教研活动别出心裁。

学校把课堂定位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为了成就师生。学校每月都有教研主题,围绕主题独具匠心的安排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九月份-----走进常态课堂”。即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新秀导师随机推门走进课堂,了解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现状,现场进行问题诊断。“十月份-----新教师秀一秀”。即全校新调入教师,在教研组同伴的帮助下、在辅导导师的指导下,上精彩亮相课。“十一月份------分享集体智慧”。即教研组通过集体研讨,推出一堂精品课,进行集体研讨成果展示。“十二月份------家长进课堂共商教育大计”即:邀请家长走近课堂,听教师上课,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体验孩子在校的一天生活,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特色之六:崇实书香满校园。

“打造书香校园,好书伴我成长”学生读书活动做到了“四有”、阅读书目有计划、阅读时间有保证、阅读过程有评价、阅读成果有呈现。尤其是2009年下学期的读书成果展示更是精彩纷呈。学校教导处、德育处根据各个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了各年级主题,如针对一年级同学刚入学不久,课文朗读是重点,举行了一年级课文朗诵大赛,二、三年级的同学们“畅游童话王国”,同学们通过表演课本剧、讲述童话故事、为经典动画配音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些形式新颖,学生兴趣浓、热情高;四年级的“走进古诗长廊”,同学们熟读熟记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大量古诗,俨然成了“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小诗人;五

年级的主题是“让生命充满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广为流传的诗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爱国之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六年级的“经典美文朗诵”,同学们背诵、表演了大量中外经典,阅读量增加了不少。学校校园电视台为每一个班级进行了全程录像,每个年级制作出一个读书成果展示的专题节目,让校园的书声更朗,书香更浓。

特色之七:研究性学习水平高。

学校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科学、美术、语文、数学课程为主要载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如美术老师张东红指导的《精美古朴的华表》研究学习成果获得省一等奖,《树叶粘贴画》获得省级一等奖,数学研究学习《房屋装修》获得省级一等奖,《小手牵大手---节水、节电实践活动》、《走近大鲵》、《沅古坪剁辣椒工艺研究》研究项目获得市、区一等奖,还有各学科的实践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在《走进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学生收集的各种秋天的树叶,并发挥想象,拼成各种图案,写出活动收获体会。在《走进古诗词世界》活动中,学生收集我国上百首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

特色之八:评价师生不再是以一张试卷论英雄。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师生发展是一个瓶颈问题,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南,研究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校本研究的重中之重。我们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本着 “学校为师生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采取“以学论教”的评价原则,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5.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论文 篇五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师生关系

笔者是一名技校的老师,从事教学工作30余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知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成才。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教育的质量,就要求老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得出以下心得。

一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师德

师德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神圣的,学生一旦体会了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我们的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来指导和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个师德良好的教师,不但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要精通自己的业务,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具有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借自己对学生的爱心,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爱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启发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握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过程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主动交往、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学生能否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关心、爱护、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导。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要经常不断地去学习各种知识,来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别要学习好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不仅要理解,最主要的是关心、爱护他们,多为他们着想,耐心解决他们学习上存在的困难,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隔阂,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与核心

作为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关系的处理,无论事情大小,尽量做到少失误。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与学生的矛盾,老师要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求得学生的谅解,以弥补给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另外,老师要以身作则、心胸宽广,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不仅要提出批评,还要正确引导使学生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他们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促使师生关系的和谐。

3.不仅要尊重学生,同时要信任学生

信任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老师不仅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还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学生。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把自己的课堂变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角色表演到极致。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对学生一视同仁,用爱心感染学生

无论什么事情,要做到一视同仁,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每位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用自己的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真正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微笑可给人带去亲切、温暖,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使用微笑,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微笑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解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同时面带微笑去指导学生做练习,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表扬好学生,鼓励学习差的学生,使大家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2.注重情感教育,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把满腔热情的情感倾注给学生,是教师的美德。老师应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对学生要关心、爱护、想方设法树立他们的学习勇气和信心,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教育和训导,在批评的同时,要不断给予鼓励。对学生既要尊重,又要严格要求,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关心学习的同时,在生活上关怀他们,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如亲人般的关爱。

3.对差生要多一份爱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学习差的学生,若能得到多一份的爱心,对他们帮助很大。学习中,我们要亲近、鼓励,而不是歧视和训斥,和他们交朋友,增进师生感情,同时严格要求,经常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经常采用“很好”、“有进步”、“继续努力”等话语鼓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体验到愉快和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6.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六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1 独立学院学校及学生特点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办学机制与生源有自己的特点,在办学机制上,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依托母体、相对独立、总体协调”为指导思想,确立“相对独立”的办学原则。学院一般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址,独立财务核算,相对独立办学,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种在办学模式、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独立运作的国有民营机制,其办学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创新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具适应性。

7.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课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然而,数学难懂难学,学起来枯燥无味,部分学生一上数学课就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久而久之就产生对数学课的厌烦情绪。鉴于这种情况,就要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法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初中阶段的一大难题,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追及、相遇这类问题的教学中,就让学生上台表演,让两个学生从不同地点以不同速度同时出发, 再让其他同学分别记下后者追上前者时他们各自行走的时间,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看出哪个走的路程远,两者行程相差多远,两个人行走的时间相同,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这类应用题的做法。习题中的环形跑道这类题,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我就让两个学生在教室里的同一地点,同时一个人行走,一个人跑步,进行现场表演,结果学生很快就理解题意。同时,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也让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另外我们还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投影、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二、引导自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积极地、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才能化为素质,化为技能。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学生的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尝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潜在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只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与积累,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这是传统教育遗留下来的教学模式。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就得教师改变观念,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接着让学生把各组讨论的结果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补充讲解。在例题讲解中,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好不原搬课本例题),然后让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让不同做法同样结果的学生进行演板, 对于结果不同的学生让他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补充讲,归纳最易出现错的地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循序善诱,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

创新意识是通过尝试活动培养的, 如果没有给学生尝试活动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把尝试创新融为一体,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勇敢质疑、大胆回答、勇于探索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把自己的所想的、所说、所做的尽情地表达出来,鼓励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做,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再把他们不同的做法进行总结,看哪一种方法更准确、更简便。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己见,不论他们回答正确与否,都要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数学乘法公式教学中,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逐步找出相关的乘法公式,逐步推导出乘法公式,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搜索与公式有关的内容,回忆在平时练习中与公式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接着让学生把乘法公式进行变换,推出其他公式。譬如,让他们从公式(a+b)=a+b+2ab中变换出a+b=(a+22222b)-2ab,再运用此公式计算出2a+b的值(已知a+b和ab的值)22等。同时,做练习题是要强调学生一题多解,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或给别人出题目。鼓励学生要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的创新、创造精神。

四、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开发学生创造力

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求,不只来源于课堂。丰富的课外活动活动,良好的社会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会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扩大知识面,爆发出内在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课外休息时间,让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用不同的栏目进行每日一猜,如看谁做得好,你能帮他吗等形式让学生做一些智力游戏。同时对于优胜者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自己从课堂上学来的东西。让学生根据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探索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形成原因(如彩虹的形成、岩石的形成等)。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自己的头脑,开发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8.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八

【关键词】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GS[2014]GHB0281) ,2013年兰州工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11-02

1.引言

单片机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实现手段,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单片机并掌握其设计使用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提高单片机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现状

单片机课程是机电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所需自动控制类知识的载体,其特点是概念多、逻辑性强、内容抽象[1],对于初学者来说入门难。传统的单片机教学一般均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注重课程本身的体系结构和前后的逻辑联系,但却忽略了“可学性”,致使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也很辛苦[2]。从教学效果来看,一直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双重困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3]。常见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4]。这种传授型教学模式就使本来就很枯燥、抽象的课程更加显得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5]。而且在大部分新升本工科院校中,机械类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且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毕业去向没有规划,学习动机模糊。

针对以上教与学的特点,提出一些针对单片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

3.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通过问题初识单片机

学生刚开始不清楚单片机是什么?是什么样?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授课教师在第一次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回答单片机是什么、什么样、干什么等问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单片机有一个理解。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最好拿一片单片机,在课堂上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单片机的外观形状、大小和引脚排列等情况,这样使学生对这个概念会有更深的认识。把单片机和PC机进行一定的比较,对理解什么是单片机是非常有帮助的。PC机主要用于数据采集、运算和处理,而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且体积更小,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单片机叫做微控制器的原因。单片机用来干什么的?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案例来进行。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电视需要使用单片机来进行设定和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使用单片机来对洗衣的时间和水位进行设定且控制等等。通过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产品进一步地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单片机。

3.2整合教材内容,由整体到部分、由外而内讲解单片机结构

在对单片机有了感性认识后,应把单片机看做一个整体,不能把它的结构肢解。比如在讲“单片机芯片结构”时,由整体到部分给学生强调单片机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将这些功能特点进行分类,画成图表的形式来加强印象,结构分类如图1所示。先讲解外部功能,再学习内部各个功能,这就是由外而内。引脚教学中,把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分为电源、时钟、控制和I/O口4类。先简单告诉学生,4个8位并行I/O端口占用32根引脚线、电源2根、时钟2根,这些引脚使用都比较简单,重点掌握4根控制线就可以了。这么一来,学生就会觉得几个控制线的使用绝对不难,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就建立起来了。

图1单片机芯片结构图

另外在对单片机的结构理解后,应整合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根据学生已学课程和本门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合理地调整授课的顺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对知识的消化。比如单片机结构与指令系统是学习单片机的最重要的基础,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指令系统结合硬件部分一起进行授课,可以将汇编语言调整到前面讲授,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又可以节省部分学时,用一些简单的程序来举例说明如何控制硬件,提高学生对硬件编程的理解。又如在单片机接口扩展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经对总线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这儿就可以引入三总线来学习接口扩展,强调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就是这三类总线的连接。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授课顺序的改变,使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概念,分析并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而不是把一本书、一堂课从头讲到尾。

3.3 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枯燥难懂的概念

学生认为单片机学习太抽象,尤其是存储器单元的数据和地址。因为数据和地址都是用二进制表示,什么时候是地址什么时候是数据学生普遍反映理解不了。在教学中用学生都熟悉的学生宿舍为例,把宿舍号理解为地址,宿舍里住的学生理解为数据。同时在后面字节单元和位地址的教学中,这个例子同样适用。比如说宿舍里每张床都有编号,想找全宿舍的人就用字节单元(宿舍号),想找某个人就用位地址(床号),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提高了教学趣味性。

图2 存储单元示意图

4.塑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4.1拓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要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习惯,掌握查阅资料和有关标准、工具书或参考书的能力,尤其是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能够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并能以图纸和说明书表达设计的思想和结果。教师可以将制作的教学课件、本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料挂在网上,供学生学习时参考,还可在网上通过QQ群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初学者可以先掌握单片机运行和开发的一些基本技巧,然后在项目中深入学习和掌握单片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能等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后再去运用,这既不可能也不可取。让学生“边学边干”,而不是在理论学习的最后才进行实验。

4.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讲课的主体是传授知识,但着眼点却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创新、应用等能力。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如何听课、笔记、自学、小结等。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注重把所讲知识用相应的思维方法组织起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学生,学习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结果。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应用程序的教学是单片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就是加大学时,无论教师讲得多详细、学生当时听得多懂,一到用时就又不明白。究其原因,就是少了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这个重要环节。讲解应用程序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进行讲解讨论。正是在这种不断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推动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同时选拔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改革考核方法,加强动手能力要求

有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硬件难于理解、软件设计困难等特点,使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都难于考查[6]。因此,应改革考核方式方法,采用闭卷、论文、设计制作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动手查阅并消化资料,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查阅到的资料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联系到一起,系统的来考虑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进行资料检索和期刊查阅,如何进行论文报告的书写等,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本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通过设计制作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

5.结论

针对我院机械类专业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就业趋势,就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案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迟耀丹,王蓉晖,王超.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8-130

[2]杨志帮,杨樾.单片机应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化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0):127-129

[3]刘珊.关于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50-51

[4]王香婷, 刘涛,周智仁.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1999(2):111-113

[5]莫莉,赵悦,董万福等.单片机原理课程教改探析,以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99-101

[6]田存伟,孔庆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6):47-50

作者简介:

9.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篇九

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的若干问题探讨

陈志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

510275)

摘要:双语教学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如何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双语教学中的课堂组织方法与关键点,提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On Issues Related to Innovation of Bilingual Instruction Mode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HEN Zhi-xiang(Sun YatSu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 Bilingual i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ing university education.With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bilingual instr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key points related to classroom organization for effective bilingual instruction, a discussion is made on how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bilingual instruction for a better teaching quality.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ilingual instruction.

Key words: mode of teaching;bilingual instruction;teaching quality

最近几年,教育部在大力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其中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自2007年起,教育部每年在全国评选出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质量。

双语教学就是在一些非语言类课程教学中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形式。笔者在自己从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已有多年,本文根据自己从事双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结合了解到的其它大学的情况,指出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建议。

一、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人认为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与任务不明确、教师严重不足、教学方法落后又枯燥、教材选择不当或者缺乏合适教材等。笔者根据参加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评审了解到的情况并综合有关文献信息,认为当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拥有一本好教材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双语教学目前大多采用外国的影印教材。国外的教材一般比较贵,且编写风格不太适合中国读者的习惯。因此有些学科专业的教师自己编写出版双语教材。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在听读写方面都不成问题,编写出来的教材看起

精品文档

来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阅读风格,但是中国人写的英文教材从语言角度看是“不地道”的,肯定是中国英语,不是纯正的外语,对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利。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教材一定要选择比较合适的外国人编写的教材。

(2)师生对外语的运用能力较弱。在双语教学课上使用的外语,除了普通外语课上使用的一般语法外,还有很多专业词汇。如果教师与学生的普通外语的听说能力不好(没有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双语教学的听说能力就一定存在障碍。目前双语教学的师资,基本上都有国外进修的经历,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教师外语口语不是很好,表达上存在困难,同时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课堂上常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听不懂的现象。

(3)讲得多,写得少。从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评审录象可以看出,双语教学课堂上的板书基本是英文的(少数英文板书中夹中文),口语也是英文的,但水平存在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好的情况。一种是教师自己讲得比较多,且语速掌握不好,板书太少,或者几乎没有。学生由于听力本来就不好,加上教师讲得多,因此很难听懂。另一种情况是,有的教师的板书是英文,但只是照着PPT念,发挥不多。这样上课,学生虽然觉得听懂了,但讲课没有吸引力了。这两种情况都有损双语教学的效果,因而有的学生认为不如用中文讲课效果好。

(4)师生互动不够。许多教师包括本人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习惯,多数教师基本上以自己讲为主,口语好一点的,发挥多一点,口语不好的,只是按照讲义内容解释一遍而已,和学生进行沟通讨论的不多。当然,也存在一些学生因为口语表达能力不行而导致不愿意说的情况。互动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但总的来看,目前双语教学中互动是不够的。

(5)双语教学的环境与资源不够理想。双语教学将来可能过渡到全外语教学,这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一定的教学资源。比如,如果一个学院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用中文授课,只是其中某一两门课用双语教学,这种语言转化的突然性必导致学生的不适应。如果双语教学的课程比较多,一个年级有3到4门,这样就有一个协同效应,效果会好一些。另一个是资源问题,有的教师除了一本外语教材外,再没有别的东西配合双语教学,比如网络资源,课外阅读资源等。

(6)缺乏对教师的培训。目前许多学校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不够。由于缺乏这一方面的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因此许多学校包括本人基本上是按照自己探索的路子来做的。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可以考虑通过经验交流与观摩的方法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7)赶时髦,不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而追求双语教学的难度,不按照教学规律办事,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心理。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学生的水平来确定双语教学的模式,适应学生与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双向理解与默契。

二、双语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关键点

双语教学的核心是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本人从2005年开始从事双语教学,与其它教师一样,也有一些困惑与不足。现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笔者认为,课堂组织十分重要。好的课堂组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研究课堂组织的技巧与方法。

双语教学中的课堂组织的关键点包括:(1)教学节奏与进度控制,(2)教学内容的安排,(3)课堂气氛的控制,(4)课堂活动的组织,(5)现场信息反馈,(6)教学语言切换,(7)教学工具的灵活运用,(8)教师语言风格等。以下重点讨论几个关键点。

1. 双语教学的课堂节奏与进度控制

精品文档

教学节奏与进度控制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有技巧性的教学方法,年轻教师一般不太好把握。这是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原因。

一般而言,双语教学的节奏与进度要慢,同时根据教学的内容与难易程度加以调整。节奏的变化最好按照如下规律进行:课程开始的时候,节奏要慢,随着课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听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的逐步增强,节奏适度放快一些。但这只是一个基本规律,节奏的控制还要考虑学生的听说能力。具体而言,即根据学生听说能力的变化按照平台上升的规律来改变节奏。要有一个稳定平台,即当学生的接受能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时,需要一个稳定阶段,然后再提高到另一个新平台。如图1。

图1 节奏与进度的关系

2. 双语教学中课堂内容安排的次序

双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双语教学非常重要,故当在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制时就要考虑周全。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课时的长短来安排。一般内容要少一些,因为双语教学的速度稍微慢一些。进度安排上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经验曲线”效应,即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不适应双语教学,单位时间学习内容不宜太多,难度不宜太大。当教学课程进行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已经适应了本课程的双语教学的特点,内容可安排多一些。另外,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定性的内容宜放在课程的前面,而那些难以理解的、定量分析的内容,比如有关数学公式,或者理论比较深奥的内容尽量放在课程的后半段,使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3. 双语教学中教学工具的灵活运用

(1)使用黑板。很多教师使用了PPT以后,几乎不用黑板,而是把已经做好的幻灯片通过电脑放出来,然后就按照幻灯片一页页讲,这样的效果其实不好。教师应该适当写板书。写板书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老师发音不准确的时候,可以通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单词,特别是在学生听力不太好的情况下;二是写板书可以缓冲教学过程的压力,转化教学气氛。如果一直用幻灯片讲课,比较单调,学生也不做笔记(为了省事,一般教师课后都会把教学PPT课件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对课堂所学记忆就不会深刻。

(2)要用好录像与案例辅助材料。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一些录像资料。基础学科可以用录像介绍理论的发展历史与重要的实验等,作为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也有一些企业管理成功的录像。看录像可以让学生学到一般的讲课方式中所得不到的知识与信息,也可缓冲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除了录像,还可以选取案例材料。案例材料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层次教学中用得较多,但在本科层次则很少运用。然而从目前笔者与其它教师的经验来看,在本科教学中完全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得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案例资源要选择得当,符合学生的水平与能力。

(3)网络资源。现在是网络化时代,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种网络资源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每上完一章内容,就引导学生登陆课程教学网站,做一些复习性的习题。比如在讲《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时,就给学生介绍一个教材网站。网站里面有很多资源,包括课件,多重选择题,问答题等学习内容,我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做选择题。以提问的方式,叫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等于大家一起复习了这

精品文档

一章的内容。

网络资源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除了教材网站资源外,企业网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当我上到某一章内容,会提示学生课后登陆什么企业的网站,以了解企业的管理经验等。目前笔者已编写了一本新的教材,这个教材的每一章的后面都列举出了有关学习网站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

4. 课堂活动组织

课堂中除了老师讲授以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在工商管理类学科中,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方法,开展一些游戏或者现场模拟。

(1)游戏。游戏是一种教学方法,有些基础学科不太好开展,但是管理学科中应用型的学科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要有一定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另外游戏的时间不宜太长。2001年我参加了清华大学与加拿大毅伟商学院组织的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班,加拿大教师在课堂上就组织我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学。

(2)学生演讲。学生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活动方式,它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基础,提前或者临时安排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自学,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学习方法。通过演讲,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与知识组织的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表现欲望。

(3)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以小组方法进行发言。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听到老师对这个知识的解释,同时也能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双语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的切换

双语教学不是完全的外语教学,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中文与外语这两种语言环境中来回切换,但问题是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有关语言切换的技巧。在教学中如何切换两种语言呢?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注意。

(1)第一次课堂中的语言切换。第一印象对教师教学有很大影响。有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介绍课程的时候就用英语,笔者认为这不一定很好。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最好先用中文对课程的内容与教师情况进行介绍,然后介绍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对学习的要求等,然后用英文开始第一次课教学。

(2)当发现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难以理解时,应该切换到中文环境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意见,如果学生觉得有关内容用英文讲比较难理解时,应切换回中文环境。

(3)当发现理论性比较强或较枯燥的内容时,可以用中文讲一个生活或者国内企业状况的案例,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前面探讨了如何搞好双语教学的课堂组织问题,接下来谈谈有关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关问题。

1. 教材选择

笔者建议选择国外的本科原版教材的影印版或者国外出版社与国内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压缩版本。选择教材时应注意选择的教材内容容量不宜太大,不要超过本科教学时间的限制。由于国外教材一般比较厚,我国教材比较薄,因此如果选择的教材厚度太大,学生会觉得双语教学课程内容太多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材一定要选得薄一点,并尽量使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能在规定学时内学完。

2. 教师本身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提升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对这门

精品文档

课程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才能在教学上灵活自如。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吃透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否则,当学生问到某一个问题而教师不能给以正确答复或者解释,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用

正如前面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落后是双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核心。为此,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目前课堂教学方法仍是双语教学中最大的弱点。在非双语教学课程中已经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比如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案例讨论,学生演讲等,这些都可以用在双语教学中,只是语言环境不同而已。

(3)适当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双语教学的内容安排与进度一般有所不同,内容不宜太多,讲课的进度宜放慢。

(4)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目前有三种层次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最低层次的,讲义是英文的,但是讲课与作业都用中文。第二种是中等层次的,讲义是英文的,讲课部分是英文,部分是中文,作业与考试是英文。第三种是最高层次的,全部用外语教学。这三种层次的教学模式的使用要根据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外语水平、该门课程的难度来确定。当教师专业水平比较高,外语水平比较好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第二或者第三层次的模式教学。但是,从目前大多数的教师与我国学生水平来看,第一、二层次模式是首选的模式。另外,应该选择合适的学生层次,最好把双语教学安排在大

三、大四,或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高的班级。

(5)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意见。目前许多学校让学生课后对老师打分,有的学校由教学督导员听课后给老师打分,这些都是教学监督方法。但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如果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并作出恰当的调整是最好的,如果等课程都结束以后才了解可能已经太晚了。因此,教师本人也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意见,以便做适当调整。

4. 教学经验交流与师资培训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由于开展的时间不长,大多数双语教学的教师都缺乏经验,因此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1)校内经验交流与培训 双语教学开展比较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内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给年轻的或者缺乏经验的老师一些指导,共同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2)通过双语教学改革项目促进其水平提高 有的学校为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和研究,鼓励双语教学的教师或者希望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通过承担双语教学研究项目,促进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举办全国性的同专业的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与培训 除了校内的经验交流与培训,也应当搞一些全国性的同专业课程的经验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出国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

5. 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利用(1)双语教学的教学环境

双语教学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比如在一个专业里面,如果只有一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那么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比较低,接受双语教学的热情就不太高。因此要在学校中创造一种双语教学的气氛,最好一个专业有两到三门课程同时开展双语教学,这样有促进作用,否则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度比较低。

(2)双语教学的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外,最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学习资料,包括英文文献、英文刊物与中

精品文档

文参考教材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是国外教材,最好有相关的教学网站。

双语教学改革是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全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情况看,双语教学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探讨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组织方法与有关关键点,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供国内同行参考,以便共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远,贾忠田.“模块化+交互式”双语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41-143. [2] 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78-79. [3] 胡江艳.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调查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8-81. [4] 李春茂,巫跃凤,刘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 [5] 陈光春,豆均林.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6,(3).

10.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篇十

丰润区左家钨镇北夏庄中学何卫东

中小学音乐课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教师的主导是关键,首先应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恰当的安排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富于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中结合技能的训练,在技能的训练中结合知识的传授,并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训练,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在十年的中小学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对一至九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趣,激发兴趣,发展个性。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优美整洁、音乐气愤浓郁的学习环境。其次,要用生动形象、精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幻灯、录音、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结合范唱和弹奏展示歌曲旋律及表现内容,使学生随音乐及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去想象理解,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2、歌唱结合“律动”表演让学生展现音乐才能

唱歌结合“律动”表演,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如在教《洗手绢》这首歌时,教师可根据下列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边唱边动作:洗手绢前袖子的动作;表演洗手绢的动作;表演洗完后的喜悦心情的动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想动作来表现,既学会了歌曲的演唱,也训练了节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编创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这是学生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尽可能从学生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编创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如,让儿童扮成各类音符,一起做“小音符找主人”的游戏,在地上画五线谱或简谱,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着找位置,还可以进行读谱比赛、视唱接力赛等活动方式,使儿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心情。

4、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学生听了势必会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相反,教师如果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学生会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思绪敏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那些富有幽默感,谈吐诙谐,风趣机智的老师,往往更善于缓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一些突发事件,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11.注重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一、狠抓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应有四种“角色意识”:一是好母亲:要保护学生,使他们免受任何形式的忽视、伤害和身心摧残。二是心理医生:要细心体会他们所思所想,为他们保守秘密。三是伯乐:尽管他们有一些缺点,但要给他们指明光明的前途,唤醒他们心中沉睡的自信与尊重。四是知心朋友:尊重个性,理解他们的困难,让他们有话愿意跟你讲,有苦愿意向你诉。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打造工作卓有成效的教师队伍,培养一代名师是抓好教学的关键。

要成为名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要在艰苦的教育工作环境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在艰苦的环境中提升、体现人生的价值。在三尺讲台铸就辉煌,谱写出壮丽的人生春秋。针对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三、五、十工程”,即要求青年教师“三年出师、五年成熟、十年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实行“建设新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工程”,本着“学校大力培养,个人主动发展”和“学校推名师、名师带老师、敢于想名师、努力成名师”等措施的制定,大大加速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脚步。同时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运用激励手段,弘扬教师正气,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普遍宣传“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要想有权威,必须有实力”等,加上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淘汰不合格教师”的运行机制,广泛宣传“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需要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的教师从教理念,使青年教师在惠高的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使教师把“学高为师素质优,身正为范师德好”“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样样是楷模。”的思想,灌输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去。

二、创新教学管理过程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字:“勤、实、细、活”。

“勤”俗话说:“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抓教学离不开勤字,行政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都要勤于教学、勤于监督,勤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特征,勤于掌握各科任教师的信息反馈,勤于督检学生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从而始终使学生的个体发展、班级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走在正轨上。

“实”就是要有务实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教学管理做到“有制度可依,违纪必依,表彰必依”,学校出台教学措施注重可操作性,措施一旦出台就严抓落实,定要措施发挥实效。

“细”教学管理从“细”处入手,“1%的疏忽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对学生纪律管理要包括:早读、课堂、课间、两操、晚修这五大块,内宿生还要加上宿舍纪律管理。让在校学生行为规范都在纪律约束之下,同时在纪律要求方面,对于要达到什么要求,实现什么目标要措辞坚定和明确,不留死角。

“活”是学校管理的“生命力”,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变革教学、学习、评价方法

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唯师独尊”的状况,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校在开展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实行“教、研、训”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以生为本,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着重关注学生的个性,更多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艺。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1.深入教学方法研究,突出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创建“注重课堂实效、促进良性竞争,和谐发展,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根据教材的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各备课组以近三年中考试题为依据,深入开展中考和竞赛试题分析研究,掌握中考试题的基本命题点。

②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聚集多层次的课堂反思,结合新课改精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探索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新方法。我们组织了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等,做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案例解读,互动对话;剖析案例,透视细节。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通过举行这些公开课,不但为教师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加强学法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①注重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研究教与学双边互动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达标。提倡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学习,做到厚积薄发。

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师生之间互动促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中做到愿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关注发展,以学论教

“关注发展,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上,要关注学生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等学习状态。我们也把学生的这些学习状态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和出发点,并以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和反思研讨的过程中,由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发展潜力;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等,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使一批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过去老师们的教学主要思考的是“老师怎么教”,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反思后着眼于对“学生怎么学”的指导。备课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优质课堂越来越多。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四、注重校本研究,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组织教师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具体化,普遍问题课题化。提倡学校领导带头主持课题研究,如本人主持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究项目的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李仕强副校长主持了“学困生的成因、特点及影响的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校领导带动下,全校形成了一个人人争参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现全校共有国家、省、市、区、校本课题20多项。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创新新课程体系和开发校本教材

课程改革方案对课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材开发政策鼓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所以教材归根到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那种将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设置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我校在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丰厚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以校长为核心,教师为主力的编写小组,聘请专家指导,编写了一本切实可行的校本教材《成才指南》作为学校管理的书籍。

六、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和教学的整合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确实令人惊叹,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开始依靠信息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开始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舞台。前卫的教育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主要载体和舞台。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成为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校的所有教室已安装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平台,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努力,我校教学管理措施日益完善,形成了“敬业爱生,乐教善导”“勤学好问,力争上游”的浓厚风气,教学质量蒸蒸日上。近几年,教研成果不断攀新。教师的课题、论文、优质课荣获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奖励,一批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中考成绩连年创辉煌。惠州市总分前十名人数、总分上700分人数、考上省一级学校人数、单科状元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居惠州市第一。学科竞赛全面丰收。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达532人次,获奖人数和级别高居惠州市前列。其中杨惠德同学荣获第十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总决赛金牌(全国第四名)。

上一篇:加入环境描写的作文下一篇:小班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