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色彩》教案(共11篇)
1.《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篇一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大自然的色彩》的学习,学生之前有学习过一些的色彩基础知识,运用色彩的感知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色彩联想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美术作品和创作美术作品,本课就是要学生对丰富的色彩展开自由的联想,运用美术的手法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了解色彩的表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2)过程与方法:欣赏----学习------感悟------动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知识,通过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学会色彩的表达。
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是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这几首诗我们很熟悉,诗中美景令人神往,那么自然界中真的有这样的美景么?
2、创作、体验 课件演示:一组图片
日月轮回四季交替 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魅力无穷。让我们来分析图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树叶的金黄、橘红,夹杂着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树木。远处清澈的湖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湖边有墨绿色的塔松。再远处依稀可见的淡灰紫色的远景,共同构成一派绚丽多彩的秋色。
提问:大家感受到这些丰富和美丽的色彩了吗?平时你们注意过身边的景色变化和色彩现象吗? 看看上面两幅例图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在黑夜里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
色彩产生的原理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合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因为物体具有吸收和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性质,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彩色。
“练一练”
自选工具简单画出荷花的色彩关系:主要有大面积的绿色和粉色,但绿色右上角深一些,莲蓬稍发黄,下面的花蕊是土黄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浅色调,是指色彩运用的总体倾向。如红色调的晚霞、土黄色调的高原风景等。
(“调子”原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现一首音乐作品的“音高”,是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如D大调、C大调等。绘画借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很方便,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画面综合观感效果、色彩、明暗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效果。如冷调、蓝灰调、金黄色调等。色调常见于生活中且常用于设计和绘画中。)
分析教材右页的四幅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深化对色调的理解。
3、课堂练习
在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或作品,任选工具材料,简单画画色彩关系。
用简短评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画出的色彩作业,或写出对自然界美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印象,或是评价一幅绘画、一幅摄影作品。
4、展示作品
鼓励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总结自己的制作方法。自己评价,后师生共评。
五、评价与拓展
对学生作业的点评,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针对不足提出恰当的建议。评价应充分肯定。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后会接触更多的色彩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色彩这个工具,描绘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体会色彩带来的各种感受。
语言引导,让学生跟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加上美丽的图片,营造逼真的色彩世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2.《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篇二
关键词:自然色彩,绿化价值,合理配合,情感内涵
1 自然色彩在园林绿化中运用的价值
1.1 植物自然色彩的价值
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就是利用自然植物组合与配合, 从而形成绿化景观, 此时植物的自然色彩就成为了最为突出设计特质。从园林艺术角度看, 人们关注的往往先是色彩然后才是形体与质感, 所以色彩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首要问题。同时自然色彩是植物本身的色彩, 是最容易贴近人类欣赏价值的色彩体系, 因此园林绿化中植物本身的色彩利用设计的核心问题问题, 也是植物自然色彩的真正价值。在园林绿化中, 必须重视自然色彩的合理利用, 通过植物选择丰富园林颜色来达到设计构想, 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差异和形态差异来构架园林的独特艺术内涵, 这样就可让设计融入到自然中, 让各种花草、树木等展现自然色彩的魅力, 让整个园林具有整体性, 且突出区域色彩的差异, 从而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观赏性, 这就是自然色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重要作用。
1.2 自然色彩的差异性价值
在自然色彩利用上必须突出区域性, 也就是在绿化中突出不同自然色彩的差异与搭配, 这样才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体现景观的层次与差异, 构建一个精致丰富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植物色彩差异或者形态差异等构建一个区域性明显的独立景观, 发挥自然色彩的景观化效果, 突出设计中的思想与色彩等暗示作用, 以此达到园林绿化设计的效果。保证园林绿化设计的自然性与景观性价值, 突出的园林绿化特征, 这必须依靠自然色彩的合理组合与搭配来实现。
1.3 自然色彩的季节性价值
在自然色彩的运用中还必须关注自然色彩的季节性变化, 因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季节性色彩差异, 而在绿化设计中必须将这个特种考虑在设计范畴之内。因为绿化设计虽然是艺术设计的范畴, 但是以植物为设计对象的园林绿化设计必须将时间考虑在设计维度中, 因此自然色彩的运用必须突出季节的特征。如春天的嫩黄与嫩绿, 夏天的花朵盛开, 秋季的果实与红叶、冬季的常绿与枯枝等都可以作为自然色彩运用到绿化设计中。因此在绿化设计中四季的交替所赋予的色彩的最为丰富的, 是设计中不能忽视的自然色彩的体现, 完全可以丰富设计的内涵与表象, 这就是自然色彩的季节性价值。
2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自然色彩的运用
2.1 自然色彩的情感内涵突出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 自然色彩主要是来自于植物本身的色彩表象, 而不同的色彩对于观赏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红色所体现的是热情与奔放、活力与动感, 其艳丽的色彩表达可以给人以感官上的直接刺激, 引人注目并具有独特的美感, 在绿化中三角枫、杜鹃、红端木、石榴等等都可展现红色的色彩价值;再如:黄色, 在我国象征着高贵、灿烂、辉煌等, 也可突出阳光、快乐、智慧等内涵, 不同的黄色可突出高雅、华贵等感觉。其代表的植物有银杏、金叶女贞、迎春、连翘等等。最后就是绿色, 绿色是自然色彩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普遍的颜色, 其象征的是希望、青春, 给人以宁静和安逸的感觉。但是在绿化设计中, 绿色则应突出其层次感, 因为自然色彩中绿色往往会体现浅绿、黄绿、蓝绿、墨绿等等, 其丰富的程度完全可以在园林中购置一个独特的绿色景观, 因此在绿化中虽然大量的利用了自然中的绿色, 但是必须将其巧妙的组合与搭配, 才能使得绿化突出层次, 展现生机。当然自然色彩不仅仅上述三种, 因此在运用上应重视起色彩所体现的感官刺激的差异, 合理的搭配与运用, 突出景观的美观价值, 并使得观赏者可以在不同的色彩转换中获得身心的感染, 从而实现园林绿化的设计价值。
2.2 对同类自然色彩的合理运用
自然色彩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突出同类色的运用效果, 因为大面积的利用某种自然色彩可以突出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 利用同色、或者类似色彩的铺展, 可以体现一种景观的整体性, 突出一种朴实无华的景观气息。同时类似色彩的应用还可以在其中添加适当的色彩改变, 这样也可充分实现景观的美观特征。当然自然色彩中类似的同类似很多, 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来加以利用, 如油菜花、向日葵、银杏林等等都可以营造一种连续而壮观的景观特征。总体看, 相似的自然色彩运用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 多数以绿色为主要基调, 配合各种色彩突出的独立景观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园林。而在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园林基础来选择同类色的面积与几何形状等, 保证园林绿化设计的丰富性。
2.3 自然色彩的对比性运用
在自然色彩运用中, 反差较大的补色应用也是常见的色彩运用方式, 在某个构图中利用不同的颜色将景观以区块划分开, 就可形成较为鲜明的景观效果。在红黄蓝中, 任意两个色彩的组合都可形成一个补色的效果, 形成一种明暗、冷热的对比。此时色彩不是简单的对比, 而是在相互的映衬下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形式, 同时运用中必须重视对色彩面积的选择与配置, 单纯的利用等面积的对比色是不能实现美观需求的, 而应在运用中突出主次, 利用一种主色来烘托景观的美观。如我国审美中的绿叶红花, 就是在大面积的绿色中点缀红色、黄色等来突出差异美的景观效果。因此在此类对比色的应用中, 必须突出“点缀”的景观价值, 醒目自然是根本的价值需求。
2.4 冷暖自然色彩的运用
冷暖色调在园林绿化中给人的情感影响是不同的, 暖色调给人的影响是热烈、欢快的, 其应用的面积往往较大, 同时也多数应用在庆典场合或者时间段。而冷色调往往带给人安静、平和的心态, 其应用多数是在小范围内, 营造一个特定的幽静空间。在心里感受上, 暖色调是膨胀而冷色调是内敛。所以冷暖色都可以对人的身心造成暗示。所以在园林绿化中应注意冷暖色彩的搭配, 在运用中应重视园林所处的地区性差异。如暖色在季节变化明显的北方冬季, 就可起到使人温暖的效果, 而冷色则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夏季给人带来凉爽。在冷暖色采用的应用中必须关注季节与环境。在园林绿化设计中, 要保证冷暖色的面积搭配合理, 就必须让冷色面积大于暖色面积才能让二者看起来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对其面积的比例调整。这样才能在整个园林中突出冷暖搭配的景观效果, 让人感到自然而突出变化。
3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 色彩对观者的心理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综合前文所述, 园林绿化所体现的色彩变化多数来自于自然植物的组合, 因此对自然色彩的运用也就成为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中按照不同的环境、色彩、色调、季节等因素来组合不同的自然色彩是园林绿化设计中对色彩运用的重要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色彩内涵的理解, 重视意境与景观之间的协调, 在凸显园林的整体美的同时增加色彩的变化, 利用鲜明的园林个性, 体现自然色彩的运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班玉峰, 袁俊云, 宋文, 化黎玲, 张善菊, 庄大伟.色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 2010 (1)
[2]杜树荣.浅谈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 2007 (4)
[3]卢上瓦, 韦茂波.园林设计中各元素的特色之处[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7) .
[4]张晓红, 陈锦忠.浅谈园林色彩艺术[J].环境科学, 2008 (l) .
3.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篇三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這样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考考你
1.短文开头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黑体字“此”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短文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特点到功能的逻辑顺序
B.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
C.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
D.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4.大自然的色彩作文 篇四
过去,我总以为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舞者。看,那空中悠闲自在的云彩,那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那迎风摇摆的树枝。这都是大自然舞者中优美的舞姿。现在,我又明白,大自然还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她那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更比她那优美的舞姿更加迷人。
你看,大自然一年四季滨纷多彩。
春天,春溢满园,百花齐放。大地又重新穿上了崭新的花衣。看!那一株株桃花,像婀 娜多姿的少女,那一片片花瓣托起一朵朵艳丽的花朵,粉红粉红的,是她的一张张害羞的小脸蛋!在加上那绿油油的小草,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夏天,山冈上,公园里,小河边。到处都是绿,翠绿,墨绿,深绿,颜色各不相同。不过,最漂亮的要数池塘里的荷花了。瞧!池塘里的荷叶翠绿墨绿,每一片都绿得不一样,绿得那么耀眼。荷花白得如玉,粉得似霞。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裂开一条缝儿,露出里面的`黄色花芯,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亭亭玉立。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真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是蓝色?是红色?还是紫色?不,是多彩多姿的。果园里,一个个苹果红通通的,像一张张小孩的脸蛋,高挂枝头,被风一吹,摇摇欲坠,还有那小红灯笼似的枣子,可惜的是,已经被那些飞禽啄了许多。秋天的象征——枫树,漫山遍野,像一个个红色的小手掌在风中轻轻摆动。枫叶从东边一直烧到西边,像是天空着了火一样。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冬天白雪皑皑,大自然又给大地换了一件衣裳。到处一片白茫茫,就像一张雪白的棉被,覆盖了这个世界。树枝挂下一条条银冰,晶莹透亮,树枝上一个个雪花凝结成的花苞,可爱极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5.大自然的色彩作文800字 篇五
……
夏日的那个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在校园中散步。由于太熟悉校园内的景色,便不由抬头望着蔚蓝色的天穹。
天空中的云很多很密,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自然轻秀,飘逸不定,层层叠叠地流动着,于是那湛蓝的天也成了云的背景。
那云好似顽童一般活泼,忙忙碌碌,你追我赶。当他们被夕阳染上色的时候,我才注意到了西边天际的主角——夕阳!哦,原来是她把天空渲染的丰富多彩,是她把五彩的霞帔赠予了云朵。那光彩照人的色泽,衬着她极美的外表,真是人间绝好的造型!我不得不感叹!我不得不陶醉!我想那再好的画师也调和不出这样纯洁而鲜活的红色!我彻底醉悟在这片红色的背景中。
谁说落日使人沉沦?谁言落日使人伤怀?
早晨生气勃勃的朝阳也比不上她的`深沉,沸腾的火山喷薄出来的岩浆也绝没有她的乐观,燃烧跃动的烈火绝没有她的含蓄。
双眼有些倦了,我便俯下身子揉揉眼睛。谁知,就在我抬起头再次看夕阳的时候,那夕阳却被淹没在云层中。我只瞥见了她挣扎的背景。难道只一刹那,那一场令我沉醉的东西就这样轻易地被吞噬了吗?我为自己刚才一时的冲动和奇怪而好笑,同时被欺骗的感觉袭上心头,那是自然对我的欺骗吗?那是自然对我的嘲弄吗?
我怎能为一个落日而动情?
还是快些离开!我猛地转身,而顿时也觉察到脚步疲倦不堪,软弱无力。难道那先前的景色已刻在我心里了吗?我不得不为刚才的一幕而回头。
啊,夕阳没有骗我,自然没有骗我!
我又一次沉醉了:那太阳正与云翳搏斗!它从云雾中抽出一段红带,红带异常美丽,光彩照人而楚楚动人,模糊中带着不稳定的姿态。那夕阳在云中翻腾、颠簸。她在奋力撕扯着云翳,拨弄着五彩,用强烈的热情火光透过云层间的缝隙射出来,还奋力向上挣扎,太阳,终究不会沉沦,不怕被淹没。我突然心潮澎湃地问自己:难道这是升腾的朝阳?
图书馆门前的平台上,老人们在舞着剑,练着拳,似乎没有人注意那壮观的一幕。可我知道,他们在演绎着自己的夕阳。而天空中的大舞台上,精彩的表演会永远继续下去,自然的美丽还会呈现出来。
天总是要黑的。可我坚信:太阳——没有被淹没的危险,黑夜过后总会有黎明。顽强的生命不会在挫折中倒下,而会在困难中磨炼成一种掘起的信心。当我再次迈开双脚的时候,步伐却是坚定的、乐观的、自信的,因为夕阳永远的黄昏在我永远的挣扎的黎明中……“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6.《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篇六
摘要:在当今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自然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构成要素之一,它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是当下我们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紧紧围绕着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展开论述,以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为例,从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到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依次展开,最后重点对以自然为主题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进行了构想。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生态性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整个博物馆由四个大型基本陈列组成,一层古生物陈列,包括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无脊椎动物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生命的起源厅;二层植物陈列(植物世界)和动物陈列(动物之美);地下一层人类陈列(走进人体)。这四大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多种陈列手法以及综合运用空间、色彩、照明等展示设计要素对自然界进行了诠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整个展示设计中,不仅仅是让人们通过展品来传递大自然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运用色彩这一要素,使人们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让人们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能够获得愉悦。
一、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界定
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是指人们在生态意识的指导下,将这种生态意识运用到整个博物馆展示设计系统中,使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色彩与色彩之间构成一个子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使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展品、展示空间)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二、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体现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对于色彩与人、色彩与展品以及色彩与色彩这一生态关系,主要体现为色彩在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和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两个方面。
1.表现展示主题的特征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展示主题和内容的表现需要依靠多种因素,色彩就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展示主题文化。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把握大主题的同时,并且注重小主题的展示。以丰富的色彩来展示自然这一大主题,人们可以充分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小主题比如说无脊椎动物厅大面积红色的运用,阐述了无脊椎动物的繁荣。植物陈列中,使用明朗新鲜的绿色、蓝色和橘黄,展示了植物世界的五彩斑斓。在动物陈列中的动物的奥秘中,一部分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展示动物体色的变化、动物的休眠、北极的春天,另一部分运用色彩极度饱和的暖色调如橘黄展示动物生存的奥秘。
通过展示色彩的设计在彰显展示主题的同时,也避免了人们在参观时视觉的疲劳,尤其对儿童来说,激发了他们对展品的兴趣。而不同主题运用不同色彩进行展示,使整个展示空间有节奏、有韵律。更重要的是,不同主题所使用的不同色彩,局部点缀其它主题的色彩,这种主与次、整体与局部色彩的运用,使整个博物馆展示色彩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
2.营造展示空间的气氛
全面地、系统地、合理地进行色彩选择、组合设计,可以起到营造展示空间气氛的效果。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一层古生物陈列中以古朴的灰色为基调,并运用蓝色、红色进行点缀。古朴的灰色将人们带入一个古老而遥远的古生物时代,而蓝色和红色的点缀,又拉近了人们与展品的距离感,从而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在植物世界里,一方面运用植物固有的颜色,模拟真实的场景,将人们带入一个虚幻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使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如黄、橙、绿,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欢快的环境气氛,从而展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在动物陈列中,通过再现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固有色彩的运用,营造了一个凝重但不压抑的环境氛围,把人们带入一个深远的动物世界里。尤其是专门用于儿童的探索角中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设计,完全形成了一个儿童的乐园。
三、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构想
笔者在前期对北京自然博物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展示色彩设计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其色彩设计所体现的生态性这一方面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然而仍旧需要以点带面,就如何在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体现生态性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构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内在”与“外在”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面临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森林锐减等环境危机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然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系统、完整地诠释地球演化史规律,展示环境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为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自然博物馆应采取积极的向导作用,引导更多的观众进入自然博物馆。
基于以上阐述,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表达中,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生态性,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有一种生态的意识和生态精神,不仅要考虑到色彩的绿色设计,而且要考虑到色彩设计搭配的和谐性、对比性,以及色彩对人们所产生的情感性。其次在这种生态意识的指导下,把生态性通过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展示色彩设计的环保化。这种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展示专业的课程中开设与生态相关的课程,比如说环境生态学,有了这种生态意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会有意识地把生态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这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生态思想的一种培养。唯有如此,才使“内在”和“外在”的生态性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避免外在的恶化(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由内在的缺失(思想和精神)所引起。
2.色彩创新性的运用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人们对任何事物的不断接受,都会不自然地产生厌倦之感。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厌倦感需要进行创新,特别对于设计师来说,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基于这一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灵感,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创新,一方面来自大自然的色寻找灵感,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和体验自然景物在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变化中呈现的各种复杂的色彩现象,有目的地寻找大自然中色彩美的形式,丰富色彩的形象思维,并将大自然中的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概括和归纳出比较理想的色彩形象,运用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配色中,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找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的色彩。此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说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准确及时的社会信息,分析和了解人们对于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审美需求心理,由此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色彩。这种利用万变的社会信息来指导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构思,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人群的需求,这也是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生态性的一种表现。
3.展品固有色的采用
伴随着中国欧洲自然博物馆高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来自法国、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十位著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专家和国内著名的自然博物馆界专家,从各自自然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展示形式、展品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博物馆展品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博物馆,由于展品地域性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特色,自然博物馆也不例外。
我们在设计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色彩时,可以充分利用展品本身的色彩,也就是使用展品的固有色,因为对于自然博物馆的展品来说,展品种类繁多,各种展品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色彩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的一种色调,所以利用展品的固有色组成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也是对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一种生态性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生态造景,即将某一特定生态栖息地的生物,以实物标本或模型的形式,配合其生活环境一起展出。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气氛,使人、展品、色彩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然而在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中如何体现生态性,目前国内研究的并不多。
色彩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键一环,它的生态性不仅仅对自然博物馆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其它主题的博物馆也不可或缺。笔者通过对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的生态性表达这一案例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生态意识的培养、色彩创新性的运用以及展品固有色的采用这三个方面构想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的生态性,希望对今后的自然博物馆展示色彩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工图书社编:《博物馆展示设计》,台北,美工图书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一日。
2毕靖华:《对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陈列形式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2003-3。
3张浩:《博物馆展示中的色彩生态设计》,中国博物馆,2003-4。
4张慧红:《自然博物馆的演进》,博物馆研究,2009-4。
7.《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篇七
一、材料选择再现生态性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 也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与颜料亲密接触的过程中, 他们凭借生活中材料的不同特点, 创作出大量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作品。为此, 我们发动班上的幼儿留心身边的废旧物品, 把它们收集起来再利用, 这样不但可以从小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 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收集的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日常生活自然物的取用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如:丝瓜茎、树叶、种子、石块等, 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 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 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2. 日常生活用品的收集
孩子认识周围事物大多依靠直观感受, 只有让幼儿直接参与收集, 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我们提倡幼儿和家长通过不同途径来收集废旧材料, 让孩子成为废旧材料收集的主角。例如饮用完后的空饮料瓶、废弃的鞋子、过生日剩下的蛋糕盘等。孩子们通过收集材料, 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 更进一步培养了节约的良好习惯。
3. 生活辅助用品的加入
在生活中, 还有很多生活辅助用品也能进行色彩创意制作, 为此, 我们将这些材料也一起加入进来, 进行创作活动, 如纸袋、塑料袋、浴帽、纽扣等。
总之,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安全的、无毒的材料, 通过充分挖掘, 都能让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或者是废弃物成为幼儿色彩创意教育中的有效材料。
二、色彩创意再现多样性
水粉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 它也有与别的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 具有一定的覆盖能力。在每次活动前, 我们都会先进行颜料搭配, 选择合适并且容易上色的材料进行创作, 让色彩创意再现多样性。
1. 颜料选择的多样性促色彩搭配
废旧材料通常都是颜色单一的物品, 用多彩的水粉颜料搭配相得益彰。在颜色较浅的物品上, 我们会先涂上底色, 在底色均匀覆盖物体后, 再进行创作。例如在杯子装饰画中, 由于杯子底色通常是白色的, 一些浅色亮丽的颜色绘画后显得不是很突出。所以我们会先涂上一层黑色底色, 再搭配上红色、柠檬黄、翠绿等鲜艳的颜色。在纸箱画中, 涂完黑色底色后我们采用渐变色的调配:柠檬黄→中黄→橘黄, 草绿→翠绿→湖蓝等。在雨伞装饰画中, 我们让幼儿学习的是复色画花, 要怎样表现出一朵活灵活现的花?颜色搭配是关键, 在这个内容中用白色、鹅黄等浅色系作为花蕊, 用红色、紫罗兰等深色系作为花瓣, 但是由于作画材料雨伞表面光滑, 颜料中须调入胶水, 便于上色。在保鲜膜画中, 为了更好地表现噩梦与美梦的区别, 我选择用暖色调和冷色调来区分。黄色、枚红色、朱红色等代表美梦, 群青、黑色等表示噩梦, 在老师讲解后, 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用色的规则。
2. 辅材选用的多样性促色彩表现
水粉画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 效果与整洁总是站在不同端, 难以取舍。这时一些辅助材料就派上用场了, 小手、卷筒纸芯、塑封纸等都齐齐上阵。例如在活动杯子装饰中, 孩子们的小手可帮了不少的忙。在给杯子上底色时, 手指捏住杯子, 不能涂色完整;放在桌子上, 不能保持平衡;拖住杯子底端, 手上会碰到颜料, 还会模糊底色。开始我先请幼儿把手握成一个拳头伸入杯子内部, 这个动作成人可以很好地控制杯子转动, 便于涂色。但是对于幼儿, 杯子内部体积大于拳头体积, 力度也控制不好, 所以这个动作失败。第二个动作我让幼儿手伸入杯子后, 手指呈八爪鱼状支撑杯子内壁, 这个动作幼儿很快就能掌握好杯子转动。用完的泥工板除了垫着玩橡皮泥还能干什么呀?在袖套装饰画中, 它可帮了大忙。由于袖套是布做的, 质地较软, 为了便于幼儿操作, 我们将泥工板卷曲成拱形, 放在袖套中, 这样袖套就能“站”起来了, 这样不但方便了幼儿绘画, 而且便于保持整洁。
三、作品展现再现独创性
材料的有效提供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可能, 如何借用这些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 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挖掘材料的特性, 在色彩创意中提高幼儿作品展现的独创性。如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一张塑封纸、一张保鲜膜、一把牙刷, 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将这些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思考, 于是, “色彩斑斓”的答案会在我们眼前产生:用过的塑封纸用手指抹上颜料, 绘出一片海洋世界;用剩的保鲜膜覆盖在混合的颜料上, 制造出特殊纹理的梦境效果;旧牙刷, 刷刷刷, 看, 变大象、变长颈鹿, 真神奇!
1. 借助生活化材料之形的创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期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 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那么对于一些立体的、造型独特的废旧材料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装饰。例如杯子、纸盘装饰, 对于两种材料, 在材质和外形特征上也有不同的定义。杯子装饰画时, 我先出示一些漂亮的杯子图片欣赏, 然后出示杯子, 把它当作一个想穿漂亮衣服的孩子, 请孩子们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对于纸盘, 乍看就像一张圆圆的脸, 于是我把它当做一位渴望美的纸盘小姐, 孩子们哄堂大笑, 但都愿意给这位纸盘小姐化妆。通过装扮游戏, 孩子们不仅愿意画, 而且对于运用色彩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对于生活化材料装饰画, 在和孩子们探讨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美术创作中细节的重要性。
2. 利用生活化材料之性的创作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 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期, 这里我们用到的很多材料就是来源于生活中, 应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创造。比如说:空塑料瓶、牙刷、鞋子、抹布等。牙刷还能画画?对啦, 牙刷蘸上颜料后可以在纸上刷出各种形状或者线条, 孩子们可以借形想象添画。鞋子也是创作美术的好工具, 由于每双鞋的形状以及鞋底的花纹都有所不同, 在孩子们印画以及不同摆放方向下, 进行简单地添画, 就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抽象效果。报纸也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品, 但每次翻阅过后, 这些报纸就变成了一堆垃圾。美术活动《水果丰收了》, 正好把这些废旧报纸用得恰到好处。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撕报纸, 然后团成纸团, 蘸上颜料后进行印画。完成印画后我们准备了一些秋天水果的图片供孩子欣赏, 并引导他们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借形想象, 添画水果的轮廓和叶子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想生活中还有许多废旧材料也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这不仅给我们的美术作品带来了别样美, 还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使幼儿从小养成珍惜物品, 不乱丢废物的好习惯。
8.自然和谐的建筑外立面色彩 篇八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当中,来自自然界最高尚的搭配法则和伟大的美学思想始终相随。可是人类创造出的城市有时候很不幸变得杂乱、丑陋。所以面对自然我们应该反思如何用更智慧、更科学的思想和手段来打造城市,让它能够与自然之美匹配。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迅猛,城市规划的话题也刚刚在中国兴起,虽然有了很多的尝试,但城市色彩理念依旧缺乏科学的认知和审美,城市园景丧失美感,嘈杂无序,要么特别单调,要么十分突兀。我们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对美感表达的理解,要么非常保守、刻板,不敢表达,要么就表达过了头。城市色彩规划是一副无奈的药。如果城市不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其实不需要色彩规划。
考验一个城市景观色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远观的时候能不能释放一种核心信息。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对城市历史色脉进行探讨,从这个城市地理所在的区位,周边所能囊括的自然色采集,同时在这个城市历史建筑色彩当中进行采集,然后得出一些色标,我们称之为这个城市的基因色彩,一个城市个性的推荐色谱。通过科学的方式对这些推荐色谱进行不断地测评,再加上和城市总量当中可存续的色彩进行综合评价,留下能用的,去掉不能用的,最终会得出一个城市比较庞大的,可以维系城市20年以上发展的控制色谱,这是色彩规划的过程。
城市色彩规划形成之后,还需要给政府管理者带来管理工具。色彩在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早就可以量化了,中国的色彩量化做得很不够,这是我们今后所有涂料界、色彩界共同要去努力的课题。色彩的量化才提供了城市能够进行色彩管理的可能。如果色彩只能进行定性管理,城市景观没办法进驻。
城市景观形象有三个问题:一,形式美不一致,如果能像丽江、凤凰城就太好了。但我们的新兴城市有不同的阶段,带来不同形态的时髦,所以形式美是不一样的。二,材质无法一致。城市外景的美来自色彩、形式、材质,形式和材质都不能一致的时候,色彩就要一致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都是建筑外形形态不能一致的,风格美不能保证,材质不能一致,因此色彩是唯一能够想办法管控的一致因素,这就是城市必须要导入色彩规划。
真正值得依靠的是建筑外墙的观照设计,这才是真实可靠,最有助于中国的最佳解决方案。什么叫观照设计?就是每一个设计师在考虑承担建筑外立面时候,必须要有共生、其感、共鸣这样的理念和价值观。建筑色彩种类大致包含三种:基调色占75%,辅助色占20%,点缀色5%,在建筑里足够了。如果想让这个颜色看起来再漂亮一些,用辅助色就可以了。建筑的单体如果控制好了,城市美感就能实现,就可以实现魅力景观,给城市带来价值。
近景即建筑单体由建筑设计师,包括涂料提供方来一起控制。好的单体互相之间进行照顾,最重要考验的是建筑外立面单体上的色彩细节设计。无论是哪一种设计,服务于地域,地理环境,自然,服务于城市发展理念是最重要的,需要设计界、涂料界携手起来让城市产生美感。
用合适的涂料遵循规则使用,完全可以保持中国独有的美感,不破坏我们文明留下来的美感。我们用涂料与石材等等结合去寻找出打造和谐城市的色彩与材质。我认为色彩所有的设计机构应该和涂料企业联合,为实现和谐景观,让城市能得到涂料企业提供的专用色标。城市有价值,居住者才有价值。
9.色彩的调和 教案 篇九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就是调和的基本道理。通过体验色彩调和的美感,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带 给人的美感,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 法和特点。
能力:尝试体验运用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完 成一幅作品。
情意:通过欣赏作品,感受色彩调和的美感了解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感受和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尝试运用调和色完成一幅作品。
难点:掌握简单的调和方法,使画面色彩调和。学习材料:
教师:优秀作业、教学课件、色卡、水粉用具。学生:水粉用具。学情分析:
本学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和识别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多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爱思考,爱探索的精神!不要一味的引导,要有具体的方案和方法!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充满色彩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的色彩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人不同的美感。出示课题------色彩的调和 新授
1.色卡颜色分类。
出示色卡,组织学生分类。
请你把色卡按一定规律排列和分类。2.教师展示。
演示:按调和色、对比色的规律排列。
分析:请你观察老师排列的方法,说一说有什么规律。3.分析色彩调和的方法。比较几幅不同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色调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4.根据作品分析进一步讲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什么是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通常是指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调和具有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5.组织学生看书:
分析体会画家作品中的色彩调和。
分析学生作品是怎样使用色彩调和的方法。6.教师演示。
教师出示几张小范画,引导学生对比范画分析色彩调和的方法,并演示调和方法。加入同一种色使画面色彩形成一个基本色调。加入灰色使画面色彩形成一个基本色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利用两张相同的画稿,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调色,表现色彩的调和。2.辅导要点:
色彩调和的方法,注意颜色的干净及 涂色方法。
10.色彩的对比-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
(2)通过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让学生了解一些视觉规律,使学生在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时能初步运用色彩对比规律。
教具、学具:
1.各种生活中有明显色彩对比的图片。2.老师准备的各种彩纸动物剪影。
3. 学生准备的作业纸、各种条状或块状彩纸。
课堂教学实录:
一(师生互动激趣,创设情境)
1.师:今天开始讲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比谁反应快的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看谁反应最快说出它的反义词。(不让学生举手,谁知道就快点大声说出来)大------小(生齐声说)高-------低(生齐说)胖-----瘦(生齐说)
干-------湿(学生答案不一,有的说“静”,有的一时反应不上来,反应过来后学生觉得自己的反应很好玩,课堂气氛轻松这时抓准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
2.师: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词在大自然是常见的现象。(课件观看大自然高低、干湿的图片)这些出现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我们称它们为什么现象?
生一起答:对比现象。
3.师:你们反应很快,老师还想看看您们眼力怎么样,下面有两张图片,我每张图
片只放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小鱼周围是绿色的小草,一张是猫头鹰灰褐色的与周围环境很类似)
学生:第一张百分之百的都能看出来,第二张有二分之一的人能看出来。师:(两张图片都展示出来)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
生1:小丑鱼颜色比较明显。猫头鹰的颜色比较暗
生2:应为小丑鱼颜色和后面的颜色差别比较大,猫头鹰的差别比较小。师:你们觉得这两个同学谁说得更准确呢? 生:下面议论纷纷。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同样的小丑鱼放在背景为橘红色的珊瑚礁中)这个小丑鱼还好找吗?他们谁说得对呢?这时学生已经自己做出判断了:第二个同学说得对。
4.师: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出示板书)
二、(边说边学
自主学习)
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你们手中的水彩笔中找出你认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学生积极动手找,老师这时把色相环贴在黑板上。找完后学生有的把找到的色都举起来了。)师:谁来说说?
生1:我找的是绿色和黄色。生2:我找的是蓝色和红色 生3:我找的是绿色和红色
生4:我找的是黑色和白色.师:黑色和白色不属于色彩范畴,是无色系,这
节课我们不作探讨,以后我们在讨论它。(学生一边说一边把学生说的两种色,在色相环中标一下位置。)
师:我们来看看谁找的对呢,(拿出第一个学生说的绿色和红色的色卡,再拿出绿色和红色。蓝色和红色的色卡。)这三组颜色那组颜色对比强呢。学生生齐声说:红色和绿色。师:它们在色相环中成多少度角?生:180度。
师:在色相环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线对应的两个颜色对比最强,例如:蓝(老师在色相环中画一直线)让学生说相对应的强对比色。
师:蓝色和红色,不看绿色和红色,与绿色和黄色比相对对比强,绿色与黄色相对对比弱(一边说一边把相对写在黑板上,来强调色彩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出示板书:柔和对比、强烈对比)
三、(启发引导
拓展思维)
1.师:大自然中的色彩对比之美使我们惊叹,设计家运用色彩的对比抒发心中的激情,我们除了利用色彩对比美化我们的生活之外,还利用它的规律在生活中做一些其他的用途。(课件观看图片)观看时一边提问: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
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 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那么谁知道医生为什么穿绿色衣服做手术?生都恍然大悟,一生站起说: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2.师: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然后又带神秘状语气)你们知道吗,动物也是大自然中运用色彩对比的高手,我们来看图片(放图片)
师:(出示一张褐色的竹节毛毛虫图片)这只毛毛虫是如何用色彩对比来保护自己的呢?生:它的颜色与周围颜色类似,让人以为他就一个树枝,就没人来吃它了。师:这是属于运用色彩中的什么对比?生:柔和对比。
师:(出示一张色彩斑澜的毛毛虫图片)谁知道这只毛毛虫又采取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生:它色彩鲜艳,与周围环境色彩对比强,来吓唬敌人,让他们以为它有毒不敢吃它。
师:我们接着看还有哪些动物采取什么色彩对比来保护自己.
师:狼为什采取柔和对比?生:应为他隐藏自己,不让自己的猎物看见自己。(欣赏4-5张图片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动手实践
练习掌握)
1.师:现在老师这有许多动物,你们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来帮助他们恐吓敌人,或者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吧。出示一张范画来说明制作方法:用色块或色条来隐藏动物。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中提问:是先贴背景还是先贴动物呢?(我觉得在制作过程中提问学生能亲身找到答案,好过在制作前老师的提醒。)
五、(展示评价
谈论应用)
分别找出几个强对比的作业和弱对比的作业到前面先自评,互评,老师评价: 生1:我用了橘黄,红、粉、紫红、黄来隐藏这只小鱼。我这是柔和对比 有同学说:老师她还用了两个蓝,和一块绿色。
师:那你们觉得他隐藏了小鱼了吗?这幅还是柔和对比吗?
生:好像是。
师:象这个同学作品.还是柔和对比,背景出现少量的不同色调的色,不影响整
个画面的对比,可以使画面变得丰富活泼,我觉得这个同学作业非常好。师:你能说一下要让你用这些色做一件东西你做什东西?为什么?
生1:我想做一个书包,因为做成书包我觉得很漂亮,而且红、黄、粉这些颜色很醒目,走到大街上背着着书包不容易被车撞,还不容易丢!(下面学生听了都笑了)师(笑说):这个同学很好还考虑到了安全.谁在来说说你的作品,你用你的作品中的色打算作什么呢?有了前面这个学生的回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上来说。一堂课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11.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自然美 篇十一
色彩自然美的意识
自然事物的形象、姿态因富于生命感,而且自然事物的颜色也具有美学和文学的意义。例如,日本的审美观最初是源于对自然的感悟。自然形态的美是日本全部形态的原点,也是日本美学的基础,其美的范畴也是以自然为起点的。所以说,日本对美的定义首先是建立在色彩和自然美的基础上。没有最初的色彩和自然美,也就不会有众多艺术的欣赏与创造。从这个层面上讲,色彩的自然美是他们审美意识的起点。
色彩自然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
一般而言,自然事物的原色总是容易让我们接受的,甚至是最本质的。因此,包装设计中的色彩选择应该学习大自然中的色彩,而不应该忽视商品的本色。包装设计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眼球。包装中的色彩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看:客观来说,它为消费者传递了产品的基本信息和属性,消费者可以从包装上的色彩直观的感受到商品的基本颜色;主观来看,它是设计人员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后,对消费心理进行深度的剖析,使消费者可以快速而充分了解产品,甚至希望消费者能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找到自己的情感,与之呼应、共鸣。所以说,色彩在包装中的运用过程是繁琐而充满乐趣的,既需要使产品固有色能得到延续,又要打破传统的色彩,同时还要体现其内涵与消费心理需求,进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1.摄影呈现
摄影的呈现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以一种最直接的摄影、写实的方式反映产品的形、色和态,一目了然展现给消费者。光明“果诱100%”果汁包以橙子、猕猴桃等照片的形式传达出果汁的形态,从而迅速而直观的表达了产品原汁原味、绿色健康等产品卖点。摄影呈现首先强调了产品的固有色彩,其次能帮助消费者减少读取产品信息的时间成本,第三,则说明产品固有色的运用并不是对颜色的简单复制,而是进行艺术化的丰富和处理。最终,经过对色彩属性、画面色调进行艺术化的后期处理后,为消费者带来的真实、直接的视觉感受。
2.透明呈现
所谓透明呈现,大多情况下是通过透明的材质“半露”或“全露”出产品,让消费者直接的看到商品。透明塑料、玻璃等材质一般运用在水果、饮料、食品等一些产品包装中。其一,能使商品在玲琅满目的展架上表现其真实的色彩,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二,透明的包装材质与产品固有色彩的相互交叉、配合,可以迅速从其它同品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世界著名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旗下拥有包括饮料、汽水、果汁、等一百多种饮品。为了消费者能更好的体验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可口可乐将其系列化产品按包装材质进行划分,玻璃和塑料的材质能充分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饮料品类,同时拉近了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距离,最终促进产品的有效推广,而其经典精致的流线型可口可乐瓶型设计更使可口可乐的形象深入人心。
3.联觉呈现
人类的感官是非常奇特的,每种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本质上就是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比如古人说的“望梅止渴”,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梅子的外形,再由梅子的形态联想到梅子味觉上的甘甜爽口。虽然,自然色能在产品包装固有色中得到一部分的体现,但大多情况下,则是对产品联觉的反应。在经过工厂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即使在视觉形态上改变了其原来的部分属性,但其味觉、嗅觉等其它方面的产品基本属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却没有太大变。例如美国百乐公司旗下的“PEEL”女士香烟包装色彩的设计,并没有选择其内部香烟的产品固有色,而是通过丰富的对比色突出其不同口味的产品特色,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联想。如粉红色是诱人的蜜桃口味,橘黄色是美好心情的香橙口味,淡绿色则是清新的蜜瓜口味。所有每一个单个包装的设计都在一个相对于整体的模式之下进行统一,将圆形的品牌标志与象征着烟圈的图形通过不同色彩的互相重复,并往周围进行一定的延伸,充分凸显出时尚和活力的产品特点。
包装设计中色彩自然美的意义
包装中的色彩元素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所感知到的,好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需要有产品基本属性的体现,还能在包装中充分体现色彩的情感,映射出设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与此同时又能涵盖一定的民族性、地理性、文化性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其实,对色彩本身的讨论已经毫无意义,它仅仅只是一种客观现象的存在,心理和生理、物质与意识、客体与主观等众多关系的对应与统一组成了包装色彩的丰富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多元化的认知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时候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的色彩上,找寻在很早之前就被遗弃的自然色彩,使其为展现产品形象、满足消费心理需求、表现品牌文化内涵而服务,从而使包装色彩达到既符合消费者诉求、又能体现产品个性的自然美境界。
结语
色彩的认知和感受是与其对自然的感觉息息相关的。色彩的变化,导致人们对商品本质的理解。相较于西方的色彩审美观念,我们需要对自然事物的色彩有一定的审美态度,对每一种颜色的感受和把控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作为支撑。色彩依附于自然,又与其产生共鸣,自然事物的形态、色彩、状态等又被如实地反映在包装设计当中,形成独具一格的自然美。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推荐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初中美术教案11-01
色彩的分类教案09-19
春雨的色彩语言教案10-09
春雨的色彩课文教案10-19
色彩的对比美术教案10-20
春天的色彩小班美术活动教案09-03
春天的色彩小学美术教案10-11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夏天的色彩10-05
九年级美术上册《公共设施的色彩搭配》教案10-20
色彩构成课时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