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5篇)
1.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一
摘 要:儿科护理教学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下,如何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探讨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种教学法;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7
儿科护理学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儿科临床带教活动中,为了提升护生的能力,需要实现儿科护理技能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锻炼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对儿科护生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成效理想,现将带教模式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学校儿科实习护生纳入研究范围,共计46名,均为女生,年龄为16~18岁,平均年龄为(17.3±0.8)岁,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46名护生分为多种教学法组与对照组,均为23名,两组护生在年龄、在校成绩、带教环境与带教仪器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干扰带教效果。
2.护理带教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由带教人员为护生介绍儿科护理环境,按照大纲要求来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多种教学法组,采取入科教育、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等教学模式:①在护生入科的第一天,由带教老师采用游览式教学模式为护生介绍儿科的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实习安排与授课要求,消除护生的紧张心理,让她们明确自己的实习职责;②按照实习计划要求采用集体示教模式,让护生对儿科基本操作有初步认识,介绍病房内的相关设施以及仪器的清洁与使用方法,让护生对儿科护理工作有系统、全面的认识;③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护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包括小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各类常见小儿疾病的临床护理方式、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技巧,等等。这些视频资料配备了语音解说,业务教学模式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播放。对于重、难点知识,可以反复播放,这有效提升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缓解了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④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护生设置一定的模拟情景,让护生扮演各种角色,以锻炼护生的综合能力,让护生进行各项操作,带教老师则负责帮助护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最后组织护生进行总结。
在护生出科之前,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对比两组的综合成绩。
2.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120名为观察对象, 均为应届毕业护生, 带教内容为妇科常规病房护理, 不含手术室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其中男1名, 女119名;年龄18~24岁, 平均 (19.6±2.6) 岁;大专学历72名 (60.0%) , 本科48名 (40.0%) 。按来科实习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0名, 两组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两组均由一位带教组长 (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主管护师) 和4位带教老师 (我院护理部认定的具备带教资质的护师) 带教, 护士长监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生带教法:入科时带教老师讲解科室特点、实习内容、病房规章制度及环境设施, 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依照实习大纲及科室制定的护理带教计划完成教学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临床路径表进行带教。临床路径表为护士长和带教组长根据临床经验和科内护生特性制定, 具体安排:第1阶段:讲解妇产科护理知识、法律法规, 同时给予基础护理操作指导, 让护生在模型上练习, 并对各项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进入病房实习。第2阶段:每名护生分配1例住院患者, 于带教老师监督下完成入院接待、健康教育、病情观察、消毒、发放药品等操作, 熟悉交接班、查房流程和护理文书的书写。第3阶段:独立完成妇科各项护理操作, 熟练掌握阴道检查、会阴护理、静脉注射、备皮、导尿、引流等操作流程。第4阶段: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并提交报告, 接受带教老师的评价和考核, 对于护生掌握程度不好的环节要再次给予指导和培训, 表现好的护生予以奖励。在整个带教过程中, 带教老师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 适时地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每周末对护生当周表现进行考核, 未通过的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1.3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前一天参加成果考核, 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 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反馈调查问卷, 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该问卷包括老师带教态度、带教水平及处理问题, 满分100分, 90~100分为满意, 70~89分为较满意, 60~69为一般, 低于6 0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为满意与较满意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能力考核比较
观察组护生妇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护生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6.7% (58/6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51/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 0,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是医患纠纷多发科室, 良好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质量, 改善护患关系。护生带教是将理论联系实际, 将护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最佳途径, 其不仅可以帮助护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 又可以锻炼护生为患者服务的思维, 培养其职业素养, 提高专科知识及技能[2]。临床路径法护生带教比传统方法更加程序化和系统化, 在时间、内容、方法上均对护生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 有利于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和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3]。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对带教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临床路径法中教学内容由易至难、循序渐进, 使护生较易接受, 知识掌握较扎实, 避免了传统带教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随机、散乱、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根据临床路径表, 护生对学习任务更加清楚, 便于其制定自我学习计划等。根据临床路径法, 护生每周接受考核, 巩固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掌握。整个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 循循善诱, 奖惩分明。
综上所述, 临床路径法应用于妇科护生带教对提高护生知识和实践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生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法在妇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妇科实习护生120名为观察对象, 按实习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法带教。实习结束后, 调查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及对带教总体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护生对带教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法可提高妇科临床护生带教效果, 提高护生知识掌握、操作能力及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法,妇科,护生带教,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倪芳英, 管学妹, 徐雪芹.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z2) :509.
[2]杨阳, 陕海丽, 李琪.浅议临床护生带教的要点与技巧[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z1) :443.
3.临床路径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篇三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习带教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科室实习带教质量,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
【关键词】实习带教;临床路径;应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让病人从入院到了出院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治疗护理[1]。我院护理部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用到实习带教工作中来,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对象:2007年6月~2008年4月,我院共有护生4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人,实验组24人,分8个科室进行实习。所有护生均来自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学历、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每个科室的带教老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人,带教老师学历、职称等资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科室对照组老师带教对照组护生,实验组老师带教实验组护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各个科室根据各自科室特点,分别制订出《##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表中将科室环境、常见疾病护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知识、专科特殊护理等内容,从易到难进行细分。每天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及具体考核量化标准。护生从一入科便发放《##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带着问题学习。带教老师按表格内容进行带教,随时与护生沟通,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未掌握的及时补课,直到学习任务完成通过出科考试。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每个科室第四周的最后一天为出科考试时间,所有护生均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1.1 增强了老师的带教行为。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加强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表格内容进行教学,避免了以往只做少讲或只讲少做的教学格局。
3.1.2 增强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护生一入科便持有《##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使实习更有目标性,带着问题实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每一个实习任务的完成又增强了护生的学习信心。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习质量。
3.1.3 提高了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理论的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的带教和护生的学习均为同一目标,提高了带教和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了出科考试成绩。
3.2 临床路径教学法使带教更科学化。将《##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应用于实习带教过程中,使带教工作更程序化、更标准化。将教学内容从易到难进行细分制成表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带教,教学内容全面细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护生持有《##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进行实习,也有计划、有目的。《##科室临床路径教学表》明确教学双方的目标,增加互动性,使带教工作更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方立珍,王爱莲,谌永毅等.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4.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四
【摘 要】 医护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与骨干力量,其临床护理水平与医疗技能不仅影响着医患关系,更关系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实习医生的培养。近年来,交流技能培训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将着重对交流技能培训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了交流技能培训的应用策略,为交流技能培训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交流技能培训 实习医生 临床带教 应用
作为临床住院医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交流技能直接关系着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同时也是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正确医疗决策的重要保障。据研究表明,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够和谐医患关系,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因此对实习医生的交流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实习是医护生走向医疗工作的第一步,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重要阶段,对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交流技能培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交流技能培训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必要性
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技能培训是实习医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确保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然而这种交流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与不断的学习[1]。目前,我国对医生的交流技能培养工作重视度不够,大部分医学院校并未开设人际沟通课程,医护生对医患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体会到交流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对实习医生进行交流技能培训势在必行。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给予交流技能培训,一方面能够使实习医生尽快融入到实际临床工作中,另一方面也是医护生毕业再教育的内在要求。将交流技能培训作为实习医生带教的重要内容,与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能够提升医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交流技能培训在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策略
2.1 掌握基本的交流技能
医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关系。传统的医患沟通多采用机械问答的方式,部分患者由于紧张或环境因素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造成病史资料的不完善、不科学等,进而影响到临床治疗。这不仅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与满意度,而且会制约医疗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实习医师必须掌握基本交流技能。首先,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模式,一般情况下,与患者交流中要尽可能采用通俗化语言,使患者能够听懂。对于聋哑患者要采用手语交流,并辅之以必要的肢体与眼神交流。对于婴幼儿或者重症不能言语的患者要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通过简单的动作示意、引导使患者能够明确医生的意图,进而配合治疗[2]。这是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交流技能。
2.2 有效获取医疗信息
通常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会采取一定的方式获取患者的相关疾病信息,并根据病情信息制定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因此要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医生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疗进程,与患者实现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启发患者表达自己的疑问与担忧,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解答关于疾病的各种疑问。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适当增加交流培训课程,通过主题讲座、报告会以及模拟病人教学等丰富培训形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实习医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给予高度重视,若发现患者有情绪波动或疾病变化,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指导。
2.3 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
目前,大部分医科院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交流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与医患交流沟通相关的各项活动。邀请资深医学专家进行讲座,向实习医师传授医患交流沟通知识与实践体会。其次在临床带教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的方式,模拟出医患交流沟通的场景,使每个实习医师都能够参与其中,亲自实践体会,并从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加以改进[3]。另外,在临床带教中要引起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升临床带教交流沟通培训的实施效果。
2.4 发挥住院医师的作用
住院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其能够将自己临床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输给实习医师,该模式下临床带教效果极佳。住院医师在指导与讲解过程中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为实习医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另外实习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由住院医师协助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带教工作负担。在日常临床实习工作中,将交流沟通技能融入其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极大提升实习医师的交流沟通技能。
结束语
近年来,交流沟通技能培训在实习医师临床带教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使实习医师充分认识到交流沟通技能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多种交流沟通培训技能模式下,实习医师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掌握扎实的交流沟通技能,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这对于提升实习医师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交流沟通技能培训强调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使每个实习医师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极大地提升了带教质量,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长海,包呼日查.骨科临床带教中蒙古族预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5):49-50.[2]杨林.泌尿外科腹腔镜操作培训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2):110-110.[3]杨新伟,杨珏,张宝华.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交流技能培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34-236.作者简介
何铁斌(1987-11月),男,汉族,湖南人,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医师,研究生
5.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48例子影像中心实习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本科),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4例,实习期限为6个月。
1.2方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对24例学生进行再次分组,分为MRI组、CT组及影像科普放组,各组8例学生。给每组配置专业教师,把本院收治的接受过影像检查的患者影像图片作为教学案例,分步实施教学。教学包括6个阶段: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与查阅、小组讨论、讨论影像图片、教学总结及反馈。①问题的提出。教师备好课,预先设置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延伸出更多问题,如:这张影像图片体现的征象有哪些?该疾病具备哪些临床表现,须进行何种检查?临床中采用何种诊断方法?②资料的收集与查阅。要求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正式学习前l周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题相关知识,并进行独立思考。③小组讨论。学生可互相交流、沟通以发表自身对影像图片的看法,进而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④讨论影像图片。定期组织学生对影像图片进行讨论。学生可提前准备课件,然后课堂上发言,与师生讨论。在此过程中,带教教师应给予适宜的帮助及引导,以促使讨论更具意义。⑤教学总结。通过总结,教师可将与影像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除了总结该病例,还应补充并讲解其他相似影像图片,以拓宽学生知识层面、开阔学生眼界。⑥教学反馈。待结束实习,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对PBL教学效果加以反馈。
对照组。该组教学方法为“填鸭式”教学法,即教师居主体地位。待实习期满,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
1.3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BL及传统教学法成绩比较临床带教满6个月,分析比较可知,采用PBL教学法的试验组3项指标知识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l所示。
表1 PBL及传统教学法成绩比较
例数专业基础知识书写报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试验组2486. 33±6. 2189. 16±4. 7388. 28±3. 80对照组2479. 50±5. 4780.06±5. 0779. 78±5. 24X24. 043 26. 429 46. 433 2P<0. 05<0. 05<0. 05
2.2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24份问卷,收回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qo。通过对试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得知,PBL教学效果极佳。
表2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评价
好一般差必要性22(91. 6%)2(8.4%)0(0)启发性21( 87. 5%)2(8.4%)1(4.1%)学习兴趣激发21( 87. 5%)1(4.1%)2(8.4%)学习能力提高21( 87. 5%)1(4.1%)2(8.4%)团队精神增强22(91.6%)2(8.4%)0(0)培养提出问题能力20( 83. 4%)3(12.5%)1(4.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20( 83. 4%)3(12.5%)l(4.1%)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0( 83. 4%)3(12.5%)1(4.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8(75.0%)4(l6.6%)2(8.4%)培养阅片思维能力22( 91. 6%)2(8.4%)0(0)培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22( 91. 6%)2(8.4%)0(0)拓展理论知识20 (83. 4%)3(12.5%)1(4.1%)取代传统教学方法13( 54. 2%)4(l6.6%)7(29.2%)
3讨论
3.1 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疾病是学习及掌握影像学知识的基础,其并非等同于“看图”,而是对改变的形态学进行认真剖析。由此可见,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PBL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范畴,学生主体是核心。该研究中,学生自行收集、查阅资料,使得临床与影像有机结合。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启发,学生可主动思考知识。考试可有效监控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由表1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专业理论知识、书写报告及综合读片分析能力方面差异显著,说明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在该研究中,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3.2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利用PBL教学法教学,教师须具备很高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除了熟练掌握影像学课程内容及知识,还应具备提出与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须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加以明晰,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选用恰当的疾病作为教学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精心准备课件,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教师须具备良好的管理、学习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等。如此,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升。
综上,PBL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但须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探索,对其进行优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影像医师。
参考文献
[1] 俞咏梅,陈基明,翟建,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68 -470
[2] 郭军.PBL与LBL结合法在放射医学专业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河北医学,2012,18(8):1187 -1189
[3] 陈婷,郭大静,钟维佳,等.PBL教学法结合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14,30 (13):2064-2065
6.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六
“总-分-总”结合在实习生急诊带教中的应用
顾纪芳王立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900)
摘 要 目的 总结“总-分-总”结合带教在急诊实习生带教实践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5月入急诊实习的护生共4O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散”带教法,实验组采用“总-分-总”结合带教。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三者相结合来评估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法显示,两组大纲内容和大纲外内容学习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合“总-分-总”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能提高护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
关键词急诊总-分-总实习生带教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需培养护生应急、动手、沟通、观察的各项能力。急诊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高危性、突发性等特点。因此,急诊的临床实习生带教工作也较其他科室更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为了提高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在急诊能较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2009年我科在实习生中尝试“总-分-总”结合的带教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5月进入急诊实习的护生40名,共
计1O个组,每组各4位学生,护生均为同一医学院的大专生,年龄22~23岁,实习时间为4周。将10组护生随机分成两组:1、3、5、7、9为对照组,2、4、6、8、10为实验组。
1. 2研究方法 对照组入科后按照传统带教方法由护士长介绍环境后随机分配至符合带教资格的老师,由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实验组入科后实习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总)由科室总带教老师实行先集中带教,带护生熟悉科室工作环境。介绍本科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性质,特点,掌握防止差错事故的要点,熟悉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及各种基础护理,熟悉各种抢救仪器,急救药品的名称、用途、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等。第二阶段(分)开始随机分配给各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期间,如出现特殊疾病或一些专科实践性的操作时,总带教将随时集中上班学生进行讲解或操作练习。第三阶段(总)考核期,出科理论及技能考核、评教评学由总带教同一负责。两组护生在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1.3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三者相结合。分别在护生出科前发放调查表,通过对比两组护生在实习结束对急诊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各项操作的熟悉程度来了解“总-分-总”结合带教的效果。问卷在参考实习生的实习大纲要求和相关文献上自行设计,共包括实习大纲要求的15项内容,加之科内有的大纲中无需学习的新仪器如无创呼吸机、中心静脉压监测等5项内容,总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实习阶段及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估,选择实习计划。同时根据护生的实习周数确定需要完成目标的程度(掌握、熟悉、了解)3种。而出科考试中的理论考试80%为急诊的相关专科知识及20%为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考试为科内核定统一的护生考核项目:除颤仪、呼吸机、吸痰操作、洗胃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表l~2)表1 两组护生大纲要求项目学习程度比较(n=15)组别
了解
对照组 实验组0
大纲要求项目数
熟悉 5 4
掌握 7 11
x2 = 6.532 6,P =O.023
1表2 两组护生大纲外项目学习程度比较(n=5)组别
了解
对照组 实验组0
大纲外项目数
熟悉 1 4
掌握 0 1
x2= 2.135 .P= o.o12 1
2.2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结果比较(表3)
表3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x±s,分)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t p3 讨论
3.1“总(集中)-分(分散)-总” 结合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急诊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集中了危、急、重症病人,也配备了许多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通过“分散”带教,使护生接近患者,走进临床,将临床理论和护理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带教,使学生能规范系统地学习各项操作,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因为“分散”带教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而急诊特殊的环境又局限了带教老师所管的病人。因此,存在护生对其他病人所涉及的知识和使用仪器缺乏有效学习和操作的机会,而“集中”带教弥补了这一个不足,科室总带教统筹安排科室护理、操作项目,并规划让学生学习和操作,使学生能较全面地学到现阶段急诊的操作和仪器。“分散”带教由于各个带教老师存在一定理论概括、临床经验和操作技术上的差异,因此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统一性。而科室总带教作为急诊专科护士,经过系统的培训,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急救监护技能,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因此能把最系统、规范的监护室相关知识教予学生。
n 20 20
理论考试 82.45±5.34 88.53±2.35
4.84 <0.01
操作考试 84.36±4.32 90.45±3.34
5.67 <0.0
13.2 “总-分-总”结合带教能充分地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带教通过统筹安排,能有效地保证护生有更多的、相对均等的实践操作机会。更可贵的是,通过集中带教,护生因为操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将影响护生对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护生经过静脉或动脉穿刺成功后所表露出的兴奋,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有这种机会就主动要求操作。同时,通过对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的集中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医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总-分-总”结合带教能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分散带教优点是专一带教老师管理并且可以针对所带教学生进行系统的带教安排,有利于老师观察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而且学生固定与一位老师接触,对老师及其工作方式比较熟悉,有利于学生大胆提问,从而提高实习效果。集中带教专业总带教老师帮助护生克服害怕心理,增强自信心,遇到危、急、重患者时能勇敢面对。
急诊护生带教是急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生参加急诊实习也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实现培养目标,决定实习质量的高低及关键[1]。通过急诊的学习,护生能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仪器使用方面都有初步的认识,对以后更好走进临床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总-分-总”结合的带教使学生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并让护生明白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让护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护生使用了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拓展了护生的知识面,也提升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价值。
参 考 文 献孙兰英,杨旭跃,胡秀琴.定人阶梯式带教法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62.姓名:顾纪芳性别女出生日期1975籍贯上海 职务护士 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联系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900 联系电话:*** Mail:wangweifeng@baosteel.com
通讯作者王立芬性别女出生日期1980籍贯上海 职务护士 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7.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七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患者样本: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实施LC的患者132例, 年龄20~57岁, 平均 (35±3) 岁。
带教分组: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新入人员 (包括护理实习生) 共62名, 年龄在19~22岁;性别均为女性,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32名) 和对照组 (30名) 。两组新入护士在年龄、学历、在校成绩、选拔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参照相关标准设计基础路径表。具体内容包括评估、检查和检验、医疗措施、治疗和护理、监测、健康教育、出院计划、医疗护理结果等。LC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基本护理情况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在基础路径表上进行内容增减。解释路径内容, 取得患者配合。在最短的时间 (住院当日) 安排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各班护士根据整合后路径表上的内容进行观察、治疗和护理, 并做好各阶段的健康教育。每落实一项就在相应栏内用蓝笔划“√”并签名, 未执行一栏内用红笔“×”。护士长随时检查治疗进展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对于变异情况, 积极主动进行处置, 并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或消除变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流程中断的则退出临床路径, 改用其他治疗护理方案。
1.3 问卷调查表
由手术室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新入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和临床对新入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方式由带教小组下发问卷表, 专人负责调查收回。
1.4 评价指标
(1) 综合素质及能力评定。综合素质及能力由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组成。理论操作评分标准:优≥90分, 合格≥80分, 不合格<80分。综合素质能力评定标准:优秀:能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 业务能力强, 正确应用护理程序, 医疗文件书写规范;合格:基本能独立解决护理问题, 基本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 医疗文书书写较规范;护理计划制订合理;基本合格:独立分析能力差, 医疗术语应用不好、亲和力差, 护理措施执行不到位, 尚需在临床实践中磨砺。合格率的计算以优秀与合格为依据。 (2) 新入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满意调查内容包括新入护士对教学内容、护理理论知识、操作以及师生沟通等是否满意。 (3) 患者对新入护士的满意率。满意调查内容包括新入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入院介绍、对新入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生活护理、临床护理以及出院介绍等是否满意。满意度评价每项按满分5分评定, 3分以下为不满意, 3分为较满意, 5分为满意。评分越高, 满意度越高, 每项评分≥3分判断为满意, <3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
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入护士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新入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合格率 (96.9%) 高于对照组 (70.0%) , 差异有显著性 (χ2=8.36, P<0.05) (见表l) 。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2
2.2 两组新入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新入护士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 (93.7%) 高于对照组 (73.3%) , 差异有显著性 (χ2=6.32, P<0.05) (见表2) 。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4
2.3 患者对两组新入护士的满意率比较
患者对观察组新入护士的满意率 (93.3%) 高于对照组 (68.3%) , 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16.78, P<0.05) (见表3)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0
3 讨论
8.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八
[关键词] 临床路径;骨科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133-0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首先应用于医疗工作,后来临床路径逐渐发展为临床医疗的一种标准模式。有学者定义临床路径为,一组医护等人员共同对某一病种的医疗工作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医疗计划,以减少治疗的延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质量。在199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首先将临床路径应用到临床医學教学中,在授课时将临床路径与临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师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医师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注重成本效益的意识。
9.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九
彩色多普勒超声标准化病例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病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实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习学生的超声诊断水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超声教学模式.
作 者:沈严严 李春艳 安剑萍 刘瑛 陆一松 曾绮卿 宾文凯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衡阳,421002刊 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MEDICINE & HEALTH GUIDANCE NEWS年,卷(期):15(18)分类号:关键词:标准化病例 超声实习应用研究
10.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贯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对提高医学院校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中的效果。方法:在实习带教中,将临床病例与执业医师考试题有机结合,利用查房或专题讲座形式分别进行讲解,使学员加深对执业医师考题的理解。结果:学员普遍反映采用此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好,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能够从临床和基础理论上解读国家执业医师考题。结论:将执业医师考试题与临床病例结合进行学习、讲解,对提高学员的认知水平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临床实习;职业指导;医师资格考试
学员在学完临床理论课以后要进入临床实习,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随着医疗形势的不断发展,新的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在我国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均要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有资格执业行医,否则就不能成为事实上的执业医师。因此如何提高学员的考试通过率同样是每个教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临床带教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与临床病例以及相关执业医师考题进行结合讲解,使实习学员收获很大,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基本实施方法
1.1 首先我们将本科常见病例进行总结,并摘选与我科疾患内容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试题选自国家正式出版的复习题内容),对来我科实习的学员进行讲解,使学员获得初步印象。
1.2 实施细则。在带教过程中遇到典型病例则进行详细讲解,比如遇到休克的病例以及抢救的不同时期时,在带领学员进行抢救休克病情稳定以后,将学员集中到一起,进行本病例过程的讲解并随即选择试题“纠正外科休克并酸中毒关键措施是:A.给予碱性药物;B.加大通气量;C.排酸治疗;D.改善组织灌注”,或在遇到脱水的病人时,选择试题“外科病人最易发生哪种体液代谢失调:A.等渗性缺水;B.低渗性缺水;C.高渗性缺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等,以及遇到其他类似病例时,教员均要不耐其烦给学员充分的.考虑、回答时间,讲解中对每个答案都要进行表述(选项和非选项的鉴别点等),当然也要留下疑问,以促使学员能够看书、讨论。诸如这样的示例在我科已有很多,我们根据时间和事情的安排采取不同的讲解形式,有的时候是在抢救病人后进行现场讲解,有的时候是在科室交完班后集中讲解,抑或在每周的教学例会上进行讲解,时间紧张只讲一个例题,时间充裕可以多讲几个,总之根据病例和时间的允许度进行安排。
2 结果
通过此种方法实习带教学员普遍反应学的生动、学的自然,对实习有兴趣,而且增加了主动看书讨论的机会,使学员自己在临床实习的同时加深了对相关执业医师考试题的了解,为以后顺利通过考试打下了基础。
3 讨论
采取此种形式的实习带教虽然增加了教员的工作量用以复习基础知识和阅读、筛选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但是对于学员来讲,在实习过程中就接触到执业医师考试题并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应该是一个捷足先登的尝试。传统的实习带教都是教员对病例进行讲解,对学员进行提问[12],尚未见到与执业医师考题进行结合的方法进行带教。但是我们认为,既然要做好教学附属医院的教员,就应该把学员的学习质量放在首位,把学员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视为自己的一个教学任务,既真正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员,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教学附属医院的教员。当然我们科室内也把实习带教的水平作为考核每个教员的指标之一,以此来调动教员教学的积极性。
当然学员实习有很多方式进行学习,我们只是根据目前形势探讨了自己的一点体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员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顺利地通过国家组织的执业医师考试。(注:此实习带教方式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附属第260医院作为带教推广科目)
【参考文献】
1 江跃华,韩巧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26127.
11.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中的应用探讨 篇十一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符合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实验组应用CNP,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NP可实现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实施CNP是缩短妇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科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41-0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其作用是用图标的形式提供有效的护理,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我院妇科在总结以往护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妇科常见病种的CNP研究。通过临床应用的对比,结果表明开展CNP是降低妇科常见病种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最可行的途径之一。现将我院妇科开展CNP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将妇科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以妇科常见的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两种疾病为开展CNP的研究对象,共 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例。年龄为21~52岁,两组患者在病种、手术类型、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前的准备
1.2.1 选择病种 通过对国内外在临床护理路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分析讨论, 根据科室前两年的数据,结合本地区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发病率高、 医疗费用高、手术或处置差异小等因素为选择条件,筛选出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两种疾病。
1.2.2 组建小组 由科室医护骨干人员组成,负责临床路径的病种筛选、 路径表设计、流程制定、路径评价、临床指导和总结改进, 确保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1.2.3 人员培训 对科室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保证研究对象和对比数据的真实有效。分层次开展了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骨干的重点培训, 学习并熟练掌握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实施要点以及及处理问题的方法。
1.2.4 制定CNP表(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CNP的目的、经过及整个治疗过程,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2)设计CNP计划表,以时间顺序为横轴,以入院宣教、化验、检查、健康教育、手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出院指导等医疗护理措施为纵轴制成临床护理路径表。(3)确定CNP中工作人员职责。
1.3 实施与评价
1.3.1 确定进入路径 入院患者按流程,由医护商定后进入临床路径,并按照CNP表实施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
1.3.2临床路径表使用 在执行过程中,责任护士每日按路CNP的设计流程和内容,根据病情需要采取措施和效果评价,填写相应的CNP表,并根据CNP表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2]。在路径表上将已对患者实施的内容打勾并签名,如未完成则在表格中记录未完成的原因及补救措施,积极予以落实。
1.3.3临床路径告知书的使用 由责任护士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CNP能达到医疗护理目标,使患者及家属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心理与生理上的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1.3.4 评估与改进 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专项的满意度测评和变异原因分析,对CNP作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并同医师和其他部门的人员协调,保持路径的顺畅。
1.3.5评价标准 根据日常护理记录及CNP表的汇总,以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1.4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 ( 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的比较
组别例数平均费用(元)平均住院日(天)实验组
对照组58
582708.54±221.43
3188.78±246.996.47±2.12
8.98±2.35P值 <0.05<0.05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组别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实验组99.74±1.2598.24±2.56对照组94.23±4.07*96.57±3.19**注:*与CNP实验组相比, P<0.05;**与CNP实验组相比, P>0.05
3 讨论
CNP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早期,临床路径的实践经验被许多国家引用并有所发展。国内较早开展CNP研究的宁宁等[3]对膝关节镜手术的住院患者实施CNP的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标准化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CNP具有预见性和计划性,减少了护理的盲目性,提高了护士的执行力和护理质量[4]。本组研究表明CNP的实施结果是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3.1 控制医疗费用 CNP的制定综合应用了循证医学与质量控制的经验和措施,具有预见性、计划性以及严格的时间控制,规范了各种治疗费用和监测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控制了医疗成本,从而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本次研究表明,實施CNP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提高护理质量 CNP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化,护理人员每天严格依照CNP表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动态化、连续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从制度上、流程上保证了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次研究表明,实施CNP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强化护患沟通 临床路径告知书的使用,让患者了解护理的全过程及时间安排,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并监督医院工作,增进了医患、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避免了医疗纠纷[5]。应用CNP实施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避免护士因年轻经验不足,个人能力不同所造成的差异,缩减护理中间环节,减少护士行为的随意性,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认知度。
3.4 增强了患者的自护能力 CNP表体现了某一病种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护理目标,使患者能够预知自己的住院护理目标,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依病情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护理计划,将被动变成主动,增进了患者的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通过制订和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规范了诊疗和护理行为, 指导及协调医疗护理工作;同时,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 ,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碧珠.临床路径在骨科之应用[J].台湾:护理杂志,1988,46(2):45-53.
[2]钟慧卿.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72.
[3]宁宁.临床路径实施于膝关节镜术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52-253.
[4]张春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3):92
12.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实习的102名护生,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1人, 每人分管2个床位患儿, 两组护生文化程度均为专科, 均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带教老师职称为护师及以上, 学历为本科或以上。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带教老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讲解专科疾病护理知识。观察组采用我科编写的表格式临床护理路径讲解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其内容包括入院安排、入院评估、宣教、症状护理、病情观察、相关检查告知、常规检查及结果反馈、用药介绍、患儿及家属情况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紧急情况处理、出院指导及家庭护理。
1.3 评价指标
出院时责任护士对护生所管床位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出科时护士长对护生进行带教满意度的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满意度测评结果。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3.1使临床护理带教流程更加规范
随着医疗改革, 带教老师年轻化, 为了让临床带教更加流畅, 本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带教过程中, 带教老师根据不同的病种, 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带教, 讲解相关的内容及实施方案, 使护生对各类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3.2 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按照当日临床路径的表的内容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护生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盲目性。培养她们主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带教老师由于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教学缺陷。
3.3 使护生对健康教育规范化, 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3]。根据临床路径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 使健康教育与护理过程相结合, 使健康教育有规定可依, 有标准可行, 有内容可做, 避免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内容空洞、不分病情、不分病程、不分时间、不分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等。护生有了一个比较规范、完善、系统的指导, 同时也使护生在宣教中避免了重复宣教和漏宣教[4], 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的水平。
3.4 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 护生应用当日临床路径表的内容有计划、规范、系统地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 增加了病人对护生的信任感, 满足了不同阶段病人的健康需求, 密切了护患关系。
3.5 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提升了护生的价值感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指导, 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提升了护生的价值感。并激发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兴趣和潜能,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探索、钻研的精神, 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沟通、表达能力[5]。
需注意的问题是带教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估, 带教老师对重点、疑难内容须多次示范, 反复讲解;护生必须加强学习, 要加强对自我的评估及对所护理患儿的评估;要强化基础护理, 改善护理服务。
总之,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 提高了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 对于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讲解,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对实习护生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讲解。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儿科护生带教中可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生,临床带教,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瑞.临床护理带教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 2003, 17 (11B) :1308.
[2]张正华, 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9) :513-515.
[3]繆石焕, 田竹珍.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7, 5 (1) :84-84.
[4]江良英, 骆明花, 邓学琼, 等.临床路径在妇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 2008, 6 (10) :2554-2555.
13.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到普外科轮转护士40名, 年龄21~24岁, 均为女性, 本科学历。
1.2 分组
将4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20名, 对照组20名。对照组带教方法:轮转护士刚入科, 分别跟各个班次的当班老师, 每班老师向轮转护士介绍科室环境、物品放置及各班工作职责等, 主要采用老护士带新护士模式。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按路径表带教由简到难人为分为3个阶段, 护理“三基”及护理操作贯彻整个阶段。各阶段临床路径带教内容见表1。
1.3 评价与考核
带教导师在轮转护士入科当天详细介绍路径表, 使每位轮转护士清楚了解到每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 护士长及带教导师全程指导, 定期抽查, 评价路径的落实情况。每人发1份路径表, 护士对自我临床实践中技能及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掌握、熟悉、了解、不了解) 进行评价, 掌握和熟悉为一个层次, 了解和不了解为另外一个层次。同时带教导师组织理论和操作考试1次。操作考试包括实际操作和口试口述, “三基”理论考试采用笔试, 满分均为100分。成绩作为定科参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护士自我评价、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和“三基”理论笔试成绩进行比较,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24周临床路径的带教, 试验组自我评价掌握和熟悉者为12人, 相应对照组为10人, 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同时, 试验组导师考核成绩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3 体 会
3.1 路径表增强了导师的职责感
路径表内容涵盖护理“三基”理论、技术操作、专科护理三方面的内容, 给导师制定了标准化的培训方案, 把培训计划具体到每个环节, 使其工作标准化、流程化, 导师能根据路径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训, 避免培训内容出现重复或遗漏, 增强导师的责任感, 同时也能督促导师不断学习和巩固护理新知识。另外还可以训练新的、年轻的带教老师, 使其在短期内掌握带教要求, 变被动带教为主动带教[2]。
3.2 路径表提高了轮转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
轮转护士一到普外科就知晓在本科内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专科特色, 使她们有一整体的认识, 可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 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3]。同时轮转护士年轻化, 多为“85、90后”独生子女, 对学习的热情和业务的钻研有欠缺, 按照路径表实施培训, 对她们而言有新鲜感, 能提高她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调动其内在潜力。
3.3 路径表和谐了科室文化氛围
以前导师和轮转护士的关系可谓是敬而远之, 现在实行路径表增加了彼此感情交流的平台, 促进互助互学精神的培养, 使导师和轮转护士能更好地沟通, 营造了一种轻松学习氛围, 提高工作效率, 构建和谐病区。
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模式, 避免了以前由于老师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带教, 同时也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教学缺陷[2]。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和效率, 减少教学资源浪费[4]。
4 总 结
临床路径能维持和提高质量, 它提供了标准化的流程管理, 有利于服务品质的控制与改进[5]。通过我科对路径表实践, 获得了“利师、利生、利院”的“多赢”效应, 同时路径表的制定在我院2010年5.12护士节活动中获护理创新一等奖, 现在全院推广, 我院还在实习生的带教、新职工的带教上逐步开展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普外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轮转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试验组按普外科培训周知识目标带教路径表 (下称路径表) 进行临床带教,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带教。带教时间为24周, 按照护理“三基”内容, 带教从简单到复杂, 涉及普外科各个病种。结果:试验组轮转护士比对照组轮转护士的护理“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 (P<0.05) 。结论:应用路径表可使轮转护士更好地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路径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简便易行, 值得推广。
关键词:轮转护士,临床路径,普外科
参考文献
[1]SMITHJ S.Brave new world:case managers and the future ofclinical pathways[J].Hosp Case Manag, 1998, 6 (4) :65-69.
[2]曾晖, 龙烁.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07, 15 (11) :943-944.
[3]杨小庆.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继续医学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7 (5) :351-354.
[4]郑文娴, 樊新, 胡静, 等.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6) :862-863.
14.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急诊科;护理带教;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75-02
持续质量改进是全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过程与环节设为重点,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众所周知,急诊科室具有特殊性,由于该科室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发病急,因此,对护士来说,不仅工作任务变得繁重,要求也相对较高[1]。为此,本次研究选自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的急诊科实习护士86名,分别给予护士常规带教和持续质量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
选自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的急诊科实习护士86名,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中,实习护士的年龄范围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0.3±3.2)岁。研究组中,实习护士的年龄范围为19-27岁,平均年龄为(20.5±3.5)岁。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带教,研究组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内容包括:
1.2.1 选取带教老师
选取我院急诊科工作经验丰富以及带教经验豐富的带教老师,与此同时,带教老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经验、责任感较强以及有耐心等条件。其后根据上述要求选取一名带教老师,并负责相关工作。
1.2.2 安排实习计划
根据急诊科室的实际情况,由带教老师为实习护士安排学习计划,如:如何鉴别急诊患者和危重患者,观察病情以及对病情的评估能力,医护之间的配合。急诊科室的抢救流程等[2]。
1.2.3 制度的学习
实习护士入科室后,带教老师要详细讲解该科室的规章制度,如:绿色通道、抢救制度以及首诊负责制度等。其后为实习护士介绍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重点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为实习护士发放学习计划和带教计划,让其进行有条不紊的实习。
1.2.4 操作示范
急诊科室使用的医疗仪器相对较多,如:呼吸机、心电图、血糖仪以及除颤仪等,气管插管以及洗胃等操作也是较为常见。因此,带教老师将实际操作为学生示范,并告知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其后将其印刷成手册,人手一本,便于日后的学习[3]。
1.2.5 护理查房
采取我院的开放式教学,让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将该科室的护理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护理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此外,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查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实习护士讲解查房的注意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护士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实习护士的实习成绩以及对老师满意情况进行对比与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PS15.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选择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成绩
研究组实习护士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实习护士的优良率为79.1%,经统计,研究组护士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研究组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3.0%,对照组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72.1%,两组间经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详情见表2。
3 讨论
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责任感以及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致使实习护士的操作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带教质量[4]。除此之外,由于带教老师的工作较为繁忙,加之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加,导致实习效果相对较差。近年来,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持续质量改进应运而生,且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急诊科室具有特殊性,且患者具有发病急以及病情重的特点,因此,在该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是势在必行的[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实习护士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成绩的优良率为97.7%,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3.0%,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常规带教后,成绩的优良率为79.1%,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72.1%,经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室带教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其效果显著,实习护士的成绩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春芳.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5):123-124.
[2]黄转宜,郑海生.急诊科护理带教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18):166-166.
[3]肖云珍,付慧敏,罗玉星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72-73.
[4]林丽妍,董文琴,叶雯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17-118.
15.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论文 篇十五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8月-4月于本院内科进行实习的2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8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名,两组护生均以内科为本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对照组的14名护生中,男性1名,女性13名,年龄17-24岁,平均(21.2±1.1)岁,文化程度:中专3名,大专8名,本科3名。观察组的14名护生中,男性1名,女性13名,年龄17-23岁,平均(21.1±1.2)岁,文化程度:中专2名,大专9名,本科3名。两组内科实习护生的个人基本资料数据方面的比较显示,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的护生以常规的带教程序进行带教,于护生入科之初对其进行内科的大概介绍,将预期的带教内容和制定的知识大纲进行全面讲解,然后在每个护理内容及程序带教前进行预习内容的温习,带教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全面讲解,带教后对施教内容进行思考问题的布置。观察组则以连续性全方位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即对每位护生首先进行综合知识掌握面的评估,并对其学习能力进行有效评估,然后对每位护生均采用连续性的带教程序的制定,即由特定的带教教师全程化对护生进行指导带教,在带教的过程中不断根据护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带教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使其全称契合护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注意在带教过程中对带教知识面的拓展,即不仅仅将特定知识进行有效带教,且将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施教,引导护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而使其进一步提升其自我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然后将两组护生带教前与带教后出科前的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3.评价标准。(1)内科护理理论知识的评估采用考试评估的方式进行,考卷的内容包含内科护理的各个知识点及相关延伸性知识,总分设定为0-100分。(2)实践操作评估则由护理部人员与带教教师共同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且其评分也设定为0-100分。
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生带教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带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带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带教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来自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论文】推荐阅读:
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协议书10-24
普外科护生临床护理带教体会09-26
对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的目标及要求09-04
妇科临床毕业论文10-14
护理临床见习体会07-08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10-01
临床护理安全事故警示07-08
临床护理教学新体会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