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技巧总结

2024-08-24

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技巧总结(精选9篇)

1.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技巧总结 篇一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B、3C、4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C、2.2mol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B、大于1.06g,小于2.86gC、等于2.86g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2861.06g/106=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C、甲烷和乙炔D、无法判断

思维:用平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

高考化学60天冲刺技巧

一、把握化学的热点内容

化学有许多知识点,要掌握其中的热点,因为热点内容是高考常考内容。在高考化学60天冲刺阶段,应该回顾基础知识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在这段时间里做好复习。

二、把握高考重点题型

分析今年高考化学题型,只要选准好题,做一道,弄透一道,特别注重题后的反思、总结,每个知识点做透三、四道这样的好题就足够了。根据老师交代的重点知识展开复习,弄懂弄透彻,保证下次遇到会做。

三、判断与推到

化学重在判断,判断反应机理,反应原理,如化合价是否对等,能否参与反应,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规律进行判断和推导的。而有机化学的判断,首先是官能团的判断,而后是碳链的推导。抓住反应特性,然后根据碳链分布规律,就能把知识点吃透,把题拿下。

高考应试技巧

1.按照平时的节奏,松弛而不懈怠,不紧张,不恋战,该扔就放弃。

2.全身心地投入,全神贯注,思维深刻、敏捷、细腻、专注物我两忘。

3.每一点的圈点,每一点的适度推理,适度停顿,主动去想。

4.不着急,审题去!相信自己一定有没看见的题的信息。

5.从头审题,积极的多写,多推理。

6.2至3分钟出不来答案,坚决放弃!

2.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技巧总结 篇二

一、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营造新情境,主要是通过文字史料、图表史料等形式实现的。文字史料包括史籍、档案文书、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报纸杂志、口述史料,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文字材料题。图表史料包括照片、地图、表格、漫画、曲线图表、柱状图表、扇形图表,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图表材料题。从赋分和题量角度观之,高考历史文字史料试题占绝大多数。

二、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是:把握时间最关键,明确空间拓视野,分清立场明身份,运用理论现素养,对照特征定范围,回归教材破题眼,史学范式必使用,适度假设证猜想。

1. 把握时间最关键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大多数采用的是新材料,有的试题时间信息隐藏在材料中,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试题材料涉及的时间,从而开启破题的大幕。如:

例1(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32题)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

【解析】这道题没有明确的时间,但通过“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智者的主流价值观——怀疑神灵,否认权威,由此开始分析试题。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神话故事,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C项错误;通过“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时间信息的秘诀是:隐藏时间在题中,关键名词露峥嵘;对照书本莫迟疑,磨刀不费解题功。

2. 明确空间拓视野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在命题时,有时会有意忽略历史事件涉及的空间范围。如果考生不明确题目的空间范围,就落入了命题专家们巧妙设计的“陷阱”当中。要避免成为“牺牲品”,就要认清命题专家们的命题意图,认真解读材料,准确理解材料的信息,从而在题中“鱼目混珠”的信息里“慧眼识珠”。如:

例2(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8题)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取代,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D项错误。本道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其空间因素是中国与世界市场,由此可见明确空间拓视野的重要性。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空间信息的秘诀是:历史空间要明了,题中材料最重要;把握主体明目的,排除杂念现目标。

3. 分清立场明身份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由人物、国家、制度等构成的,一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带有阶级属性的。准确洞察了这些事件、现象、人物的属性,就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

例3(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国民党政府当时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没有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A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不仅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且损害其团结抗日的形象,B项错误;由国民党把“国共合作”作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C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局面,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立场信息的秘诀是:人物属性出书本,解题紧扣材料魂;排除无关信息后,功到答案自然呈。

4. 运用理论现素养

高考历史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一样,也重视史学理论在试题中的运用,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和史学基本素养。这些史学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继承和发展、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个性与共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等。在解题时,经常要运用到。如:

例4(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0题)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解析】这道题涉及1979年我国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题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都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形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标志是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项错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B项错误;C项符合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求,正确;由于中外合资、涉外经济、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都是全部或部分非公有制形式,D项不正确,其目的应该是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史学理论运用的秘诀是:史学理论很重要,分析题意要用到;熟练运用很关键,找准信息效果好。

5. 对照特征定范围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要照顾到各地使用的四种不同版本教材,不能倾向于某一版本,其考查的内容,常常要游离于教材之外,但其“踪影”却能够在教材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中显现出来。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就是掌握一定历史时期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更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

例5(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8题)表1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特征: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产生、兴起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初步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一度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而陷入“困境”。本题考查1914—19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此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4—19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该时期工业发展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A项错误;图表反映了进口火柴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但国内新设火柴厂家,并没有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性局面,新增厂家数量和厂均资本额均有升有降,波动较大,B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进口火柴总额持续下降,而民族工业新设厂家每年都有所增加,反映了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1920年民族火柴工业出现投资高潮,其原因既有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心理需要,亦有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还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收回利权”等思想的影响,D项不准确。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历史特征的秘诀是:阶段特征要记牢,解题经常要对照;准确把握心里明,不合题意排除掉。

6. 回归教材破题眼

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大多数试题情境都非常新,但仔细地考量,还是可以发现,它们都与教材上的具体知识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蛛丝马迹”。在与教材建立起对应关系后,才能够厘清题目中信息的知识依托及命题人的设计意图,为解题打开“方便之门”。如:

例6(2015年山东卷文综第21题)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1929—1933年经济发展的状况。依据教材上的知识可知,苏联在1921—1928年推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1928—1937年,苏联开始工业化建设,于1936年确立斯大林模式,工业生产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呈现上升趋势;但苏联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排除C、D两项;由于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虽然经济得到恢复,但从总体上看,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排除B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回归教材类试题的秘诀是:管你情境有多新,教材也会现核心;选点对照理思路,结合所学得准星。

7. 史学范式必使用

高考历史选择题有相当一部分会渗透史学范式,这些史学范式主要有:文明史范式、近代(现代)化范式、全球(整体)史范式、生态史范式、革命(政治)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等。

文明史范式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文明的纵向划分,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简单协作阶段、手工工场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从文明的横向划分,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生态文明史,四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近代(现代)化范式把“近代(现代)化”主要看作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全球历史大变革进程,也称现代化取向。它以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全球史范式,也称整体史观,是从国际和全球嬗变的视角,正确评价、借鉴、批判历史事件的方式。全球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生态史范式,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革命史范式,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如:

例7(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7题)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本题通过“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以及“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考查对社会史范式的理解和运用。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C项不正确;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D项不正确。

【答案】B

例8(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

由表2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本题通过图表,考查近代(现代)化史学范式。图表显示四国在1870—1913年的总产值虽然随着时间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着70%以上的控制地位。因此,A、C两项错误,可以排除;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重工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材料中没有此类信息,D项不正确;而B项中的“有所发展”符合题意。

【答案】B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史学范式类试题的秘诀是:确定范式要当先,答案已经在眼前;正确内容要留下,不合范式放一边。

8. 适度假设证猜想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所撷取的情境,往往是全新的内容,其选项设计也作了大幅度的变通,学生往往觉得题目和选项都是“陌生”的。因此,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假设法,先假设某一选项是正确的,然后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把不能够成立的选项排除掉,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如:

例9(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5题)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在教材上并没有明确的叙述,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出正确答案,就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A项正确,但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也大相径庭,因此根本利益完全不同,A项不正确,排除;假设B项正确,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其态势既有紧张,也有缓和,并不是单一的“加剧”,B项也不正确,排除;假设C项正确,决定美苏两国关系演变乃至国际关系演变的根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消长和国家利益的不同,C项正确,符合题意;假设D项正确,由于美苏两国在争霸中,也有紧张对峙时期,并不是单一的敌对意识的“淡化”,D项不正确,排除。

【答案】C

【秘诀】正确运用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假设法的秘诀是:逐项假设定正误,史实论证不可缺;运用理论也必要,试题再难也服帖。

3.浅谈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三

通过分析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学生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试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么记忆不牢固,要么因为将知识混淆,难以准确再现。二是根据所给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限,只停留在表面理解材料的层面上。三是对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难以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四是对历史阶段的特征把握不到位,难以掌握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征。五是学生难以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难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能力,下面是笔者对选择题的解答提出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迪和帮助。

掌握适当的解题技巧是同学们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因素。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已经定型,怎样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在高考中,审题是解题至关重要的一环。高考历史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解答试题前,我们首先得弄明白要解答什么。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审题,把握不同题型的特点。历史选择题的题型主要有组合式选择题、排列式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逆向式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这五种基本类型。同学们通过审题可以确定题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方法,确定题型后就可确定可行的方法。审题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关键词标记下来,主要得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标记下来。有的试题比较容易,但是同学们容易马虎,如果审题不仔细就会丢分。因此同学们要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即论从史出,紧扣历史材料和情境。

例1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我们从题中关键的语句“‘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可以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之一,而B、C、D三项在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其实,我们还可结合所学的关于北宋时期的城市和商业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例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本题中出现了“1969年5月11日”和“1979年12月”两个时间信息,结合它们的时代特征可知,前者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后者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把握好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该题就迎刃而解了。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答技巧:对时间和历史时代特征要有强烈的反应,把握好历史具体事件的时间和当时的时代特征。

例3“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约13亿元,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 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四十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中“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是1840年,故A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时间是19世纪末,故B项错误;1914—1918年一战期间,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所以C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时间和概念的理解、记忆。

解答技巧:历史概念要理解准确,弄懂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 篇四

1.题型概述

统计数据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扇面图等。统计数据类试题精选、罗列典型的数据,以文字、图表为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数值关系的变化来反映相应历史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要求考生在分析、比较各类数据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或探求原因,或分析特点,或总结规律,或概括作用。概言之,统计数据类试题旨在要求考生透过数据的现象看历史的本质。

2. 解题策略

不论哪种形式的统计数据,都包含增长(上升)、减少(降低)、持平、波动等态势。因此,读懂统计数据的变化,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时空条件完成题目的要求。还得考量备选项中一些程度副词的运用是否客观、准确,如“逐渐”“迅速”“彻底”“进一步”“急剧”“不断”“明显”“严重”等。

图片类历史试题

1.题型概述

地图、漫画、照片、宣传画、示意图等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的功能。图片类试题以各种图片为载体,旨在考查考生对图片的处理能力以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就选择题而言,图片类试题基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图片本身,二是图片出处、注解、提示语等,三是设问及选项。这类试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有时独立发挥作用,有时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给考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图片运用灵活多样,既可以出现在题干中,又可以出现在备选项中;既能作为特殊的史料进行解析,又能排序组合、推理比较。

2.解题策略

下面根据图片在试题中所起的作用分类说明。第一类,图片独立发挥作用或起主要作用,在解题过程中起实质性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仔细审查图片的要素、含义乃至细节,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纵、横比较,两幅以上的图片还需要注意图片之间的联系。第二类,图片是主要的信息源和解题内容,文字起提示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认真解读注解及其他补充性要素,在图文结合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类,图片仅起点缀作用,只是简单的示意,而不是解题的关键。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一带而过,不可过多地浪费时间。

史观类历史试题

1.题型概述

近几年来,史观类选择题屡屡出现,别具特色。这类试题基本脱离了课本知识,侧重考查史学理论、综合理解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史观类选择题又可分为史学理论型和史学知识型两类,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史料学、史学方法等。

2.解题策略

5.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五

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最佳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

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二)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三)抓“选项”

6.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技巧总结 篇六

学好历史主要在于细和活。一是细,所以要强调记忆,要记得熟;二是活,要善于分析问题,善于知识迁移,善于从小处着眼发现问题。高中必修一的知识点有哪些?学习历史有哪些小技巧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学习高中历史小技巧在这里

1、思维的四个维度

事实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

比较性:横向纵向的比较,相同不同之处

发展性:这个问题对后来的影响? 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性:为什么会发生?问题的条件,背景,内在逻辑。

2、熟读历史课本需注意以下几点

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

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想要高考历史能够取得高分,那么一定掌握科学的做题方法和答题技巧,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有什么规律,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有什么规律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历史影响等因素组成的史实,做历史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把握历史史实和相应的结论,这是读历史的基础,要是连历史史实都不清楚的话就别谈什么解题技巧方法等等。没有知识支撑起来,有技巧也只是纸上谈兵。我认为解决历史选择题的较好的方法是掌握历史史实并掌握相应的技巧,如排除、对应、带入等方法,不过这些都要以历史史实为基础。另外还需加强文言理解的能力,联系史实。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秒杀技巧推理型选择题

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审清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如从属、并列、因果、条件关系等),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比较型选择题

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题干明确而选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二是选项明确而题干要求从不同个角度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运用相;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与平常知道的相关原理最接近的选项为正确

1.考根本目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某项政策,根本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统治基础。

2.以时间为突破口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

3.题干中给的时间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以考虑所给时间最接近我们熟悉的时间及对应事件。

7.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 篇七

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往往篇幅很长,信息量大,并且有时候会引用古籍中的句子,学生读起来困难,容易抓不住重点。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题设和材料中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并且用笔勾画出来,从而快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

二、答题要规范化,注意分点答题,并要有必要的

提示

许多学生的思路很开阔,答题字数很多,而且有史实有论据,思路也比较正确,但答题不规范,习惯用“一段式”的答法,这让许多老师在阅卷时不容易找出重点,得分也就不高。因此,规范的答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分点答题,并且在一题多问的主观题中,要求学生写出必要的提示语,如原因、意义、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将答案呈现出来。

三、字数答得多不如要点分得全

因为高考文综判卷往往是采点给分,只要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且史实正确、论点合理而且有必要的说明,那么判卷老师会合理给分。倘若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便是把其中一点说得再全面、再详细也没有办法得高分。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答题中,让他们学会多列几个点,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在高考中造成时间不够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8.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篇八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一)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分析解题条件。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二)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运用此法最后要复查。

3.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4.转换法。

主要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或将条件具体化。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二)

——方法一、排除法

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因为该类题目一般具有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前后不照应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排除时先将题干与选项结合推敲,利用已有的或隐含的条件去逐步排除表述有误和不完整的选项,去伪存真。如识记类选择题典例:从选项入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直至得到正确选项

——方法2、图形和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或推理型的图文材料选择题、无图考图或图形不能准确表达题目含义,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做出一些辅助线实现解题。常用于等值线类和无图考图类题目

——方法3、瞻前顾后、前呼后应法

多问组合型试题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因为该类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问题,其中存在前边的题目可能成为后边题目的条件,也可能存在后边的题目成为前边题目的信息等,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考查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解题时应注意宏观本组全部题目,前后简单分析,特别是对于第一个题目难以拿下时,考虑一下后边的题目是否与前边的题目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方法4、选优法

创新是高考的显著特点,有的试题涉及内容可能陌生,解决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选优即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所选答案表述正确但并非是该题的最佳答案,此法与排除法有相近之处

——方法5、比较法

有时为了考查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能力,设计两个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相似的,如对地形、气候、水文等进行比较,在解答时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从相关的角度仔细比较找出其异同点,结合题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断。

——方法6、层层递进、寻根探究法

此法主要应用于组合排序类题目,特别是有序组合题目,解题时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从现象到本质,如本质属性、根源于联系等,了解其发展与对策,层层递进,寻根探究,直到找出答案。也称逆向思维法,即从现象入手,按照事物发展与认识的基本规律沿某一条主线步步深入,探索其发展的渊源,从而得出答案

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梁振锋介绍,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梁振锋也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技巧: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三)

一、识记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理论阐释】

该类题主要有直接设问不完全叙述设问的特点,一般导语明确,题干及信息叙述简明、清晰、准确,选项简短,只是选项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觉。通常以文字或数字形式来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应用、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能力,属于简单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首选方法是排除法,即首先对选项宏观浏览,对于与题意无关和肯定错误的选项首先排除,然后从剩下的选项中运用熟悉的原理进行推断、筛选、排除,直到得出答案,如典例方法一。也可以从题干出发直接联系相关概念、原理等对比选项判断,但这一方法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要求较高。

二、组合排序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该类题目一般是指依据题干和材料提出的限制条件将选项按照时空演化或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列组合,要求选定其对应关系。虽然题干比较鲜明,但备选项组合迷惑性较强。组合选项一般分为有序与无序两类。对于时空组合排序型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地理原理进行排序后对照备选项确定答案。对于逻辑性组合排序型题目应从备选项出发,采用排除法进行,即排除选项中包含有错误组成的选项,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一般多项组合排序的确定两三个肯定正确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三、归类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类题型就是在题干部分先列出几个同类的地理事物,要求对所列地理事物进行归类。一般题干分类标准比较隐蔽需要通过自己分析确定。宏观所罗列的地理事物,找出并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或按照自己掌握的标准归类所罗列的地理事物,对应选项找出答案。

四、推理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审清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如从属、并列、因果、条件关系等),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五、比较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题干明确而选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二是选项明确而题干要求从不同个角度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运用相;

六、图文材料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奔雷题目是综合题的一种转型,难度适中,阶梯的关键是一句图文材料对信息进行获取与整合,借助所学地理规律与原理分析推断其相互关系,需要有较强的第六空间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对信息的获取与整合(方法技巧见专题),借用相关原理贵了吧解答题目,解题钱先宏观地浏览一下选项对分析角度的提示,特别是文字内容复杂、空间较强的无图考图选择题,尽量将图文转换,采用以图释义法解决。

七、配对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理论阐释】

9.做历史选择题的技巧套路 篇九

选择题的分类

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

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

(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

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

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

高考历史六类选择题技巧

组合类选择题

考查能力:考查考生对多个历史事件的甄别、判断、解读能力。

命题特点: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

典题例证:

(广东省梅县2013届高三历学期期中测试.T16)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革委会”是“”时期的特有产物,②是“大跃进”时期农业产量浮夸的具体体现,③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选D。

此类题型解题技巧:

1.排序型选择题。确定首尾法。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哪一个排在首位或末尾,可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确定某两个或几个小项的位置关系,来提高解题效率。

2.排除型选择题。将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固定或排除,只要排除某一个小项,答案即可得出,即使对其他选项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也能答对。

叙述型选择题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说明型选择题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评述型选择题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开放型选择题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等。

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上一篇: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医院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