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与意境

2024-09-21

诗歌意象与意境(共8篇)

1.诗歌意象与意境 篇一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

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需要讲求阅读的方法,尤其是是诗歌类文本,不遵循阅读的规律,就很难走近诗人,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首先要求读者体悟诗歌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汇,作为美学术语,意象与意境没有权威的标准解释。

常见的解释: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根据评论家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记》,这是他死前在青海德令哈写的一首诗。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 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通过这些意象,一一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请看原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清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海子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的实在性;同时也可看出,意境的韵味,那是一个被虚化了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请看瘂弦的诗《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一般说来,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对于物象的感受由读者来完成,形成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的意象可能不完全一样。对于意境,可能要求更高一些,感受一首诗,有些读者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或者仅限于意象的感受上。

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

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对于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感受意境美对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李白的诗歌多意象美,而杜甫的诗歌多意境美,这也是李白的诗歌较受欢迎的一个因素。

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多为超越现实的,很少表现现实世界,他的诗歌多体现精神世界,读李白的诗会获得精神的极大自由,是对生命的超越。李白的诗歌语言平实,天真自然,不饰雕琢,却又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自我意识与奋发激昂的精神,诗人的形象作为一个精神形象几乎无处不在李白的诗中。

“太白纯以气象胜”,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意气风发,想象丰富、畅然神游,出人意表。李白的注意力多落在奇峰险山,云海大川,想象超越天际,神鬼难及,感情恣意喷发,无意收敛,跌宕起伏,急转之下,一泻千里。李白诗歌的意象奇丽雄浑又飘逸不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李白的诗歌就有这个特点,李白的诗歌中有时只是捕捉天地间的奇景,美丽的传说、神话等几个奇丽惊人的物象,烘托出一个无以言表的意象,景与情的奇妙融合,来展现天宇间的大美。

李白诗歌有“大山”、“大川”、“天”、“月”等比较突出的意象群,李白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山的形象在李白的诗歌中极为突出,而且是大山而不是小山,是奇峰险山,山似乎就是李白的归所,李白的诗歌中的山给人很强的亲切和归属感。“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在李的诗歌中的意象多是奇丽雄伟,高入云霞,飘然如神仙之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孤帆远影碧空尽,帷见长江天际流。”“影人平羌江水流”,“千里江陵一日还”,“长江万里清。”李白诗歌中的大川的意象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淘淘不息、激荡不止。长江、黄河这些大川的意象表现了李白的精神世界:蓬勃激昂、势不可挡。这是李白胸中沟壑,头脑中的意象。李白的诗歌中消极情绪掩盖不住他生命的跳动、生命的激情。李白诗歌中意象总是鲜活的,充满力量。山如果是李白诗歌意象的伟岸气质,而大川就是李白胸中的力量源泉,生生不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13]。”“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清辉照海月,”“又闻子规啼夜月”,“起看秋月坠江波。”“何用孤高比云月。”“卷帷望月空长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世称诗仙,其气质绝伦,目及天外,天亦难挡其目光的激射,胸中之气势。月是美好的形象,清孤、寂寞,这些都李白心中美的化身,也是李白形象的另一寄托,“举杯邀明月”,与月对饮,体现了李白的清高与孤独,似乎只有面对明月才能使李白的情绪平和下来。

李白号称诗仙,杜甫世尊诗圣,对于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成就的高低,历来存在争议,其实对于各具不同风格的两位伟大诗人来说,实难断明,我欣赏李白的飘逸不群,也尊敬杜甫的为人和苦吟。但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我个人觉得杜甫更胜一筹。杜甫的诗歌相对于李白的诗歌更耐读,很值得细细推敲品味,越读越有意境,李白的诗歌在这方面就差一些。

杜诗很难评,优秀的杜诗评论也不多,因为很少有人能达到杜甫的境界、感受杜诗的意境。

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的诗多表现对生命的怜悯,杜甫也向以儒生自称,“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作为有着读书人自洁情操的杜甫,杜甫本人与广大人民同悲同苦。杜甫的诗表现的多是意境美。

素有诗史之称的杜甫诗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美,杜甫的伟大之处也在于作者的人格力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杜甫无论穷达都兼善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念及苍生,不顾个人的荣辱得失,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描绘着一个苦难而又真实的动荡社会和沉重历史。

有种现象,儒家思想相对于孔子本人的思想有些变了味,很难体现仁爱精神——这个孔子思想的真正内涵。杜甫向以儒生自称,可以称为大家的诗人中,似乎只有杜甫弘扬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真正内涵。杜甫诗歌中处处散发着仁爱思想,生活经历有着强烈的受难色彩,与广大人民一起品味着世间的苦难。杜甫的诗歌散发着仁爱的情韵,而少“纲”的生硬。

杜甫的诗歌表现的方面极为广泛,又十分贴近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描述人民的苦难及社会的动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杜甫为数不多的清丽之作,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果意象给我的感觉是鲜花盛开,则意境给人的感觉就是明媚的春天。该诗给人的意境就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的春天,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春天。诗中的景色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无一字写情,而情意饱满,使人沉浸在一个明媚秀丽、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该诗的意境凄清而美好,饱含着诗人的期待与渴望。诗人想象着家中的情形,一个宁静美好又深情期待的月夜。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很少有像杜甫这样表现出对妻子和儿女如此亲切的爱。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强烈思念以及对儿女的无限怜爱。“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妻子的形象在杜甫的心中是多么美好,表现了对妻子的尊敬与思念,又含有愧疚的心理。杜甫的诗中表现对儿女的爱十分人性化,慈爱有加,而不见父亲的尊严与威势。“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诗中表现的都是儿女的行为,天真烂漫,不谙世事,这些又反衬出一个慈祥的父亲形象,悲喜交集,又有些愧疚,对儿女娇惯有加,饱含着浓厚的人情色彩。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此诗表现了生活的辛酸和友情的美好。在一个漆黑的雨夜,流离的诗人造访了一位久别的老友,在这个叫卫八的处士的“惊呼”中,诗人感受到了朋友的惊喜与热情,温暖了诗人有些凄凉的心情。从“怡然敬父执,”到“感子故意长。”一连串的动作语言中使诗人感受到一个热情友好的雨夜,层次分明,气氛温馨美好,使有些辛酸的旅程得到了一份安慰,于是,两位老友共同嗟叹生命的流逝,感伤世事的无常。

有评论家言未到四十岁不易喜欢杜诗,杜甫诗多为颠簸流离之作,没有一定的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不易欣赏杜诗,很难感受诗人的痛苦与艰难,没有杜甫高尚的人格,无法理解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就无法感受诗中的意境,所以对于杜诗我也只能浅谈而矣。

2.诗歌意象与意境 篇二

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 (或曰形象) , 即景、物、人 (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它们倾注着诗人的思想, 包孕着作者的情感, 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 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 才能深入领会诗歌内涵, 才能应对各类试题。

下面我们就谈谈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一.抓好切入点, 巧解意象

经岁月磨洗流传下来的诗歌, 其中的意象大多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 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 掌握这些象征意义对我们的鉴赏会有很大帮助。例如:“松”象征着刚强挺拔、不畏强暴, “梅”象征着高洁、孤傲, “月”是思乡、怀亲的寄托, 而“柳”则寄寓着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 等等。

不过, 掌握了这些关于意象的必要知识之外, 我们还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巧妙切入, 即学会解读意象本身的形、色、声、态, 进而理解意象内涵。

让我们从文本中熟悉的诗词入手去做一些相应的分析。

例1: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读意象的形:这首小令被誉为“百代秋思之祖”, 是与诗人描绘的特定意象分不开的:老无生机的树, 干枯的藤, 黄昏时分的乌鸦, 嶙峋的瘦马, “枯”“老”“昏”“瘦”等字彰显意象之“形”, 让人感受到其苍凉、萧索的基调;再加之荒凉的古道、萧飒的西风, “断肠人”的羁旅愁思溢于言表。

例2: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解读意象的色:红胜火的江花, 绿如蓝的春水, 这色彩鲜艳、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温馨美好之感, 抓住了它也就理解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例3: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

解读意象的声:“杜鹃啼血猿哀鸣”, 此处地势荒僻, 环境恶劣, “谪居卧病”的诗人本已心境愁苦, 再听到杜鹃与猿猱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更是悲从心生, 不由得随着琵琶女的弹奏泪湿襟袖。

例4: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读意象的动态:“穿空”“拍岸”“卷起”, 这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动魄: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似将天空穿破;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 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这些极具动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万马奔腾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阔, 精神为之振奋。抓住了此处描写也就抓住了词人豪放、澎湃的情感。

二.唱好“四步曲”, 妙析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 这些基本要素与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合在一起, 便构成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热门考点之一。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问题。 (5分) 【08高考天津卷】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如何在解读意象的基础上赏析意境?我们以上面的高考题为例分步解析。

第一步:寻找意象 (人、物、景) :诗中的意象有落晖、鹤、松、嫩竹、红莲、烟火、采菱人等。

第二步:分析描述 (抓意象的形、色、声、态等) :“落晖”为西下的夕阳, 为诗人推门举头所见, 于山色苍茫中笼罩大地, 我们不难看出此夕阳应显柔和之态, 并非马致远笔下的惨淡斜阳;“遍”为松、鹤的特点, 极言松茂鹤多;“含新粉”的嫩竹、“落故衣”的红莲应是嫩绿、粉红, 色彩鲜明, 且均展示出清新可爱的姿态;渡头炊烟袅袅升起, (形) 采菱人纷纷归来。

第三步:概括画面 (或温馨美好或闲适恬淡或凄凉萧瑟或清冷孤寂等) :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 再加上大家对王维的了解我们可以归结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闲适恬淡的山野暮归图。

第四步:赏析情感 (常见的情感有:忧愁、寂寞、哀怨、激愤、欢快、恬淡、高洁、忧国忧民、壮志难酬、坚守节操等) :有了前三步的分析, 答案 (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古典诗词大多可运用这“四步曲”进行分析, 如此, 我们便能相对轻松地领略到诗中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界, 进而从容答题。

3.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篇三

【關键词】意象;意境;诗歌;林黛玉;王国维《人间词话》

“无中生有”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通过自己的感受而真实存在于自己的心中,这里的“无”指的是虚假的东西,而“有”则指的是真实的东西。道家认为“无中生有”指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而诗歌中的“无中生有”我觉得主要是指“意象”和“意境”这两个读者从诗歌中体会到的东西。一首好的诗歌,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当时所处的情境真真切切的传达给读者。意象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和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都是以“意”为前置词,都在诗人诗心的统辖之下,这是两种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的有机组合。[1]

“意象”,原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意”指意义、意蕴,“象”指图像、形象。“意象”是诗歌中物象与情意的融合;是诗人以文字将物象跃于纸上,读者对于物象的感受则形成了意象,不同的读者所感受到的意象可能不同。诗歌的意象体现在诗歌艺术上,就是寄情于景、寓意于象。诗歌都是作者借助可以被感知的具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歌中的“意象”有利于促进诗歌画面的生成,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首诗中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前一首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后有一首诗,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2]

简单地说,诗歌中所谓的“意象”,就是:表意的象“,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这种外在之象不仅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触觉的,甚至是心里的幻象。但之所以为”意象“,就与纯客观的物象或景象有别,它是寄寓着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的形象,或者说是情感化的物象或景象。“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她是以泪报恩的绛珠仙子,她是《红楼梦》中最为典型的悲剧形象的代表。她的诗歌中“意象”也与她悲剧的人生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如她的海棠诗:“半卷相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述,倦倚西风夜已昏。[3]”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联借写种花人写花,已将种花人与白海棠的神韵画出轮廓。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此联意思不过是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但“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色孝服,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她用的是“冰、玉、梨蕊、梅花、仙人、西风”,活画出一株超脱尘凡的海棠,写海棠之魂超脱尘凡,也就表现了黛玉本人的超凡脱俗和聪慧高洁。

由以上所看,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运用外在的物象来表现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将抽象情感化为具象,从而给人以美感和隽永的意味。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一首诗的意境可以由多个意象叠加而成,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一句一个意象,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动态、静态错落有致,构成开阔优美的境界,传达出诗人愉悦畅朗的情怀。意境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组合之后的升华。境生于象而超乎于象,意境有更自由的创造天地,更辽阔的艺术空间,更丰富的想象余地。即使是由一个意象构成的意境,也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呈现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在唐代,人们就要求诗人构思时“思与境偕”,“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在近代学者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研究最为深入,他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这里所指的“境界”即“意境”。他曾举例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之”闹“字而境界全出。”原因在于“闹”字是词人在直观生活自然时感受到的春意的最充分的体现,通感和拟人,‘闹字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闹”字,将烂漫的大好 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它形象地采用拟人手法将红杏争相开放那种活跃的气氛写的活生生的,就好比在那里打闹,在那里嬉戏一样。他辨析诗词有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4]其实,王国维十分清楚,绝对的无情无“我”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所谓的“有我之境”,不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的境况,而是指当人们存在有“我”的意念,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即当“外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威胁着意念的状况下观屋所得的一种境界。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人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给人营造了一种伤心悲凉的境界。而所谓的“无我之境”是“我”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心情宁静,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与物具化的境界。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沉溺于远淡静穆的景物之中,完全置身于景物中,抛开了现实世界的烦恼,他将自己的心境完完全全的融入到景物中,以至于完全达到与景物融为一体、浑然合一的状态。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都是诗歌“无中生有”的东西,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才能得到诗人所表达的意象以及传达的意境。一首诗歌中,只有具备了“意象”和“意境”才能成为一首令人称赞且千古流传的诗歌,尤其是“意境”的营造,这真的是要与自然之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且文学技艺高超的诗人才能借用诗歌中的“意象”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一种含蓄之美的境界,所以当我们理解一首诗歌的意境时,往往总是很难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人的处境与诗人所传达的意境相通时,我们在当下是能把握诗人的意境的;简而言之,“境界”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会随着不同人、不同想法、不同经历而改变,我们想要了解诗人所传达的“意境”唯有用心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让“意境”和“意象”与我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诗歌艺术》

[2]《唐宋词抒情美探幽》

[3]江西教师网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任务的诗词意象研究》

4.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篇四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常见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作者的感情类别 :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思乡之情、思念友人、忧国忧民之情、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等。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1)松柏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正直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坚贞、高洁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2)竹子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气节与虚心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名士风度

常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优雅脱俗 3)柳树

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惜别怀远之情

(4)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飘零之感、流离之恨

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兴亡之感

常见意象意境----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满地残红点绿苔。

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梅花

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纯净洁白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高尚情操

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2)菊花

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坚贞、高洁品格

(3)浮萍、浮云 浮萍:漂泊不定。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浮云:漂泊不定,喻游子。

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莲

莲——纯洁、脱俗、高洁。

如: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借以表达爱情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常见意象意境----动物类

(1)大雁

雁姿雄壮——雄浑悲壮

春秋迁徙——思乡之情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鸿雁传书

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猿、杜鹃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别感伤

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幽深的乡思

(3)鹧鸪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4)蝉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品性高洁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孤标傲世

寒蝉------悲凉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乌鸦

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枯藤老树昏鸦 (6)燕子

雌雄颉颃,飞则相随---------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光流逝----年华易逝、好景不常 常见意象意境----自然景观类

月的其它意象

A 蕴涵边人的悲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悲亢幽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悲壮雄浑

B 蕴涵情感的无奈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祈祷和祝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希冀和渴盼

C 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无奈

(2)流水

流水不返。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烦忧、愁苦 (4)风、烟、霜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5.诗歌意象与意境 篇五

 典型、意境、象征意象分别是写实性、抒情性、表意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共同

服务于人类在审美领域的知、情、意的精神需求,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不能互相替代。

1、象征意象与意境、典型的不同:

 第一,象征意象的本质在于“意”,意境与典型的本质在于“形”;

 第二,在形象塑造的思维方式上,象征意象的构思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意境和典型

是从具体到具体;

 第三,在形象的形态上也不同,象征意象一般是一种荒诞的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

态,不以“逼真”为创造原则,而意境和典型的形象形态一般需要保持与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一致,即遵守“逼真”原则。

2、意境与典型的不同:

 第一,目的不同,意境的目的是为抒情,而典型的目的在于显示客观的真相、真理,表达出历史意蕴。

 第二,创造的方法不同,典型以历史的现实的眼光从生活中选取有特征性的事物加

工成典型,以典型性代表性为追求;而意境则以抒情的眼光寓情于景,以开拓审美想像的空间为追求,不关注社会性代表性。

 第三,审美的重点和效果不同:典型的审美重点是在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

照,意境的审美重点是在主观情志的抒发;在审美效果上,典型通过如同亲历其境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和认识,因此读者仍在作者提供的艺术世界中徜徉,而意境通过诱发读者的诗意想像而进入对意境的品味,并从中品味出“言外之意”,因此读者是在自己创造的“象外之象”的超越境界中迷醉。

3、三者之间也有着深刻的相通:

 第一,都是心灵化的产物,本质上都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 第二,都想尽量地为人们开拓广阔的审美想像的思维空间,意境以造景高远为追求,典型以“形象大于思维”为上乘,象征意象以求解不尽、寓意迭出为旨归,都力图以形式的新颖、意蕴的丰厚引起读者无穷的审美联想。

 第三,在审美本质上,最后都趋向“真”。任何艺术都是现实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直接的或间接的反映的产物。典型追求历史意蕴的真,意境追求情感表达的真,象征意象强调哲理的真,三者只是侧重点不同。

6.写景抒情诗(手法主题意象意境) 篇六

按诗歌作品题材内容的不同分类

1、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

2、边塞(征战)诗

3、即事(咏怀)诗(送别、羁旅行役诗)

4、咏史(怀古)诗

5、咏物(言志)诗等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②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李颀。由于唐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边塞诗也就成了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③即事感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④怀古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⑤咏物言志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第一类写景抒情诗“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写景抒情诗的特点。

2、把握诗句中写景的意象,品味意境,体会写景抒情诗的主题情感。

3、分析写景抒情诗的艺术手法。

4、写景抒情诗词鉴赏要诀。

二、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三、艺术手法

(一)写景抒情诗写景手法 ⒈描写景物的角度、顺序。

远景、近景;远近结合;从上到下、上下结合;俯视、仰视;俯仰结合、五觉变化或结合(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可以派生通感修辞等

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秦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

2、描写景物的技巧。①虚实结合(现实与想象、神话,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晚秋》 ②映衬、衬托(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③明、暗对比(色彩明暗冷暖的搭配)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杜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有声有形有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④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⑤粗笔勾勒(白描)和细部描绘(细描)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⑥比兴手法。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⑦拟人手法

(二)“景”“情”关系及派生出的手法(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传绿蘋。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

(景情关系: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用典抒情。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四、写景抒情诗常见主题情感: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揭示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

4、惜春悲秋,感叹时光流逝。

5、思乡念亲、羁旅思乡;离愁别恨。

6、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

五、意象与意境

(一)意象。

“意”是诗人主观情感,“象”诗中客观形象,它包括人的形象,景的形象,物的形象。“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例如 松:坚韧不拔、常青不朽。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竹:有节、虚心。

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品行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雪:绝尘脱俗、高洁傲岸

浮云:踪迹不定游子、比喻一切邪恶的势力。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秋风(西风):肃杀、悲愁 夕阳:衰败、残破

渔夫:象征隐者、明哲保身。鸿雁、鱼、:年华、美好时光等。雁:羁旅乡情、征客思妇等。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孤雁”“孤鸿”“断鸿”:喻人孤独、孤高、受尽迫害等

青鸟:信使,以表达思念、思归之情“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鹃啼、猿啼、鹧鸪叫:营造凄凉悲苦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 乌鸦:荒凉破败

蝉声:营造凄切氛围,象征志行高洁的人,虞世南的《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蟋蟀:备寒衣、念征人。

(二)意境

1、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意境特征

宏阔——雄浑壮阔、苍莽深远、幽静高远。

细腻——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欢快风趣、幽静优美、宁静、缠绵、婉转、朦胧。喧闹 ——热烈、高亢、繁华、华美。

清冷——孤寂凄凉、暗淡萧条、沉郁烦闷、寂寞惆怅。

3、高考链接意境类题型 命题形式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4、情与景的关系如何?

注意: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答题步骤

第一种答题格式 A、抓住意象 B、再现画面

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二种答题格式:通过„A„意象的刻画,描绘了一幅„B„的画面。运用„„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A列举景物(意象)

B概括意境术语

六、写景诗词鉴赏要诀

一是要领会诗的主题,了解诗人的立意。

二、是要从结构上将写景诗词看作是一幅画,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

三、是要学会对古人写诗填词时炼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做深入浅出的分析。

四、是要领会修辞手法在写景诗词中的作用,比喻、夸张是最为常见的,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就不多谈了,较难掌握的是拟人。

五、是要弄清写景诗词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

七、当堂测试《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问题: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7.关于古典诗的意象、气韵、意境 篇七

本文通过三个关键词“意象、气韵、意境”尝试对历代诗歌经典进行解读, 我以为“意象、气韵、意境”是欣赏古典诗及现代诗的三把钥匙, 也是培养我们对诗歌产生兴趣的入门, 通过学习和阅读唐诗宋词, 对提高我们的文艺鉴赏力, 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具有现实意义。

一、意象

意象, 对于诗人抒发感情, 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 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 更有助于体验和欣赏一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 没有想象, 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想象也是诗歌艺术的一种写作技巧。想象是诗人创作诗歌的一个重要能力, 也是创作诗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手法, 诗歌一旦失去想象也就失去了其艺术魅力, 那么诗歌就显得苍白无力。

诗人丰富的想象靠意象来完成, 意象在诗歌中浸染了诗人的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天净沙》取的是“景象”, 寄情于景, 借景以抒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在日暮时组合成一幅凄凉落寞寂寥怀乡等复杂心境, 诗人的天涯孤旅形象跃然纸上。

诗歌的意象有多少。一般是一组意象。即使是现代诗也是如此。例如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来承载感情, 渲染了海外游子与故国家园根脉难断的凝重感情。

诗人创造的意象往往是“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芦苇密密又苍苍, 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的爱人, 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 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 仿佛就在水中央。”情与景水乳交融, 犹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令人难忘。

李白诗的意象, 充满奇思妙想, 他往往取材瑰丽的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和梦境, 充满了想象与夸张, 展示了浪漫主义的一面, 比如《蜀道难》《梦游天吟留别》;杜甫的诗中的意象多写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的黎民疾苦, 反映出诗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他的想象不象李白天马行空, 而是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杜甫的诗与大地苍生联系在一起, 风格沉郁情调, 思想深刻。

诗人的想象力范围可以“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过去、现在、未来, 任意遨游;天上、人间、地狱, 无处不在。诗歌不能没有意象, 鉴赏诗歌也不能不注意意象, 一首好的诗歌应是意象与意境的巧妙融合。意象是想象的产物, 读诗通过创作的意象将我带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但是我们更想说的是欣赏文艺作品时, 我们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作品中的意象的空间中驰骋飞翔, 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 从中获得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升华。

二、气韵

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1.人的精神状态;2.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等等。气韵对于文艺创作是指作家的气质或风格。但是历代的诗评家在探讨诗词的规律时, 往往只涉及到“意象”和“意境”, 很少将气 (情感) 独立出来。实际上气韵是文艺创作的一条潜在的线, 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好的作品往往是所谓一气呵成, 气韵贯通、气象万千。我们欣赏好的文艺作品, 会深受一股强烈的精神在感染, 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英雄气概,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历代诗人对他的诗给予极高的评价, 他的诗气吞宇宙, 展现了一位卓越政治家的胸怀。

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诗大气磅礴、神旺气足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深刻的思想内涵, 不愧为史诗之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者, 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气韵是诗人真性情的奔涌和释放。气韵在诗歌创作中, 最突出的表现在修辞大量使用排比的手法, 让人读起来一气呵成、回肠荡气。如李白的《将近酒》: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读李白的诗歌总感到一股飘名逸的仙气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气。

再比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通过“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的排比, 使得文章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气概, 展现了秦孝公欲统江山的野心。

所以说欣赏好的艺术作品, 你会从中体会到特有的一股极富感染力的神韵, 这股神韵就是所谓的气。由此类推, 欣赏其它类别的文艺作品也是一样, 比如说我们欣赏一只舞蹈时, 假如舞蹈肢体的动作是“意象”的话, 这些意象还要有气韵 (神) 将意象组合起来, 才能成为一个整体的意境美。

三、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最早提出“境界”概念一词:“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我们说一首诗 (词) 由意象组合而成, 而意象只有通过气韵串连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升华为意境。意象是创作的基本材料, 通过气韵组成结构, 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成为意境。如果说意象是具体景物, 气韵是情感线, 情与景相互交融才能出现优美的意境。

我国的唐诗宋词有着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于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让人常读常新, 百读不厌, 无论是五言绝句, 还是七言律诗包括宋词, 都弥散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成为我们吸取艺术乳汁和丰富艺术想象力的动力源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境壮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抒发了诗人怀念故园、归心似箭的心情;“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杜甫的《春望》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 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 用拟人的手法, 表达出亡国之悲, 离别之恨, 体现了爱国之情;“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两个朋友, 各自飘泊江湖, 每逢夜雨, 独对孤灯, 互相思念, 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 已延续了十年;“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 对祖国山河的赞颂, 同时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愁怅。

意象和意境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 实际上, 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文艺形式。比如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都离不开意境美, 意象组合成一个艺术空间, 都蕴涵着灵动的气韵, 都弥散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8.诗歌意象与意境 篇八

摘要:汉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然而受中西方语言符号系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别的影响,汉诗在语言代码转换后总会有“美”的缺损。而从符号学、意象与意境的美学渊源方面来研究配图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传达之辅助作用,能更好地把汉诗之“意象”、“意境”美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2-0084-05

一、“意象”与“意境”对于汉诗英译的重要性

“意象”与“意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尤其是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为学者们重视。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明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写道:“夫意象应日合,意象乖日离。”这里“意”是客体化的主体,“象”为主体化的客体。枯藤、老树、昏鸦属于平常自然物,不带任何感情地看它们,它们只是所谓的“象”。但一旦有诗人情感的融入,它们便有了“意象”的效果,而意象或意象的叠加辅之以诗人的情感和语言技巧,则就会产生绝妙的艺术效果(意境)。“意象”与“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的译文既要忠实于原诗的意象,又要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出原诗的意境。然而受中西方语言符号系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别的影响,汉诗在语言代码转换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美”的缺损。所以笔者力求从皮尔斯的符号学角度分析配图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传达之辅助作用。

二、图可描绘诗中所对应之外部实“象”

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经说过:“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中,符号无处不在。美国学者皮尔斯根据符号的不同表征方式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icon)、指索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三大类。三种符号从认知层次上说,肖似关系为最基本的符号关系,它是认知与客观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个环节,“是符形与对象之间共有特征的外在表现”。

究竟何者谓“象”?根据皮尔斯的符号三元三角关系理论可知,符形与符号对象之间为表征关系。在传统诗歌中具体的表“象”的字词,如“枯藤”、“老树”应被理解为符形(representamen),而与之对应的自然界真实的“藤”、“树”应被理解为符号对象(object)——即能为诗人所察觉、客观存在于宇宙(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意识的)中的“象”。“象”所传达的基本信息虽以符形(语言文字)为媒介,但是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因而是读者理解诗歌的前提。“相比于意境,意象的美学特征一般表现为虚与实二者的统一而偏重于‘实(象),换言之,意象归根结底属于具体的、感性的、空间性胜于时间性的艺术形象。”“相比于意境,对意象的审美,偏重于认知和理解,间或掺有‘悟的成分,但‘。悟不居主导地位。”无论对中国读者还是外国读者来说,“象”都是读诗的前提,没有对诗文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象”的认识,人们的联想就无法展开,更不用说对意境的理解了。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把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百分之百地再现出来。从原诗到译文,诗人原“意”的传递肯定会有所消耗或扭曲,而原诗文所对应的“象”却可以尽可能地得到保留。当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这说明自然界中的“象”是稳定的。需要指出的是,现代诗歌理论中的“象”有泛化的趋势——“象”不再表示简单的“符号对象”。辜正坤先生在他的《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提出诗歌鉴赏五象论:“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辜先生是从广义的审美角度谈诗歌之象,这里面不但包括简单的“符号对象”,还包括中国传统诗歌文字作为艺术符号所特有的诸多延伸象,如汉语的字象、汉诗的形象与律象等。他是把诗歌与一般符号原理和“特殊艺术符号”原理结合起来阐述对诗的“象”的认识。但人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从对符号学中的符号对象(obiect)的感知开始的,其中视觉器官对现实可见物的觉察最为重要。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的研究也表明儿童是利用空间知觉来理解时间、认识世界的。西方学者庞德(Ezra Pound)对意象诗歌的灵感也源于汉诗中物象白描所产生的特殊效果。诗歌图像符号的符形是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的,因此能够将诗人所描绘的潜在客观之“象”(image)(也是诗歌文字符号所对应的object)充分再现。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在大面积的空白里只画了一叶扁舟,几道水波,一渔翁船头独钓,画面简朴而又意境深远。但如果水无水样,船无船形,画意从何而来?笔者曾让几位外国朋友指认这幅写意山水画,他们都能认出画面中实物,如远山、流水、钓鱼的老翁等。而中国的普通读者在看到《蒙娜丽莎》的时候,虽然从视觉上难以窥透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但却可以藉此对蒙娜丽莎这一作品产生基本的感性认识,进而理解画所表征的深层含义。因为图像符号的肖似性可以将诗文中的实体部分以视觉的方式再现给读者,所以对古诗文译文加以配画,可以帮助异国读者认识原诗字词所对之“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中国色彩的“象”的描绘,如梅、兰、竹、菊、亭、台、楼、榭等,可以使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在视觉上获得第一认识。

诚然,“由于肖似性的确立与识别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知觉系统和符号使用情景的制约,因此,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肖似关系,它具有表现的多元化和程度差异性的特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那幅著名的“鸭一兔图形”,既可以被看作鸭,也可以看作兔,具有很强的模糊性。但我们之所以认它为鸭或兔,是因为无法否认它和现实中我们所见过的鸭和兔具有某种肖似——符形(representamen)、解释项(interpretant)与符号对象(object)在特定时空下相吻合。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这种肖似关系是存在于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共有特性。肖似关系的多元性可以使人们对同一艺术作品具有相同的基本认识,并通过联想获得不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说美首先是对“象”的认同,继而才是对“象”的否定。

三、图可传达“意”、“象”结合之“意象”

从读者的角度看,中国传统诗句所对应的“象”是实的,诗人的“意”是虚的。对“象”的认识是第一步,对“意”的理解则要靠对“象”的联想和对诗人心态的揣摩与猜测。从诗人的角度看,诗人当然是先有“意”后写“象”,意与象结合构造出超象外的意境。绘画也是如此,绝对“形似”的是功能主义作品,它与艺术绝对无缘。中国传统绘画至汉代止一直偏重实用性,真正把绘画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的

是北宋苏东坡。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认识到诗画不仅相关联,而且具有相通的创造规律和内在的神理与意趣,因此又进一步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枝》),自此“诗画一律”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到明代末年,学者们更是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钱钟书指出,南宗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主流。中国传统诗歌的发展是与绘画相互交融的,身兼诗人与画家两种角色的人物数不胜数,诗人的“意”与进入诗人视野的“象”密不可分并同时存在、发展于中国传统的诗和画中。

我们已经知道,有“诗画一律”思想的文人们既可以把胸中“意象”转化成超语言符号——诗,也可以将其绘于纸上成为不朽的名画,观其画知其诗,读其诗懂其画。无奈中华传统诗歌浩如烟海,并不是每一首诗都有配图。而后人给原诗的配画,在对原文“意”的理解上肯定会和诗人有所差异,有多少读者能绝对参透诗人之“意”呢?读者阅读时会因文化层次差异、生活阅历差异、甚至性别差异导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正所谓诗无达诂。中国人读古诗,往往因为对传统语言、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就只能通过别人的阐释来理解古诗。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加了大量的注、释,甚至白话译文,谁能说诗人的“意”在传递给读者的过程中没有缺损呢?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文中写道:“译者先读原文,其大体印象构成一个审美意境,然后再来寻找字、词、句,要将这意境模拟出来,结果无论怎样努力,也只能模拟出一个近似的第二意境。但由于译者大脑中已经有了第一个意境,第二意境的缺陷就容易忽略,因为译者会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用第一意境去补充它。结果译文并未真正译出原文风味,而译者自己看时却认为差不离。”辜先生所谈的“第二意境”主要是指对原文中的表“象”词句的重组。然而目的语读者对译者用文字所创造的“第二意境”果真能深刻理解么?如《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对僧人的描写:“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杨宽益、戴乃迭译为:His nose was bulbous and his eyebrows long,His two eyes glittered with a starry light;Ragged,in shoes of straw,with scabby head,This vagrant monk was obnoxious sight,该译文可以说译得非常好,但西方人对中国诗文中和尚形象能够准确理解为我们头脑里的那种邋遢和尚的样子(从翻译功能的角度看,民族文化性极强的作品,尤其是诗,在翻译实践中不宜做简单归化处理,否则会失去其固有的文化内涵)?而图画在对“象”的描绘上有其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若在译文旁加上配图,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画在对具体“象”的刻画上更具有优势,因此可借画译诗以增加目的语读者的第一认识,这至少能补充目的语读者头脑中的经验,使之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当的感性认识;而且中国传统画注重形意结合,以形写神,能充分利用其抽象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营造诗意之美。当然配画人也须具备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和绘画功底,才能对诗歌做出正确合理的阐释,不能只简单地像描绘几何图形那样只考虑形似而不重视意境,只讲功能不看艺术效果。如果配图与诗文关系不紧,风格出入太大,反会给原诗的理解造成干扰。汉诗因极具中国特色,并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建议采用中国传统美术画法配图,如写意、工笔、白描等。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都曾根据经典古诗作画,当代的戴敦邦、华三川、萧玉田等画家还曾专著诗意图集。工笔画法重“实”,写意画法重“虚”,“虚”与“实”结合,“意”与所对之“象”交融,加之画家超凡的灵气,就再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无限诗意。

四、图有助于“意境”之传达

法国符号学家皮埃尔·吉罗在《符号学概论》中指出:“各种艺术和文学都在创造讯息——对象,而且,艺术和文学既作为对象而又超出为其奠定基础的直接符号的范围,使其成了自己意指作用的承载者,艺术和文学属于一种特殊的符号学。”“艺术作为符号的第二系统,它的所指就比一般符号系统多了一个层次,或者说,意义更深入一步,甚至深入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谓“不能言传”的原因当然包括语言作为艺术载体的局限性。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情感虽然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言说的。“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范畴具有历史性,内涵多层次,其深层次乃‘境生于象外,所展示的是整幅浩瀚无垠的宇宙生命图景,所奏鸣的是永恒无限的宇宙生命交响乐曲。”对诗人来说,“意”与“象”相切,展现汉诗之小“意境”,来源于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乃至自然之大“意境”,见图1。

从读者的角度看,对诗歌意境的把握不仅是对诗歌语言的把握,还需要对诗人的人生阅历、写作风格以及对诗人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观乃至宇宙观有深刻认识,否则难以和诗人产生共鸣,是以刘禹锡发出“义得而言丧”和“境生于象外”的慨叹。古有伯牙和子期知音之遇已属难得,译文读者(主要是被动读者)大多处于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仅从语言层面上人手,如何理解如此玄奥的理论?汉诗在转译成异国文字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原有的文字(汉字)的视象美、形式美及其音律美。目的语读者在欣赏译诗时如何获得和原诗读者同等的美感?而诗文之配画因其视觉直观性,可以无须任何中间环节为目的语读者所感知,这是绘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天然优势,而且汉诗因其语言代码转换所丧失的视象美可以从其配画中得到相对补偿。中国的琴、棋、书、画兼之声律同属中华文化,且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共同发展,其作品无不反映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的宇宙观。所以,将汉诗配之以优秀的图画,会使目的语读者更加宏观地了解中华艺术的内涵,此乃汉诗之最大意境。

然而,目前汉诗英文版诗集配图者却寥寥无几,笔者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查到的经典译文版诗集中都缺乏专业配图。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吕叔湘所编《中诗英译比录》(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汉英对照·中国古诗歌精品三百首》(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辜正坤的《汉英对照·中国元曲一百五十首》(2004),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唐宋词三百首·汉英对照》(2003),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汉英对照·元曲三百首》,有些虽有配图,但不是风格不统一,就是与诗歌主题差异太大。其中,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孙大雨的英译《屈原诗选》和《古诗文英译集》都仅在开始部分附了些精美的、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的诗词图片,而正文部分却未见一张图画,诗画没能紧凑地结合在一起,目的语读者失去了以画参诗、以诗鉴画的良好机会。汉诗英泽出版物的编译者应对古诗的相关配图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五、对诗图关系的认同

中国读者对诗、图关系的认同自不待言。我国明清时期就有大量版画配古诗的集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儿童学诗所用。如明朝黄凤池所编辑的版画本《唐诗画谱》,就将诗、书、画、刻艺术结合,而且蔡元勋、董其昌等名家也参与绘制,该书深受国内外中国文化学习者的喜爱,以至多次再版。明汪氏所编辑的版画本《诗馀画谱》收录了八十多首带有配图的唐宋词,民间艺术家陈洪绶也曾经为《九歌》配图,这说明配图在汉诗与传统文化教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方著名文艺理论名著、莱辛的《拉奥孔》明确指出了诗画间本质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西方人对中国诗画相融、相通关系的认同。因为莱辛的“诗”说的主要是叙述性史诗,其本质是时间性、情节性的;莱辛对“画”的分析主要是从西方的雕塑性艺术品着手并以写实性油画为中心展开的。中国人所谈及的诗并非指长篇叙述性史诗,而是以抒情为主的意象诗,“诗者吟诵性情也”(严羽《沧浪诗话》),“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也与西方的雕塑或油画风格迥异,我们所说的绘画主要是以南宗为代表的文人画,诗人与画家往往具有共同的审美趋向。一般理论认为,诗歌与绘画艺术的甄别特征主要在于:前者具有时间性,是动态艺术;而后者具有空间性,是静态艺术。但中国绘画经典作品中有许多手卷长轴作品,如卷长5米的《清明上河图》,就用中国特有的散点透视画法表现出了很强的情节性。此外,在西方,诗画才能兼备的文人也为数不少,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既是诗人,又是画家、雕刻家。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给它们涂色;他除了自写自画之外,还常常为别人的诗文作画。再如以抒情诗擅长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那首著名的《希腊古瓮颂》,全部的灵感都来自一个希腊古瓮上的图画,并最后得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惊人语句,这至少说明西方有诗人对诗与画之间共性的东西极为敏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汉诗英译在中华文化之对外传播中意义重大,如能辅之以相应图画,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汉诗英译出版物的编译者应对古诗的相关配图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诗与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瑰宝,而且一直并称为姐妹艺术。图形符号以及图形之艺术符号对汉诗中的“意象”与“意境”的传递有辅助功能,换言之,配图对汉诗英译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

上一篇:企业大会倡议书下一篇:军训感想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