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

2024-10-26

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精选8篇)

1.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 篇一

从城市郊区化到新市镇建设

从城市郊区化到新市镇建设

《中国城市周刊》观察员:肖来青

新市镇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也是一项崭新的课题。

说新市镇,还得先说城市郊区化问题。因为,新市镇是人们针对城市郊区化带来的问题进行探索的结果。

总的说,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而实际城市化率只接近40%,大中小城市达到800多个。按照钱纳里的“标准模式”,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以上。可见,我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明显进入了一个发达国家在达到城市化高级阶段才进入的时期――城市郊区化阶段。以苏南地区为例,当人们驱车于沪宁城市之间时,沿途映人眼帘的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和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相似的。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其三、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然而,城市郊区化建设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最终使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遇到阻碍而停止不前。这种“城市病”在我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1、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2、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3、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良好保护。 5、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严重。在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历程中,伴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向外迁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楼房的`兴建,每年都要建设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在政府强制或通过市场力量的安排下,许多农民失去了农田和家园。政府给的补贴可能杯水车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层层克扣,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根本不够农民迁移到另一地方的费用。许多农民由此陷入了贫穷的境地,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游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切有悖于城市决策者的初衷。这种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人文问题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十分严重,成为城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心头之痛。(当然,城市郊区化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不只以上几种。)

伴随着城市郊区化现象出现的一系列城市建设难题,使各级政府看到了郊区化不能成为新世纪我国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而香港的回归及香港城市建设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引起各地政府和开发者开始思考:在我国大陆地区是否也能将香港成功的建设理念――新市镇建设理念――加以引入。也就是说,城市郊区化后果对城市政府的反面刺激,促使人们探索新市镇建设之路。

“新市镇”,从字面上似乎可以理解为“新城镇”(美国也用这个词表示我们所指的“新市镇”,但在中文里“新城镇”具有多义性,容易产生歧义),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城镇。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新”,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新”,即是一种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就空间上看,它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它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也可以把它叫“新概念城市”。就香港来说,从1973年推行新市镇计划以来,30年间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荃湾、沙田、屯门、元朗、粉岭/上水、大埔、将军澳、天水围和东涌。漫步于新市镇,那“成群结队”的四五十层的居民大厦,那布局合理的商业、医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文化娱乐设施,令人不禁发出惊叹。入夜,凭海临风的万家灯火,更是让人忍不住去追溯新市镇的成功之道。要知道,30年前,这些地方,有的是旧式的集镇、村落,有的是支离破碎的稻田,有的是灌木丛生的荒坡,有的是随潮隐现的滩淤,如今却变成了数百万香港人生活、工作的乐园;30年前,新市镇起步之初,香港的总人口是400多万,如今是670万左右,30年间香港新增了260万人口,而新市镇所在地区的居民由

[1][2][3]

2.朱桥中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篇二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我校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在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心灵工程”的意见》精神,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积极作用,其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的学校德育机构。

进行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组织机构,明确德育教育的职责。由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作用必须明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职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一是调动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二是调动各任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年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阅览室、德育活动室等。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音体美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定期搞绘画、合唱、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以学校团委为阵地,发挥德育管理者的作用。

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团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作好对全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在实际的工作中去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逐渐的成长和成熟。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团委、关工委的工作要求,加强团的基础建设,先后组织多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教育。如: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文明、守纪、诚信等德育教育,利用法制宣传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清明节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开展了“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争当四好少年”及四好少年评选活动、“倡导绿色手机文化”活动、“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读好书、唱好歌、做好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配和教体局组织了第一届“书香暑假”征文活动和第四届“莱州联通杯”书信大赛活动,并且获得各种奖励,为我校争得了荣誉。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搞了“告别不良行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活动。还聘请原镇教委工会主席郭学福教师给全体师生做爱国主义报告。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在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心灵工程”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团委这块阵地,成立校外亲情援助小组,实施“夕阳计划——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摸底排查了朱桥镇小战家村孤寡老人战启刚为学校援助对象,并建立长期走访援助关系,进行亲情关怀、生活照料。在扶危济困中培育学生善良品德,提升道德境界。活动开展的顺利、严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为了更好地突出共青团的德育育人作用,组织全体团员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树立崇尚理想和远大志向,并立志为民族争光,从小打好思想基础,时刻准备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并努力培养了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即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校、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每年发展团员100余名,为团组织输送了新鲜的血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向团组织靠拢,更好地推动了学校团队工作的有效开展。

3.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 篇三

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汇报

2011年,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以《2011生态县建设责任书》的各项指标任务要求为依据,从我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环保问题出发,结合我镇实际,健全环保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综合整治,环境保护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现在我从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做如下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始终保持强劲的创建势头 去年全县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以后,我镇领导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建生态县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举措。为把好事做好,镇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中心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宣传,把创建意义和任务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重视的良好氛围。同时根据《济阳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责任书考核办法》和我镇实际,制定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单位、个人,并加强对各项指标的督查调度,确保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盯目标,狠抓落实,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我镇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始终坚持“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决不在产业结构调 1

整时接受污染的转移,决不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的环境保护”的“三个决不”原则。引进的所有项目均为无污染或轻污染项目,且100%实行环评审批,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同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镇直部门、管区领导为成员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在下村摸底清查基础上,加大对私营企业老板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开通有奖举报热线,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十五土小”企业无处藏身。对于“苗头型”土小企业,做到早发现,早取缔。在取缔方式上采取“断水断电、拆除设备、吊销执照、清除原料”的措施,杜绝死灰复燃,全面彻底清理辖区内的“十五土小”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镇共取缔盛家林场、盛家窑厂、小圈村西南炼油厂三家、董家塑料颗粒和路桥化工各一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加大投入,抢抓时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大型环保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镇总投资60万元的污水处理站目前主体已完工,其他配套设施安装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当前我镇已于富田饲料签订了变压器共享协议,安装在饲料厂内的630kva的变压器,将同时为两家单位提供服务。污水处理设备也已经全部到位,近期将进行安装调试,投入运营。设备正常运转后,通过净化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将借助新风路东侧下水道,直接排放到土马河河道内。二是环卫一体化已经达到全镇77各村全覆盖,并顺利通过了县环卫中心统一验收。两台垃圾收集车已经投入运转。对全镇100多

名保洁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着装,加强管理,在每个村庄都张贴“环卫标识牌”,划分管辖范围,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镇域环境卫生整洁,彻底清除,不留死角。垃圾中转站主体已封顶,4月底将全面竣工,建成后将建成投入运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全面铺开。全部村庄将实现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予以集中处理。同时,新购进的两台垃圾清运车已投入使用,200多个垃圾桶也都分配到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白色污染基本消除。三是粘土砖厂复耕工作进展顺利。根据上级安排,我镇薛坊窑厂和盛家窑厂在复耕范围之内。我镇周密部署,积极作为,目前其中投资74万的薛坊粘土砖厂所有地上附着物已全部清理完毕,工程队已经进入工地施工,预计一个月左右就可完工,届时将可实现新增耕地201亩。占地491亩的盛家粘土砖厂土地复耕工作,计划总投资139万,我镇已与盛家窑厂达成协议,地上附着物开始集中清理,已具备开工条件,并已向国土局作了汇报,施工队随时可以进入工地施工。

(四)依托优势,强化引导,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破突口,调整种植业结构。对我镇现有规模以上养殖场进行综合治理,粪便全部进行有机肥干化处理,并用于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2011年,全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为100%,全镇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率达到100%。在建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也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测土配方、推行生物农药新技术,指导群众合理施肥、用药,扩大有机、绿色无公

害产品种植面积。另外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展秸秆禁烧,倡导秸秆还田,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目前全镇已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5个,成功申请“奥阳”辣椒、“奥阳”番茄、“奥阳”西瓜绿色蔬菜品牌3个。二是以建设农村生态村为落脚点,优化人居环境,科学规划生态建设。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实现生活废物与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修建或改造卫生厕所,净化农村环境。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沼气建设示范村16个,建成户用沼气池3245个,占适宜农户比例的39.6%。全镇建成区面积为7.5平方公里,共有厕所40处,达到了居民区每百户设一座。公厕有专人管理,每天保持清洁,大便池有隔断,便池内无积粪、基本无臭、无蝇蛆,达到了《国家卫生镇考核试行》规定的要求。我镇农村采用水冲式等卫生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3%。三是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全镇绿化速度,大搞植树造林。我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150000平方米,建成区常驻人口5000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30平方米。自去年以来,路旁植树达到50万棵,今年又重点打造了省道249县两侧、土马河两侧、纪冯路、邢家渡干等绿化精品工程,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前一阶段我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应该说是进展顺利,乡镇、部门积极性高涨,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但对照省级生

态县创建5个基本条件、22项指标和生态县建设任务书,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环保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我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几个重点工程建设起步晚,再加上资金短缺,与创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工程,虽然按计划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总体进度与县里下达的工作要求有很大差距。

(二)污染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在利益驱动下,土炼油、小化工、塑料颗粒等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极易出现局部反弹,同时,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些非法加工点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多,打击取缔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三)群众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村民随手丢弃农药瓶、废电池、塑料地膜、塑料袋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延续上几辈人的生活习惯,不愿将钱投到环保工作中来。

三、下一步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生态县建设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当前,亟需加快建设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加快推进力度。二是大力推广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模式。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节约垃圾的收集、压缩和运输成本。

(二)坚决取缔“十五土小”“新六小”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镇党委、政府对此已下了很大的决心,社会各界也非常关注,下步将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治工作的详细计划,要求倒排时序,加快进度。

(三)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深化美化家园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沿路、沿溪、沿线的生活环境治理,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同时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配套,连片推进生态建设,彻底根治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脏、乱、差”的现象,着力建设和美新农村。

(四)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县,提升生态文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将更加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生态县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生态县建设的重大决策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新市镇人民政府

4.朱桥学校少年宫活动工作总结 篇四

一学年来,我校少年宫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充分突显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严格规范少年宫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育水准,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现将我校少年宫创建以来开展各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在县文明办、县教体局的指导和推动下,我校扎实推进了少年宫建设。县文明办、县教体、中心校领导经常到我校少年宫检查指导工作,了解少年宫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仔细询问少年宫各功能室的使用和辅导教师的配备情况,认真查阅了少年宫的制度、方案、计划、记录等相关档案资料,并针对少年宫的建设与学校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对我校的少年宫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少年宫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我校少年宫要切实发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农村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平台和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扎实开展好各项活动,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营造更加浓厚的少年宫氛围,让学生在少年宫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成立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使少年宫尽快发挥作用,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朱建军任少年宫领导小组组长,业务主任罗明杰任副组长,各个辅导老师任组员的“朱桥学校少年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少年宫”日常工作,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2.建立辅导员队伍。少年宫的主人是农村未成年人,少年宫运行的组织主体是师资队伍。为了使少年宫活动正常开展,我校选拔有一定特长教师担任辅导员,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我校还聘请了两位对音乐、腰鼓等十分精通的退休教师、又从其他学校聘请了一位年轻的舞蹈教师协助开展活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开展活动上。

3.建立活动小组。我校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尤其农村孩子的实际,成立了篮球、乒乓球、手工制作、绘画、音乐、腰鼓、舞蹈、电子琴、棋艺等共9个兴趣小组,按照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使每个兴趣小组均有20名以上学生参与,少年宫的建成使用为我校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的场所。

4、确保活动时间

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少年宫活动时间每周一、三的下午第三节课和周六的中午8点至10点为少年宫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充足为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5.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小至每个兴趣小组我们都建立了相关制度。

三、开展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我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开展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1.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道德实践活动。

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某些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利用少年宫这一平台开展了道德、法制、国情安全等教育活动,如开展“开学第一课”、“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仪活动月”等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实效。本学期6月,我们对涌现出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等方面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奖励。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结合实际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制定相关的读书活动计划,把国学经典内容溶入课堂教学,计划明确、措施具体、制度完备。学校每天安排二十分钟诵读。学校为各年级购置了朗诵书籍。图书室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图书借阅记录详细、借出与归还登记清晰;图书室、阅览室能定时向教师、学生开放。

3、召开了春季田径运动会

我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培养,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利用少年宫活动时间培养学生乒乓球和篮球技能。通过运动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这同时也是少年宫活动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展示。

4、另外我校开展了庆“六一”文艺节目表演活动,各年级表演的节目内容丰富,活泼向上,特别是学生的舞姿赢得了在场家长们的高度评价,这是一次艺术教育的展示,显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

5、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学生折的千纸鹤、花瓣、纸船等栩栩如生,各个作品也逐渐有特色。

四、今后的设想

1.完善少年宫机制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除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外,争取寒暑假部分班级正常开班,努力把我校少年宫建设成为全县示范基地。

2.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广泛学习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把我校少年宫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3.由于乡村少年宫活动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艺术类师资配备不足,我们将拓展师资渠道,积极争取县教育局、中心校、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从退休老师、校外特长人员中再聘请一些艺术、科技工作者,争取他们在人力上的支持和配合,充实少年宫辅导员队伍。

4.继续发挥我校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使我校少年宫开展的项目逐渐增多,规模和气势逐渐壮大,切实满足少年儿童课外业余生活的需求,让少年儿童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少年宫的建成使用使我校师生受益,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了集体主义情感、加强了自身道德素质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我校全体教师将以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为我校少年宫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努力。

谷阳办事处朱桥小学

2016年7月23日

朱桥学校少年宫活动工作总结

5.上土市镇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篇五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国家生态示范县建设总体目

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生态立镇”之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生态创建意识,认真研究、科学分解2010年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创建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开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大力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工作力度,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进一步调整充实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组和六大工程领导小组,继续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围绕创建中心工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强化宣传。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横幅等多种载体,在全镇广泛宣传生态创建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召开生态建设专题会议4次,悬挂粉刷宣传标语30多条,分发宣传材料6000余份,同时在宣传中注重将生态创建与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创建工作中来,使生态文化得到全面传播,为全镇生态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强化措施。领导组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指导环境保

护及生态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生态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组综合决策机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结合,综合决策。实行目标管理考核,镇成立人大、纪委组成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督查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使生态创建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四是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年初,在镇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挤出资金在预算中安排了生态创建专项经费,在具体工作中实行常规工作常规投入,重点工作重点投入的经费投入机制,有效保障了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镇进一步加大了生态创建力度,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生态文化等六大工程,突出建设重点,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快集镇建设步伐,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我镇争取了50亩的集镇开发用地,作为铜锣寨景区的移民配套工程,在规划上突出旅游和生态特色。今年又投资90万元开展了街道改造整治,对路面、路灯、绿化带和下水道进行整体改造。结合集镇规划,我镇投入15万元,新建了集镇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对集镇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为更有效便捷地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今年我镇又积极申报了日处理能力15吨的垃圾焚烧站,并完成项目选址和方案设计和设备购置。健全集镇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公开招聘了两名

环卫工人和一名清运工人,安装垃圾桶30个,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对集镇环境进行24小时全天侯保洁,垃圾要求全部袋装化,做到了定点堆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池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污水收集范围得到拓宽,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对集镇自来水进行了公开招标扩建,新上消毒过滤设施,目前集镇自来水用户达500户以上。我镇还成立了行政执法中队,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今年以来我镇共开展集镇集中整治3次,撤除违规搭建5处。今年我们完成了村庄规划,加大了农村宅基地和农民建房管理,农民建房的无序状态得到遏制。实施了8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使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卫生放心的自来水。在广大乡村推广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施古佛堂、陡沙河等6个村清洁能源沼气项目,全镇共建沼气池400口,太阳能普及率达80%。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创建生态家园。古佛堂、陡沙河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进展顺利,垃圾中转站、保洁员、保洁工具和运转机制均已落实。建设上土市综合文化中心,在各村建立农家书屋,每村至少存书1000册以上。积极申报环境优美乡镇,目前我镇0000村已被列入省级生态示范村。我镇也于今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是里山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今后,我镇将进一步巩固村庄整治成果,通过以点带面,结合村村通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努力打造道路硬化、环境美化、集镇亮化的人居环境,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景区、温泉及周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

发,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进一步完善000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00000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停车场工程即将竣工,景区前门商业街建设也已启动。陡沙河温泉正在进行钻井勘探工作。同时,我镇充分利用铜锣寨景区、陡沙河温泉开发契机,大力发展以“游山水、敲00000、喝米酒、泡温泉”为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为打造集登山、泡温泉、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同时,集合集镇总体规划,我镇正在筹建以狮山为依托,集镇为轴心,集合历史00000一体的狮山生态公园,并依托000000景区创“4A”活动,抓好境内古庙、古树、古桥、古祠、古楼、古庵、古墓等旅游招商工作,积极编报项目,努力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圈。三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形成了百合、茶叶、药材、蚕桑、板栗、毛竹、高山蔬菜七大主导产业,尤以药百合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形成了000000三个绿色药百合示范基地,150亩以上示范基地12处,辐射带动全镇发展种植绿色药百合6000亩。种植高山绿色蔬菜1000亩,培植有机茶园5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亩,低改桑园300亩,新栽100亩。培育铜锣寨西瓜种植200亩,注册了铜锣寨西瓜商标,并完成了绿色产品认证。红灯笼泡菜也获得了QS市场认证准入。在养殖一块,我们积极培育本地特产,扶持黑毛猪和山鸡养殖,目前辉煌黑毛猪养殖场、大别山养鸡场、翰林养鸡场均规模

较大,效益良好。加大相云等茶厂技术改造,由烧柴改为烧煤用电,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我们在全镇积极推行秸杆还田,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四是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继续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毛竹产业化、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等工程,禁止毁林开荒,严格执行林木砍伐限额,实施了00000两个村3000亩省级生态公益林项目,严格按照“管住源头,切断流通,区域封闭,属地包干,条块结合,责权统一”的原则,坚决做到“刀斧不上山”。截止目前,全镇完成退耕还林2800亩,共建成生态公益林70000亩,新栽毛竹2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2%,生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我镇山高岭大,气候温润,盛产茯苓、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畅销全国,我镇正结合集镇建设,筹建大别山中药材市场。由于保护得当,执法有力,一些原本难觅踪迹的野生动物,如山雉、画眉、果子狸、小灵猫等又重现山林。五是大力加强生态工业建设。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加大环保检查,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对招商引资新上项目,如集镇建设、垃圾填埋场,金谷矿业等都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书制度,实行保护性开发,坚决杜绝影响环境、破坏资源的现象发生。对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的工业项目一律亮“红牌”,从源头上消除环保隐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超前谋划,精心实施,努力做好明年生态建设工作。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立镇”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奋力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优美镇,观光休闲的生态旅游镇,绿色富民的全面小康镇,文明进步的社会和谐镇”,并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以“低碳〃环保”为主题,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健全环保长效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二是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集镇开发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结合清洁能源、水源保护、河道保洁、垃圾焚烧等工程加快和谐农村建设。三是进一步提高环保监管能力。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坚持源头控制,严格排污许可,依法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专业应急队伍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6.江西省市镇建设管理条例 篇六

第一条 为了做好市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市镇经济、文化建设条件,逐步实现城市现代化,为市镇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国家对市镇建设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市、镇建设管理。

第三条 市镇人民政府在组织市镇建设时,必须根据市镇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城镇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以及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注意保持和发扬各市镇的风格和特色,切实保护和改善市镇生态环境,防止公害和污染。

第四条 市镇建设基础设施应当按照统筹兼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合理安排,特别对供水和排水管网,燃料气和热力管网,输配电和通讯线路等,要预先铺设或预留管道穿路设施,避免进行反复挖掘或重建。

第五条 市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市镇中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在“自愿、受益、合理、合法”的原则下,集资联合建设其受益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参加市镇建设公益劳动。

第六条 市镇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由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集中领导,市镇长负责,市镇建设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七条 市镇规划是建设市镇和管理市镇的依据。市镇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对市镇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市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合理布置市镇体系;确定市镇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市镇的性质、规模;确定市镇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的总体布局;综合部署市镇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及其它公共事业等各项建设,保证市镇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第八条 各市镇必须编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经市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按国家规定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市镇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如有情况变化,确需更改,须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三章 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

第九条 市镇建设要注意节约用地。旧城区要逐步改造,使土地得以充分利用;新区建设要尽量利用荒山、荒地、劣地,少占耕地。

第十条 市镇规划区内的所有土地,由市镇建设管理部门按照批准的市镇规划,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需要征用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均须持按国家规定程序批准的建设计划、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先经市镇建设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征用土地手续。否则,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征地手续。因工程建设或生产需要临时占用土地的单位,亦须办理申请手续,占用期间,应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原来的使用状况,并在用后将建筑剩余物清理干净。临时占用土地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准建永久性建筑物。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征用土地后,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建设计划进行建设,不得任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建设内容,不得征而不用,多征少用。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经批准征用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私自买卖、出租、转让。

第十三条 市镇规划区内的私人建房(包括市区农业人口建房)必须按国务院颁发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市镇建设管理部门申请,经核准用地位置和范围,方可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第十四条 凡经政府批准征用的土地,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的需要,在指定期限内交出土地,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阻挠。

7.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 篇七

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代市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代市镇设置5个办事处,辖4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43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000人,非农业人口2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田3.2万亩,土

1.1万亩)。代市镇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围绕“思想大解放、土地大流转、结构大调整、基础大改善、素质大提升、收入大增长、面貌大改观”七大目标,于2009年10月启动了涉及大田、百店、龙山、岳庙、偏马、五桥、六桥、金堂、卫桥、金山等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实施了 “五大工程”。

一、基础设施工程

通过整合土地整理、扶贫连片二期开发、小农水及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对10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善,总投资2500余万元。完成土地整理1.2万亩,新修水泥路4.3公里,硬化公路13公里,修油路11公里,便民路100公里,新修蓄水池30口,整治山平塘31口,新修山平塘5口,新修渠道1万米,囤水田15处。经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居住条件,为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农民收入的大增长创造了 1

条件。

二、产业发展工程

通过土地大流转、劳动力大转移、业主大培育等措施,由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对土地整理项目区12000亩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重点从重庆等地引进了有资金、技术、市场等有实力的业主13户,培育本地业主11户,业主带动地方群众1300余户,大力发展产业,形成了20公里产业带,种植经济作物26000亩,其中发展莲藕10000亩,海椒10000亩,龙安柚3000亩,韭菜等蔬菜3000亩,粮经比例由7.5:2.5调为3:7。农产品主要销往重庆盘溪市场及重庆、南充等各大超市。同时经过引进业主,争取项目支持,发动农户,改造和新修了农村圈舍近300处,大力发展了以生猪、小家禽为主的畜牧产业;并加大了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输出。通过这些举措,预计重点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将超过2000元。

三、人居环境工程

我们围绕“五统一、五结合”的思路,即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实施、统一结算,注重把风貌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村庄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投入1500万元,对全镇13个村,1200余户近30万平方米农房及地面进行了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抓好大面积农村风貌综合整治的同时,我们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户自建、政府配套”的办法,集

中打造了岳庙、大田、偏马、龙山、百店、五桥六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在集中点的打造上,我们将新建房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农村旧房的打造有机结合起来;把拆除旧房建新房与节约用地,为小城镇建设用地争取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小城镇经营收益反哺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效果非常明显,群众非常满意。

四、农民素质工程

通过“挂、包、帮”活动及广安区委、区政府组织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新农村建设宣讲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及政策、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使新农村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乡风文明进一步形成。

五、公共服务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充分运用好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加大了镇本级财力的投入,对10个新农村的村级活动室、村级卫生站、农村书屋、便民超市、农村警务室、健身活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8.嘉定朱桥新市镇建设 篇八

(2010年10月28日)

尊敬的张市长,各位领导:

下面,我把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优化集聚区企业发展环境,产业集聚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区五园(纺织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箱包皮具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格局。

前三季度,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税收1.87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纺织、食品、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完成营业收入82.29亿元,占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总额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45.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6亿元,标准化厂房投资10.6亿元。新入驻项目38家,总投资36亿元,到位资金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家,总投资数21.5亿元,到位资金4.6亿元,同比增长50%,就业人数达22800人,同比增长45%。1—8月份完成投资总额和投资同比增速两项指标分别进入全省产业集聚区前30位(其中完成投资总额第28位,投资同比

增速第23位)。

7月份,《许昌市进一步加快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措施》下发后,鄢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传达贯彻落实,我们深感市委市政府加快集聚区建设的措施操作性强、含金量高,是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工作台帐,把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目前,按照《许昌市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求,产业集聚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集聚区发展。结合县产业集聚区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制定了产业集聚区5年发展规划、2010年推进意见,确定了具体目标措施。2010年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25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到2011年,两年内产业集聚区年度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以上,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在50%以上,力争实现企业(单位)营业收入、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度增速高于全市总体水平,确保鄢陵县产业集聚区走在全市前列,跨入全省前30名位次。

二是突出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在主导特色产业培育方面,我们始终按照“壮大规模、培育龙头、打造名

牌、发展集群”的思路,积极推动项目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根据鄢陵县产业集聚区现有产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发展纺织、食品、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目前三大主导产业已拥有企业74家,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培育壮大纺织产业规模达100万锭以上。纺织产业的延伸产业箱包产业迅速壮大,已入驻企业39家,率先创办箱包行业报刊《中国箱包皮具报》,已和省内外1000多家企业建立了销售关系,成为全省最大箱包辅料销售基地和全省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为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我们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引导项目和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向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配置,在主导产业布局、资金扶持、新上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等方面强化措施,目前主导产业项目和主导产业配套项目达90%以上。为确保集聚区产业发展留有充足的土地空间,我们严格按照产业集聚区土地发展规划,最大限度的确保产业发展,目前产业集聚区产业用地占规划面积70%以上。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快速增长。我们始终坚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产业集聚区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到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实现集聚区项目投资额倍增,重大项目数量快速递增。今年我们新开工的鄢陵科技创业园、大润发纺织项目,投资规模均在3亿元以上,厂房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科技创业

园标准化厂房达到20万平方米),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们不断加强项目谋划,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项目储备库总投资规模已达到180亿元以上,储备5亿元以上项目5个。对今年5月、8月集中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我们建立了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台帐,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时间节点,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设完工,投产达效。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集聚区跨越式发展。一是通过各种经贸洽谈会和邀请客商实地参观,大力宣传推介产业集聚区。二是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围绕纺织、食品、机械制造主导产业包装一批项目,为招商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信息保障。三是每年组织4次(上下每半年各2次)集中招商活动,制定具体招商活动方案,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外出招商,成立了4个招商分局,坚持常年招商,重点以招商小分队形式外出招商,主攻民资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地区,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瞄准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关联度大、投资密度高的产业上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化招商活动。四是集中开展回访落户重点企业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争取落户企业增资扩股。在开展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项目招商活动上,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提高大项目入驻成功率。目前,集聚区引进项目个数和资金占全县招商引资比重的90%以上,企业入驻率达到98%以上。同时,我们制作完成了沙盘模型、招商引资宣传手册、宣传

影音光盘和产业集聚区形象效果鸟瞰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发展规划图,为集聚区对外招商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区中园”建设方面,我们在集聚区重点打造纺织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箱包皮具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我们正在积极洽谈运作的有广东东莞兴和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100万平方米标准化车间项目、花都纺织集团投资25亿元的纺织产业园建设项目、深圳麦肯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2.6亿元的商务中心建设项目、汇通公司投资3亿元的创业大厦建设项目、春天门业集团投资1.8亿元的年产10万套多功能环保门建设项目等。

五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我们先后筹资3.4亿元,完成了金源大道、金汇大道、金水大道、金祥路、金博路、金丰路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总里程达36公里,铺设雨水管网37公里,污水管网18.4公里,新修“两纵两横”四条道路12公里。高标准绿化道路6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3600余盏,架设通讯线路20公里,铺设供水管道13.6公里,建设水冲式厕所及垃圾中转站4处,建成标准化厂房59.6万平方米,其中三层标准化厂房16.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220kV智能化变电站,在发展区建设金水路西段、金汇路东段,力争年底实现起步区和发展区的内外设施互通对接,到2011年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

六是规范投融资平台,不断扩大融资规模。目前,已成立鄢

陵县汇通投资有限公司(融资规模3亿元)、许昌华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融资规模1亿元)、许昌华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融资规模1亿元)、许昌人宇投资有限公司(融资规模5000万元),总融资规模达4.5亿元,共为25家企业融资 9452万元,为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3.5亿元。同时,我们将箱包园、县污水处理厂等实物资产,通过划转、授权等形式注入汇通投融资公司,进一步扩大融资资本,提升融资能力。成立了河南省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鄢陵产权交易所,为中小企业上市提供投融资平台,已推荐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三板上市企业,目前已成功上市,并将新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博利箱包股份有限公司推荐为后备上市企业。为提升产业集聚区整体融资规模,我们引进深圳麦肯特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为中小企业家提供融资、理财、投资的专业集团公司,融资规模6亿元。

七是强化属地责任,健全管理体制。县产业集聚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及其内设机构,做到编制、人员、经费三到位。把产业集聚区周边4个村及箱包工业园划归产业集聚区属地管理。目前,产业集聚区辖6个社区,人员编制增加到38人,设立有财政、国地税、工商、公安、国土等派出机构,为产业集聚区规模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保证。

八是加强督导协调,健全激励机制。我们建立了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直20多

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协调、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每半月召开一次产业集聚区专题例会,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集聚区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搞好自测自评。我们健立了月通报、季考核、年奖惩的激励机制,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并把各成员单位职责纳入了年度责任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联席会议办公室对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定期通报,对工作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影响集聚区发展的单位进行通报,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实行问责,确保产业集聚区健康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省级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产业集聚区大个头项目、龙头企业集团较少,企业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二是新上项目建设进度较慢,形象不明显;三是企业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指标倾斜,确保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用地保证。

2、加大产业集聚区金融支持力度,协调解决各商业银行吸纳当地资金放贷外地企业的问题,扩大县内金融机构自主权,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3、进一步理顺体制,将产业集聚区行政管理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序列。

四、今后打算

一是积极实施 “两年提升推进计划”。在产业发展上,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全面完善起步区,精心打造发展区,科学布局控制区,确保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实现大发展、大跨越,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全省先进。

二是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继续加大园区的投资力度,尽快完成道路拓宽改造的扫尾工程和绿化亮化工程,加快新修道路的管网建设,今明两年再新修三条道路10公里,完成一个四星级商务酒店、一个标志性综合写字楼、一个新区学校新区医院的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整体功能,加快产城一体化建设步代。

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按照《鄢陵县产业集聚区五年发展规划》、《鄢陵县产业集聚区提升计划》,加大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转变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确保一批大的项目入驻园区,着力抓好正德医用敷料、今食达面业、华汇变压器等投资上亿元项目的扩建、续建工作;重点抓好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提升鄢陵工业发展水平,实现鄢陵工业的大突破、大发展。

四是提升投融资能力。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扩大融资规模,提升融资能力;扩大开放与合作,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扩大投融资公司资本注入来源,促进投融资平台多元化发展;今后每年县财政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用于扩大融资公司资本,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是强化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建设发展创业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种创新载体。积极争取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公司在集聚区内建立研发中心。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代理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以上是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上一篇:好心办了坏事作文400字下一篇:精致愚人节祝福短信,愚人节快乐!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