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范例

2024-09-21

文学评论范例(精选8篇)

1.文学评论范例 篇一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2 ]

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分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两大部分

(1)文学理论(100分)文学本质论

约25分

文学作品论

约25分 文学创作论

约20分 文学接受论

约20分 文学发生发展论

约10分(2)文学评论(50分)

4、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100分)填空题:

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50分)文学评论题:要求考生阅读试卷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评论角度自选,可整体上谈,也可就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立论。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文学理论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系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能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和观念来解决文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1、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③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纪的一种方式 ④ 文学的社会作用

2、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① 文学形象

② 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

3、文学作品的构成

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② 文学作品的内容 ③ 文学作品的形式

4、文学体裁

① 文学体裁的涵义、区分、特点与意义 ② 诗歌、小说、散文

③ 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5、文学的创作

① 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② 文学的创作过程 ③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 ④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6、文学的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 ① 创作方法的涵义和原型

②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③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④ 社会主义文学及其创作方法 ⑤ 文学风格 ⑥ 文学流派

7、文学的接受 ① 文学的接受活动 ② 文学鉴赏 ③ 文学批评

8、文学的生产、消费与传播 ① 文学生产

② 文学消费 ③ 文学传播 ④ 文学与文化产业

9、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① 文艺的起源 ② 文学的发展

③ 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文学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

根据试卷提供的文章,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

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要扣住所给材料进行评 3 论,不能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3、要求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

4、字数控制在900字到1100字之间。

三、主要参考书

1、文学理论: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文学评论:赵炎秋主编:《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1年第2次印刷。(注:此书只供考生写作文学评论参考,不进入文学理论的考试内容。)

2.文学评论范例 篇二

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里, 虽然定位是一篇小说, 但是通篇来看, 作品中弥漫着太多作者本人的经历与感受, 与其说是小说, 还不如看作是作者本人写作生活的体验。

一、小说的自传性

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写了一个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当代作品的评价, 而他的评价对初出茅庐的作者来说无疑是一语定乾坤, 而对读者来说则起着引领阅读的效果。沃尔夫在小说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位文学评论者, 通过对作品的评论, 刻画他的性格。因为沃尔夫本身相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 就是一位青年作者, 他的创作生涯和出版商、文学评论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作品中有着浓烈的自传色彩。

1900年, 沃尔夫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的蓝岭的一个游览区。母亲是当地人, 当过书籍推销员和教员;父亲来自宾夕法尼亚州, 在当地居住几年后才娶了他母亲作为第三任妻子, 他是个雕凿墓碑的石匠。沃尔夫夫妇生育了八个孩子, 有六个活了下来, 其中托马斯最小。后来, 沃尔夫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自己都成为他小说人物的原型。实际上, 可以说沃尔夫的作品是他小说化了的编年史。1904年, 沃尔夫和其他几个孩子跟随母亲到圣路易斯去参观世界博览会, 哥哥在那里去世。这件事使沃尔夫终身难忘, 后来, 他把哥哥的死亡写进那篇评论家认为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失去了的孩子》。1905年, 沃尔夫进入奥林奇街公立学校住读, 1912年到1916年, 沃尔夫在罗伯茨夫妇开的一所预科学校学习, 四年后, 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沃尔夫的父亲对文学虔诚地近乎痴迷, 而且记忆力非凡, 可以背诵“哈姆雷特的独白、《麦克白》、马克·安东尼的悼词、格雷的‘挽歌’”。[2] (P15) 沃尔夫深受父亲的影响, 从小就将作家等同于拜伦、雪莱、丁尼生等人, 在他脑海里, 作家“必是一些对我来说是永远可望不可及的、不可知的、离我十分遥远的人”。[1] (P14) 从12岁起, 他就开始写散文、诗歌、故事, 上大学后, 他转而写剧本, 并准备成为一名剧作家。1919年, 卡罗来纳大学学生剧社上演沃尔夫的剧本《巴克·加文的归来》, 他自己也演剧中主人公加文。他的第二个剧本《第三夜》在12月由学生剧社演出。1920年, 他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后, 进哈佛大学深造, 在大名鼎鼎的乔治·皮尔斯·贝克教授的“47写作班”学习戏剧写作。他的剧本《群山外》曾在写作班中演出。他一心想当剧作家, 但是纽约戏剧协会始终拒绝采用他的剧本, 失望之余, 他转入小说创作。他没日没夜地工作, 白天创作, 夜晚思考、阅读、修改白天所写的东西,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当他收到来自出版商的退稿信时, 他忽然意识到这种支撑他工作的力量正在消失, 便离开美国, 开始了欧洲之行。不久, 喜讯传来, 出版商迈克斯威尔·潘金斯看中了他的书稿。潘金斯是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编辑主任, 是当时美国出版界一个颇有胆识、颇有声望的人物, 他对沃尔夫的书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使一本松散、冗长的书具有了较为紧凑、分明的形式。在与潘金斯共同修改手稿和随后的交往中, 沃尔夫与其建立了超出一般作者与编辑的友谊。

沃尔夫经历了退稿, 遭到否定, 最终又被认可的过程, 他自身的经历与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的作家多克斯何其相似:多克斯刚出道时, 他的著作没有给文学评论家留下好的印象, “《双周刊》上的那篇书评是表示温和的否定的妙文:‘毫无疑问, 这部作品相当不差, ’透纳说, ‘不过, 归根结蒂, 老拉伯雷确实要好得多’———这是一个那位不幸的作家压根儿无意争辩的结论”。[3] (P330)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 他的作品幽默风趣, 是小说中的精品, 在这里, 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多克斯作品的好坏, 只是把他和拉伯雷进行对比, 暗示了青年作家多克斯与名作家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五年后, 多克斯的第二部作品出版, 评论家评论这部著作用了比较认可的口吻, “那部著作, 他明确地说, ‘难以被称为是一部小说’———他并没有费口舌去解释怎样才能被称为是小说———那确实是‘一部心灵的自传’;他下了这个响亮的定义后, 就从心灵和自传这两方面畅所欲言讨论了这部著作, 而且还对它作出了相当好的评论, 还特地给多克斯先生这头鸟儿巧妙地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窝, 却一点也不侵犯更重要的树枝上那些更出色的鸟的留神提防着的地区”。[3] (P330) 这次, 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作品的好坏与否, 而是就多克斯作品中的独特之处大加渲染, 宣传了作品。从这里, 读者可以看出初生的小说作者与文学评论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闻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刚入行的作者有着生杀大权。

二、文学评论家的肖像

沃尔夫的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描写了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家透纳博士的事迹。透纳博士创办了《阅读·写作和有关的艺术双周刊》, 并且做它的指导者。《双周刊》在文学评论方面的路数是走中间道路, “透纳博士的姿态是既不过于右倾, 也不过于左倾, 而是‘有一点儿中间偏左’”。[3] (P321) 在对文学进行评论时, 透纳博士显示出“他的才能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他始终能不但比他自己的评论家, 而且比他自己的钦佩者, 领先两大步。举个例子说, 是透纳博士首先作出这个惊人的发现:性是沉闷的”。[3] (P322) 沃尔夫紧接着引用了透纳博士对劳伦斯小说的一段评论,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 透纳博士的评论并不地道, 他的见解并没有抓住作品的实质, 但他却很擅长撩拨读者的兴趣, 通过这段对文学评论家的描写, 读者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著名文学评论者的油滑姿态, 他并没有出众的专业素质, 却在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如鱼得水, 作者反讽似的给读者展现了这个文学评论家的姿态, 暗示了这个文学评论界的风气。

接着, 沃尔夫进一步对这个文学评论家进行描述。面对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 透纳博士虽有着油滑的性格, 但他是不是每次都能判断正确呢?作者揭示了透纳博士处理问题的方法。

透纳确实坚持走中间道路。对一切东西的发展, 和它们的重要性, 他都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不错, 他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文化的敌人, 他并不总是站在战线的最前列, 但是他及时赶上。要是有时候他的估计有失误的话, 他总是不等到太迟就改正;要是他犯下错误的话, 像他的为人那样, 他英勇地把错误忘掉。

注视他的成长是令人鼓舞的。譬如说, 1923年, 他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说成是“已经成为我们的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 集淫猥描写之大成的百科全书”;1925年, 比较宽容地把该书说成是“我们的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 该书不同于那一本真正的《圣经》, 在于它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1929年, 把该书说成是“惊人的杰作, 该书对我们的年轻的作家的影响超过我们这一代中的任何其他作品”;1933年, 伍尔西法官宣布了那个著名的决议, (1) 允许在合众国销售《尤利西斯》 (决议收在占有《双周刊》整个头版上的一篇值得注意的编者评论中) 后, 他又把该书说成是“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最值得注意的一次胜利, 它战胜了我们的时代中的文学共和国内一直受到严厉批评的种种顽固和褊狭的力量……”[3] (P324)

沃尔夫在这里举了个例子, 即用评论家对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评价, 来说明评论者根据时事的变化, 调整批评的语调。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西方现代文学的经典, 但对他作品的评价却不是始终如一的, 而是有变化的:从一开始的“淫猥描写之大成”到“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再到“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 评价从最低层次上升到最高境界。我们说, 对于一个作品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声音, 但作品优秀与否应该一锤定音, 而不是这样的摇摆不定。小说中, 透纳博士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却连一部作品的好坏都分辨不出来, 而是采用油滑的姿态在那里粉饰太平。沃尔夫通过例子, 不仅勾画出了透纳博士———这个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肖像, 而且辛辣地讽刺了美国评论界不实事求是, 哗众取宠的姿态。

除了不学无术, 美国文学评论界还有浮夸的毛病。沃尔夫用辛辣的笔触展示了透纳博士对国内某些作家的评价:“他把克里斯托弗·莫利说成是‘自从他的真正的同时代人和, 我可以这样说, 几乎是他的匹敌者查尔斯·兰姆的时代以来, 自从蒙田的时代以来, 没有一个散文家足以和他媲美。’关于艾伦·格拉斯哥, 他说:‘不仅是我们的在世的最伟大的小说家, 而且是自有小说家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3] (P327) 查尔斯·兰姆、蒙田是经过百年历史的积淀, 最后沉淀下来的世界读者所认可的散文作家, 透纳博士把刚出道的作者和这些历史上的大家相提并论, 大加赞美, 读者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评论界的浮夸之风, 因为这些作者还需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 经历一个让读者检验, 让自己成熟的过程, 现在的溢美之词显得有些为时过早。

三、文学评论对作者的影响

沃尔夫在《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 借用作者多克斯的经历, 展现了文学评论对年轻作家的影响。多克斯刚出道时, 没有获得透纳博士的青睐, 五年后, 当多克斯带着第二部作品再现文坛时, 透纳博士因为太太的缘故转变了他的态度, 评价这部作品为“一部心灵的自传”, 当多克斯去拜访透纳博士时, 透纳博士说:“它确实使我想到《威廉·迈斯特》 (2) 。”“这还不是这部书的全部情况———当然喽, 书中还有一些片断很像《战争与和平》———我记得当时我对透纳太太说过:‘你知道, 有些时候, 他非常像托尔斯泰。’”[3] (P332)

当作者受到评论家青睐的时候, 他的作品就是《威廉·迈斯特》、《战争与和平》;当作者不被评论家吹捧的时候, 他就没有写作的天赋。在这里, 沃尔夫又用他的笔触描写了评论家不实事求是针对作品如实评价的风气, 而是任意妄为、全凭己意、胡评乱造的作风。而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 他的评价对读者来说是起着导读作用的, 对作者来说, 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多克斯经过透纳博士的提携, 就开始了创作生涯的新阶段。“这样, 经历了漫长而危险的旅程以后, 多克斯先生, 这条饱经风暴袭击的海船进入海港了。他要是没有停泊在那些巨大的轮船中间的话, 至少这时候已经锚泊在停着一些比较小的船只的透纳的那片安乐的水区中间”。[3] (P332) 作者沃尔夫暗示多克斯在搭上透纳博士这艘大船后, 借助着透纳博士的夸张评论, 以后的创作前景将顺风顺水, 一帆风顺, 可见, 评论家的评论对年青作者的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托马斯·沃尔夫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有个性的一位作家, 作为小说家, 沃尔夫在创作伊始就明确表示, 要像惠特曼一样写“美国的史诗”, 美国评论家也强调, 沃尔夫“在处理素材的方式上是位现实主义者”, [4]但是即使是沃尔夫非常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 也打上了浓重的个人化色彩, 他本人也在不少场合表明他的文学观点, 即:“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都是自传性的。”[2] (P31) 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就是他这种文学观点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威廉.范.俄康纳编.张爱玲等译.美国七大小说家[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托马斯.沃尔夫著.莱斯利.菲尔德编.黄雨石译.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托马斯.沃尔夫著.吴岩等译.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3.文学评论总该有文学性 篇三

古人认为史家必须学、才、识兼具,按这个标准衡量,则此文操刀者非王君莫属,因为他有着丰厚的学养、过人的见识、独特的才具。上世纪80年代散文诗在华夏大地复苏时,王慧骐先生就已是享有声誉的青春诗人和评论家,其后又坚持散文诗创作和评论垂四十年。其身份历经变化:文化官员、期刊主编、出版家、媒体人;交接过众多散文诗人,参加过历次散文诗活动,堪称新时期江苏散文诗,乃至中国散文诗文学活动见证人。要言之,其见甚广,其知亦多,其历积久,其识自高。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首先和主要涉及的是散文诗创作主体——散文诗人和评论家。文章从江苏学者、诗人刘半农引入散文诗理念和创作中国第一首散文诗话起,延及瞿秋白、韩北屏、丁芒、屠岸等,直至改革开放后至今仍活跃在散文诗阵地上的诸君。作者在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和相当影响的散文诗人和评论家,作出较为细致的介绍和精当的评析。其次介绍了江苏散文诗的文学组织的沿革、组织者和活动情况,对散文诗报刊和热心于散文诗事业的编者做出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该文堪称现代版的江苏散文诗“诗品”。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虽是一篇评介性的文字,带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但笔锋颇带感情。特别是话及故友散文诗人李华岚和评论家张彦加,在对他们的创作或评论的成就予以肯定,彰显他们在中国散文诗复苏期间的探索精神和贡献之余,表现出“文”在人亡的感慨。“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曹丕《典论论文》)该文将史笔与随笔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能使人悦读。王慧骐先生常话及自己与被评论者的关系,交往的经过,有时还要有意识地铺展开来。也许是情难自抑,也许是散文家的积习难改。这似乎很有违于文学论文、文学史论著的范式,其实文学论文和文学史论著并不必定于一,都是“概要、关键词、注释”,一个也不能缺,也不必保持零度感情,通篇不动声色。本文中的一些穿插,如话及自己在扬州师院(今扬州大学)师长吴周文先生耳提面命的情景,与诗人曹剑把臂交游的往事,文虽清简,但也历历如见。这样使得这篇逾万字的长文,于理性论述之中糅进了感性描述,点染生情,减少了读长文,特别是理论文字引起的倦意。同时这种交代也符合理论文章必须点出材料来源的要求:信而有征。有人说过“文学评论应该是文学作品”,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不过文学评论总该有文学性。陆机的《文赋》辞达理举,文采斐然;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作者以公子之尊,纵论邺下文人,目无下尘,然而也透露出浓浓的文人相惜之情。思、诗、史,在王慧骐的笔下,得到有机的统一。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散文诗地方专史,似乎可以而且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下面略陈己见,供王先生参考。

其一,论及江苏散文诗必然要涉及散文诗人、评论家的身份。习惯上,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个人登记表或作家小传上著录的籍贯。不过这也难,中国习惯上的籍贯有族望、祖籍、出生地,即使是作家自己说的,也不能当真。就拿有名的红学大师俞平伯来说,自称是浙江德清人,然而他与德清之缘仅是小“船”一夜听春雨。他在蘇州出生,青少年时在苏州就读,有叶圣陶、王伯祥等一班苏州旧友,早年也写过不坏的散文诗,但他师从周作人,常年寓居京城,是京派中坚,如果视为江苏散文诗人,就会有阑入以壮大声势之嫌。与之相异的是当下散文诗坛“祭酒”,或者说领军人物——耿林莽,虽长期生活在青岛,以散文诗成名于青岛,但他的散文诗作从题材、语言到风格,保持浓浓的苏味。只看籍贯是不行的,不看籍贯也是不行的。

评人衡诗的第一步是选人。地方文学史撰著要很好地考量此点。按笔者的理解,有些散文诗人似乎应该补入,现代江苏作家中,如美学家宗白华,早期诗集《流云》中,有相当多的散文诗,其作隽永而富有哲理;创造社骨干洪为法,散文诗恣意纵横,高处不减王独清;书评家叶灵凤以书话名世,偶有散文诗作,卓然不凡;战斗诗人缪崇群,散文诗作一扫脂粉气,大气磅礴;当代江苏散文诗人,如黑陶、大卫、吴克坚、陈劲松,评论家李曙白等,皆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其二,在勾出江苏散文诗百年轨迹的同时,可以进而探究江苏散文诗的个性——地方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江苏散文诗人很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其作品的共同特点为深沉、蕴藉、内敛,追求新变而不流于诡异,不那么大气、霸气。江苏散文诗的发展是自然的,不像其他省、市常举行笔会、评奖等活动,以增加凝聚力。然而文学创作带有很大的个人性,作家是以创作实绩获得自己价值的,交流、评奖适可而止。现代文学史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除了一纸宣言以外,何曾开过成立大会,更没有什么理事会。法国文学史上的“七星诗社”,不过是文学沙龙而已。江苏散文诗人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园地里,至多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王慧骐先生的交友之道。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在中国散文诗史上应该大大地写下一笔。

(作者系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出版社特邀编审。)

4.文学评论资料12 篇四

(二)五十——七十年代,台湾摆脱殖民统治、国民党当局迁台以后,文学发展出现新变。

1、五十年代初期,国民党当局大力提倡“战斗文学”“反共文学”,一时间有陈纪莹的《荻村传》、姜贵的《旋风》、潘人木的《涟漪表妹》、王蓝的《蓝与黑》等反共小说,孙陵的《保卫大台湾歌》、葛贤宁的《常住峰的春天》等战斗诗出现。“军中作家”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被称为“军中三剑客”,朱西宁有《铁桨》《狼》、《猫》等长短篇,司马中原有《荒原》《乡野传闻》、《狂风沙》、《刀兵家》、《狼烟》等,段彩华有《花雕宴》《狂妄的大尉》《龙袍劫》《幕后》等作品。其中有一些呈现不同的反共意识,但是他们还有相当一些作品写自己的大陆乡土情怀,写乡土大地上的“血性汉”,有其可观之处。

2、五十年代初期随国民党迁台的二百万军民,离乡背井来到台湾,一部分作家及其家眷,以写作遣兴抒怀,表达了对大陆故土的深切怀念。“怀乡文学”特别是散文与诗风行一时,代表作品有林海音《城南旧事》、琦君的《琴心》、於梨华的《梦回青河》、张秀亚的《三色 》等。

3、现代派文学在五十年代兴起,至六十年代几乎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诗歌和小说两个领域: 五十年代前期,纪弦、郑愁予等成立“现代诗社”,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等成立“蓝星诗社”,洛夫、痖弦、张默组织“创世纪诗社”。虽诗论主张有所不同,或鼓吹“横的移植”,或强调“知性”,或标举“六大原则”,或倡导“超现实”、“现代化的中国诗”,但都表现出的现代主义倾向则是一致的,如纪弦的《阿富罗底之死》、郑愁予的《梦土上》、余光中的《钟乳石》、洛夫的《石室之死亡》、痖弦的《深渊》等。小说方面,在五十——六十年代之交,围绕在台大外文系夏济安周围的一批大学生作家,以《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二刊为阵地,掀起了一股介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热潮,并写出了一批具明显现代派色彩的作品,如白先勇《游园惊梦》、施叔青的《倒放的天梯》、丛 的《盲猎》、水晶的《爱的凌迟》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欧阳子《魔女》等,现代主义浪潮在六十年代遂成为台湾文坛的主流。

4、与此同时,对于“反共文学”的摒弃,又向另一种审美方向寻找出路,这就是以娱乐消遣为追求的通俗文学。言情小说自五十年代起,从金杏枝、禹其民经郭良蕙,至六十年初琼瑶以《窗外》一作,打开了言情小说的一片天地,另外还有华严、姬小苔、玄小佛等作者;在新武侠小说的创作方面,古龙、卧龙生、独孤红、柳残阳、上官鼎、萧逸等百余人大写武侠小说,此后又有其他种类的通俗文学(包括三毛作品),以“流行天下”之势,席卷而来,形成奇异景观。

5、二战后乡土文学在台湾的发展未有稍减,在五十——六十年代钟理和、钟肇政等一批承前启后作家的努力下,本省藉作家克服了语言转换的困难,继续勉力笔耕。除“二钟”外,乡土散文家张腾蛟、王鼎钧、肖白、陈冠学、许达然等人的创作使乡土文学有了新的拓展。随着岛内外政经形势的变化、社会上民族意识的抬头和反美反日情绪的滋长,乡土文学进入了极盛阶段,成为七十年代文学主潮。其要者有三端: 一是“唐文标事件”,以唐文标、关杰明为代表的海外学人,全面批判50年代以来台湾诗坛出现的恶性西化、盲目现代的倾向,为乡土文学在下阶段的崛起,准备了条件。二是“乡土文学大论战”(1977-1978),陈映真、尉天聪等高标“乡土文学”大旗,与彭歌、王文兴等展开激烈论战,清理了自1949年来台湾文学发展的脉络。三是乡土文学他作大繁荣,涌现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乡土文学作家和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品,给乡土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陈遇真的《夜行货车》、《华盛顿大楼》、黄春明的《锣》、《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美人图》、李乔的《寒夜三部曲》、洪醒夫的《黑面庆仔》等都是一时之选。

6、这一时期在台湾完成大学学业的学子,西渡新大陆,形成留**。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引发了留学生文学的崛起并延伸至八、九十年代,空间上也扩展至欧陆,留学生文学也于此有了更新的垦拓。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白先勇、丛、马森、杨牧、张系国、赵淑侠等人贡献出了一大批留学生题材的作品,在大洋彼岸亮出了一道华文文学的独特风景线。代表性作品有《纽约客》(白先勇)、Page 1 of 25 《傅家的儿女们》(於梨华)、《昨日之怒》(张系国)、《中国人》(丛)、《向着太平洋彼岸》(陈若曦)、《我们的歌》、《塞纳河畔》(赵淑侠)、《西江月》(李黎)等。

(三)、八十——九十年代,因台湾政局在七十年代末发生变动(蒋介石去世,蒋经国继位),推行民主化改革,又开放了“党禁”、“报禁”,解除了“戒严法”。意识形态加大自由度与经济高速发展,现代乃至后现代社会形态初露端倪,也都为文学发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八十年代起,台湾文学呈现出一派无主流的多元发展的新局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现象:

1、女性主义文**流。五十——六十年代,台湾曾出现过数量不少的一批女作家,大多以家庭婚恋为题材,格调轻柔、文笔妙曼,继承了“五四”时期冰心等人的路数,有过骄人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解冻,一群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去西方留过学、接受过现代派文艺思潮洗礼的年青女作家,挟带着反叛传统、肯定自我的英气,以迥异于前辈的写作姿态和意识观念,写出了一批高扬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作品。其中包括廖辉英的《油麻菜籽》、《不归路》、《盲点》,曾心仪的《彩凤的心愿》,袁琼琼的《女强人》,萧飒的《唯良的爱》、《小镇医生的爱情》,杨小云的《等待春天》等等,昭示着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高涨。

2、政治文**流。台湾当局为“二•二八”事件平反,开入“党禁”、“报禁”以后,作家们对台湾近现代史上一些敏感的话题做了多方面的表现。一些曾饱尝铁窗风味的作家尖锐揭露了暗无天日的牢狱内幕。施明正的《渴死者》、《喝尿者》首开“牢狱小说”先河。此后,有陈映真的《山路》、《赵南栋》、《铃铛花》、李乔的《告密者》、陈烨《泥河》等政治小说的出现。

3、都市文学与后现代派潮流风行,多媒体创作浮出水面。既有李乔的《蓝彩霞的春天》、吴淡如的《邪窗月》、黄子音《CICI小姐》等表现女性都市生存困境的小说,也有黄凡的《财阀》、林佩芬的《都市丛林股票族》这类表现工商社会现世相的作品,还有杜

十三、林耀德、简政珍等人的颇具后现代意味的都市诗,乃至富实践性的多媒体文学创作。

4、原住民文学在八十年代开始起步。国民党政府在台经营多年的山地政策,开始见效。一批爱好文学的原住民青年作家步入文坛。他们以得天独厚的出身和生活经历,开拓出社会弱势族群的文学天地。其中最先出现的有田雅各(布农族)、莫那能(排湾族)、柳翱(泰雅族)、瓦利斯•诺干(布农族)、波尔尼林(雅美族)等人。汉族作家(如钟肇政、林耀德、王幼华、吴锦发等)也对“山地文学”有所关注。

5、“探亲文学”形成一时热潮。台湾当局于1988年开放大陆探亲,很多作家在阔别大陆故乡几十年后,重返故土,留下了不少动人的篇章。如《四十年来家国》(多人合著)、琼瑶《剪不断的乡愁》、余光中的《还乡》等。一些本省藉作家也得以到大陆旅游观光,写下记游大陆见闻的诗文,如粟耘《丝路漫漫,漫漫思路》等,与此类探关文学有某种相通之处,表达了对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的认同。

6、环保文学的兴盛。在工业文明发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出其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成为作家“现实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环保文学应运而生,并成为八十年瓦以来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亮点。心岱的《大地反扑》、韩韩、马以工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刘克襄的“鸟文学”以及洪素丽、陈煌、陈秀喜、郑俊清等人的其他作品,都显示出作家们在乡土文学与政治文学等现实关怀的作品之间,又开辟出了新的创作境域。

7、“新人类作家”与世纪末文学思潮。一些出生于六十——七十年代的“新人类作家”在世 纪末的当下,以更恣肆更凌厉的姿态,着意建构自己的价值与话语体系,表现出惊世骇俗的世纪末情怀(其中有的被称为“新都市言情小说”),年青女作家在其中占据着醒目的位置。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的《沉默之岛》、张曼娟的《我的男人是爬虫类》、《俨然记》,成英姝的《公主彻夜未眠》、《人类不宜飞行》、邱妙津的《鬼的狂欢》、叶姿麟的《陆上的鱼》、赖香吟的《翻译者》、《虚构一九八七》、黄子音的《桃花游戏》、《夜祭》、《爱情罐头》、吴淡如的《鸡尾酒婚姻》、林裕翼的《在山上演奏的星星们》、纪大伟的《膜》、陈雪的《恶女书》等等,可谓色彩缤纷、各呈异相。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案41949-1976诗歌创作讲授 汤哲声教授 教学要点:

1、对该时期诗

Page 2 of 25 歌创作的概况和发展演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把握该时期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3、重点诗人及其作品的论述。课时 :三课时教学活动:课堂讨论。本章知识点:政治抒情诗。本时期诗歌发展的特色。郭小川、贺敬之。本章必读作品与文献:郭小川《望星空》、《向困难进军》。贺敬之《回延安》。流沙河《草木篇》。

本章思考题:

1、1949-1976年诗歌创作发展简述及其主要特征评述。

2、《向困难进军》看郭小川“战士诗人”的品格。

3、分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艺术手法。

4、分析闻捷爱情诗的特色。

5、为什么说流沙河的《草木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作品。

一、概述 在建国初的几年中,诗人们尚在调整适应期,创作不多,比较重要的作品有: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这些作品都是歌颂新中国的成立,充满激情,憧憬未来。1953年至1957年上半年,诗歌创作开始热闹。特别是1956年诗坛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下,以及1957年上半年“双百”方针鼓舞下,诗坛涌现出一批勇于触及时弊、勇于表现生活矛盾的诗歌,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草木篇》艾青:《养花人的梦》郭小川:《望星空》中国诗坛上两份重要的期刊《诗刊》、《星星》也于1957年创刊。但是刚刚繁盛的诗坛受到了重创,原因有二。一是“反右派斗争”中艾青、公木、吕剑、穆旦、唐祈、唐 苏金伞、李白凤、陈梦家、吴兴华、青勃、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陈静轩、林希等一大批诗人被迫离开了诗坛。二是1958年开展的“新民歌运动”。作为一场文艺思潮是无可厚非的,可惜的是,它被许多人看作是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的新通路,同时加以提倡的,这就超出了文学的问题了。从1963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转折,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诗歌的主导地位的潮流。政治抒情诗有很多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等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中的部分段落。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扼杀了一切歌唱的可能,凡是文化的、文明的都遭到了摒弃,中国诗歌因为这场大灾难而陷于绝境。构成此时中国诗支的诗人的主要是三类:一类是诗坛主力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各自创作生涯的旺盛状态。二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如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梁上泉、张永枚、周良沛等。综观本时期诗歌发展的嬗变情况,我们可以作如下概括:

(一)、缺乏丰富多彩的诗歌流派,个性化严重衰退。诗歌创作完全是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而变化,几乎是一个声音一个范式。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变革,诗人应该为这新生事物进行歌颂。1953年至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编选了两本颇具规模的《诗选》,所收作品绝大多数是对党、对领袖、对新生祖国和工农兵的歌颂。尽管其中有些写得充满豪情,不乏精美的结构形式,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诗歌中,无论任何阅历的诗人,也无论任何题材,几乎很难看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大家都在统一的模式中唱着“欢乐颂”。不对社会生活作辩证深入的观照,进而挖掘出生活中独特的东西加以艺术个性的抒发,而仅对生活的“光明面”浮浅地描摹,然后唱出千人一腔的颂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又催生了一股伪浪漫主义思潮出现。收在《红旗歌谣》中的作品有不少作品是不错的,但决不像主编郭沫若、周扬所说,在它的面前“连诗三百篇也要逊色”。特别是其中不少作品是失去了民歌单纯、清新的命题之作。但是在这样诗风的影响下,一些缺乏社会真实和生活实际的“民歌体”却又整齐划一地出现在中国诗坛上。60年代初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阵风式的,如前所说有不少佳作,但总体上表现得刚强有余,内涵不足。

(二)、就本时期的诗歌形式而言,虽然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了“楼梯式”和“阶梯式”,但总的趋势是对民歌体的极端推崇。“民歌体”被认为是新诗发展方向,接受“民歌体”被认为是新时期诗人的新姿态的表现,特别是在“反右”斗争中,这种倾向就更加地明显了。

(三)、诗美内涵的极端化诗美内涵的极端化是指美与善的严重分离,并把美和善推向其反面,变成了工具

Page 3 of 25 和虚妄,从而失掉了美和善。

1、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提出关于写英雄人物的主张,诗歌方面则追求崇高美,也出现了一些洋溢着阳刚之美的好作品,如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闻捷的《复仇的火焰》等等。但总的来说审美意象贫乏单一,太阳、红旗、战鼓、井冈山、天安门、延安等庄严神圣的意象成了出现频率最高、被用作抒情写意甚至是惟一的审美意象,其结果是诗美蕴涵出崇高沦为虚妄。

2、由于极端追求诗歌的社会功能,使诗美沦丧,诗歌成为了政治工具。工具的二律背反性在此时表现得尤其突出。一方面它被“四人帮”所利用,成为了政治阴谋的工具;另一方面1976年清明的“天安门诗歌”,成为了人民批判“四人帮”的匕首和投枪。

二、郭小川、贺敬之、闻捷、流沙河

1、郭小川和他的《向困难进军》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丰宁县人。郭小川三十年代就开始创作诗歌,大多散失,少数作品收在解放后出版的《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战斗》等诗集。1937年参加八路军,主要从事政治工作。1954年7月调作协党组副书记,开始专业文学创作。他成为著名诗人是自他1955年发展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的。郭小川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大致上分三个时期:

一、50年代。解放初期他一方面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的笔名发表了数百篇“思想杂谈”式的

杂文。此时在中南局宣传部工作的他另一方面满怀激情地写了了《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致大海》,和叙事长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望星空》以及访问苏联、“反右”和歌颂“大跃进”的诗歌,主要收在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月下集》中。

二、60年代前期,作为《人民日报》的特约记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诗人根据自己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民斗争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写下了《林区三唱》(包括《祝酒歌》、《青松歌》、《大风雪影》)、《西出阳关》、《昆仑行》以及《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等脍灸人口的诗歌。此时,诗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十年**时期。在失去写作自由的情况正是,他继续创作了《万里长江横渡》、《长征组歌》、《江南林区三唱》。尤其是《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一大批展现了“战士诗人”的独特风采。郭小川诗歌最大成就是政治抒情诗,即形象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直抒胸臆,从内心和世界和精神状态多方面去思考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他自己说过“诗人首先是战士”。《向困难进军》就是号召青年投入火热的生活的战歌,是他50年代诗风的体现。见作品。有必要说的是到50年代中期开始,他开始对人生、人性进行了探索。代表作《望星空》。见作品。开始探索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人的内心世界。个人渺小、宇宙永恒。郭小川诗歌形式是多方面的。50年代主要采用俄罗斯“未来派”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形式“楼梯式”。见作品。注意长句折行时的节奏,尽可能做到大体整齐和押韵。很快转向学习民歌。如《祝酒歌》。句子短小,节奏明快,融古代歌谣、新民歌为一体。《将军三部曲》则用类似元明散曲的“自由体”。60年代《青纱帐——甘蔗林》、《厦门风姿》等作品是“新辞赋体”,也就是一些长句子,有的长达二三十个字,组成几个短句。既适合于抒情,也有气势,排列整齐。

2、贺敬之和他的《桂林山水歌》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人。1940年到延安“鲁艺”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贺敬之诗歌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为代表的作品,篇幅短小,主题并不重大,形式上与民歌、古典诗歌有一脉相承之处;另一类以《放声歌唱》《雷峰之歌》为代表的作品重大题材,属于政治抒情诗。诗歌形式常用“马体”。见作品《放声歌唱》。《回延安》采用信天游,《桂林山水歌》则用广西民歌、山歌体,情真意切,音律生动。见作品。运用比兴、蝉联、夸张、复迭的手法,委婉自然。

3、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1937年流亡武汉,1940年到延安,1944年开始文学创作。1949年随军到新疆。当过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此时他写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生活的诗歌。1955年调北京《文艺报》记者,《人民日报》编辑。1957年成为专业作家。1971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闻捷主要的作品是1951年到195

5Page 4 of 25 年间写作的《博斯腾湖滨》、《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天山牧歌》等组诗。这些作品与《哈萨克人夜送“千里驹”》以及一些散歌结集为《天山牧歌》于1958年出版。50年代末的重要作品有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有“诗体小说”的美称。(1)、他的诗歌将时代性、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强烈的地方色彩、个人情感相融在一起。见作品。(2)、他善于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一个细节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心态,通过一处自然景观达到一种艺术境界,见《舞会结束以后》、《苹果树下》。

4、流沙河和他的《草木篇》流沙河(1931-)四川金堂人。1948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小说。50年初在《川西时报》副刊任编辑,从事诗歌创作。1956年《农村夜曲》。1957年因参加编辑诗刊《星星》和发表散文诗《草木篇》成为诗坛瞩目人物。打成右派。复出后的作品有《流沙河诗集》(1982,收50年代到80年代的诗作)、《故园别》(1983)、《游踪》(1983),另外还致力于诗歌理论评介。《草木篇》曾被认为是“一篇杀气腾腾的向党和新社会的挑战书”受到了批判。这是政治迫害。《草木篇》是一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诗人通过对5种植物的描绘,借以隐喻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立身处世之道。歌颂孤直不屈、刚正不阿、忠贞不二的美好品格;揭露了损人利己、善于伪装,暗中害人的丑恶行为。表达了作者“善恶之心,坦诚态度和刚直人格。”艺术构思以小见大,手法上托物喻人,感情上爱憎分明,语言上刚柔并济。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案5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讲授 刘祥安教授 教学要点: 1.了解鲁迅生平、思想,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小说创作思想、艺术,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课时:12课时教学活动:1、观摩《阿Q正传》《祝福》(VCD)2、讨论:关于阿Q形象的不同观点;对于演出版艺术处理的评价。北大版《中国古代文学》笔记 先秦文学

概 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章 《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 《尚书》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乃由伏生 本析分而成,实多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第二节 《易经》

Page 5 of 25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 《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 《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三百》中的诗歌或者表现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或者表现色彩秾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或者表现战争、徭役给广大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或者表现劳动生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或者歌咏民族历史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极质正的现实文学”。因此,《诗三百》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比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第二节 屈原和他的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

Page 6 of 25 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我国最古之文学作品,《三百篇》之外,即数《楚辞》。《三百篇》为中原遗声;《楚辞》则南方新兴民族所创制之新体。《三百篇》虽亦有激越语,而大端皆主于温柔敦厚;《楚辞》虽亦有含蓄语,而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有想象力之纯文学。此其大较也。其技术之应用亦不同道。而《楚辞》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亦一进步也。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 叙事文

第一节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一书,通常被称为《左传》。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史书,惟包含不少文学质素。但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上看,这种认识不够确切,也不够具体。《左氏春秋》实际上以先秦“文学”的一种具体形态,兼具现代所谓史学、文学、哲学(具体表现为经学)方面的特质。

一、《左氏春秋》的史学特质

从现代学术立场上看,“历史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生活或人类文化的已往状态”;《左氏春秋》有这种追求,自不待言。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坚持事实,——尽管它提供的事实“包含着创作主体复杂的判断过程”,但“事实不仅是史学的开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史学的归宿”。《左氏春秋》毫无疑问是坚持事实的,它所记载的虚诞怪异之事譬如形形色色的梦等,都是著者判断上的“事实”,一如梁启超所说:“……《左传》里有许多灾怪离奇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时代的社会心理大概如此”。“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在历史人物的数不清的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言论的背后发现统一性”。这正是《左氏春秋》最深层的史学质素: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把它们联结为一体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左氏春秋》的文学特质

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立场上,我们都应当承认,作为先秦史家记事文的《左氏春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体式,并且是这种体式的最高典范和成就。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并且很多情况下能跃然毕见其精神。其次,它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其三,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其四,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其五,它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左氏春秋》的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这是它最深的特质。

《左氏春秋》高度关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主题,诸如“德”、“礼”、“仁”、“义”等,它最为推重的则是“礼”。

《左氏春秋》的行文常有叙、议两层,议论或出自人物之口,或托为“君子曰”云云;其内容

Page 7 of 25 是对相关人物行为、人际关系或社群秩序的肯定或否定,而评断的标准主要就是礼。《左氏春秋》继承了《尚书》、《诗经》的天人观念,既肯定天命,又重德、重民,为它所关注的政教伦理规范提供了具有终极意义的保证力量。这种天人观念,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经学的核心理念。以上三方面足以说明,《左氏春秋》的职志在于把个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纳入以礼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规范之中。

第二节 《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或归之于《春秋》家,或归之为杂史,或归之为子部纵横家,或认为它有史著的形式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或认为它所写的不少内容乃“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故近于后代的小说。但称《战国策》所收文章为叙事文,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战国策》也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历史风云。它的主要内容是策士逞弄计谋,由此关涉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驰骛角逐,而合纵、连横则是其中的根本关节。它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策士,旁及十二国国君、卿、大夫、游侠、刺客等各色人等,苏秦、张仪、陈轸、范睢、鲁仲连、江乙、张孟谈、豫让、唐且、聂政、聂嫈、苏代、田光、荆轲等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战国策》的某些细节或事件不一定合乎历史事实,但就精神本质来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就能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者数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当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不管是《战国策》所记载的主要社会群体即纵横策士,还是由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各层人士譬如国君妃后等,往往都讳言自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的追求。人与人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君臣、父子、母子、夫妻、兄弟等都为利害所支配。尤其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每每把他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这种人际关系是异常阴郁的,并且往往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战国策》由于以不加批评的欣赏的姿态展示着上述人际乃至“国际”关系,深为后人诟病,但这正是它卓越不凡的资质。它因为具有这种独到、特出的资质,所以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 说理文

第一节

《论语》和《孟子》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及其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如下系统:这一

Page 8 of 25 系统还可以把很多元素吸纳进来,此处仅图示其大要。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如果说《论语》、《老子》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孟子》则跟《墨子》、《庄子》(尤其是《庄子》内篇)一起,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它们呈现了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的状态。相对于荀子、扬雄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醇乎醇”;但相对于孔子、颜回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尽雄辩”。《孟子》一书中的文章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第二节

《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

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

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

(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

(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Page 9 of 25 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他的文章大抵都是寓言。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第二节 《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第二节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事荀卿。他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学者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今存《韩非子》凡五十五篇,基本上出自他本人之手。

韩非对用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不抱信心,甚至对血缘伦理感情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把社会上一切关系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个人利害,其法家思想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就根于他对人性的悲观认识。韩非跟荀子的论议文大致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代表了先秦诸子说理文的成熟阶段。他论列事情往往极峭刻、清晰、缜密,抉剔入微,推动了用寓言说理这一传统的发展。他也写过一些侧重于记载历史故事或传说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充满了洞察社会人生的智慧。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三、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秦汉文学

概 说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

Page 10 of 25 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要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第一章 汉 赋

第一节 汉赋的概况 一 汉赋的起源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等的关系。

二 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

长信宫灯(西汉)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三 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及其阶段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言志赋等,其文体特点以及流行的时期。第二节 汉大赋的产生与写作

一 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二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演变。

马踏匈奴(西汉)

三 对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分析 第三节 汉赋的文学史地位

一 散体大赋的政教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的矛盾 对它的社会评价。关于“劝百讽一”。二 汉赋的美学意义

汉赋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对汉文字的审美效果的充分发挥。思考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 汉代散文 第一节

诸子散文

一 秦至西汉前期的集体编写活动 《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势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成书特点。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

Page 11 of 25 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由分到合的趋势。二 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三 子书在汉代的蜕变 以董仲舒《春秋繁露》、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等书为体现,思想理论著作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新走向,以其理论价值而存在,基本不再负载文学的功能。由子书而表现出的文与哲的分离。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一 《史记》的体例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这一种新体例,使《史记》改变了此前史书体例、结构上的单一性。这五个组成部分的形式尽管不同,但却彼此贯通,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就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叙事网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从而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

二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 司马迁的家世、教育。

年轻时的四处漫游,考察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访问各地名胜古迹、耆旧故老,开阔了眼界,对社会现实和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们的生活有较多的了解。与父亲司马谈的关系,父亲的遗嘱。身居史官之职,得以博览群籍,接触大量史料。

“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司马迁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极大创伤,出狱后,他忍受着屈辱,继续写作《史记》。但是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不同,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圣君贤臣的丰功伟绩的记述,更不只是为了弘扬汉朝的辉煌,而是要通过著书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寄托其生命价值。他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所呈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三 《史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 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史记》在写人物上与先前的历史著作的比较。以前的历史著作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但一般都流于片断,不够集中,而且人物往往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史记》以写人

Page 12 of 25 物为中心,也就是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的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中。以《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为例。《史记》记述人物,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选用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来突显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特征。

《史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尽力避免概括地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的具体描绘,生动鲜明地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面貌。在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过程中,《史记》时常穿插着一些看似琐碎,但在展示人物性格上有作用的小事。但作者更善于描述那些头绪繁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重大历史事件、复杂场面中的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

关于“互见法”。司马迁试图在同一篇章里保持他所要表现的某种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在尽量不损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保持人物性格的内在一致和形象的完整。《史记》在语言运用上的极大的创造性。

第三节 《汉书》

一 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 二 《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随着“独尊儒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开展,“经明行修”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东、西汉的文化观念、文人作风都发生了变化,文章风气也显示出相应的不同。班固《汉书》中所体现的时代气息。

《汉书》写人物的特点,以《霍光传》为例。

《汉书》在人物传记中载录了一些重要的奏疏、辞赋和散文,这些文章往往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有的还十分有助于传达人物的个性。以《杨恽传》为例。三 班固之后的汉代历史写作 汉代文人对历史写作的热衷。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的相互分离。四 “班马异同”论

历史上有关司马迁、班固之高下评价的争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以及文学与历史的不同学科标准。

第四节 文章的演变

一 文章意识在汉代的逐步清晰

二 文章形态从先秦的文史哲杂糅,到其在汉代的逐步分离 三 文章观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 思考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 汉乐府诗 第一节 关于汉乐府 一 乐府的定义

二 乐府的出现与兴废

三 汉代社会的娱乐风气与乐府的相互影响

Page 13 of 25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 叙事成分

三 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汉乐府诗歌的影响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第四章 汉代的五言诗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一 五言诗在体制上的特点。与四言体的比较

二 四言体诗歌在汉代的衰落。五言是汉代民歌中最流行的句式 三 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对五言诗的学习与尝试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 《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二 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

四 《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 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

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思考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第一讲:概论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社会及文化的转型特点 汉代大一统王朝及其社会文化的特点。汉末社会及文化的新因素,士人群体的分化与儒教对士人作用的松动、文学上抒情与玄思风气的初现。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汉代文化的关系,延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皇权、强权及门阀三种政治形态的复杂交替。玄学思潮的发生与持续,儒家、道家及道教、佛教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抵抗与交融。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民间文学与政教文学向文人文学的转变,文人文学传统的正式形成。文学中人主题的突出,从政教文学向性情文学的发展。关于“文的自觉”、“人的自觉”的问题的讨论历史,鲁迅的观点、李泽厚等人的观点。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艺术自觉,文学形式的发展,王瑶的观点。文体意识的突出及文体的大发展,由形式技巧而形成文体。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演变趋势

刘师培、鲁迅等人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观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多变、不安定性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性。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多阶段性。魏晋型文学:以人主体精神与富有现实及历史内涵的感情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对象,采用比兴言志的基本方法,文学风格相对的高古自然。南朝型文学:以人审美生活与审美客体为主要

Page 14 of 25 的表现对象,伦理价值的隐晦与主体精神的失落,气骨顿衰的风格现象,文学艺术美的充分强调及其得与失。第二讲:建安文学

第一节:建安文学繁荣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1.建安风骨与时代

建安人的精神状态与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从乱世到初步治平之世。乱世中蒿目时艰、慷慨悲哀的文学。初步治平之世,文学向华丽壮大的风格出现的。

2、从文体角度看建安文学的实绩

建安时代音乐重建与诗歌兴盛的关系,乐府新声与五言诗的兴起。赋体与赋风的变化,抒情小赋、体物的赋的兴盛。第二节:曹操与曹丕的诗文

1、曹操其人的再评价,曹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同时又富于理想精、人文怀抱的人。从综合的作用来看,他是建安文学的最大贡献者。曹操的诗风与文风是他多方面气质的表现,通脱而机智的文风,苍凉而又沉雄、高爽的诗风。

2、曹丕的个性与文学表现上的趣味。曹丕诗歌的音乐性。曹丕诗歌在表现女性感情世界及女性美感形象上的成就。曹丕《典论•论文》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文气说、文章“本同末异”说。

第三节:曹植的文学创造成就

造就曹植理想主义气质的早年时代及生活环境。邺下文风对曹植的溉养。曹植晚期的生命悲剧与文学精神之飞跃。超越时代,显示天才的表现力的曹植诗歌,对五言诗文人化的巨大的贡献。《洛神赋》,思美人赋系列,曹植的杰出的艺术创造。第三节:七子等人的文学

围绕曹氏父子的邺下文人集团之形成。建安文士与曹魏集团的关系。王粲的学术与文学。《登楼赋》与《七哀诗》。刘桢的个性。刘桢在五言诗方面的成就。徐干《中论》与建学术,《室思》的优美风格及诗歌史影响。陈琳、阮瑀的章表书记、陈、阮的五言诗。

蔡琰的作为时代遭遇之缩影的人生悲剧:《悲愤诗》。第三讲:正始文学

第一节:魏晋之际的政治与思潮

1、政治与文学

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较量、高平陵政变。名士风流与司马氏强权的关系,学术、士风与政治的复杂交织。强权政治与魏晋南北朝文人及文学之关系

2、玄风与文学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再释。正始玄学风气的形成及对文学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正始玄风孕生出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精神。正始文学初开魏晋南北朝玄学影响文学的时代风气。魏晋玄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本课题的目前研究状况。

3、从文人集团到名士集团

邺下文人集团为文学家群体,“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则为名士群体。这两个名士集团的非文人集团性质之分析。

第二节:阮籍与《咏怀八十二首》

1、阮籍生平与思想

阮氏家族。少年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成长期中人生观的改变的名士风流的代表。内淳至外坦荡。

2、阮籍的创作

从邺下诗人到阮籍的诗歌演变,阮籍对建安诗风的继承与发展。《咏怀诗》的创作性质,个

Page 15 of 25 人化的写作,具有成一家之言的立意。《咏怀诗》思想主题,生命主题与历史现实的主题。《咏怀诗》艺术结构与语言风格。第三节:嵇康

1、嵇康的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在美学上的深度。《声无哀乐论》质疑传统政教文艺观的实质。

2、嵇康的诗风与个性、玄趣的入诗、自然美的表现。嵇康四言诗的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对陶渊明等后人的影响。第四讲:西晋文学

第一节:西晋的政治与士风、文风

西晋政治的演变过程,为由强权政治向皇权政治转化,最后皇权失落,外戚与皇族争权,陷于乱政。其士风与文风也与这一政局演变紧相联系。魏晋更迭之际,玄学名士纷遭杀害与黜斥,造成士风转向。玄学与正统儒学渐相结合,造成儒玄兼综的学风。典雅、拟古的文学风气盛行,同时文学的语言向精致化发展。后期则皇权失落,乱政迭移,上层士风向虚无放诞发展,下层则出现孤介、愤激之气。文学上出现批判现实及超越现实两种倾向。第二节:傅玄与张华 傅、张的政治道路、治学道路与文学创作的道路。傅玄乐府诗在文人拟乐府上的承前启后性,其创作方法与取材方向,多改编旧作,以表现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出色。张华对西晋文风的影响:在拟古中寓创造,精致的技巧、温丽的风格,情感表现的细腻化,场景的重视等。第三节:陆机与潘岳等太康诗人 太康文学风气的新变因素。陆机的生平,其人格个性的复杂性:修谨中有大度,作为亡国之后出仕中朝,有较强功名心。陆机的文学渊源与创新性,基本上还是处于拟古的创作风气中,但语言艺术上有较多的新尝试。《文赋》的理论,其体制的成因,其在魏晋南朝文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潘岳。关于他的人品与文学的传统的话题。潘陆比较的传统话题。长于哀诔的文风。《悼亡诗》的及其后世悼亡类作品的影响。第四节:西晋后期的几组杰构

弊政与乱世中,一部分士人取得了独立思考的精神,西晋后期文学的新精神。与建安、正始诗风的关系。

左思与《咏史八首》。左思的家世、勤学生涯、早年理想、寒素意识。《咏史》八首艺术上成功的原因分析。左思其他的作品。张协的乱世之隐。《杂诗十首》推陈出新的艺术价值,长于体物,较有风骨。郭璞之学问倾向,人物之奇特性,作为传说人物的郭璞。《游仙诗》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游仙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刘琨。从“二十四友”之一员到抗敌英雄,刘琨的思想觉醒。刘琨诗歌在西晋末诗群中特殊价值。

第五讲:东晋文学

第一节:东晋前中期文学

西晋末之乱造成两晋之际文学的断层。门阀士族政治的建立与门阀士族文人群体的形成。玄言文学的产生,东晋玄言诗发生的原因。玄言诗的评价。玄风的转变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生。东晋前中期山水文学的滥觞。庾阐、湛方生的山水诗。王羲之《兰亭序》、孙绰《天台山赋》。东晋后期文学的复兴之象,谢混、殷仲文的诗。第二节:陶渊明

1、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影响陶渊明的两位祖先:陶侃、孟嘉。陶渊明的早年理想与性情。陶渊明的仕宦心态与归隐之思。归隐后的心态与生活。如何评价陶渊明归隐。

Page 16 of 25

2、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释三派之关系。围绕“形、影、神”三大范畴而展开的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及其在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与人生观发展史上的地位。“真”、“善”、“淳”的人生及社会理想。

3、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渊源:正始诗人及两晋诗歌对陶渊明的影响。陶诗的几大类型:行旅诗、田园诗、怀古诗、咏怀诗等。(分类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但分类是具有相对性的。)平淡风格成因之分析:从矛盾到和谐。陶诗的语言艺术,古人对陶诗艺术的评论。

4、4、《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散文艺术。中国古代的乌托邦社会幻想。《桃花源》之谜。《桃花源》记的语言艺术。

5、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陶渊明的接受史。第六讲:刘宋文学

第一节:晋宋之际的政治变化与文学的发展

强权人物的出现与门阀政治的解体。晋宋之际士族、庶族各阶层的政治地位的变迁。士族与庶族两个阶层在文学上各自的表现。皇权重建与雅颂文学。山水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山水文学的兴盛。抒情文学传统的回复。诗歌与音乐关系加强。第二节: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谢灵运与谢氏的家族的文化、文学传统。谢灵运的人生悲剧,以门阀名士的身份遭遇皇权政治的格局。谢灵运的文学创作道路。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哲学思想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其政治遭遇的关系。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节:鲍照的文学创造

鲍照的寒素情结及政治上的表现,热切的政治追求与临路迟回的彷徨。鲍照作为一个天才文学家的特点。鲍照在文学上的全面性的创作成就。乐府诗创作的成就,回复汉魏乐府艺术传统,开启南朝文人创作乐府新声的风气。《拟行路难》在歌行体发展上的巨大影响。《芜城赋》与南朝辞赋的艺术风格。第七讲: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谢朓与永明诗歌革新

“竟陵八友”与永明文人集团。永明文学的新变。永明体及其声律问题。沈约对永明文学发展的影响。沈约的诗歌成就。谢朓所处的时代及其家族当时的处境,人生悲剧。谢朓的精神气质与其诗歌风貌。山水诗从“大谢体”到“小谢体”的发展。谢朓对永明文学的超越。谢朓的诗歌史地位。

第二节:南朝后期文学繁荣与失范

以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皇权的纷争。南朝历史的恶性循环。文人群体理想精神的进一步失落。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文士精神世界的影响。形似写物的文学风气。绮艳文风兴起。绮艳文风发生的内外部原因。宫体诗艺术得失的客观评价。萧氏父子在文学上的功过。第八讲:北朝文学

第一节:北朝文学的发展

元魏王朝的建立。十六国、北朝文学的进程。南朝文学对北朝文学的影响。北地三才:温子升、邢邵、魏收。梁陈之际南方文学家的大量入北朝与北朝文学的成熟。南北文学的融合。第二节、庾信与王褒

庾信的家世,他在梁朝时的文学创作。庾信入北朝后的创作变化,文学精神的升华,乡关之思,荣枯主题等。庾信文学的特色,强烈的抒情性、与高度的语言技巧,超越浮靡时风,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王褒在南朝与北朝时的创作。第三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一书的性质,集地志、博物记、游览记等著述于一书。《水经注》山水文学的成Page 17 of 25 就。对后世山水小品的影响。《洛阳伽蓝记》,北魏迁洛后佛教的兴盛,杨衒之的叙事艺术与文风。

第九讲: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魏晋南朝民歌 吴歌在东吴的兴起。东晋时期吴声的流行。长江中下游都市经济的发展与吴声、西曲的盛行。吴声、西曲的体制、表现内容与艺术特点。南朝民歌的绝唱:《西洲曲》,形象之美、境界之美、声韵之美。第二节:北朝民歌

北方民族的尚武、质朴与北朝民歌的风格。《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刚健含婀娜”的风格。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巨大影响。第十讲: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志怪小说

志怪之源。南北朝社会与志怪风气。佛教、道教与志怪。娱乐与志怪。干宝与《搜神记》,故事类型,小说艺术。第二节: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人物品评风气。追慕名士遗风的社会风俗。魏晋以来人物记、人物别传之流行。《世说新语》:传神的人物描写,冷隽的语言风格。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13、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上地位。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好像是一个奇迹,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如同连绵的峰峦,皆历历在目。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述关于唐代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以及关于唐诗的分期等问题。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隋朝文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

Page 18 of 25 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初唐的一百年,是唐诗繁荣的酝酿与准备的时期。如何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诗风,为诗歌开辟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初唐诗歌的中心问题。正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这实际上是初唐贞观时期朝廷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初唐前五十年,诗坛创作的主体围绕着宫廷展开,因而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代表。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倡导“宏博”之风,追求刚健的风骨。继有“沈宋”确立了律体,从而使诗歌的艺术形式臻于完善。到陈子昂,进一步明确提倡建安风骨,摈弃齐梁馀弊,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而端正了唐诗健康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来说,初唐诗歌虽未能彻底摆脱六朝的浮靡与纤弱,但已经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第一节

初唐前期诗歌 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

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二,王绩

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第二节 初唐后期诗歌 一,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诗》,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二,杜审言和沈、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武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尽管他们在朝为官时期的创作不脱宫廷旧习,但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的作品,如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都是写景言情的佳作。然而他们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使得律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以定型化。三,陈子昂

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

Page 19 of 25 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尤其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格高气畅,乃是“盛唐气象”的风骨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乃是盛唐人昂扬奋发、健康向上的风采,具有恢弘豪宕的气质和雄浑外展的境界。另外一个方面,“盛唐气象”还表现为一种兴象玲珑的境界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人 一,吴中四士

在盛唐前期诗坛上,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的诗人,这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他们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杰作。《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二,王翰、王湾、王之涣

王翰、王湾和王之涣,都是盛唐前期著名的诗人,主要活动在玄宗开元年间。他们的诗歌,充满昂扬奋发的精神,和豪壮雄浑的气势,具有典型的“盛唐气象”的鲜明特征。王翰的《凉州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第二节 王昌龄与李颀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今存180馀首,其内容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是歌唱边塞征戍者的思乡离愁;二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内心。就诗歌体裁而言,他的诗歌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绝句,大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故有“七绝圣手”的美誉。二,李颀

李颀与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人都有交往,名重当世,是盛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李颀的诗歌,清俊秀丽而又雄浑雅健,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之音,也颇能体现盛唐之音的气象。《古从军行》为其边塞诗的代表作品。第三节 孟浩然与王维

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此外,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也都较为突出。一,孟浩然

孟浩然喜欢用五言诗反复描写幽寂静淡的景物,表现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因此,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如其著名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宿建德江》、《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留别王维》、《岁暮

Page 20 of 25 归南山》、《春晓》等等,无不如此。但同时,孟浩然的诗也还有境界阔大、气势雄浑的一面,如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就是这种壮美的典型。二,王维

王维是诗人兼画家,同时又擅长音乐,对大自然的美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送别诗、抒情诗;亦无论古诗还是近体诗,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在盛唐诗歌中最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与画又往往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节 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歌最突出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对边塞和战争生活的反映更为深入,描写更为鲜明突出,也最能体现盛唐边塞诗歌的特色。一,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和情调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经过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燕歌行》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二,岑参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同样具有“悲壮”的情感与风貌,但二人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元代陈绎曾《诗谱》:“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指出了二人不同的风格。首先,高适能以沉着、冷静的眼光,揭露边地政策和边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岑参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气势雄伟和奇情异彩的边塞风光与生活,因而他的诗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气质。其次,高、岑同样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多严整;而岑诗则杂言偶出,奇偶互见,转韵无常,表现出奔腾跳跃的、不可约束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其杰作。第三章 李白与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巨星,前后辉映。他们的杰出创造,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并将中国诗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第一节 李白

一,李白与盛唐文化

在盛唐文化的孕育下,李白以他特有的才华、风采和魅力,征服了同时代的许多读者,成为盛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这里将集中介绍李白与盛唐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貌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有个性化与浪漫色彩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那奔放的热情,浪漫的理想,坦荡的胸怀,率直的性格,豪侠式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典型的盛唐式的。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灵活自由的体裁,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性格。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他个人的气质、性格方面的这些特点,全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当中,从而形成其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他所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第二节 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之中,他经历过歌舞升平的开、天盛世,也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底层。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和胸怀,观察

Page 21 of 25 并体验着时代的脉搏,从而形成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二,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这里将结合杜甫的诗歌,具体阐明关于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诗“诗史”性质的若干特色,关于杜诗技巧等问题。同时还将涉及到关于“李杜优劣论”,以及杜甫对后代的影响等问题。第四章 中唐诗坛

中唐时期诗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较为明显,继盛唐之后出现了“中唐之再盛”的繁荣局面。第一节 大历诗坛 一,“大历十才子”

以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除了大量的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山水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或超然世外的情怀。他们的诗歌艺术风貌,一方面带有追慕、模仿盛唐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气骨顿衰”的特征 二,“大历江南诗人”与“吴中诗派”

以刘长卿、李嘉祐为代表的“大历江南诗人”,不满于现实,却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们的诗歌,以清婉柔秀为基本特征。以皎然、顾况为代表的“吴中诗派”,表现出“化俗为奇”和“由险得奇”两种创新趋势,从而创造出“清而狂”的艺术风貌。三,韦应物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他的一部分诗歌,具有气势壮大的特征,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但更多的诗,则突出表现宁静野逸之趣,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第二节 韩孟诗派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强调“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追求奇险之风,表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一,韩愈与孟郊

韩愈与孟郊的诗歌,都具有“以丑为美”和奇险巉刻的艺术风貌,但韩愈诗更加奇险狠重,孟郊诗则更偏重于寒瘦冷峭。二,李贺

李贺诗歌,以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闷为基本情调。其诗想象奇特、色彩斑斓,形成了奇崛冷艳的独特诗风。三,贾岛、卢仝等其他诗人

贾岛以苦吟而著称,他的诗寒瘦僻苦,也同样表现出同寻常的审美心态。卢仝、马异等人的诗歌创作,想象离奇,语言生僻,险怪之风尤为突出。第三节 元白与新乐府

白居易和元稹是中唐时期才华卓著的诗人,他们既有通俗浅显、干预政治的“讽喻诗”,又有流畅华美、风情浓郁的“感伤诗”、“闲适诗”与“杂律诗”。他们对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一,新乐府的发展及其评价

新乐府,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继杜甫“因事立题,无复倚傍”之后,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承以及张籍、王建的进一步写实化和通俗化,到李绅、元稹和白居易时,则成为一种有主观意识、有鲜明理论的创作准则。元白等人的新乐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上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但那种浅、切、尽、露的倾向,也有其不足之处。

Page 22 of 25 二,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

《长恨歌》与《琵琶行》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诗人将叙述、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生动传神而又风情摇曳,流畅华美而又情感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第四节 刘禹锡与柳宗元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又都长期被流贬荒远,然而不幸的政治命运,却促成了他们文学上的成就。一,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笔锋犀利、目光深邃、感慨深沉,无论怀古诗、抒情诗,还是政治讽刺诗,无不充满豪宕慷慨之气。而他的《竹枝词》等作品,则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情调和浓郁的民歌色彩,二,柳宗元

柳宗元的大部分诗歌,以抒发离乡去国的悲愤和抑郁苦闷的意绪为基调,感慨深沉而又风骨清峭。而他的山水景物诗,则寓忧怨、清峭于清新淡雅之中,诗境清冷而又韵味悠然。第五章 韩柳与散文的发展

在唐代,尽管官方有意倡导律赋(用以科举取仕);而骈文,从“初唐四杰”到晚唐小“李杜”也一直绵延发展,其中亦不乏佳作。但更加辉煌的还是唐代散文的勃兴。从北朝(西魏)就开始酝酿的文体革新,到中唐时期,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一致努力,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散文创作及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韩柳的古文革新主张 一,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是韩愈古文的基本主张。他说自己学习和写作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即孔孟之道。道是内容,文是形式,文与道,或文统与道统的有机结合,文章才具有充实的内容和现实的意义。柳宗元也同样倡导“文者以明道”,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但在学习对象和方法上,他比韩愈更宽泛、灵活。二,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

反对骈文,并在三代两汉文章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散文,这是韩柳文体革新的主旨。文体的革新,关键在于文学语言的创新。韩柳力求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其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陈言务去,言必己出;二是文从字顺,符合自然的语法规范。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一,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论说文在韩愈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叙事文以及嘲讽现实、文笔犀利的短小“杂文”,也都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现实意义。二,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纵横变化而又流畅明快,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自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避畏,不敢迫视。”(《上欧阳内翰书》)很能形容出韩愈散文的主体风貌。第四节 柳宗元的散文 一,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柳宗元的散文,包括其深入思考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哲学、政论文章,也包括其抒发忧愤、抨击现实的杂文。他的传记散文,也多取材于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他的寓言文,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意味,能给人留下深长的思考和回味。而山水游记,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Page 23 of 25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征

柳宗元散文的总体艺术风貌,体现为精密深刻,含蓄凝敛。他的哲学、政论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他的传记文剪裁精当,注重传神,引人入胜。他的寓言文想象丰富,造意奇特,形象鲜明而又寓意深刻。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优美,具有诗情画意。第六章 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传奇的发展,是中国小说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小说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皆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此外,由于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第一节 唐传奇 一,唐传奇的发展

唐代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盛唐的过渡期、中唐时期的繁荣期和晚唐的衰微期三个阶段。其中中唐时期名家辈出,唐传奇中的优秀作品,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等,都是传世的名篇。二,唐传奇的艺术

唐人写传奇,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他们摆脱了志怪笔记小说的格局,取材于现实生活,增强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写出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一,俗讲

俗讲由佛教讲经演变而来,其取材皆自佛经,内容也不外佛教教义,它们往往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新奇别致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将深奥的教义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因而文学的色彩也较为浓厚。二,变文

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就保存了较多。其内容有宗教性变文,有讲史性变文,有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也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艺人往往采用各种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文学、音乐、表演乃至绘画为一体,声情并茂,深受民众喜爱。第七章 晚唐诗坛

晚唐社会矛盾复杂尖锐,李唐王朝的统治更加软弱无力,虽然如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在现实面前,他们毕竟不能有丝毫作为,而只能反复咏叹着时代的悲哀与绝望。因而这种感伤情绪成为晚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但另一个方面,晚唐还有一批诗人,如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却继承了中唐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对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从晚唐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颇有向齐梁回归的趋势,浮艳之风又再度充斥唐末五代诗坛。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晚唐国势衰落,前景暗淡,使晚唐诗人的情怀倍加抑郁悲凉。这种情怀在怀古咏史诗中表现最为突出。杜牧、许浑、温庭筠、李商隐等等皆有大量创作,在晚唐诗坛形成一股潮流。一,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是一位才华纵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在杜牧各类题材的诗歌中,以怀古咏史诗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杜牧诗歌的主体风貌。这些诗歌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就诗歌题材而言,杜牧五、七言古今体皆有佳作,而七绝成就最高,无论咏史、写景还是抒情,无

Page 24 of 25 不爽朗俊逸,蕴含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二,许浑等人的怀古咏史诗

许浑在晚唐诗坛上颇有诗名,他的诗作以怀古咏史最为出色,那种纵观历史、吊古伤今的感慨,带有更多的衰飒之气与空漠之感。还有刘沧的怀古咏史诗,悲而不壮,凄凉萧瑟,很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第二节 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内容与情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第三节 晚唐其他诗人

晚唐诗坛除杜牧、李商隐两位杰出的诗人之外,还有许多颇具才华的诗人。从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与情调风格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温庭筠、韩偓、吴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士人的闺阁情怀与爱情题材,带有艳丽之风;

二是以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带有淡泊之风;

三是以郑谷、罗隐、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离乱之感与现实讽喻,具有“新乐府”的精神。

5.《红豆》文学评论 篇五

——浅析宗璞《红豆》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

八年前,老发夹上的两颗红豆寄寓着热情洋溢的青春与怦然心动的爱恋,牵引着两个迥然不同的青年大学生开始了一场命运的邂逅;八年后,早已被保存在丝绒盒子里且依旧匀净鲜亮的两粒红豆承载着朝花夕拾的些许眷恋与物是人非的无奈叹息,牵引着旧人重新打开了封存已久的记忆大门——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又正如那朗朗上口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自古以来就被视作那圣洁美好的情感象征——一颗小小的红豆,寄托了世间多少有情人深深的爱恋与浓浓的思念。而作家宗璞的这篇《红豆》也正是以此为线索,通过倒叙的方式描述了解放前夕,一对大学生情侣——出生贫困的普通女孩江玫与银行家之子齐虹之间如童话故事般的相知相恋,以及在面对“爱情与革命不可兼得”的命运抉择时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文章中,从八年后的江玫打开盒子看见红豆时的泪眼婆娑到她将红豆重新放回原处的含泪微笑;从回忆中齐虹对江玫的深情告白:“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到两人因民主运动产生分歧,红豆发夹被踩碎——“江玫觉得自己整个的灵魂正像那个发夹一样给压碎了。”那两颗血点儿似的红豆,贯穿全文,既见证了二人如胶似漆;如梦似幻的爱情,也目睹了两人支离破碎般的决裂。具有深远的意义。

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长而去,空留下那些缱绻的记忆,独叫人无尽缅怀。八年后,当早已成为革命工作者的江玫再一次踏进这无比熟悉的宿舍;并与曾为她带来甜蜜爱情的;依旧保存完好、色泽鲜亮的红豆不期而遇时,她以为的、已被时光轻轻带走的那些美好的过往,却犹如洪水破堤般的冲破了记忆的闸门,一幕幕在眼前重新涌现——从怦然心动的“遗憾”到形影不离的“挣扎”再到曲终人散的“决绝”。

一、怦然心动的“遗憾”

“生活像是山岩间平静的小溪流,一年到头潺湲的流着,从来也没有波浪。”在没有邂逅齐虹之前,江玫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像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造就了她如白纸一般纯净的内心以及如阳光一般温暖真挚的感情。而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色的脸,轮廓分明,长长的眼睛,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色的齐虹也是处在纯真年少的时代,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任情任性。也正是这样的任情任性才能让爱变得单纯,当两个纯洁的灵魂碰撞在一起,爱,才难舍难分。作者在描写江玫与齐虹处在认识阶段时,巧妙的运用了两个“遗憾”来彰显二人在这一时期“怦然心动”的情感波澜。

第一个“遗憾”发生在江玫与齐虹初次见面的时刻。二人同时走在一条有两排粉妆玉琢的短松墙之间的小路上,在双方都不经意抬头的瞬间,“江玫想,这人虽然抬起头来,但是一定并没有看见我。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使她觉得很遗憾。”这里的“遗憾”既表现了江玫因为觉得没有得到齐虹的重视而“遗憾”,也从侧面反映出江玫初见齐虹时莫名的“怦然心动”(因为在意,所以“遗憾”),同时也更是为下文描写两人的感情纠葛埋下了伏笔。紧接着,江玫正是抱着这种一丝丝的“遗憾”,开始反思她那早已经习惯了的平静生活。

然后,第二次“遗憾”便发生在江玫与齐虹通过钢琴熟络起来之后。“他送她到西楼,冷淡地点了一个头就离开了,根本没有问她的姓名。江玫又一次感到有些遗憾。”这是两人第一次散步,他们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苏东坡与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他们曾迷失在荷花清远的微香里,也曾迷失在桂花浓酽的甜香里——就是这样投机;这样的美好,自己的内心早已开始悸动奈何对方却不曾在意——“遗憾”的感觉因此油然而生。

通过作者对这两个“遗憾”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发现:江玫从初见齐虹时,便对他有了与众不同的期待;因为有期待,才会有遗憾。而这种“遗憾”终究会在无法自拔中逐渐发酵成最怦然心动的爱恋。

二、形影不离的“挣扎”

共同的兴趣爱好使江玫与齐虹二人越走越近,最终展开了甜蜜的爱情。在春天的颐和园里;在那花团锦簇的玉带桥旁,齐虹的一句:“你是我的。”便让江玫深陷浓烈的感情之中而无法自拔。“江玫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了。她靠在齐虹胸前,觉得这样撼人的幸福渗透了他们。在她灵魂深处汹涌起伏着潮水似的柔情,把她和齐虹一起溶化。”就像所有热恋中的人儿一样,此时的江玫与齐虹之间的感情,就犹如红豆那般单纯美好,眼里心里,除了彼此,再也容不下其他。但是,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越是相近的距离就越容易发现问题。随着关系越来越亲密,江玫与齐虹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也接踵而至。

对于江玫而言,齐虹一直都是颇具吸引力的存在:俊朗的外表,丰富的内心,弹得一手好琴又与自己趣味相投——这些无不吸引着单纯善良的她为他而倾心悸动。当亲密的室友萧素批评齐虹自私自利,内心阴暗时,江玫一改往日的温顺乖巧竟然第一次冲她敬爱的素姐发起了火;当相依为命的母亲评价齐虹“不好”时,江玫也是首次用类似质问的语气:“他怎么不好?他哪里不好?”由此可见,江玫对齐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可是,这份爱情既让她甜蜜,又让她痛苦迷茫:她不懂齐虹充满热情的双眼背后所隐藏的冰冷,不懂为何看似如此炙热的爱情却始终填充不了她内心不知何时出现的空隙......这些“困惑”在无形中犹如包袱一样压的江玫喘不过气来。最终,在被室友萧素引领着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发现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后,她才意识到当爱情与思想,与人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复杂而脆弱。于是,那些包袱般的困惑幻化成了争吵与哭泣,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压死他们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和齐虹,照我看,有很多地方,是永远也不会一致的。”也正如江玫所说,齐虹作为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或许永远也体会不到自己心爱的女生真正想要的东西。与江玫相比,身份地位的不同使他的性格更趋于愤世嫉俗和理想化。与江玫在一起时,他憎恨除了江玫以外所有的人类;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一心只想着与女友游山玩水,共度二人世界,而对江玫参与民主运动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大加反对。他的爱不像江玫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着占有、霸道与一己私欲。他讨厌江玫与萧素交好;因为江玫上街游行而愤怒的砸碎玻璃……他开始渐渐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对人生不信任,他对爱情也不信任,他监视着爱情,监视着幸福,监视着江玫。”因为太爱,所以齐虹对失去江玫的恐惧感也愈发强烈;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最终应验了“过犹不及”。

三、曲终人散的“决绝”

江玫与齐虹所处的年代,正是以阶级矛盾为社会最主要矛盾;以“要革命、要解放”为时代主题的特殊时期。因此,作为资产阶级的银行家之子与几乎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普通女孩的恋情,在当时这样一个重视阶级成分和政治素养的社会是很难被认同的。再者,由于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也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分歧。所以,不论是从社会;还是从自身因素来看,这都为江玫与齐虹最后感情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随着小说进入结尾部分,情节也变得越发复杂起来。萧素的被捕入狱、父亲失踪的真相以及齐虹的出国避难让江玫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挣扎: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要革命还是要爱情?

事实上,在面对“爱情与革命不可兼得”的问题上,江玫心中其实早就有了选择倾向。小说中,萧素作为带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引领人、亲密的伙伴,她的突然被捕无疑给江玫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可是,纵使百般难过,她心里依旧执着:“逮走一个萧素,会让更多的人都长成萧素。”——这其实就是一颗革命信仰的种子,它早已在江玫不自觉中深深的扎根在她心里。紧接着,在得知自己的父亲身为革命家含冤而死的真相后,这颗革命的种子便诱发出了萌芽,促使她坚定投入到为新生活奋斗的行列中。江玫做出的选择其实也是她的身份使然:身为革命家的后代,她代表着工人阶级及知识分子的利益,势必要肩负着民族解放的使命。因此,在齐虹提出要带她一起出国的时候,江玫虽然痛苦异常,但最终还是坚定的做出了拒绝,亲手斩断了两人的情丝。

而齐虹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除了以自我为中心,他本质上对“革命”就存在着排斥,江玫口中的“为人民”在他眼中更是傻子的行为。因此,他反对甚至暴怒于江玫参与“革命”的行为,全然不顾她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阶级性使他只关注于自己的爱情,而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更无法接受江玫的政治理想。“你一定要跟我走。”“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没有任何东西能分开我们。”——齐虹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些不管不顾、爱情至上的话语,推动了江玫做出的最终选择,促使了最后的曲终人散。

作者在创作这篇小说时,正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要变革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要方针的提出,才使得以这篇《红豆》为代表之一的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得以出现——它们是当代爱情伦理小说的最早尝试;它们注重表现爱情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努力挖掘爱情中所蕴含的社会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性内容,因此,不论是在题材领域的开拓、思想内容的发掘,还是在艺术风格的创新上,它们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也正因如此,《红豆》整篇小说以简约纯净,沉郁真实的文字;在爱情与革命两条主线的交错发展下,清晰的描绘出女主人公江玫性格与心灵的脉络以及真实而又令人信服的记录下她与男主公齐虹之间确实存在着的真挚感情。这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时代主题,而且还显示出人的本性及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同时也隐晦地表现出了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相互交织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常楠.爱在夹缝中滋长——宗璞《红豆》人物心理解读.安徽文学,2010年第11期

3.金仕霞.红豆总相思——重读宗璞的《红豆》.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3月第一期

6.围城文学评论 篇六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围城》写作于1944年,1946年完成。当时作者钱钟书羁局沦陷的上海,情绪惆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作者当时还在忙着写《谈艺录》,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多,两年里作者忧世伤生,屡次想终止,作者提到“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很多事,省出时间来,得意锱铢积累地写完”。

《围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版,一九四八年再版,一九四九年三版,以后国内就没有重新印过。美国哥伦布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英文著作里对它进行了过高的评价,导致了一些西方语言的译本。日本京都大学荒井健教授很久以前就通知作者他要翻译。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另外,《围城》的讽刺艺术是极其与众不同的,极具幽默性,一如:因为总有这么一种感觉在心头:正笑别人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裸奔,忽然发现自己也只是穿了一个遮羞的裤衩而已。这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汽车陷入了烂泥沟,不肯走了,“汽车夫就破口大骂,此刻骂得更厉害了。骂来骂去,只有一个意思:汽车夫愿意跟汽车的母亲和外祖母发生肉体恋爱”。此处形象地描述了方鸿渐一行人在去往三闾大学途中一辆挤得密不透风的客车中汽车夫的抱怨,让人读来忍俊不禁,讽刺了汽车夫的大老粗形象。而如对方鸿渐学位的描写,实际上方鸿渐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出国留学也只是混了假学位,回国时为了向家里有交代,买了克莱顿大学的证书,留学归来更是名气大振,上报纸,受记者采访,可是无时无刻都怕自己的假学位被拆穿,可是当发现大家都尊称自己为“方博士”时,他的虚荣心又再次出现,正如文章描写“鸿渐虽然嫌那两位记者口口声声叫‘方博士’,刺耳的很,但看人家这样郑重的当自己是一尊人物,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多。他才知道住小地方的便宜,只恨今天没换身比较新的西装,没拿跟手杖,手里又挥着大折扇,满脸的汗,照相怕不会好”。后来在三闾大学遇到口中说是克莱顿大学毕业的同事,心中慌张起来,同时又暗自揣测这个同事也不过如此,美国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大学。再次有些比喻更是新奇,鞭辟入里,如“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知道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做官,让人联想到腐败,其实腐败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心里本身就长着一棵腐败的幼苗,只不过做官了,肥料施得好了,苗也就长的亭亭如盖,不可抑止了!”.《围城》对主人公方鸿渐和四个女人的描写也是极具波澜,充分讲述主人公方鸿渐失败的人生,包括他的婚姻、事业、爱情。以致反应庸俗的世态,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从留学归来途中开始描写,交代了他的家庭背景,留学的大体经历,方鸿渐和诸多女人都存在情感纠葛。最先出现的是鲍小姐,此人一出,就给读者一种放荡不羁,水性杨花的感觉,方鸿渐在留学期间,迫于家里的压力,不敢恋爱,遇到鲍小姐,与已经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立刻产生化学反应。正如现代社会的“一夜情”,旅途结束后,二人自然分道扬镳。在船上遇到的第二个女人是苏小姐,此人有着苏小妹般的才情以及法国的博士学位,可以说,是她先爱上了方鸿渐,但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知道方鸿渐喜欢唐晓芙,但是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别无他法,她喜欢几个男人为了她争风吃醋,费尽心机去导演一场“猫捉老鼠”游戏,最终却因方鸿渐的拒绝而匆忙嫁人。而方鸿渐遇到的第三个女人唐晓芙,可谓是方鸿渐第一次真正爱上的人,开始他处于苏小姐和唐小姐中间尴尬纠结万分,直至他后来真的爱上了唐晓芙,却在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结束了这份痛彻心扉的感情,“他听到最后一句话,绝望地明白,抬起头来,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整是对方鸿渐求爱遭拒的描写。接着他收到三闾大学的聘书,为了逃避这段感情,他离开了,然后就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孙柔嘉。孙柔嘉初次在船上亮相,显得幼稚怯懦,到达三闾大学,教英文时还好像是个入世未深,受人欺负的小姑娘,因害怕黑夜里一个人走,他萌生靠拢之意,才发现孙柔嘉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一经订婚“鸿渐仿佛便有了个女主人”,听之任之,等到辛楣唤醒他时,他早已深陷围城。《围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很多都是不以爱情为基础的,正如书中所说“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的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所以,钱钟书认为,结婚无需伟大的爱情。

《围城》可以看做是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本书故事情节精彩万分,语言生动幽默,鞭辟入里,可谓文学经典。

7.文学评论范例 篇七

1 英美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1.1 英美文学的发展

英美文学是英美语言被英美民众艺术化使用的一种体现, 同时也是对英美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反映, 是英美文化被世界人民所认识和了解的一个窗口。英语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表达功能的交流工具, 在英美文学中, 被用来表达英美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其风格也具有多元化。

英美文学包括:小说、文学评论、戏剧和诗歌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4个阶段:1盎格鲁·撒克逊阶段, 2文艺复兴阶段, 3新古典主义文学阶段, 4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与现代主义文学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 英国文学都会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英国文学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与英国相比较其发展历史就短得多, 其早期文学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模仿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在20世纪初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 有了许多新文学, 与英国文学开始平分秋色了, 这时美国文学才真正独立起来, 真正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二战后, 受到实验主义精神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抨击, 美国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将近有10人, 美国的文学也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并快速前进着。

1.2 英美文学的特点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而言, 它是英美人民利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以及其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之一。英语具有非常强大的表达功能, 利用英语可以非常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但是由于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 英国和美国的文学存在不同的特点。

1) 英国文学的特点

在整个英美文学体系中, 英国文学的历史悠久, 演变极其复杂, 对其可以高度概括为“源远流长”。英国文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经济、宗教、历史等文学体之外的因素对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学作品内容遵循了相对应的自身规律, 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等一系列不同的历史时期。写实—实验—多维度是二战之后英国文学的一般的发展趋势。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的特色。在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中, 英国曾是显赫一时的大英帝国, 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 英国文学中无疑会展现出这种大国的自觉和自信, 同时大英帝国的繁荣和衰落在英国文学中也有着完整而细致的描述。例如, 在冒险文学、战争文学以及探险文学等文学形式中, 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大英帝国的扩张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乌托邦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是英国文学另一种呈现方式, 它是一种政治文学, 带有一种大帝国主义的自信意识, 是文学作家对英国政治的设想与展望。

2) 美国文学的特点

虽然美国文学的发展受英国文学的影响, 但由于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因素不同, 美国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显著特色。19世纪末, 美国文学开始从英国文学中脱离出来, 虽然在初期其仍具有英国文学特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战后, 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新旧交替期、实验主义精神期、多元化发展期三个阶段。美国文学具有多维度、爱自由、平民化等特点, 同时美国文学也具有多种形态, 主要包括:乡土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早期美国各地不断涌现乡土主义文学, 20世纪30年代出现批评派, 50年代开始逐渐朝着女权主义、结构及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方向发展。美国文学与英国文学不同, 其更加注重描写的生动轻快性、情感的自由表达、主人公强烈的个性表现欲。

2 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 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 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评论的内容具体包括:小说评论、诗歌评论、影视评论、戏剧评论等。文学作品是文学评论的对象,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属于狭义的文学评论, 而广义的文学评论则是对所有和文学有关的思想、人物、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文学评论建立在文学作品分析的基础之上, 文学评论高于文学分析, 分析是具体的, 而评论则是广泛而深刻的。

英美文学评论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类, 它是一种运用文学理论现象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探讨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揭示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指导英美文学的创造。英美文学评论其对象是英语文学作品, 其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进行分析、议论, 借此来提升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欣赏和阅读的水平, 正确接收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同样英美文学评论也有别于一般的作品分析。由上文可知, 文学作品分析比较重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属性进行分析思考, 而英美文学评论则重视对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艺术表现和外在表现进行思考评论。

3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3.1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是传承传统文化还是挣脱传统文化, 英国文学评论在这二者之间苦苦挣扎着。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著名代表作《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在复仇和“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上苦苦挣扎, 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优柔寡断的性格。同样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就与这种性格非常相似。17—18世纪的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荒诞的创造手法和十分明显的宗教色彩特点, 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挣脱传统文化之间的抗争和纠结都可以从这些特点中体现出来。在20世纪后, 英国文学评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学评论家们开始对以往的理论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审视,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虽然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界里只有伊格尔顿这一位有影响力的评论家, 但在今天的文学评论界中仍会受到他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方向发展着。文学评论需要对以往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横向或纵向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然后构建新的、适应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英国文学评论离不开英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英国文学评论随着英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着。

有了文学就有了文学评论, 对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 就无法忽视对美国文学的研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其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影响, 其中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对其影响最为深刻。虽然美国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 但是其自身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样欧洲大陆文学评论尤其是英国文学评论对美国文学评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是美国文学评论还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学评论, 不然就不会有美国文学评论这一说法了。英国文学评论在不断地挣扎和犹豫, 就像英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一样, 虽然有所创新, 但主要的还是传承传统, 而美国文学评论更多的是创新, 这也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点。美国文学评论是一种创新的、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文学评论, 其不仅吸收欧洲大陆文学和印第安土著文学, 还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各种不同的文学理论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全世界有利用价值的文学评论理论都被美国文学评论界所借鉴, 并进行了本土化的再创造, 使其文化朝着不断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2 文化发展载体 (语言) 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载体, 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会在其重要载体——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式语言和美式语言的差异性所影响。因此, 探讨语言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对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英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英语是正宗的英国民族文化发展载体, 它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 使得其在英国文学作品使用中具有很好的表现性。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许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 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小心翼翼。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对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有一种由衷的尊敬和崇拜, 害怕在语言的使用上不当而亵渎了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这使得英国文学评论缺少张狂特质和个性自由。

美式英语是英式英语的一种衍生物, 是英国英语在美国的本土化的语言, 和英式英语相比较本质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英语的核心东西也还被保留着。但是美国是一个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新生国家, 在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中, 其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和民主的文化意识等都是新生的, 所以美式英语也是其中新生的事物之一。新生事物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去创新, 当然美式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就必定会带有创新和一定的叛逆的特质。由于美国的民主革命较为成功, 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负担, 所以文学评论家在语言的使用上不会像英国的那样小心翼翼而是带有创造性, 对美国文学作品的评论会比较张扬个性, 并且也不会有顾忌的现象。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使用上的创新性, 离不开美国民主、自由、个性张扬的氛围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文化精神。

综上所述,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可以通过分析探讨文学评论家们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在语言使用上不同表现。

3.3 文化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仔细分析英国文学, 在文化历史发展的渊源上, 其文化历史传统是属于人本主义的范畴。然而, 英国的人本主义是相对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历史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在英国文学评论之中, 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保守的一面。如, 当莎士比亚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 说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本主义的一种比较广泛的宣传。莎士比亚对自己文学作品中人本主义观点的评价, 对英国的文学评论产生了较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明、文化的发展进步, 在英国文学评论中这种人本主义观点, 逐渐地受到了很多人的否定和质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社会如果想要获得快速、完善的发展, 就必须借助革命力量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革命的力量, 才可以为整个社会在质的发展上提供动力的支持。

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 在激进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具有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 美国没有像英国一样带有较沉重的文化历史包袱。其次, 美国为了争取独立而形成的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 这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上可以没有任何包袱。所以, 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 很多作者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 都是保持着一种较激进的态度, 有的甚至还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人本主义的创新观点。如,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就可以品读出他的人本主义观点。

4 总结

英国文学评论有着历史性包袱, 带有挣脱和犹豫的特点, 而美国文学评论则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激进性。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有许多, 其中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评论者本身所具有的素质等因素皆对英美文学评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通过对英美两国文化内涵差异、文化发展载体 (语言) 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摘要: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而产生, 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也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显著。该文主要介绍了英美文学的内涵及其特点、英美文化评论, 重点通过对英美两国文化内涵差异、文化发展载体 (语言) 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起着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支配性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文学评论,影响

参考文献

[1]曹山柯.现代主义语境下对传统的理解和重铸——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回顾[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5) .

[2]林晓彬.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8) .

[3]钟志华, 周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 (4) .

[4]盖颖颖.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 (2) .

[5]汪阳.谈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区别及其背景原因[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8.我们怎样搞“神经文学评论” 篇八

霍尔奎斯特: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的研究兴趣是“神经文学评论”,就是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小说等文学作品。这项研究得到Teagle慈善基金的支持。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的这项研究牵涉到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目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即耶鲁大学和哈斯金实验室所在地。

新知客:能具体说说怎么做的吗?研究现在的进展如何?

霍尔奎斯特:我们邀请大学生来参加我们的实验。这个实验要求他们读一些难度不等的文本,他们的神经活动会被同时记录下来。这个实验不算难做,试验者只需要平躺在磁共振扫描仪中就可以了。他们的面前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屏幕。我们每次就在屏幕上呈现一段不超过360字的文本。目前,我们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新知客: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给大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霍尔奎斯特:不完全是。我们的研究主要希望了解人们阅读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字时,脑的活动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当我们将纸上的内容通过视网膜输入大脑时,大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式来进行理解。用磁共振扫描仪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读逻辑关系复杂一些的作品,读者甚至需要调用一个特殊的注意机制。我们希望找出这些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新知客:感觉非常高深啊。您觉得这对大众阅读也是有帮助的?

霍尔奎斯特:对。对于普通大众,我们注意到阅读能力在一年年降低。比如美国,有调查说25%的人一年一本书也不读。事实上,我们希望这个关于“复杂文本阅读”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人脑在文学阅读中发生了什么,最终让我们对阅读的训练更加有效。

新知客:“阅读训练更加有效”怎么理解?

霍尔奎斯特:是这样的,我们认为“复杂文本阅读”有训练大脑的作用,对大脑处理其他事务,也有裨益。这就相当于我们去健身房健身一样,将锻炼出更健壮的体魄。

新知客:您的研究会对其他学科有什么影响呢?

霍尔奎斯特:就文学叙述本身而言,对于任何思想的传播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然,具体的影响短期内不好说。有意思的是,2009年秋,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叫“叙述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新知客:在“神经文学评论”之前还有许多其他学说用于文学研究,比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您觉得“神经文学评论”会像《纽约时报》说的那样,是文学研究领域里下一个大事件吗?

霍尔奎斯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另外一个文学评论方法,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阅读活动本身而已。

新知客:您认为艺术灵感也可以通过神经成像来进行观察吗?

上一篇:《十几减九》晒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家有温暖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