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2024-08-11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共11篇)

1.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一

一、考点解读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的,其特点就是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个性化色彩较浓。

二、解体要求

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

1、型(有观点) 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

2、选一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

3、融合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4、自创型(有观点) 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三、答题格式

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赞成??”等。

2.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二

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想象力层面都比较丰富, 在科学教学手段下能够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1.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的教学特征及现状

1.1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特征分析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有鲜明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自主及个性化的解读特征, 形象性、动态性、角色换位等特征方面。其中在形象性特征方面主要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在散文阅读中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最简洁的审美刺激是源于直接的形象, 所以形象的输出是学生对文本的自觉审美体验。在动态性特征方面主要是散文阅读审美的层次性所致, 在反复的阅读下也能够有不同的理解[1]。另外, 在角色换位特征方面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 在散文的阅读审美体验过程中要和作者有意识地进行角色换位, 这样在理解上就更深刻。

1.2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现状分析

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现状看, 还有诸多层面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散文审美阅读的时间上不是很充分, 审美阅读教育和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只是依靠课堂时间远远不够, 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对于散文的阅读审美体验时间的控制就不能充分体现, 影响审美体验效果。

审美输出的概念化使得学生在审美内容上相对立, 审美的过程变量缺失造成审美的标准产生对立, 以及审美的驱动内在封闭造成审美秩序出现对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训练比较重视, 忽视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的培养, 只注重讲解, 从而在文本的审美特征上没有充分重视, 这些方面造成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效率高。

2.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优化策略

第一, 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的优化策略实施要从多方面进行, 首先要对散文阅读审美教学体验的情境进行创设, 从而对学生的审美热情加以激发。审美热情是双方面的, 不仅是学生的审美热情, 而且涵盖老师的审美热情。审美热情需要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实现, 通过美的语言及情感的美等让学生对散文阅读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感受, 从而使学生对散文的审美阅读有最佳的感受。

第二, 要有效提高欣赏能力, 在审美鉴赏能力层面得到有效增强, 散文阅读审美欣赏是通过文字构建作品的内在灵魂[2]。散文中含有作者浓郁的情感及独特的见解等, 学生要学会欣赏, 从中找寻暗藏的思想情感, 这样在反复的阅读下就能够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 要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切入, 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及内容的不同, 进行设定引导学生尽快投入课堂中的兴趣的切入点。并要将诵读作为中心感官调动, 散文这一真实展现自我的问题是有感而发的, 其并非是应用文,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要采取美读的方式并带有赏析的目光把作者的情感通过读的方式进行体悟。在美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感官的调动, 这就包含视味嗅触听, 散文的个性化能够将作者的真实情况得以体现, 也是作者情绪比较多的文本体裁表达方式, 通过对多种感官的调动就能有效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第四, 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在审美效果的强化上充分重视, 有效构建和提升审美人格。教育目的并不是创造某一物质产品, 而是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及教育人才,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也是如此, 通过对优秀的散文进行阅读欣赏就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素质上得到提高, 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以体会, 同时也是对建构和提升审美人格的重要实现途径[3]。这就需要充分重视散文阅读审美体验的教学中, 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加以实现, 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 审美阅读体验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老师要对其充分重视, 在课堂上详细认真地讲述, 课下要认真地引导学生主动对优秀散文作品加以阅读,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学习, 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得到有效提高。此次主要通过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的特征及问题的简要分析, 提出重要的解决思路, 希望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处在当前的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 加强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审美体验教学, 对学生人文素质及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特征及现状进行分析, 并结合实际探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策略, 希望对实际教学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郁琼雅.中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3 (07) .

[2]王金玉, 杨军, 陈岳纯, 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2) .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困境;突破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教学在各个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散文阅读课程的引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都有所提高,但是散文阅读在高中学校的开展也有许多的问题,学校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才能充分体现散文阅读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

对新疆大部分高中学校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存在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下面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列举:第一,散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意识。第二,高中语文教师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第三,各个高中学校对散文阅读课节安排较少。第四,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没有达到要求。第五,部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

二、对提高高中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提出的突破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主动性

各个高中学校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制定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散文阅读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充分体现散文的独特之处。此外,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散文,可以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都能够主动的进行散文阅读。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丰富,散文阅读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故都的秋》散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在原文中写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学生读到这一段时,一定对北国的秋天充满了好奇,会对文章更感兴趣,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阅读,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北国的秋,丰富阅读时的情感,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达到高效阅读目的

因为散文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不同的散文形式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以便于在教学课堂上能够正确且快速的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可以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散文阅读,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散文。

(三)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借此不断激发高中生主动且有效进行散文阅读的学习。为了使目标得到实现,教师要正确地运用散文具有的特殊意境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充分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多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和讨论使学生对散文内容有更加深入了解,这样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散文阅读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师要将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制定多种教学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散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使散文阅读实现其价值所在。以《小狗包弟》为例,文中写到“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这段文字作者介绍了包弟安静善解人意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包弟的喜爱之情,当同学们读到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看小狗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使散文阅读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

(五)在增加散文阅读教学课时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因为散文阅读的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将所有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学校要增加散文阅读的课时,让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知识,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课时增加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六)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与专业的培训人员和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而教师经过培训后,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校采用以上提出的策略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调整,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学校经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后,散文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三、结语

散文阅读对提高高中生的语言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希望更多的高中学校开展散文阅读课程。而已经开展散文阅读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借鉴上述建议并进行改善,进而使散文阅读在高中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娟.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分析[J].东方教育,2015(9).

[2]梁先军.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0).

[3]刘洁清.用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质量[J].成功(教育版),2013(4).

4.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试题 篇四

【复习目标】

结合做过的典型散文阅读题目,熟记散文阅读的思路以及答题方法。

【复习时数】

一课时

【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思路】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题目,读懂文章是关键。这就要求考生在做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说理为主的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等,尤其要关注抒情句、议论句、段落起始句和总结句、段落中心句、篇末点题句等。

【疑难语句的种类】

所谓疑难语句,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抽象词语较多,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题时候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学会从整体入手,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即理清文章的思路,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时,一定要牢记下面规律和方法。

1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2、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3,要找寻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就是要找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的概括性词语。 4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主旨之后再去做题就比较简单了。散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他们融为一体。

【常见的命题形式】

1. 文中写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画面)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角度、阶段来写的,怎样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 3. 为什么?????请分条概括(或说明) 4. 概括文章的主旨 【具体步骤】

1、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全篇,还是某几个段落(某层),还是某段。

2、对答题区域进行简明的分层,分层不可过粗,也不可太细,具体依据应该以分值多少来判断,当然主要的判断依据还应该是文章或文段的内容层次。

3、回头继续审读题干,找出题目要求的关键词、重点词。

4、根据题干中的这些重点词语的提示,到答题区域找相关的关键词——问什么,找什么词语。

(关键词、重点词语一般是:显示文章或段落脉络层次的词,关联词,多次重复出现的词,对象或者主体的词,表示特点的词语等)

5、依据题干要求摘取、概括或组合,形成答案并代入检验。 【对文章中心意思(主旨)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主要方法是: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4、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5、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

【常见的`命题形式】

1、句子含意理解 2、句子的作用 3、对句子进行赏析 4、句子的比较

【具体步骤】

1、句子含意理解类:

(1)注意句子所在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2)对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3)抓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即句眼进行解释。句眼通常是表达比较形象的词、高度抽象概括的词、指代词等。所谓形象化的词语或语句主要指那些具有比喻(包括通感)、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的语言,或者描写生动细致(常用移用修辞)的语言。尤其是借代、借喻语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找到它的本体。抽象概括的语言主要是这写语言的具体内容通俗地解说出来。含有指代内同的词则要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在具体语境当中找到它的具体所指。

(4)回扣段意和主旨进行解说。句子的表意既离不开段落,又与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密切相关,尤其是它们的首尾句、文眼句、哲理句,更具有这种意义。

2、句子的作用类:

(1)回答内容上的作用。这句话本身是什么含意,是否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联系,是引出主题、暗示主题还是揭示主题。

(2)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句子在文章中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是引出下文,还是承上启下,或者是总结上文。 3、句子的赏析类:

(1)从内容上考虑,结合句子本身的含意以及和主旨、作者的感情的联系进行说明。

(2)从形式上考虑,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何种表现手法,何种修辞手法,再联系这种手法的本质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注意要与内容结合起来谈。

5.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练习题 篇五

②近十年来,我到过好些地方的森林。小兴安岭、庐山、武夷山、三清山,以及广东封开、龙门等处的森林,我这儿并不想写游记,无意一一描绘它们的细部景色。我想说的,是在那一片深绿,或者墨绿、碧绿、苹果绿、嫩绿赫然构成层次的山野,你要是登上森林瞭望哨,在山风呼啸中,看群树摆动,仿佛海洋在翻腾一样;那壮观的景色使人顿然忘却世俗许多的纷扰琐碎的事情,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欢愉。

③在森林里的浓荫下行走,呼吸着比蜜水还甜的新鲜空气,端详着一株株树的英姿,令人不禁想起了国外一位学人讲的这样意思的话:“诗是我辈俗人的作品,大自然的杰作是树,一株树要比一首诗美丽得多!”你看,它们有的是疏朗的,有的是繁密的,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屈曲多姿,各式各样的树显示了各式各样的美。有的树主干上光光洁洁,有的树主干上起了瘿结,附着了攀缘植物和悬挂植物,它们一路开着花,居然直达树梢。在林荫下漫步,有时森林水滴滴了下来,也许是沿着你的面颊流淌,也许是从背脊直下,沁人心脾,每当此际,我总是一点也不忙着把它拭去,而是任由它悄然坠下,享受着一种生活于大自然中难得的情趣。

④森林是宁静的,但也是喧闹的。有时一只啄木鸟在头顶上笃笃笃地啄着树干,有时一只金花鼠惊鸿一瞥地跳跃而过,有时成群长尾山雀在空旷处振翮飞翔,它都使人感到生机盎然。森林里几乎到处都有小生物,它们都在忙忙碌碌经营着生活,花式品种纷繁到难以胜计。表面上看,好似一片宁静的山林,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真叫人捉摸不透,它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内涵深厚,它像一部你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这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原因。

⑤有人告诉我,在张家界林区,当一行旅游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捱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明原委,叮嘱大伙不必忧心,他马上可以协助解决,他返身走进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色,表示不惯吃生鸟蛋的时候,老人嘻嘻地笑着,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再度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手捧着煮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那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一眼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人和物,都太丰富多彩了。

⑥我曾经这样反躬自问,为什么到森林去,能引起这种深沉的喜悦?一种复杂感情的涌现,有时不是几句话能够解释得了的。它空气清新,使人脱离尘嚣,它既有一种莽莽苍苍的粗犷之美,在它的细部方面,又有一种纤纤细细的灵巧之美。它像一部博大精深的巨书似的,展现在人眼前,使我们一时完全忘却了琐碎扰人的烦忧,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⑦但是细细一想,情形既是如此,又不完全是如此。我们到森林去,所以引起一种绻恋低回的感情,又是因为在理性上,我们知道森林和人类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如果没有森林,没有树木,这世界将变得多么的寂寞和悲哀!由于森林遭受严重砍伐,引起水土流失,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的事情,在国内大量地方是屡见不鲜的。一看到童山濯濯的景象,你就会知道那里的村落沉浸在不幸之中了。这且不去说它,就是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大森林,不论从世界范围来说,还是从中国范围来说,它们的总面积都存在不断缩减的趋势。中国森林面积在国土中的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比例。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它也还在逐渐减少之中,我到有“中国林都”之称的伊春去,到森林覆盖面积雄居中国前列的福建去,当年都听到人们谈论造林速度比不上砍伐速度,森林面积在缩小中的话题,虽然也有造林比较迅速的省区,但是两相抵除之后,全国仍然是一个降低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个隐忧。伐木丁丁的声音,并非是全可赞美的。那里面也有破坏安宁生活的刀斧之声呢!

⑧这样一想,我终于比较能够分析走进大森林时所以感到喜悦的缘由,原来,除了欣赏宁静,赞美雄浑,领略深厚之外,也还有一种庆幸的心情:“这里还有这么大一片森林!”“没有看到受破坏的景象,真让人高兴!”

⑨这样一想,又觉得在快乐中是夹杂着一点忧伤了。就正像在观赏红叶时候那样。

⑩但愿在不太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中国的森林的总面积逐渐上升的喜讯,这在中国是可以称为“特大喜讯”的。那时,我们到森林去徜徉,就会只有欢乐,而不夹杂点忧伤了。就像一片健康的绿叶,只有翡翠的颜色,而没有病斑一样。

⑾人们!但愿对树木,对森林,也都有一份理性的爱,而不是一味只知道胡乱砍伐吧!有没有这点爱,可能也是一个文明人和一个愚昧自私者的分野。

1989.3.北京

(选自《秦牧全集》,本文有删改。)

9.第⑤段写了一则传闻,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析。(4分)

10.作者为什么喜欢在森林中漫步?(5分)

6.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方法 篇六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

(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

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明白三个问题

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

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

“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3.局部把握,抓住关键。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语文散文阅读各类题型答题格式

行文思路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表达作用答题格式:

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答题格式: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形象分析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人称类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归纳内容要点答题格式: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高三语文选择题答题有什么技巧

1.仔细审题,吃透题意。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题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掌握用于解题的第一手资料--已知条件,弄清题目要求。主题仔细完全理解这个问题,经常在考试有一些缺陷,容易出错没有仔细推敲。因为测试时间紧,候选人往往一看匆忙,筛选“欺骗”很容易,因此,必须要仔细的习惯。

2.反复析题,去伪存真,形成解题思路。析题析题就是剖析题意。反复析题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根据题意,联系知识,形成思路的过程。 在仔细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剖析。由于所选问题具有相似性和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对选项逐一进行比较,并结合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和提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是正确的。速率。

7.高中语文阅读课开设方法初探 篇七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现状梳理,意义呈现,方法尝试,效果展示

语文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优劣与高考成绩的高下。因而,作为一门统筹性质的学科,阅读在是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语文阅读课开设的现状梳理

1、缺经验而不成章法

阅读本该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深知此理,也一直在不间断的做各种尝试,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统一的中学语文阅读课开设教程,无法窥探阅读中显现的规律,当然也就会出现漫无目的地泛阅读。就我所任教的地区而言,每个学校有各自的阅读课开设方法,甚至每个教师也基于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践行着各自不同的阅读课。至于效果如何,既缺乏有效地监管制度,也没有适合的评价机制。尽管每个语文教师均知晓其中的重要性,却也是 “无能为也已”。

2、无成法而流于形式

没有既成的经验借鉴,加之执行与评价方法的缺失,自然就会使得语文阅读课的开设在某种意义上流于形式。事实上,很多阅读课都上成了读书课。学生在课上盲目的阅读, 没有目标,没有重点,没有读书体会。读完文字,阅读的过程也就终结了。这不仅浪费着时间与精力,也或多或少的误导了阅读课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二、语文阅读课开设的意义呈现

1、阅读理解的好伙计

有目的、有思考的阅读对于理解和赏鉴文章是大有裨益的。在被很多人看做是“读闲书”的阅读上,其最大的存在价值就是帮助学生深入的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这本身就是与新课改的探究理念暗合的。同时,有效的阅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这对考试中的答案组织提供了文字上的保障。

2、作文写作的好伴侣

很多高中生总是愁作文、恨写作。其实,作文并非难事, 合理有效的规范阅读就会对其提高起到莫大的积极作用。阅读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优美段落,甚至是优异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善的结构框架、相类的内涵比较等均能有助于作文的写作。须让学生明白,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学习的一种行为,自觉意识须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如此,必能从中汲取到对作文有益的因素。

3、德行塑造的好助手

诚然,提高语文学习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章写作能力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作用所在,但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对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与完善上。阅读的德育教化功能从来都不是轻易被人忽视的一环。语文阅读不仅会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品位, 还能锻造不同层面的心理承受机制,在行为上将人们导向积极乐观的一面,进而弥补每个人身上的人格缺陷。

三、语文阅读课开设的方法尝试

1、以阅览室为媒介积能量

我校今年自高一年级开始即全面开设阅读课,专门开辟了学生阅览室与教师借阅室。学生可在每周一至周五的晚饭期间以及周六周日的假日时间凭借阅证到阅览室阅读,这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挤用零散的时间,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坚持势必会累积大量的信息,这无疑会有助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以写札记为依托练写作

每周四均是学生的专门阅读课。静谧的氛围营造,使得学生很能集中阅读注意力,并可全身心的做相应的思考。这样的阅读课,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猎取信息的意识去读,效果就好多了。读完要写相应文章的读书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但一定要有严整的句式、巧妙的修辞与意象物象的渗透。也可积累好的段落,但须照段落做“形神兼备”的仿写。这样, 阅读就不会流于形式。相反,学生的作文能力却在无形的历练中提升了。

3、以读书会为平台练胆识

每一学期期末均要举行不同年级的读书会。语文教师会集中选定一本必修课本里名著导读的书目,提前两个月让大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零散时间阅读。阅读完毕后,会为学生放映相关名著的电影,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后采取笔试的方式,以笔答题的形式在各班选拔读书的优秀种子。继而选送到学校,由语文组教师充当评委,学生现场接受老师们的提问。于是,能力的差异就易见分晓了。当然,学生们展示的不仅是阅读的感受,同时展示的还有语言表述的胆识。

四、语文阅读课开设的效果展示

为了防止阅读课半路夭折,学生们出现阅读的倦怠感。 语文组同仁不惜挤时间,集大家之力,创办了与语文阅读课相配套的阅读期刊——《拾贝》。

《拾贝》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激励自由创作,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用丰富、新颖、 易理解的视觉观望校园,用时尚、全新的视觉打造独特的校园生活;真实记录松山红旗的学生们周围发生的点滴;讲述红旗人的至真情感;展现红旗人的人性魅力和当代高中生风貌。刊物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时文美文、热点透视、心海拾贝、诗情话艺、翰墨书香与考场佳作。

可以说,我们办刊的目的就是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并将自身的阅读成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作文得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而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心灵深处领受国学文化本身的魅力。

作为高中生,权且不言升学的理想与功利的张扬,只思虑那书籍本身散发的能量。就应该晓得,阅读也是一种信仰, 置身其中定然会使你我播撒出内蕴的光芒。同时,我真的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寻出一条语文阅读路上的规律, 为普通高中语文阅读课的开设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峰均.普通中学开设语文阅读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

[2]詹世烺.语文阅读课教学初探[J].东吴教学(社会科学版),1989(6).

8.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散文阅读;激发情感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中长期缺乏宏观系统的认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反观语文学科各文体教学情况,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对散文阅读进行重新审视与教学规划。在散文的教学中,首先要对作为一个文体的散文形成有效认知,其次是要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发挥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

1.散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文体

散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文体,从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的分布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占全部课文比重达到25%,人教版教材中散文的比重也并不低于这个比率。散文之所以会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就在于,就文学体裁而言,散文又称“美文”,包含随笔、游记、杂记等,可叙事、可抒情,亦可议论,因此散文备受作家的青睐,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散文是仅次于诗歌产生的文体形式,长期积累下大量的优秀散文篇章,给课本的选择余地也很大。就语文教学意义而言,散文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承担着知识层面的任务,还担负着生命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等重任。这两个方面都奠定了初中阶段散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2.散文是引导学生情感抒发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人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性与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时刻体现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初中阶段学生正经历了由儿童期到青春期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产生,开始重新认识自我,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而散文的最大特点正是“真实”,真实的记叙事件、真实的抒发情感,通过散文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前辈文人的智慧中完成对自我的认知,达到情感的共鸣,实现自己的认知。

3.符合新课改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在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中心逐渐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作为学生学习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可以使教师更清晰的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敏感之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教学。散文不仅为学生的情感释放提供了出口,也为教师的情感接收提供了门路。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开展的策略性思考

1.把握不同散文体裁的特点

在散文教学中,整体上可以分为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不同散文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抒情散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发散,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与文章情感的共鸣,将散文作为沟通学生心灵的钥匙。如果是叙事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熟悉文章内容,深入其中,体味作者当时可能产生的情感。相对而言,叙事散文是以事件叙述为主线,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具有直观明确的特点,便于学生把握,学生在学习与接收中会比较轻松,而叙事性散文在一些思维不是很敏感的学生身上就不易产生共鸣,例如朱自清的《春》,对于一些感情纤细、善于观察生活的学生而言是活的,而对于一些思维比较直接的学生会比较模糊的欣赏其中的美,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讲解或者引导,调动出学生内心中最易引起共鸣的地方,实现与课文的情感交流。

在散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与小说的对比,尤其是叙事性散文与小说的对比。叙事性散文与小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散文更加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散文中所叙述的都是作者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体验,而小说中的内容则有可能是作者虚构的,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这是教师要强调给学生的。其次,散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在散文学习中,学生要在凌乱的饿语言中找到作者写作的中心、情感的主线。

2.采用不同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文学中有一个词是“不以文害意”,这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在诗歌教学中,强调的是从整体上体味情境,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透过文字体味其中的内涵,例如相较于文章言简意赅的诗词,浓浓的感情渗透在几行字句中,并非将字句一五一十翻译过来就能理解其中的真谛。而散文,尽管文章描写详细、内容丰富,但散文更多的是找到其中抒发的情感。在散文情感抒发中,不能受限于文字;在散文教学中,也要关注到情境的构建。

在散文教学中情景构建,教师首先要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散文本身就是“美文”的一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言辞的优美,更能够吸引学生,也能尽快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其次是要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声、光、电、影的优势,为学生直接构建情境,将文字、音乐、图画很好的结合起来。

3.引导学生抒发情感、形成共鸣

使学生与散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是处理散文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是,有些散文因为时代的原因,已经于学生的生活产生了隔阂,学生在理解起来本身就会有困难,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重,被文章中一些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新奇的事物带走,就会转移注意力,更加难以进入到感情中。

4.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语文的学习,从来不是课堂上字词的积累与课文的赏析所能实现的,真正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的积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初中阶段学生自觉进行阅读积累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初中阶段又恰好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段,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积累,养成阅读习惯。例如为学生推进一些书籍、帮学生养成阅读笔记的习惯、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等。

三、结语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握散文教学就要先把握住散文中的情感,带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散文阅读中处处散发出美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从文学的人文性、生命性去加以感知引导,能够促进散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0(4):91—92.

[2]王志明.初中生现当代散文阅读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谈[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27(9):11.

9.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九

新课改实施以来,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学生通过阅读散文类文章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但是,散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篇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教学在各个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散文阅读课程的引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都有所提高,但是散文阅读在高中学校的开展也有许多的问题,学校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才能充分体现散文阅读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

对新疆大部分高中学校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存在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下面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列举:第一,散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意识。第二,高中语文教师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第三,各个高中学校对散文阅读课节安排较少。第四,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没有达到要求。第五,部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

二、对提高高中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提出的突破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主动性

各个高中学校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制定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散文阅读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充分体现散文的独特之处。此外,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散文,可以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都能够主动的进行散文阅读。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丰富,散文阅读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故都的秋》散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在原文中写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学生读到这一段时,一定对北国的秋天充满了好奇,会对文章更感兴趣,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阅读,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北国的秋,丰富阅读时的情感,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达到高效阅读目的

因为散文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不同的散文形式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以便于在教学课堂上能够正确且快速的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可以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散文阅读,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散文。

(三)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借此不断激发高中生主动且有效进行散文阅读的学习。为了使目标得到实现,教师要正确地运用散文具有的特殊意境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充分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多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和讨论使学生对散文内容有更加深入了解,这样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散文阅读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师要将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制定多种教学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散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使散文阅读实现其价值所在。以《小狗包弟》为例,文中写到“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这段文字作者介绍了包弟安静善解人意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包弟的喜爱之情,当同学们读到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看小狗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使散文阅读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

(五)在增加散文阅读教学课时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因为散文阅读的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将所有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学校要增加散文阅读的课时,让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知识,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课时增加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六)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与专业的培训人员和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而教师经过培训后,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校采用以上提出的策略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调整,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学校经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后,散文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三、结语

10.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 篇十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4.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针对以上要求进行复习,同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思路。

阅读方法指导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我们拿到一篇现代文,应该怎么办呢?阅读,首先当然是读。

读文章,做到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边读边圈画你觉得重要的词、句;

(2)把握思路,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11.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效率方法初探 篇十一

如何改变语文阅读教学耗时最多、用力大而收获甚小的状况?笔者认为,应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自己会读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就得读,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如单元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首先应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再次,教会学生进行比较,从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祝福》一文时,文中写祥林嫂被婆家绑架,鲁四老爷先说了:“可恶!然而……”,又说了一句:“可恶!”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明确第一句话是在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绑架的消息后说的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在卫老婆子伙同祥林嫂婆家抢走了祥林嫂又来鲁家所说一句话,可以理解第二个“可恶”。在平时教学中,紧扣预习提示、教材上课后练习的知识点,将“长文”缩“短”,大胆处理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捕捉、概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课文,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

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因此,教给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将分散于各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中,还可以放在段末;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论证方法可分为立论、驳论,知道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的方法,有时也运用比喻、正反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使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将分散于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四、要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之处提问题,如教某文时,可抓住结尾“大约某某某的确死了”一句,提出为何既用“大约”,又用上“的确”,是否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以此让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生疑,从回顾课文中找到解疑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中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

教给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的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品评鉴赏已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学修养、世界观等方面去品评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用正确的态度去鉴赏作品,分清作品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等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学语文与学生活、学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仅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其他的篇章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蔺艳艳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6500)

上一篇:生命,真好作文下一篇:军民融合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