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演讲稿写作

2024-07-19

如何写演讲稿写作(8篇)

1.如何写演讲稿写作 篇一

如何写通讯

1.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俗的说: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叙述描写的对象是人或事。特点是客观真实,时效性强,就是说是写的刚刚发生的事。

2.常用通讯

(1)人物通讯 :报道先进人物为主,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

(2)事件通讯 :报道新闻事件。以事件为中心,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

(3)工作通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旨是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

(4)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概貌通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通过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一般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

3.写通讯稿“三步走”法

1.时间、地点、事件、参与人物; 2.具体刻画事情的经过,突出重点,必要时要分点;

3.结束语,可写活动的发展趋势,或揭示活动的意义。

4、例文

事件通讯:琴瑟年华 音乐盛会——记初等教育学院器乐演奏会

为打造艺术校园,锻炼师范生教师技能,3月18日下午在艺术楼406举行了初等教育学院第五届“六艺节”之“琴瑟年华”器乐演奏会,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有丁星老师、来永娥老师,以及学生评委周美、张超群、骆苏清三位同学。

作为我院六艺活动之一的器乐演奏,它很好地为学院的乐器能手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参赛的每一位选手都可谓是身怀绝技,用不同的乐器传达着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12点30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依次上场,个个技艺精湛,现场掌声不断。首先带来的是钢琴独奏——贝多芬的《悲怆》,随后的《南海小哨兵》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二胡、钢琴合奏《葬花吟》哀怨忧伤、动情感人;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时而激进振奋、时而哀婉凄清,每一首都蕴涵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独到理解。此外活动中还包括竹笛、钢琴四手联弹、古筝等。每首曲毕,台下都是掌声雷鸣,着实给在场观众带来了一道华丽的音乐盛宴。

活动在一曲《解放区的天》的钢琴声中步入尾声,这一场音乐的盛会,给在场的观众带来了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快乐。在羡慕之余,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能在艺术学习方面有好的成绩。活动为学院的艺术学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事件通讯:射洪县中医院举办“医生之心”演讲比赛

2012年5月10日,射洪县中医院举办了“医生之心”主题演讲比赛,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射洪县演讲与口才协会主席周为民,射洪县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国强,副院长李轩、杨继芳、牟文建,党委副书记张军荣,纪委书记覃钦友,党政办主任梁华莅临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全院医护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经过激烈的初赛角逐,来自全院各科室的12名选手进入了最终决赛。各参赛选手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患沟通”,从社会角度、患者角度、医生角度分别表达了各自对医务工作、医患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的演讲各具特色,有的豪情万丈;有的饱含深情、发人深思;有的才华横溢、自信洒脱??他们用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说着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现代中医人与时俱进、发奋向上的风采面貌。选手们精彩的演讲感染着现场观众,不时赢得观众们热烈掌声,现场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由来自手术室的崔秀文带来的《医患鱼水情》夺得本次大赛冠军。各位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奖。

最后,李国强院长对获得本次大赛奖励的选手表示了祝贺,他说,以后医院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以丰富同志们生活,鼓励大家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希望全院医护人员用心服务,努力为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添砖加瓦。

通过本次演讲比赛,促进了医院内部医护人员交流,塑造射洪县中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当代中医人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

事件通讯:热烈庆祝中华慈善威海医院揭牌开业

2009年3月24 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中路188号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宾客云集。今天,中华慈善威海医院暨威海海大医院隆重举行了揭牌开业典礼。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先生,山东省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先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先生,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剑先生,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先生,市区各部门领导,医院院长,企事业领导,村委会主任以及各方来宾出席开业庆典。

海大医院是经威海市卫生局批准设立的一座集医疗、急救、保健、康复、慈善事业、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综合性医院,是中华慈善总会冠名的“中华慈善威海医院”,威海市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商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山东省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定点单位。医院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开设床位132张,年门诊量10多万人次。这里拥有优秀的专家队伍,先进的医疗技术,高端的医疗设备,典雅的医疗环境,便捷的医疗流程,为广大公众提供着优质、高效、安全、温馨、满意的医疗服务。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20多人,其中硕士5人,副主任以上医师24人;设有急诊科、普外科、骨科、脊柱关节矫形外科、内科、儿科、妇科、产科、不孕不育专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理疗科、麻醉科、医技科室等20多个科室。其中脊柱外科、肢体伤残矫形外科、微创外科、妇产科、不孕不育专科、肝胆内科、眼耳鼻咽喉科等特色专科,在许多技术领域独树一帜。

作为民营医院,海大医院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倾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把自身医院的发展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把遵循医疗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作为慈善医院,海大医院承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的宗旨,将医院建设成为全省慈善事业的典范,为弱势人群创造良好的健康保障环境,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使每一位弱势人员都能拥有健康身体去迎接社会的挑战,为社会发展创造新的财富。

海大医院将在中华慈善总会、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踏踏实实行医,认认真真服务,为威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奉献微薄之力,为中国慈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事件通讯:八十三天的“打工梦”

——向明春外出沈阳遇难获救备忘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外出打工归来时,却成了一个失去四肢、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眼前的他,年过40岁,是四川省广安县石笋镇文昌街居民向明春。提起他的不幸遭遇时,人们议论纷纷:“是沈阳人民救了他的命,外出打工真难啊!”今年3月1日,向明春带着挣钱的梦想,告别爱妻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去大连市打工。当他来到广安火车站时,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去沈阳。3月6日,当他抵达沈阳下车时,才发现自己那个装有衣服、身份证和100多元现金的行李包被扒手洗劫一空。3月7日,向明春拖着疲惫的身体,穿梭于沈阳北站附近,盲目找工无着落。当晚,他蹲在候车室里过夜,晚上没有衣服增添,没有被子盖,又无钱购买所需物品,冷得发抖,只好蜷缩在长条椅上。由于他没有身份证,无处住宿,一连几个晚上都被拒之于候车室和旅馆的大门外。不明真相的值班人员错把他当成流浪汉,他有口难言,欲哭无泪。就这样,他白天走街串巷,寻找四川老乡,晚上露宿沈阳街头。当时,春寒料峭,沈阳的气温零下10多度。日复一日,他忍饥受冻,双手双脚便不知不觉地冻伤了。3月13日,当他路过沈阳钢厂基建处时,这个身高1.65米的汉子终于倒下了,他的四肢已经冻僵了。此刻,幸好被队长王宏宽发现,询问情况后,王队长立即给他找住宿,并安排在这里打工的四川射洪县刘博给他端水、喂饭,扶他大小便。他在钢厂住了7天,伤情稍好,又回到车站等候家里人来接他。这期间,他靠乞讨度日,每晚躺在售票厅外面的石阶上,导致冻坏的手脚流出血水,周身麻木。一些好心人目睹此情此景,一方面洒下同情之泪,一方面请求新闻界为他呼吁。4月7日,在沈阳电视台记者赵阳、张吉顺等人的帮助下,要来救护车,把向明春送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观察治疗,医院还专门雇请一位民工照顾他。赓即,沈阳电视台播放了向明春冻伤住院的新闻,引起当地群众的关注,沈阳市政府很快与广安县政府联系,通知其亲属火速赴沈。向明春之妻柏长余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她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500元钱,去邮局电汇到向明春所住的医院。接着,柏长余又想方设法筹措路费,她怀揣着镇粮站、供销社、医院、学校等单位职工和乡亲们捐助的1100多元现金,在广安县石笋司法所律师李正法的陪同下,搭乘了驶向北国的列车,于4月18日抵达沈阳。当柏长余见到自己丈夫面黄肌瘦、双手双脚用布包裹着的模样,禁不住泪如泉涌。向明春见到亲人突然出现在病床前,顿时悲喜交加。不一会儿,李正法和柏长余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因冻伤严重,导致四肢腐烂,如不及时做四肢截除手术,将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医生说:“现在,患者的臭味熏人,污染了整个病房,住院的病人对此提出抗议。要救向明春的命,必须做截肢手术!”为了救人,李正法和柏长余请求医院立即给病人作截肢手术。然而,当柏长余得知手术、输血等费用大约要用1万多元时,急得六神无主。天啦,她哪里交得出这么多钱呢?为难之际,李正法陪他去找市长张荣茂求援,张市长当即表示:“先做手术。救人要紧!”沈阳电视台率先捐赠1000元,交给医院为向明春作手术,并拍摄电视新闻播出,再次呼吁各界人士为四川患者奉献爱心。4月21日,沈阳市政府、卫生局、医政处、民政局、红十字会的领导和同志们聚集医院现场办公,分别听取了患者病情、家庭经济状况的汇报,拍板解决了医疗费用。李正法和柏长余才如释重负。4月23日,医生们给向明春冻坏的四肢作了截除手术,当地广播、电视及报社作了报道。手术后,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医院,有的送来现金,有的送来糖果、馒头和面包……用爱点燃了他的希望之火!冻伤无情党有情,惨遭不幸遇恩人。经过43天的精心治疗和特殊护理,向明春终于痊愈了,1.5万多元医疗费,只交了1500元,其余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5月20日,向明春在亲人的护理下出院启程回四川。临走时,辽宁森工地板实业公司余经理给他捐款1500元,沈阳市民政收容遣送站赠给他500元……

沈阳电视台记者摄下了人们为他送行时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面。从沈阳到北京直到广安,他沿途受到特殊照顾,一律免费乘车、吃饭。北京到重庆的9次特快列车全体乘务员给向明春捐款445元,并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一路上,不少乘客都给他送钱送物送水果……这一切的一切,向明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不知有多少感激的话儿要说啊!5月23日,向明春终于从遥远的北国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从出走到归来,整整83天,他历尽艰辛,饱受了人间的冷暖。连日来,乡亲们纷纷前去看望他,为他奉献一片爱心;县、镇、村的干部们也去安慰他,为他排忧解难。夜幕降临,向明春躺在他那睡了多年的床上,万感交集。正欲外出打工的人们,你能从向明春的遭遇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人物通讯: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2.如何写演讲稿写作 篇二

写人贵在把人物写“活”,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这一点, 关键是要塑造有个性化的人物, 彻底避免千人一面, 要从生动的真实出发, 熟练的运用多种多样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般来说, 写好以写人为中心的记叙文的总体做法是:围绕文章中心选取一个或几个与人物有关的典型材料, 对人物作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记叙的详略服从于突出人物的需要。

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的写作,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写好肖像, 以形传神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肖像描写必须为塑造人物服务。写肖像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 揭示精神世界, 增强艺术魅力。成功的肖像描写, 不仅使人看到他独特的外貌, 而且可以从中看到独特的性格, 因而留下难忘的印象。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个性特征, 常常从肖像中表露出来。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好的肖像描写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在于能通过最简洁的话语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关羽、张飞:一个是“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 面如冠玉, 唇若涂脂”;另一个是“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 丹凤眼, 卧蚕眉, 相貌堂皇, 威风凛凛”;还有一个是“豹头环眼, 燕颔虎须, 声若巨雷, 势如奔马”。这三段不同的肖像描写, 分别把他们端庄、神威、勇猛的不同性格和神气显示了出来。

2、写好动作, 展现个性

老舍曾说, 只有描写行动, 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也认为, 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这一意义上说, 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动作是无声的语言, 是人物个性的符号。动作细节, 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 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人物动作, 可以凸现人物的个性, 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如《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刘姥姥在大观园参加家宴, 为讨贾母喜欢, 便装疯卖傻, 故意逗乐,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 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 伏着桌子唉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薜姨妈也撑不住, 口里菜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却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湘云、探春的豪爽, 黛玉、惜春的娇柔, 宝玉的娇纵, 贾母的欢快, 王夫人、薛姨妈的失态, 无不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动作描写中展示出了鲜明的个性。

3、写好心理, 倾诉心声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揭示阿Q的心理活动, 从而达到刻画人物典型性格的目的。如《不准革命》一章中有一段心理描写, 描写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躺了好一会, 这才定了神, 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 并不来打招呼, 搬了许多好东西, 又没有自己的份, 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 不准我造反, 否则, 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 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 毒毒地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 好, 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啊, 我总要告一状, 看你抓进县里会杀头, 满门抄斩, 嚓!嚓!”这段回忆和独白, 表明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不过就停留在抢劫财物、满足私利这个水平上, 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写好语言, 传神出彩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 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 这样才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 让人读了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出场一段的语言描写, 极其精彩。王熙凤的每一句话, 几乎都显示了她性格的一个侧面。看到林黛玉的容貌, 立刻就联系到“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 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 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 真是面面俱到, 一箭三雕, 圆滑之至!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 立刻假哭起来, 但一听到贾母的责备, 瞬即又转悲为喜, 赤裸裸地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和做作。拉着黛玉问长问短, 又询问下人对黛玉的安置情况, 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 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仪威;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答复王夫人给黛玉选料子裁衣服的话是为了显示她的精明能干, 早有准备, 实际上也是在表现她的随机应变。王熙凤声势非凡的出场语言, 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她的性格特征, 成了她整个性格的缩影。

5、写好环境, 烘托人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 “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 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文中的“风雪”描写为人物活动所设置环境, 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因为林冲还抱有返回东京、一家团聚的幻想, 这一场风雪, 把林冲“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反衬了后来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再者, 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英雄, 他的一系列悲惨遭遇, 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对风雪的描写, 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 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 大雪纷飞, 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 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 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 奔上梁山, 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文中的“风雪”描写, 将落魄的英雄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之间, 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之心,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第二部分:实战题目

[实战题目]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要求]

请仔细观察身边的人, 自主命题, 写一篇记叙文, 不少于800字。

第三部分:应战指导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人, 他们各有性格, 各有特征。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常常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要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必须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 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 即写他在做些什么, 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写他在一件事面前, 在与别人交往中, 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 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交代清楚人物是谁。这是写人物的基础, 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等。

2、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有人说, 在自然界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 那么, 在人类社会, 也同样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既然如此, 我们笔下的人物, 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有自己特点的人。在生活中, 我们所熟悉的人都有各自的特点, 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并通过文章表现出这些特点, 这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人物的个性是由不同的社会背景、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而且个性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到定性的过程。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也才体现了写作的价值。同时, 也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 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 有新意。

3、要选取好典型材料。“事因人生, 人以事显。”写人离不开叙事。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 所以, 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面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 才能使人信服, 活灵活现。“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 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一件典型的事写人, 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 文章就平淡无奇, “写人”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塑造典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 所以, 同学们塑造典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不能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

3.写作宝典:如何写好说明文 篇三

第一招:抓住特点进行说明

要想抓住某一事物的特征,就需要对说明对象进行多角度、有重点的观察。比如你向他人介绍小白兔,就必须从外形、习性、生长变化、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根据需要深入观察其中某一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做到胸有全局,重点突出。一般来说,事物大多都是可触摸的,它们有形状、结构、重量、颜色等。对它们相互比较、鉴别,就可以从中找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又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某些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比较。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标志。如果不作比较,怎么可能知道这是它独有的标志呢?所以,仅对说明对象进行观察是不够的,你必须要通过对两个、三个乃至更多对象的比较后,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也就是说,确定了某一个说明对象,要想快捷、准确地把握其特征,你还要找出并“考察”它的“亲戚”,即与它同属同类的事物。比如,你要介绍鹅的特性,就一定要将它与鸡、鸭等家禽类动物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鹅的叫声、叫姿与鸡不同,那么再将其确立为观察重点,这样就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容易抓住其本质特征。

第二招:根据需要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说明顺序的选择,要根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中心的需要来进行安排。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说来,说明事物成因;介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通常采用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说明顺序。运用逻辑顺序,可以使读者的思路跟着文章脉络步步深入。总之,说明顺序的运用,不是机械固定的,应根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灵活运用。有时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明清楚、准确,常常将几种说明顺序综合运用。

第三招: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写说明文不仅要抓住特征、注意条理,而且要巧妙地运用说明方法。说明复杂的事物,可以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要增强说明事物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变得鲜明突出,可以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而要使读者准确地区别事物、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则可以使用比较的方法;运用数字说明,可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具体;运用图表说明,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直观、简明。

第四招:注意体现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通俗、生动。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说明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时,要按照事物、事理的实际情况,以恰当的词句,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概念要明确,判断要真实恰当,组词造句或句子之间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指出的是,句子中的修饰和限制成分可以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准确、严密。简明,就是语言简洁明了不含糊,要求言简意赅,让人一看就懂。通俗,就是说明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质朴无华,晓畅明白。生动,是指在对事物进行说明时可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将客观事物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同时,由于表达上的需要,也可以在某些适当地方运用记叙、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但比重不宜过大,不能改变“以说明为主”的原则。

例文:

“鸭博士”小闹钟

龚温娜

“快起床呀!起来呀,起床了……”早晨,放在我书桌上的“鸭博士”又叫我啦,我揉揉眼睛,把“鸭博士”的帽子一按,“鸭博士”就不说话了。

我的“鸭博士”是一个会说话的小闹钟。它戴着一顶黑色的博士帽,头抬得高高的,胸挺得直直的,真神气!“鸭博士”还系了一个红领结,打扮得十分得体。它的嘴又扁又大,一张半圆的黄脸上有两个椭圆形的小洞,里面便是眼珠儿。“鸭博士”的眼睛还会闪光,好像在提醒我:“别忘记定时!”但有时,“鸭博士”的眼睛也会批评我。有一次,我还没有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它可生气啦,一闪一闪的眼睛好像在说:“你怎么没写完作业就玩了,真不是个好孩子!”

“鸭博士”的爪子是黄色的,紧紧地抱着一个圆圆的表,好像这是它刚刚发明的新玩意儿,生怕别人抢走似的。这个表的外面是一个凸透镜一样的圆形塑料,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东西。表里的12个数字非常醒目,四根指针的颜色各不相同。时、分、秒三根针就像三个兄弟在赛跑,秒针弟弟跑得最快,一圈都跑完了,老二分针才走一步。老大时针更慢,分针弟弟都跑了一圈了,它才跨一大步,这可能是因为它身体胖吧!第四根针是定时的,你把它调到一定的时间,按一下小闹钟的帽子,时间一到,“鸭博士”就会“嘎嘎”地叫起来,那声音与真鸭叫没什么两样。

我喜欢我的“鸭博士”,也赞美它。因为在我睡着以后,它却还在滴滴答答地工作着,从来没说过一个“累”字。它还能准时招呼主人起床,提醒我按时上学、按时休息。“鸭博士”是我的忠实朋友,我要学习它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4.如何写演讲稿写作 篇四

To conclude, the argument is not persuasive as it stands. Before we accept the conclusion, the arguer must present more facts that_____. To solidify the argument, the arguer would have to produce more evidence concerning____.

As it stands, the argument is not well reasoned. To make it logically acceptable, the arguer would have to demonstrate that ____. Additionally, the arguer must provide evidence to _____.

To sum up, the conclusion lacks credibility because the evidence cited in the analysis does not lend strong support to what the arguer maintains. To strengthen the argument the arguer would have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 concerning that_____.

In conclusion, the arguer fails to _____. To strengthen the argument, the arguer would have to provide evidence that____. To better evaluate the argument, we nee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at____.

托福写作解析:经典高分句型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1、表示原因

1)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2)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3)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

4)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far to seek.

点击获取托福写作TPO真题系列资料【题目+思路+模板+范文】 5)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例如: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Firstl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Secondly,most people are well paid,and they can afford what they need or like.Last but not least,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to enjoy modern life.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2、表示好处

1)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2)It does us a lot of good.

3)It benefits us quite a lot.

4)It is beneficial to us.

5)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例如: Books are like friends.They can help us know the world better,and they can open our minds and widen our horizons.Therefore,reading extensively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3、表示坏处

1)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2)It does us much harm.

3)It is harmfulto us.

例如: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into two.Television can also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4、表示重要、必要、困难、方便、可能

1)It is important(necessary,difficult,convenient,possible)for sb.to do sth.

2)We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th.

3)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例如: Computers are now being used everywhere,whether in the government,in schools or in business.Soon,computers will be found in every home,too.We have good reason to say that compute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Computer Age.

托福写作高分句型5、表示措施

1)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2)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conquer)the difficulties.

3)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sth.

4)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confronted(faced)with.

例如:The housing problem that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fore,we mus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it.

5.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作方法 篇五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写作辩证法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可以理解为遵循正确道路的行动。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手段、工具,是主体和客观的中介。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已有的论述是支离破碎的。应当吸收当代科学成果的多向、多维、整体性、全方位、多元化的考察问题的方法。

写作方法有三个辩证统一的层次:辩证方法、写作手法和一般方法。

1.辩证方法。

大脑、生命如宇宙一样奥妙无穷,只有一种理论及方法粗线条地勾勒了它解释了它,运用了它。这就是辩证法。文章是一个精神的生命,同样只有辩证方法技巧才能写好它。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是一切方法的灵魂。

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历史求证法,都是实证科学知性思维方法。这种科学方法以有限的工具行为,以某种实践目的作为规律和尺度。目的的实现成为最高原则。知性思维方法,常常在非此即彼的逻辑中陷入偏执和迷误,将统一的活生生的生命和自然予以意义的规定。当代西方一些明智之士,已经从执着极端和对逻辑科学思维的崇拜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辩证的合解,而不是将辩证法作为泛逻辑主义乃至神秘主义而抛弃。具有超验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辩证法是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实证科学的方法,但却可以是所有科学的根本方法。写作要以辩证法作为动态生命中的灵魂。

辩证法其实是人类早已产生的思维方法。中国古代的辩证观十分集中和高妙,五千年来一直明显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国古代典籍,无论是《易经》、《道德经》,还是中医理论书籍如《内经》,都贯穿融汇着阴阳辩证观。十九世纪中,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了辩证法,在《逻辑学》中谈到辩证思维的理性方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第一次探讨了不同知性思维方式的辩证思维方式,既保留了科学理性的精细区分精神,又走向辩证综合。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强调了它的批判实践性和革命性。今天,我们所讲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最根本的方法在精神实质上与中国的辩证观是一致的,这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对待事物的方法。对立统一方法,最为逼近生命及宇宙奥秘的本质,是人们使用的最高的活的理性。

写作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这里只是重点介绍辩证方法。辩证方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分为不同的类别。从主客体关系上: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等;从构思上: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等;从表达上:疏与密,曲与直,断与续,出与入,正与反,抑与扬,巧与拙,生与熟等;从风格上:华丽与朴素,自然与雕饰,强烈与冲谈,阳刚与阴柔沉着与飘逸等。

重点解释如下:

(1)有我与无我。我,是自我意识。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个性。无我,一是指忘我,即心灵自由驰骋,和外物交融在一起,达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在说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指国家、民族和时代。有我才能真诚,有个性。无我才能不受限制有普遍感和历史感。

(2)有限与无限。有限指具体的诗句;无限指语句中的内涵。关键是写好有限。

(3)虚与实。是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绘而直接传达给读者的崐信息。虚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间接获得的信息。虚实结合一是崐化实为虚,如“化景物为情思”,二是化虚为实,把抽象感情与哲崐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

(4)小与大。小与大指的是描写对象。大,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味写小就会限于琐屑;一味阔大则流于张狂。浪漫主义比较阔大。爱情诗易于琐屑。毛诗过于“大”。一是应当小大相形,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二是以小见大,“红杏枝头春意闹”,“窗含西岭千秋雪”。灵感信息法

在起草之前和起草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这就是灵感。在起草之前产生的灵感,可以称为整体结构灵感,是产生文章整体的契机。而在起草中间产生的灵感,不断涌现,可以称为部分灵感,或灵机、灵气等,是形成文章实体的生机。不论是起草作品,还是起草论文,都要有灵感的参与,否则必定流于平庸。还可以说,只要是创造性的操作,必定产生灵感。

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有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古今中外,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A.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杜牧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抖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B.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但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但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那里? 》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C.启迪信息。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他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

D.自由信息。自由信息来自于作者头脑中的潜意识,与思维信息不同的是它是在意识放松控制或受到麻庳时出现的。酒类麻醉品使用后,诗人往往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李白自称“斗酒诗百篇”。睡梦中,意识的制约性几近于零,潜意识十分自由,但却仍能生发出符合一定理性的作品灵感。许多作者都有类似梦中写作的体验。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梦中忽得佳句,醒后立即记录,因有客人打扰仅仅写下数十行。但是,记录下的诗句却成为《忽必烈传》一诗中的精华。西方现化派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别强调自由信息及其形成的灵感,创作方法主张“自动书写”,认为写作应当是绝对无意识的,最好是记述梦境和幻觉。

产生灵感的信息主要是以上四种。

无灵感时勿宁不写;灵感是天然,才智是人工,人工决不能胜过天然。但要注意的是,灵感不会凭空发生,一般要有思考的前提。因此,没有灵感但有写作愿望时,应当深入思索或者动笔起草,以引发灵感。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基础构段法

不少人至今还不清楚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严重忽略了段落写作,造成学生不应有的一种写作问题:懂得文章的结构却不知段落的构成。本章“起稿技巧”针对写作教学的这一问题进行段落构成的论述,使初学者的写作基础更加巩固。

段落,又称自然段,是文章中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文章应说是积句而成段,积段而成章。句子的写法属于语法的范围。段落其实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别应当重视。初学者应从段落的写作练起。为了段落学习的方便,段落可以分为议论段和叙叙段二种。

1、段落要求。(1)统一。一个段落集中表述一个意思,称为单义段。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会出现极少量兼意段如过渡段。(2)完整。一段的意思要说完,不要在未完情况下又起一段。(3)适度。段落长短没有一定标准,根据内容多少而定。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或论述细密、叙描真切的文章段落也相应长一些。如学术论文,为了展开细密论述,不割裂论点、论据和逻辑推理,段落十分规范,普遍较长。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等重视科学论述的大思想家所写的段落往往很长。2、段义主句。这里有一个段义隐显,即是否有主句的问题。应当明确提出:议论文的段落基本上都有主句,记叙文的段落可有可无。没有主句的段落,段义就是隐的,但作者心中要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不能写散写乱。

段中有主句,有利于写作,更有利于阅读。

主句位置。(1)段首。在文章中占大多数,十分醒目,并且领起下文。正如一篇论文首先提出论点。这是一种常见的规范的写法。(2)段尾。虽然比起段首主句来说较为少见,但也很重要。段尾主句的段落,在议论文中往往采用归纳推理,在记叙文中往往是顺理成章,卒章显志。(3)段中。这种情况不多见,也不易认出。段中主句既是上半段的结论,又是下半段的前提,作者不得已安排在段落之中。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第六自然段的主句“„„这样看来,党八股这种东西,一方面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因素的反动,一方面也是五四运动的消极因素的继承、继续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东西。我们懂得这一点是有好处的。【此处是主句】如果五四时期反对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是革命的和必需的,那末,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批判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也是革命的和必需的„„”(4)首尾都有主句。正如论文前有论点后有结论,主句也可以兼置于段落首尾。这种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是在较长的段落中,为了使读者增强印象而反复申说。但是,段尾主句不应字字重复段首主句,而应略有变化,或更进一步。

主句写法。首先要概括全段内容。成为全段中心。一个句子难以概括,还可以再写一个补充句。

在罗柏特G.柏德尔(美)《从句子到段落》一书中有一个记叙段落主句统帅全段的例子:

昨天游泳池那边的每件事都那么不顺利。我刚到了那里一会儿,就坐到了太阳镜上面,把它压碎了。待一会儿,我的游泳衣钩住了椅子的毛边,衣服边上被扯了一个窟窿。而当我决定爬到跳水塔的高处去观看四周景色时,我最倒霉的时候到来了。我一上去就发现我的朋友们正注视着我呢,他们以为我是去跳水的。从那么高的地方往水里跳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我最后非常难为情地从梯子上爬了下来。

这个段里记叙的每件事都是由“每一件事都不顺利”这一主句统帅的,都是与段义有关的细节。

必须树立这样的起草观念:一个比较规范的段落就是一篇小文章,其构成和文章的结构相似。

记叙段落构成有以下几种顺序。安排材料,描写细节,在记叙段中的构成与记叙文结构类型一模一样。

(1)以时间发展为序。这种段落构成极为常见,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中的段落比比皆是,是段落的基本型。这种类型,优点是线索清楚,文理贯通,缺点是缺少变化,容易平铺直叙,写成流水帐。分清主次详略是克服缺点的一个方法。还要善于使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2)以空间变化为序。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或内外、左右、上下、前后等空间顺序来构成段落。这样构成段落,能够给人清晰的视觉把握。这种类型也很常见。

(3)以时空交叉为序。在时间的推移中记叙空间的变换。

(4)以材料性质分类为序。这实际上是一种逻辑顺序,与前面论述段构成的并列型相似。

(5)以作者认识变化为序。

(6)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序。这种段落构成类型,较多出现在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小说中。然而,人物意识的流动实际上是没有规则顺序的,内涵丰富,便于表现人物心灵和现实、历史的融合,结构形态生动,更贴近心理生活的本来面目。

一般认为,论述段落构成基本上概括为总分式。分为三种: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总,就是段中主句;分,就是主句的展开和具体论证。可以说,总分式段落就是一篇小论文,与论文基本结构“论点--论证--结论”三段式如出一辙。

其实,更为准确的认识是,论述段落的构成和层次的方法一样,都是并列式和递进式。

这种段落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段中分论,一种方法是平列式排列小论点和材料,一种方法是递进式综合、深入地分析。

下面列出这种规范段模式,供初学者练习:

A.段首主句(一句不能概括,要写补充句)

B.段中分论:

采用并列法或者递进法。

&.因果论证法为主。也称分析论证。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主句和论据的因果关系,从而阐明主句的正确。简单地说,就是分出并列的几条来论述。

&.其它论证方法为辅。采用例证法(以事实作论 据)、引证法(以观念为论据)、比喻法(通过打比方,用具体事实证明抽象道理)以及对比法、反证法等。

C.段尾主句:与段首主句意义相同,但可以更进一步地述说,或与段首文字有所变化。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以上规范段模式的段中分论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论证方法,而在具体写作时或阅读论文规范段时,论证方法仅择一二。如采用例证法,同样能写成一个规范段。

按照总分总式论述规范段模式,举例如下:

在我们这个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的世界上,有一个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心理现象,那就是人人都喜爱艺术、需要艺术。人们喜爱艺术,首先是出于每个人内心的创造生活的本能。科学家弗洛伊德分析了人的潜意识中的本能,本能之一就是人的扩张和创造。艺术是性本能即力比多的升华,也是人的创造性的表现。人们需要艺术来激发自己创造生活的欲望和勇气。其次,人们喜爱艺术还出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艺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和自豪感,使人疲于奔命的世俗心理在美感中得到轻松、平衡和调整。人们在艺术中得到自身力量的验证和自身生命的观照,升华了心灵,提高了个体生命的层次。只要一个人具有欲望,他就会喜爱艺术这种精神的魔力,尽管具体的艺术作品可能是不够完美的。原始人喜爱舞蹈,创作壁画,流传神话,说明人们很早也许是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同时就需要艺术。现代人喜爱大众传播艺术如电影电视,说明生活的压力越大人们就越需要艺术。推想将来的人们,必定需要艺术,只不过那时的艺术将提高到新的层次。著名西方艺术评论家哈同说:“艺术,人类向上的激素,精神太阳的光芒。你可以说不喜爱这种艺术或者那种艺术,但你不能不需要艺术!”试想,如果人们都不喜爱艺术或者喜爱虚假的“艺术”,那么世界将会陷入怎样黑暗蛮荒的境地。整个地球就只会蠕动着仅仅维持生存本能的生物。热爱艺术吧!每个人都会在艺术的欣赏中成长!

以上例证,第一句话就是段首主句,可以简化为“人人喜爱艺术”。接着进行段中论证。主要采用因果论证法,用“首先”和“其次”两部分进行分析。接着采用例证法,举出原始人和现代人喜爱艺术的事实。西方评论家的话是引证法。“试想”一句运用了反证法。段尾又有变化地出现了主句。

比较各国语文教学,可以看出,美国的写作教学更为重视段落的作用,把段落的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让学生从造句一步跨入整篇文章的写作难度较大,而通过段落写作训练可以自然过渡。另外从文章来说,简单的文章是由一个段落组成的,而多段文章的结构本身就和段落很相似,把段落各部分扩大就可以构成一篇文章,因此教写作必须教学生写好段落.为此,美国写作教学中的段落训练十分详细,从段落主句、段落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段落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到段落的结构和文章的结构以及由段落发展成文章等,论述明晰,操作性强。

文体表达法

如果说文章是一个有机的精神个体生命,那么这一生命的核心是主题或意蕴,血肉是材料,骨胳是结构,――人们常常有以上比喻。进一步说,细胞是语言,皮肤是表达手法或称表达方式。我国古代文章理论如《文赋》、《文心雕龙》中,简直全部都是运用个体生命的词汇来描述写作方法的,――这些是我国古人东方思维(多用喻证法)的一个表现。进而,我们可以发展出这样一种融汇当代生命科学、全息理论和结构主义等先进科学理论的写作分支学科――生命写作学。

正像人有面部的、须发部的、躯干部的皮肤一样,表达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表达手法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手法,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可以这么说,叙述为主形成了消息,描写为主形成了小说,抒情为主形成了诗歌,议论为主形成了论文,说明为主形成了说明文。由此还可以看出,表达手法是最基础的细胞――语言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初学者必须弄清的写作基础方法。

(一)叙述

叙述是事情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往往有时间、地点、主体、事件和结果等几个要素素。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

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不可渲宾夺主。

4.补叙。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做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起伏跌宕,场面不易多,语言生动形象有个性。

(二)描写

描写是描绘事物的状貌,重在形象性。中国小说叙述成份多,而俄国小说反之。

1.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2)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3)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4)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1)自然景物景物,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2)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本节的描写。如阿Q画押、严监生的二根指头。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三)抒情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1. 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常有感叹词。

2. 间接抒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四)议论

议论是作者的判断。包括论点(一个判断句)、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有(1)例证法,即举事实。(2)引证法,引用理论、数据等。(3)因果分析法,即分几个方面剖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比喻法,用相似的事实来证明抽象的道理。(5)反证法,即从反面看。(6)归谬法,假定对方论点正确以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

(五)说明

说明是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一个判断句。(2)诠释说明,较小的解释,常用括号或破折号。(3)比较说明,用另一个有一定联系的事情。(4)数字说明。(5)分类说明。(6)举例说明。(7)引用说明。(8)图表说明。(9)分析说明。等等。

任意起草法

“提起写文章,不如做(北方乡音为“zou”)婆娘。”这句话虽然俗气,却道出了学生的一种普遍写作心态。写作教学如何使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呢? 除了对学生加强理想的教育以激发写作积极性的一般化教育之外,最有效用的办法是直接解决学生操作上的问题。这就要弄清两种基本起草方法并掌握其中的任意起草法,使畏之如虎的写作变成俯拾即是、自得其乐的日常精神生活。笔者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指导,总结分析古今中外写作知识方法和多年写作经历感受,着重提出任意起草法。

历来关于起草方法的认识,可以分为二种,但都是比较模糊的,也就引不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长期处于方法上的摸索阶段。这二种提法,虽然文字各异,但是可以用“一气呵成”和“化整为零”来代表。一气呵成,就是在提纲和腹稿基础上,或者冲动灵感的前提下,一次写完初稿,主要适应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化整为零,就是把文章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精雕细刻地来完成,这种方法大都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二种传统起草方法的认识,语言符号不规范,提法要领简单化,仅仅从篇幅这一角度来看待写作,对于学生起草文章作用不大。因此,必须把对起草方法的认识上升到既是科学概括又是实践指南的阶段。

任意起草法,就是在抓住一种感受和冲动或者精心构思后,任由意识流动地起草初稿,不论结构,不讲语言,不管漏洞百出,纵情挥洒,意兴淋漓,然后再认真修改的一种快速写作方法。

构思与起草

这种方法在哲学上分析,其实质就是注重实践。许多人都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写作通病,就是在动笔起草前绞尽脑汁地构思,力求完善,然后在起草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把写作的重心放在非写作的理性思维上。这样的文章写作出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显得苍白,束缚了创造力。而任意起草法,决不是抹杀必要的构思,而是不陷于构思的网罗中,把重心放在起草即实践上。在此,需要重新审视写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起草两个重要阶段。

构思,是外在现象的感受与头脑中原有的潜意识结合起来,进行理性地加工,以产生主题和结构。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定型。构思的特点是理性的运作,尽管要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并随时有感性的参与。构思再苦,也只能达到理性骨架的完善而非感性生命的完美。构思不是动态地模糊完整地感知生命,而是平静地分析、综合、比较从生命中抽象出来的认识。简单地说,思不是作。因此,构思可多可少,可以历经多年,并用腹稿和提纲来体现,也可以在下笔前的一刹那中完成。

起草,是在构思之后作者主体生命的运作,特点是以直觉为主。越重直觉,文章就起草得越好,越能逼近事物的本真,把握事物的整体。直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融汇了理性的感性。在起草时,构思所摒退的直觉将一涌而出,急需转化为文字符号。如果时常停滞并思索,灵气、生命将会飘失。因此,写就是一切,起草时不应频频返回构思。

潜意识、个体生命与任意起草

对于任意起草法,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以使这种意识纳入到潜意识中随时启示写作。任意起草,就是强调感性的极端,是生命的即时表现。在此,要明确个性的作用。写作个性要争取包含最大时空的共性。但是,共性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个性则是具体的、形象的。无论如何,我们操作的是个性。个体的生命融汇了一切,达到较高的层次,那么其表现(表现之一即写作)就自然而然地具有较高的水平。任意起草法,能够在快速地流动中逼近地反映意识流,反映潜意识深海中随机冒出的信息尤其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大宇宙的奥妙最为充分地缩映在人类个体生命尤其大脑中,只有任意起草才能逼近这种奥秘。感性生命有多高的层次,写作也就有意无意地即时表现 出多高的层次。在起草中,作者不必精心思索,思索的抽象性反而有害于写作。理性已经融入意识中,自然存在并影响着感性的表述。一个人与世界融而为一;个体生命是一个世界。他独立天地,目中无人地进行创造,谁也帮不了忙。世界一切都在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意识往往是单薄的,明晰的,而潜意识则是深广无边的。作者自娘胎里起感受和认识的一切,作者的先人直至人类始祖所遗传的一切,都在潜意识的海洋中潜藏着。意识中对写作有用的信息,除了一部分要由理性思维来垂钓和网罗出水外,更大量的鱼儿是自动浮上表层的,银光闪闪,稍纵即逝。渔人须用意识的网叉或炮箭捕捉。潜意识中深藏着宇宙及人类的密码,需要高妙的提取技术。任意起草法,尽管过去未能规范化总结出来,但已被许多人所运用和赞许,只是他们仅仅当作一般经验而已。

任意起草法与浪漫主义

任意起草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古代作家和现代信息社会有不少论述。根据艺术细胞--意象中意和象两者成分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二大主要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意象中意大于象,而现实主义则相反。相联系的是,在浪漫主义中更多地运用了任意起草法。最著名的就数李白。他写诗便是不假思索,下笔犹如江河奔流。好诗常常在酒精麻痹意识之后,任由潜意识涌动流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苏东坡亦如是说。现代浪漫主义大诗人郭沫若讲他写诗往往是在灵感的冲动中,神经质地狂草诗句。浪漫主义作家普遍地有意地强调任意写作。

现实主义作家中许多人都表示了与浪漫主义作家同样的看法。其中一些人还十分诚恳地反思自己的写作经历,确认任意起草的优越。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巴尔扎克写作速度之快令人称叹。列夫.托尔斯泰说“应当草草地写,不仔细考虑一个片断和思想表现得是否正确,”“当遇到一种想法难于安插入故事时,就把它记在附注中,不停留在它上面,立即往下写去„„”还运用了自己的速记法。契诃夫说:“我写小说好比新闻记者写火灾消息:随随便便写下去,心不在焉,一点也没有顾到读者,也没有顾到自己。”还说:“我想不出我有哪一篇小说是用一天以上的功夫写成的。”然而,契诃夫的小说从结构到语言都十分精美。果戈里说:“先把所想到的一切都不加思索地写下来,虽然可能写得不好,但一定要把一切都写下来。”正是任由意识流动来起草,摒弃纯理性的干预。有个俄国文学评论家这样写道:人们一看果戈里的初稿会产生奇异的感觉“当初怎么会写得这样苍白和拙劣呢?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就这样啊,谁都能写得出来”。著名作家王蒙谈写作经验时说:“写时空前放松,真是信手拈来,全不吃力。”还说“应该再放松一点”。我国著名青年作家莫言,可谓文坛奇才,作品中内容荒野蛮横,语言鲜明流动。他总结写作的经验,用一句话概括是“天马行空”。现实主义作家中论述任意起草最有力的要数鲁迅先生,他在1935年11月25日致叶紫的信中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作文应当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他还这样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不必一一举例。任意起草法已经为大多数作家所掌握。

论文写作同样可以运用任意起草法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任意起草法,论文的写作同样如此。达尔文的一段话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前,我时常在写作时,要推敲自己的文句以后,方才下笔写出它们来;可是,后来过了几年,我得出结论,为了节省时间,尽可能迅速地用极其拙劣的笔迹,潦草地写满全页,接着就把它们缩减一半,然后才去仔细考虑改正它们。这样写的词句,反而要比我事先深思熟虑后可能写出的词句更加优美些。”

与现代派手法的异同

任意起草法与现代派某些写作方法有相似之处。现代派主张的意识流写作、反传统的自白和麻醉后的‘自动写作’,与任意起草法相同之处在于对潜意识的重视和起草的快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意排斥意识的作用,而后者主张意识和潜意识的辩证统一。现代派这几种手法写出的作品大都是作者自我经历和认识的复述,而任意起草法则是一切写作都应运用的技巧。

与“气功自发功”更为相近

任意起草法与目前某些人主张的气功写作更为相似,它应吸收后者的一些作法。作家柯云路在《大气功师》一书中多次描述了这种写作。摘录以下几段,以供读者参考。“我首先要摒除一个作家写小说的意念。”“我还要摒除一个哲学家的著书意念。”要进入“练功时的放松状态,光放松还不够,还要入静,深度的入静,排除各种杂念,身体坐端正,书写要流畅,带着气感,每个字在行云流水地运行着,笔迹画出、交织出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为写作而写作的板劲儿都扬弃了吗? ”“艺术创作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自发功’,”“即全身在气功态中,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那动作往往或优美自如,或奇形怪状,其难度之大,是常态下绝对做不出来的。”“你首先要在艺术创作中,有一段时间耐心地训练,使自己逐渐在艺术上得真气,使艺术之真气被调动起来,养聚起来,于周身心循环,愈来愈充沛,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使自己进入‘自发功’了。每到创作时,进入高度放松状态,艺术之真气便在你身体中运转起来,你的画笔,你的写作之笔,你的舞蹈形体,便‘不由自主’地运动起来,你不要用任何硬性的理念去约束它,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它,扩大它,也不要有意识地去制止它,缩小它,你任自己的创作自由自在、如醉如痴地进行下去,你只要稍用意念轻轻观照着它,到适当的时候,对它稍加调节、控制。”“进入这种艺术创作的自发功状态后,你该知道,这时你的灵魂超常地敏感,各种各样的记忆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各种各样的想象也会联翩而至,你对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都在高敏度地接收着,采纳着,你可能与天地相合,与鬼神相交,与人物相通,你要放开自己的思路,你要放纵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在一种无比自在的、淋漓尽致的状态中表现对宇宙及万物的感受。”不过,这种写作随意性太大,写成后应认真修改,还有许多短小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不必要如此这般。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文气,是我国特有的文章学的术语。“一气呵成”的说法即与此有关。孟子最早讲“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第一个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他们所说的气,首先指的是作者的禀赋和气质,其次指的是个性风格。韩愈建立了“文气说”,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实际上,文气有内外气之分。内在之气指的是文章的逻辑与情感的力量。逻辑力量强烈,感情充沛浓郁,文章就有阳刚之气。相对的,逻辑看似隐蔽,感情比较平淡、柔和,文章则有阴柔之气。外在之气指的是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如自然音节和语气。阳刚之气的文章,节奏较快,语句较短,多用惊叹号,音调较高。反之,阴柔之气的文章,节奏较慢,语句较长,音调平缓低沉。《墨子. 非攻》和《木兰诗》等是有阳刚之气的论文和诗歌。《桃花源记》和《静夜思》等是有阴柔之气的诗文。文气作为一篇文章的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表现形式,只有采用任意起草方法才能更好地形成。文气能够在任意起草的快速流动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尽可能避免割裂和滞涩。

过失与纠正

采用任意起草法写出来的草稿,一般来说要显得浅显、苍白,而且必然出现大量语言文字错误。这是造成人们忽视任意起草法的主要原因,也是初学者不易掌握的关键所在。

如何纠正,引起人们对任意起草法的重视?一要认识到,作者作为一个创造的生命,必须极大地提高自身层次,以便于任意起草时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二要认识到,任意起草前的构思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重要。任意起草最好要有严谨构思的前提。三要认识到,精心的反复的修改必不可少,这就对作者的素养尤其是思想和文字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任思起草法

任思起草法,相对于任意起草法,是在认真构思后,字斟句酌,遵从构思及提纲,讲究语法,或者说边写作边修改的时间相对缓慢的起草方法,又可称为凝重起草法。

这种起草法,在写作实践中普遍使用,尤其是初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是写作的唯一起草法,殊不知恰恰造成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应当说,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起草出好文章,但不适宜于教学。

任思起草法,其实就是理性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的方法。古典主义及与之类似的文学创作都明确地推崇理性。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但本质上是理性思维起主导作用。不相信形象思维为主的意识流动中已经融汇了抽象思维,不相信感性的运作中融汇了理性。正如上一部分“任意起草法”中所讲,这里不再详述。

需要明确的是,较为成熟的作者才能在精密构思或整体氛围情绪的制导下真正克服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弊端。现实主义大作家更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上给后人以楷模。杜甫仅在语言文字上就十分讲究,“语不惊人死不朽”。鲁迅“先前”的创作比较凝重,起草缓慢,“十步九回头”。他们运用任思起草法同样达到了创作的高度。当然,他们在长期写作过程中都悟出了快速写作的必要性。鲁迅如此,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防止的是贾岛那种过分的“推敲”,文字上的过分雕琢妨碍了灵气的勃发,更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难以表现博大深邃的内容。表格临摹法

作为写作教师,从多年写作教学及写作经验中提炼总结出了一个作文教学改革的体系,可以提炼成一句口号:“作文教学三法宝,摹仿模式和发表。”同时,提出一种十分有利于于初学者特别是中小学生作文的新方法--表格临摹法。它是一种从没有人明确提出来过的作文方法,但是大家都不会陌生,反而会感到早就应当这么做了。它是对于大多数同学非常有益的作文方法。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文章模具如公文模具、作文模具、情诗模具等。

(一)表格临摹法的成立认识

表格临摹法,首先选择一篇正在学习的优秀文章来作范文以便于临摹,找出其中的结构模式和要领提示,紧接着仿照范文编好一个比起框架、模式还要清楚的表格,其中已经有一些写好的文字来作脉络,最后大量的空白就需要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认识或生活来填写了。

这种方法,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长期的思考和反复的比较。它是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使用的模仿方法的总结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教学情况:或者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模仿好的文章(这种情况较少),或者自己自觉不自觉地仿照一篇文章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反而常常比较满意,不过又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来,甚至在心中曲意辩解。特别是,全国高考试卷中,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表格和临摹的方法。有的试题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描写能力,补充或者填写一大块空间。还有的考试学生的续写、扩写能力--它们其实就是临摹、填空。1993 年全国高考试卷中作文题就属于扩写性质。该试题取材于一篇微型小说《树皮》,命题者把原作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话语、神态描写大量删节,只剩下骨架而要求考生通过想像加以“还原”。一位考生的作文名叫《梧桐树下的对话》,与原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写作》1995年第一期:《情境作文的特点及其审题要求》刘纯文)有的人包括一些老教师反对模仿,认为模仿束缚了创造性。这是一种漠视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规律的主张。这种主张好象促成少量的作文尖子(其实尖子是靠大力气产生的),却忽略了大多数学生作文的提高。现在,我们大胆地提倡模仿,进而提出一种表格临摹法来。

这种方法不但有着教学实践和适应大多数学生的依据,而且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就是文章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文章体裁,例如散文、诗歌,都有各自的结构。结构大都是前人的写作理论认识。二十世纪世界上还形成了结构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一种结构用得多了,或者社会有某种需要如对公文的特定规格要求,就形成了模式。表格临摹法只是把结构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表格而已。如果要进一步地讲,那么还可以举出科学上的仿生学以及思维灵感上的启迪方法。

这种方法在其它艺术体裁的教学中广泛、明确而又长期地运用。大家都知道,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不管是学习国画还是学习西方画的创作,学生首先要把所有的绘画名作用心阅

读一遍,然后还一定要精心地临摹相当数量的名作。学习书法的人,同样如此。而且,学习书法还要把名人的好字放在旁边或者比较透明的纸下面,一笔一笔地描摹。模仿这个必须的学习方法和必经的

学习阶段,使人不大明白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却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心理和传统,应当纠正过来:作文也要和学习绘画、书法一样进行许多模仿,走过这个必经的学习阶段。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千古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点走味,有点粗俗,但是在实质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个道理应当从文章都有一定的模式上以及其它要素上去寻找; 只要所写文章有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中心思想就可以说得通了。自古至今,模仿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大作家中有不少是这样的。汉代杨雄以善于模仿出名。他的著作中《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诗赋模仿司马相如的作品。小小的王勃模仿瘐信的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国古典四大小说都有比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红楼梦》模仿了《金瓶梅》。《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有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或者话本。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爽快地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鲁迅的小说模仿了东欧的一些小说,据说在他的26篇小说中就有16 篇属于模仿之作,最明显的是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和果戈里的一篇小说同名。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据人们研究,模仿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中的父女关系发展线索。文学传统中伟大的作家都不排斥模仿,我们更没有理由自负高傲地反对模仿。

当然,模仿不是抄袭。抄袭,是无能的表现,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模仿是照搬形式和技巧,或者受到内容的启发,但是一定要力求创新,发扬精华,出自己意。

由结构模式,进而制作了表格;由模仿,进而我们主张临摹。这样,研究出了一种表格临摹法,还可以叫作“填空作文法”,也可以叫作“模仿作文法”,最终,称之为“表格临摹法”比较准确。

(二)表格临摹法的具体实施

表格临摹法,中心思想是为着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更有成效更有兴趣地写作。具体要求:A、紧密配合中小学生《语文》课本的学习,从每期每册每单元选出一至两篇有代表性的范文来,认真加以评定,运用表格来指出模式和要点。B、在每一篇范文的旁边,列出一篇作文的表格。这篇作文的名字和内容,必须是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认识中提取出来的,并和范文有相当程度的相似,而形式则就是范文的照搬或者简化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部作文的内容应当参照课本的进程、内容和要求,遵照中小学教学大纲,有一个统筹安排。其中,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等等内容,需要进行精心的布置。C、作文表格中,作为骨胳脉络的一些句子,参差不齐,贯穿全篇,可以称为详细提纲。而在旁边的“提示修改”栏中,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某一地方的写作提示,如“此处要写细致”、“此处要写某种事物”等等。

(三)表格临摹法的有机组成

在使用表格临摹法作文中,要反复告诉学生三个要领。这些作文要领是表格临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A、要写自己。好文章都是写自己的。记叙文写的是自己的感受经历。议论文写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认识思想。说明文和应用文也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写自己,总是把自己设想为很远很高的另外一个作者,这是写作的一个通病。由此,表格临摹法设计的表格中的作文,内容都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或者思想。这样,学生只要去写自己,写一个平凡、真实而又有一定特点的自己,再细致一些,就会有一篇好文章。B、任意起草。如前述。C、个人语言。作文的语言要生活化、个性化,记叙文还要心理化。就是说,一是要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管是谁说的,一定要是人们说过的话。二是要写自己的话,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话,千万不要编造,把自己当作多么高大的人物拿腔做调。三是写记叙文时,语言要带上感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细细地写自己的想法。当然,学生应当让语言尽量优美。这就要学习书上有生命力的语言,要多用比喻。不过一定要弄清楚:这些语言只是少量的,是锦上添花。

下面分别举出散文、小说和议论文的例子(范文常见,不再列出)。

━━━━━━┯━━━━━━━━━━━━━━━━━━━━━━

提 示 │ 夕 照

│ 【临摹高中第一册课文《荷塘月色》】

━━━━━━┿━━━━━━━━━━━━━━━━━━━━━━

开头:心绪-│ 这几天心里颇

领起全文 │ ──────────────

城区或乡村│晚饭后,忽然想起

│ ──────────────

描写周围 │

│──────────────────────

│────────────

中间: │ 沿着 是一条 的路。

│ ────── ──────

真实经历的 │──────────────────────

真时间地点│

│──────────────────────

│──────────────────────

我近来和现│ 路上只我一个人 在的心态描写│ ─────────────

│──────────────────────

│──────────────────────

│──────────────────────

│────────────

夕照情景-│ ───────────────────

细致描写有感│

受 │──────────────────────

城区或乡村│────────────────────── 的景物 │

│──────────────────────

比喻 │──────────────────────

拟人 │

│──────────────────────

│ │──────────────

日、云、鸟等│

│ ────────────────────

│──────────────────────

│──────────────────────

│────────────

想像 │

│ ───────────────────

│──────────────────────

│──────────────────────

│──────────────────────

│──────────────────────

│──────────────────────

│ │──────────────

结尾: │ ────────────────────

哲理议论为│

好 或自然叙│──────────────────────

述式收束 │

│──────────────────────

│────────

━━━━━━┯━━━━━━━━━━━━━━━━━━━━━━

提 示 │ 装在酒瓶子里的人

│ 【临摹第四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 小说试作】

━━━━━━┿━━━━━━━━━━━━━━━━━━━━━━

开头:介绍-│ 我的

静态描写;说│ ──────────────────

话语气;围绕│ 人生特点-混│──────────────────────

中间:客观写│ 他

肖像外表-│ ───────────────────

│──────────────────────

│──────────────────────

生活方式-│

│──────────────────────

连缀细节 │──────────────────────

│──────────────────────

思想方法-│──────────────────────

│──────────────────────

│──────────────

语言行动-│ 他

│ ───────────────────

│ 放开任意起草│────────────

错了不要紧 │

│──────────────────────

│──────────────────────

│──────────────────────

│──────────────────────

│──────────────────────

│──────────────────────

│────────────

情节叙述-│ 现在,你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

│ ─────

│──────────────────────

│─────────────────

6.托福独立写作开头段如何写好 篇六

开头段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组织,即背景法(Background),争议法(Controversy),提问法(Question),故事法(Story)和引言法(Quotation)。

以背景法为例。背景法一般会提出一种普遍的或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为背景或者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地谈论紧扣论题的社会观点作为背景。背景法开头段的结构通常如下:背景(1-3句)+论题+反方观点+(反方理由)+过度+(正方观点)+作者的观点+作者的理由。以8月11日的独立写作试题为例:Technologymakes people‘s lives more complicated.题目涉及到了现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科技。这样,我们就可以以这种社会比较关注的现象作为我们作文的开头背景。因此这个题目的首段就可以这样开始:Technologyhas had tremendous impacts on every aspect of modern life. However, people arehaving conflicting opinions about whether it has made people’s lives morecomplicated or not. I believe technology has by and large made our lives moreconvenient。第一句话就是一句紧贴社会的背景,这样写不但很容易打开考生自己的思路,抓住作文的焦点,还能引起考官的共鸣。

7.厚积多思勤写开启写作之门 篇七

一、授之以法体验观察之趣

学生要学会仔细观察,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利用长期性观察与对比性观察, 全方位观察与有重点观察, 定向观察与抽样观察, 能及时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当学生在教师悉心地指导下掌握了必要的观察方法后, 教师应经常布置观察作业, 让他们做一名有心人, 到社会中去观察热闹的市场或繁华的大街、欢度各个佳节的喜庆场面、春夏秋冬山野的变化、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等等。在习作训练课堂上, 笔者安排他们在“谈天说地”时段, 将近日看到的、听到的事进行畅所欲言, 与学生们一起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乐事、烦心事, 并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或人物写成具体生动的作文。例如, 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时, 因为平时学生参加课间活动时间不多, 对所参加的活动只是走马观花、记忆不深, 如果不针对学生实际而让他们匆匆下笔, 他们只得绞尽脑汁地写。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活动前, 布置学生抓住“同学们是怎样活动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又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等方面较细致地观察, 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第二节课时, 我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将活动的场面表述出来, 加深观察的感受, 学生动起笔来就轻松自如了。

二、多元素材有效积累之乐

课内外阅读是学生学习与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积累, 写作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教师首先多关注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让他们多背诵与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来充实自己的语言材料库。其次, 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各类课外书籍, 以读激趣,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确立班集体的读书月, 以读书月为契机开展读书活动, 在班级的读书橱窗内分门别类排列图书、荐书台将最近的新书进行详细介绍, 吸引学生的眼球, 每周安排两节阅读指导课, 留足自由阅读的时间, 并要求学生记一记读书笔记, 发现好的词语能及时记录, 还能从课外书中选出佳句好段, 每星期评选出读书小明星, 润泽学生的心灵世界。再次, 善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正如叶圣陶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教师指导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为切入口, 及时将看到的一些现象进行记录, 这些日积月累的材料将成为学生写作的汩汩泉源。

三、勤于动笔享受写作之美

8.如何写演讲稿写作 篇八

【关键词】英语教学 日记 写作能力

“熟能生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英语。尽管学生学习英语很长时间,可是学生并不能够把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整,组合出地道的英语句子。学生平时只是在学,而并没有进行练习,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每天写日记的形式来进行写作练习,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英语日记的方式简单易行,学生用英语来记录一天的事情,把事情进行描述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于英语的灵活运用。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一、积累词量掌握语法,夯实基础

学生通过每天写日记,在表达的时候会用到一些自己没有学过或者是学过掌握的并不牢固的词汇。通过写日记的形式,学生会查阅这些词汇,进而学习或巩固他们的用法。在书写中学生会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或者是通过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词汇,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常用的词汇,掌握表达句子的语法结构,巩固了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日复一日,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累,从而夯实了学生的英语基础。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词汇基础,学生在表达时就会不知所措,不能够灵活地进行选词和表达,更不用说出口成章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来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积累,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词汇积累的越多,在应用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表达出恰当的思想和情感。

二、内容丰富增加兴趣,表达思想

日记记录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学生写英语日记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能够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在写作中,学生会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学会陈诉自己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写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实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步地提高,促进学生灵活熟练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学生在表达时尽量避免对一天的事情进行流水账式的表达,可以描述一件事,学生的某一种情感,或者是学生读到的某一本的读后感来练习英语语言的表达技巧。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陈诉和表达会大大地提高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注重行文符合逻辑,提高构思

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逻辑顺序混乱,汉语式表达层出不穷。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来不断地进行练习。通过写日记,学生会在大脑中构思自己要进行写作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促进学生流畅、通顺地进行表达和写作。学生构思的完整就会实现学生对于日记内容表达的清楚和地道,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步骤。学生需要有一个清楚、明确的构思,才能够在写作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写出具有逻辑性、连贯性的文章,保证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条理清楚、构思巧妙。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逻辑能够清晰,行为连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连词,如:“to begin with, in addtion, last but not least...”等。学生通过对于这些连词的使用会让读者对于自己的写作内容一目了然。而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在写作中常用的表示转折、递进、并列、因果、目的等的连词,使学生明确哪些词语可以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英语表达。

日记虽然是写给自己的,但是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注重日记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在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句式的变化,可以结合使用强调句、定语从句、倒装句等不同的句式。变化的句式使文章产生一种灵动的感觉,丰富了文章的节奏感,增加了文章的动态美。

四、流畅表达畅所欲言,才思泉涌

学生面对英语写作,总是会愁眉不展,不知所措。其实,英语写作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难,学生也不必为英语写作而搜肠刮肚,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英语日记。在英语日记中,学生会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学会用英语来陈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实现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学生练习的多了,自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从而让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能够轻松应对,灵活地进行表达和观点的陈诉,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经常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在写作中出现汉语式表达。为了避免汉语式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日记时用地道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查一查自己不会的词语,用一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型,让自己的表达能够变得更加地道。流畅的表达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英语语言规律和技巧,从而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自己对于英语的把握,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进步。

总之,通过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学生的词汇、语法、句型以及谋篇布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能够知道该如何去进行英语写作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在练中学,从而实现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丽大.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的反思[J].英语教师,2010.03.

上一篇:中层管理岗位职责下一篇:处罚通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