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共15篇)
1.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一
蔬菜印画-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胡萝卜、辣椒等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印画,并能添画成花朵。
2、使幼儿能够正确的礁色,不混色。
2、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准备:萝卜、胡萝卜、藕等蔬菜,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学本领,你们愿意嘛?我们来看看是哪些蔬菜宝宝来了呢?(介绍各种蔬菜)
2、蔬菜宝宝们今天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把自己变成了一朵朵漂亮的小花,你们想看嘛?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二、教师示范
1、蔬菜宝宝变的真漂亮,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2、选一个蔬菜宝宝,礁上颜色,贴在纸上,用手轻轻按压抹平,呆上一小会后,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告诉幼儿不要混色,印的时候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的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2、教师巡回指导,告诉幼儿不要混色,挑选一种蔬菜保保可以多印一些,来丰富画面。
四、教师点评,并结束
1、小朋友变的真不错,那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漂亮的花朵呢? 最好的美术学校(xzzx.luohuedu.net/ms/)
2.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二
近年来, 幼儿美术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 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影响, 加上教育实践者对美术教育理念的认识还欠深入, 走进幼儿园,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美术教育沿袭着陈旧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跟不上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
回顾以往的美术教育, 许多是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教学内容, 把美术教学定向为单一的技能训练和模仿, 过分强调标准化要求, 扼杀了幼儿的幻想和创造。很多喜爱美术活动的孩子, 在成人的盲目指导下循规蹈矩, 情绪低落, 对美术活动兴趣索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改变过去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艺术教育对幼儿自身的促进作用, 改变过去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幼儿园正确的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及在美术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现今的幼儿园美术活动过程的现状如何?究竟何种因素影响着美术活动的开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鉴于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将有利于幼儿艺术思维的培养及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状况进行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 进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笔者走进桂林市某实验幼儿园中三班的一堂美术活动课, 就10名幼儿的绘画过程进行了调查。
笔者随机抽取班级里10名幼儿, 男女生各5名, 并采取时间抽样法, 在绘画课的20分钟时间内对幼儿绘画过程中的主动性、兴趣性、独立性和自我感觉这四个方面进行观察。主动性观察的是根据教师的指导语, 幼儿是否主动参与绘画活动, 分为四个维度进行记录A:由自身兴趣、愿望支配, 自动进行美术活动;B:由特定材料引发, 开始进行美术活动;C:看到别人活动, 开始美术活动;D:在成人的要求下开始美术活动。兴趣性观察的是幼儿是否对绘画的内容以及活动过程产生兴趣, 记录如下四个维度A:自动从事活动, 对美术活动灌注极大热情, 完全沉浸在活动之中, 默默无语;B:欣然从命, 愉快从事活动, 在做的过程中会自己自言自语地流露出愉悦之情;C:对美术活动迟疑不前, 活动中企图离开或张望别人做什么;D:拒绝参加美术活动。独立性观察的是幼儿是否单独完成绘画作品, 是否需要教师言语、行动指导, 按照四个维度进行记录A:自己决定活动任务, 解决问题, 拒绝别人干涉, 独立完成任务;B:主动请教他人, 考虑别人的建议, 然后自己完成任务;C:模仿他人完成自己的作品;D: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自我感觉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情绪的外在表现, 如愉悦、兴奋、沮丧、烦躁等, 记录如下A:自己认为很成功, 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品, 并讲解作品的含义, 能慷慨的将作品赠人;B:对自己的作品感觉满意, 但不主动展示, 听到别人的称赞感到愉快, 希望保留作品;C:认为不太成功, 接受别人的看法, 希望将作品交给老师;D:感到沮丧, 对别人的反应无动于衷或抵触, 对作品去向不关心或毁掉作品。研究者将记录幼儿这四个方面的表现, 结合一定的辅助性的对幼儿的访谈, 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统计, 获得相对应的信息数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主动性方面是观察与评价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情况的标准, 幼儿对活动的主动性受他对这类活动的兴趣的影响, 在活动中是否有热情, 感到愉快和满足。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 幼儿绘画100%是由特定材料引发, 开始进行美术活动。50%的幼儿自动从事活动, 对美术活动灌注极大热情, 完全沉浸在活动之中, 默默无语。30%的幼儿欣然从命, 愉快从事活动, 在做的过程中会自己自言自语地流露出愉悦之情。20%对美术活动迟疑不前, 活动中企图离开或张望别人做什么。影响美术活动兴趣的因素很多, 幼儿个人对美术这以类型活动是否感兴趣, 幼儿对某一项活动能否胜任, 活动是否有吸引力等, 都影响幼儿的兴趣。在独立性方面, 能自己决定活动任务, 解决问题, 拒绝别人干涉, 独立完成任务的幼儿为60%, 40%的幼儿接受并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作品。这既与幼儿的个性性格有关, 又与幼儿是否具有美术才能有关, 此外还与教师所规定完成作品的时间长度有关。绝大部分的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并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品, 比例高达90%, 只有10%的幼儿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太成功, 但都希望将作品交给老师。
在这次美术活动课中,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先出示范画, 接着用较长时间讲解画面内容、布局、画法, 然后幼儿开始模仿;巡回指导时, 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 不时地动手“完善”着幼儿的画;美术活动结束时, 老师挑出几幅画面效果好的画, 开始集体讲评、展示, 并不时表扬画得好的幼儿, 批评画得不像的幼儿。
反思上述教育行为, 我们看到美术教育是变成了一种技能在传授, 所以老师要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讲解;教师注重的是幼儿能否画出一幅像样的画来, 教师想知道幼儿能否完成“作品”的愿望非常迫切。教师关注的是绘画的结果如何, 而不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的过程。不关注行动过程的美术活动, 一定不是好的活动。因为, 对过程的忽略, 就会散失丰富的信息和良好的教育时机, 就不能捕捉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情感、思想、行为的细微变化, 就不可能有效地把握幼儿存在的问题和点滴的进步, 从而就难以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作出评判, 也就难以给予幼儿及时、准确的指导。有的教师通常自身也意识到要注重活动过程,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每次绘画课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导致教师不得不干预, 不得不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其实要解决这种困惑并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注意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绘画时不要给幼儿太多的束缚, 培养幼儿自信、勤于思考的习惯,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与幼儿共同学习, 和他们一起感受美、分享创作的快乐, 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谨慎、公平、公正的评价, 那么幼儿就会在自由、宽松的美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美术, 并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美术教育也就发挥了它最大限度的作用了。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李运萍.浅议幼儿美术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 2004, (9)
3.扎根本土的幼儿美术活动 篇三
一、走进生活,搜集材料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这个收集的过程中,家长是我最好的帮手。
(1)家长行业、知识层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独特的“知识点”。利用他们的特殊优势,对丰富幼儿的生活,积累创作的素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请家长帮助收集有关绍兴的民风民俗图片、照片,通过带幼儿去参观游玩,给幼儿介绍绍兴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充分运用各层面的人力资源,为活动开展服务。我园临近全国闻名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中国轻纺城,在读幼儿中有七八成的孩子父母都在从事着与纺织有关的行业,我们请做纺织行业的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解布匹的生产过程。在开展美术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前,从事描稿设计的家长给幼儿介绍了布匹花样的排列规律,还从绍兴最老的烂花布的制作方法到现在高科技的生产线,美轮美奂的花色图案,应有尽有。
(3)建立本土特色资料室。为了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收集材料的能力,不仅要激发幼儿寻找那些有价值的蕴含本土文化的材料的积极性,而且还要培养幼儿有序归放材料的能力。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民间工艺的,如纸扇、春联、风筝、花灯、乌毡帽、石桥、乌蓬船等;其次是与绍兴名特产有关的实物或图片介绍,有绍兴酒、安昌腊肠、香糕、乌干菜、茴香豆、柯桥豆腐干等。这类材料大多作为幼儿的手工活动来开展;还有一类是以绍兴本土资源中最丰富的,可利用价值也最突出的生活类材料来收集的,如轻纺城中的布、纸筒、酒坛子、瓦片陶罐、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类材料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充分激发幼儿艺术活动的再创造能力。
二、用本土化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训练
(1)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开展的本土文化美术活动。原型启发是发挥幼儿创造想象的重要条件,丰富的材料、形象及知识的积累是幼儿进行创造想象的基础。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特色和艺术含量丰富,有许多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大禹陵、越王殿、印山越国王陵、周恩来纪念馆 、鲁迅故里、安昌古镇、柯岩风景区、古阡道、青藤书屋、百草园、八字桥、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秋瑾纪念碑、香炉峰等;现代观念中的建筑群:会展中心、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瓜渚湖公园、市心广场……这些在成人心中具有如此审美性和文化性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在家长集体组织的活动中带幼儿参观,以鲜活真实的形象映入幼儿的眼帘。比如在教中班的幼儿学画绍兴的老房子的时候,提前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安昌古镇、鲁迅故里参观,仔细观察看到的房子的形状、颜色,与马路上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如房顶、高矮、门窗等特点,真实的视觉接触,使幼儿的感知、体验更为真实、清晰。
(2)利用本土化材料中的艺术元素设计美术活动。例如,在小班下学期,我们安排了“纸筒玩偶、纸筒上的春天、有趣的织布” 几个美术活动,其中“有趣的织布”活动就是根据了本土资源“轻纺城的布”, 让幼儿了解了布的生产方法,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引导幼儿学画布的过程中练习了横线和竖线。在“好吃的香糕”美术手工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有更切实的体验,我将活动设计成了泥工活动,让幼儿通过橡皮泥来表达他们对绍兴特产——香糕的了解;还有用橡皮泥制作“糖葫芦”的美术活动,一样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例如,绍兴自古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河多、桥多、船多,最具特色的就是绍兴的乌蓬船和那贯穿着柯桥新城的古阡道,幼儿通过游玩观赏后对古老的阡道和乌蓬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有折乌蓬船、画乌蓬船、画石桥、船的畅想等,通过PPT图片让幼儿了解了古老阡道的作用和乌蓬船作为水乡的交通工具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幼儿的本土化美术活动过程中,大量的、具体的、美的艺术元素与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相结合,生成新的经验,使幼儿在多方位、多元化的环境中充分地得到美的滋润和熏陶。
(3)用本土生活化的材料引导开展幼儿创造想象的美术活动。绘画材料的丰富,不单单是工具的问题,它能引导孩子对新材料不断探索和认识,对于孩子们自己收集来的材料,他们会格外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索,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大班美术手工活动《装扮酒坛》,孩子们认真地摆弄自己收集来的酒坛子,用颜料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变着不同的颜色。又如在《多彩的服装》活动中,孩子们收集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在民间艺术《扎染》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的挥动有意想象的翅膀,进行有益的想象与创作。
4.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玩色蔬菜印章 篇四
1、识土豆,萝卜,藕的截面状,尝试用蔬菜进行印画。
2、蔬菜印画活动,感知不同蔬菜印章画的特殊效果。
3、章画感兴趣,能保持画面整洁。
活动准备:
1.彩色颜料每组两盘。
2.将藕,辣椒,胡萝卜,切成若干段(将胡萝卜切成花瓣状),每组若干放在盘里。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始部分:通过谈话引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蔬菜王国要举行一场蔬菜图案比赛,请每个聪明的小朋友参加,哪个小朋友设计的图案最漂亮,他就是蔬菜图案设计大王。可是,本次大赛要求不用笔,用什么工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是怎么设计的?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带领幼儿一起欣赏画面了解印章画。
教师提问:1)画面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哪些蔬菜表现的?
2)你知道这张蔬菜图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3)你觉得蔬菜印章画漂亮吗?你想来试试
2.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并示范讲解制作要求。
1)先想一想,你想用蔬菜印什么?然后,选择你想印的蔬菜,再拿住蔬菜的上端,将蔬菜放在颜料盘子里沾上颜色后,印在纸上。
2)做画前提醒幼儿印画时注意不要弄脏画面。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进行印画,注意色彩间的搭配。
2)提醒幼儿不要将画面拿起来,等画面晾干后,再移动画面。
4.带领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
1)教师带领幼儿自主的在教室里,绕着桌子参观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并讲讲为什么喜欢这副图?它哪里最漂亮?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简单地评价,对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态度以及大胆的创作表示肯定,并给每一位孩子发一颗五角星。
5.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设计:
在《纲要》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锲机,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然,在活动中也注意到了对幼儿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
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本次活动是孩子首次接触印画,虽然孩子们对各种材料能创作出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得心应手,但却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愿望,我相信在下一次此类活动中,孩子们会更加丰富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更完美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胡萝卜、辣椒等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印画,并能添画成花朵。
2、使幼儿能够正确的礁色,不混色。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萝卜、胡萝卜、藕等蔬菜,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学本领,你们愿意嘛?我们来看看是哪些蔬菜宝宝来了呢?(介绍各种蔬菜)
2、蔬菜宝宝们今天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把自己变成了一朵朵漂亮的小花,你们想看嘛?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二、教师示范
1、蔬菜宝宝变的真漂亮,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2、选一个蔬菜宝宝,礁上颜色,贴在纸上,用手轻轻按压抹平,呆上一小会后,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告诉幼儿不要混色,印的时候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的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2、教师巡回指导,告诉幼儿不要混色,挑选一种蔬菜保保可以多印一些,来丰富画面。
四、教师点评,并结束
1、小朋友变的真不错,那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漂亮的花朵呢?(整理后,带领幼儿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们开展了艺术活动《蔬菜印画》,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感知几种常见蔬菜切面的形状和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养成良好的印画习惯,感受印画的乐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次活动开展得并不那么顺利:本来是孩子同时印画的,后来变成了两组两组开展;孩子一开始是眉开眼笑的,后来变成愁眉苦脸了……
活动结束后,我总结出了几个不足之处:
1、在材料准备方面欠缺考虑。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对于颜料的特性、运用并不那么熟知,常会出现颜料到处撒的情况,而教师完全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调好的颜料盆中垫上餐巾纸或者棉花即可。
2、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在讲解如何印画时,我强调了拿起蔬菜印章后要在盆子的边上靠一靠,让颜料沥干。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却有部分孩子不会做。如果在示范的时候能够引导孩子跟着一起练一练这个动作的话,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过于兴奋,急于印画,而忽略了这一步,导致画面滴到了颜料。
另外,发现多数孩子在印花时习惯于将图案排成一排,这样对于整幅画的效果是有影响的。孩子对于如何对画面进行布局还不清楚,当然,在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也适当提醒他们,找空的地方印,尽量不要让图案排得那么整齐,这也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3、过于追求结果。看见颜料撒得到处都是,我第一反应就是停止他们的活动,让孩子轮流印画。我的这种举动,也破坏了孩子原本高兴、激动的心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减半了,就算画面再好看又怎么样呢?这也是我在活动后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看着一幅幅干干净净的作品,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
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6.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情景活动中巩固对蔬菜颜色的认识,练习黏贴、学习画圆。
2、大胆参与,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教师画好各种花纹的纸盘子、胶棒、每人人手一份蔬菜(青菜、萝卜、茄子、玉米、番茄)、展板。Ppt
配套课件:小班美术课件《五样蔬菜》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食堂里的老奶奶图片说:“食堂里的阿婆可喜欢我们啦,一大早就出去买菜了,我们来看看阿婆买了些什么菜?”
2、逐一出示蔬菜图片巩固幼儿对蔬菜颜色的认识。
青菜:绿绿的青菜
胡萝卜:橘黄的胡萝卜。
茄子:紫紫的茄子
玉米:黄黄的玉米
教师总结:这些菜呀我们都爱吃,可阿婆来不及烧了,让我们帮帮忙。
二、引导幼儿练习粘贴
1、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念儿歌:炒青菜,炒青菜,炒炒炒,闻一闻,香不香。
2、教师示范粘贴:用胶棒在蔬菜的背面抹油,盛到碗里。
哎呀,有这么多!请小朋友来帮帮忙。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每人将五样蔬菜贴入盘中。
三、引导幼儿学习画圆的技能
师:真香,我的肚子有点饿了,我们来尝一尝。好吗?
1、用ppt展示幼儿的作品图进行画圆。
2、教师示范画圆: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吃进嘴里,嚼一嚼,咽下去,闭上嘴巴。(封口要封住)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五样蔬菜》含PPT课件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看看有没有谁挑食,.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有没有嘴巴张开着的?吃饭的时候嘴巴都啊呜啊呜的吃,嘴巴要闭起来,吃饱了,我们出去散步。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五样蔬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59字。
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鸡》》:小班美术教案《鸡》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鸡,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美术《鸡》教案吧。
7.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篇七
关键词:艺术语言,造型艺术,审美创造,新奇创意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 塑造具体客观的形象, 以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 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世界和主创者独特的审美创造。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认为作品或成果能为幼儿艺术能力发展与否作出验证, 而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求新求异的思维及大胆、浪漫、无拘无束的表现视而不见。 就绘画而言, 通常教师要求的作品是在完成教师教育内容的前提下, 以“丰富画面”为基本特征。
比如以前我请小朋友们特别是小班的时候, 都会给孩子们画好基本的轮廓, 然后让小朋友们涂颜色, 虽然这样小朋友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画得很形象, 而且我觉得很舒服, 孩子们上的颜色鲜艳, 觉得这个美术活动很成功。 但是现在我都要他们自己想象, 自由发挥。
重视教师的主动性, 忽视幼儿的自主性。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并不鲜见, 美术教育无比自由和开放的空间, 使教师综合素质受到严峻挑战, 为了使幼儿艺术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显性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 仍不乏“像老师这样画”、“请跟我学”的教学模式, 这样幼儿在教师的控制下, 惶惶不安、不知所措, 哪里还谈得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 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也受到遏制。 《指南》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地表达, 克服过于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指南》的改革为幼儿美术教育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尊重幼儿的审美情绪和情感;重体验创作的过程;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重视技能技巧, 轻视思维个性。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 常常有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 常常通过形象媒介使自己的思维超然物外、超越时空, 创作出超乎寻常的作品。 在教学中, 幼儿作画时, 从坐、握笔、笔法到布局、比例、结构乃至色彩搭配都要求面面俱到, 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创造性。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的绘画方式不同, 小班是以涂鸦为主, 一般成人看不大懂, 但是孩子总能指出他画了什么, 甚至每一根线表示什么意思, 中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绘画基础, 但思维还没什么定势, 最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束缚, 往往会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 这点正是最宝贵、最难得的。形象期是幼儿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此阶段的幼儿能有目的、有意识地画自己想要的东西, 动手之前已能想好要画的内容并按照预想的主题完成, 画完之后能较清楚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所画的每一样东西, 手对笔有较好的控制, 真正的绘画由此开始。 到大班, 幼儿构思越发丰富、完整, 创造的形象越发丰富、完整, 创造的形象愈发生动、细致, 有一定的情节, 使用色彩愈发多样化, 主题既明确又清晰, 且空间知觉开始发展, 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开始萌芽, 有把自己看到的立体物体表达在画面上的需要和能力。 他们往往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作品带有较强的拟人化特征;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夸张和取舍、简化;还经常把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彼此无关的东西画在一起, 因而出现许多奇特、有趣的画面, 表现出求全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 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更快发展的可能。
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 却要用一生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教学, 让一个本来画画就充满纯真的儿童快速地变得像成人那样画画呢? 《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是“喜欢进行艺术活动”。
(1) 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 以及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
(2)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育, 它需要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以使幼儿敞开大门。 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激活他们创作欲望, 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
(3) 培养创作的自信心,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鼓励幼儿和别人画得不一样, 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世界, 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世界。
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 教师应毫不吝啬地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激励, 使他们感到自己“行”, 树立自信心。
当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流露出希望老师帮助的时候, 教师不能直接帮助幼儿画画。 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幼儿鼓励, 如:“你刚才画的小兔子吃草的动作很好! ”“你在这儿加上了一只小蜜蜂很漂亮! ”然后给幼儿适当的建议, 让幼儿明白:“只要是努力自己完成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老师都会喜欢的。 ”
在实行《指南》的过程中, 我们将始终以幼儿为主体, 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 让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 以美术带动思维, 从而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资料手册 (美术) .浙江新时代出版社, 2004.
8.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八
这本书围绕孩子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了11种简单的美术创作方式:滴流画、擦印画、点彩画、盖印画、30度60度涂色、90度圈涂、180度平绘、渲染画、拓印画、排水画、刮画。在介绍每种美术创作方式时,本书都精心地设计了几个板块:
美术活动方案
本书在介绍每种美术创作方式时,针对小、中、大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指导和活动延伸。其中活动延伸部分,虽然寥寥数语,却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将美术活动向其他领域进行渗透、活动的成果如何用于环境创设、互动如何与区角活动结合等,十分实用。每个活动方案后还附上了相应年龄段孩子的作品赏析,可以给我们指导孩子创作、评价孩子作品提供参照。
小小资料库
本部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每种创作方式的操作步骤、具体技法,并对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总结,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总之,本书贯彻了“做中学”的理念,是幼儿园美工活动的必备参考书、教师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指南,还是家长辅导孩子涂鸦的参考资料。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案例集》,谢颖蘋/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9.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与蔬菜相似的颜色。
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蜡笔、图画纸、示范画、各种蔬菜。
活动过程:
1、观察与演示。
(1)请幼儿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
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
(2)看图片,都有哪些菜?说说这些菜新鲜不新鲜?。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师幼总结:新鲜的菜水分多,颜色鲜艳。教师启发幼儿,说出涂色应该有一定的力度,着色均匀。
(3)教师示范,在画好的轮廓的边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满涂浓,画上蔬菜宝宝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鲜的蔬菜。
2、提出作画的创作要求。
着色均匀、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胆想象丰富画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的要点。
(1)画的蔬菜要大,画的品种要多。鼓励幼儿大胆画各种图像。
(2)画的蔬菜要新鲜,颜色涂满,涂浓。
4、幼儿自由评价同伴作品,引导说出作品的色彩是否准确,涂色是否均匀,鼓励幼儿着色均匀,有力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绘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10.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认识胡萝卜、黄瓜、西红柿、大蒜、香菇5种味道的蔬菜;
2、能比较清楚说出5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乐意品尝有特殊味道的蔬菜,知道它们对身体的益处。【活动准备】
1、准备多种常见蔬菜:芹菜、西红柿、土豆、辣椒、香菇、胡萝卜、蒜头等(可根据当地常见的蔬菜种类去准备)
2、供幼儿品尝的凉拌西红柿胡萝卜。(可根据本班幼儿挑食情况选择蔬菜)【活动过程】
1、举行欣赏菜园子,帮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
(1)今天是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菜园子都有哪些蔬菜宝宝
播放PPT 老师今天请来了几位菜园子的小客人,这些小客人经常在我们的饭桌上出现,来看看它们是谁?鼓励幼儿说说都有什么菜?是什么样的?当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拿起此蔬菜,以拟人化的语气介绍,如:我是绿绿的、尖尖的辣椒。我是瘦瘦的黄瓜我的身上还有小毛毛刺呢!(2)教师出示胡萝卜,芹菜、土豆、西红柿、辣椒,香菇和蒜头,启发幼儿与蔬菜宝宝互相问好。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蔬菜宝宝吗?我们用小鼻子去闻一闻它们身上有什么味道。(幼儿四散闻一闻,教师问幼儿:你闻到了什么味道?)小结:小朋友都用鼻子闻了闻,知道这些蔬菜都很香,但每一种菜的香味都不一样,你们喜欢吃这些菜吗?
2、让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1)教师:这些蔬菜宝宝经常到我们的饭桌上来。有的小朋友喜欢吃,有的不喜欢,它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2)一边看实物木偶表演一边提问,让幼儿了解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并激起幼儿吃这些蔬菜的欲望。
如胡萝卜宝宝说:我是胡萝卜宝宝,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吃了我以后,我们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胡萝卜宝宝刚说完,香菇宝宝跑上去说:我是香菇宝宝,我身上有许多的营养,吃了我,身体会更加健康。芹菜宝宝也抢着说:我是芹菜宝宝,小朋友吃了我以后,就可以天天大便了。蒜头宝宝头抬一头说:可别忘了我,吃了我以后,我们就少生病。
教师边看边提问:吃了胡萝卜宝宝,我们的眼睛会怎样?吃了芹菜宝宝,会怎样?香菇宝宝身上有什么?吃了香菇宝宝身体会怎样?吃了蒜头宝宝,会怎样? 小结:我们知道了这些蔬菜有许多营养,经常吃,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3、结束部分:
欣赏儿歌 《不挑食》
小乌龟爱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细细,尾巴细细,耷拉着脑袋没力气。
小老鼠爱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细细,尾巴细细,焉头耷脑没力气。
小熊一点不挑食,米饭、青菜、肉和鱼,大口大口吃下去,脸蛋红红笑嘻嘻!
3.幼儿品尝蔬菜,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凉拌芹菜,胡萝卜和香菇,教师与幼儿一起洗手,鼓励幼儿细细的咀嚼食物,说说它的味道。
4、组织幼儿把蔬菜宝宝送到食堂,请食堂师傅做菜吃。
【活动延伸】
11.浅谈幼儿美术活动学习感悟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 学习感悟
我是美术专业出身,从高中开始学习美术一直到大学再到进入工作,当初感觉绘画理论、绘画实践就是我的强项、我的专长,以自己的功底教3-6岁的孩子画画太简单了,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完全不在话下。当来到幼儿园后,真正面对着孩子拿起画笔时,我却不知道该怎么画,不知道怎么把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教给孩子。我四五笔画出了水果、汽车等,小朋友们却瞪着大大的眼睛说:“老师,我不会画”。那一刻我呆住了,我迷茫了,是示范画?还是一笔一笔地教?还是让孩子自由发挥?……
带着诸多的疑问和不解,我去请教老教师,听他们的课,学习视频,模仿上课。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我知道了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去因材施教。我曾经看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31个敏感期中说:“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孩子天生就具有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与幼儿一起感受发现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支持幼儿自身表现和创造。
学习了《指南》,我对幼儿美术活动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我在每次的课堂实践中,每次的听课学习中都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例如,一次暑假在上海的美术学习中,我参加了一节大班《雨花石》的美术活动,受益匪浅。这节课分为两课时:一节是《神奇的印染》,一节是《色彩斑斓的雨花石》。下面我试着谈谈我对这两节课的学习感悟:
一、《神奇的印染》——玩色彩
将装有调试好的水粉颜料和清水容器放在桌上,教师边示讲解玩颜色的流程边示范。小朋友分工,三位小朋友倒颜料,一位小朋友倒水,三种颜料要紧挨在一起,最后一位小朋友在颜料上洒上水。(这个过程体现了孩子分工合作,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老师的这种示范让幼儿有自己抓紧想试一试的兴趣。)
观察讨论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发生的变化,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绿色,洒上水的地方发生了什么?颜料变得稀薄了等等。(看变化、观察颜色,给幼儿带来了乐趣:“哇!原来会变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好神奇!”“老师,老师,这个颜色和这个颜色变成了哪个颜色?”“五彩缤纷的好好玩呀,还有什么变化啊?”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寻找。)
印染颜料开始,教师示范用纸轻轻盖在颜料上,轻轻地压一压,把纸拿起来翻过来,五彩斑斓的颜色就印到纸上来了。然后幼儿印染,轮流印染完成了,小朋友把纸放到前面来晒一晒。(这一步的教师示范又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哇!原来颜料可以变成这么漂亮的图画。”幼儿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完成了色彩斑斓的图画,多么自豪,多么开心。一节活动课最主要的就是让幼儿开心,让幼儿快乐,欣赏作品感受它的美。)
二、《色彩斑斓的雨花石》
首先,欣赏雨花石的图片或实物,介绍雨花石,观察雨花石的花纹色彩,看看能想到什么动物或人物?(以前我们上课可能直接在黑板上画出雨花石的样子、花纹,叫小朋友直接模仿。现在的教学方法是先看实物,让幼儿真正自己去观察事物的真实模样。)
其次,欣赏上次的印染作品,变一变,把印染好的彩纸变成雨花石。把印好的色块剪成一个个不同大小的椭圆形。有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孤孤单单地跑到一边,还有些调皮地跑到了外面去了。(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幼儿把剪好的雨花石错落有致地布置在画面上,教师运用精炼而到位的语言加上生动的图片让幼儿自由地创作,将上一节课的作品运用到这节课中。美术不仅仅是画完一幅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无限地变魔术。)
再次,想象添画上背景。想一想,你的雨花石放在哪里?浴缸里、花盆里、小溪里……除了雨花石外,还有什么动物在小溪里?有谁在看花盆?画出小动物的眼睛和细节,比如花纹、鼻子、嘴巴、耳朵。把画面画得满满的,你就成功了。(教师运用语言提醒幼儿去想象,而不是教师画个小动物让幼儿去临摹,要让幼儿自由地想象去发现动物,去寻找不同的动物。如果示范画,每一个幼儿画的都是一样的,而让幼儿自主画,那么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故事。美术活动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形式和乐趣。从没有情境到有情境的背景添加,幼儿独自完成了一幅有情境的画面。)
最后,评价作品,幼儿互相点评,自己点评说故事。(原来的美术课完成了作品就等于结束,因为幼儿都画的一样,只能说“好漂亮呀,你们都好棒呀”,千篇一律。而在这节课中,每个幼儿的雨花石摆放位置都不一样,色彩花纹都不一样,想象的情景都不一样,画出的动物都不一样,每个幼儿的画面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共同构成了课堂的丰富多彩。)
12.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十二
一、利用本土陶瓷文化, 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德化陶瓷迅猛发展, 大大小小的瓷厂上千家, 陶瓷经销店数不胜数, 大部分的农民从事陶瓷制作, 有在甚至代代流传, 陶瓷街、陶瓷博物馆的瓷器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那些出自不同级别的工艺大师的手艺, 如:精致巧妙的千手观音, 造型生动的弥勒佛, 形态各异的八仙过海, 神态怡然的《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 婀娜多姿的仙女散花, 惟妙惟肖的小动物, 风度不凡的名人雕像等等, 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 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 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 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如:在每学期的家庭小分队活动中, 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屈斗宫古瓷窑址, 瓷厂的样品室、成型车间、彩画车间、雕塑车间, 让幼儿了解陶瓷历史以及陶瓷的制作过程;参观陶瓷博物馆时, 孩子们看到古香古色的陶瓷和创意十足的现代陶瓷, 孩子们万分激动, 议论纷纷, 有的说:“艺术家超级棒”, 有的说:“我最喜欢那个”, “哇, 那个色彩太漂亮了……”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 感受美和发现美;当参观陶瓷街时, 看到那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瓷器, 孩子们流连忘返, 有的说:“这个我妈妈也会做”, “这个是我家的瓷厂生产的”……孩子们虽是兴趣盎然, 但对作品的观察还是很浮浅的, 因此, 每到一个小店铺或是叫导购员介绍, 或是引导孩子从形状、动态、色彩、造型、构造、比例等方面进行欣赏,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经验;当看到形状不一、富有创意的“日用瓷”时, 引导幼儿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排序、大小的搭配、总体到局部的观察, 让幼儿感受到色彩搭配、图案对称、排列有序的色彩美和艺术美。
二、利用本土陶瓷文化, 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视觉的经验, 创作中的意向更多地来自于感知, 然而, 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进行的, 因此, 他们对自己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针对幼儿这一特点, 带领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瓷器, 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增强感知能力,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为他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德化瓷器造型生动、做工精致、取材广泛、内涵丰富, 在形与情的意象融合中, 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这新颖、多样、有趣的物质材料是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兴趣的直观因素。孩子们每当看到这些精致而有创意的瓷器时, 个个爱不释手、跃跃欲试, “这个我会做”“我想要做那个”“我喜欢这种颜色”……激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与欲望。如:当幼儿看到结晶釉花瓶时, 有的说:“像节日的礼花”“像五彩的冰花”“像蒲公英的花朵”“像棉花团”, 有的说:“这些花纹是彩上去的”“印上去的”“贴上去的”“画上去的”……孩子们在与新奇而有趣的作品交流互动中, 调动了孩子们思维与想象, 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 实现作品与欣赏、再创作的融合, 拓展了创作的空间,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引发了创作的欲望。
三、利用本土陶瓷文化, 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
陶行知提出:“解放幼儿的空间, 让他们能进入更广阔的社会, 学习更丰富的知识。”他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 更广阔的社会中过着真实的生活, 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因此,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 应大胆创新, 冲破集中封闭式的课堂教学, 向多元开放式发展。结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 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去挖掘、去发现自然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开阔幼儿美术创作的视野, 拓展幼儿创作的空间, 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内容。
在了解、发现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 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因此, 我们利用家庭小分队这一活动, 带领幼儿参观瓷厂———《成型车间》《雕塑车间》《彩画车间》《贴花车间》《包装车间》等,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让孩子模仿成人的创作活动, 如:开展模仿成型车间的工人注浆、倒模、修坯创作活动;利用本土粘性较强的瓷土开展泥塑活动, 让孩子模仿爸爸、妈妈雕塑各种小动物、不同形状的花朵、不同动态的人物;收集一些纯白的瓷盘、花瓶等, 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采取点、线、型进行装饰活动, 有的创作青花瓷, 有的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彩绘;收集商标纸、花纸, 让幼儿模仿贴花车间的工人进行贴花装饰;还引发幼儿自己想象设计各种包装纸, 进行包装等等。利用本土陶瓷文化,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 在“陶艺区”中, 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了雕、捏、画、剪、贴等创作活动, 大大拓展了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 丰富了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 倾注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展现的机会。
13.幼儿美术活动教案 篇十三
1、引导幼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配有1份分别用红、黄、蓝水彩颜料着色的洗洁净、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一张。
3、录音磁带一盒(录有“吹泡泡”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玩吹泡泡游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小朋友看,老师在干什么?”(吹泡泡)“我用的是什么颜色的水在吹泡泡?”(红颜色)“你们看这里还有什么颜色?”(黄颜色、蓝颜色)老师分别用黄色、蓝色吹泡泡。“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吹泡泡的游戏,好吗?”(好)(放录音)幼儿玩吹泡泡游戏,老师提醒幼儿用各种颜色来吹一吹,并注意引导个别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来吹泡泡。
2、欣赏范画,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小朋友看,老师还能把吹的泡泡放到纸上变成了一幅好看的泡泡画呢。你们想把吹的泡泡变成泡泡画吗?”
3、提出要求,幼儿作画。(放录音)
(1)要求幼儿要用三种颜色作画。
(2)鼓励幼儿把空白纸画满。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4、讲评: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泡泡画像什么。
5、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到室外太阳下玩吹泡泡游戏。
(2)音乐游戏《吹泡泡》。
14.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知道样样蔬菜都要吃,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吃蔬菜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样蔬菜、蔬菜图片、带幼儿到食堂参观、幼儿教材
教学过程:
一、蔬菜大展览
(1)布置摆放蔬菜区角,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边摆放在柜子上,边介绍蔬菜名称。
(2)老师说蔬菜名称,幼儿找蔬菜。
(3)老师介绍几种蔬菜的营养。
二、参观食堂
组织幼儿参观食堂人员摘菜、洗菜、烧菜的过程。
三、老师制作各种蔬菜小模型或图片,开展“娃娃餐厅”活动,让幼儿亲自“炒菜”,培养吃蔬菜的兴趣。
四、老师在萝卜或大白菜等贴上五官,<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以“蔬菜宝宝”口吻和幼儿找招呼。
五、小结:蔬菜的种类多,不同蔬菜有不同的营养,样样蔬菜都要吃,长身体需要这些营养,所以小朋友每天都要吃一两种蔬菜。
六、请幼儿翻开幼儿教材《香香的蔬菜我爱吃》,请小朋友将菜肴中的蔬菜找出来并连线。
教学反思:
幼儿能认识很多的蔬菜,但也有很多幼儿表示不喜欢吃蔬菜。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让幼儿认识到了多吃蔬菜好处多的道理。并于家长联系,让幼儿在家也要多吃蔬菜。养成幼儿不偏食的好习惯。
15.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篇十五
1. 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
人的审美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欣赏抽象的作品——欣赏抽象和具象并存的作品——欣赏具象的作品。一般来说, 幼儿比较适合欣赏一些抽象的作品,这些由线条、色彩和形状构成的画面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很大,所以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比如奥托·奇科特的画, 他的作品都是由单色或多色的色彩线条狂乱地纠结而成,部分作品线条的舞动略有规律可循,其他的则是“手臂所能达到的地方就有活泼的线条”。他的画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用黑色的画笔把整张白纸涂得漆黑一片,在那“漆黑一片”的作品中,包含着怎样的故事呢? 幼儿说:在一片大树林里,有很多小动物,有小白兔、小鸟、大象、松鼠、老虎,它们都是好朋友,在一起唱歌、做游戏,天黑了,它们唱累了,就在一起睡着了。你能想象到幼儿的“涂鸦”竟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吗?
2. 创设多彩的审美环境
审美环境的创设包括:第一,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皮亚杰认为:“幼儿听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第三,教师可以在活动室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可引起幼儿很多美好的联想,我们知道,艺术是相通的,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欣赏,使幼儿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其艺术创造性的发挥。
3. 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欣赏涉及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受、意义的领会,作品背后还涉及人类文明的许多领域。丰富的经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原材料,也是幼儿进行欣赏活动的基础。生活中处处有美,关键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去提升,所以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应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例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时, 我们事先让幼儿听美国百老汇的爵士乐,然后又带幼儿参观了马路,走了迷宫,这样,幼儿在欣赏画面时,从这些黑色的线条和彩色格子中看到了城市里的马路、汽车和迷宫。
4. 设计巧妙的引导语言
在引导幼儿进行欣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运用。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对话。这类语言能开阔幼儿思路、启迪幼儿智慧。教师可以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类开放性的语言来向幼儿提问, 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用“这幅画看起来真美,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问题来提问幼儿。封闭性的问题往往使幼儿漫不经心地没有任何思考地回答“是”。其次,教师的引导语言要有艺术性。这类的语言形式要多样,可以是一些形容词,也可以是谜语、儿歌、诗歌、童话等形式,其作用在于通过对对象的特点、色彩和构图等的描述,帮助幼儿将画面上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地加工成完整的、鲜明的、深刻的视觉表象, 从而调动幼儿的审美情感。
5. 尊重丰富的审美感受
欣赏活动就其本然状态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它的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幼儿在欣赏具体的对象时,可能还说不出为什么美,美在哪里,但却感受到美, 体验到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伟大的美术作品就像是一个人,它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绪中,看上去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欣赏她们,我们也不应该试图穷尽对它的研究。而幼儿有着独特的欣赏视角, 他们不满足于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教师, 应充分肯定幼儿独特的想法,让幼儿大胆表达,而不应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束缚幼儿的想象。
6. 保护独特的创作过程
【幼儿蔬菜美术活动教案】推荐阅读: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蔬菜印章画07-22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可爱的蔬菜造型》06-22
小班音乐活动蔬菜汤教案10-03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吹泡泡》教案08-28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夏天的色彩10-05
幼儿大班美术活动《多形的建筑》教案10-18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圆之舞10-21
大班艺术教案《蔬菜王国》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