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高二优秀作文

2024-10-21

成都七中高二优秀作文(精选6篇)

1.成都七中高二优秀作文 篇一

现如今的视频平台上,吃播无疑占据着半壁江山。然而当猎奇吃播,超量进食的内容甚嚣尘上,演变为一场病态的行为艺术时,不免人引人深思。

吃播源是为了传递出品尝美食时候的幸福,时至今日却只是在享乐主义,普遍的自我放纵下进行的无底线地浪费粮食,夸大了表演形式,一味地去满足猎奇的低级审美趣味。得不偿失下的病态吃播竟然愈演愈烈,究其根本,他们心中都缺少了对于粮食的敬畏。正是因为缺少了对于粮食的敬畏,才忽视了粮食的重要性。

粮食是民生之本,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仓廪实而知礼节。”纵然我国粮食储备尚且充足,但是相应的美德似乎却有所缺位。实际上还是因为吃播们缺少了忧患意识,忽视了粮食的重要性,让自己成为了被放纵支配的个体。

进一步来说,吃播们仅仅只是认识到了粮食的表层符号,囿于果腹;却不知粮食同样是文化的载体,已然在一代代中传承着乡情与美学意念,升华为人类生命的脉搏。人生于土地,二者之间的媒介便是粮食。姑妄言之,每一个生命的实质,都是用一粒粒粮食积累而成。不了解粮食,缺少了应有的敬畏,才会在病态吃播中麻痹自身,肆意屠杀粮食而无所顾忌。

另一个角度上,缺少敬畏同时也是在忘记感恩。袁隆平鲐背之年仍然在田间做科研,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而献出自己的一生。敬畏粮食方能够珍惜粮食,才能够敬重劳动人民辛勤的付出,才能够纪念生命延续的历史,才能够感恩粮食所带来的生命。

“以俭许国正当时。”珍惜粮食刻不容缓,因此更加需要多管齐下。为杜绝形式主义,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引导好社会凝聚好节约共识,树立时代新风。而紧紧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吃播者们也应当心存敬畏,将病态表演向更加健康的方式转变,传递出正确的饮食态度。只有人人心中都绷住敬畏粮食的弦,形成全民节约的风尚,为家为国都是福泽千世。

敬畏粮食,珍惜粮食,不仅是主播对自己和观众的负责;也是对劳动汗水的尊重;更是对于社会国家节约资源的贡献。

总之,心存敬畏,感恩生命,别再肆意屠杀粮食,应当人人共勉。

2.成都七中高二优秀作文 篇二

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32 小题,每题1.5 分,共48 分)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2.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2015 年11 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该材料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5.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 A.诗经B.楚辞C.唐诗D.宋词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 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

8.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

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权利的失控B.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主思想的出现

9.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

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10.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

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11.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12.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

A.具有儒学化特征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为封建统治服务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13.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有一定差别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汉字加强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14.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 年)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D.传播社会主义

15.1842 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 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

1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

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1902 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

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1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2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21.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

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

A.推崇“尊孔复古”思想 B.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C.深受西式生活方式影响 D.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

22.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23.20 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启蒙思想已控制中国舆论界 B.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 C.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 D.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

24.1919 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

A.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B.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 C.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 D.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

26.1924 年,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这里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同之处在于

A.都能体现对资本主义的反思 B.都主张彻底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 C.都提倡革命后土地完全公有 D.都解决了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27.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 年8 月)中写道:“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耒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这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 A.批判、揭露西方资本主义

B.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坚持新民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

28.“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5 月24 日)这说明当时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29.下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30.1954 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 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的提升B.科技发展的需要 C.世界潮流的推动D.对外政策的改变

31.1956 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繁荣。这一年

A.通过了新中国义务教育法 B.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D.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2.1977 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材料解析题(52 分)

33.(2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

——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10 分)材料二在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地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因此,他不仅对内进行改良,改革封建司法体制,严格培养法律人才,普及法制观念,争取司法独立于立法、行政之外,而且对外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各国领事在我国领土内的裁判权,争取我国在国际上的司法独立。总而言之,司法独立是梁启超进行司法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和梁启超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2 分)34.(20 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摘编自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1)结合汉代和宋代儒学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又斗

争”的?(10 分)

材料二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林、魏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摘自闾小波著《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4 分)请分析出现“差异性”的原

因。(6 分)

35.(10 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 分)(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 分)

【参考答案】

1~5 ABBCB 6~10 BCBBA 11~15 BADBC 16~20 BAABB 21~25 DBDCC 26~30 ADABD 31~32 BD 33.(1)背景:周王室衰微,列强争霸,ı兼并战争盛行;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正在形成中;百家争鸣(6 分)影响:使法家思想大放异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4 分)(2)不同:韩非子认为:法律为君主所设,为君主专制服务,不顾臣民利益,实质是一种人治。(3 分)梁启超主张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兴民权,实行司法独立,普及法制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实行西方的法治。(3 分)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6 分)34.(1)西汉的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天人感应”等主张对王权又具有制约作

用。南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对维护专制主义起了重要作用;而其“正君心” 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10 分)

(2)一致性:科举制下,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培养的是效忠朝廷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2 分)

差异性:开始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在思想上发生分化。(2分)

原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西方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的冲击;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或救国忧民的情怀。(6 分)

35.(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珥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

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4 分)(2)不对立。(2 分)

3.成都七中之行 篇三

宜宾市翠屏区方水中心学校——涂万洁 学校选部分教师到成都七中参观学习,其中有我,我感到很荣幸也很兴奋。一是难得有机会出去学习,看看外面的世界;其二是想看看有名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他们的教师和学生和我们究竟有什么差别?

带着种种疑问和满怀期望我们于12月30日早上8点踏进了成都七中的校门。首先进入眼前的是用行楷刻在石头上的“卓尔不群,大器天下”八个大字。“大器天下”用得真是气势磅礴,抬眼一看整个校园紧凑而又错落有致,倒也大气。在去教导处的一路上,看见有学生在扫地和拖地,给人感觉很认真,不像是在完成任务,也不断有学生向我们问好,很诚心的那种。整个校园肃静但又不乏有学习的声音。教室和办公室不显豪华没有什么非常特别之处,只是所有教室的前后门上面中间有一个直径约为30厘米的玻璃洞,我觉得设计还比较科学,我估计既可以增加教室的明亮度,又便于从外面观察里面的情况,当然主要是班主任。另外,教室的前面都有“班级新视角”,是一块小白板,上面记录着迟到的,受表扬的和批评的等等人和事。这一点有意义,完全可以借鉴。我是教数学的,上午听了两节九年级和一节七年级的数学课。他们上课都在多媒体教室,每节课教师都是用笔记本电脑备的教案,学生都有一份学案。下来我和一起来的同数学组的同事都认为:那就是一堂除了硬件设施好一点的普通数学课,没有其他特别的和没有花架子。学生大部分基础可以,也有差的,调皮的;教师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教学课堂有分组学习的,也有师生互动一起学习的。

第三节课间操,全部学生和班主任都在操场里,主席台上有专人主持站队列,班主任做辅导和纠正,然后在做操。除了全部是穿校服以外,让人感到很整齐很规范。11点过我们继续带着疑惑在会议室听了教导处丁主任对学校的介绍,以及我们宜宾师培中心刘部长和我校侯校长带领大家与丁主任的交流。成都七中目前大致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概括:第一,学校占地仅仅20亩,但生源多,达3000多名学生。以各种竞赛(如省级、国家级数学、物理竞赛)、科创作品、论文发表、升学率升重率(达91℅)而领先同类学校和出名。第二,自97年改制后,学校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主要是:班子成员的齐心协力,要求与时俱进不能慢;评价教师既要看分数,还要看教育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的理念;过程中学生、学校、家长既要共同分担又要共同分享。第三,教学方面主要是大的课程观,统一备课资源共享。要求30+10要大于40,就是一节课30分钟教师讲10分钟留给学生,但效果要多于40分钟的内容。语文实行梯度教学,数学实行学、究、讲、用等,课堂有三讲三不讲,作业有三布置三不布置。让我感到最有意义的是,每周七八年级有一节选修课,那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自然、人文、艺体、生活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比如最火爆的是“二战金典”、“雯雯谈金庸”。另外考核教师主要是以三年的教学成绩和学生、家长的量化评价。学校是制度管理,更在于自觉管理。

4.成都七中2013年高考喜报 篇四

我校林荫校区高2013级15个教学班,学生753人。其中有66名优秀学生提前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中北大6人,清华10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据目前统计,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流国际高校录取的学生有70多名,有6名学生公派留学新加坡。

高2013级618名学生参加高考以明显优势名列同类学校第一。理科 l 特高分680分以上我校12人,以明显优势位居全省第一。l 全省前100名676分以上20人,占全省20%,位居全省第一。全省前200名670分以上33人,位居全省第一。

l 高分段650分以上102人,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l 重本率88.65%、以明显优势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l 总平分614.56, 以明显优势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

文科 l 全省前100名635分以上9人,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l 重本率70.31%, 以明显优势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l 总平分 588.45, 以明显优势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第一。

在此,向全体高三年级学生表示祝贺!向全体高三年级老师道一声:辛苦了!向全体高三学生家长表示衷心感谢!

成都市第七中学

5.成都七中学生进出校门管理规定 篇五

为了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成都七中学生包括学校在读全日制高中学生和国际部在读预科学生。

二、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行课期间(包括早晚自习、选修课活动课时间)未经许可学生不得进出校门。

三、七中校服是我校高中学生的识别标识,上学时间,高中学生必须穿好校服方可进入校门。国际部预科学生必须佩戴校卡方可进入校门。

四、行课期间学生因事需进出校门,必须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书面申请(请假条),班主任老师同意后,学生持班主任老师批准的假条到教育处盖章备案后方可进出校门。国际部预科学生因事进出校门由国际部批准,出校门时除了出示假条以外还必须出示校卡。

五、行课期间学生因病需进出校门,必须持医务室批准的外出就医或回家休息证明。如果遇到医务室无人的偶然情况,可直接到教育处请假。

六、中午学生外出就餐须在1:00以前返回学校,中午回家的学生应在1:40以后来校上学。1:00——1:40)为午休时间,学生不得进出校门。

七、晚上6:30—9:30为晚自习时间,第二节晚自习下课以前,所有学生不得进出校门,第二、三节晚自习下课后,非住校生放学回家,住校生不得进出校门。第二、三节晚自习下课后,学生只能出校门不能进校门。

八、学生违反上述规定,采用非正常手段(如高中学生冒充国际部学生;住校生冒充非住校生;冒充老师签名等)进出学校的,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如有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无理取闹强行进出校门的;有翻墙、翻门等严重违纪行为的;出校门以后又进行其他违纪行为的加重处分。学生翻墙、翻门造成伤害以及学生采用其他非正常手段进出学校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九、本规定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成都市第七中学

6.我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教学反思 篇六

一个学期行将过去,回首在七中培训、到万达上班的这六个月的时间,我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收获,我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教学反思。毕竟是初出茅庐、新来乍到,这是我踏上社会的第一段征程,我一步步走过来,脚步或浅或深、风景或明或暗,我一方面被教学进度驱遣着、一方面也不断被自己鞭策着。几次语文考试,我所教授的六班的成绩都像我的性格一样不温不火的,像老牛拉破车一样,费的力气不小,憋得脸红脖子粗,求爹爹、告奶奶,盼星星、盼月亮,名次还是几近于原地踏步走似的。他们喜欢看电影、动画片,我就跟他们说看书之于看影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就好比是坐电梯和爬楼梯,就好比是坐缆车和爬山,就好比是看别人的照片和自己去捕捉镜头,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自己的。自己的就容易爱惜,别人的用过看过随手就扔,别人的一次绽放、开过就败、快餐食品、隔靴搔痒,自己的细心培植、有花有果、甜头不断、营养丰富、回味悠长。实际上,大家都在搞“填鸭式”,因为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了,所以在并不能引起饥渴的书本知识上面,他们是宁愿被掰开嘴往里塞的,然后囫囵吞枣就咽下了。我是这样想的,我又不下不了狠手、或者威信不足以硬掰、或者掰偏了,结果呢,就像华君武初中画的一幅漫画:学生们去打防疫针,本来只是有一点点疼,可是他们却做出很疼的、很夸张的表情。就像我的那位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冷不丁就出一个洋相的课代表所说的:怨声载道。那次,我在晚自习上让学生听写,那个课代表借助一个喷嚏,身体颤抖了又颤抖、不停地颤抖,我说你有完没完,他显然是没完,我叫他出去。他跟我僵持下来,头颈通红,接着就说什么听写是“怨声载道”,因为上一节晚自习整个儿就是在听写英语。其实我是在模仿英语的做法,他们英语考得多好啊!然而我掰偏了,捏疼腮帮子了,嘴张开得还没有吹口哨大。从此,我就恪守晚自习让他们安安静静做作业的禁令,声嘶力竭地喊“安静”“安静”,有时候一个看起来整天笑嘻嘻的、身材小巧的男生以及一个身体极衰弱、性格却很泼辣的女生也偶尔帮着喊“安静”。我就很感激他们,新增了那个女生做课代表。可是她自己也是很闹腾的。

我在向我身边的老师学习。在管理方面我请教班主任邓老师。我觉得邓老师是很洒脱且幽默的人,很多警告的话他能趣味性的说出来。比如上次班里出现了很多花卉,讲台上摆不下,就在后面的书柜上面摆,甚至在教室外的墙根上也罗列了一排。邓老师叫学生们的桌子往前挪一挪,与书柜保持一小段距离。他说:“为了避免与书柜上的花花草草亲密接触。”我听了便忍俊不禁。邓老师在领着学生跑操的时候,仿佛是故意显出一种很笨拙的姿态,甩起胳膊腿来好像是往上抬一件很重的东西,冲着学生很滑稽地喊:“一二一,预备齐。”学生们都被逗乐了。在一边很正派的样子、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的我便羡慕起邓老师这种笨拙的飘逸,有心学他。当然,邓老师在学生面前成本大套地说纪律、说学习、说道理的时候,不失幽默又能很有哲理,并且还能使学生毕恭毕敬地听讲。邓老师坐在食堂里老远就能叫一个学生过来给他先把东西拿到办公室,这对于学生来说与其说是使唤毋宁说是一种荣誉。我是从来没有给过学生这种荣誉。邓老师开教研会将班级交给我照料的时候,我便想模拟他的言行,终归画虎不成反类犬。学生跑操了,我挥一挥衣袖,说:“上!”大家一拥而上,我便觉得是邓老第二。

在教学方面,我当然第一个向我的师傅赵老师学习。赵老师虽然须发皆白,但是据他说是有家族原因的,赵老师其实只是五十出头而已,而且精神饱满、步伐铿锵、说话坚定,一点也不输于年轻人。上次师徒结对仪式上,天气阴冷。开过教职工大会,老师们毕集于二楼台阶上的孔子像下。据曲阜民间传说,孔子相貌有七露,眼露白,耳露轮,口露齿,鼻露孔,奇丑无比。但是七窍之中部分豁露,那是倒霉相,但若是七窍全部豁露,根据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则是神于天、圣于地,贵不可言。而万达的这座孔子像却刻画出一个美男子,这更符合我们对至圣先师的尊敬。拜师仪式开始了,新老教师分坐两边,韩书记第一次用普通话做了开幕致辞,讲明了程序,即徒弟献茶,师傅面授教诲的书函。我在椅子上面冷得打哆嗦,西服大大的开领让我的胸口直接经受着寒冷的浸染,我已经直不起腰了。第一批师徒上场了,包括语文组的谭校和小梅老师。第二批师徒上场了,包括赵老和小梅以及我。按规定,若有两名弟子,由其中一名献茶。小梅站在端茶盘的曾思老师走来的一侧,自然由他再次奉敬。我颇觉懊丧,但是赵老在饮毕又从曾老师那里拿过一杯茶给我,我便十分感激地献上,然后追着返还给已经收完茶杯回走的曾老师。赵老掏出那封密函,我如获至宝,回至座位,像小孩子拆开圣诞礼物一样满怀期待。信上只有短短一句话:“用精气神掌控课堂,掌控人生。”我有点失望,瞄了一眼不远处的付丽佳老师手持的宝函,半张纸都是字。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在揣摩这句话,这句话像是赵老师亲口说出来一样在我耳畔回响。很明显我将它牢牢记住了。倘若是像付老师那样的半页赠言,虽然娓娓道来,但未必能像我这样如此铭记。我将它设置成我的QQ签名,作为我教学生涯的座右铭。我抬头看了看身材高大、屹立于前然而躬身作揖、虚心求教的孔子像,想起了当年他向老子求学之后,老子送他至于黄河之滨,面对奔腾的河水,他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接着,他指水为喻,叫孔子像水一样因任自然、以柔克刚,那是因为孔子当时已经是造诣非凡的大学者了,时局艰危,所以应该敛藏锋芒。而我等则正是昂扬精进、舍我其谁的时候。以前曾经听过这种说法,说若是人能处在一种放开的、打开的状态,便能够获得无论应付什么的最佳状态。譬如体育运动,跑得大汗淋淋、毛孔舒张,这便是身心亢奋的张开状态,见到谁都特别高兴,做什么事都有热情,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也高。再譬如看了一个喜剧片,心灵的闭塞也就打开了,见到以前为难的事情也能付之一笑、举重若轻。而精气神的培养仅仅靠这些调剂品是不够的,要靠坚定的、坚信的信念才行。舍生忘死、不顾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 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些脊梁式的人物都显得有些自苦、有些悲剧,甚至是儒家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价值一旦树立,便如杜甫笔下的老柏“万牛回首丘山重”,有一种任你怎么也拉不回的倔脾气。有了这种脾气,我相信精气神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对于许多伟大人物来说,几乎都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倔脾气,几近于一种不可遏制的直觉性的指引,要为自己无穷无尽的热烈情绪找到相应的抒发渠道。我看贝多芬、看巴金都是这样的人,为了开掘出源源不断、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发不可收拾的热情之流的倾泻渠道,他们必须写文章,必须弹钢琴。看过《海上钢琴师》,男主角1900在斗琴中,用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把钢琴弹得滚热,琴键把一根香烟都给点燃了。这是对热情的最形象化的诠释。在海潮汹涌、轮船剧烈摇晃的夜晚,床铺上的人们都心惊胆战,他却随着滑来滑去的钢琴不停弹奏,甚为自得。在危险面前,热情和营造热情、抒发热情所带来的乐趣,妙不可言地将一个人的大无畏精神水一样流淌出来。而贝多芬用来扼住命运喉咙、掐住命运喉管、与不幸命运做生死搏杀的,不也是写曲子、弹曲子、忘哀忘乐、忘生忘死来倾泻热情吗?所以,事业的成就竟然是不能自已、率真率性的事情。功利、名位这些东西只是作为衍生品而出现、而消失,全不计较。这些是艺术家。哪怕是靠极高的智慧和理性而有所成就的人,如果没有巨大的热情的话,他们的理性也不会格外地显现出来。毛主席的诗歌极富浪漫的想象力,他的指导革命的文章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是靠着他异乎寻常的大胆想象、不拘常格,才使得他的战争指挥艺术出人意表、出其不意,极具灵活性。列宁说:“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感情浸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信哉其言!赵老师的课让我领略到了这种激情鼓动下不断的智慧提升,在高潮的层峦叠嶂间,智慧的激流翻山越岭,宛若壮丽的山河图卷。赵老师的声调起伏跌宕、顿挫有力,讲到情不自禁之处,回转身来,手臂一挥,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一下子气势就出来了,所有台下的目光都被他牢牢攫住。他的蓄势已久而似突如其来的高亢音调紧接而来,给人以天风海雨般的震慑,想从他营造的气场和磁场中挣脱都是不可能的,人们已经不自觉地被卷入了昂昂前进的以豪情作为驱动力的势不可挡的知识大军。然后赵老师会慢下来,给人们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山陵被夷为坦途,人们开始像坐在观光车里在旅游区览胜,正在悠然惬意之时,赵老师像魔术师挥动魔棒一样,人们立即发现他们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过山车”上,只是不敢叫出声来,因为在课堂上,只能屏住呼吸。而在人们终于稳不住要惊呼呐喊出来的时候,赵老师适时地像播种一样抛出问题,学生的精彩回答便像雨后春笋般钻地而出、直入云霄了。在知识的密林生长成功以后,下课铃响了,人们还犹自陶醉在密林的深处、更深处,以便探寻出更多的自然与神秘。我的听课本已经写得满满当当的了,还想写点什么,心头那袅袅的余音还在敦促着写点什么。我拿起凳子回到办公室,赵老师已经在办公室外的窗边一边抽烟一边凝望了。不知他在想什么,或许只是不得不抽上两口。“工作太忙了,不抽烟不行啊!”毛主席在戒了十个多月的烟、又拾起来以后说。赵老师在窗边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他。赵老师说与学生的关系很重要,其他人如果要讲语文的什么坏话,他的学生会第一个不乐意。他在课上和课下两个层面都抓住了学生的心。我看到他和学生很开心地聊天,他叫学生课下抽时间默写、学生像争取殊荣似地一有空就跑出来进行这项一会儿完成不了的任务,他批评学生的时候学生很内疚地站在一边。他调动学生就像调动一支嫡系部队一样奏效,这是爱所赋予的权威。小梅老师也是受学生爱戴的,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像进入休息室一样在课间和课下的很多时候来到他的办公桌周围寻找他。“梅老师在吗?”这是学生们在敲门进来之后经常问的问题。有时候可以看见好几个学生像光环一样围着梅老师就进来了,梅老师拍着一个男生的肩膀,在他爽朗的笑声之后几个男生也愉快地大笑起来。“那个女生居然不听我的话?”梅老师说,而这话说出口是在一个女生很乖很乖地在办公室写了反思、离开之后。梅老师在师生关系上有着相当的自信。邹老师的学生因为准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课件而经常光顾办公室,邹老师已经给他们留好了在桌子上打开的电脑。几个学生在叽叽喳喳鼓捣着他们的课件,我扭头看了看,觉得他们做课件的技术远远超过了我,几分后现代、几分卡通,唯美的线条在幻灯片的切换中不断变化。邹老师保存了很多学生的课件,这是她的一笔财富。我便也想掀起赚取这笔美不可言的精神财富的活动,让学生像潮汐一样定时在我旁边大量聚集又大量退去,每一次都给我留下很多奇珍异宝。我向他们请教关于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得到很多教益,然而这是对大量实践的经验总结,也就是说从大量特殊现象中总结的一般规律。若以此指导具体操作层面,必须伴随着操作活动本身进行。指导、验证、创新、总结,都是那些扫除不掉的脚印编织成的图画,必须像试穿鞋子合不合脚一样踩着这些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还就此问过七中的王老师,我疑惑地问到:“师生关系不是若即若离吗?”王老师没有肯定或者否定,她说:“你要让她们觉得你很亲,什么话都可以跟你讲。但是一旦他们偷懒了、没有按规定完成任务,一定要严格起来。”也许根本不存在什么若即若离,老师要能生成并胜任严父慈母的角色,一个班级便真正成了大家庭。等我做了父亲之后也许我更会做一名老师,但是我必须先学会做老师,也许这有助于我提前获得做父亲的经验呢!还有尊敬的谭老师,作为一位七中名师,我显然没有很好的向她请教从而大大减少我走弯路的时间。谭老师是我在七中见习期间的实习班主任,所以她是我在七中最早见到的老师之一,教学反思《我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教学反思》。那时候我和另一位我的女同学师从于她的门下,我显然在那个时候也没有很好地完成我作为见习班主任所履行的职责。每次我们从陈旧得发黑、到处都有缺口的楼梯一口气赶到五楼的教室时,看到上午学生高声朗朗地读书、中午井然有序地作息,我们不忍心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一样手足无措地站在教室前面或后面,观摩似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学生扫地了,我们赶紧退却,学生上操了,我们跟着火急火燎地跑过去。那个面貌很成熟的体育委员在全班同学的队列外面安祥地打着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我陶醉地看着他。虽然是大夏天,太阳却并不那么晒人。我在学生们做完操后归去的人流中细细地感受着成都五月的温柔。谭老师走过来,说成都的夏天和冬天都比重庆要温和。我深以为然。当然,她对我们的见习工作很不满意:“不要来了站一站就完事了,眼里要有活。”“要一眼看出哪些学生是有问题的,需要找出来谈话。不然的话,他会觉得谈话是浪费学习时间,他会很不耐烦。”我说:“练就这种眼力需要经验。”“我刚开始就有这种眼力,与经验无关。”我觉得这是天才的论调,不过谭老师以她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们这跟“眼里有活”有关的,也许是方法,也许是态度。我还没有悟到窍门。谭老师见到我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说很多很多的班主任管理方面的道理和事例,我觉得我在读一本很厚的书。当我在脑海里正就着这丰富的内容提炼出目录或者纲领的时候,我发现竟然单就目录或提纲来说都能自成为一本厚实的书了。我准备留着用若干年的时间慢慢消化。谭老师巨细不遗地谈论她的宝贵经验,这份耐心和真诚使我觉得汗颜。等我们再次像鸟儿一样盘旋至五楼、冲刺进班级之时,我已经不是在单纯静静地看他们,而是在找活和训练眼力了,而那位女同学试图在与学生作交流,姿态是谦卑的。谭老师把学生叫出来谈全国生物、物理竞赛的事,学生围着她很开心、很虔诚地听。她给每个学生都谈了学习的计划和建议。一拨学生回去后把另一拨学生叫出来。我们在一旁恭听、揣摩,一会看谭老师,一会看学生,想着要达成这种教育效果谈何容易啊!谭老师说这些学生中藏龙卧虎,多才多艺者比比皆是,我们便自觉矮他们一等,而对能让他们唯余马首是瞻的谭老师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了。而谭老师传达给我们的则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她说我们这么年轻怕什么。我们倍受鼓舞。我听了她的一节《逍遥游》的课,高妙而不可言喻。难以忘记上次上转转课之前,谭老师对我的指导。我在晚饭途中遇到谭老师,她很关心我第二天的转转课,主动叫我把课件拿给她看。我还没有最后敲定下来,故而修改到晚上十点钟才拿给她看,她从前面我已经提了很多一针见血的问题。我费了大量心血才做成这个样子,也已经默默演练了几遍,最关键的是第二天上午第一节就是我的转转课,再做修改已经来不及了。我开始埋怨,谭老师便说我听不进意见。我只是心里太着急了,我深知上好一堂课殊非易事。谭老师深信我是用力用心的,但是用力越深越显出无用功之多,她只是太体恤我,教我用最少的心力取得最好的效果。我羞惭得无地自容,谭老师说了两个轻松的话题,缓解了我的心理压力,并且叫我照目前的设计好好准备。我回过头来暗想,谭老师的批评句句在理、字字不可移易,是金玉良言,而且倾囊相赠,毫无掩饰和保留。谭老师对待后进的提携始终都是开诚布公、真心实意的。第一次上转转课,我如临大敌,四点多钟便爬起来练习。我渐渐掌握了每一个步骤,天也渐渐亮了。我时而咕咕囔囔,时而大声朗读,时而反复背诵,时而坐,时而站,时而徘徊。白色的灯光伴着我,我对着影子像是对着学生,告诉他一节完整的转转课。我把所有的话都记住了,然后再倾吐衷肠一般说出来。我的影子随着天亮慢慢淡下去,他好像听困了,随着精神的不济形体也跟着消隐。我刷牙、洗头、剃干净胡须、用凉水洗脸提神、梳理一番,穿上只有在隆重场合才穿的西装,响应起床音乐的号召,背起电脑迈出去。我很像《庄子》中那个“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庖丁。吃过饭,我又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操练,我像反刍的牛一样不厌其烦地咀嚼,好像不放心胃肠的消化能力,因为那是我无法操控的,我多么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我可操控在嘴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就能消化,而直接把营养咽进肚子里。我还没有反刍多久,预备铃就打响了。这种铃声里参杂着一种生锈的金属相互摩擦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是电影《午夜凶铃》里突然响起来的电话铃。我头一次听到就立即想起了那部电影。我仿佛是初次听到这种铃声似的,赶快捧上电脑、带上书奔赴教室。听课的阵容很强大,有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和其他科目的一些老师,陈校长也来了。我将反复修改、句式整饬的导语抛出来。下面的学生听得前所未有的仔细,我甚至为他们这样关照我而感动。这是我上的《鸿门宴》的最后一课,我以自己设计的可以统摄全文的“义”字和刘项两人性格分析为重点,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在对用“义”分析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学生显然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使得我这个自圆其说、自鸣得意的创见没有很成功地通过引导学生而体现出它的新颖、深刻。我便几乎是一句一句地带着他们跟着我的意图和步调走,生怕学生走偏了。我后来想了想,这个问题有点深,不太适宜于高中的课堂,或者应该让他们在课前就做充分的思考。毕竟我自己都考虑了很久,让他们临场得出和我相近的结论真是太强人所难了。这个题若是拿来做论文倒是比较好的,我的思维还受到读研时学习方法的很大影响。我费尽心机终于把这个问题结束了,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许多,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学生们也在竭力搞明白我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在他们弄不明白的情况下,还踊跃举手,尽量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不过在讨论总结刘项的人物形象时,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而轻松。每一个问题都同时有好几个学生举手。他们的回答也差强人意。整个儿下来,我的感觉是不好不坏。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我看到后面赵老师在向我示意什么,我始终没有看懂,我回头看看板书和大屏幕,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赵老师说,有一个女生在频频举手,我始终没有看到。这对她的积极性也许是个挫伤。谭老师说在课堂上我要有统观全局的能力。后来我在邓明晗老师的转转课上也看到一个小女孩频频举手,没有被叫起来回答时,懊恼得不断用手掌搓揉胖乎乎、红扑扑的脸膛。她并不气馁,在座位上急不可耐地扭动身子,一到老师提问时马上举手,一直到老师发现她让她回答。她的回答很准确而且深刻,超出了一般的初中生。一次成功的体验并不过瘾,她还是频频举手,但是老师为了让机会均等就没有让她再起来,不过我看她因为有了一次成功也减去了大半的急躁。我看到她,马上想起了那次转转课上被我忽略的学生,还会有几分愧疚,我甚至不知道她是谁。我在那次课堂上一个很明显的不足就是我的动作和表情还是像刚开始一样比较僵硬,语调也是平缓而没有多少起伏的。紧接着我们又听了蔡老师的一节评点《鸿门宴》中评点人物形象的转转课,我们的课便成了同课异构。蔡老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成熟老师,在问题设计、拓展延伸、流畅度、学生参与上面都比我的效果要好。课下的教研会上,我和蔡老师先做了自我陈述,陈校长、谭校、赵老和其他几位老师都给我们提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我的缺点很明显,所以我觉得大部分的改进意见都是针对我的。我做了很详细的笔录,我感觉领导和老师们在给我浇水、施肥、把我以及我的小花盆放到阳光明媚通风透气的场地,帮助、敦促我成长,我感受得到那种殷切的关怀与盼望。不久前我又上了一次汇报课,讲的是选修课本上的《贝多芬传》。我同上次一样,备了好几天课,不断记诵,在当天早晨早早爬起来。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克服了一些弊病。不过这还是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而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上我的主要缺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克服。这个主要缺点用谭校的话就是我没有融入课堂、“不在课堂”,按赵老的话就是气韵不足,蔡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整点激情出来”。不过他们给我更多的是鼓励。只要有一丁点儿进步,汗水和泪水就没有白流。上次在七中初中听刘莉莉主任的关于教师幸福的讲座,实际上整个都是对高效课堂的讨论,因为这是教师幸福的源头。一节课的好坏,作为老师是心知肚明的,一天的心情都取决于这节课。一节课下来,酣畅淋漓、脑门出汗,一整天都会陶醉在里面,觉得生活是幸福的。而生硬艰涩的一节课则使得一天的心情糟糕透顶,觉得生活灰暗沉闷、压抑窒息,亟需下一节好课把乱糟糟的心绪扭转过来。至少我有这种强烈的体会。就像刘莉莉主任所说:“一个教师的幸福取决于课堂上有多少人在追随你。”教师幸福在于学生对他的接纳。只要学生们舍不得他、见到他就兴奋不已、见到他就立即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不好就羞于见他,这样的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老师们在一起津津乐道多半是学生,他们谁谁偷懒啦、谁谁考得怎么样啦、哪一个字写得差啦,说到差生唉声叹气,说到优生喜笑颜开,多么像父母谈论儿女。于丹在《<论语>心得》上引用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博士的博士论文里的一句话,大意就是世界上的爱基本上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希望子女能获得独立自主生活和发展的能力,能尽快地独立于父母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地。老师对学生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我读研期间,我回家见到了小学毕业后一直没见的一位数学老师,我甚至弄不清楚他姓什么了,他虽然认不得我的模样,但是当我说出名字以后,他说他记得很清楚。我当时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所以感到很诧异。一个老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不知道会教多少学生,每一个学生都会铭刻在他的心中,成为抹不掉、也不舍得抹掉的记忆。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学生,他还有什么呢?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刚刚成为一名教师,见到了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他们在我生命中会重要到什么程度。不言而喻,他们对于我肯定是越来越重要。在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强烈的爱恨交织中,我很可能越来越离不开他们。我看到教室的心愿墙上贴着各种形状的心愿卡,其中以心形的居多。上面的心愿无非是学习要如何如何进步、将来要考某所大学、要珍惜时间等等,然而希望归希望,仿佛写出希望也只是按要求的作业,只要贴上去,便算完成了,无关平时真正的所思所为。但是他们的随笔就不一样了,这是了解他们想法的最可靠的途径,甚至比当面谈话还要有效得多。他们的随笔对他们来说是一笔财富,对我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可以让我知道他们真正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理想,还有家庭的一些情况、朋友间的友谊,当然还包括那些灵动的、活泼的、远胜于应试作文干瘪文字的文采、思想。因为没有拘束、随兴所至,他们大部分的随笔都写得很漂亮。甚或还有学生在随笔上和我交流、和我说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话,而这些是我平时跟他们当面交流所获取不到的东西。我每次批阅他们的随笔都要耗去将近一天的时间,给每一个人都写上或长或短的读后感,长则上百字,短则一两句话。我看到每次在发随笔本的时候,他们都亟不可待地打开,有的还互相传阅。他们能有这么一方自由且自豪的天地,我也由衷地高兴。他们远比我在高中时要早熟,但是一方面由于都是城市小孩、家境又普遍比较富裕,一方面由于时代在飞速发展、远非我们当初可比,在大量铺天盖地的正面负面信息影响之下,也失去了我们当初的淳朴。我刚开始老是将他们与我的高中时候的同学、班级作对比,后来渐渐发现可比性不多。我记得当初老班主任找我谈话时,我激动得不得了,对于我是莫大的荣耀。遭到老师的批评时,我简直是无地自容了。但是在他们眼里,老师的权威性已经大大消减。老师的权威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产生于天然的师生关系,更多的则是靠老师在塑造个人形象上的努力。这便又回到了前面说过的教学与管理的手段、机制,当然相当一部分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性格特征、人际交往能力,也就是我们通过适应学生而改变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学的质量、分数的高低竟在很大程度上看我们如何赢取学生的心、拉拢学生、恩威并重地与之周旋。我不晓得这是不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也许情况从来如此,只是由于现在站在讲台上,地势高一些,看见的也更全面一些。这有点像当初闹革命时,共产党员走进工厂、走进农村,对工人、农民做思想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具有最广泛基础的统一战线。毛主席当初不也是一边做小学教师,一边进工厂建立秘密的工人运动组织、办农民讲习所吗?他的卓越的说服能力是不是也得益于教书生涯呢?至少不能否认二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在一次语文组教研会中,几位老师都在感慨:老师反复强调、着重讲解了知识点,甚至是具体的某些试题,就以为可以为学生处理这些知识、试题上的能力打包票,但与实际情况依然有很大偏差。学生在老师的一番苦口婆心之后,依然故我,错漏的豁口并没有被堵上。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后续的监督检查的问题,或者说对规定时间之后任务完成情况的严格追问,尽最大能力减少漏网之鱼。而孔子所说的著名的教育策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对那些没有思考、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老师就不要再重复性地教了。然而孔子是名师,向他求学是不容易的事,前来求学的人自然是要死心塌地、绝对服从地跟他学。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在历史风尘中已经化作了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只是现象,不是真理,只应借鉴,不能照抄。世殊时移,我们正在一个新的征程上。而我在前辈的帮助、领导的关怀下,走着只能属于我自己的道路。这条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它会在我前进的脚步中不断延长。感谢七中万达,我与它一块出发、成长,我刚刚拥有了一个伟大的起点。感谢我这第一届的、高一六班学生,我们互相促成、见证一个崭新的成长。在不久前我看守的三节晚自习的最后一节上,我实在受够了学生的躁动与吵闹,虽然我喊了许多遍“安静”“不要讲话”“稍安勿躁,坚持到底”。我挺直腰板再次站起来,准备说一番我刚刚构思好的大道理,希望能以理服人、切中要害。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宝贵在于时间的宝贵,时间流尽,生命跟着也就完结了。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不珍惜时间,不把它看成是宝贵的,于是我们的生命也就跟着被轻视、贱卖。同学们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有一寸金。我们要尽最大所能挖掘、提炼每一分每一秒里蕴藏的宝藏,让我们的生命最大价值化。这个学期行将结束,高中阶段的六分之一行将结束。它这么快就要结束了,难道下个学期、下下个学期不会结束得同样快吗?三年转瞬即逝,希望同学们戒骄戒躁、快马加鞭、奋起直追,与时间赛跑,获得我们应有的名次,赢取我们应得的奖杯,证明自己的生命是沉甸甸、金灿灿的,是黄金而不是泥土。”同学们安静下来了,静得出奇。

上一篇:学生实习期间个人鉴定600字下一篇:互换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