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2024-09-06

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共14篇)

1.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一

一、健全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关注我社区、学校等领域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宣传报道。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紧密联系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深入小区、学校,及时宣传报道我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案例、好典型,充分展示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进展、新气象、新面貌。

三、广泛开展活动,切实加强舆论引导

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社会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文化图书音像市场、网吧及互联网服务场所等集中开展的整治活动的信息采集及宣传力度。另外,要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对社区内的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安全、心理、法制等各种教育活动,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二

本刊讯近日, 四川信产公司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成为全省通信管理系统中和省通信管理局共同受到表彰的两家单位之一。

长期以来, 信产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方法手段、强化队伍建设、探索管理机制, 竭力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为全省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入公司的网站管理、IDC管理、短信管理、信息运营中, 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积极创新, 充分利用互联星空、天府热线、天虎网、本地信息港等宣传途径, 加强源头治理和接入整治, 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唱响主旋律;三是队伍健全, 组建“信产之星”志愿者团队, 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类活动, 全力传播文明新风;四是建立完善了内容审查、网络巡查制度、危害信息处理流程等一系列措施, 体系健全, 收效明显。

3.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班主任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基础工程事关重大,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起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应把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因此,在学校德育中,班主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己20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谈谈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几点心得。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接受学习和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方面,因此,我把班级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开发。注重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形成高雅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不时呼吸到新时代的新鲜空气,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活质量,升华学生文化生活品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采取做手抄报,办学习园地,贴挂名人名言,播放爱国歌曲、讲名人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传播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以一种“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实际行动关爱身边学生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呀!曾记得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叫王某的女生,在班上学习很差,又爱骂人,特别不讲究卫生,大家看不起她,不受大家的欢迎,我想试着去帮助她改变她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她逐渐有所好转,一次我发现她的衣服,裤子、鞋子老是一套,于是我就给他买了一套衣服,我一看她的鞋子也实在太脏了,就给她买了一双鞋和袜子,递给她的时候,她怎么也不肯换上,让我怎么也不明白,于是我叫另一个同学带她去房间里换,才明白原来鞋是漏水的,里面全是泥呀!从那以后她学习就更加用功了,成绩逐渐提高了,从这个孩子的身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三、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的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不言而喻,学校、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主动承担起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任务,真正做到同家庭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当“桥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我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一起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发现教育孩子身上的盲点,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①扬长补短。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②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③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模范作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善于模仿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也比较明显。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会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班主任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心理上多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

凡是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更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学校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形成,主要靠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影响。

总之,在小学阶段,分数固然重要,但德育更重要。我们人民教师没有理由不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各位老师,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社会的和谐安宁,咱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石彩霞《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 孙守泉《育人应以德育为首》 教学与管理

4.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四

青少年工作总结

主要工作:

一、以 “五五”普法为契机,扎实推进“法律进学校”工程

XX年年是“五五”普法重点推进之年,作为“五五”普法五个重点对象之一,我局以“五五”普法和构建“法治启东”为契机,针对青少年开展了详细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把“两法”列入中小学校法制课的重点内容。在年底开展对“法治学校”的评选表彰中,把“两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作为必要内容,有力的推动“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协调,大力加强法制副校长的配备工作,并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建设,积极调动并充分发挥关工委、团市委、妇联、街道社区以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利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为阵地,以学校为依托,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制征文比赛,开展法律咨询,为各学校开设法制讲座等,切实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加强“学校法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主导作用

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我们紧紧抓住学校这个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战场,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深化校园法制教育。我们一方面督促帮助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师资、计划、课时“四落实”;另一方面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举办法制讲座、法制演讲、法制教育巡回展等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学法积极性和守法自觉性。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各律师事务所在多所中小学校举办了各种专题法律讲座,并指派律师担任某些学校的法律顾问,还向中小学生发放了各种法制宣传资料,同时认真办理有关青少年学生维权案件,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切实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到各镇乡中小学校,开展以青少年维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教育等为主题的法制报告会,受教育学生达万余人次。

下一步工作设想和措施:

一、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及时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法律帮助

1、充分运用法律服务体系和网络,热情主动向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让青少年在接受法律服务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依托法律援助中心为未成年人办理人身伤害赔偿、交通损害赔偿、追索抚养费、变更抚养权、校园伤害投诉案、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代理等维权案件。

2、热情关心特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对那些父母是服刑人员或是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从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正确认识现状,认知法律,鼓励他们积极融入社会,摆脱家长犯罪带来的阴影,自强自励,健康成长。

3、积极指导镇乡司法所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联合退休老干部、村民义务调解员、村警务室以及家长等共同对失足青少年采取各种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及时为失足青少年做好思想和法律服务工作,为进一步促进违法青少年努力改造,争取重新走向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呈下降趋势。

4、充分利用“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面。2011年,我局准备在全市24个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各中小学校进一步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举办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和法制讲座等形式,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到社区、农村以及每个家庭。

二、掀起“学校法治建设”活动浪潮,树立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意识

1、与教育局联合发文,制定“法制学校”创建标准,使学校法治建设做到具体化、全面化、深入化。

2、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法制宣讲,并发放相关资料。

3、加强“送法进学校”次数,强化学生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法学习。

4、组织青少年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讲座。

5、在学校组织一批普法义务工作者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对外进行小规模的普法宣传。通过海报、横幅等手段。

三、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1、结合“五五”普法中期检查,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确保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

2、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或课外法律知识活动站建设,切实抓好“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活动。

5.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五

自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市妇联一直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妇联“三大主体活动”规划之中,并确定了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面向家庭,走进社区的基本工作思路,精心组织,认

真实施,并且以社区为主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网络

妇联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有专人负责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站,乡(镇)街、村、原创:wenmi114.com社区都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站及家长委员会。各级妇联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未成年人教育组织网络,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以社区为主阵地,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搭建平台

1、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学校的重要作用,拓展未成年人教育新领域。随着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社区的未成年人教育也成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全市社区家长学校都做到了有牌子、有教室、有教材、有制度、有授课记录。具体的做法有二:一是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走进社区巡回授课。对社区家长学校授课方式和内容,各级妇联组织都与讲师团专家沟通,还应一部分家长要求共同协商,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积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条件的县(市)区还利用社区现有家长学校软件,为未成年人提供现代化教育模式,以提高和真正达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自社区家长学校创办以来,讲师团已巡回授课三十余次,受教育家长达十万余人,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家长走进社区家长学校。二是组织家教志愿者工作队进社区。我们充分利用“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队伍,组织家教志愿者队伍,参加义务“阳光家教服务队”、开展“相约星期六,有话大家说”、“互动星期六”等活动。**市的**社区组建了由30多名“五老”参加的义务“阳光家教服务队”。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54岁,他们以社区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家长学校为阵地,开展“相约星期六,有话大家说”活动,星期六将家长和孩子请到活动中心,由孩子们畅所欲言家长教育子女中存在的问题,对经常打麻将、不管孩子的家长,他们通过编排小品等文艺节目影响教育这些家长,使之认识到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珍视孩子的黄金年龄段,树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观点。对待那些认为“树大自然直”,不注重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们开展了“现身说法”会的形式,让培养成功的大学生的家长讲述经验来影响她们。**区**社区志愿者组织了“互动星期六”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社区家长学校课堂,大家畅所欲言,实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并现场请专家点评。“五老”志愿者的热心参与,使家长和学生之间增进了了解和沟通;开展丰富的社区家庭教育活动,拓展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社会接触面。积极开展“双合格”家长评选活动,全市在各县(市)区的各个社区广泛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优秀母亲评选活动。**县通过此项活动评选表彰了***等十大优秀母亲。

2、开展“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宣传树立一批好家长,推动家庭、社会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生动有效地开展。**市举办了由1000名社区家长参加的“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先进事迹报告会,14名家长作报告,**区举办了四场“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全市共举办1000人以上参加的报告会*场,在社区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开办社区母亲学堂,为社区妇女群众讲授德育、法制教育和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以及0-6岁儿童护理保健等相关知识,受教育母亲达1000余人。

4、开展“关爱儿童,呵护儿童成长”才智大赛。**区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兴办了妇幼保健杯健康儿童大赛,全区所有社区幼儿园的1000多个儿童及1000多个家庭参加了大赛,大赛分幼儿爬行、亲情接力、找妈妈、认知、才艺表演五项内容。选出了20个优秀节目参加“六一”汇演。

5、开展保护社区环境,共建好家园、法律宣传、扶贫助学等活动。组织学生对本社区的白色垃圾、楼区墙体上的标语进行清理。通过社区维权站对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原创:wenmi114.com聘请律师为学生讲解法律常识,并下发普法小册子200多本,发宣传单1000多份。在各社区开展“手拉手”帮困助学活动。**县对9个社区的特殊家庭和特困儿童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爱心献春蕾”扶贫助学、“阳光工程”等活动,为社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3500多元。

6、学校的德育课堂走进社区。**区妇联协助驻区学校,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把小课堂搬进社区大舞台。全区各个社区分别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旨在提高孩子公德意识的“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我该做什么?”、“社区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等活动。**社区在中学生中开展了“当一天社区主任”活动,**社区组织孩子们在课后开展小志愿者、小宣传员活动。一些社区还开展了

“我做妈妈的小帮手”,“今天我与妈妈换位”、“爱心传承”、“大手拉小手”等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在社区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区还邀请未成年人教育有识之士,协调相关部门,搞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德育知识辅导讲座,以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

6.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六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鼓委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及《2010年仓山区建新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仓山区建新镇江滨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苏子钦(社区书记)

副组长:莫开增(社区主任)

成员:施增珍(社区副主任)

陈萍(社区委员)

王远义(社区纪检委员)

魏然(社区委员)

陈有竹(社区老人协会会长)

柯韩生(金山实验小学校长)

黄寿彭(社区老人协会副会长)

郑秀文(金山实验小学副校长)

二、工作任务

1、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利用社区市民学校,普及社教知识,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文明社区”、“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争当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宣传实践活动,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突出社区教育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委员会,按照“五个一”要求指导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依托辖区各单位设施、资源,组织辖区内未成年人开展各类假期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3、实施关爱工程。进一步关心、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子女、“两劳”人员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深化“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捐资助学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救助保护,为他们排忧解难送温暖。做好“青少年维权岗”工作,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援助。

4、做好暑期教育工作。进一步丰富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辖区各类资源,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艺术科技培训、历史文化熏陶、法制宣传教育、体育健身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

5、社区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场所,充分利用辖区单位资源,节假日、双休日向青少年开放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有益的社会环境。

6、举办心理咨询。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邀请心理咨询医生,到社区学院举办讲座,进行心理咨询。利用社区宣传栏开辟健康教育专栏,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

7、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对校园周边开设的网吧、彩票投注站、摊点商铺的检查,严禁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安全的行为。

江滨社区居委会

7.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七

2003年7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通知》中对社区矫正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5年“两高”、“两部”又颁布的《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 将社区矫正试点范围扩大到了全国的18个省 (区、市) 。

社区矫正是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种司法制度, 它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社区矫正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我国的社区矫正还处于试点之中, 在前一阶段的试点过程中, 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然而试点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大部分试点地区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并未与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区别对待, 特别是在针对未成年人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

我国民法规定, 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我国刑法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本文中所指的未成年人为十四到十八周岁的人。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于处在社区矫正之中、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人, 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教育资源, 对其犯罪心理和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对其成长给与帮助的教育活动。

二、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 前提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社区矫正。处在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毕竟是曾经犯过罪的人, 虽然对于未成年人的改造我们应该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但是在实践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对未成年人的帮助, 也不应忽视惩罚的重要性, 让未成年犯罪人在惩罚中感受痛苦反思自己的罪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法。社区矫正的惩罚作用主要体现在:未成年犯罪人必须服从监督和管理, 他们的人身自由也要受到一定限制, 不能行使某些权利, 必须履行某些义务, 比如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定期报告活动情况。

(二) 对象是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人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人, 对于罪行较严重的不适用社区矫正制度。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逐渐由不成熟趋向于成熟的时期, 性格的可塑性强, 富有很强的潜在发展能力, 如果能够给与其恰当的教育, 他们被改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此, 在对他们的矫正中教育者要多对他们进行思想开导, 多给与鼓励和帮助。教育者要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特征, 运用相关的社会工作理念, 尊重未成年人, 肯定他们的地位, 让他们重拾信心, 同时根据社区中犯罪未成年人的各种特点, 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帮助有问题的未成年人矫正其不良行为和心理。使未成年人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重新认识自己。

(三) 性质是刑罚执行方式

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是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 但非监禁刑也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区矫正刑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对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犯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目的和方法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其教育目的首先是要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的不良行为和心理, 防止他们再犯罪。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则具有更多的强迫性。

三、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 制度的不规范削弱了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 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显得越来越突出。现行试点文件只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任务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而在社区矫正的运作程序方面, 只提到公、检、法和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分工, 各自负责哪些工作, 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流程、各个阶段如何有序衔接、如何确定管辖范围等却没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关于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方面。针对其特殊性进行何种教育、在何处进行教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谁, 对不同的主体进行多长时间的教育现行法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制度的不规范造成教育者在工作中比较盲目, 工作缺乏效率。

(二) 经费投入的不足影响了教育者的积极性

由于社区矫正还处在试点阶段, 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普遍偏低, 而他们是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以第一批参加试点的上海市为例, 在扣除公积金、养老金等四金后, 大专及以下学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每月只有1500元左右, 本科以上学历的工资也仅为2000多元。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样的工资标准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甚至于满足起码的生活需求都成问题。这使得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逐渐丧失, 很多高学历、高能力的能够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者大量流失。其他试点城市的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

(三) 重刑的传统导致了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我国自古就有重刑的传统, 广大老百姓嫉恶如仇, 整个社会对未成年犯罪人在思想上比较排斥。这导致我们对未成年犯罪人教育的目标基本停留在防止其再犯罪, 因此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教育, 往往忽略了对未成年犯罪人心理的改造, 也很少注意到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注意到未成年人的犯罪有众多的原因, 包括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接纳他们, 关爱和帮助他们, 给予他们更加完整有效的教育。

(四) 社区建设的相对滞后破坏了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我国的社区建设相对滞后, 很多社区都没有完整的组织结构, 社区结构比较松散, 社区居民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对犯罪人在社区进行矫正往往比较排斥, 而真正的社区矫正不仅仅是将犯罪人放在社区中进行矫正, 而更应该是由社区来对犯罪人进行矫正, 应该有更多社区居民的关心和参与。由于社区矫正最重要的教育环境———社区建设的滞后, 使得社区矫正最重要的一个主体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的完整性。

(五) 教育者的非专业化使教育缺乏针对性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是由基层司法所、街道干部和部分从公安机关抽调的民警组成。基层司法所尽管建制齐全但人员数量少, 对地区治安状况特别是社区的情况了解不多, 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可以发动的社会资源也十分有限;街道干部虽然已基本属地化, 多由本社区居民担任, 但一般来说他们年龄相对偏大, 难以与未成年人有效沟通, 而从公安机关抽调的民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工作热情和能力都难以保证。开展对未成年犯罪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面对的是一些行为有过错、心理有问题、人格有缺失的孩子, 仅仅是对其进行常规管理如开展面对面的个别谈话教育的难度就非常大。从事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社区矫正工作, 是一项集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多学科知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已严重影响到了对未成年犯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

(一) 以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为依托

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还很不完善, 没有一套健全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应该将社区矫正这种非监禁刑正式写入《刑法》中, 以解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缺失问题。社区矫正法规要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监督管理措施、保障体系、工作程序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职责、权利和义务, 执法监督, 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根据实际再制定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条例, 增强社区矫正法的可操作性。除了修订现行刑法的有关规定之外, 还应该制定一部《青少年刑法》和《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法》等法律和法规进一步来界定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制度。在这些法律和法规中应当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刑罚种类和适用范围;适当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放宽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对于未成年人的累犯应该区别对待;增加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等相关制度。

(二) 加强经费保障

政府应加强社区矫正的经费投入, 还可建立社会捐资和捐助体系, 多渠道引入社会资金, 加强社区矫正经费的保障。有了资金的保证, 我们才能对现有问题进行一系列改进。在教育主体上, 一方面增加现有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者的待遇, 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给予其更多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另外要招募更多的具有各方面相关知识的专业教育人员, 充实社区矫正队伍。在教育环境和方法上, 要改善用于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的各种设施和设备, 引进各种先进教育方法, 多种教育方式相配合, 给予犯罪未成年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

(三) 建立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在“社区矫正的任务”第2条中规定:“通过多种形式,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 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使他们悔过自新, 弃恶从善, 成为守法公民。”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但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矫正和知识以及技能教育也绝不能够忽视。有调查资料显示, 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往往会面临失学与未来就业问题。所以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中要注意加强未成年人的自身能力, 确确实实地让他们学会一定的生存技能,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活动, 提高对未来的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四) 形成多主体的教育合力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发挥不同教育主体的作用, 相互配合, 产生合力。专门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 招收各种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充实教育队伍,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有未成年犯罪人就读的学校应注意提高教师素质, 协调师生关系, 保证未成年犯罪人能在一个平等互助、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另外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教育者的聘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提高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水平。家庭是未成年犯罪人主要的生活场所, 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成年人投入更多的感情, 多了解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多学习相关的教育知识, 以期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7.

[2]、丁寰翔, 余建明, 陈立峰等.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

[3]、张昱, 费梅苹.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4]、但未丽.社区矫正:立论基础与制度构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5]、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吴宗宪.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司法, 2004 (7) .

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务实求新 篇八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当代少年儿童身上具有很多优良品质,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相信事实;做事认真;兴趣爱好广泛等。但在重智轻德的人才观,文化产品审美错位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道德状况存在六个缺陷:(1)“长不大的一代”。目前,中国的少年儿童大多具有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如做人懦弱,不勇敢;自理能力较差;对生活基本技能掌握比较少。(2)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也是当前未成年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比较自私,自我为中心;不谦让,不宽容。(3)害怕承担责任。(4)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5)不爱劳动。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6)攀比、炫耀、追求高消费。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我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尚存在诸多盲点,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漠视学生权利。学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但目前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很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道关怀。教室墙报上全班同学的评比表、成绩栏、无异于将一部分孩子的“耻辱”上墙。在课堂教学、处理突出问题乃至日常的师生交往中,也常常出现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的情况。学校往往过于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而忽视与学生心灵的“共情”。其二,虚假教育情境。在日常学校德育管理中,学校常常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创造或提供虚假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说“高尚的谎言”。其三,制约管理态势。目前学校带有他律制约性倾向、不与学生自身挂钩的客体性德育管理方式仍很普遍。这种较被动地、制约式的管理态势,容易给学生一种误导——道德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與防范。这忽视了人的道德生活的需要,忽视了为人提供机会使之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生活的意义予以确认。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举措

1.创新德育工作新思路。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创新德育观念。逐步树立四种理念即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的新理念;多载体引导、多学科渗透的新理念;平等交流、理解尊重的新理念。二是创新德育内容。重点抓好四项教育,首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第二是加强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并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制定详尽的教育计划。第三是强调养成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规律,确定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第四是法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法制课和心理健康课以及聘请法制校长、心理咨询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创新德育途径。要把国家、地方德育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适时编写有关材料进行有效补充,充分利用中国德育网、各市地德育网站和各个学校开通的校园网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四是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主要通过研究、开发有关德育课件等工作,更为快捷、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2.搭建德育实践的大舞台。德育实践是培养学生品格、锤炼学生意志的最好课堂,有效的德育实践将对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人格起到重要作用。在德育实践方面,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观点新的德育队伍,并逐步形成以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育为龙头,相关学科德育渗透为补充,将分解、细化的四项基本任务内容贯穿于中小学整个德育教育链条。此外,还要重视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好入队、入团、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和主题教育日、教育月、纪念日以及英雄名字命名少先队、班级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社会大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三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创建德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和高等院校、部队以及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都可发挥其潜能,做到为我所用。四是重视德育的劳动、体验实践。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规定,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按照德育实践化思想,建立学农、学军、学工等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实地劳动和体验实践。

3.建立长效德育的新机制。德育工作要想做到功效持久,就要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加强领导,注重德育机构建设。要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工作机制。二要定期开展德育思想论坛。德育论坛、讨论活动可以使系统内干部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岗位德育意识,树立全员德育思想,切实营造起学校“人人育人”的良好氛围。三要注重队伍培训。良好的德育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第一保障。四要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水平。五要注重德育教育研究。德育研究对做好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前瞻作用。利用研究机构开展调研、研讨和交流活动,将会对德育整体功效起到促进作用。六要加强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七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区的“平台”作用,努力探索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途径,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沟通。

9.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九

组织单位: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导组 活动时间:XXXX年X月X日 活动主题: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责任人:XX 宣讲人:XXX(在职教师)

活动内容:暑假将至,不少未成年人在家,他们的学习生活要高度重视。做好上网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青少年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青少年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青少年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应积极疏导。

防患于未然,应在青少年上网前就向青少年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青少年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青少年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提高青少年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要加强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加大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首先,是要多让青少年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青少年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培养。青少年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加强对中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青少年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活动记录

组织单位: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导组 活动时间:XXXX年X月XX日

活动主题:“向游戏学道理,和文明交朋友” 责任人:XXX 宣讲人:XXX(退休老教师)

活动内容:开展“蹲下身子,贴近未成年人实际”的德育新理念,提倡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为教育内容和教材注入更多的娱乐元素,让孩子们在有兴趣、多参与、不间断中逐步提高文明素质。通过社会调查总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注点、公民道德建设陋习排行榜和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依托创新基础,丰富活动实践。辛店乡在综合各方建议的基础上,运用创新的工作思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开展了以丰富活动实践的探索。贴近实际,尊重主体。辛店乡积极采纳专家建议,“蹲下身子”和未成年人对话,了解未成年人的喜好,让未成年人参与整个过程的评判。乡明办分期分批邀请不同年龄层次未成年人交流座谈,反复征求意见和建议。每一步都闪现着孩子自己的智慧火花。针对青少年特点,详细介绍了尊重国旗、自我保护等文明行为和沉迷网吧、考试作弊等不文明现象,以此培养青少年个人行为的是非认知,倡导讲文明、除陋习的良好观念。

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

负责人记录

组织单位:XX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组 主题内容: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活动时间:XXXX年X月X日 负责人:XXX 对象:全体社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组工作人员

主要内容: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案》,围绕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社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主题读书活动、“五讲五做”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等四项主要任务和五个方面保障条件。

10.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

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我社区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育人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育、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

链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了全方位

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构筑载体,拓宽社区教育渠道,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键在于适合“胃口”。我们积极改进育人方法,坚持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做孩子们最盼望的,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二.围绕增强主人意识,开展公益活动。我们把社区内的主要道路由小学少先队负责这条路的卫生清洁和绿化管理。还在居住老年人较多、楼道卫生较差的单元开展了“青年文明楼道”创建活动,由包六中学的团员青年每周到共建楼道捡拾垃圾、清除张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那里的卫生环境,而且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增强了公益意识和主人意识。

三.围绕培养传统美德,开展关爱行动。以“雷锋精神在社区扎根,雷锋行动在社区闪光”为主题,组建社区送欢

乐和送温暖小分队,利用节假日,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尊老爱老、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也逐渐在孩子们心理扎下了根。队员刘小峰,看到社区残疾学生雷凯夫腿脚不灵便,就主动陪伴她一起上下学,解除了雷凯夫父母的担忧。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社区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作用,与社区、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开出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道德建设的整合力才能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才会出现。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争取把我们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白云路街道第二社区

11.担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 篇十一

一、认识要有高度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事关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上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重要性

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资金、技术、设备都可以引进,但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可能引进。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合格、是否可靠,事关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前途命运,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民拥护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工程。

2.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出发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紧迫性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第一,成长环境恶化。西方文化的涌入,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拿洋腔、过洋节。不少未成年人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合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教育部和中宣部已联合决定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就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大量沉渣泛起的社会不良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扭曲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有些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马加爵、徐力就是其中的典型。

第二,教育软弱乏力。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孤军奋战,社会和家庭的观念经常与学校的教育不同步也不合拍,形成2>5的怪圈。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存在教育偏位、德智失衡的问题。在升学率占舆论主导的今天,学校不得不把智育摆在突出的位置,领导和教师都知道德育重要,但时常是做起来向后靠,学生的德和智非但没有均衡协调地发展,倒是思想道德教育时常被升学竞争所挤占,德智失衡严重影响着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从党的十七大关于学校德育的精神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时代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一是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线,锲而不舍地抓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审时度势,创造性地组织好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实在在地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折不扣地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根主线,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尤其是要紧密结合青少年思想和身心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适应新形势,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思路,切实解决新问题。要努力通过富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活动,从小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崇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二是要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则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育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切实做到《报告》中要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党中央的要求,抓住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必须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着眼点,统一到党中央十七大要求的战略高度上来,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提高到民族振兴和发展的长远利益上来,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中来。就是说,一定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崇尚科学,创新进步,立志成长为具备崇高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

二、贯彻要有力度

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是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起点,中央和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学校干部职工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担起这份责任,要有非同一般的工作力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

1.更新理念

“育人为本”的观点。对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而言,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人生打基础”,这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本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淡化育人意识,简化育人措施,弱化育人环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的观点。德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小学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与各种歪风邪气争夺青少年学生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的观点。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减负困难重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不应该把“减负”与提质对立起来,更不要有因课业负担过重而冲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重现。

“在未成年人教育的三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中,学校是龙头”的观点。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课余实践活动主阵地、广大教师主力军的作用。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责任,少抱怨外部环境,少叹息学生难管,多反思如何履行自身责任和如何自身示范。

2.走出误区

“德智对立”的误区。认为德育再重要,但不如学生升学、学校的升学率和家长对子女的升学期望重要;认为与社会关注的教学质量相比,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并不那么迫切。

“德智分离”的误区。认为德育和智育是两条线。党团组织、德育处、班主任抓德育,校长、教务处、任课教师抓智育。似乎德育和智育互不相干,成了两条道上跑的车。

应该说,公然持“德智对立”和“德智分离”观点的同志是没有的,对其危险性也是有认识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重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覆辙。要走出误区,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意识要强要牢。

3.强化机制

学校成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德育处组织协凋、班主任各负其责、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班主任、年级组长、团队干部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队伍,作用不言而喻。班主任更要自觉承担起责任,思想观念上不能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工作实践上应该把准学生思想道德的脉博,把思想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工作方式上不能对学生思想道德顺其自然或抓“大”放“小”。如北京中关村一小以“学会冲厕”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小”中见“大”,很有成效。

4.落实措施

贯彻《若干意见》要避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避免阵雨式的大哄大起却水过鸭背。重在落实,着重要抓好学习、实践、整治三项工作。首先要借势造势。李长春同志在教育部调研时强调,教育战线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要借贯彻《若干意见》之势,强化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要造学习宣传《若干意见》之势,营造浓烈的德育工作。第二要注重实践,要让学生明理,懂得是非,能分辨良莠,增强道德上的自律意识和能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虽说不犯法,但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的是实践,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体验,在德育实践中养成。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有关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要在学生中集中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第三要辅以整治。中小学生求知高智商,立德也要高素质;校园学风浓,校风也要正。思想道德建设也需要必要的强制为手段。要选准几个作用大影响也大的突出问题,如形象不得体、不讲诚信、迷恋网吧等进行整顿,规范行为,分步扫除校园精神文化不洁净的东西,坚持抓下去,必有成效。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长青小学

1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篇十二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如何, 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 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以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和谐。因此, 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需要探讨好的建设途径。

一、重视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 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 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 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但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 但是没有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

教育的功能是育人, 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进行。未成年人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主要是我们的教育, 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教育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在知识教育过程中真正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是关键。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信任, 没兴趣, 那肯定会出问题。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他们在很多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教师。因此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 知识可信与否很关键。光说占领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不行, 如何站得住, 教育的东西要具有可信度。

可是现在的教师依然是照本宣科, 觉得只要记住了课本知识, 就可以去应付灵活多变的现实问题了。教思品课的教师如此, 其他科教师也如此, 大家都是这样。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实际追寻的仍是传统教育知识观, 他们在教育内容上追求稳定和单一, 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性。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 认为知识是确定的、唯—的、静止的。思想上认识陈旧传统僵化, 缺乏说服力。

只有认识提高了, 才有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行为上的变化。具体说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知识教育观, 特别是思想道德的知识教育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知识, 包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呢?我们要从现代动态的多元的维度看待知识, 把知识当成是认识的过程, 而且是不断地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 遨游在“信息海洋”中, 知识的无限和个人认识、掌握知识的有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传统教育中单纯传递知识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 由此我们对知识也要有这样的信念, 相信知识是可扩展的、是多样的、可更新的。具有这样的知识观, 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必然是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只要教师提高了认识, 转变了观念,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行为一定会有改变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社会各方要配合学校教育

1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州县相关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保障我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深入开展,做到有人抓有人管。结合学校实际特对现有的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和充实,成员如下:

组长:阿扎提

副组长:漆洋庭

成员:刘霞汉太孜木力江杨淑兰别克木汗恰依玛旦布比娜韩晓燕叶尔波拉提以及各班主任

二、具体措施

1、紧紧抓住课程改革机遇,做到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学生个人素质综合评价。不断提高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程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良好道德修养。常规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形式,是保证学校德育正常有序开展的生命力所在。今年要继续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内容要求融入主题班。

2、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重点,结合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队、入团宣誓等有特殊的重要日子,通过团队活动,演讲,诗歌朗诵,写作,绘画,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渗透科学的思想,加强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能力。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结合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给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辨是非。此次事件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境内外少数不法分子在搞破坏。想把新疆独立出去,那是不可能的。我们铭记“三个离不开”,认清“三股势力”的危害性。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牢记“五爱”做“四有”新人。永远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分裂主义。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开展大揭批活动、演讲活动,以及作文比赛等,通过说教,在加上各类活动,使广大师生能切实认清事件的本质,为社会的安定团结贡献力量。

4、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和充分发掘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区因素,参加各种大型的公益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国爱家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同社区教育相结合。

5、继续加强普法教育。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

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抓好师生的普法学法工作。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6、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奖惩制以及其他进修等活动达到德育队伍素质的再提高。

7、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具体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教育开放日,家校联系卡,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实现目标。

三、紧抓学校常规管理不放,深化学校德育工作。

1、班主任工作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实施德育的根本所在。把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教师真正选拔上来,把他们的经验真正推广下去。

2、常规活动

常规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形式,是保证学校德育正常有序开展的生命力所在。今年,要继续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内容和要求融入主题班(团)队会活动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三报(黑板报、墙报、学校手抄报)两站(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一仪式(升旗仪式)及常规评比扎扎实实地抓好公德教育内容,加强养成教育。

3、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基地”、“德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

提克阿热克小学

2009年8月6日

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提克阿热克小学

14.天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四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根本,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培育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重心,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努力拓展德育途径,形成德育整体合力,组织未成年学生开展“文明礼仪、爱国守法、传统道德、理想信念、勤奋进取”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提升未成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感;

(二)继续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校园“三风”进一步好转;

(三)形成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新突破;

(五)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建设并使用好留守儿童之家,帮教措施进一步落实,效果明显;

(六)在校生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减少。

三、主要工作与要求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1.组织开展好 “健康与成长”读书征文教育活动。具体组织好征文比赛。

2.以“孝”文化为突破口,认真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实践孝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爱家乡、爱他人、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3.继续组织 “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评选表彰未成年人道德典型,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继续认真组织全体少先队员深入开展好争当“四好少年”活动。组织动员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认真开好队会,通过辅导讲解、队员交流、寻找身边好少年等方式,增强对“四好少年”的认识;积极围绕争当“四好少年”,创新开展“3·5学雷锋”、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主题活动的教育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5.继续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想武装未成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爱国主义等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继续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校园“三风”进一步好转。1.狠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继续组织开展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努力实现“养成教育”新突破。继续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实践评价活动,并重视开展对青少年儿童在校外践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的考评活动。

2.继续开展“先进班集体”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注重渗透“养成教育”内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浓的德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加强校园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积极开展“绿色学校”争创活动。利用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10·4世界动物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宣传环保知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力争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特色。规模学校和有条件学校积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3.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关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未成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预防其违法犯罪

在抓好普法教育基础上,为重点关爱对象提供服务,并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要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着眼点,从规范行为习惯入手,培养未成年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防控工作机制,杜绝青少年儿童校外监管真空。三是充分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定期邀请他们每学期至少到学校上一次法制课或作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明确帮扶重点,把那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子女,家长没有能力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学生作为结对帮扶的重点,明确关爱主体,发动“五老”人员、在职政教行政干部和心理辅导教师等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教。要拓宽关爱思路,做到学习上帮辅导,思想上帮解惑,法制上帮解读,生活上帮解困,心理上帮疏导。

继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和升级达标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免疫”力。

(五)认真抓好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中青少年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 要努力做好有心理障碍学生的疏导工作,帮助学困生、贫困生等完成学业,对孤、盲、聋、智障儿童给予特殊关爱,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特殊困难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化解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六)继续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合力。

1.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树立现代家教理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并更好地配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家访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家访的有效形式与途径。要对班级每学期家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学校集中家访活动做出周密安排,力求取得实效。

3.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及关工委、妇联等的大力支持,配合学校组织未成年学生开展德育、国防、心理卫生、安全等教育活动,协助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校外帮教与监管,为留守儿童家庭排忧解难。

4.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组织未成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广大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配合相关部门整治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报刊杂志的监督与管理,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大力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新老结对、经验交流、教育研讨、学术沙龙等,引导班主任提升专业素养,改进育人艺术,增强育人成效。结合绩效工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班主任的有关聘任、管理、使用和考核评价办法,使之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县教育局继续在开展全县中小学先进班集体评选的同时,组织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学校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致力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能力,从而形成一支有能力、求荣誉,讲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3.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积极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创造条件,动员他们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进行在职进修。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并开设咨询电话、“知心姐姐”信箱,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各学校要配备政治、业务素质较高人员负责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要培养一批学校法制教育骨干,提高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5.加强校外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并继续对这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学校要积极动员并聘请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和技术能手等热心人士为兼职校外德育辅导员,协助并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未成年学生的德育活动。

上一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下一篇:农业旅游规划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