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2024-08-08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共13篇)

1.《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一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

继教号05007753姓名李飞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2.《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二

课程改革要达到预定目标, 除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之外, 还需要既反映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水平又便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操作的课程目标体系。本文将侧重论述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现代心理学基础。先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下简称《课程纲要》) 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缺陷;其次, 分析构成课程目标成分的心理实质;最后, 分析构成目标系统的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一、“三维课程目标”的缺陷

《课程纲要》第7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一段文字在随后的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被简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有关的统计显示, 有半数的学科课程目标“基本不是按照这样的目标层次, 甚至说完全不是按照这样的层次来具体订定目标的”[1]。导致课改实施时操作困难的重要原因是“三维课程目标”的提法及其解释上存在的缺陷。

1.“过程”不能作为课程目标维度

笔者很同意白月桥先生对课程目标所下的定义:“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2], 它与教育心理学中公认的教学目标的定义相一致。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如果我们认同上述对课程目标的定义, 那么, 不论是学习过程抑或是教学过程都不能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 (或一个层次) 来提。

2.“过程与方法”不能并列

知识学习有一定过程, 技能形成有一定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有一定过程, 方法的学习也有一定过程。作为课程目标的“方法”是学习结果, 而“过程”不是学习的结果。因此, 两者不能并列为一个目标维度。

即使去除了“过程”, “方法”也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因为, 作为一种学习结果, 方法或属于知识或属于技能。学生如是理解并记住了“方法”, 则属于“知识”学习, 学生如能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则属于“技能”范畴的“高级智慧技能”的学习。

二、构成课程目标各种成分的心理实质

前文已经指出, 课程目标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中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成分。要想创建有科学依据的课程目标分类体系, 必须对这些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作出明确界定。

1. 关于知识的概念

在我国学界流行的知识概念是哲学意义上的, 强调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2],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是人类公共的知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不是指人类公共的知识, 而是指学生习得的个体的知识。这种知识贮存在学生头脑中。

根据皮连生教授在《智育心理学》一书的观点, 我们应区分广义知识与狭义知识两个概念。狭义知识指陈述性知识, 其操作定义是“个体掌握的可以用言语陈述的知识”, 其心理实质是外界事物及其属性在人脑中的心理表征, 包括表象、图式和命题、命题网络。广义知识包括可以用言语陈述的知识 (言语信息) 和不能用言语陈述, 但可以支配人的行为的知识。后者的心理实质是人脑中贮存了做事、想问题、讲话的“程序”。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程序类似于电脑内贮存的计算、下国际象棋、疾病诊断的程序。

由于《课程纲要》以及随后的《解读》未对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作解释, 我们就无法确定它指的是狭义的知识还是广义的知识。从它将“知识”与“技能”并列为一个维度, 可以推论其“知识”为狭义的知识, 即陈述性知识。

2. 关于技能概念

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技能概念是与程序性知识概念相吻合的, 因为技能的心理实质是程序性知识支配了人的行为。如果一套操作程序支配了人的身体肌肉协调行为, 则意味着个人习得了动作技能;如果一套操作程序支配了人的心理运算、推理等过程, 则认为个人习得了智慧技能。也有学者把认知策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

《课程纲要》中的“技能”指什么呢?是指动作技能还是智慧技能?从《解读》把技能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级水平来看[3], 我们可以推测为动作技能。因为这三级水平适合于对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描述, 不适合对智慧技能学习过程的描述。智慧技能的第一级水平不是模仿, 例如计算1/3+1/4=?的分数运算题, 它的第一级水平不是模仿, 而是相关概念的学习。

在基础教育阶段, 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智慧技能的教学, 动作技能的成分比较少。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主张在课程目标中采用广义的技能概念, 既指智慧技能, 也包括动作技能。

3. 关于学习方法与方法论

把方法与方法论吸纳进课程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反映了本次课改对“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重视。但正如前文所言, 方法与方法论可以作为陈述性知识学习, 也可以作为程序性知识或特殊程序性知识即认知策略或学习策略来学习。方法学习的目标不是记住和理解方法, 而是能够作为思维策略去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主张应在课程目标中明确, 方法是作为特殊程序性知识来学习的。

由于学界对课程目标体系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概念的歧义很少, 本文暂不展开讨论。

三、课程目标各成分的关系

较多的心理学家主张将学习结果分解为相对独立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一个领域再分若干亚类或子目。心理学研究表明, 不同领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过程和条件。我们以上文厘定的能力、知识、技能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为基础, 将课程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考察、分析课程目标各成分的关系。课程目标各子项目之间的纵横关系如图1所示, 我们在构建课程目标体系时可依据这一层次框架思考每一课程子目标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从图1可见, 教育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纵向上看, 从学生的发展到具体课程子目标之间可分出7个层次。从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即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到课程具体子目标也可分5个层次。

从横向上看, 图1最下层的目标分属以下5个项目: (1) 情感与价值观。涉及动机、价值观、态度、交往技能、社会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2) 狭义的知识 (简称知识) 。包括符号、事实、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以及图式知识。 (3) 动作技能。包括言语发音技能和四肢与躯体动作技能。 (4) 基本智慧技能。包括辨别、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 (5) 高级智慧技能。包括高级规则的生成与运用 (含解决问题与创造) 以及策略性知识的习得与运用 (含元认知技能) 。

上述5个项目彼此之间有复杂的关系:第一, 从学习结果来看, 它们分属于三个学习领域。可以把第一项归入情感领域, 把第三项归入动作技能领域, 其他三项属于认知领域。第二, 不同领域的学习, 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支持;同一领域的学习构成层次关系。第四项和第五项有高低层次关系。它们与其他三项没有高低层次关系, 而是具有相互支持的关系, 它们互为有效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目标体系并在各门学科中得到实施, 需要心理学家与课程和学科教学论专家合作。希望关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学者对本文提出的观点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白月桥.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订定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 2004 (9) .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 (第1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3.浅谈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 厌学 教学有效性

一、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1.教材的原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所用的幼儿教育心理学课本是教育部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第二版。教材体系科学、合理,例证丰富而恰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当前,适合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并不多,而这本教材总体来说内容较为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完整,因此被大多数中职学校用作幼教专业的主要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的值得反思。

(1)理论性强,表述较难理解。由于大多数中职生以前未接触过心理学,所以他们在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时存在困难。如第四章《学习与幼儿心理》中除了讲学习、游戏的概念外,还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的基本理论,其中对于“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操作行为”等概念的讲解不够明确,也比较晦涩,还有《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这一章节理论知识点多,但缺乏实例说明,让学生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2)内容繁杂,易混淆。幼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教材将幼儿心理发展观和教育观渗透于各章节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也编排在特定的章节中,这些添加的内容丰富但也比较繁杂,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此外,与2012年版《幼儿教育心理学》相配套的其他教材如《幼儿教育学》之间有部分内容存在互相重复、概念不一致之处,这也容易导致混淆、概念模糊不清等问题。

2.学生的原因

从学生本身来看,选择幼教专业的中职生大多是因为喜欢声乐、舞蹈、手工等艺术课程,这类可以动口动手的课程对他们来说更具趣味性,学会一首歌、一支舞蹈、完成一幅绘画作品都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更多地要求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去理解和接受概念,相对枯燥,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原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是一项双向活动,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幼儿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理论学科,但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而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甚至有部分专业教师是由语文、政治等其他学科转行来的,普遍缺乏幼儿园教学的实践经验,以致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在教学中继续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这就很难创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二、提高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弥补书本的不足,丰富课堂内容

教材的更新不可能完全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注意与时俱进,除了讲述课本中已有的知识外,还要了解最新动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热点话题进行教学。如在讲授《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一章时,教师可结合“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学习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等系列活动进行讲解。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时,教师可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好幼教工作。

3.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大多理论学科都提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因此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多创造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如在讲授幼儿游戏时,教师可提供各种游戏素材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挑选一种游戏,准备之后,每组轮流带领全班进行游戏活动。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反馈评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体验。

提高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教师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要求出发,多想、多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学以致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四

姓名:*** 继教号:******* 学校:*********

一直以来,我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断的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仅凭着教学经验而为,从来没思考过学生的心理层面。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我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思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怎样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型,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又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与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又密切相关,这就充分说明了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是关键,即通过听、看、想等内在活动最终转化为说这一外部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要想研究数学教学的“教”与“学”,探索学生的感知规律,构建我们想要的情感课堂,焕发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前提。

在本书中,我重点研读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容。书中将其列为数学基本素质的第五个要素,指出“数学语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研的各个领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使用数学语言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将问题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对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则简略地提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建构„„数学交流„„组织学生讨论” 等等。要了解学生数学表达存在的困难具体有哪些情况,才能找到促近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的路径。分析起来,情况有三:

第一种:数学知识本来就没学懂,大脑里是空洞的或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是一言不发或“胡说八道”,因为他无话可说,一说就错。

第二种:对于一些极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无法转化为普通语言。数学语言可以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其中抽象性数学语言既高度抽象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比如概念的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有时学生就无法将其转化为他们所熟悉的、亲近的、容易理解的事物,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就不会深刻,此时的数学语言就会显得更加抽象,在学生眼中就不再“通俗化”,反映到口中也就更难于表达。

第三种,将“听、看、想”的内容和结果转化为“说”的困难,这一点在大多数同学身上都存在,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就要求老师要尽量的多宽容学生,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多一些自信,大胆的,灵活的,创造性的去说。

反思我自己的数学课堂,学生说的确实太少了。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多指导学生,教师本身课堂内外说话都应客观、准确、精炼、全面甚至生

动,进而用自己的样板作用感染熏陶学生,也有利于在课堂上和日常接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5.《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五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具有以下特点:1.新颖性。2.独特性3.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2.陈述性知识(164)

答: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3.个别差异(422)

答:个别差异是指人的心里的个体差异,他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简而言之,个别差异就是个体心里的差别性。4.心理冲突(291)

答:又称心理失衡,属于轻微的心理异常。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5.激励(343)

答: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它含有引起需要、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通俗理解,极力就是调动主体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习就是知识的获得。

(╳)(117)答:狭义学习--特指人类学习,局限于知识、技能领域。广义学习--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人的抱负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成就动机的强弱。(╳)(355?)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成正比关系。

(╳)(350)答: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4.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的水平也高。

(╳)(231)答:一般来说,创造性和智力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5.临睡前及晨起时记忆效果好。

(√)(193)

三、实践应用(40分,每题20分)

1.优秀的教师通常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请以自己为例寻找自己具有的优秀的人格特征。(53)

(一)成熟的自我意识

(二)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三)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四)富有创新精神

(五)良好的性格

2.期末考试临近,有的同学由于平时不努力,只好临时抱佛脚,并自我安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试以学习与记忆的理论分析,这种做法弊处何在?(197)

答:遗忘的先快后慢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快的时候是在记住的最初时刻。这是因为,新学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建立的联系还不巩固,痕迹横容易自然衰退。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及时复习,以保持记忆的持久稳固。而在考前学习的知识会迅速遗忘掉,完全没有掌握到知识,甚至对应付考试也没有效果。

四、案例分析(30分)

请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并提出辅导意见或建议。(287)

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糊糊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了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口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哈!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高兴。考场上,他情绪高涨,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 答案要点:  1.产生原因

 不合理认知方式与信念—产生不同情绪体验—导

致不同行为反应

 2.心理辅导要点

 引导合理认知

答: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1.绝度化2.过分概括化3.糟的很

附:《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

第二章

专题二

25、教师威信的变化(60)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教师威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其它因素作用下,教师威信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或持续发簪或提高,就是教师威信的变化。

第三章

专题一

2、心理发展(71)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1、自我意识(105)

答: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也称自我,它指给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自我觉察活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点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第四章

专题三

7、认知-发现说(144)

(一)认知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提倡发现学习法

第五章

专题四

20、知识的分类(164)

(一)根据知识的意义: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二)根据知识的表征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164)

陈述性知识: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关于人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去做某事的知识。

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175)答:在感知知识时,人们需要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性材料来获得生动的表象,并最终掌握知识和技能。(1)设立明确的目的,让知识的感知过程更清晰。(2)合理地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让对象从背景中凸现出来。(3)形象与语言的正确结合,使感知更迅速、更完善。(4)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的成效

23、记忆的分类(180)

(一)按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

(二)按目的性分: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三)按记忆时间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四)按知识性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11、定势(202,226)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前活动对后续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是指重复先前心里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第六章

专题四

6、问题解决(215)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以下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认知操作

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230)

创造性心理结构包括:

(一)认知因素(1)知识(2)思维

(二)动机因素

(三)人格因素(1)智力(2)好奇(3)冒险(4)自信

第八章

专题五

13、心理冲突(291)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因而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第九章

专题五

22、人格的基本特征(310)

1.独特性2.稳定性3.整体性4.社会性5.功能性

15、气质类型说(312)

气质分为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8、人格障碍(324)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第十章

专题六

16、激励的要素(345)

答: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包括诱因)是激励的四大基本要素

9、需要(346)

需要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228,350)

1.统一行为可能有不同动机2.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行为3.在同一个体身上,行为动机可能多种多样。

14、动机斗争(354)

答: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时可能有多种动机,这些动机可能在性质等方面相互矛盾,因而形成动机冲突,主要由四种形态: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4、成就动机(355)

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三点含义:1.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2.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个人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到目标的心理倾向

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358)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5、归因(366)

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的原因。

3、挫折(367)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十一章

专题二

27、有效教学的理念(390)

答:1.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5.有效的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12、案例教学(404)

1.有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19、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409)(1)角色改变(2)教学反馈(3)现场指导

28、教学反思的作用(410)

(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2)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3)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第十三章

专题五

10、从众(473)

第二部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

专题四

2、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197)

(1)组织有效的复习1.及时复习2.多样化复习3.合理分配复习时间4.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5.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6.合理分配记忆材料,避免相互干扰(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第六章

专题四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222,228)

第七章

专题五

3、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培养。(257,272)

第八章

专题五

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286)

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293)

7、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305-308)

8、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305-306)

第十章

专题六

6.心理学课程总结 篇六

要问我最初选心理学的目的,那就是为了考教师资格证。同时对学心理学的人心中怀着一种崇敬与恐惧。最初的最初,我一直以为学心理学的人能够轻易洞察人的内心,能够轻易将人想法看出来。记得大一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lie to me》,当时觉得那人太神了,通过对人面部表情的观察便能洞悉一个人内心意图判断是否撒谎。暑假回家的时候,在成都某大学外面看到很多家心理咨询室,突然发现原来心理学已这么普遍。

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虽然老师和老师的丈夫都是心理学博士,但并不是外行人眼中的能够将人的内心思想轻易看透,心理学老师也是人,并不是神。随着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是从人体的生理基础到共性心理过程再到个性心理。而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也不是说为了窥视别人的内心世界,而是使学习心理学的人学会做人,学会用现代心理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个人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的用处之大有时候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它帮助我们塑造或者改变一个人。从人的基本生理结构出发去分析人的行为,再运用人的心理过程的普遍特征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常规,再运用心理学的手段来对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治疗。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心理学如今变得如此普遍我觉得也是大势所趋。看着越来越奇葩的犯罪现象,看着越来越低龄的犯罪分子,大家的担心也越来越多,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个别人的心理扭曲。我也渐渐理解为何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这关乎的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

同样,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从而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个性心理学部分,通过一些测试和实例,我们能够清楚判断出自己属于哪种性格哪种气质的人,从相应的归类里面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以及短处所在,这样就能更加利于自己选择适合的工作类型。我想,这就是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让应聘者做许多关于性格测试题目的原因。退一万步说,爱情里面同样也需要心理学的帮助。当一个人了解了人类在感情上的心理过程之后,就能在感情里面更加处于主导地位,他能理解对方的行为语言真正想要表示的内容,能理解对方发脾气的原因。这样感情就会变得稳定和谐。

7.《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1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是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起源,并且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心理品质是个体的人生认知、情感等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个体的各个方面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率先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是具有能够帮助人们战胜心理疾病,并且给人们生命活动以缓冲作用的品质[1]。积极心理品质是包含个体多方面的积极品质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界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门开设的课程,涵盖了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2]。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的培养。

2. 1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主要的渠道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校中,有很多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途径,如专门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程、增加团体辅导课程、进行心理实践活动等,这其中开设课程就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方式。

2. 2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和导向的,所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以及处事做人的能力,并且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防一般的心理问题。

3心理健康教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

3. 1健全学生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和事物进行信息建构的过程, 这其中包括人的感觉、知觉等心理现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通过认识心理学内容而将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全面,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还能够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做到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看待。

3. 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心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心理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和课外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现实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只在书面上了解。通过实践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明白培养自己积极情感心理的途径和方法[3]。

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的途径

要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是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以及体验式活动等方式。

4. 1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让个人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何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仅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多元化,还能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特性,让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品质以及个体价值,并且能够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品质培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由另一个方面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

4. 2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设置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内容

要设置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满意的回忆和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以及乐观的面对未来的课程,同时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培养出积极的人格特质,帮助学生构建个体在社会之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充分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4. 3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要改变传统的心理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行为的训练和测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好奇心发现培养自己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并且这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一个新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主体,并且发挥主体的体验作用,具有 “发现”的功能, 能够让大学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利用雷区取水、 无敌风火轮、穿越电网等一些具有刺激但是却充满安全性的心理训练和游戏,让学生对自我的分析更加客观,更加深刻,能够认识自我并且把握自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摆在自己面前的困难和挫折,并且积极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4]。

4. 4高校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拥有的素质品质越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才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有效。因此,高校要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的积极力量,才能够让教师真正地将学生的心理潜能唤醒,加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

5结论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之中更加优秀,让学生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加乐观的面对困难。 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要从目标到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全力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大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2]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3]李维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教导刊,2015(22):180-182.

8.《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通识教育;本土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08-03

自2000年Seligman教授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倡导以积极的视角理解、诠释人类的本质与价值之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挖掘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的运动。进入21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本?鄄沙哈尔博士主讲的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超过该校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之后,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教育实验或幸福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在国内,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实施幸福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引领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的尊严、幸福感和公平感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从侧面反映出“幸不幸福”已经成为当前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诉求,符合民众的内心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2012年率先面向西南交大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幸福心理学。这门课程先后被列为学校首批通识课、优质示范课程建设。开设一门课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课堂上将会分享到什么内容?这是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课程内容既是最基本的教学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我们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关于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对构建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之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着眼于人整体发展的教育。最普遍的解释就是通识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或培养通才的教育。通识教育面向人的生活,强调让学生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引导个体思考生活的意义、生存的目的和生命的价值。在当前大学教育偏向工具性价值,忽视发展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生成性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恢复了教育的应然价值,让教育回到“立德树人”的本来使命上来。

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2]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着眼于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这与通识教育的使命是相同的。两者都立足于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给人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不同于通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通过培养、提升和健全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生命意义的生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的积极心理学,其彰显了人类在增进自我心理健康过程中积极的一面,修正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弥补了以问题为导向带来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必然应该体现通识教育之义,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规范性。

(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幸福心理学课程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诠释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应该讲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自从Seligman教授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之后,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至今已研究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也有专门的刊物《Positive Psychology》刊登这方面的成果。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的所有学科,修正以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价值的回归和平衡,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教育。这为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探索的空间。

自我、人格、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等都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在这些普遍被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均有涉猎,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在自我方面,不仅提出积极自我的概念,还进行了许多自我的积极方面(如内隐自尊、自我提升、自我接纳、自我调节等)的研究;在人格领域,提出积极人格、心理复原力、坚韧性、自我成长、心理一致感等。这为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为梳理教学内容体系提供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应体现本土化特色

跨文化的研究表明,文化是重要的变量。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轫于西方,探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都根植于西方文化,深受西方价值的影响。这些西方背景下的积极品质的内涵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相应的那些积极品质的内涵并不一样。以自尊为例,舒首立等人对比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尊含义,指出中国人的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和评价,包括个体自尊、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而西方的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或者情感,具体表现为自我胜任感、自我价值感或者二者的结合。[3]同时,一些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被视为消极的心理变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非常适合。比如,Butler等人研究发现,持西方价值观念的欧裔美国人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会使自己的人际互动活动减少,并给同伴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会激发其敌对行为,而亚裔美国人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效果则恰好相反。[4]不仅如此,中西方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与西方的幸福观相比,中国人的幸福更多受到人际关系质量以及环境的影响;中国人的幸福强调精神的满足,追求境界之乐,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人在谈到幸福的时候,与不幸福互设为背景,两者相互依存。[5]

鉴于此,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应该在中国文化背景中重新认识、诠释这些积极品质和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揭示本土文化中特有的心理现象。比如,中国人常讲的“人情”、“人缘”、“乐”、“福”、“孝道”、“报恩”、“自强”等。这些品质与中国人的幸福密切相关,但却没有在西方文化中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可喜的是,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比如,黄希庭等人通过质性研究范式,揭示中国人的诚信包含诚实、信用、信任和责任心四个方面。[6]这为我们讲述中国人的积极品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教学内容应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

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之上。只有学生愿意投身其中,课程才能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自我认识层面上促进自我提升和积极改变。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期望和动机。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征集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初衷和期望。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都期望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幸福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不幸福?如何让自己幸福?如何在困境或挫折中让自己解脱出来?这些问题实际上聚焦于三个方面:What——幸福的内涵,Why——幸福的原因(机制),How——幸福的方法。

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希望了解的积极心理品质。笔者曾经对180名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一些希望了解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以词语作为分析单元对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孝道、善良、谦虚、自信、乐于助人、诚信等积极品质。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融入这些积极品质。

最后,还应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多年来学生教学反馈的意见和学生心理困扰的问题来看,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自我认识、压力与情绪管理、人格发展、思维方式等都是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积极的视角来解答学生的这些困扰,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问题,激发他们自身的正能量。

二、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初步建构

(一)制约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因素

作为一门高举幸福教育旗帜的课程,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体系是制约其课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心理学运动从兴起到现在已有十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组织其成果。这与积极心理学运动本身的发展特点有关。

首先,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只是对心理学的价值进行修正和补充。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积极心理学仅限于探讨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以及积极转化的基本规律,而非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

其次,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从一开始,其创始人Seligman教授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研究框架体系,甚至明确反对这样做。Seligman教授从研究的角度提出,可以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组织和制度三个方面推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7]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成果的丰富,积极心理学陷入主题凌乱的困境。

最后,不少学者尝试着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中梳理出理论框架。比如,Peterson、Carr以及Snyder和Lopez分别编写的积极心理学教材,都对梳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遗憾的是,学者们尚未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达成共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结合我们多年教学的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认识与体验幸福、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认知、积极的人格、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会环境、压力的积极管理与积极压力、积极的自我改变这八个方面,并以此来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板块。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希望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内心中洋溢着积极精神以及充满乐观、希望和活力,用积极的视角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境,用积极的认知理解人生发展中的挑战,并在自我积极改变动力的推动下,塑造积极心态,铸就健全人格,构建人生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苗元江,朱俊杰,王旭光.幸福课程概述[J].江西教育,2013:1-2,21-23.

[2] 刘惠珍.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J].高教论坛,2007(5):51-53.

[3] 舒首立,卢会醒,张露,杨银芳,丁超,郑涌.中国文化的自尊与西方文化的self-esteem之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51,174.

[4] Butler,E.A.,Lee,T.L.,& Gross,J.J.Emotion regulation and culture: Are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motion suppression culture-specific[J]. Emotion,2007(1):30-48.

[5] Lu,L.,& Gilmour,R.Culture and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Individual oriented and social oriented SWB[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4(5):269-291.

[6] 吴继霞,黄希庭.诚信结构初探[J].心理学报,2012,44(3):354-368.

[7] Seligman,M.E.P. & 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 olo?鄄

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8] 宋新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32.

9.人格心理学学习总结 篇九

人格心理学兴起之时,走的是一条研究本能为主题的路线。早期的是达尔文、尼采等先锋,中期是动力心理学的佛罗伊德、阿德勒、荣格等人,还有英国的麦独孤以及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等。中期末尾,本能问题还很模糊的时候,文化的因素就已经浮了上来。弗罗姆甚至已经转型为社会学家,苏联的列昂捷夫、维果茨基俨然是社会文化学派的绝对倡导者了。

这个时候,还有瑞士的皮亚杰在研究本能的结构,而美国的人本主义开始大行其道。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游弋于本能与文化之间,20年内经常混淆两者的概念,到超个人心理学出现的时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显然已经破产。这个时候,以文化为主题的研究却一轮接一轮的上演,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本妮迪柯特,后来符号学派的米德。班杜拉的研究路线走的很好,走了一条本能与文化融合的视角,但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现在班杜拉的学生终于迷失了方向。认知心理学的人格思想很少,所谓的认知疗法实在是一种害人的诡辩。现在是后现代心理学下的人格研究。后现代的建构理论是完全的文化模式,而一些分支执著于本能。现在人们在迷茫的争论之中,仿佛看见了新大陆遥远的海岸线了。

未来的人格心理学的出路是澄清文化与本能对人格产生着怎样的交互影响。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解决人成长的奥秘,理解人的痛苦与快乐,能够超越弗洛伊德的地位,成为人格心理学数代天骄。

10.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体会 篇十

漷县镇中心小学殷学皞

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学科教育心理学》,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我阅读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科教育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整本书比较实用,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今后还需要多多阅读这类的好书。相信有丰实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也会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宽广。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体会

漷县镇中心小学殷学皞

1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讨 篇十一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要保证在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活动课目标一、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现状分析

我们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生一直在快乐教育的理念下成长。学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最开始的一间心理咨询室到现在设备齐全的成长指导中心,我们通过广播、报纸栏目“空中心桥”“心灵花园”向学生传播心理知识,通过“走进心灵”校园电视剧讲述成长的故事,通过“心语信箱”打开学生的心结。这些活动的开展还停留在心理知识的普及和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上,要想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体验、得到心理品质的训练,就必须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们先尝试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每月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对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班主任进行培训,要求他们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事实分析等手段,充分感悟,不断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并激发出自我培育、自我训练、自我指导的强烈动机。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者直接总结或者师生共同讨论,最后由教育者启发、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心理问题的矫治的目标。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发展性的活动课目标

1.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心理辅导课的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班级设置服务小岗位活动,低年级目标是熟悉岗位职责,中年级则应该着眼于“沟通”,抓住“换位思考”,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可重复的交往情境中反复演练,提升良性沟通习惯。高年级孩子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可以从自信的角度,分析胜任岗位的优势与不足,这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自我接纳的程度。

2.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是具体的、可行的,可操作的,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作为活動课目标,而应把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如主动去沟通——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尊重对方,保持在人际沟通中的人主动性;善于帮助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身体面向说话者,眼睛看着对方,表情专注,给对方简短的语言反馈。

这样的特征是可以观察到的,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进行训练的。

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的确定是以目标的制定为依据的,同时根据学生在入学后心理上的变化,我在不同的时间段开设了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特征的课程,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方式、社会期望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低落、考试焦虑恐惧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适应性障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活动课《我是小学生》、《大家都来认识我》《我们都是好朋友》,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低年级孩子最大的学习困难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我设计了活动课《神奇的注意力》,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注意力集中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并习得一些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活动中充分体验与分享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从形式上来讲应该是活泼的、轻松的、自由的;从内容上来讲是充实的,学生能畅所欲言的,能够深入学生心灵让其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所以活动课的整个过程要能够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在课堂开始环节,可以通过热身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比如,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智力、气质、性格、兴趣、态度等心理小测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短处,也是为揭示主题做铺垫;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营造课堂气氛。

五、引导师生反思,促进心理不断成长

一堂心理活动课下课,对学生来说,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没有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高,观念有没有改变,问题有没有得到缓解,以后在生活中能不能运用课堂的收获灵活面对问题,这些不只是评价一节课的有意义与否,更是有意义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实现自己的课堂目标,有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哪些环节是需要改进的,也是值得教师课后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鲁保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模式简析\[J\].教学与管理,2009,(03).

\[2\]黄国英,雷玉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9,(09).

1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初探 篇十二

关键词:高院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 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高职院校加大了教育课程的教学力度及深度, 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

1、生活心理教育

主要是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 如情感教育、素质培养、人际指导等, 主要是对学生做人的教育。

2、学习心理教育

主要是通过专业心理知识, 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方法, 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职业心理教育

主要是为学生在职业定向、职业分析、职业兴趣等方面提供意见和参考, 让学生加强职业认识及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

1、筹建时间不长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时间短, 起点低, 较之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 既缓慢又不平衡, 并且存在诸多的不足, 如一些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难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无法保障心理教育质量和效率;存在应付上级检察的现象。

2、领导重视不够

有一些高职院校领导没有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认为可有可无, 往往安排一些非专业教师担任此职务, 致使该课程形同虚设;或者将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仅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不予普及, 不能把它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3、师资力量不足

联合国教文组织曾要求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具备以下资格和训练要求, 即要具有教学文凭、教师资格证书、五年以上教学经验, 以及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

4、体制规范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 在高职院校中尚存在管理不规范, 体制不顺等状况。一些教育工作者境况尴尬, 专业地位难以得到确认, 其编制不属于教师体系, 往往归于行政系统, 难以在教育岗位上获得长远发展, 甚至无法继续教育和参加学术交流。

5、存在误区较多

其实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存在不少的误区,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6、专业研究较少

一些教师习惯蹈袭现有教程, 照本宣科, 缺乏对相关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 而这两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 如果不能顺应社会实际、客观事件及学生群体的需求, 自然会影响到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议

1、加强教学管理

(1) 提高思想认识。教育部门、学校领导要严格贯彻有关文件精神, 做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工作, 注重制度制定、机构建立、场地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心理教育评估体系、资料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建设, 并保证落实各项措施。

(2) 确立专门机构。要想保障心理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 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指导委员会, 并派专人主管工作, 下设多人辅助执行, 全力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划、协调、组织和实施等具体工作。

(3) 健全管理制度。要想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如《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心理健康教育 (部门、人员) 工作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办法》等, 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将教学业绩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资待遇挂钩。

(4) 加大工作投入。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需要, 学校要配备合适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关设备和场所、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正常地开展心理测试、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各项活动。

2、加强师资建设

(1) 拓宽培养途径。注意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 或抽调学校中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加入, 并吸收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充实师资队伍。

(2) 加强日常培训。目前非专业人员在师资队伍中占有多数, 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所以有必要进行系统化的日常培训。

(3) 加强资格认证。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为避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必要确定教师的任职资格。

3、健全课程体系

(1) 开展必修课程。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归入教学计划, 确保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能够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实施形式, 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2) 适设选修课程。学校可适当选设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需求的多样性, 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以及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

(3) 开展活动课程。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方式, 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培养提高。比较注重趣味性、自主性、多样惟、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4) 发掘隐性课程。老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教育环境, 传递给学生一些非公开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潜能、形成健全人格。

4、课堂教学方面

(1) 注意特色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尽量开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消除学生的消极心态, 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

(2) 提高实用性能。要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遴选教材内容, 体现高职学生知识技能学习的特点, 从实际需要出发, 构建贴近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课程体系。

(3) 优化教学方法。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不例外, 可寓教于乐, 寓教于无形中。同时结合学生情况, 制作出因课制宜、因人制宜的教案、课件等, 并注意讨论分析法、行为训练法、心理测试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新型授课方法。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项系统教学工作, 也可谓是一项“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巨任务。在学生群体中, 特别是新生, 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及自身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慧敏.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 2004 (4) .

[2]孟楠.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6 (02) .

[3]赵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控与教育并重[N].科学时报, 2007-2-6.

13.心理学与生活 学习总结 篇十三

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同时我认为自己在交际方面表现的很一般,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结友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影响都非常的大,也有人曾这样警示我:“无论你身在何处,是你的朋友决定了你的一切”。所以我就想通过猜测别人的心理活动,观察比较别人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从而使自己在交际方面表现的更好。为此,当我看到选课上有《心理学与生活》这门选修课时,自我感觉的就认为这是能够提高我交际能力的学科,而且当看到是英汉双语时,我更是认为有机会学习一下英语。于是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心理学与生活》这门选修课。

开学的一两周,我缺了一些课,主要原因是当时我正在参加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而后又因为校庆期间我要参加我们电信学院的大学生课外成果展览而缺了一些课。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选修课中,我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挫折的防御机制、大学生最常见的机制、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及其状态等等,其中我们还学习了很多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以及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一些心理学分析等等。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心理问题,这跟我最初选择这门课的初衷是一脉相承的,因为这给我提高与人相处的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认识到了人心中都有脆弱的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完善以及身心健康的维护。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也都发生了一些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对我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上一篇:六3读后感下一篇:农村道德好青年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