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共15篇)
1.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嵩县大章镇中
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和使用,保护公共的财产不受损失,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人生安全,在我校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组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安全防范措施:
一、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与保护;
1、各类器材在使用前,需先进行安全检查,方可使用,做到每学期检查1—2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的财产,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爱护、人人保护公有财产和设施。
3、增强对体育场馆、器材的保护意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在各运动场所、器材室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4、切实做好用电、用水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本着安全、节约、合理的原则使用。
5、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器械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和及时解决。
6、做到体育场地专人专管,保证场地、场馆器械的安全,保证器材的合理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 总负责人:史黎敏 篮球场:魏佳奇 乒乓球:杨自强 田径场:赵正科 器材室:魏佳奇 赵正科
二、体育运动安全
1、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原则,必须做到安全第一。学中心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加强安全教育,严禁学生违规上课。
3、教育学生重视自我保护,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4、教师对所教授课的认识要全面,要有严格的预防和防范措施,合理运用保护;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5、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合理安排教材,合理安排教材的深度和难度。
6、上课时,要服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课上学生不准带有尖锐器具,防止事故发生。
7、上、下课都必须清点人数。上课前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课后要进行登记。
8、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体育课中,如确需穿钉鞋时,必须得到体育教师的允许。
9、跳高跳远场地经常清扫,翻换沙子,使用前认真检查。
10、对运动幅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讲清基本动作要领,做好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11、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或特定疾病,给予必要的照顾和指导。
12、教学中学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使学生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2.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
新一代的初中生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有合格的身体素质。国内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较低,部分初中生甚至从不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近年来,政府愈来愈重视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工作,要求各学校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较多风险,为此必须要做好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1.初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在中考前废寝忘食地学习,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这样做非但难以有效地提升分数,反而会无形中增加自身的学习压力。一直以来,体育活动在减轻锻炼者压力、增强锻炼者信心等方面的工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暂时将学习上的事情抛之脑后,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许多学生向笔者反映,打过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或者认真完成了一整套体操后心情会非常轻松,短暂休息过后注意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1.2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大部分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较弱,终日里在教室学习,不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锻炼活动中,通过走动跑跳可以活动全身的肌肉关节,使得关节更灵活、肌肉更结实。学生长期在教室中学习,室内污浊的空气容易影响心肺健康,严重时可损伤呼吸系统。让学生多在户外进行集体体育活动,既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随着身体素质的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生活都大有裨益。
2.如何提升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质量
2.1严把体育器材质量关
在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初中生与教师们需要使用许多体育器材,其中包括单杠、双杠等锻炼设施,在锻炼者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体育器材突然发生严重损伤,轻则令锻炼者受伤,重则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学校应当严把体育器材的质量关。农村初中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与社会寻求帮助,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体育器材的采购工作必须由专业、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在器材安装完毕后需要安排人员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察看其表面螺栓是否紧固,定期保养维护各类体育器材,进而为初中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2加强安全锻炼知识宣传工作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相对较少,一些体育器材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在此情形下,农村初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便极具风险,学生不熟悉体育器材的操作、自身安全锻炼意识的匮乏等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事故诱因。
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针对学生的安全锻炼知识宣传工作,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纠正学生的不良体育行为、强化学生的安全锻炼意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初中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强行向学生灌输安全锻炼知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面向全体初中生的安全锻炼知识竞赛,初中生一般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安全锻炼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安全锻炼知识。
2.3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在初中生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负责指导学生的锻炼工作、提供训练建议等工作,然而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总体综合素质不高,表现为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能力较差。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建议学校通过定期举办体育教育专家讲座以及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等形式来切实地扩充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其专业能力,从而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3.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农村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做好体育器材质量把控工作、尽力提升学生的安全锻炼意识,从而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钟秉枢.学生体质依旧堪忧,中央决策亟待落实——写在中央7号文件发布五周年之际[J].中国学校体育,2012(04)
3.体育馆安全管理浅谈 篇三
关键词:体育馆;安全管理;防火;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86-01
体育馆由于其建筑跨度大、电路复杂、人员众多、现场情况多变等因素,时常会出现人员伤亡、火灾、断电、失窃等安全事故,其安全时刻受到威胁,所以加强体育馆安全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为了保证体育馆的正常运行和人们和生命健康,必须加强对体育馆的安全管理。根据笔者的总结体育馆安全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实施,一种是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另一种是的现场控制为主的体育馆安全管理。体育馆预防方面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火灾预防、电灾预防和失盗预防这三个方面;体育安全管理现场控制部分主要以体育活动现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为主。文章在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的基础上,对体育馆安全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1体育馆安全预防管理
1.1火灾预防措施
火灾预防主要从消防设备的设置、检查,体育馆现场防火控制以及配合相关电气设备控制加以实施,分为体育活动前、中、后三个部分。
①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符合国家规定。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馆内外和停车场应安装相应数量的消火栓,变配电室、通风机室、机房等其他附属设施,也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对所有的消防设备,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持完整好用,对相关设备若发现火险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②馆内进行比赛或集会时,禁止使用明火或易燃易爆物品,禁止观众携带易燃易爆品入场。
③网架附近的通风管口周围,严禁动用明火,以免引起通风管内保温层起火,使火势蔓延至整个屋架,造成屋顶架倒塌。
因为某些活动需要施放气球时,灌装氢气的工作应事前在室外进行。灌装好的气球,暂时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切断电源,严禁明火,并指定专人看管。氢气瓶应存放在室外或非主体建筑的室内,切断电源,用后立即运走。
1.2电灾预防措施
文章在此所说的电灾主要是指电设备的损坏,而造成的停电、火灾事故,间接来说主要也是火灾的预防,但为了便于体育馆安全管理,在此单方面的提出。
首先,电气设备须按规定的容量使用,不应乱接电线,增加负荷。相间线路用电负荷要平衡,所有电线的敷设均应防止机械损坏,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电线的绝缘电阻。母线电缆宜采用地沟走线,配电干线要采用槽管敷设,其他走线的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线保护。大功率灯具有引入线,要用瓷管作护套。一切电气设备均需有可靠的接地装置。主要的电器设备、移动电器、避雷装置和其他设备的接地装置,应每年不少于一次进行绝缘及接触电阻的测试,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要进行检修,确保安全使用。其次,使用照明灯具要注意安全。馆内顶部的大功率照明灯具,尤其采用碘钨灯时,灯架、灯槽必须用非燃烧材料制成,而且应与吊顶的难燃烧体或其他可燃物质隔开。灯具下部还必须架装防止灯管碎片坠落的防护网,防止引燃其他物质。最后,配电室、变电室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和移动式消防器材。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有电工值班,随时应付突发事故。
1.3失盗预防措施
由于体育馆流动人员众多、复杂需要加强对相关设备的监护,防止物品的丢失。体育馆管理人员应管理好仪器设备,未经主管人同意,不允许转借他人或私自带出体育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设备室、仓库、办公室等区域。体育内活动结束后,管理员必须检查各出入口门、窗是否关好,各部门房间是否锁好,做好物品的安全管理。
2现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体育馆活动举行会遇到停电、骚乱、失火这些灾害的发生,对这些现象需要应急处理,特别是火灾发生后,需要各种措施的融合才能有效的控制险情。
2.1停电应急处理
体育馆活动时供电突然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馆管理人员应立即启用应急照明,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以防损坏设备,管理人员应规劝观众保持安静,不要慌乱或随意走动,电工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恢复供电。
2.2观众骚乱应急处理
当体育馆次序发生混乱、馆内发生争吵、斗殴等事件,或由此引起严重骚乱时,体育馆管理人员应马上到场,稳定局面,平息情绪,将肇事者带出场外,严重事件及时报告学校处理或直接报警。
2.3火灾应急处理
火灾发生后的关键是对体育馆内人员的安全疏散,作为体育馆管理人员,必须对火灾后的人员安全疏散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安全疏散方案,疏散方案的制定,应当在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主持下,协同公安、体育馆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共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制定。
①疏散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含盖整个安全疏散的组织、指挥和实施过程的具体方案。其中,根据体育馆的建筑特点、重要部位、观众席位、安全出口、走道等布局和消防设施分布,制定消防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是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下面谈疏散路线的确定:疏散路线的选择应依据火灾发生部位的位置,火势、烟气、高温层的发展扩散方向和规律,场内通道的分布情况,以及场内人群高度集中的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地确定。应当掌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疏散设施,保证生命安全。优先选择最短的直通馆外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优先选择尚未被浓烟弥漫,离火区较远的,或无火焰封堵危险,烟、热较弱的疏散通道。选择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对面人流和交叉人流的走道和通道;观众的疏散路线,不得通过运动员和主席台的辅助房间;注意向相邻防火分区分流疏散;尽量按照原疏散设计方案分区、分层,就近选择通道疏散;散路线应尽量考虑人的习惯,即从看台上走下来,从看台下部出口走出去;安全出口应尽可能选择靠下边位置的出口。
②安全疏散的顺序合理地安排安全疏散顺序,分轻重缓急组织引导疏散是防止人流在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拥挤堵塞的重要举措。优先疏散的重点是着火区域内的观众、贵宾,火区相邻区域的观众,上层座位区的观众。因为这些区域首先要受到烟火的侵害,不立即疏散出去,就会面临极大的伤亡危险。另外,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也应当列为保护和救助的疏散重点。总之,安全疏散预案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灾情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消防管理人员要对体育馆火灾危险性有充分明确的认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立足自救,按部就班的实施灭火安全计划,稳定和控制受灾人群的情绪和行为,确实做到快速、协调落实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将火灾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3结语
体育馆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前期的预防和现场的控制加以结合,文章只是对体育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加以分析,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还需要相关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予辅佐,特别是当安全事故发生后,需要冷静、有效控制局面。
参考文献:
4.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及体育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1、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2、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3、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据我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冬季三项赛长跑、踢毽、跳绳),必须在校园内进行。举行校园体育节,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其他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室同意方可。
5.体育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管理制度
1、教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需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同时报学校总务处维修或另行购。
2、组织学生跳远、跳绳、打篮球、掷铅球或田径赛跑等体育活动时,需事先了解学生的病史,对身体不适者或体质特异者严禁参加。
3、开展体育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安全防范工作。
4、体育课开始或结束时,任课教师必须集合清点学生人数,若发现有旷课或早退学生,必须联系班主任查明原因。
5、在剧烈体育活动过程中,若学生需中途休息,教师不能离开活动场地,应该指定学生的休息活动范围,告知学生在休息活动范围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时教师应在学生休息活动范围内进行监督和指导。
6、体育课活动过程中或体育课中途休息期间遇有学生受伤,应及时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治疗,且及时通知家长或班主任,并同时上报学校办公室。
7、下午第一节眼保健操时,体育教师下午时不需学生统一做眼保健操,但需告知学生不能到教学走廊乱窜。
8、体育结束后,体育课由该班班主任据本班教学实际情况作统一安排。
9、体育课实行量化考核,即每学期结束时,学校从篮球、沙坑、短跑、跳远、跳绳、台阶测试等必考项目中抽取适当项目测试,具体内容见学校量化考核制度。
10、体育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且上课主题或主要内容需与教案相同。
6.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2、活动课课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器材,发现问题及时与管理员汇报。
3、活动课必须按要求进行活动,并注意师生安全。
4、活动课后老师要组织学生搞好卫生,关好门窗和电源,管理员检查合格,经允许后方可离开。
5、室内器材一律不准外借,特殊情况经校长批准。
6、本校师生借用器材,管理员要认真填好借用记录。
7、任何人不准带外来人员在体育室内活动。
8、任何人不准在室内吸烟。
9、爱护室内的设施和各种器材,如有丢失或损坏按价赔偿,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0、室内要保持卫生清洁,器材摆放整齐规矩。
11、体育室是专室专用,如有特殊用场需经校长批准。
12、师生必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活动,其他时间一律不准开放。
7.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用餐, 全部是集体用餐, 因此将学生食堂作为调查的主要对象。作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 (10所体校选5所) , 对平凉体校、定西体校、天水体校、兰州体校、武威体校学生食堂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餐饮人员基本情况、食品原料的采购、食品的加工以及学生用餐等方面。对调查结果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2 全省体育运动学校学生餐饮现状
2.1 管理方面
通过调查, 各体校对学生食堂的卫生比较重视, 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档案和学生健康档案齐全, 食堂卫生在上级卫生监督部门统一监督下, 采用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整体管理状况基本良好。
2.2 食堂工作人员情况
经调查, 运动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除管理人员是正式职工外, 其他人员基本上以合同工和临时工为主。人员来源有城市下岗职工, 也有农民工, 工作年限不等, 长则几年, 短则一、两个月 (详情见表1) 。这些临时人员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和食品卫生常识, 因此, 提供给学生的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受到影响。
2.3 食品原料的采购
经了解, 食品原材料的来源途径有三种:一是正规厂家, 面粉、大米、肉和食用油均通过此途径购进, 质量和卫生由厂商和检疫部门负责, 能够得到安全保证。二是集贸市场, 主要购买蔬菜等农副产品, 很难从源头上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三是小商贩配送, 主要有熟食制品、豆制品、奶和一些早餐食品由此配送, 这是最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2.4 营养配餐平衡膳食方面
据观察, 各体校进食时间安排一般是早餐:6∶30-8∶30, 午餐:11∶30-13∶30, 晚餐:18∶30-20∶00, 比较合理科学。但从菜谱上看, 经验餐和喜好餐所占比重很大, 工作人员常常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和学生的饮食爱好制做较为单一的食品, 如, 马铃薯食品, 面粉制品。从营养角度看很难做到各营养素全面及合理搭配供应。
2.5 食堂卫生方面
据调查, 5所体校在食品加工环节和食堂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但监督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良好的卫生习惯, 抹布混用, 生熟食混放及餐具消毒不彻底。
3 存在问题
1) 食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学习培训滞后, 影响体校学生餐饮卫生的服务和质量。经过现状调查, 体校学生食堂一线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属临时招聘人员, 受用工条件限制, 招聘的人员文化程度低, 整体素质低, 同时, 无正规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培训, 直接影响学校餐饮卫生的服务和质量。
2) 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存在漏洞, 对学校餐饮卫生安全造成隐患。从各学校食品原材料采购的途径看, 蔬菜和熟食制品都是从集贸市场和小商摊点处购进, 原料来源把关不严, 质量和卫生难以保证。
3) 营养配餐、平衡膳食方面不能满足运动学校学生身体对营养的需要。在营养配餐、平衡膳食方面各学校普遍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菜谱的制定没有按运动员膳食的要求进行营养搭配, 从而导致食堂餐饮供应不能满足学生身体对营养的需要。
4) 食堂卫生管理不够严格, 不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大部分学校在食品加工中存在卫生管理不严格, 操作人员不按卫生要求存放生熟食品, 进行餐具清洁消毒, 致使食品安全卫生不能保证。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
在招聘用工人员时, 严把进人关, 尽可能招收文化程度较高、受过岗前培训的人员。在工作中, 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 使他们掌握从事餐饮工作的卫生要求、职业道德, 使他们能够良好地为学生服务奠定基础。
4.2 把好食品原料采购关
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原料采购制度, 从安全卫生的角度, 统一规范商品原料采购渠道, 将正规大型商场作为采购主渠道, 保证购进的食品原料都经过生产许可和卫生检疫, 确保食品原料安全卫生。
4.3 合理搭配营养, 确保学生健康
提供全面的营养是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 平衡膳食是保障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体校学生每天参加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 对食物营养有特殊要求。建议各学校聘用专业营养师指导学生食堂进行膳食平衡、营养搭配, 或参考国际国内运动员饮食常用标准制定学生餐饮菜谱, 做到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
4.4 进一步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细致明确的卫生安全要求, 组织专门卫生监督管理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厨房卫生、学生用餐卫生等进行检查, 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 使食堂工作人员按卫生要求进行食品储存、清洁、加工, 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同时, 使学生在用餐过程中也能够作到卫生用餐, 确保学校食堂卫生不存在安全隐患。
4.5 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目前, 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食堂标准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防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议各学校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对食品从原料采购到储存、加工, 再到学生用餐等各环节建立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 一但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可以进行及时应急处理, 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
摘要:通过了解全省体育运动学校学生食堂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构成和食品原料采购、加工程序, 总结了甘肃省运动学校餐饮供应和管理的现状, 分析了食品由原料到餐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从业人员素质低;食品原料采购漏洞大;膳食营养不够平衡;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要求不严等问题。提出了保障体校学生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运动学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食品卫生
参考文献
[1]李庆江, 黄玉萍, 郭征.刍议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观[J].中国食品与营养, 2008 (8) .
[2]张家华, 蒋德勇, 潘泓宇.攀枝花市餐饮从业人员营养保健知识及体质指数调查[J].中国食品与营养, 2008 (9) .
8.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分析;策略;探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安全意识薄弱,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行为失范,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这样的事故不计其数。因而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并完善安全机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安全。
一、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准则。这就要求教师全方面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运动项目。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时,教师可以与班主任、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之后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运动。最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例如,体育教师应和班主任或家长沟通,了解班级中有没有身体特殊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给予一定照顾。同时,教师可以查阅书籍或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教学对象这个年龄阶段的身体和心理特征,以及什么运动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健康发展。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使学生可以加速机体的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如学校可以在学生经常路过的走廊墙面上设置安全墙,将安全知识设置在内,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可以给学生增加体育理论课或开展安全教育大会等。让学生知道课堂上怎样做才安全。
二、规范教学落实安全措施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学生的练习时,应按照运动量从小到大,由易到难的训练。然后,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规范体育课堂,落实安全措施时可以:(1)认真备课。(2)对学生的服装、鞋子提出明确要求。(3)课前课后清查人数。(4)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5)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例如,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安全。然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衣着提出要求,如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锋利的硬物,穿适合运动的鞋子等。同时,教师在上课后和下课前都应清点学生的人数。另外,在运动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热身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拉伤韧带。在做热身活动时,教师可以选出协调能力强,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辅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运动,同时,教师可以加强对“小助手”的培养,预先教会他保护自己和帮助学生的方法,使其协助教师在上课时做好安全防患。最后,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掌握技术的快慢不同等因素,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如女生的训练强度可以比男生的训练强度小一些。
三、优化环境规范使用器材
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学生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学校的环境差异与经济条件不一。因此,在我国小学体育运动场地中还存在设施区别大的情况,部分小学田径场还存在土地、煤渣地、水泥地等,对小学生运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可以在有限的场地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同时,规范管理学生对运动器材的使用,并对器材定期检查保养,降低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遇到部分学校体育设备较差的情况下,教师应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自身与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学生在危险的地方出没。另外,学生可以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教学需要的器材、场地等。然后,教师应为学生示范如何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器材,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避免运动不当发生安全事故。最后,教师应定期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理论课,教学生有效预防体育课堂安全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教学质量,有效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
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教师应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运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落实安全措施,优化教学环境,规范科学地使用运动器材,认识到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效预防和处置意外伤害事故,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天光.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分析与策略[J].知识文库,2015(21).
[2]司钦如.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
9.茶盘小学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篇九
一、保管制度
1、建立器材管理明细账,做到账物相符。
2、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整齐。
3、注意器材的通风及防火。
4、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物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对丢失物品及时登记、报告。对发现问题或存在隐患的设施和器材立即维修,不能取保正常的设备器材坚决不能使用。
二、借用制度
1、上体育课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2、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害。
3、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存档备查。
4、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
三、赔偿制度
1、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设备。因使用体育器材不合理,造成体育器材损坏者,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害程度进行赔偿。
2、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10.学校运动会安全制度 篇十
2、学生在比赛前一定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或练习,并在确保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参加比赛。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者应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或学校汇报,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学生在比赛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穿戴符合规定的服装和运动鞋,管理制度《学校运动会安全制度》。
4、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任安排,听从纠察劝告,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5、学生在比赛期间一定要听从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不做危险举动,不做与比赛无关的事,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6、学生要按照比赛的顺序进行比赛,不得擅自练习和比赛,完成比赛后应及时退出比赛场地,不得在场地内长时间逗留,影响其他比赛的正常进行。
7、比赛中学生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不得相互漫骂和打闹。
8、学生外出比赛一定要听从教练员和带队老师的安排,不得擅自行动,不得与外校学生发生矛盾和纠纷。
11.体育课堂呼唤安全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课 安全教学 教师 学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体育由体育课、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既然要运动,就一定伴随有风险。因此,体育教师对安全问题要足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对安全隐患重视不够,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一、案例分析
现在,我们来看两个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一:某学校上体育课时,教师组织男生进行50米接力比赛,同学李某在途中跌倒,不幸双腿腓胫骨骨折,经医院治疗康复,共花一万多元。休学一年,在医药费上,学生家长和学校未能达成协议,最后,家长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获得学校经济赔偿,法院审理结果,没有得到赔偿。案例二:某学校上体育课时,在女生进行跳山羊练习时,场地不平,未摆好垫子,教师未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在练习中,造成某女生右尺骨和桡骨同时骨折,休学半年,经医院治疗康复,共花8000多元,家长和学校因治疗费用未能达成协议,最后,家长通过法律手段才获得学校经济赔偿。通过对这两个案例分析,我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如下。
1.少数教师安全意识不强
案例二就是例证,由于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隐患不够重视,对安全事项讲解不清、要求不严,在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情况下,就要求学生练习,而且不在场指导,工作失职,发生了运动伤害事故,责任完全在教师。
2.教学过程中缺少科学的施教措施
体育教学很多时候要利用各种器械,若器械质量要求不规范,加上有些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械条件较差,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参加体育活动前忽视准备活动,就会造成意外伤害事故。有些对抗练习,稍不注意,也会发生伤害事故。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甚少,天性活泼好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自我保护、自我锻炼、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麻痹大意,也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3.体育教师法律意识不强
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教师本人,学校也往往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在解决学生医疗费用上,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矛盾,家长在与学校协调时,学校未能给予较满意的处理意见,在达不到要求时,家长便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利。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和损失。
二、教学措施
1.课前充分准备
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对安全问题要有前瞻性,充分估计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调整,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认真备课(写详案)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中突出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教育思想贯穿于体育课的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安全,同时,教师应对当天的天气特征有足够认识,对于恶劣天气,如雨雪天气、大雾天气,教师要因时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对场地、器材提前细致检查,如体育器材质量是否有问题,安装是否牢固,场地是否平整,沙坑是否硬化等,以便尽早排除安全隐患。
2.科学组织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具体课改过程中,根据特长分组,各体育专项同时上课,强调同伴互助。体育教师间强调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使改革顺利推进。
教师在安排课程准备部分时,可以根据特长分组,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可采用韵律操、舞蹈、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方法导入;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身体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
根据人体生理特点,科学的、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组织要严密,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课堂上,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分组教学时,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对易发生的事故要有预见性来加以防范,要有安全措施地落实。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钥匙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上课要听指挥,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和体育道德的行为。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常识和运动损伤急救的方法。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人体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有的是学生主观方面的心理威胁,如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等;也有的学生因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有的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甚至讨厌上体育课,这些现象都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批评,也要善于引导,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卡
结合每一年体检资料,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卡,如例假卡片、病假卡片等。对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在运动中,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避免在教学中因不明学生的身体情况而盲目加大运动量,或其他教学因素而导致各种教学事故的发生。如果万一发生事故,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来保护和救助傷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是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都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才能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能否健康成长,将关系到每一个青少年的生活和未来,也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稳定。教师要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好地落实和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只要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给学生一个安全的锻炼和学习环境,给家长和学校一个满意的教学安全保证,才能保障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曹榕城.体育教学,2006,(1):59.
[3]张树军.中国学校体育,2007,(2-6).
12.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二
近些年来, 类似的学校安全事故多有发生。安全问题让学校领导和老师困惑、无奈甚至恐惧。据北京某中学分管体育教学的副校长何老师介绍说, 家长大都认为, 自己把孩子交给了学校, 学校就有监护义务, 必须保证学生的安全。一旦学生出了事, 学校经常会被告上法庭, 并面临巨额索赔。
“安全高于一切。”一位中学体育老师表示, “稍稍有点危险的项目, 我们一概取消, 比如跳山羊、跨栏。连跳高时我们都不用横杆而改用竖起的软垫子了。此外, 体育课也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和难度。”
何老师还介绍, 由于担心一些体育项目的潜在危险, 学校取消了很多传统的大型体育器械, 比如单双杠、爬杆、跷跷板、沙坑等。这些曾经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已销声匿迹。“使用这类器械难免会出现些小意外。过去学生在运动时因为小小的磕碰而受些小伤, 家长不会太在意。但现在, 家长很难容忍。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何老师无奈地说。
同样出于安全考虑, 许多学校甚至取消了集体出游、野外探险和夏令营等活动。这种无奈之举的负面影响却很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教授分析说, 因为安全问题而减少学生的活动量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如同因噎废食。学生失去的是综合素质的磨炼, 失去了提高心智、增强体魄的机会。
孙云晓15年前在著名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 对比了中日两国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时, 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学生越不锻炼就越容易出危险, 学生越容易出危险, 学校就越不敢组织活动”。
其实, 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重要的是如何解决, 而不是回避。
对于中国学校在遇到学生安全事故时处境被动的现实, 孙云晓认为, 这首先是国民认识问题。他举例说, 在日本, 如果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意外受伤, 社会舆论和家长认为那只是意外事件, 不会要求学校负责。一些家长甚至还会感觉愧疚, 因为孩子出事, 给集体添了麻烦。中国也要转变观念, 学校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
然而, 学生在校出现意外事故终究要有人买单。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青少年教育专家陆士桢教授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学生保险保障机制。她说:“必须从建立青少年健康保障机制做起,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 他们出现意外, 对家庭的伤害非常严重, 但责任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全让学校承担。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事故补偿机制, 明确事故责任, 不让学校承担其责任外的风险。只有这样, 才能给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松绑, 解开思想包袱, 让他们不再为学生安全事故过于顾虑。”
13.乐从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三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以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必须要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科组每学期要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如果体育课上,发现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和相关领导。
2、校医对受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以及必要的处理,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伤情及临时处理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受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以及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受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育组。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六、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七、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
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的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运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更换。
4、讲明白动作要领,做好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学生做危险动作,要马上立即做出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八、学生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时,必须身着运动服(或便于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2、学生因病不能上课,必须在课前将医务室的病假证明交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上课,见习或免上课的决定。如在课前未能将病假证明交给任课老师,而私自不上课者(特殊情况除外)均按旷课处理。
3、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请事假,如有特殊理由不能上体育课者必须经班主任批准并出具证明,在课前交给任课教师。
4、学生无故缺课一次,从体育课期末总成绩中扣10分;旷课三次以上,本学期不予评定成绩。
5、学生体育课迟到或早退一次,从体育课期末总成绩中扣3分。累计三次迟到或早退为缺课一次,从体育课期末总成绩中扣10分。
14.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四
体育课安全制度
1、体育课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占用和随意使用体育课。学生必须按时到场上体育课,不得迟到早退。因病不能到场的必须出示证明(校医室、医院或班主任老师的证明)。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心脏病,哮喘等)必须向学校如实反映并登记在册。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戴符合学校规定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不合要求的学生,不得参加体育课。
3、学生应学会有关测试身体机能的基本方法,如在体育课中感到自己身体不适,应主动向教师提出休息或暂停上体育课。
4、学生上体育课前要认真检查自己的衣物,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和贵重物品上体育课。
5、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挥和安排下参与体育课教学,不能私自行动。学生在课堂中应认真听讲,有序活动,不和同学打闹,不做危险举动。
15.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初探 篇十五
一、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一般设置在乡(镇)附近,远离城市,受经济、交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学习状况,而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配置、体育课程开设、体育竞赛开展、体育器材购买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体育在中考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云南为50分),但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体育不一定要拿满分,随便准备一下考30多分就足够了。在体育教学安全方面,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农务或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返校、回家途中,对学生在体育课等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几乎空白;学生本身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基本都是应付式地参与,也不会更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教师在体育安全教学中,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简单做一些准备活动,很少会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具体来看,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安全意识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引导和防范等具体安全行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担心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疏于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农村初中生把体育课看成“放松课”,在体育课上只顾玩乐,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男生)较差,只有极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会比较在意安全问题。但总体看由于农村初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匮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人们对一些安全隐患习以为常,加之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外出务工赚钱,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人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局限于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偷窃、不要骑摩托车等,对体育课安全教学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笔者的家访中,只有30%左右的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课(锻炼)有一定的风险,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担心。可见,家长的体育课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整体偏弱,少数地方还存在非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的情况。从体育教师队伍来看,农村初中大都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每周承担12节以上体育课(不含每天早操、课间操带操),所以课时任务都比较繁重,职业倦怠感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不强,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自我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难以保证体育课零意外事故。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动作要领等讲解不透彻,对于一些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则直接不安排教学,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来确保安全教学。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能力不强,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超负荷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调控能力差,学生在课堂上各玩各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体育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设施类别、数量有限,而且对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导致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华宁县第十中学为例,体育器材以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为主,大部分器材用了很多年没有更换,而篮球板开裂、篮圈摇晃、双杠或单杠不稳定等情况时常出现,发现这些问题后一般都要等一个月以上才会得到处理,这期间的体育教学课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二、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1.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发生。尽管体育课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但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为主,不能超负荷训练学生,也不能对个别体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强迫式练习,对于患有疾病、身体不适的学生应格外留意,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整训练强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避免出现更多的肌肉伤、韧带伤,出血甚至猝死等安全事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孩子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装备,例如运动服、运动鞋等,不能因为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忽视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同时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例如体育课前不空腹,不吃过分饱,不穿易滑的鞋子和较紧的衣服,身体不适及时报告,不带危险物品上课,等等,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体育教师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体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充电,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全面了解学生,最大限度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认真备课,做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在备课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见,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即使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将学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和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导致学生受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述动作要领,然后再示范动作,最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出现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
最后,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体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要系统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和规律,充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例如,避免学生持续的大量运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合理搭配,注意教学节奏,课堂上逐渐加大学生运动负荷,最后再逐渐下降,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大负荷运动。做到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前提,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分放纵,学生没有纪律性,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听教师口令和信号,不能随意投掷或捡球,否则可能导致受伤;跑步练习中,禁止学生喧哗打闹、相互推搡,否则会出现摔跤等事故;三级跳远课堂上,要确保前一名学生已经走出沙坑,后一名学生才能开始跑跳……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对部分纪律较差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约束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导致学生随意、散漫的学风,不听教师安排,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利用广播、展板、黑板等渠道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尽可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环境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尽可能保障正常的体育经费。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或维修报告;落实好体育教师编制问题,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抓好体育教师的安全培训等工作,形成整个学校都重视学生安全的气氛,为体育课堂安全教学奠定基础。
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问题同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着想,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安全学习,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摘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段红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J].求知导刊,2016(4).
[2]鲁建敏.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体育运动会致辞07-23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09-17
体育运动调查表07-24
体育运动损伤教学计划07-06
幼儿园体育运动口号08-21
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计划11-11
小学体育运动会总结06-17
小学体育运动队训练07-04
小班健康活动我爱体育运动教案08-19
体育运动会的加油稿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