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024-07-1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通用8篇)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刘丽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课。

案例背景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当然不少人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认为学数学的人满脑子是数码和符号,做事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刻板,不懂艺术不懂美。的确数学不像音乐、绘画那么直观,怎样能与美联系起来呢?作为课程实施主阵地、主战场的课堂教学将是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巧妙地把美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案例描述

“同学们,你能将卡通人物放在图片你认为最合适的位置,让图片看起来最美吗?上来摆一摆吧。”(多媒体课件演示)

对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摆放问题,学生觉得很容易,于是马上就有很多人举手要求上台摆一摆,我叫了班级里2位不大爱发言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上台进行了尝试。结果一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放在了正中间,另一位则将其放在中间偏右上一点的位置。

(摆放结束)“这两位同学的摆放如何,美吗?”

对于美,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老师的话刚一完,立刻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认为第一位同学的摆放比较美,很对称。”

接着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我认为这两位同学的摆放还都不够美,应该放在图片的右下方的位置比较好些,而且摄影老师也说了这样的取景比较好一些。”

学生这学期正好在学摄影,但能将摄影与数学联系起来,也还有点出乎意料,然而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高兴的,于是我马上让这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摆在了相应的位置,让大家来看,这样摆放感觉如何呢,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小声的说:“对哦,看起来比较舒服呢。”接着,我乘机追问:“这样摆看起来比较舒服,那这里有什么数学知识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拉到了数学上来,而且他们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开始高涨起来。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习资料任选一个五角星,测量五角星上C点到A、B点的距离。并计算一下ACAB和BC

AC的值分别是多少,它们相等吗?

(通过测量,学生齐声回答):“0.6,相等。”“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得出“黄金分割”的定义。教师并指出:“以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黄金分割比

51

2512ACAB是。”我的话刚一完,就有一学生疑惑的举起手:“为什么会是呢?是哪里来的呢?”于是,很多学生也开始好奇起来,开始追根问底,疑惑不解。对此,我本想不会有学生提问才是,不是都说以后会说的吗,知道就行了啊,可是毕竟学生是提出这个问题了呀,讲还是不讲呢,不讲学生肯定会失望,看来是非说不可了。“我们如果设AB=2,AC=x,那么BC=2-x,所以由AC

ABBC

AC得到,x22x,以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以2

解得x=51。所以黄金比是

始轻松起来。512。”通过解释,学生开始明白,课堂的气氛也因此开

这样,再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即在乐器和建筑上的应用。

然后提问:“你会作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吗?”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黄金分割的意义。那么怎样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如果我们假设”,我刚想说下去——“线段AB=2,那么只需在这条线段上构造长度为51的线段。”

居然有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话,说“老师,我们可以先假设线段AB=2,再在上面画出51的线段就可以了哦。”此时,我还真觉得不对劲,居然有学生抢我的台词,这不是很要命嘛,有点惊讶,但也心里确实也佩服这位学生。课后我回想上课的内容,才知道,原来是在向学生介绍为什么黄金比是

是意外的收获。

又有一位学生起来:“那就先做出5再减去1就可以啦。” 学生继续思考,并嘀咕着“怎样做出5呢?”

马上又有位学生起来:“可利用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实数的方法,构造Rt△。”

大家表示赞同:“对哦,做个直角三角形”

这位学生继续回答:“使得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1和2就可以了。”

就这样,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唱一答的解决了我抛给的问题,还居然让我当了一会隐形人。

下面,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后随堂练习中找黄金分割点的另一方法。(边演示边讲述)并让学生回答“你能说说这种做法的道理吗?”学生开始思考起来,慢慢地部分学生开始交流,接着就有人举手,我叫了其中的一位学生上台讲讲他的思路,让他也当一次老师。结果这位学生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同学们都鼓起掌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

最后,“昨天大家已经收集了一些有关黄金分割的资料,现在你也上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好吗?”学生都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此时,我知道接下来的讲台应该交给大家了。让我也来当回学生吧。课堂中学生的讨论非常的精彩,举了很多生活中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体上的肚脐,眉毛等,健康饮食上,工业上原料的配置等等。通过交流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来也是这么的美,感觉意外之余,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案例评析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512时,学生知道方法,可以设整条线段长为2,这真

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而“黄金分割”(即有名中外比)是古希腊人在探求美感产生的数字化规律,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美的原则。

1、数学美,美在来源于生活

数学家乔纳森·戈兰也说过:“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它更是艺术。在没有被表达出来之前,大多数数学观念不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的,而是直觉与美。”于是我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你能将卡通人物放在图片你认为最合适的位置,让图片看起来最美吗?”让学生再现生活中美的体验,感受生活的美。也正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让学生联系到摄影知识,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后,还有很多学生围着老师说:“老师,这是数学课吗?怎么像在上语文课呢!”

2、数学美,美在与艺术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在活动中发现新知,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新知,在理解基础上再探其作法,最后进行生活拓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测量五角星来让学生经历了尝试、操作、探索等体验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使学习数学成为每个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力求做到课堂的结构美;在教学方法的形式上,主张千变万化,给学生神美形也美的感受,从动手体验操作到学生的主动探索到最后的学生相互交流。在教学手段上,利用了多媒体平台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如这节课的引入,利用flash课件就可以让学生再现生活片段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另外,在学生的“说说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了解,一些漂亮的图案都能很生动的演示出来,使得同学们的讲解更加精彩。

3、数学美,美在意料之外

数学史家M.Kline说“一个精彩巧妙的证明,精神上近乎一首诗”。教学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对此,如果教师能因势力导,巧妙地化解矛盾,将会使教学魅力平添,美不胜收。在本课的教学中就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一个是在教学的开始,学生将数学摄影联系在了一起,结果很好的达到引入的目的;另一个是在讲黄金比值时,学生的刨根问底让我们不得不给出合理的解释,可正是这意外的提问解释,将给后面的黄金分割作图的探索打下了基础,才出现了学生“抢”老师的话并进行深入思考讨论的过程。这些让我们知道在课堂上机智也是一种美。

4、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有些落后的农村没有多媒体怎么办,学生回家如何查阅资料呢?即使是教师介绍,学生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吗,对于美的体验能到位吗?对此,《课标》也指出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地区要尽可能的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应尽可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感受,比如引入中的摆一摆可以拿一盆花让学生在窗台上摆放,同样也可以达到感受美的目的。

(2)对于黄金分割学生都很感兴趣,因此课前的准备都很充分,都很认真的上网查资料,可是我们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每位或大部分同学来介绍他们的资料,最后也只能是建议他们把资料拿给同学、老师课后进行交流,这样会不会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呢。对此,《课标》也指出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不同的平台让学生得到充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因此,我想是否可以设立一个课外讨论小组供交流呢。

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越发艺术化,艺术也越数学化。它俩似乎曾经在山脚下分手,又

将在山顶上汇合,数学上的真与艺术上的美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二

一.美育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美育,即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的教育。真、善、美作为知识的特征,美育自然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感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和理想。 因此,美育同人的自由成长与全面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美感的教育。比如,在 《诗经》 中有语言美的教育、音律美的感受, 在诗词歌赋中有意境美、音韵美,以及诗人高尚品德的展现;在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中有中国古典人格的典范美,即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崇尚的理想人格美。这些美育的渗透和感染,是中国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勤劳、质朴、诚实、仁爱等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五四运动以后, 西方的美育思想传入中国,在北京大学第一任的校长蔡元培的号召下,美育首次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建构出一套系统的美育实施的设想与理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与融合已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学会在精彩纷呈的文化世界中进行独立选择和鉴赏,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语文教学将更加重视美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思想深刻又有着高度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无论是发展学生智力、品德,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都是最好的教学素材。尤其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诸多教学理念,都强调要减少教师的替代性感悟,减少语文工具性知识的灌输,而重视学生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让学生在体悟的过程中获得思想感情的陶冶。这些改革趋向,使语文教学从重视工具性渐渐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即语文课堂不再是字、词、句的讲解,文学常识的机械记忆,而是要从文化的角度而不是知识的角度解读语文,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语文中的经典作品,试图用作者高尚的灵魂、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撼动读者,感染学生,在情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这样的诉求,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课堂内容更加精彩,教师可以在教材之外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引经据典,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魅力。比如,于漪为全国著名优秀教师,在介绍讲解字词意义的方法时,就曾经提到,语文教学中一些看到词就能懂得意义的词语,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词语注释;而一些从古代演变下来的词语,本身的文化韵味非常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追溯古词、引经据典等方式,发挥词语释义更丰富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她举了 “胸有成竹”的例子,一般把胸有成竹解释 为 “ 对某件事 情非常有 把握”,但她却从该成语的出处讲起, 即这是后人对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画竹的总结,郑板桥因擅长观察竹子, 甚至达到闭上眼睛也能描绘出竹子的地步,而成了一代画竹的名家。因此,要想做成一番大的事业,就要勤学苦练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就是胸有成竹的来源。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使学生对该词语印象深刻,而且巧妙地进行了德育和美育的渗透,使原本枯燥的词语释义变得丰富有趣。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具体策略

1、字里行间的语言美。经典的文学作品大都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即文章的音韵美,尤其是古诗词中,更讲究平仄等的押韵,一些语言修辞如双关、谐音、回环、顶针等,更是音韵美艺术的具体体现。著名的一字之师的典故、以及“僧敲月下门”的故事,都体现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刻功夫。

2、文章背后结构美。文章的结构包括全篇结构、段落结构、句子结构等,有首尾呼应、欲扬先抑、排比等形式进行结构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主次轻重,全都一目了然。

3、内蕴的情感美。任何知识都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没有思想的知识也就没有教育意义。尤其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必然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感情美,有助于学生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培养高尚的情操。比如,学习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李白的 《将进酒》, 体会诗人豪放旷达的情怀,这些情怀都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三

一、初步感知自然美

1.声情并茂的范读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显然感悟作品的自然美,首先从朗读开始。教师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朗读,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情景氛围,把学生引入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语言美甚至情感美,得到听觉的享受。

2.多种形式的自读

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反复朗读课文,能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舒心畅怀地感受作品的美。可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要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兴趣盎然。

3.形象逼真的图片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自然美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跟作品内容相符的图片。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片,特别是一些自然风光、山水美图,学生乐于观赏,大有一饱眼福、赏心悦目之感,从而得到视觉的享受。

二、深入体会神韵美

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真、善、美的识别;对作品逐渐加深的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这就是从欣赏自然美到神韵美的过程。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到神韵美,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主,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品字词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已感知作品的语言美,至于为什么美,就要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字词,理解美的语言,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在《孔乙己》中,动词运用最为传神的是“排”与“摸”两个字。一个“排”字,就在短衣帮面前显示了孔乙己的阔气,也写出他得意炫耀的神情,显示他的穷酸本相。“摸”与前文的“排”形成对比,一个“摸”字显示他的尴尬与无奈,显示他的穷困潦倒,可笑之极,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2.赏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生动形象、概括性极强的句子和点睛之笔去赏析,以此为“入口”,探入课文内蕴,感受作者情怀,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得到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但作品中某些看似平平淡淡的句子往往被忽略。如《荔枝蜜》结尾有这样一句:“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单从表象看,只写作者做了个梦罢了,如果深层揣摩,前后联系,学生在脑海中就会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理解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卒章显志,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这样就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领悟透彻,学生的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评形象

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特别是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的褒贬爱憎感情,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通过评析形象,学生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美的熏陶。如《一厘米》,通过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有强烈正义感、责任感、善良、大度、宽容、有自尊的母亲形象。通过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学生的心情得以愉悦,感情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净化。

4.析意境

意境美,即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立体感的生活画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赏析作品优美的意境,感受美的艺术境界,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作者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出巴陵的胜状美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幅图景大气磅礴,雄伟壮观,放眼望去,只见洞庭湖水波澜壮阔,无边无际,连莽莽群山,滚滚长江,也被洞庭湖所吞噬,那早晚的阴晴变化,更是神秘莫测,或是阳光灿烂,或是暮色苍茫,或是暮霭朦胧,或是云霞满天。

5.感真情

刘熙载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作品以丰富的情感魅力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教师要注重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引导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没情就没有诗”,诗词教学更应以“情致”作为美育的突破口。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句直接抒情,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让这颗愁心随着风,和着月,伴着不幸的友人直到夜郎西。这种高尚真挚的友谊激荡着学生的心,学生被卷进诗的境界中去感受诗情的美。

三、拓展延伸创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生活中逐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美言美句,学写美文,举办美文朗诵比赛,设计班上的学习园地栏目,对手抄报进行内容编辑、排版、封面设计、插图选配,布置宿舍,提出校园美化建议等。

4.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 篇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

美育,我们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不但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之中,还存在于艺术之中.语文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运用正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自然、社会现实及典型人物形象和性格,它描绘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讴歌人类社会的.先进事物和高尚品德,揭露和批判丑恶的东西.简言之,它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作 者:钱学平作者单位:枞阳县汤沟镇仪山小学,安徽枞阳,246716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23.2关键词:

5.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篇五

【摘要】美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在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良好的、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教育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一句话,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美育教育,通过教学培养美,通过美育促进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领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辨美与丑,知善与恶,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美育的内涵

(一)小学美育的含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周扬在《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不能缺少技术教育,也不能缺少美育。在现代教育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②。”由此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美育更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教学活动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体现教育目的,并渗透于多育当中。美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那就是以美启智、养智、优智,又以智识美、爱美、创美,从而智育因美育使人聪颖慧敏,而美育因智育使人明快空灵。

(二)小学美育的特点

小学美育的特点有:

1、情感性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这是美育最大的特点,良好的情感因素在美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者王国维曾经说过:“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③只有在精神愉悦,情感澎湃的审美感受中,受教育者才能深刻领略,经久不忘。因此,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强化美感功能,调动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努力使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和采取的教育方法,构成一种美感的动力系统,以美的特有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的孩子,以达到使他们的“精神获得满足和升华”,“心灵得到净化”的目的。

2、形象性

以象动情,以美育人。美育的这一特点是由美和美感的特点决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无所依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个体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因此,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由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形式因素构成)诉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总之,没有美的形象,就无法使人产生感知,也无法给人以情感体验。

3、愉悦性

寓教于乐,感染熏陶。美育之所以具有愉悦性的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由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或者说是以感性形式显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真正的美的形象一定包含着生命,一定会激发人们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及对人类所创造的美好世界的热爱和向往,从而使人们产生健康的、向上的、高尚的情感。这种对生命、对创造的赞叹和热爱的肯定性情感必然使审美主体感到愉悦和满足。例如,我们欣赏健康的音乐,阅读好的小说,游览祖国大好河山都是自觉自愿的,都能引起愉悦之情。我们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愉快的审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

(三)小学美育的职能 美育具有下列职能: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对美的强烈感受能力。生活中处处无限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如果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无法感知,那么人的生命与生活将会是非常可悲与可怕的。只有能够感受美的人,才会去鉴赏美、享受美、保护美、创造美,他的人生才会有乐趣,生命才会有意义。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培养正确鉴别美丑的能力,是美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了“爱美”的心理动机,并不意味着能正确地鉴别美丑。世界丰富多彩,事物的表象又往往复杂多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美丑,甚而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是非颠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正确鉴赏美丑的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使学生树立起健康有益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并进而追求真美。

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和保护观念。

学生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感受美和鉴赏美必然要去保护美和创造美。只有保护美和创造美,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社会主义美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能创造美的人,乐于保护美的人,这里所说的美,既包括艺术美,也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既指物质文明的美,也指精神文明的美。

二、小学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教育,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还是有很多缺失。其缺失面表现在:①“分数决定论”仍然大有市场,多数名校由于畸形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让教育逐步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从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到考试评价、师生关系,所追求的是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念,以及部分家长的思想中的长期形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名、重利的观念,使得现在的教育它既背离了教育目的,也有悖于教育的规律;②学生们的成绩上去了,思想素质却下跌了,甚至是成绩与思想品性相比于八九十年代都有所下降了。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固然与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冲击和不良现象的示范效应的影响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广大教师在教育行为中的某些错误做法有关系。

具体到语文教育上来,主要是为什么一篇完整的充满情感的课文会被肢解为一个个语言知识点;融汇了作者情感、生命感悟的文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图解;语言和文字丧失了其在情境中应有的生命和价值。教师和学生的情思淡漠机械学习,在语文教和学中忽视了语文所负载的内涵具有美的内涵的教育活动。这种缺乏美感因素的教育培养,从而使语文教学注重了工具性、知识性却失去了人文性。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在谈到学生学习语文时说过:“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多多。这种状况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美的教育。

(二)小学美育教育的意义

1、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而他们的观点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不怎么高尚。有些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时髦去追求,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

而正确的审美观是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因此,学校素质教育中合理实施美育教育,能润物无声般地指引学生:追求美,就要追求真,追求善,不以猎奇为美,不以享乐为美。

2、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的审美观念往往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我国重要的美学著作《乐记》对美育的最早形式——“乐”的道德教育教化作用有着生动具体的描述:“大小相承,始终相生。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承,以图德育之完成也。”④

所以,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为德育的完成提供了理性的情感上的准备。德育往往是通过说服、监督、奖惩等方式,帮助学生确立观点和信念;而美育则主要通过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以诱发、感染、陶冶等方式诉诸人的审美情操,从而树立起高尚的审美理想。

3、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综合发展

美育可以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多用形象思维。美育使用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可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愉快地接受知识。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慈母缝衣的形象比千万句的说理更能承载母亲对游子的关爱之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通过形象的比喻,从触觉和视觉上把抽象的离愁形象化;而“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则使离愁又有了重量,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它不是一个伴随身体成熟而成熟的过程,因为个性的发展还同时包括着感情、思维、判断等多种心理能力的成熟。而这些特定的心理能力的成熟必须经由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实施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其性情,塑造其心灵,在春风化雨中起着怡情化性的作用。

三、小学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挖掘本课程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领略教材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的美、数学符号的美、人物形象的美、思想感情的美,从而让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成为“美的教学”。下面具体谈谈美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王钦韶语)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妈妈的爱》通过叙述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表现了母爱之美。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光赞美了白荷花的美丽,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美。《清澈的湖水》一文中对湖水的描述,如“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是一种景物的自然之美;小洁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仍向小鱼后的不满,以及“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表现的则是一种爱护环境、注意环保的心灵之美。

各种美的描述应有尽有,层出不穷。有写建筑美的《赵州桥》、《人民大会堂》;歌颂英雄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表现机智的《司马光》、《称象》;赞美诚实的《诚实的孩子》、《在金色的沙滩上》;描写科学家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爱迪生》、《一定要争气》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师应对学年、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个预先规划,每一单元要突出重点,每一课时都要设计完整严密,千万不可上到哪里就哪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一课时的内容无法完成,也要进行巧妙的过渡,并在下一课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

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二)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要体现美感,如:教师教学态度亲切,师生关系和谐;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练,表达清晰流畅,语言、动作、表情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楚,板书设计合理;课件设计精美,有助于教学;教学活动多样,教学层次清晰,各环节之间流畅,节奏有张有弛;应变灵活,创意新颖。使教学尽可能的表现“教起来使人感到是愉快的艺术”(夸美纽斯)。愉快也就能感受到是一种美,愉快也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如教学《景山公园》一课,教师可以开门见山:“让我们跟着文中的小朋友去神游景山公园,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教学《大海的歌》可采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教学《丰碑》可采用渲染情境的方法,教师用低沉的语调读出“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让学生感受“悲”的美。(四)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一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促的。教师语言的节奏感还体现在目标处理时,在讲授重点和深奥之处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在一些容易之处,可加快语速。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

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由于文章文字浅显,教师没有必要在理解内容上花大时间,可抓住重点句讨论“但是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指什么人?“我”为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我”为什么要永远照顾小利比?这样的教学显然比逐段讲解分析要科学,着眼于整体、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维辐射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间,又如教学《白杨》一文,这篇课文以象征的手法,歌颂祖国边疆的建设者扎根于那块土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文中有重点语句,教师可抓住这些句子细细品味,白杨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课文仅仅是在写的白杨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地将白杨与建设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白杨”这一形象的美。

3、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五)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感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坐春风,同时还要分散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如《荷叶园园》,教师使本来就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课文,通过板书贴画、趣味识字、情感朗读、审美想象等,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美的天地。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如《村居》,教师通过诗配画、通过精美课件和音乐的感受,通过游戏和表演,通过诵读,使学生来品味“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教学《船过三峡》一文,在介绍三峡美丽、壮观的风光时让学生看录像,使他们真正的领略山之奇: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水之急: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左冲右撞;船之险: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同时让学生听配音朗读,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陶醉在美的氛围中,达到审美的目的。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师鼓励学生对“别样红”和“无穷碧”谈感受,来体会心中的美景,同时,教师还提供了两首其他描写荷花的诗,与课文相互映衬,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八)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如:《春天的雨点》一文。写的乌汉娜老师给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在雨中像妈妈一样护送达丽玛回家一事。通过乌老师的话及达丽玛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形象。课文以“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萌发着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也仿佛落在达丽玛的心里。”作结,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我问学生,在这之后还会发生什么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地进行激烈讨论。在充分讨论之后,我让学生据此拟题。有的学生拟出“一位好老师”,有的拟出了“雨中的畅想”,还有的拟出了“‘妈妈’„„”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让学生按自己拟的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饱含情感积极构思,写出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佳作。《荷花》是一篇传统型课文,它之所以被保留下来,这是因为它的确“妙”不可言,人们品读着其文字,心却已来到了满池的荷花中,此情此景,焉能不美?而课后组织的实践活动,又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理解,戴上自制的荷花、蜻蜓、小鱼等头饰,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鼓励加进自己的想象。例如:“我”怎样舞蹈?蜻蜓、小鱼都来跟“我”说了什么?还有哪些小生命和“我”叙谈?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造美吧!美育在语言鉴赏、形象感知、情感陶冶方面具有以形感人、以情动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被称作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苏霍姆林斯基语)。通过美育,不仅可直接达到陶冶情感、美化心灵的目的,而且还能间接起到启迪智慧、提升品德的作用,所以它也是通向智育和德育的一座桥梁。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带领学生不断地学习美,发现美,认识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带领学生去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生活,迎接美的阳光,拥抱美的希望,奔向美好的未来。

注释:

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发[1994]39号

②周扬.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A].美学:第三辑[C].1980.③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第二步战略目标585 ④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 淑馨出版社 1989

参考资料:

6.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六

摘要: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集中而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笔者认为,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在发掘、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上,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美育美育意识语文教学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不仅表现在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还可体现在它的语音、语法修辞、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富于审美特征。在教学中,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品味,来领略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同时,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这些美通过不同的文学方式表现出来,能够使语文教学达到赏心悦目、丰富情感、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效果,让学生能真正领略到课文中美的因素。只有教师不断渗透美育知识,才能奏响学生心中美的音符,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鲜明的想象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钻研教材,欣赏美

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同时,要把传授知识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把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使之具有美的特征;要发挥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情感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特别是在教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和优秀品质,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培养审美观。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要让学生感受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一是借助录音,进行审美教育。

在教学中可恰当地播放一些配乐朗读录音,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二是借助视频,进行审美感受。例如在讲授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通过视频突出“荷花”、“荷叶”两景,让学生感知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使学生感悟到景中有情、情在景中,“诗情画意”的含义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受到美和情感的熏陶。这种将写景抒情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媒体进行再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造成如观其形、如闻其声的境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拨动学生美的琴弦。

三、品词赏句,陶冶美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语言生动优美,而且大部分课文有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赏来体验教材的语言与情感形式的美。

1、美读。如在教学苏教版的《二泉映月》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在语言形式上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语言,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学生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可以问学生,阿炳还爱什么?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品赏。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虽然数量不多,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慢慢想象品尝,领悟其中美的内涵。古诗中的语言美表现在独特的音乐美以及语言的精确、凝练和含蓄美,同时,古诗中诗情画意的意境以及形象化的哲理,也是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净化学生情感的宝贵资源。因而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设法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达到品赏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无处不在,美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七

一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 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与文化的提高, 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懂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在看同一幅画时的感悟会不一样, 有的人感觉妙趣横生、赞不绝口, 而有的人感觉杂乱无章。同样一首歌曲, 有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而有的人听后却觉得索然无味。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一样。而人的审美能力是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的, 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或者强化美育,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外, 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情感美、自然美、社会美等各种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 就能产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1. 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还应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除了具备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 还应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广博的社会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用智慧、用美的形式去设计教学, 以情动人,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体会语文的各种美, 享受语文美带来的快乐。

2. 介绍作者时渗透美育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作者, 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不同时代的作者, 在所写的文章里都寄托着自己的追求与思想。当老师向学生介绍作者时, 可以向学生渗透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追求目标, 用作者的思想与精神打动学生, 使作者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同时, 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中的美与丑, 并知道哪些是应学习的, 哪些是应憎恨的。如在介绍陆游、屈原、岳飞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介绍龚自珍、范仲淹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忧国忧民的思想;介绍李四光、沈括等作者时, 可以渗透为科学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教育;在介绍孙中山、周恩来、毛泽东等革命家时, 可以渗透为理想而发奋图强方面的教育。这些美育都是在学习课文之前对作者进行简介时进行的, 它对学生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能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3. 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美

人的思想感情常常受情境的影响, 在悲伤的气氛中产生悲哀的情绪, 在欢乐的气氛中产生快乐的情绪, 而且情绪还会感染别人。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老师要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气氛, 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 把作者的情感转为自己的情感, 然后再去感化学生, 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

4. 赏析课文, 让学生领悟到美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题, 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就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老师在教学中要找出这些句子或者段落, 然后进行赏析使学生领悟到美。比如, 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中, 要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拿出来赏析, 可以配上音乐进行朗读, 使每个学生都领会到作者豁达的胸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再如, 在进行《醉翁亭记》的教学中, 要反复朗读“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及“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等段落, 使学生领悟到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只有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与体会, 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古代仁人的“乐”与“忧”,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志之美, 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灵的净化。

总之, 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 并以适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各种美, 进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 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何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8.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八

关键字: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42

美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周恩来总理曾说:“有人问我: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否是统一的?是辨证的统一。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正因为如此,美育不带有一般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无不蕴涵美育于其中。

一、美育在诗歌中的渗透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真正优秀的诗歌,不仅充分体现着诗歌的一般特点,而且特别具有一种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东西,这便是意境,便是诗歌的韵味。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它是心与物的协调统一而心驰物外,是意与境的浑然一体而意溢于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而情漫于景,是虚实有无的相济相生、相辅相成。有处实处是物,是境,是景;无处虚处是心,是意,是情。选入我们课本的诗歌都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积淀下来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秋思”二字,是全篇纲领。诗人用“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等壮阔苍茫的景象来烘托出雄浑悲凉的意境,表现了诗歌的韵味,为下阕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同样是写秋思,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写出的是另一种诗歌的韵味,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在上课的时候,主要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让学生理解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尽显诗歌的韵味。优美的语言构成了美妙的意境,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美育在散文中的渗透

散文,是内容、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最灵活、最自由、最少有拘束的一种文体。其中抒情散文是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文章。它往往通过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描写来直接抒发情怀,也常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造成优美的意境。这类散文一般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出浓烈的感情色彩,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作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初一有一篇课文叫《散步》,但很多老师都容易把这么美的一篇散文,上成一堂政治课,整节课都在讲“该不该尊老爱幼”。对此,笔者也在思考:如果是我,我该如何下手,才能把这篇课文上成一节正真的语文课?

恰好这时笔者有幸被广西师范学院邀请到南宁市县区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于是决定挑战《散步》,把《散步》上成真正的语文。上散文课主要是抓关键字、关键句来品析,来挖掘自己寓情于景的那份感情。于是笔者从“人性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课文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写景,而是写景抒情。所以如果把意境美巧妙的穿插在了人性美里,更是锦上添花。而且笔者还引用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片段来升华主题,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来概括末段,学生们的精彩回答把课堂引向高潮。最后以陈红的《常回家看看》结束了文章的学习。散文的美就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步》通过人、景、情来营造了一种很美的意境。

三、美育在小说中的渗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不倦地追求着现实美的同时,也强烈地追求着艺术美。这是因为:艺术集中地显示着美的特征,具有现实美所无法代替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列宁曾经指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而艺术美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如《我的叔叔于勒》,笔者三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第一次,主要抓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的变化来揭示文章的主题。第二次,抓住于勒的第二封信,让学生找出信中的破绽,通过菲利普夫妇接到来信前后的对比,来分析他们的性格,和于勒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群的生活的无奈,而不是仅仅批判他们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次,重点分析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的时候的情景,并分析若瑟夫明明不赞同父母的做法,为什么不出声?每一次尝试都有不同的收获。

又如鲁迅的《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优美而又朴素,淡泊而又醇浓,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走进那富有诗意的乡间夜景中,就像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四、美育在戏曲中的渗透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它通过演员装扮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直接感染观众,发挥社会作用。例如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白毛女》,它把歌唱、舞蹈、戏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具有西洋歌剧的某些长处,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富足的经验。首先,它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次,它的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法而成的,目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征。此外,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增强了《白毛女》的艺术感染力量,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美育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各种文学体裁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品格、涤荡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想、增长才干等,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 曹廷华.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上一篇: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单词中文意思下一篇:IT设备外包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