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

2024-09-11

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精选8篇)

1.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 篇一

集团公司成功举行集团志愿服务队成立

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8月26日上午,在集团公司成立15周年华诞之际,山东高速集团志愿服务队成立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高速大厦五楼第三会议室举行。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洪斌同志为志愿服务队授旗并致辞,省国资委宣传与信访处副处长周运宝同志出席仪式并为志愿者代表授授带。集团机关及各权属单位志愿者代表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庄严宣誓。

刘洪斌同志在致辞中表示,集团自成立以来注重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为集团志愿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要求集团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的三重责任,全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鼓励青年志愿者大胆创新,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广泛传播集团“畅和”企业文化理念,提升“山东高速”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以实际行动成为加快实现“高速梦”的实践者,排头兵。

“山东高速集团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标志着集团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集团注册建立了“山东高速集团志愿服务队”,各权属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分队”,在开展志愿服务时统一标识、服装,打造集团志愿服务统一

2.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 篇二

一、文化志愿服务要紧贴社区

(一)文化志愿服务对象在社区

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幸福家园最基层的单位,是文化志愿服务点对点、点对面的切入点,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 往往在社区能直接得到体现,深入社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最直接的方式和最有效地方法。幕府山街道五佰村社区“南京幸福老年公寓”住着数十位孤寡老人,他们每一次看完文化志愿者惠民公益演出后,都连连称赞,都说“比电视上好看”,并期待着下一次惠民公益演出的到来。文化志愿服务要有针对性,社区需要什么,文化馆要心中有数,要和社区同步。

(二)文化志愿服务者骨干在社区

社区文艺积极分子固然是文化志愿服务的骨干,而社区的书记、主任更是文化志愿服务的主要推手、重要骨干,他们在社区最有号召力,他们是百姓真正地父母官,是文化志愿服务最有效地组织者。

(三)社区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信息源

做好社区文化资源调研,对建立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有着重要意义。文化馆对全区文化资源信息进行调查统计、更新,是做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从辖区单位、业余文艺团队、人才,活动场地等汇集、储备的相关信息资料,对群众文化工作和文化志愿服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资料显示:笔者所在区仅业余文艺团队(协会)就有近1000个, 50平米至数百平米文化活动场所达500余个。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上数字的上升是必然的。

二、文化志愿服务要讲求实效

(一)文化志愿服务要有领军人才

文化志愿服务需要具有满腔热情的文艺积极分子,更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文艺专业技能的人士加入,如此,才能有效、有力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笔者所在区宁海路街道天津新村合唱团领队钱兆玉、指挥张昌阁夫妻二人全身心投人合唱团,积极做文化志愿服务者,近几年合唱团不仅在省市许多比赛中获奖,还吸引了越来越多唱歌爱好者加人,不仅如此,两位老人还应邀到其他社区做合唱团辅导,两位老人还多次率领合唱团奔赴革命老区、部队做公益演出。文化志愿服务者、京剧票友郭新春2014年荣获“江苏广播电台听众节(文艺之星社区选拔赛)最佳人气奖”,他常年对文化馆明星京剧团、戏剧协会的戏剧爱好者进行辅导,做公益演出, 凡是公益演出,总是随叫随到、积极参加,车费都是自掏腰包、从无怨言。荣获2014年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的南京金鸿和谐之声合唱团以及南京金钟合唱团、南京九三学社合唱团等文艺团队,始终坚持公益演出、义务辅导,文化志愿服务业已成为他们生存、发展的唯一理由,令人敬佩! 这些在省内外颇具艺术专业水准的合唱团,其领队、指挥都是享誉业界的音乐家,如马熙林老师、陈小平老师,他们不仅为本区争光添彩,更多地是传播了建设幸福社会、幸福家园的正能量。

(二)文化志愿服务要充分利用辖区内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好辖区内文化资源,文化志愿服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艺术学院大学生文艺志愿者社会实践进社区活动,全区十余支中老年舞蹈队不仅得到了科班专业舞蹈的培训辅导,并学会了十几个成品舞蹈,中老年舞蹈队演技显著提升。宁海路街道古林社区和辖区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4研究所结成共建关系,多年来,社区充分利用第14研究所远望中老年艺术团的场地和设施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欢歌笑语送进社区家家户户。远望中老年艺术团的管弦乐团是省内唯一的中老年管弦乐团,他们多次赴北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常年活跃在省内外许多重大公益演出活动舞台上。他们外请的各个辅导老师,均来自省歌舞剧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和南京艺术学院。企业的强力支持,社区文化公益活动必然有声有色、热热闹闹。

笔者所在区,区内文化资源丰厚,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省国画院等许多单位的专家学者,在辖区社区内已经成为了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热情地为辖区内群众文化活动添砖加瓦、奉献爱心,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著名画家赵绪成、高云、喻继高和喻慧父女等名家大师在辖区内许许多多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奉献。努力做好高层次文化志愿服务、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档次,是辖区内百姓的幸事和福音。

(三)文化志愿服务文化馆要身先士卒

文化馆在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举措上,要落实文化志愿服务。文化馆全部活动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 文化馆全年度、全免费为文化志愿服务者进行专业培训;文化馆全免费地为社区艺术学校市民开放;文化馆定期邀请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为文化志愿服务者授课;文化馆将集中选拔优秀节目并组团(或组台),在全区进行公益巡回演出。

文化馆的文化志愿服务要实实在在落实到群众文化活动的每个细节上。每一次的文化志愿服务,从组织到辅导, 文化馆的每一个馆员必须参加,并成为文化志愿服务的忠实践行者。

然而,文化馆缺乏专业人才,也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上半年公益免费舞蹈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不愿离去,提出要交学费继续学下去。文化馆在缺少在编专业舞蹈老师、有限的文化经费又不足以支撑局面的情况下,的确很尴尬。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具备、提供齐全齐整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这是文化馆以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要不断思考、研究和完成的选项和课题。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传统的文化惠民项目显然过气、不受待见,文化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不能总停留在少儿、中老年人身上。

三、文化志愿服务要常态化、特色化

(一)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指的是:文化志愿服务思想 上要重视、制度上要规范、行动上要主动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是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前提和保证。眼下文化志愿服务仍处于初始价段,重形式、内容少,仅靠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者在文化志愿服务上倾注心血是不够的,在财力投入甚微的状态下,文化志愿服务要有大作为,好难、好难。目前,文化馆和街道、社区的群文联系网络急需升级;文化馆也急需引进专业人才;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二)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指的是: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菜单要齐全、特色项目要扶持,文化志愿服务社会信息要联通

文化志愿服务覆盖全社会,文化馆要成为文化志愿服务者的家,成为文化志愿服务的信息中枢。纪念南京渡江胜利60周年书画展览、著名书画家向渡江胜利纪念馆捐赠书画活动,就是通过文化志愿服务的信息联通,由文化馆和西祠胡同网联手南京中山书画院促成。辖区内省著名魔术师高峰、赵锁宝先生常年热衷文化志愿服务,得知匈牙利魔术师朱拉·利兹将来江苏表演后,积极联系省文联杂技家协会, 将活动移至文化馆举行,并又组织了近百名魔术师、魔术爱好者与会听课、交流。这些都为文化志愿服务积累了经验。

摘要:文化志愿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文化志愿服务必须牢牢着眼主阵地——社区。笔者从实际工作经历及体会,就文化志愿服务围绕“社区”,从文化志愿服务要紧贴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要讲求实效,文化志愿服务要常态化、特色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3.志愿服务促社区和谐 篇三

关于志愿服务和社区和谐的关系。笔者认为,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和谐的基础,是社区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

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演兵场。社区志愿服务,一是要参与者自己自愿,用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有困难的人和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际上就是倡导居民参与、鼓励居民参与,使居民养成参与社区事务的良好习惯,这本质上做的是为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的工作。

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是以服务为宗旨的参与。首先是为最困难的人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这实质上也就体现了对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同时,它又要为社区的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贡献力量,比如,环保、教育、卫生、扶贫,等等。这些都无不说明社区志愿服务在实现社区内的公平公正,在推进社区内的社会进步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区志愿服务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他人,促进了社会进步,而且也使自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思想境界上又得到了新的升华。所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于促进社区文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社区志愿服务,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安全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可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和减少一些社会冲突。特别是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通过社区志愿者的心理卫生普及和心理辅导服务,可以解开人们心里的困惑,疏解人们心中的情绪,使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顺心顺气顺畅,增强社会认同。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有许多的社区居民和社区老年人,自愿组成巡逻队、联防队,白天黑夜从不间断,成了社区居民的守护神,织就了基层的第一道安全网,有力地保障了社区的安全和稳定。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和谐社区的品牌志愿服务形象,可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如:

党员志愿服务 充分发挥各部门党员志愿者先锋作用,立足基层、服务社区,开展植绿护绿、扶贫济困、社会公益、爱心助学、助残帮扶等活动。

社区志愿者 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建设为基础,组织志愿者常驻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开展为社区居民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等各种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社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建设,探索开展社区青少年预防与自护教育、大学生挂职居委会主任助理、暑期社区社会实践等活动。

文明志愿服务 以重庆目前开展的“市民素质大家谈”活动为主体,协助城管部门解决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举办捡拾垃圾、擦洗小广告、维护城市公共公用设备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身体力行维护城市环境,增强广大群众维护城市环境和秩序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生态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生态区”的号召,以普及环保观念、加强生态教育、组织环保实践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育生态文化、开展生态体验、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建设,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卫生志愿服务 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力量,实施以“进社区、送温暖”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合、有效、便利的卫生信息和健康服务。结合卫生纪念日,联系实事工作进程,及时有序地开展义诊咨询、送医送药、健康教育、扶贫帮困等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全区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骨髓捐献活动。

此外,要构建和谐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于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对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督导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将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事业纳入全局工作日程,组织部门和街道(镇)组织,要经常深入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志愿者服务开展工作的情况,强化督促指导,并将此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之中。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社区文化宣传设施,广泛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的知识、技巧、意义以及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典型,使志愿服务的价值得到认同,劳动得到肯定,精神得到弘扬,人们价值观得到改变。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塑造新时代的志愿文化。

4.成立七里村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队 篇四

2017年6月22日,经过七里村村委会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一致协商下,在灵城镇七里村村部成立了七里村“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队。

七里村“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队旨在推动贫困户实现物质脱贫的基础上,重视精神上的脱贫,让贫困户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志愿服务队每个月至少要到贫困户家中一次,跟他们聊聊家常,帮助农户扫扫地,给他们带去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5.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 篇五

全体团员青年:

为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学习解黎明同志的奉献精神,积极推进工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工区建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经工区研究决定,组织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实施方案

++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实施方案

为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学习解黎明同志的奉献精神,积极推进工区精神文明建设,在工区党支部的指导下,工区团支部决定组织成立工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为建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文明和谐”的工区风尚做出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团支部会议决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建设”为指导,以“三实”工作理念为依据,++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是在工区党支部领导下,由青年员工组成。

二、成立目的及意义

志愿者活动是弘扬道德风尚的先锋,是彰显工区文明风采的使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活动是构建工区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广大青年员工发挥自身才能、奉献工区的良好途径。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是学习解黎明扶贫济困的优秀品德,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落实公司团委“电力青年献真情、雷锋精神永相传”主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指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精细作业、严细管理,推动公司“十二五”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的具体体现。

三、成立时间 年3月5日

四、组织机构

由志愿参加服务队的工区36周岁及以下青年员工组成。队长:

职责:全面负责活动的实施,密切联系团委,带领队员做好各次活动。

副队长:

职责:协助队长开展工作。

成员:

五、服务内容

按照公司团委提倡的志愿服务队伍的职责,主要从事献爱心、送温暖、优质生产,会议礼仪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献爱心、送温暖

活动范围:工区内部、社会弱势群体

服务职责:学习雷锋精神,传扬黎明精神,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和社会弱势群体,带头助老助残、扶贫济困。

(二)安全生产

活动范围:各变电站作业现场

服务职责:结合工区生产实际,立足岗位,优质试验,从我做起,引导、劝导现场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拒绝违章,及时发现各种私拉乱接、跨越围栏、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等违章行为,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落实试验规程规定,做到零违章、零差错精准试验,争做青年生产标兵,彰显试验青年平凡岗位上扎实的工作作风。

(三)礼仪服务 活动范围:工区会议

服务职责:负责会议前的常规准备,从会议室座椅摆放、音响、图影仪调试、会标摆放到会议迎送、引导、接待等服务,引导青年塑造良好形象,提高工区文明素质,展示工区新风采、新气象。

六、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所有团员青年要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队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积极参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切实将组建青年志愿队伍工作做实、做好。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要切实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要把各志愿队员服务时间的累计数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将作为五四评优、十大杰出青年、年底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确保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

3.鼓励参与,大力支持

发展所有36周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团支部委员及各班负责人要积极宣传、带头参与。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科学制定好每次活动方案,找准服务项目,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所有队员参加活动有方向,展示风采有舞台。

团支部

6.关于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通知 篇六

各位同学们: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同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全面推动我校的志愿服务事业,促进“幸福通中”建设,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成立青年志愿者队伍服务队,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校,新活力,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以党政关注、群众急需、志愿者能为结合点,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建设“幸福通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总体计划

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相关志愿者服务的活动。各年级、班级在校团总支的牵头组织下,按照统一招募、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五统一”模式,迅速成立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以年级为单位,建立有组织,专人负责。

三、报名要求

1、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实行自愿报名,报名人数不限。

2、符合参加志愿者报名条件,乐于参加志愿活动,在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3、每班志愿者人数不少于10%。

四、报名程序

1、有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同学到班长处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月27日(下周一),班长将各班报名表交到校团总支。

2、志愿者服务队实行总负责人、大队长、年级小队长责任制,具体安排为:一个总责任人、一个大队长、每个小年级各一个小队长,有意报名队长的同学要在报名处注明。

3、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等候学校通知开会。

校团总支

7.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 篇七

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省内大力推广健身气功功法, 先后举办了多期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健身气功新功法教练员培训班、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培训班, 在各市 (州) 组建了众多的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点, 组织各级各类健身气功功法展示活动和健身气功竞赛等。2008年起将部分高校列入健身气功推广试点高校, 并举办了多期健身气功高校师资培训班和健身气功业务研讨会。截止2011年, 全省已有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以不同形式开展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活动。2011年5月成都大学被四川省体育局授予首家“四川省健身气功科研与培训基地”的高校。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建设和习练人群的增加, 受到了习练者的好评和欢迎, 想要学习健身气功的人越来越多, 为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 随着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 对健身气功科学认识的加深, 对健身气功习练的需求进一步增大, 健身气功组织服务体系上的缺乏问题组建显现。顺应时势、搭建平台、加强指导、实施保障、加快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1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涵义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是以招募具有传授, 指导健身气功功法能力的志愿者开展健身气功运动, 提供健身气功运动服务为主要目的,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健身气功养生锻炼的权利和服务的组织体系。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应具备一般志愿服务组织的及时、高效、灵活和创新的特点, 体现亲民、便民、利民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该体系应包括健身气功硬件服务系统和软件服务系统。健身气功硬件服务系统主要是指习练健身气功锻炼的场地、设备与设施、站点建设、社区健身气功指导员的配备等, 健身气功的软件服务系统主要是指健身气功锻炼的信息宣传、指导方法、活动开展及组织管理等。

2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2.1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人员构成

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主体应当是热心健身气功运动的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经过健身气功管理部门专门培训的普通志愿者。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的体育专业人员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最理想人选和主力军, 但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毕竟有限, 而且, 他们一般都有各自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难以完全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气功锻炼的需求。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还应积极招募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健身气功爱好者作为普通志愿者, 并根据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具体要求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健身气功功法和锻炼指导能力, 成为合格的健身气功志愿者。

2.2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活动内容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日常教学与辅导服务和健身气功活动开展指导服务。健身气功的推广首先要让想学练健身气功的群众正确掌握健身气功功法、懂健身气功的健身养身的基本原理和利用健身气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这就需要首先开展健身气功功法培训服务和健身气功科学健身的辅导, 解答群众在进行健身气功锻炼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功法与锻炼注意事项。其次推广健身气功需要举办一些功法展示与演练活动, 有时还要组织健身气功功法竞赛, 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除了着眼于健身功法传授与指导等志愿服务外, 还需提供健身功法竞赛训练以及赛事组织方面的技术服务。

2.3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经费来源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应当坚持财政投入和社会筹集相结合的原则。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活动, 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国际上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二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基金会来募集社会资金。有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多样化, 然而政府财政投入较少、社会捐助渠道过窄、活动经费金额小、主要依赖于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这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设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也要依法建立可以募集社会资金的渠道。

2.4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运行方式

志愿者的自愿参与和科学的、有计划的、制度化的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应当遵循的。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运行基础也是要志愿者自愿参与。同时, 现代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是一种管理体系, 它的基础是以针对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系列志愿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把零散的志愿者个体有效地组织起来, 这就保证各志愿体系完整化, 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退出而中断志愿服务, 从而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2.5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应当与其它类型的志愿服务一样, 是社会组织运作与政府支持引导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本质上具有社会互助的属性, 理应由社会自治组织来运作。社会化的组织运作能够有效避免政府直接管理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提高志愿服务的灵活性, 保证志愿服务高效、及时, 因而社会组织运作已成为现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基本组织模式和普遍经验。同时, 也要看到单纯的社会化运作也有其明显缺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乏足够的、持续的资源支持, 出现“志愿失灵”现象。因此, 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的普遍特点和趋势是将社会组织运作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结合起来, 形成政府支持与社会运作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关系。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由于为社会提供了大部分的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理应积极的大力支持。另外, 考虑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强大力量而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先天不足的现状, 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显得尤为必要。

2.6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和资源调动机制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点与主要途径, 社区体育活动站点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载体。所以, 社区也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服务对象和资源调动单位。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充分重视社区健身气功锻炼站点的作用, 把以社区健身气功指导服务作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同时, 还要看到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已经融入新时代全球化的大潮, 走出社区, 面向更远、更大的范围调集资源, 开展志愿服务,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也应兼顾两种视野, 即在做好社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同时, 建立起更大范围内的服务和人力资源调动网络。

2.7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当由崇高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适当的激励措施共同推动。以自愿和兴趣为基础, 不求私利帮助他人、提高健身气功指导能力、发展健身气功事业的志愿服务精神, 应当作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根本驱动力和价值体系基础。不求私利是志愿者的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获得一定的回报。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 要持久的保证志愿服务, 仅仅单纯地依靠志愿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到的。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要给予志愿者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激励, 并不仅仅只有大力的宣传它的志愿精神, 这样才能为持久的志愿服务提供动力。

3 构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策略与建议

3.1 将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健身是促进健身气功深入推广和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重要举措, 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民生工程。因此, 健身气功主管部门应把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健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把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志愿服务体系纳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工作之中。

3.2 选择城市社区开展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建设试点工作

四川省健身气功志愿服体系建设可以先在成都、绵阳、乐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等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在这些城市中选择省级、国家级社会体育工作先进社区和高等院校周边社区展开。这些社区有较为浓郁的社区体育氛围、丰富的社区体育工作经验、较为充足的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硬件设施, 易于开展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工作。例如:一些健身气功试点高校已经将健身气功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选修内容, 促进了健身气功功法在大学生人群中的推广, 这些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将会把健身气功带到所在单位、社区及朋友圈。在开展健身气功试点高校招募具有志愿精神的健身气功爱好者组件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可以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健身气功培训班、开展健身气功功法演练展示、组织健身气功功法套路竞赛等各类服务活动。

3.3 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 确立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政府管理体系框架。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协调体育局与团委志愿者组织, 设置专门机构承担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管理和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 负责健身气功服务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及相关工作。在健身气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政策支持、项目资助等手段, 组建地方健身气功协会、依托社区体育活动站点、高校体育部门建立各级健身气功志愿者协会, 形成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基本组织框架。

第二, 加强健身气功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以现有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基本依托, 充分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活动。再面向社区、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校师生招募健身气功志愿者, 提供多种形式的健身气功专业培训, 如功法培训、裁判员培训、指导与管理培训等, 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 壮大健身气功志愿者队伍。

第三, 省级及以上教育、体育、社科联等部门通过项目资助或政府采购的方式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发展。如可以在每年的科研项目中开设专门的健身气功项目立项鼓励体育工作参与健身气功科研与服务, 还可以在财政的体育经费中增设相关预算, 由各地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组织申请用于培训健身气功志愿者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外,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在体育彩票、福利彩票收入中设立一定的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基金。

第四, 加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重点是对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建设, 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沁.奥运志愿活动与北京市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3) :29-33.

[2]谭建光.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J].社会科学, 2000 (5) :57-59.

8.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探究 篇八

关键词: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洛龙区文化志愿服务的概况

为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不断提高的文化艺术水平需求,洛龙区开启了文化志愿服务的模式,模式以村、社区为基础,以办事处为平台,通过创作、培训、辅导、招募专业文化工作者等手段,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进一步充实社区文化辅导力量,提高社区的文化涵养,促进社区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发展,提高洛龙区群众的整体文化工作水平。据调查,洛龙区文化志愿者现有一千多人,横跨多个年龄段,上至80岁老人,下至15岁的学生,并且年龄段集中在50岁至70岁之间。据资料显示,从事唱歌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8.4%(大约184人),从事舞蹈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总数的37.3%(大约372人),从事戏曲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1.8%(大约112人),从事书画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13.7%(大约147人),从事民间工艺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2.8%(大约32人),从事器乐的人员占文化志愿者的4.2%(大约54人)。

二、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社区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不到位。

据调查,有些人没有意识到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志愿者服务就是廉价劳动力,没有劳动报酬等等,这些人的认识打消了人们参加文化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文化志愿服务的方式影响社区文化的可持续续发展。

1.受志愿者整体素质的限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从调查情况看,在文化志愿者中,年龄大的人占多数,由于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核心志愿者皆为老年人(年龄段集中在50—70岁之间),但是年龄大的人有许多不足,比如年龄、身体状况和知识结构,都影响着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单一。

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单调,导致文化志愿服务缺乏创新,目前许多文化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不能够深入地展现文化基调。文化志愿者只是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项目活动,因此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文化资源开发没有合适的方式,导致利用不足。文化志愿者活动相对简单,没有自主反馈的意识。

3.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培训。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项许多专业性很强的项目,涉及多个领域,交流沟通、组织协作、应急安保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也是文化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现在的大部分社区文化志愿者对艺术辅导比较简单,不能应对较高技能与组织性的活动。比如,辖区居民开展社区广场舞活动的响应很高,但缺乏专业的舞蹈老师作指导,所以就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还有健身活动也缺乏专业的健身教练作指导,在健身活动中就会损伤众人的身体。这些情况都需要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团队来完成,只是依靠社区的微薄力量是无法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

4.志愿激励机制不完善,队伍缺乏稳定性。

支援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文化志愿者的流失。比如,2014年,洛龙区文化馆制订了相关志愿者评选标准制度以及志愿者激励制度,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专项资金的缺乏,志愿者激励制度一直不能良好地投入执行,影响了社区广大文化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导致了许多人才的流失。

(三)没有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加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够,即使平时做了一些简单性宣传,也无法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

(四)文化资源设施欠缺。

据相关调查,大部分社区活动场地稀少,政府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导致资金短缺,文化设施的欠缺,使文化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没有能力聘请专业技术高的导师,进而导致文化志愿者自身水平欠缺,不能更好地做好文化志愿服务。

三、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

(一)加强文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

1.强化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制度,规范文化志愿服务,避免志愿者随性而为,做好志愿者的培训,以文化馆为基地,加强文化志愿者团体的培训,促进文化骨干人员的全面发展,对社区文化志愿者骨干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例如志愿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公益座谈会,提升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素质,促进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使得文化志愿服务年轻化、专业化。

2.完善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鼓励志愿者进行文化志愿服的目的是体现奉献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社区文化,满足居民精神需求、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社区凝聚力,树立城市品牌,建设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该采取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行为予以肯定和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形式增加是志愿者服务可持续的必要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

3.创新文化志愿活动形式。

创新文化志愿活动形式,丰富社区文化,比如现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社区创建绿色当铺,当做社区的绿色咨询站,可以传播低碳知识,在社区开展低碳讲座等,让居民在休息之余保护环境。开展类似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文化志愿服务充满生机,从而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活动。又比如,开展机具区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并留住文化人才,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

加强政府的干预,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合理分配,政府要鼓励各辖区单位免费为社区提供场地,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鼓励一些文化知识场地免费向社区人员开放,为其提供文化宣传以及学习文化知识的场地等;对于关系到本辖区的名人,要发挥他们的榜样领头作用,带领大家参与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还可以在寒暑假积极倡导大学生、中学生参与到社区文化服务当中,发挥其艺术特长,增强社区居民的素质,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拓宽社区居民的视野。

(三)加大文化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

以多样化的手段宣传文化志愿者精神,比如把文化志愿者精神编制成宣传手册,在社区以及社会上进行发放,让居民和社会人员看到并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参与到文化强区建设中来。利用重要节日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比如,每年的“志愿者日”,可以在这天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推荐先进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树立榜样,为文化志愿者参与服务、参与活动提供基础。积极在社区以及辖区内开展以文化志愿者精神、理念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会、博览会等活动,把文化志愿者精神、理念与活动展览的主题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宣传与服务统一的目的。

四、结论

实践证明,文化志愿者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为了发展并壮大这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推进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切实做好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政府需要加强干预,建立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快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对策研究,进一步充实社区文化辅导力量,提高社区文化辅导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夏雯.重庆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

[2]周宏.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沈瑾.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4]吴霜.论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2012。

上一篇:员工责任心与执行力下一篇:双方拟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