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2024-10-19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共19篇)

1.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一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

《探索自然》教学设计

社旗县青台中心校

张生超

《探索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学生进入科学课学习的入门课,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主要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上的初步培养和训练,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我将本科的教学内容做了部分调整,调整为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1、看照片。2盲人猜物。

3、尝试与指导。

4、实地观察。

5、交流与拓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各种器官获取各种信息。

2、了解一片草地(或花坛等)的植物、动物和其他。

3、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及描述,使他们的观察变得敏锐。过程与方法:

1、是学生通过有趣的感知活动,体会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奇妙作用。

2、通过对学校花坛一角的观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活动中培养信任感和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会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多种信息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认识和感知。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实地考察法、游戏法、对比发现法 教学准备:

盲人猜物的游戏材料、考察学校花坛、教学辅助课件、观察记录表、哨子等。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什么课吗?看,老师告诉你们(毛笔蘸水写“科学”二字在黑板上)

仔细看这两个字,要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了!

(学生仔细观察活动)谁能把刚才的发现说出来?

看来大家已经体验到仔细观察带给我们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浓浓的兴趣一起开始探索自然、探索科学吧!(板书课题)

一、看照片。

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了用毛笔蘸水写的字渐渐变没了呢?(眼

睛看)好,眼睛是我们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PPT文稿出示:学生熟悉的一片草地(或花坛)的照片)这是一幅照片,它是我们校园的一角,从这篇草地的照片上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与汇报。

二、盲人猜物。

看来眼睛却是能观察到很多,是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如果给你这个,拿出装有4种不同液体的瓶子摆在桌上,问学生:谁来猜一猜瓶里的液体是什么?

学生猜测,学生可能很快就猜出有颜色的液体是果汁。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猜测的? 学生回答:眼睛看到的。

老师:对了,眼睛看是获取信息一种重要方法(板书:眼睛看)。这时增加游戏难度,让学生蒙上眼睛猜测,其他学生只可给予提示,不能说出答案。

学生可能用鼻子闻的方法猜测出其中两瓶是酒精和醋(板书:鼻子闻),用嘴尝的方式说出另一瓶是水(板书:嘴尝)。

学生全部猜出后,游戏结束。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其观察的方法(并板书),并让孩子凭着生活感知,说出:还可以用手摸、耳朵听进行观察获取信息。

老师总结: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我们班藏了这么多小科学家!会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

这一环节,通过简单的看、闻、尝,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认识到科学知识是通过探究学习得来,并感受探索科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三、尝试与指导。

问学生:如果老师要带大家走进校园花坛的一角观察,你该怎么做呢?老师先带来一盆月季花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用激将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观察前,老师强调:在观察时,不能伤害到他们)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在鼓励学生发现的同时要做好引导。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的运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从而使观察能力变得敏锐。

四、实地考察。

老师说:通过上一活动的努力,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科学观察了。已经通过老师的考核了,接下来,我们要走出教室,到学校花坛的一角进行实地考察了,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要想发现更多的信息,仅仅用多种方法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求带好笔,及时填写“科学观察记录表”。

出示温馨提示:

1、认真细心

2、带上笔,及时填写《科学观察记录表》。

学生来到花坛前,面对这鲜活的事物,一定会有很多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及时帮助学生寻找答案,有困难的问题则记录下来。

同时要维持好纪律,确保学生安全。

15分钟后,学生拿着满满地记录表,走进教室,完成实地考察活动。

五、交流与拓展。

老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中,针对学生暴露出一些问题,老师要及时指导。汇报结束。

老师:花坛里的所有秘密是不是都被我们发现了呢?我们下课以后孩子可以继续到花坛上进行观察:看看某种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正反两面是不是一样的等等,同时提醒大家,如果你们能带上放大镜、尺子等小帮手去观察,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校园资源,进行体验式探究活动,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科学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活动的进行。

六、板书设计

探索自然

眼睛 看 手 摸 鼻子 闻 嘴 尝 耳朵 听

2.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二

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是读懂自然段的基础。

(一) 分清一个自然段中有几句话

要读懂自然段, 首先要能分清一个自然段中有几句话。一个自然段中有几句话, 一般可以从标点符号上分清楚。凡是一句话的末尾用的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就表示一句话已经写完了,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些句末用的省略号, 这句话的内容已经说完了, 也应该算一句话。

(二)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分清了自然段有几句话后, 再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 理清句子结构, 读懂句子意思。

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如果是单句, 哪是主干, 哪是枝叶?句子的结构较为复杂的, 可以指导学生先把构句间架勾勒出来, 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如果是复句, 有几个层次, 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认句子的结构, 可以帮助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有的句子写了几个连续动作, 其中有主要的, 也有次要的, 概括这种句子的内容, 就要抓住主要的, 省略次要的;有的句子并列地叙述了几件事情, 描写了几样东西, 概括这样的句子, 就要归类、合并;有的句子也写了几样东西、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几种样子, 但同时进行了概括, 有“总”有“分”, 概括这样的句子, 可以抓住其中“总”的部分, 省略其他“分”的部分。如《植物的睡眠》中“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 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 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 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 好像用手碰撞过的含羞草的叶子, 全部合拢起来。”就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这个句子主要写了合欢树叶子白天的样子和它在夜幕降临时的样子这两层意思。

再比如《温暖》中“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 心想:天冷风寒, 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 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 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身上。”这个句子写了“雷锋看到小韩的棉裤有小洞”→“雷锋自己的想法”→“雷锋为小韩缝补棉裤”三层意思。在这篇课文中, “雷锋为小韩缝补棉裤”这层意思更主要, 就要引导学生省略次要的意思保留主要意思即“雷锋为小韩缝补棉裤”。

2. 抓住关键词语, 读懂句子意思。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句话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往往蕴涵在一些关键性词语之中。在讲解句子时, 抓住这些词语认真理解, 对正确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是有好处的。比如, 西师版第五册《这条小鱼在乎》中“他边走边看,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走边看、不停、弯下、捡起、用力、扔回”就能很轻松体会到小男孩捡小鱼时的努力、用心、费力。

3. 联系上下文, 读懂句子意思。

有的句子, 除了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之外, 还要联系上下文, 才能更好地理解全句的意思。比如, 西师版第五册《小读者》中“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 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 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就要联系上文, 弄明白“他们”指的是“小读者”, “我们”指的是“少年读物的编辑”, 因为“小读者”发现了“编辑”的错误, 帮助“编辑”改正了错误, 使“编辑”受到了教育、启发, 所以说“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

还有些句子, 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位置, 才能弄明白它的意思。如果是总领句, 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 此时就须上溯, 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 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 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 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4. 分析表达特点, 读懂句子意思。

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比如, 有些句子打破常规, 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方法。对以上这样的句子, 要从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 明确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 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 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另外, 进行句式变换、看清标点符号等, 也都是理解句子的方法。

二、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清自然段的层次是读懂自然段的关键

自然段中, 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解说、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总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理清自然段的层次, 掌握构段的规律, 是搞好自然段训练的关键。

如西师版第五册《雪儿》第二自然段“一天, 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 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 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 在它的伤口上敷了药。看见它又变得雪白雪白的了, 我便给它取名‘雪儿’, 并对它说:‘雪儿, 这儿就是你的家, 你安心养伤吧!’过了几天, 雪儿和我相处熟了, 我就和它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 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 弄清每一句话表达的内容。接着启发思考:这一段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没有次序?如果有, 是怎样的?答案是:有次序, 六句话紧密连贯, 全段一句紧接一句, 次序井然。然后, 把句子打乱排列, 让学生读读、议议, 看看这样排列行不行?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然段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次序的, 不能任意打乱, 不然的话, 就不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再如, 西师版第五册《一只梅花鹿》“梅花鹿不敢犹豫, 撒腿就跑。他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 不一会儿, 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 不敢再追的时候, 梅花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 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 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 使劲一扯, 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 狮子再也没有追上。”这一自然段共有六句话, 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 弄明白这个自然段共写了三层意思:“长腿帮助梅花鹿逃跑”→“角差点让梅花鹿丧命”→“梅花鹿在腿的帮助下, 终于狮口逃生。”从而体会出长腿在小鹿面临生死考验时发挥的巨大作用, 达到领悟全文寓意的目的。

在平常的教学中, 把指向课文内容的段落, 具有典型结构的段落, 具有特殊语言形式的段落梳理出来, 让学生在读段的过程中加以领悟, 经过反复、严格的训练, 学生就能很轻松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会学生取舍、整合、归纳等学习方法, 是读懂自然段的保障

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有利于抓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便于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为理解全篇的层次创造条件。学生在概括段意时, 引导他们根据具体情况, 有时可采用串连法, 有时可采用摘句法, 还可以根据构段规律, 总结出一些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有的自然段往往有一个能高度概括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叫中心句。在总分关系的自然段中, 往往都能找到明显的中心句。如西师版第五册《植物的睡眠》第五自然段“花的种类不同, 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 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 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 则垂下头来, 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更有趣的是, 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 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 不但在晚上盛开, 而且格外芳香, 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这里的第一句就是全段的中心句, 也就是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串连法。该种方法适用于并列式、承接式等结构的自然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 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 把它们串连起来。如《温暖》“雷锋夜间值班回来, 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 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 心想:天冷风寒, 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 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 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身上。”段落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雷锋给战友盖被子, 雷锋为小韩补棉裤。把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 就是整个自然段的意思。

3.取主舍次法。有的自然段中, 句子之间虽然不是总分关系, 但仔细阅读, 可以看出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在选择、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的自然段中, 都会有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要区分主次, 抓住主要的, 舍弃次要的, 从而概括出全段的主要意思。如因果段, 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 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如《地球清洁工》“我呀, 生活在淡水里。河里的水草、水虫和垃圾都是我的食物。我可以做淡水清洁工。”这是一个因果段, 概括段意时, 可以舍去原因部分, 保留结果部分即“我可以做淡水清洁工。”

4.综合法。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 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 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 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当然, 在读懂自然段的同时, 还要读写结合, 读说结合, 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前面讲过, 段的训练包括读段和写段两方面。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不但可以提高写的能力, 还能促进读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袁微子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2]蔡丽斌《聚焦重点段》.

3.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一、自然拼读法的作用

1.有效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汉语拼音,具备较好的拼音朗读和阅读能力,许多英语的发音与汉语拼音相类似,如英语中的辅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由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的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2.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都是采用的音素教学,但国际音标需要学习四十八个音素,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拼读法则只用学习四十四个,且只需记住一套英语字母即可。可见,自然拼读法不但弥补了国际音标的缺陷,还能使学生不用借助音标就能认读单词,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

3.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

实践证明,自然拼读法无论用于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英语教学中,都是学生学习单词最有效且最便捷的方法。因为学生利用自然拼音法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之后,便可以见词能读,而不再是靠模仿来记单词的发音了,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规律,做到听音会写。

二、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字母及字母组合读音教学

运用自然拼音法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四十四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字母音可分为辅音和元音。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排出这些字母的教学顺序,基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学习辅音比较容易,因而通常是先教辅音,后教元音。

2.拼读教学

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见词会读的基础,教会学生流利地拼读单词,对培养其阅读和口语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学中,当学生能够做到见词能读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拼读教学了。拼读教学应从两个音开始操练,如at,is,on等,然后再就是三个音及多音词的递进拼读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练习拼读的机会和空间,如将已经学过的字母组成单词,做成海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把单词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以此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拼读练习,提高他们的见词读音能力。

3.拼写教学

拼写教学能够指导学生准确地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转变成形,掌握这一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记忆单词。拼音教学一般包括听音、辨音和写音三个步骤,听音部分需要教师以快后慢的速度并反复说出某个单词,以便于学生清楚地听到单词中的音素,然后再让他们辨别并说出单词中的音素,最后让他们将自己所听到的音转变成形并写下来。

4.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记忆力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快速地掌握字母的发音,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学会将字母与发音的对应规律运用于相应的情景中,以巩固他们的记忆。当然,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长时间的字母符号学习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逐渐消退,那么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开展阅读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进行句子方面的阅读,然后再就是一些简单的小对话和小故事的阅读,例如指导学生朗读“I am fine”“How are you?”等句子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自己与小伙伴一起将这些句子编成小对话,或是通过讲小故事的形式进行朗读和练习。

三、运用自然拼音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生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且长时间的大量机械操练难以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小学生学习单词主要靠机械化的死记硬背,以致于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师应持续并经常进行拼读和拼写方面的教学,使學生在长期的练习和巩固中更加了解和熟悉其中的规律,并能灵活地运用。当然,教师还应多学习并适当地借鉴一些英语国家的自然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创新。

总而言之,自然拼读法是孩子最贴心的私人英语教师,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拼读单词的兴趣和欲望,帮助他们掌握读音及拼写规律,还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学习英语单词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真正做到见词能读、听音会写。

参考文献:

[1]漆治文,崔晓梅.基于自然拼读法的小学低年段英语词汇学习路径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

[2]王瑞英.颠覆传统的神奇英语教学法:自然拼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7).

[3]高敏.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6).

4.小学三年级作文:大自然的美丽 篇四

我的家就住在一个家属院里,你瞧!那里的花开得那么鲜艳,它们有红的、粉的、黄的特别漂亮。那里的小草个个也精神探头看外面世界,他们越长越高,门房的爷爷几个星期就要帮助小草们理一次头发呢!院子里还有一个花廊上长满了许许多多、晶莹剔透的葡萄,当葡萄成熟后,咱们就一起坐在葡萄架下乘凉、吃着葡萄。

院里的叔叔们,到晚上,就到宽阔的球场上,打起篮球来,他们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他们个个都是大汗淋漓了。那些阿姨们则坐在大门口,不停的摇着扇子,可汗还是流了下来。这也太热了!

可是咱们这些小孩并没有感觉到热,在球场上跑来跑去、追逐打闹,明明汗已经流了下来,渗透了衣服,但还在那继续奔跑着

咱们的家属院里,常常会有很多很多的小猫,冬天我经常能听见小猫在叫,可到了夏天小猫的声音却一点都没有了呢?它们个个长的都很可爱,有一次,我还和几个小朋友去捉他们呢!

咱们的院子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小鸟,早上它们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好像是对咱们说起床了。们的家属院可真是鸟语花香啊!

5.小学三年级作文:美丽的大自然 篇五

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高山下有一片片绿树成荫的树林,那些挺拔的大树好像在热烈欢迎着春姑娘的到来。小河从高山深处流淌出来,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的躺在大山妈妈那温暖的怀抱里,可暖和了!

小河边长满了小野花,知名的,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花儿们争先恐后、竞相开放,星星点点,有的是星型的,有的是很像小眼睛,一闪一闪的。草地上一棵棵碧绿的小草,一阵风儿吹来,小花小草乐的弯下了腰,摇曳身躯。

“叽、叽、叽。”空中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原来有几只大白鸟在上空盘旋,它们放下“起落架”哦,原来这里是它们栖息的家园。

草地上有一个白影闪过,是一只很招人喜欢的小白兔,这只小白兔老师耸动着她的三瓣儿嘴,好像在说:“我记得这里有个胡萝卜的呀?”

小河里的小乌龟在晒太阳,突然水流一急,小乌龟马上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小乌龟一会儿变了回来。小虾一边游,一边唱歌,这水流把小虾送到了很远的地方。

6.大自然的启示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六

回到家,我上网查了下,原来鸭子喜欢水,有水它就可开心了,就想在水里打滚。这句话,我也证实了大自然的启示作文2篇作文。我先接了一盆水,放在鸭子的房屋门前细心观察,它对准了盆口往下跳,心想:土这么硬会不会头破血流了呢?睁大眼睛一看,原来鸭子正在水里游来游去了呢!后来,我又在鸡门前做了这个实验,鸡死了,赶紧逃,不然的话姨姥姥该打我了呀!

奇怪了,为什么鸡不喜欢水,鸭喜欢水呢?我跟妈妈讨论了讨论,原来水是鸡的天敌啊!水是鸭子的宝贝!

7.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篇七

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前提, 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探究思考。小学生习作就是把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三年级的小学生开始练习习作时, 话题最好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 贴近学生生活的, 学生熟悉的。比如他们喜爱的文具、玩具、最喜欢吃的水果……只要他们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表达, 不写走样, 可以不拘形式地写。这就是用生活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观察

因为观察, 学生产生了表达的需要, 促使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标志着思维的发展, 反过来会促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观察, 并使学生有可能将观察所得用丰富生动的词汇具体地表现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作文教学必不可少。在起始阶段可以围绕习作目标选取较小的观察点, 供学生观察, 帮助其确定观察对象与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写一个游戏, 可以组织孩子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观察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 玩时的动作、神态、同伴间的语言及自己的心理。这样, 经过长期的不断训练, 学生就能逐渐从生活的小处着眼, 抓住特点, 在写作文时就不会平铺直叙, 索然无味了。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 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体验的时间、空间。一篇好习作, 不是在教师统一指导中生成, 而是在学生亲身体验中诞生。如写“我学会了……”应该让学生去实践参与, 他们从中体会到的劳动的艰辛, 感受到父母的辛劳, 获得成功的喜悦, 品尝到失败的痛苦就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之后完成的文章, 才会有他独特的感受, 才能更得体地表达其心灵。

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能使习作的内涵得以升华。小学生们通过观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 写出来的作文还会是干巴巴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如红的像……大的如……把物体想象成人, 想象成小动物, 赋予它生命和感情。另外就是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与认识真实地表达出来, 例如, 写“我们的生活”学生们描写出了很多生活富裕的景象, 像住新房子、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汽车走进家庭……也有学生写出了一些现代化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像迷恋网络的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严重……我启发学生思考:“面对我们的生活, 你想到了什么?把你们的心里话写一写好吗?”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思考把看到的东西进一步升华, 由生活的表象发掘出生活的内涵, 这样写作时把看到、想到的东西写出来, 文章也就会更有深度。

五、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 语言积累较少, 习作方法欠缺。在平时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选取好的词、句、段来品味、积累优美的词汇。如学习《燕子》一课, 燕子生动形象的外形描写, 光彩夺目的春光描写, 休息时的燕子与电线构成逼真的五线谱的巧妙联想……这些孩子们生活中看似非常熟悉的景物在文本中却有让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阅读中, 也应向学生渗透多种写作方法。当然要想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单靠课本中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课外阅读是不容忽视的又一重要途径。现在每个学生的手中都会有一两本课外读物。如《学生快乐作文》《课堂内外》《意林》等, 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 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摘抄优美词句、名言警句记录在“采蜜集”中, 并且鼓励学生课后认真阅读, 定期进行集体交流、展示。久而久之, 相信学生的积蓄一定会在阅读中日益丰厚。

六、学生学习要勤于练笔

说到练笔, 写日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它可以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从而达到语言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感情的积累。生活中活泼好动的孩子们, 每天都有稀奇的、难忘的、新鲜的事, 但开始写时, 学生会感到茫然, 无从下笔。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强制来写, 更不要要求篇幅, 只要写明白, 写具体就可以了。教师要给学生以引导。如让他们饲养小动物、种植物, 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 把他们与小动物间的点点滴滴记下来, 把种植花果的感受、变化写下来。并利用阅读课的一点儿时间, 对他们写的日记进行简单的评论, 大力表扬“优秀作品”。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相信学生渐渐地就会有自己的“话题”可写了。即使有的是“长篇大论”, 有的是“寥寥几笔”, 但只要扣住日记的主题, 写清楚当天值得记忆的事或自己的感受, 每篇作品中都能读出童真、童趣、童心。

七、对学生作文进行多元化评价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习作, 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一定不要用买的作文书作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在开始阶段只要学生能从真实生活入手, 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就是好作文。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能写、会写,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果学生说不清楚, 语句不通, 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策略, 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 写好后, 再读再改。千万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左右学生, 以统一的范文束缚住学生的思想。另外, 可以采取让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会从同龄人的角度去欣赏同学的作品, 在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的过程中, 写得差的同学评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 得到启发;写得好的同学评到差的作文, 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评一次, 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

总而言之, 小学生习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站在三年级的起点, 教师必须要学会让学生们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书写生活,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有自己的内心独白, 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放手写自己的真心, 抒发自己的真情, 这才是小学语文习作的根。

8.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是读、写,阅读教学最终的收获仍然是读、写。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启步阶段,抓好读、写,至关重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1、导语设疑。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第二自然段中有个关键词——“五彩缤纷”我没有让学生换词理解或者直接读词典上的解释,而是先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课件中,我用黑色为底,把学生找出来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我还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说说菊花还有哪些颜色?并给学生展示出其他美丽颜色的菊花。并让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五彩缤纷”。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五彩斑斓”,学生对词语理解进一步加深。

2、走进人物内心,加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抓住“犹豫”一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对英子的自卑、害怕的内心。在出示这一句话时,“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此时她在想什么?引导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感受她此时矛盾的心情。再如:教学《给予树》一课时,抓住“沉默不语”一词体会金吉娅体贴家人的品质。我先让学生朗读感悟其他孩子买完礼物后的表现——“兴高采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朗读金吉娅的句子,找出金吉娅的表现——“沉默不语”。让学生自主发现。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表现截然相反。金吉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她此时心里在想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感悟金吉娅因为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感到难过,这就是她体贴家人的表现。

3、表演读、赛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达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是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等,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

二、鼓励反复阅读,体昧文本内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内涵总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张庆老师说:“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做到反复阅读、书声琅琅,才能領略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变化的微妙;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园的温馨。反之,则难以深刻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教师自始至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生疑、释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而不必进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

三、加强学生词句段的训练

1、要加强词语训练。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应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2、要加强句子训练。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了关键词语,再理解全句。指导学生读懂总起句和过渡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要加强段的训练。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集中识字后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划分段落。学生学会了划分段落和划分层次的方法。

四、扩大学生阅读的数量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处理。因此小学生也要与时俱进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认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扩展阅读面,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必要时指定具体的阅读内容,并提示阅读方法。定期检查阅读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接触新观念,了解世界,认识社会。在丰富多彩的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张扬.探讨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

相关策略.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

37~38

[2] 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之我见.新课

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84~85

9.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九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我看见了一大团黑糊糊的东西。真是太恶心了,我的胃抽搐了一下。可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让我去一探究竟。我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到那团黑色的东西旁边,我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搬运一大块西瓜皮!我想: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贪心,竟想搬走那么大一块西瓜皮,简直是痴心妄想。可是,我马上发现自己想错了。只见其中一只小蚂蚁用钳子从西瓜皮上钳下一小块儿,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一小块儿,可对小蚂蚁来说,那就是个庞然大物了!令我震惊的`是,小蚂蚁麻利地把这“庞然大物”背到了背上,然后背走了。不只这一只,其他的蚂蚁也个个都是“大力士”,有的搬的西瓜皮儿更大。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那么大一块西瓜皮竟然被小蚂蚁们一块一块咬下搬走了。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能搬走那么大一块西瓜皮,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下楼玩时带着一盒饼干,想玩累的时候补充营养。我在吃饼干时,看见身旁的地上有一只小蚂蚁,便扔了一小块饼干给它。我以为它会去叫更多的小伙伴来帮忙,因为一小块饼干对于它来说可是个大东西。我又想错了,它竟然背起饼干,把饼干搬走了。后来,我回到家上网查资料,知道了小蚂蚁可以搬动自身52倍重的东西,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10.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流淌着。

树上长着茂盛的叶子,这些绿茵茵的树林遮挡着火辣辣的太阳。

连绵起伏的山,有的青、有的绿、有的浓、有的淡。远远望去,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天空一碧如洗,就像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蓝晶晶的!好看极了!

半空中漂浮着许多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它们有时变成小山羊的样子,有时变成几条小鱼……几只小鸟在空中飞着,它们总是用嘴巴轻轻的灼着雪白色的云,好像在吃棉花糖。这时,它们飞着,好像看到敌人似的,飞快地飞到树林里不见了。

11.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探析 篇十一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 教学实践 参考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24-02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如何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让学生赢在作文起跑线上,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下面几点做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孩子乘兴而上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

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精心点拨,解决思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老师不要指望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讲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写作方法:《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海面——海底——海滩的方位顺序构段;《美丽的大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顺序构段,《香港——璀璨的明珠》是按它的地位和作用构段。三篇课文都用了先总后分的构篇模式。在教学中,教师给出这些文章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多次练笔,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

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

四、坚持练笔,让孩子盘旋而上

(一)说后写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说(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实验教师把教材中的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都让学生写出来。而且还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汇报会”、小演讲等说的活动。然后启发学生把所讲的故事、新闻、有趣的事写下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玩后写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如:我们学校三年级同学的课间锻炼项目是踢毽子。老师就引导学生把毽子的外形写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把毽子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踢毽子,喜欢做这项活动,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的写小物品的小短文就跃然于纸上了。

(三)学后写

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随文续写

对于想象的空间比较大的课文,像《坐井观天》《小珊迪》《掌声》等实验教师都安排了续写,而且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当铁罐已经慢慢氧化的时候,他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它们之间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随文改写

改写不同于续写和仿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对文章的再悟。如:《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古诗。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实验教师李艳杰就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12.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是唱歌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唱歌姿势应该从开始接触音乐课唱歌时就训练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姿势, 要求他们做到:身体自然直立, 全身保持松弛;双脚稍稍分开可一前一后, 重心要站稳;头部端正, 双眼平视, 上胸敞开, 小腹微微收拢;面部表情要自然, 还要根据所演唱作品的内容随时变换表情。

二、课前发声练习有助合唱教学

新课改以来, 许多老师都不敢将发声练习放到课堂中去, 怕影响了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打乱了课堂气氛, 破坏了人文线索。但当孩子们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 就发现, 孩子们的发声方法不尽如人意, 单声部的歌曲唱得声音就不行了, 更别说二声部, 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我认为, 发声练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有助于学生发声方法的改进, 可以从三年级起, 利用简单的二声部配合发声练习, 让学生初步接触合唱, 从而培养他们聆听的意识以及配合的感觉, 以便将来较为轻松地进入二声部多声部的歌曲教学中。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中, 结合歌曲《小伞花》《雨天等妈妈》的教学内容, 老师可设计这样的发声练习:

这样的练习既贴近本单元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声音的训练, 又能够通过发声练习进行简单的合唱教学, 一举多得。

三、强化多声部节奏练习

三年级中多声部的训练主要以节奏为主, 而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因素, 节奏感的培养最为重要。 (中国音乐学院张肖虎教授提出) 因此, 在三年级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动脑, 多设计节奏练习, 在节奏练习中, 培养学生二声部的配合感。例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快乐小队中, 本单元的歌曲均具有进行曲的节奏风格, 节奏鲜明, 根据书上所出示的大小鼓的节奏, 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 利用大小鼓的节奏, 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形式可以分成:听老师弹钢琴, 学生用大小鼓节奏伴奏;学会歌曲后, 部分学生唱, 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学生自己唱, 自己用节奏为歌曲伴奏。这几个方式有一个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在训练中, 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受二声部的配合, 慢慢强化到个人进行多声部配合表演, 即唱歌加伴奏。第七单元都市变奏中, 更可以通过“霓虹灯”这一节奏练习, 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

四、唱谱是确定音准的最好方法

与发声练习一样, 唱谱教学自从新课改的来临, 已经变成了被压迫阶级, 不敢在音乐课堂中露面。其实, 唱谱教学是最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的学习方法。三年级正巧是音乐课学习音符的时段, 在这一时段, 学生是学习歌谱, 建立音高概念的最好时机。在歌曲教学中, 学会歌曲后, 可以通过听唱模唱;看老师手势唱谱;划旋律线唱谱;看谱试唱等方式进行歌谱唱歌训练。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后, 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 帮助学生在二声部唱歌中掌握各声部音高走向, 更好的学习二声部的歌曲。

五、利用器乐帮助唱歌音准训练

三年级器乐教学已经列入音乐课堂, 这是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又一法宝。许多学生在平时没有钢琴辅助的情况下, 唱出歌来是五音不全, 当他学会器乐后 (竖笛或口琴) , 这器乐就是他们的小钢琴, 能很好的辅助他们唱准音高。例如:第六单元我们的村庄中《八只小鹅》一课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但是对于演唱二声部的同学来说, 让他们一下子找到5这个音, 还是有些困难的, 学生是不确定的, 就怕自己唱错。于是他们就会很小心地唱着二声部, 一不小心, 就被一声部的同学带走了。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 让部分学生唱第一声部, 部分学生拿起竖笛, 轻轻吹奏第二声部的5这个音。节奏简单, 吹奏方便, 学生一看便会。在吹奏与唱歌的合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聆听两声部的配合效果, 放下竖笛后, 孩子们的二声部一下唱得很好。

13.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三

大自然真奇妙啊!人们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很多东西,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很久以前,人们梦想着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行。虽然2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发明了风筝,但是不能把人带上天。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发明出了飞机。他们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试飞成功。飞机发明成功后,就成为了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它增加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人们从此实现了上天的梦想。

在实现了上天梦想后,人们又梦想着像鱼儿一样在海底游玩。就这样,人们发明了潜艇。世界上的第一个潜艇,是椭圆形的,只能下潜7米。潜艇公司投入商业运营后,因为潜艇安全性能不够好而发生的事故不断增加,乘坐潜艇的乘客不断减小。后来,潜艇公司就停办了。某一年,这个国家要和另外一个国家进行海上战争,于是将潜艇形状改成了蛋状。他们想乘着这个潜艇去炸帝国的战舰。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从此以后,潜艇就被派上了战场,并被设计得越来越先进。

除此之外,人们还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模仿青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根据鲸鱼的流线型身体造出了轮船,根据海豚的定位系统造出了声纳……

14.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年级,经过中年级阶段的转变,其心理与生理上有很大的变化,具备了初步的正确明辨是非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现在的五年级学生整体上差别不大,大部分同学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很好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编排,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注意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激发情感,自主探究,共同学习,完成教学。

二、教学总目标: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设计编写了32课课文,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通用部分)》中的19个内容模块,各模块内容安排如下:

心理健康:《当别人取得成绩时》、《直面挫折》;

青春期性健康:《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 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 国防教育:《我是小战士》; 古代史事:《回首古越》 政治人物:《西湖三杰》

近现代史事:《英勇抗倭 誓保家园》、《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 城市的兴起:《细数浙江标志性建筑》、《日新月异的城市》; 乡村的变化:《喜看家乡新变化》;

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 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 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运用。重视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3、结合学生喜闻乐看的电视节目,加强知识的深化,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时安排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喜看家乡新变化》第十四周:《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第十五周 开学 1当别人取得成绩时 1直面挫折 1了解“他”和“她 1国庆放假

成长的轨迹

我是小战士

《回首古越》 《西湖三杰》 《英勇抗倭 誓保家园》 《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 《细数浙江标志性建筑》 《日新月异的城市》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课时

课时

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5.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五

1.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

“Teachers, especiall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use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tudents to get close and trust.”也就是说,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将学习的英语知识传授给小学生, 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相处、沟通,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促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 愿意打开心扉, 脱去胆怯, 大胆地在英语课堂上发言。例如, 在学习Let’s eat时, 教师出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本节所要学习的单词卡片, 教师先教学生读一遍, 然后从第一个学生开始, 一个一个地让学生随机读所示图片的单词, 同时, 教师认真听每一个学生的发音,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之间, 用Can I have some...please?Sure.Here you are.这样的句式练习口语对话, 之后, 教师检查学生英语对话的练习效果。这时, 教师一定要表现得十分亲切, 尽可能地让学生不紧张、不胆怯, 而且学生表现十分优秀时, 及时的夸奖:“你真的棒, 说得不错。”给学生增添英语学习的自信。

2.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主动开口说

英语的学习和中文的学习很相似, 都需要学生日积月累, 坚持不懈地探究学习, 这样才能够丰富自我的英语内涵, 巩固自我英语基础。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 英语口语的训练难免会枯燥、乏味, 没有什么动力推动自己探究、练习, 渐渐就把练习英语口语的事情给搁浅了。这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心性, 针对小学生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玩耍, 在玩耍中学习英语, 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与学习英语知识的自豪, 促使学生自觉的张开口说英语, 练习英语。例如, 在学习Do you like pears?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一些玩具、各种各样的水果, 给学生营造一种画面感。当多媒体上显示水果—梨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Do you like pears?那么, 喜欢梨的同学都会积极的回答教师Yes, I do.不喜欢的则会说No, I don’t.用这样的引导方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张口说英语的平台, 不紧张、不胆怯的用英语回答教师的提问。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分析和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的训练与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频数是密切关联的, 是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也是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的有效体现。只要学生肯反复地重复英语口语训练, 频数越多, 学生的英语训练水平就越高, 提升得就越快。因此,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合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 尽可能在规定的频数内完成要求的口语训练。而且, 小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也是最好引导、最好启发的年龄段, 有利于学生规划与引导。因此,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引领学生学习, 为学生创设优秀的学习环境与口语训练环境, 促使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素养以及英语口语的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口语的教学中, 发现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掌握的情况与口语训练的频数紧密联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会随口语训练的频数的增加而提高, 而且在调查中发现, 小学生口语重复频数高的学生比口语重复频数低的学生的英语口语掌握得更牢固、更全面。根据这一结果的显示说明, 教师应及时地调整英语教学的课堂安排, 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与空间, 自主地进行口语练习, 也可以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 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口语练习。这样一来, 教师便可以在小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中省许多力气, 使教师有充沛的经历监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练习英语口语表达, 提高学生训练的有效性。而且小学生无论是自主的练习英语口语还是同小组同学共同练习, 都比传统的口语训练愉快、有热情, 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出符合自己个性化的英语发音和学习的技巧。

综上所述,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中, 要运用恰当的方法,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和热情, 促使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总之, 小学生需要克服自身的英语学习弱点, 跟随教师合理、科学、正确的教学指引, 大胆、自信地学习, 迎接自己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6.浅议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 三年级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82-02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基于此,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一直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并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难激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感觉无从下手,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跟人聊天一样平常,只不过聊天时只是说,而写作是把说的话写下来,我还告诉学生写作应该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次教学肖像描写时,我先出示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米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出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了好多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作文教学中,我常在静态的课堂上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手触等功能。记得我以前在乡村学校教书时,要写一处景物。可在我们农村,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大多数都没去过什么地方游览,于是,我把学生带到了离我们学校最近的阿未水库,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在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可在上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可让学生想像阮恒为小女孩输完血后,小女孩醒过来了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了老师的引导后,学生便会浮想联翩。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写出的作文一定是干巴巴,缺乏养分的,而三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词汇贫乏,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或在班会课、队会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词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还应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大大减少了,作文也就能生动起来。

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贴在作文栏展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也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独特感受。我们应该抓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以此为突破口,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17.三年级自然作文 篇十七

星期一,爸爸带我去姑姑家玩,到了姑姑家,我就急急忙忙的跑到了小河边,春天的小河边杨柳青青,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就坐到了小河边,闭上眼睛感受着春风吹拂,我感觉就像是在和春天聊天。我问春天:“春天、春天,你会唱歌么?”春天回答:“当然会了!当然会了!你听,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树叶的沙沙声都是我的歌声。!”“那你会捉迷藏么?”我问。春天反问到:“你说呢?我不是每次都在跟夏天、秋天、冬天玩捉迷藏么?”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知道了。春天问:“你都跟谁聊过天呐?”“我的同学和好朋友们啊!”我大声的告诉春天。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跑回了小河边,我要和夏天聊天,这时这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小女孩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小男孩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们都去游泳了。

18.观察大自然的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篇十八

听完导游的介绍后。我们排队坐上景区的环保车。哪曾想,刚下车,迎接我们的是一场说来就来的大雨。我的心情一下掉到了谷底。妈妈撑着雨伞,紧紧地抱着我。雨又大雨冷,我却是幸福的。

趁雨小了点,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结束了第一个观景台的参观。走着走着,老天爷像个孩子似的,雨说停就停了,一下子又艳阳高照了。这天也太让人捉摸不透了吧。到了第2个观景台,我一下被眼前的景像振惊了,这哪是山,这明明是一幅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画作。放眼看去,这里的山有蓝色,黄色红色等等,有的颜色是底色,有点像圆圈套在上面似的,一层一层的。听说这里以前是个湖泊,因为地势比较低,所以淤泥就一层一层积起来了,经过了许多许多年,湖泊就变成了陆地,也就形成了很多高低不同的山丘。至于她的颜色,是因为泥土里有铁,铁在不同环境下反射出不同的颜色。太神奇了。我还在留恋中,就被带到了第4个观景台,我又震撼了。这里比前面3个观景台气势更磅礴,场面更壮观,色彩更斑斓,这里是一个彩色的童画世界。

19.小学三年级自然教学计划 篇十九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应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

情境教学法并不能盲目地应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中, 它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语文课文的特点, 展现优美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不能单纯地用语言讲述课文, 这样不能真正地让学生融入语文魅力中。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课文中描述的事物通过优美的图画以及动听的音乐展现出来, 二者的结合使学生更加真实地融入其中, 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 给学生创造极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给学生提供美的感受的同时, 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但是在情境教学中, 不能一味地展示, 还要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学生情感的接纳中,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另外, 教师设计的情境教学, 需要让学生在情感方面有所接纳, 只有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纳, 才能不断促使学生参与进来, 使情境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3.激发情感, 把表演引进课堂, 开展愉快教学, 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本身就是属于文字性教学, 是我们的母语, 但是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 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在情境教学中, 让学生习作的语言活起来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 学生有非凡的语言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设计情境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 描绘一些事物,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设计情境教学。 下面以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 西湖》 这篇课文为例, 共同探讨情境教学是如何应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的。

1.教学内容

(1) 让学生查找资料, 知道西湖美景以及美在哪些方面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使学生认识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并对这些生字组词

(4) 让学生找出优美的句子并摘抄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西美在哪里

(2) 交际目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3)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身边景色

3.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首先,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同学们, 咱们每天在明亮的教室学习, 你们想不想感受风光美景, 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呢? 现在我们就成立一个旅游团, 老师带着你们去参观美景。 但是,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 咱们去哪儿呢? 来听下这首歌 ( 播放音乐《西湖情韵》) 。 在这样的情境设计下, 能够充分带动学生进入课堂, 和教师一起去寻找美景,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能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有关西湖的美景图片, 也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西湖的历史故事, 通过情境教学, 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 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 真正引发学生思考。

( 2) 分类浏览, 自由朗诵

每“ 参观”西湖的一个地方, 让学生朗诵出这个地方的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说说为什么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为什么说西湖是人间仙境? 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月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在情境教学中, 根据图片提示, 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对应的文字, 提高学生的查询和理解能力。

( 3) 集中汇报, 合作练说

教师设置情境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到的图片, 阅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加以评价, 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 并根据学生的提示, 让学生体会出西湖的美不仅在湖, 也在山, 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 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让学生回答, 在学生阅读段落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询问, 这位学生读得好不好, 在鼓励学生的过程中, 让学生描绘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经过一系列的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升华情感、自由练说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 阐述自己的感悟, 分析作者的情感, 并在这种情感表达中,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小学三年级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成为课堂的主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在小学三年级阶段, 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十分成熟, 抽象理解能力不强, 但是比较擅长感性知识的认识。因此,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 应该运用情境教学来帮助三年级学生充分、高效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在重点探究情境教学的基本要求, 应根据情境教学在目前我国小学三年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魏诗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6) .

[2]陈华.试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化利益: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 (人教版) 为样本[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 (09) .

上一篇:15年真题及解析下一篇:小学生书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