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试三步曲

2024-07-08

高考应试三步曲(共10篇)

1.高考应试三步曲 篇一

.开学三步曲

教师的任务不是为社会机器培养合适了螺丝钉,而是教会学生怎样生活.”在今后的教学教育生活中,我将时刻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断的刻苦努力,积极进取,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迎接现代教学的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自我介绍,就是给每个同学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特长,愿望。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敢于站在讲台面对大家讲话,要讲的精练,生动,精彩,令人难忘。

2.竞争班干部。每个同学都可以来竞争一个职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领袖意识和参于意识。

3.给每个学生一封公开信,在信中,我首先对学生进入我的班级学习表示欢迎,也介绍了我自己的情况,并且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营造家的氛围

1.学唱班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就要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把家的氛围营造了起来。

2.生日祝福,鲜花,值日生档案 在同学过生日的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教室里要保证每天有鲜花,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值日生档案,让值日生写上自己的生日,爱好,最想说的话,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他。

3.图书角:由每个学生志愿捐书,集中起来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现在已有藏书一百余本。图书角大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了。

4.写日记 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可以写写给老师的心里话,每周一我会收上来认真的阅读和批改。这样,即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了。

2.高考应试三步曲 篇二

背景材料、题问与答案三者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是除辨析题之外, 其它类型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共同特征。背景材料和题问对组织答案有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善于发现和提取题中信息, 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处理, 对正确组织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直接的办法是进行有效地阅读, 阅读的基本要求是:先看题问, 再看题中背景材料, 带着题问有目的地阅读题中材料, 以增强阅读的针对性, 保证阅读质量, 提高阅读效率, 特别要注意抓住题问的限制性字词和题中材料的关键性字词句, 以确定命题的主旨。

二、确定角度及相关知识

通过有效阅读, 依据题中设问和背景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作出准确的判断:设问的角度是经济学, 是哲学, 还是政治学, 并进一步确定是上述角度范围内的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及其具体内容, 考查的是什么时事热点。将题问、背景材料、课本知识与时事热点四者有机统一起来, 为有效组织答案奠定基础。

三、组织答案

1、写好提纲。

在阅读题问和题中材料的基础上写好提纲。写好提纲后, 再回头看看提纲与题问、题中材料、课本知识范围及相关知识是否相符合。

2、组织答案要做到“写与不写”。

要写有逻辑、有条理、意思完整的话, 要写政治术语规范的话, 要写有理 (课本知识) 有据 (题中材料、时事热点) 的话, 要写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的话, 要写灵活变通的话, 要写时代感强的话 (如构建和谐社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写逻辑混乱、颠三倒四的话, 不写非政治术语的话, 不写观点与材料不相关的话, 不写生搬硬套的话, 不写不分轻重、拖泥带水的口水话, 不写画蛇添足的话。另外, 还要做到标点分段, 字迹工整, 卷面整洁。

现以2006年高考题重庆市卷第39题 (7) 问、 (8) 问为例如以分析说明。

(例题) 材料四: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的转变, 国家决定从2006早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担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7) 运用经济常识归纳材料四中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 并说明这些措施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8)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材料四进行分析。

第 (7) 问:

先看题问:角度是经济学, 限制性字词是“归纳” (属归纳类试题;先材料, 后观点) 、“宏观调控措施”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属措施类试题)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属意义类试题) 。

再看题中背景材料, 并据此得出答案要点。

(材料) 1030亿元财政资金—— (措施) 财政措施—— (意义)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材料) “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措施) 金融措施—— (意义) 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材料) 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整—— (措施) 价格措施—— (意义) 增加农民收入, 调动农民主产积极性; (材料) 经营权30年不变—— (措施) 土地经营权管理措施—— (意义) 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权和农业产业化。

(参考答案) (1) 财政措施。通过税费减免和增加财政支出,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2) 金融措施, 通过增加信贷投放, 为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3) 价格措施。通过提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 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4) 土地经营管理措施。长期稳定, 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促进农民增加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土地经营权流转, 促进规模经营,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第 (8) 问:

先看题问:角度是哲学, 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 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观, 包括发展的实质、动力、变化发展的状态以及变化发展与运动静止的关系, 考查的时事热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再看题中背景材料, 并据此得出答案要点。

(材料)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观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材料) 国家的支农优惠政策, 促进新农村建设—— (观点)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材料) 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观点) 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 (材料) 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观点) 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要坚持适度原则。

参考答案: (1)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 农业的自我发展是内在根据, 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条件, 对其发展起推动作用。 (3) 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 体现了国家土地经营政策的稳定性, 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4)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土地规模经营权必须循序渐进, 坚持适度原则。

若试题从政治学角度设问, 其解答也遵循上述步骤。

3.高考现代文阅读高分三步曲 篇三

一、认清阅读的本质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又是以大脑为物质基础的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是阅读者一系列外在和内在行为构成的总和。正是阅读具有这样的本质,所以往往感觉高考中阅读部分难以捉摸,较为玄乎,比较怵头。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寄希望于碰运气、临场发挥,然而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鸵鸟战术。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要求考生选出“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为B。B项表述为: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该项需要读懂第一段第二句话:“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这一句里,“书法”与“书”是同样的意思,都是两个分句的主语,也就是同为全句的陈述对象,该句讲书法的影响和地位,并没有讲金、石、画三者的影响和地位。B项“它们”一词显然涵盖了金、石、画三者的影响和地位,所以不符合原文意思。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清楚文句的意思,阅读的心智活动过程不出现偏差,完成阅读任务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其实,阅读时的心智活动离不开阅读中时时出现的诸多困惑。美国艾德勒和范多伦两位学者认为:“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这句话起码含有两层意思:阅读必然会产生疑问,阅读者在阅读时必须发现疑问。我国宋代大儒朱熹也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发现阅读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无疑是应对现代文阅读考试所必备的阅读心智能力。

以前全国卷有一道高考题,阅读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的一段话:“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这篇阅读的问题是作者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指出了旧式教育的哪三种弊端。阅读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阐述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都有一个分号,以句号为单位概括只有两点,若以分号为单位概括就会有四点,而答案限定应答三点。仔细阅读思考,发现谈了阅读及写作两方面弊端,而利禄主义则从要及不要两个方面谈读书作文的目的,分号前后一回事,可以合并。于是正确答案就出来了:第一种弊端是死记古书内容,第二种弊端是生搬硬套作文程式,第三种弊端是追求功名利禄。

二、明确阅读的要求

具体说,全国18份高考试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标区,即课标全国卷、广东、山东、江苏等12份试卷,二是非课标区的6份试卷。但是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不能简单以此分类。新课标区的课标全国卷、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和辽宁这5份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含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大多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仅江办必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部分大多又分成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及买用类文本阅读(仅江办选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以及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就是说,新课标区的部分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有三篇阅读材料。二是非课标区和北京、天津、上海等5个课标区的试卷和非课标区的6份试卷,现代文阅读均只有两个阅读文本,其中文学类文本必不可少。

如果再从全国17份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内容来看,要求各有不同。如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四道简答题,近年来基本定格为:结构、修辞、整合、探究各考一题,每年仅是文本不同、顺序不同而已。如果简单搬用,可能会与不同省(区市)考试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再看论述类文本,有的全为四选一的单选题,有的多为简答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18份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都要求考生将阅读文本读清楚,想清楚,还要能表述清楚。以2010年上海卷第6题为例,要求从四个选项里选出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其中A项表述为:“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文本最后一段首句“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看独特作用”说的是书画装裱的作用,至于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是文本第三段末句著名书画家米芾的有影响的观点。A项将“书画装裱”与“用纸托裱”混为一谈。c项表述为:“地理气候的差异位我国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读第五段第一句可知,地理气候的差异仅仅是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原因之一,另外诸如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装裱格调、工艺差异等也都同是原因。再看D项表述为“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读第五段第二句可知,“京裱”和“苏裱”同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但文本没有评价说其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再如今年江苏论述类文本《谈静》,不仅阅读材料与2008年湖南卷基本相同,而且都考到文本的结构。像理清结构思路这样的训练,复习时,务必要保持划分层次时标准的唯一性,从逻辑意义上把握逻辑思路,这样,划分的答案才具有唯一性。这是阅读结构题的主要解题技巧。如,传统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有一段文字:(1)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几笔的。(2)这里头有道理可说。(3)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4)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5)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上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6)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觅,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7)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8)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9)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10)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

景泰蓝掐丝的形式。(11)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的铜丝。(12)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13)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全段以画的类型来划分,分为两层:(1)至(10)是讲图案画为什么要掐丝,(11)至(13)是讲非图案画为什么要掐丝。如果只保留(1)(2)(3)(4)(5)(6)(7)(8)(9)(10)这十句,没有(11)(12)(13)这三句,那么是按说明文字的结构来划分的:(1)至(2)总起,(3)至(8)分说,(9)至(10)总结。如果文本仅保留(3)(4)(5)(6)(7)(8),则从需要掐丝的原因的角度来分类,(3)至(4)涂色料,(5)至(6)膨胀率,(7)至(8)打磨。

三、实施全面的训练

考虑到全面考查考生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以对于2011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如何做到面对同一份试卷的几种阅读文体考题,都能得心应手就显得至关重要,更加急迫。

历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其选文往往重视学术见解的理性阐述,作者一般是某个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选文虽是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但又要让考生通过努力能够明白其“理”。社科类文章的阅读考查题,往往披文见理,即是要从文字本身出发,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弄清层次脉络,对整体内容提要钩玄,从而达到真正领会文章之主旨。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有些信息是明示的,比较易于把握;有些信息则是隐含的,比较难于把握,而这恰是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其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还会结合具体语境考查对某些术语和含蓄语句的理解。有些一般性的术语或者词语,在明确而具体的语境制约下,考生不难猜到它的含义。论述类文本往往会出现一些言简意赅的语句。这样的语句,有日寸要考生能换个说法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再次,会考查材料与观点的联系。观点统领材料,材料证明观点,这是一般的说法。除此之外,会在观点或见解、主张的层次,材料的性质、归属,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互相联系的形式诸方面设点考查。最后还会考类比推断、拓展运用等。这是较高水平的检测目标,应该引起每位考生的高度重视。

文学作品的阅读无疑是一个重点。文学作品的考查历来主要落在散文上。通常设题考查理解文中语句,把握主要内容、划清层次结构、评鉴内容形式这四个方面。具体考如何把握一篇散文中作者所表露的情感是什么,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什么发展变化,如何直白表述,如何写景状物含蓄表露,考能否探究产生某种情感的缘由。散文阅读命题还会要求分析作品中传情达意的语言。比如,那种饱蘸着作者感情、体现着文章主旨的语言;比如有的或直接明示性的,有的或是委婉含蓄的,造成强烈感情震撼的语言;比如有些饱含浓烈情感的语言,其用词未必华美,往往相当朴素,有的表面看去似乎有贬义,实际上却蕴蓄着饱满的赞颂之情的语言,都会设点考我们。散文阅读还会考评价、鉴赏作者表达情感的艺术性。比如似贬实褒的手法、对比衬托的手法等平时都应该掌握。必须说明,表述答案时,要力求条理分明,条分缕析;但是,高考的命题实践告诉我们,不会仅仅从上述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孤立地进行考查,在答题的时候当然要综合考虑。

以小说作为考查对象的试题正在增加。小说会考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考描写人物的手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景烘托、外貌神态,心理描写;考查能否准确透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考查环境描写的功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塑造典型人物,反映作品主题的作用;考查情节的作用和艺术;考评价主题,评价其反映生活的真伪、正误、深浅、偏全;评价人物形象是否典型、是否丰满、是否有个性;鉴赏作品结构技术的巧拙,语言艺术的精粗、雅俗,表现手法的多寡等等。总之,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围绕历来品评、赏鉴设题。

新课标区的现代文阅读含实用文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文章四类,科普文章的阅读,实际上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主,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通常是以选择题型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隐含其中来进行。由于语文教材选入的说明文在时代、内容等方面具有滞后性,建议在复习日寸适当补充一些时代性强、质量高的专项练习来加以弥补。至于传记、新闻(访谈)、报告三类文体的阅读,其特别之处也就在于文体特征。以传记为例,传记的文体特征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考到传记阅读,一般会利用文本考如何具体体现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会涉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传记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等等。阅读时应注意一般特征与具体文本的表述相结合。

4.考试“三步曲”作文 篇四

看,A同学自言自语道:“这道题一定会考。”“哪道,哪道?”B同学问,“我还没看呢!”“幸亏背过了。”C同学长舒一口气说。同学们都开始勤奋起来,只有几个差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底下窃窃私语:“下课你去买什么东西?”“我去买‘绿茶’,再买两袋‘日本豆’”。“我买两串雪糕,再买两袋‘小当家’”。我的天哪,这么能吃,早晚吃出胃病。再说,都到白热化的时代了,还有心情吃东西。

一转眼放学了,同学们像搬家似的,大包小包都拿回去复习。

唉,希望明天能考个好成绩。

考中:开考了,几位同学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书才合上书开始答卷。顿时,考场里鸦雀无声,一个个埋下头奋笔答题,考场里静静地掉根针都能听见。偶尔有难题,不会的则像长颈鹿一样东张西望。时间到了,有的同学还没答完,他以光速写下几个字,又以龟速交了卷;有的毫不犹豫地交卷;还有一些固执派经过老师再三催促还是不交,非等把老师惹得怒气冲冠才慢吞吞地交了卷。

5.春天三步曲 篇五

今天是春节,春天在哪里呢?小区的院子里,枯黄的小草还爬在地上挺不起身来,柳树低垂着那光秃秃的枝条,杨树、榆树、泡桐树统统一片叶子也没长出来。

春天的脚步还在很远很远的天边上,春天的笑脸还在很厚很厚的云后面,春天的种子还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可是人们就听到了,就看到了,就感觉到了,早早地,人们就要过迎春的节日了。

人们把红红的灯笼一串一串地挂起来了;人们把红红的对联一幅一幅地贴起来了。妈妈围上红红的丝巾,爸爸扎上红红的领带,妹妹穿上红红的裙子,弟弟戴上红红的帽子。谁说春天是绿色的,我说春天应该是红色的,她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二、春天来了

远远看去,小区广场上,三叶草一小片、一小片地绿起来了,各种树木却还是静悄悄的,似乎没什么反应。但是,走上广场的小路,走到每一棵树面前,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没有闲着,他们都地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槐树像一个刚刚睡醒的老公公在做“伸展运动”;柳树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摆动着柔软的腰肢跳着快乐的舞蹈;泡桐树像一个多情的少年,手上准备了数不清的、含苞欲放的花束;杨树是最积极的,不过,你要是以为他已经长满了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想给春天妈妈开一个“恐怖”的玩笑,他竟然在自己身上挂满了一条条综色的“毛毛虫”。

三、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真的来了,

这时候的小区大院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大片大片的绿色是三叶草,她占满了整幅画面,生机盎然又均匀柔顺,是最理想的背景。这边几株夹竹桃抹上两笔淡淡的粉红,那边一丛丛迎春添上一撇娇嫩的鹅黄。路边一排垂柳枝条飘飘,像长长的绿色帘幕,墙角那棵泡桐花开灿烂,像巨大的紫色花束。再加上远处的楼房,近处的三三两两的行人,偶尔还会有一对燕子翩然飞过,一幅最鲜活的《春天的图画》就完成了。

6.快乐作文三步曲 篇六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写作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笔者亦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传递真情实感。但是在教学的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写作文时有畏难情绪或是不知从何下笔,让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蜀道”。通过对新课标的研习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我渐渐总结出提高作文教学活动效率的几个心得。

一、激发写作兴趣,排除畏难情绪: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面对学生写作时的畏难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想写”——激发写作兴趣,“爱写”——加强写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头尾”,即作文题目的选择和作文的批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的组织中来。

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我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根据他们普遍喜欢探索、猎奇的心理,捕捉兴趣点。如从学习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在探究乐府民歌《木兰诗》时,对主人公建立功勋、辞官不受、返回故里的情节,学生普遍认为主人公摒弃名誉地位、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品格十分高尚。我却就此提出了异议:“木兰很傻!”这个提议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一个名垂千古的巾帼英雄怎么会傻呢?如果说她傻,那我们这个国家还会有舍生取义的人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身边不再会有英雄„„真是“‘异议’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歧见迭出,欲罢不能!再如针对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为未来学习和生活设定目标的冲动,好胜争强的心理特点,我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让人生目标成为命题的良好契机。例如:《我茁壮,我成长》很容易激起学生向自我挑战的情绪;《居里夫人,我想对你说》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名人对话,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我是那朵紫罗兰》、《我选择了-------》前一题带给学生成就自我的快乐;后一题则令学生思索:人生面临抉择时必需哪些品质?还可以提供一个题目,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几个备选命题,让他们自由选择想写的内容。

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众多经典实验都已表明:个人在群体中获得的正面激励越多,其在潜意识中的个体期待会促使其在工作、学习中获得长足进步。所以运用作文评改的策略,也能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老师的认可如同一缕缕和煦的阳光,驱除学生心中的阴霾。可如果作文本上尽是“思路

不清晰”“语句不流畅”“主题很模糊”等一些令学生沮丧的评价,他们就不可能对作文产生兴趣。我每每从作文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突破,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巧妙运用“溢美”之辞,使评语尽量具有表达形式上的美感,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及鼓舞性。如在设计评语时,针对写作能力较差,又缺乏信心的学生,我就会抓住其作文中的优点评价:“你真棒,美妙的语句不仅带给老师美的享受,而且祛除了老师的疲惫,谢谢你!”给予他鼓舞和激励。对语感较强,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学生,我写到“夜莺的歌喉带给黑夜以色彩,你幽默的语言带给老师以快慰”。恰到好处的评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文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的进程中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恰当合理的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是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又一途径。首先通过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掌握评价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明确怎么评,如何改。其次着重要求他们抓住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要求进行评价。再次指导学生遵循先着眼全局,再研究局部的程序。最后则是指导学生掌握好“评”和“改”的尺度,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价自然觉得“胸中有丘壑”。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评改文章的良好习惯,锻炼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因其能主动的参与到作文的评价工作中来而激发无限写作热情。

二、观察体验生活,引导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或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或是不善于思考和感悟,造成作文主题浅薄,语言苍白,表达无力。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朝著名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师者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认知和思考,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写作扬起远航的风帆。

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观察方法。在他们周围,总有一些事会引起他们关注和兴奋,也总有人值得他们注意和欣赏,所以引导其观察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要用眼细致地看,用耳认真地听,用脑深入地思考,用手及时地记。把社会生活当作自己的“小舞台”,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观察,才能揭示出生活的真谛,写出动人心魄的文章。在观察中,我不仅要求学生要细致、全面地思考所观察到的对象,还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指导观察

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身边后社会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我按各种不同的观察对象(自然、亲情、突发事件、人物等),讲一些不同的观察方法(直观观察法、情境观察法、并行性观察法等)。当学生有了观察的欲望,且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又及时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训练要求:扩大观察范围,从不同层次进行复杂的观察,把观察对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广泛地接触、体验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同时尽可能将观察与课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其次,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所见所闻的精彩现象、人物素材,所感悟到的思想火花、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或赏析摘抄,或巧做卡片,或勤写观察日记,或多作读书笔记,随手翻阅,写作时便可以信手拈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想象学生没有平常观察的积累,怎能写出好文章来。只有有了观察积累的素材,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

三、提倡大胆创新,鼓励抒发真情

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表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是立意定势、选材定势、结构定势等等,这些定势使得学生的习作苍白、乏力。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学生在作文时如具备了创新意识、养成了创新习惯,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在崇尚愉快教育、提高写作效率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辨证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勇于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在立意、选材上的求新求异来倡导自我创新,自我塑造。如在写作《快乐小记》时,可以选择引起“我”快乐的某个人、某件事、某首歌曲、某段趣闻、某种心得,工笔细刻;也可以让“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的联想成为“我”别样的快乐。同样写作《我懂得了-------》(备选项:父爱、母爱、老师的爱),按传统选材,多数学生会写父母的千呵万护、老师的辛勤付出,把爱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本能和责任。“不严不松又慈爱”是他们对爱的认识。这时不妨让学生尝试一种反向思维:“不打不骂,不亲不爱”;“严是爱,松是害”让爱的博大和深沉感染学生。通过创新思维,逆向定论从而帮助学生智力的发育、身心的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但是在学生的作文中,虚假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例如在写作《感受父爱》时,大多数学生把自己的父亲塑造的或是理智和深沉的化身、或是天使和暴君的别称,一味的赞扬、褒贬使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假的,事件是虚构的,感情是浅薄的。

此时,我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他们摒弃陈规,变通思维方式,尝试用类比激活灵感,如高枫枫以云的动作、心理来刻画父爱的伟大。她开篇写到:“风快把云吹散了。抬起头,有一抹云停留在天边,不肯离去,久久地徘徊,徘徊着。。。”接着她用细腻的笔触感悟云的慈爱、沉默、留恋和怅然的离去。结尾处道:“蓝色的晴空,被云扫过之后更透明。在另一个全新的起点,向之前的饿故事告别。父亲的爱,万里无云!”这时,笔者的心在颤动,在敬佩,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最感人的力量来自情感的迸发,最绚丽的“美丽”来自心灵闪烁的火花,而最自豪的情感心灵深处的珍藏!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事,诉真情,表达真情实感。

7.班级管理“三步曲” 篇七

本学年我担任了初二 (2) 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是一个普通班, 与其他班比起来, 我班学生无论在纪律还是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底子都较差, 这对于我来说接任这个班级既是一项挑战, 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三步曲”。

第一, 松弛有度, 抓好班级纪律

纪律较差的学生聚在同一个班可能会产生负强化作用, 对班风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成为班级进步的重大障碍。因此, 我便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利用课后时间, 我找来班里最突出的几个“积极分子”, 鼓励他们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了, 不能再和初一时一样, 可能初一时因一时贪玩, 成绩落下了, 但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 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不要再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 那只是漫漫人生道路中走过的一段小小的弯路, 要把目光放长这一些, 总结经验教训, 做好充分准备, 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景不过一个星期, 其中的几个学生又开始有点蠢蠢欲动了。自习课上, 几次我都看到他们左顾右盼, 无所事事, 并且还影响其他人的学习。他们看到了老师又是装出很认真的样子, 看到这现象, 我气得头都要炸了, 心里在想:真是没得救了, 都把好话给你们讲到这份上了, 还是死性不改!很庆幸的是, 当时我并没有当场发怒, 而是深吸了一口气, 冷静地作了一番思考, 是不是我采取的方法还不够呢?或许改进一下我的方法,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发现学生需要哄, 我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更多的应该是关爱与鼓励。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 反过来他们也会在这种低压政策下主动向好的方面发展。后来其他的几个“积极分子”也慢慢地转变了过来。

第二, 齐心协力, 搞好班级卫生

早上起床后, 我们都要先刷牙洗脸, 梳妆打扮一番才出门, 这样不但自己觉得舒服, 别人看了也会觉得心情舒畅。班级里的卫生当然也是每天早上都要认真打扫的。刚开学的一个月, 我每天早上和中午都提前十五分钟去教室督促值日生打扫卫生, 所以一个月下来我班在卫生方面只扣了一分, 我比较满意, 当我公布这个消息时, 同学们也十分高兴。第二个月, 我特意不去提醒他们打扫卫生, 意料中的事也就发生了, 居然没有一个学生主动去打扫, 连班干部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失望之余, 我也不忘总结一下这一个月来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把什么事都留着自己做了, 以致于学生都没有了自觉性, 班干部也弄得懒懒散散, 没有了起带头作用的意识。于是我赶紧去请教优秀班主任以及有经验的老班主任, 最后制定了一个提高班干部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觉主动性的方案。我让每位学生都自制好一张自我介绍的卡片, 然后把这些卡片制成一本小册子挂在黑板边上的墙上。接着我在班干部中选出了五名比较负责的值日班长, 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值班, 并负责纪录当天哪些学生表现较好, 哪些学生表现较差。每天我再花几分钟时间进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教育, 每周三的班会课, 再根据小册子上的纪录评选出周文明学生, 每月末, 再评选出月文明学生和进步学生, 并把好消息以“家校路路通”的方式传达给家长, 希望家长能积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孩子。如果谁出现问题, 值日班长直接追究到人。平时把每项制度安排得井井有条, 学生也感觉班级是团结的, 班风自然也就好了。这样学生也锻炼了能力, 班主任什么事情都做到心中有数, 忙而不乱。

第三, 积极配合, 提高学习成绩

当然要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光搞好纪律与卫生是远远不够的, 最重要的还是班级的成绩。班里成绩的好坏班主任是第一负责人。除了教好自己的学科外, 还要顾及其他科目。

每天早上最忙的应该是小组长与课代表了。因为担心有学生会利用早上时间来做作业, 这样不仅浪费了早晨这个大好时光, 而且达不到要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这个目的, 对于那些抄作业的学生来说弊处更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我要求学生早上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作业, 如果有不交的或不及时交的, 小组长和课代表就要记下他们的名字交到我这里, 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 我将及时通知其家长, 希望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好, 共同找出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 并进行分析指正, 在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同时也不忘肯定他的一些优点, 并鼓励他改正缺点。这样下来, 我班很少再出现抄作业现象。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请教问题的现象日益增多, 这样一来, 不仅我们班的成绩有了进步, 而且同学之间相处得也更加和谐融洽了。

利用课余时间我还经常到其他任课老师处了解班里情况,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把他们每次测验的成绩都纪录下来。对成绩有进步的学生在班里进行表扬, 并让他们传授一些学习经验, 望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 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向前;对于学习退步的学生, 我把他们单独叫到办公室促膝而谈, 找出退步的原因, 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 并帮助他们找到出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每次的班级卫生月考核中, 我班均被评为文明班级;在每次举行的月考试中, 我班成绩也是一直位于全年级前列。而且在期末总评中, 我班还被评为了校级优秀班集体。当我把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告诉大家的时候, 一向很安静的教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8.“爱肝”三步曲 篇八

第一步是:筛检你的肝属于哪一类的杀手

由于肝炎病毒可以潜伏在体内长达十年、二十年以上,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身体上感觉没问题,并不能说明你的肝就没问题。

在我国,成年人每5人中有一人是B肝病原携带者,他们罹患肝癌的机会比非病原携带者高出150倍。自捐血血液筛检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曾经输过血的人约有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大家要保肝,就要人人都来验B肝(乙肝)、C肝(丙肝)。若是没有感染过B肝病毒,也没有抗体的人,就要施打B肝疫苗,95%以上的人因此受到保护,至少十年内不会受到B型肝炎的感染,甚至可能一辈子不会感染。

如果是B肝病原携带者或C肝病原携带者,从没发展(健康携带者)到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各种情况都有可能,需要再追踪检查,了解个人肝脏的状况。

第二步是:肝脏好不好,检查才知道

1.找对医生看对科:肝功能颇为复杂,一次抽血并不能显示出肝功能全部的情况,最好找肝胆或肠胃专科医生,为你判读并解释各项肝功能检查报告,并判断需要持续追踪还是接受治疗。

2.肝功能检查是不够的:肝功能正常和肝脏正常,这两者并不能画上等号。除了肝功能,还应该检验甲种胎蛋白和腹部超音波。甲种胎蛋白,可视为肝癌指标。腹部超音波则能透视肝脏,检验肝是否长了结节、肿瘤。

肝功能指数(ALT和AST)只能表示抽血的那一刻,肝脏有没有发炎。ALT和AST是肝细胞内最多的酵素,如果肝细胞发炎或受伤,ALT和AST会渗进血液,数值会升高。但是,如果发生肝硬化、肝癌,那时肝脏已经停止发炎,ALT和AST数值极有可能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只依赖肝功能的指数来判断肝脏状况。

对于B型肝炎病原携带者、C型肝炎病原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至少每半年追踪一次肝脏状况。

3.慢性肝炎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十年前,肝炎被视为不能治疗的疾病。如果患了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医生只能告诉你来追踪。

可喜的是,有效治疗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药物已经出现。虽然现在的治疗并不是人人有效,但对于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人而言,已是一大福音,可望摆脱“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宿命,就算是感染病毒数十年的人,也可以治疗成功。

利用干扰素等来治疗慢性B型肝炎,纵然不能根除B型肝炎病毒,却能使部分病人的e抗原阳性转成阴性(代表病毒数少或已被清除),可能减少以后发生肝癌的机会。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和没有肝病毒携带者相比,e抗原阳性的B型肝炎病原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比值是60%,但是e抗原阴性的B型肝炎病原携带者罹患癌的相对危险比值下降至9.6%。

慢性C型肝炎治疗则可治愈超过一半的病人,甚至完全除掉病人体内的病毒,可以选择使用标准型干扰素单方疗法、标准型干扰素加Ribavirin(抗病毒药)或长效型干扰素加Ribavirin。

不过,目前在选择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上,除了考虑个人病情、药物副作用、抗药性等问题,还要看病人能否负担得起昂贵的药费。

第三步是:打造你的好肝

1.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几率也会升高。如果全身脂肪减少,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甚至明显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数。如果不是B肝与C肝病原携带者,一般人肝的指数轻度升高,多为脂肪肝引起的,理想的减重方式就是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

2.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因为B型、C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因此和B型、C型肝炎病原者同桌吃饭,并不会被传染。

3.均衡饮食:为求速效减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或者是低糖饮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组合,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肝脏负责把吃进的食物,转换成身体能量来源。对肝脏来说,把非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饮食组合应该是60%~70%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饭、面食),20%~30%的蛋白质(例如肉类、豆类),10%~20%的多元不饱和脂肪(例如植物油)。

4.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要到A型肝炎高感染区旅游,例如我国的一些高发地区、东南亚、中南美、非洲等地,最好在出发前注射A型肝炎疫苗。

5.不喝酒。

6.戒烟:抽烟和罹患肝癌有关。

9.作文教学三步曲 篇九

一、关注生活,经历生活

多年从教经验告诉我,首先要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即写什么的问题。从三年级开始,我们的作文练习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每周一记;第二类是单元习作。那怎样解决写作素材问题呢?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这样向学生表述: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看似如此直白的话,可缺乏发现能力的学生大多是懵懵懂懂,我们必须寻蹊径进行落实。

1.天天写微博

周一至周五,让学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动动笔,简要记录素材。可以简要记叙事情的全过程,也可以详写事件中的某个细节。这里可以交给学生一个绝招--“问题推想法”,即让学生对照问题一一回想:今天我笑了吗?今天我哭过吗?今天我后悔了吗?今天,我的同桌有什么故事?今天我看见谁被表扬了?今天我看见谁被批评了?今天课堂上有什么趣事?今天家里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今天,街上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今天我想到了什么离奇的事?今天我看了什么书,哪里让我怦然一动?……等到双休日写每周一记的时候,学生就从微博中寻找写作素材。那微博中的三五句话就成了一团模糊记忆中的一个线头。有了这个线头,学生就有了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能够随时提取储存在脑中的生命印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起始阶段,老师的刻意提示非常重要,如--要善于攫取生活中有趣的事作为写作素材,怎样落实?孩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那么几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将“雪中送炭”背成“雪中送蛋”,在全班哄笑之后,我鼓励学生可以写写这件事,说不定还能发表在报刊上。结果王继业小朋友就写了篇《雪中送“蛋”》,还真的发表在《宁波晚报》上。这下,部分孩子就得了“红眼病”,这周你写《“一箭双雕”》(体育课“砸鸭子”),下周你写《剪蚕茧》(科学课的实验)……到最后,学生的目光不止停留在上课,空间也不断地扩大,《上当》、《“小俞” 变“小偷”》《打“官司”》等趣事作文应运而生。

2.和家长牵手

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习作前,我都和家长充分沟通,鼓励家长让孩子用眼睛看一看,动手做一做,用笔记一记。如:写三上《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我给家长发短信:让孩子自主确定写谁,提醒孩子在与他交往中注意观察并做记录。写三上《秋天的快乐》前,我就发短信:和孩子一起捡落叶,摘桔子,摘柿子等,提醒孩子注意观察,享受秋天的快乐!如写三下《我学会了……》前一段时间,我就发短信:引领孩子学一样本领:滑滑板,拖地板,骑自行车,学蛋炒饭等等,并耐心引导孩子领悟其中的窍门。这样,让亲身经历做铺垫,使学生有话可写。学生也陆陆续续渐悟:原来作文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摄取生活能力时,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和心灵敏感力尤为重要,因为作文说到底是“情动辞发”。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和心灵敏感力除了提倡课外阅读,在习作讲评时渗透,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可以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二、趁热打铁促反思

有心动就要有行动,有反思就要有记录。为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我规定每人一本反思录,及时记录点滴反思,留住瞬间的思想,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点化石。

案例2:《午餐见闻》

这是我们班罗平同学的一篇习作--

中午,在钟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食堂就餐。

就餐时,大家都很安静,但只有一个男孩在旁小声说话。而我对面的丁磊听了很不舒服,就拿勺子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谁知,男孩还挺小气的,竟哭了。可他哭哭还不够,竟然把饭菜给倒了。

等他哭了好久后,我不禁有个念头:“他们的班主任难道不应该管管吗?”接着,我又看见他们的班主任--贺老师在说说笑笑。看见后,我就认为贺老师这个班主任当得似乎太不好了。我想:“作为班主任,就要时刻关心孩子们的事,可她……”

想着,贺老师来了,先说了丁磊一番,再把男孩教育了一下:“身为男子汉,就应该大气点。吃饭要安静,你又不是不知道,干嘛要把饭倒掉,你这不是饿了自己吗?”

当我看见贺老师紧紧牵着小男孩的手,去拿饭菜,然后又给男孩盛汤。再看着男孩一口一口把饭菜吃下,一口一口把汤喝完时,我发现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从而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做任何事或看某件事都不能只看到一半就判定这个人品行,要看到最后才能下结论!】

瞧,孩子思想的触角在不断延伸,这样的学生更让我们警醒:孩子不仅是一面镜子,还是最公正的监督者。]

这样,在平时的点点滴滴生活中让学生关注自己广阔丰富的内在世界,久而久之,擦亮作文的眼睛就不难,它就在那儿!

三、有练有导,循序渐进

在开始培养学生摄取生活能力时,我总是让学生顺其自然进行写

作。但随着课文学习,随着作文深入,就需要解决第三个问题--即怎么写,这是涉及到写作技巧的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有练有导,循序渐进。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学生的每周一记,因为少有拘束,出彩的、灵动的、个性化的描写比比皆是。但是翻阅学生的单元习作,就令人有窒息感,仿佛一潭死水,禁锢的是飞扬的童心。我想这是因为单元习作有这样那样的约束。

10.民企改革三步曲 篇十

本人总结在几家民企工作过的经历,提出民企或者企业改革的三步曲,供职业经理人及民企老总在企业调整及改革时参考;

第一阶段――认识期

这个阶段,因为老板要求新求变,邀请新进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团队加入企业,新人针对企业的营销、管理上带来新的思想,企业会因为新人的进入,新思想的带动而快速成长;

第二阶段――冲突期

企业有新的成长,然而蜜月期过后,就会因执行上和系统上的问题导致职业经理人跟原有团队发生冲突;冲突表现为观念冲突、利益冲突。

观念冲突是老团队不肯接受新思想,仍愿意按照原来的思路管理企业和操作市场;利益冲突是改革触痛了原有大多数人的利益,比如成长率要提高,费用比例要降低等,而且很多重要区域的老总都是跟随老板打江山的,固守某一区域或领域多年,占据优势市场,每年固守一定成长率,甚至搞其他副业,老板碍于情面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冲突会因为企业不断引入新的人员而加剧,这阶段的冲突,会是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要老板最后来解决冲突,根据其所能接受的程度结束;其结果是引入一定的新军,内部淘汰掉一部分,团队最终得到改善,执行力提升;

第三阶段―系统导入期/腾飞期;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力调整到位,人员执行力提高,观念和共识得到建立,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的提升起到了极大化的效果,

这里举一个成功的案例,国内的白象方便面,以前,白象是河南省一个以生产中低价产品为主的方便面企业,虽然在河南省的销售排名第一,但是企业要上一个台阶相当的不容易。白象的当家人非常睿智,毅然进行企业改革。

第一阶段,企业要提升,20请来了在康师傅做市场营销的宋先生,从营销改革上做出了第一步,开发了大骨面,让产品体系有了焕然一新,整个团队由卖低价面为主转向中价面为主转变,企业利润提高,品牌地位提升;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出台后,第一年有了较好的成绩,第二年,营销方案执行就遇到了问题,团队不会做中价面,团队习惯于只操作经销商和大批发商,几笔货给大客户压下去就能完成任务,业务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终端分销和消费者沟通。这样的作业习惯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产生阻碍,宋先生擅长的是营销,而非是系统管理,营销的问题不能只用营销来解决,结果是宋先生离开;

第二阶段,白象花重金请来了吴先生做总裁,吴先生原为康师傅的人力资源总监,擅长人事管理及运作,而且人脉丰富,吴先生的第一年,继承了宋先生所有的战果,他给白象带来了系统的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都是吴请来的,给这个草莽的企业管理正规化上迈进了一步,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所定的挑战目标过高,集团过于乐观,整个团队处于躁动状态,最关键的是:吴先生大胆改革,大量引进人才,很多康师傅、统一、华丰、可口可乐的销售经理被引进入白象,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做法,同时也给原有团队带来了很多冲击;为了引进人才,企业把原有的销售区域一一细分,比如山东分为鲁东、鲁西、,河南分为豫南、豫北,随着大量人才的引进,冲突越来越大,细分也越来越多,当时很多原来在康师傅做区域的营业所长到了白象就成为省级的主管/部长,自然内部原有人也就不服气,待遇上也差别较多,所以造成了很多老员工的离职,刚好较白象规模小的很多民营方便面企业也在大量吸纳这些白象的人才,所以当时锦丰、国华、亚特兰这些企业吸纳了较多白象流出的人才。

上一篇:三优论文评选下一篇:公司企业优质服务理念宣传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