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合作(精选9篇)
1.生态园合作 篇一
生态蔬菜基地合作协议书
甲方:泌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乙方:王涛
经甲、乙双方协商,本着自愿、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的关系确定为合作关系,具体合协议款约定如下:
1、乙方负责生态菜园的地租费用及种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甲方负责除此之外的种植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
2、甲方负责修缮十个蔬菜大棚的费用,修缮之后甲方持有其80%的股份,乙方持有其20%的股份;
3、生态蔬菜基地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物品的购销及物品的入库出库必须入账,必须经甲乙双方的同意。任何个人凡私自出售生态菜园的产品,将被严肃处理,并按其出售产品价值的十倍金额赔偿;
4、在生态蔬菜基地所得利润上,甲乙双方按6:4分成利润。如果出现亏损,亏损部分由甲方承担。如果之后出现盈利,所得利润以弥补之前亏损为主,之后再按比例分配给甲乙双方。
5、乙方所拥有的农用机械无偿为甲乙双方使用,此农业机械以甲方员工和乙方操作为主,在甲乙双方都无法操作的情况下,方可雇佣他人操作机械。
6、在生态蔬菜基地获得利润的基础上,甲乙双方按6:4分成后各自利润的5%归甲方负责基地种植的员工所有。(即,若获利10000元,甲方最终所得5700元,己方最终所得3800元,甲方员工最终所得500元。)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协议。
甲方(公章): 年 月 日 乙方(公章):
年 月 日
2.生态园合作 篇二
一、合作学习课堂的生物种群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生物物种, 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又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群落。
1. 合作学习课堂中物种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合作学习小组是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的。“组内异质”就是每个学习小组在构成上体现了班级的缩影, 组内各成员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以保证组内各成员能够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 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编组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 还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居住地址、守纪情况等方面。由于每个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 具有唯一性。众多的“唯一”构成了课堂生态圈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并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课堂的“生态平衡”, 就是这些众多的“唯一”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 小组内成员的共生关系
自然生态系统物种之间主要表现为共生和竞争的关系, 合作学习课堂也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和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形式是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小组内各成员之间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而彼此配合、互相协助, 这样, 小组成员之间就表现为共生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相互依赖。例如合作完成一项社会调查, 共同完成一份答卷等, 在这种合作性的目标结构下, 小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有利于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 (2) 评价、奖励相互依赖。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再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名次, 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荣辱与共”的关系。 (3) 角色的相互依赖。即为完成某一任务, 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组内关联的角色。 (4) 资源互赖。即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 对所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或资料, 有强烈的共享愿望。 (5) 身份互赖。即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或标志, 如选择小组的名称、口号、标志等。共同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 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3. 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关系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 生物生活在一起,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而长期共生, 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教师是相对于“学生”而言, 离开了学生, 教师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反, 学生离开了教师, 学习就困难重重, 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在合作学习课堂生态中教师是最上层的协调器,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环境因素来指挥多个子系统 (学生) , 才能使整个系统的结构更加科学与完善, 并顺利地实现协调。教师给学生输出知识、技能、交际经验的同时, 也能从学生群体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所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以‘相互赋予意义’为基础而形成认识的意义交流。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共同生成意义、交流意义的场所”。
4. 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
合作学习的评价虽然不再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名次, 但并不是说, 合作学习没有评价, 而是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变为以小组为单位, 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捆绑式”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竞争, 尤其一些竞争性较强的对抗赛, 也遵循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优胜劣汰”的机制。这种“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使得评价的中心由孤立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目标达成, 从而巧妙地运用合作的方式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这是一种经过优化了的竞争, 小组之间的这种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合作学习的生态环境
生态学的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包括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合作学习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影响课堂教学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包括课堂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物理环境尤其是教室的空间环境直接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成败, 合作学习研究者特别注重教室空间环境的安排。
1. 合作学习课堂座位的编排
在西方国家, 教师十分注重学习空间的创设, 在教室里往往建立多个学习中心。在我国, 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更多体现在座位的安排上。传统的课堂中座位的编排, 基本是整齐划一的“秧田形”, 如图1所示。在这种空间形态中, 学生相互干扰少, 听课注意力集中, 有利于教师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 有利于进行系统讲授。在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 “秧田形”的课堂空间布局明显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因为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 所以课堂教学空间的建构也要和小组学习形式相适应, 座位摆放形式的改变就成了一种必然。较为常见的布局形式如图2所示。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秧田形”的座位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权力至上, 学生俯首顺从的观念。“从师生关系看, 教师居高临下, 师生在空间位置上不平等, 不利于培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助长了教师的霸权心理的形成”。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 以小组为单位, 组内成员的座位应尽量靠近, 便于小组成员共同使用学习材料, 相互交换意见, 利于学习上的协作。组间应留有充分的距离, 以保证每个小组独立开展活动, 又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2. 教室墙壁的布置
在十分拥挤的大额班级, 教室的墙壁也是宝贵的空间资源, 教师应当在这方面多动脑筋, 使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最大化地利用。例如张贴一些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 以渲染合作学习课堂氛围;也可以张贴一些关于合作技能方面的指导说明;另外, 如果教师任教的班级固定, 也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出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名单及其成绩、小组得分及小组名次等。
3. 教室内物品的配置
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 为了提高教学的现代化程度, 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室, 在教室内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广播、录音机、投影仪、幻灯机、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以及与书本配套、扩大学生视野并适合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软件,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教室后面墙壁做壁橱, 一部分做成开放式, 供学生每人一橱, 专放学习、生活等用品。一米以上部分做成开放式, 可以陈列图书、玩具、小制作及优秀作业等, 或者安装小黑板, 既可作学生学科知识练习或反馈之用, 又可作为学生创作园地和班级的宣传阵地等。
三、合作学习课堂的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传递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逐级递减和不可逆的单向流动。在合作学习课堂, 知识、情感态度、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则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和能量流动过程,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具有互动性和融合性, 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在合作学习课堂系统中的能量循环呈多向、网状、可逆的互动态势,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为能量源, 他们相互滋养、彼此丰富。
在生态学上, 平衡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的能力时, 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调, 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失衡。例如, 在公开课中我们会看到下列现象: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 或者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有的小组因分到的问题比较简单, 早早结束讨论, 而在大声说笑着或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而有的小组却迟迟不能解决分配的问题, 出现冷场的局面;在合作学习中还会出现“小霸王”现象, 在小组内的各项活动都由个别能言会道的学生承包, 整个合作学习活动就是一两个同学的个人秀。其余的学生只能洗耳恭听, 作听众, 当看客。这样的合作是失败的, 这样的课堂生态是失衡的。
3.小组合作学习与“生态课堂” 篇三
1.“生态课堂”的教学理解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或我们所处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更优质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发展,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2.“生态课堂”创设“最近发展区”
学生在学习中一般呈现出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只适应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跳起来摘树上的桃子——学生“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跳起来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并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因此,只有多学习、多实践、多探索,寻找到课堂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实现我们生态课堂更长足、更有效的发展。
3.“生态课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生”的角度上看,“生态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生成课堂、生活化的课堂;从“态”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智态课堂、情态课堂、神态课堂。简单地说,“生态课堂”就是激情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开放课堂;是促使学生倾吐心声、平等和谐的个性课堂;是讲练结合,具有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操作练习时间的体验性课堂;是让学生从“听者”“答者”“记者”的单一角色走出来,成为“思者”“评者”“问者”,充满思考与对话、探索与交流的探究课堂;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说和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效课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另类镜头
【镜头一】
蜻蜓点水型:教师布置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两三分钟便匆匆收场,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镜头二】
袖手旁观型: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有的教师忙于看教案设计,有的则在一旁等待。
【镜头三】
变相灌输型:为了合作学习之后的交流更顺利,教师利用巡视的机会,将自己所期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
【镜头四】
形式单一型: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但是,讨论时,一些优秀生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其他学生便失去了独立思考、提出意见的机会。€爛爛?
【镜头五】
无果而终型: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有些教师便匆匆进入新的教学环节,既没有让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也没有对学习活动及时总结反馈。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脑海中仍然在想着合作结果和争辩的有关问题,陷在自己的思维中,弱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缺失的因素分析
1.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不当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进行合作学习,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2.学生缺乏合作学习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小学生普遍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须的有效技能。
3.忽略教师的调控作用
教师一布置完讨论的任务,学生便开始讨论。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的进程,没有做好引导,把握不好各环节的分寸,让“自主”变成“自流”。课堂有可能成为“交流说话”课。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促进“生态课堂”的形成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为形成“生态课堂”创造条件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人,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工作;一名副组长,负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的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
2.发挥小组成员作用,为形成“生态课堂”增添营养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按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使有差异的个体在小组中能优势互补,有利于互助性合作活动的开展,促进组内各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全面提高。各小组总体情况应大体均衡,有利于他们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小组采取个性化命名,名字应别具一格,如用动物命名“小蜜蜂”、用植物命名“梅花组”等;各小组都能有自己的宣言、自己的信念,如“我学习、我快乐”等。
3.注重评价,创建竞争氛围,促进“生态课堂”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大多都是围绕“质疑”和“解疑”进行。教师可在每学完一课后,在各小组中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变得有意义;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更圆满。
4.合作市低碳生态试点汇报材料 篇四
申 报 材 料
合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一一年七月 合作市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介绍
合作市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藏区唯一设立的县级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东经102°54′,北纬39°59′。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环城而过。北距甘肃省会兰州250公里,南距四川省会成都86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气温1.7℃,无绝对无霜期。
合作藏语音译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民国时期成立黑措乡,1956年成立合作镇,属夏河县管辖。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合作市,1997年筹建,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
全市现辖6乡4个街道(即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卡加道乡、卡加曼乡、勒秀乡、那吾乡,通钦街道办事处、当周街道办事处、坚木克尔街道办事处、伊合昂街道办事处)、39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249个村民小组。全市现有总人口9.03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5.59万人,占总人口的61.9%;农村人口3.44万人,占总人口的38.10%。合作市也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藏族人口4.97万人、汉族人口2.8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21万人。
二、合作市资源环境现状及经济发展状况 土地
全市土地总面积22.9万公顷,其中:草地面积16.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22%;林地面积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58%,森林覆盖率为7.62%;耕地面积1.59万顷,占土地面积的6.59%,水域面积0.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7%。
境内东北部已发现各种矿藏21处,已开发利用的优势矿种有金、铜、锑、花岗岩、粘土等。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黄金矿山主要有:早子沟金矿、大槐沟金矿、松香滩金矿、录斗金矿、砍木仓金矿等,其中,早子沟金矿黄金贮量最大。近年来发现的还有铅、钨、硫、铁、砷、铀等矿藏资源。水资源
洮河和大夏河诸多支流流经本市,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好。洮河在勒秀、加茂贡两乡境内平均流量每秒56.6立方米,年径流量17.9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6000千瓦。洮河流径落差大,利用水能梯级开发投资成本低,水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的总量虽然比较大,但在地理分布上很不均匀,尤其合作市区水资源紧缺。规划中的“引洮入合”工程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合作市的缺水状况。
合作市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湿润,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干燥多风,平均气温2℃。光热水基本匹配,光照充足,年均降水558mm,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地表径流深200-350mm,年蒸发量1222mm。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前景广阔,我市地处拉卜楞、则岔石林、郎木寺及九寨沟旅游干线上,境内有巍峨挺拔的阿尼念卿(太子山)高山湿地自然景观;有广阔无垠、坦荡如砥的美仁草原、青藏高原高山草甸草原景观;也有风光旖旎的勒秀峡谷林区、洮河流水风光;岗岔溶洞是一处探险的好去处,结构独特,奇石遍布,别有洞天。市区北郊有全藏区仅有的一座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名刹之一。还有风景如画的省级森林公园和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境内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习俗、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有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活动,动人的歌谣,优美的弦子和锅庄舞早已远扬藏区。特别是传统的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民族运动会、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构成了我市独特靓丽的民俗风情线。能源利用
我市的能源主要包括水电、液化气、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其中水电的消耗量最大。在工商业中,水电和煤炭的使用量相对较高。
民用能源由于能源结构的差异,大致分为住宅小区、棚户区和农村三类。住宅小区主要使用水电和液化气,冬季取暖由供热公司统一供暖;棚户区主要使用水电、煤炭和液化气,冬季取暖以煤炭为主;农村主要使用水电和太阳能,还根据各自地理的不同,林区辅以木柴,牧区辅以牛羊粪便,目前在农村中试点节能示范户,大力推广太阳能的利用。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的开发利用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交通工具目前主要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正在建设中的引天然气入合工程将会改变交通工具能源单一的局面,公共交通工具的改气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甘南州合作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5800MJ/㎡,太阳能可利用年总天数大于280天,年日照时数2300~3320小时,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76.2小时。总之,我市的能源储量丰富,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生态环境
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理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2000年至2007年共造林5000亩,种草59500亩,实施了“异地搬迁”、“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项目。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已前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为0.1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为0.005毫克/立方。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47.9[db(A)],交通干线噪声年均值为70.00[db(A)]。全市单位GDP能耗1.1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4.44%。单位GDP电耗791.03千瓦时/万元,降低4.7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59吨标准煤/万元,降低5.66%。内外交通
合作市对外交通现状主要由公路交通构成,主要公路有国道213现和省道306线。在城区段国道213线通过那吾路和西路来承担,那吾路红线宽度为30米,断面形式为三块版,具体为3+3+1.5+15+1.5+3+3;西路红线宽度为25米,断面形式为三块版,具体为0.5+3+1.5+15+1.5+3+0.5。那吾路和西路既是城市的过境公路,即国道213线的一部分,也兼作城市干道功能。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2.15公里。城区现沿格河南北向带状发展,形成“三纵八横”的方格网的路网格局,“三纵”为中路、西路、东路;“八横”为腊子口路、卓尼路、那吾路、永曲路、桑曲路、舟曲路、碌曲路、玛曲路等道路构成。现状城市道路长度为26.8公里,路网线密度为3.90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干道21.0公里,路网线密度为3.05公里/平方公里,支路5.8公里,路网线密度为0.84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8.47%。干路红线宽度为25-40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2-20米。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末,全市完成GDP15.77亿元(可比价),年均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5.8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年均增长15.42%(其中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年均增长14.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42亿元,年均增长15.56%。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10亿元,年均增长19.5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4亿元,年均增长19.7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0亿元,年均增长36.1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49元,年均增长11.18%;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764元,年均增长10.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5.生态园合作 篇五
甲方:x经贸有限公司
地址:x市x寺街x琚3单元806室
电话:13x11800
乙方:xx
地址:xx
电话:xx
本协议是在乙方对甲方企业、产品认真考察、独立判别经营的合理性、可行性,依照“自愿、平等、公开、互惠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承诺详细阅读并理解本合作协议各项条款及有能力认真履行的基础上签订。
1、本协议期限:本协议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2、乙方自愿加盟“xx原生态茶庄”,乙方申请确认代理区域在
乙方的直营店为 家,地址确认为 省 市 县(区)街 号,经营面积为平方。专营“凤冈锌硒茶”,且乙方必须在经营销售过程中保证“xx原生态茶庄”“凤冈锌硒茶”品牌VI体系、品质认证体系及联系电话、地址信息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3、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已认真阅读及领会甲方相关代理商的现行及更改的产品体系、管理制度、价格及物流等信息并能主动配合执行,共同维护品牌的整体利益及发展。乙方在经营活动不得有损甲方利益行为,如有违规行为,甲方有权提出警告直至终止合作关系,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有乙方承担。
4、首次加盟进货额:为满足相应区域的渠道、终端产品的供应量及代理的合理库存量,达到较高的见货率及铺市率,在签订本协议时乙方必须同日缴纳首批进货额 元,甲方方可向乙方发货。
5、销售打款任务:在签订本协议开始计算第三个月即 年 月 日,开始每月最低保底进货打款任务 元,先打款后发货的原则。乙方连续一个季度或一年中五个月不能完成每月最低保底进货打款任务,甲方有权终止本合作协议。
6、市场建设任务:在签订本协议开始计算第三个月即 年 月 日开始每季度最低市场客户任务为:A、特许加盟专卖店为 家,B、特约渠道商为 家,C、终端客户开发数为 家。
7、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按代理价供应给乙方产品(详见代理价格表),代理价为乙方自提价(离岸价),甲方可代办运输,费用由乙方支付。甲方因物价上涨出台新价格时,乙方享受相应的代理商供货价。特价产品不计销售任务,不计折扣,不计任何形式的奖励。
8、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向乙方提供系列产品,保证所提供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品级与实物相符,乙方应按照甲方随货出库单验收产品。若存在数量、质量、金额问题,乙方必须在收到产品时12个小时提出书面异议,经甲方确认后予以补发或更换。若乙方在约定时间内不提出异议,则视为合格。
9、由于茶叶制品的特殊性,受物流、仓储、温度等条件的制约,甲方发给乙方的产品,三个月内可退可调换(退、换货产品必须保证包装完整,赠品齐全。退、换货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超出期限一律不退货。乙方订单发货,一律不退货。不接受换货挂账即换货的同时必须进货且金额等于或大于换货金额。换货产品只享受一次换货。
10、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对乙方销售业绩的鼓励,参照代理商奖励政策执行。
11、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乙方必须保证合法经营、证照齐全、自负盈亏。甲乙双方属于合作关系,乙方不得对外宣称是甲方的下属单位、承包经营单位等等。
12、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乙方应同甲方做好“xx原生态茶庄”品牌相关的市场维护,乙方保证不得销售、宣传仿冒、伪劣、过期、变质的产品,乙方不得以低于进货价的方式恶意赢取客户以至于扰乱市场。
13、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乙方不得在指定区域销售、陈列、宣传其它品牌的茶叶及衍生品。乙方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严禁将本协议的全部或部分权利以各种形式转让或赠送给第三方。
14、甲方不承担乙方因保管不善、销售过期产品、非正规渠道进货、自行组合组装产品等消费者索赔、质监部门罚款等相关责任。
15、甲方为更好的服务各级代理商和销售商,甲方有权将乙方所辖的各类型客户要求乙方规范管理并有权将乙方管理不善的加盟店和渠道店交由能胜任的代理商管理及总部直管。乙方在自身条件无法满足品牌营运发展的情况下,必须服从甲方市场经营管理。
16、在本协议到期或失效后,乙方不再继续销售“凤冈锌硒茶”品牌系列指定产品,乙方库存产品甲方不以任何形式回收。乙方特价处理产品时应撕掉品牌标识并取得甲方同意。
17、乙方必须保证不得向第三方散布、泄露关于甲方的经营模式、价格体系、盈利体系等商业机密。
18、本协议在期满前一个月,经双方协商,续签合作协议。
19、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争议,双方首先友好协商,多次协商不成的,双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生态园合作 篇六
SUNING&MIGU
7月11日,中国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苏宁宣布与国内领先的全场景品牌沉浸平台咪咕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赛事直播、内容制作、智能硬件、大数据应用、体育设施等多领域展开全产业链合作。并将联手打造咪咕-PP体育联运平台,PP体育的丰富赛事内容将在咪咕客户端等产品内呈现。?消费升级助推苏宁咪咕强强联手?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转型升级期,随着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与生活也在发生重大改变,特别是文化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领域迅速扩张。同时伴随着内容消费升级,资讯内容外延、信息载体丰富和视频内容的整体升级,催生出了多元多向的内容变现路径。苏宁经过28年发展,已经形成以零售为核心,体育、文创、科技、物流等多产业生态融合布局的智慧零售企业,并已初步完成了在体育产业的规划布局,打造了覆盖传媒、赛事、俱乐部、青训、衍生品等的完整体育产业生态链,并通过产业生态融合,已成为用户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的引领者。(图:苏宁与咪咕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会现场)
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目前服务移动用户超过9亿、宽带用户超过1.3亿、物联网用户超过2.9亿、集团用户超过600万家。咪咕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设立的负责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数字内容业务的唯一运营实体,同时深耕互联网体育、演艺、二次元等垂直领域,目前,已成为业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汇聚平台,也是国内领先的全场景品牌沉浸平台。依托体育产业高达3万亿的消费总规模,以及庞大的体育用户数,基于苏宁和咪咕在体育产业的布局和优势互补,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通过苏宁与咪咕深度的资源整合,势必为用户带来一场全体育产业链的服务和体验的变革,也势必推动体育产业的消费升级。据了解,未来双方合作领域不会局限在体育产业,会相继在文化、科技、零售等领域展开合作。?451计划布局未来行业新标准? 随着5G网络的发展,全球IT产业也将进入全新的时代。而在5G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时代下,用户对4K超高清的视听体验需求,必将成为未来的行业标准。(图:苏宁与咪咕451计划的启动仪式)
着眼未来,苏宁与咪咕共同启动了“451”计划,“4”是指4K,依托苏宁的4K高清实验室和中国移动超高清视频实验室,中国移动咪咕作为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的组长单位,将和苏宁一起通过视频内容与前沿科技的互相搭配,全面推进4K内容的生产和供给;“5”指5G,苏宁也将积极加入5MII(5G多媒体创新联盟),与咪咕一起结合5G特点开展多媒体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致力于为广大用户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验。“1”是指双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体育生态。
这些都将为双方合作的体育赛事这样的IP内容运营带来更大空间,包括全场景呈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等,也推动智能硬件和终端的全面升级,使得虚拟现实等技术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为用户带来随时随地全沉浸的颠覆式体育娱乐体验。双方将立足5G技术、4K标准进行广泛合作,形成内容、技术、场景的完整产学研用链条。“咪咕作为运营商的新媒体板块,可以提供更高清品质、更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给用户;而苏宁体育是国内首支集齐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欧冠等欧洲五大联赛版权的传媒平台,同时拥有中国之队、中超、亚冠、WWE等重量级体育版权,并拥有庞大的体育内容生产团队;双方的联手水到渠成,”苏宁体育集团副总裁米昕透露,“我们希望未来双方能在5G领域,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成为三网融合的经典案例。”(图:苏宁体育集团副总裁米昕致辞)
7.生态园合作 篇七
与普通猪肉相比, 高山生态黑猪肉质鲜嫩香醇, 野味浓郁, 蛋白质含量高, 以粗蛋白为主, 热量高, 胆固醇含量比普通猪肉低29%, 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高于普通猪肉2.5倍, 符合现代食品营养的需要, 是优质的保健肉、美容肉。生态黑猪抗病力强、耐粗饲、合群性强的特性, 饲养过程避免了人工饲料添加剂、催长剂等, 无激素, 无药物, 是“菜篮子”中的“放心肉”和“绿色肉食”。
记者了解到, 早在2011年4月, 合作社在木植街乡建成生态黑猪驯养基地, 当年从山东引进优质品种黑猪60头。2012年3月, 在“5A嵩县”理念指引下,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从信阳引进豫南黑猪400余头。到2013年3月,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河南电视台授予“中原经济区十佳示范合作社”;同年6月, 洛阳电视台赴黑猪驯养基地采风并制作了专题片《快乐的山里黑》;12月,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授予“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3月,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黑猪驯养基地被授予“2013年度洛阳市科普示范基地”;同年7月, 黑猪驯养基地被授予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授予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业示范社。
采访过程中,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 “金佛坪”高山生态黑猪肉之所以与众不同的秘密有六个方面。
一是零污染:合作社选择远离村庄、道路的大山深处建设养殖基地, 按循环农业模式配套建设沼气池、果园, 真正打造花园式猪场;二是零添加:饲养过程全程坚持放心、安全、健康的生产标准, 选用本地玉米、麦麸、花生饼、草粉等食材, 实现了真正杜绝激素、抗生素、生长剂;三是零残留:合作社精选优良黑猪, 于5000亩山林开放驯养, 让黑猪沐浴阳光, 饮用山泉, 采食野草, 并定期对其进行中草药保健, 及时淘汰弱猪病猪, 培养高山黑猪强健的体魄和超强的抗逆性, 避免使用药物, 实现了药物零残留;四是限量生产:2013年出栏规模100头, 2014年出栏规模200头, 计划2015年新建养殖基地1个, 出栏规模500头, 限量生产, 靠质量生存;五是质量认证:合作社打造包装“金佛坪”高端猪肉品牌, 绿色食品认证、商标认证等正在申请中, 所有产品仅通过高山生态黑猪淘宝店、洛阳王府井嵩县特产专卖柜和嵩县特产店等制定店面进行销售;六是全程透明:圈舍、料库、放养区实现网络全覆盖, 24小时对客户和社会开放, 随时接受客户的监督和建议, 让客户真正了解高山生态黑猪每一个养殖环节, 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黑猪每一天的采食、休息、活动情况, 打造百分之百透明猪场。
随后, 嵩县金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不通品类猪群向记者作了详细对比。现在市场常见猪肉可分为工业化白猪、农村圈养土猪等, 这两种猪肉与高山生态黑猪的差距是很大的。
工业化白猪猪肉膘薄、瘦肉率高、膘与瘦肉分层明显、肉色淡、含水量高、烹煮几分钟即熟;生猪大部分为国外引进品种, 生长快、猪体形好, 抗病力差, 抗应激能力差;养殖场所一般为工业化大棚或密闭圈舍、高密度定位栏, 无阳光, 养殖场附近臭气重, 空气质量差;所谓养的大多为工业化饲料, 饲养期需大量药物维持, 甚至使用激素和抗生素, 强制性进食, 严格控制白猪运动量, 料肉比2.8:1, 毛猪成本每斤6.5元左右;饲养周期一般4-6个月, 毛猪体重100公斤左右出栏销售。
农村圈养土猪猪肉膘较厚, 肉色均匀细脚, 可烹煮30分钟以上;生猪大部分为国内外杂交品种白猪, 抗病力较强;养殖场所一般为简陋小圈, 在粪尿中长大, 生长环境差, 病毒寄生虫严重;谓养多采食泔水、残汤剩饭, 少量添加饲料, 食物不卫生, 药物控制不严格, 基本上不防疫, 饲养不计算饲养成本;一般饲养10-12个月, 体重130公斤左右。
而高山生态黑猪猪肉皮厚, 膘厚, 肉色鲜红或深红, 有光泽, 弹性好, 瘦肉中含有大量脂间脂肪 (也称芳香物质, 俗语称“肉包质”) , 含水量低, 高压锅烹煮1个小时以上;生猪精选地方优良黑猪或杂交黑猪, 耐精饲, 抗疾病, 抗逆性强, 抗应激能力强, 母猪产仔率高, 易饲养, 疾病少;养殖场所为花园式圈舍, 每天山林间自由放养觅食6个小时以上, 充分运动, 沐浴阳光, 猪身上及圈舍内较少臭味, 对周边环境及空气没有影响;食材为本地玉米、麦麸、草粉、花生饼等, 山林中采集大量野生植物或叶类, 拱泥土, 饮山泉, 定期防疫和中草药保健, 完全杜绝饲料和抗生素, 料肉比12:1以上, 毛猪饲养成本24元以上;饲养12个月到24个月, 体重100—220公斤, 体格健壮。
8.生态园合作 篇八
关键词:科研生态系统 校企科研合作 模式
0 引言
自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起“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后,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合作,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逐步在校企双方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求发展的产学研模式,推动了企业和高等学校的发展, 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起到重要作用。国家“十一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的基本体系架构。通过校企科研合作,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大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拥有众多高层次的人才和完备的实验设施,而且了解最新的国际科技动态,是培育“专利技术”的肥沃土壤。在我国,约有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却不到1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与此截然相反的是,由于受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急需高新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却举步维艰。
高校和企业,一个有专利但无处推广,一个期盼着高新技术却无从获取,如何解决专利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国外企业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建立诸如专利服务机构这样的技术经纪人去构架专利与市场的桥梁,从而提升知识产权的转化率。搭建校企合作的技术平台,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要利于高校研发,该如何实现这一有效链接呢?夹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平台,又该如何运作呢?
1 校企科研合作模式
校企科研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在利益趋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优势互补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通常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学校为技术供给方,校企科研合作是科技经济结合的基本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作用。
1.1 高校科研的现状 正如文献[1]报道,尽管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已开始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方向转移,但高校科研“三多三少”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三多三少”指的是:“假花多、真花少”,指在高校科研中造假、抄袭、剽窃、注水现象非常严重;“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是指许多高校科研成果虽不是“假花”,却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没实际意义,没有“结果”。这里的“果”不是指一般的科研成果,而是特指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实现其固有价值的“有效成果”;“结小果的多,结大果的少”则是指在高校有效的科研成果中,真正领先世界的成果很少。
1.2 高校科研面临的问题 当前,普通高校在科研上存在许多现实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难以转化,使得这些成果未能及时地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高校科研与成果产业化脱节严重,使得在前期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的成果,但因没有必要和充足的中试资金和中试条件,不得不中途夭折;一些科技成果在进行中试以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接产方,发展十分困难;对于有些高校因科研起步比较晚或其它原因,在设备、人才梯队、资金等各方面因素都比较短缺或结构不尽合理,科研发展只能步履蹒跚,难于做出较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关于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原因,最重要一个就是科研人员在‘象牙塔’里做作业,没有真正走入生产中;而企业在情境比较好的时候,开足马力,不太关心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性研究。作为科研主体的高校,主要的挑战不是怎样完成课题,而是考虑如何把技术成果顺利地盘活,把技术资本与企业资本相融合。作为科研主体,要溯源而上,立项时就考虑到生产,才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可否认高校在科技进步过程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校是科技人员培养的主要基地,不少高校教师学生团队积极投入到科技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改造,也有不少教师作为技术顾问参与到企业高新产品的开发与应[2]。高校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但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文献[3]指出,高校科研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缺乏甲方角色、缺乏科技成果载体、将成果用于教学不够、校企沟通渠道不够和陷入事务性工作。
1.3 校企科研合作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一直都是把它融合在产学研中共同来研究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提出了转化过程的制度环境建设等问题。把校企合作创新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相对理论观点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文献[4]指出校企科研合作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积蓄研究基础阶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阶段,在这每个阶段又有其具体的模式;文献[5]指出校企科研合作有着广泛的形式,不同的形式适应不同的需要,形式是为合作目标服务的,面对广泛的合作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科研合作模式的创新,校企科研合作模式可分为四种:虚拟人才合作模式、项目合资模式、研究中心合作模式、创新网络模式。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合作形式,高校可以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企业可以发挥需求和服务优势。加强校企科研合作,必须根据校企双方的资源和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较具代表性的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协作、合作开发、共建研发实体、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基金合作等,其中,技术协作、合作开发是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最基本的合作方式。企业与高校基于各自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特征,对研发合作模式的态度并不相同。企业与高校合作模式决定了利益的分配方式和风险的承担比例,只有在双方做出一致的模式选择的情况下,研发合作才能找到结合点,因此合作模式选择是决定合作成功的关键[6]。
2 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校企科研合作模式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科研生态系统分为四个环节,即原材料生产单位、科研创新机构/成果、成果转化单位、产品消费者。其中科研机构即目前的高校和研究所,主要承担对原材料进行创新性改进或结构、功能改造,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等智力要素附加到原材料中去,形成创新性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正是消费者需要的,因此很容易在成果转化单位(一般是企业)得到转化,使创新性成果转化为消费品。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则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使得科研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克服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科研与产业化脱节严重、资源短缺、重复投入等等弊端。
科研生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一样,要经过不断的选择,各主体之间要不断协调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这是建立科研生态系统的难点所在。从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等角度来探讨科研生态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利益分配、责任分担方式以及相互间的反馈手段、利益分配方法和责任分担机制等,逐步建立起人才合作,资源、利益共享、权责明确的良好发展模式,提出适合科研生态系统建立、发展的一般规则和标准,有效指导科研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科研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间的信息交流、知识产权分配、权责关系、资源配置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的方法进行指导。科研生态系统四个环节的关系如图1所示:
科研生态链条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如以科研机构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立科研生态系统的框架及框架下的诸多如信息、数据、资源、权责处理问题。组建一个系统,关键是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可靠,否则会造成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合作的效果,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在这种科研生态系统建立的过程中要由发起单位在前期组建一个对各环节开放的平台,来共同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平台中的成员结构随着合作的需要和成熟要不断完善,进而能够处理合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科研生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评估各单位在产品开发阶段、生产阶段的贡献或投入,将建立相应的投入比例与利益分配对称模型。在开发阶段,根据某一成果的研究成本进行量化,其中的成本以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资源、物料等形式体现,按着投入比例、贡献大小在科研成果中享有相应的产权。生产阶段这种资源、物料、劳动的贡献形式会发生比例和结构上的变化,各主体单位组成的小组(平台)要根据利益对称模型重新协定权责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
3 结语
科研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加速产业化进程,而且能提高科研机构的社会声誉,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通过相应的投入比例与利益分配对称模型的应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可以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杨曾宪.“三多三少”: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价值评析.社会科学论坛.2008(3):46-58.
[2]刘淑珍.论科技进步在商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商场现代化[J].2007(6):64.
[3]罗宇.高校科研问题及校企合作的思路.科技咨询导报[J].2007(16):216.
[4]胡延华.论高职院校校企科研合作的模式.职业教育[J].2005(22):39-41.
[5]周峥,叶岗.加强校企科研合作提高高校R&D活动产出.中国科技产业[J].2004(11):39-40.
9.生态园合作 篇九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旗帜下,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教师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讲授内容少而不精;学生讨论,表面热闹,内在苍白……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导致语文课堂学习生态的失衡。
论文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语文课堂教学,学习生态,失衡
“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仔细地进行阅读”;“请大家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与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下”;“下课后,请同学们查找有关的资料,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述话语,对于每一位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报刊杂志上的一些经典案例介绍,都能听到或看到这些话语。随着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现在的课堂大有凡课都要表现出自主、合作、探究之势。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教师总是想尽办法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后,同行微笑,专家表扬,一派欢喜之景。
诚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自主合作探究”内涵的深刻认识,人们更多追求可见的形式,“把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窄化为对课堂教学形式改变的追求。”自主合作讨论在课堂中被异化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点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指导缺失,造成“惟自主化”倾向
教学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片面理解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完全“自由的”“独立的”,不需要教师指导的学习。于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便出现了忽视教师作用的“惟自主化”倾向:请学生自读课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等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行’已成为教学中的常用语。”这种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自主学习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更有甚者,由于离开教师的指导,自主学习蜕变为一种自由性、随意性的学习,表现为对文本的解读随心所欲,囫囵吞枣,严重偏离、曲解课文原意,甚至出现了学生价值观偏离。这种自主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能‘增能’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二、合作意识缺失,造成合作参与面窄
主体性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与实践显然是有距离的。这表现在:从合作意识上看,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面对着考试成绩的“排行榜”,面对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竞争对手,很容易滋生扭曲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遇到一个有困难、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课后向老师请教,以免和同学分享结果,给自己造成竞争对手。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时,许多学生更喜欢“单打独斗”式的学习方式。从合作技能上看,仅确定小组分工这一环节就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尽管最后确定了小组长、督察员、发言员等,但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不明确个人责任。从发言的情况看,在合作讨论时,只有部分同学享受到发言的机会,其余的人则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讨论。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好奇心,总是指望优秀的同学能够告诉他们结果,以致使自己沦为讨论的“附庸”。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把合作讨论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合作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无论是“附庸者”,还是“领导者”,都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合作”的真谛,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收效甚微。
三、问题意识缺失,造成探究的浅层化
【生态园合作】推荐阅读:
山西生态园设计,山西生态园施工07-29
观光农业生态园——让“生态农业”先行范文07-07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09-30
高举生态建设大旗构筑北方生态屏障11-01
游玉湖山生态园作文06-24
生态园项目建议书07-12
绿色大地生态园观后感08-14
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10-02
致力经济生态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