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

2024-07-18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精选8篇)

1.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 篇一

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经典诵读以古诗为主,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古诗诵读内容

古诗诵读内容:《望天门山》、《别董大》、《春夜喜雨》、《绝句》、《枫桥夜泊》、《游子吟》、《江雪》、《渔歌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具体要求:

1.从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水平,进行分段诵读。

2.时间安排,诵读时间为每周早读时间和午读时间。

3.采用家长与学校相结合的办法,家长督促学生每天在家利用5分钟的时间诵读一首古诗。

4.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古诗诵读的兴趣。

五、具体实施办法

1.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天早读时间为古诗诵读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文学习游戏活动。

3.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年级 “诵读能手”,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4.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

5.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六、评价方法

1.教师每天利用一分钟时间检查一至两名学生,在评价表上做好检查记录。

2.小组长每天检查组员背诵,背过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2.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七、进度计划

9月:《望天门》、《别董大》、《春夜喜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0月:《绝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1月:《枫桥夜泊》、《游子吟》、《柳林风声》 12月:《江雪》、《渔歌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 篇二

一、每日一诵读

1. 教材内容与特点

一年级的“每日一诵读”主要诵读古诗, 古诗以“分类呈现”的形式出现,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分类, 增加孩子们背诵古诗的兴趣。例如:第一周, 诗中数字;第二周, 诗中日;第三周, 诗中月……每学期16周, 一学年是32周。选的都是比较著名、浅显的五言古诗。古诗押韵,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我们要求孩子每天自主诵读一首, 每周四首。周五国学课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一周大回放, 对前四天背诵的进行一个小检测。在积累过程中, 通过朗读、背诵, 认识、积累生字。所以我们在古诗每首下面编排的五个生字, 让孩子们尽量掌握, 为我们二年级的大量课外阅读扫清生字障碍。

2. 教学措施及效果

(1) 故事中理解诗意

我们尝试把古诗的诗人和诗意编成一个个简单的故事, 讲给孩子们听。比如:《过故人庄》, 我们这样编的故事:有一天, 孟浩然到乡下去散步, 他边走边欣赏乡村的风景。不一会儿, 居然走到了一位老朋友的家, 老朋友看到孟浩然来了, 心理特别高兴, 赶紧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而且还吩咐家里人, 准备好上好的酒菜招待他……这样尝试几次下来以后, 孩子们的兴趣大增。孩子们还会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虽然讲得不是特别地完整, 但他们把对古诗的理解传递给了家长, 让家长也分享我们背诵《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乐趣。小故事还拓展了孩子思维, 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在讲到《小小的船》这课的时候, 我问孩子:“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孩子都说:“香蕉, 镰刀, 小船……”当有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我觉得像弓箭时, 我很惊讶, 因为现在的孩子对古代的弓箭见之甚少, 可这个孩子居然能把弓和弯弯的月儿相联系, 着实让我吃惊。我继续追问, 他说因为古诗里面说的“露似珍珠月似弓”, 我不禁对孩子的活学活用感到欣慰, 更为孩子的思维敏捷感到赞赏。

(2) 吟唱中感受古韵

为了增加孩子背诵古诗的兴趣, 在孩子们读准古诗字音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孩子跟老师一起吟诵古诗, 让他们学着古人的样子, 摇头晃脑地吟诵, 不只是学样子, 更是学习古人读古诗的韵味, 模仿古人读书时的那种“意断气连”的感觉, 而古诗的韵味也在这不知不觉的吟诵中慢慢溢出。

不仅这样, 我们还把部分古诗配上音乐唱一唱, 让孩子们边听边跟着唱, 还可以加上动作。到了后来, 甚至我们在课间都能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唱着这些古诗改编的歌曲。

当然要达到最好的识字效果, 我们还会相应地开展各种识字活动, 如生字超市、识字大王比赛、开展诗歌诵读会等。

二、每周一大家

1. 教材内容与特点

“每周一大家”选择了从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从老子开始, 每周一位, 一个学期介绍16位, 一学年32位。除了介绍他的生平和名言外, 还安排了一个和这个大家有关的著名而有趣的小故事, 孩子们在读故事中了解, 就记住了这位大家。用小故事把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 这样就比生硬地让孩子去记这些枯燥的人名更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教学措施及效果

每周一位大家、一个小故事, 孩子可以回家和家长一起读故事, 也可以和同学在课间读。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讲讲自己读的小故事。

为了增加孩子们读小故事的兴趣, 孩子们会轮流在班会课或者国学课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听听, 既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对孩子读故事作了一个检测, 也是对孩子记忆力的一个促进。我们还让孩子每周把自己读的小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既让家庭融入国学的氛围, 又让家人也感受孩子的学习成果。

三、每月一名著

1. 教材内容与特点

“每月一名著”选择的都是跟我们年段相结合的课外阅读书目,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我们选择的是《新编儿歌365》《我爸爸》《小布头奇遇记》《亲爱的笨笨猪》, 这些都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儿歌和绘本故事。儿歌也是孩子课外阅读的启蒙, 孩子对于短小精悍、韵律十足的儿歌特别感兴趣。绘本故事更是图文并茂, 孩子不仅饱眼福, 更可以图文结合帮助理解和识字。我们编排了“阅读指导”, 这其实是对家长的一个指导, 帮助家长在家里开展“家庭阅读”。

2. 教学措施及效果

“每月一名著”这个版块建议可以“亲子共读”。我们都知道“亲子共读”是低年级孩子最合适的阅读方式之一, 家长可以根据我们的“阅读指导”在家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带领孩子一起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开展了“儿歌朗诵比赛”和“讲故事比赛”, 让孩子把阅读的儿歌和绘本故事带到我们的教室, 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 促进更多的孩子把阅读的习惯带进家庭。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不仅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 还能学会识字,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孩子的活动, 也为我们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 篇三

关键词:诗歌诵读;经典教学;小学教育;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32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以基础夯实为主,中年级教育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基础文学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高年级教学则主要锻炼学生的阅读、赏析、理解、记忆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性,所以在中高年级阶段,加强语文经典诵读的方法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经典诗歌诵读的概念及范围

传统意义的诵读概念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读、诵、背三个方面。细分下来“读”包括有朗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和配乐朗读;接下来熟读成诵,“诵”包括朗诵、吟诵和诵读;最后才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概念“背诵”。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讲求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在读一遍后就要求背诵,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反复的理解、熟读之后再朗朗上口。

二、经典诗歌诵读的目的及价值

(一)传承经典文化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诵读我国经典诗歌即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利于教学,利于培养学生习惯素养,还利于传播我国的优秀经典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有继承发扬优秀文化的意识,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健全学生发展

通过诗歌经典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钻研精神。通过经典诗歌的学习,提高识字能力、对语文的敏感性、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注重表达,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

通过诗歌文学的接触,能够培养学生对古文字的热爱和研究,激发学生对国学内涵的积极热情,这使得学生不但能够学习课本的内容,还能够让他们广泛研究相关联的经典作品。

三、经典诗歌诵读的方法及应用

(一)出声朗读

从早读开始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诵读,例如先全班齐读,共同吟诵之后,由课代表领头进行范读,可以根据录音进行,也可以让课代表领头进行全班朗读。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兴趣的、要背诵的相关篇章。只要读出声音、融入在班级气氛中,熟悉之后便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逻辑顺序,利于学生完成背诵。

(二)课堂朗诵

课堂上的诵读方式则更加多样,例如教师可抽问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诗歌或经典文章;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朗读,每人分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还可用玩游戏式的连接法来朗读诗歌。同时课堂朗诵还可以将学生分大组进行共同吟诵、小组内部背诵的方式等。

(三)理解式背诵

从教学的开始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内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例如《泊船瓜州》这篇诗歌的教学,教师首先给学生描述写作背景,将画面感展现给学生。其次能够通过诗眼“绿”来体现整首诗的手法,形容词作动词,“又绿”二字的运用让诗歌有了韵律,灵动了起来。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又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结合作者的情绪给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出关键词,让学生潜意识里得到共鸣感受,这样在背诵时就能够想起关键词、关键的感情,从而更利于记忆。

四、经典诗歌诵读的策略研究

(一)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课标对诵读的意见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方面逐渐增加难度。”不能够简单地评价“很好”“一般”“良好”这样大范围的形容,而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题材、阅读数量等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奖励体制,对阅读累积量多、朗读质量高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富有感情、主动表现自己的学生予以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正确指导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注重教师个人的阅读素养和习惯,具有大量阅读的基础并能够进行专业指导、兼并标准发音、正确的停连和重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身体力行和专业魅力才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和帮助,用自己的言行指导学生并促使学生模仿,提高个人素质。

(三)注重氛围营造

能够多采用活动的形式带动学生的感受能力,通过配乐朗诵比赛、诗歌经典主题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带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可建立传统文化长廊来给学生创造经典文化环境。

(四)家长全力支持

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全力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家庭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训练,能够给学生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在经典诗歌文化方面,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一起学习、一起背诵,建立经典诗歌的阅读笔记,时常翻看,父母还能经常提问自己的孩子并和他们一起收看纪录片、一起查找相关文人的资料等,这些形式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思想意识。

大文豪朱熹指导学生的诵读方法是不赞成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做到眼、口、心的一致活动,不漏读、不倒读、不添字、不减字、用心去读书,便能够做到熟记于心、朗朗上口。诵读不是目的,而是学习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是对经典的良好传承,也是诵读经典的最初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

[2] 潘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4.二年级经典诵读材料 篇四

古诗

1、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ïng)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游子吟(yín)(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忆江南(其一)(唐)杜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6、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9、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0、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22、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3、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4、马诗(其四)(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25、雪(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儿童诗

1.花和蝴蝶(中国台湾)林焕彰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2.怎么办(中国台湾)方素珍

小虫写信给蚂蚁,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收到他的信,3.作业机(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 作业机,哦,作业机,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钮,等上十秒,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 蝴蝶也是花。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又干净,又整齐。

来看看——“9+4=?”答案是“3”。3? 哦,我的天!

4.春天(中国台湾)谢武彰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朵们听见了 都站在枝头上 来欢迎春天

5.鱼儿睡在哪里 [前苏联]托克马科娃 夜里很黑。夜里静悄悄。鱼儿,鱼儿,你在哪里睡觉?

狐狸往洞里躲。狗钻进了自己的窝。

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等了好久好久 还是看不见 都急得踮起脚尖 互相问着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

松鼠溜进了树洞。

老鼠溜进了地洞。可是,河里,水面,哪儿也找不到你的身影。

黑咕隆咚的,静悄悄的,鱼儿,鱼儿,你睡在哪儿

晨读对韵1.麻(ɑ)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2.波(o)

繁对简,少对多,淅沥(xī lì)对滂沱(pānɡ tuï)。珊瑚对玛瑙(mǎ nǎo),河蚌对田螺。星妩媚(wǔ mèi),月婆娑(pï suō)。曲径对斜坡。黄鹂歌婉转,绿柳舞婀娜(ē nu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3.歌(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kē)。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小夜曲,大风歌。

潋滟(liàn yàn)对嵯峨(cuï é)。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4.齐(i)

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低。奇珍对异宝,琥珀(hǔ pî)对琉璃。桃灼灼(zhuï),柳依依。龙眼对马蹄。掬(jū)水月在手,拈(niān)花香满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侯(ou iu)

猫对狗,鹊对鸠,河马对水牛。江风对海霞,青鸟对白鸥。山寂寂,水悠悠,盛夏对清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6、豪(ɑo)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风飒飒(sà),雨潇潇。麦穗对禾苗。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7.寒(ɑn)

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山村对海岛,旷野对平原。花烂漫,月婵娟。草木对山川。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唐(ang)

高对下,短对长,晋宋对隋唐。嘉宾对好友,呐喊对傍徨。池边柳,陌上桑,橘绿对橙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9、庚(enɡ inɡ

深对浅,重对轻,淡月对疏星。雷鸣对闪电,久雨对新晴。鸭嘴兽,猫头鹰,紫燕对黄莺。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10.东(onɡ ionɡ)

云对雨,夏对冬,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文竹对武松。天浩浩,日融融。碧野对苍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弟子规》

5.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定稿 篇五

上册 ································································································· 7

第一部分: 诗经 ············································································ 7

1.采葛 ·················································································· 7 2.蒹葭 ·················································································· 7 3.桃夭 ·················································································· 7 4.君子于役············································································ 7 5.关雎 ·················································································· 8 6.木瓜 ·················································································· 8 7.螽斯羽 ··············································································· 8 8.子衿 ·················································································· 9 9.十亩之间············································································ 9 10.摽有梅 ············································································· 9 11.新台 ················································································ 9 12.相鼠 ·············································································· 10 13.芣苢 ·············································································· 10 14.无衣 ·············································································· 10 15.褰裳 ·············································································· 11 16.野有蔓草 ········································································ 11 17.静女 ·············································································· 11 18.硕鼠 ·············································································· 12 19.小雅•鹿鸣 ······································································ 12 20.出其东门 ········································································ 12 21.麟之趾 ··········································································· 13 22.式微 ·············································································· 13 23.河广 ·············································································· 13 24.鹑之奔奔 ········································································ 13 25.东门之杨 ········································································ 13 第二部分:古诗50首 ···································································· 14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4 2.曲池荷 ·············································································· 14 3.从军行 ·············································································· 14 4.于易水送人 ········································································ 15 5.题袁氏别业 ········································································ 15 6.望人家桃李花 ····································································· 15 7.肃和 ················································································· 15 8.太和 ················································································· 16 9.雍和 ················································································· 16 10.回乡偶书·········································································· 16 11.晓发 ················································································ 16 12.送人之军·········································································· 17 13.董孝子黯复仇 ··································································· 17 14.答朝士 ············································································· 17

15.采莲曲 ············································································· 18 16.相和歌辞·采莲曲 ····························································· 18 17.答朝士 ············································································· 18 18.送别 ················································································ 18 19.九日送别·········································································· 19 20.宴词 ················································································ 19 21.横吹曲辞·出塞 ································································ 19 22.凉州词·其二 ··································································· 19 23.送朱大入秦 ······································································ 20 24.凉州词 ············································································· 20 25.耶溪泛舟·········································································· 20 26.临洞庭上张丞相 ································································ 20 27.与诸子登岘山 ··································································· 21 28.过故人庄·········································································· 21 29.留别王维·········································································· 21 30.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2 31.田家元日·········································································· 22 32.秋登兰山寄张五 ································································ 22 33.早梅 ················································································ 23 34.庭橘 ················································································ 23 35.从军行(一)······································································ 23 36.从军行(二)······································································ 24 37.从军行(三)······································································ 24 38..春宫曲 ··········································································· 24 39.送柴侍御·········································································· 24 40.采莲曲 ············································································· 25 41.卢溪别人·········································································· 25 42.长信怨 ············································································· 25 43.少年行 ············································································· 25 44.秋夜曲 ············································································· 26 45.少年行 ············································································· 26 46.山居秋暝·········································································· 26 47.竹里馆 ············································································· 26 48.使至塞上·········································································· 27 49.赠郭给事·········································································· 27 50.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 27

上册

第一部分: 诗经 1.采葛(ɡé)彼采葛兮(xī),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xiāo)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ài)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蒹(jiān)葭(ji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yī)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zǔ)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qī)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zǔ)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dǐ)。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3.桃夭(yāo)桃之夭夭,灼(zhuó)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君子于役(yì)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hé)至哉(zāi)?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yǐ),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活?鸡栖(qī)于桀(jié),日之夕矣,牛羊下括(kuò)。君子于役,苟(gǒu)无饥(jī)渴(kě)。

5.关雎(jū)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参(cēn)差(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yōu)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á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xiōng)琚(jū)。匪(fěi)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yáo)。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7.螽(zhōng)斯羽

螽(zhōng)斯羽,诜(shēn)诜兮(xī)。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hōng)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yī)揖兮。宜尔子孙,蛰(zhé)蛰兮。

8.子衿(jīn)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xī)达兮,在城阙(què)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9.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xiè)泄兮,行与子逝兮。

10.摽(biào)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xī)。

求我庶(shù)士,迨(dài)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今兮!

摽有梅,頃(qǐnɡ)筐(kuānɡ)墍(xì)之。求我庶士,迨其谓(wèi)兮。

11.新台

新台有泚(cǐ),河水弥弥(mí)。

燕婉(wǎn)之求,籧(qú)篨(chú)不鲜(xiǎn)。新台有洒(cuǐ),河水浼浼(měi)。燕婉之求,籧篨不殄(tiǎn)。

鱼网之设,鸿(hóng)则(zé)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qī)施(shī)。

12.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yí)。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chǐ),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sì)?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chuán)死。

13.芣(fú)苢(yǐ)

采采芣苢,薄(bó)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14.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páo)。王于兴师,修我戈(gē)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cháng)。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háng)!

15.褰(qiān)裳(chánɡ)

子惠思我,褰裳涉(shè)溱(qín)。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shè)洧(wěi)。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jū)!

16.野有蔓(màn)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ān)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xiè)逅(hòu)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ɡ)。有美一人,婉(wǎn)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xié)臧(zānɡ)。

17.静女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xiǎn),搔首踟(chí)蹰(chú)。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óng)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自牧归夷(yí),洵(xún)美且异。匪(fěi)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8.硕鼠

硕(shuò)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shì)将去女(rǔ),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yuán)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bǐ)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háo)?

19.小雅•鹿鸣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huánɡ),承筐(kuāng)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hāo)。我有嘉宾,德音孔昭(zhào)。视民不恌(yáo),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zhǐ)酒,嘉(jiā)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20.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ɡǎo)衣綦(qí)巾,聊乐我员。出其闉(yīn)阇(shé),有女如荼(tú)。虽则如荼,匪我思且(cú)。

缟(gǎo)衣茹(rú)藘(lǘ),聊可与娱(yú)。

21.麟之趾

麟(lín)之趾(zhǐ),振振公子,于嗟(jié)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22.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gōng),胡为乎泥中!

23.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wěi)杭(háng)之。谁谓宋远?跂(qí)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chóng)朝。

24.鹑(chún)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彊(jiāng)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25.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zāng)。昏以为期,明星煌(huáng)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zhé)。

第二部分:古诗50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3.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于易水送人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题袁氏别业 唐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6.望人家桃李花 唐 贺知章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7.肃和 唐 贺知章 黄祗是祗,我其夙夜。夤畏诚洁,匪遑宁舍。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8.太和 唐 贺知章 肃我成命,于昭黄祗。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9.雍和 唐 贺知章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洁,房俎斯荐。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10.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1.晓发 唐 贺知章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12.送人之军 唐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13.董孝子黯复仇

唐 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14.答朝士

唐 贺知章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15.采莲曲 唐 贺知章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16.相和歌辞·采莲曲

唐 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17.答朝士 唐 贺知章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18.送别 唐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9.九日送别 唐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0.宴词 唐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21.横吹曲辞·出塞

唐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22.凉州词·其二 唐 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23.送朱大入秦 唐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24.凉州词 唐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25.耶溪泛舟 唐 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26.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7.与诸子登岘山 唐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28.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9.留别王维 唐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30.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31.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3.早梅 唐 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34.庭橘 唐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35.从军行(一)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6.从军行(二)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7.从军行(三)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8..春宫曲 唐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39.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0.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1.卢溪别人 唐 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 莫将孤月对猿愁。

42.长信怨 唐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43.少年行 唐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44.秋夜曲 唐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5.少年行 唐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46.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7.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8.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9.赠郭给事 唐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50.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6.二年级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篇六

仁和镇五楼明德小学

2012年

二年级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经典诵读诗文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增强了自信心。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7.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 篇七

问题1:内容形式单一,诵读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不少老师在给学生选择背诵内容时,贪图省事方便,只着眼于操作简单方便,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接受能力,或者从一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每天一首古诗,或者每天一首儿歌,或者每天一句《弟子规》《道德经》,从形式上说,也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几遍,背给组长听,然后就算完事。这样的诵读只会让学生心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见“读”就怕的心理。这样的诵读不要也罢。

问题2:简单效仿他人,缺乏诵读热情的长效激励

也有一些老师,内容上采取拿来主义,把其他老师搜集整理的内容给自己的学生进行诵读,却没有注重诵读过程中的激励手段。或许刚开始,学生会因为内容的新奇有趣或形式的变化多样而让自己的诵读热情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我们知道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的坚持更多要靠外部力量的激发,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即使诵读内容很丰富,如果得不到老师、家长或同伴的关注和肯定,学生的诵读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问题3:诵读时间不足,严重影响诵读质量

当然还有一些老师在诵读方面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主要表现在老师放不下一本语文书,更放不下两本练习册,整天钻在作业堆里,批改、讲解、订正,于是诵读时间一再得不到保证,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典诵读的质量。

面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给缓坡上升的经典诵读增加新的砝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热情,以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笔者在实践中进行思考总结,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和突破:

砝码一:创新整合,丰富诵读内容和形式,延长学生诵读“保鲜期”

笔者认为,内容和形式是经典诵读中的最重要两部分内容,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离不开内容,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诵读的内容和形式都丰富起来,那么学生诵读的热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激发。

1.配乐诵读,吟唱乐无穷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说白了就是一部歌词总集,它按照音乐的不同类型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可惜我们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到如今,许许多多古代流传的曲谱早已失传,只剩下那些优美的文字在纸上沉寂。如何在古典与新曲中架起一座桥梁呢?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的江映晖老师就想到了新曲装古诗的妙招。所谓新曲装古诗,就是用当今比较流行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曲调,然后配上内容与节奏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古诗唱出来。其实古诗新编曲有不少,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这些诗词配上乐曲后,学生唱着唱着就不知不觉把这些经典诗词背出来了,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学生喜唱、乐唱。

2.划分主题,闯关乐无穷

一学期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般要横跨四个多月,我们不妨把整个一学期要诵读的内容划分成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的诵读内容用一段时间

来进行诵读,并同时策划好闯关活动,如果在规定的时段内把这一主题的诵读内容都能熟读成诵了,那么就能顺利进入到下一关。

3.周周展示,表演乐无穷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把所积累的经典诗词在同伴面前进行展示,得到同伴的赞扬,也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良好举措。

所以我把每周五中午的午读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展示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自选,可以是一个人单独展示,也可以是两人合作,当然还可以是小组齐上阵。我把全班50个学生分成10组,每组5个人,在开学初就安排好展示的顺序,每节课由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展示的时间不规定,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展示,就是有10个展示节目,如果是自己分组进行合作表演的,那么展示节目数量就不一定,总之,要在这个时间段内保证每个人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说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让诵读展示更具有艺术性,他们有时会配着快板来一段晨读对韵,有时会配着音乐来一段抒情诗朗诵,有两人轮读,也有一小组学生一起上台,进行诵读接力……在一阵阵掌声中,学生的诵读热情在一次又一次展示活动中得到激发。

4.模仿迁移,创作乐无穷

经典诵读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诵诵、读读,但是如果整天诵诵、读读,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我们把诵读跟创作结合起来,学生的新鲜感又会再度被唤起。上学期,我在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读到梁小斌写的《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我在里面甜甜地睡觉。/门口还拴着两只小羊羔,/像我写作业那样认真地吃青草。/星期天白云慢慢地飘,/我不用上学,/所以也不用奔跑。/太阳照耀着牛奶和蛋糕,/我对甜的早点有点腻了。/当我爸爸训我的时候,/我就希望客人快点来到。/爸爸对客人一点也不凶,/永远忘不了他的微笑。/我躲在像蛋糕一样的房间,/想了很多,/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领着学生读过几遍之后,我灵光一闪,幻想是孩子的天性,或许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那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地方。何不让学生模仿这首诗,也来幻想一下自己的房间呢?其实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之后,对诗一样的语言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让他们进行模仿,难度不是很高。此作业一布置下去,大多数学生都欣然接受,开始自己的创作。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真是养眼。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自己想象中的房间: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小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门上挂着我漂亮的照片/我在里面甜甜地微笑/粉嫩粉嫩的那是我的小床/米色的书桌像一位绅士/悠闲地靠在墙上……/上面放着精致的小台灯/和那有趣的魔方/哦,对了,/还有我那可爱的小流氓兔/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纵观整首诗,无论是诗的结构还是诗的语言,都是那么老道,那么有味儿,一点儿也不比诗人写得差呢!模仿迁移,将诵读跟创作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真乃一举两得!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保鲜期,诵读也是如此。在保鲜期内,做事的效率总是比较高。如果我们能多想办法,尽量延长诵读的保鲜期,未必不是提高诵读效果的良策。

砝码二:多管齐下,注重诵读的有效激励,活跃学生诵读进行时

有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还远远不够,学生的诵读热情还必须靠外部力量的推动,这个外部力量来自哪里?当然不外乎学生群体、教师、家长了。所以作为老师,经典诵读的组织者就有必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能坚持每日诵读的热情因素。

1.教师舍得表扬,让自信常伴学生

教师的表扬只是嘴巴动一动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口水,虽然老师只需嘴巴那么一动,但是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听一听的事情了。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自己看到的好的情况及时在班内进行表扬。当然除了口头表扬,老师还可以进行书面表扬,可以在学生的诵读本上,根据学生背诵的时间、流利程度给学生画上相应的一些激励符号,如一颗星、一个笑脸、一个苹果、一颗蝴蝶星,每种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如一颗星表示已经背出来了,笑脸表示老师听了学生熟练的背诵心情不错,蝴蝶星说明背得非常熟练。更多的时候,可以同时给学生画上几种符号,别看这区区小符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我常常看见学生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数啊,比啊,有时候为了得到老师的一颗蝴蝶星,就会在下面反复诵读,直到熟练了再上来背给老师听。

2.取得家长支持,让诵读滴水不漏

家长的支持也是保证经典诵读能成功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让学生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一些活动;二是如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老师能少费不少心思。在我们班上,不要求人人都参与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原因当然有很多,主要是不想让经典诵读这样一件美差成为一部分学生痛苦的负担,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开学之初我会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跟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说明我们将要在全班开展的这个活动,以及参与这个活动的好处。然后在班上找时间进行动员,并请学生把《告家长书》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决定是否参加这个活动。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就在回执上郑重地签上家长和孩子的姓名。一旦签上大名的,就是家长和学生都要尽力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负责给学生提供、布置诵读的内容,学生负责按老师要求进行经典诵读,家长要负责经常过问或者督促。家长要经常根据自己的过问和督促情况,给予孩子一定的评价,或表扬,或鼓励,或提醒。如此一来,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感觉到老师或是家长也非常关心诵读活动,从而自然地把它看成是自己学习中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习惯一旦养成,一切都会越走越顺。

砝码三:争分夺秒,给予诵读的时间保证,避免诵读进入厌倦期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的话,诵读的时间就很难从繁杂的作业堆里挤出来。如何找出恰当的时间段,又不至于过重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呢?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不妨把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进行时段的划分,每个时段再进行争分夺秒的利用,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也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1.早间晨读,15分钟效果佳

早晨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一般可以在当天就把要诵读的内容布置在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学生一进教室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诵读。一般来说,连续读15分钟,无论是诗词还是优美片段,都能大致背出来,即使背不出的,也能做到读得比较流利。自己计算好时间,15分钟后,就可以读其他内容。

2.课间赛读,课余活动更丰富

一天当中,仅仅靠晨间15分钟的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再利用零星时间进行诵读呢?课间10分钟,是个很好的机会。当然不是剥夺学生课间的休息时间,而是让学生在休息或活动时,安排学生进行赛读活动。如几个好友聚在走廊上,休息闲聊之余,抽一点时间出来,进行一场小小的诵读比赛,看看谁在晨间15分钟时间里记得最多、最牢。这样的赛读有一个好处,手里不必捧书,就是大家凭着记忆来比,如背不出,就结束,然后听其他人背,最后看谁背得多。第一个课间来一次,第二个课间再来一次,几个课间背下来、听下来,大多数学生可能就牢牢记住了大部分诵读的内容。这样的微型赛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更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

3.午间默读,静思默想再巩固

经过了早间15分钟的初读,又经历了几个课间的尝试背诵,那么如果再利用午间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静思默想的话,学生对经典诗词篇的诵读在理解和记忆上就会有新的突破。每个午间阅读时间前5分钟,老师一声令下,开始静思默记早晨的诵读内容,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只有时钟的滴答声陪伴脑子高速运转的学生。这时学生就会在特别难记处,或者在课间赛读的出错处加强记忆,这时候的记忆更多的是进行理解性记忆,会记得更牢,记得更快。5分钟结束后,让全体学生齐诵一遍,这时候,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涨,背得也很有节奏感,因为此时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最出色的表现。短短5分钟,却达到了高效巩固的目的。

4.傍晚路读,朗朗乾坤诵中别

每天傍晚,学生排着队离开校园,从教室到校门口,学生大概要走两分钟的路程,这两分钟也是进行诵读的好机会。每天组织学生放学,学生排好队伍后,就有领队的学生起头,其他学生紧跟而上,诵读开始,队伍也开始走动。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个一天累计起来,真正用于诵读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半个小时,把半个小时分散到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学生既感受不到很大的压力,又提高了诵读的效率,所以如此划分时段进行诵读,还是可取的。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每一位老师在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能够多用一点心,多想一点办法,真诚地鼓励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亲近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也会随之越来越高涨。

8.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探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 经典诗文 诵读教学

一、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

(一)提高人文涵养,传承经典文化

中国经典诗文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文中鲜明的形象,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涵养。而且,小学生是乐于念诵、乐于反复的,如果长期坚持诵读,以至于终身不忘,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表达能力

在古代历史文献中,都曾经记载了这种教育方法对于开发儿童智慧的益处。同时,诵读经典能够极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促进道德教育,浸润人生

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诗句就是要培养学生传统道德的观念,具有良好的人格操守。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他们心灵保持纯净,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而开展经典诵读恰恰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经典诗文诵读的措施方法

(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在教室、楼道、操场合适位置张贴优美的诗文、经典诵读宣传语并定时更换,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与孔子、孟子、李白等古代先贤对话,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二)利用每周经典诵读课,对学生进行学法、读法、理解等方面的有效指导,以促进学生形成自读自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由当天值日班长带领全班学生背诵经典诗文;做完课间操后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诵或轮背、赛背等;放学站队诵经典出校门……

(三)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在家庭中也营造诵读氛围。

(四)学生人人专设经典诗文积累本,以班级为单位给积累本起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内容不能单纯积累,可诗配画、装饰……

(五)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以便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诵读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诗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指导方法

(一)挖掘教材,引导方法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教学中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

(二)引导巧背,“量”的积累

1. 表演体验法

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学生背诵《书湖阴先生壁》,当背到“手自栽”“排闼”等这些词语时,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2. 图画展现法

对于一些描写景物的古诗,可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来拉近与古诗的距离,如指导背诵《小池》时,逐句画出“泉眼、泉水、树阴、太阳、小荷、蜻蜓”,可以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头脑中就有了画面作为依托,不但背得快,而且背起来也是言之有物。

3. 故事引导法

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则故事,譬如:《七步诗》《寻隐者不遇》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诵读前,先把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明白了诗的大意,背诵起来诗中的句子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眼构成的了。

4. 多种形式融合法。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画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四、经典诗文诵读取得的成效

古诗文“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语文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2]王松泉.阅读教材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33).

上一篇:学生活动经费管理规定下一篇:春季动物防疫检查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