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2024-11-1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共12篇)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篇一

大演乡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设计报告书

一、大演乡新农村基本情况

大演乡新农村座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脚下,距县城22公里,人均年收入1880元。全村下辖十个村民组,共280户、1028人。其中,有两个村民组,居住在海拔450米以上的高山上。全村耕地面积570亩,茶园面积4500亩,山场面积3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78万亩,山场植被因生态旅游开发因素保存较好,主要树种为株树、枫树、松、杉、毛竹等。该区域年均降水量为1620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约占全年的71%;年平均气温16℃。全村目前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从事农田、林业、茶叶、牧业、副业等。茶叶、旅游是新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渠道,除自然因素外,新农村的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落后。

新农村现有牯牛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牯牛降休闲会馆、龙门山庄及望峰山庄等旅游企业。2007年新农村被石台县评为“最佳乡村旅游示范村”,2009年新农村被评为 “省级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新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是工作的重点,而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及牯牛降旅游景区环境是新农村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农村目前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没有完全彻底有效的得到改变,农村人畜粪便没有做到无害化处理。加上生活污水也没有处理意识,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污染后的溪流给血吸虫提供了生存温床,从而导致了血吸虫病的流行和反复感染;二是村庄环境“脏、乱、差”。居民村庄内没有污水排放渠道,就更谈不上污水处理设施了,垃圾没有固定的场所,造成垃圾遍地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人们自身的卫生健康;三是新农村是石台县旅游业的龙头,牯牛降旅游开发带来了各地游客,也带来了“旅游垃圾”和环境卫生隐患。单是游客生活垃圾还不足虑,关键是群众饮水源受到污染,人畜饮用水源的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寄生虫病发病率提高,因此控制水源污染也是环境整治的关键所在。

概括新农村污染现状,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尤其以“白色垃圾”为最。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该村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山坞、山脚地、河边就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下游县城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总结造成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由于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二是由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乡村还没有设立环保专项资金,由于乡镇财力有限,经费紧张,因此,用于进行环境治理的资金难以落实,乡镇集镇环境治理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乡村环境的治理了。三是群众环保意识差,加之社会宣传不到位,使广大农民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造成对已发生在身边的污染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三、新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申报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一次性予以彻底治理,然后加大宣传,提高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宣传教育。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关键所在。通过新闻媒体、志愿者参与和相关公益性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自我管理,使农村的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通过以下措施来巩固整治成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保责任,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纳入村两委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村环境整治作为对村级工作和村干部年终考核内容,注重开展卫生环境检查、评比活动,并将农村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村年度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村庄建设,农村为了方便生产、生活,一般住房、厕所、畜禽养殖场点易连成一片,加之厕所、畜禽养殖场点都不是封闭,有的就在村庄道路边,既不雅观,又不卫生。所以必须出台有关切合农村实际又易执行的村庄规划,一旦通过,就严格执行。

(3)继续推进和鼓励沼气建设做好善后服务,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村垃圾污染。一是对生活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扶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行“畜禽—沼—果”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二是建设农村垃圾清运及集中处理系统,引导农民将生活垃圾堆放到指定场所,并及时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或及时填埋。三是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对新建企业的环保评估结果和已建成企业的排放标准和实际排放情况要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未达标的要限期整改达标。

(4)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农机、农技部门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5)设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成立乡村环境卫生队伍建设,专门用于解决乡村环境治理。建议该资金主要来源为:一是每年把治理环境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二是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从村集体经济或村民出资一部分用于环境治理;三是从企业、小店、作坊业主收取环境治理资金;三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加入。

(6)建议集镇建垃圾焚烧场,杜绝倾倒和填埋现象发生。集镇建立垃圾焚烧场,各村和旅游景区的垃圾负责收集并能及时运到乡镇焚烧场处理。

(二、)具体实施方案和建设内容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新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2)建设单位:大演乡新农村委会(3)工程地点:新农村(4)项目责任人:唐卫杰

2、项目建设内容

(1)村庄综合整治工程:修建沼气池30口;建固定垃圾池95座;配备保洁员及垃圾清运工2人;配垃圾清运处理设备1辆。(2)污水处理工程:建污水终端处理池2座,设计340立方米;修建污水排放沟渠共3200米。

(3)饮水源保护工程:山场禁封800亩;建水源保护点1个,划立保护带533600平方米。

(4)环境整治宣传:树相关宣传牌120块。

3、建设时间:2010年1月—2010年6月

4、项目总投资:157.463万元

5、项目工程投资概算(见附表)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篇二

1 我国新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城乡差距日益严重, 虽然近几年来, 国家的惠农政策已经做到了极致, 但是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进城务工, 尤其是年轻人, 大部分还是会选择进城打工, 导致现在的农村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使得我国新农村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1.1 水环境的调节功能下降

如今的农村已经再也不是以前的农村, 大量荒地无人去种植, 使得农村整体氛围比较萧条。农村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水环境的调节功能明显下降,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河床的整体抬高, 从而导致大部分的河道出现淤积的现象, 使得有些地方严重缺水,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同时也会对农村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生物会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发生大规模的迁徙。

1.2 土地板结严重

由于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 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观念并不强, 从而出现滥用农药化肥的现象。长此以往, 造成了现在农村土地的大量板结, 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减少, 这对于农村的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土地板结严重将会为以后的作物种植带来很大的难度。庄稼种植在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是不会得到充足的养分的, 致使庄稼大量减产。

2 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具体措施

目前, 我国新农村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只有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真正地解决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 才能改善新农村环境。

2.1 加大资金的投入

加大资金的投入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首要措施。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还存在着猪圈、粪池等设施, 这种设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农村的环境。同时, 新农村缺乏一些公共的垃圾处理设施, 出现垃圾任意堆放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 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 比如垃圾处理场、垃圾桶、路灯等。在解决新农村综合环境的问题上, 必须要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进行, 不然新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将会寸步难行, 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在资金投入方面也应该加大对农民的优惠政策, 目前已有的惠农政策有种地再也不用交钱交税, 这种惠农政策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很大地反响。

2.2 综合治理环境

综合治理已经被破坏的环境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只有将现已被污染的环境治理好才能谈及其它。农村的相关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治理做成一个完整的规划, 对河流、山坡、土壤等进行综合治理, 邀请相关专家到新农村进行考察, 接受专家们的建议, 保证在治理环境方面做到高效快捷, 最好能够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和设备。比如, 在河流治理方面, 农村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彻底清除河道下面积压的淤泥, 使河道恢复到正常的高度。同时还应该将河面上覆盖的一些对于河流有严重危害的植物做到彻底清除。定期为河道清理杂草, 待河水的水质变得较好的时候, 可适当放养一些鱼苗, 种植一些能够净化河底水质的水草。综合治理已被污染的环境是改善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必要途径。

2.3 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目前新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保证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顺利实施。在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别人来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不如强化当地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行治理。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农民传授一些知识, 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消除农民一些陈旧的观念, 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可以在新农村的未来发展中形成一股全新的风貌, 鼓励当地农民自主地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目前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 必须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 使新农村的环境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善, 才能尽早打造出现代化、科技化的新农村。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在新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问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了目前新农村所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 并就解决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的具体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

参考文献

[1]柴宏祥, 徐海燕, 张东波, 何强, 艾海男, 刘鸿霞, 梁建军, 邓轲, 魏英华.三峡库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设计实例[J].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0)

[2] 覃永晖, 王晶, 刘杰, 冯丕成, 邱实.新农村交通干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实践探索——以湖南常德桃源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2)

[3] 顾馨梅, 张翔, 水淑燕.改变农村面貌建设和谐新村——以江苏省扬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3)

[4] 曾小溪, 曾福生.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篇三

一、佛山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佛山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全乡面貌显著改善,形象大幅提升。全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树形象、干部转作风”的社会效应。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乡上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了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

2.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全民参与。通过悬挂横幅、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和召开乡镇党代会、人代会、村干部会议、党小组长会议、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深入持久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3.开展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1)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乡整治办的带领下各村组都开展了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整治重点目标的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对村内外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组织发动近5千人次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100多次,清除公路、河道、村庄、乡村道路等区域积存暴露垃圾90余吨。(2)整顿秩序“治乱”。整治乡政府驻地广告牌乱悬挂、车辆乱停放、街道卫生难保持等突出问题。采取统一模式,统一尺度,所有广告牌统一贴墙;对街道实地勘察,定位置、划车位,规范车辆停放;与商家住户签定“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卫生有人管,门前绿化有人护。(3)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共新建垃圾池47个。努力改善农村环卫设施基础条件,为长期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4)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出发点,建设“绿色乡村”。全乡共种植柳树、雪松等各种树木3万多颗,核桃树和油橄榄15647万颗,不仅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效果。

二、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德钦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增强公民“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的思想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1)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建立宣传栏、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势,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完全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2)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等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给予公开曝光,有效促进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户卫生检查评比、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促进观念转变,影响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全民参与。

(3)以典型促发展。对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2.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1)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的规划配置各乡镇的环卫基础设施,可以由县环保局牵头,对各乡镇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检查,并绘制区域环境卫生设施散布图,科学考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管理。

(3)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县级的主管部门要帮助各村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美观。

(4)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乡、村建设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规划实施时,城建部门及乡、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雅观。

(5)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熟悉。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3.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1)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州政府对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弥补乡镇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2)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势,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城乡环境。

(3)部门帮扶。县委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除提供资金外,还可以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4)村民参与。不让村民出一分钱不见得是一个好方法。由于没有付出,所以才不会去珍惜环境卫生整治的成功果实。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亲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构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4.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篇四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

— 1 — 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一)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提高省会防洪保安能力的需要。多年来滹沱河虽多次整治,但至今市区段未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防洪标准偏低、问题突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市区北部和正定古城的防洪标准将由现状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城市防洪近期可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二)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需要。滹沱河是省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滹沱河市区段河道常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严重,已成为市区的主要沙尘污染源。对滹沱河市区段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湿地和水面,逐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将对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发挥极大作用。

(三)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多年来,由于流域防洪规划确定了滹沱河上游治理“护险不筑堤”的原则,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一直按漫滩行洪模式治理,如遇50年一遇标准洪水,将有231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淹没区,淹没

— 2 — 区土地难以进行开发利用。随着岗南、黄壁庄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上游洪水得以有效调控,滹沱河市区段筑堤设防已成为可能。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可以为城市北跨,建设滹沱新区,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综合整治规划

(一)规划的原则和目标。滹沱河综合整治坚持“统一规划、分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生态、追求和谐,保障行洪、宜看宜憩”的原则,通过“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清洁的水源地。依托河流水体和两岸森林,努力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石家庄市生态高地和省会地标性景观。

(二)规划范围。规划治理范围为黄壁庄水库——藁城东界,全长70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张石高速——机场路,长30公里。整体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二期工程为太行大街——藁城东界,全长30公里。三期工程为黄壁庄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全长24公里。

(三)功能分区

1、黄壁庄水库——张石高速为湿地景观段,张石高速——南水北调为地下水库入渗场和生态森林区,南水北调——塔子口为水面景观段,塔子口——藁城东界为湿地景观段及采砂区。

2、现状主河槽内,部分河段形成蓄水子槽,子槽外是沙滩、草地和滨水步行道。主河槽至两堤间,分段建设不同主题的生态和文化景观走廊;两堤形成滨河快速通道。堤外建设100—500米防护林带。

(四)建设内容

1、防洪工程。主要是划定治导线,新建、改造堤防28.8公里,加固堤防27.7公里。同时,对河心岛整体按50年一遇、局部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防护。

2、生态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景观、水面景观和生态走廊。在黄壁庄水库——张石高速、塔子口——藁城东界部分河段,种植湿地植物、湿地花卉,营造湿地生态系统,建设1500万平方米左右以溪流、水面、水生植物、鸟类栖息地为特色的湿地景观。

在南水北调——塔子口之间主河槽内,通过开挖和防渗处理,形成长11.5公里、宽500—800米、深1.5米左右的子槽,形成800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

在主河槽——两堤之间,结合自然地形和道路走向,修建引水明渠和人工湖,形成串珠式水面。同时,种植低矮灌木、风景树,在重要节点建设若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分段形成主题鲜明、充满活力、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带。

3、配套工程。

橡胶坝:在滹沱河京广铁路桥上游580米、下游1200米处,各建一座800米和600米长的橡胶坝,经橡胶坝拦蓄形成两个大的湖

— 4 — 面。

道路:共修建河防道路92公里(南北堤各46公里),路面宽北岸10米,南岸约30米。

林带:沿治导线外结合现有林地,栽植用材林、风景林、经济林,形成100—500米宽的防护林带。林带间适量布置休闲服务设施。

四、水源计划

综合整治工程年需水量9000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水面景观用水、湿地用水和绿地用水。水源主要利用岗、黄水库水,南水北调弃水、冶河水和中水。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工程估算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8.94亿元,生态环境工程投资25.42亿元,配套费用17.98亿元。一期工程总投资39.41亿元,二期工程15.92亿元,三期工程7.01亿元。建设资金主要以收储土地的转让、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来筹集。

六、主要效益

(一)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形成环省会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进一步改善省会的生态环境,其中增加水面面积80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人均增加水面面积3.6平方米、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地面积2.7平方米。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可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预计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可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增加10%

— 5 — 以上。

(二)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有利于水源地保护。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的地下水源地,在目前太平河至滹沱河区域共布有地下水源井99眼,年取水量5000万方左右。工程完工后,可有效杜绝向水源地保护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同时,结合河道蓄水及地下水库建设,对滹沱河水源地进行适宜修复涵养。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按照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巩固省级卫生镇、村的成果。实行政府主导、各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二、整治的重点部位

1、4条主干线:211国道沿线、306省道沿线、唐川路沿线、野郑路沿线。

2、中心集镇:镇区街道

3、中心村:各村主干街道

三、整治的内容及要求

在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各村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户集村收、集中处理”的原则,认真开展“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和“四清”(清垃圾、清杂草、清淤泥、清路障)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十乱”(杂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衣被乱晒、杂物乱放、车辆乱停、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现象。

1、全镇集中建设垃圾填埋场1个,各村以村为单位配置垃圾清运车辆。

2、建立健全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户。

3、以村为单位修建垃圾池(配置垃圾箱)或以每10户为单位配垃圾桶。

4、以村为单位确定卫生保洁员定期进行垃圾清运工作。

5、各村每月底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确保每户房前屋后保持整洁,公共场所由保洁员或卫生清洁小组轮流清扫。且以村为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光荣户”评选活动,评选结果要进行公示。

6、国道两侧从水沟外缘算起50米内、省道两侧从水沟外缘算起15米以内、县道10米以内不得建地面构造物。

7、以村为单位拆除紧邻公路影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破旧废弃房屋、厕所、猪圈,清除草垛及其他堆积物;取缔占道经营的废品回收站、木材加工厂、建材经销点、小卖部;要争取做到主干道旁的常年整洁、清洁。

8、禁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摆摊设点、乱停乱靠,有条件的村要集中修建晒场。

9、主干道公路两旁行道树至公路路基边坡范围内不得放羊、栓系牲畜。

10、保持农村新建房屋周边环境的整洁,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四、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村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召开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并进行广泛宣传活动,明确卫生整治的意义、目标、内容和要求,提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认识,形成一个有声有色的环境卫生整治氛围。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做到广泛动员,人人参与。

2、综合整治阶段。

镇政府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尽力而为地逐步推进,全面开展道路、集镇、中心村的存量垃圾清理工作。同时,根据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内容、要求,要加强对此项工作具体领导,集中主要精力和人力,认真进行环境卫生工作的全面整治,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3、检查验收阶段。

各村要组建检查小组,按照相关标准,对辖区内的主干线、所在集镇、中心村的环境卫生进行自查自纠,并形成书面总结汇报材料,上报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于3月上中旬开始,每两周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集中检查,以简报的形式予以通报。按加权平均为各村全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事关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村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一把手”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落实镇级领导包片、抓示范点,干部包村、包段面的工作责任机制,确保责任到人。

2、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一事一议”自主投资投劳,共建美好家园,推进镇村卫生保洁工作;切实凸显政府主导作用,镇级财政对垃圾(清运)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适当予以补贴;积极组织镇领导针对各村开展对口帮扶,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同时,可以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有效拓宽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筹集渠道。

3、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镇政府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各村要抓好日常整治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督促后进行整改,促进环境整治工作平衡发展;各村对农户的环境卫生整治实行“月查季评年颁奖”,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步入常态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六

为全面整治宁互一级和宁互西路(以下简称“两条公路”)沿线村庄脏、乱、差等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公路沿线各村实际,我镇采取三项措施,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任务。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镇制定了《塘川镇春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每个村社环境整治的重点和目标任务,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人大主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乡镇各副职领导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并由包片领导带队负责,分段管理,逐段整治,要求全镇机关干部全部上路整治,动员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带领广大群众自觉开展卫生清扫。

二、强化宣传引导,整治村容村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鼓励村民“爱家园、讲卫生、树新风”,塘川镇干部职工采用走村倡议、串巷宣传等形式,发动村民自觉对房前屋后卫生进行清洁,有效提高了村民爱环境、讲卫生的意识。同时,扎实开展以清理垃圾、淤泥、路障,改造厕、圈、棚,治理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和畜禽乱跑的“三清、三改、治六乱”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全面治理公路两侧及巷道内的柴草、厕所、棚圈、垃圾、火炕门洞、露天粪坑、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屋顶杂物、通信线路等,引导村民用“美、净、序、明、绿”的标准来建设家园、美化家园。

三、健全监督措施,完善长效机制。为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按照“谁包片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不定期安排人员对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巡查,积极配备保洁员和垃圾箱、垃圾车等简易环卫设施,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确保环境卫生有人管、有人抓,村庄垃圾得到及时、集中清理。同时,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各村的年终考核,对工作主动、整治效果好的村社进行加分奖励,对行动迟缓、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社进行通报批评,保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7.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篇七

关键词:南京市,农村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对策建议

2010年, 财政部、环保部启动了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包括江苏省在内的8个省 (市、自治区) 成为全国首批示范省。2010年6月, 南京市成为首批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试点城市。至2013年初, 南京市高淳、江宁两区完成三年示范整治工作任务。三年连片整治示范建设结束后, 自2013年7月起, 江苏省新一轮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规划 (2013-2017) 编制工作启动, 整治内容与连片整治基本一致, 整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南京市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全部五个郊区。

该文在回顾2010年以来南京市涉农五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的基础上, 总结共同经验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后续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其它地区进一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概况

南京市农村区域约5800 km2, 分布在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五区, 占南京市域总面积 (6600 km2) 的88%, 是建设“美丽南京”的重中之重。南京市涉农各区以创建国家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载体, 集中资金投入, 以解决全区农村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1 第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概况 (2010-2012)

在第一轮连片整治三年示范期间, 高淳区、江宁区利用国家资金及自身配套资金, 积极开展示范片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 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三年整治示范任务。据统计, 2区共完成整治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受益人口达11万余人。共完成新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0套以上, 配套管网800余公里;新建或改造垃圾中转站3个, 垃圾池 (垃圾房) 约1000个。南京市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工作得到了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的肯定, 其中高淳区被列为环保部美丽乡村考核体系建设试点区, 并被作为2012年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会的备选会议地点。

1.2 第二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概况

2014年, 省环保厅正式批复南京市江宁等5区的《2013-2014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南京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据统计, 2013-2014年, 相关资金共支持5区318个行政村开展了试点工作。共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00套以上, 配套污水管网超过1000km;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套, 配套污水管网2 5 k m;延长污水收集管网100km;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1座, 村庄垃圾集中清运房21处, 小垃圾房1000个, 购置乡镇垃圾转运车5辆、清运车17辆;受益自然村600个以上。2014年6月4日, 江宁区谷里街道作为全省新一轮整治示范典型, 组织承办了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现场会。截至2014年底, 南京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二。

1.3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概述

2013年5月5日, 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 提出深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将工作方向从自然村落整治转向连片整治, 从整治人居环境转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 从单纯建设村庄环境转向联动开发特色产业, 全面完成省定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计划用5年时间, 打造五大片区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区。

目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框架全面拉开, 以江宁“五朵金花”、高淳桠溪大山等示范点为基础, 串点成线, 连线成片, 完成了江宁 (谷里、横溪、滨江) 、浦口 (汤泉) 、六合 (竹镇、金牛湖) 、溧水 (白马、傅家边、无想山) 、高淳 (桠溪、游子山、漆桥) 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通过2年多的建设, 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特色品牌, 江宁周村、溧水傅家边村当选为“2014中国最美村镇”。

2 共同经验与存在问题探讨

2.1 共同经验探讨

总结南京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共同经验,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在组织层面上和实施层面上都要建立常设机构, 完善财政报账制度和信息月报制度, 每月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进度。二是科学编制规划, 坚持做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与推进污染减排、与农村环保重点任务“四个结合”。三是精心组织实施, 聘请专家实地考察, 统一工程设计, 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地区实际, 选取成熟工艺进行设计。同时, 要明确时间节点, 落实责任分工, 加强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程设施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2.2 存在问题探讨

目前, 南京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村环保投入明显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 缺乏专项的农村环保资金, 财政能力薄弱地区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部门协作还不够深入和高效, 在各级政府如何有效整合住建、城管、农业、水利等部门的资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得不到体制、机制方面的保证,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依靠项目推动。同时, 农村执法力量薄弱, 与管理任务不匹配, 区县环保机构人员偏少, 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策建议

对于今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是在农村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点聚集、土地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的相应集中和居住乡村的适当合并,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和公共财政资源有效配置是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二是尽快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畜禽养殖、秸秆综合利用、河塘清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各方面扩大投入范围, 以取得更好的环境整治效果。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在已建设施运转维护长效管理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面加大投入。三是加大生态补偿的总额, 建议将现行按稻田和林地面积大小的生态补偿机制改为按生态功能区 (林地和湿地) 面积大小进行补偿。四是加强农业污染源监控体系建设和农村污染企业整治, 在提高监测能力, 掌握污染特点和规律, 摸清污染底数的基础上, 持续强化农村地区“三高两低”企业整治, 杜绝城市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

参考文献

[1]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2]高淳县人民政府.高淳县“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3]浦口区人民政府.浦口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4]六合区人民政府.六合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5]溧水区人民政府.溧水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6]张壬武.倡导生态农业[S].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 (1) :5-8

[7]刘晓, 韦铭.建设兼具“形态美”和“内在美”的都市美丽乡村[N].南京日报, 2013-02-06

8.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简介 篇八

记者近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为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1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已陆续下达各地,将有12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170多个生态示范创建村镇得到奖励,900万群众直接受益。

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0亿元专项资金将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重点支持位于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据介绍,10亿元专项资金中,约9.2亿元用以支持12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约0.8亿元用以支持170多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将有超过900万群众直接受益,带动各地农村环保投资近15亿元。

(新华网)

中国苹果产业世界第一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果业局获悉,作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苹果浓缩汁出口国,中国的苹果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陕西果品出口量明显增长,表明全球市场对此间果品需求量仍在增大。

近十多年来,中国对世界苹果产量增长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四,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产区。其中陕西苹果种植面积现为中国第一,并拥有世界上先进的苹果优良品种,苹果良种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业内人士称,在美国市场,每消费十瓶苹果汁,就有七瓶是中国生产的,其中四瓶以上产自陕西。

(中国新闻网)

全国大学生村官主题征文活动启动

首届全国大学生村官“青春奉献大地”主题征文活动7月24日在京启动。活动历时三个月,由人民日报社《大地》周刊、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网”、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共同组织,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无锡黄土塘村协办。

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有13万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农村基层。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未来两年内我国的64万个行政村都将选聘大学生村官。征文活动旨在总结回顾大学生村官走过的历程,展示大学生村官的风采,忠实记录大学生村官的所为所想所感,深度拓展大学生村官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发挥优秀大学生村官的示范作用,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征文活动主要面向2006年至今选聘的在职大学生村官,体裁为散文、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字数限定在2000至8000字。

(光明日报)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民工参加“四险”最新情况

7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通报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通报农民工工作时他说,截至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380万人、4153万人、5054万人、1518万人。

谈到下一步工作安排,尹成基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后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继续开展十大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部署开展第三次全国农民工工作督查行动,督查的重点是各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维护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其他方面的工作安排还包括:研究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工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改进农民工公共服务、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

(农民日报)

我国8亿多农民将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

根据卫生部8月6日公布的《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我国将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09年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之年。卫生部要求各地慎重选择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等方面的特点,选择部分适宜模块建立健康档案,不强调一步到位。

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09年底,各地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本地区农业人口数的5%,到2011年建档率不低于30%。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农民日报)

198万农户受益农机补贴政策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7月31日,全国各省(区、市)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4.66亿元,补贴机具超过225万台(套),受益农户逾198万户。全国各省(区、市)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4.66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100亿补贴资金的94.66%。

目前,已有16个省(区、市)补贴资金全部用完,绝大部分省(区、市)进度已过90%。从补贴机具类别看,动力机械、收获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使用补贴资金分别占已实施补贴资金的43.39%、20.34%、11.65%、5.99%。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设施农业设备、田间管理机械、排灌机械共使用补贴资金5.6亿元,占已实施补贴资金的5.91%。从补贴机具品种看,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需求量大,4种产品使用补贴资金达57.51亿元,占已实施资金的60.76%。

(人民日报)

农村地区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的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日前,记者获悉,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促进“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和开展,推动我国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农业部、原国家体委和中国农民体协从1990年起,就在全国广泛开展了以乡镇为重点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活动开展20年来,一批适宜在农村开展的体育项目和健身方法得到推广,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活动中举行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农村特点鲜明。不但使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另外,许多乡镇的党员领导干部亲自组织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与农民成为球友、棋友,和农民的感情得到沟通、加深。

有关人士介绍,该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评比表彰了8批、共1888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达到6242个。

(农民日报)

海南省上半年农业增速全国最快

据海南省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227.95亿元,同比增长7.4%,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6个百分点,居全国之首。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0元,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19.6%提高到21.5%,成为金融危机下支撑该省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海南现代农业也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据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朱清敏介绍,上半年,围绕农产品出岛出口,海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也快速发展,为45万农民提供季节性就业,仅农民从事瓜果菜代购、分选、包装、预冷等服务性务工,收入都近9亿元。

今年上半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海南农民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人民网)

第七届中国“花博会”将于今年9月举行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26日至10月5日在北京市顺义区和山东省青州市两地同时举行。本届花博会将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

本届花博会将吸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及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参展企业1300余家,展品达20余万种。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处、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日本全国花卉出口扩大协议会、朝鲜金日成花金正日花委员会等国家级花卉机构将以国家名义参展。美国知名农业院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将首次以教育机构身份参与花博会。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占地面积138216平方米,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集花卉展览、物流、研发、交易于一体的专业性场所。未来,这里将汇聚全世界最顶级的花卉,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花卉物流交易中心。

(北京商报)

我国将加速推进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日前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绿办主任(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上表示,今明两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绿色通道工作建设,力争全国所有可绿化的公路、铁路、河渠、堤防全面绿化,初步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

李育材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到2010年,力争全国所有可绿化的公路、铁路、河渠、堤防全面绿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绿色通道与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现在仅剩下一年多的时间,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离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还很艰巨。”李育材在会上表示。

据李育材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公路已绿化161万公里,占可绿化里程的57.5%;宜林铁路已绿化达标2.99万公里,占宜林铁路全长的52.66%;水利系统绿化湖泊库区9.53万公顷,江河沿岸绿化累计4.03万公里。

9.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 篇九

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开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开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日

开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 总则 为落实各乡(镇)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责

任,解决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7﹞6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强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办﹝2009﹞11号)有关要求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部署、《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工作协议书》及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筑府办发﹝2010﹞212号)文件。

第三条 考核对象及范围 考核对象为县直相关部门

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考核范围为开阳县县域内农村地区。

第四条 考核原则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重点突出、注重实效。

第五条 考核内容 依据《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

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实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目标完成情况和环境管理情况两方面,满分100分。

第六条 考核程序 包括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

民政府自查和开阳县人民政府考核。

1.自查。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照《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及本办法的要求,组织自查,于每年3月5日前将本辖区或职责范围内上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落实情况上报开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每年3月下旬组织考核

工作。工作领导小组在材料核查和现场检查基础上,依据《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对被考核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和评分。

第七条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材料核查和现场检查

1.材料核查是指被考核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

民政府提交以下材料:

(1)《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对照得分表;

(2)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工作进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3)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监测报告、政府文件等。

2.现场检查是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被考核县直相

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实地核查。核查内容包括:听取情况汇报,查阅有关文档资料,实地查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和农村环境状况,征求群众意见等。

第八条 考核结果 依据《贵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

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试行),对被考核的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打分并排序,排名情况上报县委和县政府。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得分排序靠前的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委和县政府给予表彰,对参加试点工作且排名靠前的各乡(镇)人民政府在申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等经费时予以优先。

第九条 附则

1.本办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开始试行。

2.本办法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主题词:环保 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 考核办法 通知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法院、检察院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12月20日印发

10.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例 篇十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例

摘要:以四王村为例,介绍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和方案设计,提出了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并具体制定了水环境治理规划、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农业生产废弃物及人畜粪便处理综合利用规划、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规划和生态发展规划,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 者:戴建强    DAI Jian-qiang  作者单位:邳州市环境保护局,江苏,邳州,221300 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 23(2) 分类号:X321 X19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环境    整治方案    实例   

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及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向阳川镇发展与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两净、三无、两有”的要求。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道路高低不平、乱搭乱建随处可见、垃圾成堆、草堆杂物乱堆乱放、河道淤阻、杂树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通过“三清”、“五场”建设,实现“四化”目标。争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县位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力争达到农村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实行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水管站统筹协调,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全镇统筹规划,全面推进落实。

2、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原则。各村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本村县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3、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原则。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努力在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总体目标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四创两争”工作,实施修建村屯道路、边沟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屯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完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每个村为单元,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为手段,着力控制全镇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从解决村庄“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力争达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村风文明的目标。

四、整治内容

(一)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投入1000万元,到2015年底建成3个村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的购置,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2、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建设。在驻镇村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池试点建设,总投资675万元,到2012年完工3个村,2013年完工15个,2014年完工15个,2015年完成16个。确保四年时间全部完成,净化生活污水能力达200余万元吨。

3、农村户用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各村根据当地废弃物具体情况,对农业生产、加工及居民生活废弃物进行多级、充分利用,减少生态系统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投入,减轻农业生产性污染,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同时生产清洁能源,提高综合效益。

4、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程。全面推动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生态乡镇和11个生态村。

(二)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化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村里主干道要水泥硬质化,道路要实行“户户通”,主干道要按照城镇建设标准,两侧配置路灯。现我镇实现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目标,“十二五”末,我镇将完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硬化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00公里,其中实现四通八达、干支相连、联网畅通的公路骨架,计划投资3890万元。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镇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镇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解决好由化肥、农药、农田废弃物等带来的污染问题为重点,为彻底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现代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做好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和服务工作。镇林业站:负责经济林木、绿化苗木的招商引资、引导种植和技术服务工作。镇城建办:负责做好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工作,园林园艺及景观。镇国土所:负责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等农用地征占用和农用收贮等工作。

4、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各种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共培训15期,培训1890人次,今后将继续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5、绿化造林。至2015年,完成义务植树52万株;样板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村庄绿化49个自然村,计划植树83000株。

(四)饮用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镇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1、饮用水安全。组织实施驻镇村自来水改造,9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5300万元。

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将各类废弃物较多的工业行业、企业,作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重点,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强化环境保护,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渐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在各类经济活动,严格控制排污,同时加强整治河道力度,提高河水调蓄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达标。

(五)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镇成立农村环保大队,配备队长1名,副队长1名,工作人员10名,负责镇主要街道及重点区域环境管理,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管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教育。各村、单位、部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增长率,提高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查外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予以经济处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环境保护行为和投资者的合理经济利益。

(三)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镇域外资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规范的村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投机制。

(四)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各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阶段性任务,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保护技术、清洁生活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1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材料 篇十二

共同建设美丽和谐新乡村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X县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谐家园建设,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五清五改五包”,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XXX年入冬以来,XXX县紧紧围绕总目标,强力推进村庄整治“五清五改五包”工作,大力开展以三区分离为主的庭院改造,逐步建立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村庄整治XXX个行政村,村民小组XXX个,村庄整治户数XXX户,三区分离户数XXX户,村庄整治力度空前,美丽乡村建设强力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办、宣传部、基层办、住建局、环保局、爱卫办等相关单

位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制定并下发了《XXX县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县领导多次批示,要加强督查落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协调会XX次,研究协调解决村庄整治中存在的问题。XX次亲自参加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会,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高潮。同时根据住村工作队确定县直机关村庄整治责任点,发挥单位自身优势,指导督促该项工作的落实。

(二)规划引领,抓好顶层设计

XXX县的基础薄弱,环境复杂,生态脆弱、任务繁重都异常突出,面对实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攀比,一轰而起。XXX县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完成了2018年10个示范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区位优势、资源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分类对待,科学编制,确保了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全民参与,调动农户建设美丽家园积极性

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和创造性,集聚力量,广泛参与。一是为充分调动农户“五清五改五包”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宣讲队开展以“十九大、新时代、新农村”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村、镇两级干部、退休老干部下村入户讲近年来党的政策、身边村庄的变化和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方向,让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导农户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事情自己办”的观念,形成人人参与村庄整治的良好氛围。二是以农户为主体,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通过签订“五清五改五包”责任书,落实责任到村、到户、到人头,村委会不定期对责任区域进行检查,每周一升国旗后,对制度落实较好的家庭和个人予以表扬,颁发流动红旗,上报镇政府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制度落实差的家庭和个人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四)示范带动,让农牧民看到切切实实的成效

打造XXXXX镇XXXX村、XXXXX镇XXXXX村、XXXX乡XXXXX村等10个居民点为典型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让农牧民真正看到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庭院改造的具体成效,激发农牧民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为村庄整治工作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产业融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村庄美是手段,村民富是关键,村风好是内涵,最核心的是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政策扶持,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农户搭建葡萄架、修建暖圈、青贮窖、蔬菜拱棚等基础设施,并给予贫困户发放贴息小额贷款和“借母还犊”扶贫牛、羊,帮助农户达到家里有一圈牛羊、一群鸡、一个菜棚、一片果树、一架葡萄的“五个一”发展庭院经济的基础标准,推动农户发展立体种养模式,从而实现农户的庭院改造和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的自给

自足。

三、主要成效

(一)农牧民思想观念转变。

一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在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二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农户与农户、村与村、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想要改善穷困、落后面貌,建设美丽家园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思稳定、谋发展、盼富裕的意识浓了、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更足了,村容村貌变新了、环境美丽了、乱堆乱放的现象少了、乡风文明了,邻里和谐了,生活幸福了。

上一篇:年度物业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全镇2009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