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2024-08-14

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共8篇)

1.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一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心理反应。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所产生的消极心境和态度,不仅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品质和发展。

一、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一是情绪倦怠。时常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遇事易躁易累,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在认知方面缺乏热情与活力等。二是工作冷漠。对教育工作热情消失,工作动力不足,对学生缺少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等。三是成就感低。教师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多大的价值,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和积极的影响,感受不到职业的荣誉感。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第一,教学对象的原因。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就存在着学习困难现象,他们的不良行为、问题行为比起一般普高学生来说显得明显,并且不易改进。教师经过很大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获得明显改善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的行为表现背离了教师的期望,不停地处理有问题的学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职业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桃李满天下”是做教师的理想,也是教师幸福感、成就感的来源,中职教师的工作在学生这一层面是相当缺乏回报与安慰的。

第二,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因素看,由于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或学生往往对职业教育持消极态度,走进中职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从家庭因素看,中职生多数来自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他们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留守儿童、问题家庭较多,部分家长不重视中职生的教育,对子女抱着一种长身体、混日子的态度。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教师工作评价的失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每一个学生,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变化是缓慢的,短时间难以量化和显性评价,系统内也很难界定一个教师工作的成就大小,中职教师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活动组织等)的付出超出了教学任务的付出,教师难以证明自已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模糊的评价会导致教师产生付出与回报失衡心理,这也是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

第四,自身素养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在工作中对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有焦虑感,对结果感到心理不平衡,因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而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再加上本人的性格缺陷,如内向、孤僻、暴躁、不和群、缺乏自信心等原因,使自己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问题,会使消极思想加剧。消极与低成就会使教师感到“雄关漫道真如铁”,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第一、树立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新的提法为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2月26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必将会把职业教育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中职教师,要深刻领会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和动向,只有抢抓机遇才能大有可为。中职教育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教会学生掌握精湛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会学生做一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公民的前提下,培养其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并且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能适度,教师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第二,多渠道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教师评价可以认识教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给他们指明工作的方向,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在教师群体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但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好教坏的评价标准很难定性,只有评价是不够的,学校要在运用奖惩性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把评价的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准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之上,尽可能的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展示潜能的平台。

第三,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教师职业与公务、执法、医务、金融等行业相比,有很大的优点,虽是一个清苦的职业,但风险度低,有较强的职业安全感,而且还有较多的假期。中职教师要适时调整自我期望值,学会悦纳自我,善于从生活中多方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积累和增强自我效能感。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爱好和情趣,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释放压力,培养开朗豁达的职业品格。

第四,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职生是一群有着自卑、失落和迷茫心态的青少年,更需要教育者倾注更多的引导、尊重和关爱。教师要能“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教师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交往,倾下心来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尽力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难题。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有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师生关系,教师的工作态度一定会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

2.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二

1.1 职业倦怠

1974年美国心理治疗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了“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一词, 此后, 职业倦怠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但是关于它的定义并不统一, 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界定, 如临床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马勒诗和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 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组织学观点的代表人物奎内思认为倦怠是对有压力的、使人心烦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一种应付方式;社会历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耶鲁大学的萨若森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 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在众多的研究中, 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等 (1986) 所做的静态定义, 他把职业倦怠分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1.2 教师职业倦怠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 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的是Byrne.B.M.下的定义, 他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 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2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2.1 职业倦怠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Meicher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Harrison的社会胜任理论, Lee的资源保存理论, Maslach和Leiter的匹配—不匹配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学者们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能够从根源上寻找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2.2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教师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有关, 所以研究者们主要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应激源进行了分析。一种是个人因素, 与教师的性格特征、压力应对方式和教学成就感等个人特征相关;一种是组织因素, 与学校的环境、教学的对象、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组织特征相关;一种是社会因素, 与社会的期望值、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报酬、社会对教师的评价等社会特征相关。如利思伍德和布瑞恩一致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 也有组织原因。邓纳姆更多的则是关注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产生的倦怠问题。

2.3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但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其倦怠的表现类型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有的老师表现为精疲力竭型, 有的老师则是狂热投入型, 有的老师是能力富余型, 还有混合型, 各种特征有都有一些。

2.4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主要有BM量表、MBI问卷和OLBI量表。Burnout Measure量表是以色列心理学家Pines和Aronson在1981年开发, 它由生理耗竭、情感耗竭、心理耗竭三部分组成, 共21个项目;MBI问卷是198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诗勒和杰克逊一起开发的“马诗勒枯竭问卷”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 , 有服务版、教育版和通用版三个版本;OLBI量表由德国心理学家Demerouti于2003年开发, 它由耗竭和疏离工作两个维度组成, 共有15个项目。其中, MBI是30多年来职业倦怠领域使用最多的问卷。

2.5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后果及对策

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 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家庭婚姻和学生以及教学工作都会产生消极后果, 如法伯 (Farber) 认为职业倦怠会给教师带来较高的家庭冲突、负面的情感等, 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沃肯 (Dorkin) 认为职业倦怠最终的受害者是学生等。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缓解倦怠的对策, 如格瑞姆就曾经探索积极地解决问题方法, 分析问题的原因, 采取积极与缓和的应对策略, 反对退缩与逃避的方式, 反对教师体罚学生, 学会合理化思维, 释放压力等。

3 国内职业倦怠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3.1 对职业倦怠的研究

职业倦怠对国内而言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 我国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多以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启发我们思考、呼吁社会重视教师“职业倦怠”为主, 对职业倦怠做实证性研究的还很少。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的概括。如:曾玲娟、伍新春的《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李永鑫、孟慧的《工作倦怠结构研究进展》, 杨秀玉的《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罗东山的《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唐芳贵、蒋莉、肖志成的《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等。 (2) 以教师、医护人员为主的实证研究。如:李超平等的《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及《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的《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李艺敏、李永鑫的《护士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王惠、张宁的《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 李艺敏、李永鑫的《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等。 (3) 职业倦怠量表的编修。如:李永鑫的《工作倦怠及其测量》涉及具体职场人士的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 李超平获得问卷开发者Michael Leiter教授的授权, 在国内修订了MBI-GS。该量表采用利克特7分等级量表, 0代表“从不”, 6代表“非常频繁”。整个量表包括三部分:情绪衰竭 (5道题) 、玩世不恭 (5道题) 和成就感低落 (5道题) , 结果表明:该量表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2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三十年来,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非常多, 以“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词, 搜索到2245篇相关文章, 这些研究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大约有211篇, 如张焕的《关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 陈克娥的《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点的研究》, 马宵梅的《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王丹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结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这些研究既有理论的描述性研究, 也有统计的实证性研究; (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丰富, 大约有213篇研究成果, 如赵玉芳的《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 刘鲁蓉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等等, 集中在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现状、对策及其与相关变量的关系上; (3)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与编制。如李国红、王力男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 郭文斌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初步编制》,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他们在马诗勒和杰克逊的MBI基础上, 编制了中国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EBI) , 并且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4) 高校硕士研究生也做了大量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毕业论文, 选择了一些特定的对象分析其职业倦怠状况, 并从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东北师范大学的赵春阳 (2005) ,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喜宁 (2007) 对澳门地区的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四川大学的黄涛 (2008) 从高校组织气氛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山东大学的辛岩 (2009) 对农村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丰富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不可否认, 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在职业倦怠还是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与国外研究相比较, 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1) 在研究内容上, 开展本土化的研究。本土研究就是要主张各国的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更能够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 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点。

(2) 在研究对象上, 以往多为教师和医护人员, 对于其他行业人员或是特殊群体的研究较少, 也缺乏对比性研究, 如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之间的比较, 城乡教师之间的比较, 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比较等。

(3) 在测量工具上, 结合我国民族文化编制适合中国人特点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 扩大测量工具的应用领域。

(4) 在研究方法上, 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单一方面论述。

参考文献

[1]张贵诗, 罗良针, 李费菲.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 2011, (2) :251-253.

[2]Byrne.B.M.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Testing for 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Across Elementary Intermediate and Secondary Teacher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3, 66 (3) :197-212.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29-30.

3.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 篇三

从校长到教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概念。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常发生于与人打交道的相关职业中,比如医生、护士、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其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美国把教师列为最易引发职业倦怠的十项职业之—。

一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其表现不但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关注,一些很有前途的教师很可能被误认为是工作态度有问题,不具备做教师的资格,这使当事人在自身经历痛苦折磨的同时还要受到周围同事或校长的批评和冷遇。上述种种很可能会断送一些人的教师职业生涯,令其备受挫折打击。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有关研究

职业倦怠从理论上分为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以情绪衰竭为其核心成分。如果在一段时间里,个体工作一天后总是感到精疲力尽,第二天一起床,想到又不得不面对新的一天的工作就感到无力和疲惫,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无法应对,感觉自己都枯竭了,这些情绪情感上的极度疲劳的状态就是情绪衰竭。当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表现出一些消极、冷漠的行为。比如,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对学生越来越铁石心肠,不关心学生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的一些行为反应就是去个性化。而个体对工作的效能感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就是成就感降低的表现。

1.职业倦怠与工作高压力有关

在美国,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被国家关注的话题。Farber(1991)在一项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的调查结论中强调指出,美国大约有5%-20%的教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的一定阶段会出现枯竭感。教师职业的责任特性尤其显示出在他们工作中经历着沉重的压力。有关英国教师的研究显示,1/3的教师有沉重的压力(Borg,1990)。以压力程度来进行职业比较,教师职业是一项非常有压力的工作。Travers和Cooper(1993)发现,教师比一般人群和那些与临床有关的其他职业,如医生、护士、医务人员承受更高水平的压力。在荷兰,一项关于职工就业的研究指出,教师与产业工人、勤杂人员、保育员、商业人员比,他们在应对工作量方面能力更低(SEO,1998;VanVeldhoven&Broersen,1999),很多教师声称无力胜任或部分不能胜任工作,因为他们不能应对高度的工作紧张和伴随的压力,1994年,无力胜任工作的人员中有44%是教师(ABP,1995)。

2.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的相关

有学者(WillJ.G.Evers等,荷兰,2002)做了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他们以荷兰正在进行的一项新的教育体系改革为背景,该项革新是在中学建立起Study-home系统,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的角色要实现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发展负起责任。这样的革新要求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熟悉的传统做法,学习接纳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压力。教师对这项改革持有不同的态度。如果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拥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深信不疑,那么这些教师就会对新的改革的效力和价值持怀疑态度,强迫他们根据改革的要求去教育学生,他们就会感到紧张和有压力,对改革的消极态度会引起他们产生抵制和漠不关心。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去个性化和情感枯竭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维度成显著正相关;对改革的态度越消极,越多地遭受去个性化和情感枯竭,个人成就维度得分越低。Allinder(1994)研究显示,那些拥有强的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更多地准备要经历而且后来也应用了新的教育实践。这些教师不仅能很好地计划和组织他们的工作,同时也表现出更多的激情。我们的研究也认为,那些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比那些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显示出对采纳新的教育改革有更为充分的准备,很少有倦怠感。

3.与职业倦怠有关的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师生关系不和谐(Petmsich,1996)、学生焦虑(Doyal&Forsyth,1973)、不良的班级管理(Kaiser&Polczynski,1982)、学生的低成就(Forman,1982)有关。 在我国,文献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同样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有些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调适,使压力得以正确地释放和缓解,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我国职业倦怠的研究很少,有研究(赵玉芳、毕重增,2003)采用问卷法调查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因素显示,所调查的教师整体职业倦怠水平不严重;在三个维度上,情感衰竭程度比较高,去个性化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也很高;教师从工作开始到工作6-10年里,成就感一直呈下降趋势,而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一直呈上升趋势,工作6-10年是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没有发现教师性别、学校是重点与否、是否为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影响。研究者同时指出教师高的成就感和高情感衰竭可能是一种压力不平衡状态的先兆,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工作,不进行必要的调整,倦怠就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由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鲜见,数量少、不系统、欠深入,仅见的研究所取样本比较小(4所学校,190个有效样本),研究方法单一,仅使用问卷法,很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容易出现误差,特别是去个性化维度上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因而不能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概貌。

三、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启示

1.增加压力的同时关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我国教师历来以红烛自喻,这种角色定位更易导致教师以奉献为己任,教师奉献的不只是体力,更多的是心力,长期以来,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机器,而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更像是教学的机器,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缺乏人文的关怀,而单一强调奉献就更容易导致情感的枯竭。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处于改革洪流中的教师们,需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彻底的变革。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自身就是在传统机制下受的教育,他们长期以来就是按照传统的观念在从事教学,而新课程观念的改变迫使教师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所以,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自己能否胜任新课改中新的教师角色的自我效能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倦怠程度。我国教师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过于强烈的责任心、过于追求完美的倾向与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相作用,再加上竞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压力,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像前面提到的小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学校非常看好他的发展,一次校长曾表扬他“班主任干的不错,一直到高三就不换人了。”校长认为这是对教师的信任,可怎么也没有想到校长认为信任式话语击破了小张老师自我效能感的最低界限,增强了他的倦怠感,使他发挥了自我保护机制,选择了逃避和放弃。他在写给校长的信中说,“学校很好、校长也很好、学生也很好,可我实在怕耽误了学生们。”所以在给教师压担子的同时要关注教师本人对这项工作的胜任感。

2.通过以团体为中心的培训和同事训练,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效能感,首先要使教师对进行的改革有清晰的认识,取得与改革要求相同的共识,培养他们对改革的积极态度。

其次,改变过去那种师资培训的灌输模式,扭转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角色,让他们成为培训活动的中心,实行案例教学、团体活动体验式培训,让教师体会参与活动的好处和收获,这样他们才可能把培训中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增加自身的效能感。

3.发展性教师评价变职业压力为职业动力

我国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奖惩式的评价,通过对教师的工作表现作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奖惩式的评价是一个结果评价,主要以教师的工作成绩,即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所以教师被迫地把逼学生出成绩当做奋斗目标,走入靠加班、加点拼教师体力,增加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拼学生体力的教育误区,使工作量大、考试压力成为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2002)。发展性评价则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学校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把教师个人的发展作为教师自己和学校共同奋斗的目标,使学校要求变成个人主动追求的目标和动力,这样职业压力成为了职业成长动力,起到了疏导压力的作用。所以应把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到教师职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行动。

4.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四

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

王 云

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小学教师这个重要的教育群体中,由于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教师工作的低创造性、劳动付出与回报不一致 以及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等原因,使职业倦怠现象在小学教师中尤其突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否则将对基础教育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本文试对此现象的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倦怠

小学教师

对策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小学教师中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小学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影响教学工作,导致工作恶化,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但对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能导致当事人发生多种生理疾病,如失眠、头痛、头晕、内分泌失调等。

一、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造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从古到今,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我国也不例外。“教师节”的设立,《教师法》的颁布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轻视知识、读书无用、轻视教师的种种偏见,对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鄙夷教师职业,轻视教师的劳动,甚至还有殴打、谩骂教师的现象。

作为知识分子的小学教师,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以维护他们的尊严。但是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们对他们及该职业的态度与他们所渴望的职业地位和角色形象很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他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处理不当就会对教育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

2.当前小学教师工作的低创造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繁杂纷乱的教育内容,瞬间即变的教育环境,他们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发挥,才能胜任教育这一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我国的教育失去了内在的原动力,也使教师们日渐疲惫。

3.小学教师劳动付出与回报不一致

我国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上。有资料表明:我国小学教师月工资平均水平排列在国民经济十二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教师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经济待遇低,就意味着没本事、无贡献。这样小学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严重背离,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4.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人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另外,一些个人因素也在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倦怠,例如,有研究表明:男教师较女教师更易产生倦怠,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压力更大,单身教师比已婚教师的倦怠程度更高,任教于较大城市学校的教师比中小城市的教师倦怠程度高。

二、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以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为基础,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教师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历程。小学教师的挫折阶段常发生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即大约是任教后15年左右,这时小学教师可能会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工作满足程度逐级下降,在教学上常表现出无力感、倦怠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教师非常需要帮助。在这一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研讨会,使教师之间彼此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消除教师在专业探讨方面的孤独感、无助感;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教师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提高科研意识,激发教师重新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为小学教师切实提供时间与教育资源使其参加进修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技巧,增强教学效能感等。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帮助与支援会有助于教师摆脱倦怠,走出低谷,提高与完善自己。

2.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3.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 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情绪,既是预防教师出现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1)教师个人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教师要想做到“乐而为之”,必须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是一个小学教师避免职业倦怠、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

(2)引导小学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职业倦怠信念源于挫折,挫折是在目标行为受阻时产生的。为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

(3)注意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形成,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同时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职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

(4)教师要努力发挥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激情性冲动;增强信心,克服自暴自弃等。小学教师还应注意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健康情绪,做到不多愁善感,不暴怒暴喜等。

4.完善教育领域内部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完善的竞争机制能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活力。当然,教育领域内的竞争不同于商品经济领域内的竞争,它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而是培养人才的竞争,是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竞争。

5.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五

宗凡双

(赤壁市赤壁镇中心学校湖北赤壁437331)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为促进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状。职业倦怠具有三个特征: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成就感降低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教师身上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本研究通过对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为促进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职业倦怠的影响

处于职业倦怠中的中小学教师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热情与兴趣、职业认同感降低、对学生态度冷漠缺乏耐心,会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危害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

2.1 社会影响因素

2.1.1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是默默无闻的育人工作,工作成绩不易被人所看到,致使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

2.1.2 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期望过高。

社会各阶层十分关注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很高。教师们

体验到的不仅是工作的劳累,更有不被理解、有付出而无回报的辛酸。

2.1.3 社会提供的待遇与教师的付出不平衡给教师带来失落感。

从总体上来看,就劳动性质和强度而言,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显然偏低,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产生职业倦怠。

2.2 学校影响因素

2.2.1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的基础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学生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对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简单化,是诱发教师产生倦怠感的重要因素。

2.2.2 学生管理的困惑

学生问题行为越来越多,教师权威日益淡化,教师教育的有效性不断降低,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和不良行为,很多教师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职业倦怠。

2.2.3 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紧张

现实中,部分学校的竞争氛围不够健康,有些领导的工作方式不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3 职业因素

2.3.1 工作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

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使不少教师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和衰竭的状态。

2.3.2 工作内容的高度重复性

教学工作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不断的重复容易让教师丧失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倦怠感就自然产生了。

2.3.3 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多重化,而这些角色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2.3.4 教师职业的相对封闭性

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的形式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教师的合群需要、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容易感到压抑、孤独、紧张和焦虑,最终导致

职业倦怠。

2.3.5 教师职业的劳动成果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教师的艰辛付出无法得到及时的回报和安慰,难以产生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2.4 教师个人影响因素

2.4.1 认知因素

有些教师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或有强烈自我实现需要,很容易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烦恼、压抑、悲观等心理失衡状态。

2.4.2 人格因素

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教师成为倦怠型教师的重要因素。

2.4.3 专业能力因素

有些教师对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了解甚少,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产生知识枯竭感和职业危机感。

2.4.4 心理承受能力因素

压力对部分教师而言可能是严重的压力,若长久得不到释放,就可能成为较严重的压力,进而引起负面的生理、情绪反应。

2.4.5 自我保健意识因素

部分教师缺乏心理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不会排解心理压力,也不会寻求心理咨询,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或职业倦怠日益严重。消除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社会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3.1.1 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

逐步引导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形成合理的定位,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3.1.2 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国家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同时应大力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1.3 提高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

对教师培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智力品质,而且要加强教师的非智

力品质教育,尤其要重视提高教师承受挫折的能力。

3.2 营造民主、宽松的工作氛围,设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

3.2.1 改善学校领导方式

学校各级领导要施行开放的民主的管理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协助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3.2.2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改革教学管理首要的就是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应建立着眼于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评价体制,以发展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机会。

3.3 教师个人努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倦怠问题.提高消解压力的能力。

3.3.1 正确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3.2 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状,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特征。

4.1.2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社会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教师的职业因素、教师个体的影响因素。

4.1.3 社会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营造民主、宽松的工作氛围,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同时教师个人要提高消解压力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倦怠问题。

4.2 建议

4.2.1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中小学教师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因人而异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4.2.2 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适当为教师减压;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体系,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4.2.3 定时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知识培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预防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95—197.[2]张国庆.新时期教师职业倦怠探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作者简介:宗凡双(1969—),男,汉族,湖北赤壁人,赤壁市赤壁镇中心学校,小教高级,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6.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六

一、问题提出

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教师都将教学作为终身的事业,但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倦怠和困惑,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该专业的特性,以及专业性较为不明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教师或者“一身多职”的教师而言,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存在的现象。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大多对自己职业发展失去信心,对课程教学缺少兴趣,不能正视自身的评价,甚至工作懈怠,脱离组织,与其他老师或学生的关系不融洽,挫折感较强等等。这些现象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和教师自身发展都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社会评价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地位由于受到思想政治素质和传统落后的观念的影响却一直不高。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看法大多认为思想政治课没多大专业技术含量,教师只需要照着课本给学生划划重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是谁都能担任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学校地位高,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和学生层面对于思政教师的尊重度较低。而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评价主观意识过强,评价较低,很多思政教育教师对自身职业没有认同感和荣誉感,甚至一些教师放弃了思政教育的职业,思政教师队伍结构和队伍建设较为困难。

(二)教学任务繁重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多是设置为公共课形式,多数采用大教室上课,甚至一些高校存在多个专业多个班级一起上课,这样的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思政教育课“规模宏大”,一般都是好几百人在一位思政教师的引导下上课。这样的课堂秩序难以有效维护,思政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既要维持课堂秩序,对基本的课堂环境进行掌控,又要避免影响思政课的正常教学。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和较高的耐心和细致,并合理利用教学技巧来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把控。另外,高校教师大多都是站立讲课,对于思政教育理论课这种“大课”来讲,很多教师一上课就是半天,这对教师的身体素质也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很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经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职业病也不少。

(三)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之前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教育受众群体的增加,造成了大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较扩招之前差距很大。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大学的教学环境相较于中学而言十分宽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虽然高校对于教师要求不断增加,而且我国高校的教师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很多思政教师都是党员,具备极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深厚的知识积累,而且大多对工作责任感较强。高素质的教师面对低素质水平的学生也不知所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精心的课件制作和备课,但是学生却“不领情”,上课时不认真学习,活跃度很低,甚至一些学生经常性的旷课、迟到、早退,这些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极大伤害,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路径

(一)挖掘教师工作潜能,实现教师价值

高素质的教师是具备职业潜能的,因此,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并通过组织构建及激励机制的建立对教师在精神及物质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出现职业倦怠倾向的教师及时谈话,并分析倦怠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并对其不断进行人文关怀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并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实现其自我价值。

(二)拓展教师职业深度,提升工作效能

思政教师尤其是新近教师工作大多深度不够,因此,应当通过与课程相似度较高的课程置换、多职锻炼或者轮岗来丰富其工作内容,减少工作内容的单调感和厌倦感。打破工作内容的局限性,拓展教师的职业深度。交叉授课及各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提高工作的多元化,使思政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提升。另外,教师还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资源,并对学生整体特点进行调研,在思政教育理论教学这一领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钻研,使其工作效能最大化。

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影响很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加会产生极大的阻碍性。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激励,让教师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元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06:1081-1086.

7.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七

一、中职卫生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 社会及自我期望过高

教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圣人”的人格定位, 尤其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 既是教书的“先生”, 又是看病的“先生”, 因此社会对他们的人格期盼也超出了普通人, 希望他们能有神来之笔, 点石成金, 有灵丹妙药, 医治愚顽百病;希望他们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不能讲报酬、讲利益, 否则太庸俗。教师的自我期望也往往偏高, 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 为了维护这种公众形象, 他们常常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 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身心憔悴, 造成职业倦怠。

2. 业务发展空间狭小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医学院校毕业, 他们兼有教师和医生 (或护士等) 双重身份, 按理说在教学或医疗 (或护理) 两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教学方面, 由于高校扩招, 社会对学历需求层次的提高, 中职卫生学校的生源质量日渐下降, 学生多为学困生, 甚至是双差生, 因上不了普通高中才退而求其次读卫校。这些学生往往个性强、行为问题多、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面对这些学生, 教师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课程讲深了学生听不懂, 讲浅了像在作科普报告, 毫无意义。另外由于学科划分细, 有的学科全校仅一名教师, 如皮肤病学、传染病学等,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同行, 没有集体备课, 缺少相互切磋与探讨。无论是教研室听课检查或全校观摩教学, 由于隔行如隔山, 听课者大多只是褒贬授课人的基本教学素养, 至于教学内容是否反映学科前沿、有无体现课程目标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如何, 则无从评说。授课教师讲好了无人喝彩, 讲砸了无人能够发现予以纠正, 所以客观上滋生了教师的惰性。综上所述, 想在教学上有所作为, 成为“名师”, 实在不容易。

医疗方面, 由于大部分中职卫生学校没有像样的附属医院, 所以虽然教师取得了执业医师 (或护师) 资格证书, 但却没有机会参加临床实践, 学校又不愿增加投入, 派教师出去进修, 所以大部分教师虽然是“双师型”, 但却名不副实, 成为“名医”也不可能。

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和医疗两方面都很难有所作为, 这必然消蚀他们的工作热情, 久而久之, 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 工作压力过大

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多数承担着教学和医疗的双重重负, 有的还兼班主任或行政工作, 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他们较其他教师承载着更沉重的压力和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由于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稳定性差, 平行班级少, 同时受生源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学校往往师资力量不足, 常会出现某些教师在一个学期同时承担两门或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的现象。据统计, 有的教师周课时数达到30以上, 白天的时间几乎都在上课, 备课只能在晚上和周末。年轻教师还必须应付接踵而来的各种考试, 如教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 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等等。担任班主任, 从事学生管理则更是全天候的保姆, 思想上时刻绷着学生安全这根弦, 不敢有丝毫懈怠, 精神高度紧张, 为日后的职业倦怠埋下了隐患。

4. 学校评价机制欠佳

由于中职卫生学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很难找到一种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目前各学校应用较为普遍的就是学生的评教, 但学生往往是从教学态度、课堂气氛、板书等直观方面对老师的教学加以评判, 很难评价教师的科研、临床、教改等方面, 因此导致部分教师被动地迎合取悦甚至迁就学生以期获得学生评教的优等。另外, 教师在非教学任务 (如:管理学生、维持纪律、卫生、接见家长等) 上的付出有时甚至超出了教学任务, 却由于难以量化, 无法证明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考核与评价的不科学造成了奖罚失当, 恶化了教师的工作氛围, 挫伤了他们的职业追求, 使他们苦闷、彷徨、压抑, 甚至愤怒, 于是“怨天忧人, 牢骚满腹”, 从而加剧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二、中职卫生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1. 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的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生理方面:经常会感到疲劳、虚弱、头痛、失眠, 对疾病抵抗力薄弱。心理方面:认知上, 会厌倦目前的工作, 觉得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丧失理想, 缺乏热情, 倾向于低自我概念, 并采取悲观、否定主义态度, 愤世嫉俗。情绪上, 当学校提高教育要求, 加快教学节奏时, 则感到紧张、不安、沮丧、易怒、消沉, 失去控制感, 对同事不愿理睬, 对学生冷漠, 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2.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出现心理倦怠后, 易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 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关怀的质量也会降低, 学生无法从教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 甚至还会被教师以恶劣态度和行为对待,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 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士气低落, 时常抱怨, 工作效率低下, 甚至缺勤和离职等现象还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产生消极的影响。

3.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教师因职业倦怠身心疲劳过度, 工作主动性少了, 随意敷衍多了;教学激情少了, 怠惰拖拉多了;课堂创意少了, 墨守成规多了。长此以往, 必然带来教学的质量下降。

4. 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教师职业倦怠还会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 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解决中职卫生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1. 学校方面

(1) 营造适合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学校要重视为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 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身体健康结合起来, 积极采取措施, 不但要尽可能减轻教师工作量, 减少工作压力, 更重要的是一定让教师身心放松, 使教师能感受到工作轻松、有动力、有活力, 无压力, 有个人成就感和价值感, 这样才能凝心聚力, 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领教师走上不断奋斗、不断成功之路。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与分项相结合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考核时既要考虑教师本身成长, 也要考虑学生技能达标率, 还要衡量毕业生的社会满意率。这种评价体系应把学校技能达标率纳入教师工作绩效, 实行教考分离。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 定期反馈, 跟踪调查。这样才能体现出中职卫生学校的特点和优势, 真正促进学生医疗、护理技能的提高, 培养出基层社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才能促进教师自觉走上教学、医疗、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启动教师源于内心的发展动力, 通过让其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 这是防止中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有力内在机制。

(3) 开展教师心理辅导。教师虽然是“知识的宝库”, 但不可能通晓所有的知识, 调查中我们发现, 不少教师缺乏心理保健知识, 不注意心理卫生。因此,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应该关心和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为每位教师建立心理档案, 可以利用自身优势, 聘请本校医学心理学教师或心理卫生学专家, 针对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和心理咨询, 为教师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2. 教师个人方面

(1) 自我反省, 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作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 应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性与限制性, 而不能只是一味强调专业的自主性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应该承认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对当前素质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有缺点和错误是正常的, 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于许多因素, 不要把原本是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都强加于自身, 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而同喜同悲。另外, 还应该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产生理想的幻灭。

(2) 丰富生活, 学会放松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 改善人的心态。作为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 尽管工作强度大, 但是无论多忙, 都应学会忙里偷闲, 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例如, 游泳、散步、做操、听音乐、去美容院换个发型、和朋友聊聊天、和家人出去旅游等。另外, 还应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这样不但能够排遣郁闷, 转移注意, 活跃心态, 唤起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 还能强化个人对学校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首先应摆正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同时, 运转正常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有助于个体战胜困难, 产生了职业倦怠, 更应积极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多与邻里保持联络, 获得理解和尊重;与同事加强联系, 分享教学经验, 探讨学术问题;或者向三两知己倾诉, 释放内心压力。

总之,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它对教师个人、学校工作都存在着或显或隐的危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事关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应该三位一体, 共同努力, 积极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使我国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加生机勃勃、健康向上, 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玉芳, 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年第1期

8.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篇八

关键词:职业倦怠;生命激情;独特性;内隐性;动态性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说的话,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说明当前教师群体里出现的职业心态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生存状态。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也是个全球性问题。其职业压力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方面:首先,外界大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教师心理状态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过重的职业压力,来自于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相对封闭,长时间工作枯燥无味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其次,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家长过高期望的压力、多重的社会角色和不恰当的社会监督等方面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却普遍低下,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包括教学竞争的挑战、学生管理的困惑、人际关系的压力、学校内部改革的深化等方面的因素;第三个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人格因素、知识能力因素、个人生活因素、不切实际的过高自我期望和个人能力等。

帮助教师走出职业的倦怠,关乎教师队伍的发展动力,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的生命力。在生命视野下重塑教师的阳光心态、焕发教师的生命激情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追求和保持积极的职业状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师肩负培养年青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传承任务,是职业人,以精神为业的人。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教师职业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是与人生意义密切相关永无止息的生命体验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不仅帮助处于某种“逆境”的人们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多帮助那些处于正常情况下的人们学会建立高质量的生活,为教师的积极职业状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也是人类文化薪火相传的事业。教师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传递历史与显示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教育的神圣性要求教师对教育有一种敬畏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始终以神往的心情去追求和探索,教师在人格与业务方面将会终身影响学生,是与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联系一起的,他们可以收获超越时空限制(年龄和教龄)的巨大成就和积极向上的职业青春状态,即焕发出生命激情。

教师焕发生命激情的职业生存状态的主要特点:1.独特性,教育对象具有独特的个体,其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不是千篇一律,教师生命激情的焕发动力源泉来自教师自身:年龄差异、成长经历、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2.内隐性,教师的职业劳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所以教师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3.动态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不同的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青春”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是教师通过自身努力程度与发展状况而变化,是不断地自我更新与突破,不断地获取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生命激情状态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4.示范性,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作为样板,自身知识的渊博与否是需要教师注意的,自己的人格道德方面的修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示范感染也需教师关注。

对于教师而言遏制职业倦怠,应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强烈的职业情感,才会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体验到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社会价值的成就感、满足感,并把教书育人视为一种乐趣;其次,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职业生活和专业发展速度。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业务的熟练,往往丧失了创造欲望,滋生惯性。而处于生命激情职业青春状态的教师则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有着创新意识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意向,能用全新的视角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善于吸取最新科研成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珍惜教学过程中所带来的新鲜感,不断克服生理上、心理上带来的惰性和暮气;再者,教师的心态,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够成熟不够健康的职业心态,很难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需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在专业化大背景下,积极的职业心态已成为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

总之,教师成长的职业状态好坏固然有赖于外界环境,但更多的是取决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是自己职业状态保持的最终责任承担者,其动力是教师追求和保持生命激情的源泉。正视教师职业倦怠,焕发生命激情,只有教师勇敢面对,努力调整就能摆脱困境。教育教学活动是会耗尽教师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教师职业的伟大正在于他能够不断超越。教师只要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积极心态、执著追求、坚强意志,必定会使教师超越职业的艰辛,体验到教书育人之美,从而达到焕发生命激情的职业状态境界。

参考文献:

肖川.生命教育[M].岳麓书社,2010.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镇第二中学)

上一篇: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下一篇:幼儿园中班 线描画:美丽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