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读后感怎么写

2024-08-03

乱世佳人读后感怎么写(精选10篇)

1.乱世佳人读后感怎么写 篇一

读后感怎么写

一、什么是读后感:读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之后,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感想,把这些感想写成文章,便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

二、常见错误:

1、读后抄——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

2、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

3、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文章过于肤浅,感不能深入。

4、不能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

三、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1

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四、示例

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回 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

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

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

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

是这样的啊!”

回声的启示

上海考生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锐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得到柔和温婉的回

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

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便只能品尝“孤

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

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

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

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

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

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

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

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

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

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的回声;

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

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

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五、写作分析:

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

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

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本文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

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

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和“面对人生”两

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

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

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文章六节,按照“述感——感点——发感——结感”的写作流程,完密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

六、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

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

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

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

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

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感动,为什么这样感

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

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

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

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

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

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

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

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

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

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

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

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

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七、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

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行文内容而定。

读后感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感”互相脱离。初学写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后,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应当在行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八、范文

做灵魂的救赎者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哪怕是在黑暗的底层社会中生活,也要把纯真保持到最后,这便是霍尔顿。

在常人看来,一个被学校因“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而开除的十六岁少年,简直就是一个混混。旅店,公园,学校,一个又一个场所,几乎都有他带着鸭舌帽、穿着风雨衣游荡的身影。他会说谎,在酒吧,为了喝到酒而谎报了年龄。在火车上,捏造了假名假姓,只为了和女人搭讪。城市的浮华,在霍尔顿所遇的伪君子,同学,旅店管理员,夜店的观光者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活在这浮华、虚伪的世界里,迷失沉沦。

我承认,霍尔顿从潘西回纽约的这几天确实也曾迷失了方向。但他并没有沉沦,依然真诚善待他人,心地乐观。哪怕被人欺辱,也没有放弃生存,放弃内心曾有过的纯真。他坚韧地过每一天,在极其寒冷的夜晚,为了不让母亲知道自己再度被学校开除而担心,他不敢回家,睡在了公园的木椅上。哪怕自己察觉已患了大病,也没有哭泣。

他是个有着不良习惯的少年,喝酒,抽烟,他都做过。可是,他做了别人原本能做却不愿去做的事——大方的说出自己内心的话。这一份内心的纯洁并不因为他的不良习惯而消失,相反,这一份心境是霍尔顿自我心灵救赎的根本原因。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澄澈的心灵是如何在恶劣的境界中,呈现着人性的真、人性的善。

我不相信,那么多人在黑暗的社会中还会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是霍尔顿坚持下来了,他愿意去帮助别人,愿意给修女们自己已所剩不多的钱。他不需要别人对他鞠躬弯腰,道谢,他只要她们过得好。

他总是那么坚强,那么纯真。霍尔顿,几乎是一个与虚伪绝缘的人,虽然照样会受伤,但内心依然敞亮。

年轻的霍尔顿最苦闷的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坦诚相待?他多想去实现他的理想,虽然会被爸爸谴责,也想去实现。文中的亮笔,为我们呈现着他的灵魂自我救赎的精神:“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心灵纯净的理想不分尊卑,如果真能在金黄的麦田里,卸下一切负担,人与人之间有着那份信任和坦诚,轻松自在,这是多么幸福的一种体验啊!

这是他的守望,他有自己想保护的人。这个像墙头草一般活着的人,哪怕社会剥夺了他的一切,霍尔顿也会让心中的种子萌发。

或许,我们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总会有一层麦浪向你扑来,我们都生存在这浮华、虚伪的世界里,但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那理想的航灯一直照向远方的路,人就应该为自己的精神起航,应该凭着这份纯真,做着不懈地努力。在这旅途中,总会遇到花逝的伤感,但也一定会迎来百花绽放。我们应该虔诚的过每一天,与他一同守望。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也不管自己曾经历何等不幸,也应该用善良去面对。

贝多芬有着一块灿烂的音乐麦田,一生坎坷也却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和渴望,没有人理解他,他几乎在孤寂中度过。这些都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年

代里,依旧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这就是永恒的自我救赎!

如果真的能使心灵的宁静和理想相互交织,哪怕看着那张没有生命的地图,也能想象着:这个世界多美,一切都那么安好!

霍尔顿,谢谢你!

请放慢你的脚步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是纳兰容若的一次感悟,平平凡凡的十四个黑字,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同样被感动得稀哩糊涂的是我们的作者——安意如。一本书,没有华丽的精心装饰,只有大片的红,如泼墨般在封面上渲染,甚至在书背上,装订线显眼地裸露。就这样的一本书,从里到外,丝丝缕缕的古色古香的包装就那样溢了出来,回旋我一种感动。

一首首的诗为引子,从唐诗到小令再到宋词,引出了一段段大漠孤烟、金戈铁马的历史,引出一份份花前月下,两小无猜的爱情,引出了一位位自由潇洒、豪情万丈的文人。

你看,那魏晋的风骨,宛如木檀,哪怕凋零都是一场惊鸿的风景,在狼烟升起的时候,鲜血谱写的辉煌呈血色的旖旎。

你看,自由不羁的李白也会写下“郎骑竹马来,饶床弄青梅”的童趣与天真无瑕。你看,已嫁为他人妇的唐婉如弱柳扶风,重游故地的她竟在意料之外遇见了她的表哥,她的心中人。以妾红酥手,赠君黄滕酒,可惜的是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早已经走不回当年。

你看,花架下静立的秦少游,背着双手,风卷起他的衣摆轻轻舞动,微仰的头上金色的阳光在跳动,应是在想念他心中的她吧!静静地,弥漫着如兰的忧伤。也许直到他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出世直到他成为大名鼎鼎的“山抹微云君”,他的忧伤也不会消散。

风吹动泛黄的书页,沙沙的书页与沙沙的树叶相互掩映,随着书页的翻动,诗的行程就那么缓缓地展开。那千年前的美,无怨无悔。

抬头望,天空是久违的澄澈蔚蓝,尽管被高高耸起的灰黑教学楼挤得只剩窄窄一线,却依旧亲切。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停下手中的笔,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收拾一个简单的行囊便出发了,从百花争艳,芳草连天的山脚起程,登上高山之巅,陷身云峰的缭绕与缠绵,呼吸湿润且饱含花香的空气。

多久没有好好放松,停下脚步,回首那曾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便忘记了停歇,忘记了生活的意义,甚至连目标都忘记,只记得前进,前进,走路太慢,那便跑起来吧,沉重的书包压得呼吸都是问题。

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所有的人忙于追赶,企图追上时间的脚步,甚至超过,可生活是没有终点的,有一个人的死亡那就有一个人的诞生,如此没有终结的循环,如果仅仅是为了追赶我们不可能追上的时间,那不是要白白浪费了千辛万苦为我们而创造的美?

所以是时候了,是时候放慢我们的脚步,放慢我们的心情。寻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午后,一朵凋谢的花,找一个旁人找不到的所在,翻开一卷积满了尘灰的书,细细回味,看一看前人走过的路,看看他们是如何走在众人前面,千百年恒永不变。合上书,闭上双眼,让窗外的雨声纯粹地由耳入心,你会发现雨声背后的精致,每一滴水珠从高处下落,绽放的声音是不同的,每一片新叶的轻微颤动是不同的„„

一切的一切,只需要我们放慢步子,就可以发现,自然为疲惫的人们满心准备的礼物。当很久的以后,当我们终于跑不动的时候,回首,希望可以看见的不仅仅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不必担心小小的松驰会让你落后他人,因为当其他人还在为了原地奔跑而筋疲力尽的时候,你却以全新的姿态,精神饱满地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当你重新起航时,迎接你的是一条更宽、更长、更平坦的通天大道。

但是要记得,自然的美丽是妖娆的,我们只需站在其中静静欣赏便够了,只要不让自然的等待落空就足够了,一旦疲惫尽去,要记得,收拾好心态,重新回到前进的跑道上!

停下脚步吧!小小的放松,给自己一个整顿出发的时间,想一想那些曾经的你,曾经的我,已经过去的,和即将成为过去的现在。让自己回首时可以看见漫天的烟火。

停下,回首。抓住,把握。

请放慢你的脚步,回首,背后灯火阑珊。

《骆驼祥子》读后感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2.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篇二

“你每天都说话吗?”老师亲切地问马林。

马林一脸疑惑:“说啊,天天都要说话、聊天。”

“都聊些什么?”

“什么都聊。和同学在一起就聊新鲜搞笑的事,聊新动画片,新玩具,新游戏什么的;和爸爸妈妈聊天,就聊生活和学习上的事……”马林越说越兴奋。

老师打断马林的话:“好,你已经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

马林一听蒙了:“没有啊,我没有写文章啊?”

老师说:“其实,我们每次跟朋友和爸爸妈妈聊天的内容,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说的时候叫‘话’,把‘话’写在纸上就是‘文’!其实我们在学说话,学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学写作文,也叫‘口头作文’。现在我们认识的字多了,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了,这就是作文。我们说话聊天时,就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受任何格式和条件的限制。所以,大家千万别把作文格式化,否则会束缚你的思维,让你感觉不知从何下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3.读后感怎么写 篇三

在一样寻常生存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尔后将本身的感觉、心得、领会写下来形成笔墨,便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尔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精密地接洽在一起。二、读后感的布局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归纳综合、评价等等,离不开“感”――本身的感触、看法、见解,“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样通常布局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条件)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布局模式中,“感点”是要害,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魂魄,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布局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尔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条件和底子,“感”是“读”的延伸或效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睁开叙述,对感点颁发本身的见解、感觉,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三、读后感的写作步调

这种布局模式,与一样通常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

以是,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调: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环境下,读后感的第一部门一样通常会是围绕感点,引述质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泉源,“感”是“引”的目标。所谓“引”便是指围绕感点,对症下药地简述原文相干内容。写这部门内容便是为了交接感触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门,引述原文要精简,不克不及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册本、文章的详细内容,如果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背叛,那么又应该用几多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以是,对付原文的述读,质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可以大概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干系的部门,而与感点无关紧急的.部门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质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矩。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质料,针对质料举行评析,既可办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征象到素质,由个体到一样通常的作一番发掘;对寓意深的质料更要深入分析,然后迎刃而解地“亮”出本身的感点,也便是中央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干的所读质料。要是没有述读的这部门质料,感点便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平常而谈。以是,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照旧在感点之后,起首要有述读的存在,厥后才气有感点的建立。许多门生每每纰漏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捉住感点举行说理论证。如许的文章,并不行以大概算是完备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便是对“感点”――中央论点――举行论证。这一部门是读后感的主体部门,是对感点的论述,通过摆究竟、讲原理证明感点的准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公道性。必要夸大的是,所摆的究竟、所讲的原理都要围绕感点来睁开,而不克不及游离于感点之外。不然,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接洽现实,深入论证。接洽现实,既可以由此及彼地接洽现实生存中相雷同的征象,也可以由古及今接洽现实生存中的相反的种种题目,偶然间还可以是小我私家的头脑、言行、履历。接洽现实,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克不及平常而谈,不克不及离开感点随意遐想,天南地北。

第四步:结感――结

4.读后感怎么写 篇四

读后感格式:

从结构上看,读后感有三个部分构成:

一是要介绍原作内容和特点,是说明的部分;

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

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玻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5.读后感结尾怎么写 篇五

在文章的开头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基本感想:

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主要写两点:一是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二是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结尾总结:

即文章结尾,用优美的语言总结一下收获。

以上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6.“往事”怎么写 篇六

“清楚”是指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完整”指什么呢?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总是有开始,有经过,有结果。记叙事情,就必须有头有尾,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既不能不写事情的开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能事情写个半截就扔下不写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写事情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也要考虑这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完整性。

二、要讲求波澜,引人入胜

叙事的文章最忌平铺直叙,中间没有一点波澜,枯燥得让人不愿看下去。我们在写往事时可尝试使用下列叙述方法:

一是改序法。写文章时,改变叙述的时间顺序,运用倒序、插叙和补叙,或者采用大故事包含小故事等手法,就能使文章结构错综变化,避免单调,能使故事情节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引人入胜。

二是悬念法。一位同学记叙了一位老师退休后为贫困山村的学校献爱心,用自己卖鸡的钱悄悄地为班级换玻璃的事。他的作文开头就采用了设悬念的手法:“王老师的鸡又丢了一只,奇怪,怎么不见王老师四处找?”开篇设题,吸引读者。

三是误会巧合法,也是一种悬念法。如班上某同学的文具不见了,恰巧“我”正在使用同一款;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进了“我”家的院子,母鸡主人寻到这里,正赶上妈妈刚宰杀了一只母鸡……都属于误会巧合法。悬念设置时需要考虑是否合情合理,应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7.刨冰读后感怎么写 篇七

青草的香气--读陈滢的《青草刨冰》有感

陈滢所有的文章里,叫我最喜欢的就是《青草刨冰》。极细腻的文字,散发着轻微香气的心情。很多的人,经过许多的景色,都会是淡漠的路过,什么印记也不曾留下。只有那些真正在“过”日子的人,才会体会到平淡中的绚烂,知道自己没有白白来过。就好象《青草》里的一段话:“依旧在有点萧瑟的风中等着从不准时的车,支撑不住自己重量的枯黄叶子一片片从身旁掠过。

有时候,甚至可以听见叶子心泣的声音,脆弱得碰一碰就灰飞烟灭。当清洁工人没来得及扫去之前,这种绝望的美丽还可以慢慢体会。

草草踏在厚厚的落叶上,沙沙的声音很动人,也很黯然。

也许这同样的话,叶子会对每个行人重复一遍;而匆匆而过的大部分,又怎么能深深体会那样的哀愁呢?”

《青草》里没有什么千回百转的波澜,有的不过这些很小的细节,细节中的况味。就在这细小的况味里忆起自己的从前,那些远去的年少往事。最好的文艺作品,应该就是能够让不同的人都能找自己的影子,读完,闭上眼睛,还能想一些什么。

而看《青草》的时候,我总会觉着自己是在听那张喜欢的CD--来自瑞士山林间最纯净的乐声。然后闭上眼睛,看见原野上蒲公英花开,那些小小的.绒毛轻轻的飞腾。

高中时的作文教育里,读后感是不应该这么写的,好象应该从框架结构到文字笔力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顿神奇的分析。可我不想这样,因为实在是喜欢《青草》,不舍得把它用自己的意见绞得支离破碎。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情同此理。

8.学生要怎么写读后感 篇八

读后文章是作者对文章的看法,所以一定要有评论,没有评论的文章像极了一滩死水,不能够激起别人的兴趣。读后文章还要注意前后文的连贯,不能够每一段单独成句,也不能后面的不考虑只是单纯的描写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是要避免的。

9.年终总结怎么写? 篇九

这份年终总结,也叫年终述职报告,对大多数公司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每次到了要写的时候,也总有点头疼。一方面觉得它形式主义,一方面好像真的很难写。

“公司设立年终总结的目的在于绩效管理和强化上下层级的沟通,”美世咨询(Mercer)大中华区合伙人孙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除了员工对一年工作的梳理,年终总结还作为公司HR进行年终绩效的参考。同时在一些结构不够扁平化的中国公司里,通过工作总结可以达到上下级直接沟通的目的。”

宝洁(中国)公司的年终总结按照部门进行,并针对产品线直接递交全球的主管部门。优衣库根据财年会进行两次总结报告,包括雇员自评与对接管理者的评价,而门店员工每周还需要向店长进行一次总结。

徐蓁会通过面访的形式对员工的年终总结进行反馈。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这是她调动团队相互进行业务沟通的一种方式。员工在这一年里做了什么,有哪些进步以及对失误的思考是徐蓁希望在一份年终总结中看到的内容。“业绩只是其中一个衡量,思维是否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更加成熟更重要。”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每年的例行总结也让公司人产生了一些懈怠情绪。这并不难理解,在中国一些公司内部,由于管理架构复杂,年度总结通常不能够向HR及直属领导进行直接反馈,因此这种单向沟通的形式逐渐不被重视。

美国技术公司Adobe从2012年开始就对年终总结进行了改革,公司的一些管理者在那个时候也开始思考这种一年一次的总结制度能否带来实际作用。Adobe将年度汇报的形式变成实时汇报,而上级管理者会在一年工作开始时与下属分别设立工作任务及预期,并按照一定的间隔周期进行总结及反馈,例如1个月。

好好利用你的年终总结,它不仅是你对自己职场1年的梳理,也是你和管理者及HR“对话”的机会—能带给他们很多有用信息。

一份能够起到沟通和梳理作用的年终总结通常包括了对全年工作的阐述、工作效果的呈现及思考,以及对来年工作的计划。每一部分也都有HR和管理者侧重希望知道的内容。本期《第一财经周刊》通过采访,试图帮助你解决“年终总结到底怎么写”的困惑。

A

年终总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万宝盛华集团(中国)人力资源及市场总监彭春莉曾在几家不同行业的大公司担任过HR。她发现不同行业及职能岗位的年终总结内容上也会有所不同。

譬如消费品行业里销售岗位的公司人,他们的年终总结中多会出现各种量化指标,通过销售业绩的完成情况来评估这一年的工作;对于技术或制造业的公司,和产品技术相关的公司人则可以将不同项目的实施情况作为描述主体。

一份具有通用性的年终总结大致由4个部分组成:对全年工作不带任何评价色彩的概述、对工作效果及得失好坏的分析、针对现存问题的改进以及来年工作计划。

这实际上也回答了“一年当中我干了什么?”“我干得怎么样?”“我做得不够好是为什么,然后怎么办?”以及“来年我还要做什么?”这几个问题。你也可以将它们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做全年梳理。

很多员工的总结会受到近期信息效应的影响,往往对近期工作如第三四季度的业绩及工作有更深的印象。前两个季度就会被淡忘。”孙力提醒,“年终总结这4个部分中,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是针对全年进行阐述。而日常工作时,如果有工作记录的习惯,在年终时进行回顾,能更好地避免这种时间上的不平衡。”

B

HR和直属管理者希望看到哪些内容?

“年终总结能体现出公司人这一年工作的价值。”徐蓁说,因此她会重点通过关注员工对工作的评价及对问题的思考来判断他们的价值。她也将这些内容作为对下属年终绩效考评的一个参考,比重约占到总体考核内容的40%左右。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总监袁纯的关注点与徐蓁相似。“雇员工作结果的回顾,对公司产生了什么样的贡献,及现在需要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这是她会在一份年终总结中会重点抓取的信息。

“我同样希望能看到员工的业绩表现,这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彭春莉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所以“你干得怎么样?”和“你做得不够好是为什么,然后怎么办?”是HR和管理者在每个员工的年终总结里最想要看到的内容。孙力建议,从总结报告的内容比重上来说,这两部分的内容可以各占35%。

回顾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成果时要尽量客观。“无论HR或是管理者,都想要员工能够相对客观,”孙力说,“如果能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客观阐述,能给管理者一个更好的印象。相反,避重就轻,写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则会被认为在逃避。”

管理者重视员工对自己工作及问题的分析总结的原因则在于,他们希望从中获取到对于团队管理有所帮助的信息。“管理者都希望获得一些有复制性可以传播的工作案例,去帮助自己管理团队。”徐蓁说。她就是通过对下属的年终总结进行梳理后,发现购物中心的客群总量、客单价和竞品分析及跟踪是提高业绩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式都会有正面帮助。

如何让自己的年终总结被管理者或HR记住是个难题,毕竟每到这个时候,他们都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份千字报告。这其中有一些可总结的技巧,比如把主要内容提炼成小标题,加入一些可视性更强的图表,用数字而不是文字来显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创意性职能岗位的公司人还可以改变报告的文体、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表述方式……这些做法都可以让你的年终总结变得更加突出。

C

以下三种常见情况的做法

这一年表现不错,我该怎么突出自己?

这是最好的一种情况,坦白说,对于业绩和表现比较突出的人来说,即便你不夸自己,领导也能看到你的成绩,所以这种情况下,如何客观地向领导展示你的具体工作成果、加深印象,是你应该在报告中展现的。

用数据和具体案例来阐述是一个不错的做法。比如销售类职位可以偏重业绩指标的达成率,市场推广类的职位则可以展现用户或客户的增长率、和竞品的比较等—不同行业及职能岗位会有所差异,但数字和案例是最具说服力的内容。

另一个不错的参考因素是来自客户或其他部门的反馈及满意度,这对于往往没法通过业绩指标来衡量工作量的支持型及服务型岗位的公司人比较有效。这种“他人视角”的总结方式也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同事对你的评价获得。总之得跳出自己对自我的认知。

“同时还应该站在一个团队的立场上去思考自己取得的成绩。”彭春莉说,“要意识到这些成绩是在团队支持和公司资源的基础上得到的,如果在团队合作方面能有相应呈现的话,也会更加客观。”

这一年我有一些明显的工作缺失,该回避吗?

“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学习意识还需要提高。”这是孙力在年终总结中经常看到的句子。这些总结往往通篇列举了自己的工作成绩,但对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却只有一些无关痛痒的表述。

他能理解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个人总结里。“一些员工会认为HR或者上级看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会抓住不放,但如果是氛围相对开放、结构扁平的公司,其实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虽然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规定功过得失在一篇年终总结中的分配,但工作中的问题和自己的不足往往都是HR和管理者在意的内容。

徐蓁在负责朝阳大悦城项目时,自己团队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顾客反映在一个楼层内找到目标店铺的位置会比较麻烦。在当年的员工总结里,不少人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分析是团队在导引图的呈现方式及动线的设计上有一些疏漏,不够直观。第二年员工便在购物中心的动线上增加了不少前方店铺的指示牌,这让新一年的顾客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正确看待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发现问题,并通过具体工作方式及做法去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领导了解你正在努力尝试处理好问题,而不是一笔带过。

另外,当你发现造成一些问题的原因并不完全来自于个人时,也可以在年终总结中提出来。“如果是内部流程或沟通上面出现了错误,而员工也意识到问题,这会是个好现象。可以帮助管理者改进绩效方式及流程优化。”袁纯说。

这一年我表现平平,该怎么写?

通常在生产和后台支持型职能岗位会出现工作1年之后,发现没有可量化数据及成果的尴尬,于是在年终总结上呈现的内容也就变得平淡空泛。这多少是出于岗位内容标准化或服务支持性更强的原因。

“这些员工在进行年度终结时,重要的还是进行职位的清晰定位,”孙力说,“弄清楚自己的工作本质是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实际上就是你的工作指标,虽然难以量化,但是把自己的职能通过不同的小点列出来,再评判自己是否履行好。没有出现失误,本身就是不错的成绩。”

而来自其他被支持和服务部门同事的满意度及反馈,也是可以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个维度。

D

好好利用你的年终总结

在一个有效的反馈体系里,年终总结需要管理者和HR进行反馈及沟通。一些公司通常会在之后进行一对一的面谈。这实际上也让员工更重视年终总结这一形式,“如果直线上司和HR都没有任何反馈,就无法形成互动,这个部分存在的价值也就失去了一半。”彭春莉说。在结构庞杂的公司里,这也会是一个比较难得的沟通机会。

10.英文读后感题目怎么写 篇十

Th story’s name “The little prince”。 As it known to all, we will encounter a lot of difficulties, even hardships. Different 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them. After reading The Little Princess,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Sara’s way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The Little Princess was written by Frances Hodgson Burnett, a famous novelt and dramatt. Sara, the heroine of the novel, was born in a rich family.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education, her father took her from India to London so that she could go to the best school. Because Sara was kind-hearted, generous and most of all—rich, she was loved by everyone. All went well until her father died in an accident. Everything changed completely. She didn’t understand why the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treated her so badly. Even the principal who used to be fond of her, made her work 16 hours a day. Sara’s merable life began.When I finhed reading the book, I was shocked by what the unimaginable pain Sara had suffered after her father’s death. She used to be a happy, worriless, and rich Princess, but now she was a lonely and poor servant. She had to work very hard without any rest but only had little food. Besides she had to endure the unfriendly and even rude ways that her classmates treated her. Al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looked down upon her. The most important fact that Sara had lost the love and care of her parents.What a mighty pain! If you were Sara, could you stand such pain? Needless to say, an 11 years old girl, even if it were an adult, he might not put up with it. But to my surpre, Sara faced it bravely.

Despite of the torture of the principal and all those pressures above, she still was optimtic towards life. By reading th novel, I felt inspired and think much. When we meet such difficulties, what should we do? Some people always complain that the fate unfair to them. Some people can’t sustain the hardships and choose to give up. Few of them even try to commit suic ide because they lack the courage to overcome it. Compared with Sara—an eleven years old girl who can treat the pressure of life with optimtic spirit, these people’s performances are sounded so lamentable. Why can’t they make it?However, what impress me most are her charactertics and the thought of her “being a real princess.” Th “real princess” does not mean luxury palaces, beautiful clothes and the apple of the others’ eyes, but being kind, generous and having good manners. It unnecessary for “a real princess” to be strong in body, but she must be strong in will. Sara a real princess in my heart all the time, whether she was rich and wore beautiful clothes in the classroom or she was cold and hungry in the attic, just because she had the good characters and kind heart. The story went on. Fortunately, a friend of Sara’s father found her and told her that her father left a great sum of money to her. I pray and believe that every good person in the world deserve a good result, and of course, we are the same.

上一篇:快乐的水世界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谈谈你对成长的理解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