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通用11篇)
1.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4.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滚”字: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笔画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三、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段)
2.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3、教师走下去收集问题。
四、复习巩固:
1.看词语,找出生字卡片,补充完整:
* 秀丽(神)奇
* 奇形怪(状)
* 仙人(指)路
2、读词大比拼: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看电脑随机出示词语看谁读的准确。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抄写词语:神奇 风景区 弹琴 名字 翻滚 著名 巨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教师:这节课我邀请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最佳小导游。下面我们先练习练习怎样概括地介绍景点。
1、教师请学生当小导游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2、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语气。谈谈读后的感觉。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二、抓住重点进行介绍,深入理解。
同学们知道先从整体进行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练习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介绍。
1.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及时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对照课文插图,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介绍时还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1、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2、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读。
四、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师: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五、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1、进行现场讲解。
2、组织大家评议。
3、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摘录文中描写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并抄写在摘录本上。(最好能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仙桃石”
14、黄山奇石
有趣极了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探究活动
一、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1、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让学生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2、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3、由于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找到的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二、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2、每个小组结合课文中的奇石进行综合介绍。
3、进行现场讲解。
4、组织大家评议。
5、颁发小导游资格证。
三、举办黄山奇石展览。
1、教师让各个小组收集同学们找到的图片、文字介绍、自己绘制的奇石图。
2、教师与组长共同筛选,布置一期黄山奇石展。
3、大家观赏,开阔眼界,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2.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黄山奇石》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的教材, 全文以“奇”字为主线, 描写了“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 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到过黄山游览, 即使是去过黄山, 也未必留意过黄山的奇石, 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哪里呢?
研读课堂实录我们会发现:于老师利用《黄山奇石》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 (1) 学习本课生字, 注意“区”字的笔顺; (2) 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重点理解“风景区”和 “秀丽神奇”;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以“奇”为线索, 理解“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并读出奇特、读出有趣, 背诵喜欢的段落; (5) 模仿课文写“奇石”的方法, 根据文中的名称展开想象, 再描写几一种“奇石”的样子; (6)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又依照了儿童的视角, 体现了“以儿童的悟性订深浅”、“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的原则。
二、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于老师的课堂上, 最多的是听、说、读、写的各种训练活动。但是, 于老师的高明之处是把各种训练活动变成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小比赛。这些活动没有任何痕迹, 却能轻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语文, 运用语文。
【片段一】
师:小朋友一见我出现在讲台前, 就知道我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老师, 对不对?
生:对! (齐答)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说一句话, 而且开头一个字是“啊”, 是不是?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给我听听吗?
生:啊, 原来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老爷爷啊!
生:啊, 这位老师头发都白了, 还能上课啊! (笑声)
生:啊, 我以为今天上课的是女老师, 没想到是位男的, 而且是个……
这是《黄山奇石》的课堂导入环节, 这样的导入, 既是与学生“套近乎”,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在现实情境里进行语言的训练, 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课堂一开始就凸显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导入与训练语言同构共生, 厚实而灵动, 孩子的语言智慧、人文智慧怎能不提高?
【片段二】
师:下面的四段咱们分组读, 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读得好, 各组先练两遍。
(下面接着每组先推荐一名朗读水平高的人进行“个人比赛”, 再各组齐读进行“集体比赛”, 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集体评出名次来。)
师:课文有会背的吗?这样吧, 你们选取比较喜欢的一段来背一背好吗?能背一段, 合格;背两段的属于超额完成任务, 将授予 “背诵小能手”称号———口头的, 虽然是口头的, 但是也算数, 要知道这是你们的大朋友于永正送给你的。先准备一下吧, 到时候我争取背三段希望各位小朋友也能送给我一个“背诵小能手”的称号。
(学生练习, 指名背。凡是能背出两段的, 于老师都口头授予“背诵小能首”的称号。最后于老师背诵了3、4、5三个自然段, 背诵得正确、流利、有表情、有动作, 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看看这些活动, 哪里是学习?分明是朋友之间的游戏, 比赛朗读、比赛背诵, 这些都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 学生既感到亲切, 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励, 此时的教学就成了学生的一种“生活”。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 学生或者自主学习、或者小组活动、或者组间评比, 学生是在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师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是教师强加的, 而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 一样读书、一样背诵比赛, 这种“蹲下来看学生”的行为, 是源于于老师平等、民主的意识, 更源于于老师的实际行动。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任何压力, 有的只是快乐与成长。
三、教师的助学行为
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有教学难点的, 学生对于课文中“风景区”和“秀丽神奇”的理解存在认知的难度。在教学时, 于老师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理解“风景区”一词时, 于老师边给学生介绍, 边在黑板上画画, 经过于老师的介绍, 再辅之于形象的板画, “黄山风景区”就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了;于老师用黄山的“迎客松”和“猴子观海”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秀丽神奇”。这些都是于老师对于二年级学生生理特点的把握,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很强, 对于抽象的词语, 如果没有大量的形象作为支撑, 只是读一读, 或是搬出词典上的解释, 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就是于老师在钻研教材、钻研学生, 他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然后设置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克服这些困难。有了老师的帮助, 学生的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另外, 在说话、写话环节, 于老师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先口头练说, 然后再写下来。于老师引导学生:“你觉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书上写‘仙桃石’不就是一句话吗?”让学生先说再写, 思路更加清晰。听着于老师的话, 学生们哪里还有对于写话的畏难情绪?于老师还强调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奇石”的样子, 不一定非要和书上的一样。
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三
1.会认“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写字。
2.在看、读、说、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发挥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黄山其他奇石的样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黄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地,同学们,你去过黄山吗?你知道它在哪里?你对黄山了解多少?(生答)
(多媒体材料展示)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齐读课题,要读出感觉。(读出向往和渴望。)
二、自读识字,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想法认识它们。
2.小组内认读生字,大家相互正音。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2)认一认。同桌互读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4.交流识字方法。(1)辨一辨。“区”“石”字型的异同点,组词区分。
“脖子”与“胳膊”——出示人物图像,指出上述部位;观察字形,说出发现,师小结:与身体有关的许多字都带月字旁。(2)编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
一个人,住山边。(仙)
(3)熟字加偏旁:形
弹
岩(4)比较识记:
状(形状)
壮(壮丽)抢(抢球)
枪(开枪)5.检查读课文。
6.交流收获: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对黄山奇石的印象吗?(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7.过渡:到底多有趣?我们一起来探究。
三、品读感悟,体会石“奇”
A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板书:仙桃石。】(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注意动词:飞、落。(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好不好?(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
B 猴子观海:
试着用刚才学习“仙桃石”的方法学习“猴子观海”
你是怎样按照“仙桃石”学习的方法学习“猴子观海”的? 展示学习方法
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然后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
C 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板书:仙人指路。】(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2)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全班同学做动作。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4)再读。
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
课件展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小朋友们,谁能够做好小导游把这几块巨石介绍给游客呢? “一只雪白的天狗正蹲在山头,一动不动望着天空,心想天上那个圆圆的东西是不是好吃的月饼?我怎么才能吃到呢?”
“狮子抢球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两只狮子你追我赶地抢夺起一个皮球。”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弹奏着一支美妙的歌曲,琴声引来了许多中外游客。” „„
四、巩固延伸,欣赏石“奇” 把你最喜欢的黄山奇石画下来,并介绍给大家。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多种形式认读。
2.小组学习: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3.集体交流,分析字形。
尤:最后一笔是点,与“龙”字区分。
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指导书写“ 区”、“巨”的笔顺。
它、安都是宝盖头
站是形声字,左边的“立”最后一笔变成提。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学生仿写,展示评议。
6.我会组词.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并写下来。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总结。)小组交流讨论
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黄山的一些信息,办一份手抄报,看看谁的内容新颖
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本单元的首篇主体课文,讲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文章抓住一个“奇”字,让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它的神奇。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有一位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就是黄山的风景。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黄山的奇松、云海、怪石、温泉称为“四绝”名扬天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黄山的奇石是怎样的奇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把读得不顺利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尤其、风景、陡峭、手臂、脖子、著名、奇形怪状”等词语。)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3)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写黄山奇石的?
三、细读探究,品味“奇”
1、默读课文,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你能用文中的词语说说吗?(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1)读第1句话,理解“闻名中外”这个词,指导学生用自豪的语气读这句话。
(2)读第2句话,理解“秀丽神奇”(秀丽指清秀美丽,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3)比较句子: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那些怪石有趣极了。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理解“尤其”。突出了怪石有趣。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引出了黄山石(是全文的总起)。
那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奇怪有趣的石头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2、品读2~6自然段。
(1)轻声读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奇石“仙桃石”。
①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②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
③再读这一段,想象奇石的样子。(3)出示奇石“猴子观海”图。①说说图上的岩石象什么?
②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学生理解“翻滚的云海”可能较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自由练读,体会石猴的奇特与可爱。④指名读,读出石猴的奇特和可爱。(4)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图。①阅读第4自然段。
②自由练读这几句话,并学着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理解:石头为什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②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③指导朗读,抓住“就变成了„„雄鸡”“就像对着„„啼叫”等句子指导,读出金鸡叫天都的可爱。
(6)齐读第6自然段。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①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省略号里藏着什么?
②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想象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说给大家听听。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回读课文,想象黄山奇石的特点。
1、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题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
2、课外延伸布置课后练习,请把自己怪石的样子配上面,写一写、画一画,再搜集有关黄山风光资料(上网查找、摘录图书、收集图片、询问亲友),出一份以黄山风光为内容的小报。
黄山石真是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呀!黄山的风光真像一幅活的画,又似一首无字的诗。同学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黄山一睹她的风采!
5.《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五
1 .会写8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 峰、膊、著” 等字。
2 .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会写8 个生字及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美。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讲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看图,初步了解黄山石景。
2 .学会8 个生字。会认“ 峰、膊、著” 等字。
3 .初步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仔细观察图画,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奇”。
(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同学们,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在这迷人的秋天,老师继续带大家去游览著名风景区——黄山。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中外。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老师接着带大家游览《黄山奇石》。
欣赏完了,黄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用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秀丽神奇,有趣)
(点击课题)谁来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过渡语 :读了课题,大家肯定更想去黄山看看。那么随着老师的脚步走进黄山吧!
二、初读课文,感“奇”
过渡语:是呀!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奇石更加有趣,那让我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石?用-- 画出其名称。(板书)又具体写了其中哪几块奇石?用三角符号标出来(汇报)
黄山奇石连名字也这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一起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
过渡语 :为什么叫这些名字?我们再来细读课文,看看它的奇趣
三、理解感悟,品读探“奇”
学习第2 ——6 自然段。
知道了奇石的名字,作者还详细写了这四种奇石的样子,想读一读吗?
(1 )指名读2 ——5 段,每人一段。
(2 )你最喜欢哪块石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喜欢哪块就读哪块,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学习其中一段。
①如大多数学生喜欢“猴子观海”(板书)为什么喜欢?说说或读读喜欢的句子。
②出示图片。认真观察,图上画着什么?哪块石头像猴子?你觉得它在干什么?课文怎么写这块石头的。找出这几句话读一读。说说这块奇石的样子。生汇报,师相机板书。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老师小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用了几个动词加以想象,寥寥几笔把石头写活了。我们写话应向作者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听老师把这几句话读读,你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奇特、有趣)
③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等词的意思。(利用课件图片帮助理解)
师:正如你们所说,能用你们的朗读把这块石头的奇特有趣表现出来吗?
④生练读,指名读
⑤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3 )你还喜欢哪块石头?如“仙桃石”说原因。
A 、出示图片。认真观察,图上画着什么?那块石头像桃子?你觉得它从哪来?课文怎么写这块石头的。读一读第二段,说说为什么叫仙桃石?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B 、比较句子:
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读中体会语言的准确及动词)
C 、讨论:两种奇石各段写法相同吗?
(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
(4) 用上面方法学习其它段落(同桌互学其它段)
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奇石介绍给大家,说说喜欢的原因?师相机板书。
(5 )学习第6 自然段。
自由读,读懂了什么?
写“ 天狗望月” 、“ 狮子抢球” 、“ 仙女弹琴” 与“ 仙桃石” 、“ 猴子观海” 等四个段落有什么不同?汇报(只说名字,没有具体写样子。这种方法叫略写)总结板书
四、拓展想象,训练表达,赞“奇”
1 、这几种奇石只说了名字,你能自选一种奇石,根据名字想象一下它的样子吗?仿照2 、3 、4 、5 自然段的写法说一说。
2. 四人为小组交流。
3. 全班汇报(出示图片)。
五、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1. 游览完了,你觉得黄山美吗?你觉得黄石奇石怎么样?奇特,有趣想说些什么?
师:现在,我们真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屏幕点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有机会,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吧,那里还有许多奇特的奇石等着你去给它取名呢!
2. 出示课件 或看录像带,总体欣赏黄山的美景。
3. 带着喜爱之情齐读全文。
六、作业
背一背你喜欢地奇石段落,画一画或写一写你喜欢的奇石。
板书设计:
仙 桃 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鸡叫天都 伸 叫
天狗望月
仙女弹琴
6.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六
屠传煜 柳营路小学 2015.10 第十五课: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区、仙、尽、管、猴、逼、峰、照”8个生字;认识部首“山”字旁;能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峰”。
2、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闻名中外”、“逼真”、“云海”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结合词语,进行相关的句子练习。
4、能照样子展开想象,把石头的神奇之处说清楚,说完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结合词语,进行相关的句子练习。
2、正确朗读课文,能照样子展开想象,把石头的神奇之处说清楚,说完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1、欣赏“黄山风景图片”,初步感受黄山美景。板书:黄山。
2、听记句子,练习说话,初步了解黄山。
(1)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位于哪里呢?听老师读句子,边听边记: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2)学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区”。(3)齐读句子。
3、说话练习。
(1)理解词语:闻名中外(说说闻名中外的近义词)。
(2)说话练习:现在请你用上“闻名中外、黄山风景区、我国安徽省南部”这3个词语说一句话,你能有几种说法? 媒体随机出示:(预设)
我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我国安徽省南部有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
4、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2)板书:奇石(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知道课文写了哪些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些黄山奇石呢?打开书本,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奇石的名字圈出来。
2、学生交流。
(1)课文写到了哪些奇石?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奇石?(随机板书)
3、集中识字。
(1)学习生字“仙”。
(2)学习生字“猴”(注意中间部分的书写)。(3)多音字正音:奔、都。
三、研读课文,体会石头的奇特之处:
(一)学习课文第2节,了解“仙桃石”的奇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仙桃石”外形的句子。媒体出示:“仙桃石”是一块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它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也许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尽管这样,多少年来,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1)学生交流,出示图片。(2)齐读句子。
2、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叫它桃子石呢?
3、出示图片,动手比一比,感受“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媒体出示:也许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尽管这样,多少年来,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1)做动作,谈感受。(2)指导朗读。
(3)学习词语:尽管(正音)
4、师生合作朗读第2节。
(二)学习课文第3节,了解“猴子观海”的奇特:
1、理解:“猴子观海”的“海”指什么?
2、出示图片,直观感受“猴子观海”的逼真。
3、那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
交流出示:你瞧,石猴的两只胳膊抱着大腿,一动也不动地蹲在陡峭的山峰上,仿佛在观看翻滚的云海。
(1)学习生字:峰(学习“山字旁”,指导书写)。(2)朗读指导,注意停顿。
(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形象逼真。(4)学习生字“逼”。
4、朗读第三节。
(三)学习课文第4节,了解“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的奇特:
1、理解“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是同一组石头。
媒体出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在山峰上,那几块石头就像一只金光闪闪的公鸡,高昂着头,伸长脖子,面对天都峰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公鸡却变成了五个“老爷爷”,你拉着我,我牵着你,笑呵呵地朝天都峰走来。
2、读读第4节,数一数共有几句话?分句学习第4节。(1)学习第2句。
出示: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在山峰上,那几块石头就像一只金光闪闪的公鸡,高昂着头,伸长脖子,面对天都峰啼叫。学习生字:照。指导朗读。(2)学习第3句。
出示: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公鸡却变成了五个“老爷爷”,你拉着我,我牵着你,笑呵呵地朝天都峰走来。教师引读。学习第1句。
教师小结:同一组石头,从不同角度竟然发生了变化,难怪作者说—— 媒体出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齐读。
四、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1、填空练习。(1)正确朗读词语。
媒体出示:有趣、金光闪闪、啼叫、云海、奇特、桃子。(2)记一记这些词语的书写。(3)完成书后填空。
媒体出示:黄山上有许多形状()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的名字。“仙桃石”像(),“猴子观海”中的石猴仿佛在观看翻滚的(),“金鸡叫天都”像一只()的公鸡,对着天都峰()。集体交流。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词语:闻名中外 仙桃 似乎 尽管 逼真 山峰 翻滚 金光闪闪。
2、正确朗读课文1-4节。
3、选择合适的词语放进括号里,连起来读一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 陡峭()的名字 翻滚()的山峰 金光闪闪()的云海 有趣()的公鸡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类的文章,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不少奇特石头,从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
在教授这篇课文中,教师主要是抓住了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开始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写景类文章的共性,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把《黄山奇石》的第一小节和《鸟岛》的第一小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两篇课文在第一小节都介绍了“黄山和鸟岛的地理位置”,以及两者闻名中外的原因,不同之处就在于,“鸟岛”从“鸟”字中就可以感受到,“鸟岛”必定是以“鸟”闻名中外,而黄山则是因山上的奇石闻名中外。这两篇课文的共性,也是与其他写景类文章的共性,在第一小节都会介绍所要描写景物的所在地理位置,这在今后高年级的课文中都会有所体现。
再此,觉得在学习了第一小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思考文章下面会写什么,从而引出下文肯定会写黄山上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寻找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奇石时,学生的寻找出现了偏差,主要是围绕“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上,学生会认为这是两块不同的石头,其实不然,只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课文,如果仔细读课文就不难发现,两者其实为一。这里,教师也不慌不忙,让学生自己阅读第四小节,寻找答案,而经过阅读,学生也发现了两者其实是一块石头。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紧紧围绕文本进行学习,多读、多思,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找到答案。
在具体学习三块石头时,教师的侧重点也不同,“仙桃石”的重点是位置,“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则是姿态。“仙桃石”在教授中,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奇特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一小块”,并与“巨石”相联系,从而感受“仙桃石”虽大,但是与下面山石只有一小块相连,这就是仙桃石的奇特之处。“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则是抓住了姿态,更侧重与人们的想象。
7.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七
一、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读文,感受原文精神。课文采用的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黄山的奇石,语言优美,用词精湛,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学生们对黄山的喜爱。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使黄山风景更准确、更直观,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发现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吸引同学的兴趣。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关键字来理解。整堂课下来,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
二、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诵读。课上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2.展开想象,描写“奇石”。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自主学习,通过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2、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
3、描写“奇石”的训练环节,有的同学能仿照课文写好,但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词汇,写得不够具体生动。
四、改进措施
8.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八
注意学生的诵读。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最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仿写最后一段中所提到的其他奇石,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更加的体会黄山的奇特和有趣。
9.《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九
《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具体地描写了四种奇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前让学生观看了有关黄山的一些图片,重点欣赏了黄山四绝,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了对新知识的探索。
在品读文章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读一读,然后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小导游介绍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10.《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 篇十
安徽铜陵师范附属小学
杨莉
一、概述
1.年级:二年级 2.学科:语文
3.简介:《黄山奇石》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十四课。本节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实现自主学习。运用课件创设最佳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及想象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展开丰富的想象,能简要讲述或简单画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处理信息以及排版面、绘图、写作、书写的综合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感受黄山奇石的美,培养学生初步审美意识; 4.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搜集、整合、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对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功底
学生普遍思维活跃,能积极并有条理地发表个人观点 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经验还不足,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在课后办小报,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排版面、绘图、写作、书写的综合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抄写练习为主动地搜集、制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深受学生欢迎。
四、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图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
本节课的学习资源主要是: 《黄山奇石》课件
多幅黄山的图片和几幅不知名的怪石画面
在Internet上用搜索引擎可以搜到的与黄山有关的文本、音视频等信息。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首先通过让学生选择“奇”的解释,理解了它在课题中的含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发散思维”和“给怪石取名”,既具有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地表达的能力。
通过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大胆想象,且乐于表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给奇石配画”将语文学科向其它学科的渗透,用口头和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增强了趣味性,适应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自学检测练习”由于设计了辅助性语言,降低了表达的难度,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该练习。知识性的练习分散于各知识点,学生练习很轻松,加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多媒体直观感知,学生对基本知识都能掌握。
11.黄山奇石教学教案设计 篇十一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4.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至少读3遍。
2、划出生字新词,进行口头组词识记,并抄写生字新词。
3、查找了解某一种树的相关知识,并带图片到学校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新课导入。
1.播放黄山图片,简介黄山。板书课题。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
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
(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
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
三、启发想象,自由练说。
1.老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写法,发挥想象,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学介绍。(出示有关图片)
3.指导全班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小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教学随笔:《黄山奇石》教学反思08-10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设计08-05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07-31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08-14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及反思11-01
奇石鉴定方法11-01
观云奇石散文10-11
奇石妙景深情作文350字09-07
执教《黄山怪石》教学反思06-22
黄山漂流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