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共8篇)
1.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篇一
关于中国积极进行对外投资的思考
回顾改革开放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总结20多年来的成败得失,中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中国要想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势必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去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而结合实际情况,文章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投资,是达到目标的一条必经之路.
作 者:白建新 郭力 作者单位:白建新(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郭力(工商银行太原市迎宾路支行,山西太原,030000)
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1)分类号:F125关键词:对外投资 经济全球化 “走出去”战略
2.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篇二
关键词:对外投资,发展,现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为我国发展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另外,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 企业发展对外投资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第二,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需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为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 我们要继承优势并逐步出口发展方式, 把出口优势从单一的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飞跃, 提高出口质量与效率进而成为出口强国。第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许多国际贸易经验。通过多年的积累, 我国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实力和内外条件。自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营企业高涨的出口热情都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事业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并且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第四, 我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优势的良好渠道。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近几年增势迅猛,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从国内情况来看,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构成中, 国企仍然占大部分比例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投资企业分布不均衡。国企的对外投资一直占我国全部对外投资的2/3以上。与此同时, 民营和地方企业也快速崛起, 去年我国地方企业对外投资3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6.9%, 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6.6%。这一发展情况也反映了我国企业发展状况不均衡, 国企仍然是国际投资比例最大, 实力最强的部分。由于国企效率不高, 创新意识不强, 那么我过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其他国家外资企业的挑战, 不利于提高我国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从国际角度来看, 首先, 我国对外投资区域分布不均衡, 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只有通过改变投资区域集中的现状, 实现投资区域多元化, 利用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进行价值链的分拆和重组, 才能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第二, 我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被投资国家的政治法律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由于我国与国外文化环境、宗教风俗、语言习惯等的差异, 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不充分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给企业带来损失。另外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往往融资存在较大困难, 营销网络又很难打开, 购销渠道不畅, 很容易将企业带入绝境, 这样会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降低经营收益。我国企业竞争力仍然较低, 缺乏先进的经营系统、管理经验和品牌影响。
虽然近几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上已经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 但对外投资存量仍然很小, 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一半、德国的三分之一。因此,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对外投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表明, 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的高速发展阶段, 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也要注意提高对外投资质量, 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低效率的道路。我国在发展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平衡我国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对于投资区域的选择要具有战略性, 逐步由主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由集聚于周边国家逐步转向世界各地, 通过并购、投资、建厂等手段逐步扩大我过对外投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收引进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避免走弯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消化吸收并创新的能力, 发挥技术最大优势以节约成本突破瓶颈。另外, 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注意发展新兴领域以扩大市场份额, 和品牌影响力, 真正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第二, 合理应对投资国家的风险与挑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东道国的政治风险, 尤其是涉及领土、宗教、民族之间的局部战争冲突。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战争会破坏企业生存的环境, 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我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得到被投资国家的环境, 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等价值理念, 与他国沟通并协调好合作或其他事宜。政府要积极帮助中国企业做好海外投资的相关服务工作, 企业本身也要做好相关国家的市场调研。第三, 国内市场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经济之路, 整合好国内市场使之欣欣向荣, 才能使企业有向外扩张的实力和动力。因此, 企业自身要做好充分准备, 注重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做好长期战略规划, 制定对外投资的层次设计和规模计划, 从人才、技术、管理和营销把握企业的链条, 并不断加强企业产品的标准化、国际化。第四, 从微观角度来讲, 我国企业应改变过去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层次的产业投资,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变, 增加高层次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投资收益率。最后, 还应注重积极进行跨国经营的人才储备, 培养熟悉贸易、金融、投资、财务、法律、会计的专业人才, 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各个方面的参考, 增强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 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我国外资企业要通过项目、企业、行业等多角度的对接, 通过政府监管机构等的沟通, 找准与国内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同时目前也在研究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投资策略、产品组合和必要的商业模式, 探索出长效合作新机制。
3.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篇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根据商务部《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类)》有关数据资料,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5.3%。2002—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56%。截至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179.1亿美元。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出业绩指数、跨国程度、行业分布以及投资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认清当前形势并为今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对比
首先,从全球视野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这里选取了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与中国做以对比,从流出流量和流出存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中将中国与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流出流量进行对比看,1996年至2006年美国占全球FDI流出流量的比重平均在19.18%,日本占全球流出流量比重平均在4.81%,中国占全球流出流量的比重平均在0.74%。2006年美国的FDI流出流量为2166.14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的10.24倍。从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投资存量进行对比看,1980年到2006年间美国占全球FDI流出存量的比重平均在24.4%,日本占全球流出存量比重平均在5.31%,中国占全球流出存量的比重平均在0.4%。同时,可以明显的看出,美国、日本的FDI流出存量都呈现出下降后保持平稳水平状态的势态。
其次,根据FDI流入与流出的比例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根据1999年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一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其中发达国家为1: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从表1中1996—2006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FDI流出流量平均相当于其流入流量的1.3倍,发展中国家FDI流出流量平均仅是其流入流量的35%,中国FDI流出流量平均仅为其流入流量的10%。
通过以上的对比看出,一方面,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以及存量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很小,同时在全球所占的比重也很少,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显示中国以对外直接投资衡量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尚待深化;另一方面,中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相差悬殊,说明中国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理论上预期有很大差距,大大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业绩指数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容易受母国经济规模的影响,用绝对份额简单进行比较并不说明全部问题,为此UNCTAD采用了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业绩指数(OND),以反映在控制了母国经济规模之后一国对外投资的相对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OND =[某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全球FDI流量]/[该国(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球国内生产总量]
不同国家OND的大小反映了不同国家跨国公司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方面的差异。一般而言,OND越大,一国对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利用越充分。如果某国的OND为1,意味着该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某国的OND大于或小于1,意味着该国的绩效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UNCTAD的计算结果表明(见表2),2006年,中国的OND为11.5,美国OND为90.4,日本的OND为65.6,印度的OND为12.6。从中国、印度、韩国、美国和日本五个国家从1996年到2006年的FDI流出业绩指数排名的比较来看(见图3),中国的排名保持在61左右,在美国、日本及韩国之后。而且中国的OND近年来呈总体下降趋势,印度虽然大部分时间排在中国之后,但它近年来OND排名一致处于迅速上升的势头,2004年之后都超过了中国。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效益较差,中国企业缺乏所有权优势,进而无法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优势。
三、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对比
对于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公司经营、利益相关者及从空间角度看的管理的组织。跨国公司经营强度指标和分布指标主要反映跨国公司拥有股权利益的那些境外分支机构的经营,UNCTAD的跨国指数(TNI)从经营角度衡量了全球、发展国家及中东欧国家最大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该指数试用了三组变量(销售额、资产和雇员人数)来测算境外经营相对于总体经营的强度,计算方法是取国外资产与总资产比率、国外销量与总销量比率、国外雇员与总雇员比率的平均值。国际化指数(II)——即境外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总数的比率,从经营角度来衡量跨国公司的境外经营强度。跨国程度指数和国际化指数说明了一家公司在母国和国外的植入程度和利益。
根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数据,计算2005年按国外资产排名的前七名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与总资产比率、国外销量与总销量比率、国外雇员与总雇员比率,得到跨国指数,通过国外机构数与总分支机构数,得到国际化指数(见表3)。相比之下,中国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还比较低,平均值达到31.35%,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的国际化指数平均值达到了38.1,与发展中国家平均值还相差很多。
无论是海外资产规模还是跨国指数和国际化指数,中国跨国公司与世界级企业都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比可知,尽管我国经济在国内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增长,但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没有形成综合性力量,仍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跨国公司主要还是国内资源配置,而世界级企业已主要面向全球配置,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
四、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对比
对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达到了15%,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小,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所占比重很大,2005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7.5亿美元,发达国家为26552.9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1174.2亿美元,世界为27742.8亿美元,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到世界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95%,制造业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部分原因是其自身结构升级的需要,也是其国内劳动力成本太高的驱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行业分布国际对比,看出中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西方跨国公司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主要是集中于资源开发类产业部门,是其在母国的生产结构的复制或为其在母国生产体系提供原材料供应等。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于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各国纷纷放松了服务领域的投资规制,这为中国企业进入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服务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条重要路径,这可能是后起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早期跨国公司在投资的产业结构上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差异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批发和零售业66亿美元,占24.9%;商业服务业的投资达56.1亿美元,占21.2%;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投资达40.7亿美元,占15.4%;金融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为16.7亿美元,占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为3亿美元,仅占1.1%。可以看出,服务业项目中劳动密集型仍占主导地位,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比重很低。
五、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对比
从全球趋势看,传统的新建方式逐步退居次要地位,而跨国收购、兼并方式逐步上升到了主导地位。跨国并购能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投资回收期,已超过“绿地”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成为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6年美国跨国并购数达到1602件,较上年增长了12%,英国跨国并购数为817件,较上年增长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即创建新企业)为主,但是以并购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63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23.8%。但是中国跨国并购数目相比之下仍然很少,据2007年联合国贸发会统计,2006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数量达到6974件,其中中国并购交易数量达到61件,占全球并购总数的0.87%。发达国家跨国并购以跨国公司为主,而中国进行跨国并购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如中石化、中石油、中信集团等,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企数量不多,而且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多依赖于政府的扶持,不利于国内企业迅速捕捉跨国并购的良好时机。
综上,通过对比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跨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不足,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较低。要缩小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差距,需要国家政策引导,使得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高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对外投资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投资结构不合理等,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企业不断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之中,一方面,积累国际经营的经验,制定适合在东道国投资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当地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跨国企业要在全球合理分配生产实施和人力资源,使市场真正面向全球化。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朱吉庆.“走出去”战略—任重而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差距分析[J].中国外资,2007(4):8-11.
[2]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杨大楷、李增春、杨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吴先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商务部网站.
4.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经济论文 篇四
一、加快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利用外资,我国将形成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程。我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慢,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仅有29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0.45%,之后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年均约45%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1078.4亿美元,是2003年的37.2倍,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之比为1∶0.92,基本呈现进出持平格局。这一比例虽然低于发达国家1∶1.4,但已经高于发展中国家1∶0.5的平均水平,可见近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我国也由此首次跻身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2014年对外投资约1 200亿美元,超过利用外资水平,未来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今后将向着对外开放的“大进大出”格局转变,这将意味着我国今后应继续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更大程度上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之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实践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还可以带动推进更多的企业“走出去”。目前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也在不断显现。具体而言,其主要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给投资国经济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而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二是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影响。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就是直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投资主体的技术水平,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转移国内剩余生产能力,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一方面获取更多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腾出发展新产业的空间,促进新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四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促进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规避贸易壁垒,使企业更方便的进行产品出口贸易,带来正的出口贸易效应。可以预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会不断发挥其加快经济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扩大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因此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要想使我国经济更广泛深入融入世界经济,最大程度的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获取更高的国际地位,就必须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推进“走出去”进程,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伴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其对外直接投资到底对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影响作用程度如何,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跟踪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程,提高“走出去”的质量,为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研究状况
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主要还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状况进行跟踪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探讨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国内外大部分研究持肯定态度,比如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同时增加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国民收入,是一个双赢的投资行为。因为发达国家向高度工业化国家迈进时期,对外直接投资为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产品过剩提供进一步获取高额利益的途径,并且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旺盛的投资供需形成了当时的双赢发展态势。而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探讨,是伴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而开始被跟踪研究的。国内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了我国国内经济的产出增长。由于我国区域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各区域对外投资的效应也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认为我国东、中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东、西部地区的GDP增长差异也由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引起。可见从不同层面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互相促进关系,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能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但这种增长效应由于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较小而处于较低水平。也有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效应、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三个方面。肖怡楠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体现在平衡国际收支上,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加快资金流出,从而适当平衡国际收支顺差。吴建军等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也有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给投资国带来的增长效应不明显,表现为对外投资不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且从短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GDP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长期则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可见,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显著,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对外投资流向主要是资源类行业,可能对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时滞。所以,持续跟踪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研究
目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通过衡量生产率的变动,体现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另一方面是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从对生产率影响看,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生产率的提升在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资本存量较高的东部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但也有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小于国内研发资金存量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所以,自主研发才是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有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的观点。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看,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正的影响作用。白洁实证检验了1985年到2006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R&D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表征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研发投入作用不显著。也有学者加入技术吸收能力与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溢出等指标,得出2003-2010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但是持续对外投资会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及技术溢价。多数成果也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正技术溢出效应,而持不同观点的认为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还较小,产业和地区分布不够均衡,导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可见,学者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作为解释变量,没有考虑到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提升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在验证逆向溢出效应存在性时,忽略了之后效应。而且,多数实证研究忽视了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而吸收能力对于能否消化吸收外来技术至关重要。因此,继续探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获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调整效应也存在观点不同的研究,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调整效应的验证,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未能明显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并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变化,仅与第二产业有正相关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宏观绩效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的对外投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应,主要是由于2009年以后我国自身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多数文献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升级效应,实际上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优化效应影响会不断增加。有的研究从分产业角度研究对外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的相似结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具有明显的升级效应,但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实证结果有差异,也有认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第一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但普遍认为对外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可见,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有影响,但其影响大小、方向(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有不同。多数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不佳,影响了对实证分析产业升级效果的全面认识。相信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规范,逐渐引入长期和短期影响,会使研究结果更客观。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观点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替代作用、互补作用,或同时存在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也有认为不存在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可见其研究结果的不确定。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替代效应的最早始于蒙代尔,认为资本越自由流动,替代国际贸易的作用就越明显。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延伸拓展,并不断进行论证。实践检验表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效应则相对较小。进一步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大小决定其贸易替代的影响作用程度。比如,项本武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但对外直接投资对从东道国的进口也形成了替代效应。也有从长期关系来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出口和制成品进口产生替代,对初级产品进口和制成品出口产生补充。可见,在研究替代效应上并没有得出明确结论,多数观点认为在短期内存在替代效应,但长期则是互补效应,或者局部是替代效应,但整体不是替代效应。总之,得出具有替代效应的研究成果不多。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贸易互补效应的分析认为,多数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作用。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出口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对外投资和贸易在发展中国家为互补关系,在工业化国家则不明显。大量的实证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通过不同的计量模型得出的相似结论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对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有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尽管对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效应,但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阶段,这种刺激效应还较为有限。而柴庆春引入时间因素后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在短期和长期中的表现不同,短期内直接投资的流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可见,目前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互补效应有着相似的研究结果。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多数认为互补效应处于主要地位,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起到创造作用,对进口贸易起到抑制作用。周昕通过引力模型对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替代关系,并且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非常明显。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均表现明显的互补关系。也有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都不明显。显然是否存在贸易效应与对外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实际上到2010年之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大幅增长,今后对外投资的贸易效应会日益显著。可见,以后的研究会以更长远、更全面、更系统的视角探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五)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成果不多而且观点各异。有的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存在替代关系,并且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较明显,但同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行业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就业结构。与此相反,也有认为总体上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刺激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对就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效果较小。比较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就业效应不明显,但增加了我国建筑业的就业岗位。从对外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影响程度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效应程度较小,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会提高相应的影响程度。也有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我国对外投资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大于刺激效应,表现出在当期对外投资会减少就业,从长期看对外投资与就业表现出长期正相关,有利于增加就业。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研究的展望
5.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 篇五
摘要:对外劳务输出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来说,无疑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一个很好途径和手段。虽然近年来,在世界自然人移动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政府个人不够重视,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不高,输出信息缺乏,输出结构单一以及劳务输出混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提高政府及个人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外劳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建立全面的劳务输出信息网,为劳务输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及加强对外劳务输出的法制规范等。这样才能使对外劳务输出向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方向发展,才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劳务输出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背景介绍
作为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我国劳动力资源已经严重过剩,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我国对外劳务输出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商品出口、引进投资所取得的成就及影响相比还远远不够,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及创汇能力也远低于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人口大国以及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急需根据当今国际劳务输出形势,积极发展对外劳务输出。
1.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状况与我国劳务输出的发展
1.1 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状况 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正稳步扩大。当前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生物、环保、电信、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对国际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国际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农技人员的需求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对脏、险、累的“3D”外来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从存量上看,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外籍劳工达1.5亿,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这三大洲的外籍工人分别为4050万人、3750万人和5100万人,占全球外籍劳工总量的27%、25%和34%,合计占全部外籍工人的86%。从流量上看,目前全球每年流动劳务约3000万至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长了60%以上。在需求结构上,呈现出“两多一少”,即高技术劳务需求多,发达国家对脏、累、险工作的人员需求多,其他普通劳务需求量减小。从国际劳务政策看,流动限制逐渐宽松。2006年初,美国总统宣布推动移民政策法案改革。日本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每年需补充90万劳力,因此开放劳务市场只是时间问题。西班牙政府一直对劳工输入实行配额政策,但为了吸收更多的外籍劳务人才,西班牙的劳工配额将大幅度增加。另外,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结构性劳务短缺的情况下,也相继放松了对外籍人员入境的限制。
1.2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对外劳务合作是伴随改革开放兴起的一项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良好绩效,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这一战略步伐的加快,对外劳务合作在扩大服务出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遍布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过剩,向境外派出的要求相当迫切。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国际自然人流动作为服务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组成部分更加频繁和活跃,目前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加剧,在一些领域,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旺盛,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16.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在外劳务人数由2005年底的90.5万人上升到2009年底的168.9万人。2008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新签合同额92.3亿美元,同比增长26.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5.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7万人;12月底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36.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1万多人。2009年1月至9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新签合同额6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8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人;9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29.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9万人。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857亿美元;合同额1001.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08.7万人。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中国分别与塞班、俄罗斯、巴林、马来西亚、毛里求斯、英国、约旦签署了双边劳务合作协定,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化。一些劳务人员成功进入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目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范围已扩展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派劳务人员人数较多的依次为:日本、新加坡、韩国、阿尔及利亚、澳门、俄罗斯、香港、阿联酋、苏丹、约旦、塞班、中国台湾和毛里求斯。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其中,建筑、纺织、渔工类劳务人员仍占外派劳务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也有一些设计咨询管理、科教文卫体、计算机技术服务等高级技术领域的劳务人员。中国已成为国际建筑、纺织劳务和海员的重要来源地,行业领域不断拓宽。据国内专家测算,目前中国外派劳务每年汇回和带回的外汇收入约60亿美元,社会效益日益明显。300多万外派劳务人员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创业发家致富。2006年,中国在外劳务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已超过1.6%。
2.我国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必要性
2.1 发展国际劳务输出是缓解国内巨大的就业压力的需要 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通过国际劳务输出向国外(境外)转移劳动力从而实现就业无疑是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增加务工人员的收入和赚取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 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事业。国际劳务人员的工资报酬往往高于国内水平,一般月薪在900-2000美元之间,有的甚至是国内的几十倍以上,从而可以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一人在外,全家小康”己成为劳务输出利益的真实写照。另外,由于他们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被寄回国内,因此可以为国家积累宝贵的外汇,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缓解我国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增加劳务输出地的地方收入,刺激当地的消费需求,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3 增进国际交流 劳务输出绝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还包括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交流等许多方面。通过劳务输出人员,可以将我国的先进思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图景传播到世界各国,从而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减少对中国的误解和不良印象,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4 是借鉴国际经验,接轨国际经济的需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国际劳动力市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己经相当成熟。发展境外就业,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有利于了解和借鉴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则和运作规律,促进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劳务市场的接轨与融合。
3.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政府、个人对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重视不够 对外劳务输出作为一种无形的贸易,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很多国家将其与商品出口视为同等重要。而我国各级政府却普遍存在着重商品出口,轻劳务输出的思想,对商品出口规定了许多优惠措施,对劳务的输出却常常加以限制,支持和鼓励措施不多,宣传力度也不强。未把对外劳务输出提上工作日程,并给予充分的重视。这种不正确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他们不懂得将对外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和发展,在组织、规划和引导方面缺乏力度,没有相应的国家立法和财政支持措施,对劳务输出的正面宣传和报道不够。更为头疼的是,近几年随着政府机构和职能转变的深入,对外劳务输出市场鱼龙混杂,呈现一种放开而缺乏有效调控的局面,政府对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变得有些让人“找不着北”。应该管理什么和如何进行管理,连相关职能部门自己也模糊不清,造成了目前劳务市场秩序混乱。除经商务部批准的正规公司外,许多部级、省级分支机构和挂靠企业企业未经批准的部门也从事代招出国劳务业务,甚至一些个体户也变相办理出国劳务。
就个人而言,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不愿走出国门,甚至把现在的劳务输出与旧中国的劳工、侨民相等同,错误观念影响很深。我认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上,还存有自卑的思想。从1984年鸦片战争开始的整整一个世纪,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虽然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但在许多人心里多少还存有自卑,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再加上生活习惯、语言、风俗的不同,很多人都害怕走出国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制约着个人输出,那就是中国人在海外的安全问题愈发严峻。根据相关人士透露,2007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高达29000件,到2008年,已超过30000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12月25日,2008年见诸媒体的事件中,至少有558名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羁押或受当地社会**波及;至少有37人在76起凶案中丧生,至少有42人受伤;在20次意外事故中至少有51人丧生,105人受伤。且从前些年遭遇并非刻意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到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这些事件对国人来说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人身安全成为出国劳务人员首要担心的问题。很多人也因此打消了出国的念头。
3.2 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不高、培训不到位 随着当今国际劳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劳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劳务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人员的总体素质还不高,与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外语能力差,存在语言障碍、劳务人员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低、劳务人员技术构成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3.3 劳务输出信息缺乏 在国际竞争中,信息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重要贸易,掌握充分而准确的劳务供求信息,是大规模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前提。国际劳务输出涉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求准确可靠的供求渠道和信息。但目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普遍规模小,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绝大多数在海外没有设点,主要依靠临时性的人力资本招募活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更谈不上主动、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和开拓市场。政府部门、商会和驻外机构的职能也存在缺位,现有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中国的国际劳务信息非常匮乏,一是信息量少,无论从宏观至微观,还是从大的项目到零散的劳务需求信息均不足,难以抓住机遇,反馈信息。二是信息网络不健全,难以扩大信息量,信息渠道也不多。我国公司在获取信息方面,大多依靠自身在国外的办事机构了解市场需求信息,这样得来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三是信息不能综合利用,如果能把不同单位或个人如驻外机构、劳务公司或有关管理技术人员在外劳务合作中得到一些信息,加以综合利用,会大大提高效益,但目前国内尚无人整理。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劳务市场,这种信息不足的局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受到限制,不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需求动态,我国就无法及时的组织和输出国内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信息闭塞,反馈不及时,容易导致国内从事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和个人经济利益受损。
3.4 劳务输出经营主体单一,输出渠道狭窄 国外各劳务输出大国的普遍做法是输出劳务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政府间的协议输出劳务,或是通过企业间的国际合作输出劳务,或是通过个人关系到海外就业等等。输出劳务的方法也很多,如工程承包带动劳务输出,直接与外国政府有关部门或雇主治谈输出劳务等等。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务输出的渠道狭窄、经营方式单
一、输出地区过分集中,劳务输出工作受到了极大限制。
3.5 劳务输出行业经营秩序混乱、相关法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劳务输出经营单位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不强,因此大量企业都挤在我国周边国家的普通劳务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常常置国家规定、行业管理与合同约束于不顾,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和低价竞争等现象十分普遍,行业秩序混乱不堪,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务输出行业的声誉和形象,不利于我国劳务输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立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非常突出。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陆陆续续地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但总体来看,仍没有一套专门关于劳务输出的法令、法规。在现行《劳动法》中,对劳务派遣工种、派遣期限、派遣合同、派遣组织责任、用人单位责任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海外就业的相关规定。而且现有的行政规章涉及面窄,执行和处罚力度也明显不够,难以有效的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国内一些劳务输出公司钻法律的空子,弄虚作假,提供根本不存在的就业机会,致使不少走出国门的劳务人员上当受骗,在国外陷入极不人道的境地。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就更谈不上于其相匹配的监督检查执法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与国际社会接轨。一旦我国对外劳务的某些具体做法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相违背,我们就会陷入无法可依、无法可循的局面。既会损害输出人员的利益,也不利于面向各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对外劳务输出。所以,立法工作极需加强。
4.促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
目前,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外劳务输出,将其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可以通过吸取他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采取以下对策促进国际劳务合作:
4.1 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 劳务输出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政府的态度与作用,这己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劳务输出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改变只注重商品出口和资金引进,不注重劳务输出的做法,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大事来抓,纳入其重要工作日程,并制定出发展劳务输出的战略指导思想。
就个人而言,应该加深对对外劳务输出的认识,随着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对外劳务输出体制已经相当健全。在国外人身安全问题可以得到保障,而且还能在相同作业下取得较高的回报。对于对外劳务输出人员自身来讲,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国外遇到困难,可以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4.2 加强劳务人员出国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劳务特别是高级技术劳务的需求显著增加。我国要拓宽路子,占领国际劳务市场,就要改变以普通劳务输出为主的做法,有计划的建设一支懂技术、懂经济、懂外语、有经验的劳务队伍,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档次,而这与完善的劳务输出培训是分不开的。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劳务人员素质的竞争。加强劳务培训,有利于贯彻对外经贸“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储备培训,对出国劳务人员的培训首先要抓好法律、法规、思想品德、外事纪律等内容的常规培训;其次要注重外语和专业技能培训,造就一大批适应能力强、符合国际劳务市场要求的各类劳务大军,鼓励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和中外联合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外派劳务人员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水平和素质,逐步改善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结构,提高我国外派劳务的竞争力。另外,职高、技校和卫校应开设培养国际人才一课,以便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4.3 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改善和疏通劳务输出的信息渠道 为了保持劳务信息畅通,政府应健全国内外劳务输出信息交换机构和信息网,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和管理体系,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整合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为国内劳务输出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的劳务信息和国际劳务市场的最新动态,使对外劳务合作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进行。在境内外设立一个或多个搜集、研究、整理和传递劳务信息的动态数据库或信息中心。并利用卫星通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彼此的互联和资源的共享,组成一个全国性的乃至跨越国界的,连接我国劳务输出各级主管部门和国外有关机构、国际劳工组织,以及国内外就业介绍机构等单位在内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网络。以便为各劳务输出经营主体及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包括国际劳务市场发展趋势、相关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工资变化状况以及劳动力需求预测、人才信息等在内的范围广泛的劳务信息。同时,还有必要为这个信息网建立一个国内劳务输出后备人员的数据库,将闲置或工作量不足的普通劳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种信息建档,一旦海外有劳务需求,即可直接利用数据库调用相关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4.4 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4.1 鼓励经营主体与境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
成立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强化主体优势,借鉴其他劳务输出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对外劳务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在国内可通过报刊、杂志及其他各种媒体宣传外派劳务政策,在国外可通过使馆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外商来华投资、洽谈会,外事活动,旅游观光的机会,与他们洽谈对外劳务合作;利用友好城市的关系,政府出面,将劳务输出作为经济技术合作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谈;应发挥台联、台办、侨联、侨办、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作用。在劳务市场的选择方面,除了在亚洲继续开拓劳务市场外,进一步有计划地开拓欧洲、北美、拉美等地区的劳务市场。
4.4.2 充分发挥民间渠道的灵活多样性
在以国家授权的劳务输出机构为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间渠道的灵活性及拾遗补缺的优势。鼓励更多的民间机构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动到国际劳务市场上找生意、接订单,并允许我国公民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参与对外劳务合作。灵活的私营企业和个人方式对于劳务输出的作用将更直接、更有效。
4.4.3 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项下的自然人移动谈判
充分利用双边经贸联委会、混委会和自贸区谈判等经济合作框架及平台,要求有关国家对我国开放劳务市场,取消相关壁垒和歧视性做法,增强人员往来便利化,加强资质互认。积极签署双边劳务合作协定,构建市场框架。加强劳务输出的国际多边磋商,为劳务输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为消除国外的障碍和不公平待遇,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合作规则的制定,与输入国建立有效的磋商机制。通过加强政府之间的谈判和沟通,解决双方或多方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扫清合作障碍,尽早获得通过市场的准入资格及与劳务合作相关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为劳务输出铺平道路。推进电子政务,加强网络信息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4.4.4国家政府部门要对劳务输出提供必要的支持
国际劳务输出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菲律宾、印度等劳务输出大国而言发展相对滞后,因而有必要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借鉴菲律宾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加大国家财政支持,扩大原有的外经贸促进基金规模,在其下建立“劳务输出基金”或其他用于促进劳务输出的基金。除在财政上支持外,还要在社会服务水平上予以支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强化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改革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通畅劳务流动渠道;重视外出劳务人员的社会服务保障工作管理,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4.5 加强和完善劳务输出的法制与管理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劳务输出己经初具规模。但随着国际劳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主体的增多,我国劳务输出的行业秩序显得比较混乱,加强和完善劳务输出的法制与管理己刻不容缓。规范管理是对外劳务合作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状况看,必须对现行的多头对外、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这方面,劳务输出大国菲律宾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菲律宾政府一直致力于本国劳工向海外输出的促进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海外就业署来负责此项工作。我国也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的管理机构,对各项对外劳务合作活动进行统一协调促进;制定统一的政策,改进对外劳务合作的各项制度及规定;统一规范经营主体行为等。从菲律宾的实践经验看,这种有专门机构进行的管理比多部门管理要高效的多,更能有效地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的秩序,保障劳务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更有针对性地扶持有实力的劳务公司进一步发展。
总之,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是 “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外汇收入、提高人才素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应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积极鼓励对外劳务输出的开展。使对外劳务输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吴国存.劳务输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3)[2]彭红斌.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特点及我国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贸研究[J].2009,(1)
[3]郝冰.中国对外劳务输出问题研究[D].中国期刊网,2009,(6)
[4]孙晓星.论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立法现状与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5]张宏,张长江.我国劳务输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6]赵方强.大力发展劳务输出 缓解就业压力[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7,(9)
[7]董晓丽.国际劳务输出可以缓解就业压力问题探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8,(4)[8王玉娟.菲律宾劳务输出对中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0,(1)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方向
5.1提高中国对外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劳务人员的身体素质、教育程度、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要以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放在首位,对其进行外语和专业技能培训,使普通劳务人员在语言上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工作上做到一专多能,同时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进行爱国主义和外事纪律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至1996年底,中国已建立140多个外派劳务培训中心,使输出的普通劳务开始有了正规化的训练。我们还可以针对一些国家缺少某些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素质,从而也为中国劳务输出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奠定了基础。
5.2加强与劳务输入大国的密切联系,修改不合理的招聘制度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加上中国过去援外工作人员为很多国家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并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在充分发挥这一友谊纽带的作用同时,不断扩大与别的劳务输入大国的联系,利用国家与国家的交流和理解,加大中国劳务输出的数量,同时改变中国以往的招聘制度,可以适当放宽国外法人团体直接来华招聘劳务人员的限制,以扩大输出,同时要多方努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对劳务合作较多和潜力较大的国家,签订双边劳工协定。
5.3政府引导和民间引导相结合,增加中国对外劳务输出数量
加强政府引导的力度,规范民间引导的制度。中国劳务输出初期,中国劳务输出以政府引导为主,民间引导为辅,政府一直在其中扮演着主角,随着中国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民间引导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民间引导具有地缘、人缘、成本低和速度快等优势,大大减少政府的投入和压力,尽管如此,民间引导也有很多弊端,如:劳务输出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合同签定不规范、就业环境恶劣、中介费用过高等。政府要在鼓励民间引导的同时加强对民间引导的管理,要不断完善劳务输出制度,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应有利益。同时政府要不断修正不合理的劳务输出条例,为进一步规范对外劳务和作业的经营秩序,切实减轻外派劳务人员的经济负担,做好前提准备。
5.4加强对农村劳力培训,增强农村对外输出人员的竞争力
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篇六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207 .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增长22.3% ;进口2952.0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34.6%。
200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 %上升到5.1%,在世界的排位由第6位升为第5位。货物贸易进口额仍居世界第 6位,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3.8%上升到4.4%。货物贸 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了4.7%,成为 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
全年各月出口增速分别为29.1%、0.8%、3.5%、17.2%、18 .3%、17.8%、28.0%、25.0%、33.0%、31.4%、30. 0%和30.2%。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和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所引发的种种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发展起伏较大。
二、三季度出口增速分别达17.8%和 28.7%。7、8、9月份出口规模连创新高,其中9月份首次突破300亿美元 大关,达319.01亿美元。四季度的出口增幅更高达30%以上。进口也呈增长 态势,特别是从三季度起进口增幅大大提高,其后6个月的进口增幅分别达28.8 %、22.7%、36.3%、33.3%、37.8%和28.4%。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 长点。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312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7%。其中,出 口1570.8亿美元,增长32.3%,高于全国出口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其 出口增量占全国出口增量的64.5%。进口1555.9亿美元,增长29.1% ;其中,仪器仪表、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的进口增长速度分别高达37.9 %、31.1%和28.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8.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1%,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0.8%。进口828.5亿美元,增长29.2%;特别是生物技术 和电子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远远高于进口总量增幅,分别达63.8%和51.8%。应强调指出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进口 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
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0%;进口1222.2亿美元,增长30.0%。一般贸易出口1362.0亿美元,增长21.7%;进口12 91.2亿美元,增长13.8%。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和计算机与通信技 术产品增长较快,其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有所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扭转了上年的颓势,表明其出口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仍有较大的出口 潜力。
(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2年,我国吸引外资发展势头迅猛,对出口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全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 比重升至52.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幅分别高达32.6%和159.5%,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10.0%,表明其日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重要 动力要素之一。国有企业出口1228.6亿美元,增速平缓,仅增长8.5%,其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为37.7%。
(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
2002年,我国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分别达28.9%和28.7%,使北美地区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对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出口增幅分别 为25.6%和31.7%,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28.3%。由于日本经济自二 季度起又呈增长乏力状况,对日本出口仅增长7.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 地区的出口增幅也达到了15%以上。对欧盟出口表现良好势头,增幅为17.9%。对俄罗斯的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增幅高达29.9%。
从进口地理方向看,我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加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东 盟各国和台湾省,增幅分别为25.0%、34.4%和39.2%。
(6)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
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地 带动了全国出口总量的扩张。从全国范围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三大 经济带(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 市)的进出口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90%以上。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 也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新疆的出口增长了95.8%,四川省出口增长了71 .4%,为全国省市中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
二、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收支规模快速增长,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逆差 扩大的速度有所放缓。2002年,服务贸易出口397.44亿美元,增长19. 2%;进口465.28亿美元,增长18.5%。服务项下逆差达到67.84亿 美元,同比扩大14.4%。从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构成看,运输和旅游依然是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以上两项收支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的63.9%,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专有权使用和特许以及咨 询服务,主要顺差项目包括旅游、其它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与2001年相比,通 讯、建筑、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长速度较快;计算机和信息、电影音像、政府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项目进口发展较快,增速均超过50%。
7.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篇七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科技飞速进步,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迅速活跃,带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增加以及金融、贸易自由化浪潮的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从国际宏观环境来看,自1979年起,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跨国兼并、并购浪潮的推动及比较优势的驱动下,由起步时期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从国内环境来看,在国家“走出去”政策、加入世贸等一系列利好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起步阶段的每年不到10 亿美元一举达到2012 年的878 亿美元。伴随着直接投资的发展和投资额的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种风险因素影响的失败案例的出现也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日本三菱公司收购洛克菲勒中心大厦后变为不良资产,中国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跨国投资亏损等。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种种风险,哪种风险是影响海外直接投资的最关键的因素?有没有一种风险管理措施能减少此类失败事件的发生?本文根据2003—2012 年中国海外投资情况,从失败案例入手分析,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
(一)文献综述
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动机方面,傅劲锋、张运鹏[1](2008)认为获取稀有资源、追求更为先进的技术、实现产业多元化投资和企业全球战略布局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动机。陶涛、麻志明[2](2009)运用引力模型分析现有投资现象后,发现开拓国外新市场和寻求国外稀有自然资源是主要原因,而寻求新技术的投资已相对比较少见。芬兰的瓦尔特里·卡尔特莫[3](2006)通过研究中国国航、华为等企业的案例后发现它们投资的动机主要是由于企业认为对于其所属产业来说,在国外市场运作会有更大优势。
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方面,高敏雪、李颖俊[4](2004)采用了面板数据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该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着滞后发展这一结论。刘盘根[5](2010)回顾了中国对外投资从1978 年至今经历过的四个阶段,结合了国内企业投资的现状,得出了同样的观点,即没有达到“理想情况”,最后指出中国对外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
从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角度出发,张谦、胡剑波[6](2011)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高速增长,逐步形成规模,但同时在后危机时代也面临着总体规模偏低、投资区域分布单一、投资主体有待优化、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等众多问题,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对以往研究的评述
首先,国内外学者都充分意识到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对外投资的重要性,在对外投资动机、原因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基本持相同观点;其次,在对外投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上,学者们都指出对外投资虽增长迅速但未达到理想状态,存在投资行业单一、投资者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同时失败亏损案例屡屡出现,但很少有学者总结研究投资失败的案例并提出切实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学者们发现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如整合风险、政治风险等等。但是少有学者研究各个风险对总风险的影响程度,从而在制定防范措施时无法做到突出重点,在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成效上未免也会打了折扣。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根据《2012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得知: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到878 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对外投资存量突破5 000 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7]。综合来看,2012 全年对外投资呈现了投资覆盖范围广泛、投资存量集中等特点,且投资行业继续多元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海外并购领域广,交易金额大。截至2012 年底,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外围经济乏力等不利环境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了17%,中国却逆势上扬,在境外累计设立投资企业达到2.2 万家,分布于179 个国家[8]。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外国地区的并购交易持续活跃,2012 年共完成了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57个,交易金额达到了434 亿美元[9]。
随着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数额的逐年增加,投资亏损案例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商务部统计,境外企业盈利或是持平的占到77.6%,亏损的占到22.4%[10];近两千家央企的境外投资中,亏损的投资将近百分之三十。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亏损、并购失败的案例逐年增多,除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铝业和力拓集团交易失败”、“中国铁建竞标建设麦加轻轨巨亏”等,企业范围也涵盖民企,如2012 年,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中国华为公司投标澳宽带项目、辽宁首富朝鲜投资遭遇合同违约等。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因素多、风险因素复杂等特点,我们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层次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通过目标、准则两两比较重要程度来模糊量化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我们在评价对外投资风险的过程中,为了简化程序,以1,0.75,0.5,0.25,0 这5 个数来划分系统出现风险的概率[11]。通过赋值计算,可以得到每个风险概率的权重,再通过权重的加权得出总风险概率。
(一)绘制层次结构图,建立判断矩阵
首先,根据投资风险的种类及各个风险之间的从属关系分为目标层、指标层和最底层,得出如下的层次结构图:
以C1,C2,…,C8依次表示决策风险、管理运营风险、…、违约风险。
1.对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C1,C2,…,C8哪些风险影响程度更大,我们通过文献资料整理以及与风险分析者或投资决策者的对话,按照各个风险因素对于系统风险影响的重要程度,以1、3、5、7、9 分别代表同等重要、重要一点、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及绝对重要,以2、4、6、8 及各数的倒数表示中间值或相反值,得出因素之间的判断矩阵。如C1和C2比重要一点,赋值为3;C1和C3相比,C3重要一点,赋值1/3;C1和C4相比,C1明显重要,赋值为5;C1和C5比重要一点,赋值为3;C1和C6比明显重要,赋值为5;C1和C7比强烈重要,赋值为7;C1和C8比介于5 和7 之间,赋值为6,得到表1:
利用Matlab求得上述表1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8.3621,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此8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41(查表得)。则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0.0367<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根据相关理论我们计算出,C1,C2,…,C8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568,0.1140,0.3143,0.0625,0.1140,0.0679,0.0269,0.0434。
2.关于C1,C2,…,C8中各个因素对系统风险值的影响程度,计算出系统风险的概率(1,0.75,0.5,0.25,0)的相对权重。
对于决策风险C1:设S1,S2…,S5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表2):
通过Matlab软件分析数据得知上述表2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0389,0.0762,0.1607,0.3620,0.3620。
对于管理运营风险C,设S1,S2…,S5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表3):
经验证,上述表3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0523,0.1308,0.2819,0.4265,0.1084。
对于政治风险C3,设S1,S2…,S8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下页表4):
经验证,下页表4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1554,0.3970,0.2611,0.1249,0.0617。
对于战争风险C4和整合风险C6,我们设其对S1,S2,S3,S4,S5具有一样的影响度,设S1,S2…,S8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表5):
经验证,表5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0324,0.0840,0.1785,0.3237,0.3813。
对于市场风险C5,设S1,S2…,S5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表6):
经验证,表6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0667,0.0972,0.1600,0.2625,0.4185。
对于财务风险C7和违约风险C8,我们设其对S1,S2,S3,S4,S5具有一样的影响度,设S1,S2…,S5之间的相对重要赋值(见表7):
经验证得知,表7 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计算得出S1,S2,S3,S4,S5相对权重为0.0308,0.0678,0.1275,0.2650,0.5088。
3.利用C1,C2,…,C8的权重对S1,S2…,S5的相对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S1,S2…,S5的组合权重分别为0.0788,0.1861,0.2059,0.2716,0.2579。
(二)数据分析和对外投资风险的确定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政治风险对对外直接投资总风险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3143,在100 个案例中政治风险案例也为数最多,达到28 例,如华为海外投资美国遭拒、三一重工海外并购遇阻等。其次是决策风险,权重为0.2568,在100个案例中,占到18例。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之前要对投资地区全方位考察,谨慎做决定,特别注意政治风险、决策风险等带来的影响。我们用加权的方法将以上各风险的概率权重进行处理,得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概率为:R*=0.0788*1+0.1861*0.75+0.2059*0.5+0.2716*0.25+0.2579*0=0.3892。在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时,R*的值一般不应该超过0.6,否则就应该放弃投资。这样以风险权重值的方式反映了人们对复杂的投资项目风险的判断,投资者可根据此来判断是否进行投资或选择最优方案。
三、对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方法
1.在政治风险、战争风险的防范上,应做到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加强与中国驻当地大使馆、经济参赞处等机构的交流沟通;在投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预测政治风险;同时可通过利润再投资等经济促进方式来增加与东道国的融洽度。在风险发生后,积极采用国际法律和谈判途径进行补救,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解决投资争端[12]。中国政府及对外投资相关机构作为企业的后盾,应利用部门的信息获取便利,及时对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对企业海外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
2.购买海外投资保险,转嫁投资风险。企业应充分运用东道国的投资保证及保险制度,减少损失。海外投资保险额一般能涵盖投资额的90%甚至更高,这极大地降低了损失程度。企业还可购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公司的境外投资保险业务,有效规避政治、外汇管制风险。
3.重视国内外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应对整合风险。企业应分析和总结海外投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案例的教训,如上汽双龙整合不利案例,积极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切入点,逐渐建立双方的信任感和信用感。同时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培训,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企业的效率。
4.注重可行性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投资。企业应该全方面地考察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考察当地政府是否有强烈的投资合作意愿,当地是否有稳定的经济发展市场,是否有有利的投资管制政策。另外投资前还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对资金、原料资源、销售渠道、成本利润等和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出具投资评价报告,从而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规避主观的决策风险。
8.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篇八
一、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活跃,投资额呈迅速增长态势
随着我国农业领域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许多知名农企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颇具规模的海外农业投资项目,同时对外投资额也呈稳步增长趋势。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5年农业对外投资行业VC/PE融资案例数量共发生30起,融资规模约9.443亿美元,环比增加15.47%。2015年农业对外投资交易案例达到229起,交易规模不断上升,同比增涨了37.51%。另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净额从53398万美元增长到203543万美元,增幅为73.7%。截止到2015年,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额达71.79亿美元,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0.9%,持稳步增长趋势。
(二)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区域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逐渐成为农业对外投资大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国家从32个增长到93个,合作企业增加到750多家。同时,投资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如在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地建立了大豆、粮食等生产基地;在中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开发了天然油棕、剑麻、橡胶、木薯等稀缺性农产品的种植。并与60多个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组织建立起联系,这些工作组主要分布在东盟、非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此外,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我国农业领域在新兴市场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拓展,如欧盟、蒙古国和东盟等。截止到目前,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区域从之前的以非洲为主,逐渐发展为与世界上52%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农业投资合作,进而逐渐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三)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前期,投资方式以单一的政府间合作和资源开发为主。当前农业对外投资方式趋于多元化,发展以半合作、半市场化的农业对外投资和政府间的合作方式开展。例如,技术援助、渔业开发、水稻栽培、生产劳务合作和租赁土地等。其中,对非洲国家农业投资以技术援助、渔业开发和水稻栽培为主。据东方网显示,中垦集团在非洲开发了6个农业项目,其中采用技术援助的项目为3项,水稻栽培的项目为1项,渔业开发的项目为2项,总值共计3800万美元。另外,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合作,以生产劳务合作、租赁土地、买地等方式为主。据中新网显示,2014年中国与俄罗斯奔萨州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协议——“关于开展农业合作的协议”。协议中规定中方以生产劳务合作、租赁土地等方式对俄罗斯的农业进行投资,并加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投入。
(四)海外并购逐步增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企对外投资升温,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并且规模不断扩大。据2015年农业并购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并购活动从2012年以来加速增长,在2012年—2014年,农业对外并购数量分别为13、25、57桩,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养殖和饲料行业发生的并购占总量的50%以上,农产加工、渔业、种植业的并购占总量的23%。另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农业领域并购市场完成交易案例数量有125起,环比增加68.92%。此外,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来宝公司51%的股权,又以12.9亿美元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51%股权项目。这两个项目是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并购。随着中国农企实力壮大和海外并购的经验累积,总体来看,中国农业领域海外并购逐步增多,成效显著提升。
二、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国际占比低,跨国经营规模小
当前,发达国家农企产业化、技术化和机械化程度都比较高,在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很多环节已经实现了跨国经营。如全球90%的烟草贸易属于菲莫等7家跨国公司范围;当今世界粮食贸易的8层以上都被四大跨国粮商所掌控,即嘉吉、ADM、邦奇和路易达孚;全球性种子产业被美国孟山都集团、德国的KWS种业集团和法国马格兰种业集团等企业所垄断,这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占了世界种子行业贸易额的73%以上的份额。然而,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据新华网显示,2015年我国超过1亿美元的农企对外投资仅占总投资额的8%,而500万美元以下的占到了总投资额的68%。由此可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国际占比较低,经营规模偏小。
(二)融资贷款不到位,制约了农企海外投资发展
市场前期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支持不到位限制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发展。而国外资金制度比较完善,如韩、美、欧等国家对农企海外投资设立了激励专项体系和资金。而我国对农业海外投资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国家补贴政策。因此,国家支持力度的不健全,资金投入的严重滞后等原因,制约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据新华网新闻显示,我国与越南签署的农业对外投资综合建设项目,由于资金短缺、配套设施跟不上,核心科技人员不足等原因,5家进驻企业中4家无法经营下去而离开。另据新闻网显示,发达国家财政投入到农业对外投资领域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30%-50%,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10%-20%,而我国平均只有7%。这就加大了农企在对外投资时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提高了成本,对我国农企海外投资长期发展不利。
(三)技术含量较低,限制了农业深度加工的发展
我国农业对外投资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层面,还没形成以技术与投资为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目前我国以初级产品加工、合作经营和资源开发为主要。跨国并购、深度加工、高科技生产等方面的经营投资较少,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据中国农业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到阿根廷投资15亿美元,其中以初级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如种植大豆、开发耕地、培育玉米等。湖北省农垦局与中谷非洲有限公司联合在莫桑比克加扎省市郊种植棉花、水稻和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初级加工、资源开发类的产品占总投资量的69%,而通过深度加工和使用高科技生产的农作物只占19%。另据中国信息网显示,美国在农业对外投资中多以深度加工和高科技术农业为主,占总投资额的89%,而我国在农业深加工领域的投入只占23%。因此,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应逐步向深加工、高科技发展,摒弃以往的低效率、高耗能的初级农业加工。
(四)信息公开程度低,政府与企业间信息协同较差
我国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等机构所掌握的农业对外投资类信息并不少,但是信息碎片化,公开程度低,企业获取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企在海外投资中难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导致我国一些农业海外投资企业被迫放弃在国外投资。据新华网显示,中国对南非农业投资项目,前期企业在当地投入了36万元,但因对当地人文环境,社会制度和政策法规的不了解,盲目投资,使资金亏损80%,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14年中粮旗下子公司在巴西的投资项目,因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对接不畅,信息获取难度大,对投资国的信息公开程度低等原因,投资项目前期亏损58.6%。而据环球投资网显示,美国在南非的农业投资项目前期投资计划只是围绕在初级加工领域,但是在通过信息服务的帮助下,农业投资从初级加工发展为深度加工,提高了农企海外投资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对接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协同,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有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完善途径
(一)提高重点领域科技经费投入,创立世界级品牌
提升我国农企海外投资竞争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加大农业对外投资重点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交流,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增强科研院所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搭建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健全技术输出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在海外投资的实际应用。明确技术输出领域,运用成熟的新兴技术积极出口。另一方面,创立世界级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提升农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实践。支持农企自主兼并、鼓励建构战略联盟,推进农业组织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农业对外龙头企业。提升科技资金投入。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行业核心机密采取法律保护,积极提升我国农企对外投资的竞争力。
(二)对农业海外投资提供税收优惠,积极鼓励扩大投资范围
发达国家为鼓励农业领域海外投资,在所得税和农产品返销关税方面实行补助政策。我国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税收方面出台税收延付、税收抵免和税收豁免相关补助,并鼓励农企海外投资。其中,为出口的生产资料、设备应该提供关便利,减免不必要的税费。对缴纳了所得税的,在本国纳税额中予以抵扣,避免双重纳税。对供需缺口大的农产品返销国内时,免征进口税费。另外,对跨国农企在征税协定的国家已缴纳的法人税、所得税时在国内应以减免。针对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领域对外投资项目,国家按比例对各个企业征收不同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对于我国农产品资源开发战略性跨国农企,减少所得税缴纳比例方面的补助政策。
(三)加强农业对外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建立政策补贴体系
为缓解农企海外投资前期高昂的市场开发成本,我国应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金融支持与政策补贴体系。体系中应建立输出银行、海外投资公司为我国农企提供股权融资和贷款。设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建设基金,支持与投资计划有关的可行性调查、企业对外投资亏损、市场开拓前期费用和农产品资源回运费等。同时,通过专项基金补贴政策,鼓励农企开拓国际市场。在农业对外开发、供应链建设、产品促销体系建设等给予补贴。在发生突发性农作物灾害、反倾销应诉、贸易摩擦等应该对农企实施援助。对在国外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和建立生产基地的公司给予优惠待遇。另外,可以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方面的措施,如灾害补贴、货款差额补贴、直接收入补贴、反周期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等措施。美国的农业补贴呈现出提高农补水平、调整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补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从而对国家农企海外投资进行政策导向机制,加强补贴体系的建设,降低企业独自面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压力。
(四)建立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制度,降低农企海外投资风险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推荐阅读:
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政策的演变07-15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业08-06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案例09-09
中国对外贸易复习题08-19
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09-14
对外投资方案11-01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基地 汉语教师成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新动力08-15
对外投资管理实施细则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