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2024-08-02

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共12篇)

1.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一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各位受访者大家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配合我们的工作。此卷是为了了解我社区的 医疗卫生服务现行状况而设计的,请您仔细阅读此调查问卷,在您认可的项目选项前画“√”。

您一般会选择去哪儿就医呢? A 社区医院 B 正规大医院 C 根据经验自己去药店买药 D 很随意

您考虑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是—— A近便,节省时间 B 费用低花费少 C 服务好讲信誉 D 其他

您最关注社区医院的什么变化? A 医院收费的变动情况 B 医疗设备的质量 C 医生的行医技术水平D 其他

您对社区的信誉度作何评价? A 非常讲诚信 B 一般 C 很差劲

您对社区医疗人员的服务水平满意吗? A 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不满意

社区医生开方合理吗? A 对症开放,药价合理 B 对症开放,医疗费偏高 C 疗效不显著,但药价较低 D 疗效不显著且费用高昂 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病情适合去社区医院就诊呢? A 只要生病先去社区就诊 B 小病进社区 D 大病进社区 D 不会考虑社区医院

您对本市的医保政策和相关文件了解吗? A 很了解 B 知道一些 C 不清楚 您认为社区医院发展的侧重点应该是什么? A 预防 B 保健 C 医疗 D 健康教育

谢谢合作!


2.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样本量

选择苏州市5岁以下社区常住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即先按古城区、新城区和县级市分层,每层600名,然后每个区各年龄组随机抽取30~40人左右,共抽样1 800名儿童。在调查前先征得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后,进行电话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完成,同时对调查表进行质量控制,其中有效问卷1 796份,应答率为99.8%。

1.2 调查内容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社区儿童进行电话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近一个月来的常见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就诊行为、就诊意向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等信息。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表经核查后,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1 800名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1 796份,应答率为99.8%。其中古城区622名儿童,新城区577名儿童,郊县纳入597名儿童,三个地区所调查儿童的年龄、性别分布基本一致,见表1。

2.2 常见症状发生情况

在过去1个月中,调查对象出现的常见症状中,发热、流涕和咳嗽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0%、38.3%和22.6%。其中儿童流涕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在新城区,为51.1%,咳嗽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在郊县,为24.3%。分别对三个地区的常见症状进行比较,其中发热、流涕和腹泻的发生率在三个地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其他:2例手足口(郊县),3例湿疹、1例疱疹和1例喉炎(新城区)。

注:“-”为未做计算。

2.3 不同症状儿童的就诊行为

对有症状儿童的就诊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症状的就诊比例有所不同:发热患儿的就诊比例最高,为83.9%;其次是有呕吐症状的患儿,就诊比例为46.9%;咳嗽、流涕和腹泻症状的就诊比例分别为46.4%、25.3%和40.3%。对不同症状在三个地区的就诊比例进行比较,其中咳嗽、流涕腹泻的就诊比例在三个地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发热和呕吐的就诊比例在三个地区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

2.4 调查对象的就诊意向

就诊意向调查发现,若儿童出现流涕/咳嗽症状时,70.0%的家长会选择到医院就诊;假设儿童出现发热症状,96.4%的家长会选择到医院就诊;假设儿童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92.0%的家长会选择到医院就诊。对不同症状的就诊意向在三个地区进行比较,发现三个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2.5 就诊行为和就诊意向的影响因素

当儿童发生常见症状时,家长未带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病情不重,没必要去医院(81.6%)。在未就诊的儿童中,大部分家长的处理方式是在家休息或自行服药治疗,其中在家休息占57.5%,自行服药治疗占41.5%。比较三个地区发现,采取自行服药治疗的儿童在三个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

对患儿发病后家长选择到医疗机构就医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在古城区、新城区和郊县三地选择就医的原因中最多的是认为医院离家近,很方便;其次是家长认为医院治疗效果更好。而患儿发病后家长选择不到医疗机构就医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看病人太多,其次是医院看病太贵,第三是医院离家太远,不方便。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在儿童发生常见症状时,古城区的就诊率相对新城区和郊县更高,说明在新城区和郊县的儿童中仍然有较大的卫生服务需求,提示本市应充分利用县区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这需要相关卫生部门对基本医疗单位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政府在儿童卫生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中,主要应支持一线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村两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对医院特别是市级以上医院的政府支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压力,同时也可以确保本地市区和乡镇儿童平等地获得卫生服务的机会[2]。另一方面,提示要想提高儿童对基本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还需要各服务机构加大对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正确认识并主动获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儿童就医同样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此次调查发现,儿童不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看病人太多、挂号难及看病医药费太贵等。产生这两大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相关医疗资源总体供应不足,其次是苏州市本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有报道指出,目前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渐渐萎缩,儿童药物严重不足,儿科医务人员数量少。“门急诊总量少,开放病床少,住院患儿较少,致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降低,没有规模效应”是当前综合性医院儿科的真实写照[3]。说明儿童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缺医院,而且还缺医生。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多部门合作,加大对儿科的扶持力度,完善用人机制。卫生部门可增设学术水平较高、功能完善的儿科诊疗中心,满足广大儿童患者群体对儿科诊疗服务的需求,缓解看病难的问题[4]。其次,需要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针对儿童医药费用报销的比例,使更多的儿童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患病后家长不到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看病人太多、等待时间太长及就医麻烦等。对于儿童患病后家长到医疗机构就诊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医疗机构距离远近以及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说明家长在考虑是否带儿童就医时的首要影响因素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状况,而更多的是医疗资源和卫生服务的质量问题。虽然多数研究都表明家庭经济状况是儿童就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5,6],与本研究中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居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所以儿童就医时家长会优先考虑选择高质量的卫生服务[7,8]。

本次对儿童就诊情况的调查显示,患病儿童中有41.5%会在采取的治疗措施中选择“自行服药治疗”;同时比较苏州市三个地区发现,采取自行服药治疗的儿童在三个地区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尤以郊县的儿童最多。另一方面,在调查就医行为时发现,在患儿不去就诊的原因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不需要去医院”的比例最高(81.6%)。结合两个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家长认为儿童病情不重,所以选择自行服药治疗。在Dongfu Qian等[9]人的研究中提到,约有70%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轻微症状的儿童在医疗时选择自我治疗。可以看出,自我治疗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成人的医疗中,在儿童中也普遍存在[10,11]。对成人的自我治疗现象,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在居民身体出现不适时有70%选择自我治疗,即居民患病后不去医疗机构就诊,而是到药店购药,自我治疗[12]。我们认为,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出现自我治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够高,特别是在儿童中;二是医疗费用增加过快;三是低收入人群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四是居民健康知识增多、时间价值观念改变使更多的居民采取自我医疗[13]。但是,对于儿童的自我治疗现象,需要认识到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由于他们自身发病特点,就医情况复杂,往往会因为家长自行医疗,导致药物滥用,贻误病情,加重疾病经济负担。所以,针对自行吃药治疗这一现象,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父母进行宣教工作,指导家长对患病儿童进行合理用药,并普及科学就医观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14],充分利用好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感谢美国CDC对本项目的经费支持以及苏州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在本次调查中的大力协助!)

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市儿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初步分析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设计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00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过去一个月内发热、流涕和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7.0%、38.3%和4.0%。对不同症状的就诊行为分析,发热患儿的就诊比例最高,为83.9%;其次是有呕吐症状的患儿,就诊比例为46.9%。对就诊意向分析,若儿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选择就诊的比例分别为96.4%、70.0%和92.0%。影响就诊行为的因素主要是家长选择自行服药治疗,影响就诊意向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看病人太多。结论 苏州市儿童流感等常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诊行为和意向在市内三个城区存在差异。

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三

[关键词] 宫颈癌;知晓率;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17-01

子宫颈癌在我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8年公布的统计与估计数据:全世界2008年子宫颈癌的发病人数为529 000例,死亡人数为27 500例,88%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2008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计数为7万例,估计数为13.15万例,死亡数约为3万例。为了解社区适龄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相关认知状况以便为今后社区中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及三级预防提供参考。笔者所在单位于2011年6~9月对35~59岁的适龄妇女进行了子宫颈癌认知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共调查35~59岁的妇女培训组和未培训组各100人。

1.2 内容与方法

调查方式为社区全科医生对前来做宫颈癌筛查的35~59岁妇女进行调查。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过宫颈癌培训的培训组,一组为未接受过宫颈癌培训的未培训组。首先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统一问卷及填表方法,在现场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使用自行设计的统一的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10条与子宫颈癌防治有关的知识。①你认为下列哪项是宫颈癌的症状?②你认为下列哪些行为与宫颈癌有关?③你同意“绝经后,就不会患宫颈癌了”这种说法吗?④你认为健康妇女应至少多长时间接受一次宫颈癌检查?⑤你知道下列哪项是筛查宫颈癌最主要的方法?⑥你认为宫颈癌能治好吗?⑦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不能预防宫颈癌?⑧你认为下列定期宫颈癌检查的目的哪项最正确?⑨你知道患生殖道感染最可能出现哪些症状?⑩你知道定期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可以发现哪些疾病?

1.3 资料处理

将2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与正确答案进行比对。统计两组知晓人数。答对≥4题为知晓,答对≤3题为不知晓。

1.4 统计学处理

将200份有效调查问卷用SARS软件和FOXPRO软件进行录入和数据处理。应用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显示,培训组100人中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人数为72人。未培训组100人中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人数为34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4,P<0.0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组对宫颈癌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未培训组。且被调查的200人中有70%的人认为妇女定期涂片检查很重要。其中只有30%的人最近1~2年做过宫颈涂片及TCT的检查。50%的人根本不了解宫颈癌的症状及生殖道感染的症状。由此可见,我国社区适龄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率低。没有认识到两癌筛查的重要性。2006年世界衛生组织(WHO)关于宫颈癌筛查的建议中提出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宫颈癌全面防治的内容之一。因而,应对辖区内广大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广泛宣传,逐步提高广大适龄妇女对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素养形成,提高主动接受宫颈癌筛查的积极性。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为全市适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子宫颈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乐杰,谢幸,丰有吉,等.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4.

[2] 宋学红,徐晓红,毕惠,等.子宫颈筛查结果异常的临床处理流程与诊治原则[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2):81-89.

[3] 宋学红.阴道镜检查评估女性下生殖道癌前期病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93.

[4] 李艳红,张伟,朱少君,等.早期宫颈癌筛查有效方案的探讨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8,35:842-843.

4.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篇四

您好!我是****大学***专业大二的学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您的问卷所反映的信息对我非常重要,希望您能与我共同认真地完成这份的问卷,谢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性别:

1.请问您的年龄是()

A.55—60B.60—65C.65—70D.70及其以上

2.请问您平时的文化生活类型有()(可多选)

A.看电视、电影或听广播B.看书、杂志、报纸

C.看戏(文艺演出)D.跳舞等健身活动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3、您更喜欢哪种文化生活方式()

A.看电视、电影或听广播B.看书、杂志、报纸

C.看戏(文艺演出)D.跳舞等健身活动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4、您参加文化生活的频率()

A.几乎每天都会参加B.每周2—3次C.每个月1—4次D.很少参加 E.没有参加过

5、您认为文化娱乐活动能给您带来身心上的娱乐吗?()

A.能B.不能C.不确定,看情况而定

6、您对于您目前的文化生活状况()

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7、您觉得您的文化生活时间或次数受到影响的原因有()(可多选)

A.与子女一起生活,受晚辈生活方式的限制B.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C.自己身体原因的限制D.经济收入限制E.家庭生活限制而没时间 F.社区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文化生活设施、服务或场所相对不足

G.其他

8、您希望自己参加文化娱乐生活的频率()

A.几乎每天都会参加B.每周2—3次C.每个月1—4次D.不想参加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9、您认为社区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文化生活设施、服务或场所满足您的需求吗()

A.满足B.不满足C.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10、您认为应该增加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可多选)

A.建设社区流动图书室B.提供文化教育服务C.建立公益文化表演中心

D.增加公共文化娱乐器材设施E.增加文化公共娱乐场所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11、您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对老年人文化工作是否重视()

5.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五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

您好!

南京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已开通运行,青奥会也即将在南京举行,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地铁的志愿者,不仅肩负重任,也代表了南京的形象。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志愿者服务情况的调查,对这一群体和这一公益性活动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希望能为这一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本调查不用填写单位和姓名,大约只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填写。您的回答将代表众多与您一样的志愿者,相信您会完成。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填答说明

1.请对每一个问题中适合自己情况的答案进行选择,或者在横线处填上适当内容。

2.若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一个人资料

1.您的年龄:2.您的性别:男女

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以上()

4.您所在的工作岗位是:()

(1)票务服务

(2)进站服务

(3)候车服务

(4)其他

二态度看法

1、请问您为何参加志愿者服务?(可多选,若有其他请在横线上填写)()

A.帮助有需要的B.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C.消磨空闲时间

D.会生活得更加充实

E.增加社会见识

F.有利于找工作

G.想多结识些朋友

H.这是我的社会责任

I.发挥自己的潜能

J.倡导社会文明

K.能使自己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L.学校组织的,不得不参加

M.受亲友的影响参加

N.其他

2、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开展志愿者活动?()

A.必要,每个人都应该有参加志愿活动的经历

B.没有必要,这个应由政府来承担

C.提倡,但不需要强求

D.无所谓

E.不提倡,浪费时间,不应该开展

3、您作为一个志愿者,具备下列哪些能力或品质最重要?

A.个人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社会经验,工作能力)

B.牺牲奉献精神

C.热情与微笑

D.其他

4、您认为自己的志愿服务行动是否产生了效果?()

A、产生了B、没有产生C、无所谓,只要自己做了就好

5、您参加地铁志愿者活动,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A是B否

6、如果有帮助,具体有哪些帮助?(可多选,如有其他请在横线上填写)

A、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B、有利于专业学习或所学知识的运用

C、发掘个人潜能,锻炼了自己

D、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E、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F、其他

三参加志愿服务情况

1、您以前是否参加过其他志愿服务?()

A是B否

2、如果参加过,请问您已经参加过几次(包含这一次)?

A、1~2次

B、3~5次

C、5次以上

3、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可多选,如有其他请在横线上填写)(A、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学习有冲突

B、无足够的资金补贴

C、家人、朋友不支持

D、社会因素,市民对志愿者有偏见

E、法律因素,无完善的保障人身权利的相关规定

F、其他

4、您参加的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于何处?(可多选,如有其他请在横线上填写)

A、没有资金保障

B、来源于政府拨款

C、来源于社会捐助)

D、来源于志愿者组织

E、其他

5、您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何要求?

A、没有要求,也不需要相关培训

B、没有要求,但需要相关培训

C、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求

6、您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否有专门的标志或服务?()

A、有B、没有

7、如果有,是哪一种?()

A、帽子

B、衣服

C、袖标

D、授带

E、胸牌

F、其他

8、您参加的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是否有相关的权利保障?

A、有B、没有

9、如果有,是下列中的哪些?(可多选,如有补充请填写)

A、为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障

B、对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评估和奖励

C、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证明

D、为志愿者提供基本补贴(如交通补贴)

E、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及适合的医疗卫生条件

F、服务出现问题的应急制度

G、其他

10、您认为是否需要为志愿者活动专门立法?()

A、非常有必要 B、必要性不大C、没有必要

11、如果有必要的话,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A、明确自愿服务的自愿性

B、明确志愿服务的管理机构

C、规定政府、企事业及社会团体对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

D、规定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

E、规定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营利性

F、规定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G、明确志愿者所享有的优惠政策

H、规定对志愿者服务的评估和奖励

I、其他

感谢您的合作!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率调查问卷 篇六

尊敬的社区居民: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率问卷调查,我们将向您

了解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情况,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请您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在最符合的选项前打√。谢谢您的参与!

姓名年龄

1、您知道家附近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吗?

(1)知道(2)不知道

2、过去一年中,您及家人去过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吗?

(1)去过(2)从未去过

3、您到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接受服务方便吗?

(1)方便(2)一般(3)不方便

4、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为您及您的家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1)是(2)没有(3)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5、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您发放过健康知识宣传单或宣传册吗?

(1)是(2)没有(3)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6、过去一年,您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过健康知识讲座吗?

(1)参加过(2)没参加过(3)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7、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对您家里的患者定期进行随访?

(1)有(2)没有(3)不知道有该项服务

8、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告知您家里的患者有关用药和康复知识?

7.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七

1 基本现状

1.1 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设置

全县192个行政村和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189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村卫生室建筑面积90平方米。设置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健康教育室、资料室, 统一设施设备。对外有统一标识, 设置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健康教育宣传栏。配备电脑用以村民就诊刷卡进行合作医疗报销和健康管理信息录入和传送。

1.2 社区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全县站 (室) 共有273名社区医务人员。通过对265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4岁, 平均年龄为46.2岁。其中<30岁的71名, 占26.8%, 30~39岁的27名, 占10.2%, 40~49岁的31名, 占11.7%, 50~59岁的66名, 占24.9%, ≥60岁的70名, 占26.4% (其中≥70岁的6名) 。

在≥50岁的136名社区医务人员中115名为乡村医生、占84.6%, 21名为医疗卫生单位退休返聘和乡镇卫生院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职职工, 占15.4%。在<30岁的71名社区医务人员中, 以护士最多, 专业涵盖临床、全科医生、助产土、公共卫生以及口腔科等。

1.3 承担的主要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3版) 共有11项内容, 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其中全县站 (室) 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和老年人健康管理, 这些内容占据了站 (室) 公共卫生服务的绝大部分工作量。

1.4 承担的主要公共卫生服务人口数量

全县总人口数为404 360人, 平均每个站 (室) 的服务人口数为2 139人。在调查的171个站 (室) 中, 服务人口超过4 000人的有15个, 占8.8%;服务人口超过3 000人的有15个, 占8.8%;服务人口超过2 000人的有33个, 占19.3%;服务人口超过1 000人的有81个, 占47.4%;服务人口1 000人以下的有27个, 占15.7%。服务人口最多的5个站 (室) 在6 711至12 547人之间, 服务人口最少的5个站 (室) 服务人口数在301至523人之间。在调查的171个站 (室) 中, 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口数为64 999人, 平均为760人, 最多的为1 327人。管理的高血压病人数为27 435人, 平均为160人, 最多的为794人。管理的糖尿病病人数为4 977人, 平均29人, 最多为202人。

2 公共卫生服务成绩

2.1 健康管理

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站 (室) 公共卫生服务已覆盖全县192个行政村和社区, 共建立了14.3万份居民健康档案, 对3万名高血压患者和6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 对全县7.3万名老年人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管理按要求通过对患者高血压级别和危险因素评估进行分别管理:一级管理3个月随访1次、二级管理2个月随访1次、三级管理1个月随访1次。通过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技能指导、督促规范降压治疗。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 并分级管理。常规管理3个月随访1次, 强化管理1个月随访1次。通过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技能指导, 督促规范用药。部分站 (室) 开展血糖快速检测, 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进行血糖监测, 掌握病情变化。

2.2 健康教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工作必修课

所有站 (室) 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结合不同季节、疾病流行情况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宣传题材广泛, 从传染病防治到饮食养生, 从儿童预防接种到老年性疾病防范, 涵盖了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疾病类别的健康知识宣传。全县统一利用健康处方、华数电视为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普及的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配合县和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卫生知识讲座。

2.3 协助县级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和传染病病例访视

结核病是目前主要的乙类传染病。根据《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2]要求在病人治疗全过程中积极有效地落实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涂阳患者和含有粟粒、空洞的新涂阴患者每次用药均在督导人员直接面视下进行。全县每年平均有结核病患者约400例, 这些病例分布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各个行政村、自然村、社区和街道。因此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社区医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思考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的两项主要职责。目前的站室一般有1~3名社区医生, 大部分社区医生为乡村医生和尚未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乡村医生的前身为“赤脚医生”, 1985年1月全国卫生厅长会议宣布停止使用“赤脚医生”的称谓, 把在农村行医的卫生保健人员称为“乡村医生”[3]。国务院于2003年7月31日颁布《乡村医生管理条例》, 明确了乡村医生是专指在村级卫生机构执业但没有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人员[3]。1980年代后,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4], 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行医的乡村医生要从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中收取费用, 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3]。广大农村确实需要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 特别是老年人行动不便、难以独自到城镇医疗机构就诊, 这为乡村医生提供了生存空间。由于医疗服务收费是乡村医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因此乡村医生难免会出现“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3]。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 个体开业的乡村医生进入到乡村卫生服务体制中, 与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休返聘人员一起组成社区医生队伍。

对乡村医生来说, 从原先的个体行医进入到村卫生服务站 (室) 工作, 在服务内容和收入来源都发生明显的改变。服务内容由单纯的医疗服务拓展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收入来源由原来的医疗服务收费转化为每月领取固定的工资。公共卫生服务对于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社区医生来说, 意识上尚需加强, 服务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在调查中有社区医生反映一天看十几个病人没问题, 但是对慢性病人进行访视、健康指导、信息记录还不是很适应。另一方面, 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社区医生超过50岁, 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建立新的健康服务理念有一定难度。比如说体质指数 (BMI) 是反映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超重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一些大、中城市体质指数是向公众宣传, 提醒公众关注的指标, 但我们的社区医生还不甚了解体质指数。

对大中专毕业生来说, 等待机会通过招考进入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是他们的目标。

全县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的平均服务人口为2 139人, 每位社区医生的平均服务人口为1 481人。与浙江省1 000~1 500∶1的配置要求相符。但是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的服务项目多、管理要求高、工作范围广, 从基本医疗到公共卫生服务, 要做好这些工作, 除了要有相对全面的医学知识, 还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性。目前全县社区医生的年龄要么偏大、要么年轻, 60岁以上的社区医生占26.4%, 这一比例远高于慈溪市[6]、萧山区[7], 30岁以下的占26.8%, 中坚力量相对缺乏。为了应对目前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一些社区医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有些60岁以上的社区医生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之余, 学习健康管理知识、学习基本电脑技术, 开展疾病管理和信息录入。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是我国深化医药体制改革5项内容之一。要持续有效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生队伍建设。通过专业知识培训, 使社区医生成为医学复合型人才;建立乡村医生职称晋升制度, 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制定方案、标准和晋升条件[8];多渠道保障社区医生的合理收入[9]来稳定和发展社区医生队伍。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以激发社区医生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摘要:浙江省桐庐县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3年来, 承担了全县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文章主要阐述站 (室)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并对站 (室) 社区医生的构成以及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丽, 舒展, 姚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8) :23-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2008版) [M].2009:1.

[3]崔效辉.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作为健康传播者的乡村医生——以江苏省J市为例[J].学海, 2011 (5) :103-108.

[4]任苒.中国乡村医生的发展与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5) :443-445.

[5]龙洁茹, 王永红, 谢微波, 等.重庆地区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尿酸、血糖、腰围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2) :2574-2575.

[6]方军, 方维达.城乡社区责任医生队伍素质现状调查及建设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0) :128, 封3.

[7]蒋园园, 李毅本, 李琦.杭州市萧山区社区责任医生现状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9) :919-920.

[8]戴伟娟, 苏玲燕, 刘伟, 等.村卫生室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4) :372-374.

8.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八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

09-0183-01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进行洗手,洗手次数、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临床医护人员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率达50%,因手传播病菌造成的医院感染达30%[2],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调查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笔者对我院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的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查;观察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2 调查方法 ⑴ 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相关知识提问并发放试卷⑵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130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调查。

2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8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90%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对治疗无影响,6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少数人员认为速效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担心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

2.2 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 临床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只有43.2%,无菌操作前洗手69.3%,处理清洁及无菌物品前47.7%,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34.1%,而操作后洗手率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且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洗手率达100%,说明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受诊疗操作前后的影响。

3原因分析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还有就是对手卫生处置不重视,未把手卫生与行医德结合起来,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防护时才进行手卫生,而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再者,医院管理者对手卫生的监管也至关重要。

4对策

4.1 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与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手卫生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画有漫画的温馨的提示语[3]。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手卫生观念渗入思想,自觉养成手卫生习惯,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2 增加必要的投入 洗手池应设在方便医护人员进出的地方,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开式,位置高低应合适。清洁剂最好用皂液、洗手液。提倡快速手消毒剂,因为其作用快,效果好,不受条件限制,可随治疗车携带。尤其是临床护士的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它代替洗手[4]。干手设备宜采用烘手机烘干、合格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4.3 规范洗手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10-15s)、洗手频度>35次/d、干手设备防止再污染,这是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五要素[5]。

4.4适当增加临床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缺乏是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的重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员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4.5 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将受检情况与绩效挂钩,做到有奖有惩,以提高临床医护手卫生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手卫生设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技术,才能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手的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临床医护的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9(12):1

[2] 孙丽华,赵岚.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1)

:811-812.

[3]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4] 张明娟. 基层医院义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62-63

9.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篇九

1.您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是否

2.您过去一年就医是否获得医疗保险报销?是否

3.您对现在报销费用水平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4.您对现在报销手续的便利程度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5.您过去一年是否在本院看过病?是

6.您感觉就医报销的费用水平

变低了没变化变高了说不清

7.您感觉就医费用报销的比例

变低了没变化变高了说不清

8.您感觉就医自负部分的费用水平

变低了没变化变高了说不清

9.您感觉就医药品的价格

变低了没变化变高了说不清

10.您对这次医改从总体上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11.您对医疗保险改革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12.您对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13.您对基本公共卫生改革满意吗?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10.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十

住址:

电话号码:

调查者签名:

调查时间:2011年月日时

您好,我们是桂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检查组的成员。为了更好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工作质量,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特向您了解一些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的简单内容,我们对您提供的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

希望您能如实回答问题!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一、您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服务态度好吗?

1、好(20分);

2、一般(10分);

3、不好(0分)。

二、您觉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看病(就医)方便吗?

1、方便(20分);

2、基本方便(10分);

3、不方便(0分)。

三、您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收费便宜吗?

1、便宜(20分);

2、一般(10分);

3、不便宜(0分)。

四、您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医疗服务水平(质量)怎么样?

1、好(20分);

2、一般(10分);

3、不好(0分)。

五、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站)提供的医疗和卫生服务总体(整体)满意吗?

1、满意(20分);

2、基本满意(10分);

3、不满意(0分)。

11.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十一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讲座服务 问卷调查 发展策略 主题策划

分类号 G252.13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ublic Library’s Lecture Service Based on the Reader Questionnaire Survey

Zeng Yuan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lecture service and readers’ nee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s the main ways readers are informed of, the proper frequency of lecture activities, the most popular forms and subjects, and the universal purpose of readers’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fact reflec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some proposals including providing more informatio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he readers’ needs, digg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ecture and enriching the form of lectures are offered by this paper.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Lecture service. Questionnaire survey. Development proposals. Topics planning.

在社会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公共图书馆能否提供高效优质的讲座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了“关于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其读者需求调查”,以期能了解读者对于图书馆讲座服务的真实需求,为今后讲座服务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问卷调查简介

1.1 问卷的设计内容

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二部包括读者对讲座的了解、利用以及偏好情况;第三部分设计开放式问题来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1.2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开始时间为2013年10月15日至25日,共发放纸质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读者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男性149人,女性140人;18岁以下33人,18~45岁105人,45~60岁85人,60岁以上67人;初中学历12人,高中或中专45人,大专83人,本科125人,硕士及以上有23人;学生59人,公司职员73人,文化教育及科研人员62人,医疗及卫生服务人员12人,退休人员37人,其他46人。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调查结果与结论分析

2.1 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

关于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问卷中有图书馆网站、海报、报纸/电台/电视台、朋辈推荐、其他等五个选项。此次调查发现,通过图书馆网站获知讲座信息的读者比例为39%,有33%的读者通过讲座海报获知讲座信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来获知讲座信息的读者占25%,通过朋辈推荐的读者占19%,另有8%的读者通过其他途径获知讲座信息。这反映出图书馆网站和海报在讲座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媒体宣传、人际传播的信息普及面稍显不足。

笔者将读者获知讲座信息的途径分别与读者年龄、学历做交叉分析发现,年龄越低,学历越高的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依赖程度越高。同时,该项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馆讲座信息传播方式被动化、受众面窄、时效性弱等特点。公共图书馆通过本馆网站、海报、媒体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只能得到经常来馆、时常关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有读者的关注,而大量的潜在读者往往因未及时得知讲座信息而错过聆听讲座的机会。如果图书馆能够改变“坐等上门”的被动局面,增强工作主动性,拓宽讲座信息传播方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有效地接收到讲座信息,那么,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利用率[1]。

2.2 读者参与讲座活动的目的

关于参加讲座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9人选择了“获取对工作、学习有用的知识或信息”,占71%,将讲座视为“城市周末休闲消遣的方式”的读者占38%,以“见见主讲的名人”和“来图书馆借书,顺便听一听讲座”为目的的读者,仅分别占19%、13%。这说明本次调查对象中以求知为主要目的读者占绝大多数,他们对于能够带来新的知识、信息的讲座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海量膨胀的背景下,人们必须加强知识和信息储备,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同时,从问卷可以看出,为了休闲娱乐目的而来的读者也不在少数,他们是对讲座产生边际利用的读者。因此,对于如何增强讲座自身的吸引力,不断培养忠实听众,充分挖掘潜在读者,公共图书馆任重而道远。

2.3 讲座举办的最佳频率

此次调查发现,15.6%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月举办两次,21.5%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周举办两次,28%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讲座应每月举办一次,而认为每周举办一次的读者比例名列第一,占34.9%。这说明读者倾向于选择每周聆听一次讲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本馆每月一次的讲座举办频率显然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笔者对图书馆讲座举办的最佳频率与读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做交叉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大的读者选择每周聆听一次讲座的比例为92.4%,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小的读者选择每月聆听一次讲座的比例为74.3%,这说明参与讲座的中小学生群体图书馆意识的淡薄以及课业负担的加大,导致他们无暇对除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图书馆进行充分利用,而教育、科研等单位退休人员由于空余时间相对充裕,通过经常性参加图书馆讲座充实自己的意愿更为强烈。

nlc202309041221

2.4 读者偏好的讲座形式

关于读者偏好的讲座形式,问卷中有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多位讲师联袂演讲、讲座与图书馆其他活动互联互动、同一主讲人多次登台等四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读者对“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的需求最高,有6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该项。选择“讲座与其他活动互联互动”的读者比重紧随其后,占44%。选择“多位讲师联袂演讲”的读者比例为30%,而选择“同一主讲人多次登台”的读者占22%。

由此发现,近七成的读者选择“举办同主题系列讲座”,折射出图书馆讲座内容尚未完全满足听众的心理预期。目前,图书馆每场讲座相对独立,零散且不具系统化的讲座内容无法满足听众的求知需要,一些能够多角度阐发的主题有待于在纵深上进行发掘。讲座连续性、系列化缺失的问题若如不妥善解决,必将难以进一步提升讲座品质。因此,众多听众倾向于围绕某一主题适当高频化地开展系列讲座,增强讲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影响力[2]。对于一些能够构成系列内容的讲座,在讲座举办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地高频化,尽可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将有助于讲座的良性发展。

2.5 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

对于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问卷中有文学艺术、时政军事、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历史人文、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等七个选项。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喜欢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类选题的听众分别占46%、44%,偏好时政军事、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类讲座选题的听众人数分别占到39%、35%、30%,此外,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等主题,也是读者感兴趣的内容。笔者对读者感兴趣的讲座选题与读者的性别、职业、学历、年龄分别做交叉分析发现,读者对讲座选题的兴趣在职业和学历上并无显著区别,但在性别和年龄上有较为显著的区分。女性读者倾向于聆听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讲座,90.3%的女性听众选择了文学艺术、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类讲座,男性听众倾向于聆听专业性、前瞻性较强的讲座,89.7%的男性听众选择了时政军事、历史人文、地方文化、经济热点类讲座。年龄越高的听众越倾向于聆听健康养生、历史人文、地方文化方面的讲座,有91.5%的60岁以上的读者选择此类讲座,有86.5%的45~60岁读者作了相同选择。

长期以来,囿于本馆讲座的定位,“东林文化讲坛”选题以文学、艺术方面为主,但是,听众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喜好,有着不同的选择性心理,随着听众对于讲座内容的选择性注意与记忆,势必不利于讲座固定听众的培养,甚至导致听众的流失。要使讲座的内容适合更多的听众需求,就要求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听众需求。在策划讲座主题之前,应考虑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读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讲座服务[3]。

3 对策建议

3.1 拓宽宣传推广路径,提升讲座影响力

3.1.1 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扩大宣传对象覆盖面

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活动需要通过宣传推广迅速辐射和扩散,宣传推广是讲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而言,公共图书馆通常能够充分运用网站、海报、宣传栏、读者简报、电子显示屏、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发布讲座预告及其他宣传资料。但是,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学习生活的时尚方式,以上传统的宣传方式只能针对到馆读者或主动登陆图书馆网站、关注图书馆活动资讯的读者起到宣传作用,难以普及到馆外广大社会公众,导致信息受众面狭窄。长此以往,数量更为庞大的潜在听众群体势必在日新月异的眼球经济的冲击下悄然流失。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尽快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扭转讲座宣传中的被动局面,利用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或多媒体设备,形成讲座信息发布的多元化途径。只有以最快的速度让听众获得讲座的第一手信息,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以无锡市图书馆为例,在本馆已成功推出的移动图书馆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新技术,发挥其“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和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优点,将最新的讲座信息、主讲人宣传资料、讲座最精彩的内容等用图片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主动传送到读者面前,在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的同时,促使有限的平台资源发挥最大的宣传效用。

3.1.2 深化与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改进宣传推广方式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但其不容忽视的公信力、持久的影响力等优势,完全能成为图书馆宣传的助力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5%的忠实听众通过报纸等媒体关注图书馆讲座。图书馆若能进一步深化与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大力推广图书馆讲座资源与服务,力求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更多读者对讲座的兴趣,往往能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往无锡市图书馆通过本地报纸宣传,内容往往局限于及时发布讲座预告或简讯,缺乏对重点讲座的后续报道和专题报道。自2013年起,无锡市图书馆与无锡地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纸媒江南晚报社开展合作,由此摸索出了一条与媒体互动合作的道路。后者作为“东林文化讲坛”的协办方,不仅全程参与讲座举办过程,还以专栏的形式,对讲座进行深度专题报道。曾做客“东林文化讲坛”的明史专家毛佩琦、“百家讲坛”名师蒙曼、著名作家格非、“跳水皇后”高敏等主讲人,先后接受《江南晚报》记者专访,并在专栏中予以报道,同版刊载的精彩讲座内容回顾、相关知识信息链接,既为未能如愿到现场听讲的读者以启迪和帮助,又可供已现场聆听的读者细品讲座精髓,引发众多读者的热切关注。讲座宣传思路的改变,通过深化图书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也将很好地起到推动讲座品牌效应的作用。

3.2 重视受众需求,提供文化套餐

听众的需求决定图书馆讲座服务的方向,始终把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是提升图书馆讲座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图书馆策划讲座之前,应通过读者座谈会、读者意见箱、网上读者征询、读者问卷调查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读者的自身信息需求,根据读者不同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等,进行不同的读者群体细分,对读者不同讲座取向进行细致而严谨的分析。在讲座举办后,应及时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倾听读者对讲座主题、讲座形式、主讲人演讲情况以及听众对讲座的特殊要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无锡市图书馆而言,读者意见反馈作为讲座工作流程中的组成部分,已经实现规范化、常态化。但不少读者的反馈意见篇幅较短,建设性的意见不太多,图书馆也缺乏对讲座的深入反思[4]。

nlc202309041221

选题与图书馆举办讲座的持续性密切相关,也是吸引听众、打造讲座品牌的关键因素[5]。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诉求,倾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专题讲座,也不失为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除了本馆着力打造的讲座服务品牌“东林文化讲坛”之外,无锡市图书馆还根据讲座的不同群体,打造了为青少年举办的未成年人专题讲座、为吴文化爱好者举办的吴文化专题讲座等等。这些讲座经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比较固定的听众群,颇受他们的欢迎。比如吴文化专题讲座,广邀各领域的学者讲解文化无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与文化传承,其展现吴地文化特色以及人文传统的旨趣,既与“老无锡”的精神情怀相契合,又满足了无锡市民了解无锡历史文化的需求。同时,由于该类讲座规模较小、互动性强,气氛轻松,即便安排在非周末期间推出,仍会吸引众多关注和热爱乡梓文化的热心听众的参与。总之,多样化专题讲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学习空间。

3.3 挖掘讲座深层内涵,实现内容系列化

公共图书馆讲座面向普通市民发挥“城市教室”的作用,听众群庞大,讲座内容广泛,因此,公共图书馆往往选择举办及时反映社会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的讲座,此类专题讲座能迎合大众口味,易于形成热闹场面、轰动效应,但临时性、随意性较大,内容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固定听众群的培养以及讲座品质的提升。挖掘讲座深层内涵,实现讲座内容系列化,是公共图书馆讲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

以2007至2010年无锡市图书馆曾举办过的“钱锺书与无锡乡土文化”“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围城》女性四说”三场专题讲座为例,这三场讲座内容皆与无锡籍名人钱锺书相关,但因举办时间跨度大,各场讲座彼此独立,听众通过讲座对钱锺书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都较为零散化、碎片化,失去了讲座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如果图书馆能够制定长期的讲座规划,以“钱锺书及其作品”为讲座主题,将以上由不同专家主讲的讲座整合为一个系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陆续推出系列讲座,先后从钱锺书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经典作品解读等方面从知识纵深上讲透彻,则能保证内容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有效提升讲座的品位,培养相对固定的听众群,赢得良好的听众效应。

3.4 丰富讲座形式,优化活动效果

成功的讲座品牌运作,离不开丰富灵活的活动形式。图书馆应在讲座形式多样化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其中。首先,融合多人互动、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调动听众的多种感官参与,使讲座变得立体、综合与多元。如突破“一人堂”传统,采取讲师联袂互动的形式,推出众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著名作家陈村与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风言锋语”栏目主持人李蕾与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等,曾先后联袂做客“东林文化讲坛”,以同场对话互动的方式为听众带来“微博时代的阅读”“健康生活离我们有多远”等讲座。新颖活泼的讲座形式激扬智慧,使听众感受到来自不同视角的思维碰撞。在“当代美国文化中的本土音乐”讲座中,主讲人美国民谣歌手金姆·辛普森在对美国本土音乐渊源、发展历程的介绍过程中,穿插大量精彩的吉他伴奏演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美国民谣清新自然的格调,加深了听众对艺术的感性认知,因而受到热烈追捧。此类讲座不仅给听众以耳目一新之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二是注重讲座与活动互动,使二者相得益彰。无锡市图书馆在重大活动、纪念日期间,通过举办与讲座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实现知识信息之间的互联、互动与互补,提升讲座活动的效果。如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无锡市图书馆在举办“百年辛亥的启示:统一与分裂”专题讲座的同时,推出“百年锐于千载——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文献图片展”、“辛亥革命在无锡”吴文化专题讲座、“辛亥历史人物”故事会等活动,让读者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和铭记辛亥历史。讲座与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带来了远比单纯听讲丰富得多的感受和体验,收到的活动效果不言而喻。

4 结语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指出:“在图书馆里,用户不会被告知他们需要思考什么,什么时候思考,而是独立地发现他们的思想、观点,自主地理解这些思想和观点。”[7]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讲座则为人们发现和学习思想、观点打开了一扇扇窗。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自身的使命,努力认识不足,寻找突破,谋求创新,使讲座真正成为引领读者学习、促发读者思考、触动读者心灵的有效载体,走上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 1 ] 张彦博.共享知识 提升素质 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共同促进公共图书馆讲座水平的全面提升[C].//曹宁,张志清.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20-223.

[ 2 ] 任罡.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0(5):28-30.

[ 3 ] 王世伟.图书馆讲座工作引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5(10):86-88.

[ 4 ] 王晓青.把握图书馆公共讲坛的特征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6):17-19.

[ 5 ] 肖佐刚.对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活动的思考[C].//曹宁,张志清.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71-274.

[ 6 ] 吴培华.优化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的若干要求[J].图书馆杂志,2010(5):45-46.

[ 7 ] [美]谢拉.图书馆学引论.张沙丽,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37.

曾 媛 无锡市图书馆馆员。江苏无锡,214021。

(收稿日期:2013-12-05 编校:刘勇定)

12.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篇十二

一、文献回顾

(一)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涵义

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品德、个性和身心健康的综合素质(郑学宝、孙健敏,2005)。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要研究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的现状,基本前提是界定会计专业素质的要素,即专业素质是如何构成的。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中“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的概念,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胜任特征素质的组合,又称为胜任力模型(郑学宝、孙健敏,2005)。由此可以认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体现为职业胜任能力。

(二) 国内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关于会计教育现状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多,如对现状问题的描述、对国外会计教育经验的推介等。而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或调查采访等形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一是关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或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威部门或职业团体为主导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最终以指南、公告、白皮书等权威文件的形式发布,成为会计教育或会计行业的的指南或导向性文件(AECC,1989;AICPA,1999;IFCA,1996,2003),详细内容将在后面的问卷设计中介绍。另一类是研究者以需求方或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能力。林志军、熊筱燕和刘明(2004)以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教师以及会计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会计教育中所需注重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得出会计人员最重要的十项知识要素和十种技能。许萍(2006)随机抽取了600条国内外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员招聘信息,按照拟聘人员具备某项能力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重,对各项能力进行了排序。张俊瑞和刘东霖(2005)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国内各行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刘书兰(2006)根据对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总结出一个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必备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关于如何评价我国会计人员或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的研究。张俊瑞和刘东霖(2005)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国内各行业对于财经类人才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财经类人才已经具备一定的财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大多数单位认为其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调与合作能力欠缺,组织领导能力亟待提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性不高,国际化人才紧缺。

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以上问题结合起来研究:首先,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构成要素的重要性水平如何;其次,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如何,与会计职业素质要求之间存在多大差距。

二、研究方法

(一) 问卷设计

首先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进行界定和分类。目前关于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能力投入法,或称能力素质法。AECC在1989年提出,作为一名成功的公众会计师应具有的素质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业知识、会计和审计知识(可将以上三方面归纳为知识)、沟通能力、智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会计专业技能(可将以上四方面归纳为能力)、个人素质和态度(实际上是会计职业伦理或文化价值观)。1999年AICPA发布了“AICPA会计职业核心能力框架”,在其第一阶段框架种提出未来会计行业从业者作为一名终身的学习者需要培养的三方面的能力,分别是专业职能能力、个人能力和广阔的商业视角能力。该框架具有明显的大学会计教育导向。IFAC在1996年发布的IEG9“职业会计师的教育准备、职业能力评价和经验要求”中,认为能力来源于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知识包括一般知识、组织行为与商业知识、会计和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包括智力、人际关系能力及交流技能;职业价值观指职业会计师所需具备的正直、客观、独立、遵守职业道德、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等品质。遗憾的是我国关于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权威框架还是空白(周宏、张巍、宗文龙等,2007;邓传洲,2004)。秦荣生(2003)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文化素质修养、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业务胜任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王晓娜(2004)在借鉴国外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的基础上,从素质能力法的角度提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方面。

由此可见,研究者虽然对会计人员(或称会计师)专业素质构成要素的具体分类存在分歧,但大多数都认同会计专业素质由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构成。另外,随着商务活动的日趋复杂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会计行业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笔者将其单独作为一项专业素质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会计专业素质分为知识、技能、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四个要素。在问题回答选项设计方面采用利克特量表法(1ikert scaling),量度用1~5量分表示。各评分表示如(表1)所示。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文将调查对象确定为以下四类:一是会计教育理论界,即从事会计教学或学术研究的人员;二是会计实务界,包括注册会计师和企业、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人员;三是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四是会计专业大四学生。采取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一是电子邮件调查,二是纸质问卷填答。调查渠道包括:走访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发放纸质问卷并当场回收,到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师培训班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并当场回收;对沪市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通过电子邮件回收问卷等。

(三) 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96份,回收问卷673份(剔除无效答卷125份),实际回收率69%。样本数据如(表2)所示。

(四) 数据分析方法

会计专业素质的重要性程度和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满意度的总体评分,是所有样本相关项目评分的算术平均数。重要性水平反映了受访者对专业素质的期望,而满意度反映了受访者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实际评价。因此,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考察各项专业素质重要性程度(期望值)和毕业生专业素质满意度(实际值)的偏差。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受访者按职业背景和学历背景分组,进一步分析不同受访者对专业素质重要性和对毕业生满意度的看法的差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会计人员各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分析有关分析如下:

(1)整体结果分析。从总体统计结果来看(表3),受访者认为各专业素质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分值4.4)、职业判断能力和技能(分值均为4.1)、知识(分值为4.0)。从中位数来看差异更明显,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评分中位数达到5.0,其他三项素质重要性评分中位数均为4.0。说明受访者认为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要远超过其他专业素质,其次重要的是职业判断能力和技能,知识的重要程度最低。

(2)受访者分组统计结果分析。不同职业、学历关于各项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排名的分组结果如(表4)所示。在职业背景分组中,会计职业道德被各组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就其他三项素质而言,教师组(包括研究人员)和管理组认为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同等重要,而技能排在最后。这与会计实务组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实务组认为技能的重要性仅次于职业道德素质,再次是职业判断能力,最不重要的是知识。不同学历受访者对专业素质重要性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硕士以上学历组认为职业判断能力最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会计职业道德,而知识的重要性又要高于技能。而其他两组则认为职业道德最重要,技能排在其后,再次是职业判断能力,知识最不重要。

(二) 对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评价及其与专业素质重要性差异的分析有关分析如下:

(1)整体结果分析。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表5),受访者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四项专业素质的评价均不甚理想。满意度最高的是知识素质,满意度为3.5,中位数达到4.0。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分值为3.1),再次是技能(分值为3.0),最不满意的是职业判断能力(分值为2.7),尚未达到“一般满意”程度。同样,将各素质的重要性平均分与满意度平均分相比较,从而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表5)。可以发现,四项素质的偏差值都为负值,说明当前大学会计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各方面专业素质与会计职业要求之间均存在差距。分项来看,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和技能的偏差均超过1.0,表明当前会计毕业生在这三项素质方面差距最为显著。相对而言知识素质的差距最小(偏差值为-0.5)。

(2)受访者分组分析。不同分组对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满意度排名及其与重要性程度的偏差见(表6)。从职业分组来看,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对会计毕业生的各专业素质满意度排序相同。教学研究组对各素质的满意度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偏差更大,说明他们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相对于其他组更为悲观,也许是低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从学历分组来看,硕士以上学历组对毕业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受访者。同时,他们认为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要优于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而其他两组则相反。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两项素质的偏差值均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加大。

四、结论和启示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是职业判断能力、技能,最后是知识;而会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会计职业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在职业道德素质、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三方面差距显著。不同职业和学历受访者的看法存在某些分歧:从职业背景看,教学研究人员和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认为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比技能更重要;而会计实务人员则认为技能更重要,最不重要的是知识;教学研究人员对会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评价较其他受访者更为悲观。从学历背景看,硕士以上学历受访者认为职业判断能力最重要,其他受访者认为技能最重要;硕士以上学历受访者对毕业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较其他受访者更低,同时认为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要优于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而其他受访者则相反;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的偏差均随着受访者学历的升高而加大。

上一篇:讲担当承诺书下一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