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2024-11-01

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共7篇)

1.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一

纪委委员询问和质询问题的答复

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他主要涉及到医疗救治的两个体系即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问题。我局在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在纪委委员询问和质询活动的促进与监督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已开展的工作和继续做好本项工作的计划答复如下:

在保障体系上,我局所负责的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由于我区人口少,新农合资金总量在全市是最少的,只有3600余万元。在此项工作中,我局突出“为民、便民”理念,围绕政策宣传、便捷优质服务、资金运行监管三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今年截至目前,我局新农合办已报销医疗费近3000万元,有力的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建设和完善本项工作的服务体系大部分是我局所开展的工作,在目前和今后的工作中,我局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建设和完善看病就医的服务体系。

一是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让人民群众有好和地方看病,实现“好看病”

1、按市区统一规划,科学设置社区服务站、便民诊所,使人民群众步行15分钟内有一就医点,看病方便。

2、健全优化村卫生室建设,近四年来我局借助项目资金,每年投入20万元改建8 个村卫生室,新建4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目前在全区106家村卫生室中已有18家达到省级示范标准。

3、推进全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创国家级、省级示范单位,提高服务水平。区人民医院、妇保院创全省二优医院,西湖社区服务中心、赤壁社区服务中心分别创国家级、省级社区服务示范中心,陈策楼中心卫生院、路口中心卫生院获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卫生院,特别是市中医院今年创三级甲等中医院成功。目前,陈策楼中心卫生院正在创建省级中医药服务示范卫生院,南湖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创建省级社区服务中心。二是强化医疗机构服务管理,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达到“看好病”

1、完善医疗收费查询制度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度,提高收费透明度,使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2、结合我区基药工作零利润的为民目的,加强药事管理,继续降低药费。

3、推进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工作,实现单纯技术医疗向管理型医疗服务转变,达到科学合理治疗与降低医疗费用兼顾的目的。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妇保院、血防专科医院等共推行了3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工作。

4、医学检查互认。科学规范开展医学检查,首先实现下级确认上级、同级确认,推广到一级以上医疗机构互认,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5、6、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突出优质安全医疗,加强医疗质量、服务流程等管理,最大限度为病人提供流程便捷、服务优质、技术安全、收费合理的医疗服务。目前区人民医院有市级重点专科3 个,市中医院在中医临床方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

7、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全区医疗机构共引进7名医学硕士。

8、重视文化建设,培育仁爱助人精神,塑造医院新形象。截至目前,今年我区医疗机构共开展义诊12次,免费送药6万余元。院内减免医药费用近千人次,总费用达26万多元。受到群众好评。

三是加强医疗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在看病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证“看病好”

1、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从严查处医疗机构的不规范行为。

2、推行医疗投诉与医疗行为考核存档制度,对一定时间内连续存在不规范行为并损害了患者利益的予以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直至掉销执照的处理。

2.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二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1]。互动动画的产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的动画表现形式。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整合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使动画的表现有了新的形式且更加丰富。随着人们对互动动画的逐渐了解和关注,它的应用发展也愈加广泛和迅速。

一、互动动画的概述

互动动画的基本特征是交互性。所谓交互(Interactive),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指允许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2]。交互这一技术的运用使人们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数字媒体可承载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交互技术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种种行为数字化,并且通过这些数字化的指令对数字信息加以控制。交互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具有互动性的设计更为直观和便捷。

而互动动画的人机互动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交互式处理(Interact i ve Processing)的过程,是在设计实现某一功能的程序时,有意在程序中间设置一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或决定的环节。在运行程序时,用户对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全都在动画中显示出来,用户只要根据动画中呈现出的提示或建议对计算机做出相应的动作,计算机就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自动进行与之对应的处理工作,从而让动画程序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运行。

所以我们可以说,网络互动动画是参与者与动画之间通过交互设计产生互动的网络动画形式。互动动画中的交互功能具体表现为:参与者在观看动画时,可以以动画中的某一个角色直接参与动画的情节发展,而且参与者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发展动画中的情节,甚至控制动画中的结局。为了在动画中实现交互功能,在创作交互动画时设计了可以让参与者进行选择并参与其中的角色,在动画内容的某些关键处设置一些选择项,让其参与的这个角色可以根据动画的设计安排或是个人意愿来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情节发展,从而可能产生不同的结局。互动动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自己来决定动画情节发展的愿望,使动画的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动画的发展情况进行控制,参与者在观看或者说是参与这种动画时往往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从现有的一些网络广告的实例来看,很多互动动画作品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要求(图1)。

二、互动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区别

互动动画是对传统动画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它改变了传统动画片的线形或循环的叙事方式,互动动画的过程的发展可以由观众或是参与者来选择和控制,对于观众或参与者来说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带有一定的可参与性。这种交互动画的创作目的是强调观众或参与者对于动画主题的感受,并且使人和信息,进而是人和人产生互动。

与传统动画相比较,交互动画在本质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异之处,交互动画的特质在于其艺术表现上的"交流性"。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从"欣赏"到"参与"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交互性所带来的内容的多选择性、图像的变换性,是互动动画得以吸引目光的关键所在。传统动画和互动动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叙事结构、参与度、应用目的、设计制作、审美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不同。当然对于参与者来讲,所带来的体验感受和娱乐效果也不一样(图2)。

(一)叙事方式的区别

首先从动画的叙事方式上来讲,互动动画摆脱了传统动画线形叙事的方式和故事脚本的禁锢,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互动者双方或多方共同进行表演的舞台,其结局具有无限的可能性[3]。

交互性的意义就是放弃视觉安排,让位于感官的自由地参与。传统动画的叙事方式是线性的,即动画的发展是根据动画剧本创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进行的。动画创作者总是希望通过动画的画面尽可能漂亮、真实、自然,使观众在观看动画时能完全融入到动画故事的发展中去。但作为观众来说,在观看动画时仅有视觉感官的参与,而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观众始终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地接受动画中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安排。

而互动动画改变了传统动画的线性叙事方式,使动画可以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出现,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是树状的、网状的,交互动画的交互性还丰富了作品的外观风貌,增强了动画作品的不确定性,使动画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二)参与程度的区别

互动动画由于其交互特性,使它不同于被动观看式的传统动画,而是突出了主动参与性。观众可以用键盘和鼠标跳到动画画面中的不同部分,移动对象进行选择,还可以执行许多其它交互操作。它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它可以让欣赏者的动作成为动画的一部分,通过点击、选择等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这一点是传统动画所无法比拟的。

互动动画给观众提供了更多表达和参与的机会。在传统动画中,观众只能观看而不能改变动画所讲的故事,而在互动动画中观众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改编故事,还可以改变动画作品的播放速度、段落,可以指定或者忽略某些信息。交互动画赋予了观众一种自主表达与表现的力量。

可以说,参与者与互动动画交互的过程,就是参与者获得更为愉悦的心理体验和视觉享受的过程。在这里,愉悦包括情绪释放的快乐和信息获得的快感。可以说,在没有参与者的情况下,互动动画作品是不完整的,参与者的参与过程是交互动画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不同的人参与进来,产生不同的响应,参与者也会得到不一样的个人感受。不同的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造成不同的故事和结局,获得不同的体验。它具有传统动画不可比拟的交互特性和主动参与性,因而更具有感染力(图2-3)。

(三)传播应用媒介的区别

在传播的应用媒介方面,传统动画一般只能充当纯艺术作品来让观众欣赏,它的传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影院、电视来传播,当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可以作为传统动画的传播媒介,另外由于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3G时代的到来,也开始出现在手机上面播放的动画。而互动动画由于它的交互特性,目前它的传播媒介局限在可以进行交互行为的电子传播媒介中,这些媒介包括互联网和互动电视,而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在手机上面播放交互动画也会成为可能。

另外,互动动画实现了设计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观众跃升为主动参与者,传统动画的传授单向线的关系被打破,改变了以往只有媒介组织才能制造大众舆论的传统局面。

(四)应用目的的区别

从应用的目的方面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但能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来模拟动画世界,通过计算机合成画面技术使真人和动画场景同时在屏幕上出现,而且还可以通过运动捕捉技术使真人在幕后自由地控制出现在屏幕中的形象的所有动作和表情。互动动画能让观众以其中某一个角色直接参与到动画片的故事和场景中去,让观众自己来扮演这个角色,控制这个角色的动作、表情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自由抉择角色的命运安排。实现人们这种想直接参与到动画片的故事和场景中去的愿望,就是互动动画设计制作和应用的目的。这种目的就是满足观众想要参与到动画中的要求,给与观众参与动画的途径,使其能够更深一步地了解和体会动画的主题,体味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从而增加动画的娱乐和趣味。

(五)设计制作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动画的创作者和观众在思想方面是分离的,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和观众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即使观众可以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产生共鸣,也不能逾越创作和欣赏的鸿沟而直接交流,融为一体。[4]互动动画的诞生改写了这些几乎一成不变的现状。在创作上,互动动画更注重观众的品味,可以说,作品的创作要从观众的欣赏角度出发进行构思,利用互动及其带来的独特语言方式,在作品和观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另一方面,互动动画作品的创作在最大限度地迎合观众的欣赏品味的同时,也在极力地张扬着个性,创作者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独特的、别出心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互动动画更具包容性、复杂性,从表面上看,它与传统动画的不同只在于观众选择的增加,而实际上,它对创作者的思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创作者不仅要注意突显其交互的特性,同时还要时时揣摩不同观众的不同文化心理、不同参与要求、不同欣赏趣味以及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尽可能地面面俱到,从而为观众创作出更完备的作品。

(六)审美体验的区别

从审美方面讲,互动动画技术上的可行性,正在影响着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心理关系的重新定位。如同超链接、HTML语言等网络技术一样,交互性技术并非是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只是利用了它们。艺术家要赋予新技术、新媒体以新的思维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方能将技术回归到艺术的范畴,才能确保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契合。从真实到虚拟之路应该是无缝隙的,就像无处不在的"人机共栖"的社会形态,在不经意间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3]。

互动动画的交互性特点,决定了交互动画比传统动画更具有融合性和不确定性。这种艺术形态上的融合性和不确定性引申到美学维度,就是"自由自在"的美学内涵。"自由自在"背后隐寓的文化观念,在虚拟构建的秩序中被无限放大,并重新规范着"人机共栖"的社会形态和人的审美体验。

互动动画新的视觉效果,比传统动画更加轻逸与灵巧,更具有流行性,它不可否认地已经成为一种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艺术形式比传统动画更加多样化,而且许多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它都可以实现,这必然会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人的审美活动是较为复杂的过程,一切艺术形式均要通过人的感官的接受并作用于生理和心理从而获得审美的满足。从设计形式上说,互动动画具有明显的现代设计风格,体现出很强的艺术特色,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

三、小结

从上述的区别分析来看,互动动画既具有传统动画的特点,又具有无法比拟的互动特点,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与设计艺术新的结合。互动动画设计最大限度地扩展了设计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范围,其交互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世界、人与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计算机上生成虚拟互动的动画场景,这也给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梅克冰.交互式动画片的产生与发展[J].出版与印刷,2004(1)

[3][5]王可.网络交互动画的艺术形态研究[J].装饰,2007(4)

3.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三

询问和质询暂行办法

(2011年7月22日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泰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以下简称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行使询问和质询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询问、质询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办事的原则。

第二章 询问

第三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1

第四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对议案和有关报告中不了解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向有关地方国家机关提出询问。

第五条询问可以由常委会组成人员个人提出,也可以由两名以上组成人员共同提出;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书面提出。

第六条受询问机关负责人应当当场回答询问。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说明原因,并经询问人同意后,在确定的时间内口头或书面答复。书面答复件应当由受询问机关负责人签署。

第七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结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就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询问,由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八条专题询问的议题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各方面意见并商市人民政府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后,提请主任会议确定。

第九条专题询问议题经主任会议确定后,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一个月前告知市人民政府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根据主任会议确定的专题询问议题,市人民政府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于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十天前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由市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于会议举行七天前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专项工作报告及相关工作拟提出询问的,应当在会议举行三天前将拟询问问题交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并转交受询问单位。

第十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的专题询问采取分组会议或联组会议方式进行。

常务委员会联组会议的专题询问,由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受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回答询问。主要负责人因故不能到会,应征得会议主持人同意后委托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回答询问。

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的专题询问,由会议召集人主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应当分别参加各组会议,回答询问。

第十一条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联组会议上提出询问,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询问,应当经主持人准许。

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的专题询问,可以即问即答。

第十二条询问人在听取回答后,就同一问题可以补充询问一次。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也可就同一问题补充询问一次,但问题已经作出回答的,不得再次询问。补充询问不需事先提出。

第三章 质 询

第十三条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市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第十四条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联名提质询案:

(一)违反法律、法规的;

(二)不执行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

(三)不按要求办理或者拒绝办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

(四)工作中有重大失职或渎职的;

(五)其他需要质询的重大问题。

第十五条质询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一事一案,并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一件质询案只能质询一个对象,如果质询的事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关,应当对不同对象分别提质询案,或者对承担主要职责的机关提质询案。

第十六条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的机关答复。主任会议可以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在常委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受质询机关应当在主任会议决定的时间内答复。

第十七条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

员应当参加会议,并可以就答复中不够明确的问题作进一步提问,发表意见。受质询机关应当由主要负责人到会答复。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署,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十八条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主任会议可以要求受质询机关再次答复。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对再次答复仍不满意的,由主任会议根据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和受质询机关答复的情况决定,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所质询的事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必要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第十九条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质询案中涉及待处理的具体事项,主任会议可以交由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督办,并由督办机构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受质询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并报送督办机构。

第二十条质询案在主任会议决定交受质询机关答复前,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要求撤回质询案的,经主任会议同意,该质询案即予撤销。

提质询案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撤回质询案的,应当本人签名。未撤回质询案的提案人人数仍符合提质询案法定人数的,该质询案仍然有效。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询问人、质询人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受询问、质询机关应当按时如实提供。

询问、质询的问题、要求提供的材料,如涉及国家秘密的,受询问、质询机关可以不予回答或不予提供,但应当作出说明。

第二十二条专题询问及答复情况、质询案及质询案的答复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本暂行办法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4.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四

如何区分三者, 技巧是什么?A.转喻即为借代、换喻, 本体和喻体联系紧密, 但表面并不相似, 有如下种类:1.以抽象代具体, 如heart and head代情感与理智 (所以提喻其实是借代也就是借喻的一种;2以特殊个人、地点、事物等名字代一类人或某机构:downing street代英国政府, Beijing代中国政府, He is another Shylock, Shylock代和其性格 (吝啬) 一样的人;3以容器或工具代相邻的事物, 你这里的ear应该指代欣赏音乐的能力, ear和欣赏能力外表并不相似, 但联系紧密, 因为耳朵可作为聆听、鉴赏音乐的工具。

B提喻:借代的一种, 它表示以局部代整体, 抽象代具体, 原材料代成品等。She has got five mouths to feed.此five mouths指代五口人, 本体和喻体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Where did you buy this cotton?此cotton代表衣服, 本体与喻体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关系。

C隐喻:为了更生动形象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时使用, 本体与喻体有相似形, 多种暗喻类型。不用喻词 (as if, like, as though等) 隐喻有几个要点:1.最新的2.相似性3.一致性。Learning is climbing up the mountain.把学习比作登山, 它们有内在相似性那就是路程艰难, 需要不懈的努力。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虎, 属于谚语式暗喻, 教鱼游泳比喻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本领。

二、隐喻、转喻、提喻的联系

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些常用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里可能失去基本含义, 而表示另外一些意思。我们平时要在大量的阅读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去揣摸, 才能准确地理解, 避免闹出笑话。下面举一些示例供参考。

1. red不同含义

英语中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及衍生的短语也大意不得。red这个名词的基本意思为“红色、红衣”, 如a girl in red“红衣少女”。be in the red表示“亏损, 赔本”, to see red示“发火, 愤怒”, 而red-handed则指“在当场, 在犯罪现场”, a man caught red-handed in robbery指的就是“抢劫现场当场被捉的罪犯”。red light可以用来表示“危险信号”。red meat“牛肉或羊肉” (不是红肉) a red-tie红领巾, red-song chorales”就是“唱红歌”, “red-song”是“红色歌曲”, 还有red tour (红色旅游) 、red resources (红色资源) 、red relics (红色遗迹) 。再有红糖brown sugar, 红茶black tea等。

2、egg的多重含义

1) .Her joke laid an egg.她的笑话不逗人笑。2) .Never cackle till your egg is laid.事未成功莫先夸耀。3) .He had eggs on his face when he did like that.他那样做显得可笑 (丢脸) 。4) .He bears me grudges because I broke the egg in his pocket.他对我怀恨在心, 因为我打破了他的计划。5) .I’m sorry, I have eggs on the spit.对不起, 我正忙得不可开交。6) .He will have a good-sized egg from the of-bird when his uncle dies.他的叔叔死后他会得到一大笔遗产。7) .As sure as eggs is eggs it will rain tomorrow.明天肯定会下雨。8) .Bill is such a good egg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be his friend.比尔是个好人, 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3、kick的不同表达

(1) They had a disagreement and the landlady kicked him out of the house.

(2) 证监会稽查局和证券犯罪侦查局尚未出面, 地方公安局就临门一脚将顾雏军踢进看守所。

(3) ……于是他觉得终于找到了生意不好的原因。回来这就张罗着踢开代理商, 直接做终端。

(4) 五角大楼最初委托一家公司做这项研究, 但九个月后就把它踢到一旁自己来搞。

(5) ……30%的人口在贫困线下挣扎, 全城有12000幢房屋被废弃, 底特律甚至被踢出了全美十大城市排行榜。

“kick”和“踢”都表示“抬起腿用脚撞击”。在上面的五个例子中, 所有“kick”或“踢”的意思均不是其字面义。例 (1) 中的女士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使那个男人离开房间, 如喊叫和言语威胁等, 并不是非要包含“抬起腿用脚撞击”的意思。在其它例子, 尤其是在例 (3) 到例 (5) 中, “踢”均包含被迫进入或离开的意思, 但均不包含实际的用脚踢的意思。不管“踢” (或“kick”) 的场景的细节是怎么样的, 因为施事者的某一暴力的行为 (或隐喻意义上的暴力的行为) , 受事者如“the man”、顾雏军、代理商、受托公司、底特律城都被迫进入或者离开了。一方面, “踢”和“kick”具有明显的隐喻性:在结果以及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的控制关系上, 人们把所指的场景想象成为类似于真正的“踢”的场景。“踢”实际上具体地说明了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的权势关系。而另一方面, “踢”与“被迫离开”又具有转喻的联系, 因为“踢”的行为可突显强迫某人离开, 因此“踢”的这一扩展义可以看作是动词基本义的部分效应或意图, 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喻关系。来源义经过重新解释和常规化, 以至于它甚至可疑应用于原本不适合的语境中, 即没有“用脚踢”的语境中, 获得“被迫离开或进入”的扩展义的唯一依据就是已经消失的转喻语境。

从以上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中, 我们发现转喻确实也是人类基本认知模式,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比隐喻更为基础, 为隐喻提供理据。隐转喻相互作用中, 来自转喻的隐喻和隐喻中的转喻居多, 转喻解读是隐喻用法的基础。认为转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概念互动中对隐喻起到辅助作用。体现了熟语和复合词的字面义与比喻义中的同构性和理据性, 这些相互作用对英语熟语的研究具有启发性, 而且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英语熟语的分析中去。

摘要:隐喻 (Metaphor) 以此物隐喻彼物, 将某一事物以另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来表达, 是一种含蓄的比喻, 暗示有比较, 但又不充分说出这种比较。转喻 (Metonymy) 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 但有密切关系时, 可以利用这种关系, 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 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提喻 (Synecdoche) 提喻是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 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的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5.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五

1. 两种语言在历史演变、地域文化、社会地位层面的区别。

英语是全世界几千种语言的其中一种, 也是印欧语系一百多种语言之一。英国英语距今已有1500的历史了。而美国英语是在英国英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英国和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 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语言特征。美式英语起源于18世纪70年代, 美国的独立战争爆发时, 战乱的特殊原因导致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自欧洲移民, 尤其以英格兰人为主, 大多讲英国英语。近几十年来, 由于美国的贸易、军事、科技、国际地位等方面远远超过英国, 再加上美国电影风靡全球, 促使美国本土的俚语很多已经渗透到了口语之中。很多因素导致美式英语成为强势语言。

2. 发音方面存在的不同。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是对er的发音的不同。英语中, 短音的er是的浑元音, 但长音的er是个拉长了的浑元音, 听起来是一个介于“俄”和“啊”的声音。而美语中, er听起来怎么都是个“儿”音。ar:除了轻读短音 (如singular) 和者后连元音 (如clarity) , 英语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长音[a:], 而美语中, 是“阿尔”。英语和美语的辅音基本是一致的, 但在使用习惯上也有些差别。如词组clear animosity, 英语会读成clear|animosity, 而美语会读成clear-ranimosity。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读音节中 (如paddle, rattle, actuality) , 英语会清楚地发音这两个字母, 美语中d和t常常会被模糊成一个很难解释的音, 跟其他的语言比较,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 它和短弹音r很接近。

3. 拼写时存在的不同。

美语与英语的单词拼法方面有很大差异: (1) 单词发生变化时个别字母不同; (2) 美语单词略显简化。如enquire (英) 与inquire (美) , 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 但表达的意思相同;“睡衣”英式是pajamas, 美语则是pyjamas;“车胎”英国用tyre, 美国则是tire;colour (颜色) , 美语里拼成color, 少了一个“u”字母;refrigerator (电冰箱) 美语是fridge。

4. 词汇使用存在的不同。

两种语言很多相同词语的常用意思是不同的, 或者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词语来说, 而且绝大部分这种词语是和文化风俗有关的, 但并不对交流产生实质性影响。如jumper一词在英国可指毛衣, 而美国人很少用这个词当衣服讲 (是个过时的词) , 而用sweater来做毛衣。另外如jersey, slacks, trousers等。

5. 在日期、数字使用方面存在的不同。

英式月份在后, 日在前;美式则相反。如1998年3月2日的写法:2nd March, 1998 (英) , March 2, 1998 (美) 。在美式的写法中, 1st, 2nd, , 3rd的st, nd, rd是不使用的。由于日期书面表达不同, 读法也不一样。连续数字表达日期时, 也有差别。例如:1999年7月6日, 美国式写6/7/99;英国式则06, 07, 1999。口头表达, 185美元英语读a (one) hundred and eighty five dollars, 美语读one hundred eighty five dollars, 常省略and;连续相同数字时, 英语常用double或triple, 美语通常不这样用。

6. 习惯用语使用的不同。

英语虚拟中常要加should, 美语则不用。例如:“不得不”“必须”做什么, 英语说to have got to do something, 美语说to have to do something;“有”或“没有”, 英语用to have/haven’t got, 美语则用to have/don’t have。

7. 在称呼方面的不同。

商务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 (美国式) 与Dear Sirs (英国式) 二种, 相当于我国的“敬启者”或“谨启者”。称呼结尾一般会采用标点符号, 美式用分号, 英式用逗号。结尾客套语的典型有:英式Yours sincerely (熟人或知道对方姓名) , Best wishes, kind regards和yours faithfully (不知姓名) , 美式Sincerely和Best regards。

8. 表达语气时的不同。

英国人的语气抑扬顿挫, 语调高亢, 和法语颇有几分类似, 英国人时常嘲笑美国人说话有气无力, 松散无韵律。美国人说话相对比较稳重低沉, 句势通常呈降调, 并且速度慢一些。美国人则喜欢嘲笑英国人的语气的轻微的歇斯底里, 女里女气的说法。

摘要:标准现代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虽然两者互相理解没有很多实质性的差异, 但对两者的各方面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 还是有很多细微的差别的。

关键词: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分析对比,区别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卫平, 吴蓓.英语与英美文化[J].长沙大学学报, 2001, (3) :1.

6.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六

(一) 含义

汉藏语系是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汉藏语系是语言学家按照谱系分类法划分的一组语群, 共计约400种语言, 汉语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印欧语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之一, 而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中的一种。

(二) 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特点

印欧语系诸语言是典型的屈折型语言, 也就是说, 它的词汇有丰富的人称、时态和格的变化, 这种词的变化在语法中有重要意义。而汉语所属的汉藏语系则属于孤立型语言, 没有这种词的变化。印欧语言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根据名词在句子中不同的语法作用, 名词有“格”的变化。“主格”是最基本的格, 在宾语中的名词要变为宾格, 此外还有所有格、工具格等。印欧语言的动词都有时态的变化, 单数或复数的主语, 其谓语动词的时态变化不同。印欧语言的英语经过长期变化, 词的变化很简单。英语名词基本上失去了性别和格的变化, 只有人称代词有宾格和所有格, 以及只有单数人称代词还有性别的区别。而且除了少数不规则名词外, 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均相当规则。英语的形容词不再需要随其所修饰的名词而变化。

通过语言比较可以看出, 汉藏语系语言不同语言间不仅在现状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而且还有许多共同的发展规律。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很多是孤立语;有声调;一般是由单音节字组成的声调语言, 单音节词根占多数,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有量词;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词序比较固定, 虚词种类较多, 在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各语言都有一些形态变化, 但除藏缅语族外, 形态均不丰富。除形态变化较多的一些语言外, 大多数语言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不是根据形态变化, 而是根据词的结合规则和词在句中的功能并参考词义。词序是汉藏语言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二、从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的区别学习英语语法

基于上述两种语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区别, 下面着重介绍几个英语语法点:时态、定语从句和单词。

(一) 认识英语中的时态

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时态方面的表达和描述都是同一概念———即时间和宇宙, 只是经由历史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貌:英语有时态, 而汉语没有。印欧语系诸语言是典型的屈折型语言, 它的词汇有丰富的人称、时态和格的变化, 这种词的变化在语法中有重要意义。英语体现在动词变化上, 而汉语只是用一个时间状语限定, 用词比较灵活。英语使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 而汉语使用的是整体思维模式。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列举了汉语的两大方面,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这是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英语的时态tense源于拉丁文, 本义就是time, 表示时间的不同状态。英语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系, 受拉丁语影响, 古拉丁人为了区分时间, 表达不同的意思, 便在verbs上面略加变形, 以区分表示不同的time, 这就是时态, 英语中时态主要由动词表现出来。汉语是分析型语言, 其动词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动作, 具体想分析其发生的时间则可以根据时间及一些副词来判断, 如了、已经、刚刚等。这就给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态时带来一定的困惑与困难。因此, 在学习语法前, 务必让学生先了解英语时态的意义, 即什么是英语的时态?时态是如何变化的?英语在时态的思维上有何差异?英语句子在表达时习惯于用一种形式来表达这个动作或表达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候或者处于什么状态, 必须要理解和学习这些形式才能把句子正确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解释, 如果时间是不断前进的, 那么以时间轴上的一点为现在, 那么这个时间点以前就可以理解为过去, 这个时间点之后就是将来了。为了能说明某个动作具体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什么时间发生, 英语用十几种的形式分别表现出来,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六种时态形式。每学习一种时态务必要弄清其结构、意义。例如, We met at the Guangzhou Trade Fair. (我们在广交会上见过面。) 英语通过met这个动词表达动作发生在过去, 而中文则用见过的“过”字来表达即可。

(二) 认识英语中的定语从句

1.英语属印欧语系, 注重形态变化。汉语身处汉藏语系中, 很多都是孤立语。所以我们在理解翻译定语从句时要注意: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在翻译成中文时, 最好以孤立语将英语的定语从句翻译过来, 这让使用汉语的人能更好地理解, 不会产生误解。特别是在学习商务英语时, 更能避免由于理解和翻译上的分歧引起的纷争。例如,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陆梦青主编的《商务英语基础》 (下) 中第19单元关于“保险”的商务阅读文章就有这样一个句子:But occasionally, an accident will happen which causes real financial damage, such as an automobile wreck or a tor原nado or a work-related accident.我们可以这样译:但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事件, 这个事件会导致真正的经济损失, 例如汽车失事、龙卷风或与工作相关的事故等。这样的孤立语使得中国人容易理解, 比起把定语从句的内容全部放在accident前面来翻译更清晰。

2.英语的定语从句往往句式结构较复杂, 根据其与被说明词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特殊定语从句;而汉语的定语结构通常逻辑含义比较简单, 没有从句的形式, 而是“定心结构”出现在中心词前面, 一般是“……的”短语结构, 简单明了。鉴于这个区别, 我们在理解翻译两种语言的定语从句时, 也应遵循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翻译。如《商务英语基础》 (下) 中第21单元关于“售后服务”的商务阅读文章就有这样一个句子:Quality, price, and service are three factors which ar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ny export sales ef原fort. (质量、价格和服务是任何出口销售努力取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 “任何出口销售努力取得成功关键的”这个“定心结构”从我们中文角度去理解简单明了, 但从英文角度来看似乎就较复杂了。

(三) 认识英语单词

汉语是重语用的语言, 语法跟语境的关系密切。汉语还是重韵律的语言, 节律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

1.印欧语言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而汉语的复数形式则通过量词来表示或者加“们”等的方法, 名词本身是没有变化的。如:I’m calling to say we have interest in your product“Mini-Mons”. (我打电话是想跟您说我们对您的产品“迷你小妖怪”感兴趣。) 在此句中, 英文通过在mini-mon后加s说明是复数, 但在翻译成中文时不用把复数的概念表示出来, 读者都明白所指的是一类产品, 而不是一类产品里的一个产品。

2.英语名词基本上失去了性别和格的变化, 只有人称代词有宾格和所有格。“主格”是最基本的格, 在宾语中的名词要变为“宾格”, 而系属汉藏语系的汉语人称代词不分主格、宾格。如, It seems hard for us. (这对我们来说似乎太难了。) We do understand. (我们确实理解。) 英语中分别用us和we来表达宾格和主格, 但汉语都一样是“我们”。所以学生在使用人称代词总是分不清或者容易弄错。在学习此内容前务必与学生说清楚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的区别, 只有弄清两者的区别, 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和应用。

3.虽同属印欧语系, 但英语动词的时态变化也远比其他欧洲语言简单, 只有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时还保留了一个尾巴, 即加s, 而汉语则没有这种现象, 所以学生使用英语时也总会把这个尾巴“割掉”, 如, When the business traveler arrive at a hote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s a quick check-in and checkout.出现这样的错误不足为怪。

4.最后一个就是关于两种语言发音的特殊性。学生在掌握第三人称单数时总会出现错误, 即两个语系中的第三人称代词虽都有性别区分, 但由于汉语发音的特殊性, 汉语族中的第三人称“他”“她”“它”在读音上是一样的, 而英语则分别用“he”“she”“it”三个发音区别比较明显的词, 因此课堂上当学生扮演秘书身份接电话时说到其老板目前的情况时就会出现:She has a meeting now and she will be free after4:00 p.m.这样的句子, 而事实上他们所提到的老板明明是个男士!

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基于历史发展和地域的区别, 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分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自然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 只有真正掌握两种语族的特点并加以区别和比较才能在学习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过程中能较好地区别两种语系, 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

参考文献

7.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 篇七

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的定义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身必须建立的评价机制, 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 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过程。内部审核简称“内审”, 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 用于内部目的的审核, 也称第一方审核, 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活动。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在质量体系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评审不仅要对质量体系有关要素进行审查, 而且要对质量体系是否完善和持续有效、能否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是否适应实验室内外的各种变化进行检查。ISO/IEC17025:1999 要求“实验室的执行管理层须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程序定期进行实验室质量体系和测试和或校准活动的评审, 以确保其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 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为了保证管理体系按照文件要求运行, 促进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 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因此, 对实验室管理体系开展内部审核, 即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进行自我评价。为了评价管理体系对自身管理工作是否真正和有效, 是否能保证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要组织管理评审, 保证体系持续适用并且有效, 要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改进。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

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为了确保实验室质量体系及技术活动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根据其输出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进而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改进。

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 并进行必要的改动和改进。

依据不同

内部审核: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管理评审:主要考虑受益者的期待。

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 得到符合不符合体系文件的证据。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召开会议, 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各方面信息, 解决体系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组织者和执行者不同

内部审核:质量主管组织与被审核和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主持实施, 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等参与。

输出不同

内部审核: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 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 有审核组长编写内审报告, 内部审核输出是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涉及文件的修改, 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 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的输入, 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检测/ 校准活动的改进。

如何做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做好内部审核, 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应当依据文件的程序每年至少实施一次, 并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至少每12 个月被检查一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每次内审都要安排现场实验。内审中关键要查的是:文、实、证、效。文:就是文件是否符合标准;实:就是实际有否做到;证:就是记录;效:就是效果。内审过程中运用4 种方法:观察、记录、面谈、现场试验。内审结束后, 把记录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适宜的纠正措施与受审核方商定纠正完成时间。在跟踪验证结束后, 出具内审报告。

认真开展管理评审, 不断改进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应当至少每12 个月开展一次, 每一次评审应当制订方案, 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以及负责质量手册发布的人员应当参加会议。管理评审的输入共有6 要素:人 (人员) 、机 (设备) 、料 (样品) 、法 (方法) 、环 (设施) 、测 (数据和结果的核查) 。监督的结果将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评审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 提出资源需求等, 必要时修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提高管理水平。

总结

上一篇: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下一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