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2024-10-07

园林设计基本原理(精选8篇)

1.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篇一

1.卧室的色彩 卧室是人们睡眠休息的地方~对色彩的要求较高,不同年龄对卧室色彩要求差异较大。浅绿色或浅桃红色会使人产生春天的温暖感觉,适用于较寒冷的环境。浅蓝色则令人联想到海洋,使人镇静,身心舒畅。

2.厨房的色彩 厨房是制作食品的场所,颜色表现应以清洁、卫生为主。由于厨房在使用中易发生污染,需要经常清洗,因此,应以自、灰色为主。鲜黄、鲜红、鲜蓝及鲜绿色都是快乐的厨房颜色,而厨房的颜色越多,家庭主妇便会觉得时间越容易打发。乳白色的厨房看上去清洁卫生,但是别让带绿的黄色出现。

3.餐厅的色彩 餐厅是进餐的专用场所,也是全家人汇聚的空间,在色彩运用上应根据家庭成员的爱好而定,一般应选择暖色调,突出温馨、祥和的气氛,同时要便于清理。以接近土地的颜色,如棕、棕黄或杏色,以及浅珊瑚红接近肉色为最适合,灰、芥末黄、紫或青绿色常会叫人倒胃口,应该避免。如果你正是节食减肥,可把餐厅布置成使人产生凉爽感的蓝色、绿色或灰色,你还会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但你胃口却“变小”了。

4.客厅的色彩 客厅是全家展示性最强的部位,色彩运用也最为丰富,客厅的色彩要以反映热情好客的暖色调为基调,并可有较大的色彩跳跃和强烈的对比,突出各个重点装饰部位。浅玫瑰红或浅紫红色调,再加上少许土耳其玉蓝的点缀是最“快乐”的客厅颜色,会让人进入客厅就感到温和舒服。

5.书房的色彩 书房是认真学习、冷静思考的空间,一般应以蓝、绿等冷色调的设计为主,以利于创造安静、清爽的学习气氛。棕色、金色、紫绛色或天然本色,都会给人温和舒服的感觉,加上少许绿色点缀,会觉得更放松。

6.卫生间的色彩 卫生间是洗浴、盟洗、洗涤的场所,也是一个清洁卫生要求较高的空间,在色彩上有两种形式供选择。一种是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地面及墙面均以白色、浅灰等颜色做表面装饰;另一种是以黑色为主的深色调,地面、墙面以黑色、深灰色做表面装饰。浅粉红色或近似肉色令你放松,觉得愉快。但应注意不要选择绿色,以避免从墙上反射光线,会使人照镜子时觉得自己面如菜色而心情不愉快。

7.娱乐休闲区域的色彩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休闲娱乐设施多为黑色。如果是与客厅合用,主要应以客厅要求设计色彩;如果是单独使用的空间,也应以深色为基调。

2.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篇二

1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 在研究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以此为基础, 来进行机械设计节能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1 基于势能的机械设计节能方法

利用机械设计的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基于势能的机械设计节能方法。据此定律, 我们可以知道系统势能会对有势力消耗的功率大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如下:当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 其中的势能会由于受到设备运行的影响, 从而使其势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当这种变化的势能停顿的时间过于短暂, 就会使得这部分势能不能及时转化成可以进行利用的势能, 从而导致大量的能源遭到消耗。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 这种现象是十分不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的。所以, 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或者是将这种现象出现时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即当机械设备在开始工作时, 需要将势能变化的范围控制到最小, 从而实现机械设计节能的目的。

1.2 基于动能的机械设计节能方法

在机械设备的运作过程中, 机械动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机械设备通过消耗能源将其转化成必要的势能, 从而机械利用势能来保证自身的运行与工作。虽然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基本原理, 我们可以对动能进行必要的控制, 但是由于机械本身结构十分地复杂难懂, 所以操作起来十分的困难。而且影响动能能量变化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对动能产生或较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 为了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力度, 实现节能的要求, 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步。所以, 当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 要尽量减少机械在运行过程中零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将资源能源转化成我们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有效动能。一般来说, 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 将零件之间的装配在进行核对与检验, 进一步增强其精准度与精配度。 (2) 采用先进的机械装配材料, 利用先进的材料的良好的性能, 将消耗资源与能源的数量降到最低。 (3) 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简便方法, 即减少机械设备的启停程序以及次数即可。

1.3 降低其他的消耗功率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总会产生各种无用功的出现, 所以说如果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这些无用功功率的出现,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节能的目的。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两种无用功是我们日常生活着比较常见的现象。第一, 是机械设备工作时, 各种零部件与各种物体之间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也就是设备所作出的无用功。第二, 由于材料本身质量的原因或者机械本身做功的原因, 都会使一些个别材料产生变形, 从而造成了大量功率的损耗。所以, 对于机械设计的节能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以及功率损耗等问题, 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进行解决, 达到节能的目的。

2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应用, 但是当前社会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在汽车上的应用。而每一种汽车之间由于性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使不同汽车的能耗消耗大小也存在极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性能越优异的汽车它的能源消耗就越大。当然, 机械设计节能的基本原理不仅被应用到汽车行业中, 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升降机等各种大型设备中, 并且对人们现实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 虽然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可是我们获悉要想促进机械设计节能质量的提高, 就要在技术发展上面下足功夫, 若技术水平不能达到预期要求, 那么任何的技术使用对其发展而言就将无存在意义, 故此能会洗技术水平是促进其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但是机械设计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更不能被科学技术所束缚住, 也就是不能被先进的技术捆绑住手脚。机械设计节能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 既要引入先进的技术, 还需要立足根本,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3 结语

在社会资源能源紧缺的时代大背景下, 节能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 机械设计的相关人员需要以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为标准, 设计过程中仅仅围绕能量守恒定律, 从而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人们对于机械设计节能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本文主要通过了三种方法对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以及其基本原理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以促进节能型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车胜创.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03) :95-101.

[2]徐伟.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J].南方农机.2016 (07) :85+87.

[3]范敬伟.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 (06) :10.

3.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篇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景观艺术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而倍受重视的一门集社会、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景观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人类文明和大众审美的综合表象,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的空间形态和质量,它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生存空间。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相互协调关系,创造出融自然、历史、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对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规划与设计是其关键。

1.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1.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某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2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

1.3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住宅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住宅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1.4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2.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2.1园林植物: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2水体: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3.园林景观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1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我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需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需根据该生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3.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景观中的任意一点,如一片树林,一个亭子,一座小桥,一排行道树,一个池塘等,都将落在这个基本模式之内,或落在斑块内,或落在廊道内,或落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大到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小到一个公园、一座校园、一幢房子的花园,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4.结束语

今天,通过园林景观在社会发展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有见地的社会公民都对园林景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共识,也把园林景观作为提高品质和品位的主要选择,这也就确定了园林景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景观规划与建筑规划同步;第二,景观规划与社会发展的策划同步;第三,景观规划与自然植物生长同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更好的做好与社会接轨的景观设计,将更好的景观呈现给人们。

参考文献

[1]吴龙辉、陈伟新.河源市九和温泉 旅游 度假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5.12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3]刘滨谊《滨水景观设计》

4.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篇四

专题一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1次)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本部分主要是从不同视角揭示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本部分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等不同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强调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三、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1次)

一、什么是哲学

本部分主要讲授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部分主要讲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以及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导致的哲学不同派别的产生。重点讲授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以及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专题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2次)

一、物质的涵义

本部分主要讲授世界的物质属性,重点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本部分主要讲授物质存在形式及特点。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本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本部分讲授世界统一于物质及其方法论意义

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2次)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本部分主要讲授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本部分主要讲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讲解对立统一规律,明确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本部分主要讲授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五对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专题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2次)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本部分重点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运动过程及规律

本部分重点讲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析人类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揭示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

三、真理与价值

本部分重点讲授真理的内涵、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专题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2次)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本部分主要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部分重点讲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本部分主要讲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强调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分析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和科学技术等动力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四、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部分主要讲授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讲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

专题七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1次)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本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变化规律、货币的起源及职能、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本部分重点讲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专题八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2次)

一、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历史趋势、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

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

本部分主要强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不仅对我们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题九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1次)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本部分主要讲授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重点分析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及主要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及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客观必然性及主要形式。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部分重点讲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种种表现,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本部分主要讲授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专题十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次)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这部分主要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分析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从空想变为科学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这部分重点讲授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夺取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这部分主要讲清社会主义发展艰巨性和曲折性的原因,可借助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事实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表现。

四、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教学基本原理 篇五

摘要:文章将化学基本概念根据其学习属性分成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抽象概念三大类,并阐述三类概念的学习原理,构建了三类概念意义建构教学的基本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其教学基本方法很容易被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容易被中学化学教师接受。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原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0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4.002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科学中的基础知识,是化学学习中对物质组成及变化进行认识和思维的基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使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习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或对物质变化现象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同时,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前辈杨先昌先生也十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他指出:“正确的概念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使他们更完全地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1]由此足以说明了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王磊认为:科学思维能力是能力核心,是创造力的核心。科学推理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科学思维形式,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化学基本概念中蕴含化学认知方法和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人们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时,通过科学推理解决问题或认识到事物变化的本质属性。因此,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研究是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其比较重要的两篇论文有郭睿的 《我国化学概念教学二十五年》[3]以及谢泽琛的《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4]。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教学原理进行探讨的有李嘉音[5]和王屹[6],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这些教学研究内容包括了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原理等,涉及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各个方面,但鲜有涉及化学概念的分类,更没有根据概念的学习属性进行分类。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实际教学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只能让学生记住概念名称,但对其内涵却不是太清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本文提出根据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属性将化学基本概念分成三类,从学习原理上认识化学基本概念,较为准确地认识了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原理,根据这些原理获得了化学基本概念意义建构教学的基本过程,掌握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法”。这些“教学法”能帮助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很快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研究结果也表明有很高的教学效率,对中学化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意义。

一、化学基本概念三分类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笼统地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于化学科学是自然科学,其知识是随着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认识方法和化学思维方法,如果按这种分类方法分类,则无法认清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化学学科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时,都是根据知识的科学属性将其分为化学语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这种分类也不利于化学教学原理的认识。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一般是按照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属性,将其分成化学语言、化学符号、化学基本概念,这种分类还是从知识的表达形式进行分类。有人按知识适用对象分类,将化学知识分为:物质结构、物质变化过程特征、操纵物质变化等。[7]这些分类对学习过程的揭示不清,因此对化学教学的指导作用甚弱。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实际中,学生从语言层面掌握了概念的定义,但对其中的化学认识方法、化学思维方法,学生自主构建概念意义的教学仍然无法实现,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形成。谢祥林在早期曾提出将化学基本概念分成定义性概念、规则性概念、操作性概念,[8]这种分类虽然比较接近学习原理,但仍然不够清晰。本文在先前基础上将化学基本概念分成三类: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是指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这类概念的显著特征是表达具体的事物,即有具体的事物为依托。如:分子、原子、离子。之所以将分子、原子也列入具体概念,是因为这两种微粒都是客观存在的,且清楚认知这两种微粒的形貌特征正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定义性概念是指一大类化学认识方法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没有实体事物,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或约定方法来表达某种事物而形成的概念。例如: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解决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而形成的概念;物质的量是为了解决微粒数量巨大计量不方便的问题而形成的概念;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而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从一类事物的某一属性出发认识事物,由事物的本质属性归纳而形成的概念。如“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的一类反应;“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从实际参与反应的微粒出发来认识的一类反应;“化学键”是根据微粒间相互结合的静电作用力抽象形成的概念。

二、三类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基本原理及教学过程 1.具体概念基本学习原理及教学过程 具体概念由于有具体事物为依托,在这类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实物出发。其共同学习特征为:感知(观察,感知其具体存在)-了解其基本特征-下定义-概念名称辩识-运用概念认识其它同类事物。分子、原子是世界上存在的微观粒子,本文将其归纳为具体概念范畴,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分解物质的实验“感知”分子、原子的形貌,了解分子、原子特征:分子往下分出的微粒聚集起来就不是原来的物质,因而它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的微粒;而原子是直径和质量都很小、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变的球形颗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仅仅是各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分子、原子下定义,然后再认识一系列的其它分子、原子。教学实践发现,按此原理进行教学,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很容易掌握,并有利于化学式概念的意义建构学习,从而可以让学生顺利跨过分子、原子等一系列概念学习的难点[9]。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科学中的一大类具体概念,这类概念也具备具体概念学习过程:先观察物质及其反应等实验现象—用化学思维认识物质变化的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物质化学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与一般具体概念学习比较,其特点是:观察到的感知材料(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用于概念的形成,而是将感知到的材料用化学方法认识,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方程式才是构建概念的材料。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认识,才能获得物质的化学性质,对物质所有化学性质的认识,才能构成对物质全面认识,形成具体概念。

2.定义性概念基本学习原理及教学过程

定义性概念是人们解决问题所形成的方法类概念,这类概念学习的动机是问题的产生,产生问题是这类概念学习的基础。问题产生后就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特征,再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科学上会寻找一种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而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形成在科学发展上有一个过程。如物质的量概念是在克分子、克原子、克当量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方法一旦找到,利用方法来解决问题便形成概念,学生形成概念后可让学生进行定义,从而认识到概念的内涵,再用概念来解决同类问题。

这类概念的教学基本遵循以下程序:问题情景认识、问题的提出和问题关键点的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寻找、介绍科学上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问题解决、形成概念、概念内涵认识、概念运用等过程。

3.抽象概念基本学习原理及教学过程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提取的过程。因此抽象概念首先是对事物从某一属性进行认识,将其本质特征提取出来形成概念,然后是给概念下定义,给出概念的名称,概念的理解及运用等教学过程。抽象概念学习的基本特征在于“抽象”,即将事物其它属性不予关注,只关注某一属性,并将其“抽象”出来形成概念。抽象概念的基本教学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对大量事物从某一属性进行认识,找到大量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然后对这种本质特征下定义,给定概念名称,概念的辨析,概念运用。这种概念形成过程可称为“归纳法”。离子反应概念是一种抽象概念,主要是认识溶液中参加反应微粒的形式,将以离子的形式参加反应的一类反应归纳为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概念用归纳法进行教学是十分有效的[10]。另一种抽象概念教学过程可称为演绎法:即对一件事物从某一属性认识其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给概念下定义-给出概念名称-概念理解及运用-用概念去认知其它同类事物。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先对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认识,认识反应的本质,形成认识方法,形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新概念,再给这些概念下定义,然后用这些概念去认识其它化学反应。[11]

三、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在化学教学上的意义 1.化学基本概念分类清楚地认识到概念学习的本质

化学基本概念三分类是从概念形成过程进行分类,其实也就是按概念的学习过程进行分类。学习过程也是认知过程,因此这种分类方法突显了化学基本概念的认知方法,从而可以推理学生的学习方法,认清概念学习的本质,指导基本概念的教学设计,为有效、高效教学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化学基本概念分类能设计出适合概念学习的基本教学过程

在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常常强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看到教学的“法”,往往是以“教无定法”来掩饰“教学有法”。各类概念的学习过程与其认知过程是一致的,而认知过程的存在,就必然有一定规律的学习过程,按照一定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这就是教学的“法”。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可以很顺利地理解“教学的法”,使教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易于教师理解教学原理,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

3.化学基本概念分类能引导生进行合理的自主构建

化学基本概念分类找到各类概念的基本教学方法后,便于教师掌握教师的教学职责和学生学习的职责。问题提出是教师规定教学内容的过程,因此问题情景必须由教师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清学习方向,把握学习目标;问题明确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学生通过寻找问题解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多种问题解决方法的展示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提供认识方法,并举例认识方法的运用,其后可以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事物,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认识到一定量事物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概念,这样一方面开动了学生脑筋,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概念,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概念形成的完整程度。王磊认为当前教学“只重活动而不重过程,只注重表面操作不注重思维过程,只注重简单动脑而不重视科学探究本质的思维过程的现象十分严重”,[12] 化学基本概念三分类可以使教师轻易地掌握怎样让学生动脑,促进学生重视科学探究本质的思维,引导学生自构建概念,确实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先昌.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步研究[J].华中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3):111-116 [2][12]王磊.基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化学探究教学发展趋势[J].化学教育,2014,35(7):5-9 [3] 郭睿.我国化学概念教学二十五年[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4] 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与学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2):60-64 [5] 李嘉音.试论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巩固和发展[J].化学教学1979,(1)

6.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 篇六

第1节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3)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续知识的基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涉及的分步、分类的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武器,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很容易的接受两个原理的内容,并应用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类比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的求知欲强,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明显增强,对能够引起认知冲突,表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素材特别感兴趣。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欠缺,有待加强.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内容

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并通过实际事例学生感悟两个原理的应用并最终学会应用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究”更深刻的理解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①启发探究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法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对于分类计数原理设计如下情境(看多媒体): 该情境是原教材上情境经过加工设计的,比原教材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入思维情境接着是对情境的处理:

在情境处理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原理,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我处理情境的办法是:

第一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尝试分析,然后由学生代表分析解答,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并由老师给出解题过程,在这里由老师按分类计数原理给出解题过程,为学生顺利总结概括出原理做好铺垫.第二步对原问题加以引申:若当天有4次航班,则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第三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尽可能简练的总结出问题1中的计数规律?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问题1中计数规律,这样由学生总结归纳,并通过讨论准确叙述出分类计数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意识,激发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完成了情感目标.第四步由教师板书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并说明由于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树立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讲道理意识.在分类计数原理中设计如下问题情境,问题2与问题1的背景一样:都是乘车方法的计数问题.对于问题2的处理办法是:第一步由学生自主尝试分析解答,但该问题并没有问题1般简单所以就有了第二步教师电脑屏幕显示分析及解题过程,利用多媒体显示动画,辅助分析,展示不同的走法,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解决问题,然后由感性进入理性,这也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第三步问题引申将问题引申为若从兰州到天水新增一辆4号汽车,则有多少种乘车方法? 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引申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步方法数相乘.第四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对照分类计数原理,归纳概括出问题2蕴含的计数规律,并尝试命名,这样设计一可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给出分步计数原理,渗透类比思想第二也可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本节重点,当然重点的突破也为难点突破打下了知识基础 第五部教师板书: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由学生说明其称为乘法原理的理由.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二、建构数学

在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如下三个问题的探究,初步突破难点.探究1:对比两计数原理,指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探究1的意图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加深两个定理的理解并且在两个定理内容的比较中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探究方式: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探究结果:共同点是:研究对象相同,它们都是研究完成一件事情,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点是:它们研究完成一件事情的方式不同,分类计数原理是“分类完成”,分步计数原理是“分步完成”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在这里只要求认识到分类计数原理是“分类完成”,分步计数原理是“分步完成”.探究2:何时用分类计数原理,何时用分步计数原理 探究方式:自主探究,代表发言,共同总结.探究结果:若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则用分类计数原理.若完成一件事情有n个步骤,则用分步计数原理.设计意图:在探究1基础上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3: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计数问题的思维步骤 探究方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共同总结.探究结果:

1、明确要完成什么事

2、判断分类还是分步

3、计算总方法数

(一)两个计数原理内容

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做第1步骤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骤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骤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二)例题分析

例1 某学校食堂备有5种素菜、3种荤菜、2种汤。现要配成一荤一素一汤的套餐。问 可以配制出多少种不同的品种? 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

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一个荤菜、配一个素菜、配一汤)

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

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

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配一个荤菜有3种选择 第二步配一个素菜有5种选择 第三步配一个汤有2种选择 共有N=3×5×2=30(种)

例2 有一个书架共有2层,上层放有5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4本不同的语文书。(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上任取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语文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1)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

2、如何完成这件事?

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

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

5、进行计算。

解:属于分类:第一类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 第二类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 共有N=5+4=9(种)

(2)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

2、如何完成这件事?

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

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

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 第二步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 共有N=5×4=20(种)

3、有1、2、3、4、5五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2)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偶数的三位数?(1)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

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百位数、配十位数、配个位数)

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

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

5、进行计算.略解:N=5×5×5=125(个)(2)(3)(4)师生共同完成

(三)巩固练习

1、某人有4条不同颜色的领带和6件不同款式的衬衣,问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有一个班级共有46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1名.(1)现要选派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学代会,有多 少种不同的选派方法?

(2)若要选派男、女各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学代 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派方法?

思考:有0、1、2、3、4、5六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2)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偶数的三位数?

(四)课堂总结

1、什么时候用加法原理、什么时候用乘法原理呢?

分类时用加法原理,分步时用乘法原理.

2、分类与分步怎么区别呢?

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能独立完成;分步时要求各步不能独立完成.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异同点的理解: ①相同点:都是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

②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是独立完成;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步,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完成任何其中的一步都不能完成该件事,只有当各个步骤都完成后,才算完成这件事,是合作完成.(五)板书设计: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 N=m1 +m2 +……+mn

2、分类计数原理: N=m1×m2 ×……×mn

例1. 例2. 小结:

(六)及时训练

1.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通,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丁地有4条路可通, 从丁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如图一,要给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分别涂上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则不同涂色方法种数为()

A.180

B.160

C.96

D.60

若变为图二,图三呢? 5.五名学生报名参加四项体育比赛,每人限报一项,报名方法的种数为多少?又他们争夺这四项比赛的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七)作业布置

1、课本第8页第1、2、3、4、5题;

2、课本第9页第1、2、3、4、5、6、7、8、9题 教学反思: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比较好掌握,分类乘法计数原理不太好理解.有些题不知道是用加法原理还是用乘法原理.例题书上都有,看过书后,教师讲课感觉不到新鲜.还有部分不会做题的学生通过看书也能得到答案,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1、学生主体观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由师生共同动态“生成”的.其中,学生的反馈是重要的,它决定了教学的进程.聆听学生是教师的必备技能,不要将学生作为“答案发生器”,不要沉浸在“我的学生都会做了”这种虚假的成功喜悦中,而应该让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及思想方法,让他们充分地展示思想,完整地、数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于应该给予他们犯错的机会,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错误、更正错误的能力.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对答案很在意,也很在行.例如在问题“集合{1,2,3,4,5}的二元子集有多少个?”的解决中,学生极快地报出了答案“10”,但在叙述他的解题过程时,却说不太清楚.一开始说出了5×4的做法,但很快又自我否定(因为答案不对),当然,他一定觉得用“数”数的方法可以解决,但难以表述.这种“两难”处境需要教师的协助来化解,在教师的鼓励下,他用“数”数的方法完成了问题,并对计数的对象——二元集进行了分类,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重新阐述了做法,得到了师生的共同认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这名学生,而是全体,都体验了不要“轻易言败”的心理历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让学生自我发展

7.园林设计基本原理 篇七

1.1 章标题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2 授课对象

学生:本科一年级下或本科二年级上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一般为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生活, 懂得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紧跟科技潮流, 用互联网、玩APP、知道大数据, 关注机器人, 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但是, 他们对科技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 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混淆“科学”与“技术”, 认为科学等同于技术或者技术等同于科学;第二, 不能系统第分析科技说引起的深刻变化;第三, 关注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忽视科技的负面影响。

1.3 学时安排

30分钟

1.4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二节的第四个小问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理解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其中, 教学重点为“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教学难点为“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1.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的:学习和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着重了解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6 课后思考题

(1)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3) 你听说过虚拟现实技术吗?它会为人类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2 教学过程

2.1 教学安排

2.2 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 辅以讨论式、问答式等参与式教学法。

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 辅以音像资料

2.4 教学资源

教材、经典论述、热点时事、典型案例

2.5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前几日, 闲来无事, 把科幻电影《生化危机》又温习了一下, 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 超级计算机时空后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 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 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整个故事惊悚刺激!冷静下来不禁思考:科技的发展究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它在社会的发展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

[理论讲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二,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在讲授此部分内容之前, 我们先要区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的技术, 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比如, 孙杨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技术, 而阿基米德在水中的生产就属于科学。区别完这两个概念, 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知识点: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问题设置]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 每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人类历史上公认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18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的第三次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有一个广告很能体现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视频资料]《HTC EVO 4G首部创意广告片科技史缩略》

[视频资料解读]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的代表, 工业革命, 电力革命, 相机的诞生, 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 推到柏林墙,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的发展, 最终汇成了一部手机。这是一部被浓缩了的科技发展史, 同时也反映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论讲授]具体来说,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 分别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首先是改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形式。其次,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 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最后,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大大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案例]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使只能及其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通用公司曾投资1.7亿开设一家电池工厂。1.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安装了1万个传感器, 分布在各条生产线上。

[理论讲授]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来重大变革。比如手机在能够满足人们通信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以及社交需求等。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随之而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比如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问题设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理论讲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以教室中存在的多媒体技术为例, 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图片展示]水体污染与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图片

[理论讲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 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图片中所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案例]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案例解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的概念、对自然、对进化都提出来挑战, 除此之外还会引发生物安全与不公正等伦理问题。

[总结]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首要的就是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 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3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 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整体效果不错。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环境,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教学经验看:教案应该做到 (1) 立足教材, 讲好讲透; (2) 使用案例教学; (3) 贴近学生生活。

8.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篇八

强化理论的激励原理

斯金纳认为,激励涉及到以下两种反射过程:S(刺激)→R(反应)和R(反应)→S(刺激)。从而补充和丰富了此前心理学家提出的行为反应模式。

所有的行为主义者都注重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在斯金纳之前,人们一般看到的是“刺激→反应”模式,也就是关注那些引发行为的刺激。这种刺激能使行为者产生反应,所以具有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不一定有效。因为这种模式是先有刺激,后有行为,行为者得到刺激不见得会产生相应行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拿了钱的鬼不见得会去推磨。这种模式下,刺激对其后的行为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具有被动性。所以,在现实中依据这种模式进行的激励,往往不尽人意。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这种困境。例如,不发奖金不干活,但发了奖金不见得就有积极性;没钱的时候觉得有了钱就一切好办,有了钱才发现钱也不是万能的。

鉴于上述激励模式的缺陷,斯金纳提出了“反应→刺激”模式,也就是关注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带来的刺激,由此而形成了他的强化理论,这正是斯金纳对管理学贡献最大的地方。按照这一模式,激励不能局限于行为前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行为后的结果。换句话说,激励来自于行为后果的强化。某种行为出现后,如果会带来具有强化这种行为的后果,反复持续,就能使行为与强化之间形成很强的相倚关系,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强化来调节这种行为。管理者可以调节强化物的种类、频率、强度,但归根到底,激励作用是由被管理者的自身行为产生的,从而使强化对后续行为形成有效制约,而且具有主动性。例如,能不能拿到奖金,不是由头儿说了算,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管理者的作用,不在于直接给被管理者提供刺激,而在于调整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相倚关系。

斯金纳认为,即使对“反应→刺激”模式而言,也需要区分外部环境的强化和行为本身的强化。一般来说,在行为发生后的强化有两种:一种是强化的内在相倚性;另一种是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所谓强化的内在相倚性,是指行为本身的结果所产生的强化效应;所谓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是指行为发生后来自外部的强化效应。比如,一个研发人员,他的某种新发现会使自己沉浸于这种发现之中,甚至为之探根究底而废寝忘食,这里表现出的是内在相倚性。而这种研发人员的行为,也会得到上司的表扬或者同事的赞许,没有这种行为就得不到相应的表扬和赞许,这里表现出的是外在相倚性。在管理活动中,这两种相倚性所形成的激励都应该予以重视。

斯金纳之前的激励,往往着眼于对激励对象提供刺激物,甚至会对刺激物的大小多少斤斤计较,但是,却不太重视刺激物与激励对象行为后果的关联。这样,很容易使激励失效,或者使激励的作用扭曲。这种所谓激励,不能有效地建立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更谈不上形成强化的内在相倚性。所谓外在相倚性,强调的不是刺激物本身,而是刺激物与行为后果的联系。如果外在刺激与行为后果没有关联或关联度不大,那么,这种外在刺激就不能促成有效的后续行为。例如,人们往往重视报酬的高低,但如果报酬与当事人的努力没有多少关联,不论报酬的高与低,都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的高报酬,会使当事人对付酬者形成感恩心理或依赖心理,但不能调动积极性。更常见的情况是,管理者由于激励措施不当,会建立起错误的外在相倚性。例如,以完成定额作为付酬依据,这样,完成定额与得到报酬的外在相倚性建立了,然而这种相倚性却割断了工作质量与报酬的联系,员工的后续行为就很有可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再进一步,如果把质量与报酬也关联起来,这样,外在相倚性不再发生偏差,但是假设没有内在相倚性,员工依然有可能仅仅追求表面的质量而忽视内在的质量。所以,还需要有员工自己对质量的认可程度和追求力度,形成内在相倚性。外在的赞许和期盼的目光,都会对内在相倚性的形成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管理者最需要警惕的是,本意是为了建立符合管理者意图的外在相倚性,但采取的刺激手段却破坏了或妨碍了与其匹配的内在相倚性。在现实中,有些管理者采取的刺激手段,往往会鼓励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就同这种相倚性的不匹配现象有关。

强化物及其分类

强化作用离不开强化物。所谓强化物(reinforcer)不一定是实物,也可以是行为、表情等等。只要在某种行为之后,这种行为本身或者由它带来的后果可以刺激该行为的再次出现,就属于强化物。强化物在塑造人们的行为上有着极大作用。

一般来说,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管理者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增大,行为者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其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这就是正强化。反过来,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管理者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减小,行为者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其积极性会消退甚至丧失,这就是负强化。由此出发,斯金纳把强化物分为两种: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s)和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s)。

对正强化物的效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层面是某一行为如果会带来行为者的愉快和满足,如给予食物、金钱、赞誉和关爱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另一个层面是某一行为如果能减少和消除行为者的不快和厌恶,如减少噪声、严寒、酷热、电击和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与此类似,对负强化物的效用照样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惩罚性强化物和消退性强化物。惩罚性强化物是指会给行为者带来不快的东西,能使行为者的行为倾向减弱;消退性强化物是指减少或取消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也能使行为者倾向于终止或避免重复该行为。

对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的区分,不能想当然,而要以其效果确定。比如,限制一个孩子获得某种玩具的欲望,其效果很可能是极大地激发了这个孩子获得这种玩具的行为。现实中某些东西,越禁止反而越流行,实际上这种禁止就起着正强化作用。而不恰当地对某种行为进行言过其实的赞扬,很有可能引起反感而削弱这种行为,赞扬起的是负强化作用。有时候官方树立的先进模范反而收不到正面效果,就是这种机制。一个部下过于明显地逢迎上司,有可能会引起这个上司的反感。这些,都是值得激励研究注意的。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表面上截然相反的强化物,其强化作用却高度一致。如果对赌博进行强化分析,就不难发现,不论是输是赢,都会起到强烈的正强化作用。赢了,会刺激赌徒继续;输了,还会刺激赌徒继续。所以,单靠赌博本身的输赢,很难消退赌博行为。公司经营中,有些人偏爱投机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投机方式不论后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产生类似赌博的正强化效应。

从强化物效用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来讲,还可以进一步将强化物划分为初级强化物和条件强化物。初级强化物对有机体来说,往往是无条件的,它能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条件强化物需要通过初级强化物才能产生作用。任何一个中性刺激物,如果与初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使自身获得强化物性质。它是初级强化物的附属品。例如金钱,对小孩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化效果。在这个例子中,糖果就是初级强化物,而金钱则是条件强化物,金钱的强化作用是由于与糖果的结合才获得的。作为管理者应该注意,初级强化物是最基本的,然而条件强化物是最常用的。二者的匹配和结合方式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强化物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非理性的,斯金纳把这种强化行为称为“迷信”(superstition),也称为“非相倚强化”。在斯金纳的实验中,假如把给白鼠喂食的方式改为不是按压杠杆引发,而是每隔15秒固定送食一次,那么,白鼠在首次喂食之前的偶然动作就会形成“迷信”。如果白鼠正在作揖,它就会在此后不断作揖以求得食物;如果白鼠正在嗅通气孔,它则会不断嗅通气孔以求得食物。人类这种情况也十分多见,比如,天旱引发的祈雨行为,某个运动员对某种动作、某种服饰与获胜之间的看法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等等,都属于迷信。迷信只有在多次无效的情形下,才会逐渐产生操作性消退。但是,只要有偶然性存在,迷信就不能彻底根除。

要使正负强化能达到各自预期的效果,对强化物的恰当选择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在使用强化理论之前,首先要弄清是要对行为进行正强化还是进行负强化,然后针对行为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在选择时,并不是强化物的数量越多越好。斯金纳认为,由于强化物的数量与对行为的强化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例,真正的强化物也可能被误用,因此,合理安排强化措施,比单一追求强化物数量更为重要。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强化物的合理配置问题。为此,斯金纳设计了“强化表”,对强化物合理安排做出了有益尝试。对于现实中的管理者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照搬斯金纳的强化表,而是参照和借鉴斯金纳的思路,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考虑各种特定的环境因素,对强化物的选择、搭配和使用作出符合理性的科学安排。

上一篇:2023夏明光市教育系统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下一篇:大学分团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