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2024-09-27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精选8篇)

1.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一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产业合格人才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经验材料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呼叫中心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注重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和校企共建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联盟的办学优势,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相衔接,增强了人才培养针对性,为呼叫中心产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夯实基础,选好重点合作企业

呼叫中心专业是教育部在2010年为解决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产业发展,应对80万人力资源需求市场而专设的专业。学校在2012年在全省率先开设了这一专业。由于这是新设立的专业,市场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高起点建设好该专业,选择好合作企业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多年校企合作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企业:一是从地理位置来说,既要着眼全国,又要立足地方;二是从企业实力来说,要么是专业建设领导者,要么是行业标准制定者;三是从合作程度来说,重点企业要深度合作,其他企业要广泛合作。

根据上述原则,通过调查筛选,我们选定两家重点合作企业。第一家为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旗下的华唐教育集团——一家致力于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领域职业教育、实训系统研发集成和人力资源服务的教育科技集团。华唐教育集团是全国职业院校呼叫中心专业建设的领导者。在华唐教育集团的帮助下,学校对呼叫中心产业和专业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学校组成了考察组到了北京、洛阳和广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大量呼叫中心企业和一些学校。经过调查论证,学校确认呼叫中心专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产业契合度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学校就下定决定,大力建设该专业。

第二家为客户世界机构——呼叫中心行业CC-CMM国际标准的制定者。CC-CMM国际标准是国际呼叫中心产业最具权威性与产业价值的国际标准体系之一。在客户世界机构的带领下,学校与包括百度客服中心,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客服中心、中英人寿和中国联通等大型呼叫中心进行了联络,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呼叫中心产业发展动态,了解了呼叫中心产业人才需求规格。通过与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的交流合作,学校呼叫中心专业建设站在较高的起点上。除重点合作企业之外,学校还积极与长沙本土的呼叫中心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加强在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增加对企业的了解,也努力提升自己服务产业的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打造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多条渠道打造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

一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建立了呼叫中心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该行业的领军人物作为指导专家。其中客户世界机构总裁赵溪和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BPO主任曹明元就是学校的特聘专家。学校每年定期召开研讨会,就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按照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来动态调整专业课程。

二是加入长沙服务外包行业协会。长沙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是由在长沙从事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的企业和从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以及服务外包领域其它的机构等自愿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在协会的领导下,学校就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经常性地与长沙当地的呼叫中心企业交流,学校逐步地融入了产业当中,并且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2014年学校当选为长沙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三是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在市教育局、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学校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和学校专业优势,发动了15家企业和19所职业院校成立了长沙市服务外包产学研校企合作联盟,我校任理事长单位。联盟旨在为职业院校和服务外包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联盟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就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成立大会上联盟举行了“呼叫中心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通过这些平台的交流,学校专业建设基本上做到了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推动呼叫中心产业发展,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学校在今年9月份以“基于校企合作联盟的呼叫中心公共培训平台”为名申报了长沙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项目将为长沙市呼叫中心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目前项目通过了市商务局的初步审核。联盟还将建立“长沙市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银行”,以构建联盟院校毕业生就业和联盟企业用工招聘信息交流平台,将其打造成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库。

三、建立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何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这是校企合作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建立了一种合作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机制。

一是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通过争取长沙市政府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拥有22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专业实训基地。为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使实训基地既可以用于学生实训,又可以为公司盈利,成为一个真正地企业实体,就需要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洽谈,学校与华唐教育集团合作,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总体要求,将其建设成“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成规模”,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生成性实习实训基地。

二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呼叫中心产业人才,学校千方百计地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不断地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呼叫中心专业招生中,学校与华唐教育集团共同制定了一套面试标准,只有符合面试要求的学生才能够报名该专业。此外,在实习实训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训的管理以企业为主,学校配合。在2014年暑假,实训基地进行了两个月的试运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试运营引进了“伽丰呼叫中心的数据清洗”真实业务。100多名学生开展了实习,近10位老师参与了实习管理和项目运营。两个月来,学生进步明显,实习效果显著。学生从当初每天完成1-2单业务提高了每天完成到30单左右。学生在实习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工资收益,教师团队也得到了锻炼,公司也有一定盈利,校企双方真正实现了双赢。

三是横向联合,与当地呼叫中心企业联合开展培训。学校在学历教育的同时,与长沙当地的大型呼叫中心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其中包括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鹰皇商务、欧柏泰克软件科技园、湖南海普科技、神舟商务、快乐购和仁丰可森等数十家公司。在培训中学校负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企业负责业务知识和企业文化的培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培训。由于培训效果好,培训规模大,学校在2014年上半年成为市商务局认定的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总之,学校以灵活的校企合作思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与企业开展合作,在合作中选择好标杆企业,搭建好合作平台,发挥好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让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从而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中,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全面对接产业岗位人才需求,真正做到专业引领产业。

2.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二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种育人模式, 是高职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然而,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的表面层次, 缺乏实质性的推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必须抓住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一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通过机制、体制和模式创新, 形成一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互惠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校企一体、深度融合”, 达到“学校教育环境企业化, 企业生产经营教学化”, 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一、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提升机制, 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建立与专业方向及核心技能培养一致的仿真性实训中心, 以此为依托, 将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文化氛围甚至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乃至某一个生产流程、经营环节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 使学生通过实训环节就能身临其境地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再在校内或校外建立与之密切相关的若干紧密型企业或生产实体作为实习基地, 从而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学校、实训中心、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高度融合, 学生得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与未来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 包含学生在间接环境下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现场直接环境下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训练、职业素质的培养, 是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由合作到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机制, 是高职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 是实现职业特色与优势, 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最恰当、最合理的模式。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 表现为校企双方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在校内设置实训中心以及在校内或校外设置与骨干专业紧密融合的多家实习企业, 将核心技能培养与具体、实际生产经营项目紧密融合在一起, 创造“学校教育环境企业化, 企业生产经营教学化”的特色办学形式, 最大限度地实现结合产业生产进行专业教学, 做到边生产、边教学、边讲、边做, 实现“做、学合一”、“学生、员工身份合一”、“岗位、课堂合一”, 真正将“工”与“学”融为一体。同时, 教学实训与就业岗位的实际对接, 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又能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提高企业效益, 使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运转形成良性循环。另外, 学生在专业企业中实习、实践, 可以提前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高质量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使“工学结合”更紧密。

二、阻碍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的现实问题

1. 政府缺位导致无法形成可操作性的校企融合制度支撑体系。

从世界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的国家与地区的实践看, 尽管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各具特色, 但是其共同点是, 在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下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体制和机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 关键是学校和企业都是办学主体, 只是分工不同, 企业负责实训, 学校教学起配合和服务作用。校企双方在联邦法律规范下, 在州 (市) 政府调控下, 在行业协会监管下, 学校配合企业依据“职业培训合同”开展培训。合同明确规定职业培训的方式、目标、内容、时间、培训职业;职业培训的开始时间和期限、待遇标准、企业规定和工作要求等。合同在操作层面上, 强调制度建设, 保证职业教育实施有章可循;在实施主体上, 强调企业参与, 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之一;在教学内容上, 强调实践能力培训, 并明确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在质量评价上, 强调企业 (雇主) 参与, 保证评价的中立性以及与生产一线的接轨;在供需关系上, 强调培训者 (供) 和受训者 (需) 平等,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更是在政府直接干预下, 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 与教学有效融合, 实现了学校、实训中心、企业的三位一体。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 在上无国家层面的法规和制度上的支持, 外无企业层面呼应, 内无成功经验可寻的背景下, 先行一步探索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部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院还仅仅处于极少部分专业探索的阶段。

2. 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

尽管近年来媒体大肆渲染“技工荒”和“十万年薪难寻一个技工”, 但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似乎更关注结果, 很少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 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需要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和密切沟通, 在共同分析高技能人才所需的技能性知识结构和实训、实习条件及模式基础上, 创造条件联合推进与实施。而在实践上, 高职院校层面在办学经费紧张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生源锐减的双重困难夹击下, 为吸引考生报考, 在专业设置上不顾自身条件只按学生的“嗜好”设置专业, 不顾及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 在企业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与合作培养的情况下, 学生培养只能按部就班地按规律、制度、标准和流程这一学科模式进行,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边缘化, 造成的后果是, 一方面企业不需要, 另一方面校内实训条件不支持, 校办实习企业生产实践离企业真实环境较远, 对技能培养作用有限。从企业角度看, 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 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为符合市场需求而多变, 产品为符合客户需要而标准多样, 为适合不同的订货批量而流程敏捷, 为降低成本而生产经济。同时, 作为高职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中小企业, 在捕捉市场信息灵敏、经营灵活、产业转型迅速的背景下, 企业决策者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关注金字塔顶层的高层管理人员, 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意识, 轻视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作用, 对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兴趣。校企利益诉求的背离, 使得我国的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连接松散, 难以完成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从学生和家长角度看, 他们还没有从大学教育模式中转变过来, 感觉在车间上课纯粹是技校培养“工人”, 不是纯粹的大学教育, 难以得到迎合。

3. 缺乏高技能教师的高职院校难以有效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重任。

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系统密切协同、紧密互动, 切实把校企两个办学主体与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紧密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在确定培养目标时由企业提出要求, 学校按照就业为导向原则,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 在真实的实训和实践环境当中学习。即学习与工作合一, 学校教室与生产车间都是学习场所, 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双重能力。但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可供大量学生学做一体的实训中心和顶岗实践的社会资源, 教学形式仍然以校内班级授课的理论教育和实验室模拟实训为主体, 教师身上几十年学科教学的根深蒂固烙印没有去除的背景下, 校企合作从事高技能人才培养在多数领导和教师头脑里仍然被看做是一种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 急剧膨胀的教师需求, 使得多数新教师从大学门到高职院校门, 没有在企业从事社会实践的经历, 讲授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突出;原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教师, 由于日常所承担的繁重教学任务, 难以得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职业能力退化严重, 再加上高职教育师资队伍职业能力培训建设机制滞后, 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平台缺乏, 致使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本身缺乏生产一线的职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谈不上将核心技能培养分解成一系列技术活动项目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 以实验、见习、实习、设计等方式加以科学安排, 并配以技术原理的掌握, 开发能力的培养, 更无法建立一整套适合校企合作培养并与校内教学一样严格的计划、课时、大纲、制度、师资、设备、工作量及教学运行费用保障体系, 来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无法通过车间教学给予学生深层次的实践指导, 而是更多地寄希望于依靠企业的资源来保障。

三、推进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

1.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构建微观与宏观协同的校企融合运作机制。

国际上成功的工学结合模式都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如美国联邦政府1995年拨款2.5亿美元启动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 建立了学生从学校向企业过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为学生创造机会到雇主企业中工作学习。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成功, 更是通过机制创新积极利用企业的资源或类似企业的实习工厂资源, 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机制, 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人力资源支撑, 不仅是学校的大事, 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 建议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尽快修改职业教育法, 在国家层面上规定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总方向、核心职业能力培训要求, 确定企业实践与学校知识体系构建和专业实训的分工等等, 明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同时, 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制度保障、措施促进、政策支持的作用, 尽快制定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方案, 根据培养专业的不同规定实训与实习教学内容与时间, 从宏观上保障校企融合有章可循;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充分认识企业参与办学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 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基础, 对行业、产业和企业融入高职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和有机整合, 出台相关的具体政策加以引导、规范和协调, 从政策上和制度上加大扶持力度, 疏通高职院校与企业和社会融合的顺畅渠道;高职院校领导层面要突破传统观念, 通过学院机构设置与人事制度改革, 从开放的理念出发建立稳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体系, 与企业共同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 使学校尽快从既浪费精力又缺少成效的形式化、零散性和短期性的校企合作中脱出身来, 走向全面、长久、稳定、互动和具有前瞻性的“校企一体, 深度融合”机制, 形成“专业学习+实训中心实训+对口企业实践”的校企共建模式[1]。

2. 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 开展岗位群技能教学模式创新, 增加企业认同感和参与度。

我国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为,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 他们进入企业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 还有如何迅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为此, 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 主动面向企业需求, 从办学定位到课程设置都全面融入企业, 面向市场办学, 面向产业办学, 调整专业设置, 优化办学结构, 设计科学的实施方案, 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教学与现场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员工发展的要求对接, 最终形成“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企业关键岗位技能深化为目标、综合知识水平提高和文化融合为宗旨”的培训方案, 形成“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让企业文化进入课堂, 让学生在了解企业、适应企业和热爱企业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中, 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企业关键岗位技能培养需要, 逆序设置课程, 即专门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支持课程———职业素质课程, 根据各层次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安排理论与实训内容, 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2], 使课程结构突出适岗、综合、应变、创新发展等高职特有的课程特征, 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的训练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顶岗实习,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 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 并且能学到真正能用得着的技能和知识。顶岗实习进入实践环节, 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在专业岗位能够独当一面, 实习结束能解决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问题, 使毕业生一进入企业, 就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成为在专业岗位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依靠实力转变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落后观念, 增加社会认同度, 使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由“尽义务”变为“获利益”, 从而真心实意地作为办学主体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以及早考察和争取优秀高技能人才落户。

3. 政府干预创建教师职业技能不断提升的刚性制度环境, 使教师尽快实现自身的专业技术转换能力。

技能型教学要求的加强, 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高职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实训及顶岗实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影响着学生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而校企融合的最高境界又是“一体化”, 一体化模式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因此, 校企融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跨课程乃至跨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和教师与工程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为此, 建议国家通过“技役制”和“双通道流动机制”两大制度创新, 创设教师职业技能不断提升的刚性制度环境。“技役制”要求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一种职前高职教师技能培养和形成制度, 使凡是符合高职教师学历要求, 并准备从事高职教师职业的职前人员, 均应去企业及社会单位实践锻炼一定时间, 类似服兵役一样, 无一例外, 期限届满经考核具备所从事专业教学所应有的职业技能后, 才有资格入职高职院校, 从事高职教师工作。“双通道流动机制”则着重职中教师培养, 它应通过疏通企业“工程师”进入高职院校做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两大通道, 实现企业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在高职院校集聚, 同时通过存量教师经常化地深入企业实践, 不断拓展技能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实践技能, 实现教师实践知识、应用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同步性。在国家层面的刚性制度环境之外, 高职院校也要根据专业发展方向, 在政策制定及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方面进行激励, 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自修和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引导教师不定期地挂职锻炼和参加技能考核。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 鼓励或支持教师在校办专业企业和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兼职, 水平较高的也可创建并经营校办专业企业, 为教师向多种角色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创造条件, 积极推进教师服务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进程, 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转换能力, 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3]。

参考文献

[1]徐建明, 由建勋.高职教师职业技能“刚性”培养机制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2) :51.

[2]冯渊.“全程、开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20) :30-33.

3.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三

【关键词】“4S前店后校”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4S前店后校”校企融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产、学、研、训、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推动了教、学、做的统一。

一、实施背景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当前汽车维修维护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适用高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道路。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办学理念,立足于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创建校内汽修专业的“4S前店后校”融合式“产教工厂”,构建一种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的“五化”教学环境(实训教室“车间化”、实训环境“企业化”、教师身份“双重化”、课程实施“一体化”、学生培养“融合化”),形成校内实训场地设施布局与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相对接、实训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的实训育人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二)教学模式创新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传统实施模式是以“校内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为主要特征,企业实训实习以盈利为最大追求目标与学校实习实训以训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工学矛盾,[1]实习实训学生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学校难以对实习实训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学校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4S前店后校”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开展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教学内容改革,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育人场景营造的需要。职业教育教学环境要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实训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专业环境布置突出专业技术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备功能介绍、典型产品介绍等内容。学校要按照“引企入校、共建基地、定向双元、订单培养”的合作机制,创建一个完整的校内汽车“4S店”,建造一个校内汽车文化展览中心,营造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4S前店后校”职业环境,逐步实现产教工厂的“四合一”,即“课堂教学与实景(仿真)环境合一”“实训教学与岗位生产合一”“教学实施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和“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训练合一”。[2]

二、模式内涵

(一)“4S前店后校”培养模式的内涵。所谓“4S前店后校”培养模式,是指优化移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将汽修专业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汽车“4S店”企业环境引入职业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基地、“4S店”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3]简单地说就是“校店合一”,其突出特点是融理论于实践中,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表现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其中“4S前店”,即学校与汽车“4S店”企业共建的校内生产性产教工厂,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企业真实情境与实训资源。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企业岗位设置定岗工作,其核心是通过实际工作来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后校”,即学校课堂,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工学一体、实境训练的学习内容。

(二)“4S前店后校”培养模式的运行。“4S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前店”+“后校”融合方式构建起来的校企共育式培养模式,完全在学校与企业双主导下开展,以“教学做合一”为共建基点,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组织形式,二者通过工与学的交替融为一个整体,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递进式培养,实现了培养对象由学生到准员工再到员工的转化。“4S前店”按照汽修“职业体验与岗位认知→单项维修维护实训→综合维修维护实训→顶岗生产实习”的顺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企业岗位实践资源和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真实工作训练,其实施的“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后校”的“学”;“后校”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顶岗实习课”的顺序,为学生提供公共基础素养学习和模拟仿真、做学一体的专业学习,其实施的“学”直接来源于“4S前店”的“工”,是汽车“4S前店”的真实生产任务经过教学转化,形成学生在课堂上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项目。[4]

三、建设过程

(一)专业调研。对区域多家汽修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连云港市汽修行业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人才数量的紧缺问题。汽车零配件已成为连云港市“十二五”期间十大重点产业布局之一,全市汽修从业人员有1.5万多人,但符合现代化汽车维修标准的人员只有20%左右。

2.维修技术培训问题。当前汽车产业由制造业向研发和服务业两端延伸,实现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连云港区域4S店及修理门市(铺)140余家,现有维修工多缺乏对现代车辆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系统、自动空调等方面的维修技能。

3.维修岗位技术提升问题。当前以总调试和部件修复为目的的传统维修理念正在被先进的现代汽车性能检测、诊断理论所取代,智能型、复合型岗位增加, AT、ABS、GRS等新型维修岗位正在出现,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着技术技能转型。

4.专业课程校企融合问题。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对脱节,学校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校企融合、做学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定位论证。多次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产教工厂建设方向,明确校内“4S前店后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三个定位。

1.功能定位。按照“贴近实际、技术先进、开放共享、注重效益”的原则,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或企业的广泛合作,构建面向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开放式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人才共育培养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实现教师与师傅互聘,资源与成果共享,责任与义务共担,优势与差距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

2.教学定位。强化“4S前店后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校企一体化”“教产一体化”“学工一体化”,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项目,采用企业标准构建师徒化的师生关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六个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实训教学环境真实化、技能培养实用化。

3.建设定位。一是建设做学合一的“后校”实训教学基地。确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个专门化技能方向(汽车机修、汽车电气、汽车钣金与喷漆),建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维修、汽车整车、汽车信息资料应用、仿真模拟等十大实训室,探索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现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做学合一路径,增强学生技能实训和实习的有效性。二是依托工业技术研发、培训与服务中心,建设生产实训合一的产教工厂,创新“4S前店后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成教师和师傅、学生和学徒之间的角色转换。三是依托产教工厂建设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创业中心。吸收和引入企业真实的研发情景、企业管理氛围,师生参与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培养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的合一。[5]

(三)建设内容

1.建设“4S前店后校”式产教工厂。引进连云港运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共同成立校内汽车“4S”店产教工厂。学校临路开设汽车“4S店”,进行汽车展示与销售,校内建设汽修实训室与汽车维修、维护生产区,用以教学和生产。师生依托“前店”承接汽修技术服务等项目,依托“后校”完成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等任务,进行相关项目设计或从事汽修维修业务。

图1“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架构

2.创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按知识、技术技能递进形成规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将三类实训室(基础性实训室、仿真性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室)与培养职业素养融为一体,组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如图1),[6]实施“基于岗位、项目导学、实境训练、做学合一”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如图2)。基础性实训室,即学校的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室、底盘拆装与检测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等,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仿真性实训室(安装了学校与凤凰传媒集团合作的汽修软件,通过虚拟仿真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生产性实训室主要是“4S”店的维修区,用于学生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经历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工作的感悟,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统筹能力。

3.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构建“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循环驱动系统,推行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如图3),[7]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培训中心,建立校内“系部专业实验(习)室——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室)——产教工厂”三级实训教学管理体系,搭建“四个”育人环境(企业化育人环境、生产实践环境、教学实习环境、职业训导环境),渗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7S管理,使学生在提高技能和实训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符合现代企业素质要求的岗位习惯,促使学生向现代企业员工转型,提高学生在区域企业中的受欢迎程度。

图3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建设思考

(一)基地建设要体现开放性。“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基地建设环境和总体设计要具有社会开放性,尽可能实现汽修专业群内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既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又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及鉴定功能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文化育人要体现融合性。打造“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促进校园教育文化和企业汽修文化紧密结合,在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环境中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推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职业鉴定、生产研发、培训服务等全面育人功能的整合,实现学生“职校人—准职业人—职业人”角色的自然转向。

(三)产教研要体现互动性。以产教工厂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加大创业中心“真空胎安全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1020207160.0)、“无源爆胎报警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0920162670.8)等技术研发专利推广力度,提升师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零距离接触,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四)校企合作体现共赢性。学校与企业要制定刚性制度和合作机制,签订满足双方需要、切实可行的合作项目。不仅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还为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固定、可靠的实时实习场所,把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形成企业赢、学校赢、学生赢等“多赢”局面。

【注释】

[1][2]郝桂英.“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78.

[3]姚月琴,李建国.“前店后厂”模式下“四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7-58.

[4]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16):63-64.

[5]楼锡银.基于“前店后校”的能力本位高职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66-168.

[6]骆美富,江会平,陈开考,郑尧军.汽车类专业校企互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3):82-84.

[7]周如俊.基于CDIO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与应对之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7/8):33-35.

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教学工厂背景下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以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课题号:2013104)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周如俊。

3.建设定位。一是建设做学合一的“后校”实训教学基地。确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个专门化技能方向(汽车机修、汽车电气、汽车钣金与喷漆),建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维修、汽车整车、汽车信息资料应用、仿真模拟等十大实训室,探索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现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做学合一路径,增强学生技能实训和实习的有效性。二是依托工业技术研发、培训与服务中心,建设生产实训合一的产教工厂,创新“4S前店后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成教师和师傅、学生和学徒之间的角色转换。三是依托产教工厂建设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创业中心。吸收和引入企业真实的研发情景、企业管理氛围,师生参与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培养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的合一。[5]

(三)建设内容

1.建设“4S前店后校”式产教工厂。引进连云港运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共同成立校内汽车“4S”店产教工厂。学校临路开设汽车“4S店”,进行汽车展示与销售,校内建设汽修实训室与汽车维修、维护生产区,用以教学和生产。师生依托“前店”承接汽修技术服务等项目,依托“后校”完成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等任务,进行相关项目设计或从事汽修维修业务。

图1“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架构

2.创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按知识、技术技能递进形成规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将三类实训室(基础性实训室、仿真性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室)与培养职业素养融为一体,组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如图1),[6]实施“基于岗位、项目导学、实境训练、做学合一”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如图2)。基础性实训室,即学校的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室、底盘拆装与检测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等,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仿真性实训室(安装了学校与凤凰传媒集团合作的汽修软件,通过虚拟仿真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生产性实训室主要是“4S”店的维修区,用于学生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经历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工作的感悟,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统筹能力。

3.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构建“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循环驱动系统,推行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如图3),[7]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培训中心,建立校内“系部专业实验(习)室——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室)——产教工厂”三级实训教学管理体系,搭建“四个”育人环境(企业化育人环境、生产实践环境、教学实习环境、职业训导环境),渗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7S管理,使学生在提高技能和实训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符合现代企业素质要求的岗位习惯,促使学生向现代企业员工转型,提高学生在区域企业中的受欢迎程度。

图3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建设思考

(一)基地建设要体现开放性。“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基地建设环境和总体设计要具有社会开放性,尽可能实现汽修专业群内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既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又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及鉴定功能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文化育人要体现融合性。打造“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促进校园教育文化和企业汽修文化紧密结合,在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环境中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推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职业鉴定、生产研发、培训服务等全面育人功能的整合,实现学生“职校人—准职业人—职业人”角色的自然转向。

(三)产教研要体现互动性。以产教工厂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加大创业中心“真空胎安全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1020207160.0)、“无源爆胎报警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0920162670.8)等技术研发专利推广力度,提升师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零距离接触,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四)校企合作体现共赢性。学校与企业要制定刚性制度和合作机制,签订满足双方需要、切实可行的合作项目。不仅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还为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固定、可靠的实时实习场所,把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形成企业赢、学校赢、学生赢等“多赢”局面。

【注释】

[1][2]郝桂英.“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78.

[3]姚月琴,李建国.“前店后厂”模式下“四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7-58.

[4]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16):63-64.

[5]楼锡银.基于“前店后校”的能力本位高职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66-168.

[6]骆美富,江会平,陈开考,郑尧军.汽车类专业校企互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3):82-84.

[7]周如俊.基于CDIO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与应对之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7/8):33-35.

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教学工厂背景下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以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课题号:2013104)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周如俊。

3.建设定位。一是建设做学合一的“后校”实训教学基地。确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个专门化技能方向(汽车机修、汽车电气、汽车钣金与喷漆),建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维修、汽车整车、汽车信息资料应用、仿真模拟等十大实训室,探索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现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做学合一路径,增强学生技能实训和实习的有效性。二是依托工业技术研发、培训与服务中心,建设生产实训合一的产教工厂,创新“4S前店后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成教师和师傅、学生和学徒之间的角色转换。三是依托产教工厂建设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创业中心。吸收和引入企业真实的研发情景、企业管理氛围,师生参与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培养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的合一。[5]

(三)建设内容

1.建设“4S前店后校”式产教工厂。引进连云港运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共同成立校内汽车“4S”店产教工厂。学校临路开设汽车“4S店”,进行汽车展示与销售,校内建设汽修实训室与汽车维修、维护生产区,用以教学和生产。师生依托“前店”承接汽修技术服务等项目,依托“后校”完成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等任务,进行相关项目设计或从事汽修维修业务。

图1“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架构

2.创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按知识、技术技能递进形成规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将三类实训室(基础性实训室、仿真性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室)与培养职业素养融为一体,组建“三基共育”的实训基地(如图1),[6]实施“基于岗位、项目导学、实境训练、做学合一”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如图2)。基础性实训室,即学校的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室、底盘拆装与检测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等,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仿真性实训室(安装了学校与凤凰传媒集团合作的汽修软件,通过虚拟仿真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生产性实训室主要是“4S”店的维修区,用于学生综合技能、岗位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经历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提升学生对职业工作的感悟,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统筹能力。

3.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构建“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循环驱动系统,推行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如图3),[7]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培训中心,建立校内“系部专业实验(习)室——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室)——产教工厂”三级实训教学管理体系,搭建“四个”育人环境(企业化育人环境、生产实践环境、教学实习环境、职业训导环境),渗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7S管理,使学生在提高技能和实训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符合现代企业素质要求的岗位习惯,促使学生向现代企业员工转型,提高学生在区域企业中的受欢迎程度。

图3教学系统与产教工厂之间“双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建设思考

(一)基地建设要体现开放性。“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的基地建设环境和总体设计要具有社会开放性,尽可能实现汽修专业群内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既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又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及鉴定功能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二)文化育人要体现融合性。打造“4S前店后校”产教工厂,促进校园教育文化和企业汽修文化紧密结合,在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环境中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推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职业鉴定、生产研发、培训服务等全面育人功能的整合,实现学生“职校人—准职业人—职业人”角色的自然转向。

(三)产教研要体现互动性。以产教工厂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加大创业中心“真空胎安全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1020207160.0)、“无源爆胎报警装置国家专利”(专利号:200920162670.8)等技术研发专利推广力度,提升师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零距离接触,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四)校企合作体现共赢性。学校与企业要制定刚性制度和合作机制,签订满足双方需要、切实可行的合作项目。不仅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还为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固定、可靠的实时实习场所,把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形成企业赢、学校赢、学生赢等“多赢”局面。

【注释】

[1][2]郝桂英.“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78.

[3]姚月琴,李建国.“前店后厂”模式下“四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7-58.

[4]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16):63-64.

[5]楼锡银.基于“前店后校”的能力本位高职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66-168.

[6]骆美富,江会平,陈开考,郑尧军.汽车类专业校企互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3):82-84.

[7]周如俊.基于CDIO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与应对之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7/8):33-35.

4.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 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 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 建顶岗实习基地,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 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积极探索项岗实习基地建设 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一、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学院积极 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 学结合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 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 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的相结合,探索课 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创建和完善“通用平台+技 术中心”的GPTC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通用平台 GP(General Platform”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 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Technology Center”实 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

1.通用平台

通用平台GP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 生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的系统方案。通用平台通 过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I练、素质教育课程和专 业教育课程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 精神熏陶、思维能力培养、沟通合作训练、身心健康发 展、职业素养形成等教育功能,形成统一的素质教育 与通用能力培养方案。通过明确各类教育活动、各种 课程、各类训练的素质教育目标、实施途径和评价方 法,强化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把职业道德与职 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设立“通用能

◇刘五一

力发展中心”来保障通用平台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 养方案的有效实施。2.技术中心 ’

技术中心Tc是学院为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 标,依据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特 点,精心打造的工学结合、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多功 能教学环境。技术中心的功能包括:一是建设核心技 术课程综合教学环境,实施“学做合一”的核心技术 课程教学。二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团队工 作”方式开展生产性实训。三是建立高职教育研发机 构,使之成为教学改革、课程研发、技术革新的孵化 器。四是建立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与 竞赛集训的基地。五是建立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开展 “双证书”教育。六是建立企业项目工作室,使之成为 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的平台。依托功能完善的技术中 心,可以开展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开展校内生 产性实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组织学生开展 创新实践活动等。

3.形成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四阶段教育过程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于GPTC人才 培养模式,结合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以及电子 信息(行业技术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工作学习、生产劳动训 练以及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职业认知、职 业能力形成、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岗位训练4个阶段 的流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形成“职业能力发展 四阶段教育过程”。

4.构建“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

GPTC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院具体教育环境中实 施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的各种教育与学习活动的总体方案。GPTC的内涵 非常丰富,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GPTC课程开发

万方数据

高职高专教育 凰霹鏖弱露霪曩娶曩曩≮墨夏鬟?黑曩要薹趸B刚NG印ucAT‘oN

理论、课程管理机制以及课程教学规范等,其中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标准开发为其首要任务。按照GPTC的要求,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专 业教学标准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规 律,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执行规范的专业课程开 发规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要点包括:一是依据技 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开展企业调研。二是 实施全面职业分析,即职业工作过程分析,目的是对 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群进行确认。三是在职 业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 力的分析,获得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 要求。四是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 整合与重构,进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体系。五 是开发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

5.开发核心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是为了满足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设 置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按照 GPTC的要求,核心课程应遵循职业岗位逻辑而非学科 逻辑,经由职业分析到教学分析的开发路径获得。核 心课程标准开发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确认课程的教 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按照 GPTC课程开发思路,核心课程采用能力目标来表征教 学目标,且能力目标包含了对知识、态度、素质等方面 的具体要求。二是解析能力要素,核心课程的每一项 能力目标都可以进行深入解析,解析要素包括工作任 务具体描述、工作任务具体步骤、完成工作任务所需 的专用工具和设备、胜任工作任务必备的知识基础、胜任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态度和素质,以及判断能否胜 任工作任务的考核依据等。三是研制学习任务,高职 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并非由学科逻辑生成,而是遵循职 业岗位逻辑,落实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因此,核心课程 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学习任务,它们对应着 岗位现场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四是设计学习活 动,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实施载体就是教学活动。一组 特定的学习活动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学习过程——在 技术中心环境下实现对工作过程的再现。五是开发教 学文件,学习活动的实施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 式,这些教学方式的运行依赖于大量的教学文件,如 项目任务书、项目指导书、教学案例

集、教学活动方案 和模拟公司策划书等。六是编制考核方案,核心课程 考核更加注重能力目标的实现,更加注重以成果为依 据,更加强调考核标准的透明公开,更加强调学生的 自我评价作用。

二、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按照GPTC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学院发挥行 业办学优势,一方面完善“技术中心”为载体的实训 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平台。

1.形成跨校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建立了跨校企的厂校联动生产性实训基地。该类基地部分在学校,部分在企业,校企共同投资,签 署合作协议,通过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实习,开 发生产实际的产品,企业和学校共同获利,同时企业 可以挑选需要的人才直接上岗,还可以与学校签署订 单培养所需人才。如北信——北广电子装备生产制造 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北 信——兆维模具设计制造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顶岗实习基地。

2.将实训基地建到企业

学院尝试在企业租用场地,由学院投资建立顶岗 实习基地,采用企业运营方式,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 程组织实训。一方面学院为企业提供了设备、技术,直 接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实习, 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完成真实的项目,企业可 以挑选人才直接上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主创业。如北信——方略信息服务基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项岗实习基地、北信——正东文化创意数字传媒中 心(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顶岗实习基地。

3.将企业引入学校

学院采用将企业引入学校的做法,建立项岗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场地及部分设备,由企业提供设施、技 术、师资及项目支持。通过实习学生完成真实的项目, 考取必

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直接上岗或自 主创业,并由引入的企业提供项目,帮助学生自主创 业。如北信校企合作软件园(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基地。

4.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2007年,为了深化学院的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学 院更好地服务行业,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 并成立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由 电控公司副总经理担任理事长,京东方科技集团、北 广集团、七星集团、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以及电 控总部高管等出任理事。这对学校产学合作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雯】 万方数据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作者:刘五一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刊名: 北京教育(高教版

英文刊名:BEIJING EDUCATION 年,卷(期:2009,""(9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jy-gjb200909023.aspx

5.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五

【关键词】校企融合;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创业文化;内涵建设

在国家和省、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面临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源锐减的多重考验,内涵发展正成为职业教育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而在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中,能否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将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也必将赋予校园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我们主要在三个维度展开研究:以社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以班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以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

一、认真实施调查研究,增强研究实效

我们针对多个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在校学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调查;关于开展职业形象、职业礼仪、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教育的调查;对优秀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调查;最受企业欢迎毕业生的良好职业素质调查;家长期望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调查。共发放各类问卷7561份,其中共回收有效问卷7493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做勤工俭学;勤工俭学的目的,主要是为获得经济来源;在对勤工俭学种类选择上,餐饮业最广泛;在寻找勤工俭学岗位的途径中,最常见的是通过自己寻找;关于勤工俭学的收入的用途主要是用于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问到勤工俭学最能锻炼哪方面的能力时,认为最能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占多数。

(二)学生对职业形象的理解比较全面,对于仪容、仪表、仪态的全选率超过70%,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对职业院校学生形象的认知基础;在男女生奇装异服的问题上,51.5%的学生认为学生不应该像社会上的人,应保持学生本色。

(三)有52.9%的学生认为只要举行大型活动,学校就应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比如:校服或系服);有60%的学生主要从学校教育这个渠道了解到职业礼仪知识;有63.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职业礼仪教育(如:见到师长,主动微笑、点头、打招呼)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

二、社团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初显成效

为了顺应校系二级管理的特点,我校学生社团也分为校级学生社团和系级学生社团。截止到2013年底,学校拥有各类正式社团16个,其中系部级社团12个,校级社团4个。

在实践中,学生社团组织得到了不断发展,参与各类社团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但为了确保社团良性发展,依照“规范管理、稳定规模、促进发展”的原则,校团委参照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由学校团委牵头各系部科学制定并实施了《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办法》,不但明确了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部门,还规定了学生社团成立、注册、变更、复核和注销办法、社团骨干及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日常活动管理办法、考核与奖惩等具体内容。

通过实践发现,在这些制度的管理下,各个社团运作效果良好,学生社团制度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三、班级文化融入企业元素凸显活力

学校尝试在部分试点班级实行“虚拟公司制”管理模式。通过该制度的实施,让学生尽早感受能者上,弱者下的社会现实,尽快与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实施过程中按照企业的模式设岗,定人,定责,定“薪”。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定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既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为未来走向社会更好的适应企业打下基础。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试点,试点班级学生基本适应了类企业的严格的企业管理模式,出勤制度、活动组织制度、值日卫生制度、纪律制度等制度出台,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班级的管理。底薪制、岗位津贴、满勤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感觉良好,也证明该模式有推广的实用价值,也初步凸显了班级文化融入企业元素后的巨大活力。

四、创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沃土

现代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当今的社会经济需要更多的运用灵活的创新企业和产品,而这些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要求人能够具备创业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如何突破校园文化的束缚,真正与社会和企业无缝接轨,培养企业和社会都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是众多职业院校都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目前正逐步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和全面渗透的“三全”创业文化。

学校的创业教育更是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整合校内外创业实践项目来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进创业实践与专业培养的融合,积极扶持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孵化创业成果,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我校先后组建了包括“无锡立信师生电脑公司”、“学生之家”等在内的多家创业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创办,在学学生作为公司主体,分别是股东、董事、总经理、部门经理、工作人员、营业员等。如今,创业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沃土。

6.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六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工程型、应用型的专业软件人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全新考验。软件工程建设重在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提升学生的技术和技能,为社会提供适用的专业软件人才。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实践,探讨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1],使学生成为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1.强调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校、企业双方的合作融合,引入实训机制,形成以“3+1”模式为框架、产学一体化为特色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并把在企业培养的1年时间分散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不断接触软件行业与企业[2],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识与理解。

2.目的是形成“工程化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实训—真实项目开发”的培养过程,建立“课程实践—项目实训—项目开发”的教学、实训模式,引导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工程项目概念。

3.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共同实施,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3]。

4.每学年根据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在大一至大三期间,请合作企业选派资深工程师来校开设相关技术讲座,并选择部分专业课程由合作企业选派师资负责课程实践教学、实训的具体实施,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再集中到合作企业进行强化训练。通过改革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3+1”合作模式,借助企业的平台,按学期逐步推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学生能不断接触软件行业与企业,使其观念及早融入社会,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对软件行业的认识与理解[4],逐步形成“课程实践—项目实训—项目开发”的教学、实训模式。

三、实训体系构建

通过高校、企业双方合作融合,将实训引入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探索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以JAVA专业实训为例,我们的实训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在企业项目经理和学院教师的共同带领下,通过实训中的具体项目,将原来分散的专业知识系统化,把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贯穿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始终[5],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应用锻炼,进一步了解标准软件开发过程与规范,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锻炼其团队协作精神。

1.实训内容和阶段。我们的实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的校内专业实训为基础实训,一般以基础性的、业务简单的项目为案例,训练重点放在编码实现上。第二个阶段的企业工程实践为大中型项目实训,一般由合作企业从其案例库中选择其之前实践过的真实项目作为案例,内容涵盖一个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强化训练过程,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术,熟悉企业级的运行环境和框架。两个阶段的实训都贯穿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项目管理、需求分析、技术储备、系统设计、编码、测试、提交、项目评审等阶段,但第一个阶段侧重于技术储备,体验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掌握软件项目的调试方法和技术[6]。以JAVA实训为例,在技术储备阶段,第二个阶段侧重于项目的开发流程和各类项目文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了解行业前沿应用状况和项目开发的业务流程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项目的实战训练过程,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术,熟悉企业级的运行环境和框架。通过完成案例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集成、测试和项目评审过程的实践,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和规范。

2.实训目标。我们的实训目标按阶段的不同,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要求学生实现的分段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第一个阶段的校内短期实训:该阶段属于基础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引入单元测试技术、软件工程、质量管理和ISO体系概念,让学生了解到企业软件开发对质量的要求和管理方法,提高学员对自己编写的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能力,修正和增强学员对软件测试和质量的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引入新的Web标准、HTML5、CSS3、Canva、SVG等,为学生将来进入互联网或移动开发领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的技术储备。

(2)第二个阶段的企业工程实践:该阶段为大中型项目实训,在大三第二学期校内短期的基础实训、学生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照Java方向、Android和PHP前端开发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分组进行项目实训。期间结合加强项目训练和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如何把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衔接。以JAVA实训为例,该阶段的实训目标如表3所示。

3.预期成效分析。通过校企融合,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一是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二是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企业接触机会,创造就业机会[7],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三是可以为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环境。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关统计信息表明:我国软件专业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还是高职软件专业,其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企业又普遍反映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两难”局面[8],纠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软件专业的培养与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无法紧跟市场,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与企业直接顶岗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校企合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软件工程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是息息相关的,而目前高校该专业的教育模式仍然集中于过多过泛的基础教育,教学方式仍然沿袭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失衡[8]。因此,我们通过校企融合,整合优化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第二学年开始,每个学请合作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同学们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训,使同学们逐步对大型软件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体验软件开发的工作氛围,逐渐树立基本的职业观念,以便到毕业时,能很好地适应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岗位,提升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3)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开发实践,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教师的工程经历和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经验,了解大中型软件项目设计开发过程,提高教师实际工程研发能力,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环境,使专业教师得到工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培养模式的开展提前做好师资储备。此外,通过校企融合模式,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还可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四、结语

大学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在层次上来说应该是中高级的,他们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但由于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缺少实践的机会,而且所教授的理论和技术跟不上企业的现实需求,导致传统学历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毕业生不能够马上和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当前高校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学历教育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而校企融合模式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7.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七

一、“六面一体”校企融合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六面一体”校企融合实质就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促进生产、繁荣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使校企合作能够可持续发展。“六面一体”校企融合就是指在招生、基地、教学、教研、科研、就业等六个方面校企双方能融为一体, 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享有更多的权利, 同时也要承担更大的义务。“六面一体”校企融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招生。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方向的招生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 必须保证企业在招生方面的话语权, 同时企业必须协助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工作, 提供必要的企业背景资料, 以企业良好社会品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而且要根据学校的师资状况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规划来确定招生人数, 以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

2. 基地。

校企双方应该互相成为对方的基地。 (1) 企业必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 能够根据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践活动。 (2) 学校必须是企业的外包基地, 当企业有适合学校承接的外包项目时, 学校能以优惠的价格承接并按要求完成企业的外包项目。

3. 教学。

(1) 双方成立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由指导委员会制定审查所有教学文件, 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并定期召开指导委员会会议。 (2) 当某些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 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 企业要派合适的技术人员担任主讲老师, 同时学校要指定相应专职教师作为助理, 协助企业技术人员完成课程讲授。 (3) 对于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的课程, 企业要为学校提供真实项目作为教学项目, 并对相关教师进行项目培训, 使教师能有效地进行企业项目到教学项目的转换,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4. 教研。

校企双方不断进行软件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满足企业本身需要, 也受软件人才市场的欢迎。校企在教研方面要相互大力支持, 当学校在教研方面需要企业一线资料时, 企业要提供方便;同时, 当企业有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时, 如果需要教学经验支持, 学校应该积极配合, 做到研究成果共享。

5. 科研。

校企双方应该进行广泛科研合作, 并共同努力使科研成果产品化与市场化。在进行科研合作时, 应该达到强势互补、双方共赢。一般高职院校科研水平较弱, 但学校有场地及人员数量的优势;企业有相对较强的科研水平, 为了节省科研成本, 学校可提供科研场地与相关人员支持。通过科研合作, 学校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质量, 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企业则可以节省科研成本, 扩大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 就业。

校企双方应该共同承担学生就业责任, 而且企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联合培养的部分优秀学生可以优先推荐给合作企业, 对于合作企业不能吸收的学生, 企业应该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关系与影响, 为学生推荐专业对口的合适岗位。

二、“六面一体”校企融合培养软件人才的实践案例

在2006年下半年,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在对成都软件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决定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增设手机游戏与信息服务外包两个软件类人才培养方向。为了使这两个软件技术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能够顺利就业, 决定采用“六面一体”校企融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经过在与成都的广大软件企业洽谈和比较后, 并在成都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选择了与中兴软件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手机游戏方面的人才, 与颠峰软件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信息服务外包方面的人才。

我们根据“六面一体”校企融合的特点在招生、就业等六个方面与这两家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 在各要素具体实施时, 针对校企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灵活处理:

1. 在招生方面, 与两家企业合作处理方式基本

相同, 企业根据对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提出可以招收的人数, 我院再根据学院招生指标与相关政策, 最终共同协商确定具体招生人数。

2. 在互认基地合作方面, 根据这两家公司业务性质不同, 学院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兴软件公司除了每学期至少接待一次本专业学生的企业体验实习外, 还要协助我院进行手机实训基地建设, 同时中兴软件公司将一些低端业务优先考虑发包给本专业学生完成, 并按相应标准给予学生适当的报酬;颠峰公司则作为本专业的企业实训基地, 同时规定学院作为颠峰外包后备基地, 在必要时, 学院必须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颠峰场地、设备与人员支持。

3. 在教学方面, 我院分别与两家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中兴公司承担了本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 学院为每位上课的企业工程师配备了专职教师作为其教学助理, 同时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职业观,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兴公司多次派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到现场解答学生提问, 或开展技术讲座与职业规划讲座;颠峰软件公司在该专业实行项目集群教学, 所有教学项目由颠峰公司提供或是与学院共同研发的项目, 再由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对企业项目进行教学转换, 使其成为满足阶段培养目标的教学项目, 在具体对某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时, 前期由学校教师在学校完成, 后期则要安排整周时间在企业由企业工程师指导, 进行项目系统开发实训。

4. 在教研方向, 目前我院承担的成都市信息化

办公室课题———《多元合作构建成都软件中低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吸收了中兴公司与颠峰公司的积极参与,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企业员工考评标准与其它企业的资料, 同时协助学院完成了对众多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在我院正在开发的《外包英语》校本教材中, 颠峰提供了大量的企业外包业务来往过程中的一线英文资料。

5. 在科研方向, 随着手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启动,

中兴公司正在着手将其手机研发部搬迁到学院, 学院教师与学生可以方便地参与手机软件研发, 这将有效地为学院培训手机游戏方面的师资;颠峰软件公司吸收我院教师参与公司项目研发, 帮助教师提高软件研发能力。同时, 我院为了承接颠峰与社会的软件研发项目, 在两家合作企业协助下, 成立了起点科技创新中心, 起点科技创新中心吸纳颠峰公司与其他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开发与管理。

6. 在就业方向, 中兴软件公司愿意优先录用本

专业的部分优秀毕业生, 对于中兴公司不能接纳的毕业生, 我院与中兴公司寻求以订单班的形式解决学生就业, 保证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颠峰软件公司同意接收本专业的所有毕业生, 并保证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岗位对口, 且对于非本专业方向的软件类毕业生, 颠峰公司将以订单班的形式帮助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我院与中兴软件公司及颠峰软件公司进行校企融合培养人才时, 针对两个公司的不同特点我们采用了不同策略进行有效融合, 使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在校企融合人才培养过程都能受益。根据我们的调研, 学生认为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可使自己前途有望, 企业认为能够受益也有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参考文献

[1]周新源.浅谈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制度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1) .

[2]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

8.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篇八

【关键词】校中厂;项目教学;实训

一、背景

职业教育在经历了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上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融合发展道路,是我国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

新形势下,各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院于2011年开始与沈阳誉百嘉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引企入校,成立校中厂的意向。着手对该企业进行考查调研,认真研究该企业与我院供用电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合作对接度,获取相关学校引企入校的经验,确定引企入校的方案与实施步骤,经过长达5年的准备,于2015年正式挂牌,成立校中厂。

在此期间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于2010年成功申报水利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于2013年顺利通过验收;同年供用电技术专业申报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获批,建设期3年,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80万元;2014年供用电技术专业申报辽宁省创新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批,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190万元,建设期3年。

二、实施方法

(一)实验、实训室与校中厂场地建设

结合示范专业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改造了继电保护实验室、PLC实验室、电气运行仿真实训室。提供400平方米的场地建立校中厂,按企业要求进行地面、空间、上下水、供电等方面改造。共分两大区,电气设备组装调试区,内设:OEM组装制作区、批量产品制作区、组装大柜子放置区、教学训练区、OEM培训区, 供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技能与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生产区,内设:内勤位、出图位、打号位、焊接位、维修位、设计位、生产管理位、设计管理区、洽谈区、市场位、工具放置区、库房区等, 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接线,调试及试运行。同时成立自动控制工作室,为校中厂提供技术支持。

(二)团队组建

为保证校中厂正常生产与实践教学的运行,发挥校中厂应有的作用,由学院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管理团队、指导团队。由企业经理和厂长与学院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组成管理团队,对校中厂与实训基地的运行进行管理;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对电气协会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三)保障机制

学院与沈阳誉百嘉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校中厂—电气控制设备组装调试中心。组建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制定安全防范制度,操作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三、成果

(一)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生产任务与工程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中,突出体现三个阶段的培养。并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意识,思路与方法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现代化的实训基地

建设成教学与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4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设置有电气设备组装调试区,配备40台电气控制实训装置,2台恒压供水装置,可同时供80人进行电工技能实训,电气设备组装实训,电气设备维修实训,电气设备综合实训。生产区,共设置10个工位,可同时生产10个电气柜。自动控制工作室依据生产任务,进行小型控制系统设计,电气原理图、展开图、安装接线图的设计,相关程序开发等,为校中厂提供技术支持。

(三)现代学徒制初步形成

电气协会根据各岗位、任务不同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由1名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1名教师指导,每项技能操作先由指导教师示范,学生演练,教师评价总结,到学生独立完成操作。

(四)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在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训练与完成生产性任务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岗位操作能力,初步掌握6S管理方法,依照电气安装、布线标准进行操作,依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与检修。在研发与电气设备生产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相长。

(五)一体化教室的建立

建设成“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室,已建成电工实验室、PLC实验室、电机与扡动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仿真实训室等,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教学与应用软件。

(六)项目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引企入校成立校中厂,将企业文化、管理方法、职业氛围与生产任务带到校园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划分成若干项目块,每个项目块划分成若干项目,依据这些项目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企业员工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养,通过自动控制工作室的能力培养,实训基地的实践操作训练,具备电气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本公司吸收的4名毕业已成为技术骨干。

四、校企合作的经验与体会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校企合作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

2.互惠互利、互补互促、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

3.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在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4.引企入教、搬教进企,实现校内基地企业化和企业基地教学化。

5.制定机制、注重实践,构建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

6.文化相融、强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几年的企业合作探索与融合运行,我们体会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把学院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院办学有特色、教师有名望、学生有特长,从而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兴福,王艳宝.校企合作“校中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时代,2013(21).

上一篇:小班体育:小刺猬去哪儿下一篇:感遇其一张九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