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通用12篇)
1.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一
九年级物理《电阻》学案
一、教材分析
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
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⒈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个调光灯,请大家注意观察,当转动旋转开关时,你看到有什么发生了变化?(亮度发生变化)
提问: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电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
(二)讲授新课
展开探究活动一:
1、同组同学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我们学过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试一试,你一共有多少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1)明确实验目的。(2)确定研究方法。(3)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的评价的的基础上,投影电路图,介绍有关用电器以用两个带夹子的导线应接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作用。
2、实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个器材
活动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1、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电灯、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电流表
2、思路:当同学们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或电池的节数时,会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或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从而总结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3、目的:通过实验得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4、步骤:(1)、按图14-1连成电路,并尝试用各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记录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5、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师:我们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是连在电路中的导体。
师:我们从第二个因素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提问: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怎么样?(越大)电流就会怎么样呢?(越小)。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第80页,了解下电阻的单位、简称、符号等。
总结:电阻用字母R表示,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由于欧姆是一个较小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两个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Ω=103Ω
mΩ=106Ω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也就是电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呢?在大家进行猜想之前,先听我举几个例子:
(1)某人要从A地到B地,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人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
(2)同样是这个人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人所受到的阻碍跟人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
(3)电影散场了,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是打开大门还是打开旁边的小侧门让观众出去?(打开大门)为什么呢?(如果仅仅打开侧门,很多人就会被阻在门口不能很快的出去,而打开大门人们很快地就能通过了。)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人群通过门的快慢跟门的大小有关,也就是跟门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人群越容易通过,也就是受到的阻碍越小。
师:跟据我刚才所举的事例,请你猜想一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活动
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思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并由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总结出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2)目的:通过实验找出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3)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不同规格的金属丝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5)设计电路图:
(6)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7)实验并记录
表一
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表二
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表三
结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还跟材料有关。)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此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因此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小结:这堂课的重点是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可以从不同导体接入同一电路时,电流大小不同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再导出电阻的概念。
五、作业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检测的设计应紧扣重点,难点,针对这个目的,就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单位换算以及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了相关的题目。(见附页《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
(1)
电路两端的电压
(2)
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的电阻
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3、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
符号:Ω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4、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
2.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二
一、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 专题的划分
物理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 如按课本顺序复习, 学生做题往往是“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因此, 我们集体备课组的老师们根据二纲要求和物理知识的系统性, 对复习内容作了重组, 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 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在复习中具体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1) 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 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 学案设计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 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 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 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复习内容, 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 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 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 (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 、质疑、释疑、激思, 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 参与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 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 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还课堂于学生。 (4) 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 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 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 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 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高考复习要求;基础知识回顾;知识要点;典题精选;知识能力训练;跟踪训练。学案中六点要有机结合, 各有侧重。
(四) 学案实施
(1) 课前准备。学案课前发给学生, 让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 了解要复习什么,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 通过课前预习, 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 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 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提高复习质量。 (2) 课堂学习。每堂课的开始5分钟, 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的不当之处, 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展示。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 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3) 课堂小结。在课结束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 (4) 课后反馈。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一是要求学生练习, 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 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 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地审阅, 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 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收到实效。
二、教学感悟
1.教师投入的精力虽然很多, 但很值得。
3.浅谈九年级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篇三
关键词:过程管理;有效复习;方法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学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为了教学成果能够得到稳固,实现对物理课程的有效复习是必由之路。而随着学生进入到九年级的学习,整个初中阶段的课程进入冲刺准备阶段,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做好物理复习工作不是一件易事。教师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就是要理清课本知识与考点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实际的能力要求,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更加系统、清晰的理解。笔者针对九年级物理学科,浅谈了有效的复习方法指导。
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是一个让知识升华的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点重复一遍。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乎学生物理能力的高低。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有效的复习策略,以期帮助广大教学同仁做好复习工作。
一、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有效教学
1.注重知识要点的复习
对于复习工作而言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将单个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组成知识网络框架,使零散的知识成为一个有连接的组织,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与掌握,为以后更深层的复习打好基础。比如,对电学单元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将电路串联与并联进行对比复习,把相关的规律定理总结起来,在其中穿入其他知识,使之形成以定理为主框架,辅之以其他细小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使零散知识更加系统有序。
2.加强过程及方法的复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在复习工作中更加重要的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与解题方法。让学生机械死板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师的本意,掌握知识的内涵,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利用与创新,才是教学的初衷。那么,在复习总结中教师就要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不要一个人统领课堂,而应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复习时不要全盘由老师负责,教师可以先进行示例,再由学生自行总结复习一遍,教师再加以正确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实际提高了学生的个人复习能力。
3.重视情感与态度培养
对于教学来说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注意素质教育。比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不畏难题,敢于思考的心态的养成,注重学习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復习“焦耳定律”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研究的精神,复习“能源可持续发展”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能实现更高的教学成效。
二、注重实验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物理学科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科,它实践性很强,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很多的定理与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与总结的,并且近年来在考试中对实验知识的考查也是更加的重视,那么,在复习中也要更加重视对实验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复习实验内容的同时,能够将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再一次巩固,通过重温试验流程帮助学生对实验严谨思维的养成,这种能力对今后的物理学习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复习影响摩擦力因素的时候,可以加强对控制变量法这一核心实验方法的掌握,同时对课本上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比如复习胡克定律实验时,直接观察到弹簧变形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形象地理解胡克定律的应用原理,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实验复习是复习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重视习题训练,实现举一反三
在复习工作中,不仅仅是对知识点进行重温与总结,更要对习题有一定的加强训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因此,教师要通过适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在习题练习中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切勿使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消耗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但是取得的收益与付出不能成正比,做到“少而精”与“举一反三”是最重要的。比如,复习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针对相关的习题可以只做两三道有代表性的,然后变换题设条件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且错题练习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总结,把做错的题目总结到一个本子上,针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再把正确的过程与思考思路写在一旁,在每次的复习中重温错题,从错题中不断产生新的智慧,让学生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
总而言之,复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适当地进行调整与优化,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实现对知识要点与解题方法的筛选与整理,帮助学生的物理学习上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胡占华.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阶段教师指导的策略[J]. 学苑教育,2014(14):66.
[2]张传城.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2(1):33-35.
4.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四
一、知识要点梳理 考点一:海陆分布
1、海洋、陆地比例___________,可概括为_________。
2、课本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上大洲和大洋。七大洲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_____洋;呈“S”型的是_____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____洋。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几个?同时被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_洲。
5、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洋。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抱的大洲是____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 洲,大洋是___ 洋。
6、P34图,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考点二: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证据P39活动
2、主要学说:⑴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提出);⑵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是由___大板块拼合而成(哪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会解释: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汶川地震成因等。
二、考点训练题组 考点一:海陆分布
1、(2009江苏镇江)结合图中信息完成问题:
⑴图中乙海峡是:A土耳其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⑵图中丙所代表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2008山东枣庄)海峡及运河往往成为海上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下列海峡或运河与其海域的组合,错误的是: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阿拉伯海 B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C红海-------苏伊士运河------阿拉伯海 D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3、(2008山东济南)某区域的主要特征是独占一块大陆,动物古老,有著名的大分水岭和大自流盆地,该区域是:
4、(2008山东青岛)下列有关大洲和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山地 ②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③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的高原 ④南亚地区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08湖北宜昌)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6、(2008湖南湘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海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 B乙海峡是英吉利海峡,介于英国和法国之间 C丙海峡是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D丁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7、(2009四川成都)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大洋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国家③是________。⑵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位置。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⑶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___洲。
⑷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
⑸在图中用字母填注: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8、(2008福建)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A是_____洋,围绕其周围的大洲分别是①_______洲,②_______洲,③_______洲。⑵图中D处是______运河,它沟通B______洋与C_______洋。
⑶图中跨经度最大的洲是______(填序号)。该大洲的代表性动物是:
A北极熊 B鸵鸟 C企鹅 D熊猫 9.画一画
请参照下图,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南、北美洲和南极洲的轮廓。考点二:海陆变迁
11、(2009湖南邵阳)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该地震的形成与:
A非洲板块跟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 B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
C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 D亚欧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有关
12、(2008海南)下列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杭州湾两岸架起了跨海大桥 ③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遗迹 ④岛礁有时被淹没有露出来 ⑤珠江口沿岸出现赤潮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叙述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海湾浪拍击海岸
14、(2008山西太原)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图中东西半球的交点Y的经度为:A20°E B20°W C90°E D160°E
⑵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中,示意亚欧板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⑶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表示此次地震震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5、(2008年海南中考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主要由 大板块构成,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是世界主要的火山带和 带。
(2)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右图C处)发生的8.0级大地震,主要原因是图中① 板块和② 板块发生 运动(挤压、拉伸)造成的。(3)当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取的应急措施是。
①躲到课桌下面 ②靠墙角蹲下 ③乘电梯逃生 ④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 ⑤跳楼
逃
生
⑥躲到洗手间里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
九年级地理专题复习学案四
世界海陆分布
考点训练题
参考答案 考点一:
1、⑴D ⑵B
2、C
3、D
4、A5、A
6、C
7、⑴①印度洋 ②大西洋 ③澳大利亚 ⑵略 ⑶南极 ⑷23.5°N,180°⑸略
8、⑴ 北冰洋 ①北美 ②欧 ③亚 ⑵巴拿马 太平洋 大西洋 ⑶④ C 考点二:
10、⑴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山系第斯山 科迪勒拉山系 ⑶E阿特拉斯山脉 ⑷F刚果盆地 G巴西高原 考点三:
11、C
12、D
13、D
14、⑴B ⑵C ⑶D
15、⑴六 活跃 地震 ⑵①亚欧 ②印度洋 挤压 ⑶C
5.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五
语文《出师表》复习研学案
新城中学
主备:邹雪梅
副备:鞠德有 林艳华 刘敏
一.夯实基础: 【1】解释重点词语
1.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盖追先帝之殊遇()
4.以光先帝遗...德()
5.恢弘志士之气()
6.引喻失义....()7.陟罚臧否()
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1.悉以咨之
()
.12.性行淑均()
1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先帝不以臣卑鄙()
15.猥自枉屈 ...()16.由是感激()
17.遂许先帝以驱驰....()庶竭驽钝()
19攘除....()
20.至于斟酌损益()2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2.以彰其咎()23.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二.翻译重点句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1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三.能力提升 1.概括每段段意
2.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
表是 ————————————————————————的一种文体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是,————————《.5.列举有关诸葛亮的典故(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的主张,有何现实意义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一致。五.中考连接:
比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6.九年级数学导学案数据的分析复习 篇六
课题:数据的分析复习
备课人:全体九年级数学教师主备人:李素霞
一、学习目标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的概念及怎么判断的?
2.如何比较两组平均数或相近的稳定性?
二、自主学习(面对面考点清单)
面对面156页
三、课堂过关检测
面对面156页——157页
四、展示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面对面156页——157页内容,对答案,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引导讲解。
五、例题常考类型剖析
讲解面对面157页例
1、例2,做例题后面的变式1、2
六、基础达标训练
做面对面158页备考试题演练
七、能力提升
7.怎样做好九年级数学复习工作 篇七
一、九年级数学复习的依据和原则
1. 以纲为据, 以本为本原则。
九年级数学会考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筛选性。会考命题的依据是《数学课程标准》, 因此, 我们的复习工作要紧扣《数学课程标准》, 以标准为依据, 以课本为根本来进行复习, 这样才不至于使复习工作偏离了方向, 脱离了实际。
2. 全面性原则。
九年级数学会考知识点多且分散, 运算量较大, 没有过硬、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 教师在复习时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 不放弃、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内容。如例题、练习、习题、读一读、想一想等都不能遗漏。这样有了一个全局观、整体观, 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还有助于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原则。
复习需要全面性, 更需要合理性。只有把握好知识体系的重、难点才能更加突出复习工作的实效性、目标性。复习不可以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应下大力气、花长时间去复习解决;而对于了解性的知识点只需要学生知道就行, 不必作过多纠缠。如, 函数和圆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复习时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对于解方程就不必花费过多时间。
4. 目标性原则。
根据知识体系特点、学生的目标任务 (毕业、升学) , 我们的复习工作要为学生服务, 最终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因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要做到有的放失。如, 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分式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因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尤其是公式法) 就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掌握;而对于运用换元法解方程只需要能力好的同学掌握就行。
5. 循序渐进原则。
教材中知识体系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的, 因而复习工作从原则上讲宜从头开始, 即从前向后复习。这样复习、巩固了基础知识后, 再掌握深层知识就比较容易了, 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若从后向前复习, 就会由于学生对前面知识不会或不理解而造成复习效果不明显, 甚至是无效复习。
6. 学情理论原则。
我们的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安排的, 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是空洞的, 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 在复习工作开始前教师就要有目的地调研学情。如, 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好, 对哪些知识掌握得一般, 对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是哪些同学掌握得好, 哪些同学掌握得不够好, 哪些同学还没有掌握;是概念原因, 计算原因, 还是思维技巧的原因。根据学情实施行之有效的复习,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二、九年级数学复习工作的开展
1. 教师要总揽全局, 高屋建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指导者, 在调研好学情后, 即可带领学生着手进入复习。复习不同于新授, 复习时可以将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重组。如, 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可将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机组合在一起, 通过对比进行复习。又如, 复习“三角形外接圆”时可将“三角形内切圆”放在一起对比复习, 这样的复习效果会更佳。总之, 教师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指导复习工作。
2.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
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按计划进行, 复习每一个内容都要有目的、有针对性, 而不是盲目的。如, 复习“切线知识”时, 就应解决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切线的判定方法、切线的性质、辅助线的做法等。教师要有严格的时间计划、课时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计划等, 以便具体指导复习工作的展开。
3. 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的复习工作是通过课堂来展现的,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课堂来获取的, 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教师只有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使复习更完备, 更有意义, 才能真正做到复习一节课, 就有一节课的收获。复习重在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而不是知识的简单、机械重复。每节课设计的内容要适量 (调研学情后安排) , 例题、练习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 要真正体现高质量、高效率原则。作业布置不宜简单重复, 最好是课本中例题、练习、习题的变形或变式。
4.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 最终的教学效果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因此,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要学生肯学习, 就没什么学不会的。学生的思想对路了, 自信心增强了, 主动学习的效果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 还可以及时召开主题班会, 如“我的理想与信念”、“我的人生格言”、“如何正确面对升学与就业”等, 以调动、鼓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 并及时解决问题, 经常鼓舞、激励学生学习, 注重班风、学风建设, 和学生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取得成功而努力。
三、复习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忌无目的、无计划地复习。
计划是用来指导复习进度、复习内容的, 没有计划, 便没有了规范性, 工作就会陷入盲目之中, 从而不知该复习什么、复习多长时间, 怎么引导学生复习, 因而就会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使复习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2. 忌赶急图快, 盲目攀比。
复习工作要扎实有效、稳扎稳打, 教师不能看别人复习得快, 自己也就加快进度, 盲目追从无异于拔苗助长。复习进度要视学情、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3. 忌复习表面化、形式化。
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条件下, 进入深层次的探索和提高, 要有层次性、递进性、拔高性。不因知识点太简单而忽略不复习, 也不因知识点太难而省略不复习。
4. 复习时要重视信息反馈。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切实为学生服务, 从学情出发, 要复习就要认真务实、扎实有效, 否则, 不如不复习。
5. 复习工作不应只围绕课本进行。
要注重收集信息, 调研各种试题, 尤其是具有指导性的会考试题和最近最新的试题新动向, 为自己的综合复习提供新思路、新内容。
8.浅谈初中物理复习中的学案设计 篇八
下面就本人的一点经验,浅谈一下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学案设计。
物理复习学案的主要内容大致包含以下三部分:1.知识的归纳整理。2.知识的迁移训练。3.中考的知识链接。
知识的归纳整理是复习课的“温故”环节,知识的归纳整理可以以简单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融入物理主干知识的填空或知识框架的结构让学生进行复习,知识归纳整理也是复习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然而,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中考试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生活中常见物品为背景,将本节课要求学生温故的知识融入其中,通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知识的迁移训练是复习课的“知新”环节,知识的迁移是以学过的旧知识为前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能解释物理现象的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才能做到学习迁移。我觉得知识的迁移训练首先要注意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实现原有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重要途径是归纳和概括,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独立地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新旧知识的共同特点,这就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生疏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得多。
例如在浮力的复习学案中引入图1,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 )
A.0N B.20N C.60N D.80N
该习题的设定首先是学生在复习的前提下精心的迁移训练,学生不能死搬硬套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直接计算,要让学生对浮力的产生和大小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其次,物理迁移训练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迁移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理解物理定律和公式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抓好数学知识的迁移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水平。
知识迁移训练中,既要有正向思维的训练,也要有逆向思维的训练,思维定式对学生练习效果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为了使学生不至于机械地反复练习一种方法或类型的练习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些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同时为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可以对一些已做过的基本练习思维程序做一点相反的安排。如:“浮力”一节的课后习题思维都为已知ρ、v求F浮,只要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调整,补充一些已知ρ、F浮求v的习题进行训练,即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那么学生在遇到没有量筒,只有弹簧测力计,要测量物体的密度的问题时,就可以先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变式求出物体的体积,再通过弹簧测力计测算出物体的质量。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容易实现知识迁移。
中考的知识链接是复习学案的“升华”部分,让我们的复习更具目的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往年中考题的研究,试探性地出一些类似于预测性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例如:如图2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地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
A.9.0N B.8.5N C.8.0N D.7.5N
该中考题目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讲解清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变式处理,变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地放入水中,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虽然在数据上做了简单的处理,但是题目的本质却发生变化,因为物体的密度此时比水大了。通过习题的设置和拓展达到复习过程中的“升华”。
在编写复习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知识的归纳整理,注重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达到复习结果的初等要求。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中考的知识链接部分,让学生对课标和考试大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达到复习结果的高级要求。
最后还要注意学案中忌超纲超本的题目出现,误导学生的复习方向,要加强解题指导与练习,忌把学生拖入“题海”或生搬硬套的重复练习的误区。
参考文献:
9.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九
一、自主学习
1.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转动的棒(选填“软”或“硬”)。
2.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
点沿
方向所画的直线。
2.力臂是指:从
点到
线的距离。
3.杠杆五要素:如图所示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如图中
点。
(2)动力:使杠杆的力,如图中的。
(3)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
(4)动力臂:从
点到
线的距离,如图中的。
(5)阻力臂:从
点到
线的距离,如图中的。
4.平衡条件表达式:
即
.
5.杠杆的分类
种类
力臂关系
力大小关系
特点
举
例
省力杠杆
L1
L2
F1
F2
力
距离
费力杠杆
L1
L2
F1
F2
力
距离
等臂杠杆
L1
L2
F1
F2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①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都在上;
②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易错点]画力臂时,不要把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连线误认为是力臂。
二、小试牛刀
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如右图O为等臂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铡钩码下方再分别加挂一个钩码(所用钩码均相同),杠杆会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3.小明先后用图(a)、(b)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
行走,图(a)中肩受到的压力
图(b)中肩受到的压力;图(a)
中手施加的动力
图(b)中手施加的动力。(均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三、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1.如图甲为自行车脚踏驱动轮的示意图。F1为脚对踏板的作用力,F2为链条对驱动轮的拉力,请在图中画出这两个力对脚踏驱动轮转轴的力臂。
2.如图乙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请画出物块G重力的示意图和力F的力臂。
四、拓展提升(各学生独立完成)
1.比较图中普通剪刀、理发剪刀和铁匠剪刀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说明各自的特点。
特点:
特点:
特点: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臂
阻力臂
力
距离
力
距离
力
距离
是
杠杆
是
杠杆
是
杠杆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E可绕0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间的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N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
()
A.在A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N
B.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60N
C.在D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15N
D.在E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12N
3.如图,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
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4.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Fl
B.F2
C.F3
D.F4
5.(提高题)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10.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 篇十
版
电功率
【教学时间】
【教者】
【教学目标】
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
.实验目的是
;
2.本实验测量的原理是,所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就应该
测量
和
;
3.请根据课本P9图15-7(a)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做导线,在课本P9上将图15-7
(b)中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
4.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预习探学:交流“预习探学”中的第1、2、3、4题。
2.合作探究:
(1)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课本P9的表格中。
(2)小组讨论:
①通过实验,得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
②若将小电灯两端的实际电压记做U实,小电灯的额定电压记做U额,小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实,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P额,可以发现: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③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
④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实验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⑤故障分析:
A.一位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电灯比正常工作时亮,这说明他在闭合开关前遗漏了哪一个实验步骤?
B.另一位同学在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试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二)例题:
例1
一只标有“24V 40w”的灯泡接在36V的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发光,还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多大?此电路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
例2
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
3.6w”,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为10欧,当滑片P移到端,小灯泡正常发光。试求:
⑴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电阻。
⑵当滑片P移到端时,闭合S,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板书设计】
11.九年级语文复习纵横 篇十一
一、复习即是学习
复习是学生学习的延伸,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以前的考试没有特别注重的。以前的考试特别是中考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学生中考时如临大敌。《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中考应是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学习经历,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完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和策略。
现在各地中考题的考题设计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的引导。基础板块的考察强调语文积累和文化沿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发展的角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中都出现了“语义积累和语文表达”“古诗文的默写和理解”等题型。上述笔者所拟模拟题(为叙述方便,后皆叙述为“模拟题”)的第一道题就强调了这一特点。
“现代文阅读”一方面注重阅读材料的教育性和生活性,意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接触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学生从中锻炼解读自己和解读生活的能力。如“亲近自己的双腿”教育学生要与生活抗争(2002年上海题);“木笛”,一种民族精神的感染(2002年河北题);模拟题中的“天亮是从自家窗口开始的”一段教育学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接触体验阅读材料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模拟题中阅读题包含了整体感知能力,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解读生活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考查。中考阅读题在知识与能力中提高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注重体验的趋向十分明显。
“现代文阅读”一方面注重材料的教育性和文化沿袭性,如模拟题中《三峡》选段;另一方面则强调字词积累和语言运用,如模拟题中第1题和第2题。注重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拟制文言文阅读试题,暗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常规方法。写作设计方面,形式上中考作文绝大多数省市采用话题作文,为学生自由表达和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写作内容上,各地中考作文侧重从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成长、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等角度拟题或对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模拟题中作文题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
二、复习即是积累
语文学习讲究积累,复习是其中最好的一种积累方法,语文复习绝不是方法的演练,而是知识能力、方法思维再积累的过程。语文中考题通常是四大板块:语文积累与语文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语文积累与语文表达突出基础积累和文化积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沿袭特点。现代文阅读从选材上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审视和矫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积累。文言文阅读侧重强调学生的文化积累,注重语文的文化沿袭。写作方面不但表现了书写和表达的再积累,更多地表现在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的过程和方法上。复习是针对中考的一种学习,中考强调积累必然要求我们在中考复习中强调积累。
三、复习即是发现
12.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方法 篇十二
一、紧扣大纲,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 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的, 忘了旧的。
1. 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 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 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 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订后, 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的筛选。教师制订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订具体复习规划, 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2. 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 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2) 进行摸底测试; (3) 个别指导。
3. 制订复习计划
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订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复习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系统复习安排和综合复习安排, 系统复习初中的每一章节内容, 要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基本复习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 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如何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训练, 使知识系统化、熟练化, 形成技能技巧, 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追本求源, 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 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 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如何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呢?我认为, 一是要紧扣教材, 依据教材的要求, 不断提高, 注重基础。二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 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 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 由结构找性质, 由性质找方法, 则会由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 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 宜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 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在学生中巡回辅导, 了解信息, 及时反馈,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 弄清内部结构, 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 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 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 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以及它们的联系, 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入一步。因此, 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 还可将知识按另外的方式进行归类总结。
三、系统整理, 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 分块整理, 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功能, 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 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 总结解题规律, 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练习题, 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 “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 学生整天忙于解题, 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 又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事实上, 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 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就题论题, 那么遇上形式稍有变化的题, 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 使之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应用; (2) 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 (3) 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 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四、集中练习, 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 把握教材内容之后, 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 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 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数学中已经出现和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化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既包括无理数转化为有理数运算、有理数运算转化为算术数运算, 又包括解无理方程转化有理方程等。应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以训练, 使学生熟练掌握, 至于分析、综合、归纳等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
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像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 这些方法要按要求灵活运用。因此复习中要针对要求, 分层训练。
总之, 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 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物理复习笔记06-17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计划08-07
【培训机构使用】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综合复习教案09-04
九年级物理日记11-05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08-13
九年级物理滑轮教案11-16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计划06-25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07-11
九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06-16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