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长长的

2024-09-17

小班绘本长长的(精选15篇)

1.小班绘本长长的 篇一

小班美术活动长长的彩带(拓印画)教案

活动目标: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2.小班绘本长长的 篇二

一、深入分析, 提升能力

(一) 提高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 3 岁的幼儿能够集中注意三五分钟左右, 4 岁幼儿注意持续10 分钟左右, 五六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 分钟左右。在活动中能够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注意对象的新颖、生动程度。

结合这个结果, 我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绘本阅读。我选择了《咕咚》这本绘本, 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具有神秘性, 让幼儿能带着问题“咕咚到底是什么妖怪?”随着画面一页一页的翻, 孩子探究的欲望激发的越大, 当书本翻到最后第二页时, 很多孩子不约而同地问咕咚到底是谁呀?当揭开谜底的一刹那, 孩子们顿时乐开了, 原来咕咚就是青蛙跳到水里的声音啊。整个活动中, 孩子的眼睛一直被画面牵引着, 跟着老师一起去探究谁是咕咚, 在第二遍讲述的过程中, 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地看着绘本, 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阅读了这本绘本。虽然活动时间超出了小班孩子注意力的黄金10 分钟, 但孩子对这个绘本还是很感兴趣, 希望能再阅读一遍, 可见孩子的注意力的确会随着注意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教师在挑选绘本时注意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具有神秘性的、能让幼儿想去探究的内容让幼儿阅读, 每次都将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拉长一点点, 久而久之, 想必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性、稳定性会更好。

(二) 加强幼儿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从一岁半开始, 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 在语音形式上, 从1- 15 岁开始, 儿童就学习发成人词的音, 虽然孩子在发音上还有些许困难, 到2、3 岁时, 孩子开始有语音意识, 他们会开始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 并自觉的纠正错误的发音。在语法上4- 5 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一些复合句, 所以我们常常会要求幼儿重复一句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话, 帮助幼儿巩固这个经验。如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整个故事都以一组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 你看———”孩子们在阅读这个绘本时都非常喜欢, 在老师讲述第二遍的时候就开始附和着一起说了, 一开始我只让孩子选择一句话来说, 孩子们选择了各种小动物的回答“不是我, 你看———”。这句话的结构和字数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因为2- 2. 5 岁的孩子就能说出一定数量的简单装饰语了, 再一次集体阅读时, 孩子们就开始和我一问一答的一起将故事讲完了。相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 如上文提到的绘本《咕咚》, 它除了具有神秘性以外, 其中的语句也非常简单, 就是一句“快逃, 快逃, 咕咚来了!”。再如绘本《挤呀挤》里的“好舒服的床, 让我也睡一睡吧!”这些话都比较长, 一开始就想让幼儿完整地表达出来是很难的, 但是这些话在绘本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孩子们不断的阅读, 朗读中获得了锻炼的机会, 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多方关注, 寻找方式

(一)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教室里创设出一块安静的区域, 比如教室的拐角处, 或者钢琴背后的一小片区域都可以成为孩子阅读的地方。在这片区域里, 我们可以用花布, 用珠子或者用KT板做一块门帘, 创设一个隐蔽的空间, 同时在地上铺上厚厚的地毯, 投放一些小玩偶或者靠垫在其中, 让孩子们爱上这温馨而又安静的阅读角, 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中的奥秘, 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 尝试多样的阅读形式

1.集体阅读, 提高阅读效率。在孩子未入学前, 周围出现最多的只有亲子阅读这种阅读形式。我发现在入园后孩子对每周固定的集体阅读时间很感兴趣, 于是每天餐后我就组织孩子集体阅读了一本绘本, 孩子们非常认真, 小眼睛盯着书本, 每次一遍讲完孩子还意犹未尽的希望再阅读一遍, 而且集体阅读后我发现孩子们很愿意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其它游戏时间将内容讲给同伴听。

2.自主阅读, 增强阅读能力。集体阅读很重要, 但是自主阅读也同样重要, 它是集体阅读的升华, 孩子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更细致的感受书中的奥秘, 如在《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书中, 孩子一开始先自主阅读, 初步了解故事人物, 出现了什么。随后在集体阅读中孩子们知道了故事的大致内容, 接着在游戏时间孩子再次自主阅读能发现更多的绘本中更多的细节, 比如颜色, 线条等。

摘要:绘本阅读通过丰富的画面, 通俗易懂的语句, 开发幼儿的智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现如今幼儿园在绘本阅读上都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外界对孩子早期阅读的关注程度也日渐提升, 本文就小班在绘本阅读开展时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寻找出一些有效开展绘本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绘本阅读,注意力,语言表述力,开展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兢, 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班绘本长长的 篇三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1.提问内容局限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回忆

绘本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所提问题大多出现在讲述后,局限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回忆。其实,小班幼儿很难回忆故事中的情景,幼儿的思维空间受到严重局限。如:在小班绘本《脚指头起名字》的第三个环节中,为了帮助幼儿再次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让孩子回忆故事内容。师提问:“第一个脚指头给大家起了什么名字?”(幼儿没有反应)第二个脚指头又给大家起了什么名字?(幼儿还是没有反应),连续两个问题抛出去,可是孩子总是想不起来如何回答。可见,教师局限了幼儿对前面故事内容的回忆。

2.提问内容远离了幼儿最近发展区

小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区,而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绘本讲述由于它自身图画色彩鲜艳、简单、有趣,内容生动、丰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为了让幼儿体验绘本讲述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师在提问时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发他们的心理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独立、完整的表达能力。

小班绘本《我妈妈和我》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觉得故事里最有趣的是哪里?

3.你和妈妈在一起幸福、快乐吗?

这些问题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根本不可能理解,或者说似懂非懂,所以,小班幼儿的提问要简单、直接,幼儿易懂,易回答,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为准绳,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学会讲述,要让幼儿有话说。绘本讲述活动是师幼互动的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能够促进师幼互动的良好发展,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才能培养幼儿乐意思考、大胆讲述的能力。

4.提问限制了幼儿自主大胆地观察画面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并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是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在绘本书阅读活动中,理解书本内容是首要目标,提问应紧紧围绕图画书内容进行。比如:园内绘本《小国王》教研课上,老师为了引出绘本故事的名字,直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了封面“小国王”的身上,封面上大大的一个“城堡”孩子们却视而不见,这就脱离了绘本书,教师应充分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大胆的用语言表述,当孩子们发现封面上大大的一个“城堡”的时候,老师可以做适当的提问:城堡里住着谁呢?自然就引出了“小国王!”

二、绘本阅读有效提问的思考和策略

1.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其实,教师的提问应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请说说喜欢的理由”等。

由此,我想起前几天看了林老师的一节绘本教研活动《小爸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就能做到大胆放手、很注重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想说、敢说,让孩子们思维发散。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吗?爸爸有哪些本领? 幼:喜欢!爸爸会开车。 幼:爸爸会煮饭。

幼:爸爸会挣钱。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爸爸,(出示封面)他长得什么样? 幼:这位爸爸长得高。 幼:爸爸将孩子高高举起来了,爸爸很有劲。

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导入时,总是想方设法吸引幼儿,希望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能够主动解决问题。以上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为新授作铺垫,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2.层次递进式的提问让幼儿想说

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几个小问题。如:小班绘本教学《谁的影子》,孙老师采用对话录音与PPT画面相结合的方法:以“这个黑影是谁啊?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会说些什么?”贯穿始终,从影子特征的种种变化,来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表达长颈鹿、大象、鳄鱼、海豚,它们分别忙着外出、吹喇叭、与鳄鱼鸟一起玩、玩皮球,而不能和小兔子一起玩的原因。

整节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参与,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幼儿就会想说。

3.猜想式提问让幼儿乐意说

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需要把故事情节一下子全盘托出,需要给幼儿留下想象发挥的空间,猜想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如在小班绘本《你在哪儿,月亮》教学中:

师:天黑了,有一个朋友来了,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呀? 幼:月亮。 师:“小兔子发现月亮不见了,感到很着急,那我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幼儿猜测想象)我们一起去找找月亮吧!”

总之提问要讲究有效和艺术,我们在绘本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为出发点,考虑他们学习的特点,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说、去创造。这样,不但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小班绘本长长的 篇四

活动目标: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儿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教学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5.小班有趣的绘本教案 篇五

1.通过观看绘本PPT前半部分,初步感知动物的外貌特征,理解“毛茸茸”、“硬邦邦”、“坑坑洼洼”等词语。

2.尝试自主阅读,大胆猜测故事结局。

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PPT1

企鹅妈妈生了一只小企鹅,我们来看看它们长得像吗?为什么?

2.集体阅读绘本PPT2―4

(1)教师讲述PPT2―3的内容。

(2)重点阅读PPT4:小企鹅看见小兔子会说些什么呢?小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小兔子和兔妈妈长得一样吗?哪里一样?(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兔子与妈妈的基本特征)

(3)师讲述PPT4内容,理解词语“毛茸茸”。

3.自主阅读讲述PPT5―8

(1)播放绘本PPT(教师暂不讲述),幼儿欣赏。

(2)在书里,你还看到哪些小动物?它们和妈妈长得像吗?哪里像?

①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关画面并朗读画面上的文字。(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外貌特征,理解“硬邦邦”、“坑坑洼洼”等词语)

②提问:为什么小动物都想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引出绘本名字)

4.集体阅读PPT14―15,大胆猜测故事结局

(1)PPT14:小企鹅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2)PPT15:此刻的小企鹅会想些什么呢?

(3)你觉得小企鹅会和它妈妈长得像吗?

6.小班有趣的绘本教案 篇六

1、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猜测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难点: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最奇妙的蛋》PPT、视频、胶水、彩纸等。

四、活动过程:

1、PPT导入,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师:这是什么?(鸡蛋)鸡蛋是谁生出来的?(母鸡妈妈)

师:今天姚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母鸡妈妈生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节自评:本环节是活动的导入环节,出示鸡蛋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欣赏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奇妙。

(1)出示封面:这是故事的封面,上面有什么?戴皇冠的是谁?故事的名字叫《奇妙的蛋》。

(2)PPT6,观察三只母鸡的不同特征: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只母鸡咯咯咯的吵个不停,猜猜它们在吵什么?

(3)师:这三只母鸡分别叫圆圆、琪琪和毛毛。圆圆(琪琪、毛毛)长得什么样子?你觉得它身上哪里最漂亮?(“它有最漂亮的羽毛”引导幼儿说一说)。(琪琪、毛毛分别观察图片说一说)

(4)师:那谁是最漂亮的母鸡呢?为什么?

(指导策略:给幼儿充分时间,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出示图PPT12,观察国王路标。

师:三只母鸡都很漂亮,我们也没有分出谁最漂亮,因为吵不出个结果来,他们决定去找其他人帮忙,猜一猜它们会去找谁帮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策略:可爱的国王令牌,让幼儿在猜测的过程中,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5)PPT13,师:三只母鸡找到国王,国王说:你们会做什么,比你们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多了。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国王想了什么好办法?(谁能生出一个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做公主。)奇妙是什么意思?(很神奇、与众不同、和别人都不一样的)

提问:那它们会下怎样奇妙的蛋呢?(幼儿猜测)

(环节自评: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认真观察绘本画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猜测,感受故事的奇妙。)

3.出示图PPT14―15进行演示,幼儿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

师:它们到底下了怎样奇妙的蛋呢,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它们下的奇妙的蛋。

(1)提问:这三个蛋分别是谁生的呢?

(2)圆点花纹的蛋会是谁生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圆生了一个圆点花纹的蛋,国王看了说:呀!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蛋)国王说了什么?

(3)这个蛋长得什么样?会是谁生的?说说你的理由。(琪琪生了一个又大又白的蛋,国王赞道:噢~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蛋)

(4)那最后一个蛋就是谁生的?(毛毛)这个蛋长得什么样?(毛毛生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蛋,国王大吃一惊,哇!这真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蛋)

(5)提问:你认为哪只母鸡生的蛋,最奇妙呢?为什么?(幼儿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

(6)师:国王会选谁当公主会不会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呢?

(7)出示图16,揭示国王的选择。

师:因为三只母鸡都下了各自不同的蛋,国王也不能评出谁是最漂亮的母鸡,怎么办?(幼儿想办法)

(8)揭示故事的结局。

师:国王要从这三个蛋中选出最奇妙的蛋,这可是太难了,所以国王决定让这三只母鸡都当上了公主。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继续各自下最奇妙的蛋。

(9)教师小结:小朋友,奇妙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发生,只要我们每天多一点奇妙的想法,那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环节自评:让幼儿根据三只母鸡的外形特征,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在猜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幼儿大胆猜测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在整个猜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结局的离奇和有趣。大大激发了幼儿去阅读的兴趣。)

5.看视频,欣赏完整故事,鼓励幼儿一起说。

师:让我们完整地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环节自评: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6.延伸活动: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

师:圆圆、琪琪、毛毛三只母鸡各自生了一个最奇妙的蛋当上了公主,现在我们也来开动脑筋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吧!

(1)出示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漂亮的彩纸、胶水,请你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奇妙的蛋吧!

(2)师:你设计的是什么样的蛋啊?

(3)师:你们都设计出了一个漂亮的蛋,赶紧把它带回教室和我们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吧!

(环节自评:通过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个奇妙的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7.小班绘本长长的 篇七

【关键词】电子绘本 幼儿园 阅读理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02-01

一、绘本有关内容的介绍

1.绘本的相关介绍

绘本最早起源于西方,从其英文名称“Picture Book”能够看出,它的本质是图画书。绘本主要通过图画来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图画与图画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而一小部分的文字则是为了帮助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意思。

绘本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保持情感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翻开书的那一刻,儿童会被图画带来的视觉效果所吸引,短短几十页的内容好似动画片一样,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儿童面前。

绘本中的图画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而成的,图画色彩鲜艳,人物生动有趣,因此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享受感官带给他们的乐趣。使用绘本的好处在于,即使还不识字的儿童,也能通过图画,或者家长、老师的帮助和引导,读懂故事。儿童阅读绘本能够促进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首先图片和文字能够提升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其次故事主题和情绪的连续性能够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最后,色彩丰富的图画和生动想象的人物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

2.电子绘本的特性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识字量较少是产生阅读障碍的一大因素,而电子绘本能够通过各种动画效果和音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绘本内容,降低阅读难度。

电子绘本的载体往往是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其强大的功能和三维设计能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丰富儿童的阅读体验。不同于传统纸质媒介二维绘本,电子绘本在延展画面的同时,也提升了绘本的空间感,不仅能够增加阅读的趣味性、知识性,还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由于电子绘本载体的特殊性,电子绘本携带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外出,孩子感到无聊时,家长只要掏出手机、平板就能够轻松地让孩子开始阅读书籍,并且电子产品足够的内存空间可以存储许多电子绘本供孩子选择。

二、电子绘本与儿童阅读理解的关系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识字量较少,捕捉画面信息能力较弱,而电子绘本的使用能够通过动画效果、音效等功能增加他们的吸引力,帮助他们获取信息,理解内容。

1.通过观察促进思考

电子绘本能够给儿童带来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三方面的感官体验。儿童接受绘本中图画和文字传递的信息,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过程。在他们观察并理解后,才能将信息外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激发想象力并培养创造力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阅读电子绘本时,通过图画和声音,他们会在脑中构建想象空间,还原书中的场景,或者对以了解的知识进行加工和拓展,甚至是模仿书中人物有趣的行为和语气。书中的图画可以有多重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故事。会说话的小鸟,会跑步的兔子,会跳动的水果都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趣呢素材。

3.增加互动和情感体验

不同于简单的图画书,绘本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情绪和故事主题连续性的特点。而电子绘本可以打破传统纸质绘本二维的局限性,通过声音,动画使儿童参与到娱乐中来,增加互动和交流,让儿童体验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例如,在有些电子绘本中,人物第一次出场时,会发出“你好”的声音,故事结束时,会打招呼说“再见”,那么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带入到场景中,和人物进行对话,同样问好。不仅锻炼了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孩子正面,乐观的情绪和情感。绘本故事当中展现出的情感往往细腻真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除了让孩子体验书中人物的情感,家长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孩子觉察情绪的能力。

绘本内容主要是围绕父母和孩子,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故事的主题有利于帮助儿童建立起亲情,友情以及爱护大自然之类的高级情感。

三、总结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为了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重绘本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电子绘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纸质绘本二维阅读的局限性,拓展了绘本的空间性,增强了画面的立体型,能够从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三方面的感官带给孩童不一样的刺激和体验,从而有效解决幼儿因识字量较小产生的阅读障碍,促进幼儿早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康长运. 幼儿图话故事阅读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小班绘本:阿文的小毯子 篇八

《阿文的小毯子》写的是一个叫阿文的小老鼠很喜欢他的小毯子,从小到大从不离身,邻居的阿姨和爸爸妈 妈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阿文放弃,最后,还是妈 妈想出了好办法: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现在,阿文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那对他们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更是亲密的“朋友”。本书以温暖、生动、幽默的儿童图画反映出对真实的小孩世界的了解,所以与孩子一同阅读《阿文的小毯子》一定会让他们感到亲切和喜悦。活

标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点教学重点: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教学难点: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活动准备:

图书《阿文的小毯子》活动环节教师行为预设幼儿行为幼儿实际

行为及重建一、出示图片,认识主人公阿文。

1、教师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阿文的小毯子》。 幼儿观察图片,认识主人公阿文。

2、幼儿自由回答。 二、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介绍图书封面及封面上的书名。

2、教师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

(1)书上有谁?她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3)阿文上幼儿园带着什么?方便吗?为什么?

(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幼儿观察并认识书的封面和书名。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三、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师: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像阿文一样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的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9.小班绘本《小蓝》 篇九

小班绘本《小蓝》

活动背景:

《小蓝》是根据绘本《小蓝和小黄》改编的,内容以“小蓝在幼儿园的一天”为核心,阐述了从小蓝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最后回家的一个简单故事情节,深受小班孩子的喜爱。

绘本一共五页,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并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便于孩子观察理解。小班的孩子,活动设计将数学、音乐等领域巧妙的结合,让孩子通过这一活动,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并且喜欢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内容,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小蓝在幼儿园的情况。

2、体验小蓝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感受小蓝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制作大的绘本一本。

活动组织

一、观察封面,知道绘本名称,引出主题:

出示绘本:“小蓝”:这是谁?叫什么名字?小蓝家里会有谁呢?(引出主题)

二、阅读绘本,理解图书内容:

1、出示图

(一)提问:小蓝家里有谁?你从哪里看出这是爸爸呢?爸爸和妈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请你亲一下爸爸!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并进行推理。

设计意图: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还是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另外亲一亲,很温馨的场面,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爱。

2、出示图

(二):

(1)继续阅读图书,设计主要提问:小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小蓝就跟着爸爸慢吞吞地想幼儿园走去。来晚了,它坐哪里合适呢?

设计意图:磨磨蹭蹭上幼儿园的情形就是小班孩子的写照。从画面红绿黄紫整齐的座位排列中孩子们很快确定右手的一个空缺正好给小蓝坐。巧妙隐藏了空间知觉的培养。

(2)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呢?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教育。

(3)谁是老师呢?

设计意图:渗透比较大小的教育,中间最大的那个肯定是老师嘛。

(4)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呢?

设计意图:渗透了颜色的认知,小红,小孩,小绿、小紫,小桔,小咖?这里孩子卡壳了,老师装作耳朵凑到图片前听,然后说,它告诉我它叫咖啡!非常亲切,很尊重颜色宝宝其实就是对儿童尊重,同时也让孩子跳出思维的定势,不一定都要小。

3、出示图

(三):

(1)主要提问:现在它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从变化的一圈自由队形中可以看出是跳舞或唱歌。

(2)请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唱《袋鼠妈妈》的歌。(将音乐领域和语言领域有机结合。)

(3)数一数,少了谁?小蓝到哪里去了?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小蓝被树叶遮住大半了。

(4)小蓝为什么不来唱歌?原来怕唱的不好听,没关系,我们一起帮它唱。

设计意图:针对小班儿童的特点对幼儿进行大胆参与活动的教育。

4、出示图

(四):

(1)主要设计提问:现在颜色宝宝来躲猫猫了。他们都躲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从前有个老教材叫《小猫在哪里》,就是训练幼儿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的,我在这里巧妙的渗透了。幼儿找到后老师把宝宝一个个贴成整齐的两列,呈现一一对应的形态,再次渗透数学教育。

(2)啊呀,小蓝摔倒了,腿刮破了,怎么办?

设计意图:进行健康自我保护的教育,如幼儿回答涂药水、贴创可贴等。

5、出示图

(五):

(1)主要提问:颜色宝宝两个两个抱在一起干什么?原来在相亲相爱。

设计意图:请个别幼儿来抱老师,亲老师。学习抱的紧才是爱的深。然后请幼儿找个朋友抱抱。情感的体验。

(2)爸爸妈妈来接了,和朋友飞吻告别。

10.小班绘本阅读活动:小老鼠学画画 篇十

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语言、情节重复且充满趣味性的图书,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盲目性大,不能长时间地静心阅读。

绘本《小老鼠学画画》内容本身就多彩、有趣。故事以形象逼真的小老鼠为主角,以它们跳进不同颜色的颜料桶画出相关联的物体为主线,在不断跳跃、不断绘画的重复过程中感知色彩间的关联。这样的内容和呈现形式符合小班孩子的阅读特点。为了使活动更具趣味性,让幼儿对阅读更有兴趣,我选择对画面进行处理,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表述,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愿意大胆地猜测和表述小老鼠学画画的过程,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图书内容详见视频。重点图片设计意图:图1,妈妈在门外的喊声有符号提示,小老鼠未拉出之前仅在洞口露出一点尖尖的嘴巴,有助于幼儿对画面细节进行观察。图2,小老鼠用红色画出的物体开始是折起看不见的,在幼儿猜测之后再自上而下展开。图3,三个可折叠可拉出的黄色颜料桶,动静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图4、图5,幼儿可以在自制绘本上实现故事情境中的“变”。绿色的颜料桶内能一个接一个拉出绿色的植物和动物;紫色的颜料桶内把白色的葡萄放进去,能“变”出紫色的葡萄等)。

活动过程

一、集体阅读

1.集体阅读大图书画面的前两页。

提问:这是谁?它想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示: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表述。可以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教师从自制图书的墙洞内拉出一串老鼠,让幼儿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多少只。

提问:谁出现了?它们想干什么呢?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五只老鼠的动作,从动作中解读、猜测老鼠间的对话。

2.做一做,说一说。

提问:第一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桶里?红色可以画什么?

提示:教师可将老鼠跳进红色颜料桶里的情境游戏化,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跳入颜料桶的动作,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如“你变成什么颜色的老鼠了,你用红色可以画出什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老鼠用红色画了什么。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苹果”时,教师可以追问“你吃过的苹果是什么味道”;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棒棒糖”时,教师可以提问“红红的棒棒糖可能是什么口味的”;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蝴蝶结”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戴蝴蝶结,戴上蝴蝶结感觉是怎样的”,激发幼儿对自身体验的表述。

提问:第二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桶?黄色可以画什么?

提示:可引导幼儿对生活中黄色的物体进行回忆,如黄色的水果、黄色的动物以及黄色的日用品,并根据种类进行大胆猜测、表述。

二、自主阅读

提示: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前提问“还有三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内?画了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过程中注意对个别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如让书平摊在桌上,一页页翻看,轻声交流等。

1.依次提问: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老鼠?小老鼠用绿色画了什么?除了小老鼠画的,你认为绿色还能画什么呢?小老鼠用紫色画了什么?紫色还能画什么?小老鼠用蓝色画了什么?

提示:借助提问引发幼儿阅读画面后充分表达,同时运用辅助性提问“绿色还能画什么?紫色还能画什么”,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颜色的关注。绿色的老鼠画了圣诞树和叶子,教师可在大绘本上“变魔术”,从绿色颜料桶内拉出绿色的物体。紫色的老鼠在小绘本上画了葡萄和茄子,可以让幼儿到前面的自制绘本上“变一变”,把白色的葡萄放进颜料桶变出紫色的葡萄等。

2.延伸提问:五只老鼠都跳到画册上画画了,到底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回到教室里和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11.小班绘本推荐 篇十一

系列绘本:《乐乐趣猜猜看系列》、《小袋袋系列》、《超级变变变系列》、《小熊宝宝系列》、《鼠小弟系列》【图、文 —江嘉男与上野纪子夫妇(日本)】

其他绘本:

12.小班绘本《大纸箱》 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中小宝宝把大纸箱想象成的大房子、飞机、餐桌、菜单、家的情景。

2.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宝宝和小兔子间的对话。3.看完图书知道要放回原处,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大纸箱》绘本书。2.故事PPT。

3.一定量的大纸箱。(两个小朋友一个)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纸箱,导入活动,引导幼儿猜测并讲述

宝宝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你们玩过大纸箱吗?你是怎么玩的?

(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人手一本,自主阅读

1.小宝宝和小兔子也找到了一个大纸箱,他们和大纸箱玩了什么游戏呢?咱们一起请出靠背后的绘本书来看看吧?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事情,先让幼儿和旁边小朋友一起讲一讲,然后再请个别幼儿讲。(讲到哪个画面时大屏幕上出现相应画面,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整体思路。)

3.幼儿尝试自己阅读故事,并提醒幼儿讲述宝宝和小兔子之间的对话。4.尝试师幼共读,并用语言帮助幼儿深入情境的理解绘本内容。咱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幼儿看图书)5.指导幼儿看完图书要放回原来的地方。

6.教师小结:原来咱们生活中这么常见的大纸箱或者觉得没用的大纸箱变废为宝,能变成房子、雨伞、飞机、餐桌、家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除了这些,你还会把纸箱变成什么好玩的呢?

三、幼儿尝试探索玩纸箱的方法

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角色头饰戴上,教师播放PPT,根据画面提示,请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13.长长的短短的 篇十三

活动室里,刘老师手拿一张旧报纸正在与孩子们讨论报纸的玩法。“折一折,变成一架飞机”;“揉一揉,变成一个纸球”;“卷一卷,变成一个望远镜”……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演示着自己的作品。刘老师也卷了一个望远镜,先做了几个向远处眺望的动作,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将望远镜变长呢?”这时,有的孩子盯着手中的望远镜出了神;有的孩子展开旧报纸在思考;刘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捏着卷在望远镜里的角轻轻一拉,变出了长长的望远镜。玩了一会儿望远镜,刘老师要求孩子们用旧报纸剪出长长的面条。当她看到几个动作慢一些的小朋友正在变出长长的望远镜时,走过去轻声说:“快拿好剪刀,其他小朋友都在剪面条啦!”

孩子们在尝试剪面条,刘老师在活动室里巡视指导,并提醒孩子们将剪好的面条贴在小黑板的下边框上。不一会儿,黑板的下边框上就挂满了长长短短的面条。刘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介绍了剪出长面条的方法。“还能剪出更长的面条吗?”刘老师追问。“能!”孩子们的回答信心满满。我发现坐在活动室后面的一个小男孩剪出的面条有3米多长,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又将长长的面条剪短了。第二次展示作品时,其他小朋友都拿着长长的面条挂到黑板的边框上,可小男孩对着剪短的面条瞪大了眼。刘老师好像也发现,她走过来,抚摸着小男孩的脑袋说:“你不会剪长面条吧?没关系,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帮助你。”小男孩一脸无辜。

反思

以上案例是刘老师面向全市新教师开放的教育活动。互动研讨中,张老师说:“这节课上,教师既面向全体幼儿,又尊重个体差异。当教师发现几个小朋友玩着望远镜没有剪面条时,走过去轻声提醒;当教师发现一个小男孩没有剪出长长的面条时,耐心地安慰……”张老师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样的“提醒”和“安慰”能够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教师的“提醒”吧。其实,这里的“提醒”是一种“调控”。当教师要求幼儿用旧报纸剪出长长的面条时,几个动作慢的孩子还在尝试变出长长的望远镜。为了呈现所谓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用轻声“提醒”来“调控”幼儿的活动。

虞永平教授在《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中指出:“如果有必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调控的话,最好的调控是给幼儿以活动的时间、空间,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呀,面对反应慢一些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会等待,我们不妨给他们时间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也许,这样的“等待”会影响公开课的“精彩”呈现,但这样的“等待”正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我们再来品味剪面条环节教师的话语:“你不会剪长面条吧?”这是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没关系,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帮助你。”这是给孩子送“安慰”的“客套话”。

看得出小男孩满脸的不高兴。小男孩为什么会这样呢?互动研讨时,吴老师的话帮我们解开了疑团,她说:“小男孩告诉我,他有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妹妹,妈妈给妹妹煮面条时总是将面条弄得短短的,这样吃,面条就不会卡着妹妹了。”

原来,小男孩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面对老师的“安慰”,他的内心在诉说:“老师,你懂我吗?”是的,教师真不该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价,不该用看似尊重幼儿发展个性差异的“客套话”来送“安慰”。

成长

14.小班绘本:放整齐 篇十四

设计意图:

孩子们玩积木或者玩具时都抢着去拿自己喜欢的,可是每次玩好了叫他们整理的时候一个个都消极的很,不情不愿的,在学校如此在家里那更不用说了。收拾自己的玩具或者物品是从小教育孩子养成整理收拾的开端,自己的东西自己要保护和收拾好。小班孩子正是进行生活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绘本《放整齐》让孩子理解收拾的意义和重要性。故事中的艾利克斯是孩子的真实写照,从反面教育孩子乱丢乱放可能导致物品丢失。当让这是需要小熊家庭双方面的配合,需要内心和恒心,让孩子们逐渐懂得爱护自己的物品、整理自己的物品。

重点难点:

重点:愿意用故事中的语言,愉快地参与阅读活动。

难点:根据画面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整理意识。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整理意识。

2.愿意用故事中的语言,愉快地参与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1、绘本、小熊玩具。

活动过程:

一、小熊玩具,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玩具引起兴趣和幼儿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你们猜猜我是从那儿来的?”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熊玩具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对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带着悬念进入活动。)

二、出示绘本,分段欣赏。

1、出示绘本。

小熊:你们看,我是从这本书里来的,这个封面上的小男孩是我的主人,叫艾利克斯,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关于我主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评析:用艾利克斯的小熊玩具讲艾利克斯的故事,让孩子们更亲近艾利克斯,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2、封面欣赏

小熊:你们看,我的主人他在干什么?

幼儿:玩玩具。

小熊:他都有些什么玩具呀?

幼儿:小熊、皮球、城堡、恐龙等。

小熊:答对了,我今天要给你们讲讲我的主人。这是故事的封面,从封面可以看出讲的艾利克斯玩玩具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是这三个字,叫“放整齐”,什么意思?

幼儿:就是玩具放放好。

小熊:你家里都有什么玩具?玩玩具开心吗?你的玩具都放在那里的?

幼儿:箱子里、桌子底下、袋子里……

(评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玩具可以激发内心的真实情感,给孩子想说的机会。)

小熊总结:我们的玩具都要放整齐,放在它们该放的地方,玩具箱里、储物柜里等,不能乱扔,我们来看看,艾利克斯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把玩具都放整齐了。

(评析:提高幼儿高度,让孩子有优越感和自豪感,更能激发整理的愿望。)

3、学校回来

小熊:艾利克斯放学回到家里,你们看他的家怎么样?有些什么?漂亮吗?你喜欢吗?

幼儿回答。

小熊:他的家很整齐,很干净,你们看,他们把伞都放在伞桶里,把鞋都放在鞋橱里,爸爸妈妈把家收拾的真干净,那可是很辛苦的。但是艾利克斯有点不怎么好,他很想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骑士城堡、海盗船、和他喜欢的超人正在房间等着他。所以你们看,他哪里做得不对?

幼儿:把衣服扔地上,书包也丢在地上,把手套也扔在地上。

小熊:你们都会整理东西的,谁来帮帮他这些扔在地上的东西应该放在哪里?

幼儿:衣服应该放在房间里,书包放在凳子上……

小熊:谢谢你们帮助艾利克斯把东西放整齐,我们去看看艾利克斯干什么去了?

(评析:让孩子观察艾利克斯的家是那么的干净整齐,和他乱扔东西形成鲜明对比,爸爸妈妈把家收拾的那么干净,更能突出乱放东西是不应该的。小熊让孩子帮助艾利克斯把东西放整齐,可以提高幼儿的整理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助人为乐的激情。)

4、最后的战役

小熊:你们看,这就是艾利克斯的房间,很多的玩具,他最喜欢的玩具,是“最后的战役”,有士兵、骑士、城堡,就像真的打仗一样有趣,你们看,他的表情告诉我们艾利克斯玩得开心吗?

(评析:由于该页和封面一样,所以简单地介绍一样,避免重复。主要引导幼儿观察艾利克斯的表情,玩玩具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和孩子内心产生共鸣。)

5、小熊脸上的睡意

小熊:艾利克斯玩好了“最后的战役”,他想到了最喜欢的小熊玩具,哈哈,就是我,他把我抱起来,你们猜猜看艾利克斯带我去哪里呢?

幼儿:带你出去玩、去吃饭了……

小熊:你们听听看艾利克斯对我说了什么吧?

教师用孩子的声音对着小熊玩具说道:“小熊、小熊,你在看什么?你困了吗?我从你脸上看到了睡意。”

幼儿学说语句:“小熊、小熊,你在看什么?你困了吗?我从你脸上看到了睡意。”

小熊:你们猜猜艾利克斯带我去哪里呢?

幼儿:床上睡觉

(评析:幼儿学说艾利克斯的语句可以让孩子产生共鸣,自己和艾利克斯是一样的。)

6、爸爸妈妈的床很温暖

小熊:艾利克斯把我带到了床上,虽然很舒服,但是一点也不喜欢,因为是爸爸妈妈的床,我要回我自己的床上睡觉,艾利克斯。可是艾利克斯被爸爸叫走了。

爸爸说:艾利克斯,去浴室洗澡,把衣服脱了放在洗衣篮里,把你的玩具收拾好。

小熊:我想艾利克斯肯定是被爸爸叫去收拾玩具了,啊呜,我只能睡一觉了。

(评析:用小熊的身份讲述故事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孩子们更感兴趣。)

7、我把我的小熊丢了

教师将小熊放到桌子上睡觉,什么声音?教师学着艾利克斯的声音哭泣。

幼儿:哭声

教师:谁在哭呢?我们来看看。

幼儿:艾利克斯

教师:为什么哭呢?

幼儿:被爸爸骂了,不听话……

教师:大家吃完饭准备睡觉了,艾利克斯感觉少了什么东西,就大哭起来了?他觉得少了什么呢?

爸爸:艾利克斯,你怎么了?别哭了。

艾利克斯:我把我的小熊弄丢了,他离家出走了。

幼儿用哭泣或者伤心地表情学说:我把我的小熊弄丢了,他离家出走。

(评析:有表情的学说语句可以渲染失去心爱玩具的悲伤,提升教育的效果。)

教师:你们知道小熊在哪里呢?

(评析:通过猜一猜让孩子想象一下艾利克斯哭的原因,让孩子们回忆小熊在哪里?可以考验孩子记忆力和观察能力。)

8、破涕为笑

小熊说道:艾利克斯,谁叫你把我放在爸爸妈妈床上,你应该把我放在我自己的床上,这样你就找得到我了。

艾利克斯: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不乱放了,我会把你放在你一直呆的.地方。

艾利克斯抱着小熊破涕为笑。

三、情感迁移,培养习惯。

1、教师小结。

教师:有一些小朋友拿玩具的时候很快很开心,收拾的时候就不情不愿了,还有人乱丢也不捡起来,这样对不对?艾利克斯他差点把心爱的小熊丢了,现在他可不敢乱丢玩具了,会放整齐了。你们会吗?

2、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教师:那我来考考你们,我们的蜡笔应该放在哪里?橡皮泥、衣服、书、茶杯等。

幼儿用手指出方位即可。

3、表扬。

教师:你们都知道东西放在那里,很厉害的,但是最厉害的小朋友不但知道还会做到,你们能做到吗?

幼儿:能。

教师:好,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就请你们把教室里没放好的东西去放放好。

活动反思:

15.对小班绘本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在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主题式研训活动中,我执教了小班绘本阅读《鲁尼和小猪》。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主人公鲁尼和小猪都很可爱,故事中将吃饭、睡觉、喝水等用“呼噜呼噜”“啊呜啊呜” “咕咚咕咚”等象声词加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看看画面、听听故事、说说内容、做做动作的过程中让幼儿逐渐感受到“鲁尼和小猪”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且在欣赏与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绘本故事的魅力所在。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想象逼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其收益显著。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时,注重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内容,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地猜想。孩子们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次活动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整个活动也充满了童趣。

上一篇:跨行业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