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爱女孩工程

2024-10-30

镇关爱女孩工程(精选8篇)

1.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一

张政发[2010]9号

张潘镇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关爱女孩行动”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确保国家人口安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重要举措。推进结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实行标本兼治,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和宣传手段,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成长、发

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1、强化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关爱女孩、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婚育新风。利用集市每季搞好1至2次相对集中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车、宣传板、咨询服务、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工,创造有利于“关爱女孩行动”开展的舆论氛围。粉刷“关爱女孩行动”标语,使每各村不少于3条。

2、开展阵地化宣传。发挥人口学校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宣传教育功能,广泛宣传“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观念,宣传保持出生性别比平衡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关爱女孩行动”的认识。开展由群众广泛参加的“关爱女孩”和人口计生知识竞赛,使“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的婚育新风尚进村入户,家喻户晓。

3、开展特色宣传。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和“三下乡”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服务,利用春节慰问计划生育女孩户。

(二)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1、强化利益导向。继续推广以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双女为主要对象的绿色养老保险、资源滚动养老保险等做法和经验。借助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等各项政策落实的机会,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女孩户的政策,为女孩户解决后顾之忧。

2、要继续开展扶助贫困母亲和救助贫困女孩行动。妇联、共青团、民政要同镇计生办积极配合,争取和广泛筹集幸福工程和希望工程资金,开展贫困母亲和贫困女孩救助工作。中学要把保障女孩受教

育权利作为关爱女孩的重点,提高女童入学率。解决贫困女孩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

1、实行出生婴儿死亡申报制度。凡是新生婴儿(婴儿30天以内)死亡的,应在48小时内持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向所在村和镇计生办报告。

2、严格实行查环、查孕制度。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按季度实行B超查环查孕。镇计生办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对本辖区内现孕人员实行按季跟踪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私自流引产的要及时书面上报旗计划生育局备案。村计生专干执行好“月访视”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其经期、孕情,对有生育倾向的重点管理对象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以便及时掌握其怀孕时间,在怀孕后要进行“孕情跟踪”服务和管理。

3、制定计生办与卫生院、医药公司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了有奖举报制度。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申请《计划生育服务证》的育龄夫妇,与所在地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签订《孕情监测合同书》。对符合二孩生育条件,无证妊娠超过14周以上的应补办《计划生育服务证》,私自流引产的取消其再生育资格。

(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积极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进一步完善查环、查孕、查病的‘三查一治“制度,建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定期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检查和生殖健康普查服务,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2、广泛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以镇服务所为主体、村服务室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提高技术服务、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关爱女孩行动”领导小组,做到四到位。

2、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各村、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勇于创新,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张潘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元月六日

2.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二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 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力军。情系群众, 心系职工, 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和谐共赢是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基层工会组织围绕企业发展的工作方向。“注重职工关爱”是党的“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体现, 基层工会工作必须关注职工的生活与发展, 积极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并积极为职工个人发展搭建平台。所以, 加强“职工关爱工程研究”, 是新时期基层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对此加强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基层工会职工关爱工程实施路径做初步探讨。

1 基层工会职工关爱工程的重要意义

1.1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群众路线。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要调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科学发展, 必须通过人文关怀工作, 充分激发出职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要把这种关心体现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发展”、“企业与职工共成长”方面, 只有这样, 职工参与企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 企业的科学发展才有坚实基础。

1.2 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基层工会实施职工关爱, 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解决职工的心理问题, 解除职工的心理困惑, 减少焦虑、阴郁、恐慌等, 引导职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压力、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 帮助职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 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进而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做好了这些工作, 企业就不仅仅是在创造经济和物质财富, 同时也切实担起了企业的部分社会责任。

1.3 提升职工的凝聚力有效途径

关爱职工并非仅局限于提供给职工的各项福利, 更应该是从物质到精神, 从生理到心理, 从工作到生活, 为职工提供的一系列全方位服务。通过关爱职工, 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压力, 实现身心健康, 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凝聚力。

2 基层工会职工关爱工作的实施途径

本文理论研究引入马斯洛需求理论, 针对职工不同的需求层次给予相应的关怀帮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本文从职工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会 (归属与爱) 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出发,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逐步展开, 以期通过有效实施途径的探讨, 对基层工会做好职工关爱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2.1 建立困难帮扶长效机制, 保障职工生活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 一位职工仅仅是一个个体, 但职工身后家庭成员众多, 有父母、子女、配偶。家庭成员有了困难, 势必影响职工个人心情, 影响工作质量。因此, 基层工会组织不仅要关心职工本人的工作生活需求, 还要考虑解决职工可能出现的各种家庭困难。

对此, 基层工会应力求在帮扶形式上灵活多样。如开展“有困难找组织”活动, 关心职工衣食住行, 关心职工的喜怒哀乐, 关心职工的具体困难;把“探访”工作做好, 将“帮扶”工作做实;尽心尽力推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让职工觉得企业就是一个和谐大家庭, 充分感受到“安全”、“温暖”的“家”之感觉;建立职工困难帮扶动态档案库, 逢年过节对建档困难职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2.2 建立心灵呵护长效机制, 保障职工安全需求

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有限等状况, 给职工带来的压力也加重, 使得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不安全感也日益凸显。实践证明, 心理疾病不仅危及职工个人身心健康, 也是破坏企业组织绩效的大敌: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上升;心理压力过重, 负性情绪增加, 经常感到孤独, 缺乏安全感, 对外界不感兴趣, 情绪衰竭, 容易悲观沮丧、自我成就感降低;在行为的表现上, 冷漠多疑, 人际关系恶化、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或自残行为。

为缓解职工心理压力、心理障碍, 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职工做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工作, 疏解职工心理压力, 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创造效能。

2.3 建立健康关爱长效机制, 保障职工社会需求

2.3.1 以文体活动为依托, 提升职工凝聚力

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领导应高度重视。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思想品质, 提高综合素质。实践证明, 员工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过程中, 专长和个性能得到充分体现, 成就感与自信心进一步提升;在挥洒汗水、捍卫荣誉的同时, 紧张的工作情绪得以舒缓, 有助于培养机智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和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态;在团结协作、共克困难中, 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层组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通过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宣传和体现企业文化深厚内涵, 提升员工健康需求和生活品质, 使之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达到了传播文明、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目的。

2.3.2 以预防疾病为手段, 保障职工健康

积极协调安全保障部门开展职工年度体检工作, 通过年度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各种疾病征兆, 为早治疗提供时间保证。基层工会组织应向各分工会配送血压仪、体重秤及医药箱等医疗保健用品, 提示职工关注身体健康状况, 并为突发职工安全事项做好应急措施。

2.3.3 以协调沟通为途径, 维护职工权益

基层工会积极与行政沟通协调, 夏季按时、足额为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 特殊工种高温作业尽量推迟到下午3点钟以后进行;给工作在一线的职工送上了茶叶、毛巾、清凉饮料、人丹、霍香水、清凉油等消暑用品, 使职工烈日下能消暑解渴。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 工会给一线职工送上节日慰问品;积极协调人力、安全等部门按时、足额发放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福利用品等。通过活动的开展, 激发职工为企业奉献的热情, 敢打敢拼的工作积极性, 保证各项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

2.4 建立优秀表彰激励机制, 保障职工尊重需求

基层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 (工作) 者的评优、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优秀工作者表彰机制、激励措施, 公开奖励和表彰, 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 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使优秀职工获得应有社会尊重。

2.4.1 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 营造尊重人才氛围

广泛开展行业职工劳动技能竞赛, 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及技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鼓励职工争当“金牌工人”、“首席技师”、“创新能手”, 努力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宣传推广职工技术成果, 让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为更多的职工所掌握。加强职工技协组织建设,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为技协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员工为目标, 大力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 为职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工作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畅通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 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鼓励创造性劳动的良好氛围, 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凝聚导向作用的创造群体。

2.4.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尊重人才机制

为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 激励基层工会和工会干部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表彰机制、激励措施, 公开奖励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切实给予其先进称号及应有的社会尊重。

2.5 建立发展引领长效机制, 保障职工自我实现需求

基层工会以提升职工整体能力素质为工作内容, 从道德、技能和女工三个方面关注职工个人发展。

2.5.1 引导职工争做道德先锋

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工会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当今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资关系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 工会工作必须要坚决依靠党委的领导, 紧紧围绕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 切实履行职能, 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 切实引导职工争做道德先锋。

2.5.2 引导职工做业务先锋

围绕中心任务, 深化劳动竞赛, 建立健全组织动员产业职工建功立业的长效机制。深化业务技能提升为主题的劳动技能竞赛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 围绕促进产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拓展劳动竞赛的新领域, 扩大劳动竞赛覆盖面。积极开展国家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和行业特色竞赛, 认真总结开展劳动竞赛的经验做法, 根据青年职工特点, 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劳动竞赛规律, 建立健全劳动竞赛活动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 形成组织和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长效机制。

2.5.3 积极开展巾帼行动, 助推女工实现自我价值

积极开展“巾帼建功”以及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各项活动, 活跃女职工的文化生活, 调动、发挥女职工的积极性, 用女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来塑造行业、岗位新形象, 促进女职工创先争优评选工作, 助推女工实现自我价值。

3 基层工会职工关爱工作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3.1 基层工会干部要真正树立“群众路线”的理念

基层工会干部要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并把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职工。通过职代会等民主管理机构, 保证企业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既要立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也要尊重职工的合理诉求, 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基层工会干部要尊重职工的权利, 维护职工的尊严, 经常深入基层一线, 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把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传递到职工身边, 融入职工心田。

3.2 建立相关的制度机制, 使职工关爱制度化

加强职工关爱是企业回报职工的具体体现, 和企业发展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应该常态化、制度化, 在职工关爱方面好的做法, 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 作为长效机制沿用下去。基层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人力资源部关于薪酬分配、年金等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中来要重视职工的劳动保护, 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工作环境, 关注职工的身体健康。

3.3 建设以基层工会组织为主体的的职工关爱队伍

为人文关怀提供组织保障。基层工会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与职工群众最为密切, 是职工关爱工程实施的主要力量。基层工会要形成顶层设计完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问题有效解决的工作闭环, 以工会、工会各工作委员会、各分工会三级组织, 明确各级主责任务, 逐级落实职工关爱工作, 畅通沟通渠道, 做好职工的“娘家人”, 使得广大职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真正感受到基层工会组织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 加强职工关爱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具体体现, 既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 又有利于职工的全面发展。基层工会组织要把握时代发展背景, 重视和加强职工关爱工作, 通过职工关爱工程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发职工的内在积极性,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积极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提供机会, 维护职工合理诉求, 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真正统一, 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岩.多层次员工关怀实施策略[J].人力资源, 2010 (2) .

[2] (美) A·H·马斯洛著. (许金声.程朝翔译) .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 1987 (11) .

[3]王文敏.新时期加强员工关怀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 2012 (9) .

[4]马君.危机下的管理变革[J].企业管理, 2009 (4) .

[5]谭英华.人性化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 2006 (2) .

[7]张西超.员工帮助计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8]孙健敏, 徐世勇.工作压力会伤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9]王雁飞.国外员工援助计划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3.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三

[关键词]“两新”组织;关爱帮扶机制;“班长”工程;政治引领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9-0054-03

近年来,为了使“两新”组织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真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让“两新”组织党组织更接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杨浦区四平路社区(街道)通过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形成了激励关怀“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氛围,培养了一批“两新”组织后备书记人选,有序做好了新老书记的交替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四平“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力。在此基础上,四平社区综合党委还对四平辖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和梳理,并达成共识: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把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即“班长工程”建设作为四平“两新”组织党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抓起,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其次,在做好现任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拓展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后备力量,使“两新”组织党组织后继有人,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地得到发展。为此,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关心“两新”组织党员

(一)政治上关心。“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因其工作的特定环境,决定了他们学习时间上的局限性。为党组织书记提供培训机会,拓展工作视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上一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去年以来,四平社区综合党委紧扣“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加强‘两新组织‘班长工程建设”主题,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组织了“两新”党组织书记一系列学习、考察: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学习十八大精神,鼓舞书记们的干劲、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党建工作实效;组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及综合党委工作部的同志,到殷行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参观学习;综合党委召开了“四平路社区(街道)‘两新组织党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座谈会”、举办“学党史、讲党性、看发展实践活动”;特邀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同志给“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主讲《怎样做好新时期“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由商务楼党总支发起,四平社区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共同参与“当好书记、抓好党建、促进发展”党建联建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使“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学到了党务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

(二)工作上支持。四平社区综合党委在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加强指导、帮助和服务,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保障。一些“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因为工作、年龄等方面上的原因,对于党员的发展、培养的具体工作细节比较生疏,综合党委工作部的同志不厌其烦地指导,从发展党员前的材料政审,到参加支部的党员大会,他们和“两新”组织党组织支部书记一起与预备党员谈心,使党支部的发展工作有序地进行。根据“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工作基本上是靠书记和委员们业余“加班加点”完成的情况,在支部信息工作以及网站更新、编辑等工作上,综合党委主动跨前一步,给予支持与帮助,让“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服务党员和员工,去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三)生活上帮助。四平社区综合党委利用“上海市杨浦区‘两新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给每一位党员发送生日短信,还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过生日,送生日贺卡。同时,建立书记体检制度,每年安排辖区内“两新”组织书记体检;建立“三必访”制度,“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生病必访、家中发生重大事宜必访、思想有波动必访等一系列的关爱机制。商务楼党总支还在上海“两新”互动网上组织了“我在四平这些年……”征文活动,一个研究生党员在征文中吐露了“失业的困惑”。综合党委了解情况后,及时和商务楼党总支委员进行沟通,发动商务楼的党员一起为这位失业党员寻找工作。党员们都深有感触: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在四平却有一个共同温暖的“家”——党组织,有“家”的感觉真好!

二、加强“班长工程”建设,培养“两新”组织接班人

(一)抓好学习培训。为了把“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以此鼓舞书记们的干劲、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党建工作实效,社区综合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四平路社区‘两新组织学习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社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部分“两新”企业业主近260人参加了会议。同时,召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综合党委委员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等近30余人参加了会议,领会和贯彻落实精神。综合党委还主动上门学习兄弟街道的先进经验,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进行充电。针对四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工作方法和经验欠缺等问题,综合党委还组织四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及综合党委工作部的同志,到兄弟社区参观学习。另外,综合党委还及时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特邀知名专家主讲《上海未来发展与自贸区建设》,把思想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同时,根据“两新”组织大部分党组织班子今年任期届满的实际情况,综合党委邀请了区委组织部领导,就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党籍管理、党员管理、党费收缴等党建实务工作进行了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综合党委对四平“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广泛听取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意见建议后,对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时间节点上进行了安排,并按照党章的要求,有序推进了换届选举工作。

(二)抓好选优配强。在工作中,综合党委注意调查研究,在深入基层进行排摸、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各个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严把“三关”,即培训关、程序关、人选关,着力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并把“两新”组织党总支书记的年轻化、知识化排到议事日程上,对“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年龄、文化结构等方面进行把关和调整。换届选举后,四平“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中,四十岁以下担任“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成员人数由原来的19%提高到30%。在选优配强方面,主要做到“三个努力”。

一是努力把企业“一把手”培养成党支部的主心骨。综合党委在有条件的企业,倡导业主、书记“一肩挑”,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活”起来、“转”起来。

位于四平路远洋广场的上海同大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员工近90名。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党员9名,业主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书记由公司业务骨干担任。由于书记生育等一些原因,该公司党支部工作一度出现“空转”的情况。对此,综合党委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一方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一方面与业主沟通商议,阐明选优配强书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公司经营由业主的儿子主持日常运作,他曾经是一名公务员,并且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有着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对此,综合党委顺势而上开展工作,与他进行真诚的沟通,希望由他来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因为,要发展党员,要搞好党支部工作必须要有一个高素质、有能力的书记。而且只要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活力,就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提升公司的凝聚力。通过面对面、心与心交流,业主的儿子表示愿意担当起这个责任。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后,他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员同志的期望,“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把公司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

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学会做书记。加强书记队伍建设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持续良好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各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面对年龄、工作岗位参差不齐的新一届“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围绕“今天,我们怎样做‘两新党组织书记”的主题,综合党委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在综合党委引导下,商务楼党总支举办了由新当选的总支委员和互动网网站信息员参加的“学党史、讲党性、看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邀请杨浦区委组织部和综合党委有关领导一起为商务楼年轻的党员骨干上了一堂“新时期,我们怎样做党支部书记?”及写作专业知识课。同时,组织到南通红十四军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活动,让这些年轻的党员骨干受益匪浅。一些党员在讨论和交流中说:网上留言不代表民意,民意不代表民心,然而,民心才是代表人民大众,这也是我们党最需要关注和关爱的。上级党组织组织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让总支党员相互之间增加了了解,更明确了肩上所负的重任。

同时,综合党委还邀请了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来街道上课,着重阐述了新时期对“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要求。首先是要转变观念,要谦卑地向人民学习、谦卑地为人民服务;其次,要善于经营好自己的党组织,要精耕细作;再次,要加强创新,充分发挥书记的引领作用,“两新”党组织书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带领整个团队,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使“两新”组织党组织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去。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讲课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中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由商务楼党总支发起,四平社区各“两新”组织参与的“当好书记、抓好党建、促进发展”党建联建实践活动,学习了枣庄市税郭镇非公企业党建经验,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互动活动,使四平“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既学到了党务知识,又开阔了眼界。一些“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在交流中说:“学习和交流,让我们明确了‘两新组织党组织承载着积极引领‘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责任,更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今天的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调整步伐,才能与时俱进、加强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在党组织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团结党员、带领党员,走出‘两新党建工作的新天地。”

(三)努力把青年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除了要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外,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进一步强化“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四平社区综合党委加大在非公领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做到培训有计划,教育有实效。积极主动与基层“两新”组织党组织一起,在“两新”企业中积极挖掘一批政治上要求上进,工作上刻苦钻研技术的青年人才,巩固“把青年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发展成业务骨干”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去年,综合党委发展了9名新党员,转正了10名预备党员,他们都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其中3名成为企业高管。同时,又有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两新”党建工作后备军队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后继有人,党建工作的实效使得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加强“班长工程”建设,是有效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一项长效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四平社区综合党委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一是业主支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比例不大,造成有些党组织书记“有力使不出”。二是“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造成了党员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三是党组织书记队伍选拔渠道单一,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等等。

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同时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四平社区综合党委认识到,目前虽然困难很多,但是很有奔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长效关爱帮扶机制,加强“两新”组织“班长工程”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社区(街道 )综合党委

4.碧石渡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 篇四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接过装满学习用品的新书包,碧石渡镇卢湾小学六年级学生余思敏满怀感激的对前来看望她的老师说道。这是发生在碧石渡镇卢湾村感人的一幕。

24日,碧石渡镇中心学校组织该镇50余名党员教师、100余名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结对帮扶,从思想上疏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帮助,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碧石渡镇中心学校校长舒全才告诉笔者:“在前期对学生、家长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留守学生因家庭教育和管理的缺失而行为失范,以及社会普遍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问题的担忧,中心学校决定在全镇开展关爱困难留守儿童活动。”

5.xx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促进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要求,全面保障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权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逆境成才,服务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一、实施“农村留守儿童部门联动教育计划”。

1、推行一项工作制度。镇中心校、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村支两委等部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会议制度,及时汇总工作情况,找准工作问题,落实工作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2、实行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包保制度。采用“一帮一”、“一帮多”的结对方式,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要深入了解所牵手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农忙等特殊时节对困难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帮扶,使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3、构建五大联动网络。建立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的监护网络;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心理、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网络;建立民政、妇联、团委和志愿者为主体,保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助网络;建立以司法、派出所、工商所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网络;建立以卫生院为主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医疗保健和资助康护网络。

4、开展四大维权行动。一是开展维权宣传行动。广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维护宣传,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二是开展就学普查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现象;三是开展校园安全行动。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园安保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制,预防和制止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恶性案件发生;四是开展环境净化行动。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歌舞厅等场所的整治和监管,校园周边200米以内不得有网吧、彩票投注站点,600米以内不得有彩票专营场所,坚决打击利欲熏心、屡教不改和触犯法律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的经营者,净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二、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计划”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制度。各学校要组织专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镇教育管理中心要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建档,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病史;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以及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留守儿童档案及调查统计表做到学校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同时上报镇政府社事办备案。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任务明确,深入分析问题,着手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2、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普惠资助制度。严格按照特区要求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杂费、课本费的基础上,对贫困家庭寄宿留守儿童给予生活补助,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3、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活动制度。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给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开展“爱心牵手”、“爱心节日”、“快乐生日”等系列活动,让每个留守儿童有家的归属感。

4、建立“代理家长”、“监护人”家教培训制度。强化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各学校要积极配合相关单位每年组织专家免费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三、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联线计划”

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各学校要认真按照特区要求建立“亲情视频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和安装“亲情电话”。着力指导留守儿童家庭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强化监护意识,家长外出应选择责任心强、有保护能力和精力的临时监护人,并应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留守儿童的家长要保证交流沟通途径畅通,通过电话、书信经常与孩子联系,经常与学校老师及临时监护人取得联系,掌握孩子的动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具体实施“七个一”工作机制:每班成立一个留守儿童互助小组;每期购置学习用品一套;“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通电话或视频聊天一次;学校教师每学期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学校每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集中的心理辅导活动;要求留守儿童每月给家长写一封信。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分管教育和民政工作领导任副组长;镇中心校、财政所、社事办、妇联、关工委、共青团、文化广播中心、派出所、卫生院、司法所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事办,由镇中心校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相关办所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人,落实相关责任,专人负责,抓好落实。职能单位要整体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培养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联动机制。镇教育管理中心要将留守儿童教育培养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规划,保证留守儿童的权利,特别是要抓好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管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细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共青团要发挥基层团组织和少先队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要配合有关部门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广大留守儿童多提供一些对外交流、社会交往、走进城市的机会。镇妇联要在全系统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维权行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各村要对本辖区留守儿童建册立卡,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镇财政所要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镇卫生院要定期了解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疾病防治和健康咨询。派出所要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防范纳入农村新型警务工作范畴,有效预防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案件发生。镇文化服务中心要净化文化市场,规范网吧的经营管理,严禁网吧容纳未成年人。镇关工委也要发挥优势,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司法、农办、人力社保、民政等办所也要履行好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总之,各办所和单位要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贯彻落实县、镇保障和改善民生文件精神的宣传工作,宣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举措、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加强督查,稳步推进。镇政府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办所、各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督查,汇总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动态监督机制,确保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稳步推进。

七、加强考核,实施奖惩。镇党委、镇政府将把村社干部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情况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施倒扣分制。对完成任务较差的和推进工作不力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先进典型将进行表彰。

八、存在问题

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6.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六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让我校所有留守儿童都拥有一个和谐幸福、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二、目标方向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4、使留守儿童们获得同学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关爱。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1、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包班教师。由包班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诚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

3、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由校长牵头组织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把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关爱的重点对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师帮扶对象:校长帮扶4名;副校长帮扶3名;主任、副主任帮扶2名;其余教师帮扶1名。每位留守儿童每学年至少50元的帮扶金。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二)、要求教师随时转变角色,既当严师,又当慈母。作为教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爱,与他们交朋友,以热情的帮助,真诚的教诲迎取他们的信任,力争成为留守孩子们学习上的促进者,生活上的支持者,活动中的协助者,情感上的知心者,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无忧无虑的生活,快快乐乐的学习。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帮扶计划中。

四、做好以下八项访问工作。(每一次访问都必须有详细、具体的记载。)

1、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时必访。

2、孩子情绪有变化时必访。

3、孩子生病时必访。

4、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必访。

5、孩子成绩下降或上升时必访。

6、孩子在家庭、生活上有困难时必访。

7、孩子出现频繁迟到、早退时必访。

8、孩子出现厌学时必访。

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组建珠街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杰(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张成元赵荣玖(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员:郭正刚黄光富倪先艳杨大勇姜照发黄启仙 李凤江王琪莲娄玲周忠贵各完小校长

总之,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人人自立自强,作为学校,力争为他们创造一片美丽的蓝天。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

7.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七

随着国内民居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老年人群数量迅速增长,1999年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由于子女数量锐减,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日渐突出,如何为老龄人提供优良完善的生活服务、创建符合老龄心理需求的生活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在此环境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

滨海宜老社区——震杉镇为滨海集团松江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中高档养老社区,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快乐的适宜老年人的居住新环境。

项目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距北京约72km、天津市区约80km、唐山约80km,地理位置适宜,可享三大城市资源配套和复合式交通路网,交通便捷。

2 设计立意

雲杉镇整体设计是在总结国内已建同类社区经验、借鉴国外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宝坻现代农业创业园,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园,建造适合退休人群居住、养生、游览、交流的居住空间环境(见图1)。设计开发轮转式老年公寓、居家式养老公寓与居家式养老公寓高端产品,构建集住、医、乐、学等于一体的全龄化养老居住社区。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要为退休人群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而且从该年龄群体心理需求出发,创建不同空间,配备各种服务设施,满足各种类型老年人群的需求,丰富老龄生活,令其产生归属感,形成良性、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从而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医等五大方面问题。

3 总体设想

雲杉镇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0万m2,前期建设包括一幢酒店会所建筑,面积6万m2;17幢轮转式老年公寓,建筑面积18.5万m2,公寓总套数2277套。远期将开发建设35万m2的居家式养老公寓以及10万m2的居家式养老公寓高端产品(见图2,3)。

该项目北临已在提升改造的鲍丘河,南侧与松江宝坻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实验基地隔路相望,周边环境优良。整个地块的建筑群组以公共中心——酒店为轴心,成组布置标准模块化公寓楼。酒店意在为老龄人访客、子女探望团聚时提供住宿,其3层裙房及部分地下空间安排了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和餐饮、洗浴、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酒店主体的两幢12层塔楼,增强了社区入口仪式感。北侧3幢17层塔式公寓楼与酒店共同形成社区的标志性中心,公寓楼形平面降低了建筑对河滨公园开放空间的压力。轴心两侧17座条形公寓环绕酒店布置,形成6~11层的建筑组团。组团建筑以退台形式结合曲线线性建筑布置,形成丰富的组团空间和天际线,为城市道路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受。

4 空间设计

4.1 居住空间

“住”是老龄人群首要关注的问题。公寓楼的整体设计借鉴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先进的宜老设计理念,同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设计以组团围合式为主,自然形成庭院,建筑布局营造出家庭般的居住氛围。平面布局根据北方的地理气候特点,重视老人对阳光、新鲜空气的需求,以单廊式的条形公寓为主导,点式公寓为辅的设计,满足不同老人居住的需求。为满足同时并行双轮椅,设置铺设防滑材质的通廊,南侧布置公寓单元。公寓单元以独居公寓为主要布局,少量两居公寓置于模块尽端,方便居者清扫、盥洗、烹饪。户型分为大、中、小户型,中小户型为独居户型,大型为两居户型,小户型50~70m2(M、E),中户型80~90m2(F0、F1),大户型110~120m2(D)。居住单元内空间方正紧凑,装修简洁实用,色彩柔和温暖,采用无公害涂料、防滑地砖等装修材料;卫生间设施齐全并按照年龄特点定制卫生设备,设置必要的安全抓杆的同时弱化衰老的痕迹,满足老年人日常安全、舒适的生活需求(见图4~9)。

4.2 交流空间

关注老年人群交流需求是本项目公寓设计的重要特点。每幢公寓楼根据建筑层数、长度的不同,穿插设有两层高、不同尺度的空中花园,一方面将户外景观带入建筑体内,使之与室外环境交相辉映,提供了赏析的空间;另一方面形成区域交流空间,不受室外气候条件限制,为老龄人群交友、宣泄、倾诉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室外空间不仅是建筑和环境的点缀,也是居者心灵慰藉之地,其设计以“生道相保、动静互摄”为宗旨。条形公寓围合式布局所形成的中央庭院,沿鲍丘河及组团之间设计东西走向带状社区开放空间,其间设置:小型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门球场、烧烤区、交流区、景观步道、临水广场、演绎台及钓鱼点,结合景观设计为生活在社区内的老年人休息、娱乐、沟通提供了多种场地。地块内人车分流的场地设计,令居住环境更为舒适、静谧,让老年人享受更贴近自然的生活(见图10,11)。

4.3 生态空间

社区南侧13万m2设施农业大棚、4万m2的自助型农庄及生态餐厅为老年人提供观赏、采摘、生产、耕种、休憩、游玩等独具特色的多样化养老配套空间(见图12)。酒店会所的裙房及地下室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功能空间,包含宜老餐厅、社区医疗中心、老年大学、图书馆、文体活动室、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室内高尔夫、康复理疗、洗浴中心等。老年大学提供包括烹饪、声乐在内的各类教学服务。根据入住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以及办学条件设置相应课程,并制定适合老年人身体接受程度的教学课程,优先聘任宜老社区中有教学资质和有经验的老年人担当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老年人群体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各类功能空间的设置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繁多项目的设立丰富了老年生活的多样性,为离开工作岗位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关注方向,找到崭新的生活目标。

4.4 交通空间

建筑的停车问题作为本设计的重点予以全面规划考虑。为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结合本项目实际使用的特殊性,机动车主要以外来访客车流为主,为减少机动车辆对地面人员的干扰和安全威胁,酒店两侧设置地下停车库入口及地面停车场,便于外来车辆快速停放。区内日常为人行系统,车流不进入,仅有紧急情况发生时机动车方可进入社区内部,真正实现了地块内人车分流、不同使用对象的车辆分流,互不干扰的理想目标。

5 环境设计

绿化环境设计秉承“生道相保,动静互摄”,在尊重现有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同时,结合建筑交通组织和出入口的设置,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和修饰,体现自然体验、人工设计,展现动静相宜的现代生态。整体环境设计中加入诸多功能性,植被自然隔离、连廊贯穿其间、点面结合等方式提升了社区内空间转换的灵活度,使空间更为开阔,环境更加优美,创造出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社区环境。

景观空间可概况为:一轴、两带、五环。一轴:以酒店为中心,结合塔楼设置强调入口的仪式轴线;两带:沿鲍丘河及组团之间设计东西走向带状社区开放空间;五环:以公寓建筑围合的具有亲切尺度的主体空间,在此庭院空间内居者可亲切交流(见图13~18)。

6 造型特点

酒店裙房立面强调水平元素,呼应其平面由南向北渐宽的规划,采用实墙与玻璃墙虚实互表、刚柔并济的方式。主楼则强调垂直元素,“北实墙南开口”以配合“北遮风南采光”的物理环境。北面垂直墙上配以小窗,勾勒出活泼的元素。

公寓建筑色彩柔和,塔楼利用规则的阳台面开口,配以水平、垂直挡板,平框、凸框开口的延续与截断手法,其间自由穿插空中花园的通透体块,使得整个建筑造型灵活跳跃,形成本社区“自然、律动、绿”之风格。条形公寓楼以浅色的模矩化阳台开口,组成单纯的背景,再配以随机多变的玻璃框体,如同乐谱上跳跃的音符,产生活泼年轻的律动感,令整区建筑灵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8.镇关爱女孩工程 篇八

该试点工作将对农民工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使项目地区农民工对艾滋病、结核病、计划免疫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为农民工开展慢性病“三个一”工作,即免费测量一次血压。发放一本《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科普知识手册》,开展一次慢性病预防与营养知识讲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重点指导农民工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力,缓解心理压力。

在建立農民工健康档案方面,为与集中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使建档率达到80%以上,及时更新,实现计算机管理。

开展农民工结核病防治及其子女免疫规划,为农民工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加强农民工子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到2015年,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以乡为单位原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

实施农民工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落实相关筛查和检测,并提供有关预防、治疗和随访,使项目地区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梅毒筛查率及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率达到90%以上。

上一篇:运动会作文400字初一下一篇:信息管理概论形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