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舞蹈心得

2024-06-17

学舞蹈心得(精选11篇)

1.学舞蹈心得 篇一

为全国小学、中学培养具有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能够满足学校美育需求,以及创造性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的高素质综合型舞蹈教育人才。

初试:

(1)歌曲演唱(一首歌曲,无需任何伴奏)

(2)模唱旋律(钢琴弹奏约4小节,然后模唱出旋律)

(3)舞蹈表演(自备音乐,风格不限。表演限时2分钟之内)

终试:

(1)命题即兴辩论(每10人一组,设正、反方。首先依次发言进行辩论;然后自由辩论; 最后每人依次用最精炼的语言总结陈词。)

(2)歌曲演唱(内容、形式同初试)

(3)模唱旋律(形式同初试)

(4)舞蹈表演(内容、形式同初试)

(5)口试及才艺展示

2.学舞蹈心得 篇二

1、明 确培育目标 , 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 改进体育舞蹈教学

1.1、借鉴芭蕾形体训练课内容

体育舞蹈的锻炼特征之一就是充分显现人体美, 不论是单一动作、组合动作、旋转姿态等, 都对身体的柔韧度、伸展性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 而该类舒展性的动作会给人带来美的体验, 体育舞蹈需要的身体素质能力是以形体训练为基础的。大学体育舞蹈的设立对象主要是大一或大二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大都没有体育舞蹈经验, 在身体的柔韧度、延展性等方面的基础功底也较缺乏。此外, 体育舞蹈是由多元化的舞蹈种类组成, 学生的舞蹈常识匮乏导致其做出协调性、准确性、优美的舞蹈动作的难度大增。为了培育学生的舞蹈能力, 必须调整教学内容, 将芭蕾舞的教学内容融合到教学中, 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

1.2、重视交谊舞的脚步和套路的训练

将交谊舞步的元素和动作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学习对象, 通过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从而合理化创建和编排适合学生的交谊舞教学方法。在教学上, 老师应使学生重视基础动作, 特别是对基本单元素的练习, 要循序渐进, 切忌快速教授。

1.3、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的教授

学生通过对体育舞蹈基础理论课的全面学习, 可以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将理论知识用于舞蹈技巧的训练中, 所以教授基础理论知识是大势所趋。体育舞蹈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包含: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基础技巧、创写和编排、乐理学识等等。理论课的教授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全面的理论知识, 还可陶冶学生, 培养其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1.4、注意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老师应激励并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 并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合理运用。

第一, 重视学生课外活动, 通过举办体育舞蹈竞赛等形式, 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第二, 在教学课程中, 要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解决抽象化的体育舞蹈概念, 并打造健全的网络体系, 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与学习来学习舞蹈动作, 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方便地掌握动作要领。

2、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和改进途径

2.1、示范法和讲解法

老师通过展示准确的、柔美的体育舞蹈动作, 使学生在观察和临摹后形成自身对动作的理解, 使学生明了动作要领和技术技巧。老师主要讲解的内容包含:口令的讲解、动作的示范、连接的提示等等。对于不是舞蹈专业出身的学生, 示范法相较于讲解法更科学、更合理。老师的初次准确示范会使学生形成对标准舞蹈动作的印象, 同时会对体育舞蹈的风格特征、音乐节奏、转体速率、角度等方面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讲解法主要是帮助学生对动作要领进行吸收, 进而加深学生对舞蹈风格的感性认识, 特别是对舞蹈的连接技巧、易产生的失误、转体、节奏等内容应进行详尽的讲解。老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用语干练、清楚明晰、直观练达, 在示范过程中应针对示范内容的差异性, 明确讲解的重点、难点。体育舞蹈的正确示范和讲解可提升教学质量。

2.2、领 带法

在展开元素动作和套路的教学中, 老师应注意用带领法引导学生做出优美的舞蹈动作,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带领法教学有着相当大的助益。老师在带领教学中, 应结合讲解难度系数高的动作及其细节, 使学生“眼到、手到、心到”, 在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的同时, 在短时期内纠正自身的错误动作, 再通过持续的训练逐渐形成干练、准确的舞蹈动作。而在练习过程中让舞蹈水准高的学生带动舞蹈基础薄弱的学生, 使其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

2.3、分解法和完整法

分解法是指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 并将其细分成单一的动作和小组合, 甚而将单一动作分成若干个环节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其特征是简化教学流程, 而通过对分解动作的学习有利于掌握动作要领。这是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一种改良和进步。

完整法是指将动作复杂的体育舞蹈动作通过重复不断的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优势是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 并打造属于自己的舞蹈学习模式。

2.4、念 动法

念动法是指学生有意识地、系统地在头脑中重复动作要领, 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通过在头脑中对动作不断重复和演化, 使动作部位产生肌动活动, 有助于加强对正确动作的印象、培养正确体育舞蹈动作。这样, 既节约了学习时间, 又节省了体力, 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改进。

(1) 自由训练。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在脑海中重复自己学到的体育舞蹈动作。

(2) 依据老师的命令、动作名称、连接提示等 , 保障动作的准确性和顺畅性。

(3) 将音乐和动作完美结合。

学生将念动法和音乐有机结合, 在掌握音乐格调、节奏、特征的同时展示优美的体育舞蹈动作。

(4) 擅于观察。

学生可通过观察老师和水准较高的学生的示范性动作, 在脑海中重复动作, 并纠正自身的错误动作, 加强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提升动作的完成度和优美程度。

2.5、启迪诱导法

在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教学任务, 因此采取启迪性教学方法很有必要。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服装和打扮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先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 要极力克服胆怯等心理问题, 同时老师应对其给予肯定与激励, 增加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 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练习和表演, 互换舞伴进行学习, 这也是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改进方法中应有的合作式教学方法, 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积极性。

3、在体育舞蹈教学改良中 ,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笔者认为, 组合套路动作自动化是“舞蹈意识”的基础, 对整体动作的准确定义是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舞蹈技术要领并呈现出体育舞蹈的美。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每个动作的运行线路、用力部位、时间、角度、节奏等进行教授, 并且要让学生体验到舞蹈动作的寓意, 在重复练习中加强学生对体育舞蹈动作的印象, 并重视技巧的养成。体育舞蹈中不同的舞蹈风格、配乐演奏、感情表述等都呈现出了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作风。唯有全方位理解体育舞蹈的寓意和风格后, 才能顺畅地完成规定套路中的动作, 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自主化。在此前提下, 体育舞蹈才能呈现出其涵义, 这也正是体育舞蹈意识的体现。

4、打造科学化 、激励性强的考评系统

因为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水准是千差万别的, 假如采取一致的教学评价标准, 就会挫伤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 并形成不良影响。所以, 在设立科学的评价系统的同时, 必须参考学生平日的考评表现、学习效率等元素, 并对学生的舞蹈修养和整体素质进行评价, 从而体现出评价系统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5、结 语

当今社会,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显著提升,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健康的渴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 学校体育也加快了发展脚步。体育舞蹈尽管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体育项目, 然而在高校体育中却有着较高的地位。因此, 我国应提升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 充实师资力量, 任课老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力争在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过程中, 扮演关键的角色。大学应聘任一部分专业的体育舞蹈老师, 强化其培训力度, 从而在教学中使学生受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会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越来越高。

摘要:本文将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解析现代大学体育舞蹈的特征和发展状况, 进而讨论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中, 要权衡多方面的元素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 适当调配教学内容, 并采取公平性较高的考评方法, 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进行改进。

关键词: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汪阳帆, 杨珊珊.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途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 (19) .

[2]朱萍.网络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30) .

3.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初探 篇三

关键词:舞蹈学研究生 素质教育 创新

自国家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 素质教育理念已普遍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加强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然而,研究生的素质培养究竟应以怎样的模式进行,如何结合舞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积极地、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丰富舞蹈教育的内涵是舞蹈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现状

首先从观念上,“研究生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可以导向学术研究(即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以偏重于培养较高级的实用型人才(即专业型研究生),但不论是哪种培养定位,它都和本科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进入新世纪,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级人才短缺的难题,同时也招致“就业难”“质量滑坡”的指责和非议。而近年来我国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更是不够深刻,许多院校仍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来规划研究生教育,使得研究生教育较多停留在本科水平上,甚至在思想政治及心理上的关怀还不及本科教育,根本无法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生”这一命题。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做好工作。

二、德育教育是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首要

所谓德艺双馨,德字先行。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把研究生造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舞蹈人才。该目标规定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仍是“德育为首”,即必须培养研究生高度的社会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组织纪律。

(一)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目前,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在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上還存在偏差,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很多人普遍认为,通过研究生考试的研究生们本身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专心学习,在学术领域上再上一层楼,从而忽视了对研究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尤其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生扩招,现在的研究生素质良莠不齐。在社会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有的研究生功利思想严重,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有的人甚至功利地认为考取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这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亟待我们去引导、去教育,从而推动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学术精神教育

研究生教育自产生之初便是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研究生的培养形式不断变化,培养类型不断丰富,但科研能力培养作为反映其根本性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属性,并不因为研究生教育的形式、类型而发生改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研究生心里只是想着取得一纸文凭而已,缺乏一定的学术精神,没有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具体表现为:(1)缺乏诚信意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事件层出不穷;(2)急功近利,只以毕业论文通过为学习目标,对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3)缺乏团队意识,生活纪律涣散,其中不少舞蹈学的硕士研究生热衷于做生意、打工等。因此,加强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精神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并且势在必行。

三、培养开放的创新思维是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但在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舞台实践能力等各项能力的调查评价中,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这些能力都处于“一般”水平。因此,正视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是我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舞蹈培养模式往往单纯地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忽略了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际上,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应以科学意识为先导,以科学的态度探索未知,坚持质疑精神的品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盲从。为此,我们应以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为起点,引导研究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鼓励研究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对导师的依赖和盲从。

(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自我开发的潜力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硬性指标。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新信息的获取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再认识能力。对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思辨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评价能力等等。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开放的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2)实践能力。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实践、演出实践、社会实践、田野调查等。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从而为舞蹈理论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途径,使研究生的内在价值得到显化、外化。鉴于此,学校应立足课程设置、实践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全面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研究生素质教育作为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要想切实提高,需要学校、教师从德育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抓起,为研究生的科学、全面发展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吧!

(责编 张晶晶)

4.学舞蹈作文 篇四

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所以妈妈决定把我带到阳光舞蹈艺术团去学学跳舞。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天,妈妈把我带到那了,当我看见舞蹈厅的同学们翩翩起舞时,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老师看见了,笑着把我拉进了舞蹈厅,介绍我和同学们认识,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有点害羞,一直低着头,但是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这位新同学,我感到非常开心。

我们开始上课了,老师让我们压腿,先把腿绑在杆上,然后用腹部紧贴在腿上,“哎呀!”我的膝盖被压得疼得直叫唤。刚刚压完腿老师又让我们压腰,这可又为难我的腰啊。我们累得筋疲力尽,刚想坐在地上,老师又下令,让我们劈叉、踢腿……“疼呀!我的妈呀!”不管怎么抱怨,都要听从命令,更苦的是,老师让我们下腰,还帮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下腰,不过下腰的同学都叫疼,我见状,更是提心吊胆,很快轮到我了,老师帮我下腰,只听:“嘭”的一声,我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得大声哭了起来。后来我渐渐地学会了这些基本功,老师还夸我做得很棒。

5.民族舞蹈学后感 篇五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民族舞蹈基础的这门课,对于我这个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实我对舞蹈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选课的时候没得选了才选这门课的。到了第三周开始这门课的时候,心里不禁有了一丝的紧张:我对舞蹈一点都不了解,到时候会不会因为而净出洋相?到了上课的地方我才知道我的紧张是多余的——选这门课的大部分同学也跟我一样,什么都不会。后来老师也说了,这门课之所以叫民族舞蹈基础,是因为这门课是面向所有零基础的学生的,之前没学过的同学也可以学这门课。往后的几周里,我和其他同学就跟着老师从零开始学起了。

第一节课老师叫我们上把杆压腿。之前都没压过腿的我这下子有好受的了,仅仅压下去了一点点。老师说能压到那就压到那,有点疼就行了,以后我们的韧带会慢慢地拉开。老师不要求大家做得很标准,只要尽力就行了。

压完腿之后,就开始了最基本的舞蹈组合。看着老师优美的动作,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舞蹈这么优美的,然后就有了要学习的动力了。但是,我因为一点基础都没有,一个简单的动作学几遍才会,有些动作甚至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学会,感觉的有点丢脸了。但是老师并不在乎这些,老师要的是学习的态度,基础差一点没关系,认真学了总会有收获。老师还找了几位有舞蹈基础的同学给各个小组的同学做领队,一个一个动作地教我们,让没有基础的同学能跟得上学习的进度。而我们组的同学是基础最差的,学的也最慢,动作也千奇百怪,虽然笑料不断,但大家仍然很尽心地学。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蒙古舞组合,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蒙古舞的特点。我们知道,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是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老师教我们的蒙古舞姿主要是压腕。这个动作和鹰击长空的姿势很相似。同时也体现出了鹰对蒙古族人民的影响之深。这些动作轻快欢乐,表现出蒙古族豪迈刚劲有力的特点。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学起蒙古舞蹈来比较容易上手,学得也快。

学了蒙古舞之后,我们又开始学习傣族舞。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美。老师教我们的傣族舞蹈小组合动作比较平稳优美。老师说,傣族舞动作简单,缓慢,但这并不表示容易学。动作慢,要跟着节拍把动作做到位,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些小组合中,我们做的动作做得最多的就是模仿孔雀头了,倒是挺像兰花指的。由于这个组合是刚刚开始学的,现在也不是更熟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舞蹈有了初步的了解,学起新的舞蹈动作来也没有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困难了。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强调过神态的重要性。但对我来说,因为有些动作还没记住,还得想一下,所以自然就顾不上神态了。当然,这方面我还得好好改进改进。

6.读《舞蹈学导论》有感 篇六

由吕艺生教授所编写。吕艺生教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是着名的舞蹈家美学家,主要论着有:《舞蹈小辞典》(1980)、《社会学百科辞典―艺术社会学》、《舞论》(1990)、《舞蹈教育学》(1995、)、《舞蹈大辞典》(1995)、《舞蹈学导论》、《艺术管理学》(2004)、《大型晚会编导艺术》(2004)、《舞蹈学基础》()、《舞蹈学研究》()等。吕教授近乎为舞蹈贡献了一生,从早年的习舞实践,至中年的教学管理,到当下的理论研究,其从未停止过对舞蹈事业的耕耘。导师的事业横跨众多领域,既有从舞蹈本体出发,围绕舞蹈基本问题,也有从舞蹈与外学科领域的交融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同时,老师还时刻响应时代号召,关注社会需求,弥补舞蹈教育的空缺,为素质教育舞蹈项目付诸心血,为中国舞蹈艺术无私奉献!

舞蹈学导论这本书作为舞蹈理论基础知识类书籍,用不同角度去诠释、解读舞蹈,很好拓宽我们对舞蹈艺术的知识面,并对其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本书由十一个章节组成,将舞蹈基础性理论加以充实论证,从舞蹈定义、舞蹈本质、舞蹈门类及形态、舞蹈动作语汇、舞蹈本体论等舞蹈基础理论的诸多方面加以讨论,区别于传统研究视角,系统的对舞蹈基础性理论进行梳理。如第五章“舞蹈艺术门类与形态”,从种类上将舞蹈划分为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亚舞蹈与新品种。人们对“中国古典舞”这一名称含混不清,作者认为产生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自然与那个时代背景脱不了干系,如与西方芭蕾舞训练体系的关系及与保留下来的中国戏曲、武术、杂技、民间舞等。但中国古典舞继承古代的首先仍是典范性。典范性、模式化精神及带有极大传统美学继承性的严禁性。其次而“禅”的精神已深入到中国的哲学与艺术境界并促使中国各种传统艺术的互相借鉴如:舞蹈与书法、舞蹈与绘画等。最后“身韵”的产生是“中国古典舞”摆脱了戏曲的羁绊。作者在本章结尾处谈及舞蹈的综合性时指出舞蹈艺术的边缘性综合是独立性艺术的需求。因为首先舞蹈艺术的本体容(动作思维)量并不为全部人所理解它具备以我为主体的`综合必要性和综合可能性。其次随着人类审美逐渐走向高级阶段生活动多样性使人们的审美变得丰富多彩而舞蹈本体的抽象一位使它离人类生活越来越远。

7.试论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 篇七

关键词:舞蹈学,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合理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 其中包括舞蹈学专业。目前, 我国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呈发展之势, 并引发了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全面改革, 尤其是在这场教育改革中, 对于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 又成为舞蹈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课程设置是高校普及教育的根本保证。由于办学时间较短, 舞蹈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舞蹈教学提供思路和框架, 以便于舞蹈教学科学地管理与评价, 我认为应根据其培养目标, 结合舞蹈系学生的特点, 应用科学方法, 经过反复的实践、调研等来完善课程设置。因此, 如何优化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成为重要问题。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界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为培养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我国普通高校就此相继开设了舞蹈学专业, 舞蹈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但舞蹈学却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学科, 舞蹈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舞蹈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舞蹈史、舞蹈原理、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美学;广义的舞蹈学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舞蹈社会学、舞蹈心理学、舞蹈体育学、舞蹈教育学、舞蹈管理学、舞蹈评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课程设置, 通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机构关于课程安排的方案, 包括开设哪些课程, 在哪一学习阶段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等, 以便学校或有关机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它反映了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同时它还是教学计划的核心, 是办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结合体, 合理的课程设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思想且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起到直接关系的作用。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今天, 舞蹈课程设置必须要完善合理性, 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总体构成进行优化, 使各类课程互相渗透、互相吸纳、互相启发, 从而使学生广涉博猎、融会贯通, 全面提高。因此, 合理规范的课程设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在高校舞蹈办学中发挥了科学管理与评价的作用。我们应当肯定的是, 课程设置在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还应思考如何设置舞蹈学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使得舞蹈学专业在高校中能够变得更为完善和理想。

二、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结构不合理

所谓“课程结构”, 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以既定的课程目标和各类课程固有的价值为依据, 以此所确立的课程结构明确了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和比例关系。所涉及到的是从课程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结构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来的。课程结构的确立是课程设置与开发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环节

1、专业课时量少

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学生中, 有绝大部分来源于普通高中, 他们在入校前未受到过系统专业的舞蹈训练, 舞蹈艺术素质大部分较差, 进校时已经年进20周岁, 骨骼发育也基本定型, 身材柔软度明显不够, 这就更需要大量的基础课程, 而学校公共课程设置比重较大, 专业课程设置比重相对缩小, 作为基础薄弱的舞蹈学生, 每天应该达到4小时以上的基础训练就更难以实现, 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2、课程内容单一

在现阶段普通高校中舞蹈课程大体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基础训练和民族民间舞蹈。但是就这两方面来学习舞蹈, 太过于狭隘了, 作为适应现代社会综合性人才的艺术教师要求来说, 仅仅掌握最基本的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要加大舞蹈课程的内容。把舞蹈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相结合, 学习一定的创编手法, 着重学习适应中小学生的舞蹈组合和成品, 为中小学校培养具备一定舞蹈教学的创作能力和教研能力的艺术教师。

当然, 舞蹈课程时间和内容是相铺相成的, 内容的多少决定着时间的安排, 有了时间的保证才有内容上的充实, 因此, 这两个的不足之处必须结合起来解决的。

(二) 课程设置缺少特色

新一轮课程提倡的是特色化、个性化, 就各校而言, 特色学校之特色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特色课程。在现阶段开设舞蹈学专业不久的部分高校中, 由于办学时间不长, 经验不足等原因, 在课程设置方面喜欢效仿舞院之类专业院校, 普通高校的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和舞院专业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素质和自身条件上都有差距, 加之各地软硬条件各不相同, 各院校教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 把舞院的课程体系生搬硬套到普通高校中, 不仅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而且学校专业办学也失去特色和创新意识。

(三) 重点不突出, 专业性不强

“一专多能”是我国高师舞蹈专业的基本教育目标, 可教育实际结果却是毕业生具备“多能”, 但“一门多专”的专业性不强, 大多表现在以下方面:舞蹈技能技巧不足;舞蹈理论基础薄弱;舞蹈创作能力不强;舞蹈教育实践较少等等。这种课程内容繁而杂, 重点不突出, 专业性不强等现状与专业课程设置不无关系。

三、关于高校舞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考

(一) 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在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 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于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关于这一点, 我们首先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要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其次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让课程服从学科定位, 更好的进行课程设置, 注重学生小学以致用。因此, 在优化整合课程结构的同时, 也要认真对待课程设置, 两者是相铺相成, 以下是我觉得可以在课程设置中改革和实施的设想

1、调整专业课程比例

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4年制本科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舞蹈评论与写作, 民族民间舞、古典芭蕾基训、舞蹈解剖学、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而这些专业课程中, 并不是每一门都有开设到, 即使课程设置到了, 也无非是蜻蜓点水, 学点皮毛而已。学生入学进校时的“学”过渡到毕业离校时的“用”, 其中需要具备大量的舞蹈理论知识、基本功训练、编排创新能力等。因此, 我认为在课程设置中应当重视专业素养和技能上的培养, 适当地增设专业课程, 删减用处不大、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程。

2、增设必要舞蹈理论课程

舞蹈学的课程设置必须以舞蹈理论和舞蹈技能实践相结合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培养专业化舞蹈人才, 更要突出复合型艺术通才, 向多元舞蹈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舞蹈艺术理论的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舞蹈艺术相关的艺术学科知识, 全方位了解舞蹈学专业,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来讲, 学生在一年级时舞蹈基础较弱, 应把芭蕾基训作为基本功的训练课程, 并开设如《西方舞蹈史》这样的舞蹈理论知识课程,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其专业水平。安排《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等课程, 让学生了解掌握舞蹈的含义和审美特征, 体会这些作品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人物塑造、气氛渲染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进而了解舞蹈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结构与布局、人物与情节、动作与语言、环境与氛围以及作品的内容与形成美、作品的意境创造、舞蹈与音乐的关系等等, 养成学生分析研究的习惯, 从而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 依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增设的舞蹈选修课

于平博士在《高教舞蹈总论》中提到:“课程设置是办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结合部;优化课程, 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和课程总体构成的优化, 从办学结构角度来看课程优化, 首当其中的是继续扩大选修课比重, 其中重点提到安排专业选修课, 使学生真正部分地设计自己的专业技能结构。我认为在舞蹈学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这一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学校采取各自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专业选修课。”[1]例如, 我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在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因此, 我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等, 在课程设置上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弊端, 既充分发挥了我校地域特征的优势, 办出我校的教学特色, 又继承和发扬了当地民族文化, 还实现了学生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历史发展的联系, 让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社会、了解民族文化、关心民族文化的发展、关心社会的发展、从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 突出重点, 构建课程模块

舞蹈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舞蹈专业, 它可以培养出舞蹈编导、教育、表演等人才, 由于社会竞争就业压力较大, 为了重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舞蹈专业人才, 有的学校实行分流式教学, 制订了课程模块设置方案, 所谓课程模块, 是指通常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 围绕某一特定主题, 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设计的相对完整, 独立的学习单元。即让学生在一年级都学习同样的专业内容, 到了二年级时根据自身能力特点和学习兴趣来选择发展方向 (表演、教育、编导或舞蹈理论研究者) , 例如广东海洋大学 (原湛江海洋大学) 中歌艺术学院, 学生一年级都学习同样专业知识, 二年级学生从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通俗四种发展方向自主选择学习。重组后的班级的教学方向和教学任务的不同, 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 以及教学的进度和要求也应有侧重, 特别是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选择是教学方向的具体体现, 如同样是古典神韵课程, 编导班、表演班、教育班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所差异, 会根据学习对象在内容、学时、要求、方法上有不同的安排, 不可能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而对重点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 在设置上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开设和安排。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 开办丰富多彩的课程, 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结合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 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 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学校能做到, 因为这样涉及到课程的设置会更为广泛和全面, 对于初次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

因此, 在不能分流或具体定位的情况下, 着重与全面性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当然也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及社会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专业舞蹈教师十分紧缺, 大都是让该校的音乐教师授课, 既不专业也不能示范到位, 让儿童舞蹈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针对这种社会现象, 应该在中小学配置专业的舞蹈教师, 重视对幼儿、少儿舞蹈素养的塑造。因此, 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重视编创课的学习, 针对儿童舞蹈进行创编, 研究中小学阶段的基本功训练方式, 并及时总结和创新, 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向社会时把握住机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平台。

结语

综上所述, 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制约因素, 比如师资力量、教学经费、教学设施等, 但还是大有可为的, 尤其我国整个高校舞蹈专业办学规模呈发展之势, 舞蹈课程设置不断的改革更新, 对于高校的舞蹈学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我所试论的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 其目的就是总结认识课堂教学的规律, 从中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为舞蹈教学提供一点思路, 以培养出更多的合格舞蹈教师。

参考文献

[1]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9

[2]周宏.课程改革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10

[3]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法组织.音乐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4

[6]张琳仙.中国舞蹈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8

[7]隆萌培、徐耳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7

[8]王海英.舞蹈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12

[9]杨仲华、温力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

8.学舞蹈心得 篇八

关键词:舞蹈学专业;基础钢琴教学;现状;目的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没有任何音乐音响的舞蹈也有着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未来更多的会从事中小学的音乐舞蹈教育工作,这时钢琴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掌握好钢琴基本演奏技能是可以为他们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而保驾护航的。出于这种考虑,在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的同时。舞蹈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这也是长期舞蹈教学活动中对于舞蹈课堂训练与钢琴音乐教学上的经验积累。钢琴演奏是训练演奏者头、眼、心与整个手动作密切协调配合的过程,要求做到手弹、眼观、意会,用心去体会、追求作品所包含的丰富的音乐内涵,这其实和舞蹈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大学阶段的钢琴学习对于舞蹈学生来说不应该仅仅处于附属地位,应使学生认识到钢琴基础课程并不止步于单纯学习弹奏技术、音乐技巧和基本乐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对各种类型舞蹈音乐风格表现的掌控能力。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还能帮助他们在舞蹈训练课堂上更好的将音乐与舞蹈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舞蹈课堂训练的目的。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数码钢琴进行的钢琴课程教学对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收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象和问题。

(一)现阶段舞蹈学专业基础钢琴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校培养的舞蹈专业学生大多数还是会从事舞蹈教育事业,这其中一大部分将会工作在中小学校里。而在这些中小学校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舞蹈专业的老师,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正规的舞蹈学院培养出的“高、精、尖”舞蹈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这个“一专多能”是指需要舞蹈生既有舞蹈专业的技术技能,又有一定的音乐教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弹、能跳、能唱”。但是就拿笔者所在学院舞蹈招生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舞蹈学生高考前没有受到较系统的音乐方向相关教育,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学过乐理、视唱练耳等等相关的音乐学科,因此集体表现出音乐基础理论差、音乐综合素养不够等等的不好现象。拿笔者接触的很多舞蹈专业学生为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刚进入学校时对于课堂上的钢琴伴奏音乐是非常陌生的,有的同学甚至分辨不出2/4、3/4、4/4等节拍的区别,导致舞蹈教师出现了上课进度缓慢、课堂教学效果差等情况。其次舞蹈专业学生的个人音乐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同学的学过几年的钢琴,而有的同学却都没有接触过五线谱,这也导致出现了同一个老师在一个课堂上同时教出“好学生”和“坏学生”的窘况,因此舞蹈学基础钢琴课的开设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完善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普及了这门课,但是舞蹈专业的钢琴学习时间、学习计划、教学目的等等各个方面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相比是需要区别对待的,舞蹈专业的钢琴教学不仅要学习钢琴演奏技巧,也需要将这一课程学习服务于舞蹈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从舞蹈音乐类型、舞蹈风格这些地方去把握钢琴教学内容,这样既学到钢琴技巧又兼顾了舞蹈课堂的音乐训练目的,也才能为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做出努力。

(二)舞蹈学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目的

随着普通高校教学大纲内容的不断完善,很多钢琴教师意识到普通高校里的钢琴基础课教学不是培养钢琴专业人才,而是培养从事各种类型、层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企业文化生活组织者等等的音乐人才。作为舞蹈学教学课程之一的基础钢琴课程是建立在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体系下的,那么相对来说其教学内容要与音乐学的基础钢琴教学内容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依葫芦画瓢的仿照音乐学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因此,要求我们根据舞蹈专业教学目的等等实际情况,详细规划舞蹈专业钢琴教学应达到的演奏曲目水平、演奏技巧的能力、乐理知识等相应的程度。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舞蹈学生的专业基础特点及钢琴教学的规律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具有舞蹈专业特色钢琴教学的课程内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对乐曲整体风格的把握。同时作为课程内容之一的课程组织方式、教学手段也要相应的进行改革。比如有的高校把舞蹈学基础钢琴课的学习放在了大二期间,并且仅仅只是学习一个学期,这就很难达到开设钢琴基础课程的目的。

优美的钢琴音乐可以帮助舞蹈专业学生培养敏锐的音乐感、掌握灵活多变地节奏、感受轻重缓急的节拍变化,有助于他们把各个舞蹈元素、组合短句,以及各大舞蹈语汇与音乐完美的连接起来,让他们跳出优美的舞蹈,使舞蹈富有无限的魅力和高度的艺术性,带给人美的享受。而在普通高校进行的舞蹈专业钢琴课程改革,是为达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这一目的的,它必将完善舞蹈专业教学体系,改善舞蹈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合格的“一专多能”的舞蹈人才保驾护航,也使这些来自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今后能够尽快独立地适应工作需要而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慧、侯杰、唐寅玲 论舞蹈专业开设数码钢琴课的意义——记吉首大学开 设舞蹈数码钢琴课的重大举措 【J】 怀化学院学报 2008.3.15

[2]丁妮 舞蹈专业开展钢琴教育的现实意义【J】 大众文艺 2013.9.30

[3]李松珊 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开设钢琴课程与相关音乐基础课程的探讨与 研究【J】音乐大观 2014.10.15

[4]唐寅玲 专业基础钢琴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 — —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 2009.09

9.学舞蹈作文300字 篇九

老师先让我们压腿。大家都向把杆走去,老师叫道:“别,不是这样的!”一个同学走近了,老师就让她躺在长椅上,把她的腿打开,硬是压到了地上,同学叫了起来,“痛痛痛,老师轻点啊!”但老师并没有放轻,数了三十秒才松开。同学腿都麻了,还一直在叫痛。一瘸一拐地走到队伍中,我也逃不过,被老师压到了地板上。

开肩也很痛苦,跟以前的老师也不一样,大家走到把杆前,双手扶把杆,两腿分开。老师就直接坐在我们的肩上,还把其中几个同学压到了地上(包括我),坚持了一分钟才松开,有个同学都被压哭了。但我忍到了最后,满脸通红,好痛!

10.学舞蹈的经历作文 篇十

记得刚开始去学舞蹈,那里面有许多小朋友,老师让我们先一起压腿,我把腿搭在把杆上压了压,好疼啊!我想放弃,但一回头看见妈妈正深情地对我笑,就又坚持了下来。

一回到家,我的腿疼、腰疼、胳膊疼。于是我跟妈妈说:“妈妈,我浑身都疼,我、我不想学了!”妈妈一听,非常生气地说:“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如果喜欢却不坚持,那到头来有什么用呢?”我听了非常矛盾而沮丧,因为身体真的好疼啊!但我还是怕辜负妈妈的殷切期望,况且我也真的喜欢舞蹈,所以决定咬牙坚持下来。

时间如流水,我已经练了好几个学期了,在去年暑假,我第一次上台表演。快上台的那会儿我紧张极了,心里像有只小鹿到处乱撞,胸口上明显地感觉到心脏的砰砰直跳。

马上轮到我们了,我的手都抖动起来。妈妈安慰我说:“别怕,你就像在舞蹈室练习一样,跟着音乐做好自己的动作就可以了。”于是我松了一口气。我们登上舞台,我做了个深呼吸,和伙伴们一起听着美妙的旋律与铿锵有力的节拍,开始翩翩起舞。

在跳舞的过程中,我竟然一点儿也不紧张,几乎只能听见那优美的音乐声,我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舒展着摇摆着伸张着……当歌声停止,我才清醒。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成功啦!成功啦!我激动地向妈妈跑去。妈妈紧紧地拥抱着我,动情地说:“宝贝,你真棒,打败了胆小的自己,迎来了自己第一次的胜利。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我听后可高兴了,是的,我迎来了自己第一次的成功!

11.学舞蹈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舞蹈专业,教学技能,培养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把舞蹈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舞蹈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上,而作为舞蹈教师教育应该具有的课堂教学技能及课外教学能力的培养则存在不足。笔者就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状况作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 的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舞蹈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有56% 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舞蹈学)的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有19% 的学生根本不清楚。因此,对舞蹈学专业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技能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师教学技能的内涵要求

教师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专业技能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及经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研究、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及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教学技能特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包括课堂导入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等一系列专项教学技能。目前,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课堂教学技能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原有的教学技能外,增加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技能、交流合作与沟通技能、现代化教学设计和课堂应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技能、课程教学研究技能等。通过教学技能的运用,可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激发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兴趣,为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教学技能是教师发挥其内在素质、传递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1]。

二、舞蹈学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笔者针对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读学生进行了听课总结、问卷调查及对任课教师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对学生的校内试讲情况和校外实习情况的了解,对舞蹈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习得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1. 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教师为期六个月的课堂教学听课及课外排练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舞蹈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校对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不足。笔者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两个问题。在调查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学校对舞蹈学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是否重视”时,有6%的学生认为学校比较忽视,有28% 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不太重视,32% 的学生认为一般,23% 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比较重视,仅有11% 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而在调查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教师教育技能对舞蹈学师范生是否重要”时,有9% 的学生认为不重要,10% 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27% 的学生认为一般,39% 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仅有15% 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学生首先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不够重视,其次是自身对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不够重视。

3. 缺乏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教学能力薄弱。目前,地方高校舞蹈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技能培养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为主。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听课调查分析,可发现学生缺乏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绝大多数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师采用讲授型的授课方式,没有合理的师范生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有效的课程运作方式,没有良好的课程整合,要想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是十分困难的。

(二)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1. 学生对舞蹈专业技能的学习情况较好。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专业学生课堂教学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及课外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舞蹈专业师范生通过四年的舞蹈专业课程学习,舞蹈专业基本功技能掌握及学习情况较好。在舞蹈表演技能的训练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表演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情感处理以及情感与动作的结合;舞蹈表演达到基本标准,并且具有表现力、表演性;能在训练组合中娴熟地表现舞蹈内容、情感、精神以及舞蹈美感。

2. 学生对舞蹈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情况较差。笔者在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教育实习听课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专业教育实习的课堂中,由于学生在校内试讲中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习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导入环节、课堂讲解分析、课堂调控及组织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课堂导入不灵活。在开始讲解新课程或在课堂活动之前,多数实习生不会根据教学内容釆取适当的导入方法,部分学生的导入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合理地设置情境,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思想注意力,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平时的训练不够。第二,教学目标不明确,讲解重难点不突出。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不明确,教学目标的设定偏大,在整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没有围绕重难点解决问题。第三,组织教学能力欠缺,课堂气氛不活跃。笔者发现大多数的实习生在上课过程中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由于实习生教学实践经验的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了解学生的程度不够,教学方法的使用不熟练,没有吃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不够清晰,所以导致课堂偶尔出现冷场、学生分心等现象。

三、加强舞蹈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模式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解决毕业生教育实习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模式,一般都安排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集中在一学期内完成,这种教育实习模式违背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理论 - 实践 - 再理论 - 再实践”的循环递进规律,不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笔者建议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穿插安排在第三到第八个学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保证实习生的课时,注重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学生与中小学生的学习交流,必要时给每位学生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对其实习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学生每次在教育见习和实习结束后,必须要写实习总结报告,目的是在往后的实习工作中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可以安排教育见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舞蹈专业课程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相应的见习任务。每个学期至少安排6个课时的教育见习任务。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

在舞蹈教学技能培养上,应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类型[2],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师生角色互换。舞蹈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应是以学生练习技能为主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示范等方式教学。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只有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技能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师生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应该改变师生角色互换意识,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技能课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的“跳”及“教”为主,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技能学习和训练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训练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要求下开展训练。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才能够实现在课堂教学技能水平上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三)明确和完善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加强对舞蹈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考核

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玉林师范学院舞蹈学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能在中小学、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行业从事舞蹈教学、科研、创作及开展群众文艺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对舞蹈学专业师范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将舞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融为一体,转变学生在从师任教过程中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舞蹈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要体现专业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上一篇: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下一篇:音体美教研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