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宅配营销方案

2024-08-02

尚品宅配营销方案(共3篇)

1.尚品宅配如何定制家居 篇一

创立于2004年的家具厂商尚品宅配家居(集团)公司(下称“尚品宅配”)也加入了定制的行列,而且定制的是更为大件的家具,全屋配套。更为关键的是,尚品宅配实现了更简单的定制过程,与同类普通家具相比更为实惠的价格和更短的交货周期……这一切又是如何做到的?

看得见的“定制”

如何将客户头脑里想象中的定制图形“眼见为实”,是尚品宅配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客户走进尚品宅配门店之后,便能免费得到设计师一套完整的三维家具设计方案,可以在电脑上看到家中所有房间家具的搭配效果。甚至能在设计师的协助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风格偏好,全程参与家具的设计。圆的可以变方的,3个抽屉可以变为4个,板材可以或厚或薄。只需点一点鼠标,定制过程变得异常简单。这在传统的购物体验中,几乎不可想象。

能成功实现这一点,得益于尚品宅配的设计软件,该软件是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和其研究生同学在1994年开发的圆方软件,现在已成为家居软件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尚品宅配的创立,确切的说是在经营圆方软件的过程中被“逼”出来的。

5年前,家居软件的市场教育还是件让李连柱头疼的事情。那时圆方出品了一款新的橱柜设计软件,但卖橱柜的小老板们对此并不认可,“凭什么一张光盘要卖几万元”?李连柱开始厌烦了无休止的推销过程,索性自己开了一家橱柜店“尚品宅配”,就为了让大家看看“橱柜应该这样卖”。在这家新店中,他用圆方软件进行三维电脑模拟,半个小时之内就能让消费者清清楚楚的知道不同材质、不同颜色有什么区别,也能够即时看到修改效果。

没想到的是,这家店迅速火了起来,加盟商蜂拥而至,一年之内,尚品宅配就开了76家。“其实就是多了那么一点点东西”,凭借着这一点点信息化萌芽,尚品宅配从一个卖橱柜的小店起步,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卖场里的家具种类逐渐增加,直至今日的全屋家居。

从提供家居设计软件转向开店的尚品宅配,意识到信息化在家居定制中的巨大作用,李连柱决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吸引更多消费者。创立尚品宅配之前,他还曾做过一个装修网站“新居网”,从今年起,这个网站开始转型成为经营尚品宅配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尝试各种全屋搭配方案。新居网还在全国实地考察了1,000多个楼盘,根据实际户型建立效果模型。李连柱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只要知道自己在哪个小区,就能选择完全适合自己的家具方案,让整个过程更加简便而准确。他还计划在三维设计图中逐渐加入更多元素,将销售范围扩大到灯饰、家电、墙纸这样的生活用品,进一步提高附加值。

利用技术手段,尚品宅配使客户能够亲眼看见定制的效果,这无疑能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而面对众多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尚品宅配又如何保证规模化和高效率的生产?

看不见的“信息化”

目前定制家具约占整个家具市场10%左右的份额,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顾客对家具个性化的要求已日趋明显。令传统家具厂商头疼的是,如何生产更多、更便宜的“定制”家具。据李连柱称,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一群带着疑问的家具厂老板到尚品宅配的工厂里“偷偷摸摸地参观了”。千里迢迢来到广东的工厂,吸引他们的只有一种可能:尚品宅配对后台运营流程进行的信息化改造。

无论对什么产品进行定制,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分析、拆解和重组都是简化工作、快速配置产品的不二法门。但具体应用到家具生产中,并非易事。仅以橱柜为例,传统的橱柜加工厂商,一天做出50套橱柜已经很不错,但尚品宅配面对的是每天几百套的订单,而且各不相同。在加工过程中最耗时的打孔步骤,传统工厂中的熟练工人需要15分钟才能够完成每张板子数据计算、调整高度、操作打孔的过程。这样的效率显然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定制生产。

在尚品宅配,客户下订单后,便进入了客户看不到的后台信息化流程。实时交易平台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店面和总部连在一起,可以随时查询、修改。客户通过店面或网站签好订单的那一刻,相关信息就能即时传回总部。接下来系统将不同订单中的家具按照自橡木、苹果木等板材分类,根据分类数据,机器以材料利用率最高的原则,将大板材切成各种规格的零部件,并自动生成条形码。开料之后,加工板材的机器扫描条形码,识别出板材的加工图,进行封边、钻孔等一系列加工,整个过程在48小时内完成。

自动化加工结束之后,工人将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板件推到库房中,根据条形码上的编号,对应放进不同号码的陈列格中。接下来的环节被李连柱形容为“抓中药”,工人根据电脑中提供的信息,抓取每份订单中所需要的不同号码的板件,打包装好送入库房,迅速转运至全国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条形码应用系统、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是尚品宅配信息化改造的精髓。在开料时,经过改进的电子开料锯与电脑系统直接连接。“人指挥机器干活”的过程变成了“机器指挥人干活”。打孔过程中,每个工位都增加了条码扫描识别和工艺图纸显示系统,加工设备与设计系统中的CAD软件实现无缝对接,根据条形码自动调整机位进行打孔,至于具体怎么打,为什么这样打,“工人也不知道”。这些方法实现了设计、销售和生产过程的数据集成,其直接效果是:工厂产能提高近4倍,每天的加工量从30单增至120单左右;工人年平均产值从15万元增至50万元;出错率降低50%。

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使得在工人的眼里,没有产品的概念,只有板件的概念,降低对技术要求的同时,更减少了企业雇佣熟练工人的成本。在通过信息系统合理化配置后的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比传统生产方式提高5、6个百分点,节省成本1,00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在实现同样销售额的情况下,传统家具厂商必须有大量库存,尚品宅配则是按需生产,总部工厂每2天用收到的预订款采购一次原材料,加工好的成品库存周转很快,相当于厂家只支付存放产品的场地租费。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生产方式、系统结构、人员组织的改革,传统生产变为了“柔性生产”,能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及时反应。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快速、彻底的定制。在订单、采购、设计、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的整个过程都被加速之后,尚品宅配定制家具的提货周期,比之传统的购买流程(经过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层层环节),还要更短。

2.尚品宅配的柔性供应链 篇二

“我们不仅要相信消费者总是对的,而且要保证产品一定是消费者要的。”尚品宅配创始人李连柱说道,如此一来,他必须面对总结归纳消费者意愿的难题,这是决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关键。

1994年,李连柱下海创立圆方软件,这位前华南理工大学的老师专注于家装设计软件的开发,后来逐步演进,实现了家具企业从销售到生产的全程信息化,10年之间,将软件卖到全国的家具企业。后来,他在广州开了一个实体店,表面上是提供家居设计方案,实际上是“教育”潜在客户,展示自己的软件。

可是没过多久,李连柱惊奇地发现这家店面的生意很好,消费者对其设计方案异常青睐,于是他决定更近一步,从软件提供商变身家具生产商。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道路。其一,像传统家具公司那样,做成品家具大生产;其二,完全按消费者要求,做定制的生意。李连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然而,消费者的偏好看上去千差万别,要参与到家具的设计中,如何聚拢他们的需求,与上游的工厂化生产相结合呢?“其实这些看似漫无方向的个性化意愿,可以借助数据挖掘的方式找出其中的共性。”李连柱告诉记者。

10年间,圆方软件的持续销售,使得李连柱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数据库,各种家居的设计样板、组件应有尽有,已经有丰富的“家具产品库”。在此基础上,李连柱又带团队前往全国几大城市,收集了数千个楼盘,数万种房型的数据,对其中特征做分析,建立“房型库”。比如,综合下来,全国大致有100多种卧室,70多种客厅,然后根据不同的房间,按照不同价位、不同年龄、性别,分别建立若干解决方案,消费需求的要件基本被包含其中。

这些标准化的数据全都存入尚品宅配的数据中心,当消费者上门时,设计师只需根据他们的要求,输入一些关键字,便可自动获取近似于积木组合的房间图形配套,再依其个性对其中的家具部件进行调整即可。而成功的订单又进一步丰富设计数据库,为以后提供更多的借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由此,按需定制的方案都成为“以往经验的总结+个性的小变化”,消费者需求的特征被总结聚拢,既满足其具象的要求,又为后面的柔性化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数据,使其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原本按照尚品宅配的生产模式,信息系统将不同消费者的设计方案集中,汇集数据,向上游板材厂商进口物料,同时拼凑设计图纸,使相同板材的切割可以最大程度集中,提高材料利用率。也就是说,A家的橱柜板和B家的衣柜板可能切割自同一块木料,此后两块板还需按照A、B两家的设计图分别打孔、修边,然后分别装入A、B两家的包裹之中,完成生产,进入仓储,等待备齐部件,最后配送到A、B两家。

最初,尚品宅配工人只能以手写记录不同木板的归属,这在生产规模较小时并不困难,但是,遇到爆发式成长,就很容易乱套。不巧的是2007年,尚品宅配开始爆发性成长,各种订单纷至沓来,终于,传统笔录方式不堪重负,部件与设计不符,货到却无法组装的消息陆续传到尚品宅配的总部。

“当时,200多个订单,10000多片板材,全部乱套了。”李连柱回忆道,最后连行政人员都派往仓库,拿着尺子测量每块板材,再去寻找设计图一个个地比对,一旦遇到设计图重样的,则变得更麻烦,分不清是A家的还是B家的,就这样,一个多月下来,也没能彻底理出头绪,顾客怨声载道,很多订单还不得不重新生产。

交过昂贵的学费,李连柱开始明白,之前原始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尚品宅配特殊的供应链诉求,需要将整条供应链完全信息化、智能化,方可保证其控制力。

于是,尚品宅配将条形码引入到供应链体系,从设计图开始,每个板面都用唯一的条码标识。经过改造,木料切割机从信息后台获得设计图样,切割后自动打印出条码贴纸,由工人贴在刚刚切好的板材上,如此,板材有了“身份证”。无论是进一步打孔加工,还是分包、储藏、物流,甚至是最后的安装,都有证可寻,按证办事。

同时,借助每一次条码的扫描,尚品宅配的后台可以实时了解产品生产的进度,哪些流程有卡壳,哪些流程可以优化,也都变得有迹可寻。

至此,尚品宅配实现对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升级为柔性供应链,可以更加灵动地应对消费者的变化。统计显示,尚品宅配的单日产能不仅比过去提高了10倍,材料利用率从85%提升至93%以上,而且出错率从30%下降到3%以下,交货周期从30天缩短到10天。

3.尚品宅配:家居C2B无缝衔接 篇三

家具制造这个行业和地产行业息息相关。这几年由于地产行业的关系,家具制造行业发展得不是很好,很多企业下滑缩水比较严重,但是尚品一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以价值竞争代替了价格竞争,以解决方案和用户体验竞争代替了单纯的产品竞争”,这种评价比较中肯。

无可比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尚品的商务模式就是C2B模式,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作为驱动,创造附加价值。这种竞争的焦点不会停留在价格上,而是一种解决方案的竞争,并且我们给每一位客户提供的都是独特的解决方案。

首先,消费者通过新居网,在线上免费预约设计师上门量尺。然后,由线下设计师上门量尺,设计家具方案。消费者再到店看设计效果图,确定方案,签合同。然后,家具图纸通过送到工厂开始生产。最后,由本地化的安装服务团队上门安装。

这种家具定制是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来设计家具的。我们的业务流程跟传统的业务流程不一样,把上门量尺这一必需的环节提前,变成免费的。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定制家具行业的一个事实标准。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免费上门量尺,其实这真的是免费吗?在上门量尺的时候,消费者要付出至少3个小时的时间成本,这3个小时其实是最好的品牌传播、服务传播、产品销售的时间。数据证明,量完尺之后,客户到店率高达95%,这比简单的价格优惠到店率要高得多。这就是在用专业性很强、黏性很强的服务来获取客户,最后促成成交。这是O2O业务模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免费“量尺设计”,就是在整个购买环节里面找到的一个必需的点,通过它,把线上线下连通起来。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线上线下价格冲突。

其实无论你买什么样标准化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更便宜的。而尚品业务模式的优点就在于线上线下没有价格冲突,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没有价格可比性,因为尚品为每位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个性化的。

O2O最重要的是线下对线上的驱动。线下产生故事,线上传播,从而影响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到线下体验。

系统支撑的大规模定制生产

家具行业产值非常大,但是缺少大规模的企业。因为前端个性化的需求制约了后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扩张。

为了支撑前端C2B的模式,后端要有大规模的生产。既要满足前端的个性化需求,又要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家具行业有三大难题: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出错率。每一份订单都不一样,产品不一样,生产工艺不一样,生产流程不一样,出错率就会相对较大,生产成本会高,生产周期会长。

尚品通过工厂的柔性化生产制造技术来满足前端C2B模式,在工厂应用了自主研发的一些技术:虚拟纠错、虚拟制造、虚拟装配。

这种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系统:设计师完成设计方案,制作出效果图后,系统会同步生成生产图纸和元件图纸。遇到设计出错的情况,除了系统自身有纠错能力,还通过大数据数据库排查常见的错误。

通过智能化的审单查单排程系统,基于条形码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改造技术实现前端设计的网络化、生产排程的电脑化,解决个性化需求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

工厂接到一个批次的订单,订单管理系统会把每一个订单拆成零部件,自动生成生产任务单。系统还会自动生成每一个部件在各个车间的生产作业指令。每一个部件都有对应的条形码,部件的全部信息都储存在条形码当中,系统通过条形码来识别部件。工人和机器都是依靠系统指令来驱动的,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出错率问题。

基础:还是大数据

做O2O模式,转化率非常重要。家具行业的业务环节很长,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损失客户,所以尚品用数据驱动运营,提高每个环节的协作效率和质量。

做大数据最重要的是要采集有价值的数据,每个设计师使用的软件都是自主研发的,可以实时采集设计师设计时的一些数据,工厂的生产数据也被收集下来,消费者在网站上的行为数据同时被捕捉到。事实上,这是以数据驱动的运营,而大数据的应用显然提高了转化率。

上一篇:街道副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hr共享服务中心建设